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3-10 21:36:41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8年3月10日),张俊清讲述《中医近现代史话》,他和大家一起讨论“针刺麻醉的时代意义”。针灸与免疫理论与技术一样,也是现代西医“不曾想到”的“中医独门绝技”,它治疗疾病的原理既不同于手术,也不属于药物,完全属于“另类”。它之所以另类,虽然源于古老,更重要的就是“另一条治病途径”。
* Q' L* I9 o* n7 ^& a& }            针灸为何可以治疗疾病的秘密一旦揭开,将会带来治疗思想的革命。
5 ^$ f; O' L' ?            针刺镇痛是针灸治疗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各种疼痛病证历来是针灸治疗的良好适应症。将针刺手术后镇痛扩展到手术中镇痛,产生了针刺麻醉技术,在肯定针刺麻醉效果的基础上,对针刺镇痛原理的深入研究,更新了现代神经生理学的某些认识。针刺麻醉技术的应用及其原理的阐释,是针灸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取得的一颗硕果。而针灸对于人体生理机能的广泛影响,至今尚未了解,这是一个神秘而诱人的领域。
, _" r# M! A, O/ ?2 ^' x6 Y' ]我们一起期待,张俊清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zyjxdsh
8 d2 _' M: m  ]! o' F6 {  T           祝贺张俊青讲述《中医近现代史话》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针刺麻醉的时代意义。针灸治疗各种疼痛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但现存中医书籍中未见关于针麻的记载。中医传统的麻醉方法是药物麻醉,华佗 “麻沸散”的失传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大憾事。
/ S2 f+ ^3 F6 \% F9 I* c2 {# f7 }由针刺治疗一般慢性疼痛,推想到治疗手术后疼痛,再进一步推想到预防手术中疼痛而创立针刺麻醉技术,是新中国卫生工作者的伟大巧思,也是中西医结合的一项成果。1958年,受针刺治疗扁桃体摘除术后咽部疼痛的启发,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最先用针麻成功地施行了扁桃体摘除术。随后,西安市第四医院、运城地区人民医院、长沙市人民医院等单位也进行了针麻手术的尝试,分别在针麻下完成了拔牙术、白内障手术、疝修补术、阑尾切除术等①。
$ f$ u8 z4 I" [$ T1 }6 D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的《中国针刺麻醉发展史》一书 记载了发现、应用针刺麻醉的过程和成就。
# {) u4 N" ?* N" D* e) o           轰动世界的针刺麻醉,被很多学术刊物、著作所赞扬。我们更看重其所表达的一种治疗思想。当然,针刺绝对不仅仅是为了麻醉人体,然后进行做手术,它更重要的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治疗内在脏腑的病症,有利于人们的健康。
1 r: I' p. G2 h# I* n           这种不进入人体,就能治疗内在疾病;在远离内脏的肢体针刺,就能改变全身代谢的技术,是中医奉献给世界的一大成就。5 Y" N7 y; p# s; a
          ① 赵含森、游捷、张红编著《中西医结合发展历程》、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年9月第一版、98-101页。- J% \. c+ g2 I! _+ Y, `" z  D& z

+ `& f7 D. I; p0 r1 M/ R) i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3-11 22:08:18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8年3月11日),曹传龙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他和大家一起讨论吴鞠通的学术成就。吴鞠通,清代医学家(1758-1836年)。字鞠通、配珩。江苏淮阴县人。初习儒,因哀其父及侄相继病故,而专心攻医。后至京师,参加《四库全书》之抄写与校检;。得见其中收载了吴又可的《温疫论》,深感其论述宏阔有力,发前人之所未发,极有创见,又合于实情,便仔细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他对叶天士更是推崇,但认为叶氏的理论"多南方证,又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于是他在继承了叶天士理论的基础上参古博今,结合临证经验,对温热病学说做了进一步的发挥。他仿照《伤寒论》的体例,写出了著名的《温病条辨》。他也很善于临床辨证论治,另有《吴塘医案》、《医医病书》,均有刻本行世。9 \: a9 R1 v3 s
