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王洪昇先生系列讲座资料: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7-7 19:12:50 | 阅读全部
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0 V. L1 f7 M% L9 r4 d) b第五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9 C) ?% k& g+ s- I- J* b# V
(指导老师:曹东义  讲课:王洪昇)
/ n% r& m5 w  ?: b; F9 T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 F0 [6 B) @9 g( Y* }3 _9 @& O5 s2 [- e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
" e( D: c& W% m( _; L- R) }& e2024年7月7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王洪昇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 K+ G! b4 H" [& [' C# [0 m第五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七)。
1 ]5 q9 t, H( d! v* c9 k" R内容简介:吐逆而食不得入,亦名关格;泄风的脉证与病机;卫虚荣寒的脉证;下利正虚邪盛,为难治之候;胃弱食滞,而为吞酸噫气;脾胃虚寒脉证与少阴虚寒脉证的关系。
1 U2 P; ?1 [; g  l: Q5 ]今天讲述的条文内容:
( b6 Q: `" |) Z$ r/ n/ |# h[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27—32条)" E# E: M1 s/ g9 I3 F$ v: g2 V
27.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4 Q5 j% p+ {: V) Q8 h* t; Z28.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隐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眉少发稀,身有干疮而腥臭也。. v. b9 R" o& T# {6 ]
29.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 N  D9 _* O" |6 s+ g- q30.跌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8 `9 K) W3 N* C/ P
31.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一作下。
. |1 |4 ?- A% u0 Z* `$ A32.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0 Q. ~2 `$ d. G  ]27.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 V* v, o6 s8 d: k[语译]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呕吐上逆,水谷不化,脉涩则饮食不能入口,这也称为关格。* @4 e, ]9 I, t4 a0 p* J# I
[按語]上条论浮大而虚之脉,主正虚邪實。[上条是26.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見于寸則飲食不入為之“格”;見于尺則二便不出為之“關”。本条又從跌陽脉見伏涩,主中州脾胃氣機鬱而不暢[鬱yù 1.積聚、凝滯。2.怨恨。《呂氏春秋•仲夏紀•侈樂》:“故樂愈侈而民愈鬱,國愈亂。”。3.茂盛的樣子。4.愁悶的],故亦可出現“關格”之證。一在于陰陽之不济,一在于升降之乖戾。4 w+ u3 @5 s+ L& J8 r
[提要]本条讨论吐逆而食不得入,亦名关格。# H. ]7 p1 K( K& m4 q: F  g% r
[浅释]上条寸口脉浮而大,此条趺阳脉伏而涩,二者皆有吐逆证。上条有不得小便,此条仅是食不得入,也称关格,当互文见义。伏涩脉相兼,多为邪闭气结之象。中焦闭塞,胃气失降则吐逆,脾气失运则水谷不化。气闭不通,所以食不得入。7 _4 l( B3 T. X9 t8 ~9 j2 x3 c9 o& ]
[选注]成无己:伏则胃气伏而不宣,中焦关格,正气壅塞,故吐逆而水谷不化;涩则脾气涩而不布,邪气拒于上焦,故食不得入。$ b4 p  s2 |0 T7 ^/ M
张隐庵:趺阳脉伏而涩,则胃气不行,故伏则吐逆,而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而水谷不纳,亦名曰关格。3 A( D  D! S) N+ d; W' M% G, V' e
章虚谷:趺阳在足跗,胃之动脉也,仲景以统主脾胃之病,盖脾胃之气本相连贯也。然后世习俗,诊于手之右关,或遇脉证不合者,再诊足脉以决之可也。其脉伏而涩者,中焦绝无阳和之气,伏则胃气闭结,故旧存之水谷不化而吐逆;涩则脾气不运,故新食不得入也。中焦病则上下之气不通,故亦名关格,然以温中调气,犹可治之,不比前条之阴阳偏亢而偏绝也。
. n  z- y9 i) A% ~) c7 I《医宗金鉴》:按水谷不化之“化”字,当是“入”字,若是“化”字,是能食也,何名曰格;食不得入,当是不得小便,若有小便,是水道通也,何名曰关,必是传写之误。
, [" w8 T/ q9 @1 _陈莲舫:前言不得尿之关格(指南方心脉条/15.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故名复,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是关格之在下者也;上言不得小便而吐逆之关格[上言指26.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是关格在中而上下阻拒者也;此言吐逆不得食之关格[此言指27.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是关格之在上者也。关格名同而证各异,宜分辨之。
- e% T0 V/ g/ w, {[按语]章注浅显详尽,特别对本条关格之解释,“中焦病则上下之气不通”,十分贴切。《医宗金鉴》以为水谷不化的“化”字,当是“入”字,似乎有理,其实非是。若改作水谷不入,岂不与“吐逆”重复。格证固然以呕吐不食为主证,但既属于中焦病,则水谷不化,亦是可能见证。吐逆很剧时,致不能饮食,吐逆较轻时,稍进饮食亦必不能消化,故吐逆与水谷不化,实质上并不矛盾。至于说“食不得入,当是不得小便”,同样失之拘泥。陈莲舫联系前后原文,得出关格有三种情况,与张令韶“可见上中下三焦有一症见,即为‘关格’,不必悉具,学者得其意而治之,其庶几乎!”的结论完全吻合,对全面理解“关格”极有帮助。
+ ]. g4 |0 }' z- w1 \[刘渡舟先生:这个关格,属于中洲,脾胃之气升降不利的关格。食不得入叫做格,还没有关?还是食不得入就叫关格了?上文是讲正气虚邪气实[上文指26.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是阴阳上下,这个是脾胃中洲[这个,27.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这样上中下,三焦全说全了。所以这两条,合起来来体会,上中下三焦之气不和,都可以导致关格之病变。所以这两条要连在一起来看。上下有吐逆,有小便不利,叫关格,很好体会。中焦的脾胃阴阳不和,吐逆、食不得入,就是关格。吐如果是关,食不得入就是格。]
/ H) u/ s% ?9 k7 \& G+ ?28.脉浮而大,浮为风虚[风虚即虚风,指八方不正之气,因虚感受风邪],大为气强[气强即邪气强],风气相搏,必成隐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泄风,指风邪外泄],久久为痂癞[痂癫,皮肤溃烂结痂]。眉少发稀,身有干疮面腥臭也。
8 t, d6 ^% w6 R5 \3 Q: t* ]+ I) Y/ ~9 U[语译]脉浮而大,浮是卫虚受风,大是邪气强盛,风邪与卫气相搏,皮肤必发隐疹,身体发痒。身痒,叫做泄风,时间久了可使皮肤溃烂而成“疠风”。+ x; j6 f) U. ]2 E+ V8 e
[提要]本条是泄风的脉证与病机。
( d+ }" t3 ~  M; \% e[浅释]本条脉浮大,乃正虚而邪风外袭,因而发生隐疹或痂癞。隐疹的特点为周身皮肤瘙痒,乃是风邪外泄于皮肤,所以名为泄风。风邪从皮肤入于经脉,则可能发生痂癞疠风。由于疠风发病较慢,所以说久久成痂癫,并不是隐疹的必然结果。但是疠风之前,确有先发隐疹的,亦不可不知。4 e  s. d9 S9 i0 c" |, R
[选注]成无己:痂癞者,眉少发稀,身有干疮而腥臭。《内经》曰:“脉风成为疠。”[此引文出自《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帝曰:诊得胃脉病形何如?岐伯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帝曰:病成而变何谓?岐伯曰:风成为寒热,瘅成为消中,厥成为巅疾,久风为飧泄,脉风成为疠。病之变化,不可胜数。/王冰曰:脉实者气有余,故胀满,脉虚者气不足,故泄利。生气通天论曰: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故风成为寒热也。瘅谓湿热,热积于内,故变为消中。消中之证善食而溲数。厥,谓气逆也,气逆上而不已,则变为上巅之疾。久风不变,但在胃中,则食不化而泄利也。此以肝气内合而乘胃,故生是病焉。阴阳应象大论曰:风气通于肝,故内应于肝。风论曰: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又曰:疠者,有荣气热附,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夫如是者,皆脉风成结变而为也。]
, U3 ?# e( p1 h/ ?) ^: w4 V3 a张隐庵:浮大之脉,见于寸口,则为泄风痂癞,非必如上文之吐逆也。脉浮而大,即上文寸口脉浮而大也。上文浮为虚者,正气虚也,此言浮为风虚者,气虚而风薄之也;上文大为实者,邪气实也,此言大为气强者,风邪在表,而气机强盛也。风气相搏于皮肤肌肉之间,故必成瘾疹,而身体为痒,痒者阳也,风为阳邪,外干皮腠,故名泄风。久久则从皮肤肌腠而入于经脉,故为痂癞。痂癞者,疠风也。此申明浮大之脉,非但在寸为格,且从皮腠入于经脉,而为泄风、痂癞者如此。- ^% N: D- m5 Y9 M
黄坤载:脉浮而大,浮则风气之虚,风泄于外也,大为卫气之强,气闭于内也,外风与内气相搏,风外泄而气内闭,荣郁不宣,必成瘾疹。盖风性疏泄,而气性收敛,风欲泄而气闭之,泄之不透,则荣郁而为热,血热外发,则为斑点,而不能透发,郁于皮腠之内,隐而不显,是为瘾疹之家。荣郁卫闭,欲发不能,则身体为痒,痒者是为泄风。《素问·风论》:“外在腠理,则为泄风。”[此引文出自《素问·风论》篇第四十二,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风入系头,则为目风,眼寒,饮酒中风,则为漏风;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新沐中风,则为首风;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外在腠理,则为泄风。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泄风者,风之欲泄而不透者也。风不透泄,经血郁热,久而荣气蒸腐,则为痂癞。“风论”:“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䐜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癞者,荣气热腐,其气不清,故使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癞风。”肺统卫气而主皮毛,开窍于鼻,是以鼻柱坏而皮肤溃也。
) E5 y: k( i: Q* t+ t5 e5 S, A[按语]张隐庵解释浮大之脉,不但在寸为格,而痂癞病亦有如此者,脉同而病不同,也说明脉证合参的重要。黄坤载对泄风痂癞的病理机制,说得详细而深入,对原意很有发挥。于痂癞的认识,以为是风邪郁久,而荣热蒸腐,不是由隐疹迁延而来,亦颇为确当。6 J1 v# J8 N: V8 R
29.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8 {. I; V" h9 P/ h$ g- o& l( i[语译]寸口脉弱而迟,弱是卫气不足,迟是荣中有寒。荣是血,血受寒邪则发热,卫是阳气,阳气微则心中感到饥饿,虽然饥饿而因气虚胀满,而不能进食。7 Q' I: \' J4 i6 ]/ w/ i# r( v
[按語]寸口可候榮卫之虛實。榮卫亦即氣血之義,淺而言之謂榮卫,深而言之則謂氣血,故曰「卫為氣」,「榮為血」。葉天士所云“卫之後方言氣,營之後方言血”,則從温病角度闡述了卫氣榮血深浅層次及發病的相互關係。[葉天士,叶桂(1667—1746年),字天士,号香岩,江苏吴县人。叶天士世医出身,三十岁时就闻名大江南北,长于治疗温热病,首倡卫气营血辨证,代表著作为《温热论》(《外感温热篇》)、《三时伏气外感篇》、《临证指南医案》。这些著作,大多是他晚年讲述的医学理论与经验,而后由其弟子门人整理而成。叶天士:“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既说明了温病卫气营血的一般传变规律,同时也提示了温病的病位浅深和病情的轻重。在生理情况下,卫气营血代表人体不同的营养物质和功能,其分布部位、活动范围、化生过程等有浅深先后之分,因而在病理情况下,卫气营血的传变必然反映出温病发展过程中的病位浅深和病情轻重。关于温病的传变规律,一般来说,新感温病初起,邪气往往首先侵袭肺卫,表现出恶寒发热等卫分病变;继而邪气多传入气分,影响脏腑的功能,出现但热不恶寒、口渴等症;若进一步发展,可深入营分,耗伤营中阴液,影响心之神明,出现身热夜甚、舌绛、神昏等症;最后可深入血分,耗血动血,导致出血;蓄血或动风等症。关于温病的病位浅深和病情轻重,一般来说,邪在卫分,病位最浅,病情最轻;邪在血分,病位最深,病情最重;气分证较卫分深重,较营分轻浅;营分证较气分深重,较血分轻浅。掌握叶氏提出的这一规律,对临床上诊治温病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但也不可生搬硬套,临证时还须根据具体病情详加判断。]
" l' E$ t) T2 h$ C  X" h[提要]本条是说卫虚荣寒的脉证。
6 u6 i4 {4 M" K3 ~[浅释]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卫气虚而不固,则荣血易受寒邪侵害,相争于外则发热。荣卫皆为水谷之精气所化,其清者为荣,浊者为卫,今卫气衰微,亦与中焦阳气虚滞有关,所以虽然气虚而饥,却终因虚满而不能饮食。% T9 S5 M: h  r% Q0 k) q
[选注]成无己:卫为阳,荣为阴,弱者卫气微,阳气不足也。迟者荣中寒,经中客邪也,荣客寒邪,搏而发热也。阳气内微,心内虽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 B- y( z, F' |0 J张隐庵:弱者卫气微,言寸口脉弱而卫气虚微也,迟者荣中寒,言寸口脉迟而荣内虚寒也。夫荣为血,其气外交于卫,故血寒则发热于外矣;卫为气,其气内交于荣,故卫微者心内则饥矣,此言荣卫之相交也。夫荣卫相交,归于中土,今卫微荣寒,不归中土,故饥而虚满不能食也,由是而知荣卫之内归于中土矣。
' p! S3 J# s5 t% D8 z3 v- }黄坤载: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之微,迟者荣中之寒,荣为血,血寒则温气外泄而发热,卫为气,气微则心内空虚而若饥,然阳虚气滞,胃口痞满,虽饥而不能食也。1 S5 g  P; {  W1 E% a
[按语]成氏提出荣中寒,是荣客寒邪,搏而发热,而张、黄二氏以为是荣血自寒,这是二者意见的分歧之处。我们认为成说较有理,因为荣为寒客虽由于卫虚不能固护,但卫气尚能奋起搏击于外,所以发热,若系荣血自寒,就不能发热了。% B5 N# j( Z4 H0 F* R5 P
[相关条文,《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 A" D, p. A) ~# D1 y& _% L《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2.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黄芪桂枝五物汤方:
0 k9 Q* l( f8 M' _    黄芪三两 芍药三两 桂枝三两 生姜六两 大枣十二枚
7 ~3 m  C0 B* F2 |0 m$ N  C8.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一作目眶痛),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血、失精。脉得诸芤动微紧,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桂枝、芍药、生姜各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龙骨、牡蛎各三两& F6 |% T: E8 H/ Y
13.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小建中汤方:桂枝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芍药六两 生姜三两 胶饴一升& \: P" A2 i0 Z% ?# g
14.虚劳里急,诸不足,黄芪建中汤主之。(于小建中汤内加黄芪一两半,余依上法.气短胸满者加生姜,腹满者去枣,加茯苓一两半,及疗肺虚损不足,补气加半夏三两). l9 f3 A3 j; o6 C( z
以上是仲景先生用桂枝汤加减,调和荣卫、气血、脾胃的问题。《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中,不记复方,九个方子里有四个方子是以桂枝汤加减的,可以体会到荣卫的重要性――治虚痨病,要以补养荣卫为基础。]- d2 J$ z% v1 W( d  [
30.跌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d2 ]& y0 F! M9 m5 J
[语译]趺阳脉大而紧的,应当出现腹泻,是难治之证。
$ B! f& O: p! [0 S6 Q' F( K# W$ q[提要]本条是说下利正虚邪盛,为难治之候。) P) _3 v8 _: b) y
[浅释]虚寒下利,脉象应该迟小微弱,才为脉证相符,而易于治疗。今脉象大而紧,紧为寒盛,大为病进,乃正虚邪实之象,脉证不相应,所以为难治。
( `" [) W9 U! M8 g[选注]成无己:大为虚,紧为寒,胃中虚寒,当即下利,下利脉当微小,反紧者,邪盛也,故云难治。《经》曰:“下利脉大者,为未止。”[此引文出自《脉经》卷第八 平呕吐哕下利脉证第十四,下利,脉沉弦者,下重,其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脉滑,按之虚绝者,其人必下利。]: F3 q8 f0 m" m- q1 i$ |, }& x
张路玉:趺阳脉紧,为寒邪伤胃,故必下利,下利脉大为邪盛,故难治也。, c% l1 Z3 @- K9 U/ V
王肯堂:大为实,大为虚,上下纷纷,更易不一者,只要识得虚者正气虚,实者邪气实之义。
* l3 j# A3 P  z- r[按语]同是大脉,却有属虚属实两种截然相反解释,本条的注解也是如此,因为两者都有可能,很难判断谁是谁非,应根据虚为正气虚,实为邪气实的原则作具体分析,所以,王肯堂的主张是可取的。
+ z3 S% ]7 y( X! j+ D8 ~% r- M8 g[刘渡舟先生举例:比如,一个人鼻子出血,出了很多的血。没出血时,脉见洪大,身上烦热。出血以后,身凉,脉细,这个病就要好了,因为热随血减,正气恢复、邪气退了,病就好了。如果出血以后,身大热,脉仍洪大,这个病就不好治。
9 S2 B3 ~0 ~3 f% I这个人肝硬化,肚子挺大,尿就是下不来。这时候西医打速尿,尿下来了,这时候正气虚不虚啊。如果脉比较脉微、沉弱,这就是对的,如果泻下以后,脉弦而有力,那就不好治,邪气不服。: f  w  {' L# r' h  d
所以脉紧,当即下利,脉仍紧的,就不好治,道理一样。不论见什么问题,都有正邪关系的问题,正常的,就好了,不正常的,病就不好治。事情怕反常,反常,就要认真考虑了。]
  x# y+ D7 ~& P% V; V8 _31.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一作下。
7 {7 _( e4 @1 x5 c! ][语译]寸口的脉弱而缓,弱是胃中阳气不足,缓是胃中谷气有余,噫气吞酸,饮食不下,这是气滞不化,填塞于膈上的缘故。
- z" R9 T& K* ]: e+ c- n[提要]本条说胃弱食滞,而为吞酸噫气。
8 z! X- i4 K& O3 A/ |6 ~' j* b1 G[浅释]中焦虚弱,食物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则停滞不运,郁而生热,所以噫气吞酸,胸膈满闷而食不下。
( ~# G/ D6 F2 `6 {5 q, C( p; B1 f[选注]成无己:弱者阳气不足,阳能消谷,阳气不足则不能消化谷食;缓者胃气有余,则胃中有未消谷物也,故使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金匮要略》曰:“中焦未和,不能消谷,故令噫。”[此引文出自《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18.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
8 m0 v# R9 X( X# c) m/ Q( b3 H方中行:阳气以胃中之真气言,不足,则不能化谷,胃气以胃中之谷气言,有余,言有宿食也,有宿食,则郁而生热,故噫饱而吞酸,此盖以饮食之内伤者言也。
0 L* H9 {; m8 W7 P黄坤载: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之不足,缓者胃气之有余,有余者,胃气上逆,壅满不降,名为有余,实则胃阳之不足也。上脘壅滞,则噫气吞酸,食卒不下,浊气填塞于膈上也。吞酸者,胃口痞塞,乙木不得升达,郁而为酸也。
( I5 T9 P/ \$ ^+ S( j张卿子:胃气有余,即《经》云“陈气”二字,不必指定未消谷物说,下文“噫而吞酸,气填膈上”。又曰“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正是治之以兰,除陈气之证。[此引文出自《素问·奇病论》篇第四十七,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Z! e% {# @+ d
[按语]张卿子[说]胃气有余,不必指定未消谷物说,甚有见地。黄坤载指出胃气名为有余,实则胃阳不足,亦颇确当。
6 J( n" B2 R- J" p32.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I" I+ u% D2 y2 l
[语译]趺阳脉紧而浮,浮属气虚,紧属寒邪,气虚则为腹胀,有寒邪则绞痛,气虚与寒邪相合,就会出现肠鸣而转气,转则气动,使胸膈中壅滞之气下行。少阴脉摸不到时,则外阴虚肿。( Z& d9 p3 |) R6 x( Z
[提要]本条论脾胃虚寒脉证与少阴虚寒脉证的关系。
$ P0 m2 \  x# H8 A7 d: R9 d[浅释]趺阳以候脾胃,少阴以候肾气,脾胃虚寒,所以肠鸣腹满而痛。若太溪部少阴脉不出,则肾气亦虚,虚寒之气积于下焦,寒水下趋阴部,则阴部肿大而虚浮。
& K  C& Q& ]) f  r5 p# P[选注]成无已:浮为胃气虚,紧为脾中寒,胃虚则满,脾虚则痛,虚寒相搏,肠鸣而转,转则膈中之气因而下泄也。若少阴脉不出,则虚寒之气至于下焦,结于少阴而聚于阴器,不得发泄,使阴肿大而虚也。
* L* j9 f4 t* Q5 J/ _张令韶:此言趺阳之气下归于少阴,而少阴之气不上交于趺阳而为病也。趺阳脉紧而浮,乃阴寒气盛而阳气外越也,故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者,气外出而中土虚满也,紧为绞痛者,邪正相攻而阴气盛也。浮紧之气两相搏击,则气从脾胃而溜于大肠,故肠鸣而转,转则动其膈气,又从膈而下陷于少阴,寒气与膈气俱聚于少阴,则少阴之水气不升,而下聚于阴器,故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以是知趺阳之气从膈而下,少阴之气从膈而上,膈上膈下,俱从中土为之上下,故曰肠鸣而转,肠与胃俱属土也。
) Y8 W1 s4 X7 \, b1 E# z( Z, H《医宗金鉴》:阴肿大而虚之“虚“字,当是“痛”字,细玩可知。外感六脉浮紧,寒气在外,故骨节烦痛。内伤胃脉浮紧,寒气在内,故腹满绞痛。寒气相搏,肠鸣而转,转则膈中寒气下趋洞泄也。若少阴脉不出,则下焦阳虚,寒气聚于阴器,不得发泄,故病疝,阴肿大而痛也。
; `2 r4 J) ]- p) p( @0 v[按语]成注对“肠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的解释含混欠清。张注明确指出“肠鸣而转,转则动其膈气,又从膈而下陷于少阴”,比较具体,有助于理解。《医宗金鉴》认为“虚字当作痛字,并例举外感内伤为证,从而得出阴肿大而痛为疝病的结论,亦可备一说。
$ ~# ~! h! x1 S0 _' }* l7 K[刘渡舟先生:这一条,中焦有寒,寒气相博而影响于少阴,这个学来很有启发。在平脉辨证、辩证论治,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在我们就发挥这一条。
9 Y0 g; E2 c" d) S+ T% i6 n中焦的寒邪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在中焦,要知道中焦之邪有个上逆和下溜。上逆,就吐逆吐涎沫,胃寒向上来。下溜,中焦之邪下陷,下利,就和脾有关系了。如果下溜影响到少阴。这个在金匮要略里有个肾着汤[肾着汤出自《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16.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一作表)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主之。/ X" E' W. q0 b% t5 c! @) a$ @, O2 B2 A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
) X- I1 T$ u& ]) J% u; v    甘草二两 白术二两 干姜四两 茯苓四两: ~: v$ x8 l2 x
    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千金》作肾着汤],这一条,实际上是治中焦寒湿的,药有白术、干姜、茯苓、甘草,是治中焦寒湿的,但为什么叫肾着汤呢?肾是少阴,着、著,就是说中焦的寒湿,往下来了,下着于肾,所以肾就受了寒湿之邪了,因此出现了下焦寒湿、腰酸痛。肾着汤的腰疼,说不出来是什么样的滋味,似疼非疼,似酸非酸,难受得无法名状,很特殊。坐着也不好,躺着也不好。中药的药要对了,大药有大应,小药有小应。效如桴鼓。9 ~. g- ]3 G! e: b  G
一年我到山西,一个妇女,带下特多,带下太多,有白风,有血风。腰酸特别难受。我就给他用了肾着汤,干姜、白术特多,两副药,就好了。不是只觉得寒凉,有的还有潮湿,阴囊阴股,往外潮湿,有这个病症特点。所以有很多的阴囊潮湿,象坐在水里一样。
0 ^0 E# n; ^  z- p; |所以从此证的道理就明白了。从肾着汤来体会这一条,这个道理就明白了。寒邪由于脾虚、由于肾阳气虚,从中焦到下焦,膈气乃下,所以下焦也随之虚寒。如果说,这个是属于胃,肾着汤就属于脾。所以张仲景这几部书要融会贯通,收获就会更大一些。+ q- B9 \+ q" S+ E
这一条在说明,脾胃之病不是孤立的,可以影响肾,影响到下焦少阴脉不出,可以由中焦到下焦,影响到少阴的阳气虚衰。]- k+ ~) b, S; T; o( Z1 i% r
+ B, ?( w3 @3 ^  A% x! I/ L  A. e
: o! s  J6 r5 z+ S( x
参考文献:
, A! M! ?) t4 h6 @$ t5 I0 G【1】《伤寒论校注》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
/ n& y! a* M& _  m/ o. h, n$ s! T【2】《伤寒论语译》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
5 U; D5 S5 q, a1 \) J4 L- j【3】《伤寒论译释》陈亦人
- F# ?2 {( N/ {# v【4】《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清·陈梦雷、蒋廷锡等! {$ Q) h/ b$ \
【5】《伤寒论直解》清·张锡驹4 @- n  p4 ^* k1 K- w/ D5 H5 _4 G. i" R
【6】《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
, h, E) ]! |( K+ n【7】《医宗金鉴》清·吴谦等编, b9 E- b' C% a% Q! q4 v- |/ w
【8】《伤寒来苏集》清·柯琴著% N1 E4 R  Y0 W/ @4 R3 }
【9】《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清·程应旄; b5 l" o- c% f1 ]" n
【10】《医门棒喝》清·章楠
- _2 Z  ?4 p; q% W7 B【11】《伤寒悬解》清·黄元御
: @9 {5 B: S+ j$ w7 m【12】《伤寒论集注》清·张志聪3 V) Z( U9 E! o. C
【13】《伤寒证治准绳》清·王肯堂
% L$ A# K6 ~5 u" Q# x【14】《伤寒论条辨》明·方中行' G0 c3 A6 m  L$ z$ q) q6 b8 N
【15】部分内容源自网络
& A5 r/ W; u  m; M4 \8 `. A) G! l9 [# r8 H5 V
( v' R; |7 s7 p+ \' D8 p
第五讲《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七),到此结束。感谢曹东义老师!感谢各位中医同道!敬请批评指正。祝您们健康快乐,吉祥如意!* w. ]; O' X/ b- Z% Q
" L. d2 B$ m' j  x2 d
版权声明:本次讲座”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文中内容涉及到的参考文献、书籍和源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所涉及到医理,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T. ?) h  r' I8 O
, x: `$ }" p/ k3 t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7-14 16:51:05 | 阅读全部
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U! Z9 \/ _7 P+ a0 C8 r' O
第五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
; }6 y* z& q0 _4 d$ Q(指导老师:曹东义  讲课:王洪昇)
+ ]* m7 D# I# d0 t! c, B  h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 Z2 Z8 X9 P# j( y# [1 N1 l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
# D. v8 ]# u% e! n2024年7月14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王洪昇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m; P6 b( U# f2 r1 ?' w
第五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八)。
2 H5 ^$ X4 f. `内容简介:由于荣卫不能相助,以致三焦失职的病证;从脾胃的实热或虚寒,推断治疗的难易;荣卫衰微的脉证;宗气微衰,四属断绝的脉证。4 q8 _' [2 i) x# ?& p5 N1 u0 T
今天讲述的条文内容:
. H+ x. k# G& M0 X3 P  ]/ I[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33—36条)
8 N6 k/ O9 ~: V6 g4 w6 r* C& [0 S33.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者,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
# R+ g3 g9 J* S34.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6 i# |* q+ @2 f; X' T/ e
35.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慄、欬逆、唾腥、吐涎沫也。
! l& Z7 [! \0 i- C" z6 B& {' m36.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虚,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微衰,四属断绝。四属者,谓皮、肉、脂、髓。俱竭,宗气则衰矣。]" S- u4 ], E+ y: N" l: X+ N
33.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逮dài- O1 Y. Y0 O, F
1.达到;及 2.捉拿/dǎi捉;捕。只限口语单用,不用于合成词《注解伤寒论》卷一作“足”。不逮,不足],荣卫不能相将[相将,相扶持,相协调],三焦无所仰[仰,依赖,依靠/是说三焦失去依靠]身体痹不仁[不仁,失去感觉,不知痛痒]。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者,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酢(cù醋, “酢”为醋的本字,味酸。酢梨酸枣)吞,吞酸。/噫而酢吞:“酢”古与“醋”通用,即噫气而醋心吞酸];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遗溲,小便失禁]。, `% B; g, f( V; g9 B5 L, [
[语译]寸口脉微而涩,微是卫气衰而不行,涩是荣气弱而不足,荣卫不能互相协调,三焦就失去依靠,身体就麻痹不仁,荣气不足,则身体剧痛言语困难。卫气不足的,就会恶寒和呵欠频作。三焦之气不能各司其职,上焦之气失职的,就会噫气而吞酸;中焦之气失职的,就不能消化和进食,下焦之气失职的,就会出现小便失禁。
8 {7 I, A+ M5 u6 y7 C# G[按語]寸口脉微而涩,知榮卫两虚。而榮卫不能相将,又使三焦之氣無所仰賴,則可發生既有榮卫两虚之證,又有上、中、下三焦之氣不歸其部的各自病證,這是继《内經》之後對荣卫生理方面又一新的認識。* W' y9 ]% b. a. N5 ~5 M
[提要]本条是说由于荣卫不能相助,以致三焦失职的病证。
, G; A5 N& I6 U. w4 J; J; T- a[浅释]营卫虚衰,不仅卫外不固,而为洒淅恶寒呵欠,营血不足,而为肢体麻痹不仁或烦疼难言。即上、中、下三焦,亦会受到影响而不能善其职事。上焦主受纳,中焦主熟腐,下焦主分泌清浊;三焦失职,就会出现噫气吞酸、消化无力、大小便失禁等证。
) J5 t- T- Y" S. ]1 j& E+ |[选注]成无己:人养三焦者,血也,护三焦者,气也,荣卫俱损,不能相将而行,三焦无所依仰,身体为之顽痹而不仁。《内经》曰:“荣气虚则不仁。”[此引文出自《素问·逆调论》篇第三十四,帝曰:人之肉苛者,虽近衣絮,犹尚苛也,是谓何疾?岐伯曰: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人身与志不相有曰死。]《针经》曰:“卫气不行,则为不仁。”[此引文出自《素问·刺节真邪》篇第七十五,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起毫毛而发腠理,其入深,内搏于骨则为骨痹;搏于筋则为筋挛;搏于脉中则为血闭不通,则为痈;搏于肉,与卫气相搏,阳胜者则为热,阴胜者则为寒,寒则真气去,去则虚,虚则寒;搏于皮肤之间,其气外发腠理开毫毛,淫气往来,行则为痒,留而不去为痹,卫气不行则为不仁。]荣为血,血不足则烦疼,荣属心,荣弱心虚,则口难言;卫为阳,阳微则恶寒,卫为气,气虚则数欠。三焦因荣卫不足,无所依仰,其气不能归其部。《金匮要略》曰:“上焦竭善噫。上焦受中焦气,中焦未和,不能消谷,故令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此引文出自《金匮要略》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18.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以上焦在膈上,物未化之分也,不归者,不至也,上焦之气不至其部,则物未能传化,故噫而酢吞。中焦在胃之中,主腐熟水谷,水谷化则思食,中焦之气不归其部,则水谷不化,故云不能消谷引食。下焦在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溲,小便也,下焦不归其部,不能制约溲便,故遗尿。! K3 x3 _% M( p- l
张隐庵:此言三焦借荣卫之相将而**出入也。寸口脉微,则卫气虚而不行,不行者,不行于脉外也。寸口脉涩,则荣气弱而不足,不足者,不足于脉中也。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则荣卫相将,荣卫相将,则三焦藉荣卫之气外通肌腠。今荣卫不能相将,则三焦之气不能外出,故无所依仰,而身体痹不仁。夫荣主血脉,内通于心,荣气不足而身体痹,则烦痛口难言;卫主皮腠,下交于阴,卫气虚而身体痹,则恶寒数欠。始之三焦无所仰,则三焦不能外出,至此身体荣卫皆病,则三焦不能内入。夫三焦所出之处,即三焦所归之部,上焦出胃上口,故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并胃中,故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注膀胱,故下焦不归者,则遗溲。此荣卫不相将,致三焦之不能**出入者如此。
/ i  ^0 D- t6 m- X! T8 M《医宗金鉴》:凡经脉内外,荣卫也,脏腑内外,三焦也,故《经》曰:“荣行脉中,卫行脉外。”[此引文出自《素问·营卫生会》篇第十八,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相关条文有,《伤寒论校注》卷第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53.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上焦心肺主之,中焦脾胃主之,下焦肝肾主之。分而言之,荣也,卫也,三焦也;合而言之,皆本乎一气之流行,随其所在而得名也。脉微而涩,荣卫不足,不足则荣卫不能相将而行,三焦无所仰赖,故身体周痹不仁;荣气不足,故身疼痛,口难言语;卫气不足,故恶寒数欠也。上焦司降,降者清中之浊;下焦司升,升者浊中之清;中焦司升降,清者令其上升,浊者令其下降。今荣卫不相将而行,三焦无所依赖,故不能各归其部,而失其职矣。上焦不归,则浊气不降,噫而酢吞;中焦不归,则升降相违,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则清气不升,故不能约束而遗溲也。! p* G5 B) _& a
[按语]本条主要阐述荣卫与三焦生理上的关系,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是总的病理徵结所在,虽见证有不同,但都是荣卫虚不能相将所致,治理方法,应从“虚”字着眼,庶不致误。# O' d3 W' h4 @$ }# l& l- Q. c
34.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
) [  s+ L( O8 c, `" z[语译]跌阳脉沉而数,沉为里实,数能消化谷食,趺阳脉见紧的病难治。
, t7 O; f" n% Y! D[提要]本条从脾胃的实热或虚寒,推断治疗的难易。: L, p# H6 g0 I% I6 ]0 [, o6 c
[浅释]趺阳脉沉而数,乃脾胃实热之征,所以能够消谷引食。若趺阳脉不是沉数而是沉紧,紧为寒邪之甚,脾胃阳气必遭伤残,邪实正伤,故为难治。) m9 r+ O! o, m
[选注]成无己:沉为实者,沉主里也;数消谷者,数为热也。紧为肝脉,见于脾部,木来克土,为鬼贼相刑,故云难治。
3 y! M2 e4 {$ a3 ?# W《医宗金鉴》:胃脉沉而数,沉主里,数主热,沉数为里实热,则能消谷,凡里病得此脉者,皆易治也。若不沉数而沉紧,沉紧为里寒,则为残伤胃气之诊,故曰难治也。
) q6 N8 ?# r* V2 ?; b6 T6 d" b方中行:沉以候里,故在脾胃则主实,谷气实也。数为热,阳也,紧为寒,阴也,言趺阳主脾胃,脾胃主谷,谷气实,若脉见数而阳热甚,阳能化谷,虽病不足为害,若脉得紧而阴寒胜,阴不化谷,病为难治。
: r. p3 J6 a" v; r) m张令韶:此言沉而数紧者病难治,此趺阳之气实而难治也。脉沉而数,沉则土气实,数则热消谷,火土之气旺,柔和之气少也。若再加转索无常之脉,是数极而火土太过,全无柔和之气,故为难治。又此紧从数中而来,即弦数之脉,非紧为寒之紧也。
5 ]- P) I9 H8 Q+ ]( w! _0 N3 ]! r[按语]成注紧为肝脉,见于脾部,是木克土,故为难治,就五行生克解释,于理可通,可备一说。张氏认为紧是数急而火土太过,全无柔和之气,故为难治。并郑重提出“此紧从数中而来,即弦数之脉,非紧为寒之紧也”,确实,紧脉不专主寒邪,然而,本条的脉紧,则不一定属寒,即如所说,而弦数乃临床极多见的脉象,并不难治,可见张注不切。此处提出脉紧为难治,意在与数脉比较,所以方氏、《医宗金鉴》等释沉紧为里寒,并没有舛错[舛chuǎn 1.差错 2.违背 3.不顺遂;不幸]。
0 Y7 W" Q' o7 U4 }% N' u《金匮要略》有“趺阳脉紧则伤脾”,可作为“脉紧为难治”机制的旁证。[此引文出自《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2.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为伤脾。风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气不消,胃中苦浊,浊气下流,小便不通,阴被其寒,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疸dǎn1.[黄疸]由人的血液中胆红素增高引起的皮肤、黏膜和眼球巩膜等处发黄的病症;。2.植物茎叶上出现的黄斑。/da同“疙瘩”的“瘩”]。额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热,薄暮即发,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劳疸,腹如水状不治。心中懊憹而热,不能食,时欲吐,名曰酒疸。]
/ Q" b' d; o* k4 p[刘渡舟先生:当医生,要看到这样一个问题,预先就料到这个病就不好治。学了这个了,就是要就是论事啊。这个要推而广之,大而化之。脾胃病在临床上很多,脾胃病就是怕见弦紧之脉,是肝木克脾土之相。
5 c' V' M  `+ q. [/ C7 T5 Y1 ~3 B- |这个还很有意思。比如现在肝病很多,一个人出现了脾胃病了,心下痞闷,吃东西消化不好,大便稀,但脉见弦,治的时候一方面疏肝理气,一方面补养脾胃,治的也很对头。我现在有一个病人,西医说他的脾、胰有癌变的意思,我给看了二年多了,就用小柴胡汤一个方子,大概几百副药了,以前脉弦,弦的厉害,逐渐变滑了,现在脉弦而软了,劲不是很有劲了,弦脉在变,不弦了,所以大便逐渐变好,面色发红,病就向愈了。所以邵康节说,知机其神乎?所以当医生的,一看到脉证,就要知道未来,知道怎么变,微妙在脉,不可不查。所以知道义理,来推广,就不是一脉一证的问题,而是成了准则的问题了。]
8 W* ?' c) k% @  b  j35.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慄、欬逆、唾腥、吐涎沫也。( @2 P; }8 L5 @+ a
[语译]寸口脉微而涩,微是卫气衰弱,涩是荣气不足。卫气衰弱,则面色萎黄,荣气不足,则面色青。荣如树根,卫象枝叶,荣卫俱衰微,则树根枝叶都会枯竭而要出现形寒发抖,咳嗽气喘,痰唾腥臭、口吐涎沫的证候。
; X1 [! r1 D: m9 R  f" i[提要]本条讨论荣卫衰微的脉证。
) c) s, W/ O7 Z2 z( b( Y0 v[浅释]卫为气,荣为血,气主煦之,血主濡之,气血不足,所以面色青黄。《内经》云:“子能令母虚。”脾土为肺金之母,肺主气,肺气虚则脾气亦虚,脾色见于面部而黄;肝木为心火之母,心主血,心血虚则肝血亦虚,肝色见于面部而青。心荣肺卫俱虚,所以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灵枢·经脉》篇第十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循臑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痛。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反小于人迎也。/《难经》七十五难,曰:经言,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何谓也?然:金、木、水、火、土,当更相平。东方木也,西方金也。木欲实,金当平之;火欲实,水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肝也,则知肝实;西方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火,补北方水。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经曰: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此之谓也。]
2 l  G, ~/ s3 v) w, t# F% m[选注]成无己:卫为气,面色黄者,卫气衰也;荣为血,面色青者,荣血衰也。荣行脉中为根,卫行脉外为叶,荣为阴,卫为阳,荣为根,卫为叶,根叶俱微,则阴阳之气内衰,致生寒栗而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R. a" C8 J7 ~
王肯堂:子能令母虚,肺主气,气虚则脾色见于面而黄;心主血,血衰则肝色见于面而青。肺臭腥[臭(嗅),五行(木、火、土、金、水)五时(春、夏、长夏、秋、冬)推演分属的五种气味,即臊(羶shān)、焦、香、腥、腐(朽),分别配属人体五脏肝、心、脾、肺、肾。应该读 臭(xiu)肺],脾液涎也。荣虚则寒栗,卫虚则咳逆。* Q  H9 R$ `+ x' |. V
方中行:荣为根者,言血荣于人身之内,犹木之根本也;卫为叶者,言气卫于人身之外,犹木之枝叶也。寒栗,荣不足以养,而卫亦不能外固也;咳逆唾腥吐涎沫者,气不利而血亦不调也。
$ v2 Q+ ^7 Q) V8 U黄坤载: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之衰,涩者荣气之不足。卫生于胃,卫衰则戊土虚而面色黄;荣藏于肝,荣不足则乙木枯而面色青。荣为卫根,卫为荣叶,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诸证皆作,以土败不能生金故也。
/ N8 e8 R1 w; a6 G[按语]王肯堂以心主荣血,肺主卫气,并据五行生克中“子能令母虚”的原则,面黄责之脾虚,面青责之肝虚,颇有理致。黄坤载以卫生于胃,荣藏于肝,将荣卫虚衰直接与戊胃乙肝联系来解释面黄和面青的机制,也颇确当。尤其对寒栗咳逆,唾腥吐涎诸证,概括病机为土败不能生金,更是要言不烦。1 |( \. z$ F! g. G; x
36.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虚[《注解伤寒论》卷一作“衰”],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肌肉甲错,皮肤皲裂粗燥而生硬屑/肌肉甲错:皮肤干燥皲裂如鳞状,摸之碍手而不润泽/刘渡舟先生:甲错,就是皮肤粗糙不润泽了,有角质,这是轻的,重的,就是起鳞。所以鱼鳞病当在此条里求。],浮芤相搏,宗气微衰[宗气,水谷精微,上聚胸中,以贯心脉之气。“宗气”是营卫之气的根本。/微衰,《注解伤寒论》卷一作“衰微”/宗气:水谷之气,外达四肢,上聚于胸,名叫宗气],四属断绝[四属:即四肢,也有认为是皮、肉、脂、髓]。四属者,谓皮、肉、脂、髓。俱竭,宗气则衰矣。
0 `# F% Z& O& z[语译]趺阳脉浮而芤,浮是卫气虚衰,芤是荣气损伤,身体消瘦、肌肤枯燥甲错,浮和芤相互搏击,宗气衰弱,皮肉脂髓都失去营养。! T/ r6 ~( [' z; y- A) A% V/ O
[提要]本条说了宗气微衰,四属断绝的脉证。
- t) e* k* T+ J, I/ N[浅释]荣卫本水谷之精气所化,其清者为荣,浊者为卫。趺阳脉浮而且芤,表明荣卫的化源已虚,卫气不充则身体消瘦,荣气不充则肌肤甲错;荣卫既虚,则外达四肢,上聚于胸的宗气衰微,四肢百骸皆失所养,而四属断绝了。
: X/ S. u7 Z+ D1 ?* k6 b[选注]成无己:《经》曰:卫气盛名曰高,高者暴狂而肥,荣气盛名曰章,章者暴泽而光。其身体瘦而不肥者,卫气衰也;肌肉甲错而不泽者,荣气伤也。宗气者,三焦归气也,四属者,皮肉脂髓也;荣卫衰伤,则宗气亦微,四属失所滋养,致断绝矣。[此引文出自《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23.寸口卫气盛,名曰高[高,高大/指脉气浮盛]。高者,暴狂而肥。荣气盛,名曰章[章,章同彰,即彰著,有余/指脉形充实]。章者暴泽而光。高章相搏,名曰纲[纲,同刚,强盛/指经脉满急强盛]。纲者,身筋急,脉强直故也。卫气弱,名曰惵[恐怯/恐惧怯弱]。惵者,心中气动迫怯。荣气弱,名曰卑[卑,污下/低下的意思]。卑者,心中常自羞愧。惵卑相搏,名曰损[损,减少/气血减损]。损者,五脏六腑俱乏气虚惙故也[chuò1.〈书〉。2.忧愁。3.疲惫;虚弱/chuì1.沮丧的样子。2.困劣]。卫气和,名曰缓[舒/徐缓柔和]。缓者,四肢不能自收。荣气和,名曰迟[徐/从容舒迟]。迟者,身体俱重,但欲眠也。缓迟相搏,名曰沉[沉,沉实不虚浮/元气秘固]。沉者,腰中直,腹内急痛。但欲卧,不欲行。]
9 \; Q" @4 p( u: m张隐庵:上文皆以寸口论荣卫,趺阳论中土,此节以趺阳论荣卫者,言中土主荣卫阴阳之气也。趺阳脉浮者,卫气虚而不归于中土也;趺阳脉芤者,荣气伤而不归于中土也。中土主荣卫阴阳之气,循行于身体之肌肉,今脉浮芤,故其身体瘦,瘦者,卫气不充也;肌肉甲错,甲错者,荣气不充也。浮芤相搏,中土内虚,不能上行而循宗气,故宗气衰微;不能外达而行四肢,故四属断绝,不曰四肢,而曰四属者,言四肢属于身体,因身体瘦、肌肉甲错之所致也。# |- [  G0 I2 }% h1 m/ ]
黄坤载: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之虚,芤者荣气之伤,荣卫者,所以熏肤充身而泽毛,卫虚而荣伤,故其身体瘦削,肌肉甲错,以其气血衰损而不荣也。荣卫化生于水谷,水谷之化气血,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名曰宗气,以贯心肺而行呼吸。(义见《灵枢》)心主荣,肺主卫,宗气乃荣卫之根本也。今浮芤相合,荣卫俱虚,是宗气之衰微也,如是则无以荣养乎四旁,四属断绝,失其所秉也。[《灵枢·邪客篇》第七十一,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胷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所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Z( C1 w0 H7 H. ?& e, |* v
[按语]卫为气,荣为血,气血之运行,必赖乎心肺,而气血之生成,实源于脾胃,故既可以寸口论荣卫,也可以趺阳论荣卫。虽论脉的部位有不同,而荣卫的性质是一样的。
+ L7 ^( m8 @+ q2 D* D( ]2 u0 @, Z[刘渡舟先生:通过这一条,把脾胃之气、荣卫之气、宗气三者拉在一起了,反应了三者的关系。在临床,从辩证诊治、从理论到实践,给我们一个很大的支持、启发。比如心脏病,心悸、早博,这些病是客观存在的,怎么治?这些年,我总结出一条,就是吃人参。人参为什么管用?人参这个药,就是能补脾胃之气、补宗气,就能使宗气灌心脉。补中益气汤,就是用人参补心脉。这就反应出来,脾胃之气、荣卫、宗气的关系,联系性。]
3 V* d( K# b: o) }- \  c补中益气汤,出自元·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f5 ?  g1 E. k: A

