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赵建军老中医《传承启悟集》连载——谈三位一体五脏辨治
fwbfutqk 发表于 2023-11-20 20:13:33 | 阅读全部
fwbfutqk 发表于 2023-11-20 20:11" C; R' o$ X5 Z3 i: o8 R
中医临床术语释译一  生理肝肝为将军之官肝主决断,好像排兵布阵、指挥作战的将军一样,谋虑策划,定出作 ...

9 w7 q2 r' P  H: Z
胆为清净之府,内寄相火
胆为中精之府,内蓄胆汁,而主决断。胆汁之外溢、疏化,入脾胃而助消化,入肝经则能疏泄,而中精之府心赖于阳气的推动,方能完成其功能,故曰内寄相火。相火,指命门之火。
胆主决断
决断是判断事物的终结,事物的认定与观察方式,是由胆来完成的,胆又赖于胆汁的滋养,胆汁由肝血转化而来,肝血的输送,至胆而化清汁的过程,有赖于阳气的转化机能活动。
肝胆同宫
肝主疏泄,赖于胆汁的供给与参与,而胆汁的生成,又赖于肝血的转化,故肝主谋虑,胆主决断,二者相互相成,不可分割,故曰肝胆同宫。
十二脏取决于胆,气以胆壮,邪不可干
十一脏为五脏六腑的总称五脏加六腑共数十一,而十一各器官均赖于胆汁的滴入与疏化,方能使五脏六腑气机调畅,阳气宣达,阴脉和畅,血利而气达,气壮而血和,故曰十一脏取决于胆。
气是人体的机能概括气实则胆壮,气衰则胆怯。气壮则胆亦壮,壮则不受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其中包括了胆气在内,胆壮则无惧。
胆脉络于耳
胆经之脉,绕耳而行,故听觉、听力、听而辨之,均赖于肝肾。肾主听,肝主辨,胆主断,构成一个听、辨、断的完整体系。
小肠者受盛之宫,化物出焉
小肠上接脾胃之水谷,进行再次腐熟与吸收。受盛即盛受、容纳之意。化物,消化吸收排泄。全文是指饮食物在脾胃的受纳与腐熟之后,传递小肠,进行再吸收。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糟粕而出
大肠者传导之官,传导,这里指传化排泄之意,将食物糟粕由大肠排出体外,又将多余的水分传至膀胱变为尿液,排出体外。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膀胱为储纳水液,排泄水液,主司气化的主要器官,它是将承接小肠的水液,第一通过气化,化为津液,布散全身,供给各器官利用;第二将剩余水液化为尿液排出体外。膀胱与大肠共为腑器,一传糟粕,二传尿液,将食物的废余残渣与剩余浊液有度的,按时的排出体外,以维持整体的正常代谢过程。
膀胱者津液之府
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概况起来不外二端,一谷味,它包括了一切有形的营养物质;二是水液,它包括了饮入的一切液体。而膀胱是专司储纳、气化、吸收、排泄的主要腑器,也就是说膀胱主司水液的化生、吸收与排泄。
膀胱为水之导引
人引入的水液,在脾的吸收、肺的宣发与敷布、膀胱的储留与排泄,共同完成全气化过程,其中膀胱占主导地位,它能令脾之津液通过气化上敷于肺,又能令高源之水在通调与气化的作用下而储于膀胱,再排除体外,整个水液气化全过程,始于膀胱而终于膀胱。
平人常气禀于胃
人之生乃由气的机能运动而产生生命,机能活动不外于气,即水谷之气,自然之气,肾间动气,而这些气均由胃气而贯输百脉,胃气壮则元气壮,此谓后天充补先天。胃气壮则谷气壮,此谓胃能化谷,谷能生气。胃气壮则肺气壮,此谓母能生子。肺气壮则三焦气壮,膀胱气化有度。故胃气为诸气之本,胃气存则生命在,胃气衰则生命衰,胃气无则死。
胃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
人有禀赖于生者唯有水谷,水谷是一切饮食物的高度概括,而水谷首入胃,在胃的受纳与腐熟而化为精微与气血,故曰胃为水谷之海,多气多血。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
水液的代谢过程,一饮入于胃,二游溢精气,上输于脾,三脾气散精,上归于肺,四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全文是说饮入于胃的水液,通过三焦与脾的运化过程,形成气液,上腾于脾,又在脾的吸收与摄入其精微的同时,而上归于肺,又在肺的宣发敷布的功能下,使气液布散全身,营运诸脏腑器官。
胃主纳谷
胃主受纳,受是承接、受纳之意。纳是摄取,是指水谷入胃在胃的受纳、腐熟、吸收、排泄的全过程中,机能的供给全禀受于水谷。
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
人之生有赖于水谷的滋养,而水谷化生于脾胃,故曰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亡。
胃为十二经之长
十二经为五脏六腑诸经之脉,而诸经之脉均赖于胃气的滋养,胃气健,十二经之气则健,胃气衰十二经之气俱衰。
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胃气旺则五脏受荫
五脏六腑的正常机能活动,皆禀气于胃。胃气壮,五脏六腑皆壮,胃气衰则皆衰。
胃主润宗筋而束骨利关节
人体骨骼筋脉均赖于水谷精微所化生的津液与气血滋养,如筋赖于血的滋养,皮赖于津的滋养,骨赖于液的滋养,而这些营养物质,均由水谷在脾胃的转化过程中而求之。
水谷入胃,化生津液
饮食物通过胃的摄入,转化为白色的、粘稠的、富有高度营养的物质,此为食糜,又叫营气,是血液化生的前身,精、津、血液均由此化生。
口气通于胃
鼻气通于肺,禀乎于天。口气入于胃,禀乎于地。地生五谷,则五味成;天生六气,则四气成。
四肢禀气于胃,四肢为诸阳之体。脾主肌肉,四肢为肌肉之所处,脾健则肢体强劲有力,肌肉丰盛。脾衰则肌肉消瘦,乏力肢倦。
胃为阳土
胃与脾相表里,其位均居中焦,故主土。脾脏为阴而主阴土,胃腑为阳而主阳土。阳土宜滋、宜润,阴土宜燥宜健。
胃喜和降
胃气一下行为顺,以降为和,和则纳,纳则通,通则健。故治胃必以纳降,行其气机,顺其水谷则病消。
胃乃卫气之源
卫气,卫有卫外之意,通达于表,由水谷之悍气所化,由肺所统,卫护于外,防御外在病邪的侵袭。此气属肺,此功能卫外,此源于胃,胃气旺则肺气健,肺气健则卫气实,此谓土生金,母实则子键。
胃中元气盛,则能食而不伤,过时而不饥
胃中元气是指胃的机能与正常生理活动,胃气壮则饮食自倍,耐饥饿,耐疲劳。
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
脾胃主受纳、消化、吸收、排泄。脾胃气旺则摄入食物即多而消化吸收精透,营养充实而令人肌肉丰盛。
胃为中枢,升降阴阳
胃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胃主降,是指胃消化吸收剩余的糟粕传递大肠,化为粪便,排出体外。在降浊的同时,又将水谷精微之气由下及上,通过脾输与肺宣过程,布散全身,供机体利用。升者为阳,降者为阴,此是代谢过程的升降、出入、开合、运化的全过程。
胃主六腑总司
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共成六腑,而其中胃是供给其它五腑营养的主要器官。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成之源,六腑的生理活动、物质的消耗、营养的供给皆禀于胃,胃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六腑的盛衰。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
五味即酸、苦、甘、辛、咸,禀受地气,化为五谷,摄入于胃,以养五气(即五脏之气)。
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
五脏六腑的水谷之气,皆生于胃,胃气壮则五脏受荫。胃气衰则五脏俱衰。其中肺朝百脉,而肺脉乃脉之大要会也,变见于寸口,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肺气旺体现了五脏皆旺。肺气衰体现了五脏气皆衰,而肺气的盛衰见于寸口。
三焦
三焦者决渎之官,属膀胱
决渎是指水道的闸门。水液的正常排泄,赖于膀胱和三焦的气化,好像水道的闸门一样,有节度的束约管辖正常的水液排泄。
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
三焦指上、中、下,将体内腔化为上、中、下三个阶段,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是水谷精气、津液、气化的场所。
三焦者号曰中清之府,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
三焦包括了五脏六腑,也是体内一个内在器官最大腔体,它包括了下焦肾的滕发、肝的疏泄,中焦脾胃的升清降浊,及上焦心肝的毛脉合精。
阴阳
六腑为阳,五脏为阴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动为用,故曰六腑为阳。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也,以静为本,故曰五脏为阴。
头为诸阳之会,足为至阴之部
凡体内阳经之脉皆上注于头,故曰头为诸阳之会。
足为少阴、厥阴、太阴交界之处,至阴者阴中之阴也,其三条阴脉为脏之所属,故曰阴。其位在下肢,亦曰阴。太阴脾、少阴肾、厥阴肝,均在足经,亦曰阴。故曰足为至阴之部。
阴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
阳为机能,阴属物质,阳在外是指阳气卫护于外,有温煦保护之意,而阴血运行于内,是说血液的运行与阳气的推动、温煦、卫护是离不开的,此为阳在外阴之使也。
各内脏的机能活动,物质转化,藏于体内而又赖于体外部经脉气血的供给与卫护。
上二者均说明了机能活动离不开物质的供给,物质的生成又离不开机能的运动与代谢,均为互根关系,处于相互依赖、相互为用、相互依存的整体观念之中。
无阳则阴无以化,无阴则阳无以生
阴是物质,阳是机能,阴通过阳的机能则转化为能量,如若无阳则阴中包涵着的能量不能放射而出,以发挥其营养、滋养滋润的功效。
无阴则阳的动力及机能活动失去物质的供给,使阳终止息灭。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是存在着的一切物质和现象,其内涵的两个对立的、而又相互相成的两个不同方面,阴在则阳在,阳存则阴生,阴长则阳长。阴阳是不可分割的相互助长的同一物质的两个方面。
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阴阳互根
阳的机能活动源于阴的物质供给,而阴的物质来源又源于阳的机能转化,故曰阳根于阴,阴根于阳。
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有阳则有阴,无阳则无阴,故曰阴阳互根。
孤阳不生,独阴不长
若独阳而无阴,阳失阴的物质供给,则会死亡。而独阴失去阳的温煦、机能的代谢,成为孤阴,也自会亡失,就如同水火关系一样。
阳生阴长
阳气旺则机能增强,阴的物质得以阳的滋助则日渐壮大。
阳化气,阴成形
阳为机能,主热,主能量,主无形之气。阴为物质,为有形的内涵能量机制,它是可以用肉眼看到的,有一定固有的形态。如血是液体,而是赤色的液体。津与液均为液体,而津为稀薄无色的液体,液则为浊而稠厚的无色液体,各自都具有不同的形态,目可以辨之,手可以触之。而气为阳,阳是无形的,故气的流动千变万化,聚散无常,寒温不定,大小不一,用眼看不到,用手亦不察觉。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始终二者处于阴长阳消、阴消阳长的动态之中。若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在生理上破坏了二者的平衡,则为病态,而发诸病。只有在阴阳相互协调,相对平衡的状态下,才为正常生理态,这种生理态,叫做阴平阳秘。
只有阴阳平衡协调,才能使五脏气至,六腑通和,百脉贯通,新旧更替,代谢有度,通体权衡,一生无恙,到这种境界,能应四时法度,则为精神乃治。不能应上之正常规律者,则为精神不治,不治则夭。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阴主藏,阳主守。阴主内涵、主聚散。阳主外卫,为体外护卫藩篱。五脏六腑之精皆藏于内,五脏六腑之气皆动于外。藏者脏也,动者外也,外者筋肉皮毛也,故阴在内阳之守,阳在外阴之使,人体内外,构成了阴阳协调之局。
阳气旺则五脏受荫
阳气是指人体内元阳之气,起于命门,与少阴心经之少火相并,总称阳气,是温煦、召濡、营滋体内五脏百脉之本。
阳气者若天与日
人为小周天,天为大周天。人身之阳若天之太阳,温照坤土化生万物一样,而人有二阳(心、肾)者此为即济,如天地之交,化阳光以煦坤土,坤土之气蒸腾上延云腾至雨,上下贯通,维持了大自然的生机,万物生灵之存活莫贵于此。
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
心命之元阳少火,入夜则归于元阴,以阴济阳则阳不亢,不亢则寐,此谓阳入于阴则寐。
白天阳气由阴转出,而发挥其阳动活跃气机亢奋的机能,能够领悟万物,调动整体的脏腑机能活动。故曰阳出于阴则寤。
阴得阳升则泉源不竭,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
阴为物质的精血津液,而靠其阳气的蒸化而不断滋长能充分供给全身利用而无休止。故曰阴得阳生则泉源不竭。
体内阳气的机能活动,如五脏的生理活动、肺的呼吸、心脏脉搏的跳动、脾的转输、肝的疏泄、肾司二便的排泄,这些机能活动均赖于物质精血的供给,故曰阳得阴助则生化无穷。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心肾之阳,元阳命火与少阴少火,上下交媾,合而为一,共成体内阳气,入心则神气至,入肝则谋虑出,入脾则思虑定,入肾则意志坚,入肺则魄力达,内而五脏均如此,外而入筋骨皮肉,能疏气通络,和脉养筋。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
人之体内有清阳与浊阴,是水谷通过代谢转化,其清阳者指水谷精微,在脾的升清功能下,而上出清窍,眼耳口鼻舌均为清窍(上窍),赖水谷阳气的滋濡,使耳能聪,目能明,鼻鼻能嗅,口能知五味,故曰清阳出上窍。
浊阴是指水谷之糟粕,通过六腑传递,下降于肠及膀胱,化为粪便与尿液,排出体外,此为浊阴出下窍。
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
清阳之气内以养脏,外以开泄皮腠。浊阴指物质水谷化生的浓稠的营养物质,包括了血与液,它能贯五脏,络六腑,营运脏器。
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
清阳是指水谷精微由脾阳输送四肢,使其发挥生理功能。此浊阴是指水谷糟粕,通过六腑转化排泄,使清之清与浊之清相并,化清阳出上窍,使浊之浊下降归六腑出下窍。
阳能化气,气能化水
体内摄入之水液,在阳气的温煦下而化为气,气又能通过肺气的肃降,通调水道而化为水,注膀胱而下。此为无形之气化为有形之水,有形之水亦能化为无形之气,皆赖于阳气的宣召和机能的代谢。如是者则为活体,乃生命之源,反之则为害、为病,轻则困、重则害、甚则死,此阴阳之规律也。
邪正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正气是指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与代偿能力,富有对身体保护、营运、修复的功能。
邪气是指一切破坏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而形成疾病的一切致病因素。
正与邪是相互对立的,而又是相互排斥与消长的,正气盛则邪气无荣留之地。正气衰,则邪气乘虚而入,而形成各种病变。
气血
人之气血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
人之所赖于生者,乃血与气尔。精成形,精血互生,气从化,化则神通。气血精神乃为人体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精华,故有其责人生能正常维持生命,无其则人生苦终。
血之运行上下,靠脾气之升降
血源于水谷,赖脾胃化生,又依赖脾的升清降浊,使气血内贯五脏六腑,外达皮肉筋骨。上升之巅,以荣清窍。下降之根踝,以滋筋骨。
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
气为机能,由水谷精微悍气所化。血为物质,由水谷精微阴液所成。二者一主脉,脉乃血;一主肺,肺乃气,二者相互为用,此为毛脉合精,气以行血,气以运血,血能载气,血为气母。
气有生血之功,血有和气之力
食物简称水谷,由脾的运化而成食糜,食糜又赖于气的蒸化以敷布,将食糜浊中之浊坠于六腑。浊中之清盈于五脏而化清血,说明了血的生成必赖于气,故曰气有生血之功。
气的盛衰源于物质血的供给,血充则气丽,血畅则气和,故曰血有和气之力。
气所以统血,血所以丽气
统即统摄,有主管、统约、管辖之意。血在脉中运行,气给血奠定了良好的运行基础,一、做为血运行的动力;二、束约血液正常行于脉内,不致外溢。故曰气所以统血。
血为物质,是水谷精微的精华部分,而气的形成亦不外血液的供给(营养化机能),气旺则血旺,故曰血所以丽气。
气聚则生
气在人体内代表了全身的机能活动,如心的排血、肺的呼吸、脾的转输、胃的受纳、肝的疏利、膀胱与大肠的排泄等,均是气的运动。气在则机能活跃,人有生机。气散则身亡,机能停止。故曰气聚则生,气散则亡。
卫气外护,营血内守
卫气即肺气所化,卫护于体表,以防外邪侵袭。营血为心血所化,营运五脏,而守于体内。内守外卫则为活体,此谓阴阳互济,乃生命根源之所处也。
营血滋养全身经络
人之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肉筋骨等各个器官,均赖于营血的滋养,而营血又借于经络为其血液运行之路,才能发挥营养之作用。
清气在上,浊气在下
清气指水谷精微轻清之气,其气以蒸腾、生发、开泄为其运动形式。浊气是指体内残留、浑浊、糟粕之气,其气以下行、重坠、沉着、排泄为其运动形式,如是者则体健而身强,为正常生理之态。反之,浊邪上逆,为呕、为吐、为喘、为逆,使其头胀目眩、耳不聪,甚则神昏意乱、神志不明。若清阳不举,反之下陷,可致久泄脱肛、脏气下垂、溲浊、大便完谷不化,或遗精、崩漏等。
气能摄血
血的正常运行,必赖脉的束约,若脉使其所统,则导致各种出血。而脉的统摄,束约又源于气的机能活动。气虚在脉失所统,气虚则血失所摄。
少火生气,气能生血
少火乃少阴之君火与相火,手少阴之君火而下摄于坎宫,足少阴之相火而上济于离宫,此为阴阳交泰,坎离共济,共成少火,是元阳之根,是人生命动力热量机能之源泉。它能化气,贯注脏腑,是机能活动的源动力,故曰少火生气。
血的形成源于水谷,化生于脾胃,靠少火之气而生成,无气谷无所纳,无气则血无所化,故曰气能生血。
发为血之余,神为气之余
人之血为体内精气所化,血始于水谷源于脾胃,主于心,而华于发,发为血之苗,又称血之余。血充败发滋濡黑润,血虚则发枯萎干焦,通过毛发枯润的改变,可视察出血液的盛衰,尤如树之叶焦而枝根枯一般,此为观其外而知其内,以标视本之法。
神即神态、神明、神志而言,神源于精气所化,精充则气实,气实则神聪。观察神的动态变化,可知精气的存在,精充则神居,精衰则神疲,精亡则神夺,无精则无气,故曰神为气之余。
经主气,络主血
经是体内运行气血的纵行主干。络,网络一样,遍及全身皮腠,而起滋濡、润泽、贯输血液作用,以营养皮肉组织的网络系统。经主血液的运行,血液运行必赖于气,故曰经主气。络是皮腠浅表组织的滋濡网络,这些网络赖于血的分布与充实,才能发挥肌肉皮腠的各自功能,故曰络主血。
左属血,右属气
人心位于左侧,心是血液的动力,血的运行、分布、摄纳全赖于心阳与心气,故左属血。
肺左右各一,但以右侧为阳,左侧为阴。阳主气,阴化形,故曰右属气。
目得血而能视,耳得血而能听,手得血而能摄,掌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脏得血而能液,腑得血而能津
人体内五官九窍及四肢手足的正常生理活动,均赖于血液的滋养而发挥特有功能。肝血注于目则能视,精血出于肾荣耳窍则能听。脾经之血贯四肢至手则能摄、至掌则能握、至足则能步。脏器各有脏津与脏液,这些津液是滋濡各脏器、运化脏气功能的主要体液,亦源于血,故曰脏得血而能液,腑得血而能津。
气能化湿
湿为阴邪,重浊粘滞,留恋缠绵不易速去,湿性趋下,得温则化,得气则消,得热则腾,得寒则凝,得风则散,而气为机能所化,机能源于阳气,故曰气能化湿。
气血者喜温而恶寒
气与血均源于体内水谷精微,靠五脏六腑之气所化。温则化气,热则丽血,说明机能之亢,气血之丽的互换关系。若气寒则不运,血寒则凝敛,而致气滞血瘀,乃生病之源也。
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体内之气血,血以滋濡,气以温煦,则为生命之道。
血盛则发润
发为血之余,血盛则发得滋濡。
营卫
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与六腑,而贯百脉,故能入于脉,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
卫,水谷之悍气也,其性飘疾滑利,浮而外达,乃不能入于脉也,故循于盲膜,散于胸膜,卫外者也。
营着水谷之精气,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
水谷之精气营运五脏六腑,以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卫气者昼行于阳,夜行于阴
卫气乃始于肺,赖水谷精微所化,肺一昼一夜呼吸一万三千五百息,周于身,营卫行阳二十五度(白天),行阴亦二十五度(夜)。
营出中焦,卫出下焦
营指营血,源于中焦水谷化生。卫即卫气,乃由肺气与肠间之气相并而成。肺气出于天阳,肠气出于水谷,共成卫气。
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清,指水谷之清气化为营血,故曰清者为营。浊,这里指水谷食糜,在肺的宣发与敷布下,化为卫气,以卫护肌表,故曰浊者为卫。
营卫者精气也
营血与卫气均由水谷之精气所化,统称精气。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者也
卫气的功能,能温煦肌表,润泽以充盈皮腠,并司汗液的开泄。
经络
十二经络者,内属于五脏,外络于肢节
十二经络是指手足三阴三阳共成十二经络,十二经络是运行气血的通路,它将水谷化生的气血通过经络输布全身,内而五脏六腑,外而肢节皮肉与筋骨。
经络者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经络是运行气血,营滋阴阳,濡润筋骨,滑利关节的通路。
督脉主一身之阳,任脉主一身之阴
督脉行于脑后、脊背之部,顺脊而下,以统领全身之阳,它束约了六经之阳脉。
任脉行于头部正中,由面部中阳直胸腹中阳,由巨厥至神厥,统领一身之阴,约束六经之阴脉。
督脉贯脊属肾
督脉顺脊而下,与腰间两肾相系,主持繁殖与生育。
任脉为妇人生养之本
任为血海,为肝经之所属,肝主妇人之先天。
冲任本乎血而属肝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均司乎血液,以为生育。肝为血之脏,与冲任相连。
妇人乳汁乃冲任气血所化,故下则为经,上则为乳
冲任气血化生妇人乳汁,下则化为经血,上则化为乳汁,均为冲任肝血所化,而肝血又与肾精相合,故精血同源,本乎冲任,肝肾充,精血壮,则冲任固。若肝肾衰,精血虚,则冲任不固、经血失常、乳汁外溢等多种病证发生。
冲为血海
冲脉下以系肾,中以系肝,肝肾为精血之处,精血互化,而均归于冲脉。
任主胞胎
任脉乃肾统之。肾,男人以藏精,女子以系胞。
带脉擅约束之权
十二经之脉,上下相通,手足阴阳交媾,均赖于带脉的约束。带脉好像带子一样将诸脉捆束在一起。
冲任起于胞中
冲主血,任主精,精血源于肝肾,均下系胞中以滋养婴儿,此乃先天哺乳润胎于始末。
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
十二经之脉皆汇于冲,故曰冲为百脉之海。
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
阳明为多气多血之腑,水谷之海,阳明经健壮,则谷纳有度,精微能化,气血充足,肌肉丰满,此为血有化源,气生血,血生肉是也。
冲脉属肝肾
冲为血海,血源于肝肾。
八脉属肾
此为奇经中的八条脉络,均由肾所统,禀赋先天之精气而滋生,后天水谷之气以复养。
二、病理、病机
邪正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凡病邪侵犯人体形成疾病,其主要原因为人体正气虚衰,失去了抗病能力所致。只要气血冲和,病邪才不易侵犯体表。
正气受伤,邪气始张
正气凡指人体能够抵御外邪,有修复机体及代偿能力,这种维持机体正常代谢之气为正气。若这种气因种种原因,如情志抑郁、饮食不节、生冷不调、劳碌过度均能引起正气耗伤,一时失去了防御病邪的能力,此刻邪气就会猖狂地与正气相搏,达到其侵犯体表,由表入里,破坏机体的防御屏障,形成疾病。
邪气胜者,精气衰也
凡邪气亢盛,病情加剧的病人,以祛邪为主治疗而不获效者,当则正气不足,正气虚乃源于精气衰惫所致。故治疗邪气方张、病情日渐加剧的病人,首当考虑精气是否不足或衰惫,所谓扶正即可以达邪,即在于此。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病证有虚有实,实证多指邪气亢盛,虚证多指精气不足。故治实证多以祛邪为主,治虚证多以扶正填补精血为主。若虚实夹杂之证,当恒其虚实程度,或扶正达邪,或祛邪兼以扶正,攻补兼施,其中当各有侧重。
未有正气复而邪不退者
久而不愈,百药不效,缠绵顽疾,当考虑病患的正气亏损程度,不能一心达邪,为治病而致病。如正气虚败,当填补精血,修复体内各器官功能,使其壮大,自身能奋起抗邪,而邪气无有不退者,此为治病求本之法。
未有正气竭而命不倾者
人的病情危重,只要正气尚存,就有治疗的余地。若正气耗尽,则可命倾归天,即是投药,也妄费心机。
正不胜邪,虚则善变
病证在延续不愈过程中,当权衡正与邪的比例消长。若正实则易治;若正衰则能治;若正衰邪实则不易治,因虚则善变,难以控制病情。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虚处受邪其病则实
凡病邪侵犯机体,多以正气不足。因某一脏虚弱,而病邪直中其脏,此病为实,多由外邪直中故治疗必以祛邪为主。
阴阳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凡阴胜是指两个方面,一指寒邪、湿邪,由外侵袭体内;二指体内阳气虚寒,或中阳不振,湿自内生,如要发病,多为阳虚之病。此谓阴胜则阳病,简言之,阴邪胜则阳气耗伤,导致阳虚种种疾病。反之,若阳邪过胜,包括火热暑燥,能直接耗伤阴液,暗夺真阴,形成阴虚病证。阳邪亦有内外之分,外始自六淫,以火热暑燥为主;内始自七情,以脏器机能失常为主,使脏器机能亢奋而为火,火甚致毒。故治疗外者当以祛邪为主,内者当以调节脏器为主。外之勿补,内之勿泄。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阳盛指阳邪亢盛,阳邪侵犯机体而呈现高热、汗出、脉宏大、便干、溲赤等一派热象。
阴胜,阴即寒,寒凉伤中则呈现阳虚体征,如肢冷不温、体温下降、腹冷腹痛、便溏溲清等一派阴胜虚寒之象。
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
阳虚患者多为脏气虚衰,脏机能减退,能量代谢降低,故出现手足不温、肢冷神疲、舌淡苔白、乏力肢倦、少气懒言等一派外寒之象。
阴虚体质的病人,因体内物质耗伤,精津、液不足,阴不制阳,虚阳上扰,此谓阳气失潜,浮越于外,而见五心烦热,面色潮红,心烦少寐,便干溲赤,口咽干燥等一派内热之象。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人未生之前为先天,人之元阳为生命之根,出生之前则元阳寄于母根,生后则元阳补于水谷,元阳必赖于元阴所滋,二者平衡则为不病。若元阴耗伤,阳邪必亢,人之一生阴易耗,而阳亦亢,阳亢者则为有余,阴耗者则为不足。
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
阳气在上者为心阳、为脾阳,在下者为肾阳,又称元阳。若元阳不足,不能振奋脾机,亦不能温煦心脉,而成阳虚困败之象,故四肢逆冷,而成寒厥。
阴气,上为肺阴、为脾阴、为心阴,下为肾阴。若肾阴虚衰,阳邪无制,则出现心烦躁扰,高热神昏、谵语等热厥之征。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体内之阳气,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得肾水以涵之,则成为少火,以温煦脏器。若阳气亢盛,肾水无制,阳邪暴张则为壮火,壮火则食气,大耗气阴,气阴双败而阳邪独亢,此时患者再大怒伤肝,以促火热暴发,肝血逆迫,而菀于上,使人薄厥。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怒则伤肝,肝伤则阴血暗耗。暴喜则伤心,心血伤,心神失养,阳无所制,而致失眠心悸等证。
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
阳指皮肤经络受病,凡外邪寒湿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皮腠经络卫护于外,为人身藩篱,故邪气入中,阳首当其冲。若饮食不节,起居无常,不妄做劳者,多脏受病。阳邪入中,内传六腑。阴邪入中,内传五脏。
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阳失位,浊阴上干
清阳指水谷化生之清气,只有清气上升,则能迫使浊邪下降,浊指水谷糟粕或体内储留的浊液。清升浊降,阴阳交替,方能保持机体阴平阳秘状态。若清阳不升,水谷精微不能摄纳,机能衰减,则无排浊之力。故曰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若清阳不举,浊阴则不下,不下则逆,逆或为呕,或为咳,或为喘等。故曰清阳失位,浊阴上干。
阳虚恶寒于日,阴虚发热于夜
阳虚气衰,体温下降,机能活力不足,故每在白昼。阴虚为津血亏虚,阳无所制,故发热而多在夜间。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人体内之阴阳,时刻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二者互补互消,故称互根,所以阴阳是两位而一体、不可分割的,有不可分割的相互微系的关系。若阴不恋阳,阳不恋阴,阴阳隔离,失去了精血互生的关系。
阴虚生内热,热胜则风生
阴虚为精、津、液的耗伤,物质之阴不能制约阳邪,故内热生。热极则化生,风阳上扰则致病百喘,故曰热胜则风生。
上损从阳,下损从阴
凡虚劳之证乃有五损,上损由头至足,如一损损及皮毛,二损损及经络,三损损及气血,四损损及筋骨,五损损其脏腑。由上及下,由表及里,故曰上损从阳。
下损多为内伤虚劳所致,一损损其脏腑,二损损其筋骨,三损损其气血,四损损其经络,五损损其皮毛,由内及表,由下及上,故曰下损从阴。
阳外泄为汗,阴下注则遗
此指水液排泄为上下两途,若阳气盛,津液蒸腾而为汗,外泄肌表。若阴气盛,津液下注而为尿,入膀胱则遗于体外。
汗多伤阳,痢久伤阴
阳气为津液所化,若津液因汗泄而耗伤,自然阳气亦衰,此为汗多伤阳。
痢乃脓血之产物,源于阴血,血充则阴长,血衰则阴耗,痢久则血枯,血少故曰伤阴。
阳气旺一分,邪气去一分
阳气源于水谷之气,在肺的作用下而成卫气,有卫护体表、防御外邪的能力。阳气旺则邪气撤,阳气盛则邪气衰。
阳气不到之处,即是水湿盘踞之所
人体内水湿阴寒凝结之邪,得阳则化,得温则散,得燥则消。若人体阳气虚衰,无力祛湿外出。
阳气式微,则背寒足冷
阳气虚弱,不能温煦体内气血,故阳气不至之处则背寒足冷,此为阳气式微,阳微则不能充于脊背四未。
阳虚则气滞,气滞则不能导血归经
阳为人体内机能中的能量,阳虚能量不足,则气行无力,故气滞。气为血帅,气滞则血不能循经运行。
阴不足则阳乘之,其变为热。阳不足则阴乘之,其变为寒。
阴不足则无力制阳,则阳气方张,其变为热。若阳不足者,阴邪内盛,阳无力制阴,阴盛则寒。
大汗积劳都是伤阳
凡久病体虚多由积劳过度所致。积劳首损其肺,肺气伤则无固腠肌表之力,故大汗出,或漏汗不止。汗出,阳从汗泄,故阳气衰,即为伤阳。
阳络伤则血外溢,阴络伤则血内溢
经络由三阴三阳之分,阳络多系六腑,阴络多系五脏,故阳络伤多出现鼻衄、吐血、咯血、尿血等血液外溢之证。
若内脏络脉损伤,则血多内溢,如肝破裂、脾破裂、心血内溢等。
卫阳失于外护则汗多,浮阳越于躯壳则身热
卫阳即指卫气而言,若卫气虚,不能卫护于外,使皮腠松弛,不能致密,束约汗孔排泄,故汗多。
若阳邪浮于肌表,不能作汗外泄,故体表热盛。
阳虚热冒于上,阴虚精遗于下
凡阳虚体质的病人,多成上热下寒之局,阳虚则不能温于下,故下寒。虚阳浮于上,故上热。
阴虚体质者,阴虚则阳病,阳邪内扰,下扰精室则遗,上扰心神则烦。
阴邪伤阳,阳邪伤阴
阴邪多指寒邪和湿邪,多能耗伤阳气。阳邪多指火热之邪或风邪,多能耗伤阴精阴液,或阴津体液。
阳虚气不摄血,阴虚相火妄动,逼血外溢
阳虚则气衰,气衰则无力束约血液在脉道中正常运行。
若肾阴不足,肾阳必亢,此谓阴不制阳,故阴虚相火妄动,火动则迫血外溢,此谓热迫血行。
阳脉丽于面,口眼歪邪,是三阳之经络不和
三阳经之脉络皆上系于巅,下循颈而还,在面部极为充盈。口眼皆寄生于面部,均为三阳之经络所过。
阴脉络于舌,舌强言蹇,是三阴之经络不利
手太阴之经络络舌本,手少阴之经脉连舌下,手厥阴之经脉络舌体。若舌强眼蹇,均系三阴之经络不利。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阴盛之极即是阳衰之甚,阳盛之极亦是阴衰之甚。
巅顶痛者,阳气不足,乃厥阴寒气上攻
头为诸阳之会,巅为厥阴风木之标,凡厥阴寒气上攻,阳气不足,必致巅顶疼痛。
阳气发泄之人,外似有余,内实不足
凡体阴大亏、阳气浮越之人,面红如妆,语言清脆,甚则无心烦热,躁扰不安,外看似乎为火热有余之症,其实多为阴津亏耗所致。
阴虚之症统于肺,阳虚之症统于脾
肺乃手太阴之经也,喜润恶燥。若阴虚则肺燥,燥则咳,胸闷气短,均系阴虚所致。
脾为水谷之海,喜燥恶湿,燥则健,湿则困,困则发病。阳虚则脾不运湿,湿滞中焦则胃满纳呆、肢倦神疲,均系阳虚不能化湿,湿困脾滞所致。两句概括的说明了治肺当扶阴,阴盛则肺润。治脾当扶阳,阳盛则湿化。
精液枯竭则阴无以生,阳无以化。水源枯竭而无尿
精液,精指水谷之精,液指五脏之液。水谷之精化五脏之液,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也是阴阳互生的精微供给。若绝于水谷精微,在五脏无以生液,阴无以生,阳无以化,说明了人的生死的根本维系的物质在于精液。
尿是体内水液的残余部分,若水源枯竭,脾无液,则肺无津,内脏失于滋濡,体内五剩余的水液,故无尿。
阴亏于下,阳浮于上
阴之根在于肾,阳之根在于肝,肾水不足则无以养肝,肝失其滋,则阳邪浮动,扰及清窍。故曰阴亏于下,阳浮于上。全文说明了水不涵木,木气上亢的病理现象。
真阳气弱,不荣于筋则阴缩,不固于里则精出,不卫于表则汗泄
真阳是指肾间元阳,元阳化为元气,入肝血而荣筋骨,入肾则能摄精,入皮腠则能固表止汗。
阳实者多热而恶热,阴实者多寒而痛结
阳盛体质的病人,表现在身热、面目红赤、气粗易怒而多热,喜冷饮,喜凉润,使外寒以济其热。阴盛体质的病患多阳虚,脏腑机能低下,故多四肢不温,多寒喜暖,而时有寒凝痛结之体征。
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
阳病是指温热之病,其病多源冬伤于寒,寒邪内陷脏腑化热外发于表所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故温热之病冬季潜而春季发,故曰阳病发于冬,此为寒极生阳。
阴病泛指阴寒固冷之疾,此病其病机多由夏季贪凉取冷,乘肌腠疏松,毛窍开放之时,寒邪冷风乘之而入,客于经络血脉,内及脏腑,逢冬而复发,其因多源夏季受病。
以上均为伏邪致病,病邪内潜体内,待机而发。
阳受风气,阴受湿气
阳邪即火热之邪,阳极则化风,风阳相击,则发诸症。此因阳始于心,风始于肝,故火挟风,风火交煽,而致薄厥(中风半身不遂),故风阳病邪往往并见。
阴邪为寒湿凝结之邪,阴盛则阳衰,阳衰则湿留,阴邪受湿气的困扰,湿邪受阴气的凝结,而成寒湿交结之病因,困扰机体而发病。
阴不足则阳上升而致病,阳不足则阴内胜而致病
凡阳气暴涨,火热上攻,侵犯头面上焦部位诸病患,若以清热解毒凉血等法而不效者,当责于阴之不足,阴亏于下,无潜阳之能,阳浮于上,而致上焦多种病症,如头痛、头晕、目眩、耳鸣、口舌生疮及眼疾。属久不愈者多为阴虚,阳不足是指体内机能衰退,不能正常温煦脏腑及气化代谢功能,导致寒邪内克,久留体内,而发诸病。总之,说明了阴病致阳、阳病致阴的阴阳互变关系。
喜怒不节则阴气上逆,上逆则下虚
喜甚则火动,怒甚则风乘,风火下扰其阴,迫阴上浮,而成上实下虚之局,阴气上则下虚,阴精不守其位,同阳邪并走于上,故形成孤阳无根,上盛下虚,上热下寒,头眩、耳鸣,两脚无根,行走漂浮,甚则导致气血逆乱,痰火相随,上阻清窍,而成偏枯。使肢体痿废,语言蹇涩,久之难复也。
脱阴者目盲,脱阳者见鬼
五脏六腑之阴皆上注于目,如肝血、心血、肾精等是。若精血亏涸,不能上滋于目,久之令双目枯萎,视物不能。
阳指脾阳、肾阳、心阳等是,此阳气宣通,气脉流畅,则无病。若阳气枯竭,脏气机能衰退,故心令失神、肝令失魂、肺令失魄、脾令失思、肾令失志、神志逆乱、意幻丛起,故令见鬼及异常歧视。
水亏其源则阴虚之病叠出,火衰其本则阳虚之病叠生
肾水不足则水不能济阴,阴必虚,阴虚则阳越而发诸疾。
命门火衰,则元阳渐虚,阳虚则阴虚内盛,病证丛起,此为阳不胜阴,气血寒凝而致百病。
阴虚者阳不能独足,阳虚者阴亦必有亏
阴阳互根,阴赖于阳而滋长,阳赖于阴而生化,阳化气,阴成形。均说明了阴阳的互根与消长关系。
阴胜于下者,原非阴盛,以命门之火亏也。
阴气过胜于下者,治疗不应采用温热药以祛其阴。阴原非阴盛,不当用热药以祛散其阴,当则命火之不足,温补命阳如附子、肉桂之属,命火复常自然阴胜消散。
阳胜于标者,原非阳盛,以命门之水亏也
阳气胜者,也并非阳气盛,是因为肾水不足所致,治疗不应用降阳之品,当以滋水降火,育阴配阳,使阳无独亢之势。
久泻久痢,即能伤阴,亦能伤阳
病患久泻久痢不止,阴液必伤,真阴暗耗,则阳无所依附,则漂离失守而耗散。
清阳不升,则头为之重
清阳始于水谷,由脾胃化生,升清于上,使阳窍通利,目为之能视,耳为之能聪,口为之能合,舌能辨五味等。若清阳不升,水谷精微不能输送于上,清窍失其滋濡。
咳嗽天暖则轻,遇寒则甚,是阳虚留饮为患
这里的咳嗽,主要之寒嗽,寒邪束肺,肺窍不宣,继而做咳,若遇寒更甚,说明患者阳虚,阳虚则痰化为饮。
阳气虚,不能化为津液,故口渴
饮入于胃,通过阳气的蒸发而布散全身,使五脏六腑各器官得以滋濡,故不渴。若阳气不足,气不化津,组织失滋,故口渴。
阳虚则湿胜
湿邪内阻脏腑,外阻经络,致病多端,均由阳虚所致。若阳气盛则湿化。
水肿之反复,皆当责之阳虚
病患肢体浮肿反复发做,医者以利尿为法,则肿暂缓而复做,当之阳虚之由。阳气盛,湿邪化,水道通,故水肿消。
劳烦伤阳,阳虚则饮聚
劳碌烦忙过度而导致阳气耗伤,阳虚则体内水湿不化。
阳气不布乃湿阻之也
若阳气虚弱,阳气不能宣化,湿邪困解体内,阻滞气机,不能布散全身以发挥外而卫分肉实腠理、内而温煦脏腑及发挥正常的脏器生理功能。
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
阳气开泄则汗出,阳气内郁则汗闭。这里阳气有余是指病理性的阳气闭郁,不能宣泄而言,故身热炽盛,腠理闭而无汗。
阴气有余是指阳气虚,相对阴气有余而言。阳气虚则不能固腠理实皮毛,故多汗或漏汗不止,汗泄则阳气更虚,故身寒。午前发热为阳虚,午后发热在阴分
午前为阳,午后为阴。太阳平旦至午为阳之盛极,阳盛则不当身热,而今发热者为阳虚也。
午后是指太阳中午至日落,此为阴之渐盛时间,此时不当发热,若发热者当责阴之虚也。
背恶寒者阳不足也
人体腹为任,背为督,任为阴,督为阳,故背恶寒者当责阳气之不足。
昼热夜静者,是阳气旺于阳分;昼静夜热者是阳气下陷入阴也
昼乃白日为阳,夜为阴。若病人白天发热而夜晚静热退者,是说明阳气旺于阳时,故白天阳旺而易发热。
昼静夜热者,是指阳气下陷,移于阴分,阴分得阳气之炽迫,故夜热。阳邪陷阴故昼静,阳迫阴分故夜热。
素体阴虚,湿从热化
凡病人为阴虚体质者,易生内热,此谓阴不能制阳所致,阳邪亢奋,湿邪熏蒸,故而湿从热化。
虚阳迫津外泄为汗
虚阳这里指阳气虚弱,内迫津液外泄,因卫阳不固,外越而为汗。
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阳气旺盛则能卫护于阴,使阴气旺。若阳气虚则不能制约阴气,故阴气乃绝。
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
阳为机能,主热、主动。故阳气盛则能迫使人的神志逆乱、语无伦次、妄言妄语、甚则不避亲疏,使终日不饥而不欲食。
阴阳不通,两热相搏,乃化为脓
正常人体乃阴平阳秘,阴阳相济,不热不寒,不温不燥,使气血适应,贯通百脉,而百病无恙,此为阴阳通。若阴阳不通,阴不济阳,则阳邪亢,阳邪亢盛则又暗吸肾阴,而成两热相搏,阴阳无制,则气血逆乱闭阻,使肌肤血脉化为脓血。
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痈疽
阳气亢盛则为热毒,为火郁。营气不行则血瘀,血瘀而被热毒炽迫则发为痈疽。
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
阳盛是指人体内阳气盛旺,阳气盛旺则机能亢奋,活跃力增强,贯于四肢则肢体娇健有力而能登高。
阳扰于内,卫虚于外,故汗出涔涔
阳邪内扰则迫津外越,而又卫虚于外,肌表疏松,故汗液外泄,涔涔而不止
清阳之气日虚,浊阴之气日盛
清阳之气是指水谷化生的精微之气,这种气能内营五脏、传化六腑、外而主司二便汗液,使之正常排泄。若清阳之气日渐衰退,阳气衰则无力司内营五脏、传化六腑之职,使浊邪横逆体内,无宣泄之时,日渐壅盛,使生理态变为病理态。
阴虚则阳无以附
阴者凡指体内的营养物质,精津血汗也。若阴的物质极度亏耗,则阳气无奉养之根而飘离。
阳虚则悸,阴虚则烦
阳虚在人体内多指气弱,气弱则气少,气少则胆怯,怯则悸,使心神不宁。阴在体内多指精血,精血充盈,则心神得养,神态端庄自如。若精血亏乏,心无所养,神失所滋,故心情烦乱,情志躁扰。
清气在阴,浊气在阳,清浊相干,乱于肠胃,则为霍乱
清气是指营养机体,维持生命活动的水谷精微之气,故属阴,以五脏统之。浊气是指水谷糟粕之气,其中包括二便与汗液。正常生理状态下,二者各司其属,各遵其经,正常运行,生理相配,而又各不相干扰。若清浊相干,使当排泄的浊气而不能排,运行中的清气反受阻扰,此谓清浊相干,若影响胃肠则胃霍乱。
胸中阳气不足,则阴寒痰浊痹结胸中,而为胸痹
阳气是指水谷精微所转化的清阳之气,这种阳气能主司体内五脏六腑全代谢过程。若胸中阳气不足,肺失其所沼,宣肃失职,则阴寒内结,痰浊互生,痹结胸中,而为胸痹。
阳虚不能作汗
人体摄入的水谷气液,存于胃而输于脾,宣于肺而布散于皮毛。精英者化血化津以营全身,糟粕者化溲化汗以泄体外,此均乃阳气动力之功能。若阳虚不能鼓动中焦水谷精微之气宣发布散而为汗,此为阳虚津不能布,汗不能作,便不能排,溲不能利。阳虚不能作汗仅是其中一条,可举一反三,令达深悟。
阴愈枯,阳愈结
阴指体内生化的精津血的有形物质,这些若充盈则人健态。但根据脏腑功能失调,这些物质会不断减少,甚至枯竭,故医者当根据阴愈枯的不良生态,当及时调整,以恢复正常体态,如血虚当补之以肝肾,津虚则求之于脾肺。
阳是指体内元阳之根,在后天水谷的不断充盈下而形成的全身机能动力,这些动力处处可以体现,如小儿肢体的不断壮大生成、脏器一时不休的功能活动、汗液的排泄、小便的排出、大便的排泻等,这些有形与无形体内外的一切机能活动,全归属于阳,阳气彰则机能如常,维持代谢的形成。若阳气衰竭,气衰机能衰减,热能下降,能导致许多器官结滞不通,如老年肾阳衰则前列腺肥大,小便秘涩不畅。若中阳不振、气津不布、肠失滋濡、大便秘结不下,以及活动体衰、筋骨无力、行动迟缓、步履坚涩、语言塞涩、神志呆钝,均属于结滞不通范围,均当责阳之虚。
阳气日微,则浊阴踞守
体内浊阴之邪,久而盘踞体内变生百病,久不得消退者,当则阳气之虚。若阳气日渐衰退,体内机能代谢无力,会渐导致浊阴盘踞,形成致病物质。
治疗当以温通阳气,或阻阳化气,或补气升阳,振奋气机,促进机体内脏的代谢功能将浊阴消除。若单用开泄破散之品耗伤气阴,使浊者不去,而阳气更加衰败。若想消除浊阴病邪的盘踞顽疾,首当益气助阳,可伍开泄破散之品,但宜攻补兼施,以收捷效。
阳浮不潜,魂梦不安
阳是指体内命门之相火,相火即元阳真火,必赖少阴真火以济之。若元阴不足,浮阳不潜,而飘离于外,上扰少阴君火,而使魂梦不安。故当交通心肾、坎离互济,以真阴涵其真阳,以足少阴之水,交泰于手少阴之火,水火即济,浮阳得潜,魂梦令安。
昼则心悸是阳动,夜则气坠是阴亏
昼则白日属阳,若白天心悸的病人,多为阳邪亢盛。夜为阴,若入夜而令少腹重坠、睾丸疼痛,多为阴亏。
重阳者狂,重阴者癫
重阳者指阳中之阳也。若痰火扰心,而又心火独亢,此为重阳,是指病邪为阳,受病脏器亦属火热为阳,故病当狂。蒙石滚痰丸、涤痰清窍汤均属治疗重阳发狂之剂。
重阴为阴中之阴,肾阴亏涸,肾精不足心血亏虚,血虚则不能养神,精虚则不能化血,精血互亏,心肾不能互资,神气飘离,精神逆乱,而发其癫。
癫与狂不同,癫者喃喃自语,喜笑无常,语无伦次,静而不躁。狂者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怒骂不休,狂躁不安,或赤身裸露,不避亲属,故曰狂者发于阳,重阳则狂;癫者发于阴,重阴则癫。
热久不退,乃阴亏无资作汗
热者阳也,必赖阴以济之,凉以清之,寒以泄之,而其热自退。若用寒凉之剂而热仍不退者,当责阴亏,阴亏者津液虚乏,无作汗之能,必鼓舞胃气济阴作汗,使阳从汗泄,热自消退,即济水成舟之法。
人的阳气旺,邪随火化而归阳明。阳气虚,邪随湿化而归太阴。
阳盛体质的病人,因为机能亢奋,凡病邪侵袭体内,多归阳明胃腑成阳明经证,或阳明腑证。经证者为无形之热邪,弥漫三焦,表现为气分热盛,当以白虎汤清泄,气分则愈。若素禀阳气虚病人,机能衰退,邪气侵袭人体,多转为寒湿,而归入太阴脾经,治疗又当温中散寒,化湿助运,如小建中汤或附子理中汤,使病情向愈。
昼发热而夜安静者,是阳气自旺于阳分
病人白天发热而入夜则安,其病邪多为阳邪,因阳邪旺于阳分,故热在白昼。
昼安静而夜烦躁者,是阳气下陷于阴中
病人白天安静而入夜烦躁,是体内阳邪不在阳经而转入阴经,此为病情加剧。阳邪当旺于阳时,若阳邪不旺于阳时者,乃为阳陷入阴,说明病邪深入。
昼夜发热烦躁者,是重阳无阴
病人白天黑夜身热而烦躁者,是阳邪过盛,阴气消亡,重阳则无阴,多主危证,阴阳隔离,无相互依存,失于制约关系。
夜恶寒而昼安静者,是阴血自旺于阴分
病人每入夜而恶寒,天明则安静,是阴血旺盛的缘故,循阴经而无旁达阳经之力。
夜安静而昼恶寒者,是阴气上溢于阳中
病人夜间安静,每至清晨而恶寒者,是阴邪过盛而溢于阳经。
昼夜恶寒是重阴无阳
病人白天黑夜总恶寒,是体内阳气衰微,寒邪独居的表现,提示病情加剧,阴阳离诀之先兆。
邪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
病邪由六淫而侵犯人体者,乃为阳邪所受。病发于七情饮食起居者,乃为阴邪所受。阳邪受之当责以天时气候,阴邪受之当责于人。受之于天者当以表散发越,受之于人者当和七情、调饮食、平气血。
病日轻夜重者皆属阴邪
阴邪伤人,多占阴时而病剧,故夜重者多为阴邪,日重者多为阳邪。
诸阳为狂,诸阴为癫。阳气衰者为狂,阴气衰者为癫
病狂与癫,成因各有不同,狂者发于阳,癫者发于阴。病人痰食火郁,阳邪内羁,扰动神明,使精神不能自制,躁动则为狂。若寒凝阴结,气闭不宣,络瘀不通,机能抑郁则为癫。
若阳气衰极,阴不配阳,孤阳无根,亦可发为狂,但前者为实,后者为虚。
若阴气虚极,阳无所济,孤阴独守,亦发为癫,但前者为实,后者亦为虚。
阴阳气不相顺接是为厥,厥者四肢逆冷是也
厥者逆也,多为急剧突发之证,多源气血郁闭,经络阻滞,阴阳之气不相顺接而致,症见四肢逆冷,或撒手遗尿,神志昏蒙,或两拳握固,皆不知人,均属厥证之成因。
阳胜夜恶火光
凡阳气亢盛之病人,如面红耳赤,气促胸闷,烦躁不安,此病人多在夜间畏火怕光。
阴虚损在形质
凡阴虚病人,多为有形物质方面的损耗,如血精津液的亏耗而导致阴虚。
正虚浮阳上扰,则目视畏光而作胀
正,这里指人之本,元阴元阳之根,维持机体生命的根本生化之源泉。若本虚则阳气不能潜藏,不藏则浮,浮则上达五官孔窍,故令目视畏光而作胀,此为阴不守则阳不潜也。阴质亏,则阳不附也。
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
阳气,为机体的热能,由机能所化,使体内物质转化为动能、热能。若阳气不彰,其道不通,故热能难以温煦体表,故身冷。
阴气,这里包括阴精、阴血。阴血以充脉,阴精以充骨,骨骼经脉赖此阴气以滋生。若阴气不通,阴精阴血闭塞其路,或精血极度亏乏,筋失所滋,骨失所荣。

$ X2 F" ]( K9 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fwbfutqk 发表于 2023-11-20 20:17:39 | 阅读全部
fwbfutqk 发表于 2023-11-20 20:137 T( N( e  {: J* |
胆胆为清净之府,内寄相火胆为中精之府,内蓄胆汁,而主决断。胆汁之外溢、疏化,入脾胃而助消化,入肝经 ...

