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5-9 21:09:20 | 阅读全部
        本周四(5月9日20:0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李源中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外科学》。
2 k/ B8 ^- N7 _$ H- T4 Q# Q       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中医外科疾病中的“皮肤及性传播疾病”。今晚我们主要学习“皮肤及性传播疾病”的概述部分,主要包括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等的方面的内容。5 J& |" G* L& M) s1 x' D( v1 ]# [
: K' h+ c7 v  m2 j2 \6 M* X2 F
       敬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http://www.velinks.com/zywkx( R, [: s* f; D% h& R( @: G
       祝贺李源讲述《中医外科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皮肤及性传播疾病”的有关内容。: r* @: }* s  n
这是按照西方医学的特点命名的疾病。, j% R" T) T/ h7 ~, N2 x
西方文化传入进来,有可借鉴的地方,也糟践了很多汉字,“性”这个字就是一个被糟践的汉字之一。
; q9 `( @$ }/ j8 g比如,性,xìng,从心从生。人之阳气、性善者也。人的本性,是具备生命力的、创造力的、向上提升能力的。
* X6 ^# N; c9 z5 C9 V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礼记·中庸》) y/ z$ L! n8 Y/ N& d  j# Y
性的本质:心生为性:
& Q: ~% U+ i( F0 G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说文》* N  E6 J7 E, B4 _* q
性,质也。──《广雅》/ L1 D9 p5 Z0 O7 f3 I0 s
天命之谓性。──《礼记·中庸》0 Z. d3 ?7 o6 o( g. b* f
自诚明谓之性。/ m" N& p5 i8 g5 ?1 |% `
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性恶篇》! Y2 S- k  Z" p2 G, O
五性者何?仁义礼智信也。──《白虎通》! g4 n' O  [2 G0 U8 ]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
3 ^2 S- ?  s! c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荀子·正名篇》
% h0 Z1 _, X, Q$ w! t9 P②事物的性质或性能。& F& S9 e$ g+ Q6 O: p2 q
则天之明,因地之性。──《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 D$ Q/ A- y, i! r( ^1 Q2 Q2 M物性之苦。──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3 Y% b4 f& ?* E
物性之不同。──宋·沈括《梦溪笔谈》
" }1 Q- c) @% l/ U9 x③通“生”(shēng)。生命;生机。
9 G* w. P( p* @/ E莫保其性。──《左传·昭公八年》  @' e1 I$ H, k5 I- k0 m- \5 h! z" f
民乐其性,而无寇雠。──《左传·昭公十九年》
% W( S. H' z* P+ }  g为炮烙以伤民性。──《韩非子·难势》5 J$ Y" h* a; o2 X! p2 @" s! X+ E/ B
性命寿长,终其天年而不夭伤。──《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S/ {( {6 |6 G$ s以治气养性,则身后彭祖。──《韩诗外传·卷一》; L5 j( G! q9 A: c5 S
④性情;脾气。$ ]; J, n, N+ [7 e% z; O- ]
动心忍性。──《孟子·告子下》
6 f1 w: T& ?! L1 M3 M- O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晋·陶潜《归园田居》
& x  E/ \. j: Q8 Z. ~* c( T放性弘厚笃实,轻财好施,于诸弟尤雍睦。——《梁书· 韦放传》
  m6 ^. N/ k( i, C1 D4 ?. @吾性不喜华靡。──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 O; K" R2 N. J  u& h公(袁可立子)性情胆略,流露尽于此矣。——明 陈继儒《袁伯应诗集序》: m# b  s+ o& T& m. n
性悖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 `) I  Z; E+ Y. H! c尊德性。──清·刘开《问说》+ r. T$ j9 V3 \* V! D/ {
如上很多古人对于“性”这个字的解释,自从西方“性别”这个词占据了主流解释,“性”成了难以启齿的汉字。
, t+ B( a: Y) B# U- ^* _) q& f+ g”性传播疾病“更是西方命名的疾病,西方命名性病的历史也很曲折,很多疾病的名称,都喜欢加上发现者的名字,以便尊重”知识产权“。
7 k5 E" F3 G* e% {% e因此,据说性病,曾经被命名为某个早期航海家的名字,据说法国人讨厌这个病,就说这是”西班牙病“;西班牙则说这是”法兰西病“。! i6 B; w/ Q8 R/ e
; d" ~; {4 k( A( a  Q: u
好在现在不这样称呼了,而且自从有了青霉素等抗生素,改写了这些疾病的流行病史。
& i# i/ t2 Y! k( W7 A9 q! P( g当然,中医治疗性病的《梅疮密录》据说也很早,随着鸦片战争之后,竟然流行了上百年。; L4 q2 B' X. v& k- L$ W7 J& f8 d
这个难以启齿的疾病,过去是电线杆子上小广告的主要内容。
6 B1 D& k/ a8 V5 R! I. ^是疾病,就有必要治疗,最好还是预防为主,在这个病方面,尤其重要。
" Y" y) {! i2 r/ u* [9 v( @/ K" o7 E: u& K  N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5-10 20:13:43 | 阅读全部
       各位中医同道,大家好:
- K) Z" l% [+ A: D4 ~0 W# N. m8 V; M
: C' P! j# ^" x1 J& {      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本周五晚上(2019年5月10日)由黄小平为大家讲述《邓铁涛传》——国医大师邓铁涛访谈录。
* j9 W$ p: V& b( R1 K8 h1 w, ?% k4 A- O3 q, _& H
      本书由邓老的徒弟曹东义教授整理编辑。9 v: L2 `" k0 k, f7 b
; H" I1 S. r7 a# Q* P7 Z% q
      本周五我们讲的内容是:8 _$ T; v7 z; W0 c6 B/ J' U! Z
      第七节:下乡土改见证缺医少药         ! |5 `6 o, ]1 ]8 M& s
8 L( l6 v7 v5 @' ?
      为了建设新中国,邓铁涛参加了市政协的土改工作队,因为不怕吃苦,由队员荣升队长。他腰间挎着手枪,肩上背着药箱,既解放农民的思想,又解救人们的病痛。" o; o$ f. {5 H# A# D

