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楼主: 曹东义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32
QQ
发表于 2019-3-18 22: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今晚(2019年3月18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陈静主任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妇科学》。& @/ c" `4 Y3 ]3 u9 b
        今晚我们从各论开始学习,第七章月经病:月经先期和月经后期;包括:定义、诊断要点、辨证论治、及治则、方药等。
( ]5 c7 o) H  b% Z% K8 P3 s        请一起期待陈静主任的讲述和分享。http://www.ynjkcy.com/zyfkx
3 L+ b! l8 ~  n9 x* y3 i         祝贺陈静主任讲述《中医妇科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月经先期和月经后期中医诊治的有关内容。: q! y8 o$ \# `
女子成年之后,月经按时而至,合于天地之道。
. D/ k. p1 c% |+ K  p' d5 l( y先期、后期一周以上,多为病态,分别有相应的原因,需要辨证中论治。* W4 ?* T+ N% u+ f' Z, y6 l: B+ c
《内经》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 q. X/ h5 d$ ^9 G; ~' ~$ S( T7 a% X
* l$ k/ Z, j# P9 s/ {% I1 {1 f月经先期、后期超出正常生理的变化,需要辨证论治,进行调理。
& d3 W4 `* R3 a0 _" {% Q% |4 f
9 X7 B- t9 {)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32
QQ
发表于 2019-3-19 19: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人
( O/ d( T% S' X# y# P* `   各位群友,各位同道:今晚,2019年3月19日(周二)我们继续有请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温病经典第50讲。 $ T+ w2 i/ z7 l

/ A! k9 F( o* O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http://www.yanzhaozhongyi.com/portal.php?mod=list&catid=4
, V  z* [! p1 O4 M2 ~6 a% P       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温病条辨》的范围:
* U; S3 B# W- M+ B2 l, Q  `        二、温病误表,津液被劫,心中震震,舌强神昏,宜复脉法复其津液,舌上津回则生;汗自出,中无所主者,救逆汤主之。
7 b* c* B* P, j, n" j5 Q       误表动阳,心气伤则心震,心液伤则舌蹇,故宜复脉其津液也。若伤之太甚,阴阳有脱离之象,复脉亦不胜任,则非救逆不可。3 z: ~/ S, L# c. M
       三、温病耳聋,病系少阴,与柴胡汤者必死,六、七日以后,宜复脉辈复其精。. L5 C; [9 H! f5 l0 ~
       温病无三阳经证,却有阳明腑证(中焦篇已申明腑证之由矣)、三阴脏证。盖脏者藏也,藏精者也。温病最善伤精,三阴实当其冲。如阳明结则脾阴伤而不行,脾胃脏腑切近相连,夫累及妻,理固然也,有急下以存津液一法。土实则水虚,浸假而累及少阴矣,耳聋、不卧等证是也。水虚则木强,浸假而累及厥阴矣,目闭、痉厥等证是也。此由上及下,由阳入阴之道路,学者不可不知。按温病耳聋,《灵》、《素》称其必死,岂少阳耳聋,竞至于死耶?经谓肾开窍于耳,脱精者耳聋,盖初则阳火上闭,阴精不得上承,清窍不通,继则阳亢阴竭,若再以小柴胡汤直升少阳,其势必至下竭上厥,不死何待!何时医悉以陶氏六书,统治四时一切疾病,而不究心于《灵》、《素》、《难经》也哉!瑭于温病六、七日以外,壮火少减,阴火内炽耳聋者,悉以复阴得效。曰宜复脉辈者,不过立法如此,临时对证,加减尽善,是所望于当其任者。" A, d" @( K: t! a5 ]" f
       四、劳倦内伤,复感温病,六、七日以外不解者,宜复脉法。- P# I8 t; R& X4 {8 n8 M. A
       此两感治法也。甘能益气,凡甘皆补,故宜复脉。服二、三帖后,身不热而倦甚,仍加人参。6 }4 h- D6 a- a, ]& c# U