我们期待曹传龙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ddgy
3 a. Q% D/ O; A" [1 t2 u' j             祝贺曹传龙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吴鞠通的学术成就。《温病条辨》的三焦辨证,反映了邪气侵犯人体后发展变化的三个不同阶段,据病邪种类,大致可分上焦温热、上焦湿热、中焦温热、中焦湿热、下焦温热、阴虚风动等证候。, _4 o; B; L8 O: n0 p& v/ }, n
历代对三焦的“形名”认识不尽相同,但大多以上、中、下三焦划分人体上、中、下三个部分,即横膈以上的胸部为上焦,包括心、肺两脏;横膈以下、脐以上的脘腹部为中焦,内居脾胃;脐以下为下焦,包括小肠、大肠、肝肾和膀胱等。; {0 R# I9 x( p; q
           吴鞠通认为温病“始上焦,终下焦”,反映了外感疾病演变的规律。
5 A7 M( S' k  L$ g6 `' Q- `2 ?3 }& A% l4 V2 V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3-12 22:03:47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8年3月12日),马京雪讲述《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他和大家一起继续讨论扁鹊脉学的特点。虽然中医与西医都摸脉,但是由于世界观不一样,得出来的结论不一样。中医说,脉有阴阳,有四季,有气血,有五脏,有六淫七情引起的变化,西医听不懂,只好把这些内容归类为“玄学”,就好像变魔术的不容易看明白。不经过训练,平常人摸不出盲文的点阵的变化。不学中医,永远理解不了脉象的奥秘。http://www.ynjkcy.com/bqwh! r; P6 F6 Z& |2 Y8 c
             祝贺马京雪讲述《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扁鹊脉学的特点。中医的脉诊,是脉象;中医的病证描述,辨证论治的寒热虚实,用药的四气五味,也都是用象来描述,不是用数,数被象涵盖起来,“隐而不显”了。
6 C! x% d5 D& f- v              物的变化,有数的变化,也有象的变化。数变是微观的,渐进的,象变是巨大的,也是剧烈的。比如,日积月累,有春夏秋冬“四象”之变化,铜壶滴漏,有昼夜阴阳之不同。2 P) ^; T  _* q, F! K* S3 S& D6 U  Q
              数变的时候,象不一定变;象变了的时候,数一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 {* Q7 [$ h/ Q1 n
              立象尽意,是古人说明事物的基本方法。! H  {2 I" t  U9 k1 w/ n
            《周易·系词》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孔夫子说:“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
: ]. @, Y5 _1 `" _8 v           《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5 u) v+ o# ^3 w6 J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3-13 22:13:58 | 阅读全部
本帖最后由 马京雪 于 2018-3-15 21:34 编辑 ' n0 ^# u5 b4 |) X; p/ z
# I1 k" d6 _8 N& l4 ?1 i6 }' u
                  今天晚上(2018年3月13日),张海涛讲述《温疫论译注》,和大家一起走近明朝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吴又可。
! x" k) Z# q3 t0 u3 ~8 `有人说鼠疫灭亡了明朝,明朝末年的温病、疫病流行,很严重。
7 N5 O2 s3 L; Q- e                 吴又可《温疫论》成书于公元1642年。一般认为吴又可是明代的医学家,但《明史》中并没有吴又可的传记,而《清史稿》却记载了他的事迹。《清史稿·艺术传·吴有性》云:“吴有性,字又可,江南吴县人。生于明季,居太湖中洞庭山。当崇祯辛巳岁(公元1641年),南北直隶、山东、浙江大疫,医以伤寒法治之不效。有性推究病源,就所历验,著《温疫论》。谓伤寒自毫窍入,中于脉络,从表入里,故其传经有六,自阳至阴,以次而深。温疫自口鼻入,伏于膜原,其邪在不表不里之间。其传有九,或表或里,各自为病。有但表而不里者,有表而再表者,有但里而不表者,有里而再里者,有表里分传者,有表里分传而再分传者,有表胜于里者,有先表后里者,有先里后表者。其间有与伤寒相反十一事,又有变证兼证种种不同,并著论制方,一一辨别。古无温疫专书,自有性书出,始有发明。其后有戴天章、余霖、刘奎皆以治温疫名。”《温疫论》不仅继承与发展了宋以前的伤寒学说、《素问》《灵枢》倡导的热病学说,而且发展了古代的疫病理论和开创了杂气致病学说,为清代温病学奠立了基础。
