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6-11 22:25:41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8年6月11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继续讲述《中药学》,今天学习第二章“清热药”中关于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和清退虚热药的内容。! G  ?- A, P5 @% R# o2 Z
                   凡功能清热邪、解热毒,适用于各种热毒病症的药物,就叫清热解毒药。# C7 W5 s! ^) k/ \! f1 F$ c7 O
                   清热燥湿药的性味多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用于湿热内蕴或湿邪化热的证候。# f8 Y4 Y6 ~& m0 H. A; c5 g
                   清虚热药性多寒凉,具有凉血退虚热的功效。http://www.ynjkcy.com/zyx" q) }7 }' d( z2 o4 w
                   祝贺霍立轩讲述《中医学》成功!/ e0 Q  E; K3 K' S( a' g* @+ U
                   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三类清热药的功效,知识点。也就是第二章“清热药”中关于清热解毒药、清热燥湿药和清退虚热药的内容。8 q% O; V" V; ]& ^* X6 ~9 }3 y

# A. q( B3 z; O. g$ x+ j0 p                   里热证的出现,有很多原因,治疗的方法与方剂,也相应分成了很多类,有的是“广谱”的清解气分热的药物,有的能够入血分“清热凉血”。有的可以清热利湿,有的则可以清热养阴。
0 A' A+ K" H! H: T& O1 U
/ B/ r  ?; `3 ^' q8 O7 Y                  凡功能清热邪、解热毒,适用于各种热毒病症的药物,就叫清热解毒药。
9 X5 s% x& s- r% q0 |0 m                  毒,一般是邪气厚重、猛烈;毒有寒毒、湿毒、热毒、温毒等不同特点与说法。
8 R! m# v" C5 r% u! W! c! ?$ K6 d1 x% i' P0 i$ L
                  清热燥湿药的性味多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用于湿热内蕴或湿邪化热的证候。! y8 j8 f! D' T* |7 Y! |8 i8 R
                  湿热多出现在暑热季节,所谓“暑必夹湿”,凉生燥,热生湿。湿热容易弥漫三焦,其性粘滞,不容易迅速消退。, y5 i1 b% y% m# ]( B
" V$ @3 B+ X% r  j, f" T6 v" b
                 清虚热药性多寒凉,具有凉血退虚热的功效。, k- I% f8 h$ J
                 虚热多发生在热病后期,邪气已经衰退,余热未清,阴液已虚,因此,清虚热一般不用苦寒,而是甘寒养阴,寓清热于补虚损之中。7 O( E8 ^4 x0 R/ j5 @4 V
2 m. d$ G  d5 i' l, c9 n1 u; x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6-12 21:55:51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2018年6月12日)是周二,晚上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培红副秘书长为大家讲授《中医基础理论》的第六课,和大家一起学习五行学说。
6 C, m4 T# ^/ K% G  f  }, |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古人认识世界的大智慧。五行学说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属性”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自然生成”、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和万物之间的和谐统一。
7 E' y, c3 D' _# }, f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性质和特点归纳为五个系统。五个系统乃至每个系统之中的事物和现象都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从而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网络状态,即所谓“五行大系”。五行大系还寻求和规定人与自然的对应关系,统摄自然与人事。
. X% F* m' x3 B4 G' b                中医学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领域,以系统结构观点来观察人体,阐述人体局部与局部、局部与整体之间的有机联系,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统一,加强了中医学整体观念的论证,使中医学所采用的整体系统方法进一步系统化,对中医学特有的理论体系的形成,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之一和重要组成部分。
' C- @  E! `7 q) K               五行的基本概念和含义,五行与阴阳的关系;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学说如何对事物属性进行分类?五行之间是怎样维系相互平衡的?应该怎样认识五行之间平衡失调的?