3 k/ |9 U" a* a5 d. W
气血
壮火食气
壮火是指导致火热病的一种热邪,这种火能损耗人体气血津精。
劳则耗气
人体过于劳碌,超过限量的运动,多损耗机体正气。
气聚则生,气散则死
人之所以生,生命之所在,乃气聚血盈、机能正常活动所致,由于气聚血盈而产生的机能则为生命。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人体摄入水谷之精微,转化而为血,而血与津与液与精,均同出一源,皆水谷所化生。若血虚则津液必亏,血虚又能导致津枯精乏,故血、精、津、液之间均有互为化生的关系,充者均充,亏则均亏。
血气少者属于心
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管血液的源泉能动力,故心气衰则血行运迟,营运窍络不足。若心气充盈,血液运行有力,贯注百脉,旁达六经,五脏六腑器官均得滋养,而健通和畅,必衰则血衰,血衰则气少。
淤血不去,则新血不生
体内之血液,始于水谷,化生于脾胃,在心之运行,脾之统摄、肝之调节的正常生理态下,而运行不息,营运全省,维持生命。若其中主管血液的脏腑及器官发生病理障碍,则血瘀阻凝滞,使血液不能正常运行,影响了新血的生成。
气血亏损,腠理不固,外风引动内风
凡患肝风失制而引起的抽动、震颤、麻痹等症,其导致成因多由气血不足,腠理失于致密,则外风侵入,诱动内风发作,内外风相召,则发本病。
气虚不能托邪外出,血虚无以流通脉络
患者若肺气虚,毛窍不闭,风寒之邪侵袭则导致表寒病证,此乃气虚不能使津液作汗外出以祛病邪。
又如久患疮疡痈疖,日久而不能愈者,反致毒邪内陷,多源气虚所致。
若血虚不能充分营养肢体脏腑经络,而发生各种失血病证。营血亏耗,不能营养经脉
营血不足,经脉失其滋濡,能导致肢体麻木、疼痛、痿软,甚至痿废,因体内诸经百脉的络属,均赖于营血的滋养,若营血亏虚,故百脉失养。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肝主升发,气宜调达,若怒之过甚则伤肝,肝气逆,则升发太过。
喜为心之志,心气和,情志悦则喜,喜则气得舒和。
悲为肺之志,若心情苦闷,忧思不解则气逆,逆则壅塞,胸满气闷,必发为悲,悲则哭,哭则气消。
惊为肾之志,若惊恐过甚则伤肾,肾精暗耗,影响气血的生成与调节。
思为脾之志,思则伤脾,影响脾机的运转,脾失运,则水谷代谢发生障碍,气机不利。
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
忧愁思虑则伤脾,脾局中焦,为上下气机交泰之枢纽。若脾虚则中焦不和,气机失于通调。
心气虚则悲,精血不足则恐
心气虚则导致肺气虚,此为火能刑金,肺气虚则悲,故曰心气虚则悲。
精血不足,则导致肾精不足,肾亏则恐,故曰精血不足则恐。
气泄则津枯,津枯则痰滞
气是机能,水谷通过机能则化津化液。气泄则机能衰减,无化气液之能,故津枯。津乏则为痰,痰粘则滞。
新病在经(气),久病入络(血)
病初发多居人体浅表部位,或上焦,多为气分受病。久则病情深入,扰及血分,而导致血分受病,血受病则络瘀,气受病则经塞。
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暴厥
肝为风木之脏,又为藏血之地,体阴用阳。今肝血不足,体阴欠乏,阳邪独亢,气机浮越,上充官窍,扰动神明,则为暴厥。
本条是指肝阳妄动,由肝体不滋、化火生风、横窜窍络所致,其病势猛,发作迅速,故曰暴厥。
清气在上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飧泄又名大卡泄,是指精气大脱,神无所主,气脱之危候。清气是指水谷精微之气,当下摄于肾,滋养先天之根,元阴元阳充盈,则机体健,免疫力增强,百病无恙。今水谷精微之气不能下摄于肾,盘踞上焦,成上实下虚之局,故发为飧泄。
浊气是指水谷糟粕之气,本应顺肠腑而下行排出体外。而今此浊气不下行而反上逆,致中焦失和,气机上攻,作呕作喘,呃逆频发,胸腹坚满,而发 胀。
血去则阴亏火旺,火旺则肝风暗动
血精津液为阴,血衰血少则阴亏,阴亏则阳邪无制,火邪旺盛,肝木炽焚,则风阳妄动。
气血不足则觉寒
血充则气实,气实则机能健旺,机能健旺则少火生,故体温而不知寒。若气血衰,机能活力低下,少火不充,不能温煦机体,故觉寒。
发病于气,受病于血
凡病发于气者,有气虚、气逆、气陷、气乱等,而最终导致血分受病,如血虚、血瘀、血脱不固。
阳气痹阻则血行不畅
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阳气痹阻则气机凝敛,故血行不畅。
血倒行者因乎气,气逆则血溢
病患口鼻出血,血从上窍而涌出者,多源气机不降(肝气上逆或肺气上逆),血随气涌,则为出血。故曰血倒行者因乎气。
气平则血静,气逆则血上逆,故曰气逆则血溢。
劳则气提于上,静则气陷于下
劳碌过度,能导致气血暗耗,气血虚则无根,不能下摄于肾,故曰劳则气提于上。
静是指情志舒和,幽静安歇,能使气机下降,归于丹田,能保精养神,延年益寿。故曰静则气陷于下。
心郁化火,肝郁化气,气火扰动,血即上溢
心为南方离火,肝为东方风木。心情不畅,郁而气结,能激发内火伏动。肝郁气滞,气机郁阻,气有余便是火,邪气亢盛,火自内发。肝火与心火相并,气火互助,扰动血府,迫血上溢,而形成各种出血。因心与肝均为血脏,血脏者宜清、宜凉、宜静、宜和。勿火、勿热、勿风、勿动。因心郁化火,肝郁化气,而失去了血脏的生理平衡状态,故气火交阻,迫使血液逆经而外溢,导致出血。
静则病加,动则稍安,为气血郁阻
凡病者静而和,动而甚者多虚,气血不盈。静而甚,动则安者,多气机壅塞,血瘀络阻之证,多实。故静则病加,动则稍安,为气血郁阻之证,此为实证。
气泄中虚,最防客气入侵
气泄这里是指元气虚脱之意,其因有三:一,气随液脱。是指大汗亡阳,或消渴溲频,多导致气泄气虚。二,气随血脱。多见女子崩中出血,或外伤出血等,导致中气虚损,元气暗耗。三,气随精败。多见于肾炎、肾病、蛋白精微大量流失。或男子梦遗、滑精早泄,均可导致精败而气脱。鉴上述三者,均为气泄中虚之例,此时最戒六淫八风侵入机体,因人体虚不受邪,今正值体虚之时,若邪气入,久客而不去,导致虚损顽疾,虽细心医治,但难求治愈之机。
左瘫属血虚,右痪属气虚
瘫痪即肢体痿废,软弱无力,甚则不能动弹。病发于左,左为心脏所居,心主血脉,其脉应于左肢而见寸口人迎。右则为肺所居之处,肺主气,故脉见于右肢气口。故左瘫者当责病在血分,经络郁闭,血行受阻。右侧则当考虑气虚鼓动血液无力,使络脉瘀阻。治疗左者以补血养血疏气为法。右者当补气养血,增强血流量。前者为人参养营汤,后者为补阳还五汤。前者重用人参、三七、当归,后者重用黄芪、丹参、当归。
气不收纳则喘而汗出
气,呼出在肺,吸入在肾。若肾气不足,气吸入则肾不纳,故作喘。肾气虚则导致肺气虚,肺主皮毛,虚则皮毛不敛,腠理不闭,故汗出。
血不足则大便燥而秘
便燥而秘,其因有三:一、津不濡肠者燥,二、气虚排便无力者滞,三、产后血虚或失血过多,营虚津乏者结。燥滞结均属此例。本文是指第三条,因津血同源,血亏则津不足,津不足则液乏,不能下入大肠,故便燥而秘。
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
气是指邪气,乃外犯风邪之气,非指水谷精微之气也。邪气入侵,首犯皮毛,毛窍闭塞,身热无汗。肺气壅塞,宣发不能,故喘咳上气。
不足亦指气不足,但指水谷精微之气,因中土虚弱,水谷不化,精气衰乏,土不生金,金气亦虚,故息入少气,亦喘满而发。
二者一为邪气盛,二为谷气衰,均能导致喘咳气逆之证。
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血有余,是指肝血充盈,宜激发机体机能活力亢进,故易怒。若肝血不足,血不养肝,多源于肾精不足所致,此为水不涵木,肾虚故恐。前者是指肝血足,后者是指肾精亏。精血同源,故亦可以血而论。
气郁生痰,血虚生风
这里气与血,是指肝气与肝血而言。若肝气郁结,郁则化火,火动侮肺而生痰(肝火犯肺)。若肝血虚,肝体不足,肝用必亢,亢则生风,风阳妄动,诸病丛起。
前半句是指肝经实证,后半句是指肝经虚证。前者宜疏宜伐,后者宜滋宜补。疏伐者乃开泄肝之用,使气机调畅,升发有度。滋补者乃滋养肝体,柔肝养阴,使肝血足,疏泄有度。二者并进,可使肝体实,肝用虚,阴阳协调,百病无恙。
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
正常的水谷之气乃生少火,为人体营养所需。如少火过亢,化为壮火,轻则为气,气盛有余便是壮火,壮火能腐蚀机体气血,暗耗精津,发生多种病变。若水谷精微之气欠乏,致少火不足,则气衰,机能低下,活力降低,故出现肢冷不温,便溏溲清等寒象。
血虚生风,血燥则急
血虚是指肝血不足,肝血虚则肝阳上亢,阳亢则生风,此属肝阳化风之例。若肝血虚,血虚则燥,血燥则不能荣筋,筋失滋荣,则痉挛、拘急、抽搐。
络虚则痛
络者,经脉之旁支也,经血养络则络和。血不养络则虚,络虚则气滞,气滞则血塞,塞则不通,不通则痛。
气虚则倦怠无力,血亏则肝无所养
气,这里指脾胃之宗气,是人体活动的能动力。脾统四肢,中气虚则活动机能低下,四肢失其宗气的充养,故倦怠无力。
血,是指心血,心血不足,肝血无所藏,故肝失滋养。
血虚之体,肝阳易升
素体血虚之人,多致阴虚,阴不制阳,阳无所潜而妄动。
气滞则血凝,气郁则痞闷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根,气是机能,血是物质,血的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瘀则凝。
气郁多指肝郁气滞而言,郁则本气横,横则克土,土衰失运,故痞塞,塞则闷。
血虚则发落
发为血之余,血充盈则发荣,血虚则毛发失荣,故枯焦而落。
血不归肝则不卧
肝藏血,指肝有支配血液旁达四肢,而发挥不同效应。血在四肢、在脑、在机体关节皮腠,均能发挥能动力做工,此时则人精气旺盛,无疲劳感。若肢体处于休息状态,血液因不使用而归肝。
血不足,气有余,有余便是火
阴血不足,阳气独亢,阳邪过盛而生火,全文是说,阴血不足,阳邪无制,阳气独亢变化为火。
血动则气亦动
血动是指血的损耗,如失血,血液猛然丢失,都为血动。血液的伤耗,直接影响气机的衰败。
气实者气粗而喘,血实者血瘀而痛
气实是指邪气实,邪气亢盛,上迫于肺,使肺气壅塞,故作喘。
血实是指淤血实,血流滞塞,瘀络阻经,故疼痛。全文的气与血均指病邪。
气并于阳,血并于阴,则为痉厥
气与阳并,阳气独亢。血与阴并,阴血凝滞。阳亢则血无以制阳,阴盛则气无以和阴,形成阴阳格局之势,故发为痉厥,使人一过行精神意识丧失。
气虚生痰,血滞成瘀。昼发属气,夜发属血
气虚则水湿不化,聚湿而为痰。血滞则血行迟涩,涩而成瘀。
凡病白天发作较甚者属气,夜间发作较甚者属血。病在气者则肢痛,病在血者则肢麻。麻为血少,痛为气衰。
百病多生于气,表虚为气散,里滞为气阻
气能产生百病,气在表,多为气虚,表虚自汗。表虚外受风寒等证,均是表虚气弱、气散而不固、腠理疏松之因。
若气在里,指气在脏腑胃肠,多因气滞而塞,使气道不通,导致脏腑发病。
气虚血脱,气足血固
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母。若气虚则血失统摄,致血不循经,滑脱而外溢,形成失血证。此时只有益气,元气盛,中气足,才能使血有所统摄,血得统摄则固,固则循经而不外溢。
淤血不去则新血不生
淤血者经络中之败血也,此血多为离经之血,阻挠血液的运行,阻挠气机的通降,影响气机的召著及能量代谢、气化的生成,故阻挠了新血的生成。若想促进新血生成,就得消除淤血在经络中的障碍。
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往来在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但痒也。
瘙痒一证,多源气血风相搏而成,多体虚而受之,体虚则受风,风乘血则腠理不和,气与血搏则营卫不调,故痒疹之始成也。
血衰则发衰,血热则发黄
发为血之余,源于脾而始于心,若脾健谷气充则心血盈,血气盈满,上滋毛发则发荣而泽。若血衰,发失滋荣,故发衰,呈现焦枯不泽之貌。
若血热乃为血中伏火,火灼阴血。血热则上荣毛发,无滋润之功,乃增耗津灼液之弊,故发黄。
血不行则结瘀成积,气不行则留饮凝痰
血不行则成瘀,瘀留经络脏腑多成积聚癥瘕。气不行则水不化,水留则为饮,饮凝而为痰。全文说明积与痰的形成,积为血结,痰为饮积。痰多源于气滞,积多源于血凝。
气去则阳衰,阳衰则寒从中生
气为机能,气不足则机能减退,机能减则活力衰,活力不足阳气亦衰,阳衰即机能中的热量降低,故寒从中生。
失血之后,淤血留滞作痛
大出血的病人,因营血骤然亏耗机能下降,中气亦微,此为气随血脱,气微则血滞(气推血无力),滞则瘀,瘀则不通,故作痛。
气虚则肩背寒,少气不足以息
这里指阳气虚衰,温煦肌腠无能,故肩背寒。气虚故呼吸不自如,有张口抬肩喘息之势。
血去过多,气必上逆
血为气之根,血流失过多,气无所附,故气必上逆。此为血虚气浮,乃无根之气上充而为逆也。
病多一日则气虚一日
病邪能耗伤气血,故病多一日则气会损伤一日。
童年泻血是饮食不调
小孩在幼年之时如有大便出血,一般多是肠风,血多鲜红,随便而下,但并不多。其成因多由儿童不慎饮食,生冷不调,饥饱失度,致使胃肠功能紊乱,肠膜受损,便血乃成。
自觉冷者非真冷,皆气痹不通之象
患痹证病人,常感冷风袭腠,寒气逼骨,此乃非真冷也。皆由风寒湿之邪郁闷气血、塞滞经络,使真阳之气不能通达皮腠经络,故感冷而非冷也。
气虚不能传送,液耗不能濡润
人体血液的运行,二便的排出、汗液的排泄,均赖于气的推动。若血行迟缓则成瘀,小溲余沥则为隆,大便滞涩则为秘,究其因均源气虚不能传送所致。机体的滋濡、筋脉的营运,五官九窍等孔窍的润泽,均由津液供给与滋养,若液耗则不能濡润。
六气能使人失血,不独一火
六气指六淫之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均能导致人体失血,非独火也。如风盛则燥,燥则干,干则耗津伤血。寒则收引,寒能伤气,气伤则血暗耗。湿则沉重粘滞,阻挠脾机运转,影响血的生成。燥则耗津动液、津血同源、液枯津乏、血亦虚。暑与火同出一源,能耗津伤液动血,迫血妄行,导致出血。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喜为心志,怒为肝志,喜则心悦,悦极则悲,悲则哭,气随哭泄。怒则肝气横,肝郁则气结,故曰喜怒伤气。
形,这里指体内有形之物质,如血津液阴性物质,这些物质即恶寒又恶热,寒则凝泣,热则耗伤,故曰寒暑伤形。
气弱则饮食酿痰
痰本水谷精微所化,乃病理产物。水谷精微本应转化为血,今不化血而化痰,此当责于阳气之衰,气衰则气化机能低下,不能使水谷精微蒸发气化,而留至少数残留部分皆以为痰。
气燥则清窍不利,两耳失聪
气指机能,燥指热邪。机能衰退,热邪亢奋,上干清窍则不利,故两耳失聪。
血去则肝虚,怒火则木动
肝藏血,肝赖血的滋养而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血去,是指失血,血去则肝失荣,肝木独亢,肝木失滋乃体阴不足,怒火暴涨乃体用亢奋。
卧则气闭而湿聚,醒则气行湿散
久卧伤气,卧则气机闭塞,故曰伤气。气伤则湿不化,不化则聚。
是指人醒起床行动,气机逐渐调畅,故曰醒则气行湿散。
浊气不降则清津不升
气机的代谢,清气上行、浊气下降,乃为生化规律,徐徐无穷。若浊气不降,如二便糟粕不能排出体外,直接影响体内的水谷代谢,阻挠了清气的上升,而发为病证。
脾胃不足,皆为血病
凡各种血病,如血虚、血瘀、血热、出血等病证,均源于血液的化源及气的生成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血的化源与气的生成,有赖于脾胃,中焦健则血旺(脾为生血之源),脾气壮则能摄血,脾阳健则气充,气旺则血行有力,反之,脾胃不足,血病丛生。
气血不足则经络失养
人之经络,纵横交错,网布全身,是输送营养物质,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独特系统,这个系统又靠气血的滋养方能发挥效用。若气血不足,则经络失养,诸病由之而来。
气滞则里急
气顺则和。气滞则窍络阻闭,闭则塞,塞则里急。
气清则鼻通,气热则鼻塞
气,指清气而言,是肺司呼吸之气,肺为清肃之脏,又称娇脏,不任受邪,若肺不受邪,气清则鼻通。若燥邪、火热之邪上干于肺,则气热鼻塞。
卧着肢节作痛是血中之气不行
凡病人肢体关节疼痛,动而痛者多为虚证,气血不足,肢体关节失荣。若卧而痛者,多属实证,血瘀气滞,经络阻塞所致。本文所言血中之气不行即指气血滞塞。
营血不足,络脉空虚,故诸痛俱作
周身肢体关节疼痛,属虚者当补,属实者当伐。今营血不足,络脉空虚乃为虚证,因关节窍络无精血之滋养,故作痛,治当补益。
血虚则麻,营虚则痠
肢体关节窍络均由营血滋养,活动方能自如。若血虚,经气不充,血不能营于四末,肢端关节欠滋,故麻。
营气虚,血生化不足,活力机能下降,故痠。
诸痒为虚,血不荣也
病人周身瘙痒,十居九虚。营卫之气虚弱,皮腠失于滋养,则风气乘,血虚风袭,诸痒而作矣。
诸病多生于郁
发病之因非郁之一端,属七情者多为郁证,郁其病根于肝,基于心,肝郁气滞,心情不悦,而情志失调,气血逆乱,诸恙悉作。
血不荣筋,寒湿下注阳明经络而成痹
凡痹证形成,均为虚实夹错之证,虚者本虚也,本于气血,气血不足,经脉空虚,筋骨失于滋荣,虚不受邪,寒湿乘虚而入,直入阳明,达于四肢,关节受病而痹证成也。故治痹扶正达邪至为完善。扶正即调补气血,达邪即散寒除湿祛风,标本兼治,是为上策。
喜怒忧恐,耗伤元气
喜怒忧恐乃七情所为,喜则气散,怒则气结,忧则气逆,恐则气乱,故曰耗伤元气也。
气分愤郁,嗳为不爽。血分耗夺,便为不通
七情过极,愤郁不解,气逆而上,发为嗳气,作呃作呕,吞酸等,阻挠气机下行之势,故曰不爽。
久病热病,或外伤出血,均能耗夺营血,血虚生燥,津液枯涸,大肠失滋,则便塞不通。
气虚则小便数,阴虚则小便难
若元气不足,不能摄纳膀胱之气,致膀胱失约,小便不固,则数而频作。
阴虚指肾间元阴不足,阴不足则阳动,阳邪急迫,扰及尿路不通,小便不利,点滴难下。
气虚湿胜,痰清而白
中气不足,湿邪不化,凝滞为痰,此为寒痰。故清白。
气虚则不能化生津液
阳气不足,腾化无力,水谷精微失于升腾,故津液不达。
痰湿则气阻,气阻则气滞
痰湿阻塞气道,故气阻不畅。气阻则气滞不行,故又曰气滞。
志愿不遂,气郁生痰,扰及包络而成癫
志者志向也,愿者愿望也。本人奋发努力,而难以达到自己的愿望,致使心愿不遂,内生痰郁,痰气互结,扰及心神,心包络受病而成癫。
血症之由,动者多由于火,火盛则迫血妄行;损者多由于气,气伤则血无以存
血证多指血行逆乱,动血出血,其成因多系火所为,火盛热炎,血受蒸发,而离经四溢,形成诸失血证。
若血液不由热邪所迫而出血者,当责气之虚,气虚则血失其统摄,亦能导致出血,此谓气伤则血无以存。
气虚则血无以生,血虚则气无所附
有形之血乃生于无形之气也。气能生血,是指水谷精微的代谢转为血液,均赖于气机的推动与蒸化作用。若血虚,气机则无所依附,漂越于外。
肝虚则血病
肝为血藏,肝病多源血分不足,如肢体震颤,阳邪亢盛,为肝血肝阴不足,阴不制阳。筋脉瘛瘲,筋络抽搐,爪甲枯萎,多为肝血不荣。
惊而动血者属心,怒而动血者属肝,忧而动血者属肺,思而动血者属脾,劳而动血者属肾
出血之症,血溢脉外,失其束约也。五脏之志皆能动血,惊而动血者多源心不主血,怒而动血者多源肝不藏血,忧而动血者多源气(肺)不行血,思而动血则多源脾不统血,劳而动血者多源肾不藏血(精)。
蓄血在上则善忘,在下则如狂
蓄血即瘀血,离经之血,瘀滞脉络,上行则扰及神明,意识不清或健旺。下行则扰及肝肾,肝为风木,宜怒宜狂。肾为亥水,亦恐亦惊,故多发狂越之证。
血得热则妄行,得寒则凝
血受热即热邪伤血,则迫血妄行。寒邪伤血,寒主收引,则血寒而凝泣。
先痛而后肿者气伤血也,先肿而后痛者血伤气
痛在气,肿在血。若先痛而后肿者乃气病伤血。先肿而后痛乃血病伤气。
致呃之由总由气逆
导致呃逆之原因多为胃气上逆、肠气不降所致。胃肠之气乃浊气也,以下行为顺,做矢或做腑气排泄粪便而用。
诸失血后多令面黄
面者乃足阳明胃经之外荣也,胃乃水谷之海,气血化生之源,气旺则血充,血充则面目红润。若因诸失血,血失过多,经脉不荣,络脉亏虚,故面不荣而黄。
血气结聚,不可解散,其毒如蛊
蛊是指腹腔内有症瘕积聚结块,久之不消,而致腹部隆起,青筋暴露,而成蛊毒。今为肝硬化腹水之列,其根由多源气滞血瘀。气血互结所致。
血虚则肝燥,肝燥则多怒多惊
肝为血脏,亦为藏血之地,赖于血液的滋养,使体柔而和,情态正常。若血虚肝失滋荣,肝体欠滋,肝用偏亢,阳邪暴涨,故多怒多惊。
久病由气入血,痛势如刺,固定不移为有瘀血
患者凡疼痛一证,有源于气滞者,有源于血瘀者。气滞作痛,游走不定,痛无定处。血瘀作痛者,痛如针刺,固定不移。故疼痛当分气血,久病由气入血者治疗当以活血化瘀,兼以理气,不可治气而丢血。
痰涎随气而降,无处不到
痰为有形之气,气为无形之痰,痰随气升,横窜脉络,无处不至。
气盛上涌则喘
气随痰升,痰随气至,气盛上涌,阻塞肺络,故肺失宣肃而喘。
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
上盛指肺气盛,下盛指肠气盛。肺为华盖,居五脏之上,故上盛则气高。肠为传导之腑,若肠腑不通则下气盛,盛则气胀。
行走多动筋
活动多者超过其度,有远行久行,多伤筋。动即伤之意。
多言伤气
善多言谈论无休者多伤气。气指中焦之气。
脉络中气血不和则痛
凡脉络不和,多源气血不调,不调则滞,滞则塞,塞则痛,不通则痛之理也。
痛起肩胛是为络虚
病者痛在肩胛,,多属气血不足,络失滋营(养)。
血虚则风动,血着则不通
血虚则不能涵阳,阳动则生风,故曰血虚则风动。血着是指血滞血凝而言,血滞故不通。
血虚则络痛
肢体上下,经络之滋营及正常运行,全赖于血液之供给,若血虚则络失营,导致络脉空虚而作痛。
百病昼则增剧,夜则安静,是气病而血不病。夜则增剧,昼则安静,是血病而气不病
凡病昼剧者属阳,夜剧者属阴。阳病气,阴病血。
少壮寐而不寤者此血有余而气不足。老人寤而不寐者此气有余而血不足
年轻人睡眠不佳、不能安卧者多为血有余而气不足。老年人睡眠不佳,多为气有余而血不足,故曰少壮则伤气,老年亦伤血。
难产之人,多是气虚
凡产妇滞产而不顺利者,多由气虚所致,气虚则机能衰退,无力推动婴儿产下。
诸痒为虚,血不荣也
凡久病虚劳,肢体宜瘙痒,多为气血不足,血不养营,营不和卫。
血出于心,断无成口之多
血液由心主之,若心不主血,则血易壅于四窍,如大口吐血之多。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
目为肝窍,肝赖血以滋之,若肝血虚则目无所视,反之,若久视必耗其肝血。
气出于中焦,水谷化生而来,指水谷之气而言。若久卧或好逸恶劳,使胃肠气机滞塞不利,失于通泰之职。
气脱者目不明,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
由久病伤气,或由失血气脱,使气血不能内养于肝,外滋窍络,故目不明。
失血大脱,面部血管失其滋荣,故色白,夭然不泽,皆为血亏脉空虚之故。
筋脉无血荣养则足痿脉挛,动则作痛,卧则抽掣
筋脉为肝之所统,赖肝血以滋之。因肝血不足,不能滋养筋脉,故呈现筋痿脉挛,动则作痛,卧则抽掣,均系血不荣筋之征。
暑必伤气
暑为热邪,热必耗阴,阴虚则津乏,津乏则气败,故曰暑必伤气。
痰阻则气郁
气和则顺,气滞则塞,气阻则郁。因痰气内闭,阻塞气机,故气郁。
+ u# _% R0 |5 \+ O4 N& F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fwbfutqk 发表于 2023-11-20 20:20:03 | 阅读全部
fwbfutqk 发表于 2023-11-20 20:173 B: C9 M0 k! [6 Z+ A% x
气血壮火食气壮火是指导致火热病的一种热邪,这种火能损耗人体气血津精。劳则耗气人体过于劳碌,超过限量 ...

; v1 R$ \* V" P/ s  \
营卫
营气不足面色青,卫气不足面色黄
营气即营血,心以主之,脾以统之,肝以藏之。今营血不足,肝失所藏,故面色青,青乃肝经之本色也。
卫气指脾肺之气,中宫之气不足则金失滋荣,呈现于面部而成黄色。
营虚生热,卫虚生寒
营虚即血虚,血虚则内生热。卫虚即气虚,气虚则生外寒,说明了血虚与气虚的见证不同。血虚即物质的损耗,致阴虚而生内热。气虚是指机能的衰减,致阳虚则生外寒。
营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营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
营主血,血不荣筋,筋不盈络,故肢体麻木不仁。卫者阳气,阳气虚则机能衰退,故肢体关节痿废无力则不用。若营卫气血俱虚则不仁而且又不用,一身肌肉不消,而动作活力全无。
营卫两虚者嘈杂动悸
这里指心脾两脏而言,心主血,心血充盈则神情稳定,心血虚则心冬悸。脾气衰则胃不和,不和则嘈杂吞酸、嗳气频作也。
卫气涩而不行则不仁
中气虚,土不生金则肺气弱。肺脾气虚,运血无力,血不能滋濡肢体关节,故不仁。
经脉
冲任亏损则经事不通
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皆隶属阳明,阳明气衰,则经血不足,地道壅塞,经事不通。
冲任有病则乳汁不足
妇人两乳属厥阴,厥阴乃藏血之地,故统摄冲任两脉。肝虚则冲任病,病则乳汁化源不足。
任脉湿热发为黄带
任脉起于中宫,脾统之。湿热交阻,韵结脾胃,故带下黄色。
冲任虚损带下纯白
中虚脾寒,冲任必衰,气虚阳微,寒湿不化,故带下清冷而白。黄带多为湿热,白带多为虚寒。
冲任气虚发为漏胞(流产)
冲任隶属阳明,而根系于肾,肾主胞胎。肾虚则不固,中虚则不摄,故曰冲任气虚发为漏胞。
任脉为病,其内苦急,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
任脉其经脉络属肝肾而脾统之,肝肾虚损,精血必枯,筋脉失荣,抽搐挛急,故曰苦急。
少腹属厥阴,厥阴经寒,男发七疝,女子带下甚者瘕聚病发,故治疗当温通任脉,温肾养肝。
冲脉上冲犯胃为郁
冲脉起于太阴,终于阳明,络属少阴,故阳明气逆,气上冲心,犯胃为呃,多属冲脉失和,郁而上犯所致。
月事不以时,责之冲任
女子不月,或室女经闭,月事不以时下,当责冲任失调,冲任者乃少阴、厥阴之主也,故益元养肝,赔补精血,疏通气机,肝体柔和则气疏情和,经行有度。
冲脉为病,逆气里急
冲为血海,络属于肝,肝气顺和疏条则冲脉泰和。若肝郁气滞,气随血逆,血随气生,则病气逆里急。
带脉为病,腹满腰溶溶若坐水中
带脉绕腰一周,状若玉带,能束约百脉。若带脉为病,失其束约之能,故腹部胀满,腰无所系。溶溶形容坐水中之态,漂浮不定,腰酸无力之感。
冲气攻痛从背而上者是督脉主病。从腹而上者是冲任为病
督脉沿脊而行,任脉循腹中线而降。凡病人气攻作痛,沿脊背而行者,属督脉为病。沿腹中线下行者,为冲任为病。
督虚背脊痛
精血不足,不能上贯督脉,则成督虚证,督虚则背脊筋骨失荣而作痛。
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哭心痛
阳维为太阳膀胱经络属之经脉,故病属外感而苦寒热。(苦寒热:苦,忍受痛苦之意,因寒热发作难以忍受。)
阴维亦为奇经八脉之一,上系于心,下络于肝,为络脉的旁支。心痛,病发于心,而起于肝,肝肾欠虚,阴维欠润,故曰苦心痛。
奇经八脉发源肝肾,肝肾伤八脉失养
奇经者非正经为病,奇做异字解,有异于正常的经脉,故曰奇经。奇经有八条脉,督、任、冲、带、阴蹻、阳蹻、阴维、阳维。此八条脉均发源于肝肾,赖精血以滋之,赖元气以培之,赖厥阴风木之气以疏之,是沟通机体上下内外,连结诸微络、浮络、孙络为一体的络属系统。故肝肾虚则八脉失荣,肝肾壮则八脉盈盛。
冲脉生病,由少腹上冲,不得前后
冲脉起于少腹,为厥阴所主,故本经自病循少腹上逆,气上冲心。有时循督脉而行,沿背脊而上。
疝属督任病
疝气,本病其病机多属肝经寒凝所致,肝寒气结,血脉凝泣,不能上贯督任二脉,督任之气失于通泰,滞留沉降坠下而为疝,治疝有三要:一、暖肝,二、养心,三、通督任。
督脉为病脊强反折
督脉沿脊而行,督脉为病,气血不能贯注脊背,关节筋骨失滋,故脊强反折。治督重在化瘀散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内风消散,脊柱强直,角弓反张,抽搐挛急等内风作患,皆可消除。
脊强为经气阻塞
脊强而厥,此为刚痉,多为经气不利,气滞络阻所致。
阴蹻为病,阳缓而阴急。阳蹻为病,阴缓而阳急
阴蹻为阴经脉之总司,阴脉胜,阴以胜阳则阳气缓,阳缓故阴急,此为阴阳极端失衡之病证。
阳蹻为全身阳经之总司,阳邪亢盛则为病,阳病则阴缓,阴缓无力不能济阳,故阳急。
久病饮食如常,非脏腑之病,乃由经络继及络脉
病有内脏而起者,经络而发者,气血逆乱而生者,亦有津液失调者,均能发病。此例病潜日久而不愈,但饮食如常人,此说明了非脏腑之病,乃由经络所病也,经络始于气血,气血和于阴阳,故经络受病以调气血、和阴阳为法。
脏腑(五脏)
大怒伤肝,大喜伤心,思虑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房劳伤肾
五志伤五脏,因人的情志异常,当超越人的生理范围时,则成为致病因素,又根据五志七情的不同,所伤脏腑有别。
肝喜条达疏泄,过怒则郁,郁则伤肝。
喜为心志,过喜则耗气,气耗则血亦耗,心失血养,故伤心。
思虑过甚则气结,气结则中州健运失常,而致胃不纳,脾不运,饮食不消,气血化生无源,故曰思虑伤脾。
悲忧,悲则哭,忧则愁,忧愁苦闷则影响上中二焦气机的宣畅,中焦气滞,滞而衰,土虚则不能生金,肺气受损则宣发无度,诸病由生,故曰悲忧伤肺。
惊则气乱,乱则伤心,致心肾不交。恐则气下,下则阳气不举,浊气伤肾,肾失潜纳封藏之职而发病。
房劳是指男女过度恣情纵欲,耗伤元阴元阳,致肾机能衰退,故曰房劳伤肾。
五脏之邪,惟虚则受之,实则不受;实者能传,虚则不传
病邪侵犯机体,若体虚者则受之而为病,若实者则不亦受之。
凡实证为邪气实,虚证为正气虚。邪气盛则亦传经,如太阳传阳明。虚则不亦传,因气血不足,无力抗邪,邪陷于里,不宜外达故不传。
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
五脏指心肝脾肺肾,内五脏而外应七窍,五脏有病则七窍不利,如肝不和则目不明,肾不和则而不聪,肺不和则鼻不通,心不和则舌不荣。
六腑为阳,阳主动,为传导之腑。若六腑不和则传导失职,致宿食停聚,气机壅塞,化火化毒而发诸痈。
腑病为背胀,脏病为腹满
腑为阳经,其脉络循行于肢体躯干外侧,外沿背脊而上。
脏为阴,其经脉多循行于肢体躯干内侧,多沿任脉致腹。
肺虚则咳嗽,脾虚则便溏,心虚则脉细,肾虚则晨泄,肝虚则头眩
五脏之虚见证各有不同,肺为娇脏,肺主五声,肺为钟,撞则鸣,肺气虚则邪气亦壮,壮则咳。
脾虚则湿邪不运,下注大肠则便溏。
心主血脉,心气弱则气血运行无力,经络不充,故脉细。
肾有元阴、元阳之分,此条指肾阳命火不足,不能温煦中州脾胃,致脾阳亦虚,阳虚则寒,寒则肠滑而晨泄。
肝血不足,肝体欠滋,体虚则阳无制,上亢而为眩。
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腑所成
积者痞积也,痞积轻者为积,重则为癥。多由脏气虚衰、阳气不煦、寒凝气结、宿食瘀滞所致。积为有形之质,按之不移,牢守其位。
聚乃结聚也,轻者为聚,重者为瘕。行无定处,聚散无常,多为六腑阳经气滞壅结,聚而不散所成。
故积者为阴,聚者为阳;积者为血,聚者为气;积者为寒,聚者为热;积者属脏,聚者属腑。
大饱伤脾,大怒逆气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
食纳有常则无病,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大饱指食之太过,超越了胃的容纳及脾的转运。脾费力而不运,停滞则为积,故曰大饱伤脾。肝以疏条用是,性宜条达,因大怒,怒则气横,横则逆,逆则乱,影响了肝的疏泄功能,使肝不疏则成抑郁诸证。
肾为作强之官,技巧出焉。用力超越其度则肾失作强之能,故伤肾。若久坐湿地,湿邪直中肾腑,肾阳被困,肾失温煦之能,亦曰伤肾。
形寒饮冷,是指机体外形受寒,而内脏又有饮冷所伤,内冷与外寒相并,损及脾阳而败中气,中气伤肺气亦损,土无培金之力则金气虚,故曰形寒饮冷则伤肺。
忧愁思均为导致气滞、气逆、气乱之由,气虚、气逆、气滞、气乱,均能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心主血,伤血故曰伤心。
外界六淫,风雨寒热(暑)侵犯人体,伤及肢体外形,多为外感,经络为病。
恐惧,恐则气下,惧则气乱而伤肾,肾主志,故伤肾亦曰伤志。
肺病者喘息鼻张,肝病者目清,脾病者唇黄,心病者舌卷,肾病者颧与颜黑
肺主气,为天阳之气与体内之气交换之场地,若肺气和则出纳有度,宣肃有常,息平心静,气出均匀。若肺病,气失肃而上逆,失宣而壅滞,津随气结,聚以为痰,痰气壅滞,吸入不能,呼出不畅,而为喘息,甚则鼻翼煽动,伴热势痰壅。
肝为东方甲乙木,木宜疏条,若肝病则木不调达,气不顺而成气结,气结则络瘀,络瘀多循行于厥阴所属之部位,故目青。
脾为中州之黄庭,为谷之化源,气血由生之地也。脾病则失运,脾不运则湿留,脾不运则血虚,血虚津乏,湿邪壅结,病在中焦,而外显唇部,其色为黄。
心主血脉,而亦主神明,五脏六腑之主也。心病则血无主,无主则瘀,瘀则不荣,舌为心苗,舌失血滋,内风抽动,神识昏乱,故舌卷。
肾为足少阴北方癸水之司天,主司五液,主命火,纳真阴,其色为黑。人之面部五脏而应无行,故肾病者应于北方癸水,面成黑色。
暴喜伤阳,暴怒伤肝,穷思伤脾,极忧伤心,过悲伤肺,多恐伤肾,善惊伤胆,多食伤胃,醉饱入房伤精,竭力劳作伤中。
喜则伤心,心阳动则耗阴动血,阴血伤阳亦伤,故曰暴喜伤阳。
暴怒则动火,火极则伤血,血亏则伤肝,故曰暴怒伤肝。
久思不解,则耗真气,气伤中气败,中气败则脾受损,故曰穷思伤脾。过奋忧愁,暗耗精血,心主血,伤血故曰伤心。
悲即悲痛,哭悲之极也,悲则气消,悲则气泄,肺主气,伤气故曰伤肺。
恐是恐吓、恐惧之意。恐则多暗耗阴精,肾为精之府,精伤则肾损。
善于惊恐不安的人,多神乱,胆怯不宁,故曰伤胆。
胃为水谷受纳之腑,若多食自过其倍,胃容无度,故曰伤胃。
酒后则神乱,神不摄精则精失守,若此时男女媾和,精能过倍耗伤。
过于努力作劳则伤脾,脾伤则中气弱,故曰伤中。
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惊而夺精汗出于心,持重远行汗出于肾,疾走恐惧汗出于肝,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人之汗出五脏有别,若食饱汗出乃胃津蒸发所致,故曰饮食饱甚汗出于胃。
若大受惊恐而夺精汗出者,此汗多为心血所动,故曰惊而夺精汗出于心。
若持重远行,劳力疾苦,汗从肾出,此汗多系肾阴所化,故曰持重远行汗出于肾。
若疾走恐惧,心肝不宁,或胆虚恐惧,汗多由肝血所化,故曰疾走恐惧汗出于肝。
若做苦重劳体之活,汗多系脾津所化,故曰摇体劳苦汗出于脾。
皮槁毛落损肺,血液衰少损心,饮食不为肌肤损脾,筋缓不自收持损肝,骨痿不起于床损肾。
凡病患肌肤枯槁、毛皮脱落多系肺经受损所致。凡血液衰少,如面色不华、舌淡脉细等,多系心脏受损所致。若能食善饥,食而消瘦者,多为脾受损所致。若筋萎不收,或筋松驰,或拘急者,均系肝脏受损。若骨痿行动不利,卧床不起者,多为肾脏受损。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痛痒疮就皆属于心,诸气愤郁皆属于肺,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热冲上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腹胀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跗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诸做凡字讲,多的意思。凡多方面的风证引起的肢体抽动、振掉、眩晕,均属于肝的内风所为。
凡多方面由于受寒而引起的肢体收引。收是肢体向内拳缩。引是筋骨引动肢体关节内收。这些均属肾气肾阳不足所致。
各种多方面的水肿,如肢体浮肿,大腹肿满、眼睑浮肿等,均属于湿邪为患,其导致病机多源于脾。
多方面的各种厥逆证,或精气不固所致的精微泄下证,均属于下焦,这里指肝肾而言。
各种多方面的喘逆呕吐、肢体痿软等,皆源于上焦,这里指心肺。
各种多方面的疼痛、瘙痒、疮疖,其病机当责于心。
多方面的气郁壅塞,多属于肺的宣肃无力。愤是愤怒、奋发之意。
各种火热之证。瞀是热之极,瘛是抽瘛。这里指肝火化风所致的肢体发热、震颤、抽瘛,皆属于火,此火乃内火,非外火也。
各种恶寒,            肢体无汗而表现为情志呆滞,象失神的样子,均系火所为,此火系外火,六淫之火。
上焦各种火热证,如口鼻生疮、火眼暴发、口疮齿痛等,均属于五脏之火所化。
各种痉挛、项背强直诸证,均系湿邪所化(内湿)。
各种原因引起腹部胀大坚满,多属于热邪为患(湿热)。
各种原因引起的躁扰不宁、狂妄浮越、神志异常等均属于火(痰火)。
各种暴发的肢体强直证,均属于肝风所为。
各种腹部胀大坚满,鼓之如鼓,而有声做响者,多属于肝脾有热。
各种病引起的腿脚浮肿、疼酸难忍、惊恐不安者,皆属于火,此为五志化火。
凡各种戾气满身,湿毒疮痒遍布,小便浑浊者,均属于湿热成毒。戾是指浑浊之气,这里指流行病毒。
凡各种水液之病,如溲频、便溏、鼻涕清冷而频、口涎甚多,而又四肢冷痛不温,均属于肾阳衰微所致(肾寒)。
各种原因引起的呕吐、吞酸、暴泄、里急后重,均系大肠湿热所致。
脏腑(肝)
肝病传脾
肝为厥阴风木之脏,脾乃太阴湿土之脏。肝有病则木气盛,盛则克土,土被木刑,而发为脾病,故曰肝病传脾。
肝木犯胃
脾与胃脏腑相合,表里相配,肝木传脾,必犯其胃,影响胃的和降,使其受纳失常,水谷不能腐熟,形成种种消化系病证。
肝火旺则疏泄太过
肝以疏泄为度,以条达为常。若肝木疏泄太过,超过了正常的范围,此为疏泄太过,即肝用超于肝体,体为阴,用为阳,体阴不能制阳,故发为肝火,说明肝火旺与疏泄太过有关。
肝阴不足,则肝阳旺盛
肝为血脏,体阴用阳,若肝体不足,阴血亏涸无以平泄肝用,阴不制阳,阳邪必亢。
肝藏血,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肝是调节分配血液的脏器,这里指血有余并非血多,是指血盛血热而言,血中寓火,火焰暴涨,此为有余,余则狂,狂则怒。
不足,是指肝血虚衰,血不盈肝,肝不主志,故恐。
肝郁不达,郁极化火
肝郁气结之患,必以疏肝解郁,使木气条达。若郁而不达,郁极化热,热极则为火也。
土湿木郁,肝不条达
太阴湿土喜燥而恶湿,燥则健,健则运通,故脾气健则木郁达。若土湿则困,气机蕴滞,失于健通和畅,故木郁,郁则不疏,条达无能。
肝失疏泄,气滞不通,不通则痛
肝以条达为本,以疏泄为常,如是者则百病无。若肝不疏泄,气机逆乱,滞留不通,不通则络瘀,瘀则痛。
肝受寒则阴气凝而结瘕
肝以血为本,肝寒则血凝,血凝不利,气必聚结,此为寒凝肝脉,男子发为七疝,女子多发癥瘕。故肝当气顺血和,恶寒恶热,恶狂恶惊,寒则伤肝体,热则助肝用。
肝热则目赤,热微则痒,热甚则痛
肝开窍于目,肝经有热,气火循经上行,灼伤目中血络,故目赤。
肝热沿皮而灼,此为微热,使皮腠不和而发痒。
若肝热之极,必暗耗肝血,血枯不荣,筋脉必拘,拘而作痛。
病后络脉空虚,相火内风,走窜入络
病后失养,气血不足,血不盈脉,故脉络空虚。血虚体弱,阴精不足,阴不制阳,相火内动,化火生风,走窜络窍,发为诸病。
抑郁伤肝,惊恐伤胆,胆虚蕴痰
肝欲条达而恶抑郁,抑郁则木不疏,不疏则滞,滞则络脉不和,气血不能通达,故伤肝。
胆主决断,其性刚健,惊则气乱,恐则气下,真气耗散,胆志消散,无决断之能,或胆汁不循常道而逆行,故曰惊恐伤胆。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胆为疏痰之本。脾湿而生痰,靠肝胆之疏利使胆汁分泌而痰气化。若胆虚无疏泄分泌之能,则痰蕴而不解。
下焦诸病需推肝肾
肝肾位居下焦,主管精血的生成与贮藏、精血的互化与应用。肾统五液,凡体内水液均由肾而统之水为阴而趋下,故下焦诸水肿证皆属于肾。肾司二便二便均位下焦。肝藏血,血运行肢体,主管了肢体的活动与血液供应,而以下焦为主,如女子经带产,男子生殖与繁延,均本于肝肾。
肝郁胁痛乃肝络中有瘀血
肝为厥阴风木,布两胁,胁痛其因有二:一曰肝郁气滞,二曰血瘀阻络。本条指血瘀阻络而言,因肝藏血,肝郁则血瘀,瘀则不通而作痛。
木郁克土,克阳土则不寐,克阴土则 胀,自郁则胁痛
脾土位居中焦喜燥恶湿,喜疏恶郁,喜温恶寒,若肝木不调,则克伐中土。其土有二,胃者阳土也,脾者阴土也。若阳土受制,则中宫失和,胃不和则卧不安,故曰克阳土则不寐。阴土者脾土也,脾喜燥恶湿,喜运恶滞,若木克脾经阴土,土虚则不运湿,湿阻气机则生 胀,    胀即腹部胀满,中焦气机无发泄之机,无运统之力。若肝经自郁,厥阴经络位在两胁,气郁不达,故胁痛。
肝风内扰,阳明首当其冲
肝经风木妄动,首先犯足阳明胃经,即肝木乘土之位。
久咳胁痛不能左侧,病在肝逆在肺
此条系指肝木侮金之证,久咳胁痛是指肺咳久不得愈,同时而伴有胁痛者,此为肝火犯肺,肝火亢盛,反而侮金,所以说病在肝而逆在肺。逆者这里指反克之意,即乘侮。
血虚肝旺,肝旺则脾衰
肝血不足,则肝经阳气妄动,本不足则标有余,肝旺则克脾土,故脾衰。
肝旺则气火易升,脾弱则痰湿不化
肝旺指肝经阳邪亢盛,多为肝体不足、阳邪无制所致,阳邪亢气火随之而升,而发为眩晕、惊厥等症。
脾弱则转输无力,使湿邪水液储留,聚而为痰。
肝气上逆则诸气皆逆
肝气以疏条为顺,若肝气逆,克土则胃气上冲,呕、呃、嗳气而频作。若肝气侮肺,则咳喘气促,但均源肝气上逆所致。
肝气郁而血滞成瘀
肝藏血而主疏泄,肝经血的运行,赖于自身的疏泄与条达。若肝气郁,气机失于条达之能则血行不畅,滞留而成瘀。
肝虚生寒
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肝脏,而成肝经虚寒证。肝失条达,郁于本经则见胁痛乳胀。
肝气横逆,疏调失职,横窜两胁,而抵乳部,故两胁作痛,乳房发胀。胁与乳均属厥阴肝木之所统,肝木调则胁乳通达,肝木逆则胁乳痛胀。
肝气流窜,上至巅顶,下及足跟或周身痛无定处,乍作乍止
厥阴肝经,上绕巅顶,布两胁抵少府,下行及足跟。若肝气横逆不疏,上窜巅顶则头目昏花,下及足跟或两胁,或少府,均会发生疼痛。
肝郁化风,为眩、为晕、为舌麻、为耳鸣、为痉、为痹、为类中
肝风内动,均源肝体阴不足、阳邪无制所致,肝为内风,开窍于目,甚至在巅,风阳循经上扰,故为眩为晕。肝主筋,舌为筋之体,肝风入络,络瘀不和,故为舌麻。肝肾同源,为精血化生之脏,精虚血少,耳失所荣则鸣。木极阳亢,化火生风,扰及本经窍络而为痉、为痹、为类中。
木郁则化火,为吞酸胁痛、为狂、为厥、为痞、为呃逆、为失血,皆肝火冲击。
肝木郁则阳亢,阳亢则化火生风,或风痰相并,循经走窜,为吞酸,木乘土位之由。胁痛,本经气滞之因。为狂,风痰袭脑所致。为厥,风痰入巅之因。为痞,木克脾土,土郁壅滞所成。为呃逆,犯中焦(胃),胃失和降所致。为失血,肝郁火盛、脉络受灼而成。总之,上述诸症皆肝火冲击之因也。
肝虚则胆怯
肝血不足则胆虚,胆虚无决断之能故胆怯。
肝阴不足则火动生风
肝阴系于肾阴,肾阴虚则肝阴亦虚,阴不制阳,阳邪亢盛,故火动而生风。
肝阳因劳而化风,肝不柔而风动
肝阳亢盛多为劳倦耗伤阴血所致,阴血耗则阳易亢,亢则化风。
肝体虚则不柔,此乃肝主宗筋,肝血弱则宗筋不柔,则发为瘛瘲、抽搐、震颤等内风伏动之态。
肝火挟痰上逆,为厥巅疾
此条言肝火横逆、化风挟痰上扰之势,扰及清窍则为厥为癫疾。
木郁化火,火旺生痰
木气旺则郁而不达,失其疏利,而化火动风,火旺则湿邪煎熬而为痰。
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
肝为藏,为血之本。胃为腑,为宗气之根,故病多发于肝者,当责肝血之虚。肝体虚而阳动,故木以克(阳)土而致胃病,胃土受病又多源中气无力,传导无能所致。
肝木乘脾则腹胀
肝木旺则克脾土,脾衰则不运,不运则滞,                  故为腹胀。
肝木失调,侵脾则腹痛,侮肺则干咳
肝木火旺,犯脾即木乘土位,中土失健,气滞闭塞,故腹痛。木侮肺经,肺失宣肃故干咳。
肝肾虚,湿热壅于下焦,故脚膝无力
肝肾不足则精血虚弱,精虚不能充骨,血虚不能荣筋,而又兼湿热之邪困扰,湿趋下焦多损及脚膝,故脚膝无力。
疝原属肝经之湿,随气下陷
疝有寒湿、湿热之分,但多起源于肝经,肝经湿热下注,循经下络厥阴经脉,寒湿、湿热困解,络脉壅滞,气血瘀阻,故成疝气。
肝木升腾太过,脂液无以营养四末,故指节麻。
肝木赖于阴血之滋养,肝木横必暗耗阴血,阴血枯涸不能滋养四末,故指节麻。
恼怒动肝,肝郁伤脾,脾失健运,气阻成胀。
怒为肝志,怒责耗气动血,故肝体虚而肝用亢,肝亢盛则伤脾,木以克土,脾失健运,脾不健则衰,脾不运则塞,中气虚衰,而水谷滞塞,故气阻成胀。
肝郁化火,肝火亢盛,耗伤肝阴,久则伤及肾阴。
