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东义 发表于 2025-2-17 19:457 @; \. d/ k) u. K, x2 n, t
(六)扁鹊诊虢太子历史考辨% n, N( B# ?! ]/ b& t
⑴《韩诗外传·十》记载:
1 b8 d# x: I$ e9 I扁鹊过虢侯(按:《史记》无“侯”字,《说苑》 ...
& P# i7 A6 G1 u! p( a2 n五、齐国部分世系及历史事件梳理1 |. E# M9 N6 g6 [2 y$ p( I- Y
据《史记》《吕览》《左传》整理(前730年-前301年部分):# @) @2 d: C2 V; q% \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为周平王东迁东周开始的一年,自此进入春秋时期,春秋时期齐国的第一位君主为齐僖公,最后一位君主为齐康公,其后进入战国时期。0 I3 w6 M9 B; Z% x e% q
⑴齐僖公(齐厘公)姜禄,前730年—前698年在位。" ^8 V/ m3 o. a
齐僖公在位时期,多次主持多国会盟,平息宋国与卫国之间争端,以宋国、郕国不向周天子朝觐而出兵讨伐,平定许国、宋国内乱,与郑国击败狄戎,使齐国形成小霸局面,为春秋三小霸之一。 q$ B+ q7 G) a2 V
春秋三小霸另有郑庄公、楚武王,为春秋初期最早称霸的三位霸主,由于其霸业不如春秋五霸,故被称为三小霸。其中郑庄公为郑氏,名寤生,为“春秋三小霸之首”,郑武公夫人武姜所生,郑武公十七年(公元前754年),武姜又生少子共叔段,因寤生出生时难产(另说窹生为武姜梦中所生),故姜氏不喜欢寤生,而宠爱其弟叔段,但武公终长子寤生为太子,后武姜与共叔段谋反,事发后共叔段逃,郑庄公把母亲武姜安置在城颍,发誓不到黄泉不相见,一年余后,郑庄公开始想念母亲武姜,但却不愿违背誓言,便在颍谷官员颍考叔建议下,郑庄公挖隧道,与母亲武姜黄泉相见,遂恢复正常母子关系,典曰黄泉相见;楚武王三十五年(鲁桓公六年,公元前706年),楚武王入侵随国,先派薳章去求和,随国人派少师主持和谈,斗伯比对楚武王献计,令楚军妆容疲惫颓旧,令少师见此而松懈自大,少师回去后请求追逐楚军,此时季梁劝阻随侯,随侯畏惧涉险而修明政治,楚武王故未来敢攻打 ,而强求随侯替楚国要挟周天子尊封楚武王名号,随侯畏惧楚国,遂派遣使者向周天子进言,然周天子未同意,楚武王三十七年(鲁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楚武王闻讯后大怒,当即自称王号,称“楚武王”,此举一开诸侯僭号称王之先河,时周王室衰微,遂对楚国无可奈何。
b1 Y/ @6 W( @) T⑵齐襄公,姜诸儿,前697年—前686年在位。
% G* X: W1 Y# z齐僖公长子,齐桓公公子小白之异母兄,其在位时荒淫无道,昏庸无能,与其异母妹文姜乱伦,派彭生杀害妹夫鲁桓公,而后再杀彭生以向鲁国交代。时齐国国力渐强,齐襄公曾出兵攻打卫国、鲁国、郑国,公元前686年,齐襄公遭连称、管至父、公孙无知等人所杀,公孙无知自立为君,公元前685年,雍廪袭杀公孙无知,齐襄公之弟公子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
$ K5 o" @& q, I9 F# N' u⑶齐前废公,姜无知(公孙无知),前686年在位。" q+ \% ]! j# J) f- T
齐前庄公之孙,夷仲年之子,齐僖公侄子,齐襄公、齐桓公之堂兄弟,公元前686年,公孙无知联合连称、管至父弑杀齐襄公,自立为君,史称齐前废公,初,公孙无知对大夫雍廪无礼,故雍廪怨恨之,公元前685年,公孙无知至雍林游玩,雍廪趁机袭杀之,公孙无知死后,齐桓公回国即位。5 d5 ?2 a% y) E _5 v3 w6 p