% z1 ?  b; s5 B我们一起期待,张海涛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wyl
- @4 U; F5 ?/ I& P               祝贺张海涛讲述《瘟疫论译注》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吴又可写作《瘟疫论》的前因后果。毫无疑问,吴又可的学术创见,也不是空穴来风。那么,谁启迪了吴又可的思想?; h4 x% I  [" A, q' |* l: A5 ]
               “疫气”的提法来源甚古,甲骨文之中就有“疒役(疫)”的记载。《说文解字》云:“疫,民皆疾也。”说明疫病具有流行性的特征。《素问遗篇·刺法论》虽然晚出于宋代,但其中对疫病特征的描述却是非常经典的:“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古人对于流行性疾病的名称还有疫疠、时行、天性、时疫、疠气、寒疫、温疫等不同的说法,说的都是具有流行性特点的疾病,只有寒疫、温疫,点明了疫气的寒热属性。
/ J# m  y" G1 l               《刺法论》云:“天地迭移,三年化疫。”论述自然气候的反常,可以引发人类的疫病流行,发为金木水火土气运偏盛的五种疫疠。《伤寒例》云:“从春分以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者,皆为时行寒疫也。”因为古人认为除了冬季的外感热病“皆伤寒之类”之外,而春夏秋的非时之寒,往往形成以“寒疫”为特点的外感热病流行,这是当时广义伤寒学说很有代表性的观点。
$ m# P9 X3 ?: b" W. }东汉末年,曹植在《说疫气》之中说:“建安二十二(公元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人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褥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文中“寒暑错时,是故生疫”也将疫气的病因指向伤寒,与仲景对病因的认识基本一致,但仲景称这类流行性的热病为伤寒或叫“寒疫”,曹植却叫它为疫气。
6 G$ g/ `  B" J% O2 f+ g              南宋郭雍发展了《素问》《伤寒例》的疫毒学说。如果吴又可是一个善于继承和创新的医学家,所有这些前人的成就,都对吴又可的瘟疫学说,起到了启发思想的作用。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3-14 22:08:16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8年3月14日),张相鹏讲述《中医群英战SARS》,和大家一起讨论中医外感热病共同的病机是什么?# I. I# `6 ]. |4 w: b9 y2 s* N

/ _& _; @% Q# V- x9 o' @/ d) n) h                既然《内经》热病、仲景伤寒、吴又可的瘟疫、清代温病学,它们都是研究所有外感病的诊治规律,那么所有的外感病有共同的病机吗?如果有,那么这个病机是什么?历代医家讨论过这个问题吗?是如何讨论的?
+ z" |% a2 X) Y* T& N8 m
( U; K; ?7 j% l! S9 E5 s                 让我们一起期待,张相鹏剥茧抽丝,沿着古人走过的足迹,带领大家穿越时空,去感受古人的痛苦探索,以及他们获得新知的快乐。http://www.ynjkcy.com/zyqy
: A4 C  ]3 r9 @0 h                  祝贺张相鹏讲述《中医群英战SARS》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外感热病的共同病机。内经》热病、张仲景伤寒、吴又可所说的瘟疫、清代的温病,论述的都是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有几十种之多,比如SARS、禽流感以及将来发生的各种瘟疫,它们都有发热的证候,故可以总称为外感热病。
! E) O* {. F6 I) m, ?5 H/ [《素问·热论》主张汗泄两法治热病,主要是为了宣泻郁热。+ _$ G2 b8 q( `" ]8 ^% k7 w9 H1 l$ B
张仲景接受《难经》“伤寒有五”的广义伤寒的思想,包含很多温热病。即使是狭义伤寒,张仲景用麻黄汤、桂枝汤解表的伤寒病,但它并不是寒病、寒证,而是“郁阳为热”的表现。  q4 Z7 x, c; I* J
                 因此经麻黄汤发汗平喘、开闭解表,就能达到“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的效果;桂枝汤的适应症之中有“鼻鸣干呕”,也属于邪热闭肺、肺气不利,所以才会出现“鼻鸣干呕”。
- ?9 X3 y* v; Z8 J                 因此说,即使是辛温解表重剂的麻黄汤、桂枝汤,它们所对应的证候也决不只是寒病、寒证。) q: B: n) p& S, J! q4 Y
