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1-27 22:15:49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9年1月27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曹传龙讲《永远的大道国医》,他讲的小标题是:一代医家郑钦安。
) U5 \+ Y7 Q7 p  J& B. ?$ {       郑钦安,名寿全,字钦安,以字行(1824年一1906年),四川邛崃人,为晚清著名医家,著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等。他在扶阳法与伤寒研究方面卓有建树,被有些人称为“火神”,或者追封他是“火神派”的开山,把“扶阳”改造为“火神”,掀起一股喜用附子干姜的“热潮”,其功过尚需历史论定。
! J4 U3 c' ]' N- W0 G       因此,如何正确对待郑钦安扶阳学说也成为了中医学界的一个焦点。
$ k; c* t- i& B( S3 q       但是,疗效才是中医的生命力,辨证论治是中医不可丢掉的“元神”。
/ S  s2 q9 |' ]; Q1 c8 r4 l& z) v2 \% x0 I       不管什么学派,只要能够来提高疗效,我们都应该择善而加以继承,只有很好地继承前人,中医才有望复兴发展。正如邓铁涛老前辈在《颜德馨临床医学丛书.序》中所说:“我们应当觉悟了,千万不要事事以西方文化及学术为标尺,而忘记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千万不要在‘科学化’、‘现代化’、‘与世界接轨’等漂亮名词之下,晕头转向,把祖宗的魂宝丢掉!却还说是‘创新’!……希望今后之中医,千万不可以抗生素、激素等为万能,而应重视诵读四大经典,深研各家学说,尽可能不脱离临床实践。”http://www.ynjkcy.com/ddgy$ {2 _5 B% U/ i& a3 E8 z5 J
       祝贺曹传龙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清代医家郑钦安的学术成就。- @* f& N. o0 r% l/ b
       郑钦安(1824年一1906年)为晚清著名医家,这个时期西方医学虽然没有在中华大地广泛传播,但是,王清任《医林改错》已经在1830年出版;俞樾的《医虚》《药虚》等“废医存药”、“废医废药”思潮逐渐抬头。
* s, W- S2 A3 i" k6 r       在东西方医学大碰撞的前夜,或开始阶段,郑钦安出版《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等是很有意义的。
1 u3 [9 k- w; w: }+ m8 Q: a     《医理真传》书名很重要,要说真理、正理,不要传歪理邪说,否则就会葬送中医事业。! _; T: b" W! R" N9 {
     《医法圆通》也很好,《内经》主张“杂合以治”,不是一病只有一个治法、一个药方。
* Y( n& ]" ~# @5 a- y      《伤寒恒论》更应该,因为,张仲景的著作千年之后仍然被后世尊崇,的确有“历久弥新”的价值。
5 [/ q! K( Q; K7 I       张仲景用六经辨治伤寒,不是扶阳治伤寒;用《金匮》说杂病,注重脏腑、六淫,也不是火神。/ J! l2 T& F' `" w& L7 Y
       所以,不要曲解古人,不能以偏概全。
! e! o! s7 x% x. i. |, @       因此,如何正确对待郑钦安扶阳学说也成为了中医学界的一个焦点。他是“火神”吗?没有“木神”,何来“火神”?
6 t0 v& t. e9 U$ i. o) c4 w, ?2 g如果世界上只有“火神”,没有“水神”、没有“风神”、“土神”、“金神”,将是什么景象?能这样吗?/ X# J3 M; S/ d, u" r
       郑钦安说:"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坎为水,是“中男”;离为火,是“中女”。坎中之阳需要扶,离中之阴需要护,不能“知其一不知其二”。0 L( ~1 G+ y8 _: Z$ ^: ^" ?