       五、温病已汗而不得汗,已下而热不退,六、七日以外,脉尚躁盛者,重与复脉汤。  H1 b$ ?! E3 V' P  [8 ^9 ^
       已与发汗而不得汗,已与通里而热不除,其为汗下不当可知。脉尚躁盛,邪固不为药衰,正气亦尚能与邪气分争,故须重与复脉,扶正以敌邪,正胜则生矣。% f9 l$ [# b6 l
       六、温病误用升散,脉结代,甚则脉两至者,重与复脉,虽有他证,后治之。
1 L1 _* t4 C1 t5 p' ?       此留人治病法也。即仲景里急,急当救里之义。
7 ^5 Y) x1 Z( K. @6 g  D# w" L       七、汗下后,口燥咽干,神倦欲眠,舌赤苔老,与复脉汤。
# h7 P3 H% c$ R4 p. l6 \% g0 E       在中焦下后与益胃汤,复胃中津液,以邪气未曾深入下焦。若口燥咽干,乃少阴之液无以上供,神昏欲眠,有少阴但欲寐之象,故与复脉。1 g# A/ s2 y" V
       八、热邪深入,或在少阴,或在厥阴,均宜复脉。- F  `  `# M- s! k8 \
       此言复脉为热邪劫阴之总司也。盖少阴藏精,厥阴必待少阴精足而后能生,二经均可主以复脉者,乙癸同源也。
6 y6 p# K6 ^$ S0 A       加减复脉汤方(甘润存津法)
% Y+ o6 X# `) \& g) \2 Y. _       炙甘草(六钱) 干地黄(六钱,按地黄三种用法:生地者,鲜地黄未晒干者也,可入药煮用,可取汁用,其性甘凉,上中焦用以退热存津;干地黄者,乃生地晒干,已为丙火炼过,去其寒凉之性,《本草》称其甘平;熟地制以酒与砂仁,九蒸九晒而成,是又以丙火、丁火合炼之也,故其性甘温。奈何今人悉以干地黄为生地,北人并不知世有生地,佥谓干地黄为生地,而曰寒凉,指鹿为马,不可不辨)生白芍(六钱) 麦冬(不去心,五钱) 阿胶(三钱) 麻仁(三钱,按柯韵伯谓:旧传麻仁者误,当系枣仁。彼从心悸动三字中看出传写之误,不为无见。今治温热,有取于麻仁甘益气,润去燥,故仍从麻仁)
' k4 u( i1 w. v, k  s! F0 a' N       水八杯,煮取八分三杯,分三次服。剧者加甘草至一两,地黄、白芍八钱,麦冬七钱,日三夜一服。- D$ G8 Q/ I9 h6 u1 e5 A
       救逆汤方(镇摄法)3 V  A1 a% B) f3 i
       即于加减复脉汤内去麻仁,加生龙骨四钱,生牡蛎八钱,煎如复脉法。脉虚大欲散者,加人参二钱。
& K0 f6 {. K! I9 q* A  p       九、下后大便溏甚,周十二时三、四行,脉仍数者,未可与复脉汤,一甲煎主之;服一二日,大便不溏者,可与一甲复脉汤。
' Y) ?, c3 ?( R0 y- c  V. n' _       下后法当数日不大便,今反溏而频数,非其人真阳素虚,即下之不得其道,有亡阴之虑。若以复脉滑润,是以存阴之品,反为泻阴之用。故以牡蛎一味,单用则力大,即能存阴,又涩大便,且清在里之余热,一物而三用之。
6 k' X4 T. Z: x2 ^1 B& N       一甲煎(咸寒兼涩法)9 Q9 t# G& ~+ V( T% p
       生牡蛎(二两,碾细)
, c5 }# m+ a! T# a' W' Y2 z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
; L5 D$ t8 |% _       一甲复脉汤方
; F- W$ V8 K4 C3 j) s& q, B5 y       即于加减复脉汤内,去麻仁,加牡蛎一两。+ l+ w: X: {( J3 C# Y5 B' p
       十、下焦温病,但大便溏者,即与一甲复脉汤。% h5 N. @' C9 e6 \' I
       温病深入下焦劫阴,必以救阴为急务。然救阴之药多滑润,但见大便溏,不必待日三、四行,即以一甲复脉法,复阴之中,预防泄阴之弊。! b/ N8 A8 f  ]: r3 i$ X
       十一、少阴温病,真阴欲竭,壮火复炽,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4 m. k& m. P8 w( z% o4 o% j       按前复脉法为邪少虚多之治。其有阴既亏而实邪正盛,甘草即不合拍。心中烦,阳邪挟心阳独亢于上,心体之阴,无容留之地,故烦杂无奈;不得卧,阳亢不入于阴,阴虚不受阳纳,虽欲卧得乎!此证阴阳各自为道,不相交互,去死不远,故以黄芩从黄连,外泻壮火而内坚真阴;以芍药从阿胶,内护真阴而外捍亢阳。名黄连阿胶汤者,取一刚以御外侮,一柔以护内主之义也。其交关变化神明
0 R) N, |  l, \# ~+ G9 F* q" h7 v! {7 {- 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32
QQ
发表于 2019-3-19 21: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今天晚上(2019年3月19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海涛为大家讲述《中医基础理论》。
