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王洪昇先生系列讲座资料: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11-3 17:40:28 | 阅读全部
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0 s5 x; k9 Q, v; ~! v" M7 T4 W) S
第六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2 U9 N! T6 h; t* W
(指导老师:曹东义  讲课:王洪昇)
1 Y( P; F$ m# _$ z
# K( v; }% c5 p9 W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9 q: x8 c% {# p$ B#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 w' W# X2 n8 L( t
2024年11月2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我来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h& Q5 ]1 j8 i$ m
第六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十二)1 z8 N2 C4 A, _
内容简介:论治疗外感病使用汗下的一般原则应以辨证为前提,既要防止早下误下,也要避免应下失下。. y9 _  q8 F& g0 h+ p' w+ L
[上节课讲到《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 第13条: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如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服药不如方法,纵意违师,不须治之。](接下来是本节内容)
( Z% F: v! c/ G; N14.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温覆:服药后用衣被覆盖,使周身温暖,以利于汗解]。不在证治[在,《爾雅·釋詁》下:“察也。”],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除,敦煌P.3287作“徐徐”。],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协热遂利:指表证因误下而邪内陷,致发生下利,称为协热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困笃:指病变沉重难医]。重者必死矣。+ i- A$ {0 h. x% V/ K9 C" e
[校注按語]本條論表裏同病而裏不虚的治療次第——必遵先表後裏之序。不爾則内虚而邪入,變證百出。
, u, O* K0 J( r5 b- u" ^; x[语译]大凡伤寒病,多由感受风寒而致,开始风寒在表易治,传里就不易消除了。在服解表药时,温覆得当,表邪没有不消散的,不会再有其他证候,不须再作治疗。如果出现里实证,打算治以攻下,应注意是否还有表证,必须表解以后才可使用下法。如表证已解而里证未除,但不是大满,且还伴有寒热,此时虽用攻下,病也不会消除。如表证已解而里实证较甚,大满大实,燥屎坚结,自应该放胆使用攻下,虽然仅四五日,也不会有所妨碍。如不宜下而便用下法,必然正伤邪陷,发生协热下利、烦躁等难以数计的变证,轻的重笃难治,重的就成为死候了。
8 |1 v8 x2 A: T. X. B+ B/ {[提要]论治疗外感病使用汗下的一般原则应以辨证为前提,既要防止早下误下,也要避免应下失下。
- s2 V5 Y' Q- p* Y. C4 {/ P  q[浅释]主要讨论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风寒表证,治当及时解表,再能温覆得当,就容易治愈。否则,表邪传里,就较难消散,即使兼有里实证,也应先解表,表解后再攻里,这是治疗外感病的一般原则。二是举出表证已解,里证未除的时候,使用下法还应根据里实程度的轻重,以及其他情况来全面衡量,然后作出决定。所谓“非大满”,说明里实的程度不甚,“犹生寒热”,说明还兼有外证,但是已断言表证已解,则这一寒热,不是太阳之表,属于少阳可知,既然少阳证尚在,当然也非下法所能治愈。- _* ]; ?# Y$ |4 Z9 g0 s5 [
汪氏主张此是大柴胡证,可供参考。至于里实证已甚,肠有燥屎,大实坚满,则当及时攻下,切不可拘于日数,所以说“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深刻地阐明了可下,不可下,迟下,早下,都应以辨证为依据,决不是固定于日数。后世“伤寒下不厌迟”的说法,显然是片面的。三是论述不应下而误下的后果,由于误用下法,势必正伤邪陷,从而发生协热下利、烦躁等许多变证,轻病加剧,重病则垂危莫救。
: r! k! U& X" f; v0 p, L5 B% }* g[选注]成无己:凡中风与伤寒为病,自古通谓之伤寒,《千金》曰:“夫伤寒病者,起自风寒,入于腠理,与精气分争,荣卫偏隔,周身不通而病。”始自皮肤,入于经络,传于脏腑是也。风寒初客于皮肤,便投汤药,温暖发散而当者,则无不消散之邪。先解表而后下之,则无复传之邪也。表证虽罢,里不至大坚满者,亦未可下之,是邪未收敛成实,下之则里虚而邪复不除,犹生寒热也。外有表证,里有坚满,为下证悉具。《外台》云:“表和里病,下之则愈。”下证既具,则不必拘于日数。下之不当,病轻者证犹变易而难治,又矧重者乎! [矧shěn文言连词。况;况且]. }5 s  b7 Z. h( p$ }7 a
汪苓友:温覆而当,则在表之风寒已散,不至传入于里,不须再议汤药,故云不在证治。上言非大满,犹生寒热,是表虽解而未尽解也,若但下之,则病不除。愚意云:此是大柴胡汤证。成注云:非大满是邪未收敛成实,下之则里虚而邪复不除,犹生寒热,斯言误矣。上言四五日不能为祸,因医人于四五日之伤寒,每不敢轻用下药。要之下证悉具,即用下药,实无所害,非云证属可下,复可迟至四五日也。愚意云此是大承气汤证无疑。
) e6 p1 e& b5 K2 X& z0 Q6 c. G喻嘉言:叔和笔力软弱缠绕,如此一段,入理深谈,正未可及。后人不善读者,每遇阳明二三日下证,借为口实,延至六七日方下,而枯槁无救者多矣,此则于叔和何尤!2 ~4 S+ ]/ H5 V: e0 P( N
[译释按语]成注与汪注尽管解释略有差异,但主要精神是一致的。成云“下证既具,则不必拘于日数”,汪云“要之下证悉具,即用下药,实无所害”,皆能重点突出。汪氏将“不在证治”连在“未有温复而当,不消散者”之后解释,顺理成章,可补成注之不足。至于释“犹生寒热”,成注确实牵强,汪氏纠之亦是。学习前人的论述,应该持这种态度。喻氏对叔和所作的《伤寒例》,主要是批判、否定,但对本条用下不拘时日,也不得不承认“入理深谈,正未可及”,由此可见,《伤寒例》的内容,也决非一无是处,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决不可拘执成见,以人废言。
5 c! Y3 G. H' }' F* W2 r: k[相关内容:《伤寒论校注》卷第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90.本发汗,而复下之,此为逆也,若先发汗,治不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为逆;若先下之,治不为逆。91.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15.夫病痼疾加以卒病,当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也。/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21.问曰:病者苦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小便不利,脉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气上冲咽,状如炙肉,当微咳喘。审如师言,其脉何类?师曰:寸口沉而紧,沉为水,紧为寒,沉紧相搏,结在关元,始时当微,年盛不觉。阳衰之后,营卫相干,阳损阴盛,结寒微动,肾气上冲,喉咽塞噎,胁下急痛,医以为留饮而大下之,气击不去,其病不除。后重吐之,胃家虚烦,咽燥欲饮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肿。又以葶苈丸下水,当时如小差,食饮过度,肿复如前,胸胁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扬溢,则浮咳喘逆。当先攻击冲气令止,乃治咳,咳止,其喘自差。先治新病,病当在后。(无论伤寒、杂病应分清表里病位/如果是虚寒证,则应根据脏腑为本,肌肉为标,正气为本,邪气为标,采用先治其里,后治其表的原则。)], ~" T! H! F' z# U
刘渡舟先生:从第50条到第56条[是本条内容],这个文气都是连贯的,重点是说伤寒之病的治法、治则,以及伤寒之邪表里为病的先表后里法则。如果不按照这个法则,不是先表后里,下之太早了,就可能发生一些变证,甚至出现死亡。上边说表有邪要发汗,“汗不厌早”,这里又说里有邪要泻下,“下不厌迟”,泻下的药要晚一点用比较好。表邪没罢,慌慌张张地去用泻下之药,容易出毛病。在应用的时候一定要看准,必须等这个表邪入里了,才能下。) B/ F1 f7 B2 k* P
“凡风[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凡风寒之病”的提法有两点意思;一点就是狭义的伤寒,狭义的伤寒不就“从风寒得之”嘛。风寒之邪伤人了,他就伤寒呐。广义伤寒更广泛一些,古人是把一切热病、温病都叫做伤寒,即发者为伤寒,不即发者,至春为温病,至夏为暑病。因此,狭义伤寒也好,广义伤寒也好,它的发病之源是“多从风寒得之”,这是表邪。* X' D" [5 O+ @0 ~7 f
“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始”就是开始,开始的时候是表中了风寒了。“表”是个部位,体表被风寒所伤叫“中风寒”,这个是好治的,邪气轻浅,发发汗,一出汗就好了。“入里则不消矣",等着邪气由表入里了则“不消矣”,这个“消”当散字讲,邪气盛而凝结了,它就不消散了。成无已注:“始自皮肤,入于经络,传于藏府是也。”由皮肤到经络到脏腑,入里就无法消散了。这样来看,入了里了,这个病就重了。为什么呢?“入里则不消矣”。我们不能够让邪气入里,邪气入里就是一个很大的失败,在表的这个阶段,就把它消灭了,这才是治疗的上策。
# l6 W) w/ O# o7 ]2 b9 O% {0 s“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52],为什么能够入里呢?就是说还应先解表啊,表解了它就不入里了,故第52条温覆解表。“当”就是正当、正确,“温覆”就是吃了药后,盖上被子保温,有发汗的意思。药后温覆是正确的发汗方法。如果没有这样做,表邪就不消散的。原文是双重否定变肯定,更突出温覆解表的重要性。只要是给他吃了药,发汗之法都非常正确的话,就不会出现邪气不消散的情况,它一定要消散。“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散矣”,《伤寒论》的文章都有些意在言外,就是于无字处求之,“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换言之,他发汗,他温覆而不当,桂枝汤啊,麻黄汤啊,它都讲温覆啊,温覆才出汗呐,温覆就有一个正确的,有一个不正确的,有温覆的,还有不温覆的,就有可能不出汗,或者出汗出得不得法,他的邪气怎么能消散呢?邪气不能够消散了,它就往里来了。$ i/ t7 T" j5 p
“人里则不消矣”,等到讲太阳病篇的时候,就是反反复复地说这个发汗。发得得法的,发汗不得法的,甚至说是吃桂枝汤发汗有得法的,有不得法的,是不是啊?服桂枝汤大汗出,那就不得法;不出汗,那也不得法。汗出多了不行,不出汗也不行,故“温覆而当”是很不容易的。恰到好处, 漐漐汗出,病就好了。前面讲了发汗之法呀,是不是啊?“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在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发汗有方法的问题,不是说是叫他发汗,就发汗了,这讲“温覆而当”,发汗有法。必须温覆,温覆还要正确,不能盖得太热了,也不能盖得太凉了,必须要恰好在于“温”。这样子他才出汗,汗出了以后邪气就消了。这要从两个方面来体会,不要看一条线,要看两面,有一个温覆而当,就有一个温覆而不当。不当他能出汗吗?邪气能够消散吗?是不是?要从两个方面来看问题。# b, l" [9 ~/ B( ^. k! f& N