       因此,临床上,“需要扶阳就扶阳,需要护阴就护阴”,不能“随风倒”、“一边倒”,只知道扶阳,甚至只会用附子干姜,而不知道还有其他治法能治病。0 e3 l, m$ x" I" l5 T
       总而言之,辨证论治是中医不可丢掉的“元神”。
: {; Y2 n. F8 _7 h$ g. ]
, S% r+ b4 I% y" X7 |3 a6 Y. W% `& k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1-28 22:05:03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一(2019年1月28日20:3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京雪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儿科学》。
$ @* v: Z+ g/ F* a1 [; F$ O, j       本周我们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性早熟”“麻疹”。0 T% r+ Q! b4 T9 G, B* ~) z

" q' Z" s5 O) {" X% m  J       敬请期待马京雪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zyekx3 u& p9 g& B! G; G
        祝贺马京雪讲述《中医儿科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儿童“性早熟”与“麻疹”的有关内容。
; S( O+ e& r& w0 b7 D/ _% U8 V) X
: K, S9 v+ @% G) L          古人说“食色性也”,儿童发育到一定程度就到了成年,传宗接代,生儿育女,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尤其是经常食用以生长素等激素催生、催长的动植物,很多儿童出现了“性早熟”,让大人看上去揪心,让儿童难以启口。中医治疗,也应与时俱进,不要总用“肾虚”看问题,往往需要清热解毒(很多激素属于热毒)。8 x9 ?+ t  l# `/ l. {: U
          “麻疹”是一个古老的疾病,宋代之后,逐渐引起中医学家的重视,诊治方法不断提高。一般说,疹出于肺,斑属阳明。斑疹大多与肺热、胃热、血热有关系,清热透疹,凉血化斑,解毒祛瘀、养阴扶正,都可以随证选用。当然,毒热邪气内陷心包,蒙蔽清窍,就需要凉血开窍。温病学家的卫气营血辨证,可能比伤寒学家的六经辨证更容易找到规律,抓住病机,取得较好的疗效。  L) f+ m$ o& Z/ Z' R* n

7 m' d( y- V( u" E( `8 T; o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1-29 19:17:39 | 阅读全部
) s5 Z( W; V! P/ u! ?" N
         各位群友,各位同道:今晚,2019年1月29日(周二)我们继续有请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温病经典第44讲。
3 |6 [" i. w) t1 d7 @" b) A8 M3 |% l+ x6 E" v. M0 l% M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http://www.yanzhaozhongyi.com/portal.php?mod=list&catid=4
- [( e4 q; F3 d4 L5 z6 A        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今天晚上我们一起学习《温病条辨》的范围:0 S# r* d: p4 r, Y
六九、湿热不解,久酿成疸,古有成法,不及备载,聊列数则,以备规矩(下疟、痢等证仿此)。; L& X4 N3 u9 h' j: ~