⑷齐桓公,姜小白,前685年—前643年在位。
* \9 W3 w' c. P) Y9 s& k春秋五霸之首,先秦五霸之一,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即国君位,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军政合一,兵民合一,齐国逐渐强盛,公元前681年[鲁庄公十三年]于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以平定宋国动乱,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以周天子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第一次,公元前679年,诸侯与齐桓公在鄄[juàn]地盟会,齐桓公自此成为天下诸侯霸主,齐桓公另灭谭、遂、鄣等小国。时中原华夏诸侯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齐桓公遂打出“尊王攘夷”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然其晚年昏庸,管仲逝后,任用易牙、竖刁等小人,最终病死于孤宫内六十余日,蛆虫满内外而无人知。$ }7 g" e+ S0 a0 o! u! Z1 J
齐桓公小白称霸之前,齐、鲁、宋曾三国争衡,时鲁国强盛,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3年]齐军伐鲁,战于长勺,鲁人曹刿请见,一鼓作气而大败齐军。
7 m: @. S/ Q) {& z鲁庄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62年],鲁庄公将死,问三弟叔牙立后之事,叔牙举荐二哥庆父,庄公问于四弟季友,季友举荐庄公之妻孟任所生的儿子般,季友假托君命毒杀叔牙,庄公死,季友奉般继位,庆父派人暗杀般,季友逃陈,鲁人奉庄公庶子启为鲁闵公。鲁闵公初立,鲁国内乱未定,闵公与齐桓公小白在落姑结盟,请齐国叫季友回国,齐国复派大夫仲孙湫省问鲁国,仲孙湫回报桓公曰“不去庆父,鲁难未已”,寻而闵公被庆父暗杀,季友奉庄公另一庶子逃邾国,庆父逃莒国,见庆父逃,季友回国奉公子申即位,即鲁僖公,复贿赂莒国请求押解庆父回鲁,庆父畏罪中途自杀,时齐国派人与鲁国结盟,鲁国国内之难从此平息。% @9 r/ Y9 B O4 ? I4 S' P' ?/ `9 d
公元前672年,晋献公讨伐骊戎,骊戎首领献其二女[长曰骊姬、次曰少姬]于献公,以此求和,献公悦纳,率军载美人而归,晋国骊姬之乱自此而始。骊姬奸猾诡诈、献媚取怜,得献公专宠,骊姬子名奚齐,少姬生子名卓子,二子得献公喜爱,献公有废太子申生而立奚齐之意,加之骊姬谄媚毒言,申生、重耳、夷吾三公子渐被分化外放,后骊姬构罪于三公子,使晋献公派兵围困,重耳不抵抗,逃往母国——翟,暂为安居。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将崩,欲将晋侯之位传于公子奚齐,且尊骊姬为国母,然献公尸骨未寒,里克、邳郑父等人果聚众作乱,杀死奚齐、卓子[献公与骊姬妹之子],逼死荀息。后秦穆公、里克找回夷吾并帮助夷吾即位为晋惠公,然惠公多疑,欲杀重耳以却后患,重耳辗转经卫、齐、曹、宋、郑、楚、秦,后晋惠公死,其子公子圉继位,是为晋怀公,怀公不及其父,更欲灭重耳而后快,秦穆公助重耳重回晋国,此时重耳已别国在外十九年,至晋,晋人拥立其为晋文公,文公即位后勤于修政,励精图治,终成霸业。) w0 w5 u5 d3 P8 g3 c6 V
