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楼主: 曹东义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4-11-18 19:54: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本周一(2024年11月11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京雪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
5 q1 F+ F' M! H) A该书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2 j4 t& O, W& j% c8 n
. ?" e. s# B" I" j$ V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v4 {6 m; j. S; v/ T      中篇  医经学派主要医家
4 h0 l1 f% h* Y: `6 I     第八章  王冰. I3 i; v8 U. h, N
     本周一我们学习王冰王冰次注《素问》的学术思想中以阴阳为纲部分及王冰次注《素问》的释文阐发之阐释医理原委。
$ z6 O! {# O/ ?: X! y1 w8 g      敬请聆听马京雪医师分享。
* y& j' }  W0 r) r0 e9 v; p               祝贺河北中医马京雪中医师在宁晋县凤凰台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   中篇  医经学派主要医家     第八章  王冰的学术思想,他以阴阳为纲注《素问》的释文阐发之阐释医理原委。
9 F; K# F- y+ A         一阴一阳之谓道9 _5 O2 K' c: g2 ]- G3 w+ n
    《老子》有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学说是《内经》医学理论的总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王冰注曰:“谓变化生成之道也。滋生之用也,阳与之正气以生,阴为之主持以立,故为万物之纲纪也。故《素问・阴阳离合论》曰:阳之与正,阴为之主。”历代或以阴阳滋生万物而称之钢纪,或以阴阳统率万物而称之纲纪,如马莳称:“万物得是阴阳而统之为纲,散之为纪。”张景岳释为:“总之为纲,周之为纪,物无巨细,莫不由之。”高士宗注为:“天地之大,万物生焉,故阴阳者乃万物之纲纪。纲,大纲;纪,散纪也。”巫君玉认为,纲纪亦有管理规律和法度之义,阴阳之于万物,既有滋生、发展的一面,如王冰所注,又有管理约束的一面,庶能概括阴阳对万物完成生长化收藏的融合过程。
6 J( |- A: R% P4 t0 R. k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王冰注日:“夫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术数者,保生之大伦,故修养者必谨先之。《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气调神大论”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死生之本,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此之谓也。”《素问》高保衡、林亿等序称:“在昔黄帝之御极也,以理身绪余治天下,坐于明堂之上,临观八极,考建五常。以谓人之生也,负阴而抱阳,食味而被色,外有寒暑之相荡,内有喜怒之交侵,天昏札,国家代有。将欲敛时,五福以敷,锡厥庶民,乃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垂法以福万世。”五运六气理论也是以阴阳为基础,从多维角度进行理论建构的。
, N  f5 @- a, @      感谢马京雪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4-11-18 1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4年11月12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院张海涛主任为大家讲述《路志正妇产科学术经验集》之“妇科杂病”,介绍路老治疗失眠和狐惑病的验案和临床经验。: V) B4 {& E8 Y: i; z: D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
8 E' K9 p& S! @                 祝贺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院张海涛主任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路志正妇产科学术经验集》之“妇科杂病”,介绍路老治疗失眠和狐惑病的验案和临床经验。
, H* a8 I( H: R% X1 z         路老治疗睡眠障碍的临证经验之中,,调节阴阳,使脏腑调和,气血通达,故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路老根据“和阴阳”的治疗原则,注重从心、肾、肝、脾胃多脏调治入手,尤其是脾胃为升降的中枢。故治疗失眠的根本原则就是“和解枢机,调和阴阳”为大法。胃气主降,胃气降则心气随之下降,脾胃位于中焦,《慎斋遗书》言:“心肾相交,全凭升降”。脾气主升,脾气升,影响肾阳气化;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交通失调,心肾不交,故有不寐诸症。如果五脏精气亏损,神失所养,阳盛阴虚,则昼夜不得眠。盖夜以阴为主,阴气盛,则目闭而卧,气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人的睡眠是阴阳调和、营卫和谐的结果。