“不在证治,拟欲攻之”,张仲景主张辨证论治,要是不根据辨证论治的法则,“拟”是计划的意思,就打算就用攻下,这是不行的。“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它有表邪,还得先解表邪,表解已而里证在的,“乃可下之"。这就是说表里同病,要是用攻下,应当“先解表,乃可下之”。这样才符合辨证论治的法则。因为邪在表,表邪还没解,即使它里邪成了,也还有表邪。要是先泻下,不先解表,一泻下,那在表之邪随着泻下的情况,就入里了。这就是你导致的表邪入里。泻下之后,不但不能够解决里边的问题,而且把表邪引导到里边来了。这怎么可以呀?这是一点。第二点,凡是表有邪的,表邪还不解,里边还有邪的这种情况,往往是里实证还没达到十成的可下程度。也就是说,不但他有表邪,你不可以下,而且里邪也不是固结的,是否达到可下的程度呢,这也很难说。表邪未解的,你要攻里,那是错误的。表邪未解,你就攻里了,引贼破家,引表邪而内入。另外,你要是先泻下了,也伤着正气了。这是不可取的。从辨证论治的法则来看,凡是打算要攻里的,应当看看它有没有表邪。如果有表邪,就应当先解表,表解已,才可以下之,才可以治里。这是一个原则。张仲景的时代治病都是这个原则。在六经辨证里,这个原则体现得更明显了。“伤寒例”也讲出来了。这是一层意思,先治表,后治里。; N9 F. j# ~; k
“若表已解”,倘若是说这个表邪已经解除了,“而内不消”,就是里证不消,还有里证没去,是不是就当泻下呀?刚才说的外证解,“乃可下之”,现在表已解了,内里头还有病,内里邪气还不消散,是不是就可以泻下了?下边说是“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就是刚才说的里边那个实啊,它也不见得都是实,里是有点邪气,是不是大满呢?这就涉及里实程度的问题。里边的实,我们说是肠胃结实。肠胃的屎是不是炼结成实了?是不是“大满”了?“满”就是代表实,因为实热在满。如果不是“大满”,这个邪气还没炼结成实,就给他泻下,这就下之过早,下之过早了,它就有结果,什么结果呢?就是里虚而邪不除,里边虚了,邪气还不除,故“犹生寒热,则病不除”,它还可以有寒热之变,说明没有把这个寒热一下子都去掉。这一条意思就入微了。上边一条是有表邪,有里邪,先解表,后治里,这是一层意思;这一条是表解已,而内不消,是不是都可以下呀?你还要看它是不是成实了,是不是成了“肠胃燥结,大满成实",如果大满成实,你可以泻下,泻下了,病就好了,因为下得有针对性,针对它的实。“实”,“表里寒热虚实"的“实”,它实在是个实邪。要不是大满的实邪,它还没成实,热的程度还没有到燥热的程度,还不够,如果下之过早,那就一定会伤脾胃之气。伤了脾胃之气,病就不除,还能够发生寒和热。为什么呢?因为“汗不厌早,下不厌迟”,泻下得悠着点来。如果太早了,它还没成实,就下之,就带来后果了。这是第二层意思。张仲景的文章写得好,步步为营,很有层次。一层一层的,耐人寻味。; y  d: b$ }8 |' v
“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这才说正确的泻下。上面说是下得太早了,“非大满,犹生寒热”。“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大满大实”就是针对“非大满”而言的,“坚有燥屎”,“坚”就是坚硬,就是大便硬,已经有了干燥的屎块了。“痞、满、燥,坚",这不都有了嘛!到这样的程度了,“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虽然稍微耽误了那么几天,三四天,四五天,也不能为祸呀!这个同样有战略思想。发汗的时候越早越好,为什么呢?堵其邪不往里传,“善治者治皮毛”,发汗要快一点。泻下这个事,我们讲三阳篇,阳明病有“三急下证”,那是个特殊的情况。通过以上几条,“伤寒例”是说泻下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有表邪,有里邪,表里俱病,这个时候就得先解表,后治里,不要下之过早,否则表邪入里,那麻烦了。第二,没有表邪了,完全是里邪了,是不是就应该马上用泻下了呢?这也不行。不是大满,也不要泻下,否则就不是去的邪气,而是下的正气。正气受损了,脾胃受伤了,病不但不好,还有寒热之变。第三,表已经解了,内里邪气还不消,出现了“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然是可除下之了。底下说“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虽然是有四天、五天的,也不要着急,还是强调下的时候要慎重,“下不厌迟"。
- Z8 e) T* A: ?) o1 X  z8 t+ K4 G2 w古人这两句话:“汗不厌早,下不延迟”,在哪里体现的?就是在这个“伤寒例”中体现的。这就从理论上提出了临床辨证的一个指导思想。遇见里证了,阳明热结即里实证,要用三承气了,就应当考虑这三条!一个是还有没有表邪?表证到底解没解?这人还有恶寒,“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甚至脉还是浮的,而脉浮是太阳病的纲脉,“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他有恶寒,还有脉浮,甚至还有头疼,这都要分析清楚了,是不是表邪解了?表不解不能下。好了,表邪解了,光有里了,里气是不是完全成实了?阳明病是不是成实了?没成实,虽然是有里病,也不能下。这里有点指导思想,有点理论指导,让我们在临床上有法可依,有证可辨。为什么把《伤寒论》叫“理法方药兼备的体系”,带个“法”呢?什么叫“法”?“法”是法则,国家有法律,当医生的治病有法则,甚至也可以说是法律,喻嘉言的有本书不是叫《医门法律》吗?就是这样就对,那样就不对,那样做就犯法了,是很严肃的。这在《伤寒论》中体现得非常深刻,397法、113方,只有张仲景这样有法有方,“理法方药”,别的医书差一点,没有这么严谨。# A6 W, W" Q7 ~1 X9 R+ Z
“若不宜下”,若不应当用泻下,“而便攻之",当医生的就用攻下了。这叫误下,误下就带来后果了,带来什么后果呢?一个是邪陷入里,因为误下以后内虚了,在表之热就进去了,“内虚热人”。这个泻下以后,表邪不解,使这个表邪入里,我们用四个字来概括,叫“内虚热人”,一腹泻,肠胃之气受误下的损伤,内里就虚了,在表之邪就入了。在表之邪一入,“协热遂利”,“协者同也”,就是协同这个表热,他就腹泻了。这是说误下之后有种种变证,其中有协热利的,就是协同表热而下利。将来讲葛根黄连黄芩汤,就是用于热性的协热利,而寒性的协热利,需要用桂枝人参汤,也就是理中汤加桂枝[相关条文:《伤寒论校注》卷第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34.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卷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59.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赤石脂禹余粮汤。163.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卷第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第十三 386.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第十四 396.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5.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这两个方证都是误下之后,“内虚热入”,协同表热而发生寒性或热性的协热利。这是一种病变。也可以出现“烦躁”,误下之后,邪气入里,因故烦躁。烦躁有寒有热,寒性的是阴寒独盛、阴阳相搏的烦躁。显然,这些证候都是举例。总而言之,内虚热入以后,或者得协热利,或者得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这个很多了。, o6 d7 X1 i3 d% X. f: Y! k
“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笃”就是重的意思,“困”就是很难治,轻的病就变重了,就不好治了;如果是重的呢,那就“必死矣”。成无己注:“下之不当,病轻者证犹变易而难治”,这个证若是变易了,就难治了,“又矧重者乎”,这个“矧”当况字讲,要是病重的呢?重的就死了。误下之后,不要以为是个小事,这是个大错误。错误到什么程度啊?一个是轻的能使病严重,使病人“困笃”,一个是重的就“必死矣”。《伤寒论》中有没有这个?有。比如说大陷胸汤证下之太早,那就死了。
1 o) f; v, i0 D“若不宜下,而便攻之”,这里头涉及的问题是很大的,不是个小问题,误下的变证有四种情况,有的是病重了,有的就死了,故当医生的要很严肃地对待这些问题,能把握汗、下两关。太阳病篇是讲汗法的,汗法多一些,有可汗不可汗之辨;阳明病篇是讲下法的,有可下不可下之辨。来来回回就这么几条,来来回回地说,这样磨啊磨啊,磨人的思维,就像磨刀子、磨剪子似的,非得磨快了,把人的思维磨得锐利了,到临床一看就知道了,达到辨证论治的要求。当医生的能把汗、下两法掌握好了,科学地运用,对这个大夫就得翘大拇指头,很不容易的。这些都是我们中医学的科学成果,很不容易的。
  _, D1 M1 Q9 {* m5 j有一年,北大创建医学院,设置了中医课,有一百多个学时的中医课,请中医学院的老师给他们讲,学校就派我去了。西医院校第一次上中医课,那时候用什么讲义呢?就是《中医学概论》。那个时候大力推行中医政策,西医学习中医呀,故我在那儿一讲课,教授们很多,老头们都秃顶,就在前面坐着听。后来就讲到了这个可汗不可汗,这堂课讲完下课了,前面坐的都是教授,都来跟我握手。他们说,过去没学过中医学,中医学太好了,这个发汗太科学了,真了不起!西医虽然也有发汗之法,但远不及中医的应用严谨。“尺脉迟者不可发汗”,“脉微者不可发汗”,“淋家不可发汗”,“脉浮紧者”不可用桂枝汤发汗,还有发汗太多,水流不止,会出现什么情况,有很多这样的文章,也很有意思,要知道这就是科学。
& e& a# g3 J. Q  @7 C; e) m, _1 u7 T什么叫分析呀?辨证论治,辨就是分析。对于一个问题,分析得像头发丝那么细了,思维能力结合临床实践,水平达到了如此高峰,得通过多少病例?这不是科学是什么?要体会这个精神。读古人的书,要知道古人的心意,他为什么这么讲,这么写?他有他的思想性,他说的是什么?是干什么的?为什么?总要带这样的问题去深入研究。上边说的是一个汗,一个下,下面就总结了。: d; O6 ]( P; J/ i& x