⑸齐中废公,姜无诡,前643年在位。
/ l- U% [$ B- {* p+ @公元前643年,即桓公四十三年十月,齐桓公病逝,诸公子争夺君位,齐桓公死后,在易牙、竖刁支持下,杀群吏,逐走诸公子,于此年十二月即位为国君。即位三月后,易牙、竖刁等人因臭名昭著,无诡亦不得人心,皆被大夫高子、国子杀死,齐桓公生前曾将太子昭托付于宋襄公,桓公死后太子昭不得即位,遂奔宋,齐中废公吕无诡死后,宋襄公率本国及邾、曹两国军队送太子昭回国,即位为国君,是为齐孝公,齐中废公无诡因在位时间短暂而无谥号。
, v+ I& i8 h) _⑹齐孝公,姜昭,前642年—前633年在位。
, U8 c$ g" \* R0 q公元前637年,齐孝公六年,夏,宋襄公卒,晋国公子重耳久安于齐不欲归,重耳之妻齐姜与子犯相谋,醉遣重耳西行,途经曹国、宋国、楚国,往秦国。公元前634年,齐孝公九年,时鲁僖公二十六年,夏,鲁国大饥,齐孝公趁机攻鲁,鲁国大夫展喜日夜兼程,在齐鲁边界上遇孝公,以牛羊、酒食犒劳齐国军队。齐侯问鲁人恐乎?展喜对曰:“小人恐矣,君子则否。”齐侯问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展喜对曰:“恃先王之命,昔桓公九合诸侯,尊王攘夷,及君即位,诸侯曰此时齐国之貌实皆是齐桓公小白之功,我鲁国却认为:难道是因为现在已是齐桓公时代之后九年了,所以齐国现在遗弃了曾经自己合诸侯、尊天子、友邻邦的职责了么?如今的齐君和当年桓公相比怎样?我想齐君你肯定和桓公(晚年)不一样,所以恃此以不恐。”齐孝公听此无言以对,班师回国。, P2 ~- H. E+ u M! ~& p
公元前 633年,孝公卒,其弟潘杀太子嗣位,是为昭公。( s# e# I; u+ ?5 K
公元前636年,晋国公子重耳时隔十九年回晋国。! m; I4 h7 o5 v" w
⑺齐昭公,姜潘,前632年—前613年在位。
. W3 u; t8 j9 k' u* u1 m1 u! ~+ s齐孝公十年[戊子,公元前633年],齐孝公死,其异母弟吕潘杀太子嗣位,是为齐昭公,昭公即位后与晋文公重耳联师战楚于城濮,是为城濮之战,晋国称霸,晋文公会齐、宋、鲁、蔡、郑、卫、莒八国之君盟于践土,结为同盟,是为践土之盟。
7 q! e1 v6 Q0 G- ~城濮之战,楚国战败,其后楚国韬光养晦,楚庄王改革内政,使国力强大,并向周定王使者询问祭天地之鼎的大小轻重,意在灭周自立,此即“问鼎中原”。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楚与晋会战于邲[今河南荥阳东北],大胜,旋即进兵围宋,晋人不敢救,中原各小国遂纷纷归楚,楚称霸中原。7 k( h1 \, M! {, |& E* @3 K$ y
鲁僖公二十九年,公元前630年,晋文公重耳与诸侯在翟泉结盟,计划伐郑,鲁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29年,晋军、秦军围郑,郑伯采纳大夫佚之狐建议,派烛之武夜至秦军交涉,秦便与郑私为结盟,晋军见之,亦不得不退,此即烛之武退秦师,此后秦晋之好不复以往,开始决裂。
7 W4 H% K7 j8 }( x& y5 D8 \. k: X鲁僖公三十二年,公元前627年,晋文公死,其子驩继位,为晋襄公。烛之武退秦师后秦、郑结盟,秦将官杞子被派守郑国,杞子自以得郑君信任,密函秦穆公,欲令秦攻郑,时秦国大臣蹇叔哭劝秦穆公不可动用此无名之师而攻郑国,秦穆公未纳,此即蹇叔哭师。后秦伐郑之事败露,遂未伐郑,顺途灭滑国而返,晋国闻秦军欲袭郑国,出师夹攻于殽,秦军覆没,此即殽地败秦。1 p/ V9 d! `. H! \4 U4 i; Q
