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4-22 21:35:07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8年4月22日),曹传龙接着讲《永远的大道国医》,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代医家王孟英。& z0 t0 A' d# {& B  X9 _

- G9 X) N# ?& B- Q                     杨照藜、王孟英深结医缘
) K/ F, g; T3 M0 t$ R                     杨照藜,字素园,河北省定县人,清宣宗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为官至道员。杨照藜博览群书,旁及地理、金石篆刻、天文历算,尤精于医学。著有《温病纬》四卷、《江西全省舆地考》、《素园文稿》二卷,《诗存》二卷等著作。
# ~( X' S' e9 A6 g0 U0 n9 _  ~我们很难找到杨照藜的医学著作,但是他对于医学确有非常深刻的见解,其论述的高妙之处,主要附载于王孟英所整理的医学著作里,以及他对给这些著作所做的序言里。0 l$ S, N; X. a/ R
                   杨照藜与王孟英是好朋友,王孟英是著名的温病四大家之一。在王孟英还未成名的时候,杨照藜在精神和物质上,都给了他极大的帮助。可以说他为王孟英一路鸣锣开道,竭尽全力,这在那个不同寻常的时代,是非常可贵的。杨照藜与王孟英的友谊,是为了弘扬中医事业的一种高尚感情,值得我们在新时代里加以借鉴,并发扬光大。3 g8 D" H6 D8 Q+ [1 B9 K) ~

2 L5 R& _: J* |                  我们一起期待,曹传龙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ddgy0 o2 ?0 V+ L  x1 i
                  祝贺曹传龙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王孟英的学术成就。
1 V1 Y8 r+ h7 k2 v% S                 王孟英的远祖系安化(今甘肃省庆阳县)人,后移居浙江盐官(今属海宁市),乾隆间迁钱塘定居。其曾祖王学权(字秉衡),精于医,曾撰《医学随笔》,其祖父及父亲皆业医。孟英自幼失去父亲,历经贫困,14岁即立志习医,深得舅父俞桂庭之助,并为其书斋题名“潜斋”。 20岁时至婺州(今金华)佐理盐业为生,得暇钻研医籍。后游于江、浙,以医为业。其时战乱,疫疠流行,亲人死于霍乱,遂专心温热病。经多年实践,对温热有独到见识。代表作《温热经纬》为我国温病学重要著述之一。
4 O0 H, v. l9 s$ S0 N3 N" b                王氏著述及评注参订他人之作甚多,较著名者有:《《王氏医案》(原名《回春录》)、《王氏医案续编》(原名《仁术志》)、《王氏医案三编》、《归砚录》、《乘桴医影》、《潜斋简效方》、《鸡鸣录》、《重庆堂随笔》、《女科辑要按》、《古今医案按选》、《医砭》、《言医选评》、《校正愿体医话良方》、《柳洲医话良方》、《洄溪医案按》、《叶案批谬》等。王氏在治学上非常刻苦,十分自励。家境拮据亦毫不影响发奋学习。《海宁州志》载:王氏“家贫性介,不能置身通显”。王氏一生南北奔走,所诊病人多为劳苦民众。其著书立说。传播医学知识,广搜效方,以利僻壤贫民。他遇瘟疫危疾,毫不畏惧,竭力图治。6 G: S* `! D8 U1 }% H
              王孟英多与医人、文友交往且为良友。对明末邓玉函、罗雅谷译著的西方的《人身说概》、《人身图说》、合信氏《全体新论》生理解剖知识,注意研究,持开明探讨态度,批评缠足陋习。《温热经纬》既是王氏的代表作,也集中记载了他对温热病的认识与经验。他这部著作的出版,就体现了与杨照藜的友谊。/ Q0 e5 k; f* @7 f) T! t3 Q* L
& R7 i+ x0 v3 r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4-23 21:57:56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8年4月23日),马京雪讲述《扁鹊文化原创国医》,他和大家一起讨论《难经》,以及其他古籍关于扁鹊事迹的记载。7 u; T1 Q5 C8 l+ I! j: c: f) h$ S
                    《难经》与《素问》《灵枢》一样是成书于东汉的古医书,其中又汇集了汉以前脉学学术成就的精华,较多地保留了扁鹊所开创的古脉学的原貌,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深受历代学者重视是情理之中的事,以往认为《难经》是解释和阐发《素问》《灵枢》的著作,其原因在于对《素问》《灵枢》成书年代和其与《黄帝内经》的关系上存有模糊认识,另外《难经》中所说“经言”有与《素问》《灵枢》中文字相同或相近者,似乎成了《难经》是阐发二书奥旨的。内证”,却不设想二书中皆引有“经言”,有着共同的祖本,同出一源而互有异词。其实,三书都是《汉志》医经七家的延续,皆传扁鹊之脉学,而又有所发展,丰富了医学理论的内容,使“方者宗”扁鹊所开创和集成的事业更加完善。  L$ H, p/ O- E0 Y# R( _. l2 J& [
: M1 l, o8 l- ]
                    我们一起期待,马京雪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bqwh
$ e6 D* H* p, `$ P4 e% m- S& b                    祝贺马京雪讲述《扁鹊与原创国医》成功!他通过很多史料,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扁鹊医学的有关内容。
' {& l/ \% s( W, [  T我们不赞成把《素问》《灵枢》,甚至《黄帝内外经》看成是“黄帝学派”的医经,把《难经》或《扁鹊内外经》看成扁鹊学派的医经,两大学派互相论争的观点。我们认为司马迁在《史记》中考证后的结论是可信的。他认为“扁鹊言医,为方者宗”“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扁鹊所开创的医学源远流长,西汉时期虽有托名黄帝的医书行世,要之,皆传扁鹊之学是发展扁鹊学术的近世“新名牌”,而绝不是发端并兴盛王扁鹊之前或扁鹊之后到西汉年间,能与之分庭抗礼的另一大学派。在司马迁笔下,我们看不到还有另一与“扁鹊学派”不相上下的学术派别.刘向校书时虽称“医经七家”。实即医学理论著作七种,未云这些理论著作出于不同学派的人手里,是不同学派医家的经典,相反战国末年公乘阳庆从“古无道”那里接受了“黄帝、扁鹊之《脉书》”,仓公引用“《脉法》曰”时也不区別哪是扁鹊的《脉法》,哪为黄帝的《脉法》,而是将其融会贯通,并流传给他的弟子。所以,把《难经》看成是扁鹊学派的著作,是《素问》《灵枢》所构成的黄帝学派医经之外的学术著作的做法,人为划线,刀削斧凿的弊端是难以避免的。我们认为医学发展过程中,从春秋末到汉代没有明显的流派斗争,《难经》不是《灵枢》《素问》的解经之词,也不是《累问》《灵枢》的“反对派”或“在野党”,他们都是扁鹊开创的古医学在汉代丰富发展的文字结晶。$ R  s: y, x; y5 O' T) \5 l3 g