15.夫阳盛阴虚[阳盛阴虚:指热邪盛而里阴被灼的证候],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阳虚阴盛:指寒邪盛而表阳被遏的证候],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神丹;是一种发汗剂],甘遂何可以妄攻[甘遂:为峻逐水邪的药物]?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况桂枝下咽[桂枝:指桂枝汤],阳盛即毙,承气入胃[承气:指承气汤],阴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源[懵然:“懵”音“蒙”,糊涂的样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没[殒没:即死亡],自谓其分。至令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
; q; T; X9 h9 a2 h
* g  {! a; _* O7 R1 e$ T1 X/ q8 [) `, Z" a

) Y1 X. W7 R- ?2 z4 U
) ]5 s- s5 \4 i
( l. u# X! T& E* f  k; S
$ U) U, T9 q* G6 L& {+ W) t# W) E( F4 [8 ?9 T
; q0 i  ?5 l( l- @% I7 B
参考文献:  ~/ H+ `7 U( i
【1】《伤寒论校注》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
+ ?. H* Y1 Q7 \# L$ R【2】《伤寒论语译》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
6 P9 j% A& q9 `) [  E, z【3】《伤寒论译释》陈亦人
  [# N' v. e5 L: S7 |6 C【4】《刘渡舟伤寒论专题讲座》 刘渡舟著  王庆国、李宇航、陈萌整理; R& |. R# M  m/ v
【5】《伤寒论集解》(历代医家伤寒论注解辑要)聂惠民、王庆国、高飞编集) M5 E( W+ \! a5 ]' ?) _' a- o
【6】《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
6 i4 u. [* _9 Q  `0 x) H6 ~【7】《医宗金鉴》清·吴谦等编3 {; g. F4 E- k" z2 U+ n, M* ~
【8】《伤寒来苏集》清·柯琴著
9 j; l% B! a- `( F【9】《伤寒论条辨》明·方中行
6 H, f5 s7 ]& X' N【10】《医门棒喝》清·章楠
: r4 v  [. A, E) E2 T5 s【11】《伤寒悬解》清·黄元御% x* k/ s7 N5 D
【12】《伤寒论集注》清·张志聪" |- c3 `& {$ h. C8 l8 R  m" B2 F3 X
【13】《伤寒证治准绳》清·王肯堂
3 r" G- W. n0 H【14】《医宗金鉴》主编:吴谦等( x; P- c& l" J! N
【15】部分内容源自网络& h$ S" w) m3 ^( h- ?' J8 f/ v
- @' V9 }1 {7 L# [% w$ A! m

4 X4 d1 R, W. l& b8 L( K
* l+ k/ k& n3 S. ?第六讲《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十二),到此结束。感谢曹东义老师!感谢一念健康欣然老师!感谢各位中医同道!敬请批评指正。祝您们健康快乐,吉祥如意!* E' |' n6 |9 Z: o  m

& o( ?' h1 g& o$ y. I版权、免责声明:本次讲座“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讲课内容稿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文中内容涉及到的参考文献、书籍和源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或者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所涉及到医理,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11-10 14:18:37 | 阅读全部
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C- d- r# I$ t6 T
第六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4 W. g) H; ~, ~7 Y4 i: E7 L
(指导老师:曹东义  讲课:王洪昇)
/ U* B+ e+ |# m. r0 o
/ p0 E* X% [$ Z  `" d* E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 U9 r  ]: ~8 G( ?( w. a. ?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 A7 S+ n/ b+ l
2024年11月10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我来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 ^1 A) a- O' N* {# a第六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十三)
! s8 o0 r3 r# y内容简介:以汗下治法各有宜忌,说明辨寒热虚实阴阳表里的重要意义。  G  `+ B! h+ Z/ K
[上节课讲到《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 第14条:凡伤寒之病,多从风寒得之。始表中风寒,入里则不消矣,未有温覆而当不消散者。不在证治,拟欲攻之,犹当先解表,乃可下之。若表已解,而内不消,非大满,犹生寒热,则病不除。若表已解,而内不消,大满大实坚有燥屎,自可除下之,虽四五日,不能为祸也。若不宜下,而便攻之,内虚热入,协热遂利,烦躁诸变,不可胜数,轻者困笃。重者必死矣。](接下来是本节内容)  ?  b+ p3 Y0 d* F) E, l& {! j
15.夫阳盛阴虚[阳盛阴虚:指热邪盛而里阴被灼的证候],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阳虚阴盛:指寒邪盛而表阳被遏的证候],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夫如是,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神丹;是一种发汗剂],甘遂何可以妄攻[甘遂:为峻逐水邪的药物]?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况桂枝下咽[桂枝:指桂枝汤],阳盛即毙[“阳盛即毙”成本作“阳盛则毙”],承气入胃[承气:指承气汤],阴盛以亡。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源[懵然:“懵”音“蒙”,糊涂的样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没[“殒没” 成本作“殒殁。” 殒没:即死亡],自谓其分,至令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
# p7 r& c' m' U+ n& M' x[语译]热邪盛而阴液损伤的证候,不可发汗,误汗就会导致死亡,应当攻下,泻去热邪,就能够痊愈。寒邪盛而卫阳被遏的证候,治宜发汗,不可攻下,发汗则邪自表解而病愈;误下则正伤邪陷而病变加剧,也可引起死亡。正因为这样,所以神丹岂可以误用,甘遂岂可以妄攻,需知虚与实的治法,相去很远,用药的当否与病情的安危,有着密切的影响,治病岂是容易的事呀!何况误用桂枝汤,阳热过盛就会毙命[《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 t/ o6 S' R, _( W& r
桂枝汤方 " `" [+ T  V8 I' g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3 Q7 {3 n* |, p$ Y
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取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误用承气汤,阴寒愈增就会死亡[《伤寒论校注》卷第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105.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硬,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此为内实也。调胃承气汤主之。卷第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248.太阳病三日,发汗不解,蒸蒸发热者,属胃也。调胃承气汤主之。
& d  X0 g( Z/ ^# `& A$ q4 F. ~/ Q调胃承气汤方
7 J. y" Q5 t( x8 t大黄四两(去皮,清酒洗)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升
1 y7 l$ S7 f" [6 H* m* ]5 Z0 p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 j& L+ z8 p5 K/ J5 G: f卷第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106.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n8 P0 x7 K0 H6 O) B) [
桃核承气汤方4 i! ?8 o# k! q. V& ^; n
桃仁五十个(去皮尖) 大黄四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芒硝二两
) K3 S$ \5 J+ x; v) }. K, f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4 x! h9 O4 Z, |* s' N) e卷第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208.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w% `& y: v" z2 F
大承气汤方& Z& l! Y. h* C9 F; J$ s, Z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 ~4 H2 T2 W9 S  f0 j- L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9 ~. I; p; ]) H& j% K小承气汤方2 s& b3 q# H+ o" j8 }* t8 ?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大者,炙)
- s  `8 z1 e9 g1 }! G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当**,不尔者尽饮之,若**者勿服之。]。[何况误用桂枝汤,阳热过盛就会毙命, 误用承气汤,阴寒愈增就会死亡]顷刻之间死生立判,眼望着病人死去,来不及计算日期。这种阴阳虚实交互错杂的变化,在证候表现上极其轻微,若误用了发汗吐下等治法,就会很快发生不良的后果。医术浅薄狭窄的人,糊糊涂涂地不了解病的根源,当然会犯治疗错误,促使病人死亡,还说是病人本来该死。以至误治而死的尸体遍于旷野,富有仁爱之心的人,能不感到痛心吗!