       本论之作,原补前人之未备,已有成法可循者,安能尽录。因横列四时杂感,不能不列湿温,连类而及,又不能不列黄疸、疟、痢,不过略标法则而已。按湿温门中,其证最多,其方最伙。盖土居中位,秽浊所归,四方皆至,悉可兼证,故错综参伍,无穷极也。即以黄疸一证而言,《金匮》有辨证三十五条,出治一十二方,先审黄之必发不发,在于小便之利与不利;疸之易治难治,在于口之渴与不渴;再察瘀热入胃之因,或因外并,或因内发,或因食谷,或固酣酒,或因劳色,有随经蓄血,入水黄汗;上盛者一身尽热,下郁者小便为难;又有表虚里虚,热除作哕,火劫致黄。知病有不一之因,故治有不紊之法:于是脉弦胁痛,少阳未罢,仍主以和;渴饮水浆,阳明化燥,急当泻热;湿在上,以辛散,以风胜;湿在下,以苦泄,以淡渗;如狂蓄血,势以必攻;汗后溺白,自宜投补;酒客多蕴热,先用清中,加之分利,后必顾其脾阳;女劳有秽浊,始以解毒,继以滑窍,终当峻补真阴;表虚者实卫,里虚者建中;入水火劫,以及治逆变证,各立方论,以为后学津梁。至寒湿在里之治,阳明篇中,惟见一则,不出方论,指人以寒湿中求之。盖脾本畏木而喜风燥,制水而恶寒湿。今阴黄一证,寒湿相搏,譬如卑监之土,须暴风日之阳,纯阴之病,疗以辛热无疑,方虽不出,法已显然。奈丹溪云:不必分五疸,总是如盦酱相似。以为得治黄之扼要,殊不知以之治阳黄,犹嫌其混,以之治阴黄,恶乎可哉!喻嘉言于阴黄一证,竟谓仲景方论亡失,恍若无所循从。惟罗谦甫具有卓识,力辨阴阳,遵仲景寒湿之旨,出茵陈四逆汤之治。塘于阴黄一证,究心有年,悉用罗氏法而化裁之,无不应手取效。间有始即寒湿,从太阳寒水之化,继因其人阳气尚未十分衰败,得燥热药数帖,阳明转燥金之化而为阳证者,即从阳黄例治之。
( }7 X, X1 l4 @# x% l9 t       七十、夏秋疸病,湿热气蒸,外干时令,内蕴水谷,必以宣通气分为要,失治则为肿胀。由黄疸而肿胀者,苦辛淡法,二金汤主之。! |2 G! ^1 C4 s2 o
       此揭疸病之由,与治疸之法,失治之变,又因变制方之法也。2 D$ D% w% Y# |
       二金汤方(苦辛淡法)
( [8 @. X2 z4 z, F; c8 x! P1 w       鸡内金(五钱) 海金沙(五钱) 厚朴(三钱) 大腹皮(三钱) 猪苓(三钱) 白通草(二钱)
& Q! R3 G; W# R: D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 y5 o# p% I4 I+ |  C7 _       七一、诸黄疸小便短者,茵陈五苓散主之。" l1 o4 U( t/ S$ r+ [3 g
       沈氏目南云:此黄疸气分实证通治之方也。胃为水谷之海,营卫之源,风入胃家气分,风湿相蒸,是为阳黄;湿热流于膀胱,气郁不化,则小便不利,当用五苓散宣通表里之邪,茵陈开郁而清湿热。* s) d- O" C9 b, f+ K& i" H
       茵陈五苓散(五苓散方见前。五苓散系苦辛温法,今茵陈倍五苓,乃苦辛微寒法)
, k! F- F% |8 n: _# o       茵陈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 ~/ Y6 Z; e9 B! _; X, }: e
       共为细末,和匀,每服三钱,日三服。
" R  J# [+ V, Y' W* k       《金匮》方不及备载,当于本书研究,独采此方者,以其为实证通治之方,备外风内湿一则也。
; j% B+ q, N7 q' P# L6 O' f       七二、黄疸脉沉,中痞恶心,便结溺赤,病属三焦里证,杏仁石膏汤主之。
6 e5 @  l1 W$ g. \/ ^4 ~       前条两解表里,此条统治三焦,有一纵一横之义。杏仁、石膏开上焦,姜、半开中焦,枳实则由中驱下矣,山栀通行三焦,黄柏直清下焦。凡通宣三焦之方,皆扼重上焦,以上焦为病之始入,且为气化之先,虽统宣三焦之方,而汤则名杏仁石膏也。
- u  R" T# C8 U# _5 l0 _       杏仁石膏汤方(苦辛寒法)
) l! w& [% }' W6 R" T# d- p' f       杏仁(五钱) 石膏(八钱) 半夏(五钱) 山栀(三钱) 黄柏(三钱) 枳实汁(每次三茶匙,冲) 姜汁(每次三茶匙,冲). X3 W! M+ `* Q3 P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0 Z2 i  @4 i$ w& z0 H; P2 I
       七三、素积劳倦,再感湿温,误用发表,身面俱黄,不饥溺赤,连翘赤豆饮煎送保和丸。