0 }; n. F0 }/ f( I( H  m- [) D       中医学认为:健康与疾病都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疾病的过程就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邪正交争是疾病过程的基本矛盾,它决定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疾病的传变理论最早见于《内经》,经历代医家的发展,逐步系统完备起来。
9 R( P; ~# l, \         今天晚上准备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是疾病传变、疾病传变规律是什么、影响传变的因素有哪些?
% u; Q  @, \) u. D' p, _& ]       敬请关注张海涛的精彩讲述。http://www.ynjkcy.com/zyjc
6 F: o8 o- T% P. O       祝贺张海涛讲述《中医基础理论》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疾病的传变、以及疾病传变规、影响传变的因素等有关内容。, R/ o$ {' C: u
      中医善于在变化之中把握疾病的状态,是动态的疾病观,尤其是外感热病,有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邪伏膜原辨证(疫有九传)。; t, F% P* G! g. F8 n$ |" z
疾病的变化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邪正斗争。: @0 _  C3 p3 n& @0 @
扶正祛邪,是中医最根本的治疗法则。
( `1 Y  j' x8 c* i- f不同的辨证体系,都离不开寒热虚实,阴阳表里。各种治疗,也是为了恢复人体的抗病能力。
! T6 b3 E  V( X! o我研究《内经》热病、仲景伤寒、明清温病,提出“河舟码头学说”,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个开放的、包容古今的辨证体系。6 H4 I3 {4 P( B5 f  [; w1 U6 V
当然,这些学术探索的背后,一定有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希望大家与一起努力,道术并重复兴中医。" r' I4 f' r1 w2 @, x

9 n) e; X) S5 _8 @5 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32
QQ
发表于 2019-3-20 22:0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三晚上(2019年3月20日)由王秀民和大家共同复习中医内科学的心系病证。                                                             气血阴阳是心进行生理活动的基础,心气心阳主要推动血液运行,心阴心血则可濡养心神。心的病理变化主要有虚实两个方面,虚证为气血阴阳亏损。实证为痰饮火瘀阻滞。正虚邪扰,血脉不畅,心神不宁,则为心悸。寒痰瘀等邪痹阻心脉,胸阳不展,则为胸痹。阴盛阳衰,阴阳失调,心肾不交,则为不寐。痰气痰火扰动心神,神机失灵,则为癫狂。痰凝气郁,蒙蔽清窍,则为癎病。髓海不足,心神失用,则为痴呆。气血逆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则为厥证。心悸,胸痹,不寐,癫狂,癎病,痴呆,厥证均属于心系病证。                                             
& s* j& a6 r7 Z+ i. }' f" n$ M; x          让我们共同期待王秀民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zynkx
& b1 d8 G5 Q. }+ T8 @
. P% ~6 r# u; Z# r, q* |/ D        祝贺王秀民讲述《中医内科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一起讨论了心系病证的有关内容。                                                    1 Q4 R3 Q$ O1 ], A+ |* d

9 S$ i6 Q: j# }* h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主血脉,因此心的病证,也主要从这两大方面表现出来:4 i1 @5 U- G/ k3 K
心悸,胸痹,不寐,癫狂,癎病,痴呆,厥证均属于心系病证。