肝五志为怒,肝郁气滞则心态失常,怒而化火,火热亢盛,灼伤肝阴。肝与肾乙葵同源,精血互为化生,肝经阴血不足,赖肾阴、肾精而充之,故曰久则伤及肾阴。
肝病善变
肝为风木之脏,肝能化风,如血虚生风、肝阳化风、阴虚风动等,风多动而善变,说明风变化无常。
肝阳变风
肝阳变风即肝阳化风,阳邪为热为火,为机能亢奋、能量代谢增高,多源阴虚津乏、精枯血少所致,当肝阴肝血不足之时,肝体无所滋,阳动而生风。
烽火外窜经脉则为痉,内侵膻中则为厥
肝风诱动肝火,风火交煽,流窜经络,耗伤阴血,致血不养络,血不营筋,故经络失于舒缓而瘛疭挛急,甚则角弓反张。
风火入心,神志昏乱,风火挟痰,扰动神明,中枢受阻而为厥。
肝病吐涎沫
涎为脾之液,脾健则涎摄,摄而内涵以营孔窍。若肝病必伤脾,脾虚涎不摄,不摄而外溢,随口而出。
风火窜入筋中则挛急,流入脉络则反张。
肝血不足,血不荣筋,肝经风火耗伤阴血,故筋脉挛急。若风火严重耗伤脉络,脉络失营则瘛疭反张。
疟不离乎肝胆,疝不外乎肝病
疟,寒热往来,冷热无时,或定时而寒热交作,其病在足少阳经,其位在表里之间,其腑在胆,胆与肝相表里,故肝胆并存。
疝多为寒湿下注、凝敛厥阴肝脉所致,病在少腹、牵及阴器,睾丸肿坠,疼痛不解。
风火乘入阳明则呕,贼及太阴则泻
阳明者胃也,太阴者脾也,胃多实而脾多虚,胃主受纳,不纳则反逆为呕,其因多源风火相乘,影响胃的和降所致。
脾主吸收运化,若风火犯脾,此为直中之邪,故曰贼。此邪直犯太阴,使脾不升清,运化失职,气机下陷,脾病及肠而成泻。
平昔眩晕肝脏虚风
病人平时久有眩晕而延久不愈者,多由血虚生风所致。血虚则肝体失荣,肝为木脏,血虚则木亢,木亢则化风,此为虚风,非肝阳化风之弊。肝阳化风多为实风,实风发而聚骤,其势猛烈。虚风则缓慢延时,久而不去,以此而别。
肝阴不足,肝用太过,则心火上升
肝阴多指肝血而言。肝血不足,肝体失滋,故肝用太过。肝气盛而诱动心火,此为木乘火位,故心火上升。
木旺克土,多痛而不暴注
肝木过盛,脾土必虚,脾不健则胃不和,脾胃气机壅滞,故多痛而不暴注。
恼怒伤肝,木郁伤土
怒为肝之志,若恼怒,气机横逆而不得疏泄,故伤肝。木郁即肝郁,肝郁气滞则克土,故曰木郁克土。
五志过竭,相火内起肝胆
五志是指心肝脾肺肾各有一志,若五志过于用是,则耗伤气血而诱发相火,相火起于肝胆。
动怒抽掣为肝病
若大怒所致的筋脉痉挛,多是由于肝体失养、筋脉不荣所致。
肝郁升火,午后潮热
肝以疏泄失常,若肝郁失其疏泄之职,则郁而化火,火伤心经阴血,血虚则午后潮热。
肝风入筋则四肢抽搐
肝阳化风,内风浮起,旁达四肢则成抽搐。
风中于经举重不胜,风中于府即不识人
内风浮动,入于肝经,则会影响肢体的活动。而成风痹,则举重不能。
若风重于脑,脑失于主神明之能则不识人。这里的府是指脑府而言。
肝风上扰,巅顶为病
肝风内动,必上扰于巅,所谓高巅之上,唯风可到。
肝虚则魂不安宁
血者神气尔,肝虚是指肝血不足,肝血虚则脑失所滋,心失所养,故魂不安宁。
肝虚气不约束
肝虚这里是指肝血肝体不足,血虚则气败,气衰败则无束约之能,如小便失禁、盗汗等,均为此列。
肝虚生风,风以肝出
肝血不足则风阳妄动,此风乃内风,非六淫之风也,故曰风以肝出。
热极生风
热极则耗阴,阴虚则阳亢,阳亢则生风。
肝热则胆泄口苦
肝经有热而传至胆,迫使胆汁疏泄,故口苦。
口眼歪斜乃虚风内动
口眼歪斜多指面神经麻痹,多因虚风内动所致。
热则真气泄越,虚则内风旋动
热邪急迫,耗伤气阴,故曰真气泄越。
虚是指精血不足,精血弱则内风浮起,上及于巅,故旋动而眩晕。
肝病者两肋下痛引少腹
肝乃足厥阴经脉,布两肋而下抵少腹,为经气所过之处。若肝经受寒,或气郁不疏,寒凝气滞,经脉拘急,络脉不和,故突出表现在两肋及少腹部位。
上升之气以肝胆相火
肝乃厥阴,胆乃少阳,禀初春东方时令之气而主升发,为女子先天,故亦称相火,此相火非指肾火(命门之火),乃为少阳升发之生理之火。若肝胆疏利,气机升发,则血液运行有度,各脏器机能正常。若肝失升发,直接影响了气机的升降、津液的布散、营血的贯注与运行,则百病丛生。
情志不适,郁则少火变壮火
人之情志抑郁不舒,直接影响肝胆的疏利,使肝胆升发之少火(生理态之火)而变为壮火(病理态之火),如肝阳化风、肝火亢奋、风阳上扰等是。
淋是肝经郁火
淋指气淋、血淋、膏淋、湿热淋而言。淋证多为湿热蕴结、肝肾不足、气化不彰所致。肾司二便,而又赖于肝气的贯注,故淋证多为肝郁化热与肾浊相并而成。
脚跟疼痛乃肝肾两亏
肾主骨,肝主筋,而肝肾均位于下焦,肾虚则精乏,肝虚则血涸,精血不能滋濡筋骨,故足跟疼痛当源肝肾之亏。
肝血虚则肝火旺,肝火旺则肝气逆,肝气逆则气实
肝血虚则肝体不柔,不柔则阴亏,阴亏则动火,火气横逆,气机失调,气机逆,肝横不柔,多发阳亢火热之实证。
肝血不足则为痉挛、为角弓、为抽搐、为爪枯、为目眩、为头痛
肝为藏血之地,肝主筋,肝血充则筋得滋润,活动如常。若肝血虚,筋脉失柔,则风动,故筋脉抽搐为痉挛,甚则角弓反张,筋脉瘛疭均在此列。肝主爪,以血养之,肝开窍于目,目以血培之。头顶为巅,为肝经风木所到之处,若肝血虚,故爪枯、目眩、头痛。
肝虚则目无所见
肝开窍于目,肝血上注于目,肝肾同源,肾主精,精主瞳仁,肝主神轮,肾气禀于肝,精血同源,但目以肝主之。肝虚包括了肝系的精血不足,目失所滋,故视物昏花不清,目无所见。
肝阴素亏者易热甚生风
肝阴多指肝体阴血不足,阴虚阳无所制,体不制用,而壅发热邪,热极而生风。
木郁则升火
本条之火是指肝火,即五志化火。因肝失疏条则郁,郁则化热,热之盛则为火。
木气盛则土气衰
木气是指肝气,肝气盛是肝经邪气过盛,盛则克土,土被木刑则脾衰。土气衰则中焦脾胃之气衰。
肝病气逆则耳聋不聪
肾主耳,以精养之,而又赖肝经升发清阳之气而通之。肝受病则气机逆,气机逆乱则无通泰孔窍之能,故耳聋不聪。
肝肾素亏,风阳上升
精血不足,乃为阴之本不足,阴之本,本于肝肾,肝肾阴亏,阳无所制,故风阳上扰。
肝气凌心则心悸,侮胃则脘嘈
肝气是指肝经风阳之气,阳邪最易耗血动血,首犯其心,心血被耗,故心悸。若风阳邪犯中土,则为肝刑脾,使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则脘满嘈杂,食谷不化。
七疝都属于肝,肝气逆于下则为疝痛
凡疝气究其原因均在厥阴肝经,肝受邪则耗血伤筋动风。若寒凝肝脉、气逆下行则为疝。寒主收引,收引则拘急,筋脉瘛疭,故疼痛。
肝胃之气不和,气郁生火,气之所在即火之所在
肝胃不和即木乘土位,肝郁,郁必生热,热甚则火动,气有余便是火。
肝为至阴,胆无别窍,怒之则气无所泄,郁之则火无所越,故病则气血俱病
肝乃厥阴之经脉也,厥阴为至阴。胆系于肝,胆的疏泄赖于肝气的疏条。若肝怒则气不泄,气不泄则郁而化火,所谓气有余便是火,故病则气血俱病。(气是指胆,胆气不疏。血是指肝血虚。气血俱病,即肝胆俱病。)
营血失于涵养,肝风入于筋络
肝藏血,若肝血失藏,不能滋润筋脉,则肝风必动,横窜入于筋络,震颤抽搐,诸证由生。
诸气之升皆属于肝
诸气,这里指五脏之气,如肺气之宣发,脾气之运通,胃气之和降,心气之上达,肾气之蒸腾,均赖于肝气的升发,协同而完成。
肝阴虚者目??无所见
肝阴不足,是指肝经的清血不足,血虚则不能上奉于目,目失血之所滋,故目??无所见。(视力减退的意思)。
肝阳亢者易怒而掉眩
肝阳亢则化风,内风伏动,故作眩。
肝气虚则恐,实则怒
肝气虚则胆气亏,胆气不足则怯,怯甚则恐。肝气实,实则动火,肝火暴涨,故发怒。
肝郁则气滞,气滞则血瘀
肝失疏条则气郁,郁则滞,气滞则血行不利,故血瘀。
木郁化火,火旺生痰
肝木郁,久则化火,火熬津液,炼烁而为痰。
木郁化火,湿郁化痰
肝木郁而化火,若肝火挟于脾湿,使湿邪煎熬而化痰。
见症丛杂多是肝病
肝脏为病较它脏为病涉及面较广,可以说肝病能影响其它四脏为病。如肝血虚能导致心血虚;肝血不足又能导致肾精不足(此为精血同源);肝木克土,又能导致脾胃之病;肝火横姿,又能逆犯于肺,此为反侮为病。
身半以下作痛乃肝肾阴亏
肝肾居于下焦而主精血,肝肾亏则精血乏,精血不能滋柔下部肢体筋脉,故作痛。
口有蠕动,手有抽掣,定是肝病
口与手,均由筋脉所系,而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而筋脉又赖肝血之滋养。若肝血不足,或肝风内动,均能影响筋脉的正常活动。
诸痛者皆属于肝,肝病善痛
肝主筋膜,而筋膜为微小脉聚集之处,而肝统之,故诸般疼痛为络脉阻滞、气血闭阻所致。
能屈而不能伸病在筋,能伸而不能屈病在骨
筋,肝统之,东方肝木而主屈。肾主骨,骨主伸而自不能屈,故屈伸的整个全动作是赖肝肾协调来完成。若某一脏有病,就会失去它的自有功能,或能伸不屈,或能屈不伸,医生在辩伸屈的过程中以了解病之所在。
怒极伤肝,则有眩晕
怒为肝之志,若怒极则肝失条达,气机横姿必致肝的风、阳、血所导致的各种病症。头为诸阳之会,风阳上扰,肝主于巅,故肝病则眩晕。
忿怒伤肝,则有泄泻
忿怒则情志亢奋,肝气失其疏条,而风阳妄动,必耗肝血,故曰伤肝。木郁则克土,土不健运,则阳明气衰,大肠传导失职,则泄泻。
肝胆之火上扰,清窍被蒙,耳鸣与头痛并见
肝火动则胆火升,循经上行,头部窍络壅塞,故耳鸣头痛并做。肝火上扰多源于肾阴不足,故耳鸣。
肝火旺则上走空窍不得睡
肝火旺则上越扰及元神之府,脑系于心,心脑相通,脑不得静则心不安,心不安则不得睡。
肝火乘肺则咳
肝火乘肺为木侮金,金不能制其所胜,肝火侮金,故咳。
肝阳冲者必烦渴而呕逆
肝阳冲尅者乃脾胃受病也。肝火犯胃则胃津耗,耗则心烦,烦则渴,胃失纳降之职,故呕逆。
肝血虚,则骨蒸潮热
肾主骨、主精。肝主血、主筋。精血互生以滋养骨骼与筋脉。若肝血不足,肾精必亏,骨失所养,虚火内炽则骨蒸潮热。
肝主筋,血不足则筋痿。肾主骨,精不足则骨痿。筋骨俱痿,步履为艰
肝血不足,则筋脉失滋,多发筋痿。肾精不足,则精髓亏虚,骨失滋荣,则发骨痿。筋骨俱痿则导致步履艰难。
肝阳化气为风,乘胃则呕,攻肋则痛
肝经阳邪化为壮火之气,此火挟风扰动为风阳之邪,乘胃则破坏胃的升降功能发为呕逆。攻扰两肋使络脉不和则肋痛。
肝木所犯胃则胃气不降而呕逆
肝木侵犯于胃,胃气不降则作呕。
胃之不降,责之肝气冲逆
胃气失于和降,其因当责于肝气横逆所 致。
下虚上实为痉厥疾
下虚,指肾气、肾精、肾阴之虚。上实,指肝血、肝风、肝阳之实。肾虚则不能涵木,木失滋潜必化火生风,助阳耗血,使经脉瘛疭,筋络失荣而发痉厥之疾。
肝肾络虚,腰痛不止
肝血虚,肾精亦亏,精血不能滋筋养络,络脉必虚,虚则滞塞,塞则不通。不通则痛,故痛而不止。
脏腑(心)
劳伤心阳必暗吸肾阴
心阳乃心气之所动也,肾阴乃肾精之所静也。心肾相交,精血互生,此为即济。若劳心谋,心气损耗,必致肾阴不足,此为坎府之精,离宫之使,精神生于坎府,运用出乎离宫,曲运神机,势伤乎心,心神过用,暗吸肾阴,劳心倍于劳肾。
心血不足则心火盛
心血不足则心阴必亏,阴不制阳,则心火必亢。
遗精有梦属心,无梦属肾
遗精一症有虚有实,实则当责少阴君火之盛,火盛则多梦,扰动精室,火迫精溢而成泄、成遗。
虚则当责于肾,肾气不足,则封藏失职,或肾阳不足,摄纳无权,多能导致遗精滑泄,均系精关不固所致,故无梦而遗。
心血亏则神不安舍
神者血气尔,血以心统之,血充则神旺,血静则神安,血和则神丽,故神之有无及神之安静与躁动,均与血有关,而血系于心,心为血之主,故治疗亦当从心入手。
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
心气衰者必胆小而怯,或自汗肢冷乏力,心恐诸症出焉。气弱则阳微,阳微则神疲,故合目欲眠。
若强行远途步履则会精神疲倦,甚致魂魄颠倒,失其所常。
心肺为病则呼吸为之不利
心主血,肺主气,心血赖肺气以运之,而肺气又赖心血以生之。若心肺不足,气血大衰,呼吸无力,心悸自汗,脉微欲绝,出现欲脱之势。
舌为心苗,心火上升,故口舌生疮
口舌生疮或舌体糜烂,其火多系心径所发,因舌为心之苗,心之别络上络于舌,连舌本,散舌下,故心火旺则循径上行而发舌的种种病症。
读书易忘者,心血不足,而痰火乱其神明也
心为神之主,心气旺,血气足,则神自旺,神旺则聪,记忆力倍增。反之,心血不足则神气衰,记忆力减退,而痰火扰及神明。
舌强不语乃痰热阻于廉泉
若语言蹇涩,舌体强硬,言语不能,均系痰热上扰孔窍。舌下廉泉气血塞滞所致。
血不养心则心悸少寐
心主神明,主明则下安。若心血亏虚,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悸、少寐、自汗、易惊等,诸症会随之而起。
忧愁思虑之内伤不足,必先损心肺
忧愁思虑指七情内伤,非六淫所致,亦非饮食所伤也。此为损证,损者由上及下,心肺位居上焦,故首损于心肺。
心肾不交以致不寐
心火炎于上,不能下温肾水。肾水趋于下,不能上济心火,此为心肾不交,不交,心火失济,水不制火,阳邪亢奋,故少寐或不寐。
心火盛则神不安,心气虚则神无所依
手少阴心火过盛,使神不守舍,故曰神不安。若心气不足则思想飘游不定,神情不稳,当责心气之虚。
营血内耗无以养心
营血源于宗气化生,宗气即水谷之精气与天阳之气相合而成,此气内营五脏六腑,外滋五官九窍,皮肉筋骨,无所不至。若此营血之亏涸,首先影响到心主血脉的功能,使心失所养,心悸烦躁、自汗、少寐等症会丛之而起。
诵读劳心,房劳伤肾
读书筹划谋略,均由心血所主而神气出焉,故太过则劳心,劳心则伤血,此为劳心伤血,视为暗耗。
房劳伤肾指恣情纵欲,淫漫太过,肾精外泄,亦为暗耗精血之例。
痰阻心脾之络,则舌强不能言
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若痰阻心脾之络,使口舌不用,则舌强不能言,张口亦不能语。
心肾亏损,虚风内动
心阴虚则阳亢,肾阴虚则阳越,心肾之阴不足,心肾之阳妄动,阳邪化风,此为虚风,风邪内扰,则诸症出现。
包络之火,入心为笑
包络指心外围之心包络,心包火盛,喜言喜笑,喜狂越。
热灼则舌本不展
舌为宗筋之所系,赖血以养之,赖精以滋之。若热灼津血,舌体失荣,则干涩拘急,故曰舌体不展。
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痛伤心
神指精神,赖心血以养之。若心血热而过亢,则神情狂越,笑而不休,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凡神被痰火所扰、风阳所乘者均为有余。
神不足是指心血亏虚,心血弱则神失依附,精神恍惚,神志不定,或情志不定,或情志烦乱,悲痛欲哭,故曰伤心。
心病者两臂内痛,舌卷短
手少阴心经之脉络于舌本,循阴经脉络行于肢体内测。手少阴经走上肢,布散于两臂内侧。心主血脉,心病即血,血病有血瘀、血虚、血寒等病症,瘀则不通,虚者亦瘀,寒则凝泣,致血行障碍,不通则通,而表现在上肢两臂内侧及舌质舌本的改变。
不寐之因甚多,大要不外心肾
不寐多指睡眠不实,多梦少寐,会彻夜不眠而言。人能入寐,多为阴阳平济。多寐则阴胜于阳,少寐则阳胜于阴。今不寐乃为阴精阴血之大亏所致,而血归于心,精归于肾,故均以心肾精血不足为发病之根。
火能生土,亦能伤金
脾胃为中州水谷腐熟化生气血之源,但水谷转化为气血,有赖于阳气的蒸发,此阳有二,一为君火,一为相火,故心肾健,少火生,釜下火盛则脾健,气血旺盛,故曰火能生土。
若少火过盛,或阴不制阳、孤阳失守,以及六淫之火过盛,均能形成壮火,超越了人体适应范围,侵犯人体,首先娇脏受损,肺失宣肃清降之职,而发生呼吸障碍,痰壅气塞等病症,此谓火克金。
神昏谵语为热入心包
心主神明,神明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外在表现,而心主之,若热邪外犯心包,能耗伤心血、动痰动火,直接影响神志,故显神昏谵语。
邪乱神明,怒气冲动,故妄言骂詈
邪,这里指痰热、肝风而言,肝郁风动则怒,痰热扰神则妄言。
心阳虚者多悸而善忘
心阳虚指心经少火不足,阳微则气弱,心神不障(弱),故多悸而善忘。
火郁则厥,火窜则挛
火邪瘀滞经络,气脉不通则厥。若火走窜肢体血络,使血泣而不荣筋,故挛。(指挛急之意)
心痹者脉不通
痹,壅塞阻隔之意。心痹是指心经脉络不通、流通不畅,而发生的病变。
心热者色赤而络脉溢
心血热则面目潮红,脉多洪滑,而出现出血倾向,热迫血行,脉络出血等证。
火盛则津枯,津枯则气哽
温热之邪,壮火必炽,耗伤气阴,故津液枯涸。津枯则气道、食管失其滋润而出现气哽,气哽即吞咽困难、呼气短促、口鼻干燥,均系津枯不濡窍络干涩之症。
火郁者络自燥
体内久积郁火,络脉被炽而津血枯燥。
汗为心液,心阳虚者汗多亡阳,心阴虚者汗多亡阴
营津由水谷精微所化,一化为营血以奉心,而化为阴津以作汗。若心阳虚,则阴津失守,汗多而亡阳。心阴虚,内热炽盛,阴津被迫外漏而多汗,多汗则亡阴。
火动则风生,风煽则火炽
火,指肝火而言,肝火盛则化阳邪,阳动则生风。内风伏起,煽动火邪,风火交煽,风越盛则火越炽,变生诸证。
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心五志为喜,心气虚指气血不足,心失所养,故无喜悦之志,无喜则悲。
心气实指心经邪气实,多系痰火热郁为殃,痰火热郁均能扰及心神,心神失守则志露,故喜狂而笑不休。
寐虽由心,必赖肾水上交
寐者宁心入睡也,心宁静则寐,心狂躁则不寐。寐虽在心,但必赖肾水以滋之,肾水上济,心火消而痰热平,静而入寐。
风从肝出,热从心生
肝乃东方乙木,木气盛则化火生风,风阳浮越,故曰风从肝出。心主火,南方少阴离宫之火,火能化热,故曰热从心生。
自汗为阴不内守,心液外越
汗为心之液,汗液必赖阴气以固之。若阴气虚则不固,腠理疏松,汗液自出。汗与血即津与血的关系类同,故失汗者夺血,曰心液外越。
思虑过度,耗其心血,则神明伤而怔忡健忘不寐
思则伤脾,脾伤则血化源不足,而心血暗耗,心血耗伤,神明失主,故怔忡、健忘、不寐等症随之而生。
心虚神扰故多惊悸,忧思气滞则成郁结
心主血脉,若心血不足,血虚不能养神,神乱则惊,惊恐则悸。
忧思气滞则伤脾土,脾土伤则运化失职,气血郁结。
血不养心则心悸少寐
血虚则心失所养,心失血的滋养则心悸少寐,神志不能内守。
高血脂症,外由高粱厚味,内因脾肾运化失职,肝胆疏泄不畅
高血脂症,其病证直接影响血液的运行,形成栓子,闭塞关窍,如心脑血管梗塞症,究其病因,多系食高脂饮食过量(即高粱厚味),腻滞脾机不运,肾阳不腾,气化不彰,以及肝胆疏利受阻所致。
心阴不足,心阳易动,则多汗善凉
心阴,是指维护心包的阴液不足,又称营气。阴虚不能制阳,少阴君火妄动,火扰痰邪,扰动神明,故多汗善凉。
壮火食气,少火生气
壮火是指六淫之火、五脏过极之火,泛指导致火热病症的阳亢毒热之邪,这种火热之邪侵犯人体,能耗津动血伤气,故曰壮火食气。
少火,指生理之火,指水谷精微所化生的人体机能之火,它能温煦脏腑,腐熟水谷,维持人体恒定的体温,调整机体代谢,使气旺而血生,故曰少火生气。
总之,壮有太过之意,多指病理之火邪,少有不及之意,这里做正常解,与太过相对而言则为不及,实为正常生理之火,人之生,赖于此火,故曰少火生气。人之死,损于壮火,故曰壮火食气,食气则无气,无气则死。
龙雷之火
即水中之火也,这里指相火而言。
心血不足则怔忡
神者血气尔,血充则神旺。心主血,故心血不足者则神衰,衰则神情呆滞而曰怔忡。
水停心下则心下悸
肾主水,当上济心火,使心火不亢。心之火,当下济肾阳,使肾水不寒。今肾水虚乏,无力上济于心,而水停心下,此为寒水凌心,故心受水气所逼而悸惕不宁,又称悬饮。
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虚无所定,气为之乱
惊则气乱,心神失守,神气无所依附,故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气为之乱。
忧思过度,损其心包,以致神舍不清,遇事多忘
忧伤肺,思伤脾,脾伤则血无化源,肺伤则气败,气血俱损,心包失营,故又曰损心包。心包受损,心主不安,以致神舍不清,遇事多忘。
动于心者,神摇于上,则精遗于下
动于心这里指操劳谋虑。以心用事过极,则阴血暗耗,血不养神则神气荡摇不定,故曰神摇于上。心气衰则肾气亦衰,心肾不交,不能制约精气的固摄,肾失封藏之职,则精遗于下。
健忘多由心脾肾亏而起
心者血也,脾者气也;肾者精也,气血精充盈则神气内含,记忆倍增。若气血精亏虚则神气衰,记忆力大减。
烦属于心,躁属于肾
烦是烦恼,躁是躁扰。躁动不安,心血虚则烦。肾精亏则躁。
脏腑(脾胃)
神伤思虑则肉脱,意伤忧愁则肢废
思虑耗神过度则脾伤,脾伤则肉脱,脾主肌肉是也。意是意念,忧是忧虑,忧则伤肺,意则伤肾,肺主气,肾主骨,气为血帅,气滞则血瘀,血瘀则骨痿,经络闭塞而致肢废。
中气不足,则六腑阳气绝于外
中气者脾气也,中气虚陷,六腑之气皆虚。脾居中央,以营五脏六腑,六腑之气皆上禀于脾,脾气健,六腑之气俱健。中气衰,六腑之气俱衰,腑气衰则不能外卫皮毛。
中气虚寒,得冷则泻
脾胃素禀虚寒者为阳虚之体,如若再受寒凉,则为泄泻。
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
中气虚衰,清阳不举,小便为之不利,大便为之溏泻,甚致脱肛、便血等,均与中气不足有关。变者反常也,生理态变为病理态,简称为之变。
胃有寒饮则呕吐清水
脾胃受寒,寒邪内客,痰气不化则为饮,饮邪客于中焦,胃失和降之职,故呕吐清水。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胃者水谷之海,五脏六腑之大源,故脾胃健则五脏自健,脾胃衰则五脏皆衰,衰则百病由生。
脾虚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聚而成湿,停而成痰,留而为饮,甚则积而为水
脾为阴土,胃为阳土,脾喜燥,而胃喜润。脾阴化液而以滋胃,使胃发挥和降功能。若脾虚则运化无力,胃中津液不能得以输运,聚而成湿,停而成痰,留而为饮,甚则积而为水,形成多种致病因素,当则脾虚不运所致。
思虑伤脾之营,劳碌耗脾之气
思则伤脾,指思虑过甚耗伤脾中之营血。若劳碌过甚,机体过于活动,则耗伤脾的机能,即脾气。说明了思暗耗伤其脾阴,动之过极则耗伤脾气,说明伤及脾的一阴一阳。
脾运化反常则病食后作胀,或食后思睡,或饮食不为肌肉,虽食而身体消瘦,四肢无力
食气入胃,先胃纳而后脾运。若食后胃纳则脾不运,故食后作胀。
食后思睡是由于脾气不健,使营血以为消食运化而用,形成体内一过性缺血,故食后思睡。
若多谷善肌、形体消瘦者,乃因水谷精微不能使脾吸收而排泄,说明了脾虚营养不能吸收之故。
饮食不节则胃病,形体劳役则脾病
饮食无定时定量,饥饱不食,饮食不节,使胃肠功能紊乱,胃失于纳化之功能而为病。
若形体过于劳碌,能使脾气伤,使脾失于运化、健通、和畅之职而为病。
胃气上逆则吐,脾气不升则泻
胃主降,脾主升。胃气降则和,不降则逆,逆则吐。脾气上升则健,若清扬不举,脾气不升则泻。
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
人体脏腑经络则禀气于胃,胃受谷以天和。今脾气虚,胃气衰,脏腑经络皆不能受水谷精微而滋养,则发生多种病变。
脾胃虚弱,不能散精于肝或土壅木郁,可致肝病
脾胃衰,水谷精微失于受纳运化之权,肝失于精微的滋养,而土虚则木失疏条,一、血不养肝,二、木失疏达,导致肝病形成。
脾胃虚弱,土不生金,肺无所养,可致肺病
脾主土,肺主金,脾健则肺健,此为土以生金,肺为脾子,虚则补其母,土旺则金实。若土衰,脾胃气败,则肺气先绝。
脾胃虚弱,土不制水,水泛而致肾病
中土虚衰,脾胃失健,肾水泛溢为病,此为土不制水,土克水,水为土之不胜,故肾水泛溢诸证如肢体浮肿、面目虚浮、小便短少,当责于脾胃之虚,法当健脾和胃,建立中焦之气,使土以胜水,水不泛溢则肾病愈。
脾阳虚者易从寒化,胃热者易从热化
脾胃均居中焦,而脾为脏主阴、主湿土。胃为脏主阳,主燥土。故太阴湿土病者多虚多寒,病极易寒化。阳明燥土多实多热,病极易热化。
前者当药投温补助阳,后者亦药投寒凉清泻。
脾胃一虚,五脏皆无生气
脾胃为后天之本,万物生化之源。脾健胃和则五脏百脉贯通,气血畅和。若脾胃一虚,五脏精微绝其化源,故五脏皆无生气。
胃虚元气不足,诸病由生
胃虚则水谷不纳,后天之本不能养先天之基,则肾衰,衰则元气不足,元气衰竭,则邪气易侵而为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脾主中气,中气虚则一身之气皆虚
脾胃中焦之气,即摄入水谷精微之气,贯通五脏六腑、四肢百骸。若中气虚,水谷精微之气不能贯注全身,故一身之气皆虚。
中气虚,脾湿不能运化,致痰浊中阻而血腥不畅,可导致或加重血流瘀滞
中气不足,则脾湿不运,不运则滞留体内形成痰浊,痰浊阻滞经络则血行不畅,形成痰瘀,闭塞经络而为病症。
脾常不足肾常虚
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基。人出生后,先天之肾赖于后天脾土之滋养,此谓后天滋养先天。若后天脾土虚弱,不能滋养先天之肾,会导致肾常虚。
脾病则下流乘肾,骨乏无力是为骨痿,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
脾病则运化失职,水谷精微不化气血成痰瘀浊液留至经髓,使骨筋不得滋,痰瘀闭结使筋骨痿废不用,骨不生髓则肢痿无力,履步不能,此病为土克水证,由脾及肾,治疗十分棘手。
口甜属脾热,龈烂属胃火
脾虚不运,湿邪潴留,上延于口则口甜,凡口甜正多由脾湿证或湿邪化热所致。
火邪起于胃腑,多源湿滞不化、蕴而生热、或膏粱厚味、积热生痰所致。胃热循经上犯齿龈所致龈烂或齿痛。
脾虚者,能食而精微不化,水湿内停
脾主运,胃主纳,胃健则纳,脾健则运。若脾虚而胃健者,能食而不运,水谷精微不得疏化,水湿内停,而形成浮肿或肥胖高脂血等病症。
胃寒则食不运,阳伤则气不振
中焦虚寒,多源釜底无柴,无力腐热水谷,故食纳而不运,或完谷不化、便溏形瘦。因脾肾之阳衰、机能衰退,故表现在少气无力,气不振作。
脾虚则湿不能运,湿下注则足肿
脾居中焦,主管运化水湿。若脾虚则湿邪不得运化,循经下行,流滞下肢则腿肿、足肿。
脾虚生湿,湿郁生水
脾虚则水湿不得疏化,不得疏化则积留,湿留中焦,故曰生湿。
湿郁不化,阳气不得宣,命火不得煦,湿邪积多而成水,故曰生水。
中焦和则上下气顺,脾气弱则湿自内生
中焦包括脾胃,中焦和即脾胃和,脾和则升清,胃和则降浊,脾升胃降,使水谷精微布,而浊气排泄,故曰上下气顺。
脾气弱,脾不运化水湿,湿邪储留中焦,故曰湿自内生。
脾胃为表里,脾病胃亦病
脾属脏,胃属腑,脏主阴,腑主阳,故脾胃构成表里关系。二者生理上相互为用,从病理上相互影响。
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
食饮者,热勿灼灼,寒勿??,寒温适度,则脾胃健。若寒温不适,势必脾胃受伤,如寒邪伤胃,阳虚伤脾。
中虚则湿胜
中虚这里指脾虚,脾虚不运,湿邪不化,故湿胜。
脾虚则谷食无味
脾主运化水谷、脾健水谷运化有度,则知五味。若脾虚则运化无能,无味亦不能辨别。
先泻后痢为脾传肾
泻当责之于脾,痢当责之于肾。脾虚湿留,运化无常,下注大肠则为泻,故曰先泻在脾。
泻甚则津液伤,肾火衰,土不制水,水湿化热则为痢。
胃虚少食。脾虚便溏
胃主纳,胃虚则不纳,不纳则少食。脾主运,脾虚则不运,不运则湿不化,湿注大肠则便溏。
脾虚不运,故倦怠嗜卧,生化乏源
脾虚则不能运化水谷,水谷精微不为机体所用,肢体失于水谷精微的滋养,故倦怠嗜卧,生化乏源。
脾败则发为黑疸
脾统四肢、脾主肌肉。脾败指脾的机能衰败,不能运化吸收水谷精微为肌肤所用,使肌肤发生病理性改变。
饮食伤胃。劳倦伤脾
饮食不节则伤胃,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统四肢,若四肢过于劳倦,使脾乏无力,影响中焦的运化功能,故曰伤脾。
脾胀者善哕
脾胀多为脾虚不运所致,脾不运则胃失纳降之职,胃不纳则逆,逆则呕哕。
饥饱劳逸,脾胃两伤
饱则伤胃,饥则伤脾,故饥饱不适,脾胃两伤。
脾不健运,清气下陷
脾不健,则水谷精微不能吸收,又不能将其清气布散全身,清阳不举则下陷。
过服寒凉,脾阳受伤
凡食饮寒热适度则宜,若寒凉过甚,胃气则伤,胃气伤则机能消退,脾阳亦伤。
呕吐伤胃。泄泻伤脾
呕即胃气上攻,吐即残食上越。呕为有声,吐为有拘。呕吐即胃气上逆,即有拘而有声,能引起胃急剧痉挛,痉挛则胃伤。
泄泻多由肾命火衰,不能蒸化水湿,肠失分清别浊之职,使湿邪困脾,故曰伤脾。
脾虚生湿。胃弱生痰
脾虚则湿不运,湿聚中焦故生湿。胃弱则食不纳,水谷精微不能及时传送于脾,聚湿而为痰。
胃虚纳减。脾弱痰多
胃虚则气逆,逆则纳减。脾弱则水谷精微吸收布散无力,聚而生痰。
脾胃薄弱,则水谷之湿不化
脾胃衰,饮食即不纳,又不运,或纳少运迟,使水谷不化精微反成湿浊,留结胃肠,形成病理产物。
脾虚气不化津
脾虚,这里指脾阳不振,脾机衰,则失升降之职,清不举则气不化,气不化则津无由生。
手足如堕如无,乃阳微不行乎四未
脾阳健通,气脉冲和,则四肢湿通强而有力。若脾阳衰,气机不能充于四未,水谷精微亦不能营养四未,故手足沉重不适,如堕如无。
汗多伤阳。泻多伤脾
汗为心液,汗多则心阴受伤,阴伤则阳衰,即阴血不足,心气机能减退,故曰伤阳。
泻,指泄泻,水谷完谷不化而下注,水谷不能得脾胃吸收,脾失滋养,故曰伤脾。
脾病者腹满
脾病即脾胃受病,脾病则失于健运,水谷精微不能吸收,水谷糟粕不能传输,积于腹腔胃肠之内,不腹满。
脾弱则食入困倦,精神昏冒欲睡
脾弱则脾阳不振,消化机能减退,食入脾机消化无力,故神情困倦,精神昏冒欲睡。
中阳不升,不能鼓击脉道故脉伏,不能通达四肢故指冷
中阳即脾阳,脾阳不升则谷气不达,血脉不振,脉行无力,故沉潜于脉底,上鼓无力而成伏脉。脾通四未,四未赖于中阳之滋养和温煦,中阳不振,不能充盈四未,故四肢冷而不温。
土不制水则肠鸣
脾虚则不制水,水湿不化,流滞肠间,荡而有声,故曰肠鸣。
过逸则脾滞,脾气困滞则少健运,使饮停湿聚
过于休闲,肢体活动较少,不能激发脾阳,而脾阳困滞则不健运。脾不健则不运,不运则湿聚。
能食不为肌肤,是脾阳不用也
能食指胃能纳而仍肌肉消瘦,善食而瘦者病当责脾,此乃胃纳脾不运,水谷精微不为肌肤所用。
中阳受伤,上逆为呃,下壅为肿
中阳指脾胃之阳,胃阳伤则气逆,逆而为呃。脾阳伤则湿不化,湿趋下焦为肿。
水肿多门,其源不外肺脾肾
凡水肿均为水液运行障碍之病,水液运行,不外肺脾肾三脏,即肾之蒸化、脾之传输,肺之宣发,以布散周身,通达诸经,贯百脉而滋润。若肺不宣、脾不输、肾不腾,三者任何一脏失常,均能导致水肿之病。
脾阳不振则统摄无权,血遂得妄行
脾阳虚则津液失其敷布,血液失其统摄。血主于心而统于脾,脾机不振,阳气失摄,称统摄无权,血不受脾阳之约束而溢于脉外,此谓妄行。
太饱则脾困,过逸则脾滞
胃纳太多曰饱,摄入水谷太过不及均会伤脾。太过,因胃摄入过量,超越了脾运化的限量,故脾困,困即困倦,疲劳之意。
自在安逸过度,休闲不劳之极,使脾阳无振奋之机,水谷疏导吸收排泄无力则滞。脾滞,这里指壅塞解。
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血则病在太阴
足阳明胃为腑,病多实多热。足太阴脾为脏,病多虚多寒。故中焦实证,热证病在阳明,中焦虚证,寒证病在太阴。
津液之病,成于中焦虚微,脾阳不运
津液稠厚者为液,液的化生失常则为痰。清稀者为津,津的化生失常则为饮。故痰饮之病多言中阳不振、津液生成障碍、脾阳不运所致。
体丰则中虚,中虚则气弱,气弱则脾土少鼓旋之力,肺金乏清虚之权
身体丰盛的病患,多由痰湿内结,或水湿储留所致,究其原因,多为中虚脾弱、运化水湿无力所致。中虚则气弱,凡中气不足多源脾衰,脾衰气机不畅,鼓动无力,土不生金,故肺失清肃之权而气机壅塞而作喘咳。
中虚湿阻,不纳不饥
脾胃虚弱,湿邪内结,则胃不纳。脾不运,故不知饥饿。
善食而瘦者,胃火脾虚也
多食而消瘦者,多源胃火炽盛,腐熟太过,水谷精微不能摄纳吸收,又与脾衰有关。
少食则呕乃中气衰微也
少食则呕多源中气不足,脾胃失其纳运所致。
形体劳役则脾病
人体超越劳动量,或过于休闲,均能导致脾的运化失常而发病。
中气本虚,寒凉太过,易使邪陷三阴
中气本虚是指脾胃虚弱(脾胃为中气之本)。本虚则不易受寒,若寒凉太过,能使寒邪直陷三阴,三阴者太阴脾、厥阴肝、少阴肾也。
痢乃脾病传于大肠
脾受寒热,寒则凝,热则腾,寒则降,热则升,寒热失调,湿与热结,下迫大肠而成痢。
人之中气不足,清阳不升,则头为之倾,九窍为之不利
中气乃脾气也,脾气衰则清阳不举,不举则下陷。清阳之气不能上升,则九窍失养,故头为之倾。阳气不达,故九窍为之不利。
脾弱土不生金
脾胃虚弱,清气不能上滋于肺,故曰土不生金。
脾病善胀
脾病则不运,饮食不得疏化,故善胀。
脾虚则湿聚,肾虚则水泛
脾虚则湿滞,故曰湿聚。肾主水,肾虚则不能制水,故水邪泛溢。
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瘦,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
脾胃虚弱,则胃不纳谷,脾不运湿。胃不纳谷则瘦。胃不纳则少食,脾不运则湿留,湿邪留滞,漫身浮肿,故曰肥。这种浮肿引起的肥胖,困遏阳气,不能宣达四肢,故四肢无力。
脾病则不能为胃行其津液
饮入于胃,精气上布,在脾的转输功能下而形成津液。若脾病则不能接受胃的水谷化生津液,布散全身。
脾胃虚弱,阳气不能生长,五脏之气不生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若脾胃虚弱,则阳气生成不足,故五脏气衰,甚则阳气不生,五脏之气亦不生而死。
脾病则下流乘肾,土克水则骨乏无力,为之骨痿,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
脾病则不化湿,湿邪下流则肾气伤,此谓土克水,土克水则肾病,肾病则骨乏力或骨痿。甚则令人骨髓空虚,足不能履地。
脾病者身重、善饥、肉痿、足不收、脚下痛
脾统四肢,脾主肌肉,脾病四肢痿软无力、故身重。脾病则不能升清,营养不能供于肌肤所用,故善饥、肉痿、足不收、脚下痛。
脾虚则腹满、肠鸣、?泄、食不化、纳少、便溏
脾虚,湿邪不得疏化,留结胃肠,故腹满、肠鸣、?泄、食不化、纳少、便溏、诸病而起。
脾弱,则食入易滞,湿易聚
脾弱则运迟,故食入易滞,滞则聚。
脾阳失运,停液生痰
脾阳是指脾机的运动活力。若脾阳不振,脾机运动活力降低,故停液生痰,水不化则液停,水湿聚而生痰。
脾阴不足者,脾约而便秘
脾阴不足是指脾所运行的津液不足,脾津不足导致肠液枯燥,燥则便秘,此为脾约。脾不能为其肠疏其津液则为脾约。
湿盛则濡泻
湿邪盛则脾衰,脾衰则湿不化,湿邪下注大肠而为濡泻。
湿盛者痰必盛,痰盛生热,热盛生风
痰生于湿,故湿盛者痰亦盛,痰盛则阳遏气机,气机亢奋则为热,热盛而风动。
胃阴伤口唇干燥,脾阳困便干后溏
胃中津液不足,此为阴伤,阴液不能滋濡口唇及孔窍,故干燥。脾机能困滞,阳气不得疏条,故便干而后溏。
脾不化津,积为饮邪
脾健则津化,津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若津不化则积而为湿,湿盛为饮,饮为病邪,为病理产物,故曰饮邪。
平素嗜酒必有湿热,丰盛之体必有留痰
素禀嗜酒之人,酒酿热而湿内聚,湿热交阻,故成湿热。肥胖体丰之人多阳虚而气滞,阳虚则湿不化,气滞则痰凝留,故曰风盛之体必有留痰。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小溲不利
脾统四肢,脾气虚弱,水谷精微不能充盈四未,故四肢不用。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水谷精微之海,脾虚则水谷不能化为气血,以营五脏,故五脏不安。脾气阻滞,实邪内结,气道不通,故腹胀。气利则溲通,气闭则溲滞,因气机滞涩,故小溲不利。
脾阳郁则四肢乍冷
脾统四未,脾阳郁滞则四未失其温煦,故四肢乍冷。
湿渍于脾则脾气下陷
脾为阴脏,喜燥恶湿。若脾衰则湿邪停留脾胃,使脾阳清气不举而下陷。
脾气热则胃干而渴,肌肉不仁发为肉痿
脾为胃而行其津液,此为表里相济。若脾热则脾阴耗伤,脾阴伤则津枯,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故胃干而渴。
脾主肌肉,肌肉赖水谷精微以养之。若脾气热则水谷精微失于脾的敷布,使肌肉失于滋养,故肌肉不仁,甚则发为肉痿。
脾胃土虚则清者难升,浊者难降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若脾胃虚弱,失于升降之职,故清者难升,浊者难降。
脾虚湿困,痰阻中焦
脾虚不运则湿邪困留,湿留则为痰。
久病脾虚气弱。久卧气滞运钝
脾为后天之本,若久病则首先影响脾机的运转,使气血化源不足,故曰久病脾虚气弱。
久卧则伤气,气滞则运行滞涩不畅而成钝。
中焦升降不利,下焦传导受阻
中焦这里指脾胃,下焦这里指大肠。若脾胃升降失常,清阳不升,则浊邪不降。浊气不行,则下焦大肠传导功能失职,糟粕不易排泄,如便结、便秘,腑气不通等症。
五脏之病俱能生痰,然无不由乎脾肾
五脏功能失常,均能产生湿浊痰液,如肺气虚,宣肃无力则能生痰,阻塞气道而为咳喘。心功能失常,心气心阳不足,亦能生痰,痰浊蒙神,或痰湿化热,或痰热扰神。肝失疏条,气机不畅,亦能生痰,形成痰阻肝瘀之证。所以说五脏之病俱能生痰。
产生生痰之本,没在心肺肝,而在脾肾。脾居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若本脏病,水谷精微不化气血而成痰湿。痰湿之本在于脾,而肾在其中起着关键性作用,脾之输化赖于肾阳之蒸腾,火生土则精微化气血,火不生土则精微化痰浊,故痰浊的生成旁及五脏六腑,贯注十二经脉,酿成百病,究其根源,均由乎脾不输运、肾不腾化所致,故五脏之痰无不由乎脾肾。
人身九窍不和,必是中脘闭塞
九窍者人体内九个穴窍,即眼耳口鼻舌,乃七窍再加前后二阴,共成九窍,九窍不和是指九窍的各自生理功能失常,如鼻塞不嗅香臭,耳聋不闻声音等,其根源均在于脾胃,因脾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源,脾胃和则五脏和,脾胃塞则五脏诸窍俱塞而不聪。这里中脘就是指脾胃而言。
脾湿不化,上蒸于胃为痰,下注于肠为泻
脾经湿浊,聚而不化,必上干于胃而成痰浊。若湿浊不上干于胃,下注于肠则为泻。说明了脾湿流注,犯上为痰下注为泻的病理机制。
脾虚生痰。胃燥生火
脾为脏,乃为阴土,发病多虚多寒,故生痰留饮而为患。胃为腑,为阳土,发病多实多热,实火炎蒸,耗伤气阴则为燥,燥极生热,热极生火。
脾不鼓舞,气不健旺,遂使水谷积聚为湿,从阴化饮,以阳化痰,蓄于脾而嗽,倾于肺则咳
脾为中州枢纽,下承肾之蒸发,上接肺之宣发,脾胃居中,中气健则能鼓舞胃气上行,使水谷化,精微布,湿邪降,化浊化溲化便排出体外。若脾不健,不能鼓舞胃气上行。若阳气虚,则湿浊化阴。若火气旺,则化痰热。这些痰与饮,滞留于脾则为嗽,嗽是有物而无声,动于脾湿。滞留于肺则为咳,咳是有声而无物,伤于肺气。
本条说明了中焦枢机不运,阳化、热化、犯脾、犯肺的病理机制。
心火陷于脾土则五心烦热
心火有虚实之分,实者多上犯于肺而为燥咳,此为火刑金。虚者则下陷于脾,此为虚火,虚火即五志化火、六郁聚热而言,故有五心烦热。
脾胃受伤则中气不运,不运则中气不能升降而胸脘痞闷
脾胃发病则直接影响中焦气机的升降,脾受病则清阳不举,而发生脱肛、子宫下垂、崩漏等症。若胃虚则浊邪不降,使糟粕不能按时传递大肠,使气机反逆,而出现胸脘痞闷等症。
本条说明脾不升、胃不降,总称中气不运所发生的病理机制。
脾胃有热则口臭
脾胃有热,这里是指脾胃纳运功能失常,食留中焦,滞而化热。因水谷滞留中焦,腐热不能,气机窝留,热气蒸腾,故口臭。
内伤劳倦,饥饱失时,中气受伤,脾不化血,土色见于外发为虚黄
劳倦太过,思虑尤甚,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失于运化水谷、化生气血之权。故面色失于气血之滋润,而呈现土之本色,故为虚黄。
本条言发黄乃为中气不足、气血虚败、血不荣色所致,故为虚黄,与实黄不同,实黄多由热蕴阻中焦,迫胆汁外溢所致,说明发黄虚实之异也。
思虑伤脾,脾血亏损,故经年不寐
思虑太过则脾机受损,脾败则运化水谷不能,血无化源,心失所奉,故经年而不能寐。
胎气系于脾
女人受孕,胎气生于肾,而根于脾,肾为先天,主管生殖,故始生于肾,而又赖后天水谷之滋荣渐养成型,故又曰系于脾。
本条言明先天之胎元、赖后天脾土之滋养,以后天补养先天的胎气生化过程。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膏粱厚味,足生达疔
自倍是指饮食过量,自超其倍。因饮食过量而超倍,使胃肠不能正常纳运和传导,故曰肠胃乃伤。
膏粱之变,是指体内摄入高脂肪饮食。因膏粱厚味多酿内热,热盛化火,火极成毒,毒热腐蚀肌肉血脉,故曰足生大疔。足是指满可以,十分的意思。大疔,指大痈疮疡。
真火式微,胃寒脾弱,不能消谷则反胃
真火是指命门元阳之火。式微即微弱。因命火不足,釜下无柴,火不生土,故胃寒脾弱。不能正常的消化水谷而成反胃,反胃者即食入即吐也。
脾伤则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
磨是消磨,这里指消化腐热解。脾伤,因脾土受病则不能正常吸收消磨水谷,使水谷积留中脘。因脾虚食不运则上逆,故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食不化。
脾气停滞,清浊不分,中焦痞塞,遂致呕吐
脾不运则停,停则滞。因脾机失去运化功能,不能导气于小肠以分清别浊,导致了中焦痞塞,气机阻遏,壅塞犯上则为呕。
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
中气,这里指脾胃之气。因脾胃之气虚弱,机能衰退,不能传递肠腑,肠腑失去了传导、吸收、排泄之能,故肠鸣作响,腹胀腹鸣。
水道不通则上侵脾胃而为胀,外侵肌肉而为肿,泛及中焦则为呕,攻及上焦为喘
水道不通是指膀胱气化不利和肺失宣肃之职。肺不宣则气不降,气不降则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少府气机上逆,上犯胃肠而胀。
若脾不运湿,上不能输于肺,肺气塞,塞而不宣,气液不化,水湿下流,膀胱亦壅滞不荣,迫水外溢,沿走肌肉则为肿。
若泛及中焦,胃失纳降,失纳则不荣,失降则反逆,故为呕。
若攻及上焦,是指水邪射肺,或水气凌心,使心肺之阳失去正常生理功能,故气逆而为喘。
久疟必脾虚
疟疾发生于肝胆而动于脾湿。肝郁化热,胆失疏利,肝胆失于和降,上犯其脾,木乘土位,脾虚湿滞而化热,湿热相召,寒冷交替,发作有时,故曰疟。
本病发生病虽发生于肝胆,而当责其脾虚。此为土不培木,木反克土之本虚、标实之证也。
脾虚不运而怠惰嗜卧,体重节痛
怠是乏力。惰是懒惰。嗜是嗜好。乏力、懒惰、好睡多系脾虚不运所致。因脾虚则水谷精微不能运转四肢,四肢失于营养,故怠惰嗜卧。中气气弱,寒邪易犯肢体,湿邪重则体重,寒邪重则节痛。寒湿犯体,故体重节痛。
中气旺则八脉之气自充
脾胃健壮,水谷精微纳化有度,转输有节,能充分营运五脏百脉。
脾阳不病故知饥,胃阴有伤故少纳
脾阳是指脾机,即脾的机能。脾的机能健旺,输运正常,水谷能按时更替、输运、传导,故知饥。
胃阴是指胃中的阴液,胃液参于水谷的消化吸收及水谷的受纳。若胃阴伤,影响了受纳吸收,故曰少纳。
太阴不运,阳明愈钝
太阴,这里指足太阴脾经而言。若脾不运,则阳明胃不纳,不能正常纳谷,故曰钝。
口角流涎为脾虚
涎为脾之液,脾开窍于口,脾健则涎摄,涎摄则能运于口腔舌窍。若脾虚则不能摄涎,使涎随即而出。
劳伤胃痛必是伤阳
由于操劳过度等五劳七伤,均能影响中焦气机的输布,胃气不和则停滞,滞则不通,故作痛,多由阳气耗伤所致。
操持太过,三样燔炽,胃汁受伤
操劳持续不休,超于正常工作常度则为太过,太过则动阳。三阳炽盛,这里指太阳、少阳、阳明。而耗伤胃阴,阴伤则津乏。
胃中无阳,不能容受食物
中阳不振,根于命火不足,火不生土,釜下无柴,故不能容受食物。容受这里指容化腐热受纳讲。本条言之,胃阳不足,当釜下增薪,以助中阳之气。不然,使水谷入胃不得腐热,完谷不化。
胃阳虚,浊阴上逆,故清涎涌出
中阳不足,浊阴不化,不化则上逆,使痰涎涌至口外。
不食不饥,责之有痰
脾虚则胃衰,脾虚不运,胃衰不纳,不纳不运则水谷停留,不化气血而生痰浊,痰浊资于脾胃则阳气不宣,机能困滞,故不食不饥。
浊阴不降,清阳不升,客垢不除,则真元不复
浊阴指水谷糟粕,清阳指水谷精微之气。糟粕能正常传递,排出体外,水谷之精气才能升腾,营运周身。若糟粕失于传递,水谷精微则不能布散。客垢不除是指糟粕不能排出,糟粕不除,则阳气不能宣通。
胃寒则呕,湿盛则泻
胃寒则不纳,不纳则逆,逆则呕。湿邪盛多源脾虚,脾阳不健,湿不运而反下注,迫大肠而为泻。
不嗜食,不知味,胃气虚弱也
胃气和则降,胃气降则纳。若胃气虚则不降,不降则不纳,不纳故曰不嗜食,不能食故不知味。
脾有停湿,则生痰作嗽
凡嗽者多为脾虚酿湿所致。
脾胃虚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
脾胃虚弱则水谷失于化源,水谷不化则气血不生,体弱而易感,感邪久留而不去者则成诸积。
卒然呕吐,定是邪客胃府
若呕吐急性发作,必当责于胃,胃气虚弱,复又感邪,必致胃失纳而失降,气逆而作呕。
胃热与脾湿乃黄病之源
胃为腑主阳多热证,脾为脏主阴多湿证。胃热与脾湿相合,湿热乃成,故发黄。
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胆热液泄
阳黄者多为湿热之邪,热重于湿,湿从热化,瘀热内结,迫胆汁外溢。