* [6 h- X; f. a9 b( P$ o5 L4 y) r7 V7 f8 k& j
0 ~9 e, ^( c) W) K  t
参考文献:% D9 m. X- G  c8 q. V9 f# ~
【1】《伤寒论校注》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 m" _( C3 B5 P
【2】《伤寒论语译》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
- T' _$ P* z' N& ~【3】《伤寒论译释》陈亦人
/ L' ~  o. y. E9 T' P9 F) x【4】《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清·陈梦雷、蒋廷锡等) s' S) t. B# Q6 l2 Y
【5】《伤寒论直解》清·张锡驹. |. A1 `) z8 T" K5 k, B2 b
【6】《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
: f# v& N) K: }' }【7】《医宗金鉴》清·吴谦等编, X( w6 P3 w/ o; y2 i
【8】《伤寒来苏集》清·柯琴著5 t% ^' T7 Q1 `2 [
【9】《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清·程应旄5 ~' B+ a4 `$ }8 O/ ]2 _; q) T. W
【10】《医门棒喝》清·章楠! G9 {* F& K" w2 _! Y
【11】《伤寒悬解》清·黄元御. m# A2 H2 |7 h/ i
【12】《伤寒论集注》清·张志聪' `7 t* ]) d1 J; u) Z
【13】《伤寒证治准绳》清·王肯堂( e8 t. A7 H) v3 {2 ]- b
【14】《伤寒论条辨》明·方中行
: F: J) k+ _" y【15】部分内容源自网络$ _* Y; J4 E9 e2 n* h$ c