9 e- A- F" o3 X! @0 S8 W      请听黄小平的分享http://www.velinks.com/dttz
& i% S4 h. E# n# O    祝贺黄小平院长讲述《邓铁涛传》——国医大师邓铁涛访谈录成功!
; ?  U3 @. X5 k! {1 Z第七节:下乡土改见证缺医少药         * E8 Y- x& @2 F' F5 J1 V& e
1951年,广州市政府文教办公室的领导,把邓铁涛先生编入广东省广州市政协委员会下属的“新会土改第一队”。邓铁涛先生成了一名“土改工作队员”,是土改队中唯一的中医,被分配到穷苦的沙田地区睦洲乡从事土改工作。此后,邓铁涛先生的身上总是挂着一只药箱,投身到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里。
% N6 K7 v' R( Z# E. h% @+ D邓铁涛先生所去的新会县,当地的情况也比较复杂。当地的风土人情,也是邓铁涛先生事先所不太了解的。0 ]3 X2 y0 S0 p9 W. \
当地尽管有建筑豪华的碉楼,但是一般民众的居住条件很差,不少人住的是搭建在田间的“葵寮”,也就像北方田间看护庄稼的窝棚,里边面积只有两个茶几大小。劳累一天的农民,需要爬在地上钻进去休息。就是这样一些人,有的是一生未娶妻的光棍汉,却经常参加族群之间的械斗。他们被一些人利用,而不顾性命。这种现象的形成,有其深远的历史根源。( ?' F+ \$ ?: `' g6 ~1 i
当地民间族群械斗的历史的确很悠久。新社会的诞生,使当地有了新气象,这与那个时期的革命工作是分不开的。他们工作组开展工作,是由民主人士、知识分子组成的“政协第一分队”主要负责。一开始时,邓铁涛先生是队员。腰间插一支手枪,白天吃“禾虫酱”送稀粥,进村宣传群众,夜间则钻进田间的“葵寮”,与贫苦农民同吃同住。不久,很多队员身上都长满了虱子,苦不堪言。一些民主人士、知识分子,坚持了几个月,就想办法回了城。邓铁涛先生一直坚持了2年多。所以,后来邓铁涛先生就由队员,“升任”土改工作队队长了。3 t) Y$ M$ s9 }9 S8 D# q( }, q
邓铁涛先生升任队长,与他能够为群众看病,更方便做工作有一定关系。
/ e* Q2 S! U' ^5 O4 Z& i/ y1 @7 ]由于当地生活条件艰苦,更是缺医少药,很多人有病不看,也看不起病。在这样的缺医少药情况下,中医药就容易发挥作用。所以邓铁涛先生去了不久,就开始了在乡间行医的“半工半医”。邓铁涛先生用中医药知识,还真救了不少病人。有一天,与邓铁涛先生一起来工作的一个队员,突然发生腹痛,他疼得很剧烈,满头冒冷汗。邓铁涛先生为他检查,一摸他的腹部,就知道他得了急性阑尾炎。2 g' ^7 l8 @/ E% X8 r9 c* M  S# _
急性阑尾炎在缺医少药的地方,也是很难对付的疾病。据说,很多远洋船只上的水手,在上船之前要“按常规”割除阑尾,怕在旅途中发生阑尾炎而丧命,这是很多欧洲远洋公司的“规矩”。: ^0 H% E4 V: j$ G+ x
邓铁涛先生说,按当时权威的医学规定,只要一患阑尾炎,就尽量在24小时内手术切除。邓铁涛先生却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用中药和针灸,进行救治,以张仲景《金匮要略》的大黄牡丹皮汤救了他,使他免除了手术之苦。这件事引起人们的轰动,来找邓铁涛先生看病的人很多。后来他又以同样的方法,治疗了一些这样的患者,就把中医药治疗阑尾炎,挑战手术刀的事情,写成文章,发表在1952年的《广东中医药》和1956年的《中医杂志》上。# O: T& t( L1 g/ A' L/ h
邓铁涛先生在乡下工作,经常会遇到一些急症,需要中医积极救治。在紧急情况下,交通条件和医疗条件,都不允许送到医院去,而必须就地急救。比如农村卫生条件差,肠道蛔虫病发病率很高。有一次,一个胆道蛔虫病的患儿,剧烈腹痛。邓铁涛先生就让他的父亲,扛上锄头,到屋外挖苦楝树根,用第二层根皮,加上枣子槟榔一起煎汤喝,就把他治好了。后来邓铁涛先生把这个方法,写进了教科书。" |! a1 X7 n! G