! W- J7 R& s) ]; F! b              让我们共同期待张培红主任带来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zyjc
% M* n2 B0 i- H. r" H# N              祝贺张培红主任讲述《中医基础理论》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五行学说”的有关内容。4 K) U8 z+ c, ~" k5 }
              在过去的教材里,很多时候都把阴阳五行说成是“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过去认为这是拔高中医,说中医具有“科学性”,可以与西医“汇通”。其实,这往往矮化了中医。
5 d% c0 F) F  ?: {% [               中医与西医不是一个体系,中医依靠生成论,有无相生,“以无为本”;1 l0 K4 w" e4 H% H( z
              西医依靠“构成论”,用结构说明功能,从结构出发,“以有为本”。. @; Z/ m9 }" D" k
              但是,整个世界明物质只占6%左右,看不见 的“暗物质”占90%以上。  b0 T  \5 z* G* Y. T
              生命就像计算机,看得见的硬件只有那么多,看不见的软件数不清。计算机不能运转,不一定是硬件的问题,因此只从硬件找原因,就不全面,甚至是错误的。
: B# G! M7 ^: O* E) V. W- p- l- _( p; y% @2 v
             五行学说是“天人合一”的哲学
4 |! {* N7 B) n             西方的哲学四元素学说,印度佛教的四大学说,都没有“金”。因为自然界没有可以“金曰从革”当做工具使用的“金”,金是人类劳动的成果,也是人类改造世界必不可少工具。就是说,“金曰从革”,社会革命需要金,建设也需要金。可以说,没有金属文明,就不会有文明世界。* [8 K4 z: O( y/ [( V* C
            中华文化把“金”的巨大价值,体现在五行的哲学体系里,构建了“多元共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体系”,这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但是,长期以来一直不被人们所了解,没有认识到它的伟大价值,甚至有人诟病、抹黑“五行学说”。9 b0 \. Q- E& _/ u: I& U- q* k
            所谓五行,是古人总结的一套学说,主要用来说明万事万物的互相联系、互相资生、互相制约,达到生态平衡。是一个善于解决多因素平衡、和谐、共存的学问,是很可贵的理论方法。
6 p8 ~' s7 x! M1 i9 e, s             五行的具体内容,不能简单地从物质结构来理解,而应该从“时空整体”的角度看世界。- Q' W+ `1 U3 w+ @

- M7 a  r, X+ `% p0 u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6-13 21:46:29 | 阅读全部
                     本周三(2018年6月13日)晚上由刘敬章继续讲述《中医内科学》之肺痈的证治内容。肺痈之病名,首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之《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以咳吐大量腥臭脓血痰为临床特征,病因为风热犯肺或者痰热素盛,以致热伤肺气,炼液成痰,热壅血瘀,血败肉腐,成痈成脓。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属于实热证候,可分为初期、成痈期、溃脓期、恢复期,治疗以祛邪为主,随证治之。现代医学所说的肺脓肿、肺坏疽、支扩、肺结核空洞伴有化脓感染均可参照本篇辨证施治。敬请期待刘敬章与大家共同学习和分享。http://www.ynjkcy.com/zynkx
3 ^! c3 j' z" N# s$ h                    祝贺刘敬章讲述《中医内科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肺痈的诊治要点。: v% i' k+ {; p! N' e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之中说:“病咳逆,脉之,何以知此为肺痈?当有脓血,吐之则死。”可见这是一个很严重的内科病,在没有抗生素的年代,这个病的病死率很高。
# X9 g! v: V0 Z- [5 W                   张仲景推测其病因病机说:“寸口脉微而数,微则为风,数则为热;微则汗出,数则恶寒。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荣,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时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 T- i+ u  g6 D
对于这个病的治疗,张仲景说:“肺痈,喘不得卧,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又说:“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喝,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桔梗汤主之。 ”; |3 g4 `8 b. T6 w. {" {# Y/ S3 N
                 这些方剂是否能够完全控制病情?
