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4-16 21:36: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晚上,马京雪讲述《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他和大家一起讨论”扁鹊言医罕言道“的问题。
; R/ W3 l( r% z+ [4 L. p 相传,《难经》与扁鹊关系密切,或者说《难经》是源出于扁鹊的医学著作。它对待”道“的特点是否符合”罕言道“的特征呢?
$ }# S i0 r+ I! Q& K4 V 《难经》之中只有几次提到“道”这个词,其用意主要是“道路”,比如:
! F1 e& V4 o) @* l( a3 M 《难经·二十七难》:3 }0 M: p8 k% v0 [
圣人图设沟渠,通利水道,以备不虞。天雨降下,沟渠溢满,当此之时,留需妄行,圣人不能复图也。此络脉满溢,诸经不能复拘也。
6 c3 u+ C$ C6 S7 h) H! H% w$ y 《难经·三十一难》:
f/ n7 f9 N& h, F 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3 x+ I' t8 t$ x) q- l
《难经·三十五难》:3 v. `( e' ^0 W; y; w: _9 d$ E
《经言》:小肠者,受盛之腑也;大肠者,传泻行道之腑也;胆者,清净之腑也;胃者,水谷之腑也;膀胱者,津液之腑也。$ w& h" D- |, m7 s. F1 w1 @
《难经·四十六难》:
4 H. R6 E9 Z8 [, c2 s& S$ ~2 K1 ~ 《经言》:少壮者,血气盛,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于常,故昼日精,夜不寤也。老人血气衰,肌肉不滑,营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得寐也。故知老人不得寐也。4 t. [# u1 d3 g
上面引文之中,提到的“道”字,主要指大小肠、血脉,是运行水谷的通道、道路,与“道”的本意相一致,也和扁鹊的学术特征相符合,没有老子所说的天道、地道等含义。
5 b/ W/ }$ b# }2 V- y# P 但是,《难经》毕竟不属于扁鹊亲手写成的著作,其中既引用了《经言》等前人的经典,也必然会吸收道家理论的精华。
' X. K; I& v& T* \, g8 C9 Z, G* l3 k" w 我们一起期待,马京雪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bqwh! }# K C: J# e
祝贺马京雪讲述《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难经》是否与扁鹊一样”罕言道“的问题。; H" s! Y: j0 D
医学著作尽管可以被当做经典,进行不走样的传承,但它是很实用的工具,是记载前人知识的结晶,因此,被后世补充时代成和自己的经验就是在所难免的。
) O- X! ?3 g! |$ s% E 由此可见,成书于汉代的《难经》吸收“道家”学说,在所难免,其中也出现了“穴道”、“阴道”、“阳道”等词语,但全书只有一次,属于“偶见”运用,使用不频繁,这与其广泛而全面地传承扁鹊学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D% S2 z; ]4 H' z+ \; |" ?! ^' { 《难经》除了吸收前人的成果之外,还讨论了许多复杂的临床现象,比如“八难”就说:“寸口脉平而死者,何谓也?”所谓“脉平”,就是脉象没有异常,这样的病人应该身体健康,却出现了“死亡”的反常现象,这应该如何解释?《难经》作者提出了“生气之原”、“三焦之原”、“ 守邪之神”和“肾间动气”的学说,这些学说又被概括为“元气”、“原气”。* u' x$ l l+ k# ~0 {/ u- S
扁鹊不是故意不用”道“,而是他所处的年代太早,没听说过老子的”道“,或者虽然有所耳闻而不能用于医学理论之中,才出现了”罕言道“的特征。
, N( j7 H# T. t% m0 g1 c 扁鹊之后,《素问》《灵枢》,都大量使用”道“来阐述医学道理。这也是时代的必然。; y; K4 Y0 u" J% b: x
: X" U" Q3 s1 M, v% F3 j7 C: e* }%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