+ b+ y6 |: a6 a" @/ y) @7 ~% _! w' l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5-11 22:15:39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9年5月11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讲述《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这本书的有关内容。" \5 u+ w; R2 d, B8 e4 _  e7 j
          本书是由路志正先生   
9 q; ^7 ]6 j: J" d# M! Q 与曹东义对话的形式成稿。
: C+ \1 f6 n* B/ Y. R8 [" a曹东义、路喜善、张波整理
7 O' A1 X; E& `# e: m3 B          第二十节:重视脾胃# Z3 {. T7 R: d7 ]% f
著书立说临床研究创新论& S: [& z8 X2 T2 h# P1 n8 S% r
          脾胃为后天之本,升降之枢纽,治疗疾病多从脾胃入手。即使是心血管疾病,也不可受西医思维的影响,只知道活血化瘀。由于生活习惯的改变,或者地域的影响,人们患病之时往往多湿,通过利湿可以治疗众病,这是路志正先生告诉学生们的辩证法。
# ~9 r' [  z6 H* C. Q9 K3 }% T        由于这节内容多,我们分两次讲解。8 U% O3 A- C1 U8 C
         届时我们与王群才一起共同学习具体内容!http://www.velinks.com/zjlzz
6 {- l' r) H6 i7 {     祝贺王群才讲述《走近中医大家路志正》成功!他跟大家一起学习了国医大师路志正先生的学术经验。  第二十节:重视脾胃,著书立说临床研究创新论。- t. h, P0 R  w
曹东义:研究生制度的引进,对于中医人才培养来说,是一个新生事物。路老,您在带教研究生方面,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吧?
, x/ ~0 {( `1 U+ f( _6 W路老:中医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生命科学,要发展中医学术,离不开临床实践。因此,我带研究生,主要是通过临床实践,着重培养他们的中医思维能力、中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总之,就是让他们用中医的思维和方法能看病,看好病。并从开始就要注重疗效,因为疗效是检验各项工作的唯一标准,是中医立世之本,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目标。
' ^! q. q, o& Z/ u: B) z% _曹东义:听说,您的学生经常跟随您出门诊,抄方子,写病例,帮助查看各地群众来信,与您见面的机会很多。7 [( J% t+ s7 t- o/ ^9 |
路老:我总是利用各种机会,尤其是利用看病的时候,随时与他们交流。比如,我见到冠心病的病人,就对他们说,中医对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而不能只知道活血化瘀,当然活血化瘀也是很重要的。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生理、病理相关,心病病位虽在心,而其它脏腑功能失调均可干犯心脏而发病。故临床应当以调理脏腑气血,平调阴阳,使恒动的内环境达到协调平衡,可以作为治疗大法。特别是湿阻中焦,化热之后,气机升降悖逆,上蒙心包,同样可以心病发作。具体到临床辨证论治,可以从肝、脾、肾、肺等多脏腑入手,不能仅限于心脏一个藏象的治疗,并且还要重视外感六淫与内伤五邪等直接与间接诱发因素,标本兼顾,辨证论治。
/ ^3 S1 r; }% h, l& y/ b+ N曹东义:您这是一个很新的创见。
+ b7 {1 S+ F6 d& `路老:中医认为,心与脾的关系也十分密切,两脏之间有经脉相连,为心火生脾土的母子关系,所以在冠心病的诊治过程之中,必须密切注意调理脾胃。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执中央以运四旁;又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水源,化生宗气以贯心脉,使气血旺盛,推动心脏搏动不息。在病理方面,脾胃虚弱,可致宗气匮乏,心血失充,心脉蜷缩发为心痹心痛;或脾胃失和,升降无权,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上逆,阴乘阳位,干犯心脏;或脾运失司,津液不行,聚而生痰,循经上犯,或痰瘀互结,闭阻心脉而发心绞痛。
3 N+ q' d% B& S0 n3 w# W曹东义:听说您从很早就开始了冠心病从脾胃的研究?
/ ]8 ~$ k: Q3 ?$ V' j路老:应该说从脾胃论治冠心病肇始于70年代,充实于80年代,完善于90年代,进入21世纪则是发展、成熟、优化、创新阶段。早在70年代,我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冠心病患者,总是在饱餐后或是阴雨天或是腹泻时出现心绞痛,我依据辨证用调理脾胃的方法,如补中益气,或和胃降逆,或宽胸涤痰等,也能很好的缓解心绞痛的发作,于是我就提出调理脾胃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经过近40余年的不断完善,调理脾胃治疗冠心病的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同道认同和接受。( D7 N# s1 w7 J" d
曹东义:调理脾胃治疗冠心病,早在《内经》中就有记载,如《灵枢·杂病篇》云:“心痛,腹胀,啬啬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阴。”《灵枢·厥病篇》云:“胃心痛,取之大都、太白。”通过针刺脾胃经脉的腧穴,调节脾胃经气,达到治愈因脾胃失调而导致的胸痹心痛的目的。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中所载的治疗胸痹的“瓜蒌薤白半夏汤”、“橘枳姜汤”等均为化痰泄浊,醒脾化湿,调理脾胃治疗胸痹的良方,至今仍在临床上使用。9 b. F( q* T2 Q3 I2 V2 A) }
8 k) {& B1 W  m
9 p, P3 k# e+ z5 v
# b5 [6 t5 N7 H# W' Z3 G! x' o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5-12 22:48:17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9年5月12日),由曹传龙接着讲《永远的大道国医》。他讲的小标题是:一代医家陈伯坛。% S8 [8 \* t+ X# n9 O: H
      陈伯坛,原名文炜,字英畦,榜名伯坛,因处方用药剂量大,人称陈大剂,生于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卒于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广东省新会县外海乡(今广东省江门市郊外海镇)人,为清末民初著名医家,与赵鹤琴、黎庇留、陈月樵并称为广东近代四大名医,被誉为近代岭南伤寒学派鼻祖,传世著作有《读过伤寒论》《读过金匮卷十九》《麻痘蠡言》等。当代国医大师邓铁涛对陈伯坛特别推崇,并高度评价说:“(陈伯坛是)近代岭南伤寒派医家中声望最著者。其治医学,上溯《内》《难》,旁及诸家,于仲景之学尤为致力,主张用‘以经解经’方法研究仲景学说,读《伤寒》与《金匮》要合璧而观;强调阴阳理论,指出《伤寒论》实以阴阳二字为纲要,阐发三阴三阳、气化学说等,颇多独特见解,治疗以运用经方为显著特点,然亦不排斥经方与时方加减应用。”陈伯坛以儒通医,学验俱丰,诚不愧为“文坛之雄,精研方术,救世为衷。伤寒金匮,阐微发蒙。继长沙之绝学,开百粤之医风,是为万家生佛,蔚成一代师宗。”他的学识,他的治学经验,都颇值得后人去传承、学习和借鉴,而更好地来振兴今天式微的中医!总结小诗:一代医家陈伯坛,伤寒金匮合璧观。以经解经释伤寒,岭南医学弘岐轩。http://www.velinks.com/ddgy
- L8 w, y4 r5 |5 u' _        祝贺曹传龙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近代一家陈伯坛(1863-1938年)的学术成就。
2 A( ^  @9 {7 N  r        陈伯坛为清末民初我省伤寒学派的著名医家。自少工于艺文,且熟谙方技,在当日科举时代,论才气已冠群侪,惟平素潜心医学,少时已出问世者十余年。及壮而有室,始应乡试,举孝廉后,即绝意仕途。( c9 F8 Y" b3 m- l7 v7 K
1909年广东设立陆军军医学堂,聘请陈老为总教习。未几又为中医夜学馆主任(该馆地设在广州旧学院署之前): {9 H. v5 w* B