: `2 s9 h, |/ T         路老认为狐盛病的难点在于如何预防其复发,从大量临床患者病程进展来看,大多发作与缓解交替出现,当患者的主要症状控制后,此时正气虚弱,湿热未尽,应继续缓服中药,以扶正为主,清热解毒为辅,持以恒,方能巩固。从中医病因病机来讲,狐惑病主要是脏腑失调,积热郁久转化为热毒。因此,饮食上应当注意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重症患者可少量多餐,必要时采用流食。平常多食豆制品、新鲜蔬菜、鸡蛋、牛奶、猪瘦肉,以及山药、枸杞子、黑芝麻、赤小豆、绿豆、西瓜、冬瓜、薏苡仁等药食同源食品;肥甘厚味、辛辣食品可导致脾胃蕴热,因此要少吃。羊肉、狗肉、驴肉、生姜、生葱、生蒜,特别是辣椒等辛辣食物少吃;口腔溃疡同样不要吃太硬或太烫、辛辣的食物。烟酒能助湿酿热刺激眼睛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而西医学研究证实葡萄膜炎发病的原因,就是眼部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所导致。所以戒烟忌酒,对有烟、酒嗜好的白塞综合征患者也是一项艰巨任务。
0 u- n( }2 C+ O4 @  f; b       感谢张海涛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4-11-18 19: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0 R+ l4 X9 i* ^$ F. P7 c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 a2 `" h% ^: e3 v( |
      2024年11月13日(20:30)周三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大家一起学习,由曹东义教授、方朝义教授主编的《寒温统一辨治外感病》一书,这部著作于2017年7月,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 I5 L) A3 `- b$ Q
      第一讲《寒温统一辨治外感病》(三)7 f; G2 Z# ]: y* ?
      内容简介:《寒温统一辨治外感病》第一节《内经》论述伤寒与温病的关系;《难经》广义伤寒与温病的关系。
$ Y! v  U) v0 t            祝贺河北涿州的中医学者王洪昇先生讲座成功!他与大家一起学习了由曹东义教授、方朝义教授主编的《寒温统一辨治外感病》第一节《内经》论述伤寒与温病的关系;《难经》广义伤寒与温病的关系。
0 R0 `, O2 F. d" e" q+ Z         《内经》提出了“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的学说,为伏气温病说的滥觞。 温与热只是程度不同,而没有本质的差异,湖北江陵张家山西汉初期墓葬,出土有一本《脉书》,其中关于温病与火疢的论述,都是证候的描述,没有将季节因素与发病情况结合起来叙述。8 `- X  i. |( V3 t% {! Q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并没有明确说伤于寒的邪气可以伏藏在肌体的内部,而仅仅是说温病和暑病,可以有很遥远的原因,是在冬季伤了寒邪之后,就容易在春夏季节患温病、热病。因此可以有“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的情况。但是,当后世有了“伏气温病”学说之后,人们才进一步上溯并追认《素问》的“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说的就是伏气温病,其中确有强迫古人的嫌疑。
; }1 Q, D2 C& G9 |6 |/ W         《难经·五十八难》云:“难曰:伤寒有几?其脉有变不?然: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中风之脉,阳浮而滑,阴濡而弱;伤寒之脉,阴阳俱盛而紧涩;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热病之脉,阴阳俱浮,浮之而滑,沉之散涩;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拘何经之动,各随其经之所在而取之。”
3 q, x* |$ [6 p         “伤寒有五”,将热病与中风、温病、狭义伤寒、湿温一起,归属于广义伤寒之内,尤其是把热病纳入到广义伤寒之下,从此,成了伤寒的一统天下,热病一词很少有人提到了。隋唐之际的扬上善编著了《黄帝内经太素》,在整理《素问》《灵枢》有关热病内容的时候,却冠以“伤寒”的名称,由此可见东汉末年以来,范汪、华佗、张仲景、王叔和、皇甫谧、葛洪、陶弘景等名医,都闭口不谈热病,而是众口一致地说起了伤寒,成了不可逆转的时代风尚。到了扬上善的时候,把当代的“普遍认识”上溯,似乎“内经”也是只说伤寒不提热病的,所以将就着用“伤寒”做了篇名。. d( B/ Q: C1 ]. f( r
  “伤寒有五”既体现出《难经》“审因论治”的思想,也反映了《难经》作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试图区分外感热病的多样性。8 s: k7 i+ m" q$ V' K
        感谢王洪昇先生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4-11-18 19: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朋友,各位同道:  G+ J) Z  I- V. z- ~/ E3 F# r0 D# C  H
        大家好!
