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楼主: 曹东义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47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01
QQ
发表于 2018-9-25 22:3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今天晚上(2018年9月2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朱胜君主治医师为大家讲述《中医基础理论》。她和大家一起讨论神志活动、呼吸运动、消化吸收、血液循行、水液代谢、生长生殖等有关内容。1 P; T+ q: C+ C3 s9 @: q# W

" H) ]7 m  F% y6 V6 I9 N                  在健康状态下,表现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活动;在病理状态下,则体现为患病机体的异常的生命现象。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的统一的系统整体。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脏腑功能协调平衡,阴阳匀平,气血和畅,维持着机体及其与环境的统一。神志活动、呼吸运动、血液循行、水液代谢、生长生殖等人体的基本机能活动,虽各为相关脏腑所主,具有各自的规律性,但又均为五脏功能互相协调配合的结果。
' `! @* k5 U/ ^" [0 R4 m+ B, G+ N" c9 L
                 我们一起期待朱胜君为大家讲述神志活动、呼吸运动、血液循行与五脏调节的关系。http://www.ynjkcy.com/zyjc0 b& H( q* ?7 H, ^1 V& M& {
                 祝贺朱胜君讲述《中医基础理论》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中医关于神志活动、呼吸运动、消化吸收、血液循行、水液代谢、生长生殖等有关内容。, {/ J9 ?" M# E

, W" ]8 Z% e/ C( s                 生命进化的过程,是一个结构逐渐减分化的过程,也是“功能逐渐合化”的过程,而且结构越分化,越需要整体功能的支持,脑细胞最不耐缺氧,蚯蚓两断之后还能长成两个完整的生命体,就可以说明这些问题。6 O+ k0 R2 \% V2 N& {+ V

1 q  p% z  [; [" T. @% A                中医强调整体自然生成,对于日益繁纷复杂的结构,只强调“内外表里”,概括其功能合化为“升降出入”。
: i4 r. X) v! |              《内经》说:“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生命是一个圈,内外的划分,“中”就是内。内有“神机”,外有“气立”。
$ f: o6 E% L( c: M+ F               有内外,就有出入;没有出入,就没有生命。* b( [3 y. `# G! R  p/ J
               因此,《内经》说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6 n8 [1 w4 R2 X
               学会了“升降出入”,就懂得了中医:, d0 K" [5 K2 Y3 r: B- ]5 v* R
               生命的有序,就是符合自然万物的升降大道,也就是河图洛书所表述的“自然生成”之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47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01
QQ
发表于 2018-9-27 19:19: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三晚上(2018年9月26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继续由河北中医学院的武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中医内科学》,她和大家一起讨论鼓胀的内容 。
* f" {  [% O- R! Q% Y& T                  鼓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临床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故名鼓胀。    鼓胀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如《灵枢·水胀》篇载:  “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较详细地描述了鼓    鼓胀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如《灵枢·水胀》篇载:  “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之肝水、脾水,肾水,均以腹大胀满为主要表现,亦与鼓胀类似。《诸病源候论·水蛊候》认为本病发病与感受“水毒”有关,将“水毒气结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者,称为“水蛊”。  《诸病源候论·水症候》提出鼓胀的病机是“经络痞涩,水气停聚,在于腹内”。/ F) \. A% x0 @: I
                 敬请期待武宁和大家一起学习鼓胀有关内容。http://www.ynjkcy.com/zynkx
- @( `  ]7 b/ [$ N5 o& _  @                 祝贺武宁讲述《中医内科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臌胀”的有关内容。
; Q/ ~7 D/ w6 D                 中医历来有风、痨、臌、噎“四大难证”的说法。
/ C2 u4 B7 c" m                “臌胀”的形成,大多是逐渐形成的,是一个虚实夹杂的疑难杂症。2 U5 _' f" ^2 y6 Y$ @5 a
                久病多虚,臌胀与肺脾肾的关系最密切,肺主气,通调水道;脾主运化,为生化之源;肾主水,为元气之根。
+ }# W1 M/ Y: G8 I' `$ T0 i2 A- s                其中一个脏腑功能底下,或者虚损到一定程度,都会发生臌胀;几个脏腑同时有病,更容易发生臌胀。
, i7 A6 A; S( R  W                因此,治疗臌胀一定要仔细分析,每个脏腑的情况,使治疗方药与病机紧密联系。
4 {0 I% N$ e( {8 c$ t: n                当然,有很多臌胀患者,存在肝郁气滞,或者心血瘀阻的问题。因此,辨证论治十分重要。
/ R! p6 Z$ v) i% x& S% L6 J. 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47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01
QQ
发表于 2018-9-28 10: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四(9.27)晚上8:3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建辉与大家一起分享《方剂学》中的“固涩剂”。
1 T7 D+ K: G' S8 T6 n5 p8 c' m% M7 h7 ]5 ~
固涩剂是以固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作用,以治气血精津滑脱丧失之证的方剂,属于“十剂”中“涩可固脱”的范围。根据功能不同,本类方剂分为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和固崩止带5类,涉及方剂11首。上周由雷宝淳讲述了前三类,今天由马建辉讲述后两类,包括金锁固精丸,桑螵蛸散,缩泉丸,固冲汤,易黄汤5首方剂。( e7 ]% A7 U0 a- K& V3 P/ _. T