  C9 s9 E$ Q# s7 |$ S7 m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4-24 22:23:37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8年4月24日)由张海涛给大家讲述《瘟疫论》译注的第五讲。
9 ?, A: F! j! E+ P. L" ]                   他准备讲述的主要内容是:瘟疫病的几种传变类型---内壅不汗、下后脉浮、下后脉复沉、邪气复聚、下后脉反数、下后身反热等几种特殊类型的变证,站在现代中医学发展的角度深度感悟,吴又可是如何理解瘟疫病传变过程的?提出了哪些辨治瘟疫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特殊情况?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精彩讲述。
, W0 l2 {' m, x/ E% F' p                  张海涛   主治中医师、执业中药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会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温泉疗养专业委员会理事;河北省优秀青年中医骨干人才;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委员;河北省针灸学会理事;《中医药与亚健康》杂志编委。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河北中医药科学院曹东义教授。参加省级科研课题一项,参编著作6部,发表论文十余篇。崇尚辨病、辨脉、辨证、辨体质相结合,善用经方。主要从事脾胃病、呼吸病和肿瘤的研究与治疗工作,对多种慢性病和亚健康人群的体质调护与康复积累了较多经验。
# Q8 `/ m$ Z5 V. X. d' M                 今天准备讲述以下内容:$ g4 t# E' L* l& I- G
内壅不汗
. Y8 h# j4 ^7 j! H' B( Z# c$ I- k邪发于半表半里,一定之法也。至于传变,或出表,或入里,或表里分传。医见有表复有里,乃引经论,先解其表,乃攻其里,此大谬也。尝见以大剂麻黄连进,一毫无汗,转见烦躁者何耶?盖发汗之理,自内由中以达表。今里气结滞,阳气不能敷布于外,即四肢未免厥逆,又安能气液蒸蒸以达表?譬如缚足之鸟,乃欲飞升,其可得乎?盖鸟之将飞,其身必伏,先足纵而后扬翅,方得升举,此与战汗之义同。又如水注,闭其后窍,则前窍不能捐滴,与发汗之义同。凡见表里分传之证,务宜承气先通其里,里气一通,不待发散,多有自能汗解。
+ X% C9 T# G9 K2 n7 s9 X# ~  L下后脉浮
  I% S1 e8 t: Z% F里证下后,脉浮而微数,身微热,神思或不爽,此邪热浮于肌表,里无壅滞也,虽无汗,宜白虎汤,邪从汗解。若大下后或数下后,脉空浮而数,按之豁然如无,宜白虎汤加人参,覆杯则汗解。下后脉浮而数,原当汗解,迁延五六日脉证不改,仍不得汗者,以其人或自利经久,或素有他病先亏,或本病日久不痊,或反覆数下,以致周身血液枯涸,故不得汗,白虎辛凉除肌表散漫之热邪,加人参以助周身之血液,于是经络润泽,元气鼓舞,腠理开发,故得汗解。
0 t& a" d% s( z  u' o# e; G下后脉复沉
; x2 g1 p9 `. }! C4 ~里证脉沉而数,下后脉浮者,当得汗解。今不得汗,后二三日脉复沉者,膜原余邪复瘀到胃也,宜更下之。更下后脉动再浮者,仍当汗解,宜白虎汤。( X$ C; d6 [6 @( V, `' v! `
邪气复聚
1 K+ e! N' q, |8 b* Z- t4 ]里证下后,脉不浮,烦渴减,身热退,越四五日复发热者,此非关饮食劳复,乃膜原尚有余邪隐匿,因而复发,此必然之理。不知者每每归咎于病人,误也。宜下之即愈,但当少与,慎勿过剂,以邪气微也。
& k( M) I" J) [) |$ N下后脉反数2 T( f3 ]6 h3 {* _; ~
    应下失下,口燥舌干而渴,身反热减,四肢时厥,欲得近火拥被,此阳气伏也。既下厥回,去炉减被,脉大而加数,舌上生津,不思水饮,此里邪去,郁阳暴伸也,宜柴胡清燥汤去花粉、知母,加葛根,随其性而升降之。此证类近白虎,但热渴既除,又非白虎所宜也。1 z  S1 O$ h) s' p; @

0 t; F3 v0 d: ]* Z3 |& Q+ ]9 R( B下后身反热$ q4 |: [0 W/ @" g. j0 Q
应下之证,下后当脉静身凉,今反发热者,此内结开,正气通,郁阳暴伸也。即如炉中伏火,拨开虽焰,不久自息。此与下后脉反数义同。若温疫将发,原当日渐发热,胃本无邪,误用承气,更加发热,实非承气使然,乃邪气方张,分内之热也。但嫌下早之误,徒伤胃气耳。日后传胃再当下之。又有药烦者,与此悬绝,详载本条。http://www.ynjkcy.com/wyl- Y4 _" c9 H6 B
                  祝贺张海涛讲述《瘟疫论译注》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吴又可关于“内壅不汗”,是讲疫病过程之中,虽然有发热却不汗出,或者虽然发汗也不出汗的原因,是由于疫邪在体内阻滞的结果。他既论述了“内壅不汗”的原理,也阐明了不可用麻黄汤辛温发汗的观点。; }/ V+ |& ^; C. I
                  年希尧云:“里气通,自能汗出而解也。”' p( ~: c. D4 V; S1 j9 g
                  孔毓礼云:“内壅不汗,内干亦不汗。内壅者,承气攻之;内干者,六味地黄润之。”7 I* C1 m( B; r' \9 k
                  各家论述皆有道理,惟孔氏认为“内干者,六味地黄润之”,应慎用,如果外邪未净,应以驱邪为主,单补阴液,容易留邪。
$ A* R* R  o0 i$ x& a( h: l               “下后脉浮”是说疫病的里证,经过泻下治疗之后,出现了脉浮的现象,这是疫邪向体表溃散的表现,如果随之汗出,就可以外散而愈。但临床证情是复杂的,吴又可结合临床过程中经常遇到的几种情况,阐发了其产生的机理,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颇切实用。
- _3 ?1 k" h7 b+ D/ o, B" c                 孔毓礼曰:“下后或浮而微数,或浮空而数,尚可再投白虎,寒伐胃气乎?惟口渴舌有微苔,身热不除者,进竹叶石膏汤。否则不必投剂,但进稀粥,以助其汗解而已。既曰:血液枯涸,不能作汗,则当用甘润平补,少加治邪之药,执用白虎,虽加人参,未免泻多而补少也。”