阴黄之作,湿从寒化,胆液多为湿所阻,渍于脾,浸淫肌肉,溢于肌肤,色如熏黄
阴黄之作多由湿热之邪,湿重于热,湿从寒化,胆液为湿邪所阻,而泛于肌肤所发黄。
阴黄多为湿热之邪浸淫肌肉,溢于肌肤,色黄而暗如烟熏。
阳黄其病当责在胃、胆。阴黄当责在脾、胆。
胃热则消谷,消谷则善饥
胃热则中焦机能亢奋,故纳多而消快,多食善饥。
胃中邪实,不欲饮食
胃中有邪火实热痰瘀之症,多由饮食停滞中脘所致,故有不思饮食、脘痞嗳气的临床表现。
脾主湿,湿聚为痰。肾主水,水泛亦为痰
痰有湿痰、有火痰、风痰、虚痰之分。究痰之源,其脏有三,一脾二肾三肝。脾虚不运,湿邪停留,多为湿痰。肾阳虚衰,气不布津,多为燥痰。肝风内伏,气失疏条,津液不化,挟风上扰,多为风痰。此外,又有饮邪,饮与痰其质类同,但一为寒,一为热,寒热之差异。
嗜饮伤胃
嗜饮,有习惯性喝水的习惯。但饮水当分饮食前后,饮水宜食前,不宜食后,因食后冲淡胃液,不能正常消化食物。饮水不宜太多,因多饮伤阳,形成气机停留于肾,增加水液代谢负担,多形成水肿病,以下肢腿足多见。
肝胃之气不和,气郁生火,气之所在即火之所在
肝属木,胃属土,肝气疏条则胃气和降。若肝郁气结,木克土,则土郁食壅,消化障碍,变生百病。气郁化火,气有余便是火,故曰气之所在便是火之所在。
湿蕴生热,热灼津液为痰
湿邪蕴结,久而化热,热灼津液,化为痰浊,说明了湿邪化为痰液的过程。
面部畏寒乃阳明经气不足
足阳明胃经,上布于面,面部常感寒冷多为胃经阳气不足,温煦无力。
胃虚则昏沉熟寐
胃气弱,腐热水谷无力,水谷不化精气,反化湿浊,湿浊困解中焦,阻滞中阳不举,清气不能上达头目,脑失滋养,故昏沉熟寐。
发斑虽出于胃热,诸经之火有以助之
斑出阳明,疹出太阴。阳明主肌肉,阳明热极,与它之热毒相合而发斑。
湿热下流即成痔疾
湿热不解,必下趋大肠,与肠间糟粕相结,湿与热合,久羁不解,灼伤溃败肠膜,脱落而为脓血,此谓痔疾也。
湿聚为满。气壅为胀
胀满其表现虽相似,其成因各异。满为湿邪,胀为气结。满多源脾虚,胀多源肝郁。故消除胀满,健脾化湿以除满,疏肝理气以消胀。胀满同居,肝脾并调。
胃津受伤,虚不受谷
胃主受纳,故曰胃健则谷纳。若胃虚津乏,胃气必逆,逆则胃不荣谷。
湿闭清阳则胸痞
脾健,清阳上举,土能生金,则胸腹气机调畅。若中焦湿邪郁滞,阻遏脾的升清功能,故胸痞。
中虚求食
凡中气不足,劳碌过度之人,出现一过性突然饥饿,此为思食自救,填充精血之原因。
面热如醉乃胃热上冲
阳明胃经上布于面,若胃腑有火热,或酒后动热,循经上行,而面必热赤如灼如醉。
痰食阻于中焦则胀痛。胃气不得下降则呕吐
胃腑为传导之腑,实而不能满。因痰湿阻滞中焦,腑失传递之能,故胀痛。
中焦阻隔,胃气不得下行而反逆,故呕吐。
得食则缓者胃虚求助也
中气虚弱之人,若食后精神微振,四末渐温,肢体气力渐增,此为纳入食谷以助中虚气败。
脐突脾伤
凡肝病、脾病,见腹大如釜,脐突外出者,多由脾败。
肝胃不和最易致呕
胃气之和降,与肝气的疏条密切有关。肝郁则胃气不和,不和则逆,胃气上冲而致呕。
肠通则胃和,胃和则痰湿下降
肠与胃,二腑相合,在饮食调节上胃实而肠虚,肠实而胃虚,互相交替,故肠虚则胃中糟粕下降致肠则胃和,胃和则痰湿糟粕随之下降,至肠而排出体外。
虚里穴动胃虚故也
虚里在胸左侧胸肋骨第四肋之间,与心跳相随,浮动有秩,静而不紊。虚里虽为心跳之处,但其根源在脾,若脾不运谷,心营渐差,虚里搏动增快,胃气随之衰败,故胃衰者虚里穴动。
胃不和则卧不安
夜不能入寐宁静热眠者其因甚多。本条指胃虚食滞,水谷不化所致的不能入寐。
冲气自下犯胃则呕
冲气自下而上,起于肾而犯于胃,故作呕逆。多源肾虚纳气无力、气上浮越、上犯中焦所致。(奔豚气)
胃中热则消谷,寒则腹胀
中焦阳气太过不及均为病。过盛乃壮火也,能使人消谷善饥。不及者少火衰也,能使人完谷不化。本条指胃中壮火过甚,故曰胃中热则消谷。
寒则腹胀,就是指少火不及、食停中脘,完谷不化所致。
胃受寒则阳气郁而生湿
饮食热勿灼灼,寒勿苍苍。若寒凉过度,必伤其阳,阳虚则气不布,气不布则湿不化,故曰生湿。
肠中寒则肠鸣?泄
肠中虚寒,多源肾阳禀赋不足,而见肠鸣、便溏、泄泻。
九窍不和都属胃病
九窍指上七窍下二窍,共成九窍。胃为阳明燥土,乃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胃壮则脾健,水谷化生以营五脏气,胃健则五脏健,胃衰则五脏衰、故九窍不和都属胃虚。
肠中津液枯槁,腑垢不得下达
津液为胃腑、肠腑消导传递饮食精微及糟粕的滑利滋濡物质。若胃津虚则食纳不得和利。若肠津虚则传递涩滞。
胃气逆则呕吐恶心。脾气滞则大便溏泄
胃气以下行为顺,胃气下行则和。若病气不下行则逆,逆则呕吐恶心。
脾气以升发为用,脾阳升举,津液四布,大便排泄有度。若脾气滞涩,清气不举而反下陷,故大便溏泻。
泄泻原属脾胃为病,久则必损肾气,肾火不足,固摄无权,久泻不愈。
大便溏泻无度,多系脾胃为病,波及大肠。如泄泻日久而不得愈者,调脾理肠和胃无效者,又当责其肾,因肾司二便,久泻必伤肾,肾火不足,固摄无权,久泻不愈。说明顽固性泄泻发病早在胃肠、中及脾,晚及肾。
脏腑(肺肾)
喘出于肾,淫气于肺
喘有虚实,虚喘当则肾,肾为气之根,肾壮则气纳,纳则喘平。实邪多为六淫所犯,肺为娇脏,寒热不慎均能犯肺而致喘咳。
肾水不足,肺失肃降
肾为气之根,人体内之气,吸入于肺,下纳于肾,故肾健则肺宣肃有度。若肾水不足,肾阴不能上济于肺,则肺燥,燥则咳,咳则肃降失常。
肾虚不能纳气。肺虚不能降气
肾气虚,虚则失摄之职,故肺气下肃,归元于肾。若肾气不纳气,肺的肃降失职,故肺不降,不降则逆。
肺失清肃则为咳嗽
肺为娇脏,主气而司呼吸。若肺失清肃之职,则气机不肃,不肃则不降,不降则上逆,逆则为咳。
肺热叶举则为喘促
肺为金脏,喜凉而恶热,喜润而恶燥。若肺热则肺不宣,或宣而不肃,均能导致气机逆乱而为咳喘。
金实不鸣则为失音
肺为金脏而主声,若火邪炽肺,风邪犯肺,寒邪袭肺,均为实邪犯肺,导致金气不利,宣肃失常,或声音嘶哑,言语无音,此为金破不鸣。
上消属肺。下消属肾
上消多为肺不布津,气化无度所致,故与肺有关。下消饮一溲二,善饮善渴,多源肾命真阳不足,腾化无力,水不化气,有形之水不能化为无形之水,故直趋膀胱,不能滋濡机体,肾起着决定性作用。
肾虚冲气上逆。肺虚痰热留恋
肾主纳气,气吸入于肺,下摄于肾,因肾虚气机失纳,气不纳则上越,故曰肾虚冲气上逆。
肺气壮则痰气疏利自化,若肺气衰则痰湿与肺热相并,湿热交阻,缠绵不解,留恋不易速去,故曰肺虚痰热留恋。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水谷入脾则化为营血。若脾衰吸收输布无力,水谷不化营血而化痰浊,故曰脾为生痰之源。
痰生于脾而贮于肺,痰浊在脾不化,必上射于肺,扰及肺络,宣肃失度而为咳喘,故曰肺为贮痰之器。
入肺为喘。乘脾为胀
痰浊为体内糟粕之一,为致病因素,上射于肺则为喘,中乘于脾则为胀。
肺气虚则鼻塞不利
肺为气机交换之场所,天阳之气与体内浊气不断代谢更替,若肺气旺则呼吸正常,浊气与清气代谢有度。鼻为肺之外窍,故能变味而知香臭。若肺气虚,清浊之气混淆,气机不利,鼻窍壅塞。
惨惨不乐乃膻中阳气不舒
人之七情均与五脏有关,但最主要的是心肝两脏。惨惨,凄凉衰败之意。不乐,苦闷不悦。此条系指心阳不足所致。心,五志为喜,而五志的产生,多为心包代君示令,而心包位于膻中,故曰膻中阳气不舒。
肺失治节,水道不利
肺为金脏,其位最高,居它脏之上,在上者其气趋下,故肺以宣为用,以肃为常。肺失治节,就是失去了气机的调节,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金不生水则肾气虚,膀胱约束无能,故曰水道不利。
肺气素禀虚弱之人,肾阴多为亏虚,此为金不生水,肾阴虚则不能上济于心,心火失于肾阴的制约而独亢,故曰肺金素虚,心火易炽。
肺热移于大肠,则大便泄泻
肺与大肠脏腑相配,构成表里关系,故肺经有火热邪气能直接波及大肠的功能失常,大便溏泻或大便干结。若湿热者则便溏,若燥热者则便结。本条指肺经湿热移于大肠,故见大便泄泻。
肺病肩背痛
肺位于胸腔上部,前近乎胸,后近乎背,故肺病导致脉络不通,疼痛多系在肩背部。
肺病必以中气健旺,能食便坚为佳
肺病历年不愈,久治无效者,必需培中保肺,扶土生金,乃为上策。中气健旺,营养自足,精微充实,肺易修复,此谓虚则补母,或为补母实子之法。
肺之不降,责之胃纳,肾不纳气,责之火衰
久嗽劳喘,久不得愈,当责肾虚而不纳,肾之不纳,又当追究阳气之虚,命火之衰,火不生土,土不生金,金气自败。凡肺气以宣肃为度,以通调为常,养于中宫,运于少阴、和于少阳。
肺胃两经为风热渊薮
肺为上焦,胃为中焦,上焦为巅,高巅之上唯风可到,故风热之邪主之,外感风热首先犯肺,此之理也。中焦胃土,为水谷之源,气血生化之根,故曰渊薮。薮当源源不绝讲。
清冷乃气机闭郁
鼻凖是指鼻的上壳,鼻梁和鼻孔。若冬令之寒气过极,清冷之寒邪袭于肺之外窍,使呼吸困难,喘满不己。
喘之一症,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喘有虚有实,虚多在肾,肾气虚,肾命火衰,则气不归元,气失摄纳,浮越随痰气上升而为喘。若热邪、寒邪、风邪、直犯肺脏,使肺气壅塞而成喘满者,多为实证。
精生气,气生神,肾元一虚则阳光独治,阳光独治则壮火食气,壮火食气则无以生神,令人目暗不明
精,这里指水谷之精。水谷之精通过脏器的功能活动而产生机能(气)。气生血,血养神,故曰气生神。肾元指肾的元阴而言,元阴一虚,阳邪无制,阳邪亢奋,则为壮火,耗伤人体气机,气机衰,精血暗耗,则神气败,神气衰败,表现在目暗无光,说明了精气神三者的互相关系。
肾水亏损,不能涵木,晕眩烦劳即发
肾之元阴不足,孤阳无制,木恣而动风,风火交煽,上扰清窍而眩晕,扰及心神则烦劳。
脾肾阳虚则水湿不化
脾阳不足,当究于肾阳衰微。肾元真阳之火上以温煦中土脾胃,两阳相煦,则湿邪尽化。若脾肾阳气不足,肾失腾化之职,脾失敷布之权,故曰水湿不化。
肺气虚则腠理不固
肺之肌表,司腠理毛窍开合。肺气实则腠理闭,汗液排泄有度。肺气虚则腠理不固,毛窍开合无度。
肾虚则骨髓不充,痿弱不能履地
肾主骨生髓。肾气足则髓充骨健。若肾气虚、虚则髓枯,髓枯则不能养骨,故骨痿弱不能履地。
肺虚不能降气,脾虚不能运气,肾虚不能纳气
人机体赖于五脏之气而生成,气的升降纳运,是气运行的基本形式。肺居五脏高位,在上者气宜下,故肺气以下降为顺。脾,脾居中焦,中焦主运,故脾健则运,脾虚则滞。肾居下焦,在下者宜上,故肾在纳气的同时,使水谷精微之气上举,以营养五脏。
水亏于下,风动于上
水,这里指肾而言。风,指肝而言。肾虚则水乏泛,水不涵木,风阳妄动,故致肝火上炽。
肾精不足则肝火乘之
肾精指肾的精气,精气旺则化精以为血,上以营心,下以滋肝。若肾精不足,肝失阴血之滋养,肝体不足则肝用上亢,化火动风,以乘少阴相火之位,二火相并,发为诸疾。
上焦肺失宣化,下焦肠液就枯
肺为水之上源,肺宣肃有度,则二焦气化有节,津液四布,以濡五脏,胃肠亦在其中。若上焦肺失其治节,宣肃无度,气化不能,津液不布,下焦胃肠失濡而枯竭。
饮以肾出,痰以肺生
饮邪为阴中阴,以量多稀薄清冷之质,故以北方葵水主之,葵水者肾也,多源肾命火衰,阳衰则寒凝,水湿聚而为饮。
痰者为阴中阳,量少粘稠质厚,多源火热耗津所致,火热耗伤肺金,火烁金则肺津化为痰。
肺气虚者少气不足以息
人之气有二,一曰先天之气,禀父母之精而藏于肾。二,后天之气,为吸入天阳清气与水谷精气并而充身,此为宗气。若后天之气不足,多指肺气虚,肺气虚则主脉不能合精,故少气不足以息。
肺阴不足者多干咳而咽干
肺为太阴,主气司呼吸,布散津液。若肺阴不足,津液不布,故干咳而咽干。
肺气虚则息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
肺气不足,呼吸气短,故息利少气。肺气实,实则邪气方张,故喘喝、胸满而仰息。
肺有伏热时常吐血,胃有湿痰时常咳嗽
伏,是潜伏,在里之意。这里指肺时常有沉在潜伏的内热而灼伤肺络,故吐血。
若胃中有痰湿,必通过呼吸道上射于肺而为咳。
肺热叶焦,发为痿
痿症者其因有三,一为筋痿,其病在肝。一为骨痿,其病在肾。一为肉痿,其病在脾。但三者发为痿病均不离乎肺,肺热叶焦,不能布散精气,使肾精亏泛,肝血枯涸,脾肉萎缩。
热在上焦,因咳为肺痿
热邪久留上焦,灼伤肺金,耗伤阴液,使肺失所滋,则枯萎而咳。
水亏则火盛,火盛则刑金,金病则肺燥,肺燥则络伤,络伤则嗽血
水指肾,肾阴亏虚,水不制火,故火盛。火盛则克金,金病则肺叶耗伤,故燥。肺燥则络脉伤,络伤则嗽血。
喘之出气不爽为肺病,入气有声为肾病
人之呼吸,呼在肺,而吸在肾。若出气不爽,有痰鸣音者病在肺。若吸入气时而有痰鸣音者病在肾。
肺为清虚之脏,有火则咳,有痰则嗽、
肺经有病,均系咳嗽。咳为有声而无痰,多为火、热、风、燥所致。嗽是有物而无声,多为湿浊、寒凝所致。前者为伤于肺气、后者为动于脾湿。
肺虚则气无所生,肾虚则气不摄纳
肺主气,肺虚则气亦虚,故曰肺虚气无所生。肾为气之根,主气之吸入摄纳,故曰肾虚则气不摄纳。
上虚不能利下则遗尿
上虚,这里指肺气虚,肺气虚则不能制约肾之关门。
水之本在肾,标在肺,制在脾
肾为水脏,主北方水,故曰肾之本在肾。而金为水之母,金能生水,水之标在肺。脾主土,土能克水,水湿之泛溢,必培脾土以制水。
肺虚则气不化津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则水无所住而妄行
肺气虚,则脾胃上承的水谷精微不能化为精津,敷布全身,反而积留成水液痰浊,形成病理产物。此时因脾虚又不能运化水湿,形成土不制水的状态,反而水滋于脾、形成反克,使水气病不得解除。若肾气虚(主要指肾阳虚),使水湿之邪不能腾化,注膀胱而为溲,反而妄行,沿走肌肤而为肿。本条说明了水气病与肺脾肾的功能失常有着密切的联带关系。
水不归经,传于肺而成气息喘急,传于脾而肌肉浮肿
水本于肾,趋于下,属阴中之阴,故正常的水液气化之后能沿走诸经,运通五脏、灌注六腑。未气化的水,本于肾而归于肾,藏于肾而使于膀胱。水不归经是指水液未经气化而不受肾的统约妄行它脏,传至肺而成饮邪,成痰液,令人喘咳。传至脾而沿走肌肤,形成浮肿。
肺气无权则肾不能制水
水以肾统之,以肾藏之,但以肺制约分布使之归于全身,起到滋濡营养作用。肺能使水液变为气液,无形之水乃为体内生理之水,是脏腑各器官以及肌肉血脉不可缺少的部分。心肺若天与日,肾若江与海,共同完成水液的升降、腾化、返本归元的过程。
肺受火伤则气逆为咳
肺主金为娇脏,最怕火热之邪,若虚火刑金,实火克金,均能致肺的功能失常,而形成气逆咳喘。
肺虚则气少、痰多、喘咳。肾虚则腰脚酸痛
肺禀气于天,肺机能衰退,引起呼吸障碍,不能很好的正常吸入天然之清气,故曰气少。肺气虚,虚则滞、滞则痰留,故曰痰多。痰多则气道不利,而致喘咳。
腰为肾之府,肾主骨。肾虚则骨骼无以肾精滋养,故腰脚酸痛。
肺虚脾弱即不能通调水道
水液的代谢,是在脾的转输和肺的敷布下而完成的。若肺虚脾弱,失去了水液代谢功能,故曰不能通调水道。
肾虚气不摄纳
气吸入于肺,下摄于肾。若肾虚则肺气吸入不能下摄于肾而反出,形成呼吸急迫,喘咳尤作。
暴乐暴苦,始乐终苦,皆伤精气
人的情志以疏条和畅为顺,情志和顺,则精气由生。若苦笑无常,喜怒无度,均能影响体内的脏器及精气的耗散。
精气虚则厥,实则胀
人的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精存则神慧,精衰则神疲,精枯则无神,故精气虚则神为之动摇,或存或灭,危在旦夕,故厥。
精气实,这里非指精气充足而言,是指气血运行障碍,精津液的运行阻滞所致,因体内的精津液不能正常使化,故而存留体内,使气机壅塞而为胀。
本条说明了虚则正气虚、实则邪气实的虚实变换关系。
肾阴不足,心火亢盛
心肾一火一水,一上一下,一离一坎,在正常功能下互为即济,若肾的阴精不足,不能上奉于心,火无所制,无制则亢,使生理之少火化为病理之壮火,而为病态,八卦为坎离失济。
肾阴不足,虚火上炎
若肾阴肾精虚弱,不能上济于心,而心气衰弱,心阴不足,形成两少阴不足证,则虚火独亢。
两条前者为肾虚心实证,后者为肾虚心虚证。前者为实火,泻心汤证。后者为虚火,清心莲子饮证。
肾阳不足,火不生土
肾命火衰,阳气不振,而导致脾阳不足,如便溏泄泻,水谷不化,或黎明泻、腰痛等,均为火败土衰之证。
肾虚则精关不固
肾虚分肾阴、肾阳、肾精、肾气之别,本条系指肾气、肾阴虚而言。肾气虚,肾机能衰退,肾精失于肾气的摄纳而关门不固,滑精早泄。若肾阴虚,阴虚则阳亢,火热逼迫,神志不稳,多梦而致遗精、滑泄。
精脱则耳聋
肾开窍于耳,肾精充盈则耳聪目明。若肾精不足,耳窍失滋,失去了听力功能。
精伤则骨酸痿厥,精时自下
肾主精,精充骨,肾伤则精伤,肾虚则精乏,精气伤则不能充盈于骨,骨失精的滋养,故发骨酸痿厥。
肾气损则精败,气虚则不固,故精时自下。
久泄久痢无不伤肾
肾司二便,因久泻久痢,直接损伤水谷精微的供应,精血化源渐虚,使后天之精不能充养先天之精,而致精亏申肾损。
黑色见于面,则知伤及肾
五色主五脏,心肝脾肺肾,赤青黄白黑,此为五脏之本色,正常生理状态下,五脏之色一般含蓄不露,多伴随脾宫黄色,并以黄色为本,如黄而兼赤为心色,黄而兼黑为肾色,以此类推。若某一脏失去中宫黄色,独显本脏之色,为胃气绝,本脏暴露则主死。故今黑色见于面,则知伤及肾脏。
先天不足则骨髓空虚
先天指肾元,肾中之元阴、元阳。若先天不足,元阴(肾精)元阳(命火、肾气)二者不足,筋骨失与阴精的滋濡和阳气的温煦,故骨髓萎枯,骨骼不荣,而曰骨髓空虚。
食荤油则便溏,肾火衰不能蒸运脾土
若吃荤过多,油腻积于胃肠则令肠内食物滑泻,故便溏。便溏亦有肾火不足,不能温煦脾土,脾土吸收运化功能降低,亦令腹泻,完谷不化。
髓海不足,脑转、耳鸣,目无所见
肾精亏虚则髓海不足,髓不养脑,则脑旋、眩晕。肾精不足,肾窍失滋则耳聋。精虚则血少,血不养肝,故目无所视。
本条说明肾精养脑,肾脑相通,肾精足则脑髓充,头耳目均受精血滋养、而发挥正常功能。
久遗不愈为精关不固
遗精滑泄久不能得愈者,乃为精关不固。凡遗精,梦者多则相火,不梦者多源气虚。滑脱不固者,多源气虚极,失于摄纳。
秋冬咳嗽,春暖自安,是肾气收纳失司,阳不潜藏
咳喘一证,每逢秋冬而发、春暖而自愈者,其因多源肾阳失潜、肾气失纳所致,故治疗当治肾,以求气之根。
多升少降乃肾气不司收纳
气呼则升,吸则降。呼出者肺也,吸入者肾也。肾为气之根,肺为气之宅。气多升而少降,源于肾虚不能收纳所致。
肾虚则封藏失职,骨髓不充
肾主垫,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若肾气虚,封藏无能而外溢,如遗精、滑精、早泄,精髓流失则骨不充。
肾精走失,骨髓空虚
精关不固,肾精走失则外溢。肾精遗失,不能内充骨骼,故骨髓空虚。
肾虚精不化气,肺虚气不归精
肾司精,肺司气,肾虚则精气不能化为机能动力。肺气虚则无形之精气不能化为有形之精。
病后遗精皆阴弱不主固摄
遗精一证,数日而一泄者谓之精满自流,乃健康态。若病后体虚而遗精者,多主肾虚气弱,固摄无权。
命火衰微,暴注而不痛
肾命不足,脾阳失其温煦,脾寒不运,水谷随肠下注,而为暴注下迫之泄泻,多主寒而不痛。
肾病者大腹小腹痛
肾位下焦,司二便而主小腹。若肾病,本身自病者小腹痛。肾及脾者大腹痛。肾及肝者少腹痛,故察其腹痛部位,以别脏腑成侮。
髓海不足,目为之眩
肾精虚则不能上注于脑,故髓海不足,髓海空虚,上窍失滋,目失滋荣,风阳上亢而为眩晕。
上气不足,头为之若倾
水谷之气,下注于肝肾,上贯于心肺,中守于脾胃。若上气虚,清窍失于滋濡,故若倾。(若是苦闷,倾是跌仆)由于头胀苦闷,浊气壅塞,清气不升而顷刻跌仆在地。
肾泄是命火衰微
泄即大便无规则溏泻,非肾虚、脾虚、肠寒等。此条是指肾虚命火不足所导致的阳虚洞泻。
火炎水竭,灼烁真阴而骨蒸劳热
壮火食气,气津耗伤则水竭,肾水不足多源壮火灼烁真阴所致,阴虚生内热,故骨蒸劳热。
肾阴虚则精不藏,肝阳强则气不固
肾阴不足,阳邪必亢,阳邪亢盛,扰动精室,而精自遗不藏。若肝阳妄动,灼伤阴液,导致阴精不足,精不足则气败,气败则不固。
脾虚则不运。肾虚则不藏
脾主运化水谷,脾虚则尽能衰退,故曰不运。肾虚指肾气虚,气虚则不摄纳,故曰不藏。
肾为胃关,肾少宣行则纳食运迟
胃为水谷之海,肾为胃之关门,胃液下注,必须通过肾的约束注膀胱而成溲,故曰肾为胃关。肾气少则气化无力,导致脾即不运,故胃纳运迟。
肾司二便,肾少蒸化则二便不调
肾居下焦,开窍于二阴,故司二便。若肾命不足,蒸化无力,则二便不调。
肾阳不振,聚水成肿
肾阳虚则脾阳亦虚,阳虚则气虚,虚则不运,故水聚而为肿。
肾阴虚者耳不聪、目不明,腰膝酸软,失精、亡血
肾阴这里指肾精而言,肾精不能上贯于耳,耳失滋则不聪。肾精不能上贯于目,目失滋则不明。腰为肾之府,肾精不足,则腰膝酸软。若肾阴虚,亦能导致肾气不足,血不得摄纳,而失精、亡血。
肾阳虚者阳痿、畏寒、水泛为痰而气喘
肾阳虚指肾的阳气机能衰败,机能衰则阳痿,阳气虚则畏寒,阳虚则水不化,泛而为痰,病气喘促。
肾气虚则厥,实则胀
肾主精,精以养神。故曰神,心统之、肾滋之,肾气虚,精血亏乏,神失所养,故厥。(厥是厥逆,一过性意识丧失,多责于神失所守)
肾火妄动,阳邪亢奋,多为肾实证。阳邪亢则脾胃受制,失其健运之功,故腹胀,此为水侮土。
肾虚则小溲频数
肾虚,这里指肾气,肾阳不足。肾气虚则膀胱失约,故溲频数。肾阳虚则气化不利,水液不能敷布而下注膀胱,亦为溲频。
肾为胃关,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以其类也
肾为胃之关门,水液的形成来源于胃,而调节于胃,受纳于膀胱。若肾气虚,关门不利,气化无权,故聚水而变生多种病症。
肾气壮则水还于肾,肾气虚则水散于皮
水液的代谢过程,始于肾之蒸化,借于脾之敷布、肺之宣发,以供机体利用,又将剩余的水液下还于肾而注膀胱。若肾气虚,则剩余的水液无力蒸化,通调水道,下注膀胱,而满溢肢体肌肤,发为水肿。
肾不固摄则小溲失禁
尿液贮于膀胱,统摄于肾,而使有节制的排泄。若肾气虚,尿液失于固摄则失禁、遗尿。
肾阴亏损,阳不潜藏,致尺脉见浮
肾阴不足,肾阳失于潜藏,尺脉主肾,浮脉有两种解释,一是外感,二主阳虚。因肾阴不足,阳气失潜,故尺脉见浮。
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
肾气热,多源肾精不足,阴精亏涸,虚阳浮动,而致骨蒸劳热,五心烦热,甚则皮焦肉枯,而成阴极热盛、皮焦、腰脊不举,即腰酸背痛,俯仰而行。因阳盛精枯,热灼精伤,而导致了精髓的减少,或枯萎,发为骨痿。
水亏则木旺,木旺则风生
水,这里指肾。木,这里指肝。肾水不足,水不能涵木,故肝火旺盛。肝阳亢则风动,此为肝阳化风之证。
真水不足以制火,少火均变为壮火
真水,这里指肾水。若肾水亏虚,相火必旺,相火妄动,扰及心肾,使少火变为壮火。
本文说明,由于肾的真阴亏涸,阳邪无制,使心经与肾脏两少阴正常的生理之火化为病理之火,以耗伤人体阴精。
久病及肾
凡久病不愈,服百药无效者,最后唯有补脾肾二途,说明了久病及肾的道理。病邪由上及下,或由表及内,是正常的发展趋势。由上而下者,先犯肺,次及心、脾、肝,最终肾,故曰久病及肾。
肾水素亏,水不济火,火扰心神,则为心悸
肾水平素不足,水不济火,说明了水火不济,心肾不交。火热之邪,扰动神明,波及心脏,则为心悸。
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
肾藏志,肾主精,精充则志坚,精虚则志气衰。肾精虚不能上交于心,精不生血,血不养心,故心迷惑善忘。
肾水不足,心火独亢,夜不得眠
肾水上济于心,则心火不亢。若肾水亏,不能上济于心,故心火独亢,心火亢则神志不宁,夜少寐而不得眠。
色欲过度,下元虚损,则泄滑无禁
若男女媾和,恣情纵欲过度,必伤其精,精亏则下元虚,下元虚损,肾失封藏之职,故泄滑无禁。
烦属于心,躁属于肾
心情闷滞则为烦。意念不随,左思右盼则为躁。烦易动火,多心病。躁易动水,则肾病。
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有热
淋有石淋、气淋、血淋、膏淋、湿热淋,究其病源,多由肾虚膀胱有热所致。
肾阳虚不能制水,水泛为痰是无火之痰,痰清而稀
肾阳虚则不能蒸化气液,水湿不化泛而为痰。痰有寒热之分,清而稀者为寒痰,浊而稠者为热痰。此条由于肾阳虚所致,痰清而稀,是无火之痰,故曰寒痰。
精极无以生气,气弱不能生神
气与精是物质与机能的相互化生,精生气,气生精。精极,指精枯涸,精枯涸则无以化气。气衰败自然也就没有神气的所在。
腰为肾之府,转移不能,肾将惫矣
腰藏于两肾,左右各一,肾气壮则腰健而有力。若肾气衰则腰转摇不能,说明肾脏已经衰败。
火衰则膀胱之气不化
膀胱之气化赖于命火的蒸腾。若命火衰,膀胱则不气化,发为多种水病。
肾虚不纳,气不归元
元指肾,气的出入,出于肺而归于肾,形成吐故纳新。若肾气虚,肺呼而肾不纳,形成呼多吸少,呼深吸浅,心悸气短,喘满不能动行的气不归元证。
筋骨劳则伤肝肾
肝主筋,是指筋得肝血的滋养。肾主骨,是指骨得肾精的充养。若劳力过甚,则筋骨劳伤,筋伤则肝血耗,骨伤则肾精虚。
肝肾络虚,腰痛不止
腰为肾之府,肾虚肝虚,精血互虚,虚不养络,络脉空虚,腰为络脉的聚集之处、络虚故腰痛。
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久坐伤肉,久视伤血,久卧伤气
站立时间久则肾受损伤,肾主骨,故曰伤骨。行走时间久,多耗肝血,肝血耗则筋疲乏力,故曰伤筋。久坐则伤脾,因久坐时日久,脾胃运化不良则伤脾,伤脾故曰伤肉。久视是指时间很长的看书籍或看其它东西,都能引起心气的衰败,耗伤心血,故曰伤血。久卧是指长久的卧床不起,耗伤肺气,使肺不能正常的吐故纳新,故曰伤气。此为五脏过极之伤也。
胞移热于膀胱则尿血
胞,这里指胞宫(子宫),胞宫有热而下注膀胱,灼伤脉络,故尿血。

% f% f1 \) ]8 j$ ^'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fwbfutqk 发表于 2023-11-20 20:20:42 | 阅读全部
fwbfutqk 发表于 2023-11-20 20:20
+ \) R0 a- R% b# B  e营卫营气不足面色青,卫气不足面色黄营气即营血,心以主之,脾以统之,肝以藏之。今营血不足,肝失所藏, ...
) J9 H' }/ [6 C! n; x! }
痰饮
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令人不寐
胆系于肝,为中精之府,藏胆汁而主决断。若痰热扰及胆经,胆热则波及神明,神不守舍,令人不能正常安睡。胆遇痰扰,心神不安,即在于此。
神气虚弱,惊则神不守舍,舍空则痰涎归之,以致痰迷心窍
心血不足,神气自虚,神气虚则不守舍,易惊易恐。舍,这里指心包,若心气虚则心包不能代君行令,而痰浊乘虚而入,以致痰迷心窍。
津液凝聚为痰,不能周润三焦,致口燥咽干,大便秘结
津液是滋濡脏腑、滑利孔窍、润泽皮肤的有形滋养物质,它是在气化过程中发挥功能的。若阳气虚,气化失司,津液失于滋濡功能,凝聚而为痰,故周身不能润化三焦。上焦孔窍及二阴,故致口燥咽干、大便秘结。
气畅则痰清,气结则痰生
气机调畅,是指气和津液的正常代谢,如是者则痰清,若气机滞留结聚则痰生。
痰滞则血瘀,血瘀则痰滞
痰粘不化,滞塞经络,影响血液的运行,,血滞而成瘀。换言之,若血瘀流行不畅,又能影响痰液的正常代谢而痰滞。
痰饮流入四肢,令人肩背酸痛,两手罢软
痰饮是指清稀质淡量多的痰液,多由阳气虚而。若流入四肢经络,阻扰气血运行和阳气的宣通,则令人肩背酸痛,两手罢软。
本条说明痰饮生于脾,故曰流入四肢,形成上述诸证。
痹在骨则重,在脉则血凝而不流;在筋则屈不伸;在肉则不仁;在皮则寒
痹指风寒湿邪互结而形成的一种致病因素,若侵袭到骨则肢体沉重;若侵袭到脉则血流凝滞而不畅通;侵袭到筋则关节屈伸不利;侵袭到肉则麻木不仁;在皮则寒凉不温。
痰涎入心则迷,成为癫痫;入肺则窍塞,为喘咳、背冷;入肝则膈痛干呕、寒热往来;入经络则麻痹疼痛;入筋骨则牵引痛、入皮肉则瘰疬痛肿。
痰涎是指溢于脾而出没在口腔的一种稀淡的痰浊,若上干心窍则神迷,成为癫痫。入肺窍则塞,为喘为咳、背冷;入肝则膈痛、肋胀、干呕而吐,或寒热往来;入经络则麻痹沉痛不仁;入筋骨则牵引拘急作痛;入皮肉则瘰疬痛肿痰核。
痰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头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肋则胀
痰在肺,影响了气机的升降,故咳。在胃,影响了胃气的下行,故呕;在头,影响了清窍的宣通,故眩。在心,影响了神志的稳定,故悸。在背,影响了阳气的宣通,故冷。在肋,影响了肝气的疏利,故胀。
痰火阻塞胸中故懒食
痰火在胸中滞留壅塞,影响了脾机的升降和胃的受纳,故食不下,厌食。
疟必有痰,酒能助火,痰火内扰,神明不安
疟疾多为痰火交结。饮酒多的人,多发火证,因酒能助阳,阳盛则火动。痰火内扰心神,故神明不安。
痰逆则上实,令人头痛目眩眼黑
痰逆是指内脏痰浊随气道而反逆,形成上实下虚之证,故令人头痛、目眩。
痰阻则气郁,郁极欲伸,故寐中欲坐
痰气阻扰中焦,影响了气机的升降及肝气的调达,故气郁。肝郁之极,气郁内结,四肢欲伸,故寐中欲坐。
痰本水湿,得气与火则结为痰
痰为水湿所成,火以烁之,气以行之,则为痰气。(无形之痰)
湿浊留中,聚而成痰
湿浊留滞中焦,若脾健则气化,成为水液,化尿排出体外。若阳气虚,气化不彰,聚而成痰。
痰愈多则津液愈耗
痰浊生成的越多,津液越耗伤,多痰者少津,多津则无痰。前者为病态,后者为生理态。
饮伏于内,停滞中脘,脾气滞而气不下,故上行攻臂而痛
阳衰气弱,饮邪必成。饮留内伏而不去者停滞中焦则脾气滞而不下行,不下则上,上行攻胀肩背而痛。
痰饮之证,多成于中气虚微,脾阳不运,水谷之气流则为津为液,滞者为饮为痰
痰饮之形成,多源中气不足,脾机不运,阳气不宣,蒸化无力,滞涩停留则为饮为痰。反之,阳气健旺,中土健运,气津调畅,则痰浊、饮邪化津化液,以供机体利用。
病因
风为百病之长
风是病邪之一,有内风、外风之分。外风系六淫之风,六淫寒暑湿燥火多依附于风而侵犯人体,如风寒、风热、风湿等是。内风多为肝体阳气之变动,此风出于人为,多源阴虚阳亢则化风,血虚生风、热极生风均在此列。肝阳、肝火、肝血不足等证均依附于风而使人中病,故曰风为百病之长。
风者善行而数变
风邪无一定形态,其性属阳,游走善变,上下不拘,变化多端。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风性主动,风为阳邪,易伤人体上部,如风寒、风热均先伤及肺部而见毛窍闭郁,高热无汗或有汗,头痛、气粗、咳喘等。肺为华盖,其位最高。
巅顶之上,唯风可到
人之头为诸阳之会,高巅之上,乃为阳邪聚集之处,风邪侵犯人体,阳经首当其冲。
风无定体,因天时寒暖而寒化热化
风为阳邪之首,多动善变,聚散无常,行走无拘,故曰风无定体。其伴随气候的寒暖而有化热化寒之势,如风与寒邪相合而为风寒,风与热邪相并而成风热,说明风邪的寒化、热化是伴随时令气候为转移的。
风为阳邪,阳邪易于化火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易化燥,燥甚则热,热甚则动火,故曰易于化火。
风性疏泄,寒性收引,湿性粘腻
风性其体为肝,其外应肺。肺宜宣肃,肝宜疏条,故风体之邪伴随其肝的疏泄与肺的宣肃,而自身具备疏泄之性,如风气盛者则疏之,如疏风清热、疏散风寒、疏风解表等。
寒性与风不同,其性凝敛,固着不移,主痛、主收引。收即收敛,引即牵引,指气机不畅,血液凝泣而作痛。
湿邪粘滞,易伤人体阳气,病程缠绵久不能去。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若风邪盛则变化无常,故曰风胜则动。
热为阳邪,其性炎热,热极则动火,火甚成毒,毒火灼伤脉络,肌肉血脉壅热而发肿,故曰热胜则肿。
燥为秋令之邪,亦为阳邪,燥甚则热,亦耗伤津液气血,使血脉干涩,营津耗伤,故曰燥胜则干。
寒为阴邪,其性收敛,主痛,寒性凝滞,易伤人体阳气。浮,这里指浮肿,说明由于寒气凝滞,脉络阻痹,营卫不和,故发为皮肿,又名浮肿。
湿为有形之邪,其性重浊粘滞,耗伤人体阳气,阻遏气机,影响机体的水湿代谢,湿邪盛,则下注大肠而为泻。
风邪横窜经腧则手足不用
风邪为百病之长,多动善变,行无定处,而经腧是经络系统开合之关门。因风气盛则循经窜络,扰及经腧,关门不利,则血液运行失度,血液不能正常滋濡肢体手足等,故手足麻木不用。
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雾伤于上
前,指阴经而言。人体诸阴经之脉,皆列于人体的前部,而前部为任脉所主,风系乘邪而入,多损伤阴经,故曰风中于前。
寒邪侵犯人体多在晚秋年暮之时,(年暮指秋冬两季)因秋冬阳气衰极,寒邪日盛,最易受寒邪,两寒相召,病犯阳经而发病,如伤寒病之例。
湿伤于下,湿为阴邪,其性类水,故湿邪趋下,伤于人体下部。
雾亦为湿邪,因其法于天,而非发于地也。伤人由上及下,故雾邪伤人,上先受之。
风令脉浮,寒令脉急,湿流关节
浮脉多为外感病邪侵犯人体,如寒邪、热邪、湿邪等是,但这些病邪必依附于风而侵犯机体,故表证多表现在风证上,故曰风令脉浮。
寒主收引,使筋脉拘急、疼痛,而呈现紧急脉象,故曰寒令脉急。(这里的急是指紧急、弦急之脉态,多变现为寒邪痛症)
湿邪在表当汗解,湿邪在里当温化。若在表不汗,入里又不用温通芳化之剂,致湿邪流注筋脉关节而伤及肝肾。
风之伤人,或为寒热,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偏枯,或为风也,或内至五脏六腑,其病各异,其名不同
风邪变化无常,行走无定,聚散万千,多依附于其它病邪而犯机体。如风与寒相合,或风与热相搏,形成寒热之病。或风寒相搏,寒极化热,伤及内脏,此为热中。若风热之邪,入里伤营而寒化,此又为寒中。或风气依附于四时不正之气,此为疬风。风中于人,或为麻木,或为偏瘫,或为偏枯,此均系风邪伤人之途径。因风邪善行数变,动行无拘,能级表达里,伤及经络脏腑,其发病变化多端,莫可胜数。
风邪在表,阳气不伸而发热头痛
若风邪在表,阳气困滞,经络闭阻,故发热头痛。
春伤于风,夏为?泄。夏伤于署,秋为咳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风为春令之气,春伤于风邪,风邪克于肌表,渐而入里,未得表解,致夏风邪化热,热与脾湿相搏,则为湿热,下迫大肠而为?泄。
署邪为夏令之气,夏伤于署,暑热之邪未能及时发作,而待秋季发作,此为伏署,多病咳疟。
若秋季伤于湿邪,湿邪克于中焦,继而化热,待冬初而化痰热,致气急咳嗽。
若冬伤于寒邪,寒邪未发,克于体内,春必病温。(春季寒邪化热则病温)
寒性收引
寒为阴邪,其性冷结,主敛涩、收引、凝滞,故主痛。
风寒暑湿之邪,伤脾则泻,伤胃则吐,伤肺则咳
风寒之邪与署湿之邪相合,则为寒湿化热,成湿热交阻之邪,此邪伤脾则脾失健通而为泻。伤胃则胃失和纳而为吐。伤肺则肺失宣肃而为咳。
寒为阴邪,寒邪郁久化热
寒为阴冷之邪,若入里化热,多为郁久不解,脏腑机能亢奋所致。
寒气入经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寒邪之气侵入经脉则凝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营血流通受阻,故曰血少。若寒气之邪入脉中,寒凝气滞,阳气不宣,脉络必阻,血液不行,不通则痛,故卒然而痛。
寒则凝滞,凝滞则气逆,气逆则痛胀由生
寒则阳衰,气机不通则凝滞。气不得下则反上,上则逆,逆则胀则痛。
寒则气收腠理闭
寒有里寒、表寒、中寒、络寒之分。若表寒则腠理闭。本条是指表寒而言。
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
凡痛一证,有寒热虚实之分,无论是虚是实,凡有寒邪则痛,虚寒、实寒均能作痛。
风胜则引,寒胜则痛,湿胜则肿
引,指牵引,瘛瘲挛急之意。无论内风与外风,在风盛之极,化热伤阴之时,均是如此,故曰风胜则引。
寒邪盛,则凝敛收引,气机不畅,血液受阻,故痛。
湿邪多趋下,而沿走肌肤,故肿。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
寒邪与湿邪相合,为寒湿凝结之邪,二者乘风而侵袭人体经络血脉,形成痹证,痹者,痹塞不通之意。若风气盛者,疼痛则游走善变,痛无定处,为行痹。若寒气盛者,以气血凝敛,筋脉拘急为主,故痛甚,而为痛痹。若湿气盛者,则肢体沉重,疲惫,行举艰难,而为着痹。此为三气化三痹,风寒湿相合,痹症的变化莫及,非指一端。
寒为阴邪,先犯膀胱
寒邪为六淫之一,若寒邪侵犯人体,首先犯表,膀胱主表,为诸表之藩篱,故风寒犯表,首犯太阴膀胱之经。
寒伤形,署伤气
形,指人体内有形之营养物质,如肌腠、血脉、津液等。气,指机体的脏腑机能。说明寒邪能使人体机能代谢低下,使肌腠血脉受伤。署即热邪,热邪易耗伤气阴,使机能亢奋,能量代谢增高,耗伤气液,使机体生理机能减退。
风生虫,湿生虫
风为百病之长,风是诸阳邪之首,病邪其内即病毒微生物而言,这些中医以虫代之,风生虫即是指风邪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病毒。
这些病毒与病菌,对人体有害的一切微生物,都是在潮湿、湿热相适应的环境下而生成的,故又曰湿生虫。
卒然无音者,寒气客于会厌
患者突然声音嘶哑,甚则张口无音,多系会厌有病(指声带),寒邪袭于会厌所致。
风寒乘表虚而侵,饮食乘里虚而停
风寒之邪多由表入,源表虚所致。饮食不节所导致的胃肠病,多由里虚所致。
形寒冷则伤肺
肺为五脏之盖,其气清肃,其质轻浮,壮若蜂窝,不容异物,故为娇脏。若受寒遇冷,内饮停滞,均会影响肺的宣发和气机的交换代谢而发病。
寒邪郁久化热
寒邪一般侵犯人体多依风由毛窍而入,如犯表而不解则入里,入里郁而化热,太阳膀胱经传至阳明胃经而化热。
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署
病患素体正气不衰,而外受风寒,多为伤寒表实证。若素体气虚身热,则多为署邪所犯。
因于寒,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寒邪束表,毛窍闭郁,高热而无汗,此为太阳表实证。故体若燔炭,形容身热之极。医者当以卒温发汗之剂,使热邪由汗而解,阳以汗泄,则身凉脉静。
犯寒则血滞
阳虚体弱之人,喜暖而恶寒,若犯寒邪侵袭,必致寒凝脉络,血滞不通,致病多端。
饮食之滞,非寒未必成积,而风寒之邪,非食未必成形,故必以食迂寒,邪食相搏而积斯成
因停食流饮所形成的疾病,若无寒邪相犯,只可消导行气可解,只要没有寒邪相杂则未必成积。若风寒之邪侵犯人体,多伴饮食停滞,内外相召而发病,此为内食外寒,食与寒相互搏结而积成矣。
极寒伤经,极热伤络
经,为经络的纵行主干,多循行于人体的深部,内脏寒邪必伤其经。络,为网络的旁支。寒邪首犯其经,而次及其络。热邪多由外表及内,首伤肌肉及络脉。
寒邪指内寒,中宫阳气虚寒,或食饮寒冷所致的中宫寒邪,多由里首犯经脉,次而及表。热邪指外感暑热之邪,热极之甚由表及里,首犯肌表络脉,次而深入,波及其经,此为本条的旨意内涵。
署为阳邪
署为夏令之气,其气炎热,故为阳邪。
署多夹热
暑热之气多挟湿邪,说明暑热与时气相蒸腾。
署必伤气
暑热能令人毛窍疏泄,汗液外漏,甚致汗脱亡阳伤气。此为气随液脱,液耗则气伤。
署为火邪,与心同气
署即热,热之极与火同源,为夏令之正气,南方离火心之所主也,故凡热邪为病者,首当清心泻火,凉营宁神。
气虚身热,得之伤署
气虚病患伤于热邪则不能作汗,气虚中宫少津所致,汗不出故甚热,此为伤署之见证。
睹物皆红,乃暑热内伏
伤署重证患者,心烦身热,目睹皆红,此为伤署重症的典型外在表现,其面赤、其脉洪、其舌绛、其苔黄、其便燥、其溲赤,治当育阴清热,凉营护心。
因于署,烦则喘喝,静则多言
伤署有动静之意,若烦躁喘喝,渴而欲饮,形静而寡言者乃为伤液。若心烦而躁,善动而多言者,乃为伤署。
湿
湿为阴邪,旺于阴时,乃同气相求
湿为有形之质,其性重浊粘滞,故为阴邪。湿邪多在冬秋、夏末,以及阴雨之节而伤及人体,故曰旺于阴时。所谓同气者,如湿与寒并,湿与痰阻、湿与水凝、湿与寒结,此谓同气相求也。
湿为阴邪,中人伤阳
湿邪犯于人体,多损伤人体阳气,使其机能衰减,少火低下,寒气不解,阳气不振。
湿为阴邪,得热则开
湿邪类水,得寒则凝,如冰之态。得热则开,如化气成雾,故湿邪必以温通燥化、淡利,方能尽解。
因于湿,首如裹
湿邪中人,头重如裹,此乃阳气不宣,浊气上逆之谓也。
黄家所得,以湿得之
凡体表发黄,两目黄染、溲赤脘满、欲呕者乃黄疸也。此病多从湿而得之,湿郁化热,湿热交阻,迫胆汁外溢,延走肌肤所致。
湿郁化热,热郁化火
湿邪困郁之久,必有化热之态,热之极则化火。
湿热混淆,由湿化火,由火成毒
湿热交结,由热化火,火极成毒。
耳窍不聪,乃浊邪害清也
耳窍不聪,其因有二,一、肾虚而火郁也,肾阴不足,肝郁化火,火郁犯窍,治以补肾清肝;二、浊邪害清窍也,由湿邪酿热,蒙蔽清窍所致,治以化湿宣窍。
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浮肿
湿邪盛,一源阳虚,湿邪不化;二源脾弱,中宫不运;三源三焦气化不利,决渎无权,通调水道无能,水不归元。故湿邪只得下迫大肠而为濡泄,或者漫延肌肤则为浮肿。
湿郁之极,阴阳不通,振寒而战
湿邪甚者,(阴阳,这里指气血)影响气血的流通,气闭血瘀,清阳不举,浊邪不降,故振寒而战。
嗜酒生湿
膏粱厚味之人,多脾湿而生痰浊。
湿之不化,乃饮食水谷资助之也
湿邪不能宣化,阳气则不通调,饮食水谷不化血液而化痰浊,与湿相并资助而为患。
解之不汗,清之热不泄,以夹杂湿邪故也
此病人高热不退,若用解表之法则汗不得出,用清热之法而热邪又不去,此病症当考虑热夹杂湿邪之故也,故治疗当以宣透表邪,与淡利渗湿相合,此为透风于热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其热自退也。
痿虽由五脏之热,实则由热由湿
治痿独取阳明,但痿之发病多由一虚二湿三热所致,一虚,虚其肝肾;二湿,源于中虚不运,湿邪内留;三热,即湿邪酿热,因病牵及湿热互结,而体虚阳气不振,无化湿之本能,故难移。
湿热熏蒸,迫液外泄,汗出过多,不在自汗盗汗之列
汗出其因有三,一为自汗,当责中气不足,土不培金,金虚而腠理疏,故自汗。二曰盗汗,乃肾阴不足,虚热炎蒸,肺气开合失度,而盗汗。三曰蛮汗,多源湿热熏蒸,迫液外泄而为汗。
湿热夹痰,易于蒙蔽清窍
清窍者,这里指神明而言。神明由心之所主,上系于脑,而窍络灵通。若心虚,心神失守,或痰湿蒙蔽清窍,而神志昏蒙。
湿病在表则一身尽疼
湿邪重浊,在表则为着痹,肢体关节不利,重着活动艰难,一身尽痛。
燥在外则皮肤皱揭,在内则津少烦渴,在上则咽干鼻燥,在下则肠枯便秘,在手足则痿弱无力,在脉则细涩而微
燥即干燥,为热之次,亦为阳邪,能伤津耗液。燥邪在肌表,则皮腠干涩不泽。在体内则津液枯乏,烦渴欲饮。在上则窍络失滋,咽干鼻燥。在下则肠燥不润,或肠枯便结。在四肢,因肢节失于精血滋濡,故痿弱无力。在筋脉,因气血虚乏,故脉细涩而微。
燥胜则干
燥盛之极,皮肤干涩,失于津液之滋濡而发生多种干燥之病。
五行之速,莫如风火。风火同气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此五者风火之速最捷。风火相并,为二阳相助,其势最狂,风火交煽,发病火速。
火气刑金
火,为五行热邪之首。金,最惧火刑。如火以刑金,火以炼金,均说明了肺脏实证,多于火邪有关。
郁结则聚火,火则伤津
郁结为七情所致,七情莫离乎心肝,肝为目,目为风,心为火,火主热。故风火相助,木火相生。火势狂越,必伤其阴津。
卒然颓败,倏尔神清,使非气火为病,安能迅速如此
颓败,这里指下焦寒湿凝结。倏尔神清,说明下焦之寒湿所导致的病证与心神无关,非是火气病也,如若是火气病,必发病迅速,可知此病系肝而与心无关。
无火不生痰,痰随火升
痰为津液与火熬炼而成,故火气盛,津液化为痰;火气衰,津液化为饮。津液在少火的均衡状态下能够正常气化,供机体利用。反之,不化痰则化饮,而为病理产物。
火盛则津枯,津枯则气哽
火,这里指壮火,火邪,火气亢盛,津液暗耗,故曰火盛则津枯。津气为一阴一阳,相互滋生,津能化气,气能生津,故津枯则气少,气少则不利,气道涩滞则哽。
五气皆从火化
五气,这里指六淫之气,(署与火合为一气,共成五气),五气在正常生理态下成为六元正气,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五种气在太过之时则易化火,形成致病因素。
五志过极皆能生火
五志是指五脏之志,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五志过极皆易化火,如木极而动肝火,思极而动脾火等。
气郁化火,火郁生痰
气郁积而日久化火,说明气有郁便是火,火热烁津便成痰。
8 I/ N8 d9 M8 c4 g8 ~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fwbfutqk 发表于 2023-11-20 20:21:35 | 阅读全部
fwbfutqk 发表于 2023-11-20 20:20
+ h" \, P( C, {. c% b痰饮痰在胆经,神不归舍,令人不寐胆系于肝,为中精之府,藏胆汁而主决断。若痰热扰及胆经,胆热则波及神 ...
