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楼主: 曹东义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27
QQ
发表于 2018-12-30 09:5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晚上(2018年12月29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董恩雷讲述《中医针灸学》参考资料第二节针灸歌赋辑要的内容:6 {" X0 d& r2 Q, M! c5 F; p# a' j
( u5 g9 h4 y- r6 J* O& }
        接着玉龙歌、继续往下讲,包括‘’肘后歌‘’中具体的内容。& ?" s, w+ C* W2 f3 U0 F! ]

9 G3 Z% |5 d! O        届时由董恩雷和大家分享!共同学习针灸学http://www.ynjkcy.com/zjx
1 H! n& ]8 S* t& ]+ |# ]* K4 U  G1 J. c; N- u8 E: B+ e
         祝贺董恩雷讲述《中医针灸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参考资料”第二节针灸歌赋辑要的内容:0 m9 ^) u1 _' h

/ }7 _/ w0 F3 Z9 U2 T' W1 }        《内经》说: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i8 Q, B1 [/ l" F- r; k: `' D9 _" }

- X8 {; t! ~9 r3 c9 p6 W* n4 n* f0 t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博大,不可胜数。余愿闻要道,以属子孙,传之后世,着之骨髓,藏之肝肺,歃血而受,不敢妄泄。令合天道,必有终始。上应天光星辰历纪,下副四时五行,贵贱更互,冬阳夏阴,以人应之奈何,愿闻其方?岐伯对曰:妙乎哉问也!此天地之至数。
, q, c  E4 w" W4 H, o4 B% e1 b
( V0 o, g; h" }+ t! t# h; N3 v$ u. H" M8 a4 H
6 |( S2 l; F* V7 n  I* S( T- w
针灸的历史很悠久,方法很独特,几千年之后的今天,仍然值得大家一起努力,继续挖掘,学习,继承,发展。6 |% b8 }) _5 H; E

( p! U. |7 Q" t% _- y, F( J/ \2 e如今,世界各地的 针灸诊所很多,针灸人才也很多。
& {$ T% k7 p4 O) t  ^  D2 I" c9 Y% b
我们通过微信交流,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27
QQ
发表于 2018-12-30 21: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晚上(2018年12月30日),由曹传龙接着讲《永远的大道国医》 。& S# I( L8 f" J0 s# O$ b% [* f
/ I$ R: D. Q$ g3 A" R& D
他讲的小标题是:一代医家张志聪。 张志聪,字隐庵,号西陵隐庵道人(1610年一1674年,一说1680年),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一生勤于医学,著作颇丰,创立《伤寒论》六经气化学说,以五运六气解释本草,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杭州胥山(今为吴山)构筑“侣山堂”,招集同道、友人谈医论术,广收学子为徒,集体讲学创作。张志聪为中医医学教育民间授徒的形式在今天,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中医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只有像张志聪那样规规矩矩,认真聚教授徒,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医、传承中医。
! A  A# w7 k0 k
- i+ e. h! D/ J% a  z
7 ?- s: V3 r! z  n( K0 b7 h  p& R* X! H
      我们一起期待,曹传龙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ddgy
& t( X) b+ T$ D. O0 Z8 Q+ B
3 e  @8 X6 d: T3 i6 d      祝贺曹传龙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清代医家张志聪的学术成就。6 m  A9 s7 S9 ~/ W7 V, U1 \

8 S0 x# b5 O, a+ K# `8 A, |      张志聪(1610年一1674年,一说1680年)所处的时代,是改朝换代的明末清初,很多读书人对于家国沦丧,痛心疾首,因此,不再醉心于仕途,转而研究医学,成为著名医家,张志聪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0 j; u# X& N! @3 K. c  n5 i9 q5 {; `3 g4 ?/ r
傅青主大约与他同时代,当然,政治主张未必相同。
5 P9 c1 s* k  j% }' p, K: b3 X% F, n) H; P+ p
张志聪著《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灵枢集注》,主张《灵枢》是针灸专著,认为仲景著作系其原貌,反对错简论之说。
5 d( |: w) }2 ]6 @& g5 J" C$ t( w
其他著作尚有《侣山堂类辨》、《本草崇原》等,俱行于世。晚年又著《伤寒论纲目》九卷(1673)、复集《伤寒论》各家注而为《伤寒论集注》,书未成而卒,由门人续篆为六卷。另有《针灸秘传》,未见传世,门徒甚众,以高世栻最为有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27
QQ
发表于 2019-1-1 19: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本周一(2018年最后一天,也就是12月31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京雪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儿科学》。0 d, x. l0 p8 x' v) V
( |6 E- ^# k" A  L3 Y) z7 H+ Q, f
           本次学习的主要内容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发性抽动症”。
, X9 }' s+ G2 H) {& }, N& x! p; V$ ?- Y1 r- r( z1 r. o2 }4 b  i
敬请期待马京雪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zyekx
0 {8 w; f/ x+ N: S. h           祝贺马京雪讲述《中医儿科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发性抽动症”等内容。+ R: c4 S. {$ A1 e8 u