人伤于寒而为热病的机理,唐代王冰已有新的解释,他说:“寒毒薄于肌肤,阳气不得散发,而内怫结,故伤寒者反为热病。”王冰这一创见,被北宋伤寒学家韩祗和所继承,他在《伤寒微旨论》中,大倡“伤寒乃郁阳为患”,并说:“夫伤寒之病,医者多不审察病之本源,但只云病伤寒,即不知其始阳气郁结,而后成热病矣。”又说:“寒毒薄于肌肤,阳气不得散发而怫结,故伤寒反为热病也。”因此他得出结论:“伤寒之病本于内伏之阳为患也。” 韩氏论伤寒,避开了病因上的“寒”字,从证候上的热病和“伏阳为热”的病机上着眼,为辛凉解表铺叙了理论依据,也发刘河间“伤寒六经自始至终皆热证”之先声。
7 ~% g# N6 J7 G8 N( W                清代温病学主张辛凉清解、透气凉营、清热解毒、通腑泻热等等,无一不包含着宣泻郁阳热气的深刻用意。: o4 `$ `  P9 Z
9 q* T& `& n, P. F! `# f3 w

. f  W" U! F% \1 ]' j5 `( r6 q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3-15 21:31:36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8年3月15日),马建辉讲述《回归中医》,他和大家一起讨论《汉书艺文志》记载的“医经七家”,探索中医理论起源的有关问题。! e: i- `" N/ F8 y: Q: K
东汉年间,班固撰写《汉书》,记载西汉年间的历史事件、人物,也记载当时皇家的藏书,以反应当时的著作盛况。但是,从西汉末年,到王莽新朝,再到东汉初年,战争频仍,书籍散亡,不可为据。只好把西汉末年刘歆的图书目录《七略》,收录在《汉书》之中,这就是我们今天经常提到的《汉书艺文志》,它相当于西汉年间的皇家图书目录。3 n% ]! [  y% H8 z
                   《汉书·艺文志》的“方剂略”云:“《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右(即上述总共有)医经七家,二百一十六卷”。
3 Z$ c! N) x! A$ M0 l                     也就是说,在西汉末年的皇家图书馆里,全部的医学理论著作总共有216卷。
# l/ P( V. e. o                     它们在后来的流传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今天所说的《黄帝内经》,已经与《汉书艺文志》记载的《黄帝内经》不一样了。
" N) K( w! j' |% }0 q9 z. I                     要说明这个复杂的问题,需要结合很多古代的“书籍制度”,也就是古书的“版本”、“体例”,才能说明白。
/ y: g) g9 c! D: N+ g( F* T                     让我们一起,期待马建辉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hgzy! T+ U. K$ x0 F& S! Z. |: C6 U% Y
                     祝贺马建辉讲述《回归中医》成功!通过他的叙述,我们可以知道,《素问》《灵枢》不是《汉书·艺文志》中提到的《黄帝内经》,而是《汉书·艺文志》中“医经七家”的集大成之作,约成书于东汉早期,记载了西汉之前的医学成就。
+ P* F, }4 g$ I, y                     被称为“伟大宝库”中国医药学,不仅具有十分丰富的经验内容,而且拥有独特的学术体系,前人概括为“理法方药,完整一套,”环环相连,丝丝相扣。然而理法方药在中医学术体系中各自所占比重是不平衡的,如果把整个中医学术体系看作一个实体,则可以粗略地将其分为基本理法内核和病证方药针灸推拿等外围部分。不断完善的理法内核,决定着中医学过去、现在、将来的基本特征。外围的病证方药针灸推拿部分是中医学的功能带或保护带。$ W/ S3 L( Y6 p3 ?
                    中医学基本理法内核的构成,是在中医学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9 I2 ^  ^) U1 T8 N6 T                    脏象、经络、气血、病理等到基本医学理论形之后,便具备了基本内核,恰如自然界进化过程中有机物产生了细胞一样。基本理法内核将既往关于病证方药针灸按摩等零散而具体的经验贯穿起来,成为汇聚着具体知识的医学体系,因此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医学。古代的阴阳学说和精气学说,较早地被医学吸收,并牢固地与基本理法内核结合在一起,给原始医学以较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使其更为系统和完善,这也是是医学摆脱巫术的重要因素。. [; U# e; o, f8 B: @
                  许多古老而宝贵的方药针灸等具体经验大部分失传了,然而,后世的医学家们又不断创造新的具体经验,这种得得失失的更新代谢数量很大,象生命过程中的新陈代谢一样没有止息。与此恰成对照的是,关于脏腑经脉、阴阳气血、治则治法,药性和配伍等方面的基本理法却逐渐丰富完善起来,并没有多少佚失。具体病证方药针灸等具体经验的大量佚失或补充、修正,并不能改变中医学的性质或特征。某些与基本理法内核融合一起的新学说,却能长久地流传下去,如独取寸口诊法、六经辨证、八纲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药物归经与升降浮沉学说、脾胃学说、命门学说与先后天之本论等即是如此。