9 f' \( j2 T& ?9 b6 e1 ?        我是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 f3 m1 p9 c# `5 |; @" F! ?3 c* @, Z; B
        今晚(2024年11月14日)我们将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来共同温习临床中药学的知识内容。3 u' d* W/ ?$ \, @/ E6 e3 f
        今天分享各论部分第六十八讲“止咳平喘药紫菀、款冬花、马兜铃、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等”,内容为上述药味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特点。
) I: \1 x3 j6 B        请师父、各位师兄师姐们不吝指教!- J- L2 f8 c" U6 q2 [
          \& ~& H- \' w
敬请期待张慧康讲述和分享!
& j6 @' A+ l( B/ Q# I                祝贺河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张慧康硕士讲座成功!他以《张廷模临床中药学讲稿》为主要书目,与大家共同温习了临床中药学第六十八讲“止咳平喘药紫菀、款冬花、马兜铃、枇杷叶、桑白皮、葶苈子等”,内容为上述药味的功效主治、性能特点配伍应用及使用特点。
# U" R; t; f4 ]        紫菀,别名:青苑、紫倩、小辫等;菊科紫菀属,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斜升。「主治」咳逆上气,胸中寒热结气,去蛊毒痿蹶,安五脏(《本经》)。喘悸,五劳体虚,补不足,小儿惊痫(《别录》)。9 l4 u) d- h2 ]  Y
        款冬花,具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咳之功效。常用于新久咳嗽,气喘,劳嗽咳血。
( @  q9 W- Z9 w' J9 G( I        马兜铃,因其成熟的果实像挂在马颈下的响铃,故名“马兜铃”。果实可以入药,性味苦、微寒,归肺、大肠经,有清肺降气,止咳平喘,清肠消痔的功效;《本草正义》记载:“宣肺之药,紫菀微温,兜铃微清,皆能疏通壅滞,止嗽化痰,此二者,有一温一清之分,宜辨寒嗽热嗽、寒喘热喘主治。”8 L; S! z7 n$ o3 @% [
        由于马兜铃酸类物质对肝肾之毒性剧烈而漫长,不易在短时间内察觉。故古人以为无毒。随着深入研究,马兜铃科植物确证与数十年后的肾衰竭和肝硬化有相当的相关性,因而在202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已经将其删除,不再收录。2 x4 e# \/ i9 b4 ]9 D( `; c
         枇杷叶,又名巴叶、芦桔叶(《中药材手册》)。有清肺止咳,和胃利尿,止渴的功效。有治疗肺热痰嗽,咳血,衄血,胃热呕哕作用。
) l3 \' n& [3 x, {/ E( {, ~5 |/ E        桑白皮,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性味甘寒,归肺脾经,桑白皮具有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的功效,桑白皮功用主要包括:泻肺平喘、利水消肿、补虚、活血祛瘀、化痰止嗽、止血、生津止渴、泻下通便、驱虫、消食、祛风、通淋、止痛等。
% Z% _; M" P7 B8 \        葶苈子,主治痰涎壅肺之喘咳痰多,肺痈,水肿,胸腹积水,小便不利,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之喘肿。亦治痈疽恶疮,瘰疬结核。
: n! m8 [4 ~! n: K# c" Z( U       感谢张慧康硕士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4-11-18 19: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中医爱好者:
+ |7 q4 F( E1 ~0 z$ N        大家好!“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周五讲课组成员黄小平1 o0 P3 n+ x, [1 H6 O7 h

% w" a& g' E7 M( B6 Z  J    今天(2024年11月15日)分享的内容是山东中医学报栏目名老中医之路中的名医从医经历介绍,今天分享的是:周倜生,字筱斋,江苏如东县人。家世业医,继承祖业,攻内科,兼事妇科,着重临证实践。开业六十年来,历经故乡疾病流行,经治痊愈者众,得病家赞许。后任教原江苏省中医医院、中医学(校)院。  a) D9 ]' s, \0 s) y
      祝贺上海中医黄小平院长讲座成功!