. J7 m7 p  G; n- X# Q0 Z) H+ ?       前第七十条,由黄而变他病,此则由他病而变黄,亦遥相对待。证系两感,故方用连翘赤豆饮以解其外,保和丸以和其中,俾湿温、劳倦、治逆,一齐解散矣。保和丸苦温而运脾阳,行在里之湿;陈皮、连翘由中达外,其行湿固然矣。兼治劳倦者何?经云:劳者温之。盖人身之动作云为,皆赖阳气为之主张,积劳伤阳。劳倦者,困劳而倦也,倦者,四肢倦怠也。脾主四肢,脾阳伤,则四肢倦而无力也。再肺属金而主气,气者阳也;脾属土而生金,阳气虽分内外,其实特一气之转输耳。劳虽自外而来,外阳既伤,则中阳不能独运,中阳不运,是人之赖食湿以生者,反为食湿所困,脾即困于食湿,安能不失牝马之贞,而上承乾健乎!古人善治劳者,前者有仲景,后则有东垣,均从此处得手。奈之何后世医者,但云劳病,辄用补阴,非惑于丹溪一家之说哉!本论原为外感而设,并不及内伤,兹特因两感而略言之。
2 b+ a# v2 T- Q       连翘赤豆饮方(苦辛微寒法)
7 |# I3 U5 l9 k/ a& [       连翘(二钱) 山栀(一钱) 通草(一钱) 赤豆(二钱) 花粉(一钱)香豆豉(一钱)
" k/ q) P9 P6 F# ], n' F       煎送保和丸三钱。0 U8 I/ v+ C* u0 N+ j
       保和丸方(苦辛温平法)4 W9 v: D' ]- @. j# E
       山楂 神曲 茯苓 陈皮 卜子 连翘 半夏
$ X1 J. C& U( f# p       七四、湿甚为热,疟邪痞结心下,舌白口渴,烦躁自利,初身痛,继则心下亦痛,泻心汤主之。
- K7 z* i8 r) Y       此疟邪结心下气分之方也。) C( `' X* d1 o' E2 A- r$ @" x
       泻心汤(方法见前)0 N+ g! a: I% z, b) m$ l- c4 d
# C; h- b3 @- q' {* {" Z* H

( m0 d9 z4 S; y4 u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1-29 22:00:36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晚上(2019年1月29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朱胜君为大家讲述《中医基础理论》气血失调与津液失常内容。. ?, A) ]' Y( q  y' S
$ B. I, I) ^) V5 A' |
                    气血是人体脏腑、经络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血的病理变化总是通过脏腑生理机能的异常而反映出来。由于气与血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在病理情况下,气病必及血,血病亦及气,其中尤以气病及血为多见。% a) s+ C9 c9 j, t! U7 |+ c
                     津液的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由于多个脏腑的多种生理功能的相互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代谢平衡,其中与肺脾肾的关系更为密切。所以,肺、脾、肾等脏腑中,任何一脏或任何一种生理功能的异常,均能导致津液的代谢失常,形成体内津液不足,或是津液在体内潴留,从而内生水湿或痰饮。2 e" _4 R4 I0 p' S; I

8 c. C2 H4 j, Y0 V/ E2 Y                    今天晚上将由朱胜君为大家讲述气血津液失调的病机。请大家一起期待朱胜君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zyjc
: r% E' d7 p, d: t4 N# b7 }. m                     祝贺朱胜君为大家讲述《中医基础理论》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气血失调与津液失常在疾病发病之中的有关内容。
: F/ P, t5 M8 |. e4 s  p3 H  _
! N/ R' t/ P( K+ |6 U                     中医极为重视气血,把它们看成是阴阳的象征,又说:“血气者,人之神”。
3 C% G: r3 t1 M) U* Y' f, I                     气血既然可以代表阴阳,就有的属性。严格说来,气为阳,血属阴,阳动而阴静。男人多气,女人多血,这是一般规律。
3 u/ R& n3 F& i0 y; ?7 E患病的时候,气病必及血,血病亦及气,气滞则血瘀,气虚也容易血瘀;血瘀必然影响气行,血瘀日久必致气虚。