4 K5 b: x0 i, x! S" S4 M) H* f0 {9 t% n8 B* t% s
第五讲《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八),到此结束。感谢曹东义老师!感谢各位中医同道!敬请批评指正。祝您们健康快乐,吉祥如意!, k0 p3 \) a! \9 A  O0 M
3 [' [$ b$ W1 x- Z
版权声明:本次讲座”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文中内容涉及到的参考文献、书籍和源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所涉及到医理,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2 h( b8 t0 ^5 @' c$ Y6 H; R
6 B$ V7 c2 G- b* E/ f  g/ B7 K0 f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7-21 09:09:16 | 阅读全部
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4 H  g* b8 |' H3 P7 _1 G第五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 O8 c* j2 q* l  S
(指导老师:曹东义  讲课:王洪昇)1 G8 J, ]+ F/ ^' F9 w2 ^9 C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 ?: x) k( ]3 j: M' W9 z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1 }( t. D! ~/ I" l% W( R
2024年7月21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王洪昇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 s& W# H: k2 P% w6 Q' v1 U
第五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九)9 n1 c; k% B& m6 K2 b! f, P
内容简介:荣盛卫疏,三焦失常,可发生血崩;里气虚寒,可致短气;少阴阴血虚,致微烦厥逆;脾不升降,致身冷肤硬;尸厥的脉、证、机、治。, h( X% G: W& [1 ?9 _) x" u8 Z$ W! s
今天讲述的条文内容:
/ |9 T( ]1 u) K' N) R% o[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37—41条)
2 E* w( W' v! D% y+ X$ U37.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 B  o  y9 n: a
38.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r- ~( f; s' m: q( R+ F
39.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j, g, }6 w/ f- a0 V1 _
40.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
- K7 A2 H4 |% x7 a$ W41.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宗气者,三焦归气也,有名无形,气之神使也。下荣玉茎,故宗筋聚缩之也。]* G2 p$ F- l& X0 _# @5 j
37.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 T$ V) `/ x) g1 N! r
[语译]寸口脉微而缓,微是卫气不固密,卫气不固密则使皮肤腠理空虚;缓是胃气有余,胃气有余就容易消化水谷。水谷入胃,脉道才能运行,水谷精微入于经脉,荣血才能形成,荣血虽盛而卫气不足则皮肤必疏松,三焦也失去正常功能,将有血崩的证候出现。8 j7 O9 t" A( t# N5 j1 H3 B
[按語]「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氣疎,疎則其膚空」,這是本条主筆[主笔脊柱,字中必有一笔是主,余笔是宾,主不立,宾不随,主不稳,宾不靠。主笔担其脊梁,树其重心;宾笔附其血肉,辅其装饰。主宾相顾,四面停匀。右军云:“欲书先构筋力,然后装束。”然主笔者,不可长有余而失于短,强逾弩而乏于韧。];「緩者胃氣實,實則谷消而水化也」,乃是賓笔。今卫疎而荣盛,外不能固密皮膚而气疎,内不能卫固其血而血崩。卫虚而失度,則三焦絶經,無氣以温。由此可見榮卫貴在相將而最忌相離。/ U; U1 b1 e6 `) _' f
[提要]本条是说荣盛卫疏,三焦失常,可发生血崩。& c0 f+ V0 d# ]& p# [
[浅释]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血相互依附,保持动态平衡。假如荣盛卫虚,则气弱不能摄血,可能发生血崩。) `3 A2 p# j8 ~8 n
[选注]成无已:卫为阳,微为亡阳,脉微者,卫气疏,卫温分肉,肥腠理,卫气既疏,皮肤不得温肥,则空虚也。《经》曰:“缓者胃气有余。”有余为实,故云“缓者胃气实”[《经》曰:“缓者胃气有余。”出自《伤寒论》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31.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一作下。]。《内经》曰:“食入于胃,淫精于脉。”是谷入于胃,脉道乃行也。[此引文出自《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针经》曰:“饮而液渗于络,合和于血。”是水入于经,其血乃成也。胃中谷消水化而为血气。今卫疏荣盛,是荣气强而卫气弱也,卫气弱者,外则不能固密皮肤,而气为之疏,内则不能卫护其血,而血为之崩。经,常也,三焦者,气之道路,卫气疏则气不循常度,三焦绝其常度也。[上文“饮而液渗于络,合和于血。”在《灵枢·血络论》篇第三十九中是这样说的,黄帝曰:愿闻其奇邪而不在经者。岐伯曰:血络是也。黄帝曰:刺血络而仆者,何也?血出而射者,何也?血少黑而浊者,何也?血出清而半为汁者,何也?发针而肿者,何也?血出若多若少而面色苍苍者,何也?发针而面色不变而烦悗者,何也?多出血而不动摇者,何也?愿闻其故!
' {$ X. V3 E* @6 G/ y$ I) l- m; b岐伯曰:脉气盛而血虚者,刺之则脱气,脱气则仆。血气俱盛而阴气多者,其血滑,刺之则射。阳气蓄积,久留而不泻者,其血黑以浊,故不能射。新饮而液渗于络,而未合和于血也,故血出而汁别焉。其不新饮者,身中有水,久则为肿。阴气积于阳,其气因于络,故刺之血未出而气先行,故肿。阴阳之气,其新相得而未和合,因而泻之,则阴阳俱脱,表里相离,故脱色而苍苍然。刺之血出多,色不变而烦悗者,刺络而虚经,虚经之属于阴者,阴脱故烦闷。阴阳相得而合为痹者,此为内溢于经,外注于络,如是者,阴阳俱有余,虽多出血而弗能虚也。]3 i# y) O/ C/ ], A1 e' C
《医宗金鉴》: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表空虚也;缓者胃气实,实则消化水谷也。谷入于胃,脉道之气乃行;水入于经,脉络之血乃成。今荣愈盛而卫愈疏,血愈多而气愈少,气血失其经常之道,故曰“三焦绝经”。气不能制血,血不能归经,故血妄行而崩也。7 z& P% K4 y# N( M  ~6 L* O
张令韶:此节言寸口脉微而缓,主卫气疏而荣血盛也。卫气疏则不能卫于肤表,故其肤空。缓为胃之本脉,故为胃气实,实则消谷引食,故谷消而水化也。谷入而消则淫精于脉,脉道乃行也;水入而化则水精四布,其血乃成也。夫荣血借中焦水谷之气而生,水谷之气盛则荣血亦盛矣。荣血独盛而不与卫谐,则其肤必疏。荣卫不相将,则三焦无所仰,不能循行经脉,而与经相绝矣。阳密乃固,阳不密则不能为阴之固守而崩堕矣,故名曰血崩。1 m% u- D  L# w+ D, V7 F9 ^/ _( \
[按语]成无已、《医宗金鉴》、张令韶等注,文字虽略有差异,而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均能说明问题,对于理解本条内容都有一定帮助。至于有些注家指摘成氏“合和于血”的说法为“欠莹”,其实这并非成氏杜撰,而是引自《针经》,同时也符合《伤寒论》原文“水入于经,其血乃成”的精神,因此,这种指摘是不符实际的。关于“三焦绝经”的“经”字,成氏与《医宗金鉴》都训经为常,成氏解为“三焦绝其常度”,《医宗金鉴》解为“气血失其经常之道”,都较合理。张氏训经为经脉,解成“三焦无所仰,不能循行经脉,而与经相绝”,似欠确切。
6 T" m) f- _1 m1 v( D[刘渡舟先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荣卫是来于脾胃的水谷的。既然卫气疏了,脾胃之气就不足了,意在言外。荣盛则其肤必空,三焦绝经,名曰血崩。这里的荣盛,不是指荣气实讲,不是这个意思。这个荣盛,指的荣气有病了,而使荣卫不和,荣卫气血阴阳本是相将而行,互助的。现在荣卫不和,必有原因啊,如果是荣里有邪了,而使荣卫不各(和),荣有病不能支援卫气,则其卫气必空疏,就不致密,不能固体表了。荣卫不相将,卫气空疏了,必然使三焦不为所养,不归其部,三焦绝经,三焦有三焦经。这绝,在这里应该当“行而无资曰乏,居而无资曰绝”讲。为什么呢?行而无资,但家里有钱,只是暂时的手头不宽裕了,但是在家里没有钱,就是真没钱。这里三焦绝经,认为三焦之气与荣卫的关系的问题。三焦的资,能够营养的能量等,是来源于荣卫的,所以三焦也就绝乏了,就象居而无资了。绝经,就是三焦经的气也绝了,这个样子,荣卫之气虚,三焦之气虚,同时荣中有邪,将会有血崩之变。& |  X# m) G0 h$ E; P3 i
血崩之变是发于前还是发于后?是在三焦绝经前发生的,还是在后发生的?我认为两个都有可能,即可见前又可见后。发于前,必然有荣不和,三焦不利;血崩了,也可见荣卫不和,三焦不利。]
& Q+ I6 p# F( G  n38.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 ]0 E3 f  c0 }[语译]趺阳脉微而紧,紧是里寒,微是气虚,微与紧相互搏击,则表现为呼吸气短。
8 h& j7 T' ~. X# i* O[提要]本条说里气虚寒,可致短气。8 S9 S% x! L& s
[浅释]趺阳脉微而紧,当是指轻按微而无力,重按紧而有力,由于气虚,故浮微,里寒故沉紧,趺阳脉候脾胃,脾胃既虚且寒,则土不能生金,而肺金失养,肺气虚而不利,因而短气。这里的脉微而紧,与“太阳病篇”抵当汤证的“脉微而沉”相近,不应理解为微紧,微与紧不可能同时出现,所以,许多注家微与紧并提,是不符实际的。[相关条文《伤寒论校注》卷第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124.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125.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血证谛也,抵当汤主之。]
  F9 {. V; A7 h! [) K( j[选注]张隐庵:趺阳者,阳明之胃脉也。以寒邪而病阳明,故紧则为寒,中土虚而脉微,故微则为虚,既虚且寒,则阳明中土之气,不能上合于肺以司呼吸,故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2 ~5 O$ Y4 w1 I/ {  z张令韶:此言肺主气而又借中土以司呼吸也。趺阳脉微而紧,则中土虚寒矣。微紧相搏,则既虚且寒,肺气无所资,上下不相接续而短气矣。
1 B& X8 D# P  b1 X5 Z/ X5 V2 m8 o黄坤载: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胃气之寒,微则为胃气之虚,微紧相合,虚而且寒,浊阴凝塞,清气不升,则为短气。
. h. u& ^, V0 ]/ Z( |《医宗金鉴》:脉见浮微而沉紧,虚寒之诊也。趺阳胃脉,似有似无为阳虚,重按似紧为中寒,胃阳虚寒则短气矣。紧脉主痛,而不痛者,以紧兼微,虽紧不劲,故不痛也。9 q! U5 ~+ J' h' l: S
[按语]诸家均以趺阳脉微而紧为中焦虚寒,中焦虚寒何以会发生短气,二张责之于肺虚,黄氏认为是浊阴凝塞,清气不升,着眼点尽管不同,但都能言之成理,足资参考。不过,对于微紧相搏,仅是顺文释义,则嫌失之笼统。惟《医宗金鉴》具有卓见,明确提出了“浮微而沉紧”,浮沉属脉位,微紧为脉力,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微紧并见的问题。然而它又提出“以紧兼微,虽紧不劲”,又复蹈微紧混同的错误。
2 y8 C! O0 I( H# o[相关条文:平脉法第二 5.师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T. J% F! b. k  D3 @. l
[刘渡舟先生:这一条,是论脾胃虚寒之变,而变为短气。这里头,应取其义,而不记其形。什么道理呢?趺阳脉微而紧,脉微而紧不能同见,这是相矛盾的,是不可能同时出现的,所以就不要取其形了。所以成无已很有头脑的,他的注解是“中虚气缓,气之短也”。避实就虚,而不提微紧。因为不好提。
+ L% K- _% j2 M9 @7 A紧则为寒,是说脾胃中洲而有寒,微则为虚,还是说中焦气虚。虚者脾胃正气虚,寒则为有寒邪,虚寒相博,则这个人宗气不足,出现短气。这是两太阴病――手太阴肺、足太阴脾。脾胃虚寒,肺就虚寒。不但是气短,下利啊、不欲饮食,也可以出现的。这个是说明,中焦脾胃虚寒的病理的变化。( l' h( e* m5 H; j/ o( y
所以趺阳脉微而紧,虚寒可同见,但脉不会同见。]- E- f3 K' u6 b  i: P$ W
39.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厥逆:四肢厥冷不温]。
. z2 \3 Y) w( ~" B[语译]少阴脉弱而涩,弱则会出现心中微烦,涩则会出现手足逆冷。* g/ P8 ?) w, e/ d: a  j- a
[提要]本条是说少阴阴血虚,致微烦厥逆。
* v2 ^9 H) n! B" u$ y" V[浅释]少阴属肾,是阴阳气血的根本,少阴脉弱而无力,是属阴虚,阴虚生热,热扰故微烦。涩为血少,流行不畅,阳气不能外达四肢,故四肢厥冷。
3 t9 {, y- `, s0 A# @  V- v* j5 T[选注]方中行:弱为虚损而不足,阴虚生内热,所以烦,然属少阴,故虽烦亦微也。涩为少血而不滑,不能上与阳相顺接,所以厥而逆冷也。/ l6 R5 C+ e4 d0 z  V9 h" i/ r3 j
《医宗金鉴》:少阴脉弱而涩,弱者肾阴虚,故微烦也;涩者脉道滞,故肢冷也。2 G# r7 h3 _( U, E# T$ t8 ~% C
张隐庵:少阴脉弱,则心血内虚,少阴脉涩,则生阳不足。弱者微烦,心血虚而内烦也;涩者厥逆,阳不足而厥逆也。少阴下为生气之原,上主心包之血,故主血而主气者如此。
% {* E. a: U7 |, U4 J; ^黄坤载:少阴脉弱而涩,弱则血虚而微烦,涩则血寒而厥逆也。
8 e" c5 ?; J5 w4 j3 J[按语]诸家对少阴脉弱为阴血虚的认识是一致的,而对脉涩厥逆的机制,则分歧很大,方氏、《医宗金鉴》认为是血少、脉道滞,张氏认为是阳不足,黄氏认为是血寒。就一般脉理而言,阳不足应是脉微,血寒应是脉细,四逆汤证脉微,当归四逆汤证脉细欲绝,可资佐证[相关条文,《伤寒论校注》卷第六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351.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卷第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389.既吐且利,小便复利而大汗出,下利清谷,内寒外热,脉微欲绝者,四逆汤主之。]。由此可见,方氏与《医宗金鉴》的注释比较恰当,而阳虚、血寒的说法,是不确切的。6 @% z2 g; o; ^5 A% l
[按:本条是少阴阴阳两虚的脉证]
% E! R, B& z( q1 U; ~' x40.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脾不上下,指升降失司,脾气衰败,不能消化水谷,升清降浊/方有执《傷寒论条辨》卷七:“言其不能灌輸水谷之精气以榮养於周身之上下也。],身冷肤硬。
0 m* q9 y. x: B4 a5 n4 Q" C; N[语译]趺阳脉按之不出,这是脾胃的功能失于升降运化,所以会出现身体发冷而肌肤发硬。7 Z& T9 q9 r7 E% D. n( {6 c
[提要]本条是说脾不升降,致身冷肤硬。
1 v. e0 F  T8 \* y7 C[浅释]脾胃为荣卫生化之源,趺阳脉不出,是胃气大虚而脾不能健运,以致荣卫之气不得上下周流,卫气不温分肉,所以身冷,荣血不濡肌肤,所以皮肤硬。
' Y% ~* T% _* ^" ^[选注]成无已:脾胃为荣卫之根,脾能上下,则水谷磨消,荣卫之气得以行;脾气虚衰,不能上下,则荣卫之气不得通荣于外,故趺阳脉不出。身冷者,卫气不温也;肤硬者,荣血不濡也。
3 |; M6 h* a0 j; v5 m张隐庵:趺阳者,中土也,五脏六腑之所归也。趺阳脉不出,则脏腑之气不归中土而外出,故脾不上下,身冷肤硬。夫胃为阳土,脾为阴土,相为上下,行于周身,达于肌腠;今趺阳脉不出,则脾脏之气亦不上下,而身冷肤硬者如此。
' i# w4 N; }. c1 [3 p: |! N; K黄坤载:趺阳脉不出,胃气虚败,则脾不运行,中脘滞塞,不能上下升降,故身冷肤硬;以阳虚不能外达,无以温分肉而柔肌肤也。
+ z' L" S* Y8 b" K方中行:脾不上下,言其不能淫输水谷之精气,以荣养于周身之上下也。身冷肤硬者,脾胃主肌肉,胃阳不为温,而脾阴不为润也。
+ m( t2 _  V- W% ]; n[按语]脾不上下,注家大多从脾胃的升降功能解释,成注平允,张、黄之注有发挥。惟方氏注为“不能淫输水谷之精气,以荣养于周身之上下”,亦通。至于身冷肤硬的机制,成注为“卫气不温,荣血不濡”,方注为“脾胃主肌肉,胃阳不为温,脾阴不为润”,黄注专责于阳虚,都有理致。比较起来,成,方之注尤为贴切。
( M. n7 X% Z7 E; ?& b( U41.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尸厥,身体厥冷。形无所知,如同死人],当刺期门[期门,穴位名,在胸肋骨第二肋端]、巨阙[巨阙,穴位名,在腹正中线脐上部]。宗气者,三焦归气也,有名无形,气之神使也。下荣玉茎,故宗筋聚缩之也。
- a6 a8 a- \9 R4 M* o[语译]少阴脉摸不到,是肾气微弱,精血不足,就会出现逆气上奔,上入胸膈,宗气聚而不行,血结于心下,阳气下陷,热下趋于阴部和大腿部,与阴气相鼓动,使身体失去知觉,这就是尸厥,应当刺期门、巨阙二穴。
/ Z! L2 I' k5 r8 s) ]& e[提要]本条是说尸厥的脉、证、机、治。
1 L; o  a( J4 b, y* C7 a' s3 v[浅释]少阴脉不至,则肾虚可知,由是阴阳升降逆乱,宗气反为所阻,血结于上,气陷于下,阴逆于上,阳退于下,遂致身体手足厥冷,知觉丧失,状若死尸,所以名为尸厥。治应剌法急救,刺期门所以通心下血结,刺巨阙所以行宗气之聚。
1 m% I6 W; f2 g( p3 j[选注]成无己:尸厥者,为其从厥而生,形无所知,其状若尸,故名尸厥。少阴脉不出,则厥气客于肾,而肾气微,少精血,厥气上奔,填塞胸膈,壅遏正气,使宗气反聚,而血结心下。《针经》曰:“五谷入于胃,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肺,而行呼吸。”又曰:“营气者,泌[bì]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以营四末。”今厥气太盛,宗气反聚而不行,则绝其呼吸;血结心下而不流,则四体不仁。阳气为厥气所壅,不能宣发,退下至阴股间,与阴相动。仁者柔也,不仁者,言不柔和也,为寒热痛痒俱不觉知者也。阳气外不为使,内不得通,荣卫俱不能行,身体不仁,状若尸也。《内经》曰:“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刺期门者,以通心下结血,刺巨阙者,以行胸中宗气,血气流通,厥气退,则甦矣[甦, 通「苏」。更生、苏醒、复活] [本段中引文出自《灵枢·邪客》篇第七十一,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胷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所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蹻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n$ P; u* P/ W- _; p5 L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jiē]疟;秋伤于湿,冬生欬嗽。]/ [; Q1 d% m0 a" y  G( h6 ^2 j9 y
张令韶:此言少阴上主阳气,下主精血,由下而上,由上而下者也。少阴为气血生始之源,脉不至,必肾之真气微而精血少也。真气不足,则虚奔之气反促迫而上入于胸膈矣。宗气反聚者,不能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而反聚于胸膈矣,此不当上而上者也。精血少则血不能流行于经脉,而反结于心下,阳气不得上行,而反退归于阴股,阳入于阴,与阴相动,此不当下而下者也。上者自上,下者自下,上下之气血不相顺接,故令身不仁,其形若尸,故曰此为尸厥。当剌期门、巨阙,以通其上下之血气焉。期门者,肝之募,巨阙者,心之募,刺之以启其退下之阳,遏其奔上之气,上下通而气血和矣。[募穴front Mu point是脏腑之气输注于胸腹部的腧穴,又称为“腹募穴”]
6 A( x* ~9 r' i2 p5 o《医宗金鉴》:少阴脉不至,是肾气衰微,精血少也。肾者,阴中藏阳者也,肾阴虚竭,不能藏阳,阳气上奔,迫促胸膈,宗气反为所阻,聚而不行,血结心下;阳气既奔于上,极必退下,退下则阴股间热,与阴相动,所必然也。虽令知觉冥,身不仁而不死,此为尸厥也。当剌期门以通结血,刺巨阙以行宗气,庶厥回而复苏也。
9 \$ r# E. c. y" B0 b黄坤载:少阴肾脉不至,则肾气微弱而少精血。肾中阴气逆奔,促逼清道,上于胸膈,胸中宗气为肾阴所迫,反聚而不散,气聚则血凝,故血结心下;血结而遏其清阳,不得上奉,故阳气退下,肝气不达,郁而生热,归于阴股,与下之阴气两相郁动,令身不仁。身之所以灵觉者,以清阳之升发也;今结血迷心,清阳沦陷,故身无知觉而不仁也,此为尸厥。当刺厥阴之期门,任脉之巨阙,下泄阴股之郁热,上通心下之结血,令其清阳上达,神气通畅,则明白如初矣。
8 C; ^+ @5 ?! v9 ~[按语]诸家对尸厥的脉证病机和治法,都有所阐发,惟对血结心下一语,大多作血凝、血结解,似欠确切。考本条所叙尸厥,主要由厥气上逆胸膈使然,气为血帅,气逆则血行亦乱,所谓血结心下,实即心下气血逆乱的意思,并非真有瘀血凝结于心下。刺期门法,正是疏利气机,而非通其瘀血。
3 B$ l, Q6 B0 @: a! B; ][刘渡舟先生:尸厥,主要是阴阳气血逆乱,少阴之阴阳之气互相格拒。这很危险。应当急救,不急救,这个人就可能死亡了。张仲景在平脉篇没有治法,只有这条,有治法:当刺期门,以活血,刺巨阙以疏通聚结之宗气。这个病就活了,然后再吃药,再治疗。" b6 X& }8 v3 b  b7 p
尸厥是古代的病名,这个病在诊断上很容易被判断为死,实际上没死。虽然是没死,但是这个病也是很严重了。所以应当急救,治慢了,也容易发生危险的。刺期门巨阙是急救的方法。
  e! a4 j! `- G; v* q% o这两个穴,期门是肝经的木[募]穴。热入血室,就有刺期门之法。所以刺期门,是肝的木[募]穴,肝主血,刺能疏导血脉。巨阙是任脉穴,与期门穴相平,巨阙偏于里,刺能行气。
! i) {% z. ^; |/ U0 n总而言之,是少阴之气阴阳不和,使阳奔于上,不归根,本身是寒证,阳证是假相。所以而使气血凝滞,这个气血是胸中之气血,就造成尸厥了。张仲景最佩服的就是扁鹊的,在其序里有说过。
) Z9 b8 ~4 w* O0 ]: V- \  o所以古代医学,有急救之法,现在的急救都失传了。中医的急救之法,很绝,什么病有什么急救之法。隔[格]阳病有隔阳病之法。现在形成了,中医只能四平八稳看大方脉了。医学就怕失传,不传也叫绝。所以反过来说,中医没有急救之法,是不正确的。
  S. O; z& z$ X& J. q% j7 n那么这些条[脉法中],51、69条只有这一个治法,虽说是一个特殊的情况,按照平脉辨脉是没有的,但这条是急救的。所以当医生还得会针灸,针灸确能治病,有的时候,针灸不在汤液之下。张仲景治重要的病,都是先针而后药。
9 H( N/ J0 \; A0 z' [# a! y第二,是真得讲脏腑经络,现在人都说什么六经非经论,什么太阳不是太阳,那是错的,不是搞中医的。太阳经就是能解表。
  G1 B: I5 l2 N6 K所以针灸,是中医一大优势,现在日本人在追。实际上,还是在中国的中医。所以大家得努力。不努力就被人超过了。]
4 K& ]- X% m) a: A# J- Z2 S' {/ s+ U. P# e) @! s
; ?) s, ~6 B  S, N. C  P
5 Z9 C  C& B6 M6 d: B
参考文献:
$ f7 T3 p$ n2 q# S9 R【1】《伤寒论校注》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 O# ?, f" _2 Q  Y: c0 p1 I
【2】《伤寒论语译》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3 T, y1 {' O4 C/ S( ]- O
【3】《伤寒论译释》陈亦人
% _6 S) Y& d- R6 ~2 v4 w【4】《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清·陈梦雷、蒋廷锡等& F0 T* ]9 B2 D# B. z- v( V/ Y
【5】《伤寒论直解》清·张锡驹, b7 T5 c/ y( {# L2 u/ J. k0 ~- [4 j
【6】《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
% t- t- B( g5 C9 Z6 u3 y【7】《医宗金鉴》清·吴谦等编0 w( W" }! O: g
【8】《伤寒来苏集》清·柯琴著% s5 f5 E" }) Y1 y% t
【9】《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清·程应旄& E$ m+ y) p6 V" w5 n7 }
【10】《医门棒喝》清·章楠# e! I  {" r' e% o$ X
【11】《伤寒悬解》清·黄元御! k. ^: u8 s: o1 ^3 ]0 b
【12】《伤寒论集注》清·张志聪2 D- [. |- p  A1 \
【13】《伤寒证治准绳》清·王肯堂
+ e$ V4 Q. K% q0 l/ @【14】《伤寒论条辨》明·方中行  c& n' z; F# P7 H# K1 J7 g
【15】部分内容源自网络
/ ^4 y& `+ V5 `6 B" g0 }6 U5 J+ i+ S/ T* F( _. n/ P! n" n1 G