( B, c1 ~! T$ E& s  ^1 d/ B( `5 N& M) \6 j2 v' o
  他今天分享的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周倜生先生(1889-1989),字筱斋,江苏如东县人,他儿子是国医大师周仲瑛先生。他家世业医,继承祖业,曾于1947-1954年在南通市工作,后通过江苏省中医进修学习,留南京任教。主攻内科,兼事妇科,着重临证实践。开业六十年来,历经故乡疾病流行,经治痊愈者众,得病家赞许。后任教于原江苏省中医医院、中医学(校)院。/ a% s, }6 A8 g0 N0 L
            感谢黄小平院长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4-11-18 19: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六晚上(2024年11月16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医学第一章太炎》这本书的内容。. `( j% N: v: h/ x
        第七章:太炎先生没想到余云岫越走越远
& N0 G2 h2 }+ V        本章内容较多,先学习下半部分:
& G: u/ ?4 V% @; ^0 |         余云岫所说的“极大的野心”肯定不是西医所说的“解剖之心”,而是中医所说的”脏象之心”;“痴心妄想之心”也是中医所说的心,而非西医所说之心;“一片冰心在玉壶"的心,仍是中医说的心而不是西医说的心。
# g& U6 c6 A, l' N0 t. t5 h! z        1929年余云岫提出废止中医案,其中一条说中医罪状是“提倡天地通,阻碍科学化”。恽铁樵1928年秋又写出了《伤寒论》的著作,索序于章太炎先生。& h# [0 G8 s' y# p. v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 j4 E2 l* ]- c- N3 [: \
                   祝贺河北中医王群才中医师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医学第一章太炎》第七章:太炎先生没想到余云岫越走越远。
- c3 O9 p) B, x& l0 C( c        1929年余云岫提出废止中医案,其中一条说中医罪状是“提倡天地通,阻碍科学化”。所谓科学研究需要“纯化研究条件”需要只关注研究内容,对于研究对象之外的因素都当作“干扰因素”,因此中医说“天人相关”,他们就说这是“顾左右而言他”,是干扰“科学研究”的因素,是阻碍科学研究和进步。
  X4 ]; X4 C. V5 P: K2 s由此不难发现,余云岫代表的所谓科学研究,是很狭隘的研究方法,隔绝人与自然的联系,是很荒谬的事情,尽管他高举着“科学”的名字。; ~7 c% w( i& q3 ]
* B- k: l0 @- M. }0 E% T1 Q3 M
恽铁樵1928年秋又写出了《伤寒论》的著作,索序于章太炎先生。太炎先生也看到了余云岫偏执的毛病,但是没想到余云岫竟然在不到一年的时候,利用政府卫生部的提案取消中医,走向了更荒唐和具有危害的境地。+ y4 H0 W, d7 j0 Y0 y* ?# D
* k8 M% R% w2 h. x1 H+ ?
