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肿瘤专家陈欣 :4 ^" e+ C' r! H& }
“感恩老师问:$ F. z6 F1 |0 |! g+ F5 t
+ e+ ^: w6 R* o' v% E$ Q4 F6 y 曹东义老师的不反对中西医结合那就是认同。這会让很多群内同仁深感意外……原来如此、应该如此吗!!!* c8 g9 P# O' O1 P- S
# Z2 J4 k7 R& A% P2 J$ ~5 K( z2 k) m
陈欣对这个间题的意见:
+ \/ ~( \, A7 ^+ y4 F( H- }: f1 Q! c' e D9 K- y
中西医在理论上有层次深浅之分,中医包函了生命与疾病变化中‘’形而上‘’与‘’形而下‘’两个层次;而西医仅仅着眼下‘’形而下‘’这一肤浅的低级层次。) Y8 j7 K2 i+ l3 M
在临床实践上,包函看不见的、无形的原因和看得见的、可以量化的物质结果两个层次的中医,与只看得见局部形态,並以此为依据象盲人摸象一样看待和处治疾病的西医相比,其差距有天渊之别,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只是利益的关系,令当局者秘而不认罢了。# T1 u3 e/ @$ T0 A2 K
从临床防治技术上说,西医虽从整体、全局的层面看不堪与中医相提並论,但在处理某些令人扼婉的局部问题时,也有其特别优异之处,不承认这种优势是狭隘的心理在作崇。
. [' D6 P+ a4 h: I 医学的任务是扶危济困、救死扶伤。当医生面对晚期危重疾病时,全面优异的中医也难免会遇到令人棘手的难题。比如:用中医免疫法调理晚期危重癌症病人时,往往会出现免疫系统迫使癌细胞通过发炎、肿大、坏死的过程,如果病人严重程度决定的体力状况允许病人渡过这个变数频乃的阶段而走向康复,不用西医帮助,中医也能独自胜任;但问题是由于人们对癌症病因及发展、变化、转归的原理知之甚少,往往盲目相信所谓‘’西医科学‘’,不到山尽水穷时,是不愿改弦更张转投中医救治的。这种由中华文化衰微形成的思维定势,铸定了中医接受到的都是病入膏肓的危重病人。5 F: I: u& _, Y' Q9 H2 }# l
中医免疫法尽管对癌症的治疗具有优异无比的效果,但面对这种在死亡的边缘上垂死挣扎的病人时,虽然有效率高达100%,但也只能在西医放化疗輔助下,为这类癌症病人比西医延长三到五个倍的生存期,其中治愈率仅可达到8.5%。
; E) A, b" `- F; N- o& Z, S5 R 这里所说的:需要西医的帮助‘’,指的是两个方面,其一诊断方面:利用中医四诊搜集到的疾病信息,结合现代声、光、电、生化检查得到的疾病证据,在中医整体观、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制化调控理论指导下,通过逻辑推论对:病情轻重、营养状况的好坏、转移波及面大小,侵蚀、破坏程度深浅、病灶所在位置与人体饮食等物质升、降、浮、沉运动的关系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分析论证,最后描绘出疾病生成、发展和可能转归变化的路线图。再进一步以此路线图为依据,量身定制出适当的調控治疗方案和应变案,并及时谨慎地予以实施。
6 ^7 {" {* K l$ J A, Q0 J 其二、治疗方面:由于晚期危重病人调控过程中变数频出的特点:虽然仍有约8.5%的治愈率,但考虑到病人及家属的心理认知特点中过高的要求,极可能留下对医生的后患。故对治疗的目标的确认,只能锁定在:‘’改善症状、抑制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尽力延长生存期‘’上。並且对这一阶段的病人进行救治时,除严控非感染情况下抗生素的使用外,对西医放化疗的辅助手段的限制要适度,特别是:当免疫系统迫使癌细胞进发炎、肿大、坏死过程后出现难予承受的反应症状时,更应积极主动寻求西医或化疗、或放疗的辅助救治。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减轻病人对承受炎症带来的痛苦;节省体能的无谓消耗;尽晕避免出血、脏器或神经压迫、管道阻塞等次生灾难出现,为中医阴阳平调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的保障条件,以期尽力延长生存期的的预定目标得以实现。
9 p) M% F# J1 r% E9 ~! q 这种做法比单纯依靠中医治疗的效果及预期要好得多!把这种做法表述为中西医在临床上的有机配合,我认为是比较适的。 :$ M ?( t! q6 r6 \) B/ V4 r
当然,泛而言之要称为‘’中西医结合‘’也未必不可以。只是必须预设前提条件来界定这种‘’结合‘’即:在中医为主导、西医为辅助的原则下,由中医主导全局,视情况确定:什么时候该请西医施以营养支持?怎样支持?在治疗上用什么方法辅助?在什么时间节点?什么条件下?具体辅助治疗的度量以多少为宜?6 q; k4 |# `% o9 Y U
如果有了这个前置界定来提‘’中西医结合‘’应该是说得通的。‘’物尽其用‘’,医学本是人类认识自然、顺应自然、让自然发自已服多的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的总成。因此,凡属对诊治疾病有用的理论和技术,都可以用中医思想整合在起。这既在临床治疗上为‘’中医为体为主导,西医为用、为辅助‘’的新医学模式的建立用事实铺平了道路。也能避免体系之争造成的学术困挠导致的分岐与纠纷,让建国以来培养的中西医结合专家们能够顺利地从僵化的‘’中西医结合‘’定势中破茧而出。与传统中医紧密结合形成一股新的充与满生命力的力量,这对医学的健康发展有百利而无一害。”
2 O, P$ w& g# X D7 N
# M, u& Q9 }- g7 Y6 \* w! u 说得好,说到深层点子上。也做到深层所谓“中西结合”真正需要上,因为当下中医界还没有圣人,能做到这个深层次结合已经不错了。 与我所提中医是“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医学,西医是“形而下”医学不谋而合。 * S. \5 ]$ u; |
盲目结合,能在“形而下”结合,“形而上”无法结合。只有先让自己中医理论与临床水平都达“上工”水平后,再去谈“结合”。曹会长的“纳西”说,肯定是这种层次的结合。/ u; p( s3 p( k' g
但是目前中医界、中西界有多少“上工”级,没有设定医生水平层次的前提下盲目提“中西医结合”,只会给庸医提供“遮丑”或“刮财”的法律保护依据,给患者实行中西双管治疗,造成双层经济负担,加重“医保”的承受能力,“看病难”,“看病更难”,无异雪上加霜。
3 m* Y# m( [4 e% f; V2 l7 P2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