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9-25 22:38:05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晚上(2018年9月2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朱胜君主治医师为大家讲述《中医基础理论》。她和大家一起讨论神志活动、呼吸运动、消化吸收、血液循行、水液代谢、生长生殖等有关内容。
, l& m( b" ^0 G7 c" e+ Z
: N, d3 u- X6 _' w6 M$ V                  在健康状态下,表现为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活动;在病理状态下,则体现为患病机体的异常的生命现象。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的统一的系统整体。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脏腑功能协调平衡,阴阳匀平,气血和畅,维持着机体及其与环境的统一。神志活动、呼吸运动、血液循行、水液代谢、生长生殖等人体的基本机能活动,虽各为相关脏腑所主,具有各自的规律性,但又均为五脏功能互相协调配合的结果。* ?" ~4 O/ |8 V+ h
4 t" d  a8 i- b# c" A5 V
                 我们一起期待朱胜君为大家讲述神志活动、呼吸运动、血液循行与五脏调节的关系。http://www.ynjkcy.com/zyjc3 W5 E! h0 E' @$ S3 `
                 祝贺朱胜君讲述《中医基础理论》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中医关于神志活动、呼吸运动、消化吸收、血液循行、水液代谢、生长生殖等有关内容。( N; J0 ]% f1 o  {& n! s

$ L' l, C6 w+ X; v0 b' Z5 \6 P                 生命进化的过程,是一个结构逐渐减分化的过程,也是“功能逐渐合化”的过程,而且结构越分化,越需要整体功能的支持,脑细胞最不耐缺氧,蚯蚓两断之后还能长成两个完整的生命体,就可以说明这些问题。9 T; L2 C! i8 W. w! T. S) T* e

: g! C4 y. ]5 C; [0 S7 y                中医强调整体自然生成,对于日益繁纷复杂的结构,只强调“内外表里”,概括其功能合化为“升降出入”。
% a' C$ @  o% p$ Q9 V9 q8 ?/ H( ]              《内经》说:“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根于外者,命曰气立,气止则化绝。”生命是一个圈,内外的划分,“中”就是内。内有“神机”,外有“气立”。! X4 T6 i" ]2 g3 j  z
               有内外,就有出入;没有出入,就没有生命。( Y# H# n" Z, `( W
               因此,《内经》说 :“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  [5 B! o2 n7 Y, \$ i, V
               学会了“升降出入”,就懂得了中医:9 S% M3 ^2 Z) N0 w; ?( o+ [; i
               生命的有序,就是符合自然万物的升降大道,也就是河图洛书所表述的“自然生成”之道。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9-27 19:19:01 来自手机 | 阅读全部
本周三晚上(2018年9月26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继续由河北中医学院的武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中医内科学》,她和大家一起讨论鼓胀的内容 。
) ?' K4 B& j0 G/ J6 g" b5 P% r                  鼓胀是指腹部胀大如鼓的一类病证,临床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故名鼓胀。    鼓胀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如《灵枢·水胀》篇载:  “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较详细地描述了鼓    鼓胀病名最早见于《内经》,如《灵枢·水胀》篇载:  “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篇之肝水、脾水,肾水,均以腹大胀满为主要表现,亦与鼓胀类似。《诸病源候论·水蛊候》认为本病发病与感受“水毒”有关,将“水毒气结于内,令腹渐大,动摇有声”者,称为“水蛊”。  《诸病源候论·水症候》提出鼓胀的病机是“经络痞涩,水气停聚,在于腹内”。
' z5 t9 b5 g7 [3 y( V+ ~6 f                 敬请期待武宁和大家一起学习鼓胀有关内容。http://www.ynjkcy.com/zynkx
7 l0 A7 I2 T5 r: o! `% r( A" G$ w                 祝贺武宁讲述《中医内科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臌胀”的有关内容。4 ?( u6 S1 {* v2 k3 s
                 中医历来有风、痨、臌、噎“四大难证”的说法。
+ e. \) ~/ w2 l$ x' s                “臌胀”的形成,大多是逐渐形成的,是一个虚实夹杂的疑难杂症。
9 i' ~6 n- D, J                久病多虚,臌胀与肺脾肾的关系最密切,肺主气,通调水道;脾主运化,为生化之源;肾主水,为元气之根。
# b: C" p9 E! [2 i/ _6 E                其中一个脏腑功能底下,或者虚损到一定程度,都会发生臌胀;几个脏腑同时有病,更容易发生臌胀。2 x" S9 ]! H- }' Z) t  v; D! b
                因此,治疗臌胀一定要仔细分析,每个脏腑的情况,使治疗方药与病机紧密联系。
) V% ?" ]' p" o- {$ \1 X3 m# u$ y                当然,有很多臌胀患者,存在肝郁气滞,或者心血瘀阻的问题。因此,辨证论治十分重要。1 H) H! y3 K( s.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9-28 10:09:46 | 阅读全部
本周四(9.27)晚上8:3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建辉与大家一起分享《方剂学》中的“固涩剂”。7 O$ K' \: T% ?