* H/ l) l5 x- A) c       让我们一起期待马建辉的讲述和分享,互相学习,共同进步。http://www.ynjkcy.com/zyfjx: p, ^. _& i/ L' Z( C" {
       祝贺马建辉讲述《方剂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固涩剂”的有关内容。
6 h6 H2 y0 _& z0 Y8 ~& y$ y
' C! e% y! s4 X  Y8 t       中医认为“涩可固脱”,《内经》说:“滑则从,涩则逆也。夫虚实者,皆从其物类始,故五脏骨肉滑利,可以长久也。”5 Y: K3 t7 ]/ c# `0 t$ P
       升降出入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出的太慢(涩、秘)、太快(滑、泻)都是毛病。
- ^2 _. e& G7 S2 s4 ]       《素问·痹论》说:“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又说:“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  R+ t; j6 o) {+ `: u
       五运六气之中,火运太过,就会见到“少阴不退位,即温生春冬,蛰虫早至,草木发生,民病膈热,咽干,血溢,惊骇,小便赤涩,丹瘤,疮疡留毒。”
0 Y# h+ h. S; a/ V6 L       人到老年,则“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博,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H9 z, W. c5 q' ]  S2 N& E
       固涩剂可以治气血精津滑脱丧失之证,临床常分为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和固崩止带等治疗方法。1 S/ [7 j- S5 X! [- G6 R4 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47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01
QQ
发表于 2018-9-28 22: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
; n( @+ l# z" ^: Q. c$ d7 {7 H( s8 m$ R) x0 E
                今天是周五(2018年9月28日),由我们《中医诊断学》小组的朱萍霞给大家讲述“抽搐和失血”这一章节的有关内容。+ T" A- n7 d6 H  x! N( o

7 ~1 ^) Y3 q8 O1 b8 i                抽搐是由多种病因作用于筋脉而产生的,如气血亏损,火热炽盛,风湿,寒凝,顽痰所致的筋脉拘急,皆可出现了抽搐的症状。失血是指不循经而妄行,溢出脉道,就是出血个症状,由于出血的部位不同,临床上有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崩漏下血等。. l, @1 T/ V1 t9 e, D