2 [& m) O, P: z: @龚绍林曰:“此不仅气虚也。血分已见大亏,宜用滋阴补气之剂,或口渴身热,则合白虎汤,俾邪从汗解。如仅右寸无力,余脉弦长浮数,则用白虎汤,加人参可也。”( \1 \' e( U, G. G: S
                孔龚二氏所说也有道理,可以补吴又可之未备。, o8 O( U7 D8 L
              “下后脉复沉”指的是疫病过程中里证下后,应当是在里的疫邪已经消散,如果此后出现了脉浮、汗出,疫邪就能从外而解。临床上经常出现的是,泻下之后不久里证又见,是否敢再下,或是否敢反复泻下,的确需要胆量,更需要胆识,吴又可提示我们,只要泻下的指征还在,就可以大胆地再次泻下,这就是辨证论治的方法。1 {4 X2 b- \" s; g6 H
                孔毓礼曰:“下后脉复沉,身无热者听之。大便复闭数日者,导之润之。身有热,而脉沉有力便秘者,微利之。”* Q0 A; |6 t* C* R; X; e* d
                龚绍林曰:“其症胸膈不快,舌苔必黄,其脉沉数有力,右关更甚,宜用达原饮合承气汤下之。如尚有外症者,宜用三消饮,合内外而清疏之。倘见头晕不举,右寸无力,宜加党参。或足膝无力而冷,左尺无力,宜加熟地方合治法。无虚脉虚症者,切毋忘(妄)加补药,以固其邪,医者能辨虚实,用药或攻或补,断不致于失手。”; L$ y7 u# Y4 y4 @( f, Q
                孔龚二氏,皆能从临证实际出发,补温疫治法之未备,以羽翼吴又可。5 T0 _' X5 M8 E2 n" @
4 H" ^* X+ A: ]2 i/ p) M& a5 N7 e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4-25 22:17:15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8年4月25日)由王秀民讲述《热病新论》第四节,外感热病是指感受外邪而引发的以发热为主症的一类疾病。中医外感热病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伤寒论、温病学基础之上,而又更加强调临床诊疗规律的科学,从夏商与西周至宋元明清的皇朝,乃至今日横亘古今的历史变迁之中,始终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自内经成书以来,公开发表论文不胜枚举。从《内经》、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长沙马王堆出土得《阴阳十一脉灸经》以及后来的叶天士的《温热论》至现代的群英战SRSS中,外感热病分别从病因、病理、证侯、治则和预后,多有创见和新解,使外感热病进一步发展。敬请听王秀民的精彩讲述。http://www.ynjkcy.com/rbxl
- W8 o- D/ ~3 m               祝贺王秀民讲述《热病新论》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回顾历史,看看前人是如何认识传染病的?怎样寻找和探索外感热病的规律?/ c6 X; H' h7 y5 b

/ ^% O9 e6 b$ }2 G' y" M2 M' q; `              毫无疑问,古人担忧的疾病,最严重的,危害社会的疾病是不断流行的传染病。
1 w' T! D% U4 y              鼠疫灭亡了明朝,有些传染病也帮助欧洲“移民”消灭了美洲的原住民(土著)王朝。+ B( m# b7 t$ Y6 I; n2 a5 G# F3 P

. i% I, l1 D4 ^  u! j               中华民族与传染病斗争的过程里,逐渐诞生了早期的中医学。
8 C4 i6 M8 c2 ?2 i$ S3 O# W               甲骨文里,就有很丰富的文字记载,有病症名称,也有病因推测,还有具体人(杞侯)。这就相当于一个完整的病例。这些记载,出于巫师,还是医师?不好分清。有可能是巫师与医师共同的祖先。
5 k/ q4 @2 p8 o
: \, L! _( D2 l, h4 C               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医书,江陵张家山汉墓的《脉书》,汉代的医简,都比《素问》成书早,里边的热病知识也很丰富。都对后世学术进步,有深刻影响。  o- f2 ^& Y' A- U+ N9 ?5 A
" h& }3 B2 }5 u- P& b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成就,这也是很明显的学术特征,不承认这一点,看不到学术原理的继承与创新,是一个缺陷。% b9 W1 j5 g4 N

+ L2 X/ V3 Y3 j3 m              中医学术,至今为止,一直在发展,没有完结。, o& k1 G6 }3 S8 r, b
               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经历了非典的考验,当代的外感热病,仍然面临学术创新的必要。
! W7 d4 J2 ]# L  c7 n; y" M               与时俱进,是非常必要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4-28 18:31:28 | 阅读全部
周四(2018年4月26日)讲座小组,今晚由李源继续和大家一起学习分享《回归中医》第四十八讲  “仲景立法考”的历史问题。4 d# ^# |" H' `0 }5 h2 o
主要学习内容为
. w+ C: ]$ J7 \2 N' N$ Q0 ]1 i) l- z9 I% p: n! S$ f5 M) N: M
                   1.“仲景立法考”误出谬说;2.王安道之说源于辛温解表难用;3.“立法考”未能全面理解仲景学术;4.温暑也会有三阴死证;5.首倡错简影响深远;6.“三百九十七法辨”确有见地。曹东义教授从以上6个方面对王安道的成就和其“立法考”的偏颇进行了研究和解读,让我们从学习中体会到在肯定王安道成绩的同时,对他的“张仲景立法考的偏颇之处”也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也是对历史的尊重。
# ]: Q% G2 j& y% b3 b6 |- h6 d& I2 u& V- j
                   为了中医的发展,不必为古人护短,我们期待李源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hgzy
! U1 I1 z0 f) B. ~( @2 _' a0 ], p: [# l                   祝贺李源讲述《回归中医》成功!