       感谢王群才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4-11-18 19: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 v/ W+ G! t1 e2 j6 o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 B& Y: n% n0 ~2 \! y
      2024年11月17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我来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 T) [# E# X+ V5 K# {2 x/ t8 I      第六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十四)( y( ~/ q8 V; ]* A3 R, O
      内容简介:指出對“兩感”之治,應有先後之分。若混而不分,表裏同治,逆其病機,必致變證百出。讨论两感病的治疗原则,并对错误论点的批判。0 `; G* q/ c% H9 T: y9 H+ v
               祝贺河北涿州的中医学者王洪昇先生讲座成功!他讲述了《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指出對“兩感”之治,應有先後之分。若混而不分,表裏同治,逆其病機,必致變證百出。讨论两感病的治疗原则,并对错误论点的批判。+ b# o# a6 A  O6 A1 t2 G
        “两感伤寒”是《素问热论》提出来的,为的是解释为什么得了传染病会有的死亡,有的痊愈?5 a: [, \0 [# y4 ]7 i# }6 Z
并且,死亡多发生于六七日之间,儿痊愈的多在十天后。
) m$ V: S3 g" u' j, q7 V因此就有了“两感伤寒”的概念,也就是表里两个经脉同时发病,而不是六经一个一个地发病逐渐深入。* f  w2 }- I# X
所以《素问热论》说,两感伤寒必死,非两感伤寒的人病情虽然很重也不会死。
5 B; I$ S7 ]( I. P' w' ]0 J: N当然,《素问热论》中的很多死证,张仲景和后世的学者都有了治疗方法,这是时代的进步。- E  V8 v) k( y& M, ?  z1 _
感谢王洪昇先生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4-12-9 20:2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本周一(2024年11月18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京雪中医师向各位同道分享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一书。9 y1 T2 p, P5 h2 q+ W2 S
6 S8 ~3 W9 P& c. l. v2 l! P
该书于2022年由河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1 V$ j( |  U/ M8 L$ i8 d" d. ^2 s) ~* I4 ^4 b: w- j

% z) N% N8 a% {! g0 p7 u
- g" [" E* O' A$ `1 j- {本周一我们主要学习:
& v0 o9 [/ [: [) U* ^5 I# j/ r. f6 ~
      中篇  医经学派主要医家6 {- `& C6 u3 t4 ^

5 W9 t' @9 Z6 x: ~1 E     第八章  王冰' P; E+ u! U8 }" v' e3 W
8 N) ^. ]/ D7 b8 j; F( x% E5 v* q
     本周一我们学习王冰王冰次注《素问》中发明穴位妙义和其对五运六气学说的贡献部分。
: v7 }+ I; r4 I' }8 g' A4 N' w' H4 g3 d% s3 p+ ?5 X2 `0 |$ {
      敬请聆听马京雪医师分享。$ I6 a. G% k+ |* N
( j6 u8 g- |# z* n$ Z2 P$ T/ q
            祝贺河北中医马京雪中医师在宁晋县凤凰台讲座成功!他向各位同道分享了由曹东义教授主编的《医经学派》     中篇  医经学派主要医家     第八章  王冰注《素问》中发明穴位妙义和其对五运六气学说的贡献部分。
4 D$ c1 q8 B, ?/ W
$ l5 }- q" @) H% }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人之气血不循天常则生疾病。《素问·六节藏象论》王注曰:“言苍天布气,尚不越于五行,人在气中,岂不应于天道?夫人之气乱,不顺天常,故有病死之征矣。”因此,人与天地之气相通、相应,脏气有法时之论,气失所养则生疾病,需医者诊而治之。# [7 p3 I; t; u8 f5 {: a

2 }. b4 c8 i; r% p6 X       王冰注文指出:“言人之所居,可谓下矣,征其至理,则是太虚之中一物耳。”故“自天之下,地之上,则二气交合之分也。人居地上,故气交合之中,人之居也,是以化生变易,皆在气交之中也”。人体的脏腑活动与疾病变化均受天地之气的影响,王冰以五运六气理论进行阐释,所谓六气所御,五运所至,气不相和则病,相得则和,故先以六气所临,后言五脏之病也”。可见,在王冰看来,只有顺应自然,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人才能健康长寿。
; X; t! m% m% F
0 L+ w0 X. T9 V8 H* `         感谢马京雪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4-12-9 21: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4年11月19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院张海涛主任为大家讲述《路志正妇产科学术经验集》之“妇科杂病”,介绍路老治疗燥痹的验案和临床经验。