+ x* U' x! \5 v2 S7 d1924年迁香港悬壶,并开办伯坛中医学校,作育英才。作为伤寒大师的陈伯坛,后继有人,子孙均能继其业,
" f: ?2 ]# i+ v" H! n他的长子万驹号晓沧,次子万鹏号里天,三子万骝号京轺,四子万鸿号聪雪,五子万骧号昂宇,女敏华、坤华,
4 U- T5 M' h) ?( O7 a4 |孙宝祥、宝瑞、宝琰等,皆能传其家学。
6 j8 h: ]' I+ q# L$ K: M' n历来能够享誉不衰的医学名家,都具备有三方面的成就:
5 G, u+ @, t. q一是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E1 w+ d! ^" z  T6 g7 V- G
二是有经得起重复考验的医学著述;
. ^' M4 z: l2 Q. R三是对医学教育作出过贡献。; j* a, q# V3 U- D5 ]2 w
在陈伯坛先生的一生,对于上面所提出的三个成就,可以说已经完全具备了。4 M8 S% C+ E  ~4 k2 n3 B
        祖国医学是伟大的宝库这已成为铁的事实。但还不能单纯地从理论方面的博大精深而满足,更重要的是能把它弄通弄懂,从而能真正的治好病。不仅仅是治好那些慢、小、轻、常、微的病,要真能治好急、大、危、奇、顽的病。从陈伯坛先生五十余年的临床实践证明,他运用仲景方所救治的急、大、危、奇、顽的病例,是为数不少的。其用药量之大,如用炮附子十余两,是使人惊讶的。所以人皆称之为陈大剂。
. X+ J6 M7 M! U" V
, c3 O1 F* X$ w- R9 C2 x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5-13 21:58:17 | 阅读全部
                    各位同道大家好:8 d# j7 Q' F) _& ~3 ^; q! ^+ v
                    今晚(2019年5月13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陈静和大家继续一起学习《中医妇科学》:
' M  p3 j5 z* j4 c2 V  T
0 H4 V. G. m8 X5 E" w                     今晚我们学习“妊娠病”之“胎死不下、子烦、子肿、子晕、子痫、子悬”。包括定义、病因病机、诊断要点、辩证论治及理法方药。
* n. H. b4 i; p1 B
( s& L2 Z7 i* s$ @$ d                       欢迎关注收听。http://www.velinks.com/zyfkx) o5 V  ?! H5 e- l( [
                       祝贺陈静讲述《中医妇科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妊娠病”之“胎死不下、子烦、子肿、子晕、子痫、子悬”等内容。
5 C  j: c" B# ]: e8 K4 c6 p$ ^% j                        妇女怀孕期间,身体发生一系列的变化,有很多与胎儿发育有关,也有很多情况是怀孕打破了身体原有的平衡,发生了一些病证。
* J' _$ k6 o0 c" k. E! W4 M                        需要具体分析,是那种情况,然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t9 g! t7 F& D  C, S" p5 w3 b
                        中医的治疗,不一定是药物,食疗,艾灸,针刺,是很常用的方法,不可一概而论。
6 t- M$ F% M+ c9 N
/ A3 Z5 `+ K/ @. Q# q+ s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9-5-14 16:06:48 | 阅读全部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 b! e2 {: k' f6 L本周四(5月9日20:0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李源中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外科学》。  b9 T# h7 e( [* t2 |
       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中医外科疾病中的“皮肤及性传播疾病”。今晚我们主要学习“皮肤及性传播疾病”的概述部分,主要包括病因病机、辨证、治疗等的方面的内容。  G" z  ?7 N' O" s
8 L, {$ Q4 ~6 v0 u2 y
       敬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9 _7 @% j, K; P7 c! t4 {
& f) {0 M7 N9 f$ L6 v
学生:/ k1 ]' Q' y, S7 T  C+ \
) e) I2 m6 ~' M& v) C. t* n

/ J3 ^: ?1 K  ~! A! \, A' R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R0 w" F& y: E0 {[链接]- k% f+ ]4 U: n3 L0 S

- \; T) W9 y2 Y9 w. G- j杨秀峰,胡耀贞静动气功:
9 ^5 d6 s/ R& e; T5 x% m  X* D5 w[链接]- \) e. B% `- \" p% ?% K* T