⑻齐后废公,姜舍,前613年在位。" a/ h5 G/ M. g% U4 l- o, n r$ e4 X
齐昭公二十年[戊申,公元613年],齐昭公死,其子吕舍继位,为齐废后公,同年,齐昭公异母弟吕商人杀吕舍自立为君,是为齐懿公。+ {* Q) x- J- Z# g
⑼齐懿公,姜商人,前612年—前609年在位。+ r F1 F. N1 o$ X# e
齐懿公,齐桓公之子,母为密姬,桓公在时,姜商人与大夫邴原争田邑之界,管仲以商人理屈,将田断归邴氏,商人衔恨,桓公死,六公子无亏、齐孝公昭、齐昭公潘、齐懿公商人、齐惠公元、公子雍相争,竖刁、易牙拥公子无诡为,史称齐中废公,桓公横尸于床,蛆出于户。齐昭公死,其子被公子商人杀死,公子商人即位,是为齐懿公,后尽夺邴氏之田,掘邴原尸而刖之,又恨管仲,削其家封邑,齐懿公好色,淫欲宫中,夺参乘[车夫]阎职之妻,邴原之子邴歜怀恨,与阎职合谋乘懿公出游杀之,归告齐祖庙,逃,齐人恨懿公骄恣,废其子而迎公子元于卫,是为齐惠公。( s5 a8 R" r: b( P( P8 B* I7 R7 D, [
⑽齐惠公,姜元,前608年—前599年在位。
/ d8 f4 ^( C0 O- n* D' N公元前608年,齐惠公元年,春,鲁公子来齐迎妇姜氏归。夏,齐惠公、鲁宣公会于平州[莱芜],齐人取济西之田,公元前606年,齐惠公三年秋,赤狄[居山西长治]侵齐。公元前605年,齐惠公四年春,鲁宣公及齐惠公平莒国及郯国,莒人不肯,鲁宣公伐莒,取向[山东临沂西],夏,赤狄侵齐,秋,鲁宣公访齐。公元前604年,齐惠公五年春,鲁宣公聘齐,齐大夫高固使齐惠侯阻止鲁宣公,迫使宣公以鲁女叔姬与高固为婚,秋九月,齐高固往鲁迎娶叔姬。冬,齐高固携妇子叔姬行“反马”之礼。公元前599年,齐惠公十年春,鲁宣公至齐,齐惠公归济西之田,夏,齐惠公卒,六月,鲁公孙归父如齐葬齐惠公。惠公死,其子姜无野继位,为齐顷公。
* M$ e$ @( a8 q2 _6 Q+ s⑾齐顷公,姜无野,前598年—前582年在位。
0 n. ~" ~* w( g# ^' f齐惠公小妾萧同叔子怀孕,因地位卑贱故未敢言,取柴草而生于野,赖野猫之乳,鹯鹰之护,有人见之而收养,名“无野”,即齐顷公。公元前592年春季,晋景公派遣郤克至齐国盟会,齐顷公羞辱郤克,郤克衔恨,公元前589年,齐顷公率军南下攻鲁国龙邑[山东泰安东南],宠臣卢蒲就癸被杀,顷公怒而攻至巢丘[今山东泰安境内],公元前589年,顷公在鞍之战大败,齐顷公被晋军追逼,“三周华不注”,幸得大臣逢丑父相救,得以逃走,后齐国国势趋衰,顷公低调内敛,周济穷人,照顾鳏寡,颇得民心。
9 S' L+ i. m# F, ^7 y+ k⑿齐灵公,姜环,前581年—前554年在位。
8 p8 N: o8 k% V; w7 E# H齐顷公十七年[公元前582年],齐顷公死,其子齐灵公继位,灵公在位期间,有名相晏弱、晏婴父子相继辅政,国事清明,齐灵公好观女扮男装,为晏婴谏止。灵公即位之初,尊晋为霸主,后渐渐脱离晋国,欲争霸于天下,自灵公二十四年起五次伐鲁,均无战果,齐灵公二十七年,晋国以齐国叛晋伐鲁为由,帅鲁、宋、卫、郑、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共十二家诸侯兴师伐齐,齐灵公亲自率师御敌,大败而归。