' E# ]( K& Q* J' Y. F4 b  f. @                   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王安道“张仲景伤寒立法考”一文的历史性错误,尽管有吴鞠通等人的赞誉,很多温病学家随声附和,但是,他错了,误解了张仲景。" ^" D  z; s/ C( r  w
                   王安道推求仲景立法本意,本无可厚非,甚至应该加以赞扬,但他推求的结果却将《伤寒论》引向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夫伤于寒,有即病者焉,有不即病者焉。即病者,发于所感之时(冬季):不即病者,过时而发于春、夏也。即病谓之伤寒,不即病谓之温与暑。”“呜呼!法也,方也,仲景专为即病之伤寒设,不兼为不即病之温暑设也”。王安道的这一“论断”,使学习仲景伤寒学术的人,只有在冬季可借用伤寒治法,其他三季的温热病都不必用《伤寒论》方。. U! I4 q2 z9 S
                  即使是应用了《伤寒论》的方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王安道也认为这只是出于偶然,是不可取得。故此他说:“今人虽以治伤寒法治温、暑,亦不过借用耳,非仲景立法之本意也。”“凡用药治病,既效之后,须要明其当然与偶然,能明其当然与偶然,则精微之地,安有不至者呼?惟其视偶然为当然,所以循非踵弊,莫之能悟,而病者不幸矣。”这是一种强词夺理的说法,也是只“辨病”,不“辨证”的片面观点。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4-28 18:32:30 | 阅读全部
本周五(2018年4月27日)由黄小平为大家讲述曹东义教授2012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挺起中医的脊梁——废医验药危害中医》第二章 里面接下来的4个小节的内容:1、探索核酸与蛋白的复杂关系;2、 DNA重组技术带来的忧虑;3、宋安群挑战基因理论; 4、细胞调控带来的难题:/ T+ ^+ L1 f# O' Y. h6 I
                    20世纪50年代,DNA双螺旋结构被阐明,揭开了生命科学的新篇章, 1972年,美国科学家保罗·伯格首次成功地重组了世界上第一批DNA分子,标志着DNA重组技术“基因工程”作为现代生物工程的基础,成为现代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的基础与核心。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由于出现了工程菌,DNA重组工程,是借助于细菌改造完成,人们发现 “小修小补”或许可行,“脱胎换骨”未必可行。到20世纪末,DNA重组技术最大的应用领域在医药方面,许多活性多肽和蛋白质都具有治疗和预防疾病的作用,的确解决了一些临床问题,仍然是“治标不治本”的方式方法。  O! P3 {/ [" b' p0 \- ~: F
中医发明的疫苗技术,其无可比拟的医疗思想,在现代条件下被充分发挥出来。认为牛痘疫苗研制成功,与中医无关,是英国琴纳独立完成的科研项目,这种观点是典型的民族虚无主义表现。
  q" E: d7 V- k                     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防病抗病的主要武器之一,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单克隆抗体技术在防病抗病方面虽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人源性单抗很难获得,使得单抗在临床上的应用受到限制。
8 J9 l% C% `' @. o! @; u                     DNA重组技术的应用,的确创造出来很多奇迹,是以前所不敢想象的,但是,在人们的大胆想象里DNA重组(或者叫基因改造),是可以改造人类遗传特征的, 其实,对于人体的DNA重组远没有这样简单,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
, e5 R2 Y9 c/ p3 P% l6 v( Q, ~. G                     宋安群女士进而提出了“基因理论的根本性错误”的观点,宋女士为何要批评以往的基因理论呢?她说,这是因为由“基因”理论导出了种种荒谬的结论。她列举了几方面的例子: “人的命运由基因决定”, “人类的进化趋于停止” “证明了上帝存在” “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破产了”。, _$ W2 s% q  R% H' }
                    细胞的发现,是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一大成就。但是,细胞的调控,却是现代科学、医学的一大难题。http://www.ynjkcy.com/tqzydjl
2 G1 b& Q1 t: `, H: s' a                    祝贺黄小平讲述《挺起中医的脊梁——废医验药危害中医》成功!# f* H' f1 ?' ?+ G. B% S  g" D5 K

. \; Y+ d" U. G7 r; o, i                    他带领大家,深入到西方医学的“核心领域”,对于核酸与蛋白的关系;
* A2 Z/ l( _* {) ]0 \9 _6 O2 I
( @/ M( O4 e3 v2 @5 \& R) I                    DNA分子重组技术(也就是转基因技术);* ]3 C0 M* }) L1 O4 c8 V5 S
- V* q) P8 ^5 v/ T5 Z* O+ p
                   宋安群女士对于所谓“基因”理论的深刻批判;
9 O: c! B5 |0 @/ N. W' \8 F; \& K2 S3 b, u
                   细胞因子网络调控(也就是所谓“代谢组学”)这些核心理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中医的角度与其进行比较:
3 v6 ?* n) @  [# ^7 A! M! k3 x$ c) @
                   谁是生命的主宰?
