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师徒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每日一讲”散记,几百个与中医命运攸关的专题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8-6 21:33:25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晚上(2019年8月6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培红主任为大家讲述《瘟疫论译注》的第十七讲。
& p* S: s7 K4 C2 w3 {6 f        她与大家一起交流吴又可关于瘟疫过程之中,辨证论治的一些独特认识。主要讲述《瘟疫论》的 “论气所伤不同”、“蛔厥”、“呃逆”、“似表非表似里非里”这几则医论部分内容。" ^' \% o6 x2 @9 c8 e) L5 V" o0 }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的精彩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wyl
8 d/ M, B+ ^+ g- z5 N5 h/ _论气所伤不同
【原文】
所谓杂气者,虽曰天地之气,实由方土之气也。盖其气从地而起,有是气则有是病,譬如所言天地生万物,然亦由方土之产也。彼植物藉雨而滋生〔1〕,动物藉饮食而颐养〔2〕,必先有是气,然后有是物。推而广之,有无限之气,因有无限之物也。但二五之精〔3〕,未免生克制化,是以万物各有宜忌。宜者益而忌者损,损者制也,故万物各有所制,如猫制鼠,如鼠制象之类〔4〕。既知以物制物,即知以气制物矣。以气制物者,蟹得雾则死,枣得雾则枯之类,此有形之气,动植之物,皆为所制也。至于无形之气,偏中于动物者〔5〕,如牛瘟、羊瘟、鸡瘟、鸭瘟,岂但人疫而已哉!然牛病而羊不病,鸡病而鸭不病,人病而禽兽不病〔6〕,究其所伤不同,因其气各异也。知其气各异,故谓之杂气。夫物者气之化也〔7〕,气者物之变也〔8〕。气即是物,物即是气。知气可以制物,则知物之可以制气矣。夫物之可以制气者,药物也。如蜓蚰解蜈蚣之毒,猫肉治鼠瘘之溃〔9〕,此受物气之为病,是以物之气制物之气,犹或可测。至于受无形杂气为病,莫知何物之能制矣。惟其不知何物之能制,故勉用汗吐下三法以决之〔10〕。嗟呼!即三法且不能尽善,况乃知物乎?能知以物制气,一病只有一药〔11〕,药到病已,不烦君臣佐使〔12〕,品味加减之劳矣。
【注释】
1彼植物藉雨而滋生:那种植物靠着雨露的滋润而生长。藉:坐垫、借。
2动物藉饮食而颐养:动物依靠饮食而得到滋养。颐养:保养。
3二五之精:阴阳与五行派生出的精华。《易·系词》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二,就是两仪,也就是阴与阳。《老子》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五,就是五行,是古人关于世界物质起源的另一学说。《尚书·洪范》之中就认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是世界的本原。《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云:“天生五材,民并用之,缺一不可。“
4如鼠制象之类:就象老鼠制住大象之类的事情。传说老鼠钻到大象的耳朵里,制服了大象。
5偏中于动物者:正好只伤害某一种动物。中:正好,受到。
6人病而禽兽不病:人患的温疫病,飞禽走兽不发病。现代科学证明,许多致病性的微生物,是有种属差异的,属于人病而禽兽不病。也有属于人畜或者人禽共患病的致病微生物。
7物者气之化也:物质是由精气变化而产生的,古人称之为有生于无,无生于有,“有无相生”。
8气者物之变也:气是由物变化之后产生的。
9猫肉治鼠瘘之溃:猫的肉可以治愈老鼠疮破溃疮口。老鼠疮,多指淋巴结核,破溃之后久不收口,很难痊愈。
10故勉用汗吐下三法以决之:所以勉强使用汗法、吐法、泻下法,用来驱逐病邪。决:河堤被水冲出缺口。决之,使病邪排除体外。
11一病只有一药:一种温疫病只使用一种药物治疗,也就是专病专药,特效药。
12不烦君臣佐使:不用烦琐地使用由君药、臣药、佐药、使药组成的复杂处方。君药是针对主要病证的药物,臣药是辅助君药的药物,佐药佐制处方中药物的毒副作用,使药为引导药物直达病所的药物。《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译文】