% Q9 n; y* b' \2 P第五讲《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九),到此结束。感谢曹东义老师!感谢各位中医同道!敬请批评指正。祝您们健康快乐,吉祥如意!
! ]: i& f) p. t
8 c/ l# x2 _  ]版权声明:本次讲座”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文中内容涉及到的参考文献、书籍和源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所涉及到医理,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T5 m8 j* {/ N) M# ~! n: f) p5 `$ x. u5 Z4 ^) U+ p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7-24 13:55:50 | 阅读全部
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n+ B- k$ D# j
第五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 L2 D* e8 p5 F% B) G
(指导老师:曹东义  讲课:王洪昇)" \4 T! h- j2 z& h9 ], M4 \% ~4 @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2 u  l  X5 z: Y" q" r1 ^4 G: t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 D2 j' P/ o' \; Y
2024年7月28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王洪昇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B7 }) u! c6 b. C5 U7 K
第五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十)。- G+ k6 Z/ b0 n3 X2 P# L
内容简介:阴盛阳绝的脉证;平脉辨证举例,兼论胃虚感寒的证候、病机;五脏六腑相克为病,以有胃气为贵;概言病入于腑、脏的脉象。9 g' r; y8 J% ?: H. f- M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以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藏象、经络、病因和发病等基础理论,探讨和阐述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及其基本规律,即病机学说。* f2 g' F6 e( x3 d3 U. a
病机的理论,在《黄帝内经》中已奠定了基础,病机之名,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和“谨守病机,各司其属”。“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膹fèn1.肉羹 2.切的熟肉;膹郁,积满;郁结),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瞀瘛mào chì目晕眩;痉挛),皆属于火;……”等“病机十九条”,是以“五运六气”的“六气”与五脏相应的理论,将临床常见的诸多症状,分别归属于心、肺、脾、肝、肾之疾患,风、寒、湿、热、火之疾患,病变部位是在“上”或“下”等。《内经》之论述病机,内容非常广泛,并不局限于“病机十九条”,它与邪正和阴阳之盛衰,气血和脏腑之虚实,以及某些病证(如疼痛、痿、痹、厥、痈疽等)的病机,均有详尽的论述。
" ], \( k' r, P8 K  C" M; ^! W* p它的制约因素一是患病机体的体质强弱,二是与致病因素的性质有关。病邪作用于人体,正气奋起抗邪,正邪斗争破坏了人体的阴阳相对平衡,导致阴阳失调,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气血紊乱,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但从总体来说不外以下几个方面:
2 t' u5 h) j& U( |3 l1邪正斗争
0 v( w3 `8 v9 O: V! V邪正斗争在证候上的反映 ,主要表现虚实的变化。《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黄帝问曰:何谓虚实?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实,以邪气亢盛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一般多见于疾病的早期或中期。如痰涎涌盛,食积不化,瘀血内阻,水湿泛滥及壮热、狂躁,声高气粗,腹痛拒按,二便不通,脉实有力等,均为实证。虚,以正气虚损为主要矛盾的一种病理反映。如大病久病后的神疲体倦,面容憔悴,心悸气短,自汗盗汗或五心烦热,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均为虚证。邪正斗争还可以概括疾病转归,正胜邪衰则病退,正虚邪实则病进。
7 d; s! g% n# V2阴阳失调' |$ B& ]* j) @: C" u
六淫、七情、饮食劳倦等各种因素作用于人体,也必须通过体内的阴阳失调,才能形成疾病。所以,阴阳失调又是疾病发生 、发展的内在依据。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阴阳盛衰、阴阳互损、阴阳格拒、阴阳转化,以及阴阳离决等几个方面。3 E  W) |2 W, H; |; C
3升降失常
6 N. d  d4 @# q, `人体气的运动可概括为升降出入 ,是脏腑经络 ,阴阳气血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因此升降失常,可导致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九窍发生各种病理变化。如肺失宣降的胸闷咳喘,胃失和降的呃逆呕恶等。在升降失常中,尤以脾胃升降失调至为重要,因为脾胃是升降运动的枢纽,影响着整体机能活动,所以治脾胃注意调升降是至关重要的原则。
. I6 f% J. d+ t: u历代医家对于病机学说均非常重视。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阐述了热病的虚实、寒热、表里、阴阳的进退变化;在《内经》脏腑、经络虚实的基础上,对不少病证的病机进行了阐述。隋代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对1729种病候的病因、病机、及其临床证候作了阐述,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病因病机学专著。金元时期的刘河间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出“六气皆从火化”和“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观点;李东垣在《内外伤辨惑论》中,论述了“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和“火与元气不两立”的病机;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论述了“邪气”致病的病机;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阐释了“阳有余而阴不足”和“湿热相火”等病机。
2 P* q3 E$ O  ^1 C病机学说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w2 V1 O" j$ E/ u( P: W% B" ~
1.从整体上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代谢失常等。
* P& C7 ]6 G( o! i2.从脏腑、经络等某一系统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
( O( q( W; g( J( T: w3 D3.探讨某一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六经传变病机、卫气营血传变病机和三焦传变病机等。; {/ v! A1 S: S$ @6 b# N( ]. Z
4.研究某一种病证的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基本规律,如感冒的病机、哮喘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等。
! z. C9 j; V; _5 ?3 i! {7 I5 @- J0 C5.研究某一种症状的发生、发展的病机。如疼痛的机理、恶寒发热的机理、失眠的机理等等。
' Q' ~( J5 i; W0 E. G6.研究由于气血津液、脏腑等生理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综合性病机变化,如内生“五邪”。]% X- w( e, z: U
今天要讲述的条文内容:
/ z, G3 I0 p# N4 N# J [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42—45条)- c: ?% N7 `& A% U
42.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 }( u6 }8 g6 f* Q43.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慄也。
; b( i/ |0 J! [3 `3 c6 A* J/ i3 E; a44.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师曰:五脏六腑相乘,故令十一。$ y' s9 v% p& I$ @2 s
45.问曰: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脏?师曰: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涩为乘脏也。]# s2 f! a5 {3 \9 q/ f% p. l; w
42.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G/ H0 {9 h) _5 y$ C# N* c% E! A3 F
[语译]寸口脉微,尺部脉紧,病人虚损而多汗,可知这是阴邪尚在,阳气将要衰竭的表现。4 f$ s, v( q: Q" p- x7 B7 l, b5 x0 x" @
[提要]本条是说阴盛阳绝的脉证。3 g6 w; O- Y4 s7 h+ A
[浅释]寸口脉微是阳气衰,尺部脉紧为阴邪盛,虚损且又多汗,则阳气外亡,所以说绝不见阳。2 g/ a& b$ _4 ^
[选注]成无已:寸微为亡阳,尺紧为阴胜[盛],阳微阴胜,故名虚损,又加之多汗,则愈损阳气,是阴常在,而绝不见阳也。
7 a( J5 Q! h* _% J( r# c: t黄坤载:寸口脉微,阳气衰也;尺脉紧,阴气盛也;虚损多汗,卫败而不敛也。脉证见此,是纯阴而无阳也。
- H! L0 B- G3 h8 o8 W$ E5 v( }$ g《医宗金鉴》:上条以浮沉见微紧[38.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此条以寸尺见微紧,皆阴盛阳亡之诊,故曰“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只曰“虚损多汗”者,略言之也。
# Q4 d2 {7 A. t% }[按语]以上三家意见均认为本证是阳虚阴盛,故除上述脉证外,当伴有手足逆冷、下利清谷等证,此时救治当不出四逆辈回阳救逆。
0 t9 g6 j5 s2 u0 I/ z[相关条文,《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1.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 ]+ M( l7 E  F; K2 a! k/ d刘渡舟先生:脉法里,有寸尺,还有寸尺的对比的问题。金匮要略里胸痹,胸痹心痛,也是寸微而尺弦,胸中阳虚,而阴寒气盛,胸痛彻心,心痛彻背。实际上,寸脉与尺脉有时候是不一样。左手与右手的脉也不一样。所以微细在脉不可不查。脉有七种诊法:上下左右浮中沉。这个是非常重要的。]
: F) O3 L. u8 @' |& K1 f6 H43.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乘寒,被寒邪所伤害],则为厥,郁冒不仁[“郁”,郁闷不舒。“冒”,如物蒙首。郁冒,郁闷昏蒙眩晕。/郁冒不仁:昏冒失去知觉],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慄也[战而傈也,身发寒战而心里发冷]。4 o5 v0 d8 P/ C2 r) d' k
[语译]寸口出现微脉时是亡阳,出现濡脉时是亡血,出现弱脉时是发热,出现紧脉时是有寒。这些诸不足被寒邪所侵害,就成尸厥,将会出现郁闷眩晕而失去知觉的证候,这是因为胃气素虚而不能消化水谷,使脾气滞涩不通于上下,所以出现口紧急而不能言语,并有寒战和心里发冷的证候。
$ N' v2 {$ P' d& Q  f[按語]本条近於篇末,舉「寸口諸微亡陽……[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諸緊為寒」,對陰陽氣血,虚實寒熱的脉證略加概括,具有總結之義。更以「胃無穀氣,脾涩不通」而寒邪上乘致厥、冒等證,加深對脾胃中氣重要作用的認識。1 h7 U1 v+ ]$ R. b) Z# A: D
[提要]本条平脉辨证举例,兼论胃虚感寒的证候、病机。! o( e$ C' ^& {6 z" d8 a* }
[浅释]寸口系泛指手腕部的脉象,应包括关脉、尺脉在内,而不是专属寸脉。本条是分别列举微、濡、弱、紧四种脉象的各自主病。微脉与紧脉均主寒证,但有虚实之别,虚寒为阳虚,所以脉微无力,虚甚则阳气外亡,因此说“诸微亡阳”。实寒为阴邪,阴邪盛则脉紧有力,因此说“诸紧为寒”。濡脉与弱脉均主虚证,但有浮细无力与沉细无力的区分,浮细无力为濡脉,可见于血虚证,所以说“诸濡亡血”。大凡血虚精亏、损阴脱液之病均可见到濡脉。如《脉诀汇辨》说:“濡主阴虚、髓竭、精伤。”沉细无力为弱脉,阴阳气血虚均可见到弱脉,若为阴虚,则阳亢而发虚热;若为阳虚,而虚阳浮越亦发虚热,所以说“诸弱发热。”至于“诸乘寒者”以下内容,是指“胃无谷气,脾涩不通”之阳虚血少的人,更被寒邪所乘,则会发生厥逆昏冒、战栗口噤诸证。[“濡主阴虚、髓竭、精伤。”出自清·李延昰[同“是”]《脉诀汇辨》卷三 濡脉(阴中之阴)
; Z1 C' I- J" X0 O' g# d! b体象濡脉细软,见于浮分;举之乃见,按之即空。濡者,即软之象也。必在浮候见其细软,若中候沉候,不可得而见也。叔和比之“帛浮水面”,时珍比之“水上浮沤”,皆状其随手而没之象也。主病濡主阴虚,髓竭精伤。左寸濡者,健忘惊悸。濡在左关,血不荣筋。左尺得濡,精血枯损。右寸濡者,腠虚自汗。濡在右关,脾虚湿侵。右尺得濡,火败命倾。按浮主气分,浮取之而可得,气犹未败;沉主血分,沉按之而如无,此精血衰败。在久病老年之人,尚未至于必绝,为其脉与证合也;若平人及少壮及暴病见之,名为无根之脉,去死不远。叔和言“轻手相得,按之无有。”伪诀反言“按之似有举之无。”悖戾一至于此耶!且按之则似有,举之则还无,是弱脉而非濡脉矣。濡脉之浮软,与虚脉相类,但虚脉形大而濡脉形小也。濡脉之细小,与弱脉相类,但弱在沉分而濡在浮分也。濡脉之无根,与散脉相类,但散脉从浮大而渐至于沉,濡脉从浮小而渐至于不见也;从大而至沉者全凶,从小而之无者为吉凶相半也。又主四体骨蒸,盖因肾气衰绝,水不胜火耳。
) M+ U6 C6 X/ O2 \7 s6 q% W+ @李延昰,名彦贞,字我生,亦字辰山,号漫庵。原籍江苏华亭(今上海市),后居浙江平湖(今平湖市)。明代万历—清代康熙间人,清代名医。
% K/ Y) X7 C* ?- W9 d李延昰幼承家学,师事季父李中梓,工于诗文,精岐黄术,并参禅、悟道,尝与缪[miào]仲淳、喻嘉言、张卿子、卢子繇、陆丽京等高士相交,或议诗文、或研讨医药,共订为莫逆挚友,故多闻博识,天文、地理、音律、兵法无不了然。7 C8 i0 q/ ^& A; ~3 D5 N7 A" Y( R
李氏身处明末、清初之战乱时期,尝以明代遗民自居,性格高傲,放浪不拘,凛然有侠骨,不求闻达,不图名利,浪迹江湖,居无定处,最后驻足平湖,寓于佑圣观,以医济世,以书为伴,终老此间,犹如野鹤逸人,俨然神仙得道之辈。) y( G- ]# d: w" r$ U+ {8 h
李延昰生平嗜书,藏书数千卷,临终将藏书及所著《崇祯甲申录》、《南都旧话录》(一作《南吴旧话录》)等赠予名士朱彝尊。医著有《脉诀汇辨》、《医学口诀》、《痘疹全书》、《补撰药品化义》四部刊行。]: e6 ]' d0 E: r  b( Y2 b
[选注]成无已:卫、阳也,微为阳气微,故云亡阳;荣、血也,濡为荣气弱,故云亡血;弱为阴虚,虚则发热;紧为阴胜,故为寒。诸乘寒者,则阴阳俱虚,而为寒邪乘之也,寒气乘虚,抑伏阳气,不得宣发,遂成厥也。郁冒,为昏冒不知人也;不仁,为强直而无觉也,为尸厥焉。以胃无谷气,致脾涩不通于上下,故使口急不能言。战者,寒在表也;栗者,寒在里也。2 `5 R% x" w6 E, t( t
方中行:诸,犹凡也。微为气虚,故曰亡阳,濡为阴虚,故曰亡血。发热,阴虚也。诸乘寒者之“诸”,指上文四句而总言之也。郁冒不仁以下,详厥而言也。无谷气,厥则饮食不通也。脾统血,无血故涩也。口为脾之窍,言,心声也,心主血,血不荣则筋牵急而舌强,故不能言也。战而栗,虚寒甚也。
5 T. ~! w" u1 r: a  Z9 Y2 Z《医宗金鉴》:濡,浮而无力,候阳虚也,岂有亡血之理?弱,沉而无力,候阴虚也,岂止发热而已。诸濡亡血,当是诸濡卫虚;诸弱发热,当是诸弱荣虚。寸口者,指寸、关、尺三部而言也。诸微,谓凡病见微脉,皆亡阳也;诸濡,谓凡病见濡脉,皆卫虚也;诸弱,谓凡病见弱脉,皆荣虚也;诸紧,谓凡病见紧脉,皆为寒也。诸乘寒者,谓诸微、濡、弱脉,亡阳荣卫不足之人,一病即见残贼紧脉,则为寒乘病厥也。厥于中者,郁冒昏迷,不知痛痒;厥于经者,战栗口噤,不能言语;以平日胃虚损谷,脾虚不运,中虚不胜外邪也。
5 r/ c2 @. w1 n# n[按语]《医宗金鉴》对濡脉与弱脉主证提出商榷意见,固然有一定理由,卫虚可见濡脉,荣虚可见弱脉,这是事实,然而并不能肯定濡脉与亡血无关,弱脉与发热无关,因为一证可以多脉,一脉可见于多证,只有脉证合参,才能避免偏颇,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
" @. H! m) B9 z8 h44.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濡弱,此指脉象柔和,为有胃气的脉象/适,出现/反适,反而适合/十一头,11种,指五脏六腑的脉象]?师曰:五脏六腑相乘[相乘,相加],故令十一。7 r8 z6 |/ g% [9 v
[语译]问:濡弱之脉为什么反而能出现十一种变化?老师答:五脏六腑相加,因此可出现十一种濡弱脉。
+ Y' }" J7 K5 \5 f《伤寒论译释》:
- i3 f3 m% ]/ I+ l' h9 y+ L[语译]问:濡弱的脉象,为什么反而适合于十一脏的变化?师答:五脏六腑相互克制,所以可相合于十一脏。
0 P0 m. J2 y! p6 `' F[按語] 脉以胃氣為本,濡弱之脉主有胃氣,故内寓於五藏六腑之脉中。如肝脉有胃氣,則弦而濡弱。凡弦、钩、毛、石諸脉無一例外,此「适十一頭」之大意。
+ M; _  q% c& D, t4 ?* a8 t[提要]本条五脏六腑相克为病,以有胃气为贵。2 ?6 P; V( }  T2 z, u6 s
[浅释]濡弱为胃气柔和之征,五脏六腑皆借胃气以生,病脉尽管各异,皆应以有胃气为贵。若无胃气,则为真脏脉,病多不治。0 F+ @! ~5 }5 z9 V- \3 v
[选注]成无己:濡弱者,气血也,往反有十一头。头者,五脏六腑,共有十一也。
4 }4 t0 c( u2 @程扶生:此总揭脉之大要,言脉得濡弱,则可以和适五脏六腑也……五脏六腑之邪,不能不相乘,如金邪乘木,水邪乘火之类,惟诸相乘中,有软和以滑之意,则为易愈。故濡弱可以和适十一脏脉气也。" }' f% g1 g& {% M* o+ \; Z
张令韶:胃者,五脏六腑之本也,五脏六腑之中俱有胃气。如前所云,“肝脉微弦,濡弱而长”,弦长者,肝脉也,濡弱者,胃气也,以胃气而间于五脏六腑之中,则为濡弱。以胃气而自见其脉,则又迟而缓,故曰:“趺阳脉迟而缓,胃气如经也。”由是而知迟缓与濡弱,皆胃土之脉也,故问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答以十一者,五脏六腑也。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故胃府之气,皆相乘于五脏六腑之中也。适、至也,乘、往也,言胃气往乘于五脏六腑之中,相合而为十一也。( n- l7 B0 M# q9 C3 Q" P
[按语]成无己注太简,未能说明问题。程扶生注谓诸相乘中,有软和以滑之意,则为易愈,亦即脉有胃气为贵的意思。以胃为后天之本,脉有胃气,是后天生化之源未竭,故虽有五脏六腑相互克制的病变,其预后亦多良好。然而濡弱与软和以滑并非一个概念,将两者等同,终嫌牵强。张令韶注举“肝脉微弦,濡弱而长”为例,说明濡弱即脉有胃气,论据比较充分。但是,他解释五脏六腑相乘的“乘”字为“往”义,为胃气往乘于五脏六腑之中。如果联系下文,显然又欠圆通。  e( r: j  _7 h8 C' f
45.问曰: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脏?师曰: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涩为乘脏也。
. s- R! \$ C, ?1 `[语译]问:根据什么知道病邪侵腑,根据什么知道病邪侵脏?老师说:凡见浮数等阳脉,就是病邪侵入于腑,凡见迟涩等阴脉,就是病邪侵于脏。
( [0 e. i/ b- P8 n; R9 J- ], r& `[按语]脉分陰陽、内應於藏府。六府為陽,泄而不藏,五藏為陰,藏而不泄。因而府病多實而藏病多虚,故云「諸陽浮數為乘府,諸陰遲澀為乘臟也」。* [: S( c' c* z2 g- A8 x+ D
[提要]本条概言病入于腑、脏的脉象。* Q9 \% n- ^2 N& J. U) [! x* y4 j- l
[浅释]腑为阳,浮与数脉亦属阳,脏为阴,迟与涩脉亦属阴;故浮数脉为腑病、阳病,迟涩脉为脏病、阴病。但此亦不过言其大概,因病情变化错综复杂,决不可机械执一。
, [/ n0 S, M1 I/ R! u! b: K[选注]成无己:腑,阳也,阳脉见者为乘腑也;脏,阴也,阴脉见者为乘脏也。8 ?6 k8 ?% w$ Z) Q/ A& B1 u
《医宗金鉴》:此条发明阴阳相乘,各从其类之诊。府阳也,浮数阳也,脏阴也,迟涩阴也。阳乘阳,阴乘阴,各从其类而相乘也。其阴邪乘阳,阳邪乘阴,腑邪乘脏,脏邪乘腑,各以脉证错综参之,可类推矣。
- o7 p! u9 ^" N; C" O# _' k张令韶:何以知乘腑者,言何以知胃气之乘六府也。何以知乘脏者,言何以知胃气之乘五脏也。答以五脏六腑不外阴阳,诸阳浮数而濡弱,为胃气之乘于六腑,诸阴迟涩而濡弱,为胃气之乘于五脏,以是知胃为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长,气血生死之根,《素问》千言万语,总以胃气为本,而《伤寒论》自始至终,又无不归重于胃气。《伤寒》《素问》,先圣后圣,其揆一也[kuí 1. 估量;揣测 ~度(duó)。2. 道理;准则 其~一也(其道理是一样的)。3. 掌握;管理。后因称宰相、内阁总理的职位为揆 以~百事。阁~。 ]。男汉位问曰:浮数迟涩是病脉,何以见得胃气?且本文不言濡弱,解内何以添入濡弱二字,恐仲师之意未必然也。答曰:文内虽不言濡弱,而其意实解濡弱,此古人言外之意也。不然,何以问濡弱反适十一头也。
8 N, s/ o  G+ t' i[按语]《医宗金鉴》谓“各以脉证错综参之”,甚得本条要领;若肯定浮数为乘腑,迟涩为乘脏,那就失之机械。张氏认为是胃气乘腑、乘脏,主张不论阳脉阴脉,都应兼见濡弱,因而不得不增添内容,虽然对其子汉位提出的疑问作“此古人言外之意”的解答,但理由很不充分,只能姑备一说,聊供参考。
1 E* t' {) _  }. i( W4 `' P; @) n

( t' k5 U. z9 p* y" G4 H+ ^/ o/ K
' E9 ?3 N0 P+ e6 q参考文献:
; _9 s. O  ^% s3 {【1】《伤寒论校注》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
& E4 l3 d2 p) `; X/ c% y【2】《伤寒论语译》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
7 Y& M+ K& R9 x7 `【3】《伤寒论译释》陈亦人
( f' F: v" s5 L+ V, n" d( e【4】《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清·陈梦雷、蒋廷锡等: b1 k/ c3 A) e
【5】《伤寒论直解》清·张锡驹
% Z0 N$ y! r( k) N/ T1 z) H5 ^4 g% i【6】《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 _3 F: O* r+ a5 \6 y  w
【7】《医宗金鉴》清·吴谦等编1 V. a) l. x& A9 v" ~3 U
【8】《伤寒来苏集》清·柯琴著
0 v( W$ e7 u- u! ~) _【9】《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清·程应旄
+ m0 W; {6 a% ^. K- r! j【10】《医门棒喝》清·章楠
# o: p' k; ^( p9 ~& h【11】《伤寒悬解》清·黄元御: M( |& {$ Z0 b0 R$ S. c
【12】《伤寒论集注》清·张志聪
, a, D/ ~3 q: q  ^3 R7 w【13】《伤寒证治准绳》清·王肯堂
$ o2 `/ d5 b/ Q【14】《伤寒论条辨》明·方中行
' S6 Z/ R; D& |' P0 y" ]- j$ w【15】部分内容源自网络& o0 s5 J) c8 S' |
  ~4 I, q$ S( O
! D2 [" C1 v! _0 O& D9 H: w
第五讲《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十),到此结束。感谢曹东义老师!感谢各位中医同道!敬请批评指正。祝您们健康快乐,吉祥如意!# B8 F( j/ K5 c% O0 H

1 u0 V5 v* f+ c版权声明:本次讲座”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文中内容涉及到的参考文献、书籍和源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所涉及到医理,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5 y9 h$ C+ O. [

/ d! v/ S9 V, Y' H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7-30 19:45:12 | 阅读全部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u1 X7 q6 @7 \曹东义在俄罗斯的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首府乌法市,
4 _) Q1 ~0 l& [6 l2 l        祝贺河北涿州的中医学者王洪昇先生讲座成功!他讲述了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十)的有关内容。4 Q# h: v" V) D% z8 o$ R# ~. E3 A
              42.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2 G$ e/ J. z( o" c6 f0 |43.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慄也。
' ^# \! J2 @  M: j4 L9 e0 A6 e44.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师曰:五脏六腑相乘,故令十一。
! `: l4 C% E- p4 L5 y# A5 ]" R45.问曰: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脏?师曰: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涩为乘脏也。], O0 S. O& T( L$ e: q" q
       感谢王洪昇先生的讲述和分享。7 R) ~6 n2 D/ c  P% H+ K0 X6 W
" }7 O) D' n; D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1 m* Q, ~  S5 h
[视频]
; H8 V+ C: Y, I' h
0 t. N" v7 e1 i. K) n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1 d# \- j8 u2 {+ Z0 Y[视频]
; k/ B8 k% }9 r: p1 U+ a0 o$ J5 F: e& y  K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c/ R7 W9 w% J3 B& W/ Q4 ]4 f7 m[视频]" E- d: w* _8 T  S8 }9 Q9 G, Z5 o9 w& q