$ ^9 a  r4 E9 E# Q1 v( A
诊断
虚实
万病不出乎虚实两端
病情千变万化,从病的成因而言,不外虚实两种,虚多为正气不足,五脏虚损,而形成种种虚证。实证多属邪气有余,凡一切致病因素如六淫、七情、痰火、气滞血瘀等,均能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而导致疾病。
阳症为热为实。阴症为寒为虚
阳证是指机体能量超越其度而反映出亢奋状态的病证,表、热、实均在其列。阴证,机体能量过低,不能完成人体的代谢功能,即机能衰减证,里、寒、虚均在其列。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实证多为邪气亢进,邪实而正未虚的病证为实证,实证多呈现正邪交争,势均力敌,各不示弱,故面色、脉搏、舌象均呈现出热象过盛、机能亢奋、易动不易静的多种阳证表现。
虚证则为正气虚,是体内脏器虚衰、精津液的营养物质亏乏所导致的机能衰减,代谢迟缓,亦从舌脉色诸方面呈现出虚寒征象。
五脏之邪,唯虚则受之。实者能传,虚则不传
病邪侵犯五脏,体虚者而受之,由表及里,由腑及脏,由气及血,而发生种种病证。而体实健壮者则不受之,不受则不病,即使少许病邪参入体内,也亦能很快消失,使病邪不留体内。虚者则不然,病留体内,久不能去,病势由浅及深,难以速愈。
痛而胀者多实,不胀多虚
凡病证表现为痛胀的,痛为气滞,痛为血瘀,痛为痰阻,痛为寒凝。胀为气结,胀为食积,胀为痞塞,胀为水蓄,故曰痛胀者多实。反之则为虚,说明了实证与虚证的区别焦点在正虚与邪实两个方面。
拒按者多实,喜按者多虚
拒按即怕按,不能使手接触其病处,因此症多系邪气交结,故曰多实。喜按即欲按,喜欢以手抚摸,或用微力按摩病处,多为正气虚弱,气血不充的虚弱证。
喜寒者多实,喜热者多虚
喜寒者多为人体机能亢奋,体温增高,或阴虚内热,求外寒以解内热故喜寒,此多为实热证。
病患喜热,如喜盖衣被,喜热饮,热餐等,多属机体阳气虚弱、命火不足、体温不及、能量欠乏不足的虚证。
饱则甚者多实,饥则甚者多虚
凡病吃饱之后则加剧,多为实证,因吃饱后影响气血运行,故多主实证。有的病患饥饿则病甚,多主虚证,因气血虚弱之人求助于饮食能暂缓虚弱之病态,故饥饿则病甚。本条是从多食与少食对疾病的影响而辨别虚实。
脉实气粗者多实,脉虚气少者多虚
脉实指脉搏搏动有力,如洪脉、实脉等多为邪气亢进,气粗、声高、喘满,亦表现为痰浊壅盛,均为邪气实,故曰实证。反之,脉搏无力,如细、微、弱等,同时伴有气息低微,上下不相接续,均说明了气血不足,一不能充盈脉道,二不能维系呼吸,故曰多虚。
新病年壮者多实,久病年衰者多虚
凡病初发者为新病,新病多病邪侵袭所致,而患者正值壮年之时,气血一般不衰,故实证较多。久病,因久病不愈伤及内脏,气血虚衰,而老年又是气血衰败之年,故病者多虚。
痛剧而坚,一定不移者多实。痛徐而缓,无定处者虚
凡疼痛症,痛而剧烈无休止之时,并且痛而不移,牢守其位者,多为邪气过盛,故曰实证。
若痛而不甚,时痛时止,痛而有缓解之时,并疼痛无固定位置,或游走不定,一般多主气虚血少。
痛在脏腑中,有物有滞者多实。痛在腔胁而牵连腰背者,无胀无滞者多虚
如腹痛、胸痛、脘痛均系痛在脏腑之处,若因食积停留、气滞痰阻、伴有有形之致病物质者,多为实证,如腑实因燥结肠间而致腹满、腹痛为实证。
病人胁痛、胸痛而连及腰背者,如不胀而痛者多虚,是气血贯注不周所致,如胀而痛者,多为气血阻滞,或气凝血结,多实。
久病痛缓,脉本微弱者多虚证
疼痛之病,久而不愈,时痛时缓者,若脉微弱无力,多为虚证。
诸淋者,肾虚而膀胱有热
诸淋者是指四淋,多由肾虚而膀胱有热所致。肾虚则封藏失职,膀胱热则小便不利,故小便淋涩不止而无常度。
半身不遂,亏损元气是其本源
半身不遂,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即元气亏损,心肾两伤。标实即风痰上扰,上干清窍,而发此病。
内障者,血少神劳,肾虚也
内障,这里指目中之翳遮睛,其病因多由肝血虚、肾精不足、不能上滋于目,而又加劳累神疲所致的病证。
有起病即虚,久病尚实者
病人有初得病而呈现虚象,而又有的病逞延久而尚为实证。本条说明起病即虚者乃正气虚也,久病尚实者乃邪气实也。
外感多实,内伤有虚有实
外感病邪多指六淫,多为实证。内伤有虚证亦有实证。虚证多指五脏劳伤,实证多指痰湿气郁。
暑天上盛下虚(多饮多尿)非消渴
炎热之季节,肺气多耗伤,肺津损则火气盛,故曰上盛。下虚多指在肾,下虚则气化不彰,故饮多而水液排泄增多,成多饮多尿之证。此非消渴病证,乃天气之炎热对机体的内脏影响所致。
口糜有由心脾不足、中气不足、虚火上炎之别
口糜指口腔糜烂,即慢性或急性口腔炎,其成因大体有三,一、心阴虚而心火炽盛,循经上行扰及咽喉所致。二、脾不足是指脾阴之虚,清阳不举、浊邪上犯、湿热蕴结而发咽炎。三、中气不足,胃津不能上布,或虚火上炎,阴不制阳,上扰咽喉,发为此病。
暴痛之极,脉来沉伏细涩多属实邪
凡疼痛之症,脉洪滑有力者多为慢性火热症。若脉来沉伏细涩多属急症、实证。
梦遗无梦为虚,有梦为实
梦遗一症,如有梦而遗者,多为相火妄动、或心肾失交、君火不守所致,故曰实证。若无梦而遗者多虚肾虚阳衰,精滑自遗、精关失固所致,故曰虚证。
下虚则厥,上虚则眩
下虚病在肾,上虚病在肝。肾精不足,精不能化血,血不能养心,两少阴失于交泰而神魄失守,故发为厥。若肝血虚,肝体不足,风阳妄动,故发病则眩。
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
在治虚证时,勿用纯补,当考虑虚中有实。在治疗实证时,当考虑实中有虚,勿纯用攻伐。说明虚实夹错病证的治疗原则。
眩晕一症虚者居多,兼火兼痰者十中一二
治眩晕当考虑虚实两端,凡风、痰、火、郁发病而致眩晕者多为实。凡气、血、精不足者,发病多为虚。临证眩晕者为多,实者较少。
暴泻属实、久泻属虚
泄泻一证,发病急促,暴注下迫多为实证、热证。若久泻而难愈者,多属虚证。
虚证:黄芪30g 升麻12g 焦白术15g 葛根12g
补骨脂15g 五味子12g 吴茱萸10g 芡实12g 赤石脂20g
米壳12g 诃子15g 炒山药20g 炒扁豆15g 炙甘草12g
     眩晕之来有气虚、血虚、肾虚之别
凡眩晕一症,仰坐不发,站立而发者,气虚也。食纳欠佳,形体消瘦,伴耳鸣而眩者,肾虚也。气虚者,阳气衰也,黄芪30g 生白术30g 升麻15g 蔓荆子20g。血虚者,营不足也,当归20g 白芍15g 杞果20g 菊花12g。肾虚者,精之乏也,杜仲20g 桑寄生15g 12g 菟丝子12g 沙苑子12g白蒺藜12g 谷精草12g 天麻15g 天虫10g。
劳倦伤脾胃不足,湿饮停聚为有余
痰之形成有虚实两端,劳倦伤脾者,脾不运湿,聚湿而成痰,为不足,治疗当以健脾温中、化湿祛痰为法。人参15g焦白术20g 茯苓12g 半夏12g 陈皮15g 生甘草10g。
若暴食暴饮,食停中脘,聚而生痰者,多为有余,治疗当以消食导滞,祛痰理气为主,苍术12g 厚朴10g 枳实12g 白芥子10g 苏子10g 干姜5g 榔片5g
杂病?齿为血虚,疫症见之为肝热
?齿乃齿垢也,若齿垢干厚聚积,刺激牙龈而出血,在杂症中多为血虚、牙龈萎缩所致。在疫证时令病中,多系肝胆有热,热伤阴络所致。
耳病失聪,实者在肝胆,虚者在肝肾
耳聋一症,有突发耳聋和慢性耳聋两种。前者为实证,多系肝胆火郁上扰清窍所致。后者为肝肾精血亏虚、窍络失滋所致。肝胆火郁者龙胆泻肝汤加减。肝肾不足者,当归20g
白芍20g 杞果15g 桑寄生12g 沙苑子12g 桑椹子12g
菊花110g 石菖蒲12g 郁金12g 天麻10g 夏枯草12g
经事愆期,虚寒为多
妇人月经愆期而不至者,多为肝肾虚寒所致,以八味地黄合四物汤加减。
虚则神明涣散,实则神明被迫
神明即神志,是气血精的外在表现。若气血精旺盛充实,则目聪神慧,思虑敏捷,言语清翠。若精气血衰,则神明涣散,此为虚证,以填补心肝肾为主。若火邪阳气亢进,则上迫神明,或扰动心室,而导致神志错乱,此为实证,治疗当以清新开窍、涤痰苏神为法。
健忘多由心脾及肾亏而起
健忘即善忘,记忆力明显减退。人记物心以认之,肾以记之,心衰则不认,肾衰则不记,心有赖于肾精的滋助,肾有赖于心血的滋生,此为精血同源。而脾又为精血的化生源泉,故心肾脾不足,必血虚、精枯,气血以失化源,故乏力、神疲、健忘、心悸、失眠等诸症由生,而非指健忘一端也。
金实不鸣,金破亦不鸣
金者肺也,若火邪、风邪、寒邪犯肺,均能引起肺窍不宣,痰浊滋肺所致的声音嘶哑,或张口无音,此为金实不鸣。若金气虚,或金气衰败到严重程度,如土败而金不鸣,肾败而金无声,如肺痨均系此例,此为金破不鸣。上为实证,下为虚证,实证亦清亦泻,虚证亦补亦滋亦养。
无虚不作眩
眩晕一症,虚者多而实者少,如精虚、血虚、气虚、阳虚、阴虚均能导致眩晕一症。既是痰火、风阳所致的眩晕,也是阴虚而邪气亦侵所致。
呕吐一症最当辩虚实,实者有邪,去其邪则愈;其虚者无邪,全由胃气之虚
呕吐,呕为有声而无物,吐是有物而无声。呕多热证,多实证,吐多虚证,多汗证。其成因主要在于胃的和降失常,若因实证,当祛其邪,若因虚证,当和其胃气。
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
健康之人,胃气健通,五脏和畅,无积邪之留。若体虚则脏腑功能衰退,气血运行无力,胃腑传导失职,故能导致积聚一症。
腹痛属实者,痛甚胀满,手不可按;虚痛者按之即止
腹痛有虚实之分,实痛,痛而剧烈,胀满而手不可近,多源饮食不节,食留胃肠聚而不化所致,故以痛胀为甚,手按增剧。虚痛者多源脏腑功能低下、阳气虚衰,体温不足、或水谷不化、气滞寒凝所致,喜按喜温,以助脏腑自身功能。
交节病总属虚证
交节是指夜昼发病的交替规律,如夜甚而昼轻者,昼甚而夜轻者,这些病变,均系虚证为多。
食滞当嗳腐
饮食停留胃肠,不能按时传导糟粕排出体外,使宿食聚积而发酵。
重按痛缓是为络虚
凡风湿痹症,若重手按之则痛缓减者,多为经络空虚,血液不足。
体盛之人,中气多弱
体质丰盛的人多痰湿,多阳虚,阳虚痰浊,阻碍气机宣通。
上盛则下虚
上实指阳邪,风邪、火邪居于上,其因多源下元亏虚,肾阴、肾精、肝血不足所致。
寒热
自云热者非热
凡病人自己诉说发热或燥热不安者,非实热也,多系阴虚内热所致。
滑脱者多寒,?滞者多热
病人大便滑脱不禁,或小便失禁,多系虚寒之证。若大便粘滞不爽,小便涂沥不畅,多系湿热证。虚寒者亦温亦补,亦提亦敛。湿热者亦清亦利,亦燥亦化,亦寒亦凉。
妇科病以血为主,以气为用,阳盛之体,感寒易于化热,阳虚之体,感温亦易寒化
妇科经带产,无不赖于血的滋养,故以血为主。但是胎元的形成,经水的排泄,又赖于气的推动,故曰以气为用。
病人属于阳盛体质者,如面赤多言,易动,舌红少苔,身热烦躁,脉细数而疾者,多为阳盛体质,若感受寒邪,最易化热,如外感表实,为寒邪不解而化热,即麻黄汤不解,而用大青龙汤。
阳虚之体质,多系面白乏力,神疲肢倦,舌淡苔腻,脉细缓而迟,若外感温热之邪,易于寒化。
少阳病之寒热往来,一日可发作数次。疟疾之寒热往来,一般有规律
少阳病在表里之间,乃胆经之所属也,临证以口苦咽干、目眩、脉弦、寒热交作为主证,一日发作数次而无定时。它与疟疾不同,疟疾虽病亦在胆,而多系内因发病,如痰郁气血,故发作有时,因发病内因属于人为,故发作有时。而少阳之病,发热无定时者多是天为,故治疗与疟疾不同也。
凡中宫有痰饮水血者,舌多不燥,不可误认为寒
舌润不燥而淡胖者多津者,如病患中焦脾胃有水湿痰浊者,其一也;二,有寒邪留滞、阳气不宣者,其二也,均能导致上述见症,不可以痰饮误认为寒。
大凡热深厥深,四肢逆冷,但看面垢、齿燥、二便不通或泻不爽为是
四肢厥逆为厥证,厥者四肢不温也,厥有寒厥、热厥之分,寒厥多系阳气败亡、阴阳离诀所致,四逆汤是也。热厥则非也,虽四肢逆冷,但面垢、舌燥、二便通或不爽,为区别之要点,故治疗当以轻者四逆散,重则白虎汤。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
病患腹部胀满,但不治亦能时而自减如常者,多系寒邪为患。
热邪侵扰为昏迷谵语
神昏谵语多系痰热所致,痰发于脾,热发于阳明,脾虚胃实,虚则生痰,实则动火,故成痰热上扰神明,而神昏谵语。
食量超过平时,多属胃中有热,或肝火犯胃
消谷善饥,多食而饿者,多属胃中有火,多系中消证,或肝火克土之证。
口渴引饮,热在上焦无疑;脘嘈求食,热在中焦;小便频数,热在下焦
口渴引饮,病在肺,乃上消也。多食善饥,脘嘈求食者,热在中,乃中消证也。若小便频数,饮而即溲者,热在下焦,乃下消证也。
暴痛属寒,久痛属热
暴痛指骤然而痛,病来迅速,其痛较剧,多系阳虚寒凝所致。若久痛或痛而缠绵,不能速去者,多属热邪。
热极似寒,寒极似热
前者为真热假寒证,热清而寒去。后者属真寒假热证,寒去则热清。
虚则生寒,实则生热
凡虚衰病证,多为机体能量代谢降低,阳气衰微,故生寒象。实证为机体能量代谢增高,阳气亢盛,故生热。
鼻起烟霉是薰蒸之炎,有诸内形诸外也,内经主痛论十三条,寒居其九,唯二便不通属热
肺经有火,必通过本经所系的窍络而表现于外,如鼻有烟霉之薰蒸的外象表露,则知内在的肺脏有火热之炎症,故曰有诸内必形诸外也。
内经共论述痛症十三条,属寒者九条,属热者两条,属实者两条,共计十三条,说明痛证以寒者居多。
真寒假热,或假寒真热,以小溲赤白为断
寒热有真假,真寒假热,或假寒真热,其辩证要点,以小溲的赤白为准,溲赤则为热,溲白则为寒。
寒在内格阳于外,或寒在下格阳于上,均为无根之火寒极则生热,寒在内而格阳于外,此为真寒假热,这种阳邪,为无根之阳热。若寒在下,而阳邪格拒于上,此阳热之邪,亦为无根之火。
燥则伤津。热则伤液
燥热之邪,二者有程度上的差异。燥为热之次,以干燥为特点,故能伤津耗液。津亦伤而液难耗,燥伤津,燥之极则化热,热则伤液,说明了燥伤津、热耗液的不同。
久疝多热。暴疝多寒
疝为疝气,是厥阴肝经受寒所致,若久疝而不愈,则寒邪化热而成湿热证。故治疝初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为主。久则以清化湿热兼强阴补肝为主。
暴疝起病速,多系肝经受寒、寒凝气结所致,故治当暖肝助阳、散寒通脉为法。
热厥之为热必起于足下
热厥多系热深厥深,厥阴肝经寒邪化热所致,故起于足下太冲穴及涌泉穴部位。
热在下焦则尿血,心移热于小肠亦尿血
心经之火上迫于肺则衄血,下迫小肠则尿血,故治疗以清心凉营或凉血清热以上血,如清心莲子饮、小蓟饮子等方。
沉细中见数脉为寒甚
沉脉主里,细脉主虚,数脉主热,沉细数本为里虚热证,而脉沉之极,细之甚,则为里虚之极,热必寒化,故曰病为寒证之甚。
杂病衄血为里热,伤寒衄血为表热
衄血为鼻出血,多系肺热伤络所致,热有内因之热及外因之热,内因如五志化火、食积化火、痰浊化火所致。外因之火,多系外感六淫之热,包括暑热、火热、温热以及伤寒化热等,均能导致热迫血行,火犯阳经血上逆而衄。
食谷欲呕寒也
患者餐后即呕,多系中寒不能容谷。
食入反出是无火也
食入而反呕者,多系脾肾阳虚,中阳不振,无腐热水谷之能。
积之始生,得寒乃生
积为食滞、气虚、寒凝所致,食滞留于胃肠,气虚而不得运转,如若再受寒邪,寒凝气结,积滞乃成,故曰得寒乃生。
外感久则郁热,内伤久则火炎
如外感久而不愈,邪陷入里,故郁结而生内热。内伤是指气血痰湿损及内脏所致,如内伤久不愈,积聚之处必有伏阳故易化火生热。
口舌生疮,有心火、虚火、脾热之别
口舌生疮,舌体糜烂,舌质红,无苔者,心火也;舌体胖大,光亮无苔,虚火也;舌质红,中心苔黄而干者,脾热也。
发热而不咳嗽,发汗而热不退,非外感表症可知
发热而不咳嗽,病邪不在肺。发汗而热不退,病邪没在肌腠皮毛。若表邪犯体,当始伤于肺,毛窍闭或汗出,此症均无,故当知非外感表证也。
辩内伤,掌心热,头痛时作时止。外感则发热恶寒,得衣被不减,手背热,头痛表不解不止
辩内伤病,首当掌握两个病机要点,一、手心热,知病在阴经;二、头痛绵绵,时作时止,知病邪内发而非外感也。外感之病,其特点有三,一、恶寒发热,得衣被不减;二、手背发热,病在阳经可知;三、头痛剧烈,终无休止,可知外感寒邪化热所致。
阴阳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中医辨证。从色脉而别之,凡面色污暗而不光泽者;色泽,有色无泽,或色重泽轻者,均系阴证。若面目光亮泽润,色红黄含蓄而不外露者,或泽重于色,均系阳证。从脉象辩,从部位脉见沉伏,从病势脉见无力,从病态辩脉型微涩,从脉律辩,频率较缓,三至以下,此属阴。反之,从部位辩,脉浮;从脉势辩,脉洪滑有力;从脉态辩,流利辗转,从脉律辩,频率较快,六至以上,此属阳。
阳证出汗,肌肤必热。阴证出汗,肌肤则凉
阳证汗出于阳明,胃热炎蒸所致,故肌肤必热。阴证出汗,汗出于太阴,故肌肤则凉。
脱阴者目盲
五脏之阴,皆上注于目,主精明而察五色,若五脏之阴不足,则目失阴液滋荣,此为脱阴,故目盲而不能视物。
中风虽由于上逆,但上逆之源由于气火,气火之来,由于阴虚
中风,这里指偏枯之证,多系痰瘀上犯,清窍被塞所致。而痰瘀上逆当责于气火交煽所致,气火交煽,夹痰上扰,上蒙清窍,此为病机。但究其病源,又当责于阴虚,阴虚则阳气无所依附,气机化火,故不能潜藏而浮越于上,此乃发病之成因也。
吐血属阴虚阳盛者固多,但阳虚挟寒者亦不少
吐血多系阴不制阳、火犯阳经迫血上溢而成,但阳虚体质而又感召寒邪,使血管急剧收缩,血流受阻,脉络易于破裂,亦能导致出血。
得阳则生,失阳则死
人得阳气以生,阳气是推动人体机能的原发动力,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浊阴上干惯以夜发
浊阴,指体内沉垢污浊,是导致人体发病的病理产物,若浊阴上干清窍,则神昏迷乱,甚则危迫生命,而多发于夜间,夜间为至阴,至阴者阴气盛之极也,浊阴上干,两阴相召,消杀阳气,阳一不能胜二,故发病。
病日轻夜重者属阴邪
阴邪犯体,百日阳气盛,故病轻。夜间阴气盛,故病重。因白日一阴一阳,阳盛于阴。夜间两阴一阳,阴盛于阳,故病重。
通体见有余,一处见不足,从阴证治
人体五脏均无衰败之态,而某一器官出现病态,多为阴证。
通体见不足,一处见有余,从阳证治
若通体五脏均不足,而某处或某个器官出现火郁之症,当从阳治之。总言之,从阴从阳,当观其整体,勿从一处着眼,整体均健康态,当用凉药以消其个别火热。如通体乃衰弱态,当用温补药济之,勿需有一处火热之症而用凉药。
气血
崩漏之由,不外血热、血瘀、气虚
崩漏一证,其因有三,一、血热妄行,即热迫血行,血离经而成崩。二、血瘀,瘀血阻滞,血不循常道而溢于脉外,亦成崩。此两者属实证,为邪气所干所致。三、气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气虚则血失所统,血行经外,亦成崩漏,此为虚证。
后半日发烧,前半夜更甚,后半夜轻,前半日不烧,此是血府瘀血
后半日为阴中阳,前半夜为阳中阴。后半夜轻,前半日不烧,此为阴中之阳,阴有余而阳不足。阴者血也,阳者气也,气虚则血行无力,故知为血府瘀血也。血府这里指心、心包络。
若午后身凉,发烧片刻,乃气虚参芪之症
发烧即发热,发热有虚实之分。午后身凉,当不发热,此为阳平阴静,而今反发烧片刻,而知气虚所为,故医者当以参芪之属治之,此谓甘温除大热,大热乃出于人为,脏腑气弱所致。壮热乃出于天资,六淫所为,故大热宜甘温,壮热宜寒凉。
若天明身不热,发烧止一阵乃参附之症
天明多为寅时,少阳、厥阴发病也,此时若身不热,说明少阳、厥阴无病。若发烧阵作,止热反作者,乃知虚热也,阳气虚衰,伏火无所潜藏所致,故治疗当以辛热甘热之品,益气温阳则虚火自降。
胖人多气虚中风,瘦人多火劳嗽
胖人,指肥胖之人,多胃强脾弱,善食而腹满,胃强则纳谷,脾虚则欠运,欠运则食留,食聚而成痰,痰湿盛则气虚,气虚宜卒中。
瘦人即形体消瘦之人,多思虑忧愁,而动内火,心肝火亢必继而烁金,而成劳嗽。
咯血久不止,乃络伤血溢,必有留瘀
咯血即吐血,血出胃腑,如因阳盛火灼、血迫外溢者,则凉遏而止。如久不止者必有瘀血,瘀留脉络,络伤而血溢,故咯血一症,凉遏而速止者无瘀,延久而不愈者必有瘀也。
肝脉独大,此有淤血
肝为藏血之地,乃风木之脏也,正常肝脉应见弦长。如 肝脉独大,这里指洪脉,此为心火亢盛,火邪入肝,母病及子,母能令子实,故血脏必有瘀也。
脉大之劳为烦劳伤气,极虚之劳为精血内夺
脉大指脉浮大而软,形有余而力不足之脉,故曰为劳,多为伤气亡阳、机能衰败之症。
若脉虚大极软,按之则无,多为精血大夺之症。
气血水三者,病因常同,有先病气滞而后血结者,有先病血而后气滞者,有先病血结而水随蓄者,须求其本
气血水即是生理产物,又是病理产物。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水与血均属阴,是体内的营养物质,水能病血,血能病水。而气与水形成气化关系,故三者为体内津液代谢的变换关系,从病理上互为影响,从生理上互为借用,互为依存,故治气当思考水与血,治水当思考血与气,治血当思考气与水,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
气血结聚,经络瘀塞,肝脾两经之用受损,血不养肝,肝病及脾,脾失健运,水湿停聚
气血凝结,致经络瘀塞,而导致肝脾同病,血不养肝,肝失血的滋养故发病。肝体失滋,肝用过亢,脾胃受克,又导致脾病,此为肝病及脾。脾失健则不运,水湿停聚。肝不健则横恣,阳邪妄动,风阳挟痰瘀上扰,上干清窍,变生诸症,此其根由也。
半身不遂属气虚
半身不遂又称偏枯中风,其病因多为人体机能减退,机能属气与阳,气是机能,阳是动力,气虚则机能衰减,阳虚则动力活力降低,而变生痰瘀、气滞、络阻血凝等症,直接影响全身的气血精津液的生成和敷布,影响髓海的正常功能,而成四肢不用、语言蹇涩、神情呆滞等见症。
血虚为形瘦、面色指甲不华,目眩、发脱、筋惕肉?、舌淡脉细
血虚指体内的营血不足,因营血虚不能贯注全身肌肉、筋脉、骨膜、爪甲,而形成各细胞组织缺血的病理态。
手足心热,出潮汗为血虚生热
凡手足心属阴经,手足背属阳经。手足心热多内伤,若潮热而汗出,多为血虚生热。
面色不华少气为血虚
头为诸阳之会,六经之血脉皆上贯于头。若血虚血不荣面则面色不华,血虚则气少,表现言语无力、动作迟缓等。
脉象细弱结代为心气不足
心气虚则心血运行无力,故脉见细弱或结代。
血行障碍为左胸痛、不得息,手臂酸痛麻木
血性障碍,多指气血阻滞,脉络失畅,不通则痛,故为左胸痛,呼吸不匀,喘息频作。因气滞血液络阻,手臂失于营血滋养,故酸痛麻木。
咯血有由肝火犯肺,伤及肺络者
咯血出于肺经,多系肝经火郁、乘侮肺经所致,因肺络受伤,破裂而咯血。
络伤血溢日久,必有瘀血停留
体内络脉长久性受损,导致多方位出血,如久而不愈,必形成瘀血停留。
胸闷心悸,脉象结代,为胸阳不振,气血痹阻
胸阳不振,这里指心阳不足,心经阳气不足,则运血无力。心失所养,故悸,肺失所养,故闷。脉失所充,故结代,结为气血阻痹为患。
瘀血发热者,其脉涩,但漱水而不欲咽,两脚厥冷,少腹急结
发热之证甚多,有气虚发热,有血虚发热,有阴虚发热,有火郁发热,有外感发热,有内伤发热,其脉各自不同。今脉涩乃血瘀可证,故知有瘀血而导致发热。上症如伴有饮水而不欲咽,两脚厥冷,少腹急结,可进一步证实乃瘀血所为。
不仁为血虚或为气血不利
不仁,这里指麻木而不知仁,多系血虚不荣,气虚不用,或气血两虚,使肢体失其滋荣以自用。
斑从肌肉而出属胃,疹从血络而出属经
斑为阳明热毒,多从肌肉而发。疹为太阴风热,多从肌腠血络而出。故治斑当清胃解毒,治疹当宣肺清热。
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
上盛指肺气盛,下盛指肾气盛。肺经邪热亢盛,迫气粗暴而为喘咳,故曰气高。肾脏邪气盛,多源湿热为患,肾与厥阴肝经相并而成诸疝,故曰气胀。
心虚则心神不安而怔忡,有瘀血亦怔忡
心虚,指心的气血阴阳不足,因心神失养,固表现神气不安而怔忡,此为虚证,怔忡多与心悸不安相随并见。心经有瘀血者亦见怔忡,此为实证,怔忡而无悸惕相伴。
阳明证,其人善忘者,必有蓄血
足阳明胃经之病证,多实而少虚,实者火也,热也,气壅血瘀也,故发现其人善忘证属阳明者,必有蓄血。
癫狂一症乃气血瘀滞,脑气与脏腑不接
癫狂,癫为痫语,狂为暴动。癫为虚,狂为实,癫狂往往相并,而无明显的分割。多源气滞血瘀,阻塞经隧,使心脑之气不能与肾气相接所致。
瘀血在里则口渴
瘀血见症有种种不同表现,如瘀血在内则影响气津的敷布,故口渴。
血瘀在内,则时时体热面黄
有血瘀在内,时时体热面黄者,此为瘀血发热,因瘀阻清气不能上达,故面黄。
久病必瘀
久病,指病久难愈之病,因病久,气血必不畅,渐次形成气滞血瘀,故曰久病必瘀。
血之为病,有火戴血上者,有气冲血上者,有脾不统血者
血病多伴随气火及其它脏器功能的紊乱而发病,如血与火并则血被火炽,成热迫出血症。若中气虚陷,脾不能统血,又能导致各种出血症。
肿本乎水,胀本乎气
凡肿一症多在下肢腿脚之处,湿性趋下,乃水气之所至也,故肿本乎水。
胀,自觉胸腹胀满,气机横逆,以手触之而无没指之感,本病乃气胀所为,非水也。
水责之以肾,气责之以肝,故治水必治肾,治气必治肝。
下痢皆属湿热,赤为伤血,白为伤气,脓血稠粘,气血两伤
痢疾又名肠癖,多源湿热交结久蕴大肠所致。痢疾有赤白之分,赤为营血受伤,白为宗气受伤,亦有赤伤血分,白伤气分之说。白者较为轻浅易治,赤者难移。若脓血并见而稠粘者,此气血两伤也。
麻为气虚
气虚则麻,血虚则木。麻是指营气不能温煦肌肤所致,木是指营血不能滋濡皮络所成。
崩为气不摄血,漏下乃血不归经
妇人功能性子宫出血,来势速而猛,其失血量大者为崩,多系中气虚陷、脾不统血所致。
若经血迁延日久,徐徐不断,来势缓而量少者为漏,多系元气不足、冲任失固、血不循经所致。
崩多实多热,漏多虚多寒,治疗谨守此法,方不致误。
络瘀则单腹胀
单腹胀指人体躯干、胸脘、四肢皆无水肿,唯腹部胀大,鼓之如鼓也,即臌胀症,古称单腹胀。此病多系肝脾络瘀、痰瘀阻塞、水湿不化所致,治当重在肝脾,以调气血水为要。
中风之后,肢体偏瘫,多由痰瘀阻于经络
凡偏枯一症,多系肝阳妄动,挟痰瘀上干清窍,阻塞经络,使肢痿而不用。
手足心热为肝热,头晕目花为肝阳,四肢麻木颤抖为肝风
手足心热为肝经阴虚发热。若肝阳亢动,上扰清窍而晕眩者,多为阴不制阳、虚阳浮越所致。若四肢麻木而颤抖者,多为肝风内动。
肝肾之气充,则精彩光明;肝肾之气亏,则昏蒙眩晕
肝主血,肾主精,肝肾精血不足,上滋两目,则精彩光明。反之,若肝肾之气亏,精血不能上贯于头内滋两目,故头昏蒙眩晕。
胁痛如刺,胁下痞块,为肝血凝滞
胁为肝之分野,胁痛乃肝郁气滞,如刺者,挟瘀也,痞块者瘀肿也,故为肝血凝滞。
肝气强则横逆,为胸胁胀满,精神易于激动
这里指肝邪强盛,肝体欠柔,横恣故曰强。肝气犯脾则胸胁胀满。阳邪亢而阴不济,则精神易于激动。
肝气不条达为忧郁不欢,精神萎靡,悲观消极
肝气不调即肝郁气滞,滞则结,结则忧郁成。精神困扰则萎靡。悲则不悦,故消极。
肝风有血虚、阴虚、热极生风之别
肝风内动其因有三,一、血虚生风,指肝体欠柔,风阳内动。二、阴虚生风,指肝阴不足,肝阳妄动,肝阳化风。三、热极生风,指肝经火热过极,耗烁津液,精津亏耗,不能滋养筋脉而致的风动抽搐挛急等症。
肝阳化风,上扰清窍则癫顶痛,头晕目眩耳鸣心悸
肝阳指肝用而阳亢,阳邪化火、化风,火乘风势上达巅顶,扰及清窍则头晕目眩耳鸣心悸。
肝气为肝用过强,疏泄太过,其性横逆;肝气郁结为肝用不及,疏泄无能,其性消沉,肝气郁结化为肝火
肝用过强,疏泄无度,其性必横恣而逆,变生诸病。
肝气郁结为肝用不及,疏泄无能,其性迟缓,其气结聚,聚而不散,反成肝火,气有余便是火,此之谓也。
肝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腹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疸,饮食不为肌肤
肝气瘀滞,与血搏结而成积,积块渐大,而至痞,积者小也,痞者大也。在胃脘处腹满胀大如盘,久不愈,令人肢软乏力,遍身黄染,饮食不能为肌肤所润泽。
治痞气方(肝脾肿大)
黄芪30g 川朴15g 枳实15g 当归20g 丹参20g
三七15g 水蛭15g 醋鳖甲20g 川军5g 生牡蛎30g
焦白术20g 茯苓皮15g 青皮12g 枳壳12g 红参10-20g
莪术10g 三棱10g 赤芍15g 郁金15g 元胡10g 川10g
肝痛多属实证,实则木旺克土,虚则木不疏土,均影响脾胃
肝痛其因有三,一、气,二、瘀,三、火,故曰实证。气火瘀相并,是肝脏发病的机因,木气旺则脾气衰,木气虚则脾气壅,故肝的太过不及,过实过虚,均能影响脾胃的纳化功能。
肝风上扰巅顶,阳亢居多;旁走四肢者,血虚为多
肝风上犯巅顶,多为阴虚不能制阳所致,故阳亢居多。风阳旁及四肢,多因血虚中气不足所致,中虚,脾不统四未,而肝邪乘之。
肝虚则生寒,寒则苦胁下坚胀,寒热,腹满不欲饮食,悒悒情不乐,如人将搏之,视物不明,眼生黑花,口苦头痛,关节不利,筋脉挛缩,爪甲干枯,悲恐,不得太息,诊其脉沉滑者,皆肝虚也。
肝虚指肝体不足,肝血虚亏,肝血弱则肝用衰,机能减退,阳气不足,故曰生寒。寒邪凝滞则胁下坚满腹胀,甚则波及少阳而寒热作,波及脾胃则腹满不能食。肝失疏泄则气郁,故情志不调,曰不乐。肝虚魂魄不定,故曰如人将搏之。肝血弱两目失于滋养,故视物不明,眼生黑花。肝火内潜则口苦头痛。肝血不能滋养筋膜,则关节不利,筋脉挛缩,爪甲干枯。肝气不调,抑郁横生则悲,不得太息。脉沉者病在脏,脉滑者阳邪盛,阳邪化为壮火蚀其阴精阴血,故脉呈滑象,主肝血亏虚,形成脉滑精败之象。
血虚生风,为眼花目眩,四肢麻木抖动,抽搐,舌颤
肝血不足,风阳伏起,故曰生风。风阳上干清窍,致眼花目眩。肝血不足 ,体用不支,故四肢麻木抖动,抽搐、舌颤,均阳亢风动之势、体虚用极之貌也。
肝血虚为目干目涩,视物模糊、雀盲
肝血不足则窍络失滋,肝为目窍,故目干目涩,视物模糊,雀盲,均属血虚不荣之象。
血不养筋为筋惕肉拘挛
肝主筋,肝血不足,筋失滋荣,而成筋惕肉?、拘挛之貌。

' ?8 U/ S8 D# t9 g$ m6 s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fwbfutqk 发表于 2023-11-20 20:22:36 | 阅读全部
fwbfutqk 发表于 2023-11-20 20:21" `; S. x2 H1 P; |
四 诊断虚实万病不出乎虚实两端病情千变万化,从病的成因而言,不外虚实两种,虚多为正气不足,五脏虚损 ...
% L) O3 t+ Q) }
脾胃
善饥多食为胃热,饥而不食为胃弱脾强,神情清爽而舌胀大,邪在脾胃,如神志不清乃心脾两脏之病
饥而欲食,食而饥不解者,为多食善饥,多源胃热腐熟,太过所致。若饥而不食者,为胃弱脾强,脾强则饥,胃弱则不能食。病患神情爽朗,舌胖大,邪在脾胃。脾胃在中焦,为水谷之海,水谷精微四布,上注清窍则神情而爽。若脾湿太过,不化精微而化湿浊,则舌胀大,此邪在脾胃也。若神志不清,神,心主之,志,脾统之,说明是心脾两脏同病。
邪在脾胃唇肿
脾胃开窍于唇,脾与胃脏腑相配,表里相依,其络脉布于唇。如脾胃有毒邪内陷,必循经而至唇,故唇肿。
脾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咳逆、痰疟,连岁不已
积即积聚,有气、血、痰、瘀之分,凡积聚久积而不化,名曰肥气,在左胁下,以手触之,边沿清,块状明显故曰有头足。此积症缠绵难移,久不得解。其气扰及肺则令人咳,扰及胃则令人逆(即气逆),扰及脾则病痰疟,连年数月不愈。
郁病多在中焦,脾胃失其升降
脾胃一运一纳,一升一降,共同完成水谷的纳化过程,这种功能又赖于肝气的条达,若肝失调达,肝郁气滞,必首伤中焦脾胃,故曰脾胃失其升降。
脾虚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大便泄泻
脾统四肢,四肢亦称四未,为诸阳之体,脾虚则阳气衰,故懒惰而不欲动嗜卧等。阳虚故乏力,而四肢不收。脾气虚则下陷,清阳不举,水谷不化,故注肠而为泄泻。
胃病脉缓,脾病脉迟
胃为腑,脾为脏。胃主阳,脾主阴。阳气盛则少火壮,谷气和则胃气达,故脉缓,缓为从容和缓之貌,谷气所应也。脾为阴,脾气衰则阳气不振,鼓动气血无力,故脉来迟。
唇焦属食积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谷气和则口唇红润莹白。若食积内滞,则口唇不荣而呈焦燥之貌。
脾败为黑疸
黑疸乃五疸之一,多系肾气败、脾不制水、水邪泛溢所致。
       
痛在气分的,多见胀而痛,时作时止,痛无常处
痛有在气在分之分。在气分者多为气凝结聚、或气滞所致。气痛多胀,气为阳邪,故时痛时作,痛无定时,痛无常处。
痛在血分的多见痛而硬满,有固定部位,并呈持续性
痛在血分,血主阴,故病邪多为血瘀痰凝,或痰瘀互滞,有为形之邪,故痛有定处,固定不移,呈持续发作而无休止。
前额痛属阳明,后脑即项痛属太阳,两侧痛属少阳,巅顶痛属厥阴,肩背属心肺,腰部属肾,两腋属肝,两肘属心肺,两膝属肾,外侧属三阳经,内侧属三阴经
前额为阳明经脉所过,后脑及项属太阳经脉所过,两侧属少阳经脉所过,巅顶属厥阴经脉所过,肩背属心肺经脉所过,腰部属少阴肾经脉所过,两膝属肝肾经脉所过,故根据疼痛的部位而知其在何脏腑。三阳经循行于肢体的外侧,三阴经循行于肢体的内侧。
腰痛之属扭伤者,初起即转动困难;如属风寒伤络,由渐转剧,并兼外感;如属内伤者,虽痛能转动
此说明了腰痛的原因,扭伤者,突出在转动困难,治以化瘀行气为主,处方:没药10g 乳香10g 鸡血藤15g
沉香10g 木香12g 青皮10g 枳壳10g
风寒伤络者,突出在由渐转剧,而挟外感。治以祛风散寒疏络为主,处方:防风10g 羌活15g 独活12g 桂枝12g麻黄5g 姜黄10g 络石藤12g 伸筋草10g
内伤者虽痛而能转侧,治以壮腰补肾、强筋健骨为主,处方:杜仲12g 寄生12g 金狗脊15g 怀牛膝12g 川断12g 木瓜12g鸡血藤12g 当归15g 赤芍12g 红花12g 元胡12g 乌药10g 吴茱萸12g
少腹痛多气、属肝;脐腹痛多寒、属脾肾大小肠;小腹痛多瘀血、属冲任
厥阴肝经之脉络少腹,肝为风脏,肝主气,肝气不调故少腹痛。处方:柴胡12g 枳壳12g 青皮10g 吴茱萸10g
桂枝12g 小茴香12g 乌药10g 木香12g 甘草10g
脐腹多为太阴经脉所过之处,太阴多虚多寒,故脐腹多为寒痛。脾,太阴之经脉也,肾与大、小肠其经脉与脾相交,故亦连及大、小肠而作痛。处方:良姜12g 香附10g
干姜10g 砂仁12g 元胡12g 川10g 附子5g
小腹痛病在厥阴,多系肝经瘀血所致,又为冲任所过之处,故冲任亦属厥阴。处方:木香12g 佛手10g 檀香12g 青皮10g 白胡椒10g 艾叶12g 桃仁10g赤芍12g 土元10g 白芍15g 甘草10g
饥饱劳逸,内伤元气致清阳不升而头痛
中阳不振,元气不作,清阳不举,浊阴必留,滞塞脑窍而作痛。
脊痛属督脉阳虚,背痛属太阳寒邪
督脉乃阳经总督,而以脊背统之,脊痛故知督脉阳虚之故。背亦属督脉,而太阳经络于脊背,寒邪束结太阳经脉,阳气困滞,故背痛。
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周身作痛;瘀在上焦,胸膈顽硬作痛;在中焦则腹痛,腰脐间刺痛、胁痛;在下焦则季胁少腹胀满刺痛
瘀血若停留在经络脏腑之间,因脏腑受邪传至经络,而经络遍及全身,故周身作痛。若瘀在中焦,阻滞了上焦阳气的宣通,故胸膈顽硬作痛。若瘀血在中焦则腹痛,旁彻腰脐间则刺痛,旁彻两肋则胁痛;瘀在下焦则少腹胀满刺痛,旁彻两肋则季胁而痛。
包络之痛,痛于两乳之中,即膻中也
包络者心之外围也,代君传令,故胸阳不振,心血阻滞,两包络作痛,其位在两乳之间,即膻中心区之处也。
喊则凝滞,凝滞则气逆,气逆则痛胀由生
寒邪主收引,主敛涩,故寒邪伤人能凝滞人的气血。气血凝滞,气滞则逆,逆则胀。血凝则瘀,瘀则痛。
痰涎停伏,窒碍不通而痛
若痰涎停伏,气血必受阻碍,不通而作痛。
阳虚头痛,由于肾阳不足,督脉虚寒
凡肢冷不温,便溏溲清,少气乏力,而时常头痛的患者,多系阳虚所致,究其根,病属肾阳不足,阳气虚衰,督脉失于温煦,故头冷而痛,或痛极而冷汗出。
头痛癫疾,上盛下虚
头痛在巅顶者,多系下元肝肾亏虚,阴不制阳,孤阳失守,上浮于巅所致。故上有病而下取之,培其根而阳自降,滋其源而火自清。
头痛耳鸣,九窍不利,乃肠胃病
患头痛耳鸣,九窍壅塞而不得通利者,多系胃肠疾病所致。
内伤头痛,可分虚实两类,虚证发作缓,实证发作急;虚证多兼晕,实证多兼胀。虚证以肝阳为常见,实证以肝火为常见
头痛多系阳经病邪上扰所致,属肝者十句八九。而不外虚实两端。虚者多为肝经虚火,阳邪亢分,治当培阴济阳。属实者多系肝火横恣,上燎其巅,治当苦寒清热泻火为要。一般说,虚证多兼眩晕,实证多兼憋胀。虚证发病较缓,实证发病较速。虚证当仿杞菊地黄丸、天麻钩藤饮之属,实证当以龙胆泻肝汤、泻青丸之类。
气虚头痛为中气不足,痰浊头痛为痰浊阻遏
中气虚衰,清阳必陷,陷则不举,脑窍失滋,故气虚而作痛,当仿补中益气汤、益气聪明汤之属。
痰浊不化,困留中焦,挟气机上逆,扰及清窍,眩晕而作痛者,此为痰浊阻遏所致,当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和导痰汤之类。
胃痛之别,有肝木犯胃、土虚木贼,气机阻滞,瘀阻胃络,饮浊凝聚,肝胆郁热之别
胃痛指胃脘作痛,病发中焦,而起因有属(1)肝木犯胃者,多系木失条达,气逆犯胃所致,治以疏肝和胃。处方:
柴胡12g 白芍20g 青皮12g 枳壳12g 木香15g 砂仁12g
元胡10g 当归15g 甘草12g
2)土虚木贼,一般指肝木乘脾之证,又为脾虚木旺证,治疗当以扶脾运中,疏肝破滞为主,处方:焦白术15g  
砂仁12g 川朴12g 藿香12g 木香10g 枳壳10g 吴茱萸12g干姜12g 法半夏15g 陈皮10g 内金12g 焦谷芽12g
炙甘草12g
     (3)气机阻滞是指脾胃失和,胃气当降而反逆,脾气当升而反降,二气上下不相顺应,使中焦气机失于升降,而结聚凝滞作痛,治疗当以健脾和胃,调升降与纳化之中,使脾健胃强,气从以顺,而痛自解。处方:党参12g 焦白术12g 茯苓10g 砂仁12g 陈皮10g 半夏10g 干姜10g 吴茱萸10g黄连12g 木香12g 竹茹10g 苏梗10g 生甘草10g
     (4)瘀阻胃络,瘀即血瘀,多系胃肠痛肿、胃膜脱落所致,此疼痛系痱瘕范围,多刺痛,疼痛不移,牢守其位,多以和胃化瘀、疏络止痛为法,处方:当归20g 丹参20g
良姜15g 檀香12g 砂仁10g 木香12g 丝瓜络10g 青皮12g陈皮12g 五灵脂10g 生蒲黄12g 甘草10g
(5)饮浊凝聚,此症多系脾寒湿困、痰饮内停所致,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胃干涩而不润,失其蠕动功能而作痛,治疗当以温脾?饮、行气止痛为法。处方:焦白术15g
川朴12g 藿香12g 茯苓皮15g 干姜12g 附子10g 木香15g薏米20g 包布车前子20g 元胡12g 枳壳12g 姜黄15g
炙甘草10g
(5)饮浊凝聚,此症多系脾寒湿困、痰饮内停所致,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胃干涩而不润,失其蠕动功能而作痛,治疗当以温脾?饮、行气止痛为法。处方:焦白术15g
川朴12g 藿香12g 茯苓皮15g 干姜12g 附子10g 木香15g薏米20g 布包车前子20g 元胡12g 枳壳12g 姜黄15g
炙甘草10g
     (6)肝胆郁热,肝经火郁,胆气不利逆则犯胃,致胆胃不和,而胃胀作痛者,治当疏肝利胆,切莫见胃治胃,肝疏胆利,中州得和,胃痛自解。处方:柴胡10g 郁金12g
枳壳10g 元胡12g 川10g 青皮5g 砂仁12g 藿香12g布包青黛15g 黄芩12g 白芍15g 甘草12g
7)胃、十二指肠溃疡,本病系湿热型胃炎逐渐漫延及十二指肠而言,其病机为湿热内蕴,困结胃肠,久恋不去,而致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治疗重在清热利湿,辛开苦降,宣通气机,寒热平调。处方:焦白术15-20g 川朴12g 茯苓15g藿香12g 枳壳12g 法半夏15g 陈皮10g 干姜10g 黄连12g吴茱萸10g木香12g 甘松10g 内金10g 甘草12g。痛甚者加元胡10-15g;偏寒者加良姜10-12g;偏热者加生白芍10-20g。
头痛日久不愈,多属瘀血留于络中
头为诸阳之侯,头痛病病因有多端,凡急发速作,痛势猛,而无休止者,多为实证、热证。若来势缓,痛而缠绵,时作时止者,多系虚证、寒证。若痛而久不愈,发作有时,而不痛如常人者,此系瘀血留滞,络塞不畅,不通则痛,其痛特点之一,刺痛;其二,痛处不移,其三,痛有定时。本条即是指于此,治以活血通窍、疏络止痛为法。处方:
桃仁10g 红花12g 川穹10g 白芷10g 细辛3g 王不留行12g山甲珠10g 生葱白2寸
    胃痛日久,或痛有定处属血瘀
胃痛日久不愈,非虚、非实、非寒、非热者,若痛有定处,必瘀不疑。
微热则痒,热甚则痛
皮肤瘙痒而多属热,若热甚者不痒则痛。因微热在腠理,肺主之,皮毛不和,故痒。热甚在胃,胃主肌肉,热在肌里,络脉失和,故痛。说明痒在肺,而热在胃也。故治痒以宣肺, 疏风为主,治痛以清胃和中当先,此常法也。
凡肚腹疼痛,总不移动是血瘀
肚腹疼痛,病在至阴,至阴者阴中阴也,故疼痛在血而不在气,血寒、血瘀、血虚均能导致此病,但寒与虚均有不同程度的挟瘀现象,故当以治瘀为先,补血养血次之。
久痛必入络,气血不行则发黄,非疸也
凡疼痛一症,初在气,久在血,在血者先经而后络也,故久痛必入络。气血不行,这里指络脉瘀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气血阻遏,局部呈现缺血现象,故发黄,此黄乃属血不营肤、气不充肌所致,而非黄疸之黄也。黄疸者系属湿热迫胆汁外溢而发黄也。
湿火乘虚下注,脚痛而热
凡腿脚阵发性热痛,得凉而不解者,非实火实热证,乃热中挟湿也,多系湿与热相并,成下虚而而注之,以发此病。
暴痛在经,久痛在络
经络之病多系寒湿、湿热所致,初在经而久在络。在经则痛剧,在络则痛缓。剧则易除,缓则难移。
暴痛属实,久痛属徐
暴痛其病在经,多属湿邪直入,此为实证。若久痛其病由经入络,病势缠绵,多主体虚邪恋。
留饮者胁下痛
胁下痛者多系支饮,治饮当以温药和之,温通脉络,和营化湿则解。处方:桂枝15g 细辛3g 茯苓皮15g 苍术10g布包葶苈子15g 桑白皮15g 寒甚者加附子、干姜各少许。
食痛者痛甚则利,利后痛减,死血痛者有定处
由饮食积滞留结中脘而作痛者,此痛为食痛,只要消食导滞、破结行气,气机未行之前必痛甚,痛甚则开,开则愈,故曰痛甚则利。利后气机畅达,故痛减。有血瘀久滞经络而不能畅达者,此为死血,此痛按之不移,痛有定处,为有形之积滞。
虫痛者时作时止,面白唇红
虫痛指肠内虫积作痛,因虫行走飘荡而无定处,聚散无常,聚则痛,疏则解,故虫痛时作时止。人面乃气血聚积之处,气血和则面红润而泽。虫积作患,气血滞留,面部色泽不华,故面白。唇为脾之外侯,虫积滞留肠间,使脾气滞而血瘀,故显唇紫红。
大腹痛者多属食积,外邪绕脐痛者属痰火积热,脐下小腹痛者属寒或瘀血
腹痛分食积、痰火、积热、寒瘀,其成因不同,疼痛的部位各异。一般说,腹胀大而痛,痛势不减,二便不调者,多属食积而痛。若绕脐而痛者,多属外感火热之邪内淫痰郁所致。若脐下小腹或少腹疼痛者,小腹多属寒凝,少腹(两侧)多属瘀血,因小腹在太阴,少腹在厥阴之故也,太阴多寒,厥阴多瘀。
痛随利减为积滞
凡腹痛者,大小便通利而痛减,大、小便闭涩而痛甚者,多是积滞为患。
麻属气虚,木属湿痰,痛属风,肿属湿属热
气虚则经络气血运行不利,血不荣筋则麻。若痰湿流注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则木。故曰麻是气少,木是血虚。凡痛者多属风邪为患,因寒湿均依附于风而发病,故寒湿入络使气瘀血结而作痛者,均不离乎风邪之因,故痛属风。肢体浮肿,多为湿邪作患,湿为阴邪,入经则阻碍气血运行,湿邪留滞,凝聚筋脉脾肉之间,故肿。
隐痛多虚,压痛多实
隐痛即隐隐作痛,似痛而非痛,此痛多系虚证,如血虚、气虚、津液不足,津气衰败,使筋骨皮肉失于充盈和滋养,多隐痛。若痛而拒按,痛不可近手,或手清压腹而痛者,多系实证,这里的实证是指气滞血瘀、痰凝湿阻等,有形之湿邪留滞皮肉经脉之间所致,故压痛多实。
久痛为邪所缠,新病因虚而发者,当以脉证而辩
久痛而缠绵不愈者,多为邪气所干,邪是指足以破坏人体导致各种疾病的成因,如风、寒、湿、热等是,均能引起疼痛。若初发之病由于气血衰弱所致者,很为少见,必须以脉搏的强弱、证型的外在表现而辨析,不可以久病为虚、新病为实而概括一切病证。
胁痛有五,犯寒血滞,血虚络痛,血着不通,肝火抑郁,暴怒气逆,皆能致痛
胁痛多属肝胆系疾病,(1)肝为血脏,受寒则血滞,滞则塞,塞则痛。(2)若肝血不足,筋络失荣,亦能导致血虚络痛。(3)若肝血凝滞,此为气郁血瘀,血液不通,血不行经,亦作痛。(4)若肝火抑郁,亦能导致血行不畅,滞而作痛。(5)暴怒伤肝,肝抑则血瘀,瘀则作痛。
吉凶
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阴病是指里、寒、虚诸证而言,或脏器病,血液病,均属阴证,脉当见沉、涩、细、小、迟、缓、弱,此为证脉。若病将愈时,多见阳脉,如浮、洪、滑、数、实之脉,多系病由阴转阳,渐次趋向康复,故阴病见阳脉者生。
阳病多系表、实、热证,及腑证、气分证、脉多浮、数、洪、滑,此为顺证。若见沉、涩、细、小、微、结、代者,多主预后不良,故曰阳病见阴脉者死。
形气相得,谓之可治
形者阴也,气者阳也。人之成,先有气而后有形,形气相召,阴阳共济,此为形气相得。形即是物质,气即是机能,若形体健壮,气机必相应和畅。若形体消瘦,而气机亢奋者,此为不相得。若形体健壮,而气机微虚者,亦为不相得,所谓不相得,是指脉证不从,阴阳不和,故此病难移。脉证和,气血相应,阴阳相济者,此谓形气相得,病虽困而尤可治。
脉从四时,谓之可治
四时者春夏秋冬也,脉从四时,是指脉顺应四时之气而变化,指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之谓也,顺此者可治,逆者难移。
九侯虽调,肌肉大脱不治
九侯是指诊脉的寸关三部,各有三侯,即浮中沉,三三得九,共曰九侯。九侯虽调,若肌肉形体大脱者,此为不治。形体大脱,精气已绝,而九侯虽调,乃回光返照、残灯复明之虚兆,当舍脉从证,变为死证而不可救药也,故曰不治。
久泻久痢务在能食
久泻久痢病人,乃肠胃滑脱,精微不固,元气必败。若能食者,能得以后天滋养,可治。若不能食者,元气已绝,死不可救。
胃中津液不竭,其人必不即死
胃中只要能摄纳水谷精微,此人必不会导致死亡。若胃不纳谷,一日则气少,两日则衰,六日死矣,说明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
脉硬有汗,为少阴亡阳危证
脉硬,这里指脉弦硬实强,无缓和之态,指胃气已绝,若伴有大汗淋漓,为亡阳之候,故为少阴亡阳危候。
五绝为口开为心绝,鼾声为肺绝,眼合为肝绝,手撒为脾绝,遗尿为肾绝,心肺两绝危
五脏之绝候,是指五脏之气败绝,阴阳隔离,命在垂危,一般难以医治,多表现在五官九窍上,心气绝则口开则流涎,不能闭合。肺气绝则鼾声而作,胸闷喘促,气机上下不相顺接。肝气绝则眼神散亡,目合而不开。脾气绝则手撒不用,反应迟钝。肾气绝则遗尿而不能自控,缩睾肢冷。若心气与肺气均绝者,多不治。一脏绝者尚可救药。
阴绝为汗出如油,四肢清冷
阳气败绝则津不内守而外泄,冷汗如油,四未清冷。
阴绝为面赤如妆
阴气绝则面赤如妆,低热烦乱,目无所视。阳气绝者则脉大无根,阴气绝者则脉细欲绝。
脉浮大无根为阳气外越。脉沉细欲绝为阴阳俱竭
脉浮者为气在表,无根者为肾气不纳,故知脉浮大无根为阳气外越。
脉沉细欲绝者,沉病在里,细为阴液不足,欲绝为正气衰败,故为阴阳俱竭。
子时一阳生,午时一阴生,为阴阳交替之际;卯时阳与阴平。酉时阴与阳平。六经病各随其主气而解
子时指夜间十二点至一点,十二点为阴中阴,一点为阴中阳,故曰子时一阳生,是阴极生阳之始也。
午时一阴生,白天中午十二时至一时,十二时为阳中阳,一时为阳中阴,故曰午时一阴生,说明了午时后的一时是趋向阴时的开始,故曰子午为阴阳交替之际。
卯时(早五点至七点)是阴阳各半之订时,故曰阳与阴平。
酉时为阴阳各半之时,故曰阴与阳平。
六经是指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手三阳经禀气于阳中阴,足三阳经禀气于阴中阳,故六经有病,均按时令主气而用药,可得其解。
新病闻呃为大逆。久病闻呃为胃绝
呃逆一证,有虚有实,实者多火,虚者多寒。实者多腑,虚者多脏。新病初发呃逆者,多实多火,多为腑气上逆,故为火逆,清腑泄热可解。若久病而呃逆,多虚多寒,多脏器衰败,故曰胃绝,胃绝无胃气也,无胃气则死,故治疗甚难。
?痧有汗则生,无汗则死
?痧是一种瘟疫病毒,初在表在卫,使人畏冷,萎缩、拘急、疼痛,此为痧证。若痧渐次入里,到气到营,则肢体强硬,痉挛抽搐,此为?证。此病非得汗则不能解,汗者心之液,胃津之根也。只要鼓舞胃气而作汗,使?痧之毒透过营卫从毛窍而汗解则生。若胃中津液干涸,心气不足,不能作汗,此为孤舟无水,不能动转,?痧之毒无以发泄,故曰无汗则死。
腹胀生热脉大是一逆也。腹鸣而满四肢清冷其脉大是二逆也。衄血不止脉大是三逆也。咳且溲血脱形其脉小劲是四逆也。咳、脱形、身热、脉小以疾是五逆
腹部胀满多为脾虚湿盛,脾不运湿,多见缓脉为顺,而今见洪大、洪实脉者多为热证,热极耗阴,阴亏经脉滞,而致腹胀者,则是一大逆也,不易治愈。
腹胀肠鸣,四未不温,脉不见沉微细迟而反见大者,此乃寒极似热、虚极似实之假候,故曰二逆也。
鼻衄而大出血者,脉当见?或浮大迟软,或浮大而革,均为失血正脉,而今反大者,此乃孤阳无根,阴不济阳,阳邪暴涨,火犯阳经而血上溢,故曰三逆也。
咳而尿血,此为膀胱咳,多因肺燥高原之水不利,膀胱决渎无权所致,脉当见洪大浮?,今脉形小而劲者,此乃弦脉,木侮金之兆也,故曰四逆。若病患一咳不止,二身热,三形脱,脉当细弱,而今见脉小而疾者,此为阴竭阳越,故曰五逆也。凡病五逆者其病难移,预后多亡。
病热脉静难治,泄而脉大难治,脱血脉实难治
病热脉当数,若脉不数而反迟细而静者,此为脉证不应,乃假热也,故难治。
泄泻者,脉当见沉细,若脉大者,乃虚阳暴脱之证,多系泄后伤阴所致,故难治。
脱血即大出血,脉当见?软无力。若脉实者此为血脱气衰,阳邪亢盛,脉证不合,故难治。
色泽以浮,病易已。色夭不泽,病难已
色即颜色,泽即光泽。色泽浮而光亮者,乃津液气血虽虚而无枯涸之象,故病易治。
若色夭不泽,说明气血枯涸,津败神绝而病难移。
脉弱以滑是有胃气,易治。脉弱以坚,谓之益甚
胃气存则生,虽弱而脉兼缓滑者是为胃气尚存,易治。若脉弱而坚疾,或弦疾者,此为胃气败,败则病甚,甚则难已。
病在中,脉坚实为难治。病在外,脉不坚难治
病在中焦,脉喜和缓而恶坚实。和缓者胃气旺,坚实者,邪气实也,故曰难治。
病在外是指病邪在卫分气分之间,脉喜浮大有力,能鼓舞胃气作汗而解。若脉细小无力,说明中虚气弱,无力抗邪外出,故难治。
形盛脉细少气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脉大胸中多气者死。气相得者生,叁伍不调者病
患者形体丰盛而少气脉细者,此为痰湿过盛,中气虚败,若气虚之极,呼吸困难者则危。
若形体消瘦而脉大有力,此为邪气过盛,正不胜邪,故曰死。
危候之脉,不怕脉小,只怕脉绝。若脉细小而不绝者,预后多良,此为气相得。
若体质不病而脉病,叁伍不调,此日后必病,先病脉而后病人。
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
死其得汗而脉静者生
热病通过汗解,当身凉脉静,此为佳兆。若得汗则脉躁者,此为阴极之脉,阴之极则阳狂无制,故预后不良。若证候危急,其人欲死,而得汗脉转静者,预后多良。
热病脉当躁盛而不得汗者,此阳脉之极也,死。脉盛躁得汗静者,生
热病脉当见弦滑数,高热无汗,当汗解而愈。若不得汗者,此为阳极亡阴,故曰死。
若脉洪滑实数,身烦躁热而汗出者,汗后脉静身凉,预后多佳,主生。
其腹大胀,四未清,脱形泄甚,是一逆。腹胀便血,其脉大,时绝,二逆。咳溲血,形肉脱,脉搏,三逆。咳呕,腹胀且?泄,其脉绝,五逆
其腹胀大如鼓,四未清冷不温,形瘦如紫而便溏泻者,此一逆也,逆则死。
腹胀便血,其脉大,时而结代,此二逆也,逆则死。
咳血、溲血,形肉大脱,脉搏疾者,此为阳极伤阴,阴血无制,逆经而至,故曰三逆,逆则死。
咳伤于肺气,呕动于脾湿。金气败当则土气衰,故症见咳呕并存。腹胀且?泄,均属脾虚胃败、肠滑不固之态。其脉绝,是指脉搏失于正常之态,如弦急、薄滑等,均曰五逆。
形肉已夺,一夺。大夺血之后,二夺。大汗出之后,三夺。大泄之后,四夺。新产及大血之后,五夺。此皆不可泻
凡重病危急之候,形体大脱,此为一败,又称一夺,此脾气衰极也。若面色枯黄,脉微欲绝,言而无音者,此为血气败,名二夺,心脏衰极也。
若大汗淋漓,汗出不止,此为漏汗,为三败,又称三夺,此肺气衰极也。若大便不固,滑泄频数,此为四败,又称四夺,腑气衰极而肠暴脱也。若新产之妇,大血漏下,命在垂危,此五败,又称五夺,乃肝肾之虚极也。凡此上列五夺,用药当以峻补、温补、涩固、提摄、务不可泻,泻则死。
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
三部者寸关尺,九侯者浮中沉也,三三共得九数,以察五脏六腑之疾。皆相失,是指脉与脏器不相顺应,与脏气不相容合,此为失也,失者死。如肺当浮而见沉,肝当弦而见微,肾当沉而见浮,脾当缓而见弦,心当大散而见细弱,此均为相背之脉,故主逆症,预后不良。
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此神明之乱
患者脱衣而走,弃被而歌,言语凶恶,亲疏不论,此病在心肝两脏,知神明已乱,情志不和,多系精神病之列。
论脉,不论浮沉大小,但渐缓则渐有生意。若弦甚者病必甚,数甚者病必危
脉虽种类繁多,但临证执脉,凡从容和缓者均为佳兆。脉由急转缓,示病由重转轻。若脉弦急有力,脉硬而不柔,多为重病。由虚而转实,由缓而转急,为病进之势。若脉数而疾,一息七、八至者,病危,此系阳极阴竭之兆。
失血之脉,细脉和缓者易治,数大弦急者难治
出血之证,若渐至渐下者,如漏证和慢性出血证,脉多成细缓微弱之势,此为正脉,易治,易康复。
若脉见数大弦急,(多指革脉、?脉之类),一般多见于暴崩血下,血行急迫,量大不止,此为阴脱阳浮,孤阳无根,故预后不良。
下利身热者死
肠澼又为痢疾脓血便,凡里急后重便脓血者,均为有表之邪入里化热所致,表已解,里未清,可凉血清热解毒,亦有清解机会。今表邪尚在,身热故知,而里又有湿热交结,此为内外合邪,表里相并,使表邪复炽,内热中困不解,邪无出路,故曰死。
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
黄疸即湿热蕴结脾胃,致肝不疏、胆不利,胆汁外溢,延于肌肤而发黄。一般黄疸高峰期在半月左右,如十日之内治疗得法,用药恰当则愈。若因治不应时,用药不当,或误治、失治,延十日以上者为难治。
腹胀遍身,头面俱肿易治,单腹胀则难治
腹胀有虚有实,若胀满遍及全身,头面俱肿,多为实证,一源脾虚不运,二源外湿相召,故易治。
单腹胀,肢体不肿,形如常人,单腹满而胀者,其证多虚,脾虚肝败,肾阳衰极,故难医。
腹胀至脾肾俱败,不治
此腹胀是指臌证的大腹胀,此病为脾败不运,肾衰不腾所致的水液代谢障碍,故不治。
腹胀咳逆不得小便,不治
腹胀而咳,小便不利者,乃膀胱咳,肺气不肃则水道不通,水道不利气机反逆,逆则为咳,故肺失通调者死,通调为肺的肃降之门,不通调即肺不肃降,故主肺气败绝,曰不治。
久咳数岁,其脉弱者可治,实大叔者死
久咳数年不止,肺气耗伤,脉必见弱,此为虚损之证也。见弱脉者,乃脉证相应,故曰可治。若见实大数者,此为病虚而脉实,说明阴津亏乏,阳气无所依附而浮越于上,故脉实有力,或数大无常,此为为脉证相逆,故预后不良,多主死候。
水病脉出者死
水病,这里指水液代谢障碍之病,水液气化不利,如肺之宣,脾之输,肾之腾化,肝之调节,如一脏功能失常,则能累及四脏俱病,使水液潜伏肌肤、筋脉、脏腑之内,形成致病的病理产物。此时脉应沉而不应浮,“沉潜水蓄阴经病”,即是指此,只要温阳化气行水则愈。若脉不沉反浮,说明正气极衰,阳气不能在体内鼓动病邪外出而浮于表,故曰水病脉出者死。
阳不回者死。阳回而阴竭者亦死
若厥证突然发作,四肢逆冷,目合口开,撒手遗尿,均为阳气极度衰败,乃阴阳隔离之态,故死。
反之,阳气尚存,而阴液枯涸,如面赤脉数,舌红枯绛,脉疾而十至者,曰死,此为阴津以遏,阴阳隔绝,故死。
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
人之所赖于生者,乃血与气尔,医之所补偏救弊者,亦血与气尔。而气血来源于水谷,源于中焦,化赤为血,故水谷能纳者生。水谷不纳,绝于水谷者死。
胃气源于水谷精气,水谷绝则胃气无,故脉无胃气亦死。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神是水谷精气化为营血的外在动态表现,神气充盈,说明精气壮,营血盛,故曰得神者昌。
若水谷精气败绝,营血化生无源,则神气灭,此为失神,失神则亡。
粥浆入胃泄注止,则虚者活
肠滑久泄,精气日脱者必死。若粥浆能纳、泄泻渐止者,此为谷气存而有生机,体质虽虚,而预后多良。
脾胃为后天之本,有胃则生,无胃则死
后天赖于水谷以滋五脏,先天赖于精气以盈肾元,先天赖于后天滋养,而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壮,精血化源充盈,五脏受益,故有胃气则生。若胃气败绝,胃不纳,脾不运,水谷不入,精血断于生化之源,故曰死。
痰(饮)
痰饮之由,除外邪为其诱因外,三焦气化失宣,阳虚水液不运,以致痰停饮聚
痰饮之形成,多由内外因相召而致,内因于人,外因于天,阳虚则水湿不化,脾虚则水湿不运,均为痰的生成原始物质。此时而又外感寒邪,寒与水,寒与液,共存而凝敛,使无形之气液化为有形之痰浊,故内因为本,外因为标,内在机因与外在的诱因而形成痰浊、痰饮。故治疗在疏表达邪、宣畅阳气的同时,又要益气扶阳,通调水道,促进气化,使未形成的痰浊化为精微,形成气血,以奉生身。
能食肌丰而胖为体强,食少而肥为痰
能食乃胃强也,肌丰乃脾健也,胃强脾健,运化充盈,气血生化强盛,故肌肉丰满,体强力实,自过其倍。
若食少而肥者,食少则胃衰,衰则不纳,故食少。肥者乃肥胖也,多为水湿痰饮内聚、肌肤虚浮所致,故多为痰盛之体,非体健也。
咸痰为肾虚水泛。甜痰为脾经湿热
肾乃足少阴之经,其位北方葵水,其味咸也,故肾虚则水泛,肾虚则气化滞阻,而成痰液,其味咸也。
脾为中央湿土,太阴经脉也,其味以甘,脾虚则湿不化,流痰成饮,其味多甘。
风痰阻络为舌强言?