0 i5 v7 M: T0 ~! w7 h
固涩剂是以固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作用,以治气血精津滑脱丧失之证的方剂,属于“十剂”中“涩可固脱”的范围。根据功能不同,本类方剂分为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和固崩止带5类,涉及方剂11首。上周由雷宝淳讲述了前三类,今天由马建辉讲述后两类,包括金锁固精丸,桑螵蛸散,缩泉丸,固冲汤,易黄汤5首方剂。
  t- B# I0 K9 |+ ^2 }  E5 X
% {: b* [1 r- r2 C5 f$ V( P       让我们一起期待马建辉的讲述和分享,互相学习,共同进步。http://www.ynjkcy.com/zyfjx
1 w6 S* a3 q( R       祝贺马建辉讲述《方剂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固涩剂”的有关内容。
# `, }. f/ W- Y2 M6 C# f& d, R9 N& _% O8 T& S# X
       中医认为“涩可固脱”,《内经》说:“滑则从,涩则逆也。夫虚实者,皆从其物类始,故五脏骨肉滑利,可以长久也。”
$ C- U" [$ i1 x0 E       升降出入是生命的基本特征,出的太慢(涩、秘)、太快(滑、泻)都是毛病。
9 o) ?' A' i& m! [3 ^: Y' v       《素问·痹论》说:“胞痹者,少腹膀胱按之内痛,若沃以汤,涩于小便,上为清涕。”又说:“其不痛不仁者,病久入深,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故不通,皮肤不营,故为不仁。”! o7 S0 u, Z) \: ?6 V
       五运六气之中,火运太过,就会见到“少阴不退位,即温生春冬,蛰虫早至,草木发生,民病膈热,咽干,血溢,惊骇,小便赤涩,丹瘤,疮疡留毒。”/ k& {( S7 ~( F9 q6 l
       人到老年,则“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博,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1 k1 h' q/ F% t( j8 S+ ~       固涩剂可以治气血精津滑脱丧失之证,临床常分为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和固崩止带等治疗方法。0 d4 L8 h/ M0 Q3 f4 B) b* f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9-28 22:04:08 | 阅读全部
                大家好!
% Z! R+ a. K3 V0 @9 ^
; H' A7 p, W/ ?) ?! w' j                今天是周五(2018年9月28日),由我们《中医诊断学》小组的朱萍霞给大家讲述“抽搐和失血”这一章节的有关内容。, C4 U9 X/ d4 i* m2 \0 r5 K1 `

4 I6 X* h0 }- A8 V" q6 ~  ]                抽搐是由多种病因作用于筋脉而产生的,如气血亏损,火热炽盛,风湿,寒凝,顽痰所致的筋脉拘急,皆可出现了抽搐的症状。失血是指不循经而妄行,溢出脉道,就是出血个症状,由于出血的部位不同,临床上有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崩漏下血等。& m1 z9 A6 C% L: M2 l* d

9 l: j. c3 |  P; O7 c# _                请大家一起期待朱萍霞来自新疆库尔勒的讲述和分享。http://www.ynjkcy.com/zyzdx
8 i. ]* c& z3 U. D) D+ f  U; N) J" T# z2 {; o5 M* B4 z% ^) F
                祝贺朱萍霞讲述《中医诊断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抽搐和失血”的有关内容。
7 v* m' r' I! J# u/ ?8 w+ A' ]+ [6 J5 v6 G( `) w9 O% i

; X" N5 b# _# `; h4 x( T$ V9 X+ b! |8 [7 j7 g8 x' V
                它们都是与血有关系的病证。' Y3 B' [2 w( w0 E, J, c! @1 Z0 P

$ w( D7 N% e8 o& O0 O9 o0 k! E* i' |                肝藏血,主筋。
, z: }" e1 A9 c2 S% d0 ?