2 R9 e, P8 Y( w9 c6 s6 N. i9 R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S( V% I* O" Q5 I% z. I5 N, S
@河北宁晋马京雪13463941644 
' _: ?9 q" f% W  \! n! x+ a' Z3 r# n2 k* Z" |
关键是人们的生命观,健康观,疾病观,都是西医的,而不是中医的。% w" \7 e0 U- h# `
6 @$ R+ t: X* W) C8 M0 A0 C1 L" ?
西医是“构成决定功能”的观念,是“以有为本”,中医是“天地自然生成”的世界观,有无相生,是“以无为本”。- p$ r. s* A/ }8 ^2 ~

2 `3 H* d# D" Q8 O( Z中医与西医不一样,是另外一个学术体系,像鸟的两个翅膀,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 O7 N* A7 Q6 l9 G: Y

4 N3 w- M2 q( u复兴中医,需要
7 C* N# ?. Y4 U  [* s理论自信,疗效自强,7 O# G4 m; \& Z3 D( Z& q- U+ o
传承自觉,体系自立。+ t3 ~1 R( C5 j
缺一不可。* v$ d+ A8 Z. T- d6 D. a
: d. M8 @" d! s; F7 H3 l& ?/ b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2 f3 \& B' {( C@杨秀峰 
% |, m7 Y$ l7 P! `, i) v: P4 U这些议论不得要领,空说,控诉,没多少作用,要想强大起来,需要与时俱进。5 n0 d# `$ ?& L" k5 x0 g$ \  l

- M  K7 E2 w& m. G你也需要接受圈疗原理的培训,绝大多数中医都需要这样做。
) I: n/ d# l; F$ _, H7 _1 c. ]+ {( |/ A- Q/ |& ?4 I
很多人自以为很了解中医外治疗法的“原理”了,一直被《理瀹骈文》的“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所蒙蔽,不知道真正的外治原理,无法揭示中医学外治原理,不利于复兴中医走向世界。  b  i3 X: }8 G) O% U9 @

2 }, Y) B5 `2 g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b, J' B/ m- Q& R" {我带的研究生张相鹏,他的毕业论文经过几年的努力,写得很好,足以与那些博士,院士的学术论文和理论创新相比,一定不在他们之下。但是有些专家也理解不了,就是因为这些专家的思想观念,深受西医“透皮吸收”原理的束缚,不能理解中医药外用的独特性。2 V2 Y+ C3 L% m  @! e7 V. r9 p; U

9 v3 t; Y, ^$ Z3 R. v# z( q& u中医“施之于外,神应于中”的大智慧,需要更衣沐浴,虚心接受,而不是想当然,以为“不过如此”。
( I) Q, j5 [  W) R0 S2 s
, ^+ x) [; {  @# C2 ?0 G中医优秀的本意,本质,落在西医目光之外,也不是有些古人可以说清楚的!
7 Q5 W# X# n7 Y5 k% e曹东义6 w9 U/ j$ {8 U* g* y% `: i
# T9 \" f0 v: j- w1 Z* ?
黄小平上海黄药师:$ E" n! _5 e6 A' ?; I, v' I8 J* A

$ w3 p" z5 h% H  j, n+ G) D+ J/ u1 `. l* f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N4 U  |( F! T2 o9 J( u
我昨天在遵义开会,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深感复兴中医的艰难,不亚于长征,需要更长期的努力和付出,是一个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队”有关的问题。7 p  d! O7 D& g3 u( O. X) F

! ]9 l- g* H: B1 D. _0 A西医中国化,中医世界化,
2 S! j4 F2 _" V, z* [: R这是一个历史过程,很艰难,但是一定要实现,不可阻挡。
0 r& O6 y. p1 o3 A
; a$ H1 a9 @; M9 G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H8 j5 `" r0 D[图片]& S: N* b5 e7 k  b4 V3 p# z1 \
( j6 ~% ^0 `3 N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5 V" D% |0 l/ Z# V7 H[图片]
( n5 e) |. f3 q
; g  o! f( {8 b5 a马京雪:; \+ j  o; B. D, U/ B: r
       施之于外,神应于中。万物禀天地之气而生,四气五味各有不同,气为阳,味为阴,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施之于外,神应于中,以药气之偏来纠正人体阴阳之偏。
: ]/ G, c, L! s3 q7 S1 c        日常做饭炒菜,经过水火烹制后,嗅其气,尝其味,人即感觉舒服,这是我国人民经过几千年观察和实证的结果,是人健康生存的大智慧,这不同于“茹毛饮血”的生吞活剥。& o; i/ s! K; d
      中国人盲目跟风,吃西餐,喝牛奶等等,会造成很多问题和疾病。7 `9 ?& j+ `4 t

3 [* ~6 \, [) H5 Q9 w' t) h杨秀峰,胡耀贞静动气功:
1 P' R, B* ^4 H@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好的,师父
  g( l( n) i; g* G* E, u1 `: Q
. m5 p6 R& {3 c1 l* ~% d7 C雷宝淳云南人郭雨晴同学直走青春~践行中医梦:
. {. Z1 q# z; {恭喜相鹏师兄,他的学医经历很励志
( R7 s4 N. k7 v. I- ?2 j; g
( D) p7 G/ a; T1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2 o+ i9 [" O( y) Z$ ~7 t. C
@河北宁晋马京雪13463941644 3 P% l2 Y5 R7 o. F
很多专家讲养生,就是这样只说营养,就是一个悖论。6 H/ {& W1 m! C' b
因为按照营养学的原理,- Y. k5 I# n: C* t& p. I% A6 I
生的比熟的养分更完全;% ~# l2 L" T: e
冷冻的食物比刚出锅的容易控制质量。9 W; j9 A; C5 @0 p' {% ~* E2 v6 F; l7 g