6 T8 V) q: `" Q" ]         这些病症往往病程长,缠绵难遇,多与体质有关系。* R" @1 q2 {+ D6 Y/ J* c- H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外感病的发斑不同,外感病多为热入营血,此病多数属于脾不统血,当然,需要根据体质辨证论治。
- O) g* ^" `+ J+ L( g, W& D“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发性抽动症”,病情有轻重,早期治疗,可获痊愈,也有的病儿不能完全治愈,需要引起大家注意。
) ^. x0 u: u+ y( Y4 m, \# `
8 r# c: k( W( ]/ p3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27
QQ
发表于 2019-1-1 22: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今天晚上(2019年1月1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朱胜君为大家讲述《中医基础理论》。
/ J! @- ~/ y  D- s) Y5 ?6 _- `$ o# D1 a       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交替和相互转化。由原始致病因素所引起的后果,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另一些变化的原因,成为继发性致病因素。痰饮、瘀血、结石都是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它们滞留体内而不去,又可成为新的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各种新的病理变化,因其常继发于其他病理过程而产生,故又称“继发性病因”。
. _1 o  v+ n3 N) q& r! K1 m1 o请大家关注朱胜君的精彩讲述。http://www.ynjkcy.com/zyjc
; H/ r1 a* L, r, @5 q             祝贺朱胜君在2019年第一天为大家讲述《中医基础理论》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病因病机转化”的有关内容。0 c( i- ~5 l( |8 X4 d
       在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痰饮、瘀血、结石都是在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属于“结果”。
6 R6 A2 N1 \& z% C  s: h* D        世界很复杂,因果链条彼此互相联系,这些患病产物,又成了“病因”,它们滞留体内而不去,可以形成新的疾病。
5 d. J  A  H! e' R" ]$ x        虽然都是病因,但是不是简单重复,而是恶性循环加重。1 c* R1 \# W- _% g# _
      也就是说,此病因,非彼病因;此病证,也非彼病证。+ R0 v1 u3 H* D
' D: G1 [8 I& A' u/ W* }*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27
QQ
发表于 2019-1-3 18:53: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三晚上(2019年1月2日)继续由武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中医内科学》的痹症的有关内容
1 s9 r& }; o$ L3 H5 c' i                    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轻者病在四肢关节肌肉,重者可内舍于脏。   中医文献中有关痹证的沦述相当丰富。《内经》不仅提出了痹之病名,而且对其病因病机、证候分类以及转归,预后等均作了较详细的沦述。如《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让我们共同期待武宁的讲述和分享。http://www.ynjkcy.com/zynkx
, L  R% D9 |+ g  o# A                    祝贺武宁讲述《中医内科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痹症的有关内容。
/ C7 h7 `* M# ~( i2 H5 q- R; [- F5 S    痹症是一个常见病,也是发病率高、痛苦很大的疾病,自古以来中医学家就对其进行探索、研究,《内经》有专篇论述其机理;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此也有很多有效方药,历代医家不断探索,是一个成熟很早的“专科疾病”。0 v% J! w5 _" E8 k6 z/ \' |2 G
《素问·痹论》说:% T+ r2 w) m: _3 _
黄帝问曰:痹之安生?岐伯对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 f' M' i+ b  C6 U7 a) y

% \$ Q* B( q+ ~8 E' P  帝曰:其有五者何也?岐伯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着为筋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P  Z3 a; m. N! P) U
# z7 `; R' A6 r% e
  帝曰:内舍五脏六腑,何气使然?岐伯曰: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会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会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会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J0 _; }7 n6 M# W; p. y# }
" O7 h' m' g: ?0 x6 B: t$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27
QQ
发表于 2019-1-3 21:2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四(1月3日)晚上8:0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我们一起学习《中医外科学》,今晚由李源中医师与大家一起学习第四讲“中医外科疾病治法”的相关内容。) p  Z  w& R5 A+ X( x0 G( I8 e3 z