; c% z0 O1 f( N) a& v3 X4 R( N7 A: v
                   细胞、分子,不代表人体,不是生命的全部!8 Y; m8 w" w/ ^5 p; X0 `; H2 i

! E& D( N; n1 i: x! j                  人的健康,离不开人的整体性,离不开人与自然、天地万物、人类社会的复杂联系,希望把一切的原因,归结为某些细胞结构的变化,或某个生物大分子的异常,这是徒劳的,也是把医学引入重灾区,过度检查、过度医疗的原因。
5 q2 B0 q. q  N9 W
( E" a4 a2 S9 S) u  y: c                  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多元并存,形神一体,药食同源等,有独特的优势,不可替代。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4-28 18:33:13 | 阅读全部
今天(2018年4月28日)下午4点,张俊青讲述《中医近现代史话》,和大家一起讨论“针灸带领中医走向世界”的有关问题。/ \5 h1 C0 y8 K+ _% H
寒无疑问,针灸是中国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它之所以能历几千年而不衰,并且能穿透不同文化几起几落,说明它有着“神奇”的魅力和价值。% H1 ?( @+ Q* @
从6世纪针灸开始向国外传播,最早是在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到14世纪,欧洲人才第一次通过马可·波罗的记载知道东方有个针灸疗法。但针灸真正走进欧洲是在17世纪。
5 K7 w0 \& j# e                 法国的P.P.Harviell、荷兰的William ten Rhyne及德国的Engelbert  Kampfer都是早期的传播者。P.P.Harviell是一位耶稣会传教士,他于1681年最早在法国撰文介绍针灸。之后,1735年耶稣教士Duherder在巴黎刊印《中华帝国志》(其中设专卷介绍中医),1820年法国医生开始在医院里讲授针灸学,1821年英国医生John Churchill发表针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报告,1823年第一期《柳叶刀》杂志谈及针灸。在这100多年里,针灸在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呈现出一种速度缓慢的流行,范围涉及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瑞士、西班牙及比利时等欧洲主要国家,至今可以查到的相关的针灸文献有80余篇。但是,19世纪中叶后,由于理论认识问题和实践上的一些错误操作,针灸遭到批判,随即出现衰退。大约过了100年,针灸又开始在欧洲复苏。这次复苏,巴黎起到了重要作用。
8 z$ R: @5 k" `1 S. S2 S) C9 ]8 c: h. F# `5 R0 o% s* b
                我们一起期待,张俊青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zyjxdsh- R  s; X3 I, m$ R6 I$ v
                祝贺张俊青讲述《中医近现代史话》成功!, A' ~" Q+ f; b7 H
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针灸率先代表中医、带领中医向世界的传播过程。; I. Y( x1 o! B# v0 D  L+ `' n
在“回归自然”、“返璞归真”、“正本清源”思潮影响下,传统针灸理论,古代针灸方法,将再度受到重视,在针灸临床中加以应用,并将获得深入研究,挖掘整理。
4 }  {6 h* ^' ~: N1 o               在临床治疗方面,针灸疗法将成为攻克疑难病皤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已经出现了针灸攻克某些疑难病的苗头,如头针治疗中风及中风后遗证;舌针治疗脑性瘫痪、帕金森氏病;小剂量穴位注射治疗萎缩性胃炎;火针治疗慢性骨髓炎;热针治疗浅表性癌症;穴位磁场疗法治疗过敏性疾病;瘢痕灸法治疗难治性结核病;蜂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针灸治疗艾滋病等。随着经络研究的突破和优选研究的进展,针灸疗法必将更趋完善,临床疗效有望进一步提高。
/ D3 ?. c6 P; b+ \; U- k               抗衰老、抗疲劳、美容减肥等时尚疗法,将更多地与针灸疗法相结合,并将会获得较快的发展和推广应用。无创痛的腧穴特种疗法将在针灸临床中占有重要位置。
* t5 d3 p; L: x, n4 M  x               现在,很多发达国家都已注意到了传统医学的可取之处,开始加大研究力度,并主张将那些经现代科学验证的传统医药和医疗手段纳入现行医疗体系,并协调其与主流医学的关系,形成“整合医学”的发展策略。在不远的将来,已得到肯定疗效的病种可能会深入到机理研究。在美、英和德国,科研人员已经能通过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确定接受针灸或按摩等传统医疗手段的患者大脑产生反应的区域。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医学和行为医学的最新成果,都会运用于传统医学展开跨学科、新领域研究。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4-29 22:27:48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8年4月29日),王红霞主任继续讲述《挺起中医的脊梁——废医验药危害中医》,她和大家一起讨论第三章里的“五行是以人为本的哲学”与“五行学说是改良了的八卦”。; N7 C2 u) i# r" s4 G! {
                   这是中医看待世界与生命健康的世界观,预处理疾病诊治的方法论。但是,近代以来饱受诟病,很多人主张去除五行理论。, Y" |' p$ E* y! {/ n( W5 H2 U

) C! m7 B9 D' R; Q, n7 D1 M                   所谓五行,是古人总结的一套学说,主要用来说明万事万物的互相联系、互相资生、互相制约,达到生态平衡。是一个善于解决多因素平衡、和谐、共存的学问,是很可贵的理论方法。$ F7 y9 D7 s2 O  _, S) j6 b- p5 e
                   五行的具体内容很简明,说的就是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以及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的关系。也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要素之间存在的相生、相克的复杂关系。
, _+ O% B% f! e. ^3 B5 A# s0 y: a( u                  所谓相生,就是五种要素之间的相互资助,都有“我生者”和“生我者”。
$ m/ `9 d& t$ n, y$ R, w                  所谓相克,就是相互制约。' @8 z0 `0 R' x8 x, v# m# b
                 五行之间的生克制约关系,既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是人类劳动参与其间的动态变化过程,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图画。