$ C+ z; S( H- B0 q所以,如果完全尊重营养学这些原理的要求,就需要回到“茹毛饮血”的时代。: {8 F; ~/ h% A
' N8 O+ g% r% c& W% ?
雷宝淳云南人郭雨晴同学直走青春~践行中医梦:# q% _& I2 V! T& k! f4 w; @+ x
西医中国化,中医全球化!7 o, Y# Z' O1 q! a

4 Z/ n8 Z: f3 h' M0 `5 w雷宝淳云南人郭雨晴同学直走青春~践行中医梦:: f' x7 c( x) s2 O0 H/ Y
[链接]4 p4 P- Y7 v9 w; I5 t. K  Y/ ?
; G9 ]1 P4 {* l: ]* V1 \9 E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3 V4 M$ K, V+ I+ E$ j/ W
[链接]& _3 A) ^9 j  N; O  o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5-14 19:58:16 | 阅读全部
             各位群友,各位同道:今晚,2019年5月14日(周二)我们继续有请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温病经典第58讲。
8 k7 R# q) s% u0 n; k& y. c0 m0 G  ~" i% h$ z' F7 o6 c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http://www.yanzhaozhongyi.com/portal.php?mod=list&catid=44 t; f6 ~1 u$ L% M' t4 m% ]# O
            各位朋友,今天学习《温病条辨》的内容:4 ^2 L& E3 \9 O3 Y+ [, j* {
古脱燥论,盖世远年湮,残缺脱简耳。喻氏补论诚是,但不应擅改经文,竟崇己说,而不体之日月运行,寒暑倚伏之理与气也。喻氏学问诚高,特霸气未消,其温病论亦犯此病。学者遇咳嗽之证,兼合脉色,以详察其何因,为湿,为燥,为风,为火,为阴虚,为阳弱,为前候伏气,为现行时令,为外感而发动内伤,为内伤而招引外感,历历分明。或当用温用凉,用补用泻,或寓补于泻,或寓泻于补,择用先师何法何方,妙手空空,毫无成见,因物付物,自无差忒矣。即如此症,以喘咳痰稀,不欲饮水,胸满腹胀,舌白,定其为伏湿痰饮所致。以脉紧无汗,为遇寒而发,故用仲景先师辛温甘酸之小青龙,外发寒而内蠲饮,龙行而火随,故寒可去;龙动而水行,故饮可蠲。以自汗脉数(此因饮邪上冲肺气之数,不可认为火数),为遇风而发,不可再行误汗伤阳,使饮无畏忌,故去汤中之麻黄、细辛发太阳、少阴之表者,倍桂枝以安其表。汗甚则以麻黄根收表疏之汗。夫根有归束之义,麻黄能行太阳之表,即以其根归束太阳之气也。大汗出减干姜者,畏其辛而致汗也。有汗去麻、辛不去干姜者,干姜根而中实,色黄而圆(土象也,土性缓),不比麻黄干而中空,色青而直(木象也,木性急,干姜岂性缓药哉!较之麻黄为缓耳。且干姜得丙火煅炼而成,能守中阳;麻黄则纯行卫阳,故其剽急之性,远甚于干姜也),细辛细而辛窜,走络最急也(且少阴经之报使,误发少阴汗者,必伐血)。
4 \) H. Q+ C  e4 m2 i       小青龙汤方(辛甘复酸法); \7 e3 F3 P" ]; ?* y- f
       麻黄(去节,三钱) 甘草(炙,三钱) 桂枝(去皮,五钱) 芍药(三钱)五味(二钱) 干姜(三钱) 半夏(五钱) 细辛(二钱)" J: Y6 v# O  p. n
       水八碗,先煮麻黄减一碗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碗,去滓,温服一碗。得效,缓后服,不知,再服。
3 ~& o; ^9 {+ g       四十八、喘咳息促,吐稀涎,脉洪数,右大于左,喉哑,是为热饮,麻杏石甘汤主之。
* N6 c! K0 E) U       《金匮》谓: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盖饮属阴邪,非温不化,故饮病当温者,十有八、九,然当清者,亦有一、二。如此证息促,知在上焦;涎稀,知非劳伤之咳,亦非火邪之但咳无痰而喉哑者可比;右大于左,纯然肺病。此乃饮邪隔拒,心气壅遏,肺气不能下达。音出于肺,金实不鸣。故以麻黄中空而达外,杏仁中实而降里,石膏辛淡性寒,质重而气清轻,合麻杏而宣气分之郁热,甘草之甘以缓急,补土以生金也。按此方即大青龙之去桂枝、姜、枣者也。7 f; g. @' z( H& P+ V  Y' g9 `: V
       麻杏石甘汤方(辛凉甘淡法)# p9 W% d1 Y$ @0 n' G' d
       麻黄(去节,三钱) 杏仁(去皮尖碾细,三钱) 石膏(碾,三钱) 甘草(炙,二钱)' V; d) W" m2 ?7 e
       水八杯,先煮麻黄,减二杯,去沫,纳诸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以喉亮为度。2 P! Z* Z2 g7 F  m) P/ e
       四十九、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i3 J$ o- N, A: u+ m
       支饮上壅胸膈,直阻肺气,不令下降,呼息难通,非用急法不可。故以禀金火之气,破癥瘕积聚,通用水道,性急之葶苈,急泻肺中之壅塞;然其性剽悍,药必入胃过脾,恐伤脾胃中和之气,故以守中缓中之大枣,护脾胃而监制之,使不旁伤他脏,一急一缓,一苦一甘,相须成功也。
" [- O4 ?0 t4 Y  }* S: w: P       葶苈大枣泻肺汤(苦辛甘法)# @( {7 I, z6 z( u- I3 B
       苦葶苈(炒香碾细,三钱) 大枣(去核,五枚)8 m, `3 o: @7 I0 T* \& Y; r& E
       水五杯,煮成二杯,分二次服。得效,减其制;不效,再作服,衰其大半而止。( R! R  g; O2 z( u
       五十、饮家反渴,必重用辛,上焦加干姜、桂枝,中焦加枳实、橘皮,下焦加附子、生姜。: P6 I3 }  X8 B3 h* ~
       《金匮》谓干姜、桂枝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今反不渴者,饮也。是以不渴定其为饮,人所易知也。又云:“水在肺,其人渴”,是饮家亦有渴症,人所不知。今人见渴投凉,轻则用花粉、冬、地,重则用石膏、知母,全然不识病情。盖火咳无痰,劳咳胶痰,饮咳稀痰,兼风寒则难出,不兼风寒则易出,深则难出,浅则易出。其在上焦也,郁遏肺气,不能清肃下降,反挟心火上升烁咽,渴欲饮水,愈饮愈渴。饮后水不得行,则愈饮愈咳,愈咳愈渴,明知其为饮而渴也,用辛何妨?《内经》所谓辛能润是也。以干姜峻散肺中寒水之气,而补肺金之体,使肺气得宣,而渴止咳定矣。其在中焦也,水停心下,郁遏心气不得下降,反来上烁咽喉,又格拒肾中真液,不得上潮于喉,故嗌干而渴也。重用枳实急通幽门,使水得下行而脏气各安其位,各司其事,不渴不咳矣。其在下焦也,水郁膀胱,格拒真水不得外滋上潮,且邪水旺一分,真水反亏一分,藏真水者,肾也,肾恶燥,又肾脉入心,由心入肺,从肺系上循喉咙,平人之不渴者,全赖此脉之通调,开窍于舌下玉英、廉泉,今下焦水积而肾脉不得通调,故亦渴也。附子合生姜为真武法,补北方司水之神,使邪水畅流,而真水滋生矣。大抵饮家当恶水,不渴者其病犹轻,渴者其病必重。如温热应渴,渴者犹轻,不渴者甚重,反象也。所谓加者,于应用方中,重加之也。