: O4 k# S# ]/ [6 P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5 A; |9 V3 I# i( F* K# k[视频]3 O6 {. ?* W, O* F2 b2 A

& y! K6 V0 b& n" l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m; Z0 V: N  W* y
今天,我们和阿扎马特主席一起参加健康旅游节,上午的开幕式上,在女部长戈尔迪延科女士的鼓励下,我讲述了中医药与俄罗斯的历史文化,中国的中医药,与西医药是不同的学术体系,可以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助力,是重要的力量。- x1 u1 z! n  l4 o7 F- \
下午与阿扎马特主席一起参观的这里的疗养,养生项目,看到了有很多机构和丰富的产品。( i7 q6 s2 F/ m/ D+ v3 ?
4 f& s1 N" K2 D& W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q) }. Y! n* Z9 K; F7 o
[视频]! @5 A. t% m. c: M0 a

0 m# h! Q3 t6 [; T- ^$ x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b4 E( v2 O" U# Y
[视频]( D; t( J5 @* ?% d* h% ]- c
  J# J& c% Y6 r8 y5 u$ ?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6 p7 |% g# A- B
[视频]
3 Y- m1 Z; N3 y8 ~7 ^* ]: H. R) Y9 {* m9 c: E$ x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5 _! |" S2 p5 I# J! c; r
[视频]
* V6 a  T$ M  w1 X# x6 s$ n. B% _0 G* n# M) ?, m3 F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0 P1 Z1 @, L+ N+ J* E5 [6 {9 Z
[视频]% @, v5 j7 }( q4 R' D  j5 S( h' D
) y$ C! a" {$ k; o: d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y2 f$ U9 l& I/ M( R) w) J
[视频]2 L- t% R( V' T0 C$ R

" S: T% B* T5 g+ p% w4 z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X" @5 z, Q5 Z* o1 |
这是与巴国的副总理安德烈见面1 x: K4 @, b% H. U

' z- l- I2 r6 o4 x- z- v$ j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R; n: l* q* f" D8 P( Q如果需要我参加,请把会议通知发给我看看,我看看具体的时间,怕记不住了,不能耽搁你的事情。
3 R2 M' ]/ }0 a
, Y; ]0 X4 \) n. P# b) Z劉美嫦 Michelle Lau:7 s! y8 G4 _* ]0 h4 v- @3 W
[图片]
& P# d1 P- L. L# h0 o2 K' ^, r/ e/ `# p+ u! C0 w) N
劉美嫦 Michelle Lau:
5 q  m; n- A& e. W2 b0 g8 N[图片]
* F8 s* `& R* s7 O- S% e* w- A- }- T3 g! l! R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y/ @1 g$ P: \好的,谢谢邀请,我去为你点赞,为你捧场!" F* ]. B4 [% a: w' E
9 p$ b# a+ r' Q+ x8 P3 w6 N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y6 W% b3 Z) g6 `2024年7月28日,曹东义会长在俄罗斯,与巴国总理安德烈见面,走访了巴国医学会,也参观了纪念列宁与二战抗战烈士的纪念碑。4 K! H/ m( W. a5 U. }& W& T# G

- p+ @/ d, Q, w: u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5 V4 [* |' _6 y% K! _1 X
[视频]7 X; {0 ~, R- r/ G  K
" p2 V9 Q; i# a) }$ K$ e; g' Z( C% `$ @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4 F( i' Y8 ?% t9 B6 z
[视频]7 t; r$ {' S5 u  }

0 m) E3 n5 q, o6 {9 s: s/ P劉美嫦 美国,章珍珍介绍:: g( w6 }9 ^' i7 Y% d9 J) I
[语音]
( \* I3 T8 l. ~* n0 m9 B
! s5 A3 G/ D" D% c: |劉美嫦 美国,章珍珍介绍:! `4 f- i" W& z' [/ E1 m$ P( m
[语音]% i7 ~% }% P2 d2 c5 ?7 k
+ J3 t, C7 g" X
劉美嫦 美国,章珍珍介绍:
$ M/ f; k  {( S[语音]* u+ j2 ~2 A! w# v6 f" A

0 {( B' ^, A! [" p  h5 r1 |: g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V. K6 O! {& E4 `8 t  P& Y北京的会议,我可以参加
  J% n4 G- u0 G2 A
! w* f) ]& o( E% U8 ?6 P& U劉美嫦 美国,章珍珍介绍:
' A5 u- B) c' `* }1 J! \) l2 I6 F' F[语音]
+ r/ D7 U' M- z" d2 |. |, [- b1 [
劉美嫦 美国,章珍珍介绍:
/ I  \8 N! c7 y- h9 O, b3 p[语音]7 P- B2 S) s* r9 f. f
. D3 Q0 O* f* ], k6 o& A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g" s  H6 Q, R  @) h0 d
杭州的会议,现在还定不了下来。
1 ~# t* Q6 }1 X# X我有可能九月,十一月,再到俄罗斯开会,他们的日期是什么时候还没定下来。: L) a; i, y2 G& M% Q, r9 ]0 e. x
0 M* M* q1 ?0 U
我是他们离不开的嘉宾。
, C5 _0 _* ?/ i6 Z" H  O$ p/ Y* l6 P4 d6 K, s+ A; K
劉美嫦 美国,章珍珍介绍:
# T0 B8 k* l# l, U% w[语音]
0 n: O. P/ m" D$ \8 R* i9 q; _$ y3 G) [- e% o; @
劉美嫦 美国,章珍珍介绍:
* y7 I# P" u! v* E; E. n% ^9 N[语音]
/ p% i( J. B- ]( f6 M2 d! [: V7 i2 D+ W5 @+ ?) x7 B
劉美嫦 美国,章珍珍介绍:! W. F" D  H0 m5 C" L0 e
[语音]. Q. }6 Y' N  z# Z( O1 @

+ n" q8 |1 @5 }- I$ ?2 b劉美嫦 美国,章珍珍介绍:5 S3 X6 l& S) s4 d  _
[语音]
) u  W% ^/ [' z& I: t1 a; b: m, l( w( P( G! I  T5 C
劉美嫦 美国,章珍珍介绍:9 C" K9 u/ Q. j/ n  W
[语音]
, Q) k, @8 ?# I/ h' Q% d7 h) \( J0 {  U( @, X, ~* o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Q, F* |/ ^' U# k. M8 B8 L3 ^  `- O
好的,可以通过" [+ m9 E( c2 ~% k: `
  [) g) N$ l4 h& Y9 P
劉美嫦 美国,章珍珍介绍:' D1 J: o8 t+ Q0 `0 \6 z
[语音]
( m3 M* Y3 Y( U: Y4 T. Q% R, b$ x, D# Y, _, L* l' m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O2 t4 j- Y! m; i1 I- g我现在在俄罗斯( s. i9 a7 N' Q! H% V2 \

0 K( e6 p/ r4 C/ m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1 ]0 O5 ?" r0 v* ~+ \! W
是早晨# G, O; @) q3 m' x4 N3 o

* E7 ]5 C" o! o劉美嫦 美国,章珍珍介绍:7 T2 ^8 R6 o7 X0 v
[语音聊天]
  F8 J3 H6 d  L( u3 L" g" C2 M
4 O# W$ R& G6 q% X3 ]% N9 |$ J劉美嫦 美国,章珍珍介绍:
3 r; {/ Z, Y  s' S[语音聊天]+ _6 l) Z1 G, p; e, D5 v5 T

, y8 @0 R" c1 @: B$ l& N, K劉美嫦 Michelle Lau:8 X, ]7 g$ ~3 X4 g* N" q& R) G7 G
謝謝曹会长!
% j# n" D! b( b7 d7 u# g) ?) c
# x" _1 ^2 t6 m' s! b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1 x1 }$ Q( _5 w  y, ^俄罗斯
& Q5 C. p* m3 F+ t( {4 V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医学会主席8 M5 B) k# j# t, x
阿扎马特8 R/ ^, R% {0 d& o; H
; X" ^: v. }0 I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B+ V, @  C0 E3 c# n" k+ @' z
[图片]2 e* f' r- {9 I7 r( a6 n
" W  C- w: E$ B4 }. [5 i5 T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U, ^! s: ^8 m$ y" ?& G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委会会长9 D8 s( A6 u+ c  g
曹东义$ W: Y2 h% D% Y1 q) k
7 L; b2 J, ?0 c+ I" J
劉美嫦 美国,章珍珍介绍:/ ?. Z3 B( z! D/ D6 `. e8 Z% I
[语音]
; j. ]- R- E' e: N  ?8 }3 w
+ m0 P" n: u  V2 n劉美嫦 美国,章珍珍介绍:
. d8 V7 o. f( L[语音]2 A0 n" o$ D# I9 l8 N, X
( U9 }5 e; U7 z0 S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t: j  O. q: R( I[图片]
* A( `- P: D, W) t8 U/ P/ v/ p0 j+ R
劉美嫦 美国,章珍珍介绍:/ _5 J& o( [& R
[语音]
' ~/ s! F: p1 b; z. Y. `; d& f8 |$ L; k) C" X+ s2 h% f* O9 o3 x8 e4 Z: g5 }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b0 h4 p! ?# L3 @) I# r
[图片]
1 w3 ^% ^& I" V$ @) b2 g! |( v2 L6 J5 _
劉美嫦 美国,章珍珍介绍:& {/ u8 b0 t! j- @
[语音]
  @: x7 P) Z$ b( j5 }% a, K
9 r; w" K* l- X- v/ ?' h% }9 }劉美嫦 美国,章珍珍介绍:5 ^$ }' i: D2 L  K( i
[语音], r( Q4 t: Q$ z: m+ \

& d* b8 h8 n, M. v0 j4 {* Q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h7 j8 i- }( C9 d# i" F+ v0 C
[视频号]养慎的动态
  _3 ^4 q5 k6 Q" O2 d8 u' |8 H5 e' K5 T! u: z4 C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s0 Y) a; N5 Q- U
[文件]
- h; y, s0 Y+ i- Y) D$ O5 t: ~- F% y" Q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N2 p" [5 |8 \: w
我很忙,单纯捧场似乎不好办。# V; u5 Q; p; N  O5 t6 j( S
/ W  [7 u/ s5 H$ H1 ?# D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1 @* c. F1 _8 K/ u我可以大会发言:; P/ ]7 p- ?1 p0 g" ~+ {
“道术并重复兴中医,一技之长走向世界”; h, B% w: u& _3 `/ j0 s( U
课件稍后可以奉上,供您参考。
: V$ A& s2 O$ p0 z. s' w) X+ Y5 {/ w0 b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Y* S1 {9 |" q9 f  X
[文件]- `( A  m# L3 i7 J" D

( `% j* u, ?, e, a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1 C1 O3 l. j, f5 }! l课件稍后,回国后可以修改一下
+ {" z- u( j& m) T" Q6 b# c& G7 g( F+ X6 C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1 V5 _; `( S2 h! W! M) A
[图片]% b  r0 w  b2 H
3 F5 J: J3 M1 l. {* Y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 l3 C" Q. E[链接]推广一技之长,请到北京·黄河京都会议中心观看会议现场[来自:燕赵中医]: |6 I/ S* |( `/ U
4 w; x0 C3 i4 i/ X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9 g0 Q3 ~1 V! b3 I- q6 p
[图片]6 x; E$ ^% B% B4 K" w
2 M" f8 N. g# }- w' b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6 l4 i* P+ ~& s( ~2 ~  e[小程序]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
7 L8 v! g& C$ v; H& P% s* l% I' w* `2 G5 {! T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k+ w7 ^/ @2 b9 O, S# Y) L: q9 t[链接]俄罗斯联邦组成主体之三——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4 i8 E, Z+ j+ ~6 Q% L' B9 M; O6 X; A
3 p" K. I9 B$ W: o. V8 G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d3 U9 w6 j/ ~% s! H4 M  L9 `
[链接]中俄医学交流迈出新步伐-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欢迎中医药中心的建立7 u  c) K/ I6 j' M% f

6 w" T7 _% |$ ]  \) J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D% e: K* I& G$ V- L/ ][链接]推广一技之长,请到北京·黄河京都会议中心观看会议现场[来自:燕赵中医]& D5 {9 V. z( E2 m: L

# M5 W7 j) X0 C$ _4 q5 y9 |& Y* Q劉美嫦 Michelle Lau:
4 ?1 w) D/ }3 l4 [4 |5 }- ]! Y[文件]
0 w3 ?& R; T/ A9 u* W1 ]2 O% ?& p7 E7 i' l6 K* G( b
劉美嫦 美国,章珍珍介绍:( Z0 r, [9 d1 }( [( k
[语音]
9 t5 U' U2 F: s* V2 r0 M. ?6 u1 V: S" d* A7 {8 i3 `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5 g/ L& a/ {+ ]谢谢,我已回到石家庄
5 `5 M8 E/ v4 S* X5 R' q
- f! i' a2 G# z劉美嫦 Michelle Lau:1 t' H; S/ {" m- h

4 d" m. s& ]1 K, o$ t4 b* _
$ a) X5 w4 r3 D. @" @' x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M9 ?2 f. b# m7 s% f[聊天记录]
) C; b% O5 d: J- D* W8 ?+ `
+ l- }# }; ~0 `4 \" [, n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X' |: ^# y/ d& n7 f- w
我和秘书长张培红,常务副秘书长董建国,商议过了,我们一技之长专委会,可以做协办,专委会帮助你办好这次活动,合作共赢,惠义分享。  q/ h" y; x" v1 \; _4 q( O  O' K
3 b- x! O4 {* P8 R9 n
劉美嫦 Michelle Lau:( v! {' S5 p1 ^4 E% n
[文件]7 m  c/ P. Z& r/ N7 j) x& y