$ O# G4 U/ ?, }- \                 五行之中每一行都不能缺少,缺少了一行,这个体系就不存在了;那一个要素也不能过分,过分了就会影响其他几个要素,其他几个要素就要发生响应的变化,通过相克和相生的作用,以便恢复系统的平衡。
  [9 k  V! s9 G4 R$ Z% V0 n( R9 n* F/ j& D& k' V+ S" g) a
                 我们一起期待,王红霞主任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tqzydjl
8 {2 y8 l# Y- O5 M                 祝贺王红霞主任讲述《挺起中医的脊梁——废医验药危害中医》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五行哲学”的重要意义,以及“五行与八卦”的关系。9 C1 H$ S4 S0 V7 X' h
                 这是中医与西医的区别所在。
  E( z* r) D+ [! x1 Q                考古学证实人类的历史,在金属被冶炼出来之前,只能是石器时代,大量金属工具的出现,才是五行学说产生的物质基础。3 x  U3 |. a$ x3 R
                古希腊的“四元素学说”,佛教的“四大”,都不能形成“五行学说”,它们之中都没有“金”。7 d$ {" N1 Y$ R8 Z$ S' G+ S
”金曰从革“的金,是革命的工具,无论面对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有了金属工具和武器,都是巨大的变化。
& T3 a. C0 Q! S- W) C$ j5 Z% r' P$ t% E) S
               五行学说的体系里,每一行都是平等的。在整个五行的体系里,体现的是和谐的,平衡的,动态的。哪一行也不能太过分,过分了就会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就会造成不和谐,就会影响其他的物质因素,就会产生疾病。同样道理,五行之中也不允许出现“一行太弱”。假如一行太弱,也会影响其他几行,也会出现不和谐,会出现失平衡,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会出现疾病。
2 O* B" p- X' B* z              五行学说强调的就是整体、和谐、动态、平衡。这种“理想状态”的出现,是人体健康状态的保证,是人体自组织能力的体现。平衡需要多元世界互相制约,需要大智慧。一个元素无所谓平衡,两个元素也很难长久保持平衡,只有多元共存才需要平和和谐。中医的大智慧不是凭空想象的,那么它从何而来?《老子》说“道法自然”,也就是从天地日月星辰的运动关系,从四时五行的运动变化之中总结出来的“大道”。, ^" Z7 v. r  |% `) }1 Y3 t
              因此可以说,五行学说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哲学思想,是善于解决复杂问题,构建和谐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的哲学基础,是东方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优秀思想,是解决世界复杂问题的理论法宝。: F& u/ Y3 t; T/ [
; r9 U& ]5 g( e1 U1 [9 A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5-21 17:16:46 | 阅读全部
今天(2018年4月30日,周一)晚上,马京雪讲述《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第四十六讲,“气”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基本概念,中医学“气”概念的形成受到了古代哲学气学说的影响,气是运动不息的细微物质,气升降聚散运动推动和调控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与扁鹊同时代的老子,总结为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形而上”的。“气”或者说“元气”是由“道”派生出来的“形而下”的构成天地万物的运动不息的细微物质。
. U8 X- z: ^% T% K; V$ G' w
/ Y; {" R. B2 g) S# X                    扁鹊虽然没有论述“道”,但是他也受前人关于“气”的影响,论述气血运营的关系。
- m5 K. e9 ]0 ~' }7 F& Y2 z                   “气”作为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基本的元素,以“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气”学说作为一种自然观,是对整个世界的总体性认识,“气”学说是对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各种自然现象提出的既不同于西方的唯物主义,又不同于唯心主义的解释,是中国特有的世界观。
0 b2 e# g1 i! w0 u8 m                   《五运历年记》:“元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古人认为宇宙万物是从一种朦胧不分、浑浑噩噩、深沉幽暗的“混沌”状态产生出来的,然后一分为二,轻清的阳气上升成为天,重浊的阴气下降成为地,阴阳交感而生万物。“气”生成了天地、日月、水火、男女……,于是,这种“气一元论”思想广泛的被引进了天文学、地理学、历法学、数学、医学。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宇宙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是从无都有的自然生成。
, R2 m' o" A# }2 h2 T: V# k- u- J" i* Z% `! H
                    我们一起期待马京雪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bqwh8 Y( ]& q: p5 P$ L
                    祝贺马京雪讲述《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扁鹊如何继承了前人的哲学思想。; o& {* Y/ \( g0 ?
司马迁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上,扁鹊的贡献是无与伦比的,然而,扁鹊的医学不是没有源头,没有基础的空穴来风。因此,我们既要看到扁鹊医学对后世的影响,也应该探索扁鹊医学形成的条件。是谁启迪了扁鹊的智慧?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从中华文化的源头谈起。
4 [* r" z+ B% y8 v2 ?$ P9 {
1 D' |' p" D* J2 J5 o6 f$ _                 气,元气思想,起源很早。扁鹊关于气血运行的思想,一定是继承了前人关于气,或者元气的认识。: |0 n, h' [+ o; y& Z+ o0 T
老子与扁鹊的生活年代大致相同,老子关于宇宙起源的思想,关于道与气的关系,“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0 B( a5 f# j! ?* j/ B( l
                老子探索宇宙起源的猜想,扁鹊也这样想过吗?老子的研究成果扁鹊知道吗?/ |4 ~( S% ^. }
                扁鹊有类似的表述吗?