# B% x6 d) M. Z2 }0 A1 X/ ?[提要]本条以汗下治法各有宜忌,说明辨寒热虚实阴阳表里的重要意义。( g8 r( \% c0 Y5 R, w
[浅释]辛温发汗法适用于表寒证,苦寒攻下法适用于里热证,法随证施,庶不致误。如果治法与证相反,里热证误用辛温发汗,表寒证误用苦寒攻下,那么,必致病变加剧,甚至死亡。所以说“虚盛之治,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关于阳盛阴虚与阳虚阴盛,有着许多不同的解释,根据“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的虚实定义[《素问·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黄帝问曰:何谓虚实?岐伯对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帝曰:虚实何如?岐伯曰:气虚者,肺虚也。气逆者,足寒也。非其时则生,当其时则死。余脏皆如此。],所谓阳盛阴虚,当是指邪热盛而里阴虚,所以治宜下法以泄热救阴,切忌辛温发汗。所谓阳虚阴盛,当是指寒邪盛而表阳被遏,所以治宜发汗以解表散邪,切忌苦寒攻下。这就充分说明汗下治法各有所宜,亦各有所忌,万一误用,必然发生不良的后果。接着举出“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就是具体的证明。之所以会发生如此的错误,总由于庸医糊涂,辨不清病源的缘故。真是无限感慨!
6 ]2 E- Y, i; _0 _, s* y; B9 Q[选注]王安道:夫邪之伤人也,有浅深焉,浅则居表,深则入里,居表则闭腠理,发怫热,见恶寒恶风头痛等证,于斯时也,惟辛温解散而可愈。入里则为燥屎,作潮热,形狂言谵语大渴等证,于斯时也,惟咸寒攻下而可平。夫寒邪外客,非阴盛而阳虚乎?热邪内炽,非阳盛而阴虚乎?汗下一差,生死反掌。
! m" h0 x' Q  ^0 j  J赵嗣真:《经》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因正气先虚,以致邪气客之而为盛实,于是有阴虚阳盛,阳虚阴盛二证之别。盖盛者指邪气而言,虚者指正气而言。且正气在人,阳主表而阴主里;邪气中人,表为阴而里为阳。若夫表之真阳先虚,故阴邪乘阳而盛实,表受邪者,阳虚也,脉浮紧者,阴邪盛于外也,是谓阳虚阴盛,所以用桂枝辛甘之温剂,汗之则阴邪消,温之则真阳长,使邪去正安故愈。又若里之真阴先虚,故阳邪入阴而盛实,里受邪者,阴虚也,脉沉实者,阳邪盛于内也,是谓阴虚阳盛,所以用承气酸苦之寒剂,下之则阳邪消,寒之则真阴长,使邪去正安故愈。如其不然,阳盛而用桂枝,下咽即毙,阴盛而用承气,入胃即亡,是皆盛盛虚虚,而致邪失正也。
, J2 I2 B- \& }2 ~5 H' M! r王朴庄:“自谓其分”者,言医以误药之病诿诸大数,谓其分固当死也。按《伤寒论》自序云:“庶可以见病知源。”而叔和此章亦提出“病源为治”四字,欲读斯论者,知其所当然,又必明其所以然,始可出而应世也。
  ^: i! K/ V) e3 K2 i( y[按语]王氏赵氏注释均有阐发,对领会本条精神,极有帮助。1 E& C/ P4 Y+ x4 _  q8 E& t
刘渡舟先生:“夫阳盛阴虚”,“阳盛”就是说这个人体内的阳热之邪太盛。阳一盛就伤阴,阴就虚了。也可以这么说,里边的阳热盛,表就没有病。总的来说,阳热盛,再阴虚,这个时候应当泻下,“汗之则死,下之则愈”,你要给他发汗,发汗就伤津液呀!阳热本来就盛了,阴分本来就虚了,你再给他发汗,又伤津液,阳邪就更盛,阴气就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阳虚阴盛",“阳”是指卫阳,卫阳被风寒之邪所伤,叫“阳虚阴盛”,故“汗之则愈,下之则死”。因为他表有邪呀,一发汗病就好了,下之则使邪气入里了。这两条用这个阴阳、虚盛来说这个汗下的正常和非常。“阳盛阴虚”是指里热盛,故“下之则愈,汗之则死”;“阳虚阴盛”是指表受风寒,故“汗之则愈,下之则死”。这说明汗、下要有针对性。针对性强,恰如其分,这个病都可以好,要是汗下相背,不应当汗而汗,不应当下而下,阳盛了,你给他发汗,阴盛了,你给他泻下,这就是违背了,不但治不好病,而且带来不良后果。也就是说,汗、下是针对表里疾病而言的,一定要用准。“阳盛阴虚"应该泻下,不应该发汗;“阳虚阴盛”应该发汗,不应该泻下。如果违背这样一个治疗原则,那就发生危险了。( O: T: F  W( H
“夫如是”,像这样,“则神丹安可以误发?”“神丹”就是后汉时期的一种成药,属于丸药一类的,是发汗药。这个药可能是当时很出名的一种成药,故叫“神丹”,神丹妙药嘛。治这个外感病,发汗大半是很好的。如果像刚才所说的“阳盛阴虚,汗之则死,下之则愈”,即使是神丹这种发汗药也不可以误发,误吃了也能够死人,吃错了就危险了。“甘遂何可以妄攻?”甘遂是泻下药,怎么可以随意地攻下呢?“虚盛之治,相背千里”,以虚为盛,以盛为虚,拿虚证当实证治,虚证当实证治,这种治疗相背千里,是错误的。“吉凶之机,应若影响”,治疗有吉有凶了,汗下对了就吉,汗下失误了就凶,“应”是显应的意思,必定要在证候上、疾病上反映出来,好像是影子跟着人似的,这是很客观的,绝不能含糊的。“岂容易哉”,这个问题哪是容易的事情呢?我刚才给大家说汗下之法。能掌握汗下之法,这个医生很高明,很不容易。“神丹安可以误发,甘遂何可以妄攻”呢?“虚盛之治”是接上文,阳虚阴盛,阳盛阴虚,这个要是错了,“相背千里”。“吉凶之机,应若影响,岂容易哉”,这就是张仲景写文章的四言句,是他的写作风格,前面也有很多这种条文。这是用当时的成药作个比喻,一个叫“神丹”,一个叫“甘遂”。
3 \; r3 n$ g1 R5 Q5 D8 u下边就说汤药了。“况桂枝下咽,阳盛即毙”,桂枝是发汗的热药呀,如果这个人阳热盛,桂枝喝下去了,就是“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呀。他是阳明病,阳明燥热很盛的,本来就阴虚了,再给他吃桂枝汤,他受得了吗?这个大家不要小瞧,“毙者毙命也”。为什么后世的大夫都不大敢用麻黄汤、桂枝汤,视之为虎狼之药呀?张仲景是一个实事求是的人,虽然他用桂枝汤、麻黄汤,但也在这里提出来了桂枝汤的不好用。关于桂枝汤,里头阳气盛了不可用,少阴阳气虚了也不可用。因此,不要认为桂枝汤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调和气血,调和脾胃,这个方子很好,“群方之冠”,如果用错了,“阳盛则毙”啊!也就是“阳盛阴虚,汗之则死”。# e0 s% d6 `, ?; p& }1 D# q
我们伤寒教研室以前有位老主任,叫陈慎吾。陈老就给我们讲,他有一个朋友,不是学医的,就是爱看医书,有文化底子,学问挺大的。这人只看《伤寒论》,别的书还看不进去,就学会了桂枝汤。当他的孙子出麻疹出不来的时候,他赶快把桂枝汤买来,煮了就吃,吃了以后,这孩子烦躁极了,就用两个手挠墙,把墙都挠得一道一道的,后来就死了。这是什么呢,“阳盛则毙”呀!疹毒是个热东西,太热了,太凉了都不行,桂枝是个辛温的药,疹毒的热性一下憋住了。“承气入胃,阴盛以亡”,承气是苦寒泻下之药,病已经到胃里了,里边阴寒太盛,给他吃承气汤,“阴盛以亡”啊!总之,论汗下之误,“桂枝下咽,阳盛即毙”就是误汗,“承气人胃,阴盛以亡”就是误下。用汗下之误才能引出汗下之“法”,故这个汗下非得讲“法”不可,滥用是不行的,那就性命关天了。9 g" U2 x0 d! ]# y" _6 {
“死生之要,在乎须臾,视身之尽,不暇计日”,从上边来看,“神丹”和“甘遂”是成药,“桂枝”和"承气”是汤药,一旦被误用,“死生之要,在乎须臾”,很短的时间,就有死生的问题,“视身”就是看着人家的身体,“尽”就是完了,死亡了,“不暇计日”就是没有工夫说清楚几天死,很快就完了。这就是说明误治的后果严重,不要轻视这个问题。要讲“法”,要讲辨证论治。只有通过这个汗下之“法”,有了辨证论治的指导,才能够避免这些错误,才能够知道什么是阳盛,什么是阴盛,什么是可汗,什么是可下,否则造成了错误的后果,就后悔莫及!6 t. g! Z) P) I5 ]
今天讲了一个汗法,讲了一个下法,讲了一个汗下的错误。这是非常重要的,不要掉以轻心,不要等闲视之。从错误之中引出正确之法,这是很有意义的。7 a7 s* T, O# d, u- Z: l, _
[此阴阳虚实之交错,其候至微,发汗吐下之相反,其祸至速。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源,为治乃误,使病者殒没,自谓其分。至令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仁者鉴此,岂不痛欤?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妄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夫智者之举错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变,岂可诡哉!世上之士,但务彼翕习之荣,而莫见此倾危之败,惟明者居然能护其本,近取诸身,夫何远之有焉?]这一条总的精神是论治病用汗法、下法、吐法要谨慎。这些治法很猛烈,一旦误用,就会发生一些不良的后果。因此,这一条是对以上条文的大总结,叮咛、嘱咐、告诫医生:千万不要孟浪,不要以人命为儿戏,这会造成不良的结局。“此阴阳虚实之交错”,人在天地之间生存和生活,天地就是阴阳,天为阳,地为阴,阳为实,阴为虚,它们是上下交错的,“交”就是交通,“错”就是交错。从训诂学来讲,两方面的东西合在一起,这叫“交”;在交的时候不可能都是恰如其分,有的偏一点、歪一点,就叫“错”。“东西曰交,南北曰错”,东边和西边,南边和北边,这两个方向气也好,雾也好,互相交了,它们交得不是那么恰如其分,可能歪一点,斜一点,这叫“错”。“交错”,其实就是上下相交的意思。“其候至微”,由上下相交所致的证候非常微细,当医生的要了解阴阳的变化,虚实的变化。这种理论是从气来讲的,气候变化都很微细。“发汗吐下之相反”,用药治疗,发汗也好,涌吐也好,泻下也好,一旦相反了,就不能中病啊!病在表而治其里,不发汗,反泻下,这不是相反啦?“邪在上者,吐而越之”,病在下而用吐,是不是也相反啦?2 M& M1 N' }" [/ S, I
因此,“发汗吐下”是针对疾病的部位而言的,也是针对“阴阳虚实之交错”的时行之邪而言的。用得不得当,相反了,相背了,不应当发汗的发汗了,不应当泻下的泻下了,不应当涌吐的涌吐了,和疾病相违背了,“其祸至速”,“至者甚也”,很快就带来了祸害,出现问题了。