0 D" s9 b8 A" H5 l                     津液与气血一样,也来源于水谷精微,输布全身,滋润身体,与肺、脾、肾的关系最密切。三脏功能失调,均能导致生成、输布津液不足,或致在体内潴留而生水湿或痰饮。
4 l6 t$ e/ E+ T8 L& K+ \6 S0 Y2 t9 c2 g4 x0 j4 \: }, T( w+ {
                    对于这些病,需要仔细辨别不同脏腑的情况,与证候的变化,随证治之。
: V/ ^1 L, F+ T( @0 T
& q- {, [3 F: w$ G4 m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1-30 22:00:01 | 阅读全部
    本周三晚上(2019年1月30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秀民讲述《中医内科学》,她和大家一起讨论痉证有关内容。+ u. R1 u7 |, ]  D" q  j
    痉证,中医病名。是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其发病原因,外则风寒湿热之邪,内则脏腑失调、气血亏虚、痰阻血瘀而筋脉失养。治疗原则是急则舒筋解痉以治其标,缓则扶正益损以治其本。《内经》对痉证有较多论述,《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暴强直,皆属于风。”《金匮要略》明确了外感表实无汗为刚痉,表虚有汗为柔痉。痉证病在筋脉,属肝所主,尚与心、胃、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病理性质有虚实两方面,虚者为脏腑虚损,阴阳、气血、津液不足;实者为邪气壅盛。痉证的病理变化主要在于阴虚血少,筋脉失养。痉证的治疗原则为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治标应舒筋解痉,治本以养血滋阴,舒筋止痉为主。由于津伤血少在痉证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滋养营阴是治疗痉证的重要方法。) ?5 z# m1 S/ x! @5 ]7 h: ]% |
    我们期待王秀民讲解与分享,敬请聆听。http://www.ynjkcy.com/zynkx6 B; @9 d; S/ ^- c
     祝贺王秀民讲述《中医内科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痉证的有关内容。( a$ G  h3 |, w6 |
      痉证,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  E: H' {2 J) o% |
     “风胜则动”,树木见风则振摇,因此其发病原因,多与肝有关系。
, K- ]. a5 n4 r       肝属木,主藏血,主筋,主疏泄,筋脉抽动,与肝的关系密切,是肝主筋的功能失调,不能按照正常需要而张弛,失去了柔韧伸缩的功能。其原因,也分内外。, \9 }/ D3 e  S) W7 x5 l+ f
# H; b9 ~$ o4 N
外风多为外感引起,内风则主要是脏腑失调、气血亏虚、痰阻血瘀而筋脉失养。
' b4 |. F" ^7 r+ c《内经》时代,多用针刺治疗;张仲景《金匮要略》治疗本病,根据病因、病证的差异,而分发汗、泻下、滋养等不同方剂;后世多用镇肝熄风、养阴润燥为多见。
- a2 ^" O/ r: H! d4 k( t% c1 U( w' M  l' r; {3 I8 D+ S* o; w9 M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1-31 21:55:08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9年1月31日)由刘敬章和大家一起来重温一下曹老师的著作《永远的大道国医》中的部分精彩内容,附加本人的读后感——百年中医,百年彷徨;复兴之路,任重而道远!本书是河北省中医科学院曹东义教授于2009年出版的一本论证类的关注中医的新著作,有不同于别人的新认识和新见解,用生动的历史故事再现中医过去,用喜忧参半的事实展现中医现状,在信心和期待中遥望中医复兴,从客观、合作、发展的角度审视中西医方法的差异。' v: O& |7 P, F0 h1 u! w  ?