7 y  Q7 P5 n" M0 N治疗在这些病症,不仅需要从心论治,还要注意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邓铁涛先生认为“五脏相关”,补气活血,就是肺心相关;活血化瘀,是肝心相关;半夏栝楼薤白桂枝汤,是针对脾心相关;真武汤治疗心衰,是肾心相关。' g8 q; y; ~: g% T: t! U% ~
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中医的整体观念。                                               % f: Q5 j% ?/ r' S* r* O6 B
+ A, R' c6 R1 i, 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32
QQ
发表于 2019-3-21 21: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四(3月21日20:0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马建辉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外科学》。7 k2 D& A1 C1 B; z4 s
       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中医外科疾病“乳房疾病的第二节乳发,第三节乳痨。包括乳发、乳痨的概述、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
- l; z  g- k) D/ }' l/ q/ j
$ w7 {, E) Z- b; _- ]+ b       敬请期待马建辉的讲述,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zywkx
5 g9 O/ Q* |9 }      祝贺马建辉讲述《中医外科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乳房疾病的乳痨、乳发等方面的有关内容。* ~2 t( T, m4 f; K4 y+ y& }
       乳发是因此乳房红肿痛热,溃后皮肉腐臭坏,乃至热毒内攻的急性化脓性疾病。它相当于西医的乳房蜂窝组织炎等化脓性炎症。
, k6 Y! ^3 ~1 F, T5 j8 K       乳痨是以乳房结块如梅李,不痛,边界不清,皮肉相连,肿块化脓溃后脓出稀薄,疮口不易收敛,病程缓慢为主要表现的结核性疾病。7 t7 H7 Z0 W8 [* K5 m4 j
《外科大成·乳痨》云:“乳房结核初如梅子,数月不疗,渐大如鸡子,串延胸胁,破流稀脓白汁而实相通,外见阴虚等症。”- C+ ^7 y# ^# k4 ?
本病临床较少见,多发生在20—40岁妇女,以妊娠期和哺乳期发病率较高。相当于西医的乳房结核。
/ @$ V) @% j7 ]/ h       这些两个病的治疗,既需要根据疾病的表现辨证论治,也需要照顾患者的身体与精神情志,并根据病程之中的变化,而调整治疗方法。还应该把内服与外治结合起来,内外结合,“杂合以治、活法巧治”,综合治疗,更容易取得效果。
/ y" Q5 ?, `8 K  C
" a, n8 n" V' ]# 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32
QQ
发表于 2019-3-22 21: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周五晚上(2019年3月22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继续由刘敬章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的第三十讲“章朱学派,传承中医朱家军”。朱良春大师成长的道路,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从跟师马惠卿先生抄方开始,这个过程是中医最传统、最经典的“授业”方式,而且是一个高标准培养徒弟的方法。孟河医派在近代很有影响力,从这里就走出去很多著名的中医学家。人与人的传承是很鲜活的经验传承,书与书的传播传承就不容易了,很多可以意会而不能言传的临床经验是难以写进书本里面去的。中医学术的传承困难自古有之,由来已久,如《内经》所云“得其人不教,是为失道;传非其人,漫泄天宝”。中医几千年的传承历史很艰辛,带有很大的机遇性,师徒偶然相遇就像是命运的安排,心灵相通,传承发扬那是很不容易的。章次公先生送给朱老的图章用意很深:“儿女性情,英雄肝胆,神仙手眼,菩萨心肠”,这样的殷殷嘱托就是一种历史使命。古人说:“有非常之人,方有非常之事,才能建非常之功!”中医传承有序,人才兴旺,才可事业繁荣,朱老不仅培养了身边的子女,使他们成为“朱家军”的主力,而且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学生、徒弟和周围的人们,成为“朱良春现象”之外的又一道风景线,也就是“章朱学派”为主线的“朱家军”。道无术而不行,术无道而不远,只有道术并重,才能复兴中医!http://www.ynjkcy.com/zjzlc