- z: U: h* |3 }. n       五一、饮家阴吹,脉弦而迟,不得固执《金匮》法,当反用之,橘半桂苓枳姜汤主之。  C# a; s" Y; D, p! [2 g
       《金匮》谓阴吹正喧,猪膏发煎主之。盖以胃中津液不足,大肠津液枯! o# W# Z# s* B0 n( \% n
1 a, q+ U: ^5 B, m4 r4 Y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5-14 21:44:17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晚上(2019年5月14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培红副秘书长为大家讲述《中医基础理论》。3 p; u* Z& E/ p# h3 V: ~
       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五运六气与人体的生理联系,五运六气如何影响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五运六气是如何指导疾病的预防。
0 c6 A. y& w8 a  V- I/ h1 s       敬请关注张培红副秘书长的精彩讲述。http://www.velinks.com/zyjc
2 Q/ H. G9 ^; Z' t% Z7 H  e              祝贺张培红主任讲述《中医基础理论》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五运六气与人体的生理、疾病、预防等方面的问题。: m  {6 L) o* C
     人类长期生活在自然之中,形成了自身的生理节律,春夏阳气升发,秋冬阳气潜藏,顺应自然的变化,调节脏腑机能,保持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会发生变化,这些变化不是不可认识的,而是有一定的规律性。五运六气就是研究气候为什么不按照四季、24节气变化?会发生哪些变化?如何影响人的健康?如何影响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 P) m4 A* x0 q6 d7 \
这就是五运六气理论追求的目标和意义。
. Y& E* ^/ m. F0 g五运六气,不是迷糊阵,也不是外星人愚弄地球人游戏,是古代中医的大智慧。
- u' }) u4 W' I* l2 {
1 E" ~3 r7 c) z8 d  w5 P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5-15 21:49:01 | 阅读全部
                   本周三晚上(2019年5月15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继续由武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邓老热病研究》的第七讲:叶天士建立温病辨证体系。邓老介绍说:“温病学说盛于清代,此时较出名的温病名家是叶天士。陆九芝在论叶天士《临证指南·伤寒门方》时说:‘叶先生《临证指南》卷五,以风寒分门,而寒门所有者六方,并非伤寒大证,即在太阳一经,亦仅言其至小,此书行后,遂不闻以《伤寒论》治病。’由此可见叶氏学说的流行。近人恽铁樵《温病明理篇》,继承陆氏而反对叶派学说,说王孟英、吴鞠通、叶天士之书‘流毒天下已如此’,‘虽有陆九芝之说,而叶派流毒不为减杀’。足见叶派学说盛行于清代乃至现代。
9 o! P6 j( g6 Y4 B4 q                   让我们共同期待武宁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velinks.com/dttrbyj* G( G2 {' m. Y' E& N/ l
        祝贺武宁讲述《邓老热病研究》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关于叶天士建立温病辨证体系的有关研究和论述。
  r& Q+ C; U$ }- h叶天士(1667—1746年),名桂,号香岩,江苏吴县人。叶天士世医出身,三十岁时就闻名大江南北,长于治疗温热病,首倡卫气营血辨证,代表著作为《温热论》(又名《外感温热篇》)、《三时伏气外感篇》、《临证指南医案》。这些著作,大多是他晚年讲述的医学理论与经验,而后由其弟子门人整理而成。. P  M1 H7 x- A2 @8 J1 ~
叶天士在《温热论》中将卫气营血辨证概括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可见,卫气营血辨证是一种描述温热病,由浅入深,由轻而重的辨证规律的,对后人影响很深。他的观点被吴鞠通、王孟英等阐发之后,称为颇为流行的诊治传染病经典著作,受到世人称赞,也受到一些尊仲景学者的激烈反对。% y" A" t; R/ O/ H8 L/ U
邓老评论说:“叶天士著《温热论》、《幼科要略》,及王孟英撰《温热经纬》将叶氏《温热论》辑为《外感温热篇》,收录在《幼科要略》中,自春温至秋燥各篇辑录为《三时伏气外感篇》,徐洄溪认为此卷字字金玉。王孟英谓:‘此书鞠通、虚谷皆忽略而未及之。予谓虽为小儿说法,大人岂有他殊,故于温热论后附载春温夏暑诸条。’----叶氏之说综合了温病各家,并结合了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所以温病学派至叶氏可说是成熟时期,从其立论到处方均已脱胎于张仲景而独树一帜,难怪为经方家所痛恶也。”
+ u( j* D# I* e* h$ y# ~& x6 U邓老评论说:“《伤寒论》中只详记了腹诊与脉诊,而温病派则发展了舌诊。就诊断而言,可以说温病派比之伤寒派前进了一步。叶氏的辨舌较戴北山的《广瘟疫论》详细得多。所以后人谓叶氏‘辨舌之法既精且详,辨齿之法犹为独到。’另外,叶氏很注意疹、斑和白(培)等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可知他非常重视证候的观察。他的验齿之法也是有创造性的。虽然其诊断价值尚待研究,但这种从各方面去细心观察病人征象的精神是很可取的。”' C' X: h; p1 i0 z6 m3 y7 s
温病诊治经验不断丰富,这也是后世医学家对于张仲景《伤寒论》的继承与创新。' s( s7 z0 c. R7 w) m
邓老介绍说:“叶氏《幼科要略》所讲的春温、暑、泄泻、疟、痢、秋燥,都是季节中常见的疾病。所以从此书看来,他是着重临床经验,而不拘泥于经典的,但因其本人熟通经典,故常借经典进行引证,叶氏真不愧为清代的一位大医家。”; h/ l, t# ]2 [% t# X