                     使我们懂得了无论是热心关注,还是冷眼再看,中医都充满了一种神奇的魅力:植根于五千年之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当风雨来临的时候,它为人们遮风挡雨;炎炎烈日之下,它为人们提供庇护的阴凉。我们不禁无数次地反思和反问:“在近代欧洲西方文明强势东扩,传统文化纷纷谢幕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为什么中医学能够历尽坎坷,推而不倒,斗而不败,卓然挺立于东方的天空之下?”所以一种中医人的自尊、自豪、自信的感觉油然而生。而当今形势下,中医人才严重短缺,会用中医思维看病的真中医越来越少,造成了表面繁荣实则衰落的怪现象。市场上充斥的职业中医,大多是严重西化,变了味的中医,真正的中医学术很多都在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所以就产生了“中医人才比大熊猫还少”,甚至“末代中医”的说法。到底应该如何看待中医?这不仅是一个学术问题,而且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政治问题,需要我们细致地分析,冷静地思考,正确地判断。中医圈外的普通朋友也好,业内中医人士也好,都不能仅仅看到中医在近代的坎坷与曲折,也不能只看到目前的困难,而要用发展的目光看中医。既要看过去的历史辉煌,也应该看到近代的曲折,更应该重视中医的现实作用,以及未来的伟大复兴!http://www.ynjkcy.com/ddgy6 d5 h. x; F8 x8 o* w
                祝贺刘敬章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成功!* O" t$ q! X& h" t/ `5 J1 c, @8 G
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中医的历史辉煌,近代曲折,中医的现实作用,以及未来的伟大复兴问题。! k/ ]9 H7 d1 a; ]+ ^
这是一个战略课题,不容易说清楚,又必须直面而不能回避。
3 d- P9 @7 l. G' `, h( K# d我对这个问题,有过长久的探索与思考,近来提出一个发展中医的建议:“杏林春雨计划——道术并重复兴中医”
) X$ G- z, r; v, i3 k' X4 g$ e3 ^5 Z3 U+ }" O. o& W+ z
一、初级目标:(中西医并重)
  k# m1 Q% Y& g) _: f! ?' S理论自信、疗效自强、传承自觉、体系自立5 O# c3 d! o( c* @( u
- w1 C; U4 P+ I7 ^7 Y
二、技术路线:(天时地利人和)! d: L& \8 \1 ]9 c8 N" x5 v+ [1 h+ U
学术引领、技术支撑、各界给力、大众欢迎! y* h( B% m/ s7 e, J( A$ e
- |* D2 H6 z1 _$ X, z5 d& J2 [
三、具体策略:(与时俱进,实干兴邦)
* ^' Z6 i& i* p7 R5 ]7 v大数据、智囊团、试验田、百果园8 g2 C' M7 p* V

: @. R! l2 N3 s0 u+ D2 z四、最终目标:(中医繁荣,民族复兴). K0 z+ E, G: @) N; t2 O! v
生成包容构成、状态包容形态、多元包容单一、中医包容西医、通学包容科学。* b9 E) }7 b$ ~, h$ J, B, Z
& q, C9 ^) y- S5 K
姑妄言之,请同道赐教,不吝指正。       / }" L, M' U4 ]" c+ N. x/ f
, g% D4 j! S6 a& b7 c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2-1 22:28:23 | 阅读全部
各位中医同道,群友,大家好:9 W6 k2 j4 ~( L- {0 k' K
       一技之长空中课堂,今天晚上(2019年2月1日)由雷宝淳继续为大家讲述《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国医大师朱良春访谈录。& W+ R3 N0 J7 O" `

. G# M3 x. g* H  O6 q4 j% o      本书是由朱良春朱老口述,曹东义教授整理编辑。
4 I. R4 p9 C5 U  `
( ]5 W7 l6 {# ^7 T本周我们讲的内容是:
* Z2 l( C2 u( D5 n2 A. i第22小节——术济东瀛,虹桥机场送谢金       
5 S, G1 R" x7 |( Y/ w& D: `# G3 K第23小节——讲学各地,技不私密育后人       
3 B0 \0 \( ?; c! c( b6 L8 p        这两节主要讲了朱老不计恩怨,与日本医患的良好关系以及介绍了以姜春华治愈肝硬化腹水为代表的“活血化瘀”理论体系功绩。
( k( v6 S% x! L7 o  O1 p      让我们共同期待雷宝淳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zjzlc2 F9 l& h% _3 h$ |' ?  h/ k1 G( Q
        祝贺雷宝淳讲述《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走近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感受大家风范,学习朱老学术成就。  $ ?' Q0 r6 x  _) I+ M3 {
今天讲述的内容是:
* I! M; S; D5 ]第22小节——术济东瀛,虹桥机场送谢金9 J; \. `! @0 M* G; C' ^
朱良春先生的妙手,并不仅让上海的施先生晚期癌症绝处逢生,而且让日本的乳腺癌患者,在术前准备的日子里癌细胞大部消失。他高妙的医术,深奥的养生经验震撼了东瀛。在他事业遇到困难的时候,东瀛回报的涌泉之水,恰好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中日民间因战火而出现的创伤,因他高超的医术由疾病医患关系,进而康复成为好友。
  ]$ j/ A. E. H/ n$ C9 H& m       
3 v; e7 c& P) n# S' `第23小节——讲学各地,技不私密育后人3 D9 @$ P  E4 j7 T6 w9 m
江苏南通是朱良春先生的宝地,在这里使他成为著名的中医专家,不仅是在南通看病救人,而是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传经送宝。他常说“技术不保守,经验不带走”。他讲的都是别人视为“不传之密”的干货,学起来兴趣盎然,用起来随手即灵。
$ n* o  Q2 ]( M        ' I- c  z* O# m3 b5 W6 J& {

7 K6 A* M- e1 Z; A0 {5 j1 g5 r2 r1 ~* z( q0 P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2-2 21:48:56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9年2月2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开讲《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路老现已近百岁高龄!正值临近新年此书开讲,借此佳机先向中医大家!国医大师路老敬拜早年!