8 j* a) ~3 o; k' Q7 ]3 V/ _8 t                热邪或其它原因造成“血不养筋”,就会发生抽搐。
7 A6 T) B: S1 P/ |$ e
+ w! k  ^# m) m& L: w
5 ]# d& i  d, T
; Y! A4 Y" |' d. j                血在经脉之中循行,需要脾统血,肝藏血,心主血。
$ l& }( B* W( Q5 e1 x, ]! }# w. n! V4 y
                一旦脏腑不和,统血,藏血,主血的功能不正常,就会出现失血。也就是血不循经而妄行,溢出脉道,而见到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崩漏下血等。
3 ~5 Q9 w$ \, D. f: E0 Q2 P- E6 T' d7 S1 e$ T

% P+ u" @& W0 v+ `5 C1 Z, x0 [. i  n: Q. @" R2 @# p/ f
# _' A" ^& ^$ u0 g# @
; ?4 k- o% j# l5 E2 `
               治疗抽搐和出血,都需要辨证论治。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9-30 16:31:14 | 阅读全部
                   本周六晚上(2018年9月29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世界中联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来自澳门针灸学会的张俊青理事长讲述《针灸学》。6 E& i8 x  a9 O7 S  _2 F8 K
$ e2 j$ w( d$ U0 }- U9 z% O$ u' o% F
                   他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中风病的针灸治疗。
4 @7 K+ r* q$ Y1 q2 x' a
7 r* w) ], y0 Q3 r7 r                   请大家一起期待张俊青的讲座。http://www.ynjkcy.com/zjx$ A# U6 J9 V! D# l
                   祝贺张俊青讲述《针灸学》成功!3 S. m6 O! H; [4 W8 D
                   他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中风病的针灸治疗的有关内容。7 R6 Z# z# ^" [3 @
                   由于我去北京开会,没能及时收听和评论,很抱歉。
* T7 g+ {; q; x9 `8 U4 K- o                   后来一听,觉得内容很丰富,值得学习,可以多听几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9-30 22:32:38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8年9月30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讲述《中医内科学》,她和大家一起谈论“头痛”病的诊治问题。
) W5 b- Y; m9 u7 v' F# h8 l' L- l; ]. x
                  头痛见于西医学内、外、神经,精神,五官等各科疾病中。本节所讨论主要为内科常见的头痛,如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外伤后头痛、部分颅内疾病,神经官能症及某些感染性疾病,五官科疾病的头痛等,中医对本病有独特的认识与治疗。
4 L9 F$ Q9 g# k  X. M4 u0 p7 R
4 Z, b, Y9 x9 `                  我们一起期待,王红霞主任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zynkx
( n- h% q, w/ X$ A+ I0 m4 X& h                  祝贺王红霞主任讲述《中医内科》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头痛”的有关内容。$ W& [4 @' P& w$ h; ?' n) |/ c& H
                  头痛这个病很常见,中医把它作为一个病名确立起来,而不是作为症状,这是因为中医“以无为本”,“立”这个病名就是为了破,要把它转化为“无”。3 P% x/ t: C* v& G6 ~  H6 `; E
                  所以不必过多关注它背后的结构性原因,因为中医的治疗不是直接解决病灶,而是按照邪正斗争、扶正祛邪,恢复人体自身的升降出入,气血阴阳的平衡和谐。, Y& c$ v* C: R
                  有的头痛容易治,也有不容易治疗的头痛,华佗因为曹操的头风病而被杀害,是很有名、很特殊的“医患矛盾”。
; B, s7 Q1 [& b# e6 |                 《华佗传》说他“年且百岁,犹有壮容”,一个老中医有这样的命运,令人唏嘘不已。
( O$ v' I; \! ]( B* W                  华佗何罪?