  v. L5 Z$ C/ T" E“而医术浅狭,懵然不知病源”,“狭者窄也”,当医生的医术很浅,也很窄,知识面既不深,又不广,显然是不行的。这个医术要渊博啊!“懵"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不明白,另一个是无知。由于无知,对病的来源就不明白,这个样子去治病,“为治乃误”,他的治疗必定犯错,“使病者殒没”,这一错误不要紧,病人倒霉,“殒没”就是死亡了。当医生的还不知道是自己把人给治死的,“自谓其分”,庸医杀人,还不知道自己的“医术浅狭”,不知道是自己误治而造成的。“至令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这是一个对子句,文章的对偶。这个要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待了,古人以为有冤魂,人被医生治死了,就叫“嵬魂"[wéi高大耸立]。“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这样的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很多了。“仁者鉴此”,这个“鉴”当察看讲,有仁德之心的医生要看见这些事情,“岂不痛欤”,哪能不悲痛呢?他这个话跟张仲景的原序是吻合的:“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这个口气如出一辙。张仲景在原序当中带有批判的口吻。批判什么呢?批判庸医杀人。“庸医杀人不用刀”,一剂药、两剂药,人就完了。同时,张仲景也从医道、医德出发,以极其严肃的口吻,告诫我们当医生的;你要很好地学习,“以广其所知”,提高你的技术,才不发生这些问题呀!这个话语重而心长。我们要“勤求博采”,提高我们的水平,避免发生“冤魂塞于冥路,死尸盈于旷野”的悲惨局面。这是这一大段。$ @7 Z; E, g( D6 [& X
16.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用意者[用意《註解傷寒論》卷二作“妄意”/执迷用意:以意推测,固执已见而迷惑不悟],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夫智者之举错也[举错:“错”同“措”,举动与措施],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变,岂可诡哉[詭 欺罔,强辯]!世上之士,但务彼翕习之荣[翕習 盛貌,此喻顯赫的榮華。《後漢書·蔡邕傳》:“隆貴翕習,积富無崖。”],而莫见此倾危之败[倾危:倾覆危害],惟明者居然能护其本,近取诸身[近取諸身語出《易·繫辭下》,孔穎達《正義》:“近取諸身者,若耳目鼻口之屬是也。”此言從身邊的事物中受到啓發。],夫何远之有焉。
  Q3 U. e" ?0 U0 L: ]
, p$ @, u7 a+ H: }$ v" d. I
& ^- v( c0 \& T9 B" d
- h  G  p; i; I" T% P7 O
5 L8 T* n  c1 s! u( n' O! f- r! h; B* ]2 Z
- k. h0 A5 r5 H( Q6 k- k8 f

2 L$ o) }3 K$ U5 `
3 w6 I" o: e+ u5 a* e) O" W参考文献:
/ @3 ?1 d3 p+ Y6 o【1】《伤寒论校注》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3 g% K; s3 K  _4 k
【2】《伤寒论语译》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
: u+ }  h1 e, r4 G0 V/ p8 E2 j【3】《伤寒论译释》陈亦人' T- e* Q& \- S$ i0 ~( e8 E8 g; u
【4】《刘渡舟伤寒论专题讲座》 刘渡舟著  王庆国、李宇航、陈萌整理# z+ K7 k9 _; M" n, c1 K! p: o
【5】《伤寒论集解》(历代医家伤寒论注解辑要)聂惠民、王庆国、高飞编集
6 h5 b3 }# C' m" H% R- t# R( e' s& G【6】《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
! x2 d8 z. t4 a4 r, {【7】《医宗金鉴》清·吴谦等编
9 f1 U3 \5 @! u; t5 @8 ?【8】《伤寒来苏集》清·柯琴著
' @& n7 K' Q7 U) Z6 u6 a2 w【9】《伤寒论条辨》明·方中行0 E- s- @; G" L% K, `/ `# w& _6 ~
【10】《医门棒喝》清·章楠3 L, ]  e3 Y7 K4 Y
【11】《伤寒悬解》清·黄元御
) ~' u/ b  [8 G' q  U【12】《伤寒论集注》清·张志聪0 |( U" `4 P, p1 n( c% r
【13】《伤寒证治准绳》清·王肯堂4 X6 {9 f' r* w/ g
【14】《医宗金鉴》主编:吴谦等$ M- ^) j. @" x! ^. X2 V
【15】部分内容源自网络
0 m4 o& u6 Y4 _# N) ^9 a9 t
$ ]" S+ `  }7 p* H9 E; N1 T, Q
/ T5 \2 X1 V/ ?6 a6 N8 F# `: L0 G6 @; w
第六讲《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十三),到此结束。感谢曹东义老师!感谢一念健康欣然老师!感谢各位中医同道!敬请批评指正。祝您们健康快乐,吉祥如意!
9 T$ v  b# i' R% G" ^7 i
3 x9 ~) k, E' s6 m/ v7 g
$ K+ S, y* E8 C8 }: ?4 h3 B) G' c
+ o* d  B! n4 w* y/ G; i! @; o0 j2 H4 L7 o) n% O

9 h) o. V8 ?+ |! v7 y3 |: H9 v3 o; `& _% h

7 q4 R4 h; E1 ?6 x. }6 S
6 D8 Z- ]5 M+ m
4 J. i( u+ Y; K; L& i/ r9 @' L9 C- |. @

# x9 x$ }# a8 m! O
8 j/ L0 M) j* F版权、免责声明:本次讲座“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讲课内容稿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文中内容涉及到的参考文献、书籍和源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或者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所涉及到医理,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11-24 10:02:37 | 阅读全部
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2 |2 D* L5 J1 l7 g4 t第六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
; f: p! F9 Z4 {% e6 K(指导老师:曹东义  讲课:王洪昇)
6 K2 y2 ^3 w- x  j. ~" r# \6 d% w/ M" O/ j+ I% f$ V8 F$ y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 D& S: |8 ?) K) y! z! A, A+ j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2 N1 m8 J" c# ]. T9 g
2024年11月24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我来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9 y* o5 u: T4 t% m' d9 K* q0 P第六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十五)' _/ r2 i/ X) \  E. _1 O
内容简介:专论给药的法度;对时气病口渴的护理原则。) b0 S+ Y: o+ O2 k, f# ~* Z9 B
[上节课讲到《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 第16条:16.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用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夫智者之举错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变,岂可诡哉!世上之士,但务彼翕习之荣,而莫见此倾危之败,惟明者居然能护其本,近取诸身,夫何远之有焉。](接下来是本节内容)
# `; H) o! p% z9 t# H; ]17.凡发汗温暖汤药[“温暖”成本作“温服”],其方虽言日三服,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当促其间:即缩短服药的间隔时间],可半日中尽三服。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病重者,一日一夜当晬時观之[晬,终也。晬时:謂一日一夜十二時辰已盡],如服一剂,病证犹在,故当复作本汤服之。至有不肯汗出,服三剂乃解。若汗不出者,死病也。2 p0 K1 V! I% i6 y* O- Q$ X
[按语] 讀本條當詳參太陽病上篇桂枝湯方後注,以明發汗之法度和規矩。
! x9 u& R, w2 }: O$ K, ]% A8 j[语译]凡用发汗法,应该服温暖的汤药,处方上虽说明每日服三次,但若病情严重,一服后症状并不减轻,可以缩短每次服药的间隔时间,本应一日服完三次的,现在可改为半日服完。如果药不对证,服药后就会发现不适的感觉。病重的,应该日夜注意,加强护理,一周时后,再观察病情的演变。如服完一剂以后,病证仍然未减,可以再予原药饮服。至于不易出汗的,有连服三剂才能汗出而愈。若始终不能出汗,那就是死证了。/ u: t9 |4 H$ H0 t8 x3 M5 h