, D5 c# ^" B9 [  V          中医外科疾病的治法,主要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其中内治法的总体原则就是掌握好消法、托法和透法,其他的内治法与内科疾病治法基本相同;而外治法中内容丰富,各具特色,包括药物疗法、手术疗法和其他疗法,其中外治法中的油膏、箍围药、掺药、引流法等又是中医外科治法的关键,需要重点掌握。5 u" m9 K5 s% ^
5 |. m5 B# Z- p! A, r; R+ L( Z+ B
       让我们一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互相学习,共同进步。http://www.ynjkcy.com/zywkx* N9 w+ W6 G( b! F( ~! d! ~, P6 B- y6 J
      祝贺李源讲述《中医外科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外科疾病的治法。
' s9 w1 ]' x" K; ]( h- Q' {
0 N2 e( V5 ^9 W- _      中医外科中的 内治法,是喝汤药,与西医不一样。
, W5 Y0 g2 H( U5 q
- _. ^" N! ]: r' @5 b. ]6 o        西医外科,主要是“内病内治思想指导下的技术”,在里边施行手术,而不是靠吃药。( i% f* I9 j) I# }
" I% c8 M3 |. a4 O
       中医的外治法,大多是在体表使用各种各样的治疗方法,有药物的,也有非药物疗法。
1 ^* |. S' W0 O% `7 v8 o& u6 F' p; m4 Z3 _  S% c6 N0 B3 v
其中内治法的消法、托法和透法,依据的理论,也是中医的气血循环,寒热虚实。
* e* T7 \* z4 G) Q. {$ o6 h/ `$ n5 A1 Q* Y0 w
中医外治法虽然内容丰富,各具特色,也依赖中医的气血循环,寒热虚实,有无排脓,是否需要托毒生肌,与西医的切割、缝补不一样。2 e( \- m4 D( M1 y: g
4 [! ]' \. v, b# \. u
# u9 D+ u7 H% W9 |9 }% 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27
QQ
发表于 2019-1-4 22:2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五晚上(2019年1月4日),继续由刘敬章讲述《走近中医大师朱良春》——国医大师朱良春访谈录。朱良春先生,生于1917年8月,江苏镇江市人。早年拜孟河御医世家马惠卿先生为师。继学于苏州国医专科学校,并于1938年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从章次公先生,深得其传,从医已逾70载。 80年前朱老恩师章次公送的印章:“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成了他一生的写照,并传成医德医风佳话。" f+ m/ y* h# r# [, y  w9 y
他被弘一法师称为“善疗众病”的“大医王”,90多岁还在看病,救助贫苦患者。朱老曾被称为“五毒医生”,善用蜈蚣、壁虎、蝎子等虫类药,治疗风湿病和癌症,屡有奇效。
) L  c% p+ _! P; X. P# q今天晚上我们学习的内容是:4 q  d# k. N3 X) I9 J
响应号召,中西医合作靠真诚。
$ h2 e, |0 Z! \) N, T创办医院,撑起中医一片天。" L- m, G9 p* V" o5 j! a
育三枝花,不单靠一双慧眼。
( d! }7 ?* O! l1 N2 t) K; j( C4 i7 T+ X& ]$ X
# \- ^$ H5 J- K2 l
          让我们共同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zjzlc
/ d* l3 Z! U' k" p- H           祝贺刘敬章讲述《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 I1 Y/ g; ?' t+ h# `1 r
响应号召,中西医合作靠真诚。" a9 `) [4 M/ Y- v5 n9 B
新中国诞生了,他与南通人民一起迎来解放,爱国卫生运动他是带头人;1952年组织起来搞联合诊所,他也是带头人。因为他业务好,人格魅力大,自然各项事业都是他带头。! E4 [( I9 R$ G& }- U
, L0 e9 d7 ]3 L6 o5 n: b, ^
创办医院,撑起中医一片天
+ t9 x+ E3 }5 h3 a: [* L6 Z% i0 x5 c& Q0 v1954年,联合诊所的病人太多,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因此,升格为私人联合的中医院。虽然是中医院,西医的同道早就是他的合作伙伴。1956年,私立的中医院变成了公立的中医院,当然都是无偿地捐献出来的。他也理所当然地仍然是院长。9 d+ l4 T& ^+ q9 p/ e. A
% s8 f8 p2 U  A8 h  K0 P/ H% ]' x
育三枝花,不单靠一双慧眼- v; g( T( g) c8 Q, s- e1 o1 V7 _
南通市中医院里有三枝花,是很有特色的土医生转正的。说是三枝花,其实都是散在于民间的土郎中,有两位不会写自己的名字,另一位只懂得一味药。但是,在朱良春的手里,他们都成了专家,被中国医学科学院聘为特约研究员, p0 H% B* X, I$ K% _/ U
# G* t0 q6 E& P9 X