; q8 j, q7 ~, Q2 L                  怀璧其罪!
4 y& k1 S& x" O( i! l                  华佗“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不愿意做官,有人却说他“为人性恶难得意”、“耻以医见业”,误解他、抹黑他。
9 d' U0 E$ M+ u; }                  华佗只想做一个民间医生却不能,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也是中医命运坎坷的缩影。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10-1 21:46:19 | 阅读全部
            本周一(2018年10月1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京雪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儿科学》。
* q( P& N3 K9 h1 Q2 y7 _, Y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儿童保健,中医儿童保健学强调重视先天“保胎”和“胎教”,出生之前的干预可使儿童先天禀赋充盛,而出生之后的调护则能够保证小儿健康发育成长。内容从父母婚配、受孕,到胎养、护胎、胎教,直至发育成熟,都有很详细的论述。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等传染病的预防方法是我国首创;养胎、护胎、胎教理念体现了中医“优生”、“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的观点。9 S5 k* y1 C4 V1 ]2 b. J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第二节新生儿期保健和第三节婴儿期保健,这两个时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小儿刚刚脱离母体,娇嫩无比,气血未充,脏腑柔弱,生活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适应和调节能力常不足,抵抗力弱,完全依赖成人的悉心调护,稍有疏忽,容易患有疾病,甚至夭折,这两个时期也是患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人生时期,所以这两个时期的保健工作极其重要。
2 E; ~' Z' K& \2 d( c            敬请期待马京雪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zyekx  n2 E* S8 Z# n% p0 S8 o" M% z
            祝贺马京雪讲述《中医儿科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有关小儿科优生优育,幼儿保健等有关内容。5 j" i5 O0 d4 a! p. L' l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6 z. h; |( `( C% u/ {: @
            扁鹊“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p7 P: r& ^8 i1 W2 c) a! G3 |
            中医儿科学萌芽和建立于春秋战国之际,历代医家都有所研究与发展。
8 [# U" v, A" F$ M3 u2 @! y, b8 B( Y( h            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重视脏腑辨证,其中的六味地黄丸流传千年,至今长盛不衰,扩展运用到了更广泛的领域。
8 k- o5 Z* b& z" ^1 ~
. V- |2 Y. b8 {1 x9 D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10-2 22:02:13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晚上(2018年10月2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海涛为大家讲述《中医基础理论》。
' Y) a* C) K8 n( l" j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有机的统一的系统整体。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脏腑功能协调平衡,阴阳匀平,气血和畅,维持着机体及其与环境的统一,保证人体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的神志活动、呼吸运动、血液循行、水液代谢、生长生殖等人体的基本机能活动,虽各为相关脏腑所主,具有各自的规律性,但又均为五脏功能互相协调配合的结果。那么,五脏是如何支配和调节人体的消化吸收、水液代谢、和生长生殖的呢?