' k( W# @# ?) Q! e: I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9 y4 y0 o, B! s$ l北京的会议,需要我参加吗?人多地方小,我就不用去了吧?$ g% A9 }5 B( g4 M/ i
( K# Z, z7 E# F4 F9 R* b$ N+ ]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5 B' `6 |. z8 s* \! K( z+ q我22-24再去北京开会,不能不去 的会议
- s+ \- a. l5 j% [+ I$ V1 {4 U# s8 N7 `$ X* A2 {8 E0 ]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X& Q& p& `+ Y& s; k[链接]到“北京会议中心”,听李大 师面对面讲浊毒理论走向世界[来自:燕赵中医]: J% i% s% Z, {3 A2 z4 E4 j
4 {& d* }+ v$ N8 |9 X& S1 @: _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q" X: W6 C$ i# g0 T& Q( H[链接]推广一技之长,请到北京·黄河京都会议中心观看会议现场[来自:燕赵中医]) J  T- \; U6 R% w/ {2 j;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8-4 10:48:46 | 阅读全部
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 g5 T9 S- \; ^0 m1 m, Z第五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 W( R7 O& M* X# R6 O& l: h
(指导老师:曹东义  讲课:王洪昇)
" ?1 ]. H( N/ B8 S3 _, X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 ?; q8 G0 l, ?4 t, V8 |, |+ x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 E* }1 A& G! F  [& E3 G5 U; \& h' E
2024年8月4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王洪昇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7 Y! u0 @2 K( Q! R) _1 T! @第五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十一)。$ K2 X! K2 |8 B3 ?( ]* C+ T
内容简介:《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 总结。. n: y6 _- f5 A: Y, i2 S, a0 J
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 总结" F; B0 l: L4 Q4 T1 C# c
1.脉的概况  (总结了以下七点)
. u. g$ b6 H7 [" M* l(1)脉的来源—荣卫血气,因息游布,随时动作,效象形容。
8 ^3 N: L8 i9 o(2)脉的运行—平人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水下百刻,五十周于身,复会于寸口。
" `1 r5 D( e! K' R+ l(3)脉与季节关系—春弦、夏洪、秋浮、冬沉。1 W$ y) {% C: M" U- z* D" P, N
(4)切脉部位—寸口(寸、关、尺三部),趺阳,少阴。+ f; ^! A, ^+ c4 A, {, e
[以上4点相关条文:1.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大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腑脏,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 \- c4 |, `. t$ J7 s8 F/ l1 U(5)脉与体质关系[瘦人脉浮/肥人脉沉]反此,当有邪气干扰。[18.师曰:脉肥人责浮,瘦人责沉。肥人当沉,今反浮,瘦人当浮,今反沉,故责之。]1 o' R7 V9 R# G* ?
(6)脉与饮食关系—人不饮,脉自涩,唇口干燥。; f0 n6 \( I, z! t0 B
[8.问曰:人不饮,其脉何类?师曰:脉自涩,唇口干燥也。]: L2 f7 y+ }6 s2 u$ E$ y
(7)脉与精神关系:; T# U2 e' B5 ?
a.恐怖者—面白脱色,脉如循丝累累然。2 j9 u+ `9 z" R
[7.问曰:人恐怖者,其脉何状?师曰:脉形如循丝累累然,其面白脱色也。], a, a4 L. S7 c2 J' S
b.愧者—面色乍白乍赤,脉浮。7 _1 b, z1 F  i+ Y* h3 J+ H9 G5 x# }: L
[9.问曰:人愧者,其脉何类?师曰:脉浮而面色乍白乍赤。]
" ^! L* _1 o% ]8 U7 t2.五脏平脉
2 \/ S2 U7 A- e1 A1 {$ V; E(1)肺脉毛浮,如三菽之重$ i# P$ a. R  l8 m
(2)心脉洪大而长,如六菽之重
. L4 i( \( n$ d  G6 l(3)脾脉如九菽之重7 z1 S9 [& k" s( a: m# ^) U! N
(4)肝脉微弦濡弱而长,如十二菽之重- `! G' Y/ v) K1 c4 a" j
(5)肾脉沉,按之至骨6 |+ @8 d: W" Y. m* n, P6 y6 J
以上各脉太过可怪,不及亦然。[相关条文:10.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菽者,小豆也。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一云按投。者,肾气也;若见损脉来至,为难治。肾为脾所胜,脾胜不应时。]: [7 k+ W) J$ ?$ T$ l7 i! Y
3.病脉举例
9 ]5 V2 s4 N) _% H- g(1)浮虚主风,牢坚主寒,沉潜主水,弦急支饮,动主痛,# X! ]9 {) G' t' h
数热烦。[相关条文:1.前1.脉的概况中已述]
" i5 F& w% K7 P+ d  \; M(2)紧主[亡汗若吐,肺里寒。/咳,坐饮冷水。/下利,胃主
2 e& H0 n& U' H' o虚冷。]0 e' t' B5 T$ L* |8 }6 v& e
[22.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欬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虚冷,故令脉紧也。]; s" L4 ?; G! j, I
(3)残贼脉—弦、紧、浮、滑、沉、涩六种。
/ Y; R! k3 A, k[12.问曰:脉有残贼,何谓也?师曰:脉有弦、紧、浮、滑、沉、涩,此六脉名曰残贼,能为诸脉作病也。]
5 v9 c, [0 K* e9 t& p3 x: b* i(4)相乘脉
; b( k5 ?& I# X5 u7 xa.纵—乘其所胜。8 z" {* p/ q6 e! _5 C. I
b.横—乘其所不胜。" q0 \9 X! G) e; e6 T* ]
c.逆—子行乘母。1 D7 M' `- w: P" O- j
d.顺—母行乘子。
- _7 H8 f( J9 i2 s9 B2 xe.乘—[腑—诸阳浮数。/脏—诸阴迟涩。]
8 `% E" {! R7 i[11.问曰:脉有相乘,有纵有横,有逆有顺,何谓也?师曰:水行乘火,金行乘木,名曰纵;火行乘水,木行乘金,名曰横;水行乘金,火行乘木,名日逆;金行乘水,木行乘火,名曰顺也。/45.问曰:何以知乘腑?何以知乘脏?师曰:诸阳浮数为乘腑。诸阴迟涩为乘脏也。]5 i- r% W* ]# a: `( z8 V
4.寸口脉% v$ \  s: ~& C0 m5 L2 ]$ X
(1)寸口脉[卫气盛名高/荣气盛名章]相搏名纲—有余。
8 Y+ h9 l7 w4 @寸口脉[卫气弱名惵/荣气弱名卑]相搏名损—不及。
9 [9 G& S5 e4 \" {/ k& a寸口脉[卫气和名缓/荣气和名迟]相搏名沉—和平。$ \0 K6 n3 |9 B, R9 j! k3 L# F
[23.寸口卫气盛,名曰高。高者,暴狂而肥。荣气盛,名曰章。章者暴泽而光。高章相搏,名曰纲。纲者,身筋急,脉强直故也。卫气弱,名曰惵。惵者,心中气动迫怯。荣气弱,名曰卑。卑者,心中常自羞愧。惵卑相搏,名曰损。损者,五脏六腑俱乏气虚惙故也。卫气和,名曰缓。缓者,四肢不能自收。荣气和,名曰迟。迟者,身体俱重,但欲眠也。缓迟相搏,名曰沉。沉者,腰中直,腹内急痛。但欲卧,不欲行。]5 m0 [: D* H# p& _
(2)缓而迟—阴阳平和之象
) Q$ Q7 @) E; n" J3 ?[24.寸口脉缓而迟,缓则阳气长,其色鲜,其颜光,其声商,毛发长。迟则阴气盛,骨髓生,血满,肌肉紧薄鲜鞭,阴阳相抱,营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
- o# Z0 U# D+ M(3)浮而大* ]: k# a3 N+ b9 D* W$ b1 ~) o
a.卫虚风盛—隐疹身痒,久为痂癞。- B* l1 m( g' h# `
[相关条文:28.脉浮而大,浮为风虚,大为气强,风气相搏,必成隐疹,身体为痒。痒者,名泄风,久久为痂癞。眉少发稀,身有干疮面腥臭也。]# Y2 R  W' j* i# Q
b.正虚邪实—关格—不得小便,吐逆。# Y+ v7 E# ]  J' i, e- o
[26.寸口脉浮而大,浮为虚,大为实,在尺为关,在寸为格,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15.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故名复,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27.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 Q( h* d9 D9 J- f(4)微而涩! _3 @$ f3 ~! `. g5 B- |$ v6 C# ~
a.卫虚荣弱[卫气虚—恶寒,数欠。/荣气弱—烦疼,口7 I& n5 i+ J/ {! a' [
难言。/荣卫不能相将—身痹,不仁。]
( j% |& [2 N) [1 G: T$ tb.三焦不归其部—噫而酢吞,不能消谷引食,遗尿。
3 Q2 k" s8 H0 F% a( {' `[33.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者,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
* }! u7 n5 z* h! `% s# j% L% j4 O, ]/ Vc.卫衰荣弱—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
$ B$ b6 N3 G4 b5 [[35.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慄、欬逆、唾腥、吐涎沫也。]
6 N0 C8 @: r0 X(5)弱而迟—卫虚荣寒—发热,饥而虚满,不能食。0 F: n- d! u: T, m2 l
[29.寸口脉弱而迟,弱者卫气微,迟者荣中寒。荣为血,血寒则发热。卫为气,气微者心内饥,饥而虚满,不能食也。]
) N6 {5 J- P8 K( W- F. D/ P$ s(6)微而缓—卫气疏,荣血盛—血崩。& \( K/ y+ d0 T' v5 U0 K3 J
[37.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疏,疏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疏,三焦绝经,名曰血崩。]) D$ H& ^0 E- q$ {) z7 H, K" ?1 x
(7)弱而缓—中虚食滞—噫而吞酸。
3 o" S! x) |$ S[31.寸口脉弱而缓,弱者阳气不足,缓者胃气有余,噫而吞酸,食卒不下,气填于膈上也。一作下。]
  d- O9 `% S2 C' L, p(8)微、濡、弱、紧[的诸种情况]—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
+ I. ]% X6 `1 z3 h  X8 e* u[43.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郁冒不仁,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慄也。]
" P$ {! e) J6 i" B6 \# P: t(9)寸脉微,尺脉紧—阴盛阳亡—虚损多汗。6 I3 C: O7 A4 s0 s, j3 t8 K
[42.寸口脉微,尺脉紧,其人虚损多汗,知阴常在,绝不见阳也。]+ g2 W0 C/ y! t" j
5.趺阳脉) |; Z7 H- [) v- a& m8 M
(1)滑而紧—谷气实,寒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 I# U6 t' A/ h  ]. D8 `' t
[25.趺阳脉滑而紧,滑者胃气实,紧者脾气强,持实击强,痛还自伤,以手把刃,坐作疮也。]
' A* V* e% W5 h* P(2)沉而数—胃气实,有热—当消谷。
% L  {; R- F3 {  F' V& O2 y. y# ~) d8 a- t(3)沉而紧—寒邪甚。
' q7 p2 }$ @8 P1 B4 ?- j  K* v[34.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
% k8 H- {" k6 T- R9 d1 k(4)伏而涩—关格—吐逆,食不得人。& U8 i9 N; G8 V3 T" I0 r
[27.趺阳脉伏而涩,伏则吐逆,水谷不化,涩则食不得入,名曰关格。]$ }  G8 W/ k" C7 y6 t9 c3 R: X
(5)微而紧—土虚不能生金—短气。% G. n  s- x' Y
[38.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v, \+ j) B: a% b2 n. S4 r) [
(6)脉不出—脾失升降—身冷肤硬。1 {- @3 U9 U' w: k' M& S; @
[40.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硬。]
. V( h9 U9 S* }8 M(7)大而紧—正虚邪实—当即下利,难治。0 n5 {/ r9 p3 t
[30.跌阳脉大而紧者,当即下利,为难治。]
% }1 g1 n$ H- O' ]( @2 Z3 F(8)紧而浮—胃虚寒盛—腹满绞痛,肠鸣。  c; j' ^; B4 s9 H. Q+ {3 w3 m. b
[32.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为寒,浮为腹满,紧为绞痛,浮紧相搏,肠鸣而转,转即气动,膈气乃下,少阴脉不出,其阴肿大而虚也。]
8 v/ p  W7 l7 f3 h(9)浮而芤—卫虚荣伤—体瘦,肌肉甲错。6 o% z9 [, n/ {- z
[36.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虚,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微衰,四属断绝。四属者,谓皮、肉、脂、髓。俱竭,宗气则衰矣。]
" g8 n5 L% l# |6.少阴脉
1 P& c; B1 Q4 C1 _! x4 B0 W(1)弱而涩—血虚不利—微烦、厥逆。5 W5 [9 ^4 }0 h6 N
[39.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p1 S  v3 u* n
(2)脉不至—气血逆乱—身不仁,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jù quē]。
4 w1 @3 m- b3 k8 ]8 R[41.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宗气者,三焦归气也,有名无形,气之神使也。下荣玉茎,故宗筋聚缩之也。]  ]  A& H& S; z  ?3 h  W
7.脉诊预后[(1)愈候  (2)可治  (3)死候]$ \! Z! S. _, G  I" r
(1)愈候0 |4 Y9 F5 w  A0 o! c" k% C( @
a.肺病自得毛浮脉或迟缓脉,皆愈。# E6 m5 s& O( q4 I' X
[16.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1 ^- n( m- J; gb.心病自得洪大脉,愈。3 r2 D% ]+ T7 c6 X. [
[15.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故名复,病在表也。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 p, t. T/ X+ C6 t$ H! \; tc.肝病自得濡弱脉,愈。
4 E! ^+ W) r6 C$ {( ], ?[14.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藏伤,故知死也。]
6 i. m3 E4 b3 f+ p+ fd.先发热身疼,后自卧,脉不浮大而沉迟,为邪衰,当
6 o$ E- Z0 m3 V7 [* {愈。2 j' m6 w- D4 D9 E
e.腹内卒痛,病人自坐,脉不沉细而浮大,为寒邪已退,
5 z& \3 s: q, \! t当愈。[d、e 3.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师曰:病家人请云,病人苦发热,身体疼,病人自卧,师到诊其脉,沉而迟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表有病者,脉当浮大,今脉反沉迟,故知愈也。假令病人云腹中卒痛,病人自坐,师到脉之,浮而大者,知其差也。何以知之?若里有病者,脉当沉而细,今脉浮大,故知愈也。]- J; N# M% _. A) e
f.先发热烦极,次日病人向壁卧,为邪已去,脉虽不和,
- ~% q3 s% d7 ?! ~3 X当愈。[4.师曰:病人家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盻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此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
5 q" l  \: g: O/ M. c2 K(2)可治' \( Y8 D: a( U3 b3 `8 N
a.濡弱反适十一头—邪乘五脏六腑,脉有胃气为贵。
. }0 `' L: s6 ~8 e& Z[44.问曰:濡弱何以反适十一头?师曰:五脏六腑相乘,故令十一。]
" l: ^" h, ?- ?5 \$ v- _6 h+ Nb.人病脉不病,名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害。[20.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6 \& V/ [( J; I6 Y; \1 v. \
c.下利,寸关尺脉悉不见,然尺中时一小见,为肾未竭,0 u  @% v; w" C
尚可救治。[10.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菽者,小豆也。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一云按投。者,肾气也;若见损脉来至,为难治。肾为脾所胜,脾胜不应时。]
9 K+ |5 d, ^! o, H+ Y) K( I (3)死候. o( o5 Q+ W8 F
a.脉病人不病,名行尸—卒眩仆不识人,以无王气,短
5 E, R: j1 B; j& a9 t% c" A/ M# R0 q命则死。[20.师曰:脉病人不病,名曰行尸,以无王气,卒眩仆不识人者,短命则死。人病脉不病,名曰内虚,以无谷神,虽困无苦。]
! @; c3 y: E! db.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 l. i6 x$ L3 V( f" D, [
c.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
* c2 c! d9 X2 _! Wb\c皆不治。若计其余命死生,期以月节克之。
5 f: k- t: X/ p  {/ f3 Z[19.师曰: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此皆不治,决死也。若计其余命生死之期,期以月节克之也。]
: W! Q9 X9 c7 S, c" k7 X4 v5 [d.肝病得纯弦脉,是为肝脏伤,当死2 |$ }* q/ O' w; r( j6 C3 a
e.春月得毛浮脉,至秋金来克木,当死
1 o5 d9 o+ e# W/ s3 p) pd\e余脏准此类推。* I+ I& ?- X0 m( x2 f+ S8 {
[14.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藏伤,故知死也。/17.问曰:二月得毛浮脉,何以处言至秋当死?师曰:二月之时,脉当濡弱,反得毛浮者,故知至秋死。二月肝用事,肝属木,脉应濡弱,反得毛浮脉者,是肺脉也。肺属金,金来克木,故知至秋死。他皆仿此。]/ z& z- g8 o* }) J$ _( J
8.望诊- o+ T1 k$ B% |4 Y: d" [0 Z# `
(1)行迟者—表强。( y8 F: U7 b4 i9 Q" N1 d1 N$ y, t
(2)坐而下一足者—腰痛。
- h% v& }$ M1 `4 G' O. s' l(3)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 k; Y# x; Q7 Q: L" K1 p9 }* `& |! \5 }
(4)欠者—无病。
% H% A/ q) T. z1 u* E(5)坐而伏者—短气。
/ D2 F5 e2 E/ P% I5 k+ A8 F: g- k+ b(6)摇头言者—里痛。
6 M. b6 ~$ p; J& B) |9.闻诊
8 A: y0 c5 y2 C) g# s(1)脉之呻者—病也。
7 ~( ]# {5 t- _(2)言迟者—风也。/ K$ H' {$ v/ X5 m% s2 Y  a9 _/ O% i
[5.师持脉,病人欠者,无病也。脉之呻者,病也。言迟者,风也。摇头言者,里痛也。行迟者,表强也。坐而伏者,短气也。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里实护腹,如怀卵物者,心痛也。]; U& T( |7 [2 w6 p
10.四诊结合  ]3 q" H) \) N8 h  c9 V" W# _. ^
病人[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胯视/言语支吾,脉时咽唾,而脉自和]此诈病。& a5 u0 r( M- M: P3 [. r
[4.师曰:病人家来请云,病人发热烦极。明日师到,病人向壁卧,此热已去也。设令脉不和,处言已愈。设令向壁卧,闻师到,不惊起而盻视,若三言三止,脉之咽唾者,此诈病也。设令脉自和,处言此病大重,当须服吐下药,针灸数十百处乃愈。]+ F- I6 P1 {1 M. o) C9 A% N6 g
[刘渡舟先生:为什么第一要讲脉呢?因为脉是指导辩证的,脉是诊法。诊法是手段,通过诊法达到辩证。所以仲景在第一卷讲脉法。
  w3 x9 X% {' N, _' B* \2 C& o1 o李士懋,田淑霄两位先生在《脉学心悟》中说:脉诊乃四诊之一,是诊断疾病和判断疾病转归、预后的重要依据,历来为医家所重视。脉诊,在疾病的诊断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若用数字来估量,可占50%-90%。或问,自古以来,四诊依其诊断价值来排列,当依次为望、闻、问、切,而本书[《相濡医集》李士懋、田淑霄著]认为脉诊起着决定性作用,岂不有违古训?不可否认,确与传统观点有差别。笔者[李士懋,田淑霄]认为,望、闻、问、切是四诊在诊断过程中运用的顺序,而不是重要性的先后排列。医者看病,总是先望病人之神色形态,闻其气息音声,问其所苦,再诊其脉,以明确诊断。若论四诊的重要性,当以切诊为先。因为切诊对一个完整诊断的三个要素的判断,都起着重要作用。# b. `! Y, _4 _( l* q( k
中医的一个完整诊断,要有三个要素:一是病性,二是病位,三是程度。这三个要素可概括为“三定”,即定性、定位、定量。例如病人喘,性质为热,病位在肺,热势较重,诊断就是“肺热壅盛”。热是性质,肺是病位,热邪壅盛是程度。具备这三个要素,才算是个完整的诊断,但还不能说是个正确诊断。因诊断正确与否,还要以临床实践来检验,主观与客观相符,取得了预期疗效,才能说这个诊断是正确或基本正确的。若越治越坏,主客观不符,虽然诊断是完整的,但未必是正确的。在明确诊断的这三个要素中,脉诊一般都起着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w# _' q% ?. H4 l( u
脉诊中的注意事项9 m) n4 _; g' ]! c
关于脉诊中的注意事项,各脉书中都有很多论述,此处只谈一下未曾提及或有不同见解的几个问题。
- a; c! K8 g+ q" J+ H# X(一)西药对中医诊脉辨证的影响
7 S- _- i4 I  Z# Q9 b很多西药,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循环系统药物、内分泌系统药物、液体疗法等,都可显著地影响脉象,干扰中医辨证。因而,在诊脉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影响因素,尽量避免错误的判断。我[李士懋]曾会诊一吉兰-巴雷(格林-巴利)综合征,呼吸已停,心跳尚在。因用激素、兴奋剂、加压输氧、输液及血管活性药物,呈现脉洪大、面赤、舌红而干。据此,诊为阳明热盛,予人参白虎汤,10天后死亡。事后想来,呼吸已停,当属中医脱证范畴,应用参附益气回阳。面赤脉洪,当为西药的影响,予人参白虎恐为误治。中西结合共同治疗很多,当如何排除干扰,正确辨证论治,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相关条文,平脉法13.问曰:脉有灾怪,何谓也?师曰:假令人病,脉得太阳,与形证相应,因为作汤,比还送汤,如食顷,病人乃大吐,若下利,腹中痛。师曰:我前来不见此证,今乃变异,是名灾怪。又问曰:何缘作此吐利?答曰:或有旧时服药,今乃发作,故为灾怪耳。]
6 E- k# s1 z9 r8 P(二)下指法
* F) C8 s* X" J6 W" G$ v: z- v% T历来强调诊脉当用指目,但对脉体稍阔者,指目难以诊得脉之全貌,莫如用指肚为好,所以我主张以指肚诊脉。
9 A! I+ i6 d) a2 M$ A% m+ |(三)双脉问题+ U$ ^& V# N) v, a
有些病人一侧脉并列两根动脉,一根于寸口处浮弦细而劲,另一根略沉较粗且和缓,周学海称“二线脉”。两脉之取舍,当以稍粗大者为凭。]
( k$ z" a6 Q8 {6 f
% q- f% s- Y; \) G* ?
7 @- Y  d% w2 y: e8 k0 T3 d参考文献:: j0 j5 n& {% K* p0 I  s% C
【1】《伤寒论校注》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
/ u  e8 Z% i3 R" N! @3 F. P【2】《伤寒论语译》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6 g( k. i& R, \3 x+ \% c: N
【3】《伤寒论译释》陈亦人; M8 v3 X0 v( ^. y3 V6 _; Z
【4】《相濡医集》李士懋、田淑霄著
3 k5 ~" d# q, R( N【5】《伤寒论直解》清·张锡驹2 N" z! ~: L4 ^' J/ ]$ H
【6】《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
5 M4 j7 P6 k5 y, Q【7】《医宗金鉴》清·吴谦等编9 I0 k0 `; z# o9 k
【8】《伤寒来苏集》清·柯琴著* k$ i: c1 C; h" R; w. D
【9】《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清·程应旄
3 t9 a' S- n, e# A( b: F0 \【10】《医门棒喝》清·章楠
, p8 Z* a0 T2 ]/ E! T% w' o% `4 q【11】《伤寒悬解》清·黄元御( Z) T4 {; w* X. s9 z
【12】《伤寒论集注》清·张志聪
6 [- }7 q. k  i% v0 C【13】《伤寒证治准绳》清·王肯堂" O- u$ K: u( T3 C( ?1 d
【14】《伤寒论条辨》明·方中行
8 v5 t! F  T6 G. N* v3 l+ J【15】部分内容源自网络4 y2 i. ~0 S+ S

7 d0 ?' m4 o) z& }6 o5 @' Q; C. s6 k+ ^, N: k* e% j4 @! O
第五讲《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平脉法第二(十一),到此结束。感谢曹东义老师!感谢各位中医同道!敬请批评指正。祝您们健康快乐,吉祥如意!
9 P, w' m2 x; r3 V5 _( ]2 Y' M# `8 _! }: R( i9 G
版权声明:本次讲座”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文中内容涉及到的参考文献、书籍和源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所涉及到医理,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4 X$ r' y2 M3 K0 f
' j4 C& {1 P# v* M% `- T1 t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8-11 11:51:57 | 阅读全部
·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u( [( Z. P& X# U2 h# i
第六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0 f0 o9 o1 k- {4 L8 v
(指导老师:曹东义  讲课:王洪昇)
' I3 T9 ^! T, n, {( X$ n! |* l& \. P& U& z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7 _4 ?% r+ N0 X, T6 n* u/ }2 W% @7 P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
4 a, q3 V$ W8 P2024年8月11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王洪昇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6 d( A5 E0 I+ O& y8 f
第六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一)$ ]* m% r2 F$ S% W% X+ C# Z" t/ d- }
内容简介:《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一)伤寒例的作者是谁?《伤寒例》与“伤寒有十”。3 K; _9 J' r" ]/ r$ g6 V: l
清·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医学源流第一:
6 |8 c, x6 U0 k医之始 本岐黄 灵枢作 素问详 难经出 更洋洋 越汉季  有南阳 六经辨 圣道彰 伤寒著 金匮藏 垂方法 立津梁……8 f% W0 K/ x/ H4 i6 B$ P& o$ s
记得曹东义先生说“伤寒例”,当时的原话已记不清楚了,大意是“伤寒例”是《伤寒论》与《伤寒论》前的古中医之间的桥梁。今天,讲述到《伤寒例》时,对老师说的有了更多(深)的理解。' o! Z  L/ d/ j$ j
《伤寒例》的作者是谁?至今讨论了已经有数百年,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曹东义先生在(著作)《外感热病学史》中做了精辟的论述:8 O" Y: L. y; O
曹东义先生:《伤寒例》是《素问》、《灵枢》、《难经》、《阴阳大论》的热病学说走向《伤寒杂病论》的理论桥梁,既体现了仲景学说与“古训”在学术上的继承关系,又反映了其辨证论治的突出成就,与《伤寒论》文字、内容如神龙出没,首尾相应。[上文中仲景,《伤寒论》的作者张仲景。唐·甘伯宗《名医录》云:“张仲景,名机,南阳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伤寒论》成书时间约为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建安7-8年(公元202年-公元203年);曹东义先生著《永远的大道国医》中:“这部著作在公元205年左右写成而“大行于世”。]然而,由于今本《伤寒例》中有“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而且,《外台秘要》之中的“王叔和曰,”也有这段话。所以,后世有人认为《伤寒例》是王叔和所作[《外台秘要》的作者是王焘,唐代医学家(670-755年)。郿县(今陕西眉县)人,幼年时因多病而留心医药,与当时名医多有交游砌磋,穷研医理。历任各种官职,以其在尚书省兰台之职为最长,计二十余载,并由此而得以遍览弘文馆之各类藏书。后于天宝间(742-755年)贬至大宁等地,因当地疫瘴流行,王氏以熟谙医方自疗之法而幸免。自此更发奋搜集医方,计得五十六家。取其精萃效方,删去糟粕无用之方,所谓“损众贤之砂砾,掇[duō]群英之翠羽”,集成《外台秘要》一书,计四十卷。书成为天宝十二年[天宝为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公元742年正月—公元756年七月),共计使用15年。天宝十二年是公元754年],《外台秘要》计分1104门,其中有方者计六千余首,在当时可谓穷搜博采。还包括许多当代或前代之资料,材料弥足珍贵,受到历代医家之重视,即便是后代尚存之著作,有时也可从《外台秘要》中辑出一些佚文,如《肘后备急方》之竹片夹缚治骨折及《古今录验方》之糖尿病之尿甜等,皆有赖于该书之摘录而保存,受到后世之赞颂。尚有《外台要略》十卷,未见传世。][《肘后备急方》,医方著作。简称《肘后方》。八卷。晋·葛洪撰。约成书于三世纪。本书是作者将其所撰《玉函方》(共一百卷),摘录其中可供急救医疗、实用有效的单验方及简要灸法汇编而成。最初名《肘后救卒(一作卒救)方》,后经梁·陶弘景增补录方101首,改名《(补阙)肘后百》。此后又经金·杨用道摘取《证类本草》中的单方作为附方,名《附广肘后方》,即现存的《肘后备急方》。全书共七十三篇(现缺其中三篇),主要记述各种急性病症的治疗方药、针灸、外治等法,并略记了个别病的病因、症状等。所选方药大多简便有效。起了普及医疗的作用。这是一部成书较早影响深远的方书。它反映了我国晋以前的医方及医疗发展成就。现存三种明刻本,多种清刻本等。1949年后有排印本。/青蒿素是中国科学家、医药学家屠呦呦从黄花蒿中提取出的一种药物成分。对疟疾具有非常有效的效果。世界上最早关于青蒿治疗疟疾的记录记载于《肘后备急方》中,屠呦呦也正是从《肘后备急方》中得到灵感,才发现了青蒿素这一治疗疟疾效果最好的药物。
: K9 B# \- Z( }9 N青蒿治疗疟疾最早出现在东晋医师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原文为:“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古今录验方》,方书。五十卷。唐·甄立言撰(《旧唐书·经籍志》题甄权撰)。原书已佚,其中部分佚文见于《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书。]。[由于今本《伤寒例》中有“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而且,《外台秘要》之中的“王叔和曰,”也有这段话。所以,后世有人认为《伤寒例》是王叔和所作]自王安道、陶华、方有执、喻嘉言等“错简说”盛行之后,《伤寒例》被当作王叔和“赞经之辞”而大受诋毁。[“错简说”,在《中医各家学说专论》中是这样说的:明清时期,研究伤寒学气氛浓厚,逐步形成了多个学派互相争鸣。“错简重订派”是此时期研究伤寒学的主要学派之一。
( c) o9 r. M! D+ Z“错简重订派”认为世传本《伤寒论》有错简,主张考订重辑的观点为明末方有执首先提出,其所重订,削去(伤寒例》;合《辨脉法》《平脉法》改置篇末;对六经证治诸篇大加改订。其后,喻嘉言推崇方有执错简重订的观点,并发挥为三纲鼎立之说,即:四时外感以冬月伤寒为大纲,伤寒六经以太阳经为大纲,太阳经以风伤卫、寒伤营、风寒两伤营卫为大纲。以此三纲订正仲景《伤寒论》为397法,113方。其《尚论篇》虽保留叔和之《伤寒例》,但其意在驳之,对成无已之校注亦大加批评,与方有执尊重王叔和、含蓄地批评后世注家的做法不同。以致后来从其说者无不攻击王叔和,批驳成无己,喻氏可谓始作俑者。主张错简重订的还有其他医家,如张璐、吴仪洛、周扬俊、黄元御等。
! n* ?2 f- x/ |) ~3 q3 ?总之,该派诸家以错简为由,行重订之实。其所重订,大多围绕风寒中伤营卫之说为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仲景伤寒六经辨证论治的规律性。该派医家思想活跃,不囿于旧说,有一定创新精神,为伤寒研究注入新风。然而,若过分强调以恢复《伤寒论》旧貌为目的,则不免有强加于古人之嫌。]喻嘉言在《尚论篇》中说,王叔和整理《伤寒论》是“碎裁美锦,缀以败絮,盲瞽后世,无繇[yóu]复睹黼黻[fǔ fú]之华。”[黼黻,最早出自周制,‌是古代重要的服饰纹样,‌特指冕服十二章花纹中的两种纹样。‌具体来说,‌黼是一种左黑而右白的斧形图案,‌象征割断之意;‌黻则是半黑半青的图案,‌代表背恶向善之意。‌在古代服饰中,‌黼黻不仅用于天子的服饰,‌还渗透到达官显贵的朝服中,‌并逐渐普及到群众的视野中,‌泛指为华服以及服饰上的美丽花纹,‌引申为文章中的华美辞藻。‌此外,‌黼黻还象征文章好、‌才华横溢][喻嘉言在《尚论篇》中说,王叔和整理《伤寒论》是“碎裁美锦,缀以败絮,盲瞽后世,无繇[yóu]复睹黼黻[fǔ fú]之华。”]致使《伤寒例》与《评[平]脉法》《辨脉法》等一起,被排斥在“洁本《伤寒论》”之外,一般刻本和《伤寒论》教材,都不再收录《伤寒例》,它在外感热病方面所具有的突出成就,也无缘被人们认识,实在是外感热病学史上的一大“冤案。”
" t( M+ R' M. Y' g( B& ]  @1 ?笔者[《外感热病学史》的作者曹东义先生]将敦煌卷子及其他异文仔细考证[ 曹东义:“论张仲景、王叔和与《伤寒例》”、《中华医史杂志》、1991、3、141—144。],[敦煌卷子,亦称敦煌经卷、敦煌文书、敦煌遗书,是指在中国甘肃省敦煌县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出土的4-11世纪多种文字的古写本。自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僔开凿第一窟以后,写经造像活动代代相沿。北宋仁宗时,西夏进攻敦煌,僧众为避兵火,将大批文书藏于洞窟之复室中,然后砌一泥墙于外,并于其上绘画,以此作为伪装。此后,这些文书便被封存于该私室中达900多年,成为名闻中外的敦煌遗书。][曹东义先生]将敦煌卷子及其他异文仔细考证]发现王叔和曾节录而未撰著《伤寒例》。王叔和辨治伤寒不取六经辨证,论传变独尊华佗“六部传变”学说,与仲景及《伤寒例》在学术思想上有着明显的分歧,故《伤寒例》之作,非叔和所能伪[文中“六经辨证”,汉代张仲景著《伤寒论》,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的各种证候群,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其病变部位,寒热趋向,邪正盛衰,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经。几千年以来,它有效地指导着中医学的辨证施治。/ “六部传变”学说,《中华医史杂志》-2002, 作者:曹东义,论文名:华佗“六部三法”伤寒学说的历史意义,摘要:! e* F5 D7 ]5 w! \9 t2 m
东汉末年,华佗与张仲景在互不相识的情况下,都对伤寒病的证治规律,做了深刻的探讨,这固然是由于他们术业精湛,同时也说明了当时伤寒病的危害之深广。仲景《伤寒论》的成就,历代医家都有研究和继承。华佗伤寒“六部传变”学说,不同于《素问·热论》和《伤寒论》,不是以六经辨证平列证候,而是一套描述外感热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自上而下的辨证规律,可以说是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的滥觞;华佗以“汗吐下”三法治疗伤寒,临床手段十分丰富;华佗所说"胃烂斑出",受到温病学家的重视,至今仍有临床指导价值,值得我们深思。]。《伤寒例》中虽混杂后世辞句,但其原作当为仲景手笔。为了便于考校,现将《伤寒例》部分原文照录于下:; r+ @- h# W5 G2 V, y
《阴阳大论》云: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冷冽,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笔者按:此上文字被《外台》引为“阴阳大论云”[ 王焘《外台秘要》、图书集成印书局、1989、89])。9 R9 h, _3 E% @( n7 z8 {6 k
夫欲候知四时正气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九月霜降节以后,宜渐寒,向冬大寒,至正月雨水节后,宜解也。所以谓之雨水者,以冰雪解而为雨水故也。至惊蛰二月节后,气渐和暖,向夏大热,至秋大凉。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九月十月,寒气尚微,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此以冬时不调,适有伤寒之人,即为病也。
$ V: P- R( e9 O; N5 q0 |6 Z. Y其冬有非节之暖者,名曰冬温。冬温之毒与伤寒大异,冬温复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轻重,为治不同,证如后章。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外),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 _' T9 e( K: Z& A( |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三月四月,或有暴寒,其时阳气尚弱,为寒所折,病热犹轻;五月六月,阳气已盛,为寒所折,病热则重;七月八月,阳气已衰,为寒所折,病热亦微。其病与温及暑病相似,但治有殊耳。
* \7 @/ X% M$ q9 @十五日得一气,于四时之中,一时有六气,四六名为二十四气也。然气候亦有应至而不至,或有未应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过者,皆成病气。但天地动静,阴阳鼓击者,各正一气耳。是以彼春之暖,为夏之暑;比秋之忿,为冬之怒。是故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变病焉。此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小人触冒,必婴暴疹。须知毒烈之气,留在何经而发何病,详而取之。是以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病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此必然之道,可不审明之?6 }- K7 l/ e' `' G3 m
伤寒之病(笔者按:此句之下文字被《外台》引作“王叔和曰”),逐日浅深,以斯方治。今世人伤寒,或始不早治,或治不对病,或日数久淹,困乃告医。医人又不依次第而治之,则不中病。皆宜临时消息制方,无不效也。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防世急也。又土地温凉,高下不同;物性刚柔,餐居亦异。是故黄帝兴四方之问,歧伯举四治之能,以训后贤,开其未悟者。临病之工宜两审也(笔者按:《外台》所引“王叔和曰”至此为一段,跳过下边三段文字,至“夫阳盛阴虚”被《外台》引为“王叔和又曰”)。* f; }, R4 C/ G4 Z. \, k4 h0 R
凡伤于寒,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若两感于寒而病者,必死。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督脉],故头项痛,腰脊强;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鼻干、不得卧;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皆受病,未入于府者,可汗而已。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尺寸俱沉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尺寸俱微缓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经受病,已入于府,可下而已。若两感于寒者,一日太阳受之,即与少阴俱病,则头痛、口干、烦满而渴;二日阳明受病,即与太阴俱病,则腹满身热、不饮食、谵语;三日少阳受之,即与厥阴俱病,则耳聋、囊缩而厥,水浆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阴三阳、六藏六腑皆受病,则荣卫不行;腑藏不通,则死矣。其不两感于寒者,更不传经,不加异气者,至七日太阳病衰,头痛少愈也;八日阳明病衰,身热少歇也;九日少阳病衰,耳聋微闻也;十日太阴病衰,腹减如故,则思饮食;十一日少阴病衰,渴止舌干,已而嚏也;十二日厥阴病衰,囊纵,少腹微下,大气皆去,病人精神爽慧也。若过十三日以上不间,尺寸陷者,大危。
9 }6 b7 D  q: C$ C% c若更感异气,变为他病者,当依后坏证病而治之。若脉阴阳俱盛,重感于寒者,变为温疟;阳脉浮滑,阴脉濡弱者,更遇于风,变为风温;阳脉洪数,阴脉实大者,更遇温热,变为温毒。温毒为病最重也;阳脉濡弱,阴脉弦紧者,更遇温气,变为瘟疫。以此冬伤于寒,发为温病,脉之变证,方治如说。
* F1 \/ y/ X: J  Y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宜以滋甚。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若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笔者按:此一段文字被孙思邈《千金方》卷九所引,但未注明出于何处)[孙思邈,公元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孙思邈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深感古代医方的散乱浩繁和难以检索,因而博取群经、勤求古训,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著成《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反映了唐初医学的发展水平。]。+ w6 e4 r2 n1 v
凡伤寒之病(笔者按:此句及以下文字至“夫何远之有焉”被敦煌卷子引为“仲景曰:《阴阳大论》云[ 赵健雄《敦煌医粹》、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14        ]”),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未有温复而当,不消散者。不在证治,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夫阳盛阴虚(笔者按:此句及以下文字被《千金》引作“王叔和曰”;《外台》引作“王叔和又曰”),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况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殁[mò],自谓其分,至今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 P  m  [) t3 _# z/ ~
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巧言似是,其理实违。夫智者之举措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变,岂可诡哉!世上之士,但务彼翕习之荣,而莫见此倾危之败,惟明者,居然能护其本,近取诸身,夫何远之有焉(笔者按:敦煌卷子至此止,其中删去了“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与“夫智者之举措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两段与医理关系不紧要的文字)。
6 F+ f6 r1 O) h8 J- F& R凡发汗温服汤药,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可半日中尽三服。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重病者,一日一夜,当啐时观之。如服一剂,病证犹在,故当复作本汤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剂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言能饮一斗,与五升。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不可与之。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凡得病,反能饮水,此为欲愈之病。其不晓病者,但闻病饮水自愈。小渴者,乃强与饮之,因成其祸,不可复数。/凡得病厥,脉动数,服汤药更迟,脉浮大减小,初躁后静,此皆愈证也。]……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九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并中髓也。/凡脉四损,三日死。平人四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四损。脉五损,一曰死。平人五息,病人脉一至,名曰五损。脉六损,一时死。平人六息,病人脉一至,名曰六损。/脉盛身寒,得之伤寒;脉虚身热,得之伤暑。/脉阴阳俱盛,大汗出,不解者,死。/脉阴阳俱虚,热不止者,死。/脉至乍疏乍数者,死。/脉至如转索者,其日死。/谵言妄语,身微热,脉浮大,手足温者,生。逆冷,脉沉细者,不过一日,死矣。] ……此以前是伤寒热病证候也[ 成无己著《注解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第一版、1981年第七次印刷、34]。
$ h4 h$ w4 I  Y: @被《外台》引作“王叔和又曰”的文字,系删节和改动《伤寒例》而成,比如将“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汗之则愈,下之则死”,改为“夫表和里病,下之则愈,汗之则死;里和表病,汗之而愈,下之则死”。反映出其学术观点的不同。《外台》引作“王叔和又曰”的文字还有“夫病发热而恶寒者,发于阳;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发于阳者,可攻其外;发于阴者,宜温其内。发表宜桂枝,温里宜四逆。”
# P9 ^  A; |( }9 @8 b/ F) d
  n4 V7 r: p* ^8 U# c
! z, y; `" J3 \; N' R* U参考文献:9 u" B, Z& }) k# m
【1】《外感热病学史》曹东义著& n; h2 F' B; o- I
【2】《伤寒论校注》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 u, p2 R: J* H* G5 `# _# b
【3】《伤寒论语译》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
9 ^1 z" R; r" q: K6 q, p【4】《伤寒论校注》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 D7 r! w0 h0 l4 n# k  c% H. g8 i
【5】部分内容源自网络7 I: C0 F+ `) Y& o- l