[提要]本条专论给药的法度。
( b1 s4 H  l: p5 D: x! u[浅释]给药方法包括药汁的温凉,服药的时间,次数的多少等,对于方药的疗效,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无论医家、病家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是前人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值得珍视和研究。本条内容与《伤寒论》桂枝汤后的服法大致相同,显然录自《伤寒论》,可参考太阳病篇,但叔和也有补充,那就是服发汗药后不得汗解,并非都是病重药轻,药力不够,也有因为药不对证的,就不能照搬缩短给药间隔时间的办法,更不能连服二三剂。否则,定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怎样才能区别是药未胜病还$ R) D/ \! c3 W- v
是药不对证呢?“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就是药不对证的主要根据。这一经验,足补仲景之不足,也不应忽视。
" R* ^* a  U6 F: O[选注]成无己;发汗药须温暖服者,易为发散也。日三服者,药势续也。病势稍重,当促急服之,以折盛热,不可拘于本方。设药病不相对,汤入即便知之,如阴多者,投以凉药即寒逆随生,阳多者,饮以温剂则热毒即起,是便有所觉。晬时者,周时也,一日一夜服汤药尽剂,更看其传,如病证犹在,当复作本汤以发其汗。若服三剂不解,汗不出者,邪气太甚,汤不能胜,必成大疾。《千金》曰:“热病脉躁盛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  Z2 S3 q: r- s: S( Z, \% m; }& }
王三阳:亦有黄芪建中补之而后汗出者,若服三剂发汗药,汗复不出,其死必矣,宜仔细候脉消息之,毋妄治也。
1 q3 \& {+ d, |& w[按语]两注都有阐发。成氏引《千金》:“阳脉之极也,死。”与原意不尽相符。$ A! X! j+ {' ~8 r
刘渡舟先生:这一条是论温服汤药和发汗之法。张仲景的方剂都有“法”的指导。这个“法”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带有原则性,一层意思是治病的方法。原则性和方法是不可分的。也就是说,在一个原则的前提之下,指导这种治疗的方法。比如说,发汗是个方法的问题,吃药了,出汗了,表证就好了。同样,八法都是方法的问题。不过,发汗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这一条所讲到的。- H/ S! n9 j$ e8 G. a- w
“凡发汗温服汤药”,有表证了,就要用发汗之法,故吃这个汤药,既不能冷服,也不能太热,要温服。“其方虽言日三服”,这就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了,有两个可能。一个可能是王叔和续说张仲景,以王叔和的口吻来说:张仲景的“发汗温服汤药”的那个方子啊,虽然是说一天服用三次药……因为这个书是经过王叔和的整理撰次的啊,所以里头有王叔和的一些话。第二个可能是张仲景的话。因为在张仲景的方子里,桂枝汤啊,大小青龙汤啊,都是来源于古《汤液经法》,所以他就拿这些方子如桂枝汤举例:《汤液经法》虽然说是一天吃三次……“其方虽言日三服”,显而易见,是有一个人来说另一个人的方子的。
. X8 ]& Q" F& F“若病剧不解,当促其间”,如果这个病重,老不好,“促”就是催促,"间”就是间隔,比如说这个药一天吃三次,桂枝汤不就是“日三服”吗?“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吃这个药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出汗呐。桂枝汤是解肌祛风的呀,吃了药以后他不出汗,“病剧不解”。他为什么不出汗呢?因为表邪太剧了。这样的话,服药“当促其间”,就不必拉得相等,下一次吃药可以提前一点。我举个例子,早晨起来,六点钟吃第一服,如果是四个小时吃一次药,第二服应当放在十点钟,吃了第一服以后不出汗,说明病重。我感觉这个话完全是桂枝汤方后注的翻版。那么,第二次吃药还要隔四个小时吗?你提前一点,两小时后就可以再吃一次,给它增加一点药力。“可半日中尽三服”,可以在半天里头把三服药都吃完。“若与病相阻,即便有所觉”,如果这个药和病互相阻碍,有一些不合适的地方,他就有所觉察,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了。
+ e% k3 u3 Y% Z  u“重病者”,就是病重的人,“一日一夜”,要是发汗,不但白天要吃,晚上也要吃,“当晬时观之”,白天是12个小时,晚上也是12个小时,合起来是24个小时,这叫“周时”,也叫“晬时”,就是一个整天了,一个对头的时间,满24个小时要进行观察,古年间叫12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时辰走完了,又到了对头的时间了,这叫“晬时”。今天早晨六点吃桂枝汤,白天也吃,晚上也吃,到了第二天的六点了,对头了,时间已经是一周,这叫“晬时”。观察什么呢?就是观察他出汗不出汗呐。并不是你给他吃了桂枝汤就万事大吉了。有的人吃了桂枝汤,“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微似有汗”,这病就好了。有的人吃了桂枝汤,即使又喝了热稀粥,他也不出汗,这就提示病重、病剧,药的力量顶不上。他不出汗怎么办呢?可以“促其间”,提前给他吃,缩短他的服药间隔,如把四个小时改成两个小时,使后边的药和前边的药力互相衔接。要是严重了,“可半日中尽三服”,晚上也接着服,满了12个时辰以后再观察,看他出汗不出汗。“如服一剂,病证犹在,故当复作本汤服之”,吃了一剂药以后,也就是三服了,他这病还在,那怎么办呢?“复作本汤”,再来一剂吧,“复者,重复也”,再抓一遍桂枝汤给他吃。“至有不肯汗出”,“至者到也”,也有这样一些不肯汗出的,“服三剂乃解”,服了三剂桂枝汤才出汗。“若汗不出者,死病也”,如果吃了桂枝汤,始终汗不出的,说明表邪太盛了,汗不出则邪气不散。正气没有抗邪的力量,正虚邪盛,故汗不出。这个病就不好治了,甚至说是死病,危险了。4 ^' l6 @+ m# y  D) K
学习这一条,要和太阳病篇第12条的桂枝汤证互相参看一下。桂枝汤证的方后注:“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这一条也提到了“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周时”就是“晬时”。“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显然,这一条就是桂枝汤发汗法的缩影。张仲景是以桂枝汤的服法,在“伤寒例”上说明发汗的服药方法问题。两相一对照,这个意思就明白了。
6 P6 B- O# z1 j* [/ ?: o桂枝汤不是张仲景的方子,后边的煎服法描述也不是出于张仲景。这是张仲景把桂枝汤这个古方,连带它的煎服方法,一并继承下来了。“其方虽言日三服”,从这个口吻来看,如果是张仲景说的,就是针对《汤液经法》而言。《汤液经法》不但有桂枝汤,还有它的煎服方法,这就叫原始材料。我们学这个“伤寒例”,解除了很多认识中的疑点和难点,而且能够扩展视野。其次,服药有一次吃的,有两次吃的,有三次吃完的,这是不等的。将来,我们看《伤寒论》113方,这个情况就可以知道了。比如说,《伤寒论》干姜附子汤证,“生附一枚一两姜,昼间烦躁夜安常,脉微无表身无热,幸藉残阳未尽亡。”那个药就是一下子吃完,就与桂枝汤分三次吃不同。% `/ c7 g1 O6 ~  P0 [  g
桂枝汤是个发汗剂,针对太阳病中风的,有解除肌腠风邪的作用。“桂枝本为解肌”,这是张仲景说的。桂枝汤的发汗是如何实现的呢?“法”,一个是方法的问题,一个是法则的问题,这是两个意思,不要把它搞混了。麻黄汤、桂枝汤是汗法,大青龙汤、小青龙汤也是汗法,葛根汤还是汗法。虽然都是汗法,但是这些方子的法则就不一样。比如说大青龙汤,方子里是六两麻黄,“二两桂甘三两姜,膏如鸡子六麻黄,枣枚十二五十杏,无汗烦而且躁方。”这么多麻黄要是放在药锅里,那是一大把啊!说明吃这个方子是非发汗不可的。它的主症是“不汗出而烦躁者”,让汗憋得都糊涂了,都烦躁不安了。《伤寒论》中让汗憋得烦躁的,就是大青龙汤证,阳明病还有让大便拉不下来而憋得烦躁的,就是大承气汤证。汗憋的,屎憋的,把人憋得糊涂了、烦躁了。也就是说,大青龙汤中用六两麻黄,是必须要发汗的,而发汗是因为烦躁。“伤寒,脉浮而缓,身不疼但重”,这里不但是有寒,还有化热的倾向,故必须加石膏。一个麻黄,一个石膏,麻黄剂量大,六两麻黄。这个药吃下去以后,发汗就不由你了,麻黄就是走表发汗的呀。
% ~- J4 ^- z: {) F7 I+ D2 u张仲景用药法则的前提,一个是调和阴阳,一个是保胃气,存津液。这发汗不能发过头,既要发汗,又要控制汗出太过。这里有个法则,就是监督发汗的方法。大青龙汤证就得用大青龙汤,这是方法的问题,但是这个汗又不能发得太多,太多了人受不了了,就伤了胃气,伤了津液,阴阳就不能调和了,故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就用一些大米粉,在汗出多的时候往身上抹,就把汗孔堵住了。这就叫法则,就是以驱邪为止,不要伤正,一旦汗多伤肾,出现“烦躁不得眠",人就不得了!不能够发汗太多,要达到保胃气,存津液的这样一个宗旨。这里既有方法的问题,又有原则的问题,这就是中医的巧妙之处,这叫祛邪而不伤正。治阳明病痞满燥坚实,吃了大承气汤以后,大便下来了,张仲景马上在底下加注“停后服",就甭再吃了,说明下得不能太厉害,否则就伤了脾胃了。因此,在一个法里头,都有一个指导、监督的原则。这是中医的一个特点。