! w4 Y1 r+ E: Q# M5 h: Q                请大家一起期待朱萍霞来自新疆库尔勒的讲述和分享。http://www.ynjkcy.com/zyzdx1 ]  P- W/ _& N- [
% n, \' U, E! z5 u+ h
                祝贺朱萍霞讲述《中医诊断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抽搐和失血”的有关内容。
1 q9 p" g' n% {0 k! P3 k) ?4 A. v
! f) G" b& e4 V6 R8 ]' l& e! M( q0 k' q; H- ?6 i, `  K9 i8 ~
0 p" O: u1 c1 T) T7 W
                它们都是与血有关系的病证。
" U, F2 p: [: J' J
/ o. r8 V2 Y! ?0 O# t                肝藏血,主筋。
3 [1 N+ n; T( @3 C/ J2 G- a" o% ^1 J
                热邪或其它原因造成“血不养筋”,就会发生抽搐。
; S& D& m. M2 H) Q. E' y9 \  {' c" u/ {/ H
; `- |! w7 H, w) s  h
+ `3 ?. F$ }. }4 b( ?
                血在经脉之中循行,需要脾统血,肝藏血,心主血。
4 q% Q! p! y5 y6 {) m) C3 p, e' |7 o3 ^# {& Z. q6 I
                一旦脏腑不和,统血,藏血,主血的功能不正常,就会出现失血。也就是血不循经而妄行,溢出脉道,而见到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崩漏下血等。
9 t+ ^& ^# g0 R& _# f3 ?9 a9 R% b( U
* m8 R! M& q4 H8 Q: o
  C) H( R& b. k+ C3 b: {8 L

- Q' P# B' ?( g' X* K- l1 u
4 p8 @+ P0 ?* k- |- z               治疗抽搐和出血,都需要辨证论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47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01
QQ
发表于 2018-9-30 16: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六晚上(2018年9月29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世界中联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来自澳门针灸学会的张俊青理事长讲述《针灸学》。1 v1 `2 f+ z: E. e
/ Y+ z/ F) b3 @
                   他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中风病的针灸治疗。- @" ?9 O& v5 ^, w( G
* z% f8 e2 N$ G6 Q' u' f9 E% s
                   请大家一起期待张俊青的讲座。http://www.ynjkcy.com/zjx
0 R8 S% T2 R% A                   祝贺张俊青讲述《针灸学》成功!
9 W( G( Y8 q  [- U+ A                   他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中风病的针灸治疗的有关内容。' O8 O2 c' T0 ^, }. o' z2 M
                   由于我去北京开会,没能及时收听和评论,很抱歉。
: g& g3 ]$ X3 u1 G                   后来一听,觉得内容很丰富,值得学习,可以多听几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47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01
QQ
发表于 2018-9-30 22:32:38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晚上(2018年9月30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讲述《中医内科学》,她和大家一起谈论“头痛”病的诊治问题。' Q# [0 G. }; y2 s( Q
6 L' H0 H6 n  V- X& T6 s3 D
                  头痛见于西医学内、外、神经,精神,五官等各科疾病中。本节所讨论主要为内科常见的头痛,如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外伤后头痛、部分颅内疾病,神经官能症及某些感染性疾病,五官科疾病的头痛等,中医对本病有独特的认识与治疗。0 H: F5 N+ t& T) C$ L0 k