5 y% z# L% S6 a4 X9 C第六讲《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一),到此结束。感谢曹东义老师!感谢各位中医同道!敬请批评指正。祝您们健康快乐,吉祥如意!
0 N/ `7 g/ M# a$ U% O$ s
' ]& ^' ?( g/ ^7 J% I版权声明:本次讲座”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文中内容涉及到的参考文献、书籍和源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所涉及到医理,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2 A' z. Z: L8 `. h! S
& H- [/ z& W+ z
7 ]; g+ Q. f% Y8 G7 Q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9-8 08:37:12 | 阅读全部
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Q! D/ T' n' j5 s; D3 F- d+ `
第六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9 _7 L# e+ Z3 \
(指导老师:曹东义  讲课:王洪昇)! C" X5 y6 P- `6 G, [. ?
/ U. g# c8 N& n0 }( q9 Y0 ^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 [" g: O( x" r7 A% q5 n5 z' u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 U( V1 Y  l' L! ^. }8 t
2024年9月8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王洪昇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 K  {9 e; d3 g+ ?( Y0 }第六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五)& T0 U: U% O5 b! Q$ Y
内容简介: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  F  ^1 G' n2 J+ K+ ^" s
1.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
, M( m" J9 O6 ^0 Y' x( N& \7 s立秋七月节指坤      处暑七月中指申" T& c8 m$ w2 @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立秋七月节指坤[坤,三爻皆阴,经常和"乾"一起组词成“乾坤”,象征天地,阴阳,父母等;坤是八卦之一,在易经中,乾代表“至阳、健进”的事物,坤则是“至柔、顺承”的象征,一阳一阴、一刚一柔、一动一静,互为弥补,相得益彰。《周易·易经》六十四卦之二。],太阳达黄经135°,斗柄指向西南方位,南偏西45°,于每年公历8月7或8日交节。“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4 }% {* G5 e3 V' T7 ~& r2 D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在节气排列顺序上,处暑在立秋之后,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末暑)才出暑。二十四节气有“三暑”(小暑、大暑、处暑),“三暑”中间还夹一个“立秋”节气,立秋之后才是处暑(末暑)。“三暑”与“三伏”均代表高温酷热天气,“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暑天比较长。5 S! \- h) e4 A4 P
立秋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从立秋开始,阳气渐收,万物内敛。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秋天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立秋时,古时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还有“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k$ D1 G6 @  d
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立秋(节气)以后,秋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因而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东汉崔寔[shí]《四民月令》:“朝立秋,冷飕飕;夜立秋,热到头。” 2024年立秋时间是8月7日08:09:01,农历七月初四,属于晚立秋。9 t; F! P, y5 T3 {3 u9 p
立秋三候:“初侯凉风至”,“二侯白露降”,“三侯寒蝉鸣”,意思是立秋后,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偏南风逐渐减少。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空气中的水蒸气,清晨在植物上凝结成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这时候的蝉,食物充足,温度适宜,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一候为5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变凉是气候趋势。
1 U0 C, [. [( \) D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 ~/ t+ v  G" K( a
处暑七月中指申,太阳黄经达150°,斗柄指向西南方位,西偏南30°,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时至处暑,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三暑”之“末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  9 ]! j' i+ c5 `- @0 G5 T+ ?; L
处暑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南移、太阳辐射减弱,副热带高压也向南撤退,暑意渐消。(亚热带大致23.5°N-40°N、23.5°S-40°S附近。副热带高压对中、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之间的水汽、热量、能量的输送和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雷暴活动也不及炎夏那般活跃,全国各地的暴雨总趋势减弱。, m, M2 C! |: {' y+ j
处暑的民俗活动很多,如吃鸭子、放河灯、开渔节、煎药茶、拜土地公等。处暑当天,太阳直射点已经由“夏至”那天的北纬23°26′,向南移动到北纬11°28′。此时,如果夜晚观北斗七星,会发现弯弯的斗柄还是指向西南方向。处暑的到来,同时也意味着进入干支历申月的下半月。
$ \: m, j( |! L" O3 b处暑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意思是,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如“五谷丰登”。
2 c+ T$ ?7 ]. i4 g1 D《二十四节气之处暑》0 M1 W  t8 L- G; k0 |2 m  ]
(贵谷子). D5 e1 a- ]% l8 G
天地乾坤始渐肃,鹰隼捕鸟稷乃登。
# ]% B" h% J# V: l$ F$ q% k6 @冷热交换试拳脚,一场秋雨一场寒。]! k/ r# D8 M1 U! b1 M& V5 |
白露八月节指庚      秋分八月中指酉
  Q0 f3 m. N! a3 e% X[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秋季第3个节气,干支历申月的结束与酉月的起始。白露八月节指庚,太阳达黄经165度; 斗柄指向西南方位,西偏南15°,于公历9月7-9日交节。“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有阳光尚热,但傍晚后气温便很快下降,昼夜温差大。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冷空气转守为攻,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光照强度减弱,地面辐射散热快,所以温度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白露基本结束了暑天的闷热,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以白形容秋露,故名“白露”。  X; }$ `& ~( U& v# f
白露为八月节,暑气渐消,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诗经》中的名句:“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就是芦苇。苇丛拂晨光极目苍凉,清露凝雪莹遍地残芳。芦荻无花秋水长,淡云微雨似潇湘,秋容憔悴。那伊人在哪里呢?雨菲烟蒙中,秋波阻隔,只闻秋风吟。“白露为霜”的霜,非霜降之霜,霜降为霜之冰晶,而白露之“霜”不过是气温骤降,清露因沉浊而变奶白,感伤形容而已。白露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意思是,鸿为大,雁为小,是不同的两种飞禽。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鸿雁和燕子等候鸟开始南飞避寒,各种鸟类开始贮存过冬的食物。玄鸟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来,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鸟,南飞带来生机。如今北飞为归,红花半落燕归去,秋风萧瑟,要白露满山叶飞坠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玄鸟解见春分(春分初候,玄鸟至;燕来也),此时自北而往南迁也,燕乃南方之鸟,故曰归。”三候群鸟养羞。这个“羞”同“馐”,是美食。“玄武藏木荫,丹鸟还养羞”,养羞是指诸鸟感知到肃杀之气,纷纷储食以备冬,如藏珍馔[zhuàn]。《逸周书·时训》:“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羣鸟养羞。”" H1 F3 Y/ M0 K& S5 j9 p- k0 X! h
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贮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这会儿农民也忙着收获庄稼,正所谓“抢秋抢秋,不抢就丢”。白露期间的各地民俗,主要有祭祀大禹、酿五谷酒、喝白露茶等。2 {; f& E1 c0 ~6 B) t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秋分八月中指酉,太阳达黄经180°,斗柄指向正西方位,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
9 A3 [: X6 Q#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由“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现在的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 ]& P& ?! u8 y* e0 X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 _$ U  D- R0 z秋分时节,饮食上要特别注意预防秋燥。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秋分的“燥”是凉燥,白露的“燥”是“温燥”,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像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等,都是调养佳品。
. {' p/ S( \/ ~' c, {秋分时节,还可适当多吃一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水果吃多了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疾病。+ _  T# p0 v  V3 |
秋分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哪怕比以往早10分钟,也是进步。尤其是女性朋友,更要注意早睡早起。夜愈深,寒气愈重,寒气很容易入侵体内,给以后腰腿疼痛埋下隐患,还会导致咳嗽等疾病。 秋日清晨气温低,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增减衣服。在锻炼时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应等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外衣。尤其是老年人外出运动更要注意早晚温差,以免受凉。]
4 ]2 l4 u4 s/ e7 e  x, M4 b/ m2 Y寒露九月节指辛      霜降九月中指戌
$ L$ U2 h1 B$ H" d3 R4 x- M)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九月节指辛,太阳到达黄经195°,斗柄指向西偏北15°方位,在每年公历10月7日-9日交节。寒露,是深秋的节令,干支历戌月的起始。 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进入寒露,时有冷空气南下,昼夜温差较大,并且秋燥明显。寒露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gé];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4 i1 s7 {" Y* e  w) ]0 t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八个节气,秋季的第六个节气。霜降九月中指戌,太阳到达黄经210°,斗柄指向西偏北30°方位。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霜降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意思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中医专家指出,防秋燥、防秋郁、防寒是霜降期间的健康防护重点。秋燥表现为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因此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苹果、香蕉等滋阴润燥食物。晚秋时节的肃杀景象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应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羊肉和豆类等;还要适当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如歌舞、登山等集体活动。另外,这个季节不是人人适合“秋冻”。对抵抗力差的老年人,应及时关注天气,按时增减衣服,以免湿邪、寒邪入侵,导致生病。
/ E% p- @+ d* j" S霜降吃柿子的传说,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小的时候家中十分贫困,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没有办法,只好拿起讨饭碗、扯起打狗棍四处讨饭。有一年霜降节,已经两天没饭吃的朱元璋饿得两眼发黑,四肢无力。当他跌跌撞撞走到一个小村庄时,顿时眼前一亮,发现村边的一处烂瓦堆里长着一棵柿子树,上面结满了红彤彤的柿子。朱元璋一见,兴奋极了,心里想着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于是,使出浑身力气爬到树上,吃了一顿柿子大餐,这才得以从阎王爷那里捡回了一条小命。而且一整个冬天没有流鼻涕,也没有裂嘴唇。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有一年霜降节领兵再次路过那个小村庄,发现那棵柿子树还在,上面依然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面对此情此景,朱元璋思绪万千,正是这棵柿子树才使自己免于成为饿殍[piǎo]。他仰望着这棵平平常常的柿子树,缓缓脱下自己的红色战袍,又亲自爬了上去,郑重其事地把战袍披在柿子树上,并封它为“凌霜侯”,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去。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开来后,就逐渐形成了霜降吃柿子的习俗。]# K1 ?; k3 p1 l, Y+ s
立冬十月节指乾      小雪十月中指亥
2 N' m" `0 v2 }- F, m$ r3 K[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起始。立冬十月节指乾[八卦之一,三爻皆阳,象征天。又六十四卦之一,乾下乾上。象征阳性或刚健。《易·说卦》:“乾,健也。”又:“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太阳黄经达225°,斗柄指向西偏北45°方位,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季节划分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节气法”与“气温法”。中国传统上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冬”作为冬季起始;“节气法”划分的冬季,表示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气温法”划分季节以日平均气温连续五天稳定降到10℃以下为冬季起始;气温法划分的冬季,表示天气寒冷了。7 _; y+ `" ~- K0 E$ I% q
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shèn]。”意思是此节气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人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3 A& S$ r: ~1 L1 v0 a* x
对“立冬”的理解,我们还不能仅仅停留在冬天开始的意思上。追根溯源,古人对“立”的理解与现代人一样,是建立、开始的意思。但“冬”字就不那么简单了,在古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冬”的解释是:“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说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看来,立冬不仅仅代表着冬天的来临。完整地说,立冬是表示冬季开始,万物收藏,归避寒冷的意思。4 _3 X+ m# p+ m
在食俗方面,立冬则有吃倭瓜饺子的风俗。立冬时,到市场买倭瓜,已很少见。这种倭瓜是夏天买的,存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做饺子馅,味道既同大白菜有异,也与夏天的倭瓜馅不同,还要蘸醋加烂蒜吃,才算别有一番滋味。立冬为什么吃饺子?因我国以农立国,很重视二十四节气,“节”者,草木新的生长点也。秋收冬藏,这一天,改善一下生活,就选择了“好吃不过饺子”。同时,古代认为瓜代表结实,所以《礼记》中有“食瓜亦祭先也”的说法。冬至,中国古有“冬至节”的风俗。冬至也叫“过小年”,百官向皇帝朝贺,民间互相拜贺、宴请。普通百姓则食馄饨,象征咬破混沌天地,迎来新生。而在我国南方,立冬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在台湾立冬这一天,街头的“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餐厅高朋满座。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n' w( o1 Q4 n# O; H! C8 {2 r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节气,冬季第2个节气,时间在每年公历11月22或23日,即太阳到达黄经240°时,小雪十月中指亥,斗柄指向北偏西30°方位。小雪是反映降水与气温的节气,它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小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天气会越来越冷、降水量渐增。7 Z8 s+ L+ \  A! I
这个节气之所以叫小雪,是因为"雪"是寒冷天气的产物,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来比喻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小雪”是个比喻,反映的是这个节气期间寒流活跃、降水渐增,不是表示这个节气下很小量的雪。小雪节气,东亚地区已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经向环流,西伯利亚地区常有低压或低槽,东移时会有大规模的冷空气南下,中国东南部会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 O+ y$ B+ C) v
小雪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早睡晚起,人们要适当早睡,同时,早晨也不宜起得太早,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衣着,太厚太薄都不好。建议外出时,体质弱的人最好穿高领而且护腰的服装。注意脚部的保暖,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以促进血液循环。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天冷也要注意通风。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小时呼出的二氧化碳就有20多升,所以要经常开窗换气。# [+ {% c) ^* i
小雪节气前后,由于夜间时间越来越长,白天时间越来越短,阳气潜藏,阴气渐盛,气温降低,天气时常阴冷晦暗,再加上树叶凋零,寒风瑟瑟,人们的心情很容易受到影响,引起心理上的一些感伤,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甚至会导致抑郁症状的发生。此时应调节自己的心态,注意精神的调养。保持乐观,节喜制怒,多听听音乐,让美妙的旋律为生活增添乐趣,同时,要多参加娱乐活动,多晒太阳,以激起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 G; v0 d$ k% P* ?, Y% \
大雪十一月节指壬    冬至十一月中指子; i& h7 m# K( k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时间是公历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也是干支历亥月的结束以及子月的起始;太阳到达黄经255度,大雪十一月节指壬,斗柄指向北偏西15°方位。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相反,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5 H! j: L8 i' t  B; X. b9 V) D
“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盐、花椒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到来。
% t6 N' `. O: l/ o冬天进补,开春打虎。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大雪节气前后,柑桔类水果大量上市,像南丰蜜桔、官西釉子、脐橙雪橙都是现在的当家水果。适当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大雪时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长,因而有农谚“大雪小雪、煮饭不息”等说法,用以形容白昼短到了农妇们几乎要连着做三顿饭的程度。可常喝姜枣汤抗寒;吃桔子、用薄荷油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大雪的时候吃火锅是个不错的选择。! M: _( I. Z! R9 Q" y; W2 F
大雪三候:“一候鹃鸥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这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由于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正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所以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的一种,也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人常说,“瑞雪兆丰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可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围的温度不会因寒流侵袭而降得很低,为冬作物创造了良好的越冬环境。积雪融化时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可供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另外,雪水中氮化物的含量是普通雨水的5倍,还有一定的肥田作用。所以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 T* G3 H  Z' P( i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样的谚语。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还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凉解毒。郑板桥有一幅养生保健联也提到过萝卜与茶:“青菜萝卜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萝卜的养生、保健、药用效应与茶有着相融之处。4 ~9 l" Z( n: G/ k3 n0 U1 t% ~- a
养生家提出,冬季养生宜多食热粥。如我国民间有冬至吃赤豆粥及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习惯,常吃此类粥有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此外,还可常食有养心除烦作用的小麦粥、益精养阴的芝麻粥、消食化痰的萝卜粥、养阴固精的胡桃粥、健脾养胃的茯苓粥、益气养阴的大枣粥等。' i! W1 M) @) y9 i+ U) S- c
冬至, 又称“冬节”、“贺冬”,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八大天象类节气之一,与夏至相对。冬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开始,冬至十一月中指子,斗柄指向正北方位。时于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 l+ ]- w% l5 y/ W  B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23°26'S)。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了50%。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 {4 x- n) X/ `
比较常见的是,在中国北方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等地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1 Y: j- F  v9 V% {: D! b$ a现代天文科学测定,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阳光对北半球最倾斜,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冬至过后,太阳直射点又慢慢地向北回归线转移。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盛转衰,由动转静。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
0 B0 w9 {6 Z2 A- \2 Q, k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大雪是“进补”的好时节,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冬令进补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的现象得到改善。冬令进补还能调节体内的物质代谢,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贮存于体内,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升发,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壮骨、养阴益精。冬季食补应供给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
& c2 _  K/ ~0 I6 @2 f小寒十二月节指癸    大寒十二月中指丑1 l) v5 U: J5 Y! |8 b
[小寒,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时间是在公历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小寒十二月节指癸,斗柄指向北偏东15°方位。对于中国而言,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 O) |. e3 V1 Q2 ~& S# e小寒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qú]”,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是腊八节,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腊八节主要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节日习俗是喝腊八粥。  f7 f7 V! g! |6 ^* v; X
大寒,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21日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十二月中指丑,斗柄指向北偏东30°方位。《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解释道:“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极言大寒之冷。这个气节处在三九、四九时段,此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时节,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时期。民谚云:“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它是一个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 z6 U3 d3 V3 ~! j; h1 w& r
虽然在冬至节气是北半球太阳高度最低的时候,但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却是在冬至节气以后的小寒、大寒节气,尤其是大寒节气;这是因为冬至节气以后,太阳光的直射点会逐渐的北移,但在其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始终还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热量始终处于散失的状态,白天吸收的热量还是少于夜晚释放的热量,因此冬至之后,北半球的温度还在持续降低,在大寒节气时段温度降到最低。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度大,南北地区在气候上有很大的差异。根据中国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在北方地区大寒节气是没有小寒冷的;但对于南方一些沿海地区来说,最冷是在大寒节气。- r, Y$ w" ]6 d7 ~+ @* N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期。大寒三候: 鸡乳‌,征鸟厉疾,水泽腹坚。一候指的是母鸡开始孵小鸡。母鸡感受到寒冷中漂浮的春意,开始准备繁衍后代。这是因为春日的阳光即将到来,母鸡提前感知到春天的阳气,开始孵小鸡。第二候描述的是鹰隼等猛禽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这些鸟类变得杀气盛极,迅猛凶戾。第三候指的是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在一年中的最后几天,湖面上的冰会结到湖中央,整个冰面变得非常坚固,人们可以在上面自由地玩耍。大寒三候不仅描述了自然界的变化,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理解。这些物候现象的变化,预示着季节的更替和春天的临近。]" H( f* w" C8 X8 P8 B2 X