7 A2 J7 O( C: A                 孙思邈《千金方》有“千金苇茎汤”一方,也被后人传诵。
; }. @9 Z# _7 W/ J) y$ A: Q                 朱良春先生上世纪挖掘民间中医经验,用金荞麦根“铁脚将军”草,治疗获得良好效果,引起国家重视。如今,金荞麦片仍然在临床上使用。+ h* t5 S# m2 m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6-14 22:07:25 | 阅读全部
                    本周四(2018年6月14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刘敬章来讲述,和大家一起学习《方剂学》之“和解剂”的内容。8 v/ p6 N& |) O: z! J

7 r* N. t# ?: C; |4 \0 Y                    和解剂属于治疗八法中的和法,和为贵,和为圣度。一般包括和解少阳、调和肝脾和调和肠胃三个方面。1 r5 \: Q1 t+ }, T* C

) s- b5 c( Y$ e* z3 h                    今天学习小柴胡汤,蒿芩清胆汤,柴胡达原饮,达原饮等的内容。
5 _. L% g0 m. p- p. ^& y# V. R% x. |) C
                    我们一起期待,刘敬章的讲述和分享。http://www.ynjkcy.com/zyfjx& t3 y( ^2 W$ v! E+ ?% H/ s
                    祝贺刘敬章讲述《中医方剂学》成功!# k) b) x$ r0 \1 _
                    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中医和解剂的知识点。
8 T1 {4 R; M9 z1 D& B                    和解剂是根据和法而确定的方剂。
# t/ y6 j4 ?! T! R: _2 `                    虽然,《内经》不缺少关于和法的有关论述,但是明确提出和法,形成和解剂,却经历了长期的历史过程。
+ g5 q# K9 D( D                    治疗外感病,《素问》说三日之前用汗法,三日之后用泄法。华佗增加了吐法,后人总结说张仲景发展为八法,其中就有和法。并且以柴胡汤、泻心汤为代表的方药也很重要。& y; E2 ?8 Y6 U2 T6 w
                   中华文化,中为大本,和为达道(大道),和法的应用范围,大有越来越精彩的趋势。
$ r3 i, D7 t, J$ J: s9 F- ?
( m' w; \8 |#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6-15 21:46:26 | 阅读全部
                    本周五(2018年6月15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刘敬章讲述《中医诊断学》之八纲辨证的部分内容。
7 z" ~: }% c: Z
: v7 v: V) y* O& y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虽然是八大纲领,但不出阴阳的范围,因此阴阳是八纲的总纲。
# f% d" x2 C' A9 k( d& J1 s, p+ v! o, b+ j- u) w' _
                   八纲辨证需要有熟练的技巧,需要四诊合参,对疾病全面了解,掌握其要领,在实践中不断升华理论,再以深厚的理论来指导实践,边临床边悟道,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 D0 v0 `0 p$ N" F/ p
* `  P/ G) D' ~3 H' s                   我们一起期待,刘敬章的讲述和分享。http://www.ynjkcy.com/zyzdx/ Z8 h, s8 w) p
                   祝贺刘敬章讲述《中医诊断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八纲辨证的有关内容和知识点。! b. S- Q9 q9 z# `; }
# h' G7 @2 ~+ e
                 在历史上,明确提出“八纲辨证”的医学家,是元代医学家尚从善,他第一次在《伤寒纪玄妙用集》里边,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整合在一起,说它们是辨别伤寒病的重要因素,但是并没有“八纲”概括性的名词。
; w- n. k0 p( O+ i8 \6 c1 G3 W
6 r6 Y2 m: `% L                  虽然八大纲领,高度概括了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要素,但是,这只是归类方法。因此,有人说《伤寒论》句句皆法,字字皆法,397法,等等,说法不一,都是为了寻找与突出临床治病的规律性。
+ g! ], u# t6 R2 I6 P2 f/ F0 C7 F9 w* p0 O& s# t' z
                 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病因病机辨证,脏腑经络辨证等一样,都需要深刻认识一般规律,也需要结合具体病情,熟练掌握四诊合参技巧,全面了解理法方药,在实践中不断升华理论,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8 |. w6 k' e2 W% p: o4 v% j0 C: H6 Z: q! o$ 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6-16 22:23:50 | 阅读全部
                     各位医学朋友好!今天晚上(2018年6月16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针灸学》组王群才和大家一起学习以下内容:十二经脉之手少阴心经和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名称、定位、解剖位置、主治以及操作和注意事项等。敬请各位共同学习http://www.ynjkcy.com/zjx5 Q. D& z* U& ~8 Q0 N& X