/ a8 R3 r1 T0 B6 n0 T% A: [$ f. k                我们只能这样设想和推测,古人认为人体的奥秘与宇宙的奥秘,本来就是密不可分的。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5-21 17:17:14 | 阅读全部
今天(2018年5月1日)晚上,由张培红主任为大家讲述《瘟疫论译注》的第六讲。她与大家一起交流吴又可关于瘟疫过程之中,辨证论治的一些独特认识。
2 v4 l! W4 V0 R6 X                   讲述的主要内容是:《瘟疫论》的 “因病数攻”、“病愈结存”、“下格”、“注意逐邪勿拘结粪”这几部分临床现象背后的原因,所以如此的内在机理,以及在临床中如何具体临证运用?又有哪些问题应用提起注意?
$ b5 Y9 v, [+ O, u6 ]" L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的精彩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wyl
( o3 a! T0 b) z# r) U" H                   因证数攻
* Y% B: I5 m- e& z: \; k【原文】
/ ^7 s. ^8 M$ h0 E( c" K$ \- U9 R1 b7 P 9 O7 N. I! B# U* ]* e
   温疫下后,二三日或一二日,舌上复生苔刺,邪未尽也。再下之,苔刺虽未去,已无锋芒而软,然热渴未除,更下之,热渴减,苔刺脱。日后更复热,又生苔刺,更宜下之。1 H! m  D0 L! L
余里,周因之者,患疫月余,苔刺凡三换,计服大黄三十两,始得热不复作,其余脉证方退也。所以凡下不以数计,有是证则投是药,医家见理不透,经历未到,中道生疑,往往遇此证反致耽搁。但其中有间日一下者,有应连下三四日者,有应连下二日间一日者,其中宽缓之间,有应用柴胡清燥汤者,有应用犀角地黄汤者。至投承气,某日应多与,某日应少与,其间不能得法,亦足以误事。此非可以言传,贵乎临时斟酌。* F7 C) C0 S2 r: k8 ~
   朱海畴者,年四十岁,患疫得下证,四肢不举,身卧如塑,目闭口张,舌上苔刺,问其所苦不能答。因问其子:两三日所服何药?云进承气汤三剂,每剂投大黄两许不效,更无他策,惟待日而已,但不忍坐视,更祈一诊。余诊得脉尚有神,下证悉具,药浅病深也。先投大黄一两五钱,目有时而少动,再投舌刺无芒,口渐开能言;三剂舌苔少去,神思稍爽。四日服柴胡清燥汤,五日复生芒刺,烦热又加,再下之。七日又投承气养荣汤,热少退。八日仍用大承气,肢体自能少动。计半月,共服大黄十二两而愈。又数日,始进糜粥,调理两月而复。凡治千人,所遇此等,不过三四人而已,姑存案以备参酌耳。
( J# ^; c7 L. ^4 F1 m( z病愈结存, e9 c: L; E' A& y* v
' s( t1 c+ `6 H7 n
【原文】
: }* z! M6 l, I
1 ~  u4 S6 k" I3 m0 n) X0 a6 ~+ V    温疫下后,脉证俱平,腹中有块,按之则痛,自觉有所阻而膨闷,或时有升降之气,往来不利,常作蛙声,此邪气已尽,其宿结尚未除也,此不可攻,攻之徒损元气,气虚益不能传送,终无补于治结,须饮食渐进,胃气稍复,津液流通,自能润下也。尝遇病愈后,食粥累月,结块方下,坚黑如石。8 G8 T5 ]; l0 `7 N3 M1 I
下格2 \8 O7 e  J! Y% b: @0 f- Z
【原文】
1 Z* p# t- I9 q( ]7 G! L
( m3 T6 H$ j, t2 R. {$ r  k温疫愈后,脉证俱平,大便二三旬不行,时时作呕,饮食不进,虽少与汤水,呕吐愈加,此为下格。盖下既不通,必反于上。设误认翻胃,乃与牛黄、狗宝,及误作寒气,与以藿香、丁香、二陈之类,误也。宜调胃承气热服,顿下宿结及溏粪、粘胶恶物,臭不可当者,呕吐立止。所谓欲求南风,须开北牖是也。呕止慎勿骤补,若少与参芪,则下焦复闭,呕吐仍作也。此与病愈结存仿佛,彼则妙在往来蛙声一证,故不呕而能食。可见毫厘之差,遂有千里之异,在乎气通气塞之间而已矣。
2 w0 \1 I( U! W/ E8 Q/ P0 u( g
5 g  P8 C: Y+ O4 k: N/ L
9 Y1 i9 z( I! I3 w# u' j5 u3 x注意逐邪勿拘结粪
: f3 j' x2 m0 ~( b# i8 T【原文】
1 J9 n" f. i) b1 Y - ]# f, a: Y7 H6 w/ q4 B
温疫可下者,约三十余证,不必悉具,但见舌黄,心腹痞满,便于达原饮加大黄下之。设邪在膜原者,已有行动之机,欲离未离之际,得大黄促之而下,实为开门祛贼之法〔3〕,即使未愈,邪亦不能久羁。二三日后,余邪入胃,仍用小承气彻其余毒。大凡客邪贵乎早治,乘人气血未乱,肌肉未消,津液未耗,病人不至危殆,投剂不至掣肘,愈后亦易平复。欲为万全之策者,不过知邪之所在,早拔去病根为要耳。但要谅人之虚实,度邪之轻重,察病之缓急,揣邪气离膜原之多寡,然后药不空投,投药无太过不及之弊。
