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关于中西医结合的思考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1-28 14:03:12 | 阅读全部
邢台古柏堂中医:7 @% c! \  |; ?- s' ]1 {( }
苍参消疹汤?
/ G* A+ `: ?; `) G" `5 F邢台古柏堂中医:* J# g8 F5 g" _5 N8 Q# t. m  R
这个要跟校长学学
# ^1 r8 i: a  S3 K$ A杏园春:2 j6 N- b/ \  F9 D( K9 z, R
很多人把一些物理检查设备理解成西医,这是不对的。其实这只是西医对物理科技的运用,与其他行业对科技的运用一样,不能够理解为科技的运用是西医。这些物理科技中医同样也能运用,但要厘清这些物理科技不是西医
, l2 J6 g  J7 v  P" W, d; d* b中医鬼谷子:
* `; g' k, z  D! O, z每天争吵不断,哎!
; U% c. t1 r. B$ s+ ~郭明锁:
4 v6 w$ a& W4 b. ^* |中西医结合六十年,几乎灭绝的是中医。为何?# `# n3 n2 R  Y, L  m. v, B
大师们可以搞中西医结合,他们仅在名称和诊断上结合,实际上治疗是用传统方法,这点初入门庭者哪里知晓其中奥妙。他们以为中药十西药就叫结合。
# g7 Q2 E2 w4 n8 J; E我以为国家和中医高层舍不得舍弃结合,我意应该中医本科纯中医教育后纯中医临床成熟后再进西医本科学习,再谈结合,只有如此上层去结合,或许可成。否则中医绝对不中不西,不伦不类,最终大部份(形而上部份)灭绝。2 h6 K( ~/ V* G
郭明锁:
/ E/ J$ p0 y+ K7 m说的在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1-28 14:04:28 | 阅读全部
杏园春:
! }; j9 B$ t$ ~  f: _. P7 X: ?( h@中医鬼谷子 深山老林不吵
9 O# B3 I( v5 \邢台古柏堂中医:
* _6 P9 r( K( e% A) G) j% n; \8 F! a, y中医自认为天下第一的不乏其人,其实不然。每个人都是天下唯一才对,因为人不可复制7 z9 G: i& t+ y" p, |3 @* `
刘世峰  中国重庆:+ j% F" c( n5 M( u/ q
@董建斌~内丘鹊山古柏 赞同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1-28 14:05:12 | 阅读全部
刘世峰  中国重庆:
+ b' {5 a1 s2 h; U0 I想做中医第一可以,比如中医鬼谷子张胜兵老师,也是院校派+ i; |3 i( e( b4 A1 x% v+ i- Z) ~  w6 F
傲雪凌霄:
# _) {; d  \0 V@刘世峰  中国重庆 鬼谷子什么人% [9 v- i3 k1 r
叶明柱:
; e, Q3 Z) j1 f" P  u+ H# b@武汉张胜兵 自我册封,自我标榜,君子所不为。- j$ h5 B  m) P' e1 M/ M  g+ P
H Q .C H E N陈其广:6 H5 j: M  ?7 q$ R8 R  O
@郑俊谦 为何海外中医更传统?这个问题非常应该深思。"置之死地而后生“!没有退路没有投机取巧空间只有下功夫钻研掌握地道传统中医药知识技能才有生路!!!
0 \6 m" V% ]" ?刘世峰  中国重庆:/ d' p$ k4 V& L& ?. ?+ W- g; J
@叶明柱 话也不能这么说,中医鬼谷子虽然有点狂,但也是个中医人才,不能说院校派无能人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1-28 14:07:15 | 阅读全部
马京雪:
$ b6 q& ?4 O5 [* h2 y* J& ~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 J3 L& U& G, }% c& k7 x0 n
马京雪:
& \& B* t# K; l" e, E' v7 [( L  c悭贪嫉妒,自赞毁他,当堕三恶趣中
0 n% I' Y& H( i, {6 F杏园春:
7 B( s; z$ V: @@刘世峰  中国重庆 有校长在谁敢说学院派无能人?校长怎么看?
2 c4 A" e4 M1 R8 @赖双玲医生:; w' j3 d( v. V; R8 r
各位同行朋友们,为孩子报个名,帮忙减减价,点进去一下就OK; z% u0 S  z! k( D: f. l
赖双玲医生:9 b+ l* Y3 h& F
已至底价了,还是感谢大家。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传统中医 发表于 2016-11-29 10:36:44 来自手机 | 阅读全部
善于学习和融合是我们中化民族的优良传统,但中医学习西医我们要的不是"结合"。就象我们人吃土豆一样,并不是为了在我们身上长出一个土豆,而是为了吸收其精华为我所用,让土豆变成我们的气血皮肉。人身上不可能允许长土豆。但我认为西医学习中医式的融和是可以研究的,小孩学习大人的经验有助于其成长。但这个暂时不应当是我们中医的研究范围。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1-29 10:45:57 来自手机 | 阅读全部
你说的好!这就是主体是谁?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1-29 10:47:44 来自手机 | 阅读全部
只有中医做主体,才能吸收西医的知识,发展自身,而不是削弱中医,去强壮西医。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1-29 11:56:14 | 阅读全部
@民间肿瘤专家陈欣 :: A2 E, g# D* V% P
“感恩老师问:
9 w" l8 Q) N) w! u& |
% C* ]& e( W- F. D9 b        曹东义老师的不反对中西医结合那就是认同。這会让很多群内同仁深感意外……原来如此、应该如此吗!!!
7 i. M2 f6 |5 F  }" X& A# V/ ]% o' Q3 f9 ^/ F' ]  K3 a
陈欣对这个间题的意见:0 b! w1 [# T5 y

, _' [: J8 h3 L& Z0 b  p, m        中西医在理论上有层次深浅之分,中医包函了生命与疾病变化中‘’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层次;而西医仅仅着眼下‘’形而下‘’这一肤浅的低级层次。
. A' p/ c& W2 T+ z        在临床实践上,包函看不见的、无形的原因和看得见的、可以量化的物质结果两个层次的中医,与只看得见局部形态,並以此为依据象盲人摸象一样看待和处治疾病的西医相比,其差距有天渊之别,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只是利益的关系,令当局者秘而不认罢了。
4 l, P8 W3 l# ~' G        从临床防治技术上说,西医虽从整体、全局的层面看不堪与中医相提並论,但在处理某些令人扼婉的局部问题时,也有其特别优异之处,不承认这种优势是狭隘的心理在作崇。8 L  M' a2 Y  \( Z+ e0 W7 K2 d; A
        医学的任务是扶危济困、救死扶伤。当医生面对晚期危重疾病时,全面优异的中医也难免会遇到令人棘手的难题。比如:用中医免疫法调理晚期危重癌症病人时,往往会出现免疫系统迫使癌细胞通过发炎、肿大、坏死的过程,如果病人严重程度决定的体力状况允许病人渡过这个变数频乃的阶段而走向康复,不用西医帮助,中医也能独自胜任;但问题是由于人们对癌症病因及发展、变化、转归的原理知之甚少,往往盲目相信所谓‘’西医科学‘’,不到山尽水穷时,是不愿改弦更张转投中医救治的。这种由中华文化衰微形成的思维定势,铸定了中医接受到的都是病入膏肓的危重病人。- e: F! e) l5 _) _0 d1 x
          中医免疫法尽管对癌症的治疗具有优异无比的效果,但面对这种在死亡的边缘上垂死挣扎的病人时,虽然有效率高达100%,但也只能在西医放化疗輔助下,为这类癌症病人比西医延长三到五个倍的生存期,其中治愈率仅可达到8.5%。; n& ?5 a& [9 ^: G) Y
         这里所说的:需要西医的帮助‘’,指的是两个方面,其一诊断方面:利用中医四诊搜集到的疾病信息,结合现代声、光、电、生化检查得到的疾病证据,在中医整体观、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制化调控理论指导下,通过逻辑推论对:病情轻重、营养状况的好坏、转移波及面大小,侵蚀、破坏程度深浅、病灶所在位置与人体饮食等物质升、降、浮、沉运动的关系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分析论证,最后描绘出疾病生成、发展和可能转归变化的路线图。再进一步以此路线图为依据,量身定制出适当的調控治疗方案和应变案,并及时谨慎地予以实施。
4 [3 y1 j; ?; Y. ]         其二、治疗方面:由于晚期危重病人调控过程中变数频出的特点:虽然仍有约8.5%的治愈率,但考虑到病人及家属的心理认知特点中过高的要求,极可能留下对医生的后患。故对治疗的目标的确认,只能锁定在:‘’改善症状、抑制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尽力延长生存期‘’上。並且对这一阶段的病人进行救治时,除严控非感染情况下抗生素的使用外,对西医放化疗的辅助手段的限制要适度,特别是:当免疫系统迫使癌细胞进发炎、肿大、坏死过程后出现难予承受的反应症状时,更应积极主动寻求西医或化疗、或放疗的辅助救治。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减轻病人对承受炎症带来的痛苦;节省体能的无谓消耗;尽晕避免出血、脏器或神经压迫、管道阻塞等次生灾难出现,为中医阴阳平调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的保障条件,以期尽力延长生存期的的预定目标得以实现。. K+ z, p, m& u! g! m
         这种做法比单纯依靠中医治疗的效果及预期要好得多!把这种做法表述为中西医在临床上的有机配合,我认为是比较适的。          :3 s9 _6 ?# d; l1 |5 I
     当然,泛而言之要称为‘’中西医结合‘’也未必不可以。只是必须预设前提条件来界定这种‘’结合‘’即:在中医为主导、西医为辅助的原则下,由中医主导全局,视情况确定:什么时候该请西医施以营养支持?怎样支持?在治疗上用什么方法辅助?在什么时间节点?什么条件下?具体辅助治疗的度量以多少为宜?