- F! g: F5 y" K                  《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这本书路志正先生讲述,和曹东义老师对话的形式成稿。由曹东义、路喜善、张波三位老师整理
; ?! u( p' c5 l- Q3 |                   今天我们先共同学习本书提要以及目录等内容,然后再介绍曹东义老师与路志正路老的对话内容
5 r, w. F3 h; c/ {                   今天晚上,我们共同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临近新年我们一起聆听路老的教诲!http://www.ynjkcy.com/
. {2 j  v! n8 l( E                    祝贺王群才讲述《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走近国医大师路志正先生,感受大家风范,传承中医学术。9 k: G" b9 c( [( c
         《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这本书路志正先生讲述,由曹东义、路喜善、张波三人整理。3 _+ c, ~. X" o9 ^2 v
1 E  J$ ~+ Q# J$ ~" \) Q( p) p* ^
人的一生,既要做人,也要做事。路志正先生,字行健。志正,所以厚德载物;行健,因此自强不息。他少年时期就步入医林,建国伊始已经开业十年,在当地颇有医名。1952年进入卫生部工作,见证了20年不平凡历史。他最早认定中医治疗乙脑成果,代表中医界参加血吸虫防治,深入调研各地经验,下乡宝钢培育医学人才,皆不辱使命。1973年进入广安门医院,兴特色,建学科,抓急症,开科研,带研究生,育高徒,培养优秀人才,把岐黄妙术广传海内外,硕果累累。他连任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建言献策,针砭时弊,诸多高论惊四座。在历史给与的特殊舞台上,他把中华大医的风采,展露给当代,也留给历史,耐人品味,任人评说。4 p& y+ e& Y5 Z, ?0 {, d

8 \- y' ^* Y6 j! G) Y9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2-3 22:01:13 | 阅读全部
本帖最后由 马京雪 于 2019-2-3 22:02 编辑 ! R" H" N5 r0 c5 ^

3 f- \* f( g" E. Y, c, k                   今天晚上(2019年2月3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讲述 《中医心理学》,她和大家一起继续谈论“中医心理学概论”部分的第二节心理学简史及第三节学习和研究中医心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4 F% R  C- i  H
                    人的心理在当今社会是一个比较陌生的领域, 现代心理学、中医心理学都有各自的认识, 但是它们又不是完全的。 ) V6 h( m9 a- W
                    中医心理学是继承中国古代哲学对心理现象的认识,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并与现代心理学相互交叉和渗透,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及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3 q0 t: a7 P; }3 ?6 k: F* A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医学源远流长,其中有关中医心理学的内容及其丰富。并有相当的系统性。中医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数千年的孕育过程,在这漫长的孕育过程中,他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吸取了中国历代文化的养分。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巨大影响,在不断的总结疾病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和探讨发病机制的长期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及实践模式。。。。。。2 Z* O( Y9 Q. ~
                    通过分享回答三个问题:
% F: G. y' f- l- N3 q1 V, I& s1、各个历史时期的中医心理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有哪些?