5 J9 H. ]# m, i$ w9 a* d桂枝汤是发汗剂,其发汗法又和麻黄汤,大青龙汤不一样。它里头只有桂枝,没有麻黄,还加了一个绊手绊脚的芍药。芍药是一个阴药啊!桂枝汤能够发汗,靠的就是桂枝配生姜,这两个药是辛温的。芍药和甘草都是扯后腿的。在两组药当中,一组药走卫分,一组药走营分,故它的发汗力量就不是太强。怎么办呢?因为这是中风证,“发热,汗出,恶风”[卷第二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本身他就出汗,再给他发汗,用之不当会汗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卷第二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就会形成桂枝加附子汤证。张仲景用桂枝汤,“发汗而不伤正,止汗而不留邪”,它是这么一个方子。因此,单凭这个药的作用发汗,显而易见是不可能的。怎么办呢?张仲景采取了一些办法:一个是“温覆”,盖得暖暖呼呼的,增加热量,保住体温;再一个是“啜热稀粥”,呼噜呼噜地往里头喝热稀饭。桂枝汤刚吃下去了,本身有桂枝、生姜,加上外头保温,里头再来点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帮助桂枝汤发汗。在《伤寒论》里,吃完药喝粥的有两个方子,一个是桂枝汤,一个是理中汤。要加上一种辅助条件,这样才能出汗。桂枝汤的发汗,就得给它一些条件。即使是这个样子,有的时候汗也出不来。张仲景记得很详细呀!吃了药不出汗怎么办?“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还不出汗怎么办?“一日一夜服”。把药吃了以后怎么办?再作一剂。还不好怎么办呢?再作一剂。最多能吃多少次呢?吃个两剂三剂都可以。怎么吃就是不出汗的话,张仲景说完了,这是死证,叫邪盛正却,邪气盛了,正气退却了,那也就没办法了。
/ u1 h/ k2 ~4 x6 W. S' y还有一条,就是针药并施那一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吃了桂枝汤反不见好,发热发得更厉害了,还伴有烦躁。针对这种情况,张仲景说用桂枝汤是对的。为什么“反烦不解”呢?这是邪气太盛了,病重药轻,拿不下来,故张仲景“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先给他扎两针,然后再吃桂枝汤。风池、风府呢,泻太阳经中之邪,一个叫风的池,一个叫风的府,风都藏在那个地方了,故叫池叫府啊!用针这一扎,疏通太阳经脉之气,泻风邪,先夺其势,然后再用桂枝汤发汗,汗就出来了。我们学了多少年的《伤寒论》了,可以从中得出一个结论:将来大家都要用桂枝汤哦,你光知道是五个药组成的,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这还不算你会使用桂枝汤。什么叫会使用桂枝汤呢?啜粥、温覆,发汗,“遍身漦,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吃了第一剂药不出汗怎么办?不出汗,反烦躁,泻之不解者怎么办?吃了第二剂药还不出汗怎么办?只有这一些都明白了,才叫做会使用桂枝汤。
& {" V$ Z. @+ W) Q4 q西苑医院成立了研究生班,招研究生第一道题就是:怎样使用桂枝汤?你看这个题很简单,等后来我们看卷的时候,那可就不行了,是都明白,又都糊涂。都明白的是都知道桂枝汤这几味药,都糊涂的是不知道“啜粥”,“取汗”,“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就是那方后注的功夫都没有了。因此,学《伤寒论》的理法方药,在方药里头不是光记那几味药,还得记住它的煎服法,要记它的方法和法则。它怎么用的?它的要求是什么?你看陈修园老先生,他给桂枝汤编的歌,你要一听,就听着喜欢,这个歌是怎么说的呢?“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借粥之功。”要想解肌,还要借粥的力量。你光给人家吃桂枝汤了,不让喝热稀粥,他能够解肌吗?“解肌还借粥之功”,你看现在有很多人吃桂枝汤不喝粥,就凭桂枝和芍药那点劲,它能解肌?解不了肌。这个要记住。这个叫法则!不是光有方法,还有法则。吃桂枝汤发汗和麻黄汤发汗的方法一样,都发那么多的汗,行吗?都得“微似有汗者益佳”,吃桂枝汤喝粥,吃麻黄汤就别叫他喝粥啦!麻黄汤再喝粥,那汗出得可就太多了。“七十杏仁三两麻,一甘二桂效堪夸,喘而无汗身头痛,温覆休叫粥到牙。”吃麻黄汤的时候,粥到牙的那个地方都不行。陈修园说千万不能喝粥啦!一个要喝粥,一个不喝粥。说这些事,啰啰嗦嗦说什么?一到临床,这脑筋就糊涂了,就是张冠李戴,桂枝汤没喝粥,麻黄汤喝粥了。这个说法不是夸张,是确有其事,故当医生的事情很不容易。3 ]( v+ O6 c" s+ Y3 Z
对于青年大夫,我常跟他们说:“这药方,你们写得清楚一点。”我在营口就遇见这么一个事,打了官司。一个小孩出麻疹,这位先生写字是大草,开药方都是神出鬼没的。他写了个“瓜蒌皮”,“蒌"写的像“姜”字似的,到了药房,一看是“姜皮”,分量还挺大。小孩出麻疹,吃那么一大把姜皮,他受得了吗?小孩死了,就打官司了。一查药,大夫还挺神气的:“他抓错了,我开的是蒌皮,他给了姜皮。我不负责任,这是药店的事。”药店的人一看:“哎,叫大家来看,这个字是个“蒌’字,还是个“姜”字?”最后,赔偿损失,药房和这个大夫两家排。因此,不能发生这样的事,写字一定要清晰。开方是给别人看的,是给那个抓药的人看的,不是你自己看的,千万不能发生这种阴差阳错的事。现在,有的大夫开的药方,连我都看不明白,有的“噌”一下子这一笔,而且还尽是点,当归也有点,黄芪也有点,点、点。点,这不都是毛病吗,是不是?我们要注意,我们要正统。! b3 I  v+ Z% n# N, x, ?( e/ j
18.凡得时气病,至五六日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何者?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便更与人作病也。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而与之,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勿极意也:不使过度的意思。],言能饮一斗,与五升。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哕:音“悦”,呃道],不可与之也。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
$ n3 F6 v/ I3 V8 q5 R2 L[语译]凡得时气病,到五六日的时候,口渴想饮水,而不能多饮的,那就不应当勉强给他水饮。为什么呢?因为病人里热未盛,不能消水,水入不行,必然增加它病。到了七八日口大渴欲饮水,还是应当依据病情,酌量饮服,勿使病人满足,譬如说病人能喝一斗,只可给予五升。若饮水后患者感到腹部饱满,小便不利,或气喘,或呃逆,就不可再与了。如果喝水后,忽然大汗出,那就是病要自愈的征象。
4 t; A0 P$ b; w2 i  b( `$ @[提要]对时气病口渴的护理原则。
0 ]; a  b% \% M9 j7 f7 x[浅释]口渴是时气病的常见症状,但渴饮的情况各有不同,所以应当分别对待。一是渴欲饮水而饮不能多,护理原则是“不当与”,因为里虽热而未甚,饮水不消反能增病。二是大渴欲饮,护理原则是“勿极意”,言能饮一斗,只与五升,以免过量。三是因过饮而水停气滞,发生腹满,小便不利,水气上逆,或喘或哕,护理原则是“不可与”,使忍耐不饮,还能起到治疗作用。四是停饮自解的转归,忽然大汗出,此是水气得以宣散的表现,因而知为“自愈。”
; P8 R- D. Z/ N0 O) z1 K# z[选注]成无己:大热则能消水,热少不能消之,若强饮,则停饮,变为诸病。至七八日阳胜气温,向解之时,多生大渴也。亦须少少与之,以润胃气,不可极意饮也。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者,为水饮内停而不散,不可更与之。忽然阳气通,水气散,宣发于外,作大汗而解。
, g& D% Z& `& C. o; B王朴庄:凡病必胃气有余,始能多饮,胃得水谷,敷布于外,使风邪随水气升腾,从皮毛出。若过多则胃反受困,火被水郁,阳气不伸,病既不愈,转生诸变。
; `' J" k! P1 o, y[按语]成注“向解之时,多生大渴”,理由不足。王注对饮水后汗出而解机制的分析,比较合理,但究竟如何?还须进一步研究。  p  P# Y* v7 ?- x6 g/ `
刘渡舟先生:这一条论热病容易发生喝水的问题。这个病人是个热病,就要饮水,这里有一个辨证的关系,以及给水的方法。因此,这一条对于医生和护士都是很重要的。“凡得时气病”,“时气病”就是外感之病,“至五六日”,到了五六天以后,“而渴欲饮水,饮不能多,不当与也”,他渴了,乐意喝水,但他喝的水量并不多,这个样子就不应当叫他多喝。“何者”,什么道理呢?“以腹中热尚少,不能消之”,因为他的脏腑之热还少,这个热不能够消水,故要给他这个水特多,“便更与人作病也”。这个不要轻视啊!热病到了五六天以后,渴欲饮水啦,是给他喝,还是不给他喝呢?这个要问。他喝的多少啊?他虽然是口渴,但喝得不多,就不要叫他多喝了。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脏腑之热还很少,热不能够消水。喝得太多了,水就变成病了,就发生水证了,故不能给他喝得太多。
8 Z+ @* @+ q8 Z4 r4 I# v“至七八日,大渴欲饮水者,犹当依证而与之”,到了七八天,里热盛了,他大大的口渴,愿意喝水了,和五六天渴欲饮水时不一样了,这个时候“犹当依证而与之”,“犹”当“还”讲,还应当依照病证的具体情况给他喝水。“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要给他喝水的时候,比如说他乐意喝一碗,就给他喝半碗,或者半碗多一点,“常令不足”,就是叫他喝得常不够喝,“勿极意也”,千万不能够顺从患者的意思。为什么不行呢?“言能饮一斗,与五升”,能喝一斗的就给他五升,也就是一半。这里头有道理,不但是喝水,也包括吃饭在内。病人在床上躺着,他的饮食代谢处在一个低水平,因为是热病患者,里头有热,他要水喝,你给他点水,这是应该的,而且这点水对于里头的热也是有好处的,故可以喝水,但是不要过了,只能够少给,不能够多给,这就是一个方法的问题!为什么不能够满足他的意思而要少给呢?喝得多了,脾胃就不能够消水,喝得挺多,当时挺痛快,痛快一时,咕咚咕咚,喝了两满瓶,喝完了小便少了,尿不出来了,在里头蓄水了,心下悸呀,脐下悸呀,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出来水证了,容易发生这些问题。这里也有护理的知识,中医的护理学。不但是喝水,吃饭也是这个道理,只能给一半,不要满量。满量了,他消化不了,就要出问题。- v& u, n5 i" ?5 ]7 K4 R! b! v