# b6 e% y: O6 n( i( \( t⒀齐后庄公,姜光,前553年—前548年在位。+ j8 u% s( k7 q
齐后庄公本为齐灵公太子,然齐灵公为立宠姬所生的公子牙,便派公子光出守即墨,并改立公子牙为太子,并为除公子光而攻鲁国,后灵公病重,大夫崔杼、庆封等从即墨迎回公子光,杀公子牙母子,灵公闻变吐血而亡,太子光即位,是为齐后庄公。公元前548年,齐后庄公因与崔杼之妻东郭姜私通,而遭崔杼等人杀害,齐后庄公死后,崔杼拥立齐后庄公异母弟杵臼即位,是为齐景公。
" ^1 |$ q y* ^* U7 q# f6 U; B齐后庄公在位时,名相晏婴为佐,晏婴即晏子,历佐灵公、庄公、景公三世,其五短身材,但足智多谋,刚正不阿,为齐国昌盛立功劳甚大。; |$ B) D! M+ `" j
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于鲁国,其家世为宋国贵族公卿之后,至孔防叔[官任鲁国东防大夫,故曰防叔],畏宋国华氏之逼,遂奔鲁,成破落贵族,为士族之家,后孔防叔之孙叔梁纥任鲁国陬邑大夫,娶颜氏姬姓女,生孔子。
6 K: Z* o8 `6 k" p⒁齐景公,姜杵臼,前547年—前490年在位。
$ p8 k9 n9 g, v2 S0 G公元前548年,齐后庄公因与崔杼之妻东郭姜私通,而遭崔杼等人杀害,齐后庄公死后,崔杼拥立齐后庄公异母弟杵臼即位,是为齐景公,景公即位后,朝权握于崔杼、庆封,景公如同傀儡,后庆封欲独大权,遂离间崔氏家族,致崔氏互相残杀而尽,庆封为人淫散,其子庆舍亦然,致朝政腐败。公元前546年,庆封外出,公孙灶与公孙虿协同陈无宇[妫姓田氏,田齐之祖]攻杀庆舍,庆封闻而赶回,已晚,遂流浪吴国,庆氏退齐,公孙灶与公孙虿执权。公元前539年、公元前534年,公孙灶、公孙虿死,公孙灶之栾施、公孙虿之子高强执权,田恒子陈无宇久嫉之,离间栾施、高强,未果。公元前532年,陈无宇乘栾施、高强醉酒,与鲍牵作乱,栾施、高强情急欲挟齐景公,事败,栾氏、高氏逃亡,田氏、鲍氏瓜分其田邑,时晏婴劝陈无宇战获财邑上缴景公,自此吕氏公族势力增强,齐景公渐能掌权,国弱、晏婴等佐之。服徐国、郯国、莒国,礼纳卫灵公、鲁昭公。& f0 w$ \ q' A$ c" T+ r
齐景公大臣中早期的相国有崔杼、庆封,后有相国晏婴、司马穰苴以及梁丘据等人。4 N2 M+ m. b/ A" Y- h
公元前506年春,晋国正卿范献子士鞅[范氏]发动诸侯,为蔡昭侯伸张正义,号召天下诸侯会集昭陵,士鞅与齐、夏、鲁、宋、蔡、卫、陈、郑、许、曹、苔、邾、顿、胡、滕、薛、杞、小邾国君共18路诸侯聚昭陵而议伐楚,然晋国国内六卿相争愈甚,致晋弱,昭陵之会不了了,齐遂强,公元前503年秋,齐景公与郑献公结盟,寻而卫灵公靠拢齐国,是年秋,齐景公命国夏率军讨伐晋国盟友—鲁国,鲁定公不甘示弱,于第二年与齐国对攻,公元前502年秋,齐景公复令上卿高张、国夏同征鲁国,鲁定公急而告救于晋,齐军退,后晋国愈弱,公元前500年夏,齐鲁结盟于夹谷,时孔子佐鲁定公。
) ~' S+ r: J% _/ V9 }) N时鲁国大权被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三家控制,曰三桓,鲁定公实为傀儡,定公闻孔子讲学君臣仁政,遂召孔子与议鲁国之患,公元前500年夏,即鲁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孔子佐鲁定公,自齐国手中讨回鲁国故有之汶阳之地,后定公对孔子信任有加,任孔子为大司寇,鲁定公十二年,孔子命令子路毁三桓之城,以去其势,孟氏不肯堕城,定公攻而未成,堕三都失败,季桓子受齐国所送之女乐,孔子遂去鲁周游列国,鲁定公十五年,定公死,其子姬蒋即位,是为鲁哀公。