" n- i, }  A; h" R/ |0 z( \       刘敬章讲述《走近中医大家朱良春》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走进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感受大家风范。8 R. [5 |; ?7 [. C' k; V0 H
      “章朱学派,传承中医朱家军”6 @: V- s* Q) b
曹东义:“章太炎先生赞扬章次公,说他‘胆识过人’。章太炎先生自身就是一个‘胆识过人’的传奇人物,他大骂袁世凯,蔑视权贵,敢于挺身担当传承国学,在苏州办国学班,也是独立中流的一世英雄,是当之无愧的国学大师。”
: |7 Z: F0 ?' c8 K朱老:“国学与国医的命运,如出一辙,在当时国难当头,民不聊生,都遇到了传承的巨大困难。正是有这样的大师带头传播国学、国医,才能有中华文化的复兴,才能有中医的复兴。”, t& R* a+ i# H) [( _' z0 N
曹东义:“我认为,国学、汉字、中医,是那个时代的‘岁寒三友’。随着汉字顺利进入计算机,‘取消汉字,走全世界拼音文字道路’的呼声才逐渐没了市场;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生根开花,国学热潮逐渐席卷全球。只有中医的复兴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由于没有《中医法》,在实行《医师法》的时候,很多基层的民间中医,逐渐由无证行医,成为‘非法行医’,由白变灰再变黑,他们没有了合法身份,子女不再传承他的医术,也没有徒弟来学习,逐渐随着这批民间老中医的离世,乡村以下就没有民间中医了。”
1 r9 h9 A3 E& I
% r  c! J3 Y. ^; e7 @$ w3 i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32
QQ
发表于 2019-3-23 21: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晚上(2019年3月23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讲述《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这本书的有关内容。8 C4 w! {( y' X4 i( |
          本书是由路志正先生   % X% d4 H8 J+ t
与曹东义对话的形式成稿。0 r, s9 j- ^2 B% E' |
曹东义、路喜善、张波整理
8 f0 B* T& u" N) S! F2 e& k9 x+ \          第十一节:乙脑治验,外调求实慧眼识菁似伯乐
) S' H) a8 V5 E) ?* ^
& K5 W2 N  b3 y" q+ o0 E' g          第十二节:治血吸虫,群策群力中西合璧送瘟神: v0 ^3 X& C( J$ F4 Y/ D9 |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精彩内容http://www.ynjkcy.com/zjlzz
; x0 I7 S! v. ?- ]      祝贺王群才讲述《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成功!
" a1 U% n+ G# t1 o% x) C他和大家一起走进国医大师路志正先生,感受大家风范。" W/ ?% w, Z2 G* [
         第十一节:乙脑治验,外调求实慧眼识菁似伯乐
3 ]6 E3 z6 V8 g! Q    曹东义:中医治疗乙脑的“石家庄经验”,是怎样发掘出来的呢?
) j9 s* z  A5 F$ J; D# X路老:1954年,石家庄洪水泛滥,灾后乙型脑炎暴发流行,当时患病的人数很多,死亡率也很高。西医没有特效的疗法,当时在石家庄市传染病院工作的郭可明先生和其七人小组,在医院和卫生局领导的支持下,运用中医温病学理论,以解毒、清热、养阴为法,忌用发汗、泻下、利尿以及辛燥刺激等药物,并忌用冰袋冷敷。方用白虎汤和清瘟败毒饮、安宫牛黄丸等,重用生石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 r. B1 A  r% Q" v( J       路志正先生最早认定了这个成果,但是在推广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挫折。  
$ x% g1 U8 H/ f. a) h* h6 {     第十二节:治血吸虫,群策群力中西合璧送瘟神
2 p/ M0 w' r, q' K; Y5 L8 f毛主席“七年之内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精神,成立了中央防治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制定了七年消灭血吸虫病的总体规划,并初步商讨了防治措施。# d: Q' g3 `% L# d( x, {