痰有风痰、热痰、湿痰、寒痰、燥痰之分。风痰其因有二,一为外风之痰,多系六淫风邪感人肌肤,毛窍闭郁,肺失宣肃,咳而生痰也;二,内痰多起于足厥阴经脉,肝风内动,阳邪无制,风阳上扰,扰及清窍及肢体经络,而成语言?涩,肢体瘛疭、口眼歪邪等,次系风痰所致,此风乃阳气之变动,非育阴则不能化。前者乃外淫之感召,非汗解则不能出。
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
患者肢体水肿,久不得愈,痰浊壅盛,久不能愈者,其因多由瘀血使然,因瘀阻脉络,阻遏经气之运行,使积痰流饮而成,故治痰水之病,当从瘀论治,亦有道理。
心下有支饮,上冒清阳故眩晕
支饮出于胃,胃气衰则水湿停留,客于中焦而为支饮,饮邪不降则上逆,阻滞清窍,使清阳不得宣达,故眩晕。
热灼津液为痰
痰有热痰、寒痰、湿痰、燥痰之分,此条是指热痰而言,体内津液不化,阳气盛则壮火炽,热灼津液,烁而为痰。
聚液为痰,积湿为饮
痰与饮均系病理产物,只是有寒热之分,痰多热,饮多寒。痰其质浊而稠厚,成珠成线。饮其质稀淡,淡而清薄,其量大。故治饮当以温化,治痰当以疏涤。
痰即有形之火,火即无形之痰
人体内之阳邪,轻则为热,重则为火,甚则为毒。火、热为无形之壮火,多依附于痰而侵犯人体各部,形成致病因素。
嗜酒中虚。湿热生痰
平时嗜好喝酒的人,多损伤中气,致中虚脾弱,或胃虚浮火。
湿邪源于脾虚,热邪责于胃火,脾虚胃热,湿热交错,而生痰浊。
安静则咳甚,劳动则气升,盖静则属阴,饮邪从阴也,动则属阳,气升则火动,乃阴虚痰饮为患
这里安静,非神态上的安静,是指肺胃功能低下之安静,胃虚则土不生金,金气弱则宣肃无度,故咳甚。
劳动是指体力劳动,动则阳气升,故亦汗出,或喘满、倦怠乏力。
静则属阴,静,这里指脏器,脏属阴而腑属阳,脏主静厄尔腑主动。盖静则属阴,是指各个脏器都属阴。
饮邪多起源于脾虚湿留,脾脏属阴,湿属阴,故曰饮邪从阴也。
动则属阳,这里是指与脾相配的胃腑,腑传化物而不藏,以动为用,故属阳。
肺气以下行为顺,脾气以上升为顺,肝气以升发为顺,心气以下摄为顺。这里气升,是指肺气升,肺气当降而反升,故动气动火而为咳。
肾阴虚不能上济,痰火不能平降,故曰乃阴虚痰饮为患。
总之,本条上下贯通,说明脏腑交替、阴阳互换、痰饮的生成乃发生病变机理。
无痰不作眩
眩晕一证之成因多端,如虚则作眩,有精虚、气虚、血虚之分。火炎作眩,有六淫之火、五脏之火、七情之火之别。风盛则作眩,又有外风与内风之别。阳亢则作眩,多系肝阳上亢所为。本条是指痰饮作眩,出于丹溪之论,痰动则火升,痰火挟风,上干清窍,故作眩也。
脉沉痰多
脉沉者病在里也,沉而滑者,必为痰食作祟。
脉弦为饮。背寒为饮
弦者风也,肝也,痛证也,胆郁也。今脉弦者是指病始之于脾,并受肝木乘之,故脉当弦。
饮邪所致之因,一为脾虚,二为寒凝,三为阳衰。脾虚则留湿,湿能化饮。寒肾则气不化,停湿而为饮。阳虚则命火衰,湿不能运,气不能昭著、亦留而为饮。饮邪多表现在背部寒冷,背为督脉阳经之所处,阳虚则寒,寒则生饮,此之故也。
筋燥为痉,痰升成厥
筋以肝统之,以血滋之,肝虚则血燥,血燥则不荣筋,故筋脉瘛瘲而为痉。痰随气升,上扰清窍则为薄厥。
热则液不升而口渴。痰湿阻中,津不上承亦口渴
热邪伤津耗液,津液枯则不能上达,故口渴。若痰湿留滞中焦,影响气机的布散,气不布则津不化,津不由生则上窍不滋,故口渴。
所吐之痰,牵丝不断,非水饮也
病人吐痰如胶,牵丝成线而不断者,此为热痰也,非水饮也。痰粘,饮不粘,痰热,饮寒,故区别之。
胁痛左属蓄血,右属痰饮
人体左右分布,左主升,右主降,左主血,右主气,左主心,右主肺。故左胁疼痛多系瘀血为患,右胁疼痛多系痰饮为患,因心主血,肺主气也。
面色鲜明为饮
饮邪为湿浊内蕴,湿邪盛则面色淡薄而光亮。
阳虚火炽,灼液成痰。命门火衰,水泛为痰
热痰多系火炽津液所致,寒痰多系命火不足、水湿不化所致。
丰盛之体必有留痰,平素嗜酒必有湿热
丰盛之体是指肥胖之人,体丰而肥多阳气虚,痰湿盛,故有留饮。平素嗜酒患者,多酿湿热。
痰为有形之物,易阻无形之气
痰浊为水湿所化,痰浊有形,故能随体内经络上下、表里内外循行而无阻,酿致多种病证,非指一端也。如痰壅气滞、痰阻血瘀、痰火阻肺、寒痰阻络等,故能阻无形之气也。
胸中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饮邪阻于经络,胸中阳气不能宣达四布,故背部寒冷。因饮邪所处的局限性,非指周身均能到,故仍有局限性,如掌大。
痰之为病,其状不一,或流注经络结成痰块,或卒尔眩仆不知人事,或不思饮食,彻夜不寐,或四肢筋骨卒痛呼叫异常,或身重腹胀不便行走,或梦寐奇怪,失志癫痫
痰病多怪证,痰能生百病,痰气循经络,因流注的部位不同,而发病各异。痰蒙清窍则眩仆不知人事。痰扰神明,则彻夜不眠。痰流入四肢,则肢体酸楚而痛。痰气又能扰及脏器,能形成各种病证,如痰热蒙神则心病,痰湿阻肺则肺病,痰浊犯胃则胃病等。
怪病多属痰
凡以脏腑经络定位、或六经归属、三焦分辨、八纲概括,均不能察其病源者多系痰浊为患。
阴虚火动,火结为痰是有火之痰,痰稠而浊。肾虚不能制水,水泛为痰,是无火之痰,痰清而稀
凡火热炼津而为痰者,多为火热之痰,痰质稠而浊,粘而成线。
若水泛滥,土不制水而成痰者,多系寒痰,痰质稀而清,其量较多。
风盛则气壅,气壅则痰生
风盛,这里指肝风内动,肝木盛则土气虚,气虚则壅,壅则湿不化而成痰浊。
痰湿壅塞必善吐而脉滑
痰湿蕴结中焦,影响脾胃运化,胃气当降而反升,故善吐。痰湿内结,故脉沉而滑。
右寸脉滑大者,为痰热阻塞肺络
右寸主肺,滑主痰浊,大主火主热,故曰为痰热阻塞肺络。
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不独肺也
咳嗽出于肺,而源于诸脏,故五脏六腑皆能导致咳嗽,勿单责于肺,必追本朔源,求其机因。
咳嗽不止于肺,但不离乎肺
咳嗽均系肺出,但原因诸多,导致咳嗽病因虽多,最终犯肺而为咳也。
咳嗽在清晨为气动宿痰,上午咳为胃中痰,午后咳为阴虚,咳在黄昏为肺火,夜半咳为阴虚阳亢,五更咳乃胃中食积
清晨咳嗽多系宿日不化之痰。上午咳嗽多系胃火痰浊。午后咳嗽多系阴虚肾燥。咳在黄昏则为肺火炽盛。咳在夜半多为阴虚阳亢。五更咳,多为胃中食积不化。
胃咳之状,咳而呕
凡咳嗽由胃功能失常所致者,多咳而兼呕。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
先渴而后呕,为水气凌心。
渴同属津液不足,但热灼津液与气不布津有别
凡渴一证,其因均属津液亏乏,但有热灼伤津与气不布津之别。
热灼伤津,多指温病后期,由于温热之邪偏盛,使气津耗伤,或阴液耗伤所致体液不足而渴。
亦有中气不足,或肺气不宣,气液代谢障碍,气不布津,津不上达而致渴。
渴而小便不利者,肺气不降也,属上焦
肺气宣,主布散。肃指下行,肺气不肃则小便不利。肺气不宣则汗液不达,故咳而小便不利者,当属上焦肺,不当则下焦膀胱也。
不渴而小便不利者属下焦
小便不利而口不渴者,非肺气不降也,乃属膀胱气机不化所致。

: {( L* T3 T, J9 g- s- ]( g0 y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fwbfutqk 发表于 2023-11-20 20:24:45 | 阅读全部
fwbfutqk 发表于 2023-11-20 20:22! S; W% Q6 U: r8 s1 p) {
脾胃善饥多食为胃热,饥而不食为胃弱脾强,神情清爽而舌胀大,邪在脾胃,如神志不清乃心脾两脏之病饥而欲 ...
. M4 K, N5 k. o! ]! P! U
七情
内伤病七情引起者较多
内伤是指与外感相对而言的脏器机能失常所知的一切疾病。痰、火、气、血、寒、瘀,均能导致内伤,但痰、火、气、血、寒、瘀病理产物形成,又多源七情诱发,七情系指喜怒忧思悲恐惊,由于七情内郁,久不解除,而产生脏器工程失常。
七情不损,则五劳不成
若七情不能损伤五脏,则五脏健泰,劳损自然不会形成。
水肿
凡水肿之病,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水为至阴,故本在肾;水化于气,其标在肺;水唯畏土,其制在脾。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土不制水而反克,肾虚水无所主而妄行,水不归经,逆而上泛,故传入脾而肌肉浮肿,传入肺则气息喘急
人体水液为病,浸及全身,肢体胸腹水肿,其因虽错综复杂,总之不离肺脾肾三脏。水为至阴,乃阴中阴,此北方葵水也,故本在肾,肾乃坎脏,水之居也,水化为气,气腾延上而布精微。而肺其位最高,能宣发水液于周身,故曰其标在肺。
水泛溢为患,唯土能制之,土能制水,土能调节水液,使令不太过与不及,正常输化全身,以供机体所用。若脾衰则水不制,故曰其制在脾。
若肺虚则气不化津,精微沉沦而为水,脾虚土不制水,而致水无土位。
肾虚,水无统摄之权而妄行。若水泛四溢而不归经,逆而上犯,外而四达,下而重坠,使水湿之邪旁及全身而致肌肉浮肿,腹大面浮肢肿,按之如泥,凹陷不起,均属此例。
若水气上犯,至肺则气息喘促,此为水气射肺。上干于心,则悸惕不安,心烦意乱,此谓水气凌心。故水病,五脏六腑,皮肉筋骨,无所不至,能酿成大患,使人亡失。
水在腹者目下肿
腹乃至阴之地,太阴脾之位,而两目眼睑之轮乃脾之居也,故曰水在腹者目下肿。
面肿曰风,足肿曰水
人之头乃诸阳之会,面者阳中阳,均居高巅之上,高巅之上唯风可到。水湿之邪上犯面部,故又称风水,或简称风。故曰面肿曰风。
足乃厥阴、太阴交汇之处也,乃阴经之所居,水乃阴中阴,犯体多居肢体之极下,故足受之,水气不化,滞留两足阴脉之间,故发而为肿。
咳家其脉弦为有水
咳嗽病因多端。本条见弦脉,弦主饮邪,故知有水,水气上射于肺而为咳。
脉得诸沉,当则有水
水行运下,脉来沉迟,此脉证相应也,脉沉者主阴主里,主下焦有疾,而湿邪为阴,多趋下焦,故脉沉多有水邪,治疗当温运中阳,蒸化寒凝之气则水消。
脐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
水湿内克,由脾而至胃,由胃而至肠,至肠者则脐下悸,至胃者则吐涎沫,至巅者,则眩,此均系水邪为患。
惊恐
因惊恐而致病者主乎肝胆。因病而惊恐者属心肾
惊者乃心之志也,恐者乃肾之志也,先惊恐而后导致病证者,多系肝郁胆气不利,有伤心肾之貌。
如先病而惊恐,次系本脏自病,心肾所主也。
阴盛则梦涉打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毁伤,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饱则梦予,饥则梦取,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哭,短虫多梦聚众,长虫多则梦相击毁伤
患者素为阴盛体质,阴盛则阳衰,阳衰则寒,故梦间多涉大水,心情恐惧,恐乃肾志,寒伤肾是也。
阳盛则热,热则心烦,揭衣掀背,故梦见有大火燔灼
此两条均系体寒梦寒、体热梦热、昼有所感、夜有所梦也。
若阴阳俱盛,火热与水寒相击,故梦相杀或毁伤物质。
上盛是指阳气盛,下盛是指阴气盛。阳气盛之人,多梦体质轻灵能飞跃。下盛之人阴浊过盛,多梦坠落。
腹满而饱,饱而入睡,多梦仗义疏财,给他人物品。若饥饿而入梦,多摄取他人物质,或取人饭以食之,取他人衣以穿之。
怒为肝志,肝气横则梦怒。悲为肺志,肺气盛故梦哭。如梦小虫而频多者,心怀有聚众之意。如梦长虫而多者,则心怀有击毁伤他人之意。
常变
饮食如常,腹无所苦而数日大便一次者,非病。
凡饮食如常,腹部无痛、无胀、无憋、无逆,此为无所苦,若数日大便一次者,非以病论。
无病之脉也可见浮或沉
根据人的生理有三阳脉和三阴脉,三阳脉浮数实也,三阴脉沉迟虚也。因生理不同,体质禀赋各异,脉见三阴者活三阳者,如无病证,均以常脉论,此浮或沉是其中代表的阴阳两种脉象。
发黄
阳黄之作,湿从火化,瘀热在里,黄如橘子色。阳主明,治在胃
黄疸一病,分阴黄和阳黄。阳黄为湿热交阻,故曰湿从火化。热瘀熏蒸,皮肤黄染,故黄如橘色。阳黄乃系阳明经所发,故治疗当从足阳明胃经入手。处方:茵陈30g
栀子15g 大黄10g 田基黄20g 虎杖12g 鸡骨草12g
龙葵15g 生甘草10g
阳黄之作,湿从寒化,脾阳不能化湿,色如熏黄,阴主晦,治在脾
阴黄多为寒湿交租太阴脾经,脾阳虚极,不能化湿,湿邪延走肌肤而发黄,黄而滞暗,故曰阴黄。凡阴黄当以脾论治,治脾一温通,二化湿,三益气。阴黄与阳黄主要区别在于病位,阳黄在胃,阴黄在脾。病机阳黄属湿热,阴黄属寒湿。足阳明胃多实多热,足太阴脾多虚多寒。病邪入胃多热化,病邪入脾多寒化。治疗阳黄当以清利,治疗因黄当以温通。治阴黄处方:苍术15g 干姜12g 焦白术12g 茯苓皮15g附子10g  布包车前子15g
脉沉,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皆发黄。虚黄者面黄或遍身黄,干萎无泽,但两目不黄
脉沉,湿邪在里也,湿邪在里,小便不利。而今溲不利者,知水湿未注膀胱而外延肌肤也,故发黄。
虚黄则不同,其黄干枯而不泽,黄燥而不荣,但两目不尽黄染,此由气血不足、血不充筋所致,故曰虚黄。
口味
口淡胃虚,口麻血虚,口苦胆热,口甜脾湿,口酸食积
口淡者即口不知味也,脾开窍于口,口不知味当则脾虚之因也。
口麻多指口唇麻木不知人,多源中虚脾弱,血不盈于口唇所致。
口苦多由胆经有热,热迫胆汁外溢,故口苦。
口常有甘味者,多为脾湿,湿邪上蒸,口有甘味之感。
口酸,酸为食积克于中焦,脾胃腐热不能,消化不充分,积食而作酸。
其它
湿热之邪,搏结肠胃,升降失和,使浊气上逆而呕吐频频
湿热交阻胃肠,影响脾气之升与胃气之降,中焦升降失度,故上逆而作呕。
七日一来复,五日为一候
人之七情应五脏,七情者喜怒忧思悲恐惊也,五脏者心、肝、脾、肺、肾也。七情根据正常规律七日循环一次,故曰七日一来复。(初一开始)
五脏为五日为一循环,一般说,初一心,初二脾,初三肺,初四肾,初五肝,一般为相生循环,五日为一候。
外感重苔,杂病重脉
外感多犯六淫之邪,六淫邪气感召胃腑,直接影响舌苔的正常生化,如寒邪则苔薄白,湿邪多苔白腻,热邪多苔薄黄,故曰外感重苔。
内伤杂病多由五脏七情痰瘀所致,故多反映于脉搏,如瘀则脉涩,痰湿则脉滑,脏腑火热则脉洪,脏气虚则脉微弱,脏气毒火过盛则脉沉实,故曰杂病重脉。
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神即精神,神志也。若精神安定,神志畅和,则能入寐。若神情不稳,神志纷云,则不能安寐。
脉大为劳,为烦劳伤气;脉虚为劳,为情欲致损
脉虚大而空,举之迟大,按之疏松,形大而力不足者,乃为大脉,大脉多为劳损之证,主劳损伤气。
举按寻三部皆无力者为虚,脉虚亦为劳,多由情志不舒、欲怒耗伤气血所致。
脉大寒热在中,脉伏者霍乱
脉大,这里是指脉大而无力,多为中气衰败之脉。正气衰则邪气乘之,侵袭中焦脾胃,故曰脉大寒热在中。
若脉沉伏而甚者,此为霍乱伤中。霍乱乃为外界流行病毒,因直中人体,伤及气血,故脉伏而不易搏出。
中风之牙关紧闭,两手握固为闭证;汗出肢冷,汗出如油,口开眼合撒手为脱证
中风一证,有脱证、闭证之分,凡牙关禁闭,两手握固,为闭证。若汗出肢冷,汗出如珠,汗出如油,口开眼合,撒手遗尿,为脱证,为阳证。
心血虚则神不安,为心悸、怔忡、失眠、健忘
心血不足,神失所养,故不安。心肾漂浮而不定,悸惕而烦躁者,则为心悸、为怔忡。若彻夜不寐为失眠,记忆力极度衰退为健忘。
大痨、大欲、大病、久病为四损
面枯而白,两颧鲜红,吐白痰而带血者,乃为痨证也。若姿情纵欲,酒肉无度,而暗耗精血者,此为大欲也。若久病不起、形体大脱、食入则吐、胃气已败者,乃曰大病也。病度九秋,肢废不用,但能食而神志昏蒙者,此久病也。
上述四证,简称四损,四损者是指气血阴阳均亏,四方面物质不足也,体内的四种营养物质不足也,故曰四损。
疝气有夹寒者,阴囊不温;夹热者,小便短赤;夹湿热者,肿重麻木;中气不足者,多行多立,过劳即发
疝气一证,多为寒热错杂、或寒湿郁结、及中气下陷所致。若挟寒者,则阴囊寒冷不温。挟热者,小便多短赤不利。挟湿者,则肿重麻木不仁。中气不足者,则理气衰疲,过劳则甚,或伴脱肛脏气下垂诸症。挟寒者,吴茱萸、小茴香、乌药之属。邪热者,川棟子、栀子、川木通、滑石之属。挟湿热者苍术、黄柏、薏米、防己、木瓜之属。中气不足者黄芪、红参、升麻、葛根之属。以此而治之,药多中病。
三阳有头痛,三阴则无
三阳者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胆经,此三经之脉络均上绕头而布于头额面部与脑后,故三阳经发病多头痛。
三阴经则不然,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太阴肺经,三经之脉络均至项而还,均不能及于头部,故无头痛之病也。即是有头痛而发,乃系外邪干扰,非本经自病。
噎膈一证(食道癌),必以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而成
噎膈乃食道肿物阻塞咽下不利,中医认为本证多因忧愁思虑久而不解,导致气血瘀滞、痰凝瘀塞所致。或积劳积郁,久思不解。或酒色无度,损正而成。
处方:郁金15g 石菖蒲15g 藿香12g 竹茹5g 柴胡10g枳实12g 包代赭石20g 旋复花10g 白花蛇舌草15g
半枝莲12g 天龙10g(研粉包煎)七叶一枝花12g(蚤休)山豆根15g 榔片10g 生甘草12g每日一剂,水煎两次,早晚分服。
四肢冷,头汗出,肌肤津润为阴证
四肢冷,指四未逆冷,手足不温。头汗出,指头部毛发出汗而脸面无。肌肤润泽而不枯涸,此为阴证也。阴证即阴寒清冷之证,治当辛甘辛热之品,以扶阳救逆为主,切莫用温燥之品。处方:红参15g 附子10g 桂枝12g 干姜10g 黄芪15g肉桂12g 炙甘草12g
津液运化失常,可由肺失通调,或脾失运化,或由肾失温蒸而来
津液敷布,营运周身,需赖三个脏器,一、肺的宣发通调,二、脾的转输运化,三、肾的蒸腾。今津液运化失常,使津液不能为机体所利用,故治疗当调肺脾肾。
邪中其睛,精散则视歧
邪气是指外在的六淫瘴气及一切能导致人体发病的致病因素,中其眼睛则得眼病,如歧视、瞳孔散大、红肿、瘴翳等。
曲而不伸者
曲者病在肝,伸者病在肾。因肾主精,精充则骨伸。肝主血,血足则筋曲。
犯肺之奔豚属心火,犯心之奔豚属肾寒,脐下悸欲作奔豚属水邪
奔豚,形容病邪由脐下而致胸上,状如群主奔跑一样。其病因有二,一、奔豚之证侵犯肺系而致咳逆倚息、短气而不能卧者,当责于心火。处方:竹茹5g 打莲子15g
黄连12g 肉桂10g 青皮12g 生白芍15g 郁金12g
生甘草10g
二,奔豚之气上犯心系,干扰心神而致神明逆乱者,当责于肾寒。处方:肉桂20g 附子10g 补骨脂12g 熟地12g
金樱子10g 怀牛膝15g 赤芍12g 淫羊藿12g 炙甘草10g
体肥多湿。性躁多火
身体丰盛的多为脾虚有痰湿。性情躁烈的多为肝木盛而心火旺,木盛则躁,火盛则炽。
湿热之证,脉无定体
湿热者有湿重于热,有热重于湿,有湿热并重之分,故显现于脉象亦各不相同,湿盛则缓,湿盛则濡,湿盛则细,热胜则数,热盛则洪,热盛则滑实等,故曰脉无定体。
脉来细而附骨为积
脉细而沉,着于筋骨乃得者,此为弱脉,多表现为中土衰败,脾虚不运则积滞不化,故脉细弦而沉者多主积。
脉者血之府,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
脉为血之隧道,血行于中,故曰脉者血之府。长是指脉道上盈于寸,下及于尺者,此为短脉,多属气虚、气滞、气逆、气乱之症,故曰短则气病。数脉是指阳盛火旺,火旺则心烦,阳盛则心病。凡脉显现于临证,脉由无力转为有力者,如沉细脉转为滑实,多主病情进展,有轻转重。脉时而中止,止有定数,乃为代脉,代多主脏气衰败,预后不佳。若脉细而如丝,则为细脉,多主气衰、气少。若脉细迟短而艰涩,是为涩脉,主心血瘀阻,脘腹作痛。
半身不遂为风。但臂不遂为痹
凡半身肢体不能动转,或瘫痪不用者,多为风证,即内风,肝阳化风。
但仅肩臂手足痹而不用,亦而不遂者,此为痹证,非中风之证也。
不寐之因甚多,但不外邪气干扰及心肾不交
少寐或不寐,长夜不眠者,其因甚多。邪气干扰,绕机神明而得之;心肾不交,水火不济而得之。
朝食暮吐属相火下亏,食入随吐属胃中阳弱
清晨食入饮食,而至下午暮时即吐,乃属命门元阳真火不足。如若食入即吐,则为胃中虚寒,或中阳不振,腐谷无力。
虚则生火,亢则生风
火有虚实之分,实火出于天阳,虚火动于人为,人为之火有五,五脏各一,均系耗伤精血、脏气虚而生内热,则为火也。
亢,这里指太过,阳邪过盛讲,阳邪盛,则化火生风,内风浮动,乃内脏阳气外射所为,而非外风所为。
初肿属风水相搏。久肿属脾肾两亏
水肿,始而得之者,多由外感所为,外风扰及内风,内外相召,风气过盛,则子来犯母,使肾水失制而水肿也,此为风水。
若久肿而不消者,当则脾不运,肾不化,脾肾两虚之由也,温补脾肾,病可根治。
膀膀不约为遗溺
膀胱者,肾之腑也,决渎之官也。若肾气虚则膀胱约束无力,小便失固而遗尿。
虚则遗溺,下焦竭则遗溺失便
膀胱虚则尿束约无力,故遗。若下焦(指肾而言)衰竭,肾气不固,心气不摄,心肾失交,二便失约,故遗尿失便而并见。
治则
总则
治病必求其本
本,即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形成疾病的根本原因所在,是疾病本质的内涵标志。
本与末相反,二者相互相成,互为依存,治病必需抓住本,即追本溯源的找出疾病的根源及发病成因,解除这些原因,其病自会根治。简扼言之,以病而论,因者病之本,症者病之标,标者末也,内有诸因必行诸外,治病解除内因就是治病求本,消除外在暴露的征象就是治标,故治病务求其本,务抓其根,切勿本末倒置,这是关键所在。
本是发病的成因,是形成疾病的主要因素,所以,要想治本,首从病因入手,补偏救弊,使之阴阳平衡,则诸标症不治自解,故曰治病必求其本。
上工治未病
上工指医技高明的医生,过去中医根据医技的高下分为三等,即上工治病十全其九,中工治病十全其六,下工治病十全其三。这里是说医技高明的医生使病患的病程力求缩短,病未发之前就加以扼制,使其杜绝发展。治未病就是病未到之前就加以防御,使其康复,病已成而后药之乃为中、下工之为。上工治在疾病的萌芽,若病已成而后药之,如渴而穿井、斗而铸鎚,那就不是高明医生治病的原则。
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错综复杂的,疾病的成因也是千变万化的,如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以及表里寒热虚实等筑成种种不同的多种疾病,故在治疗时不能草率用药,尤如庸医治病胜如用刃,杀人不远,就失去了一个医务人员救死扶伤、济世活人的崇高职责。必须辨别病情,审察邪正虚实,找出发病原因,再根据病的成因做出正确的治疗方案,选方用药使药证相投,抓住病机,方能治愈。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
临证无论病情有多少种变态,多少种证型,应当分清标本而治之。一般说病情显现于体表各种现象为标,病情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源为本。一般说病情发展迅速应当先控制症状,杜绝蔓延,此为急则治标,如妇人崩漏大出血,病势来之凶猛,危及生命,当先以止血为主,如凉遏、酸收、炭止、升提等,均为治标之法。待出血控制之后再审其病因,因肾虚冲任失固者,可补肾纳冲止血。如因中气下陷者当健脾培中,益气摄血,此为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气固则血止,或用标本兼治之法均可。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虚实是指人体有病之后邪正的偏盛偏衰而言。虚是指人体的正气虚,如气、血、精、津、液。实是指邪气实,如风、痰、火、浊、瘀、食、积等一切病理产物。治疗这些致病因素,通过调理内脏,使之归于平衡,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虚则补之,一是指补虚的本脏,二是指补虚的旁脏,即相生它的脏器,此为虚则补其母。
实则泻其子,除泻本脏外,先泻子脏。
补而不效者多实,攻而加剧者多虚
凡虚证补之则愈,今补而不效者,多为假虚真实证,故当泻之。
凡实证攻之则愈,而今攻之则加剧者,此非实证,多为假实真虚证,当用补。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凡虚火上炎、肝木横恣、火气自焚者,此多由肾阴不足,阴不制阳,孤阳无根,不能依附于阴而浮动,故当壮水之主,填补肾阴以平降阳邪,此法又为乙葵同源之治。乙者东方木也,葵者北方水也,上证为水不涵木,木少滋荣,孤阳无根,发为火病,故当壮水制阳,此为治本之法。
有久年洞泻顽固不化,便冷溲清、形衰肢厥者,用温中之法不效者,多为命门火衰也,当益火之源,助元阳之根,釜下而增薪,使中土健运,机能振奋,寒邪祛散,大肠传导复常,寒证得愈。
扶正祛邪
扶正即扶助人体正气,即水谷精微化生的五脏营卫之气,此气禀于水谷,由脾胃化生,与天阳之气相合而成,又称谷气、宗气、营气,是维持机体生命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简称为正,其旺则人健而无病,机体健通,气血冲和。若虚或丢失过甚,或耗伤过度,均会导致正气虚,此当扶正,扶正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填精、增液、养津等法。
外邪侵犯人体,风、寒、署、湿、燥、火、痰、瘀、气、结等,均系病理产物,为致病因子,它能障碍机体的均衡协调,使阴阳偏盛偏衰,导致为病理态,故又当祛之,即祛邪,如息风、散寒、清署、化湿、润燥、泻火、涤痰、祛瘀、行气、破滞等,均属祛邪之列。
形之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此两句内涵为补法中的两大类别,一、补其机能,二、填其物质。形之不足者是指人体机能的衰竭、活力降低,如气、阳、热。精不足者是指人体有形物质的损耗,如精、津、血。
凡机能衰减、活力降低、阳气不足者,当用温补之品以扶阳益气,温运振奋人体机能多以补脾肺入手,故曰气虚者当求之于脾肺,脾肺均为生气化阳、使水谷变为机能的源泉。
精不足者,多指肝肾精血不足,因精血同源,用药当以味厚气浓补形之品以填之,故多从补肝肾入手。
消补兼施,寒温并用
消即消导、消散、消除之意,多用于痰瘀、气滞、食积。但在消导气机、祛痰消瘀、消食导滞治法中,若患者为邪实正虚体质,用此法均有耗气伤正之弊,故在此法中可适当与补气养血之品同用,使补而不滞、行而不峻,以消除积滞、痰瘀、血结等病邪,同时使正气不受损伤为目的,此为攻补兼施之法。
病人身大热而欲得近衣者,热在皮毛,寒在骨髓也。热在皮毛、发汗解表则愈。寒在骨髓,温阳益气则愈。故可以寒温并用,如麻黄附子细辛汤证。
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
凡是有余证(实证)首治其本,次治其标。一般实证如痰、火、食、瘀等,其本病的成因多系不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故治疗当分主次,首先以扶正,而后达邪,如痰瘀盛者,痰盛当责其脾虚,以温运脾阳,化浊涤痰为其治本,清宣肺气、理气消痰为治其标,这样先本而后标的治法,为断源清里之法,使之根除。
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病由于正气虚衰、精血亏虚所导致者,为不足证,治疗当以首先解除外在显露的征象。如肝血不足的病人,而见筋骨痿痹,疼痛酸软抽搐。爪甲枯而不泽、视物模糊、眩晕等,治疗当用活血散风、舒筋宣痹之品,使经脉畅通,解除现症,此为治标。而后追本溯源,强肝益肾,滋养精血,使骨健而筋强,正气充实,邪自无荣留之地,此为治本之药,切勿本末倒置,此关键所在。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毋使过之伤其正也
食物养人不治病,药物治病不养人,凡医者用药乃补偏救弊、以平为期。故知凡药者皆有毒尔,乃仅轻重差异。医者使药用大毒者最为险要,病必用,不用则死者用,此以毒攻毒,药中病者仅十去其六。一般毒药为常毒治病,用也可,不用也可者不用,用效不用无效者用,常毒治病十能全七。其次小毒治病是指比常药较毒性稍大,稍大之类的药品一般说能十全其八。无毒药品多系果实、谷类等一般药品,如桂元肉、大枣、核桃等,均为无毒药品,以扶正为主,使其病患体质增强,扶正以达邪,此乃间接祛邪之法,无损伤正气之弊。
以上所谈及的均为各种带毒中药的应用治疗范畴,用药最严格的需要掌握剂量大小,即中病而止,勿食过量,以防伤正火中毒之偏。
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指孕后妇人用药,是否能够用带毒性的药品,内经早有明言示证,“妇人重身毒之何如,然有故无殒,亦无殒也,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说明了病患虽系孕期,但重病在身,积聚症瘕、顽疾困解体内,用药可以超出一般范畴,如枳实、三棱之类,根据病情可以适当应用,药至而病挡之,不会损伤孕妇,亦不会损伤胎儿,所以说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无殒就是无损伤的意思,前者指孕妇,后者指胎儿,但毒性烈性药要把握住中病即止,勿使过量,使病邪衰其大半,而后调养之,切勿有将病全消、用药不拘的妄念。
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荣;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湿;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
古时对五劳七伤、诸虚百损之证得治疗均以五脏调理。一损损其肺,肺主气,气的交换吸入与排除均赖于肺,肺气虚衰,直接影响气的生成。如元气藏于肾,赖肺气得肃降下通下通于肾,使元气壮大,此为金水相生。营气源于宗气,宗气是化生营气以奉生身、养心充脉得主要源泉。营气有赖于宗气化生,宗气有赖于肺气,即肺吸入的天阳之气与水谷之气相合而成。其次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均赖于肺气所化,此谓毛脉合精,是说肺与心是气血运行的动力,综观上述诸气莫离乎肺,肺受损则从益气、调气入手。
心主血脉,心为大主,主明则下安,五脏功能都在心与脉得血液供养下而发挥各自功能。若心病则十二官危,心受病当从调理血脉为主,血脉畅达充盈心会不补而愈。如心血弱,一、源于精不足者,填肾精以滋化源(精血同源);二、源水谷失营者,培脾益胃,消导助运,使水谷精微充盈,则血自有化源;三、血虚不能奉心,源于肝失疏泄,不能参于脾机的运转代偿,使气血发生障碍,可疏肝调气,宣阳解郁,使气脉畅达,脾机健通,血生有度,营充脉和,心病自愈。
脾为水谷之海,气血化生之源,居于中焦,为消化系的枢纽。脾胃受病多从消化障碍、营养不及方面表现出各种虚衰体征,如脘满、纳差、乏力、肢倦、消瘦、懒言等一系列营养欠发虚衰体征,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调其饮食,适其寒温,从饮食方面调节的有健胃剂、消导剂、醒脾开胃剂、和中化湿剂等。从寒温方面调节的,胃热者用药当凉润,胃寒者用药当以温补、温通。脾胃以不寒不燥为适,以不胀、不满、不饥、不饿为度,从饮食寒温调节是治疗脾胃病的总纲。
肝脏受病有虚实两端,虚者乃肝体不足,阴血不充,筋骨失荣。实者肝用过亢,阳邪妄动,风火交煽,挟痰上扰,动风动火,扰及神明,痿废肢体,阻塞语言。治疗虚则补之,以补肾填精,滋养肝血为主,如补肝汤、麦味地黄汤。属于肝阳化风、热极生风者,以填阴潜阳、镇肝息风、和中缓急为要,如镇肝息风汤、大秦艽汤、御风散、培脾益风汤等,以上均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辛泄之为宗旨,而设立上述诸法及方药。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之所以为人生的先天之基,是因为肾为人体的动力源泉,包括元阴、元阳,职司二便,为人体水液气化的总司,这些生理功能,全赖于精气的滋养。若精气不足或精损而致虚劳,肾功能导致失常而发生各种病变,失去了上述的生理功能。要想恢复肾的生长发育、藏精生血、涩敛精微的正常功能,就得以从填精养血入手,肾主精,肝藏血,精血同源,填精中寓补血,故治疗肾损必填补精血,如熟地、山药、山萸肉、当归、阿胶、五味子、杞果、红参、附子等。
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者死
患者有大积大聚在身,即癥瘕积聚、气臌、水臌等证,在用药时攻伐破泄之药可适当选用,不必拘泥,可以超出常药范围,但药量当中病即止,病邪消其大半就可停药,若过量而导致虚虚之弊,有身亡的危险。
     伤阳取药之气,伤阴取药之味
     凡是寒邪伤阳,或外寒或内寒,均会使阳气耗伤,治疗当以温阳益气药为主,以峻补其气,使阳气振复,而寒邪自退。
     若阴液阴津亏损,用药当取其味厚之品。此谓补阳者取之于气,如黄芪、干姜、肉桂之属。补阴者求之于味,如元肉、熟地、山萸肉、杞果之属。大凡用药气浓壮阳、味厚填阴。
子令母实,母令子虚
在五脏病变中,子母脏器在病邪转化或用药治疗上都有着密切关系,如肺金与脾土,苦肺火亢盛、气机壅塞,会导致中焦火盛,脾火上炎、口唇生疮等脾火炎上之证,说明母之实火有子脏传来,此子令母实之意。
母令子虚是指母脏虚弱,母病及子,如以上为例,脾土虚弱,中运不健,土不生金,则会导致金气虚损、虚劳喘咳。在治疗时,凡子令母实者,首泻其子,兼以清母脏。母令子虚者,首当补其母脏,兼以扶子脏之衰。
毋虚虚,毋实实
说明中医治疗用药当遵循原则,如实则泻之,虚则补之。若违背用药原则,虚证当补而泻,使病情虚则再虚。实证不泻反补,再成实者再实之证,此谓实实虚虚之戒。用药务慎于此,为毋虚虚、毋实实的实质所在。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折之,不足补之
说明医者辨证立法用药当遵循病邪和正气的强弱,以及所处的位置,给予对应的治疗法则。如喘嗽病人,气高而壅,张口抬肩,喘逆不息,此为邪气在上。肺为华盖,其位最高,气以下行肃利为顺,故用药当以抑上行之气,使之下行,如苏子、旋复花、代赭石、二丑等,以重镇下行,肃降之品以平上行之气,此为高者抑之。
下者举之,是指中气下陷所导致的泄泻、脱肛、脏器下垂等,清阳失于升举之证,就当升阳举陷、益气固脱,如黄芪、人参、升麻、葛根、桔梗等,使阳气上升,浊阴下降,消除病理之态,恢复生理功能。
前句高者抑之是针对病邪而言,后句是指正气而言。
有余者是指各种实证,实则邪气实,根据邪气的不同性质而折之,折指消除讲,如火邪清之,痰邪涤之,寒邪温之,风邪息之,湿邪燥之,食滞者消之,均为有余折之之例。
不足补之,多指正气虚弱的不足之证,根据正气不足的性质不同,给予对应的填补治疗法则,如血虚补血、气虚补气、阴虚补阴、阳虚补阳等,均为不足补之之例。
形肉已夺,大夺血之后,大汗出之后,新产之后,皆不可泻
本条说明了泻法的禁忌症,一般用泻法均为实证,或邪盛正亦不虚的病证。若形体消瘦、大肉脱陷、失血失血危候,或大汗、汗漏亡阳,或新产之后,均为气血大衰之证,虽有便结腹满,亦不可泻,当以扶正达邪,使扶助正气、填精养血、益气保津而达到邪撤正复的目的。若误用泻法,则成虚虚之弊。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
病证有寒热之分,热证而寒之,仍发热者此为阴虚,并非实热,实热者以寒胜之,虚热者勿用寒药,如用寒药,则寒之而热,此知为阴虚证,阴虚发热者当滋阴退热。
若寒证用热药而寒不解,此非实寒,乃阳虚之因。实寒则热以胜之,如热之而寒者,非其实寒,当以温阳治之。
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
阴邪过盛,导致阳虚者,当先扶其阳,而后泻其阴,此为正法,使阴阳和而病愈。
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
若阴虚而阳盛者,当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说明阳邪亢盛,虚火上扰,源于阴虚者,不当用苦寒之药泻其阳邪,当培补真阴,壮水以制阳,而后佐以甘寒清热之品而泻之,使之阴平阳秘,协调而无病。
病先起阴者,先治其阴,而后治其阳
凡发病先病者为本,而后病者为标。如风寒头痛,初发病先恶寒身热无汗,而后头项疼痛,前者为发病之本,用麻黄汤开腠解肌,使邪从汗解,为治其本,本除则标自解,头痛项强不治则愈。如上例病先起于阴者,先治其阴,此为治本,而后兼以治其阳。
病先起阳者,先治其阳,而后治其阴
病先起阳者,当先治其阳。为治其本,而后再治其阴为治其标。切莫本末倒置,或舍本逐末,均为治疗立法之偏,今以正之。
坚者削之,客者除之,劳者温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散者收之,损者温之,逸者行之,惊者平之,上之下之,摩之浴之,薄之劫之,开之发之,微者逆之,甚者从之,逆者正之,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
坚者削之。是指腹内有癥瘕积聚、痞块坚硬而久不除者,当用攻逐散软坚之法,简称削之。
客者除之。客邪是指四季不正之气客于体内,久之不去而成病患,当及时根据邪气的性质消除,以防滋长漫延。
劳者温之。劳为五脏劳伤,多为虚损不足之证,以阳虚气弱者为多,故用药多以温补。
留者攻之。停食留饮,积滞痞结留于胃肠,当以泻下法攻之。
燥者濡之。各种干燥伤津耗液之证,当以甘凉滋润之品濡之,即濡以润其燥。
急者缓之。急,多指肝经病变,肝气郁滞,躁怒拘急,肢体抽搐,筋脉牵制,甚至肢颤,筋肉绷急,均可以缓之。缓药多以甘,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辛泄之,此为急者缓之之法。
散者收之。散是指内脏虚极、肢体及各器官失于控制所表现的败亡危候,如撒手遗尿、眼视口张、流涎等,当急与温运收敛固涩之品,以扶散失之元阳,此为收法。多以辛热如人参、附子,佐以酸敛,如山萸肉、山药、五味子,以敛阳固脱、温通气脉,始能复生。
损者温之。损即指五劳七伤损耗五脏真气而言,如一损损其肺,毛发脱落,肌腠粟立。二损损其心,络瘀血凝,心无神主等,皆用甘温之药以填补之。
逸者行之。指偏于休闲、不爱活动的人,养尊处优、膏粱厚味而致营养过剩之病,必须参与体育锻炼,多行走,活动筋骨,使周身气脉畅通,而达病愈。
惊者平之。因受惊恐而伤神志者,必须平静下来,缓其急躁,宁心定志,慢慢疗养,方能向愈。
上之下之。病在上而下取之,如釜底抽薪而治上焦之疾。
摩之浴之。摩是按摩推拿,调理肌肉筋骨,使之气血畅达。浴之是用药水淋浴或浸泡肢体,而达散寒舒筋、发汗祛邪的目的。
薄之劫之。治病用药,治上焦或治皮毛,多用轻宣淡薄之品,治上焦如羽,如桑叶、虫退之属。劫之,劫是劫断、劫除之意,用以割断病邪的传播,不致漫延全身。如实脾治肝法、(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培土御风法、开表安里法等。
开之发之。开是开泄,行散气机,消除痞积。发是发散,鼓舞胃津以作汗,使里邪外达。
微者逆之。凡病轻者多用逆法,如上病下取,里证表解。
甚者从之。甚者为重病,可用从法,如失血者补血,阳虚者补阳。
逆者正治。凡逆治之法为正治法,如寒者热之,虚者补之等。
从者反治。凡从治为反治法,如以寒治寒,以热治热,以补开塞等。
从少从多,观其事也
以上所论及的治疗诸法,根据病情的轻重、病势的强弱、正邪的对斥,给以相应的治疗原则,一般说病复杂则治法用多,病单纯者治法用少,根据病情决定。
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因病热而用寒,因病寒而用热,此为正治法。也就是说用凉药以解除热病,用热药以解除寒病,均为正治之法。
即以补开塞,以泻药止泻。如虚弱的便秘,用补气法治疗,此为塞因塞用。因宿食停滞的泄泻证,以泻药止泻,此为通因通用。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
以上四句说明治疗原则不能依据症状而立,当依据病因而立,故曰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也就是说,先不看它的主证,必先审其病的成因,以因立法。
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
病有内传其外,即脏腑病传至经络,当先治其内。从外肌肤而传至内脏者,当先治其外。说明了先病者为本,后传者为标,先治本而后治标,提示治本的重要性。
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
病从内脏而传至于肌表经络者,而内脏症状明显者,当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此为先本后标的治法。
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
从经络皮毛传至内脏的病,并且外症显露,则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此为先治本后治标。
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
如内外相传的病,内外均不明显者,则以病人感觉的主症治疗,此为先标而后本。
新邪宜急散,宿邪一缓攻
凡是发病急剧、病程短暂者,宜用猛峻药品急急攻散之,如病在里,胃肠腑实者,大承气汤攻泻之。病在肌表腠理,麻黄汤宣散之,均在新邪宜急散之例。
宿邪指历时数日而不愈,久积脏腑或胃肠,饮日久正衰,不宜猛攻,需用和解、疏散、调理、温通、缓而攻之。如习惯性便秘,用猛峻承气则不收功、反伤其正,若用麻子仁丸缓图润下使腑通肠和,气至结通,病向愈而正不伤。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濡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
寒有表寒、里寒之分,寒者热之,是祛散寒邪的主要治则。表寒,寒在营卫,以热药麻黄汤发之。里寒,寒在内脏、胃腑,以理中汤温通祛散。
热者寒之。凡热病以寒性药治之,如热在肌肤,以辛凉透散寒性药银翘散治之。热在内脏阳明经证,白虎汤辛凉清之。温者清之。温热病当以辛凉之品而清之,如温燥证干咳少痰、气短而促、便干结不下,以凉膈散通泻大肠,此泻表安里,以清肺金。
清者温之。若肠腑有寒,溏泻如注,完谷不化,肢厥而凉,当以参苓白术散或四神丸温补中州,以祛寒邪。
散者收之。凡气败精伤、阳脱液亡、撒手遗尿、目合口张、肢厥脉微者,乃为脱证,当用温补酸收提固之品,以扶散失之元阳,待肢温脉和乃为气至,可转危为安。
抑者散之。凡气逆肝郁、脉络阻滞、胸闷太息,皆为抑郁之症,可用柴胡疏肝散、逍遥散以疏散之。使抑者畅、郁者和、结者通,诸证消除,病则愈。
燥者濡之。燥为津液枯乏、精血亏虚,机体各器官失于滋濡所呈现的病症,如口鼻干燥,舌红少津,干咳少痰,便结溲短,肌肤干燥等,均系燥证之例,当以甘凉滋润之品以濡之,如沙参、麦冬、玉竹、芦根之属。若燥而动血者,上窍者白茅根、藕节,下窍者地榆、棕炭,溲赤者小蓟、灯芯、竹叶,依其病而随证治之,治贵权变,莫贵于仁。
急者缓之。急乃肝之主病,肝属木,春令与东方也。肝主疏调而勿抑郁,抑郁久则急,急则生变,筋爪血枯不荣,瘛瘲牵急,甚而震颤。肝若急,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以辛泄之,应以酸甘之品缓其急、养其筋、滋其血、荣其爪,急者则自和也。
坚者软之。凡指积聚癥瘕、痞块等有形之积,久积胃肠或脏腑而形成的痼疾,必用行气破瘀、涤痰化解、咸寒软坚、峻下热结等法以软化消除有形坚积,此为坚者软之。
脆者坚之。脆指脆弱、意志不坚、勿恐勿惊、惊惕不宁、心神不定,当以补肾强心重镇之品以镇心宁神、坚肾定志。
衰者补之。凡气血、阴阳、精、津液不足所致的病变,均为虚弱衰证,当针对病情给予填补。
强者泻之。强是指邪气强,凡邪气强盛,正气亦不虚者,当用泻法,泻是广义的泻,如泻火、泻热、泻便等,非独通
& ?0 d2 W( o/ K* j/ W3 Q% q

1 t) F" d; H: z" ?( y1 a
腑。强分内强、外强、上强、下强。内强者邪在脏腑;外强

  c- P8 ~* h# \7 |6 J! V- Q8 w) d7 G! ~$ e  A" T; S
者邪在肌肤;上强者阴不敛阳,阳邪上扰,清窍不利;下强者清阳不举,二便壅塞,均可用导泻(包括宣透、攻下、重镇、降泄)法攻逐之。

; A2 B5 r' ]3 w4 {& `! P% 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fwbfutqk 发表于 2023-11-20 20:25:24 | 阅读全部
fwbfutqk 发表于 2023-11-20 20:24# Y, m5 R# N. H% ~; O+ z
七情内伤病七情引起者较多内伤是指与外感相对而言的脏器机能失常所知的一切疾病。痰、火、气、血、寒、瘀 ...