2 [- E$ T: P7 z" D5 x4 ?! ^: @6 _, ~* m+ i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3-16 22:00:56 | 阅读全部
                  周五(2018年3月16日)晚上,朱萍霞讲述《挺起中医的脊梁——“废医验药”危害中医》,她和大家一起讨论方舟子、张功耀等故意反中医人士看问题的方法论错误:“睁着眼摸象危害大”。7 g* V" W  y* X* ?9 n
4 D2 A1 q! T2 w# g# N+ C7 v1 d
                 方舟子说:“经络据称对一根小小的毫针都会有反应,为何会对粗鲁的手术刀倒无动于衷?经络为什么不怕手术刀?合理的答案是所谓的经络并不存在。”8 L7 P$ e1 }  d) x. G$ w& W4 R
                 张功耀说中医不明脏腑,“缺乏谈论人体的资格”,说中医理论“都是热昏了的胡话”、“是土匪黑话”。. E- U: L0 h' l, ~
历史上有“盲人摸象”的故事,那是因为盲人的生理缺陷造成的,方舟子、张功耀之流没有这个缺陷,却睁着眼假装看不见,只盯着大象的肛门研究,然后钻进去,到里边查找一番,出来告诉世人:“大象从头到尾,都是大粪!”方舟子、张功耀这样的“睁着眼摸象”,有选择地挑毛病,以偏概全,其危害之大,流毒甚广,难于肃清。; U3 K; a; a9 L, k1 D" m" Z
                 我们一起期待,朱萍霞的讲述和分析。http://www.ynjkcy.com/tqzydjl
6 f6 H6 K+ J5 s; A, [                 祝贺朱萍霞讲述《挺起中医的脊梁——“废医验药”危害中医》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方舟子、张功耀等反中医人士看问题世界观、方法论的错误。% @, s2 `$ ^: q% S8 J: h
                  反中医人士大力宣扬中药的药效是有问题的,是不存在的,有效可能属于心理暗示,或者属于患者“不治自愈”,并且极力宣扬中药无用而有害。张功耀说中医“装腔作势,欺骗患者”,“推行异物、污物、毒物入‘药’,坑害患者”。
% E" @. b1 P; c2 ?9 w5 M9 D他们所以提出这样的观点来,是因为其研究方法有问题,是世界观的问题。曹东义曾经将这种独特色研究方法称为“张功耀现象”,并指出“要警惕张功耀现象由可怜走向可耻”。9 `( ]0 _  k' n2 [/ h% _; K
                  张功耀曾经自学中医,但是并未进入中医之门,对于中医的精髓根本不了解,就像一个登山者始终在山脚下转,并没有到达山顶,自然感受不到中医药令人神往的境界。方舟子也是这样,他用西医的观点看中医,对于中医的了解,只是外在的皮毛而已。但是他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能找到中医可以攻击的“靶点”,上纲上线,不遗余力进行攻击,甚至乱扣帽子,乱打棍子。所以“张功耀现象”的实质,是变相的盲人摸象,因为他们不是盲人,是睁着眼摸象。
: u) ~7 b) \4 A; D3 r, }  V4 d. R7 u  z5 {& t& x( w

- q! `  ]0 Z' r" l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3-17 22:06:20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周六,王群才讲述《中医近现代史话》,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中药研究的成就与困惑”这一节的内容。8 x9 C" |6 ^2 V4 B' R  Z
一百年来,在余云岫“废医存药”的影响下,中药的研究,主要是从化学成分的角度进行探索,寻找和提纯“有效成分”,进行临床验证,做了大量的试验,也出现了麻黄素,黄连素,青蒿素等一系列的成就,丰富了临床用药。但是这与中医用药的方法不一样,也误导了中医的发展方向,推动了中医“异化和西化”。中医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
! m4 j( X  n8 b" k  h) a                    能继续这样,沿着“废医存药”,“废医验药”的道路继续走下去吗?. t& ?: F) d  _" N' s/ O4 D/ a4 H
                    我们一起听王群才的讲述和分析。http://www.ynjkcy.com/zyjxdsh* u! G2 o: C5 J, t% A7 x
                     祝贺王群才讲述《中医近现代史话》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中药研究的成就与困惑。毫无疑问,中药富含着各种化学成分,但是不能用成分说事,中医不是用成分指导临床用药。那么,四气五味,升降浮沉,性味归经背后的学术原理是什么?有人说,说不清。这不对,中医能说清楚。这是象,用时空之象,代表药物的作用趋势,与人体的复杂调节相适应,就能安全有效地解决人体养生治病的复杂问题,不是用数字。药物的精确度,与人体的精确度,都是不可穷尽的,只有象思维,才能执简驭繁,游刃有余。这是中医几千年,练就的大智慧!