& @9 y' m: @6 ^7 r# A( s/ ?: ~$ A# V5 r& i, B% ?, 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0

主题

6

回帖

18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2
发表于 2019-1-7 14:38: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晚上(2019年1月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讲述《中医针灸学》附篇内容2 K5 y8 r% \8 k. z9 _
        包括古代体表部位名词解释和经络针灸近代研究简介的具体内容      + j8 T- z9 H: j! S
         届时王群才和大家一起学习针灸学知识http://www.ynjkcy.com/zjx. Z# v# c: O2 k! S5 S1 p
         祝贺王群才讲述《中医针灸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附篇”的有关内容。
: E; Y0 o5 }- k; w! Z1 o' P         主要涉及到古代体表部位名词解释和经络针灸近代研究的具体内容 。     
% C  B0 o" T  Q+ U& K% f, m2 G1 t         习总书记送给世界卫生组织的针灸铜人复制品,是宋代医学教学模型。它的出现,说明针灸教育、考核,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很严格的,不是随意为之。( }' x3 R6 D. U+ B4 [$ ?
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在尚药奉御官、针灸专家王惟一主持下制作完成的针灸铜人二个。铜人系青年裸体式,长短大小与真人同,体内装配五脏六腑,与真人生理结构一致,四肢及内脏均可拼拆。外表刻有三百五十四个穴位(据王惟一专著《铜人腧穴针灸图》),旁用金字标明穴位名称。奉宋仁宗旨令,一个针灸铜人置宫中,供鉴赏;一个送医官院,作为针灸教学模型和测试医学生及医人针灸能力的工具。! F- A* ]7 E* C* C/ ~
黄蜡封涂铜人外表的孔穴,其内注水。如取穴准确,针入而水流出;取穴不准,针不能刺入。明代针灸铜人是明英宗诏命仿北宋铜人所重新铸造。于正统八年(1443)制成。北宋铜人原件遂被遗弃而下落不明。此外,明嘉靖年间针灸学家高武也曾铸造男、女、儿童形状的针灸铜人各一具。现故宫博物院收藏一具明代铜人,高89厘米,男童形状。清代针灸铜人是乾隆七年(1742),清政府令吴谦等人编撰《医宗金鉴》,为鼓励主编者,曾铸若干具小型针灸铜人作为奖品。现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医史博物馆藏有一具,系女性形状,高46厘米、实心,表面有经络腧穴,但造型清代针灸铜人欠匀。中国历史博物馆亦藏有一具针灸铜人,高178厘米,为晚清制造。现代仿铸针灸铜人是南京医学院和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合作,于1978年研制的仿宋针灸铜人,现存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研究所。是用青铜冶炼浇铸而成,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打开后可见浮雕式脏腑器官,闭合后则全身浑然一体,高172.5厘米,重210千克。
6 Z& w8 v2 f6 P" ], R3 C/ l

5 R6 P6 E2 ?4 v1 n5 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0

主题

6

回帖

18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82
发表于 2019-1-7 14:38:4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晚上(2019年1月6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讲述《中医内科学》,她和大家一起谈论“腰痛”病的诊治问题。
- L+ |" s  F  h- z* I$ K4 {4 u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挫闪导致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
: U8 c( ?) e3 ^/ D9 f' w7 i                   西医学的腰肌纤维炎、强直性脊柱炎、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病变、腰肌劳损等腰部病变以及某些内脏疾病,凡以腰痛为主要症状者,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如因外科、妇科疾患引起的腰痛,应参照相关教材辨治,不属本节讨论范围。7 s( v! W# n/ p5 \
                   我们一起期待,王红霞主任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zynkx- v: S. j6 D$ Z+ C3 y
                   祝贺王红霞主任讲述《中医内科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谈论了“腰痛”病诊治的有关问题。, W9 ^' e! w& q6 |
6 x0 z$ z- C6 z
        俗话说病人腰痛,医生头痛,腰痛有的时候的诊治问题也很复杂。5 e. m  d; f1 [$ e+ l1 ~9 i
外感、内伤或外伤,都可以导致腰痛。
2 V. n( y4 a- G  E+ A* a: @2 }《内经》说:足太阳脉令人腰痛,引项脊尻背如重状,刺其郄中。太阳正经出血,春无见血。# b7 a' |4 }& ~( E: z5 C
  少阳令人腰痛,如以针刺其皮中,循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刺少阳成骨之端出血,成骨在膝外廉之骨独起者,夏无出血。
- L% a5 U' F- F7 w  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刺阳明于(骨行)前三痏,上下和之出血,秋无见血。9 S& l& R1 r: L+ x( I+ y
  足少阴令人腰痛,痛引脊内廉。刺少阴于内踝上二痏。春无见血,出血太多,不可复也。' d4 ?& `$ F9 A+ q/ c. b& h
  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刺厥阴之脉,在腨踵鱼腹之外,循之累累然,乃刺之。其病令人善言默默然不慧,刺之三痏。6 b3 h4 o2 ?. ^3 l: f