" t( ]4 A- P6 Z7 w$ H; x$ |  z2、医学心理学与中医心理学是否是两个独立的学科体系?
) W+ F1 X+ q. ?+ |& S3、学习和研究中医心理学的意义有哪些?如何才能学好中医心理学?$ H. K! n3 K  _& b! B

4 U$ D* j* ?, m* h' S$ \8 ?                   我们一起期待,王红霞主任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zyxlx
& G# ?: G4 u  [+ V- [0 O. M! L; l                   祝贺王红霞主任讲述 《中医心理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中医心理学概论”的心理学简史、以及中医心理学的意义和方法。
& R9 h. t3 E7 w8 T: ^0 l( r2 c                   中华文化,一向重视心性的修养,主张“形神一体”,说“百病皆生于气”,与西方把精神交给教堂不一样,也不说大脑管思维。
8 u* \1 ]1 S: w8 ~0 L4 S0 N& _( [
                  精气神是人的三宝,心之官则思,心主血脉,心藏神,心主神明,“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以为天下则大昌。”9 I" U: z2 s/ {5 g6 j
0 l8 @, m2 U% z
                  儒家经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i; T# T- z* ~2 Q  V9 L. N6 c- C" D. ?4 q6 u# F( O( T
                  人的精神,关系到自身的健康,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因此,是一切人都必须重视的事情。$ C6 g3 O1 Y9 S

- o( y9 E% a4 {, b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2-12 19:54:58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一(2019年2月11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京雪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儿科学》。
; x' ]! |- e: a3 e3 T7 k8 c8 a      本周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幼儿急疹”“风疹”“猩红热”“水痘”。
& @0 V0 U9 \! E$ `& Y      敬请期待马京雪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zyekx
( L+ D: j, n. d+ C- y9 Q. ?6 I       祝贺马京雪讲述《中医儿科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急疹”“风疹”“猩红热”“水痘”的有关内容。
5 y4 j9 _" p( X) \% H      这些内容,在没有疫苗预防的时代,是一类高发的疾病,除了猩红热,其他的大多是病毒感染。$ v3 u1 [  d$ x5 U
       在人类与微生物斗争的历史过程之中,有二百多种病毒可以引起感冒,还有很多病毒可以造成烈性传染病的大流行,比如天花、大脑炎、麻疹、水痘、脊髓灰质炎等等,很多病毒性传染病,一般一生只得一次,患病恢复之后具有”终身免疫“的效果,,因此,疫苗接种,很重要。
9 Q' X* P& E4 v1 T, w7 k" j       疫苗技术,有“指导思想”就是必须“化毒为药”,把病毒转化为可以预防疾病的“疫苗”,要接种到没有病的人体上。西方医学一直处于“药非毒、毒非药”,药和毒,势不两立,不可以“共存”,不存在调和、转化的可能,因此,他们喜欢“隔离”、“检疫”,拒绝在“健康人”身体上“移植”毒菌,所以,人痘疫苗技术,只有“从东方出”,中医擅长“化毒为药”,有“毒药不分”的思想。《内经》说,妇人重身(怀孕)了,黄帝问岐伯“毒之何如”?这在西方看来,是故意放毒、大逆不道,在中医就是“心里装着毒,才能不会受伤害。”因此《神农本草经》说“有毒治病,无毒养生。
+ N3 F) C& W& h$ B8 y这些道理,让西方人明白,是经历过“疫苗”技术教育之后,才明白的。
9 D- B" o$ h/ \2 Q2 U' w4 Y“苗”,这个词,就是预防,因为蒺藜扎手,在幼苗的时候,容易去除。“苗”不是毒,不是火,“疫苗”可以防止得传染病。2 z: ^' k+ @( g: P1 m- S
0 J) O3 h8 `  _+ V
中医的大智慧,不学历史读不懂。
; O4 a* @; @# P
4 z1 k( I) V, x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