; N( P: R+ [$ q6 P" A, W3 w0 P$ a  t3 n8 `8 l( m5 ?$ F0 A0 r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3-18 21:45:46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8年3月18日),王红霞主任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她继续和大家一起讨论针刺治病的原理。西方医学一直从结构决定功能的角度,说明人体的功能,用靶点对抗阐明治疗原理,因此过去反对针灸。他们认为把一个“金属异物”的针刺进人体之内,既没有给药,也远离病灶,这是很不不人道的行为。因此,不理解中医这样的治疗方法,竟然被中国人使用了几千年。随着针刺技术传到欧美,确实解决了很多“靶点治疗”不能治愈,切除、假体替代疗法也治不好的疑难杂症,竟然可以用针刺治好。这颠覆了西方医学内科靶点给药,外科局部治疗的理念。/ D4 O) f/ o% z2 y- b0 q, s9 y
                    那么,如何用中医的理论说明针刺的道理呢?/ T( @3 H3 \: {9 m9 L
                    我们一起期待,王红霞主任额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ddgy
& J1 Y4 V4 O. W0 G/ D% F' [                     祝贺王红霞主任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针刺治病神奇的疗效,以及不可思议的学术原理。中医说的经络,不是孤立的解剖组织,而是为了把人体连接成一个整体,才构建的一个学术概念。研究针刺治病,以及“经络本质”,不能离开脏腑,也不能离开气血和阴阳五行。离开了这些基本前提,就不是中医的经络了。所以,经络研究用“构成论”做指导,很难有成就,也可能越说越远,甚至有可能滑落到否定中医基本理论的斜路上去。
( L9 {6 Y7 I& \# ]3 T% A; j9 C( _9 Y8 ^: v- l$ r2 Y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3-19 21:36:57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8年3月19日),马京雪讲述《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他继续和大家一起讨论、学习扁鹊脉学。扁鹊开创脉学,影响深远。《素问》说:“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 z1 Q  Y- l0 P1 z
8 K; [+ ]3 V+ D" ?
             上古使僦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
# K; a. |8 @" o4 x) w3 P, w5 V5 B  z( |0 u1 K
             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要也。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所以远死而近生,生道以长,命曰圣王。4 L; E% Q, t+ @
& a, o, ]; o3 @+ M
             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汤液十日,以去八风五痹之病。十日不已,治以草苏草荄之枝,本末为助,标本已得,邪气乃服。”
, o7 _- P; P4 w3 v/ D( W' h色应四时,脉也与天地阴阳相应。
+ w5 e# u) R1 v  S$ n6 l2 {9 l脉有阴阳,有气血、有循环,有五脏是否健康的信息。* A/ g, h: p# g: @
" n& Q( d& H/ P' }% e4 p+ N
               今天晚上,马京雪将和大家一起讨论,“扁鹊论损至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理论。它的影响极为深远,被《难经》《素问》所吸收和传承。
( H* X% s+ o! z1 J/ Z3 A) D
& k2 q" P2 x, n# g- \               我们一起期待,马京雪带来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bqwh% Y# [. \2 P4 P0 l' F
               祝贺马京雪讲述《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扁鹊脉学的特点,尤其是《脉经·卷四》之中,是扁鹊对损至脉的诊断,以及原理的推导过程,从中不难发现扁鹊脉学“守数精明”的特点。
# q% v0 k' B- `* D- S. U* @0 Q- ^2 f* u& u% z: J) C1 d
               扁鹊对于损至脉的研究,是从脉搏与呼吸频率、气血运行速度的关系出发,概括出常数,然后再推导出一至五级的不正常情况,脉动过缓的属于损脉,脉动过快的为至脉。
/ N; }* R' r% i9 A/ M5 H# [               扁鹊论损至脉,其原创性的学术思想,被其后的医学家所继承,并且逐渐发展成由“虚”到“损”的“虚损学说”。从《难经》到《伤寒杂病论》,以及后人治疗“虚损”,是一个逐渐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 I$ y1 b5 M& H/ i
               关于扁鹊脉学、损至脉的传承与发扬的问题,今后还要讨论。3 A% I* z6 [, p; i: Y7 U8 \: H
2 M8 ~5 H& }! B+ h5 o: @1 N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