0 r: @6 n" F6 A1 o$ }7 E齐景公亲政之初,虚心纳谏,认真听取、采纳晏婴、弦张等人建议,并放手贤臣治理国家,使齐国由乱入治,得以强盛一时,成为后来田齐强大之基石,然其后景公贪图享乐、不顾百姓死活、厚赋重刑,生活奢侈、贪杯好色、好犬马、大造宫室,致使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内忧外患,同时仍不断与晋国争夺霸主之虚名。
/ P( K0 U. [4 N' l. i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时晋国六卿中行氏、范氏、智[一作知]氏、韩氏、魏氏、嬴姓赵氏六大家族权势愈盛,而公室衰微,且六卿相争日甚,是年赵鞅[赵简子]命守邯郸之大夫赵午将卫国进贡的五百家人民迁之赵鞅私邑晋阳,邯郸人拒之,赵鞅[赵简子]怒杀赵午,赵午之子赵稷据邯郸而反,因赵午为荀寅[中行文子,中行氏]外甥,荀寅[中行文子,中行氏]与范吉射[范氏]为亲戚,遂范氏、中行氏作乱伐赵氏,赵鞅[赵简子]逃晋阳,范氏、中行氏掌晋国之权,然范氏内部又乱,范氏范皋夷勾结智[一作知]氏、韩氏、魏氏,劫晋侯,起兵伐范吉射[范氏]与荀寅[中行文子,中行氏],范吉射[范氏]与荀寅[中行文子,中行氏]逃朝歌,赵鞅[赵简子]被召回,赵鞅[赵简子]杀家臣董安于[一作董安於],以向智[一作知]氏讨好。与此同时,齐、鲁、卫、宋等国欲借晋国内乱而乘机捣乱,遂救范氏、中行氏,晋人起兵先后打败范氏、中行氏、郑国与范氏联军,又因宋国、郑国为世仇,郑兵伐宋,齐、卫则图谋救宋,暂缓对晋国的压迫。时邯郸赵稷之赵氏尚未降于晋国,遂与范氏、中行氏相合,晋军攻邯郸,齐、卫往救之,后齐、鲁、卫、鲜虞合而伐晋,取棘蒲之地。后齐人送粮饷给范氏,中途为赵鞅[赵简子]所劫,赵鞅攻朝歌、邯郸、柏人,荀寅[中行文子,中行氏]、范吉射[范氏]逃齐国,晋乱始定,此即晋国范氏、中行氏之乱。+ q. u/ r8 F4 s; \5 F* L: l
⒂齐晏孺子,姜荼,前489年在位。
0 S5 s5 C7 I7 G3 v& V& M+ t2 f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齐景公病重,命国惠子、高昭子立少子吕荼为太子,逐群公子,迁之东莱。不久田乞[亦称陈乞]发动宫廷政变,迁晏孺子于骀,后弑之,逐其母芮子,与诸大夫另立年龄较长的吕阳生为新君,晏孺子在位仅十个月而亡。
9 k8 x }; x0 g/ ]齐景公死后,田乞[陈乞]主使谋划颠覆吕氏政权之阴谋,因齐景公时国家政权稳定,景公未给田乞任何机遇,景公死,陈乞联合鲍牧[鲍氏为姒姓田氏]及诸大夫发动政变,率甲士攻宫,高张闻而与国夏驱车救齐侯,巷战激烈,高、国寡不敌众,败,国夏奔莒,高张、晏圉[晏婴之子]、弦施奔鲁避难。后陈乞以诈术胁迫鲍牧,立公子吕阳生为君,是为齐悼公,并派人弑齐侯吕荼,自此齐国大权落入陈氏,田氏世代辅佐齐侯,政由田氏,祭则吕氏,至公元前386年,周安王册封田和为齐侯,田氏代齐,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吕氏绝嗣。. A7 M# t; q: ~. ]$ E
⒃齐悼公,姜阳生,前488年—前485年在位。1 I* h4 e7 ~" o# O
齐悼公四年[丙辰,公元前485年],吴、鲁两国攻齐南方,齐大夫鲍牧与齐悼公有隙,齐悼公杀鲍牧,田成子田常[田乞之子]乘机怂恿鲍息及齐人毒杀悼公,立其子吕壬为君,是为齐简公。! J( q0 l- y* a* I; b* y
⒄齐简公,姜壬,前484年—前481年在位。) b7 t* n/ `% q% {, c- `' S k, _( e
