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8-9-17 22: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一晚上(2018年9月17日),由马京雪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儿科学》。6 n4 a9 v# U9 | p% z: e
, n4 {/ j, W$ v2 _
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第五节 儿科诊法中的闻诊、问诊、切诊和第六节 药物内治法的用药原则。
7 }" u% n( X! F3 {6 F! Q% t" ]5 {8 ]+ Q1 ?8 \' k1 b( D
闻诊是医生运用听觉和嗅觉来辅助诊断疾病的方法。儿科听声音主要包括听小儿的啼哭、呼吸、咳嗽、语言等声音的高低强弱;嗅气味包括闻小儿的口中之气味及大小便、痰液、汗液、呕吐物等的气味。 Z$ k: u B7 C9 |/ x, j6 O; O! Q
" Q ?. j. ~) }$ S( z" D$ Z5 L 问诊是收集病史、了解病情的重要方法。儿科问诊的内容与成人基本相同,需要注意问年龄、问个人史,要围绕主诉,结合儿科病的发病特点进行询问。
* K, q$ n2 `) n5 d) T$ }! |/ i1 e8 ?4 a: }6 O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是诊断儿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D4 `! v: u/ U8 x% V+ s t6 W& D% J; N4 n
儿科疾病的治疗大法基本与成人一致,但由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其生理、病因、病理、病证学特点,所以小儿治疗手段的选择、运用,以及在治法的运用、药物选择、药物剂量、给药方法、给药途径等和各种疗法的联合使用上,都具有许多特点。治疗小儿疾病的方法很多,有药物内治法、药物外治法、非药物疗法,这些疗法的应用,应该根据儿科特点,针对不同病症,在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恰当的选择应用适合病情需要的有效疗法,才能发挥中医学特色与优势,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 C1 _8 k3 h5 b+ r) d4 n& l
! Y% z( q/ y5 L
药物内治法是使药物直接进入体内的治疗方法,儿科最常用的治疗方法。用药原则应该注意及时正确审慎、随证先证而治、注意顾护脾胃、不可乱投补益及掌握用药剂量六个方面。
1 V p! x# }7 p, J/ u/ v
) q+ z# S3 g) b9 f# L$ w" G 敬请期待马京雪的讲述,我们一起“道术并重,复兴中医”。http://www.ynjkcy.com/zyekx
+ w8 V! C X# S C, A0 x; m& A( N
G) e$ l9 O+ S# ~4 J- T, f 祝贺马京雪讲述《中医儿科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小儿四诊与用药特点的有关内容。; V9 A) S4 A) q }( j7 m+ \
# D+ N: H! {3 Y2 b
被称为“哑科”的儿童,其诊治尤其需要细心,扁鹊“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也可以看到古人的“爱子之心”,以及“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
, A( g3 o# `& Q9 Y! m8 t/ c8 X- M
7 l0 ^. Y% }, g6 E8 L很多家长,爱子之心很迫切,但是方法不得当,因此,很多疳积证、佝偻病、营养不良、贫血的出现,不一定是经济状况不好,多是喂养不当造成的。
4 `- c- E n2 M! y, H
+ n$ Y( q( u* H; H1 Z& N( U很多小胖子、经常感冒、发烧的“豆芽菜”,也往往是用一颗爱心培养出来的。
( {- y- t, ^+ Y k9 G& U# s R' U; c% h$ I% g
因此,饮食起居不当,在儿科的诊治中,占有很高的比例。
8 a7 z/ c4 ?; v0 S G7 ]" q4 e# M$ R* g2 `5 E3 N/ I
我曾经接诊过很多这样“问题儿童”,有很多是“问题父母”造成的,在独生子女的时代,这样的现象尤其多。
+ a9 d* Q# i4 T) \$ e8 @
- s% |! W1 K7 _5 | t' h9 ` “要让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三分如何掌握?过分了也影响孩子的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