3 |( d8 P! [. S9 C0 Z, o                  我们一起期待,王红霞主任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zynkx
: J- L; x+ w3 x' P; @                  祝贺王红霞主任讲述《中医内科》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头痛”的有关内容。" c  E9 o" C/ _
                  头痛这个病很常见,中医把它作为一个病名确立起来,而不是作为症状,这是因为中医“以无为本”,“立”这个病名就是为了破,要把它转化为“无”。, r/ Q+ p6 ^# e% n8 s
                  所以不必过多关注它背后的结构性原因,因为中医的治疗不是直接解决病灶,而是按照邪正斗争、扶正祛邪,恢复人体自身的升降出入,气血阴阳的平衡和谐。( L* E6 l, ]/ {9 u- W
                  有的头痛容易治,也有不容易治疗的头痛,华佗因为曹操的头风病而被杀害,是很有名、很特殊的“医患矛盾”。  [: a7 [; Y3 y
                 《华佗传》说他“年且百岁,犹有壮容”,一个老中医有这样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
+ s, e0 _6 \/ i7 _. Z, u9 E$ y                  华佗何罪?8 ]# |0 u% g, S) G
                  怀璧其罪!. C1 E& ^! s1 B% }! o. M
                  华佗“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不愿意做官,有人却说他“为人性恶难得意”、“耻以医见业”,误解他、抹黑他。. x9 J) U( u8 u! d1 l
                  华佗只想做一个民间医生却不能,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也是中医命运坎坷的缩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47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01
QQ
发表于 2018-10-1 21:46: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一(2018年10月1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京雪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儿科学》。2 n) Y1 t* ~' m6 `8 `$ g2 A1 S6 Z. T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儿童保健,中医儿童保健学强调重视先天“保胎”和“胎教”,出生之前的干预可使儿童先天禀赋充盛,而出生之后的调护则能够保证小儿健康发育成长。内容从父母婚配、受孕,到胎养、护胎、胎教,直至发育成熟,都有很详细的论述。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等传染病的预防方法是我国首创;养胎、护胎、胎教理念体现了中医“优生”、“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的观点。
2 O2 C+ z, S% G9 L; |$ I; A# r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第二节新生儿期保健和第三节婴儿期保健,这两个时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小儿刚刚脱离母体,娇嫩无比,气血未充,脏腑柔弱,生活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适应和调节能力常不足,抵抗力弱,完全依赖成人的悉心调护,稍有疏忽,容易患有疾病,甚至夭折,这两个时期也是患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人生时期,所以这两个时期的保健工作极其重要。3 w1 ]* w( t4 ?0 M, Z9 @
            敬请期待马京雪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zyekx0 W6 j4 z) Z, |2 E4 D& m% b
            祝贺马京雪讲述《中医儿科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有关小儿科优生优育,幼儿保健等有关内容。" t7 n! G( p3 q9 B. s& o& p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1 ]' k/ f( u, A: y" q/ L
            扁鹊“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7 d' K, n: ]3 B% I5 }4 R3 S            中医儿科学萌芽和建立于春秋战国之际,历代医家都有所研究与发展。
" l, j* X8 l4 G# y6 y) u! a            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重视脏腑辨证,其中的六味地黄丸流传千年,至今长盛不衰,扩展运用到了更广泛的领域。- V3 E3 U, Q+ |* o
8 I5 l; t+ M: }2 P: ^$ 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47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01
QQ
发表于 2018-10-2 22: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今天晚上(2018年10月2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海涛为大家讲述《中医基础理论》。
* c3 D) {+ b6 k6 m% o7 F  T. f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的统一的系统整体。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脏腑功能协调平衡,阴阳匀平,气血和畅,维持着机体及其与环境的统一,保证人体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的神志活动、呼吸运动、血液循行、水液代谢、生长生殖等人体的基本机能活动,虽各为相关脏腑所主,具有各自的规律性,但又均为五脏功能互相协调配合的结果。那么,五脏是如何支配和调节人体的消化吸收、水液代谢、和生长生殖的呢?2 o1 @' A2 R$ X+ V* G' S
       请关注今天晚上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zyjc+ R! \3 s/ \; }4 m# ~0 s7 T
       祝贺张海涛讲述《中医基础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五脏在人体的消化吸收、水液代谢、和生长生殖方面的作用。$ ^1 o+ r/ P8 M! ]
       中医重视升降出入,这些功能的实现,依赖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 T' c9 j6 R" I8 ^/ J. l8 C" t
       人以胃气为本,水谷饮食的消化吸收、运输转化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也与肝的疏泄,肺的输布有关;7 e% m2 L) o- n2 W* ]+ [
       肾主水,主生殖,因此水液的代谢和生殖功能正常,与肾的关系最紧密,其他脏腑也有影响。
/ j& k) x" U" A1 ]       这是中医独特的整体观念。4 j9 E, J  _$ }
( b) J& [# ?!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47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01
QQ
发表于 2018-10-6 21:43: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晚(2018年10月3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将由王秀民主治医师与各位中医同道一起学习《中医内科学》有关“眩晕”的相关内容。4 W2 k! `7 h# ~. e- g
         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眩晕病证,历代医籍记载颇多。
0 o# x0 |$ Y6 o) J  T
- J. s3 S1 x; }' L/ d! l) r        《内经》对其涉及脏腑、病性归属方面均有记述,《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认为“脑为髓海”,而“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认为眩晕一病以虚为主。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眩晕。                                                     我们一起期待,今晚王秀民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zynkx
% ]6 X3 t" K. e         祝贺王秀民讲述《中医内科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有关“眩晕”的相关内容。
4 \# L) M$ E1 [# X( M2 U         眩晕是患者的主观感觉,也是其非常痛苦的人生体验。他们找中医,就是为了解决这个苦恼。
2 Z1 v# {6 V3 F% `& m5 X  H         中医不需要查验里边的具体结构问题,通过“内外相关,内病外显,内病外诊”,就能“内病外治,外治内效”。! h8 S: A( v0 ~% L
         中药的运用,虽然是内服,但是,中医用药不是靠化学成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都是对药物时空属性的概括。! E3 a4 x$ ]3 X  i6 z' ]
         方药的运用,是组合效应,不是单味药的作用,更不是某个化学成分的效果。: m" ^% P# @; `0 S( ]# g. [, f