                     祝贺王群才讲述≪中医针灸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手少阴心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的特点,以及相关腧穴的治疗。
5 \0 f7 T  c/ t8 z7 @" l                     在历史上,中医的经脉与内在脏腑的联系,是逐渐被发现的。$ s/ a5 P( i8 U5 I5 k4 L5 H
                     下葬于西汉文帝时代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其中的≪十一脉灸经≫就缺乏与内在脏腑的联系,但是有阴阳属性,有走向,没有腧穴。
: x& W0 A* N6 f  j( k  k3 l  G# H; O                     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也有相似的出土古医书。这是那个时代的经脉学术特点,也是早期的“原生态”理论。# b7 h% t! x) A9 P: Q
                     后来,经脉理论不仅与脏腑理论结合起来了,而且有了腧穴和针刺治疗方法。
( T$ o" |6 {6 h$ Y' o. Q7 [' l4 z' Y                    心经与小肠经的联系,也是理论构建的结果。当然,这需要临床资料的支撑。- N) P) X5 O8 L1 U
                    中医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进步。
$ G+ @) \! v, f8 N% F- v: Z/ a& A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6-17 22:02:49 | 阅读全部
本帖最后由 马京雪 于 2018-6-17 22:04 编辑 $ Z% ?" u4 ~; w: C# k0 q
$ R1 f, w3 ]5 R  Q- F9 _& K
                         今天晚上(2018年6月17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讲述《中医内科学》的“肺痨”。7 Z" A9 l$ X- i' N+ t5 T1 z  a
                       肺痨就是现在的肺结核,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表明,全世界每年发生结核病800~1000万,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是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单一传染病。1993年WHO宣布“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 认为结核病已成为全世界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 g3 G  W7 F: v7 o0 s
                      看看中医是如何治疗这个疾病的,我们期待,王红霞主任带给大家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zynkx
  P8 I, v  i' J                      祝贺王红霞讲述《中医内科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有关“肺痨”的诊治要点。% K. g9 Z" R( o4 [1 k: }
                       肺痨这个病,现在一般对等于“肺结核”,西方曾经把肺结核称为“白色恐怖”,很多患者被集中、隔离在修道院里,过着痛苦的生活。
- N) r1 [% ^/ _8 m3 l: \1 s在中国古代,林黛玉那样的富贵人家,也难以幸免。' [) h+ T& Z( l3 g. A
                      当然,中西医对疾病的认识不一样。- O% J6 @& d5 c% m( K
                      西方医学强调肺结核的致病微生物,结核杆菌在发病过程之中的作用;中医则从“劳伤”的角度,重视正气的作用。
* {' L# [# B! [( L2 g0 ]$ g: ]8 T                      正气不仅与阴阳、气血、脏腑经络有关系,而且与人的精神关系密切。林黛玉忧思悲伤,“悲伤肺”与她得肺痨有关系。
3 Y$ E+ l$ S% C' x/ \                      中医的治疗,也不是仅仅需要抗结核菌,而是辨证论治。
* `  c' l8 b) s7 q! Q- Y                      如今,很多耐药的结核病人,都需要借助中医药的作用。我本人就治疗过几例这样的患者,经过抗结核四联疗法之后,两三个月病情不见好转,然后用上中医药治疗,很快出现了阴影吸收、有的地方就硬结钙化了。
$ Z( K4 `7 Q8 A7 \! H                      这足以说明,中医药在痨病治疗上的重要性。
3 ]4 l0 F6 E3 d: ]; B) X3 d                      林黛玉的悲剧,不是没钱治病,而是对于这个病的认识不足,心情不好。4 D1 ^3 L6 S0 u7 C! ~3 Q- B
                      我们处在中西医并存、并重的时代,可以互相配合治疗本病,取得良好效果。当然,单独使用中医药治疗,有很多单验方,也有很多有效复方。如何选择?关键看医生的水平与病人自己的认识,是否选择正确的诊治方法。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6-18 21:48:28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8年6月18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霍立轩讲述《中药学》中的“泻下药”这一章节的内容。2 T0 s- e, }) o2 z3 L
                    根据泻下药作用强弱的不同,可分为:攻下药、润下药及峻下逐水药。& Z9 O$ ]6 |6 I+ K
                    攻下药:大多苦寒沉降,主入胃、大肠经。既有较强的攻下通便作用,又有清热泻火之效。% m6 {* G3 z% E* E1 y4 t
                    润下药:多为植物种子和种仁,富含油脂,味甘质润,多入脾、大肠经,能润滑大肠,促使排便而不致峻泻。