7 Y* S+ Q1 Y  s+ M9 q6 F" k8 L       请关注今天晚上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zyjc
9 A8 D2 O5 @- ^& n( C, a6 h       祝贺张海涛讲述《中医基础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五脏在人体的消化吸收、水液代谢、和生长生殖方面的作用。  {$ I/ U  C# @; k3 X9 R' q% A
       中医重视升降出入,这些功能的实现,依赖脏腑功能的正常发挥。
/ l# ^* [3 C) v- a" c" I       人以胃气为本,水谷饮食的消化吸收、运输转化与脾胃关系最为密切,也与肝的疏泄,肺的输布有关;
( }) P% T: s+ s; w8 e2 P% U* a! h       肾主水,主生殖,因此水液的代谢和生殖功能正常,与肾的关系最紧密,其他脏腑也有影响。1 @" \7 p8 R" G  u! J* \: X
       这是中医独特的整体观念。% G# O5 f2 Z0 ^) s) ]
( a" V6 d; M4 @0 V# v$ L9 V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10-6 21:43:55 来自手机 | 阅读全部
今晚(2018年10月3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将由王秀民主治医师与各位中医同道一起学习《中医内科学》有关“眩晕”的相关内容。1 L1 A& s5 V: g6 v
         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    眩晕病证,历代医籍记载颇多。* T0 z  t& f, V4 t
( ~# G& A0 R# \3 M# w
        《内经》对其涉及脏腑、病性归属方面均有记述,《灵枢,卫气》认为“上虚则眩”,《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认为“脑为髓海”,而“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认为眩晕一病以虚为主。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发病的原因之一,为后世“无痰不作眩”的论述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且用泽泻汤及小半夏加茯苓汤治疗眩晕。                                                     我们一起期待,今晚王秀民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zynkx
' {8 k# m0 o' ]! X( d         祝贺王秀民讲述《中医内科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有关“眩晕”的相关内容。
+ X! _+ \4 M1 z* I7 l2 b         眩晕是患者的主观感觉,也是其非常痛苦的人生体验。他们找中医,就是为了解决这个苦恼。( f! k5 {) ~, A5 _' k* K, T
         中医不需要查验里边的具体结构问题,通过“内外相关,内病外显,内病外诊”,就能“内病外治,外治内效”。
9 x: |. M+ M% X& j" X. S         中药的运用,虽然是内服,但是,中医用药不是靠化学成分,四气五味,升降浮沉,都是对药物时空属性的概括。0 ?7 Z! x! A: a$ l, Y
         方药的运用,是组合效应,不是单味药的作用,更不是某个化学成分的效果。
7 |4 D8 X, p! R% b* {9 q# E! X, J) r- n) x# c
         中医关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的概括;& _2 u2 f# g* y2 X7 J% J) z6 @9 e
         以及关于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等基本病机的认识,都是“时空化”的总概括。
+ k3 `- k# P4 d/ D$ b0 t% k( M3 g3 v/ a- H5 q" T
         世界不是越单纯越接近事物的本质,而是万物相关的复杂联系,这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
4 N& [8 h! _% r, F8 o* z! c& O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10-6 21:44:27 来自手机 | 阅读全部
本周四(10.4)晚上8:3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武宁与大家一起分享《方剂学》中的“理气剂”。- j: d' I2 W; G9 d! i2 O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方剂,统称理气剂。
' r$ y: }3 ~3 P  t% h" c/ w气为一身之主,升降出入,内而脏腑,周行全身,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当情志失调,或劳倦过度,或饮食失节,或寒温不适时,均可引起脏腑功能失调,气机升降失常,而产生多种疾病。今天主要讲述越鞠丸,枳实薤白桂枝汤,半夏厚朴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苏子降气汤五首方剂
' a+ v9 N. F& P" S: }9 P* s: T+ v2 V
       让我们一起期待武宁的讲述和分享,互相学习,共同进步。http://www.ynjkcy.com/zyfjx9 {+ I9 R8 n$ J, t( k9 F1 {
0 ^/ f0 B) e2 X6 b- z
: c! b& `# d9 D
       祝贺武宁讲述《方剂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论了“理气剂”的有关内容。* L$ P8 E6 i0 l7 B8 V
       气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概念,也是中医区别于西医的主要理论支撑。
0 a" h# C& e/ @     《庄子·知北游》说:“通天下一气”,天地之间充满了气,升降出入,浮沉聚散都有规律。“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万物都是这样,聚散有常,符合规律。有无相生,没有真空。庄子概括天地四时自然生成的规律,并给与极高的评价,他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9 e8 C7 I7 g, ^, b. d, o/ o    《内经》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阴阳互相配合,化生万物,人居其“气交”之中。万物复杂而有序,四季变化是亘古不变的规律。
* O  g0 W6 ]3 ^/ z     气有郁滞,就会生病。所以需要理气通滞的方药进行调理和治疗。+ Y$ ~9 g, O) L( F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方剂,统称理气剂。
+ X4 C+ h; o1 L& f6 L     临床上,经常使用越鞠丸,枳实薤白桂枝汤,半夏厚朴汤,天台乌药散,暖肝煎,苏子降气汤五首方剂
) g* I- h8 n; H7 F$ p7 Y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