曹东义:领导重视这项工作,就容易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取得防治成效。' L/ ?( Q7 ~. Q6 O9 C; J
路老:会后,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调研。我是调查组中唯一的一位中医。第一次是由卫生部部长助理齐仲桓带队,队员有防疫司的领导和我,还有苏联首席专家顾问鲍尔德烈夫。我们从北京到了上海青浦,再转赴苏州、扬州,并在高邮湖亲自体验了当地防疫人员驾着载有烧水小锅炉的汽艇,用开水杀灭血吸虫宿主钉螺的实验。第二次我是随徐运北副部长等人,到安徽的安庆、贵池等地,深入到农村进行调查了解情况。0 g( X# U+ T. a# [
曹东义:这些地方都是江南水乡,应该是风景秀丽,江山如画的地方啊。* k( c; Y9 N! o7 B! U/ \
路老:风景虽然不错,但是一进村子情况就不一样了。很多村子里,得病的都是青壮年男性,因为他们经常赤脚插秧种田、收割劳作,容易被尾蚴叮咬,而患血吸虫病。不少人死后,留下孤儿寡母,有的村子竟成了“寡妇村”,境况极为凄惨。当时估计最少也有500万晚期血吸虫腹水患者。; _4 P) _) x$ n1 Q+ N" N
曹东义:您见到的防治情况是怎样的呢?9 H9 {0 r3 ?. y
* q2 D: d: `0 ^& }

7 F1 l+ g! y" z. U4 i- o8 Y/ H) V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32
QQ
发表于 2019-3-24 21:3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晚上(2019年3月24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讲述 《中医心理学》,她和大家一起继续讨论第二章“中医心理学理论基础”第三节“心神感知论”的内容。
" ~- m+ N* }( a0 R3 J                    西医学认为,感、知觉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认识过程中的感知活动,包括感觉和知觉两部分内容,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初级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感觉是认识的开端,是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反映事物整体关系的心理过程。感觉和知觉虽然有着质的差别,但二者是密切联系的,没有感觉就不可能有知觉,感觉是知觉的基础,也是知觉的成分,因此,我们常把感觉和知觉通称为感知觉或者感知。- ~0 K1 A, V* ~# t! [9 ^
                    中医学在“心主神明论”的基础上,认为人的感知活动是在心神主导下进行的。把感觉分为视、听、嗅、味、机体觉五种。详情。。。: F/ T4 u. I+ Q
                    我们一起期待,王红霞主任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zyxlx* u; N7 T7 }# j/ Q* B
       祝贺王红霞主任讲述 《中医心理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心神感知论”的有关内容。/ m( U; g4 X2 `$ M7 x
       西医学认为,感、知觉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感觉是认识的开端,是主观对于客观的反映论。
' H) A: F( d8 s/ ^5 t中医学没有主观与客观互相对立的思想,不仅有“心主神明论”,而且认为五脏都与人体的精神思维有关系,叫“五神脏”、“形神一体”。9 X" r2 r! ]8 Z" L
        人的感知活动,是在心神主导下进行的。把感觉分为视、听、嗅、味、机体觉,分属于五脏,又互相联系。& u$ O7 P. ?% |6 m& v2 L
中医的这些思想,源于古代,一脉相承。- r1 g( h5 j* w6 Q  a
西方长期把精神归教堂,肉体归医院。5 B2 i1 T% k$ K: |( a& i* V) H5 S, Y
把思想从神学院分离出来,解放人的精神世界,西方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分科研究却很认真,有很多内容,值得中医借鉴,而不必盲从。
! v8 [0 z8 e: k3 }! `9 n9 W/ j$ W( G;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32