齐简公继位,任田成子田常、阚止[一作监止,字子我]为左、右相,阚止得宠于齐简公,田成子嫉之,大夫御鞅见状,建议齐简公择用一人,借此排挤田成子,齐简公四年[周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481年],阚止在简公支持下,驱逐田氏,阚止家仆陈豹告密,同年五月,田恒先发制人而入宫持齐简公,阚止反攻而败,阚止逃,被田氏所杀。六月,齐简公与夫人在逃离途中被田恒追兵杀死,后田恒立简公之弟骜为君,是为齐平公,田恒则自任太宰,此事引起孔子极大愤怒,请哀公发兵伐齐,未果。8 p) l5 T6 E) N) s7 X5 h/ K) W
⒅齐平公,姜骜,前480年—前456年在位。
+ o& p3 ^; b+ l- A齐简公四年[周敬王三十九年,公元前481年]春,鲁哀公狩猎获麟,孔子恐慌,曰“吾道穷矣”,遂《春秋》绝笔。齐平公继位后,自是田氏家族专权于齐国平公、宣公、康公三代,时田常子为相,齐平公二十五年[乙酉,公元前456年],齐平公死,其子吕积继位,是为齐宣公。! n2 {( t9 e; Q$ j
⒆齐宣公,姜积,前455年—前405年在位。5 y O( a- \1 z0 u0 k8 r# I- n
齐宣公时,以田庄子[田白]为相,时春秋时期已近尾声,齐宣公三年,晋国赵、魏、韩三家灭智家,平分其地,齐宣公十五年,田庄子卒,子太公田和立,齐宣公四十三年,齐出兵伐晋,隔年伐鲁、葛、安陵,宣公四十八年[公元前408年],取鲁之郕邑[今山东泗水县西北五十里],齐宣公五十一年[公元前405年],齐宣公死,其子康公吕贷继位。& {3 {8 h7 x9 M+ Q x, B
公元前550年——前497年,晋国范氏、中行氏、赵氏、韩氏、智氏、魏氏共持朝政,公元前455年,晋国贵族唯余智、赵、魏、韩四家,智氏出兵攻赵,胁迫魏、韩出兵,后赵氏游说魏、韩倒戈,灭智,瓜分智地,并持朝政,公元前438年,韩、赵、魏三家分晋,晋幽公仅余绛、曲沃两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立韩、赵、魏三家为侯国,春秋尽而战国始。
( s! K0 I4 i. B$ H7 k⒇齐康公,姜贷,前404年—前379年在位。
* X0 h. Q5 Z) W5 v; d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4年],三晋伐齐至长城,俘虏齐康公朝见周天子,请求册封为诸侯。齐康公在位时沉湎酒色,而陈氏后代田和却笼络人心、大权在握。周安王十一年[公元前391年],齐康公被田和放逐于临海至海岛,即“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后食邑也被收回,康公于钭坡上挖洞为灶。公元前386年,田氏代齐,田和自立为齐国之君,是为齐太公。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隔年,齐威王出生。* X1 T# q+ q W6 b! p p
公元前403年,东周共主周威烈王册命韩、赵、魏三家列位诸侯,战国七雄局面正式形成,自此进入战国时期,自春秋初期一百四十多家诸侯,历三百六十余年之兼并,至战国初期仅余二十余家,其中以西嬴姓秦国、东田姓齐国、中原三晋[赵国、魏国、韩国],南芈姓楚国,北姬姓燕国此七国最强,史称“战国七雄”。
7 N+ \; f V1 f' M5 x5 H2 {' @田齐时代
" V( H5 t: z: V9 d⑴齐太公,田和,前404年—前384年在位。( T* X) S: o+ Y# H