( D4 ^) w/ X' V1 s% R                    峻下逐水药:大多苦寒有毒,药力峻猛,服药后能引起剧烈腹泻,有的兼能利尿,能使体内潴留的水饮通过二便排出体外,消除肿胀。http://www.ynjkcy.com/zyx
+ _# ~5 {3 c/ X1 H$ W$ @* O# @5 \6 P4 J8 T                   祝贺霍立轩讲述《中药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泻下药”的有关内容。) B1 ^' A; d+ \; _* r: C5 R. t7 K
                   病在内,在下部,可以因势利导,使用下法,让郁积的热邪、宿食糟粕、瘀血、水饮痰浊,可以从肠道顺利排出去。驱邪以扶正,邪去正才安。
0 d4 k0 _# W! F# R+ l5 ^4 X% Q                  《内经》认为“攻里不远寒”,一般使用寒凉药泻下为主。但是,如果属于“寒积”于内,就应该用“温下”的方药,以便方药与病证完全契合。( O& u: E/ C: P6 g# p& c
                   攻逐水饮、痰浊、瘀血的药物,也属于下法,是顺势而为的治疗有效方法。
$ U7 i3 M+ h$ A9 o2 y8 W6 I# X, ]                   因此,中医的攻下药,不同于西医的泻下药,不仅仅局限于通便,而是借助于“六腑以通为顺”,气机下行,帮助正气驱邪外出,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
2 e0 D4 h- y' z% D5 @  O) ]- s. N" p,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6-19 21:46:18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2018年6月19日)是周二,晚上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海涛为大家讲述《中医基础理论》的第七课,和大家一起学习五行学说是如何指导中医学认识人体构造、如何认识疾病的性质、如何治疗疾病的。
9 s* N4 z; c" f4 _1 E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古人认识世界的大智慧。五行学说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属性”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自然生成”、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和万物之间的和谐统一。2 H; s: t2 f% L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性质和特点归纳为五个系统。五个系统乃至每个系统之中的事物和现象都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从而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网络状态,即所谓“五行大系”。五行大系还寻求和规定人与自然的对应关系,统摄自然与人事。
; y; @9 l( q1 \7 Q      中医学很早就把五行学说应用到医学领域之中了。那么,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的关系,中医学是怎样利用五行学说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结构?又是如何解释身体病理变化的?如何根据五行学说来制定治疗疾病的法则?以及,如何认识药物的性味归经和主治功效的?
% F( `- Q5 T8 ]# A' B3 T9 D       让我们共同期待张海涛带来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zyjc1 S$ \. _& \" h' _% `3 |1 d
       张海涛   主治中医师、执业中药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会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协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北省优秀青年中医骨干人才;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委员;河北省针灸学会理事;《中医药与亚健康》杂志编委。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河北中医药科学院曹东义教授。参加省级科研课题一项,参编著作6部,发表论文十余篇。崇尚辨病、辨脉、辨证、辨体质相结合,善用经方。主要从事脾胃病、呼吸病和肿瘤的研究与治疗工作,对多种慢性病和亚健康人群的体质调护与康复积累了较多经验。' ]5 L- {, J+ T) ]4 ^
      祝贺张海涛讲述《中医基础》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五行学说的相关知识,尤其是五行与人体的生理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如何建立了五大系统。
0 @9 ]# w( q. [* `6 v# W     五行是古人构建的哲学体系,是为了把握天地万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R7 S# `& D% ~1 M; g, o
     其具体的做法,是“整体时空化”,把时间、空间,都按照五行生克相关的思想联系起来。
1 J6 w' B* s) t( g& o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的基因,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泉,是先民智慧的结晶,其中富含着天地万物自然生成的大道理。  b" A- w  o  {& K( \; E3 j2 f
   《河图》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M  ~  ^: Q/ R5 a8 v
      所以一为水之生数,二为火之生数,三为木之生数,四为金之生数,五为土之生数;六为水之成数,七为火之成数,八为木之成数,九为金之成数,十为土之成数。; z4 ]7 c( {( S! R+ X2 B3 \