QQ
发表于 2019-3-25 21: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今晚(2019年3月2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我们继续学习,由陈静主任讲述《中医妇科学》。5 k% q/ E/ {- u' ^

) D  f- M  ~4 c' s       今晚我们学习: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以及经期延长的定义、诊断要点、病因病机、及辩证论治等
7 Z8 j) ?1 m7 v$ u1 Z4 b, z! Z0 e4 c
       请大家一起期待,陈主任的分享与讲述。http://www.ynjkcy.com/zyfkx
# P& [8 _! _! C9 ~! _3 |3 T        祝贺陈静主任讲述《中医妇科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以及经期延长的有关内容。
" {2 _: q$ L" w8 u% X  o月经病是妇科主证,古人云:妇人一科,专以月事为主, 又有云:“妇人之病,与男子同,唯安胎、保产、调经与男子异,治之尤难,一经不调,则有阻滞…….种种变症皆由于经水不调所致”,所以调理月经往往是治疗妇女其他杂证的前提。8 L3 u# O( v+ y+ M0 \, t0 D
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又有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之说,故妇人月水不调,经病主在冲任,本在肝肾,《经》云:“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情志不遂,肝郁不舒,是月经病常见病因。脾为后天之本,升清而降浊,与子宫藏泻功能相呼应,脾气不足则易化生痰湿,痰湿蕴热郁阻血分,也易导致月经变证。故月经病辨证定位在肝、脾、肾,常见病机,肝肾不足,冲任不调,血分湿热,气滞血瘀。; R' P) g2 m3 g

" E+ c7 q7 W$ O) a6 L1 ~6 _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15

主题

3159

回帖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5532
QQ
发表于 2019-3-26 20: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所有人! E  z) y* ]$ l
         各位群友,各位同道:今晚,2019年3月26日(周二)我们继续有请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温病经典第51讲。
+ L! |. ?/ G  i2 ^& C8 C4 p5 e8 |8 |1 ~& E# x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http://www.yanzhaozhongyi.com/portal.php?mod=list&catid=4
# x5 Y. g5 o- o+ X$ \! P3 D1 r        各位新老朋友好,今天晚上我们一起学习《温病条辨》的氛围:
; ^8 B  ]) F1 H% f0 O$ A9 S- B九、下后大便溏甚,周十二时三、四行,脉仍数者,未可与复脉汤,一甲煎主之;服一二日,大便不溏者,可与一甲复脉汤。0 o) V# p- y1 k, q& ]
       下后法当数日不大便,今反溏而频数,非其人真阳素虚,即下之不得其道,有亡阴之虑。若以复脉滑润,是以存阴之品,反为泻阴之用。故以牡蛎一味,单用则力大,即能存阴,又涩大便,且清在里之余热,一物而三用之。% x/ Z9 A+ H. b6 J
       一甲煎(咸寒兼涩法)2 _; t; D0 p  K8 T
       生牡蛎(二两,碾细)
0 q5 q/ g0 ~4 F7 o, y9 b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温三服。
' {/ F7 M& h* u5 h) P; \       一甲复脉汤方
* V$ R9 h: f2 ^5 v, ?       即于加减复脉汤内,去麻仁,加牡蛎一两。
$ M& ]4 k4 F6 m       十、下焦温病,但大便溏者,即与一甲复脉汤。7 @, J* Q& X! ?5 u" x9 x0 o/ z
       温病深入下焦劫阴,必以救阴为急务。然救阴之药多滑润,但见大便溏,不必待日三、四行,即以一甲复脉法,复阴之中,预防泄阴之弊。: g- ]2 \  H+ n  {. Z  M