( L+ G3 k0 L1 O! A8 ]; I; ^- L是以仲景自大柴胡以下,立三承气,多与少与自有轻重之殊。勿拘于下不厌迟之说,应下之证,见下无结粪,以为下之早,或以为不应下之证误投下药。殊不知承气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也。必俟其粪结,血液为热所抟,变证迭起,是犹养虎遗患,医之咎也。况多有溏粪失下,但蒸作极臭如败酱,或如藕泥,临死不结者,但得秽恶一去,邪毒从此而消,脉证从此而退,岂徒孜孜粪结而后行哉!假如经枯血燥之人,或老人血液衰少,多生燥结;或病后血气未复,亦多燥结。在经所谓不更衣十日无所苦,有何妨害?是知燥结不致损人,邪毒之为殒命也。要知因邪热致燥结,非燥结而致热邪也。但有病久失下,燥结为之壅闭,瘀邪郁热,益难得泄,结粪一行,气通而邪热乃泄,此又前后之不同。总之,邪为本,热为标,结粪又其标也。能早去其邪,安患燥结耶!. ?$ \, Y, p! I) m3 }* H  W
假令滞下,本无结粪,初起质实,频数窘急者,宜芍药汤加大黄下之。此岂亦因结粪而然耶?乃为逐邪而设也。或曰:得毋为积滞而设与?余曰:非也。邪气客于下焦,气血壅滞,结而为积。若去积以为治,已成之积方去,未成之积复生,须用大黄逐去其邪,是乃断其生积之源,营卫流通,其积不治而自愈矣。更有虚痢,又非此论。或问:脉证相同,其粪有结有不结者何也?曰:原其人病至大便当即不行,续有蕴热,益难得出,蒸而为结也。一者其人平素大便不实,虽胃家热甚,但蒸作极臭,状如粘胶,至死不结。应下之证,设引经论“初硬后必溏不可攻”之句,诚为千古之弊。
+ v$ m$ y) R9 {( y8 }大承气汤* }- E' s& u0 W9 H# \0 v9 k/ Q  F4 c
大黄五钱  厚朴一钱  枳实一钱  芒硝三钱$ [$ e3 S( V0 [* r1 O. n% m" u7 o
水姜煎服,弱人减半,邪微者各复减半。- [6 g, Z  h, g( ^" T( c
小承气汤$ `7 O, B$ L  S. ~  _
大黄五钱  厚朴一钱  枳实一钱
$ o9 W/ ?9 A6 J水姜煎服。0 d1 l1 Z8 f9 `& l/ m( g
调胃承气汤  s5 w; {; o0 L+ `" p7 b! f
大黄五钱  芒硝二钱五分  甘草一钱
6 c0 L. o. L! k水姜煎服。
2 w2 r; I- j7 {! z5 [按:三承气汤功用仿佛。热邪传里,但上焦痞满者,宜小承气汤;中有坚结者,加芒硝软坚而润燥,病久失下,虽无结粪,然多粘腻极臭恶物,得芒硝而大黄有荡涤之能。设无痞满,惟存宿结而有瘀热者,调胃承气宜之。三承气功效俱在大黄,余皆治标之品也。不耐汤药者,或呕或畏,当为细末蜜丸汤下。" }7 u9 l, C- ^9 H' z7 p9 v
               祝贺张培红主任讲述《瘟疫论译注》成功!6 J  Q2 x. x3 ~. ^) H" ^
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吴又可对于瘟疫病诊治过程之中的几个特殊的临床问题。* w8 P, w4 W$ w
吴又可认为,所谓“因证数攻”,就是因为疫病证情的需要,必须几次或多次泻下。这的确需要胆量和胆识,力挽狂澜。温疫病经过泻下之后,两三天或者一两天之后,舌面上又产生了状如硬刺的舌苔,这是邪气还没有驱除干净造成的。再次泻下,舌上的刺苔虽然没有去掉,硬刺状的舌苔已经变软而没有了锋芒,但是发热、口渴并没有消失;再一次泻下,身体的热度进一步减退,口渴也更轻,舌面上的苔刺都脱落。此后几天,又出现发热,再一次出现舌苔如硬刺,仍然需要使用泻下的方法治疗。3 v1 U9 s% g+ J& s: G
              温疫病经过泻下之后,病脉平复证候消失,腹部之中还有物如块,按压它时有疼痛的感觉,病人自己觉得腹部气机阻滞不畅,有胀满痞闷的感觉。有时又觉得有气向上或向下运动,一去一来都不顺畅,经常听到肠子蠕动的声音,好象青蛙的鸣叫一样。这时疫邪已经被清除干净,其原有的结块还没有被祛除,此时不能使用攻下热结的泻下方药,因为使用泻下的方法只会白白地损伤病人的元气,病人的正气进一步受损伤之后,就更不能传送化物,容易加重积滞,对于治疗原有的结块毫无帮助。必须等待病人的饮食逐渐增加,胃气稍微恢复之后,病人体内的阴津液体得以流畅地运行,自然就能滋润结块,使它下行排出体外。: r# }! \5 U' N' _  y
              温疫病痊愈后,病理的脉象和证候都消失了,病人二三十天不解大便,经常呕吐,不能进水和吃东西,即使饮少量的水,呕吐也会更加严重,这是病人腹部的下部有物格拒不通造成的,名为“下格”。大概是下部不通之后,气机一定就会向上返,形成呕吐。假如错误地将下格当作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的“翻胃”,就给病人服用牛黄、狗宝。或者错误地认为病人是胃有寒气造成呕吐,给病人服用藿香、丁香、二陈汤之类的方药,这是错误的治疗方法。应当用调胃承气汤治疗,而且要趁热服下去,立即就会泻下过去的结块与稀粪,以及如胶状的粘滞秽浊之物,臭不可闻,病人的呕吐因此而立即停止。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