      天之五气,地之五味,本来是没有直接联系的东西,是互相隔离的,分别具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十种物质要素,然而借助人的五脏六腑,天之五气,地之五味统一起来,一起形成人,一起供养人。' o  I5 b& P( w9 F( l) k
      当然,天之五气与地之五味分离,也可以促成人的死亡。
  x( c' T2 \2 \: Q      东西南北中空间的五方,春夏秋冬时间的四季,在五行的指导下,通过人体的五脏六腑结合起来了。: l9 w/ e* j5 _8 {

7 d8 g/ S; r( r& a3 ~' _& \
2 D% m, V" e3 Y) j7 U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6-19 21:46:22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2018年6月19日)是周二,晚上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海涛为大家讲述《中医基础理论》的第七课,和大家一起学习五行学说是如何指导中医学认识人体构造、如何认识疾病的性质、如何治疗疾病的。9 h: C" M4 X5 J( e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是古人认识世界的大智慧。五行学说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属性”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自然生成”、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和万物之间的和谐统一。5 O: o/ g% B4 o8 c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可按照木、火、土、金、水的性质和特点归纳为五个系统。五个系统乃至每个系统之中的事物和现象都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从而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网络状态,即所谓“五行大系”。五行大系还寻求和规定人与自然的对应关系,统摄自然与人事。$ r( O5 T% a/ E6 c. K; X6 j
      中医学很早就把五行学说应用到医学领域之中了。那么,五行学说与中医学的关系,中医学是怎样利用五行学说来认识人体的生理结构?又是如何解释身体病理变化的?如何根据五行学说来制定治疗疾病的法则?以及,如何认识药物的性味归经和主治功效的?
& O/ c* e7 z: H       让我们共同期待张海涛带来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zyjc
$ `9 i; \8 _9 Q3 |: S       张海涛   主治中医师、执业中药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会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会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协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河北省优秀青年中医骨干人才;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健康管理分会委员;河北省针灸学会理事;《中医药与亚健康》杂志编委。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师从河北中医药科学院曹东义教授。参加省级科研课题一项,参编著作6部,发表论文十余篇。崇尚辨病、辨脉、辨证、辨体质相结合,善用经方。主要从事脾胃病、呼吸病和肿瘤的研究与治疗工作,对多种慢性病和亚健康人群的体质调护与康复积累了较多经验。
4 T8 Y& \2 `9 }  T      祝贺张海涛讲述《中医基础》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五行学说的相关知识,尤其是五行与人体的生理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如何建立了五大系统。
, C2 U1 x7 D1 e# z( \% {     五行是古人构建的哲学体系,是为了把握天地万物之间的复杂联系。
- w- v* `; A$ Y( C     其具体的做法,是“整体时空化”,把时间、空间,都按照五行生克相关的思想联系起来。* D9 W  O/ @2 ?+ ]1 x! W) D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的基因,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泉,是先民智慧的结晶,其中富含着天地万物自然生成的大道理。2 Y4 z. c: U: r$ H& V) l) Q) X" R
   《河图》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Q$ g, j) T; y6 l4 T- c
      所以一为水之生数,二为火之生数,三为木之生数,四为金之生数,五为土之生数;六为水之成数,七为火之成数,八为木之成数,九为金之成数,十为土之成数。$ E. p" V- m) q7 v9 T- E0 I0 X; a/ Q
      天之五气,地之五味,本来是没有直接联系的东西,是互相隔离的,分别具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十种物质要素,然而借助人的五脏六腑,天之五气,地之五味统一起来,一起形成人,一起供养人。! Z' j- N  i; n' U6 f$ y
      当然,天之五气与地之五味分离,也可以促成人的死亡。
; m/ z, Q5 L  B, Z& t; s      东西南北中空间的五方,春夏秋冬时间的四季,在五行的指导下,通过人体的五脏六腑结合起来了。
) o/ a; E+ B  W( }+ g9 g9 i; w9 i/ ]8 @1 Q

  A' z/ n4 ~* g4 ?' Z" `$ Z) R& A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