       十一、少阴温病,真阴欲竭,壮火复炽,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 I6 F; o' A5 a       按前复脉法为邪少虚多之治。其有阴既亏而实邪正盛,甘草即不合拍。心中烦,阳邪挟心阳独亢于上,心体之阴,无容留之地,故烦杂无奈;不得卧,阳亢不入于阴,阴虚不受阳纳,虽欲卧得乎!此证阴阳各自为道,不相交互,去死不远,故以黄芩从黄连,外泻壮火而内坚真阴;以芍药从阿胶,内护真阴而外捍亢阳。名黄连阿胶汤者,取一刚以御外侮,一柔以护内主之义也。其交关变化神明不测之妙,全在一鸡子黄,前人训鸡子黄,佥谓鸡为巽木,得心之母气,色赤入心,虚则补母而已,理虽至当,殆未尽其妙。盖鸡子黄有地球之象,为血肉有情,生生不已,乃奠安中焦之圣品,有甘草之功能,而灵于甘草;其正中有孔,故能上通心气,下达肾气,居中以达两头,有莲子之妙用;其性和平,能使亢者不争,弱者得振;其气焦臭,故上补心;其味甘咸,故下补肾;再释家有地水风火之喻,此证大风一起,荡然无余,鸡子黄镇定中焦,通彻上下,合阿胶能预熄内风之震动也。然不知人身阴阳相抱之义,必未能识仲景用鸡子黄之妙,谨将人身阴阳生死寤寐图形,开列于后,以便学者入道有阶也。
6 E/ G# U/ C2 d0 E5 P' I0 P' M       黄连阿胶汤方(苦甘咸寒法)+ k6 D1 c9 B" L
       黄连(四钱) 黄芩(一钱) 阿胶(三钱) 白芍(一钱) 鸡子黄(二枚)6 t/ J. o- _* X% n* o* j9 ^0 `( Y. G
       水八杯,先煮三物,取三杯,去滓,纳胶烊尽,再纳鸡子黄,搅令相得,日三服。
( R. t8 }9 v2 ^5 C2 e' p3 u3 R       十二、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 H% \1 b$ d" v. c* V& A: C) G
       夜行阴分而热,日行阳分而凉,邪气深伏阴分可知;热退无汗,邪不出表而仍归阴分,更可知矣,故曰热自阴分而来,非上中焦之阳热也。邪气深伏阴分,混处气血之中,不能纯用养阴,又非壮火,更不得任用苦燥。故以鳖甲蠕动之物,入肝经至阴之分,既能养阴,又能入络搜邪;以青蒿芳香透络,从少阳领邪外出;细生地清阴络之热;丹皮泻血中之伏火;知母者,知病之母也,佐鳖甲、青蒿而成搜剔之功焉。再此方有先入后出之妙,青蒿不能直入阴分,有鳖甲领之入也:鳖甲不能独出阳分,有青蒿领之出也。) E0 Y6 K4 E8 Q* x6 D8 Z2 @
       青蒿鳖甲汤方(辛凉合甘寒法)
4 }1 J& U3 f3 J# C$ y- i       青蒿(二钱) 鳖甲(五钱) 细生地(四钱) 知母(二钱) 丹皮(三钱)
, m) Z6 C9 [0 l9 c5 b       水五杯,煮取二杯,日再服。
! I% M+ @- t# N7 j+ d- Y       十三、热邪深入下焦,脉沉数,舌干齿黑,手指但觉蠕动,急防痉厥,二甲复脉汤主之。! J% w1 b! `! w( m4 u
       此示人痉厥之渐也。温病七、八日以后,热深不解,口中津液干涸,但觉手指掣动,即当防其痉厥,不必俟其已厥而后治也。故以复脉育阴,加入介属潜阳,使阴阳交纽,庶厥不可作也。  Z5 o- ^3 B- {- y: M
       二甲复脉汤方(咸寒甘润法)" m- D" ^( ^2 H) Y
       即于加减复脉汤内,加生牡蛎五钱、生鳖甲八钱。6 L* {# t; }/ b
       十四、下焦温病,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心中痛者,三甲复脉汤主之。) \7 b) m8 D& |- y! L0 t9 [
       前二甲复脉,防痉厥之渐;即痉厥已作,亦可以二甲复脉止厥。兹又加龟板名三甲者,以心中大动,甚则痛而然也。心中动者,火以水为体,肝风鸱张,立刻有吸尽西江之势,肾水本虚,不能济肝而后发痉,既痉而水难猝补,心之本体欲失,故憺憺然而大动也。甚则痛者,“阴维为病主心痛”,此证热久伤阴,八脉丽于肝肾,肝肾虚而累及阴维故心痛,非如寒气客于心胸之心痛可用温通。故以镇肾气、补任脉、通阴维之龟板止心痛,合入肝搜邪之二甲,相济成功也。3 {6 _9 E+ O- Z
       三甲复脉汤方(同二甲汤法)
7 s. o3 J( M/ @+ q" [; _       即于二甲复脉汤内,加生龟板一两。
- r5 k0 [$ H, p; o+ \% C       十五、既厥且哕(俗名呃忒),脉细而劲,小定风珠主之。; Q4 y* @1 F7 H
       温邪久踞下焦,烁肝液为厥,扰冲脉为哕,脉阴阳俱减则细,肝木横强则劲,故以鸡子黄实土而定内风;龟板补任(谓任脉)而镇冲脉;阿胶沉降,补液而熄肝风;淡菜生于咸水之中而能淡,外偶内奇,有坎卦之象,能补阴中之真阳,其形翁阖,故又能潜真阳之上动;童便以浊液仍归浊道,用以为使也。名定风珠者,以鸡子黄宛如珠形,得巽木之精,而能熄肝风,肝为巽木,巽
+ Q0 P' T/ c: A$ ~9 c% t4 g
1 h4 D; Q) A; w5 i% v$ ^; ]- ?+ U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