齐宣公五十一年[公元前405年],齐宣公死,其子齐康公立,因其荒淫嗜酒,不勤于政,公元前391年,田和将其迁于海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田和自立为齐君。公元前390年,齐师伐魏,取襄阳。不久田和与魏文侯、楚人、卫人会于浊泽[今河南长社县境内],求为诸侯,魏文侯为之请于周安王及诸侯。公元前386年,田和立为齐侯,列于周室。公元前379年,齐康公死,齐国吕氏为田氏取代,史称“田氏代齐”。2 V$ }# i2 m" Q- s# x
⑵齐废公,田剡,前383年—前375年在位。4 `, b8 J+ y' `& o& `( k
齐康公五年,田侯午生。田齐太公二十二年,田侯剡立。后十年,齐田午弑其君[即田剡]及孺子喜[田剡之子田喜]而为公,公元前374年田午即位,是为田齐桓公[亦称齐桓公、齐后桓公]。
) O6 z+ H% v9 ^4 \9 |⑶齐桓公,田午,前374年—前357年在位。5 `1 K) p: p6 m1 f: w5 i9 R
田齐桓公在位时曾创建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贤士,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一时人才荟萃,彬彬大盛,至齐宣王时规模达到鼎盛。相传名医扁鹊三见齐桓公即指此人,《韩非子·喻老》曰“扁鹊见蔡桓公”,《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曰“齐桓侯”,今考无论齐桓公小白,或齐桓公田午,皆距扁鹊年代甚久,疑非其实也。
0 B8 l3 O1 J0 f$ k$ _( |⑷齐威王,田因齐,前356年—前320年在位。6 }- i7 L _8 C4 j
田齐桓公六年[公元前357年],齐桓公死,田因齐继位,是为齐威王,同年,原吕氏齐君齐康公死。齐威王二十三年[公元前334年],魏惠王、齐威王会盟于徐州,互相承认对方为王,史称“徐州相王”。齐威王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齐威王时,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任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经桂陵、马陵两役,大败魏军,称雄于诸侯。齐威王并礼贤重士,于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稷门外修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成为当时学术文化中心。邹忌讽齐王纳谏、一鸣惊人等典均出于此君。
3 i/ C f2 p4 ~% Q' k齐威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20年],齐威王死。2 r+ {" G4 ?5 D. t
⑸齐宣王,田辟强(一作辟疆),前319年—前301年在位。. D( M$ Q( V- N3 `: u! C
公元前314年,燕国燕王哙禅让王位于宰相子之,太子平被迫起兵夺权,反被杀,齐宣王乘乱派匡章率军攻燕,燕王哙被杀,子之逃亡,后被齐人所杀。公元前312年,齐宣王杀王后,后娶钟离春为后,相传钟离春样貌奇丑。后齐宣王向孟子请教称霸天下之法,孟子因势利导,游说齐宣王弃霸道而行王道,然齐宣王未从,反而军纪败坏、掠夺民财,致燕人叛乱,不久齐军被迫撤军,燕人则共立公子职,是为燕昭王。另有滥竽充数之典,亦出于此,齐宣王好听群人吹竽,而其后齐愍王好听单人吹竽,南郭先生遂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