! ~6 V% n2 s7 `3 o         中医关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的概括;
: U7 _! v, w9 f' p3 L         以及关于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等基本病机的认识,都是“时空化”的总概括。
# O# i& w1 C: f" G$ q: ^+ m
% Z0 s2 A3 f% n' E& E7 q) h         世界不是越单纯越接近事物的本质,而是万物相关的复杂联系,这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
6 L8 b6 k3 [; ?5 A6 k2 P2 l* X6 W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47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01
QQ
发表于 2018-10-6 21:44: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四(10.4)晚上8:3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武宁与大家一起分享《方剂学》中的“理气剂”。* p( ]7 d7 p" [! J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方剂,统称理气剂。
, P6 y& X8 f( q" Q4 J气为一身之主,升降出入,内而脏腑,周行全身,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当情志失调,或劳倦过度,或饮食失节,或寒温不适时,均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常,而产生多种疾病。今天主要讲述越鞠丸,枳实薤白桂枝汤,半夏厚朴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苏子降气汤五首方剂% G! |- H& C- b6 K

! W( C2 w: T2 E       让我们一起期待武宁的讲述和分享,互相学习,共同进步。http://www.ynjkcy.com/zyfjx8 p  |  h6 \9 }2 h; `/ ~4 M

; J* A  f6 [- d3 }6 ?2 [$ l' _+ ]# x6 k
       祝贺武宁讲述《方剂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论了“理气剂”的有关内容。9 |6 U1 B2 D7 Q1 i' r
       气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概念,也是中医区别于西医的主要理论支撑。5 y2 v( E. T8 M3 s' \
     《庄子·知北游》说:“通天下一气”,天地之间充满了气,升降出入,浮沉聚散都有规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万物都是这样,聚散有常,符合规律。有无相生,没有真空。庄子概括天地四时自然生成的规律,并给与极高的评价,他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 t* x8 }2 b* R1 E$ A4 A! ?8 P  i% R8 @    《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阴阳互相配合,化生万物,人居其“气交”之中。万物复杂而有序,四季变化是亘古不变的规律。
) C& G: ^$ |! U6 {     气有郁滞,就会生病。所以需要理气通滞的方药进行调理和治疗。
5 Z* F8 C- p( Z5 f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方剂,统称理气剂。. x, p& b6 S% q$ Y9 |9 j( v
     临床上,经常使用越鞠丸,枳实薤白桂枝汤,半夏厚朴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苏子降气汤五首方剂
/ j; u5 q1 `$ o4 V8 K0 ?5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