3 N+ |6 I: \% n. f/ ^2 Z! G( a4 ?2 r; q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
/ b2 W3 b* A. |  I3 f
0 b# Q% t/ A+ z' l4 x) _. P$ v               祝贺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院张海涛主任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路志正妇产科学术经验集》之“妇科杂病”,介绍路老治疗燥痹的验案和临床经验。  x6 o. |' [! n( G& y# t1 S* g* J) T, x
6 s" m/ @5 f4 V( A! T* \6 ~
        《素问·痹论》曰:“燥胜则干”;“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
( e+ z, l0 A2 o1 b& `9 P& I  N4 G- V! V% `7 }8 h" A+ t
       《类证治裁》载:“血液衰涸,不能荣润筋脉”。正气渐趋消耗,气血渐衰,筋脉失养,涩滞不通而麻木缠绵。风邪侵袭经脉,筋急则发为面部、舌尖麻木、便干、胁痛等;阴血不足,生化乏源,日久生燥,肺燥治节失职,水道受阻,难以濡养清窍,则出现口干、眼干泪少、大便干结,发为燥痹。从大量的临床实践可见,燥痹并非一派阴虚液燥之象,本病的主要病机是气阴两虚,患者久病伤阴耗液,机体津液亏少和不足,不足以内溉于脏腑,外润于腠理孔窍。
! A  u6 y: a% _/ F
+ ?( I0 m& s9 I5 \2 [* @( r2 o  p$ l* d        路老,注重肺、脾、肝、肾四脏,多以麦冬、黄精润养肺阴,以太子参、生黄芪、山药等补脾而达到益肺的作用,以石斛养胃阴而滋肺阴;白芍、赤芍、丹参、当归等活血而补肝阴;酌予绿萼梅、玫瑰花、防风、防己理气化湿而不伤正;二至丸(女贞子、旱莲草)、怀牛膝、桑寄生等益肾之阴阳;桑枝通络有助于阳气阴津的散布。9 U( _3 K9 N! K$ {

8 A& `+ P' h9 Y. a% ~2 r      路老治疗燥痹,以益气养阴治其本,佐以疏肝活血、祛瘀通络治其标。常用黄芪益气健脾实卫,黄精补中益气、安五脏,生山药、扁豆补益脾胃之气阴,为君药;制首乌、石斛、麦冬、柏子仁养阴血之不足,为臣药;炒桑枝温经通络,白芍、赤芍、当归行气养血、活血通络,绿萼梅、玫瑰花疏肝理气,为佐药;火麻仁润肠通便,为使药。诸药合用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使头面筋脉清窍得以滋养。
( S! X. S( P, t" Z
; c# e% p) I, a- f$ F0 {       强调证候是诊治疾病的焦点,是立法治疗的关键,病证结合的切入点。中医辨证论治可以补偏救弊,达到“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之目的。路老在治病过程中始终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理念为指导原则,找到疾病的主要病机,异病同治,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诊治疾病要注意区分患者病因病机之不同,禀赋厚薄之别,体质强弱之异,证候轻重之浅深,病势进退等顺逆,知常达变,机圆法活,方能提高疗效。1 h9 m' a/ o6 Q' K7 g) {5 m
) J) f. r& K$ N5 }+ `
        感谢张海涛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6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54
QQ
发表于 2024-12-9 21: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三晚上(2024年11月20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高春花给大家分享《经络腧穴学》。第25讲主要学习《经络腧穴学》十二正经之手少阴心经循行及经络主治。《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 太阴 心主 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N# S! K, a0 l+ h3 `
            祝贺河北中医高春花主治医师在石家庄市讲座成功!她给大家分享了《经络腧穴学》。第25讲手少阴心经循行及经络主治。1 X9 B- m) _0 I$ ~7 N, p* v" m0 e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联系脏腑:心、心系、小肠、肺、目系、喉咙
$ S& B* C4 ^* @* j  G+ Z$ M
6 f$ k* o  t  D" i本经腧穴主治心、胸、神志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7 q$ }) F' e7 t

& `, \  V& m! y- K0 b* K+ |主要病候:
2 o5 z/ ?/ H3 u) J: Q! A" b
- `2 M8 Q5 n9 F# u6 q: l: m脏腑病:心痛,嗌干,口渴。经脉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
* _5 ^: ]' A$ u0 z8 H" ]3 e9 ], X( {- z
本经腧穴:/ r+ B: z/ U. y% Y; S- i

& r* y3 z2 ^8 c4 O0 L极泉青灵 少海 灵道 通里 阴郄 神门 少府 少冲+ V" V) j- A5 u( l& V; t: Z
       感谢高春花主治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