3 c% q1 z" n2 F6 {; w' e          如果有了这个前置界定来提‘’中西医结合‘’应该是说得通的。‘’物尽其用‘’,医学本是人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让自然发自已服多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的总成。因此,凡属对诊治疾病有用的理论和技术,都可以用中医思想整合在起。这既在临床治疗上为‘’中医为体为主导,西医为用、为辅助‘’的新医学模式的建立用事实铺平了道路。也能避免体系之争造成的学术困挠导致的分岐与纠纷,让建国以来培养的中西医结合专家们能够顺利地从僵化的‘’中西医结合‘’定势中破茧而出。与传统中医紧密结合形成一股新的充与满生命力的力量,这对医学的健康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 ~$ e% ^2 j& g* R. ^! w/ j         ( D) j6 G/ n- c( J
    说得好,说到深层点子上。也做到深层所谓“中西结合”真正需要上,因为当下中医界还没有圣人,能做到这个深层次结合已经不错了。 与我所提中医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医学,西医是“形而下”医学不谋而合。    " J* X/ u! Q8 e: _
盲目结合,能在“形而下”结合,“形而上”无法结合。只有先让自己中医理论与临床水平都达“上工”水平后,再去谈“结合”。曹会长的“纳西”说,肯定是这种层次的结合。
2 P; E: ?, V# q/ |% w3 M        但是目前中医界、中西界有多少“上工”级,没有设定医生水平层次的前提下盲目提“中西医结合”,只会给庸医提供“遮丑”或“刮财”的法律保护依据,给患者实行中西双管治疗,造成双层经济负担,加重“医保”的承受能力,“看病难”,“看病更难”,无异雪上加霜。
! P" X* s% h) Z, F. d% r: u0 O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1-29 15:32:20 | 阅读全部
曹东义老师:4 ]( ~; q7 D/ X0 A
         早晨好?我言中西医结合不能者,乃对象层面而谓。致于形层面的器与术乃非吾言所指代!猶如尔今的手术刀、X光、CT、核磁它们又不姓西,对此类只是拿來主义……致于您谈到的河图、洛书、阴阳五行生成论未能尽意恐有人断章取意甚或歧解。洛书是先天八卦的图象,内隐藏着十月太阳历,孕育了五运的生出。它以奇数表达了四时(春夏秋冬)四方(东南西北)即一九分上下(天地亦指南北)三七开东西。五守中。以偶数二四六八示四隅。河图晚于洛书是后天八卦的征象,十二月阴阳合历便隐于其中亦是六运的产床。在中华大地没有文字之前它们(还有九宫八卦图后解)共同记述了中华先祖視运动下的时空物一体观一一寒暑乃周岁之阴阳其决定着万物的生死,周日之阴阳决定着万物之动静。九宫八卦历是以记述太乙(北斗星)在天体运转时其斗柄与四时八节四面八方的逗留时序关系。而且亦隐显了中国古老井田文化的源头活水。它们三者的共同点都是历法。所不同的是:洛书是一年10个月360天,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记月,以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酋戌亥)记日。十月历每月36天12天为一旬。河图是太阴太阳合历,一年12个月共365·25天每月29一30天(以太阳为坐标者365·25天称太阳历,以月亮为坐标者354天称太阴历)二者一年相差11·25天。三年一闰,五年再闰,十九年七闰。以达五运六气时序在視运动下的均衡。而且河图所示历是奇偶数(一奇一偶)相合诸如:三八春木,二七夏火,四九秋金,一六冬水。繁琐此段文字其目的是说天文学是中华第一学,历法是天下第一法。诚如《易经》所言:”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天文之玄机在洛书、河图。历法亦源自于洛书、河图。故而古人云不懂”易”者不言医也!愿我们的同仁兄弟们还是在中华文化的源头活水上多下点功夫要比斗嘴強多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6-11-30 21:05:46 来自手机 | 阅读全部
说得好,以中医为主体,吸收西医的知识,就会发展和壮大中医,而不是削弱中医。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