& M6 h9 P0 ^8 M& v+ p8 [5 g
久病宜通督任
人体督任二脉,为阴阳之总枢,督脉为诸阳经之总枢,任脉为诸阴经之总枢。若久病不已,令其体内气血暗耗,气阳渐衰,阴阳失衡,督任两脉渐次空虚,失其阴阳统摄之能,百病丛起,久不能愈,若疏通调理二脉,使阴阳各有所归,诸经脉络自会调顺,以达阴平阳秘,病自会瘳。
通督任二脉方:杜仲10g 怀牛膝12g
狗脊12g 当归20g 白芍15g 肉桂12g 黄连5g 通草5g 防风5g
从上至下者治其上
凡病在下而由上所导致的治其上,如半身不遂,两腿不能履步,其病在下,而导致本病之因在上,由脑血栓所致,故治在上。脑血栓疏通,下肢自会 功能复常。
治脑血栓后遗症方:黄芪30g 全当归15g川穹10g 地龙15g 水蛭15g 红花12g 桃仁10g赤芍12g 打三七10g 杜仲15g 怀牛膝15g
莶草20g 生白芍30g 杞果15g 菊花10g
后下双勾10g 夏枯草15g 代赭石30g
决明子30g甘草10g
     因虚致病者补其虚而病自除,因病致虚者去其病而虚自复
     凡诸病因不足(气血精津液亏虚)所导致者,当补其虚,则病自复。如两目昏花,头晕目眩,用诸清头目药无效,当责其虚,知肝血不足,肝火妄动,当填补肝肾之阴,以养肝血,上症自会消除。
     又有虚劳之证,如气血虚衰、乏力肢倦、心悸少寐者,不补其虚,当究虚之源,如因脾运机能衰退所致,因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健脾和胃,以促中运,水谷纳运健通,气血不补而自复。
以上两句均为之病求本之法,非见虚治虚,见症治症也。
甘能生血,寒能胜热,润能去燥,甘能和中,酸以泄木
甘为脾之本位,甘以培中,凡甘味药有补益缓急、和中理脾、健通机能、生化气血之功,故曰甘能生血。
寒能胜热,寒为北方葵水之司天,其性寒凉,其性寒凉,禀秋冬之令,故能胜其热,即热者寒之。
润是滋润,津液充盈之貌,内涵甘凉纯静之质,津盛液充则润,津枯液亡则燥,故润能去其燥。燥为热之次,热为火之次,治燥当以清热,清热药宜清凉,辛以散之,凉以清热,佐之以酸,臣之以甘,共成酸甘化阴、辛凉滋润之品,为润能去其燥的治疗内涵。
甘能和中,甘乃甜味,为脾之所喜,能促脾运,滋生气血,使中焦健通,气血旺盛,扶正却病,莫贵于此。
酸能涩、能收、能敛,能生津液,专入于肝,使木气条达,疏泄正常,有东方春令之始,疏化万物。
行实当顾虚,补虚毋忘实
行,破泄开伐之意,是祛邪治病的手段,多用于实证。攻泄开伐实邪的同时,必须顾及到体虚的一方面,当泄中有补,补中寓泄。即泄寓补之中,使泄不伤正,补不恋邪,以达治病目的。
在一派峻补之剂中,勿忘病情虚中有实,寒中有热,所谓至虚有盛候,故当在补益药品之中佐以泄实之剂,以调整补剂之偏,使补而不腻,补而不塞,补不恋邪,以达补中有疏、补中有开的平和之剂。
阴邪盘踞,必以阳药通之
阴邪是指阳衰阴盛,沉寒痼冷之邪久居体内而不去者,必以辛甘大热纯阳之品以通化之,如离日当空,阴霾自散。
久病劳损,扶养中土为第一要法
病久则成劳,劳则损,五脏气血受其煎熬是也。凡劳损之证,论治疗唯有补中扶脾一法,脾气健则谷纳有度,精血化源充盈,何愁劳损不复哉。故诸虚百损,五劳七伤,首应培运中土,中土健,药气四达,诸邪则除。谷气四达,则气血皆盛,中土健运,后天有根,以后天培补先天,使肾气充盈,元阴元阳有跟,诸劳皆除,诸损则复。
上燥治肺,中燥增液,下燥养血
燥乃干燥指正,由津液不足、精血枯涸、中土不运、液无由生所致。上燥者肺统之,中燥者脾统之,下燥者肾统之。
治上燥当开泄肺机,宣发气液,使水津四布,五经并行,以滋濡皮腠,则上燥皆除。
中燥多源中土不运,清阳不举,浊阴不降,气液难以由生,只要培补中气,升清降浊,脾机得运,内以滋濡五脏六腑,外以滋濡皮肉筋骨,二便通调,不溏不燥,何有燥症之患。
下燥多责之肾精肝血不足,乙葵不能互生,木失滋荣则枝枯叶焦。真阴亏涸,则精疲枯燥。治疗下燥首当培其元阴,填精养血,使精血互生,肝自调达。精血充,气机畅,精微布散周身,使光泽荣润,诸燥皆除。
总之,上中下三燥症,乃三位一体,不可分割。气液代谢,先胃而后脾,上禀于肺,而后通调水道,走下窍而润泽肝肾。凡不燥皆为精血津液互荣,凡燥皆为不荣。肺之液,涕液;脾之液,涎液;肾之液,精也;肝之液,血也;心之液,汗也;诸液互生,则内润外荣,体健而实。若液亏、精枯、津涸、血淇,均会导致上中下三燥之症。故曰,上燥治肺,中燥增液(含健脾之意),下燥养血(含填精补血之意),均为治病求本之法。
邪因气入者,非解邪则风不出。邪因虚陷者,非补虚则邪不达
邪,凡指致病因素,正气虚则邪气易侵,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里指风邪,风邪入卫传营,渐次入里,乃由卫表不固、气虚之由。若想补气固卫当先达邪。风寒之邪由毛窍而入,又应从毛窍而出,就得辛温发散,或辛凉宣透,使邪从汗解,而后扶正,此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因病邪轻浅,首当达邪,而后扶正,此为先标后本之治法。
邪因虚陷者,指邪气由表及里陷于内脏,不能再用外解之法。邪陷于里,实乃气虚之由,正气虚,正不胜邪,故邪陷。此当扶正补虚,托里达邪,以补而达到祛邪的目的,此为先本后标的治法。
温燥与温养不同,温燥可以治病,不可以养生
温燥是指药物的性能,即温而燥。凡寒凝气弱、湿滞壅塞,均当以温燥药治之。温咳治寒,燥可祛湿。
温养是指人体摄入的营养而言。凡能补养气血、温通经脉、维持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是水谷,故水谷可以养生而不可以治病,药品可以治病而不可以养生。
浊阴弥漫,通腑即是通阳
有肠腑久存寒凝痼冷之疾,阳气不通,气血不煦,则成寒泻,腹冷便溏,水谷不化。若用温补固摄则留邪,故当用通腑泻下之法,此为通因通用,以通止泻,则病的痊愈。通腑即是泻,非泻浊则阳不通,浊去气机得利,阳气通泰则便止。
治胀必先通阳
凡胀者均为阴寒凝结、阳气不煦、气机不宣所致,故当用辛甘纯阳、辛温大热之品宣通气液、散寒除湿,以达离日当空,此为通阳之法。
通阳大体有三,一、辛温通阳法,二、甘热通阳法,三、逐湿通阳法。
痛则不通,通字须究气血阴阳
痛证可参见于各种疾病之中,一般说,凡痛皆为不通,气滞则痛,血瘀则痛,寒凝则痛,阳虚则痛,均属于不通则痛。气血阴阳和顺,则百病无以由生,痛何之而有。若气滞、气结、血瘀、血凝、气血凝结、气血壅塞、阴盛阳衰、阳盛阴耗,均为病态,导致气血壅结是痛发病之根源。
实火宜清,虚火宜补
实火,即六淫之火为多,火热之邪侵犯人体,正气不甚虚的情况下,均为实火。实火可清可泻,当以苦寒之药直折,即热者清之、火者泻之之法。再根据火所侵犯的部位所属,而分别泻之,如心火、肝火、肺火等。
虚火多由体阴不足,阴不制阳,自身阳邪弥漫而成火邪,即阴不制阳,或阴不恋阳。治疗当以壮水制阳,通过补阴增液、养血等手段,使阴阳气血平衡,虚火自会消退。内经曰:“诸寒而热者取之阴。”也就是说,用各种寒凉药治热而热不退,此为虚热,不可用苦寒直折,当同类相求。
外风宜散,内风宜熄
风有内外之分,外风多属六淫之风,如风寒、风热、风湿等是,多从皮毛而手,治疗当以汗解,即开泄腠理,发汗逐邪,此为散法,故曰外风宜散。
内风宜熄,内风多指肝风,即体内阳气之变动,循厥阴经脉而发病,而具有风邪的特点,如多动善变、行无定处、抽搐、颤动。治疗当用平息内风的方法而治之,一般有下列三条。
一、养血息风法。用于肝血不足、筋脉失荣所致的肢颤抽搐,药如:当归、白芍、阿胶、白蒺藜、木瓜、五味子。
二、降阳息风法。用于阳邪上亢,头晕目眩。药如:生白芍、龙胆草、柴胡、黄芩、生地、代赭石、牡蛎、怀牛膝、杞果、菊花、钩藤。
三、平肝息风法。用于肝阳上亢,阳邪化风,挟痰上扰。药如:天麻、钩藤、生白芍、生牡蛎、夏枯草、地骨皮、女贞子、旱莲草。
建立中气以维营卫
营者水谷之精气也,营运脉中,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行脉中。卫者,水谷之悍气也,不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营在内而卫在外,营是营运,卫是卫护,二者构成表里关系为输送气血的源动力。这个动力及它们的特自生理功能皆取源于中气的化生,中气健,谷气充,则营血足,卫外有力。若中气衰败,水谷欠纳,营气不足,血无化源,卫外无力,就会百病丛生,故建立中气是维护营卫、疏通气血,毛脉合精,心肺相召,血流不息,体健而却病。
欲求阴阳之和谐,必求与中气,求中气之立者,必以建中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简扼而言之,阴是物质,蕴含着机能。阳即机能,蕴含着物质。二者共成能量的转换及能量的守恒定律,世界万物,无奇不有,二者为万物成败之因,物之生从于此,物之极由乎变,变化之相搏,成败之所由也。在人体内,阴阳体现了气血精津转化为机能的过程,而为阳。阴阳互为化生,互为交替,互为依赖,互为转化,使人构成一个有机的生理整体。若破坏这个整体,就会发生病变。阴阳之和则百病无生,此为阴平阳秘,若想如此,首当扶正,若想扶正,必建立中气,中气即中焦生成枢纽之气,能上系华盖,下摄州都,中运脾机,构成气血生化之源。脾气盈,水谷充,气血旺,中气和,阴阳密,则体质矫健。中焦水谷气旺,气血以运四旁,达诸经百脉,五脏受荫。故脾胃壮者五脏无不壮,脾胃衰者五脏各有所衰,说明了人得谷气者昌,失谷气者亡。所以,调节阴阳必建立中气为要。若想建立中气,必以健中,建中有大小之分,大建中以温阳益气扶脾为主。小建中以温中和阳止痛为主。
回阳急于救阴
凡阳虚、阳脱、亡阳之证,若回阳救逆,必于养阴,此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则源泉无穷。也就是说,阳衰为无形之脱,无形之脱,必济于有形之阴,如济水乘舟一样,舟乃阳也,水乃阴也,舟无水则不能行。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形者渍形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病位高,在上焦,甚则在胸膈之上,当因势利导,以催吐达邪为上策,故曰其高者因而越之。
病邪在下焦肠腑,如腑实证,便燥结数日不下者,必谵语目不了了,亦可因势利导,以峻下热结、急下存阴之法而攻之,此谓其下者引而竭之。
胸腹痞满,纳呆不能食,食滞中焦证,此为中满,当以槟榔四消丸、枳实消痞丸等以泻满消痞散结,此为中满者泻之于内。
其有形者是指肢体浮肿以上肢为甚(有形即改变了原来的形态),当以汗解,开泄腠理,使大汗而解。
病邪在表者,如风伤于卫,寒伤于营,毛窍闭郁,高热无汗,或自汗恶风等,均为病邪在表,当以汗解,从腠理疏泄,风寒尽解。
其慓悍者按之收之,慓悍,这里指实邪讲,如受风寒,肌肉疼痛,当用按摩、推拿、理疗的办法,使气血疏通而收效果。
凡病邪是实邪的当泻之,切勿用补。恐闭门留寇,补而敛邪。
二虚一实还治其实,兼顾其虚,以防不测
病患病情虚中挟实,当恒其虚实比例,如二虚一实,还当去其实,兼顾其虚,即补中寓泻,泻寓补之中,以防伤正。上医治病,病去而邪不留,病去而正不伤,此为上工。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阳邪亢盛由于阴虚者,当治阴,滋阴以降阳。阴病由于阳虚导致者,当补阳、壮阳,补阳以济阴。
治上焦如羽,治中焦如衡,治下焦如权
上焦包括心肺,肺经之风热,心经之热邪,均应以辛凉之品,质轻味辛,透达表里,和营解肌,以祛病邪,或清泻心火。也就是说用辛散轻扬一类药物治疗表邪,均为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治中焦如衡。中焦在脾胃,为脏腑之枢纽,不能泥补,又不能攻伐,最宜和解、和调。胃宜和,脾宜健,权衡脾胃之升降,使下者升之,上者降之,使之平衡。
治下焦如权。权是秤砣,衡是秤杆。凡治肾病,应用质地重沉的药,使其直达病所。
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面色青者须要顾其津液
阳气虚弱,面色出现白色,因为阴气均走阳经,上注于面。若阳气不足,运行血液无力,故面色?白,治疗需要温阳补气为法。
若面色青者,多为耗气伤血之体,又当顾其津液。因热极生风,肝风内动,面色必苍,风阳内炽,伤津耗液,故需顾其津液,用酸甘化阴或甘凉生津之品以增其液。
强汗劫津伤阳,妄下劫液伤阴
体质虚的人勿用汗法,若用汗法则耗伤津液,阳随汗脱,导致阳衰。
如误用下法,劫伤津液,阴随津脱,则为伤阴。
瘦人之病虑涸其阴,肥人之病虑虚其阳
    形体消瘦的病人,一般多阴虚,治疗当考虑到阴不足的一方面。
    肥人患病多由阳虚之偏,治疗要考虑在各种治法中勿损其阳,或扶阳固本。
宣可去壅,通可行滞,补可扶弱,泄可启闭,轻可去实,重可镇怯,滑可去着,?可固脱,湿可润燥,燥可胜湿
宣是指疏泄调畅气机和发散消除表邪的方法,如肺痈可用宣泄涤痰的方法来治疗。
通可去滞。滞是滞塞,这里指小便不利,通过用利小便、化湿通利的方法消除癃闭证。
补而扶弱。以补气补血补阴补阳等法,来消除由气血阴阳不足所导致的各种病变。
泄可启闭。这里的泄指发汗讲,闭是闭塞。因风寒外束,毛窍闭郁,必用发汗宣泄之法一鼓作汗而解。
轻可去实。与治上焦如羽类似,就是以轻清的药治疗实证。如痰喘胸闷,以宣通肺气,辛凉透热,药如:银花、连翘、薄荷、桑叶、杏仁、枇杷叶等,以宣肺涤痰平喘。
重可镇怯。以矿物金石类药品,重镇潜阳,以治疗阳邪亢盛、扰动心室所致的失眠心悸等症,如朱砂、琥珀、代赭石、生铁落等。
滑可去着。滑是润滑、滑利的意思。着是固结壅塞不下的意思,是指腑气不通,大便干结不下,津液不行,大肠失濡,粪便固结成实,壅塞肠道。其因非火热所致,而是津枯干涩所致,故用郁李仁、火麻仁之属。
涩可固脱。涩是固涩收敛之意。脱是滑脱,如漏汗、遗精、白带、崩漏等症。源于中气虚所致者,可用涩敛之品五味子、山药、五倍子等属以固脱。
湿可润燥。凡肌肤干燥症,可用滋润的药物治疗。凡湿邪壅盛的病证,又可用性燥的药物治疗,使其中和,消除病证。
燥可胜湿。用燥药如陈皮、半夏、苍术可以消除湿痰,此为燥可胜湿。
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
肝郁气滞,宜疏肝解郁法以治之。木指达,疏泄的意思。肝郁气滞必以疏泄。
火郁发之,此指内火,五志化火。发是发散,发泄之意。此火出于人为,为五志化火,必须通过情志调整方能治愈。如肝郁化火,以条达肝木,气机调畅,虚火自会消散。又如心火,属心情激动而产生的火郁,亦可调理心神,开发火郁,心火自会消散。凡实火宜寒宜凉宜泄,凡虚火宜养阴退阳,同类相求。凡郁火均宜开发消散,故曰火郁发之。火郁即郁火,均属五志化火。
土郁夺之,此属木乘土证,肝郁横犯脾胃,土失疏泄则壅塞,气食结聚,腑气不通,上下阻膈,胃不传肠,唯有泻之一法,去腐更新,恢复胃肠传递功能。这里夺字指泻字而言。所谓夺与泻的区别,夺是猛泻,抓住时机,不延误病情,单刀直入,以泻而收功。
金郁泄之。金郁多为木侮金,肝郁化火,反侮所胜之脏,如肝火犯肺之咳嗽,此为金郁咳嗽。泄即开泄,指开腠发汗,疏解皮毛。肺主皮毛,毛窍通达则肺自会宣肃有度,金郁消除,咳喘自平。
水郁折之。此为子犯母病,因肝木失疏,导致水道不利,或肾失封藏,遗精滑泻,均为木郁化火,扰及母脏所致。治疗当以寒凉苦泄药物直折其火郁,木平则水静,病会自瘳。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
在温病中的“救阴”与杂病中的“救阴”不同,在杂病中救阴多以填补精血,使真阴复生,多为肝肾元阴亏虚所致。在温病中所提及的阴,多系精津液,所以控制发汗,严禁津液流失,保津即是养阴,故有“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之名言。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这里指湿温而言,治湿温与杂病中的通阳不同,杂症通阳多以温补、温通、辛甘、辛苦、辛热之品,以助其阳气,祛散阴邪,使气机畅达。而湿温多由湿热交阻所致,热蕴湿中,湿处热外,湿热交结,逐成蒙蔽,使热无由达,困解中焦,耗伤气血,阳气不宣,热无出路。若通阳必须化湿,化湿途径有二,一、透风于热外,辛凉开腠,湿从汗解;二,渗湿于热下,通利小便,湿从下解,湿邪与热分隔消散而阳自通。
下损过胃,上损过脾,皆为难治之例
古人治虚劳证,分损证与败证。损,下损即从下而上,先损肾,后损肝,再损胃,故过胃者为阴气已绝,故难治。上损先损肺,次损心,后损脾,过脾者为阳气败绝,亦为难治之证。
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份生机
在湿热病中,因温热病邪耗气伤津,夺精劫气液,故辛凉保津、甘寒存液是挽救重证温病患者的关键所在。
六腑以通为补
六腑以通为用,只有腑气通肠,才能弃旧更新,化精微传糟粕,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只有腑气通,才能正常维持机体生理功能,故曰腑以通为补,以通为健。
撤热即所以存阴,热退则津还
撤热即泄热,凡高热危症必用甘寒或苦寒之剂以撤热,使热退津液不受熬煎,从而达到保存津液的目的,可称为撤热即所以存阴。
热退则津还,壮火消除,则少火生气,气生则津还,故曰壮火食气,少火生气,气食少火。只要壮火消除,津液自会由生。
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
阳气虚的病人,必定阴津亦亏,所谓阴阳互根是也。上工治病见阳虚而不补阳,必培其阴,阴气盛,阴津足,体内正气即物质上的充盈自会产生能量,而使阳气渐足,此因阳根于阴,阴充则阳盛。
若阴虚病人,上工治病,不补其阴,而补其阳,使机体阳气振奋,机能健旺,阴津阴液的生成自会充足,此谓阴根于阳,无机能则不能产生物质,而无物质又不能产生机能,二者相互为用,乃为互根关系。
先治卒病,后治痼疾
病有轻重,亦有缓急,急则治其标,故卒病为急,而先治之。缓则治其本,疑难痼疾非一日为患,故当缓图治疗,以治其本。
气病毋多食辛,血病毋多食咸,骨病毋多食苦,肉病毋多食甘
肺主气,味辛入肺,过食辛则伤气,因辛味俱升发耗散气机之因。
血病指心病,心主火,咸入肾,多食咸则水以克火而病不愈。
骨病指肾病,味苦则软坚,为心之所主,若肾病多食苦,使骨软而筋缩。
肉病指脾胃之病,甘入脾,但勿过服,过食甘令人中满。
三焦俱损,宜先建中焦
上焦心肺,下焦肝肾,中焦脾胃,若上下焦俱损,当首先培育中土,使中焦健旺,能使药气四达,消除上下焦病患,同时又能使水谷精微营运上下二焦,使其健旺,此谓补中州运四旁,此为后天补养先天之法。
肺损于上,肾损于下,上下交损,从乎中治
脾胃居中,为水谷之海,能上输于肺、下注于胃。又能使病邪通过脾胃用药而达肺肾,消除病证。又能使水谷精微上以培土生金,下以扶土制水,各复其生理功能,此乃建中之功。
急下所以存阴
急下是指在温热病中的阳明腑实证,燥热结肠,高热昏迷,大热,大汗,脉洪大,极易伤阴,使燥热加重,故当用急泻之法,使腑气通,燥结下,热势退,津液还。
万法不出乎补泻二法
临床病证虽多,但总而分之,不外虚实两端,虚有诸虚之分,如气血阴阳精津液等。诸实又有六淫之实、气血之实、痰火之实等。故设定治疗法则不外补泻二法,再根据以上虚实的不同性质给予补泻。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咸以润之
肝属木,宜疏泄条达,恶急躁抑郁。若肝郁气急,当食甘味药以缓解之。如肝木乘脾,以芍药汤缓之,此谓酸甘化阴,酸以增液,甘以缓急,肝舒缓则愈。
心脏病多为气弱、血行迟缓、血不营心所致,如脉见结代,或脉律迟缓,当以酸味药物以收敛耗散之气,振奋心阳,使脉律复常。
脾为阴脏,喜燥而恶湿,脾燥则健,健则运。湿则中满,气急壅塞,中阳虚衰,化谷无力,故当食苦燥之药物,使脾湿消除,健通和畅,谷纳有节,饮食知味。
肺居五脏之上,其位最高,肺气以下行为顺,若气不下行而上逆,为肺之所苦,而形成病证,此时当急食苦味药使气机下达,恢复肺的宣肃之功。
肾为水脏,喜滋喜润,若肾燥则津枯液浊,肾失所滋而病丛起,又当急食咸味药以润之。
辛以散之,酸以收之,甘以缓之,苦以坚之,咸以软之
凡药五味归五脏各有所管,辛入肺以宣发气机,故曰辛以散之。
酸味入肝,酸以养血,肝能藏血,故曰酸以收之。
甘味药入脾,使脾机和缓,中运有度,故曰甘以缓之。
苦味药入心,心为少阴君火,火亦敛而不宜升,坚即敛之意,故曰苦以坚之,使心火不亢,能下摄于肾,又称坚阴。
咸以入肾,肾得滋润,精液充实,能使血管柔和,精气四布,故曰咸以软之。
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治病必须辨明病因与发病机制,方能辨证求因,审因论治。
守阴所以留阳也
阴阳互根,伤阳的病人当从补阴守阴入手,阴壮则阳自复。
实其阴以补其不足
阴虚者只有填精补髓为补阴之本,本足则其它不足证的表现自会消失
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病中满者治其本
先受寒病在皮毛,后而入营卫,入脏腑。若治当先治本,治本是指开腠发汗,仍解表邪,不能不解表而治其里。此谓先病者本,后病者标。不论表邪入里出现何种症状,当首先解表,表解而后治里。
若先病而后生寒者,先病者为本,是表当解表,是里当治里,不应先用热药以散寒。
外感表证恶寒而发热,后热邪入里,影响胃肠,亦当先治本,即解表发汗散寒,此为治本。
若先为表邪而后导致胃腑中满者,当先解表清热为治本,本消除则中满自退。
七情六淫之感不殊……
凡人中病内有七情所伤,外有六淫所感,在治疗上当因人、因地、因气候环境、因体质强弱、因禀赋不同,而分别治之,各有区别,不能一概而论,此谓三因治宜。
中风为杂合之症,当用杂合之方
中风是外感风邪的总名称,包括风寒、风热、风湿等,当根据风邪的兼症不同分别治之。所谓杂合之症用杂合之方,就是说风的各种不同兼杂之症用杂合之方,就是说风的各种不同兼杂之证,应当用各种不同兼杂之方,切勿拘泥,随证治之。
行气本实,则始终皆可治标;形质原虚,则开手便当顽本
形指体质、皮肉筋骨脏器。气指机能,活动能量及体温热能。这里说凡体质和机体能量皆属实证者,在治疗中当始终采取治标的办法。若体质及能量为虚,则应该首当固本。
必先岁气,毋伐天知
凡治病当先根据当时的季节和气候的改变,与病情相结合而治疗,多中于病。若郁季节气候相违背,不顺从四时季节规律,而违背这些规律,治病是不会取得好的疗效。
观其以往,以治现在;治其现在,须顾其将来
治疗疾病当追问病患,观察病患,以往干什么,从事哪行职业,然后再结合现在的病症,综观其病因的所起所在,加以分析辨别治之,是较完备的。
治疗现在的病证,用药必须要顾及到后果。如虚劳便秘之人,应考虑泻后体质是否受损。
寒病宜先温里
治内脏病,如四肢逆冷,腹痛便溏,此为寒邪内中,当先温里以祛寒邪外出。与外感风寒之寒务须分开,寒在表,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寒在里,其在里者温而通之。
甘酸化阴,辛甘化阳,苦寒泻火,甘寒生津
用药务求其气味,酸以生津,甘以化液,酸味与甘味同用,而成酸甘化阴。甘入脾,酸入肝,甘守则津还。
辛甘化阳。用辛味药与甘味药并用,能促进机能亢奋,温壮少火,消除阴霾。辛入肺,甘入脾,土生金而阳化,阳气化则腾则宣,阴气敛则收则和。
苦寒泻火。用苦寒味之药,苦以降泄,寒以胜热,苦寒之药能直折有余之火。
甘寒生津。用甘凉的药物,即味甘而性寒的药物,能入脾清热,生津化液。
寒冷之物伤中,?满而胀,宜温热以消导之
人体素禀阳虚者最忌冷食,若不慎误食寒凉,必致寒冷伤中,阳气不振,寒冷凝结,腹胀腹满,或痛或吐逆,均为中寒气滞之证,当服辛温辛热之品与消导行气之品相伍为方,温通破滞,行气宽中,方可治愈。若误于温通,反以行利破泄之品,使寒伤其中,终成气败,正难复而不退,缠绵不愈。
温热之邪下脓血者,宜苦寒以内疏之
温热之邪久羁肠腑,灼伤血络,肠膜败溃而下脓血,此因热邪所致,当以苦寒之品以苦下行,以寒胜热,败其火势,火邪退,则阴津复生,肠膜修复,脓血自止。
里急者下之,后重者调之,腹痛者和之,洞泻肠鸣、脉细微者,温之收之
里急指肠间气机急迫,有排便之意而便不下,多源腑气上逆所致,故当行气,以枳壳、榔片之属因势利导,排泄则愈。
后重指肛门重坠,想便而难便,气不下行,虚坐努渍,治以调气为主,木香、沉香、青皮、枳壳等。
若腹痛多属肝木乘脾(或寒热凝结),治以和肝理脾,药如柴胡、枳实、川棟子、元胡,使气机得以升降,肠腑得以冲和(中和),通则不痛。
凡洞泻指便溏,时泻时止,久不愈者,因中虚脾弱,水湿不化而洞泻,寒气急迫而肠鸣,因此病属正虚邪伏,故脉细微,寒以温之,虚以收之,收即收敛,扶正之谓,故曰温之收之。
脓血稠粘,每上厕而不能便,脉洪大有力者,下之凉之
脓血稠粘,多为热毒壅盛,灼伤肠络,肠膜脱陷所致,故有便意而不能便,泻下不利,均为毒瘀之证,脉必洪大有力,皆毒热瘀积之貌,治当以下法清之,以凉润法平之,此谓苦寒泻下、甘寒保阴之法。
治中风之开泄药中,必兼扶正;固正方中必兼宣利
凡中风用药多以开泄,如和营解表、宣卫透汗等,在这些药中兼以扶正,使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如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均为开泄达邪之品,而其中炙甘草为扶正之品。
在补益方剂中,如四物汤补血,四君子汤补气,其方剂组成均为补中寓泻。如四物汤中当归补血,白芍养阴,熟地填精,三者共为补血之品,佐川穹化瘀宣气,为血中气药。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补气,佐茯苓淡渗以利脾湿,炙甘草和中以调中焦气机。均说明了固正方中必兼宣利。
虚痛必须补之。虚寒则当温补之。寒而不虚,专以温剂
痛证有虚实之分,实痛多由气血壅塞、食停湿滞所致,治疗当以行气活血,消食导滞,化湿畅中,不可用补。若气虚、血虚、阳虚、阴虚所致痛者,亦当填补,切勿攻伐。
寒有虚实之分,实寒多为皮毛感受六淫之风寒,当以开腠宣泄。若虚寒多为寒邪直趋脏腑、或中阳不振、生冷凝积所致,法当用辛温之品以助其阳,或温通脏腑经络,使寒凝得散,其痛自止。
如病人体质不虚而受寒邪者,可用辛温之品以温散寒邪,不宜用补。
表虚而痛者,阳不足也,当温经;里虚而痛者,阴不足,当营养;上虚而痛者,心脾伤也,宜补中;下虚而痛,肝肾亏也,当温补命门
外中风寒,皮肤酸楚而痛,此为寒邪伤阳,阳虚则皮肤经脉失于温煦,故痛,当用麻黄、桂枝之属,温经则愈。
若腹痛,病多在太阴、厥阴,多为阴血不足,血虚则脏器失滋,气脉不和,故痛,当养营和血,甘草芍药汤,当归四逆汤等属,以治之。
若上部脘腹作痛,乃为心脾受损,心主血,脾生血,脾伤则血之化源不足,心失所养,故痛,宜黄芪建中汤温中补虚,以增气血化源,气血贯通,脾和心宁,其痛自止。
若肝肾不足,精血亏发而致的腰腿疼痛,当温补肾阳,以助肾精气化,精充则血实,筋骨得养,下虚之痛可愈。
伤寒非汗不解,最喜发汗;伤风亦非汗不解,但最忌发汗,只宜解肌
伤寒,此指狭义的伤寒,即寒伤营,卫气闭郁,高热无汗,故当汗解。最喜发汗指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伤风亦非汗不解,这里指狭义的伤风,即风伤于卫,致营卫不和,汗出不解,这里指??汗出,使营卫和则愈。最忌大汗伤阳,肌腠不得汗解。这里解肌是指微汗,和解腠理。
泻阳之有余,即补阴之不足
凡阴虚之证,是由于阳邪过盛,耗伤真阴,不须补阴,只宜泻火降阳以存阴,即为补阴。
“证”从病,无“病”从证。有证有病,宜辩病辨证
凡病与辨证不符者,当从病而舍证。若病症状明显,当以辨证论治,证消除则病痊愈。
有证有病,当遵循西医辩病、中医辨证相结合治之。
知常知变,辨证论治,重视正气,保胃存津
要掌握人体脏器正常的生理变化,才能知道不正常的病理变化,此谓知常知变。
根据病情,辨证论治,用药当重视正气,保胃存津,以固其本。
妇科杂病以调肝为主,老年时期重在脾胃
妇人以学为本,肝为妇人之先天,赖肾元以养之,肾精以化肝血,上以培乳,下以安胎,故治疗妇科杂病以调肝为主。妇人绝经之后,病多在太阴于阳明,治疗当以培补后天,以滋先天之基。
治热病不忘补阴
凡热病多耗气伤津,津血同源,伤津则亡血,故治热病除用辛凉、甘寒清热之品外,必佐养阴补液之品。
攻病宜早,达邪务尽
有形之实邪用药宜猛宜速,早一日祛除早一日不受其害,祛邪要狠,勿留其根,恐大火已灭,灰中有火也。
理阳气当推建中,顾阴液须投复脉
凡中阳不振,脾胃衰若,大便溏写,四未不温,选方当以建中汤为佳。
若气血不足、阴精亏涸而致心悸脉结者,当首选复脉汤。
凡欲发汗,须养汗源
凡寒邪卒中,由肌腠而入者,必当发汗。若其人热邪内炽,暗耗津液,汗源不充,无力做汗者,必须令其病人多饮水,以资汗源,方能达到汗解的目的(发汗祛邪的目的)。
肾为先天本,虚证内因寻;肾与膀胱联,虚实寒热辩;补肾与填精,整体气血充;补肾脾当健,后天济先天
人之生,在母体为先天,先天赖肾。生后为后天,脾为后天之本,后天赖脾,脾以滋养肾,为后天以养先天。凡虚证多为内伤,当责其精血不足。
肾与膀胱互为表里,生理上相互关联,病理上相互影响,故治疗肾病当考虑膀胱,治疗膀胱病当考虑肾,察其虚实寒热,以调补之。
有肾阴、肾阳、肾精、肾气之不足,治疗上精虚者填之,阳虚者温之,阴虚者滋之,气虚者补之,这样才能使肾脏强壮,整体气血充盈。
素禀肾阴、肾阳(元阴、元阳)不足者,若想补肾,当先实脾,脾健则精血有化源,以后天培补先天肾病自会痊愈。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凡阳气虚弱的病人,宜在春夏两季治疗,效果较佳。凡是阴精亏损的病人,宜在秋冬治疗,效果较好。此为生理顺与天和,四季应于五脏。
凡病至其年月日复发者,当下之
凡病有规律的发作,多为实证,当以攻邪为主。
慎汗即是保津
自汗、盗汗的病人,多伤津耗液,要控制汗液的排泄,就是保津的好办法。
尿道通则精道闭
小便通利则能控制精气的外泄,是说遗精的病人久治不愈,肾不封藏,多源小便失于正常所致,治当在肾。
老年慎泻,少年慎补
老年人一些病证,既然是实证,也不能轻易用泻。少年人有的病证,既然是虚证,也不能轻易用补。此为掌握因人治宜的原则。
外感以祛邪为主,内伤以扶正为先
凡外感病十证九虚,故以祛邪为主。凡内伤病十证九虚,故以扶正为先。
急性病、外感六淫治病,重点抓表里寒热。慢性杂病,重点抓虚实寒热
外感急性病多为六淫病邪所犯,其病机侵犯人体趋势一般由表及里、由寒化热,这个规律在治疗中是要牢牢掌握,治愈率高而多中于病。
慢性杂病,多由情志内伤、饮食劳倦所致,发病机制多由实致虚,或由寒化热,只要掌握这个规律,治疗方有见地,胸有成竹。
    治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痰饮系中阳不振、脾不化湿、湿浊熬炼所致。饮者,痰液清稀,质薄而淡,量多。痰者,痰液浊厚,质浓而粘。痰与饮互为转化,不能断然分开,往往并称,一般说多系寒湿所致,源于脾湿,感寒所致,当责阳气虚,治疗当以温药和之。
血得温则畅行,畅行则循环无阻
凡血瘀一证,其因有三,一、气虚血行无力则瘀;二、阳衰气寒,血液凝滞则瘀;三、痰湿阻闭,血行障碍则瘀。
这里指的是阳虚寒凝所致的血瘀,故当用温药散寒化瘀,使经络畅通,解除血瘀病证。
     病人阴阳俱虚,慎用沉寒苦燥、辛热刚烈之品
病患因久病不愈,气血虚衰,以致阴阳俱虚,若用苦寒强阴则阳更衰,若用辛热助阳则阴亦损,而成攻补两难、寒热错综之难证,故用药医者务求细心,辨清寒热真假及阴阳的偏盛偏衰。
阳伤者用药忌寒,心伤者调其营卫
凡阳气不足的病人,机能衰减,能量代谢降低,临床多以肢冷畏寒、便溏溲清为主要见证,故用药多取辛温或甘温益气助阳之品,以温通脏腑为要,切忌寒凉滑泄之品,恐其导致虚虚之弊。
心伤,这里是指一切血液病,非单指心也,因心主血脉,如血虚、血滞、血乱、出血等证,用药务须调营护卫,这里的营卫是指气血,只有调理气血,才能使血行畅达,百脉贯通,其病无恙。
胃病千寒易解,一热难求
凡胃病者多因饮食劳倦、食不节制所致,久而成积寒,成为脾胃虚寒证,因此病寒积日久,中阳虚衰,谷纳无力,虽为棘手之患,但尚能治疗,通过温阳补气,祛寒建中,其病能瘳。
若胃病由膏粱厚味、积热动风、痰热久积而致胃厥者,乃为危证,难以治愈。
治实火宜苦寒,治虚火宜甘寒
火证有虚有实,实火多为六淫之火,或脏腑机能过亢而产生的火热之邪,可用苦寒之药折之,苦以降泄,寒以胜热。
虚火多源阴虚,阴不制阳,阳无所潜,阳邪浮动则为虚火,治疗当用甘寒济阴,寒凉清热,此谓以阴配阳,使之阴阳平衡。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阳邪亢盛者,当责阴虚所致,故济阴即所以制阳,此为阳病治阴。
阴病者即阴盛寒凝之病,当责以阳虚,温通阳气,补阳即所以治阴,此为阴病治阳。
病在脉调之血,病在血调之络,病在气调之卫,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骨
脉为血之髓道,脉赖于血的滋养。若脉有病,多为血流不畅所致,太过或不及,太过则血溢出血,不及则血瘀,故治疗脉的各种病理变化当从调血入手。
脉为脉与络的总称,大者为脉,小者为络,若血络有病当调之络,络通则血行。
若病在气分,当调之卫,卫气实则邪气不干。
病在肌肉腠理者,当调之于腠理(分肉),使腠理疏松有度,开合有节,方能使气血贯通,外邪不侵,病肉自会转愈。
病在筋多系肝血不足,肝不养筋,筋失滋濡。肝虚又当责之肾,肝血虚多源肾精不足,填补肾精则肝血自充。此谓虚则补母之法,乙葵同源之治,故曰病在筋调之骨,这里是指病在肝调之肾。

' N. c4 Q9 {. a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fwbfutqk 发表于 2023-11-20 20:26:29 | 阅读全部
fwbfutqk 发表于 2023-11-20 20:25
& Q4 z+ N8 j% y: s& `& I2 @# ]久病宜通督任人体督任二脉,为阴阳之总枢,督脉为诸阳经之总枢,任脉为诸阴经之总枢。若久病不已,令其体 ...

4 d1 U/ _, N) ~: {) P
补难从简,攻宜察真
凡用补法必须要细分详辩,虚在血在气,在阴在阳,务要察实,而后随证补之,方不致误。
攻法即攻下、泻下,用猛峻的药物祛除病邪的一种峻下治法。必须诊断明确,察准辩明,必为实证者,方可施用。若真虚假实,误用攻法,则有损命之危险,故曰攻宜察真,真即真实的实证。
寒可去热,滋阴亦能降火
用寒凉的药物可以清除热邪,此为治实火、实热的治法。若论之治虚火,属阴虚者当滋阴,阴充则虚火自降。
知标本者,万举万当
医者治病,务求标本详明。只有知标知本,在立法用药中才能随心应手,万举万当。若不知标本,是为妄行。
即欲合宜,尤当知忌,先避其害,后用其利
病人想吃什么东西,或想喝水否,要考虑到是否有抑郁病,对病有益者,即为适宜,可以顺病人心理而用之。若不宜病情,又当严格忌之。
用药当先攻邪,邪去使病不致害人。而后再扶正固本,以利于病情恢复。
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
病人初得病而气逆呕恶,不应治标,专以降逆,当审其病机,如是胃寒者当温其中,如是胃热者当清其热,治病务求其本,本解则标症除。
若初发病则呕逆,而致头痛眩晕,此为先逆而后病,逆是本,头痛眩晕则是标,当平其逆,降冲和中,则头目自清。
病人初病则手足逆冷、畏寒,后继而腹痛腹泻,此勿需治腹痛腹泻,当先治其本,用温中散寒、扶阳固脱等法,则病证自会消除。
若病人腹泻腹痛,继而四肢不温、畏寒溲清者,当温中止泻,和中止痛,病的瘳,肢冷自会恢复。
病人高热神昏、谵语,便结数日不下,清其热而无效,当求其本,通便泻下,釜底抽薪,热势不清则退。
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大小便不利者治其标
病人厌食气逆,继而中满腹胀,疼痛不适,当以攻下除满,运脾散结,上症自会消除。
小便不利当利小便,如车前子、泽泻、川木通,以利尿治标。大便不利则宜川军、枳实、二丑之属,攻下以治其标。
开鬼门取汗,洁净府行水
开鬼门即是用开腠发汗之方法以发其汗,使病邪从汗而解。
洁净府则用利尿、渗湿之品促使排尿,使膀胱热邪从小便而解。
治寒以热凉而行之
用热药治寒性病,必少佐以寒凉之品,使其反佐不致热而太甚,以伤其正。
芳香化浊,甘温通经,辛香通络
以芳香之药品能够清化湿浊,如藿香、佩兰。用甘温的药品能够通经,如桂枝、甘草。用辛香的药品能够通络,如鸡血藤、络石藤。
甘能和中,酸能泄木
味甘的药品能和中培脾,如党参、黄芪。味酸的药品能泄木,如白芍、乌梅、青皮。
久病当缓攻
病久则正气耗伤,体质虚弱,即是有实邪,如大便干结不通,宜不当猛下,必须以滋润之品缓缓通下,使邪去而不伤正。
静存守中养气,运动调中养血
静心平气,意守丹田,能使邪气撤而正气复。只有运动,体育锻炼,使脾胃健运,气血充盈。
治病先攻其甚
凡病证虚实错杂,以实邪为甚者,当先攻其邪,而后扶正。
敛汗可以和阳
盗汗自汗,汗泄不止,必伤其阳,而成阳脱之危证,治疗务需扶阳,可以用敛汗的方法使汗止而阳气自振。
治痿独取阳明
痿证四肢痿软不用,属精血不足,筋骨失荣,若滋补肝肾其效不应者,当责其阳明,中焦有湿,脾虚不运,中土不健,湿浊困遏阳气,四肢不荣,故治疗当独取阳明,用健脾温阳、化浊调气之法,使中焦浮运,水谷自有化源,精血自有生成之机,后天以滋先天,筋骨得荣,痿证自除。
欲潜其阳,必滋其阴
治疗阳邪亢盛,或肝阳化风之证,若想潜敛其阳,必须滋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阴足则阳自潜。
督脉主病治在少阴,任脉主病治在厥阴
凡是督脉引起的各种病变,治疗当以少阴入手论治,因督脉起于足少阴肾经。
凡是任脉起的各种病变,治疗当以厥阴入手,因任脉起于足厥阴肝经。肾统督脉,肝统任脉是也。
离照当空,则阴凝自散
离即南方的太阳,只有太阳当空照,则阴凝雾露自会消散。这里指寒凝气滞,沉寒痼冷之积,必须用温壮阳气的方法治疗,则能治愈。
通阳则浊阴不聚,守补恐中焦易钝。
通阳则浊阴不聚,守补恐中焦易钝
用通补阳气的方法,能够化解浊阴的凝聚。用守补中焦脾胃的办法,多易滞塞留邪,故补中勿其恒补,恒补则留邪。这里守补是指恒补,易钝是指脾胃容易呆纯留邪。
头有疾取之足,谓之阳病取阴。足有疾之上,谓之病取阳
头为诸阳之会,若头部有疾,风阳上亢,或肝火上炎,可针刺足部太冲穴,因势利导,使阳邪下降,此谓阳病取阴。
若足筋脉瘛瘲、抽搐,可针刺头部风池穴可愈,此谓阴病取阳。
养正积自除
若病虚羸少气、诸虚百损而导致的积滞诸证,用祛病办法不愈者,可以补养正气,使正胜则达邪。
温阳固涩
大便溏泻,属脾肾阳虚者,当温通阳气,涩肠固脱。
欲驱阴浊,急急通阳
凡病阴浊盛者,如面色萎黄,舌胖苔腻,肢冷便溏,腹痛溲清,脉沉弦,或脉沉迟者,若想驱除阴邪,必须用辛温、辛热之品急急通阳化浊,方能治愈。
伤寒之痞,从外之内,治宜若泄;杂病之痞,从内之外,治宜辛散
痞证,即胸腹脘部痞塞闷胀,纳谷不香,甚则气逆作呃。伤寒之痞与杂病之痞不同,伤寒之痞多由外感寒邪不解,入里化热,伤及脾阴所致,治疗宜苦味以泄其实,以清其热,如黄连、吴茱萸、川朴、枳实。
杂病之痞,多由中气虚陷,阳气不举,致脾失健运,食积内停,气机滞塞,其性属虚属寒,或本虚标实,治疗宜用辛温药,(辛以散之,多取辛温,)辛散温通,恢复脾胃机制,使中阳健通和畅,气顺而痞,如干姜、青皮、枳实、高良姜、木香之属。
气血
血脱益气,补气生血,补气生津
凡失血、脱血之因甚多,有因血热而动血者;有因血寒而阳不摄血者;有因血瘀不循经而外溢出血者;有因气虚而血失摄纳者,均可导致出血。本文是指血脱由气虚不摄所致,故当益气。
血有形气无形,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血为物质,源于水谷化生,水谷之化生,有赖于脏气的机能活动,故曰气旺则血盛,补气即为补血,又曰补气生血。
津液源于饮食,饮入于胃,通过胃的受纳即脾输布,肺的宣发,化为气液,以生津液。补气即是加强脏腑机能活动,使水液代谢正常,有形之水化为无形之气,气旺而生津,补气即所以生津。
引血归脾,补脾摄血
血的运行有三个脏器完成,脾的统摄,使血遵循正常经脉运行,不致溢于脉外。心主血,使血液根据体质各器官的需要,适当合理分布周身。肺为气之主,宗气之所宅,毛脉合精,气以运血,肺气由宗气化为营气,由营气推动血液遍及全身。
引血归脾是指病患出血,因中气不足、脾失统摄所致者,必以培中,摄纳血液,使之归于脾的统摄之中,又称补脾摄血。引血归脾指血液能受脾之统摄。补脾摄血是指脾能摄纳血液。二者相助相成,形成正常的生理机能。
养血柔肝,养血保胎,养血舒络,养血安神,养血润燥,养血祛风
血为人体内的精微物质,它是保持人体各部分机能活动的动力源泉,只有血液充盈,肝体得滋,才能使肝阳不亢,故曰养血可以柔肝。
胎气隶属阳明而根于肝肾,赖精血滋养以成形,故曰养血可以保胎。
人体骨骼赖精之充盈,经脉络脉赖血之滋养,血充则络和,故曰养血则能舒络。
神即神明,是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外在高度表现,神源于精血,出于心,根于肾,系于肝,散于肺,生成于脾,故血充则神实。
血为体内阴性物质,与精津液同源,凡机体各部器官干燥不濡,如咽干而咳,目干而涩,鼻干而塞,皮干而腠理枯燥,均源精津液之生成不足,只有津液阴血充盈,其上述诸燥之证皆除,故曰养血则能润燥。
养血即增强脏腑机制,培植造血机能,只有血有化源,肝得其充,则无内风妄动之患,故曰养血可以祛风。此风乃系于人为,为肝经阳气之变动,非六淫之风也。
欲调其经,先理其气
经者乃敷布全身,网络脏腑,沟通各器官的通路,血液赖此疏通,但其动力当赖于气,气行则血行,血行则经通络和,故要想经气充盈调畅,必先理气。
血久不止,当以胃药收功
凡失血延久而不能止遏者,当责中气之虚,中气者脾气也,脾气源于胃,胃为水谷之化源,为中气生成之宅,故建立中气调畅脾胃,胃和脾健,中阳振奋,则气以摄血,故曰血久不止,当以胃药收之。
元气受损致病,当以甘药
元气者指肾命元阳之气也,凡元气虚衰,其因有二,一、恣情纵欲,耗其精气;二、中运不健,后天不能填养先天。本体属于因元气不足所致的各种病证,是由脾胃虚弱、水谷欠乏、后天之精不能填补先天之精所致。甘药乃脾胃之本药,中虚者则补之以甘,中土健旺,血有化源,精有所充,故肾气得滋,病情自会向愈。
气血暴虚,急当补阳
凡气血暴脱之患,危在旦夕,此乃气血大耗,阳无所扶,阳气漂离,故急当益气补阳,遵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即当急固,补气即是补阳,气盛则阳实,气衰则阳微。
中虚血脱之症,不能独任血药
由中气不足,提摄无力所致血脱者,切忌大投峻补滋腻补血之品,恐碍其胃,复伤中气而事成其反,当培脾益气,以摄血生血。
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津血同源,汗为津之所化,三位一体,故大失血者则无汗。反之,汗遂漏不止,或大汗亡阳者,亦会导致血液暗耗。
行瘀则新血可生
瘀血久积体内而致贫血者,如干血劳证,见血虚则补,则徒劳而无功。瘀血不去,新血难以复生,不破则不立也,故曰行瘀则新血可生。
暴崩暴漏亦不宜温,久漏久崩宜清宜通
凡妇科崩漏、暴崩而出血者,当以温补之药以扶阳填阴。若久漏久崩者,乃虚中挟实,虚者血虚也,实者挟瘀也,故首当祛瘀,用清法或通法,使瘀去而新血自会复生。
吐血宜清,便血宜温
吐血者热伤阳络也,故宜清热,热邪撤则络不受伤,血可止。便血者多为寒邪伤于阴络,故以甘温之品以温补而止遏。
调气则后重自除,和血则便脓自愈
凡痢疾气滞肠间,湿热困阻,故里急后重,排便不爽。当调气破滞,如香连丸加枳实、槟榔,其意在此。
凡便脓血而久不愈者,当责血瘀。瘀,轻则和;重则散;结者破;有形者则为癥,又当攻之。故便脓血和血则愈。
理偏就和
理者乃里也,这里治腹痛,腹内肿块偏于右侧或左侧,此为气食瘀结所致。疼痛拒按当以和之,和即和解,和中之意。全文说,凡病有形之积困于腹部肠间,按理说癥者通之(即通下泻便),偏者和之,使病得愈。
非通不能入脉,非?无以填精
凡气血瘀滞、脉络不通等证,必以理气行血破瘀,方能使脉络通畅,脉络通,则血能循脉而正常运行,此谓非通不能入脉。
若肾虚精枯,或精关不固,滑精遗精,均由肾失封藏所致,必以酸涩、苦涩、咸涩之品以补肾涩精,使精固而不遗,此谓填精,涩以固其脱此之谓也。
气有余便是火,平气即是清火
气、热、阳、火,四者出于一源,均为阳邪所化,但仅是轻重之不同,气有余便是火,是指气机能亢奋,超越了正常生理之范畴,而产生阳热,耗伤体内精血,此时则命为火。也可以说,气为少火,少火生气。热为壮火,壮火食气。故气产生火是病理态而非生理态。因气盛机能亢奋则化为火,治疗不清火则平气,气平则火息,故曰平气即是清火。
治血以理气为先,气顺则血自归经
其位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摄血,血能载气,故血病首当理气,气和则血和,气充则血盈,气顺则血自会归经。
行血化瘀,活血行瘀,凉血清热
血液之证,由于血行不畅而致瘀者,当行血以化瘀。血瘀之证,由于血凝而不散者,当活血以行瘀。热在血分,当凉血以清热。热在气分,当清气以退热。
气虚则补,气滞则疏,气陷则升,气逆则降
气虚之证则补之,如人参、黄芪之属。;气滞之证则疏,如柴胡、郁金、佛手之属。气陷之证则升,如升麻、葛根之属。气逆之证则降,如沉香、清半夏、苏梗之属。
痛久影响血分,血随气滞。痛如针刺或有灼热感,当在理气中佐以活血凉血
凡疼痛证久不愈者,乃病久入络,而致气血同病。疼痛如针刺或有灼热感,治疗当在行气散结药中佐以活血凉血之品,气血同治,方收佳效。
血滞者调其气,血外溢者降其气,血内溢者固其气
血病因气而致者,当观其血病的性质,以调理气机。血外溢而见各种出血者,重镇潜收以降其气,如代赭石镇逆降气以止其血。内出血者以酸敛收涩之品以固其气,如乌梅、莲房炭等。
泻火即止血,泻火则泻心
血因火动而离经出血者,泻火即是止血。心火亢盛所致心悸少寐者,泻火则为泻心,泻火即是宁神。
上实下虚,当治其下,勿清其上
患者头眩耳鸣,或头痛面部潮热,当究其根,多因肾阴不足,阴不敛阳,虚阳上越所致,构成上实下虚之局,上实者为标,下虚者为本,本虚标实,当治其本,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故曰当治其下,勿清其上。
治外感须于实中求虚,治内伤当于虚中求实
外感风寒、风热等邪,当以辛温、辛凉治其实,而后再察其虚在何脏,则补之,此谓标本兼治。如阳虚感冒,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以麻黄散其表实(风寒),以附子、细辛温通少阴,以扶其阳,此谓治外感须于实中求虚。
凡脏器虚弱之证,如中土欠运、脘满腹胀、纳呆者,脾胃虚弱为本,脘满腹胀、纳呆为标,在补脾胃的同时,佐木香、枳壳、川朴等,以泻其实,此谓治内伤虚中求实。
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
其能生血,气能摄血,岂能行血。凡治血病必以气论治,如血虚当补气,出血当补气摄血,血瘀当行气化瘀。
善治水者,不治水而治气
患者肢体浮肿,或胸水腹水,腹胀坚满,在行水之剂中,必佐以行气散结之品,使气行水道通,小便得利,肿胀自除。
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
失血病人,单纯用补血药则不能速见其功,必以补气为主,佐补血药方能见功,此谓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也。
治黄必治血,血行黄易却;治黄需解毒,毒解黄易出;治黄要治痰,痰化黄易散
肢体发黄,面目黄染,溲赤如醋,此乃湿热交结,扰及营分所致,治疗应凉血、行血、散瘀,则黄自退。
若热邪成毒,又当解毒而退黄。又有痰湿交租而成阴黄者,又当温脾化湿、涤痰散结,使痰化黄易散。
治气,实者当清气降气,虚者当温补益气
病在气分属实证挟热者,当以清气,如白虎汤。如实证挟气逆者又当 降气,如苏子降气汤。
气虚者当以温补,如黄芪甘温益气,白术苦温补脾益气。
治血,血热者宜凉血,离经之血当祛瘀
血热之证宜用凉血药,如生地、丹皮、茜草之属。离经之血当祛瘀,以化瘀散结之品排除经外之瘀血,如水蛭、土元等。
治血之药不可单行单止或纯用寒凉
在治血之剂中,若血瘀证可佐行气药,若血溢证可佐收敛药,若血热证可佐凉润药,若血寒证可佐温通药,多以气药互为佐使,方可收功。
治血宜降气,不宜降火;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
有气逆而失血者,当降气,气降则血自降,吐衄可止。出血证由于血瘀所致者,当祛瘀行血,消除出血病机,则血自止。不宜强行止遏,而造成血瘀即不良病证。
肝血虚者,不宜伐肝,当补精血,治在肝肾,乃精血同源之理。
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去瘀血则痰水自消
痰壅气促喘满,由瘀血所致者,必以祛瘀为先,瘀消则痰水自消。
治中风之法,不外豁痰通络,宣通机窍
治中风之法,当以豁痰、通络、宣通机窍,三法并用,不可缺一,而能收效。
消瘀之法,因于热者,退热瘀自清
凡瘀血之证,因于热者,退热瘀自清,不可用化瘀之品,此治本之法。
补气生血,补气止血,益气摄血,理气活血
补气,气旺则血生。补气,气旺则血止。益气,气旺则血摄。理气,气顺则血和。
血少而致血瘀者,宜养血活血
凡血瘀之证,其因甚多。血滞而瘀者宜化瘀。血寒而瘀者宜温通。血热而瘀者宜凉散。气滞而瘀者宜行气。血少而致瘀者,又当补血养血,以促血行流畅,其瘀自开。以上均说明了血瘀病机多端,当寻本而治,莫离病机。
气逆膻中,久郁不伸,以开郁调气为主
气逆膻中,其病在肝,故久郁不伸,以疏木达肝解郁为先,郁解则气开而病愈。
郁不解则气聚,久困膻中,难逢向愈之机,故治膻中逆气莫离乎肝。治腹中逆气莫离乎脾,治胸膈逆气莫离乎肺,治腰间闪气莫离乎肾,治左胸部闷气莫离乎心,此五脏逆气之所主也。
久病阴火上升,津液生痰不生血,宜补血以制相火
患者久病不愈,必耗真阴,真阴日渐亏涸,阳无所制,则阴火浮动,上扰清空而致眩晕耳鸣、头紧束而痛等疾,均为阴不上济、阳邪独亢之证。阳邪继而增剧,耗其津液,耗敛水谷精微而为痰,使水谷精微不能化为血液,形成病理产物,与阴火相并,使百病丛生,非指一端尔。此刻,若想育阴济阳必须填补精血,精血得充,阳有所依附,而潜敛归根,病情转愈。切勿用寒凉,以制虚火,虚火者五志之火,源于阴亏,起于命门,必以同类相求,此谓元阴以济元阳,二气相合,即济则愈。
肾虚火炎之失血,必须引火归元
肾藏先天元阴元阳,元阴不足,则元阳无济,元阳无根,上延则为虚热,虚热亢奋,扰及阴络而致出血诸证。此时用止血之法无效,必以引火下降,归于真阴之中,以阴济火则火息,如黄连10g、 肉桂3g,此为二少阴之药,阴火扰动心室,以黄连清之,以肉桂收之,使阳邪下降,此谓阴阳互济,寒热平调,引火归元。
止血当先顺气,顺气当先平肝
治出血,止血之法有五,一、涩敛,二、凉遏,三、升提,四、祛瘀,五、归经。除此之外,亦有气乱而出血者,用上法皆不应,唯有最后一法,即顺气止血法,顺气首当平肝,肝以和以疏调为顺,故疏肝理气,使郁结消散,周体气机和畅,血能正常循经络运行,其血自止。
求汗于血,生气于精
体质虚衰,阴精不充而患诸疾者,勿令发汗,汗多伤津耗液,汗多亡阳,阴阳再虚,阴血无再生之机,故曰求汗于血。
若气虚机能衰退,肢体衰惫,语言低微、或少气懒言、自汗不收、神情疲惫者,用补气之法则不愈,当寻求病机,补肾填精,使阴精得充,阳气渐复,机能自会振奋,气衰则愈,故曰生气于精。
疏其气血,令其调达,为治郁之大法
郁证多由乎肝,肝体欠柔,失疏泄之职,其郁自生,肝为藏血之地,体阴用阳,阴者血也,阳者气也,故疏其气血,令其条达,使气血冲和、肝体用如常,其郁自解。
气血者喜温而恶寒,寒则?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
人体内气血宜温而不宜寒,温则通,寒则凝。如温之太甚而化为热,热甚亦不宜,因血为体内流动之质,气味体内宣发之能,寒甚则涩而凝泣,热甚则壅遏而流离,不循常道,致出血诸疾。故治疗气血治病当用温药和之,勿寒勿热,控遏其偏。
扶阳益气,补中益气
扶阳益气,是指温壮人体元阳,以消除气衰气弱诸疾。补中益气是健运中州,壮大脾运和胃纳功能,增强气血生化之源。二补气之法,一是从先天温肾阳入手,一是从后天补中州入手,均为治本之法,临证当观其病患脾肾的偏盛偏衰,斟酌用之。
补肝养血
肝为血脏,赖血以养之。若肝虚而致胁痛、抽搐、目盲、筋痹等疾,治当填补阴血,使血充肝得其养,筋得所滋,目得所荣。
活血润燥
患燥证当责体内阴液亏乏,以精津液欠乏证为多。若用寒凉滋润、酸甘化阴之品无效者,当责以血虚,如皮肤甲错,毛发不荣,女子经绝不孕,男子伤精不育,均当顾中焦补脾胃,壮大精血之化源,血实则津充,津充则液应,其燥证自有向愈转机。
先经断而后肿胀者治在血
妇人经病,经断而不能依时而至,发生肢体浮肿,面目虚浮,甚则腹部肿大者,此病机为病水,利尿不能缓其病情,必化瘀行水,方能治愈,如泽兰、益母草、水蛭、水红花籽之属,治血即所以利水。
行气散结
凡体内癥瘕积聚、痞块痰结,无论属痰、属食、属瘀、属寒、属气,均以行气为先,气为阳,为体内机能活力表现,气行则痰消,气行则食化,气行则瘀散,气盛则少火生气,故寒邪亦不能凝滞为患,故曰行气散结。
祛瘀通络
血瘀能导致百病,但有瘀在经、瘀在络、瘀在腑、瘀在肌表等不同。久病则络瘀,瘀在络者必以通经温阳、益气化瘀方能络和,和则通。
气行则火降
火即是热,人体组织机能亢奋、能量代谢增高即为火。又可以说气有余便是火,气是组织亢奋、能量代谢增高的具体体现。只有气机通畅,使代谢减缓,机能不亢,体内热能降低,故曰气行则火降。消除火热之法有三,一、苦寒直折,二、甘咸济阴,三、行气和营。此条即指行气和营而言,气有余便是火,气不足便是寒,有余者邪气盛也,邪气盛则机体能量代谢增高,火热之由生也,故曰行气即所以降火。
欲壮其胆,必舒其气
胆系于肝,二者互为表里,肝强则胆壮,肝赖于疏条而维持生理平衡,肝气畅达则肝体充,阴血和则胆亦壮,疏肝调肝是强胆壮胆的根本保证,故曰壮胆必疏其气。
气足则易送胎,血足则易滑胎
气足是指健康的孕妇,元气与中气充足,脾肾健,则胎儿易娩,不会有半产滞下的难产证。
血足,这里是指瘀血过盛,非生理之血,瘀血聚于胞宫,影响胎儿生长,甚则滑胎形成流产。
欲治其胀,当疏其气,欲疏其气,当运其脾
腹满腹胀,两胁攻胀,均由于气滞不疏所致,或由胃气不降,或由脾气不升,或由胆气不利,或由肝气不疏,医者当诊其因,而分别以疏其气,其胀自消。脾居中焦,气血化生之源,若想疏其气,必运其中中焦气机,脾运健通,气机自会调畅,故健脾能上以承肺,宣达气机;下以摄肾,固摄气机;中以和肝,培补气机,故疏气在于调肝,调肝在于培脾,培脾在于温肾,此为人体气机畅达的根本机制。
消积攻瘀
体内积滞,一由气结,二由食积,三由痰凝,四由血瘀,四者从病理上相互关联,互为转化,在病证上往往互并为患,故消积可佐攻瘀,化痰可佐理气等。
虚疟以补正为先,补正不应,法当破血
凡疟疾,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元阴元阳之属,当责在肾。标实,血瘀伏火所致,治疗当以扶正达邪。如单扶正则病好转而不愈,佐以达邪,即疏肝破滞、行瘀凉营,则病自会向愈。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风有内外之分,外风始于六淫,内风发于脏腑。若肝肾精血不足,脏体失养,阳邪亢奋,则化火生风,风阳妄动,或挟痰,或挟瘀,或挟湿,游走不定,发病多端。应治其本,不治风则先治血,血充阴和,阳有所附,风气自灭,故曰治风先治血。亦有血瘀而动风者,又当在补血药之中佐以化瘀之品,如三七、花蕊石之属,补血而无凝血之弊,化瘀而无出血之患。
七情
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忧
悲为肺之所统,怒为肝之所统,肺为西方金,肝为东方木,金能克木,故曰悲胜怒。怒为肝,思为脾,木能克土,故曰怒胜思。思为脾,恐为肾,土能克水,故曰思胜恐。恐主肾为水,喜主心为火,水克火,故曰恐胜喜。喜为离火,心主之。忧为肺属金,火克金,故曰喜胜忧。
劳神者当养其心,劳倦者常补其脾,多怒者滋其肝血,好色者当补其肾水
神者血气尔,神是人体内机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有赖于体内的物质基础血以奉养,而血生于心,为心之所主,故神衰者(劳神过度)当养其心,心血充,其神自旺。
脾为中州气血化生之源,能充四末,使机体矫健有力,如脾气虚,四肢不得滋养,则肢倦疲惫无力,故补脾则为培补气血之源。脾统四肢,四肢为诸阳之体,故脾健则水谷旺,精血化生有源,肢体赖于滋养而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不致疲劳。
肝为血脏,体阴用阳,血体不足,则阳邪亢盛,情志为怒,故肝气横、阳邪扰、情志怒,均由肝体阴血之亏,故滋肝养血,柔其肝,平其怒,和其魂。
若男女姿情纵欲,真阴必耗,阴精渐亏,则导致虚劳诸疾,此刻当以填补肾之元阴之精,保精养神,是治疗虚劳的高策。
动怒病生,先制肝侮
凡由肝失疏条、怒气横姿所致的诸病,除疏肝之外,必须调理肺金,使金气壮,金以制木,使木不亢。若不平金,单治木,属治其不胜之脏,图劳而无功。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
肝属木,宜调达,肝疏条则散,散则肝和,当食辛味药以疏条气机,因辛属金入肺,金能制木,此为制其所不胜,故治肺胜于治肝。
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肝有病,在治肝的同时,必须健脾和胃,强壮中州,使木不克土,防止肝病传脾,此为治未病而不 治已病。
肝以敛为散
肝有泻无补,肝以敛为补,敛即是用酸敛之药滋柔肝体,如山茱萸、五味子、木瓜之属。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肝病多以急躁易怒为五志表现,若情志不疏则抑郁,抑则苦急,急则怒,治疗当以酸甘之品以甘和之,以酸敛之,和则缓,缓则不急,能改善肝的病理态,以促病愈。
肝阳有余,介类以潜之,柔静以摄之
肝阳上亢,阳无所制者,当标本兼治,以重镇介石之类以潜其阳,此为治标。以养阴增液、填补精血柔静之品以摄其本。
补肝用酸,缓肝用甘,疏肝用辛,清肝用苦
肝血不足者当以酸敛之品填补之,如山萸肉、五味子之属。若肝气横逆,暴怒而不可平者,又可用味甘之药以缓之,如甘草、大枣、糖之属。若肝郁气结、肝失疏条者,当以辛药疏散之,如郁金、佛手、枳壳之属。若肝火暴亢、胁痛口苦者,又当用苦寒以清之,如龙胆草、黄芩、栀子之属。
心为肝子,实则泻其子。肾为肝母,虚则补其母
肝火亢盛,当泄其心心火得平,则肝火自瘳。肝血弱者,当补其 肾,肾精足,精能化血,肝血自足。
肺为气之主,肝气上逆,清金降肺
五脏之气肺统之,故曰肺为气之主。若肝气上逆,亦可用清金降肺气之法以治之。
肝气上逆,必挟胆火而来,平其胆火,肝气亦平
肝气上逆,在疏肝之同时,必平胆火,胆火多挟同肝气上犯为患,故胆火清,肝气亦平。
肝阳太旺,养阴以潜之,不宜用介类以潜之
肝阳与肝风不同,肝风必源于阳邪亢奋,故当重镇以潜之。肝阳旺,多由肝火转变而来,肝火属实者清之,属虚者滋之。五志化火,多以虚为主,故当养阴以潜之。
肝有实火,轻则左金,重则龙胆泻肝
肝经火热,属于实火者当分实与湿。单实火而轻者,当用左金丸(吴茱萸1g 黄连6g)以清之,用黄连乃泻子之法,因心为木子,黄连泻心,故又泻肝。佐吴茱萸入少阳厥阴风木之脏也。
若属湿热者,实证而非虚证,当用龙胆泻肝汤清上焦实火,泄下焦湿热,苦寒而折,适可而止,勿伤胃气。
肝为刚脏,非柔养不克
肝脏为罢极之本,其气刚敛,主谋虑,协胆以主决断,故有刚脏之称。若病属体不足者,当柔养以固其本。属标横姿者,乃体柔而用亢也,当疏利清泄之,勿用攻伐克制之品,以伤轻清少阳之气。
醒胃必先制肝
若肝郁气滞、肝木克脾所致的脘痞纳呆、中阳不振者,必伐肝理脾、疏条畅达气机,方能振奋脾机,胃复纳降之职,胃肠功能传递如常,糟粕下而精微纳,脾机健而胃纳和。
清肝可以安神
肝胆湿热,蕴阻三焦,水谷精微升达受阻,清窍失滋,神明失养,故神志狂躁或抑郁。清肝、化湿、降浊,而能使清阳上举,故曰清肝可以安神。
肝藏血,络亦主血,治肝者必治络
肝主筋膜,肝藏血,肝血足则筋得滋荣,经脉畅,络脉亦和,故治肝必养其血,通其经,活其络。
治肝不应,当取阳明
痿证多由肝肾精血不足、筋骨失荣所致,故治疗应当滋补肝肾、填精养血,使筋骨健,经络和,其痿可愈。但患者脾胃素虚,气血绝于化源,后天不滋先天,单以药补,肝肾为精血之脏,草木之品,难以充精血之化源,故独补肝肾不应者,唯有补脾胃一途,使后天健旺,后天以滋先天,肝肾自足,筋骨矫健,其痿可起。
滋阴血以熄内风,化痰热以清神明
内风所起,为肝脏阳气之变动,肝阳上亢,内风随之而起,上扰清窍、眩晕耳鸣,头痛时作,诸病丛起。此当责于肝血不足,肝体虚弱,阳无所制,此乃病机之本,用药当滋阴养血,平肝以息风。
凡神明昏蒙、语无伦次、谵语郑声者,皆源痰与热为患,痰热内扰,循经上行、蒙闭清窍所致,故化痰清热、开窍醒神为正治之法,再兼火、瘀等病因,分别立法治之。
补肝莫如滋肾
人体精血之化源唯有先、后天脾肾二途,先天源于父母禀受,后天源于水谷化生。肝血虚,直补肝血,莫如滋肾,使精充血旺,则肝血自足,此谓乙葵同源、精血同治之法。
筋病必当舒肝
肝主筋,肝藏血,筋赖血的滋养,血赖肝之藏摄,筋络、筋膜有病,必当舒肝养肝,使肝血足,筋膜得滋,其病自瘳。
补肝养心
肝藏血,心主血,心是血行的动力,肝是分配血液调节的动力。若想血行通畅,必补肝养心,使肝血得养,心血得滋,五脏自会健旺。
抑木扶土
若脾胃衰弱,源于肝气郁结、脾胃受克所致,那么,在健脾扶土之同时,必以抑木,使木气不亢,土不受克则脾胃健壮。
泄肝清火
肝郁化火之证,必须疏肝理气,以清肝火,此火多为脏器功能失调、机体代谢紊乱所致,故疏肝泄肝、调畅情志,其火自会淹息。
肝木相火宜凉
人体内其火有二,一曰君火,心、小肠也;二曰相火,命火肝火也。男人以命火为相火,女人以肝火为相火,故女人以肝为先天,男人以肾为先天。凡治此火宜凉 宜滋,药取甘寒或咸寒,勿用苦寒或苦燥咸涩之品,以济五脏之偏,以充五脏之荣,以消五脏之邪,以散五脏之风,此为治病寻脏求本根治之法。
, G: B- n% x% M6 z- C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fwbfutqk 发表于 2023-11-20 20:27:05 | 阅读全部
fwbfutqk 发表于 2023-11-20 20:26
7 |" t8 ?4 z0 b# f% [2 a0 y补难从简,攻宜察真凡用补法必须要细分详辩,虚在血在气,在阴在阳,务要察实,而后随证补之,方不致误。 ...