# k* R# X7 X3 W5 u二十四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解之也。6 l* }( c3 a8 p9 w; d6 P: f
历法的目的是为了记时,是对年、月、日、时的设定;是为了掌握寒暑温凉的变化,满足农作物的种、生、长、收、藏等农事劳作的需要。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与植物、动物一样离不开太阳、月亮,因此,历法也在一定程度上,粗线条地反映出人的生命、生活活动规律;反映出先民已经认识到气候环境与人的生存、健康的关系,认识到气候环境的异常变化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文中“决病生死”,是辨别、判断疾病发生与生死预后;决,断也,判也。即是根据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气候正常与异常,来辨别四时八节二十四节气的顺与逆。从而揆度人发病与病情的预后。; h! Q; J  C. t3 Y0 }
《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8.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阴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末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7 s% n7 W' E  {9 `/ c2 f
《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何也?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何如?岐伯曰: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生则病。帝曰:善。请言其应。岐伯曰: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
) V$ e% g+ {1 W$ W《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说:“至而至”,与季节相应为常。“至而不至”、“至而太过”、“未至而至”,与季节不相应为变。判断常变的标准,从自然界来说,根据物候;从人体来说,根据脉象。常则万物化生,身体康健;变则万物不荣,发生疾病。这是中医学中天地一体观、人与天地相应观在分析自然气候变化与人体发病学方面的具体运用。
; Z/ c4 N8 P& W1 @- C7 h3 `9 ^+ V% @) N+ {; J8 m$ d6 g

  ~  n- K2 I3 K* P参考文献:
9 g6 k3 T# [$ R6 g【1】《伤寒论校注》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 u4 u' x1 a, ]2 O  e7 e) H
【2】《黄帝内经》
& {# \- k( j$ {7 ^6 s: k) L  Y" m" c【3】《金匮要略》东汉·张仲景
6 h: I# ~6 ~( z6 q2 L- ?( L% N【4】元·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 @( L2 g+ n; K' W% ?0 U2 a【5】《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讲解》方药中 许家松
4 P9 @  R, h& x  q【6】部分内容源自网络* v: r+ v) }+ z5 \/ g
( S2 c  I) T- s  @' J
第四讲《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五),到此结束。感谢曹东义老师!感谢各位中医同道!敬请批评指正。祝您们健康快乐,吉祥如意!6 p  M( J& S7 A$ q* K

7 n' @. s+ Z! @5 ~版权、免责声明:本次讲座“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讲课内容稿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文中内容涉及到的参考文献、书籍和源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或者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所涉及到医理,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t, r  V$ M' }) y  `0 R: @- ~# J% ?/ W+ ~* Z6 z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9-8 08:38:28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9-8 08:37/ g" t4 R, Y! s* E! S' m, p
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 [$ c" [  H9 F6 P第六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
( H$ `) |  D+ r(指导老师:曹东义  讲课:王洪昇)

1 R$ V/ l- l' ^6 m$ F1 Z& h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M% ^1 U/ q9 I$ H5 m# v, P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5 k% x, Z, Y, i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 H' `# X+ w/ }. H& |; ^. |
       2024年9月8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王洪昇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0 o0 ?6 L' ~6 E
       第六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五)) t. W9 Q. G; C8 V! U5 `0 u/ p9 o8 P
       内容简介: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6 b% E; Q6 y' k) `: U
; ]1 l; E" G: r' U* {, Q3 {. m% u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3 m4 z6 V7 M( }3 k      祝贺河北涿州的中医学者王洪昇先生讲座成功!他与大家一起学习了 《伤寒论校注》: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
- S% N- N* Q" R$ R% K        中医的病因,虽然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之说,但是主要的还是“邪正斗争”,也就是外在环境虽然有伤害因素,但是是否发病主要决定于身体的抗病能力,季节因素只是外在因素的一种,而不是发病的决定因素。在同一季节发病的人,即使是同一个传染病,即使都是表证阶段,有的需要辛温发汗,有的需要辛凉解表,所以,不能把环境因素看的过于重要,这也是张仲景“观其脉证,随症治之”的重要贡献。$ w2 x& N% z6 K) [
       毫无疑问,张仲景承先启后,在传染病的理论阐述之中,必然遵循前人的有关探索和论述,但是,具体病证的治疗,则不受《素问》“日传一经”思想的束缚,而把“辨证论治”的思想树立起来,这是一个伟大的创新和发展。6 o+ d' P9 C- s0 M
           “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决病法”是一般规律,凡是规矩、一般规律,也都是大概率事件,不是必定会这样表现。
) \0 a7 Q6 c; w" J        临床上,病人需要服用白虎汤、承气汤的时候,就不能纠结于他是不是“伤寒病”,伤寒是热病,不是寒病。这是需要大家注意的事情。
$ t( f6 a& S3 p        感谢王洪昇先生的讲述和分享。
% y; _1 ~5 Q# {4 t$ w1 h3 Q1 E9 k( j3 T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9-15 09:27:12 | 阅读全部
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 q9 W8 K! J( U% E/ V! q第六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 ?0 n; _( E3 Z8 d7 c* z1 W
(指导老师:曹东义  讲课:王洪昇)% d1 R$ B+ v* e; q
) o# ^' h$ P/ z; ]7 C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 w' X5 l& u0 c+ d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 T9 o; M9 f1 N) N' ?+ [7 ]
2024年9月15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王洪昇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H8 [$ }: K# u! @8 N0 j
第六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六)' }9 B3 W0 G  m! a) r7 b: P+ k# c5 }
内容简介:本篇可視為外感熱病學的概論,傷寒辨證之規範。内容包括四時正氣之序、预防傷寒之法、感而即病之傷寒、伏氣所發之温病與暑病、時行疫氣之寒疫與冬温、新感激發伏邪的温疟,風温、温毒與温疫、六經傷寒與兩感為病等,并以斗历候氣法占测正令,以驗太過與不及,還對外感病的治療、護理及預後作了原則性的論述。
1 s. ^0 m5 R) O5 e! V9 }2 V& z《傷寒論辨證廣注<卷二>》[汪琥]:此仲景《傷寒論》一部綱領,以故爲例之首,至王叔和反以脉法列於前者,此撰次之僭也[jiàn超越本分]。推前人立法之意,以傷寒一證,寒邪之氣自外而傷於人,則人在氣交之中,同是受寒,當分四時之不同。蓋春之寒,必兼温氣而至;夏之寒,必兼暑氣而至;秋之寒,必兼燥氣而至;長夏四季之寒,必兼濕氣而至;惟冬之寒爲正寒。……大抵病兼異氣,必因乎時;藥有異宜,亦因乎時。……所以傷寒之稱,一名時氣。知時知氣,斯醫之爲道可判然於胸中矣。8 H  C1 s1 L4 F4 S$ K! B7 b
《傷寒論本義<卷首>》[魏荔彤]:傷寒例,叔和氏修緝醫聖之書,發其凡例也,列於論首,名之曰例。標題原未有序字,后人以其文近於序,故更名之曰序例。成氏注之,方氏删之,喻氏駁之,程氏嘻笑且怒罵之,以爲僭濫[赏罚失当,过而无度],以爲悖謬。愚平心静氣論之,其意亦未大舛,特欲推廣傷寒於傷寒外耳,不知《傷寒論》原非專論傷寒内也。7 Q5 l3 r6 \! P4 k& D
2.《阴阳大论》云[阴阳大论,汉以前医籍,今佚]: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清凉,冬气冰列[《注解傷寒論》卷一作「冷冽」,《千金方》、《外台秘要》卷一作「凛冽」。冰列:“列”通“冽”,严寒的意思],此则四时正气之序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君子:指能注意摄生的人。固密:保护周密的意思],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触冒:感触冒犯之意],乃名伤寒耳。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毒:为害的意思],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H! q7 v+ G) ?& g$ ^* n
[语译]“阴阳大论”说:春季气候温和,夏季气候炎热,秋季气候凉爽,冬季气候凛冽,这是四时气候变化的正常顺序。冬天的气候严寒,一切生物皆自动的收藏伏匿,因此懂得养生的人,也注意防护周密,就可不被寒邪所伤,反之感受了寒邪,就叫做伤寒病。其实春温、夏暑、秋燥、冬寒这四时的气候,皆可以使人致病,而这里所以特别提出伤寒为害者,因为它是严厉肃杀之气,是最厉害的致病因素的缘故。
" X# d# o$ T( F9 N[提要]本段指出外感病与四时气候的关系,特举冬时伤寒为例,并揭示预防的重要性。
# Q, x0 a9 ?. `/ v' ~[浅释]春夏主阳,秋冬主阴,阳主生长,阴主收藏,随着四时的变化更递,万物也不断的发展变化。《素问·四时[气]调神大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chè裂开],毋[wú]扰乎阳。”这是古人从自然界寒暑递变,阴阳消长的现象中,认识到人体生长收藏的生理动态,必须随着气候的转变而调节适应,才不致受到六淫的影响而发生疾病。冬三月阳气潜藏,纯阴用事,地坼水冰,寒风凛冽,在这时候,必须根据冬季气候严寒的特点,注意摄养身体,不使阳气外泄,庶不致被寒邪所伤。按照冬季养生御寒,以预防疾病的原则,推论到其他季节,当然也不例外。只有适应每个季节气候的特点,才不致被外邪所侵袭,不然的话,春风、夏暑、秋燥,无不可以致病,不但冬寒如此。
+ s  D: y$ m% X. @, K[选注] 汪苓友[清代医家。汪琥,字苓友,号青溪子。江苏长州人。于伤寒学有造诣,博览前人关于伤寒之各种著作。著有《伤寒论辨证广注》、《中寒论辨证广注》、《痘疹广金镜录》、《养生君主编》等多种著作行世。]:《内经》“本论”中语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愚以仲景所云温和者,即是风气,其令为春而主生;云暑热者,即是暑气,其令为夏而主长;云清凉者,即是燥气,其令为秋而主收;云冷冽者,即是寒气,其令为冬而主藏。其不言湿气者,已具于四季之中,而生长收藏之道备焉,故云四时正气之序……冬气冷冽而为寒,则其令主藏,养生君子亦宜效万物而深藏。固密者,居处周密也,处不周密,则触冒严寒之气,所以谓之伤寒。又:春风夏暑秋燥冬寒,此谓四时之气,成注以秋气为湿,误矣。愚以湿气,即具于长夏及四季之中,此言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不独冬时之有伤寒也。, |9 m' N3 V3 H+ N
王朴庄[清代医学家,王丙(生卒年不详),字绳林(一作绳孙),号朴庄,吴县(今属江苏)人,系徐州府学教授王瓒之曾孙,清代名医陆懋修之外曾祖父。自幼聪颖,攻读医学甚力,尤擅长于伤寒之学。著有《伤寒论注》、《脉诀引方论证》、《考正古今权量说》、《伤寒序例新注》、《读伤寒论心法》等,未见传世。]:此言不善摄生者,正气亦能为病也,非指四时逆气言。
" N& |' G6 Z' Z6 o0 G[按语]春温、夏暑、秋凉、冬寒,是四时气候的正常变化,一般并不致病,只有当调摄不慎,才会生病。因此,本条主旨是示人应适应四时气候的变化特点进行调摄身体,庶可达到预防、保健的目的。这一精神,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不应当以人废言,即使是王叔和所作,也不应否定。汪注析理极是,王氏注语也颇切要。
# y, _* O  P. e1 M刘渡舟先生:《阴阳大论》是一本书的书名,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里提到了这本书,说明他写《伤寒杂病论》是有继承性的。他继承什么了?有《素问》《灵枢》《难经》,还有《阴阳大论》。在“伤寒例"当中,他开头就引用了《阴阳大论》的内容。现在有些人说这书不是张仲景的,是王叔和的,就不那么重视“伤寒例”。我认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王叔和虽然整理了张仲景的著作,但整理归整理,不等于就是他的著作。现在有很多老大夫的书也好,文章也好,都是他的学生或者儿女整理的。这些东西仍然是老大夫的,不能说一整理就成别人的了吧?王叔和首次整理了这本书,有功于张仲景。经过他的整理,这本书才传了下来。虽然如此,这本书还是张仲景的,不能记在王叔和账上。分析《阴阳大论》中的描述,显而易见是张仲景原来的话,他在原序里说过嘛![刘渡舟先生说张仲景在《伤寒论》原序里提到了《阴阳大论》这本书,序中原文: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Z8 w1 _! X4 O+ }5 \% I4 _' i
《傷寒總病論·<卷一·叙論>》[龐安時]:《素問》云:冬三月,是謂閉藏,水冰地裂,無擾乎陽。又云:彼春之暖,爲夏之暑,彼秋之忿,爲冬之怒。是以嚴寒冬令,爲殺厲之氣也。故君子善知攝生,當嚴寒之時,周密居室而不犯寒毒。
+ H. q% w/ f. K. E《注解傷寒論》[成無己]:春夏爲陽,春温夏熱者,以陽之動,始於温,盛於暑故也。秋冬爲陰,秋凉而冬寒者,以陰之動,始於清,盛於寒故也。冬三月,純陰用事,陽乃伏藏,水冰地坼,寒氣嚴凝,當是之時,善攝生者,出處固密,去寒就温,則不傷於寒。其涉寒冷,觸冒霜雪爲病者,謂之傷寒也。春風、夏暑、秋濕、冬寒,謂之四時之氣。熱爲陽,陽主生;寒爲陰,陰主殺。陰寒爲病,最爲肅殺毒厲之氣。/ V8 \; n: y4 \6 A/ }$ c
《校正王樸莊傷寒論注<傷寒例新注>》[陸懋修]:仲景原文首着“四時之氣”四字,則《傷寒論》之不獨言冬月傷寒,而併春夏秋三時之温熱濕燥論之,豈不顯然。1 z) R5 Y$ v1 c5 ?& H
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者[“春夏多温热病者”,成本无“者”字],皆由冬时触寒所致[触寒所致,《外台秘要》卷一作「觸冒寒冷之所致」],非时行之气也[時行,《太平圣惠方》卷八「時」作「天」。/时行之气:指四时不正常的气候。凡由气候不正,引起很多人发生症状相似的疾病,称为时行病]。
  R% l3 f7 t, u8 a1 L2 {[语译]受寒以后,即时发病的叫做伤寒。如果未即时发病,寒毒藏在人体肌肉皮肤之间,到了春天发病的,就变成为温病;到了夏天发病的,就变成为暑病。暑病的热势最高重于温病。所以劳苦的人,在春夏多患温热病,正是由于冬天受寒,寒毒蕴藏而致,它不是时行之邪所致的疾病。
3 G6 n" R0 L- k' n& M4 j: {[提要]本段以冬日感寒,随着发病季节的不同,区别伤寒,温病和暑病。7 y+ j3 e& g1 z4 A# d' F( q9 N7 s
[浅释]冬季触冒寒邪,有感而即发与伏而后发的不同:感寒即病者,邪客皮肤,伤及营卫,以致恶寒发热,头痛项强的,称为伤寒。其感而不即病者,因鉴于邪自皮毛而受,因推断为“寒毒藏于肌肤”,其实并非真是寒毒内藏,但是人体阳气为寒邪所遏,已伏下以后为温病、暑病的远因,及至次年春季阳气升浮,于是发生温病。也有春季未病,至夏季暑热之时,郁遏已久的阳气随炎暑而外发,即为暑病。暑病和温病,除了发病季节的区分,还有暑病的热势重于温病,也可作为参考。正由于劳苦的人,缺食少衣,冬季触冒霜雪,涉水履冰,受寒的机会极多,所以春夏多患温热疾病,当然,这只是一种推论,不必拘泥。然而,这类温病、暑病,人体内已先有变化,与单纯的感受温邪、暑邪而病,确实有所差异,所以又提出“此非时行之气也”的论断。无论在病因学上还是在诊断学上,仍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8 u. S7 e: X4 D6 f6 H7 P
[选注]《傷寒總病論<卷一叙渝>》[庞安常]:君子善知摄生,当严寒之时,周密居室,而不犯寒毒,其有奔驰荷重劳力之人,皆辛苦之徒也。当阳气闭藏,反扰动之,令郁发腠理,津液强渍,为寒所搏,肤腠反密,寒毒与荣卫相浑,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成病矣。其即时成病者,头痛身疼,肌肤热而恶寒,名曰伤寒。其不即时成病,则寒毒藏于肌肤之间,至春夏阳气发生,则寒毒与阳气相搏于荣卫之间,其患与冬时即病候无异,因春温气而变,名曰温病也;因夏暑气而变,名曰热病也;因八节虚风而变,名曰中风也;因暑湿而变,名曰湿病也;因气运风热相搏而变,名曰风温也。其病本因冬时中寒,随时有变病之形态尔,故大医通谓之伤寒焉。其暑病、湿温、风温,死生不同,形状各异,治别有法。
3 B+ m# I7 ~9 I  i) z2 y2 \: j9 `王安道:即病谓之伤寒,不即病谓之温与暑。夫伤寒、温、暑,其类虽殊,其所受之原则不殊也。由其原之不殊,故一以伤寒而为称;由其类之殊,故施治不得以相混。又:有病因,有病名,有病形。辨其因,正其名,察其形,三者俱当,始可以言治矣。一或未明,而曰不误于人,吾未之信也。且如伤寒,此以病因而为病名者也;温病、热病,此以天时与病形而为病名者也。由三者皆起于感寒,或者通以伤寒称之。夫通称伤寒者,原其因之同耳。至于用药,则不可一例而施也……伤寒即发于天令寒冷之时,而寒邪在表,闭其腠理,故非辛甘温之剂不足以散之,此仲景桂枝、麻黄等汤之所以必用也。温病、热病后发于天令暄热之时,怫热自内而达于外,郁其腠理,无寒在表,故非辛凉或苦寒或酸苦之剂不足以解之,此仲景桂枝、麻黄等汤独治外者之所以不可用,而后人所处水解散、大黄汤、千金汤、防风通圣散之类,兼治内外者之所以可用也。1 D2 D  [! m) Z- Y1 o1 ~
[按语]伤寒这一病名,有广、狭两种涵义,本条前节所说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就是指的狭义伤寒,不即病而到了春天发为温病,到了夏天发为暑病,乃是属于广义伤寒的范围。正如《内经》所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又如《难经》所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都是指的广义伤寒。由于发病季节不一,因而分列各种病名。庞氏关于寒毒藏于肌肤与随时变病等问题都有阐发,王氏提出病因、病名、病形三个不同概念,据以说明伤寒与温、暑的异同,析理尤其精辟,不但明确了温、暑病的发病特点,而且突出了温、暑病的治疗大法和列举了一些代表方剂,颇能补《伤寒例》的不足。' ]9 z% b4 Q% J& Z& a  [+ a2 d% A
刘渡舟先生:本条指出伏邪为病,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个问题是伤寒,“伤寒例”还是讲伤寒的,“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然后就说“中而即病者”,“中者,伤也”,我们说:“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那不就是伤寒吗?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伏邪为病,它不马上出现病证,因为寒毒藏于肌肤,邪气伏藏起来了,这就叫伏气,我们讲“脉法”时不是讲了伏气吗?[平脉法第二 6.师日: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人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欲下利。]这个情况是客观存在的。邪气伤人,都有这样两个情况;一个是即病的,一个是不即病的。西医也讲潜伏期,说明有这样的事实。不即病也就是暂时不病,并不等于它一直不为病,必然要有所发作。“伤寒例”也告诉我们:伏气为病的前身是伤寒病,温病也好,暑病也好,也属于伤寒这一类,也是由伤寒衍化而来的,有在人体过渡的这么一个情况。有的时候,书越读越明。古人认为温病中有伏气之说,现在就不太讲究了。. @2 ~6 d# Z5 U, F& {. g3 U- G
《傷寒微旨論·卷上·傷寒源》[韓祗[zhī]和]:夫傷寒之病,醫者多不審察病之本源,但只云病傷寒,即不知其始自陽氣内鬱結,而后爲熱病矣。自冬至之后,一陽漸生,陽氧微弱,猶未能上行,《易》曰“潜龍勿用”是也。至小寒之后,立春以前,寒毒殺厲之氣大行,時中於人,則傳在臟腑,其内伏之陽被寒毒所折,深浹[jiā]於骨髓之間,應時不得宣暢。所感寒氣淺者,至春之時,伏陽早得發泄,則其病輕,名曰温病;感寒重者,至夏至之后,真陰漸發,其伏陽不得停留,或遇風寒,或因飲食沐浴所傷,其骨髓間鬱結之陽氣爲外邪所引,方得發泄,伏陽既出肌膚,而遇天氣炎熱,兩熱相干,即病證多變,名曰熱病。6 ?& L7 d+ l- h1 R
按《素問·生氣通天》云:冬傷于寒。注云:冬寒且凝,春陽氣發,寒不爲釋,陽怫於中,舆寒相持,故病温。又《熱論》云:人之傷於寒也,則病熱。注云:寒毒薄於肌膚,陽氣不得散發而内怫結,故傷寒者反爲熱病也。以此證之,即傷寒之病,本於内伏之陽爲患也。
" o' i9 z; z' Y% N5 W# Q# m《注解傷寒論》[成無己]:《内經》曰:先夏至日爲温病,后夏至日爲暑病。温暑之病,本傷於寒而得之,故大醫均謂之傷寒也。
8 ?3 c$ y- z2 _! P7 Z《傷寒補亡諭<卷十八>》[郭雍]:傷寒時氣,證類亦多,或名傷寒,或名温病,或曰時行,或曰温疫,或曰温毒,或以爲輕,或以爲重,論説不一,益令人惑。大抵其病往往有二種,即時發者必輕,經時而發者必重也。且如傷寒一病,仲景以爲冬傷於寒,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蓋初感即發,無藴積之毒氧,雖爲傷寒,其病亦輕。仲景又曰:不即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爲温病,至夏變骂热病。是則既傷於寒,又感於温,兩邪相搏,合爲一病,如人遇盗,又有同恶濟之者,何可支也。故傷寒冬不即發,遇春而發者,比於冬之傷寒爲重也。又有夏至而發者。蓋寒毒淺近在膚腠,正氣易勝,故難久留,是以即發;其毒稍深,則入於肌肉,正氧不能勝,必假春温之氣開疏腠理而后可發,是以出爲温病;又其毒之甚者,經時既久,深入骨髓,非假大暑消爍,則其毒不可動,此冬傷於寒至夏爲熱病者,所以又重於温也。故古人謂冬傷於寒,輕者夏至以前發爲温,甚者夏至以后發爲暑病也。此三者,其爲傷寒本一也,惟有即發不即發之異,随脉變動,遂大不同。
( U  g9 ~' e/ g7 _4 z- v《傷寒括要<卷上·傷寒總谕>》[李中梓]:仲景方法,爲冬月即病之正傷寒設也,后世混將冬月傷寒之方,通治春夏温熱之病,遗禍至今,未有能改。* F) L5 Z( B- i
《校正王樸莊傷寒論注<傷寒例新注>》[陸懋修]:此言温病熱病,皆非疫病,而皆由觸寒所致,故皆名傷寒。又案:读此兩語,則仲景明明告人以温熱之病即在《傷寒論》中矣。! K2 K6 Q& @5 x; C% G" X8 c( _" b
* Z0 q" ~+ C. I8 M

6 Q( G' w& W: L3 G0 y$ c& p2 u
7 g# _/ n% R7 _: {! q& V参考文献:. ~+ T  y" x5 C. z
【1】《伤寒论校注》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 A1 s% W% g0 A4 y8 K
【2】《伤寒论语译》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1 j( ?( n- U% n4 H0 B
【3】《伤寒论译释》陈亦人& X0 Z7 G+ |- C7 B; e4 M" x
【4】《刘渡舟伤寒论专题讲座》 刘渡舟著  王庆国、李宇航、陈萌整理
# D) t7 r) X. ?7 S/ ~" R- `' _【5】《伤寒论集解》(历代医家伤寒论注解辑要)聂惠民、王庆国、高飞编集
" x; x2 p- x; I0 h$ Y( y【6】《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 e6 L: G6 Y$ b
【7】《医宗金鉴》清·吴谦等编# i0 p6 [  z6 j3 n
【8】《伤寒来苏集》清·柯琴著
# S5 Q9 ]% ?7 d【9】《伤寒论条辨》明·方中行* }/ d" C. |$ g/ a
【10】《医门棒喝》清·章楠' `& w0 N+ q. B+ j, I/ k# n
【11】《伤寒悬解》清·黄元御
8 U6 ~6 ]1 ?/ w, z【12】《伤寒论集注》清·张志聪
3 n5 R8 T1 I2 }- W5 g9 Y【13】《伤寒证治准绳》清·王肯堂
8 i: Z$ ~6 `8 k6 y# m0 M' _【14】部分内容源自网络
2 a" M+ J6 T6 I) \6 _$ h! y1 T% y# n. Z& M
第四讲《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六),到此结束。感谢曹东义老师!感谢各位中医同道!敬请批评指正。祝您们健康快乐,吉祥如意!
- ^0 r$ q. s6 G2 u! B/ `" N8 |1 B- R. D( \  x& v  B
版权、免责声明:本次讲座“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讲课内容稿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文中内容涉及到的参考文献、书籍和源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或者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所涉及到医理,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 ^  z0 N" R0 c8 g! g' Z5 x. p( V: `% {  p" O! n3 Y- C" x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