“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不可与之”,这个人喝了水以后,肚子胀了,小便也不利了,或者喘,或者哕,哕就是气上逆,就成了水气病。这就是三焦不利。“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现在由胃到脾,由脾到肺,由肺到肾,再到膀胱,水的道路不通,就停了水。里头有了水饮之邪,就会出现肚子胀满,小便不利,“若喘”,肺气不利则喘,“若哕”,胃气不利则哕。还给他喝水吗?不要喝了,他已经成为水病了。也可以说,在病人要水、喝水的过程中,就出现了“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这样的问题。如果要让他尽量地喝水,就会出现蓄水,故“不可与之"并不是在“小便不利,若喘若哕”以后,而是个倒装句,也可以摆到前面来。“与之常令不足,勿极意也,言能饮一斗,与五升",是不是啊?为什么不让他多喝呢?因为他一喝多,就会“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故“不可与之”既可以搁在后边,也可以搁在前边。喝水不得法,就容易得水气病。总而言之,喝水既可能有好处,也可能带来问题。6 z, z0 D) r$ W* E4 V8 @% D
“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这个人得了热病了,他喝了水以后,水是津液,津液资助了正气,正气能够拒邪外出,忽然间出了一身大汗,“是为自愈也”,这个病自然而然就好了。因此,“忽然大汗出,是为自愈也”有这么两种情况:一个是承上文“若饮而腹满,小便不利,若喘若哕”,忽然大汗出,可视为自愈,因为阳气一通,水气一达,病就好了;一个是指这个热病,发热、口渴,给点水喝了以后,浑身见了汗了,出得也很多,噼里啪啦的,然后热就退了,这病就好了,得汗而解。什么道理呢?因为这个人是热病,他的胃肠是干燥的,缺乏津液,给他喝了水了,水属阴,能够支撑津液,里边阴液足了,能够使阴阳自和了,故浑身出汗,病就好了。我在临床看过好几次这种情况,就因为喝水,病就好了。病好的反应各不相同,有头晕的,也有浑身哆嗦的。中国人都有一些医学知识。比如说,妇女一生小孩,奶奶、婆婆就会告诉很多注意事项:“孩子啊,你现在是产后,不能吃凉的,出去的时候都得蒙上一块手巾,不要让风吹了。”坐月子有一套卫生的常识。在这个病的时候,一般家里人不敢给他喝凉水。这不是冷的吗?怎么敢给他喝?喝出毛病来怎么办啊?大夫去了,一看脉,是阳脉,内里有热,喝点没关系。一喝就浑身哆嗦,哆嗦一会儿就好了,热也退了。这个事情我经历过好几次。也有人喝热水,头昏一阵子。怎么头昏啊?在晕得厉害的时候,心也慌,头也昏,脸刷一下就白了,一下子就出汗了,然后就好了。这个叫“冒汗作濈”,那个叫“战汗作濈”。为什么要喝点水呢?这样能引阳入阴,津液恢复,阳热水邪外退,病就好了。什么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喝水多了能得病,喝水适当,对于热病来说,能够调整津液,使阴阳自和,它有时候能够助自解之机。喝水多的,那可真多。有一个司机找我看病,西医诊断为尿崩症,说是大脑前叶长了一个东西。他喝水喝得很多,但得开车,只能在开车前预备七瓶水,少一瓶都不行,然后一杯接着一杯的喝。我给他治疗了很久,一直用白虎汤,都没好。他那个病很特别。6 \/ p" n5 m0 s: w; f( K7 F1 z
" w% t1 H3 s1 U8 P
# Q* z3 C0 Y, [0 g- h
参考文献:
: Y9 }* s# \+ O7 A# b  l【1】《伤寒论校注》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
1 a! t5 G) M$ K1 s+ k) v$ V【2】《伤寒论语译》刘度舟 钱超尘等人
8 y( b% m- _$ o# {: R  }: S$ _【3】《伤寒论译释》陈亦人
% w: ]- I+ U# \7 G【4】《刘渡舟伤寒论专题讲座》 刘渡舟著  王庆国、李宇航、陈萌整理
( q! J, Q) [+ S, f* L4 o1 M【5】《伤寒论集解》(历代医家伤寒论注解辑要)聂惠民、王庆国、高飞编集( J5 d* \, o# q6 U4 {8 J2 S7 T
【6】《注解伤寒论》金·成无己
1 {6 g9 E2 J' U7 |) M& \! k6 g【7】《医宗金鉴》清·吴谦等编
* f& Z3 q% j! n  ]' P8 A. w【8】《伤寒来苏集》清·柯琴著
$ A0 Z4 M' {. f) o% u& O! }2 e; t【9】《伤寒论条辨》明·方中行! z/ [/ O. s. \6 K+ P& z
【10】《医门棒喝》清·章楠
7 M  [" |5 B* {, A) k! @0 Z+ w$ J' ^【11】《伤寒悬解》清·黄元御5 A( c8 L0 i6 }9 e% ~- ^" ]
【12】《伤寒论集注》清·张志聪0 U: u' p) l9 J- f; [
【13】《伤寒证治准绳》清·王肯堂
* q$ u' _' a  D1 C* D1 E( k【14】《医宗金鉴》主编:吴谦等
, N% E3 c. L  ~【15】部分内容源自网络
6 K6 P2 U% h5 B8 n$ W4 V. j" `
. l6 ^/ u9 y/ Q- P+ P
8 J1 \1 T0 C. E6 z/ H" G2 e  V3 Q7 h8 D- w& V5 m' N
第六讲《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十五),到此结束。感谢曹东义老师!感谢一念健康欣然老师!感谢各位中医同道!敬请批评指正。祝您们健康快乐,吉祥如意!
3 k- W, o6 ]: ]% Z( G! A( e, q7 @$ p/ a! U' O  i9 a9 K
版权、免责声明:本次讲座“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讲课内容稿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文中内容涉及到的参考文献、书籍和源自网络内容,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或者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所涉及到医理,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11-24 10:02:58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4-14 14:42. Y2 f; s6 v, q% d% u$ o) {
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7 A# p# ~$ m1 F' v' f% q' g$ B第四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一 辨脉法第一
/ c7 @9 r- @" X) c9 C) g; [(指导老师:曹东义  讲课:王洪昇)
$ A. g. a1 Q/ n$ O& B4 x( Q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3 {3 ^! x( F0 U" B/ f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中医同道,您们好!   : V& E7 N- x1 \8 q& p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洪昇。6 ?5 n' C' C6 z3 N; ^6 D8 x
      2024年11月24日(20:30)周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 空中课堂”,由我来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 |* }+ A( O0 t4 V- c8 }  R      第六讲 《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十五)
$ f4 r7 m% T' |8 ~8 E: `( r      内容简介:专论给药的法度;对时气病口渴的护理原则。
/ V$ p! ]/ |$ k8 Y* o
9 `) [! G& N& p8 w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6 I# r! O9 e! i; q
       祝贺河北涿州的中医学者王洪昇先生讲座成功!他讲述了 《伤寒论校注》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十五)论给药的法度;对时气病口渴的护理原则。
1 }  z" _, x# s# q       《伤寒例》说:“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而执迷用意者,乃云神丹甘遂合而饮之,且解其表,又除其里。言巧似是,其理实违。夫智者之举错也,常审以慎;愚者之动作也,必果而速。安危之变,岂可诡哉!世上之士,但务彼翕习之荣,而莫见此倾危之败,惟明者居然能护其本,近取诸身,夫何远之有焉。”
; M7 \3 T4 b  @8 p) `1 u# r' ?" U         对于《素问·热论》所说:“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张仲景提出:“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发表攻里,本自不同。”这反映出明显的学术进步,“两感伤寒”不再是死证了,但是也必须分表里,有先后不同的治疗方法,不能守着一个方子,不知变通,不按照证候变化调整处方。对于神丹发汗、甘遂逐里的所谓“表里同治”,张仲景也进行了批评,说这是“言巧似是,其理实违”。提倡君子务本,举一反三,由近知远。
8 n$ d9 p# E# ~0 F) i* B         感谢王洪昇先生的讲述和分享。
! T" A( d0 }  Y) w+ _2 s5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12345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