. u4 y" g$ `1 Z7 ?* u
多言者必泻心,泻心者必泻小肠
病有善言者,喜笑无常,言多而无伦次,此皆为心经痰火所致,当以泻心,清痰火而愈。该人如兼溲赤涩痛,多由心热下移小肠,如清痰火宁心神,其效不应者,当佐以泻小肠之品,使热邪由小便而出,心火降,肺不受刑,肺金得利,言语自会调畅,复于正常。此因心火独亢、痰热内扰,火以刑金,肺失统五声之职,故发上述善言之病。今心清痰化,热由小肠而解,肺金得利,五声能权,其病自解。
遗精有梦治心,无梦治肾
遗精一证,多为肾失封藏、精关不固所致,分虚实两种。虚证多为肾气不足,提摄无力,肾失摄纳封藏之职。若病因久不解除,终致滑精不固,此型多无梦遗,无相火亢动之证,故治疗以填摄涩敛为旨,以治肾可愈。
若心神被扰,心火亢炎,下及于肾,少阴君火与命门相火相并,扰动精室、亦能致遗,但多为梦遗,梦中交合,精失所守,此型多为实证,早期以清心宁神,交通心肾,清心肾之热,热邪祛,神情自调,夜能安寐,则遗精可愈。故有遗精一证虚则填肾、实则宁心之说。
泻火保金
凡痰火咳喘,脉必洪大,左寸洪,右寸滑,乃心火亢而肺金痰壅之证也,治疗当以清心保肺,使火不刑金,肺津不受火熬则痰气自清,肺利则不咳,金清则无喘,肾实则气畅。
补心宁神
心主神志,心气、心阴、心血、心阳均衡调泰则神志自安,聪慧而超其倍。若气血阴阳不足,心失所养,其神自困,故宁神必养心,养心之法有三,一为调养,以食疗可愈;二为清养,以滋柔清淡之品渐次填补,久而受益;三为温养,以温性质浓之品填补精血为要。故补心一法当分阴阳,清补用于阴虚,温补用于阳虚,在补之中当佐行气运脾和中之品,补血勿忘开发生血之源,源者脾也,脾健则五脏受荫,况于心脏乎。
心若缓,急食酸以收之
心气宜和,脾气宜缓,肝气宜疏,肺气宜利,肾气宜藏。若心气不和则躁,此为子盗母气,脾衰而致心气虚也,心不和而缓,心气不至而脾气至也,故当食酸,木以制脾,使脾运健,血气旺,而心气自和。此条为治病隔三之治也,即见心病知脾而犯,当实脾,脾不调知肝不承而调肝,通过调肝,使脾健而心和,此为隔经治病。
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
心阴亏涸,阳邪亢极,心跳加速,心脘胀极而满,此病为心之坚满证。坚则软之,当滋补肾阴,以济心肾,两少阴相通,使阴以制阳,消杀阳邪亢奋之性,而心泰自和,脉律复常,滋肾阴之品必赖咸凉,咸以软之,此之谓也。
脾胃
胃和则神安,脾治则痢减
健忘失眠、神志不定,病发于心而基于胃,胃气和畅则脾健,脾健气血自有化源,气血充盈则心得其滋,神得其守。
脾虚则泄泻,泻久而成痢,故痢疾一证病发于肠而基于脾。若一心治肠,则病减而复作,此治标不治本之法,本者脾也,脾健胃和,中焦气运如常,谷气充盈则清阳上举,浊能自降。
先胀后喘治脾
喘满一证,发于肺,亦根于脾,肺中痰滋则气塞,气道不利,喘满之证则由生。肺经痰浊乃源于脾虚失运、气化无常所致,故祛痰则治脾,脾健则痰化,痰化上不干于肺,则肺气自利,喘息得平,此谓培土生金,以杜生痰之源。
培土生金
凡肺系病患,其因有三,一、本身自病,二、肺肾欠滋,三、脾肺不生。若肺系病患源于脾肺子母不生者,多为肺系虚证,在填补滋润肺金的同时,必以培土壮脾,方能令肺气壮,痰化气顺喘平。
脾虚由肾火不足,故补脾先以补肾
凡中土虚弱、脾阳不振、形体消瘦、便溏或完谷不化、肢冷不温、懒言乏力者,均为中阳虚衰之证。若医者专以干姜、肉桂之属温壮中阳而无效者,唯有补命火一途,肾火壮,阳气自举,中阳方能 自复,此谓釜下增薪,故补脾阳必于补肾阳。
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
脾为脏主阴,胃为腑主阳,二者一运一纳,一升一降,相互依赖,构成表里关系。脾为湿土,喜温喜燥,凡脾湿不运、湿困中焦、脘痞纳呆、肢倦或溲少、肢体浮肿者,当以辛温芳燥之品以化脾湿,以扶脾运,故曰太阴湿土,得阳始运。
阳明之证,多湿多热,热邪内困,必耗胃阴,阴伤津乏,中焦火动,阴不制阳则热病丛起。治疗必以滋养胃阴,清中焦火邪,以甘凉、甘寒,滋柔清降之品,以滋阳明之阴,以清阳明之热,故曰阳明阳土,得阴自安。
水非气不行,非土莫制
水为有形之阴液,是滋润五脏六腑不可缺少的物质,而水有气化之水,有纯凝之水。饮入于胃,即为纯凝之水也,必须通过气化,使有形之水化为无形之水,方能游溢精气,上输于脾,通过脾之散精,肺之敷布,将无形之水运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即各组织细胞,以发挥水的滋濡作用,故曰水非气不行,非气不能化。
若水液不循常道,延于肌肤而为水肿,如皮水、腹水、关节腔积水、内脏积液等,究其因当责脾土不健、湿邪不化、水湿积留所致。若想使水液正常气化运行,必以健脾益气通阳为主,故曰非土莫制。
急下存阴治在胃,大升阳气治在脾
若阳明燥热,热邪弥漫,充斥三焦,耗伤胃阴,津愈虚而火愈炽,此刻以苦寒之药不能救,以甘凉之品亦不能速达,必以开泄攻逐腑气,急下则能存阴,如大承气汤之属,此谓釜底抽薪,火从肠降,津从胃生,火息津益,阴阳调恒则 病愈,故曰急下存阴治在胃。
脾以升清为主,胃以降浊为先,浊不降则积肠而生热,渐成腑实,胃必受灼。若脾气不升则清阳不举,泄泻、脱肛、脏气下垂则诸证丛起,其证多端,其治则一,即培中益脾,升阳举陷,如补中益气汤、举元煎之属,故曰大升阳气治在脾。
甘凉濡润以存胃津
凡阴虚燥热之体,胃阴欠乏,津液必枯,口干咽燥,饮一溲二,肌肤干涩,目涩鼻衄,溲赤便结等干燥证,治疗当以养阴益胃,药用甘凉濡润之品,如石斛、花粉、沙参、麦冬、玉竹、黄精之属,燥而生热者可加芦根、地骨皮、大青叶;燥而动血者,上窍加白茅根、藕节,前阴加小蓟、生地,后阴加地榆、棕炭;虚者加阿胶;有瘀者加三七、生蒲黄。甘凉濡润之品是针对胃的生理功能而设,甘以缓其中,甘守津还,凉以清其热,抑其阳,濡以润其燥,润以行其津,直趋中交阳明,而各发挥其效应,使火者降,热者清,燥者润,甘者滋,以消除中焦燥热之患。
慢性病以胃气为本
凡久治不愈,百药无效,最后唯有补脾肾二途,但补肾莫如补胃,健脾莫如和胃,此乃后天滋养先天、胃强脾健之理,胃气充盈,水谷精微化源自足,气血自旺,则五脏受萌,故曰慢性病以胃气为本,胃气实则健,胃气虚则衰,无胃气则死。诊脉视病如此,用药治病亦如此,故诸家均以顾护胃气为治疗五脏病的中心。
治慢性腹泻,补虚不可纯用甘温,太甘生湿;清热不可纯用苦寒,太苦伤脾;止涩不可太早,恐留滞余邪;淡渗不可太多,恐伤津液
凡慢性腹泻一证,多为虚证,久病则虚,虚则补之,但补必有戒,当深悟其理,切勿蛮补。一、不可纯用甘温,因甘温能令人满,满则碍运,运迟则生湿,湿盛则更虚,使虚不受补。二、不可纯用苦寒,苦寒太甚败坏中焦气机,使脾胃更加虚衰,补而不受,反致其害。三、若脾虚不摄,腹泻不止,甚则脱肛不举,可用止涩收敛之法,但勿令太早,因邪气未尽,收敛太早,会闭门留寇,病不愈而反致大患。四、若治腹泻,以利小便实大便之法亦可,但不可太甚,因太甚则伤津液,津液耗伤,复动其火,治愈甚难。
下者升,滑者固,寒者温,热者清,脉弦治风,脉濡渗湿
凡脾气宜升,肾气宜升,肝气宜升,此三脏之气若下陷则为病,须当升举。如脾虚泄泻宜升,肾气虚精气不固宜涩宜升,肝气抑郁,宜升宜达,故曰下者升。滑多为虚证,如滑泄、滑精、小便失禁、口涎不收,均为滑证,以涩敛固脱之品以收之,故曰滑者固。治寒证以温热药,治热证以清凉药,此为正治。脉弦多主内风,内风起于肝,故曰脉弦治风。内风宜息宜潜,外风宜清宜散,本条指内风。脉濡多主阳虚湿浊,故以渗湿为主。
脾胃已弱,药量宜轻,宁可再剂,不可重剂,用之欲速不达,反伤中气
中土虚弱,病久而不胜药者,用药宜轻、宜淡、宜甘缓,若病一时难愈者,可分数次频服,不可重剂复达,恐伤其中气,此为用药顾护胃气之理。
治脾胃即所以安五脏
五脏皆禀气于胃,受水谷精微之滋养、气血之化生,而发挥正常生理功能。若胃气虚败则五脏失滋。若胃气健旺,则五脏亦强。
善治病者,惟在调和脾胃
凡百药无效,虚羸少气之患,填补精血而无效者,唯有调和脾胃,使脾胃健壮,血方有化源,所谓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也,无形之气源于宗气,乃水谷食糜所成也,水谷之食糜又源于脾胃,故调理脾胃为最善。
去痰饮之源在补脾和胃,节痰饮之流在节饮食
痰饮之由生多源中土虚败、水湿浊邪不化、熬炼聚而成痰,故治痰之源在脾,脾运不健则胃欠纳,胃纳呆滞,脾机健运无力,故生痰之源在脾和胃,杜痰之本亦在脾和胃。若想节制控遏痰饮之流,必先节制饮食,使饮食有节,切忌饮食自倍。饮食自倍,则肠胃乃伤,肠胃伤,痰瘀湿浊更无疏泄之机。
水唯畏土,其制在脾
肾水泛溢而成诸水之证,如腹水、肢水、皮水等,均为脾虚土不制水所致。
崇土制水,攻土救水
只有强健脾胃,才能治疗水湿泛溢诸证。若小便不利,或水湿停聚各脏腑组织,又当疏肝理脾,使脾机健旺,此为攻伐土脏(脾),重振脾机,苏醒脾机,使脾恢复其运化代谢水液功能。
补脾健胃
脾主运,胃主纳,纳运相成,共同完成食物的运化代谢过程。脾虚多源于胃不纳,胃虚又源于脾不运,故治疗脾胃病二者不可截然分开,如补脾健胃、和胃运脾等。
久泻无火,宜温脾胃
泻有虚实之分,一般说急性泄泻多为实证,多由火郁食积或木乘土位所致。久泻、慢性腹泻多为虚证,一由气虚,二由火衰。气虚当责中土失健,中阳下陷。火衰,命火不足,火不生土,大便澄彻清冷,完谷不化,故治疗宜温补脾胃。
健脾温中
中焦虚寒,腹痛、腹满、便溏溲清、乏力肢冷,舌淡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细者,当以黄芪建中汤或附子理中汤之属,培补中气,温运中阳。
胃属阳土,治宜凉润
胃属腑为阳,多实证热证,故宜用凉润之品,凉以清其热,润以滋其燥、增其液。
补土通阳,以温脾胃
补土就是补益脾胃,通阳就是补命火以通脾阳,使阳气通则中寒祛,脾气健则运化达,以消除中焦虚弱之证。
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凡中焦水谷正常生理代谢,胃纳已降、下递肠腑,化粪便排除体外,此为降浊。水谷精微在胃输送糟粕的同时,散精于肝,淫气于筋,输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以滋养周身器官,此为升清,如是者则脾胃健而和。若胃气不降则腑气闭,浊气逆则诸病生,如呕逆、喘促,呃逆等,此为阴逆。若清不举则精微失控而泻于体外,如遗精、遗尿、脱肛、子宫下垂等。
脾若湿,急食苦以燥之
脾为湿土,宜燥宜健。若湿邪困结脾胃,必以苦燥之品消除脾中湿浊。脾无湿则健,健则运,以改变病理态,恢复生理态。
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
脾为中土,其性宜和缓,禁急躁。若中土燥热,脉弦而滑,此为木乘土位,脾燥津液干涩则不运,急食辛凉甘缓或酸甘之剂以缓其急,疏其木,调其中,而恢复机运,使病情日渐转愈。
清金制木,清金降火
肝木横恣、风阳妄动者,若以平肝息风、滋阴涵阳之法不解,当责肺金之虚,以金不制木是也,当以培补肺阴,使肺火降,金气清,金能制木,则木火阳邪自降,内风自潜。
益肺之源以生肾水
肺为金,主宣泄气机,又主宣肃降浊,使其残余水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若肺气不宣,失其肃降之职,则水道难以通调,使小便余沥涩滞不畅,或点滴不下。医者可用提壶揭盖之法宣肃肺气,如麻黄、蝉蜕、桔梗之属,宣散气机,疏利水道,通调水液,使小便自利,此为金生水。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肺宜收敛,肺得收敛则气机肃降,肺得宣发则气机上达,一宣一肃,使气机摄纳有权,而完成正常的呼吸。若肺气不敛则气不肃,不能下归于肾,肾气亦不纳,而成喘咳等证,当用酸涩之品,以敛肺平喘止咳,如诃子、乌梅、米壳等。
肺肾为子母之脏,故补肺者多兼滋肾
肺气虚而致自汗乏力、喘满者,用补肺阿胶汤以补肺的同时,兼以滋肾,使肾水足则能纳气。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补肺气必以纳肾气。肾为肺之子,若肾虚而不纳气者,又当再补肾的同时兼补肺气,此为虚则补其母。
肺若气上逆,急食苦以泻之
肺为华盖,居五脏之上,其位最高,故气机以下行为顺,以上行为逆,逆则喘咳。故以苦泄之品以降之,如杏仁、枯黄芩之属,苦以降火,苦以降气,气火下行,则喘息自平。
先喘后胀治肺,先胀后喘治脾
凡病证先发者为本,后继者为标,故先治本后治标。先喘后胀者,胀是由喘所致,故治喘胀自消。先胀后喘者,喘由胀所致,消除脾胃胀满,则肺气平。
润肺可以通肠
大便燥结,数日不下者,一有热迫,二由津伤,三由气虚,四由气滞。本条是指气滞而言,大肠与肺互为表里,肺为脏主里,肠为腑主表,泻表则能安里,泻里可以通表。故大便粘滞不爽、便塞不通而致喘满者,开里可以通表,即泄大便可以肃肺。反之,肃肺使津液下达,可以通表,如瓜蒌、枇杷叶、浙贝母、枳实、榔片之属。
养肺必先益肾
凡肺气虚或肺阴津不足,治疗必须从肾入手,方能解除肺的虚损证。肾为肺子,若想补肾,必补其子,肾阴不足,能致肺阴不足,故在补肺阴群药 之中,如沙参、麦冬、百合之属,可增生地、元参,以见其功。若肺气不足,在补肺气群药之中如太子参、黄芪、玉竹、山药,佐以温肾纳气之品,如胡桃肉、补骨脂、蛤蚧,以收其功。但滋补肺阴重在养肾元阴之根,益气重在温肾元阳之基,二者均属肾为先天,乃水火之宅,必然分开,不可混淆。
泻火清金以滋水之上源
凡肾阴不足、或肾精虚乏、肾火内炽所致的虚劳之证,专以填补肾精、滋补肾阴、见效不著者,唯有宜肺气、清肺金,以滋水之上源,补肾之母,则子受益,使病速去。
清金平木,削金护木,清肺润燥
木侮金之证,清金润肺,以平喘咳者乃为正治。若正治不应,金脉不浮而反弦,木侮金也,如肝火犯肺之咳嗽,必泻木清金方可见功。
若肝木失滋,阴虚阳亢而不能自行疏泄,必赖于壮肺之主,使金以制木。
凡周身干燥之证,均由津液不足所致,肺主津液,滋肾阴壮肾水以滋燥。若想肾阴足,肾水充盈,必滋其化源,以滋肺金,使金水相生,阴津盛,内内外得荣,窍络得滋,燥证得解。
补肺滋阴,养阴清肺,滋阴清火
肾阴不足,虚火亢盛,头眩耳鸣,五心烦热,骨蒸劳热,必以壮水之 主,补其肾水。其者开发肾水生化之源,以滋肺金,使子母相生,壮阴之主,虚火可平。
阴虚与津液不足,二者互为关联,但有前后之别,一般先津伤而后阴虚。养阴清肺,是指肺燥伤津,干咳无痰,尚未致阴虚之前而滋阴,是治疗耗津伤液的之本之法。
阴虚则火动,阴不济阳,阳失所潜,阳邪妄动,化以为火。故治火属虚火者必养阴,属实火者必直折。虚火出于人为,养阴必求肺肾,药取咸寒。实火多为六淫感召,清降多取苦寒,苦寒者有败胃之偏,药中当佐护胃之品,如生姜、大枣、饴糖。咸寒有腻膈之弊,药中当佐疏利气机之品,如砂仁、木香,使其完备,以达攻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恋邪,方为上策。
多饮者当清其肺热
上消善饮而渴,饮一溲二,渴无休止,其病源在肺,肺不能宣其津液,气化失司,故渴。当清其肺热,使肺恢复代谢气液功能。
理气必先宣肺
周身气机调畅,赖于肺气的宣肃、肝气的疏条、脾气的运行、肾气的封藏、心气的和谐,但其根源在于肺,肺统五气,肺气和畅,诸脏之气皆和。
欲降其肺,先和其胃
胃为腑,以下行为顺,胃气下行则能伴随肺气的肃降。若胃气不降,则肺气逆而不肃,故欲降其肺气,先和其胃气。
哮喘发作时治肺,未发时治肾
哮喘一疾,其病在肺而根于肾,故曰肺为气之宅,肾为气之根。哮喘发作时,急则治标当理其肺,待病情缓解之后,当治其肾,为治其本。
温肾纳气
肺气的宣肃,以维持人体气机的代谢,,而宣肃的功能正常与否,必赖于肾气的摄纳,肾非温不纳。若肾虚阳衰,寒邪凝滞,则不纳,肾不纳肺气不能正常维持呼吸,则成喘逆,故温肾则纳气,如肉桂、补骨脂、北五味、胡桃肉,均为温热敛涩药品,故有纳气平喘之功。肺气肃则吸入,纳于肾间。宣则呼出,气出中焦,而成气机升降开合之势,为气机运行的基本形成。
滋水以涵其木,滋阴以潜其阳
肝肾两脏为水木相互滋生之脏,木易亢而动火,助阳化风,必赖于肾水的滋养,使其正常疏泄,无妄躁之偏,此为滋水以涵其木。
滋阴以潜其阳,是指在肝经风木太过之时,以培补肾阴,以制其阳。只有肾水旺盛,肝木才能疏条,滋阴潜阳,消除阳热病证。
欲纳其肾,先温其阳
若欲气机归元,肾能摄纳,必先壮其肾阳,阳气实则气纳,阳气衰则气浮越。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
坚,指坚阴而言,肾阴不足者,一、滋阴,二、坚阴,滋者填之,栽培之,多以补法用事。而坚阴是使其肾阴能够牢固的藏于肾间,而不致耗散。补阴多以咸寒、咸凉、滋润之品。坚阴多以苦温、苦寒之品。滋药多滑利、坚药多涩滞,一般滋与坚相并,则补而不耗,滋而不腻。滋阴药如女贞子、旱莲草、杞果、山萸肉、熟地、元参等,坚阴药如黄柏、知母、沙苑子、生牡蛎、菟丝子、狗脊、车前子、芡实等。
补火生土,补土制金
若中焦脾胃虚寒,此为土衰而成便溏、肢冷、完谷不化,当补命火,以扶中阳,此为釜下增薪,恢复中焦脾胃虚寒之病证。
若金气虚损,必作喘咳,当源于中土虚败所致,医者可培土生金,使金气旺,病邪得去,喘咳自平。
本虚失聪治在肾,邪感窍闭治在胆
若耳聋窍闭,或耳鸣如蝉、听力速减者,当治其本,本着肾也,标者窍也。肾开窍于耳,通过补肾填精益髓,使本壮,则标症得解,肾水足,而自能聪,此指虚证而言。
若头眩耳鸣、耳塞、难以闻声者,多系实证,实者当责肝胆,肝胆为肾之子,实则泄其子,故清利肝胆之热,疏利肝胆之气机,使窍利而能闻声。
滋水涵木,壮水制火,逐水益火
筋骨为患,腰膝疼痛,转侧不利,筋脉瘛瘲,或震颤不定,当以填补精髓、培补精血、壮骨荣筋为治,此谓乙葵同源,肝肾同治,故曰滋水涵木。
若肝火偏亢,上扰清窍,头晕目眩、耳鸣如蝉者,又当填补肾阴以降火邪,此谓壮水制火。
若患者肢体水肿、腹大、四肢按之如泥,当利水。而利水不应者,当责命火之衰,当温阳利水,而使寒凝之水液苏化,使水道通调,水液利,则肿胀除。
补肾益精,补肾助阳,益肾固涩
肾虚分四种,阴虚、阳虚、精虚、气虚,属精虚者则宜填精,属阳虚者则宜温阳,属气虚者则宜固摄,属阴虚者则宜滋阴。
大、小便
利小便可以实大便
凡泄泻一证,其因多端,但病理则一,使纳入的水谷不能正常吸收排泄,混在而下,注入大肠而为泻,当分利小便,使水液分流,大肠水液减少,能够正常发挥燥化功能,形成大便而不致泄泻。
吐法可以通小便
食滞中焦上脘部分,使气机壅塞而不下行,大肠不能正常发挥传递糟粕,故塞滞不通,大小便不利。医者可以用吐法开除上焦壅塞之食物,使气机畅达,肺气复以通调则小便利,大肠复以转输则大便通,此乃下病上取之法。
无积勿成痢,故痢无止法
泻痢多由积滞酿热、湿热混杂、灼伤肠膜所致,白者伤于气分,赤者伤于血分,治疗切勿塞补,闭门留寇,酿成大患。治以清热利湿、疏导气机、凉血养阴。最后邪尽未复时,用涩肠固脱之法以达根治。
疹不忌泻,但不可令大泄
凡患麻疹者,多为太阴风热所致。风热入营,邪毒内陷,疹不出者死,紫黑者重,红者轻。若疹毒亢盛,高热便结,若能轻轻通利大便,使热有出路,病自会转机。但不可大泄,大泄则中气败,中气困败,则无外托病邪之力,致使疹毒内陷,入脏腑而成死症。
诸病黄家,当利其小便
凡病发黄,早在肝,而中在脾,晚在肠,故曰见肝之病,知肝传脾,见脾有变,知脾传肠,湿热之毒入大肠则便结,或粘滞不爽。入小便则发黄,入营卫腠理则遍身黄染,此皆为湿热交结成毒之病态。故治疗时,一利小便,二通腑热,三凉营透邪,此为正治,非利小便之一法也。根据黄疸病毒的深浅层次,选用上法而求之,立当见功。
肺气降则小便自利
肺为水之上源,肺气利则水道通调,小便自利。肺气壅塞,则小便涩滞不畅。此为气塞则水停、气疏则水利之理。
调整脾胃升降之法亦可止泻
脾主升,胃主降,若脾气不升而反下陷者,此清阳不举,浊邪停滞、困滞体内而成病患。若脾虚不升者,如便溏泄泻、脱肛,可用止泻之法,使清阳上举,以恢复脾机的正常运转。
泄泻用止涩不可太早,防其留滞余邪,故湿热不清不涩,里急后重不除不涩,唯滑脱者方可止涩
泄泻病因多端,因积滞而泻者,可以泻止泻,因势利导;若因湿热而成其泻者,以清化为主,清其热,化其湿,泻亦止;因气陷而泻者,治以益气托举,或升阳举陷。
用涩止之法,此治标,为临控之法,非治本之治也,此法根据病情前后及病理机制,邪正的存留情况,而分时用之。病邪未尽,湿热尚存者不可用,恐其闭邪留患,故曰泄泻止涩不可太早,防其留滞余邪,故湿热不清不涩。
若里急后重,气机未调畅,病邪有留存之征,故宜不可用涩。
若病邪已尽、正气大伤、滑脱不禁者,唯有用止涩升举两法,故止涩之法用虚而不用实,如赤石脂、诃子、芡实、乌梅、米壳等,均为涩敛固脱之药。
若中气大伤,涩敛之药宜当佐以升举之药,如黄芪、葛根、柴胡、升麻等,协同涩敛之药发挥固脱之功。
诸有水者,腰以下中,当利小便
凡水肿在腰以下者,当因势利导,利其小便,促使水液下行,肿可消,病可撤。若水肿在腰以上者,上者为肺之所居,故宜宣发气液,鼓荡汗液外出,使湿从汗解,以达消肿之目的。
虫得酸则静,闻苦则定,见辣则头伏而下
蛔虫之病,用酸如乌梅之属,则能麻痹虫体,形成沉睡状态,随粪便滑泻而出。
凡苦味能使虫体僵直,不能随意活跃,故曰定。
辛辣之品,能麻醉蛔虫的头部,使蛔虫失去肢体平衡,则头下倾而随大便出,故酸苦辣为降虫之效药。
湿
风能胜湿
湿邪留恋三焦,或湿温、湿热蕴结三焦,多以风药宣散,挥发湿邪,使湿邪去而病得愈。
健脾利湿
湿困中焦,脘满纳呆,体倦神疲、射胖大、苔腻者,唯有振奋脾机,益气通阳,温化或芳化湿浊,湿邪去,脾有转机则病邪自瘳。
芳香化湿
湿浊在表者,或兼有热者,多用芳化之品,如甘露消毒丹、三仁汤之属,白蔻仁、砂仁、藿香均为其例。
宣气化湿
湿浊在营卫者,或湿热蕴结营卫,久羁而不去者,唯有透热转气,使湿邪透发气分而解。
淡渗利湿
湿邪困结体内而夹杂热邪者,热处湿中,湿蕴热外,湿热交结而不得除者,唯用淡渗之法,药取轻灵味淡之品,以疏利小便,渗湿于热下,如川木通、通草、茯苓皮之属。
助阳化湿
患者脾阳不振,肾阳不支,肢冷不温,便溏溲清,腰酸浮肿,唯有用温补脾肾之法,助阳化气利水,方能奏功。如八味地黄丸,温壮肾阳,佐炮姜温中焦,加车前子、怀牛膝以利水。
苦温燥湿
凡寒湿交结而以湿为主者,可用苦温之品,以苦燥其湿,以温散其寒。
利小便渗湿
温邪之出入有其三,一汗、二大便、三溲。溲者,淡渗利其湿也。大便者,攻下逐水也。汗者,透营卫之湿邪而外达也。
见痰体治痰,见血体治血,宜以脾胃为本
治痰而不单独采用治痰之药,如半夏、陈皮、贝母之属,恢复脾机之健运,以杜生痰之源,脾健则湿化,湿化则痰无由生,此谓治痰之本。
止血之法甚多,但澄源之法有之,止血之法有凉遏、有酸收、有炭涩、有升陷,均为止血之标。治本者乃益气引血归经,使血有其束约而不外溢,此谓治本也。
欲安其神,必化其痰
痰为百病之产物,上扰清空则神志乱,扰心室则悸惕不宁,夜卧而少寐,故欲当宁神,必先涤痰,痰气消则神定,心静则神聪。
清涤痰热,以安神明
痰有湿痰、热痰、寒痰之分。湿痰多留滞脾胃,寒痰多留滞四肢。热痰则内扰心神,上干清窍,在温热病中尤为突出,如安宫至宝丸、紫雪丹等方,均系清热化痰、开窍醒神之剂。故治热痰为调整神志的关键所在,如石菖蒲、郁金、川贝、天竺黄、远志之属,甚则可佐牛黄、麝香、冰片,以辛凉宣透、开窍清热、涤痰醒神。
涤痰降火
五志化火,多系认为,五脏皆有一火,唯心火多与痰结。痰火扰神,则神志不定;痰火侵脏,火入经、入络均能形成各种痛痒败毒、癞疮等顽疾。若想治火,必涤其痰,因热极则为火,火极则成毒,毒依附于痰,而痰乘火毒之势则发百病。或毒热、或火毒,凡与痰相结者,唯有涤痰而收敛,故治火必涤痰。
化痰必兼行气
痰浊之邪多犯肺系,形成咳喘气促等症,阻塞气道,梗阻咽喉。涤痰治痰之法甚多,如温化寒痰、清化热痰、燥化湿痰、行气化痰、运脾化痰等,行气化痰为最要,因湿痰、热痰、火痰、燥痰均需理气,消散气机,开痞散结,痰方能化。
祛风化痰、清热化痰、肃气化痰
痰为病理产物,多源机体阳气衰,能量代谢降低,使水谷精微不能全部转为气血而化为痰浊。痰能致瘀,痰能阻络,痰能滞气,痰能阻滞精津的运行而发百病。痰与风相结则为风痰,风依附于痰而致病,胶结不解,其病难愈。痰依附于寒邪而发病,则为寒痰。痰依附于热邪而发病则为热痰,总之,风、寒、湿、热诸邪本身自病则易治,挟痰则难治。痰为阴邪,为有形之物质,其质类水而胶固,其质类血而粘滞,其质类津而凝结,故治痰有三法,一、痰与风并者,宜祛风化痰,如南星、白芥子、天麻、海藻之属。二、痰与热结,此为热痰、宜清热化痰,如瓜蒌、浙贝、川贝、地枯罗之属。三、若痰胶结难以清除者,此为顽痰,多用清气化痰法,有宣气、利气、降气等,使气机调畅,其痰渐次消磨。
痰瘀同源,痰瘀同治
痰为水谷精微熬炼所致,使精津不能转化为血液,化以为痰。瘀即气滞瘀结而成,使血行受阻,滞留而为瘀血。瘀与痰往往相互并存,如气血不利则成痰,痰滞经络则为瘀,故化瘀必涤痰,祛痰可兼行气散瘀。
清其气则火自降,火降则痰消
气有余便是火,气有余则能量代谢增高,化气为火。故清其气则火自降,火降则痰消。
补水以制相火,其痰自除
相火偏亢,多源肾水不足,壮水之主则相火自降,火降津液不受热邪所制,则痰化。
健脾化痰
脾居中焦水谷之海,脾虚则湿不化,聚以为痰。健脾即所以化痰,如焦白术、茯苓、半夏、陈皮,均能杜痰之本。
降气行痰,治痰先理气
痰由津液热迫所成,若气脉贯通,气旺则痰化。
痰随气行,故治痰必先理气,气顺则痰消,气滞则痰结,气逆则痰壅,气降则痰化。
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随气而顺
痰由津气互结所成,气行则痰自消。
痰不能尽攻,攻尽则虚而愈剧
治痰必分虚实,实痰以攻伐为上。若实中挟虚,虚实互见者,痰不能尽攻,若药行散太峻,必伤其正,使症情转为虚败而不可拯救。
痰由湿生,湿去则痰消
凡痰清稀而多、色白而质淡者,为湿盛阳衰,必燥其脾,祛其湿,则痰无由生,故湿去则痰消。
治痰须健中
若治痰必健运中州,恢复脾运,则痰自消。
肝风内动,可致眩晕,故息风可缓晕。
外饮治脾,内饮治肾
饮邪多由阳衰所致,凡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饮有内外之分,外饮当责之脾阳不足,内饮当责之肾阳衰微。悬饮、支饮均为外饮,痰饮、溢饮均为内饮。治外饮当温运脾阳,化气行水;治内饮当以温补肾阳,祛寒散结,通利水道。
通阳可以逐饮
饮为寒邪,水湿凝敛而为患,若水之冰,非温不化,非阳盛则不能消。温阳逐饮多指温脾肾之阳,如干姜、炮姜、苍术、内豆蔻、砂仁,为脾阳温化之药。肉桂、附子、细辛、白芥子,为温肾阳之品,均为祛除痰饮的要药。
饮家咳甚当治其饮,不当治咳
饮家指素患痰饮之人,若咳甚者当治其饮,治饮为本,饮邪化则咳自止。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饮为阴邪,为寒邪,阴无阳则不能摧,寒无温则不能化,故治饮邪当以温药助其阳、散其寒、涤其饮、消其痰。
治禁
阴虚多火忌辛辣,阳衰体虚忌沉寒
凡阴虚体质多发火热之病,用药当忌辛热之品。阳衰体质多虚寒,用药切忌寒凉。
用药之忌,在乎欲速,欲速则寒热温凉行散补泻,未免过当。
在用药治病时,欲速效康病,寒热温凉补泻等法,必求用当,勿使错用,未免事成其发,病不愈而延久。
上实忌升,下实忌秘,上虚忌降,下虚忌泄
若上焦有火、下焦有寒者,此为上实下虚之证,用药切勿升举。
若大便干结不下,头眩头痛者,此为下实上虚,用药切忌温补。
若头眩、耳塞、两目昏暗,此上虚之证,必源下焦肝肾不足,故治疗切忌用降火息风之品,必当益肝培元,以滋其本。
小便失禁,大便失固,肢冷不温,为下焦寒证,须用温补,切忌寒泄。
甘甜忌用于中满,苦寒勿使于假热
若腹满腹胀、二便不利、气机壅塞者,谓之中满,治疗时切忌用甘味药以助湿生热,使其满更甚。
若五心烦热,阴虚潮热,非实热,乃虚热也,治疗时切勿投苦寒,使其伤阳,当取甘寒以滋之。
阴分即伤,忌用桂附之刚
若患者伤于阴分,津液耗伤,低热烦躁者,切忌桂附之品,复伤其阳。
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
凡病热患者,用诸寒药而不愈者,用消导之药而热撤,病人不忌口,食肉则复,甚者则为遗患,久不得愈。
咽喉干燥不可发汗,淋家不可发汗,疮家不可发汗,衄家不可发汗,亡血家不可发汗,汗家不可发汗,尺中脉微不可发汗,尺中脉迟不可发汗,湿家不可发汗
津汗同源,伤津则咽燥,咽燥不可发汗,使其津液更伤。
淋,水液也,汗亦为水液所化,故淋家不可发汗,发汗则津液涸,则淋更甚。
疮为热毒火郁所发,起于阳明,胃津充盈则热邪亦降,毒邪亦散。若发汗则伤胃津,津伤则阴耗,阴不制阳,热毒更盛,故疮家不可发汗。
鼻衄发于太阴火郁,肺阴虚津涸,阳邪独亢,上犯阳经而为衄。而汗发于皮毛,肺主皮毛,汗泄则肺津耗伤,以助衄血为患,故衄家不可发汗。
津血同源,汗为津液所化,失血之病人,如重发其汗,使血更加亡失,故亡血家不可发汗。
凡大汗淋漓之患,切忌用发汗之品,恐其汗多亡阳。
尺脉微者,乃元阴不足之貌,不可发汗,若汗则阴更衰。
若尺中脉迟者,多属命火不足,命火衰多源肾阴不足,此为阴损及阳,若再发汗,重伤其阴则阳更衰。
湿家指湿邪内困,阳气不宣。若发汗则阳气更伤,阳气伤则无力化湿,湿邪更盛。
汗多忌豆豉,泻多忌山栀
豆豉本为辛温发汗之剂,患者汗多,不宜重发其汗,故忌豆豉。山栀子乃苦寒降利之品,若泄泻属寒者,切勿慎用。
脚气壅疾,虽虚不补
凡脚气不愈,邪气壅盛,而为毒聚之疾者,虽为虚证,不可温补,恐助其热,使病情加剧。
若能化燥,燥能伤阴
凡味苦之药品,其性多燥,燥则伤阴。
疏肝勿忘和胃,理气还防伤阴
若木实土虚病人,多为肝气犯胃、肝木乘脾、肝脾不和之病证,治疗应当在疏肝的同时,必佐和胃、或健脾之药。
凡辛香走窜、行气理气之品,其性多燥,燥则伤阴,故用理气药时,少佐以养阴之品,以杜其偏。
外邪未尽,早补反而助纣
凡内虚而外有表邪者,必先解表,而后补里。若不解表而补里,此谓早补,使邪闭其内,无以发越,酿成内患。
肾虚不固,泄利反而伤正
若滑精早泄、便溏不固,均为肾气虚衰之证,当用收涩固脱之品,切勿用泄利之品,恐伤其正,导致虚虚之弊。
攻水之剂,不得已而用之,不可不慎
攻水之剂,其性霸历,一般不可应用。若大腹水患者,用一般利水药不效,方可用攻水之剂,但应当适可而止,不可过甚。
太过不及,皆能伤正
用药保持中正,或寒凉,或温热,或攻破,或滋补,均应适度,不可太过不及。太过与不及是用药的两个极端,皆能伤正,务须留意。如木香、青皮疏利气机,不可用榔片、二丑之峻破。但依病情而定,权衡用药,避免两个极端。
色苍形瘦,不宜温补
面色苍白为虚寒,但苍不白者为肝热。形瘦者多热,色苍形瘦均系肝火、血热、阴虚之体征,故不宜温补,恐抱薪救火,越不越甚。
表伤伤正,攻防伤气,补防碍疾
病邪在表,当以汗解。若体虚气弱之患,切忌峻汗,当微似汗解则愈。
病在肠腑,大便秘结,但结而不甚者,可以小承气缓下之,切勿用大承气猛攻,以伤正气。
若虚弱之人,当视其虚损的程度,给予平补,切忌峻补、蛮补,以碍其疾。
疹不忌泻,但不能令大泄
疹出太阴风热,宜疏、宜散、宜表、宜汗、宜辛凉,可用缓下,以挫其病毒,勿令大泄,伤阳脱气,疹毒内陷,病无向愈之机。
病久者不可利,阴不足者不可利,脉证多寒者不可利,形虚气弱者不可利,口渴不喜冷者不可利
利,指泻下疏导通利之意,多用于实证。若病久必虚,虚则不可利。阴不足者,精津必涸,亦不可利。脉证多寒者,寒则气下,亦不可利。形虚气弱,此为虚证,不可利。口渴不喜冷者,内热炽盛,邪气盛在 上焦,而非下焦肠腑之结,故亦不可利。若下利,则大伤津液,成上下俱虚之证,成不可挽救之局。
理气慎用刚燥、养阴慎用滋腻
理气一般采用疏和气机的药物,切勿用刚燥破泄之品,如用木香病可解,不用槟榔。阴精弱,当取于甘寒,切忌滋腻,腻则碍膈,防碍脾运,如阴虚取女贞子、旱莲草,不用熟地、天冬之品。
脉乱、气急、面肿,忌用附子回阳
脉乱,指气机紊乱,血不能循经依络而行,或气血横逆,毒热壅塞之疾,均为邪盛正虚之候,故忌用辛热之附子。
补气不留郁,补脾不呆滞,补肾不动火,补血不助瘀
气虚当补其气,补中有疏,切勿留郁。补脾,补中有开,补而不滞。补肾,阴阳并补,阴能制阳,补不动火。补血,补血兼以活血,使补血不留瘀。
调气不用辛燥,和阴不用滋腻
凡气机不畅,如气滞、气逆、气乱等,用调气之品 一般不可用过于辛燥之品,恐伤阴动火。和阴,是指在养阴药中佐以清凉之品,但不可过于寒凉,恐滋腻伤中。
老年咳嗽,大要宜调脾肾,最忌发散泄肺
咳嗽一症,其病在肺,而根于脾肾,脾为土,而生肺金,肾为水,为气之根,故老年久咳互滋所致,故宜调脾肾。
若发散泄肺,使金气虚,脾肾不能相济,其病转剧。
养阴之剂多能助湿生痰,化痰之方又易伤阴劫液
凡阴虚之体,必赖养阴,养阴之品,多于滋腻,滋腻则胃纳不开,脾呆不运,湿不化则聚而为痰。
化痰之方,其性多燥,如二陈汤、滚痰汤等。燥宜伤阴,阴虚则液耗。
阳虚湿胜之体,不可任用滋补
阳气虚衰,湿邪则不化,如再用滋补,则助其湿,使阳气更衰,故不可任用滋补。
寒则伤脾,腻则助湿
寒凉药当佐以辛温之品,如黄连佐吴茱萸,以防伤脾。用滋腻养阴之品,当佐以淡渗之剂,如熟地佐泽泻,山药佐茯苓。
戒怒养阳
阳气虚者,宜用温养之药。若阳气素盛者,又当调情志,戒忿怒,性情平和,使阳邪不亢。
白喉忌表
咽喉发病,多系心火亢盛,其热多移于小肠,可用导赤散,使热邪下降。
若不利其尿,反而解其表,使火郁上达,其病更甚。
                     2007.4.30日
喜迎五一国际劳动节,戒骄戒躁,生命不息,写作不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07.4.30日
痰饮变生诸症,当以治饮为先
若胸闷气短、肢体浮肿,或眩晕、或呃逆,或脘满,或纳呆,或神疲,或肢体沉重,凡由痰饮所致者,当以治饮为先。
9 O. `, N! X, T" P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