, h  h4 M: @$ L5 K还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腰痛。) N' I* Z/ f  |+ e3 C1 P; a
治疗的方法,也不限于服药和针刺,按摩、拔罐、膏药等,有一系列的方法。
: S/ k! _  P' {& j% H+ m2 t: g; m
* s) D" e0 ?9 P, V; h"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27
QQ
发表于 2019-1-7 21:5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本周一(2019年1月7日20:30)由马京雪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儿科学》。
9 _+ z- M- c0 s. \' K3 F* \        本周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惊风”“癫痫”。
- d6 Z/ }3 q3 D       惊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以抽搐、神昏为特点的常见病症。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重病症,并且变化迅速,可以给小儿带来严重损害,自古以来被列为儿科四大要证之一。
, ?+ J# F, X4 v- {2 ~: \         癫痫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一种脑部慢性疾患,以突然仆倒,肢体抽搐,昏不识人,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喉中发出异声,片刻即醒,醒后一如常人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反复性、发作性及发作多呈自限性的特点。在历代医学著作中又有称为“痫证”“羊癫风”等。明代娄全善《医学纲目·肝胆部·癫痫》曰:“癫痫者,痰邪逆上也”,指出了癫痫的病机特点。西医学认为癫痫是大脑神经元反复发作性异常放电引起的突发性和一过性脑功能障碍。长期、频繁或严重发作会导致脑损伤,甚至出现持久性神经精神障碍。
. @) A& K5 |/ q" t        敬请期待马京雪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zyekx
. M& U0 r6 I' V1 Q! N3 N( D2 H4 k        祝贺马京雪讲述《中医儿科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惊风”、“癫痫”的有关内容。
# x  q5 ~2 i9 F- k- {       中医对于疾病名称的命名,与自身体系一致,根源于传统文化,惊风,是指来得突然,让人猝不及防、“惊恐失色”、“惊慌失措”之意;风,是因为“风胜则动”,摇摆不定。8 U$ z9 q3 [4 Z& y) |$ m
急惊风,多见于外感热病;慢惊风多因为血不养筋,缓慢抽搐。1 w" a5 K, O/ K& J7 `
         癫痫是“癫”与“痫”的组合,可以会意理解。“癫”就是静默不语的状态,“痫”,有时候发作,有时候休息,如同有休闲。
8 v. V! b4 e- b$ ^' W癫痫属于发作性疾病,有的频繁,有的多年一次,甚至一生只有一两次发作。, ^! ?& V+ |: K  F* t8 b4 o1 V
《内经》说:“帝曰:人生而有病癫疾者,病名曰何?安所得之?岐伯曰:病名为胎病,此得之在母腹中时,其母有所大惊、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也。”
4 B& ^  J+ L; U, s# s) {& X帝曰:癫疾何如?岐伯曰:脉搏大滑久自己,脉小坚急,死不治。* S5 W3 i9 s* b  o  f( R% Z9 l
  帝曰:癫疾之脉,虚实何如?岐伯曰:虚则可治,实则死。
2 Q  Q4 H. j# x+ j/ Q又说:“黄疸、暴痛、癫狂、厥狂、久逆之所生也。五脏不平,六腑闭塞之所生也。头痛耳呜,九窍不利,肠胃之所生也。”4 ~4 e$ A* I& B. C! m: T
% R+ Z+ |9 n" E2 I8 v5 e
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甚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为止。( G: H- n4 B( N% Y- y* G
7 R0 F6 `6 l5 m
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阳明、太阳。左强者,攻其右;右强者,攻其左,血变为止。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阳,血变为止。
$ [: w" \( R7 g0 z/ ?; g
3 N* F( H* w: r/ U7 M4 ~4 C* M  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骶骨也。
. t' Y% M9 u# c+ J. R
5 ?7 E9 u/ U4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