( l8 q9 M. w: X7 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5-16 20:53:33 | 阅读全部
       本周四(5月16日20:0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李源中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外科学》。
* X: k7 [9 ]1 }# B; r, L" ~! x       今天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中医外科疾病中的“热疮、蛇串疮、疣、黄水疮”这四个具体疾病。今晚我们主要学习这四个疾病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外治疗法等的方面的内容。
$ U! X( S1 m, g$ k6 E; h4 Q: P8 s- j) P: ]' C
       敬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http://www.velinks.com/zywkx% `* m  Y* B7 Z- E8 V# e. _
     祝贺李源中医师讲述《中医外科学》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热疮、蛇串疮、疣、黄水疮”的有关内容。% b9 [; p( o. o/ G4 l/ ~! {
这几个外科病,形状相似,病机不同,治疗也有区别,。但是也有共同的规律。
: e4 w2 d. N/ d8 P《素问》说:“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t  L' X# N1 j4 a) A! K! ?, @
初之气,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身热、头痛、呕吐、肌腠疮疡。1 i* `" X1 n. J- F7 X) }
二之气,火反郁,白埃四起,云趋雨府,风不胜湿,雨乃零,民乃康。其病热郁于上,咳逆呕吐,疮发于中,胸嗌不利,头痛身热,昏愦脓疮。2 Q% I- I' q3 ^( Y& z
三之气,天政布,寒气行,雨乃降,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不治者死。6 W9 p! R! I, g6 {) t2 J
四之气,寒雨降,病暴仆、振栗谵妄,少气嗌干,引饮,及为心痛,痈肿疮疡,疟寒之疾,骨痿血便。
0 I5 W' r! L( l/ K2 H7 l9 A=============
' ^7 E, O' R: R3 c* Q: q( [" e凡此少阳司天之政,气化运行先天。天气正,地气扰,风乃暴举,木偃沙飞,炎火乃流,阴行阳化,雨乃时应,火木同德,上应荧惑岁星。其谷丹苍,其政严,其令扰。故风热参布,云物沸腾。太阴横流,寒乃时至,凉雨并起。民病寒中,外发疮疡,内为泄满,故经人遇之,和而不争。往复之作,民病寒热,疟泄、聋瞑、呕吐、上怫、肿色变。
8 p/ A/ u. [# F============6 I2 ]- \7 U5 n$ v- p1 W
厥阴所至为里急,少阴所至为疡眕身热,太阴所至为积饮否隔,少阳所至为嚏呕为疮疡,阳明所至为浮虚,太阳所至为屈伸不利,病之常也。
* Q5 C/ J/ C7 Z- p7 k' v& Y! z  s============* j' z, [9 H/ U6 V% T
 帝曰:善。论言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余欲不远寒不远热奈何?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发表而不远热,攻里不远寒。帝曰:不发不攻,而犯寒犯热何如?岐伯曰:寒热内贼,其病益甚。
  o- ~3 \8 y% L: O9 ~" f  V& }3 a) L/ m+ h+ x
1 E" [3 }5 a0 D3 m8 x8 S- E
帝曰:愿闻无病者何如?岐伯曰:无者生之,有者甚之。帝曰:生者何如?岐伯曰:不远热则热至,不远寒则寒至,寒至则坚否,腹满、痛急、下利之病生矣。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瞀郁、注下、瘈、肿胀、呕、鼽衄、头痛、骨节变、肉痛、血溢、血泄、淋閟之病作矣。% Y' r- D% }% Y9 L  b) Y

- W4 D, i4 h5 e! S6 L3 c  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时必顺之,犯者治以胜也。& _& V5 ~  C0 {$ n

) @" b7 N' s- M  w5 C7 h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