我所说的杂气,虽然说是天地之间的气体,其实主要是由当地的土地产生的气体。大约说来,温疫邪气从土地之中升起来,有这种邪气就会有温疫病,就象所说的天与地能够产生万物一样,也是由当地的具体土地产生出来,那些植物靠着雨露的滋润而生长,动物则依靠饮食而得到营养,一定要先有了这种气体,然后才有这种物体。由此可以推想,有无限多的气体,再由这些气体产生无限多的物质。只是由阴阳二气和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的精华组成的世界,不可避免地互相之间产生一定的影响,比如相生相克,也就是相互制约、相互化生。因此说世间万物,都有适合自己和不适合自己生存的因素。适合的因素就是有益的东西,不适合的因素就是有损害的东西,损害的因素就是制约的因素。所以说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克星。比如猫制约老鼠,老鼠却能制约大象,这一类的现象很多。既然知道了可以用一种物质,制约另一种物质,就能够理解用气体制约物质的道理。用气体制约物体的的例子,比如蟹见到雾气就会死,大枣见到雾气就会枯萎等现象,雾气是可以看见的有形的气体,动物与植物都受雾气的制约。至于所说的无形可见的气体,能够只侵犯一种动物,比如只伤牛的牛瘟,只伤害羊的羊瘟,只伤害鸡的鸡瘟,只伤害鸭的鸭瘟。岂只是人类的温疫,有这种偏中现象!然而有的时候,牛生了温疫病,同样吃草的羊却不发病;鸡有瘟病的时候,鸭子却不生病;人类流行瘟病的时候,家中的飞禽走兽却不患病。仔细研究他们所受的伤害是不相同的,因此也就知道了他们所受的邪气,是各不相同的病因物质。知道了温疫邪气各有不同的特点,所以称其为不同的杂气致病。物质是由精气变化而产生的,气是由物变化之后产生的。因为气根源于物,所以可以说气就是物;物能产生气,所以也可以说物就是气。知道了气可以制约物体,就可以知道物体可以制约气了。所谓的物可以制约气,指的就是药物制约邪气。比如蜒蚰这种物质,可以解除蜈蚣的毒气伤害;猫的肌肉这种物质,可以治疗被称为老鼠疮的毒气造成的溃疡。这些都是由于受到了物体的毒气产生的疾病,进一步使用另一种物质的气,去制约致病的毒气,这些都是容易观测到的。至于人体受到无形的邪气引发疾病,却不知道什么物质能制约这种邪气。也只是因为还不知道什么药物能够制约邪气,所以才勉强使用发汗、涌吐、泻下的治疗方法,用这三种方法来驱除病邪。遗憾得很!即便是这三种治疗方法,也不能都是十分恰当、有效的,更何况对于治疗物质的了解如何才是很深入的呢?假如能够知道了什么物质可以制约住病邪之气,一种疾病只能有一种药物可以治愈,药一用上疾病就痊愈了,不用再烦琐地使用由君药、臣药、佐药、使药组成的复方药物了,也不用操心费力地加减方剂的药味了。
【评介】
吴又可认为,病原的疫气是物质的,这种疫气尽管“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不符合中医药性学说中的四气五味,难于纳入传统的中医体系之中,但是吴又可所说的杂气或者疫气,并不是不可琢磨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物质。所以仍然可以用药物“制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吴又可的达原饮、余师愚的清瘟败毒饮、扬栗山的升降散,都是力图使用一种独特的有效方药,专病专方治疗外感温疫热病,希望能够直达病所,特异性地驱除、对抗病邪,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后人开辟了道路。
清初著名医学家喻嘉言受吴又可的学术影响,提出了温疫病三焦证候的治疗原则,他说:“(温疫)治法,未病前,预饮芳香正气药,则邪不能入,此为上也;邪既入,急以逐秽为第一义。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沤,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营卫既通,乘势追拔,勿使潜滋。详订诸方,载《春温方》后。”喻嘉言在这里提出了未病先防的具体措施,符合《素问》“治未病”的思想,也是唐代之前饮“屠苏酒”避瘟措施的延续,更是“预防为主”的先声。他提出的三焦温疫,在治疗时都要“兼以解毒”的主张,为后世温病学在治疗法则上重视清热解毒,开了先河,也是外感热病三焦辨证的先驱。
孔毓礼曰:“既曰杂气,则不一其气矣。物可以制一时之气,未必可制时时之气,况气同而受此气者不同,又乌能治人人之病哉!”
龚绍林曰:“支干运气,乃天地循环之常气,不得谓为杂气。杂气者,乃天地不正之毒气也,故人触之即病。汗、吐、下三法,乃治伤寒之法也。治疫大法,始宜疏邪清火,即或宜吐、宜下,从未宜汗者。盖疫证汗解在后,其病将愈,自然汗出,不可用药以表其汗也。如执用三法,以治杂气,宜乎不能尽善矣。”
孔龚二氏的观点皆有临床依据,足资参考。 
蛔厥
【原文】
疫邪传里,胃热如沸〔1〕,蛔动不安,下既不通,必反于上,蛔因呕出,此常事也。但治其胃,蛔厥自愈〔2〕,每见医家,妄引经论,以为脏寒,蛔上入膈,其人当吐蛔,又云胃中冷必吐蛔之句,便用乌梅圆,或理中安蛔汤。方中乃细辛、附子、干姜、桂枝、川椒,皆辛热之品,投之如火上添油。殊不知疫证,表里上下皆热,始终从无寒证者,不思现前事理,徒记纸上文辞,以为依经傍注〔3〕,坦然用之无疑,因此误人甚众。
【注释】
1胃热如沸:胃中的热气就象沸腾的热水一样热。
2蛔厥自愈:因为蛔虫造成的厥逆证候叫做“蛔厥”。张仲景《伤寒论》338条云:“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3依经傍注:依据经文,依赖注释。
【译文】
温疫邪气传变到里,胃中的热气如同沸腾的热水一样,肠胃之中的蛔虫躁动不安,蛔虫闭阻肠道之后,向下的道路既然不能畅通,必然会向上逆返,肠中的蛔虫因此而被呕吐出来,这是经常可以见到的事情。只要治疗病人的胃热,因蛔虫造成的四肢厥逆将自行痊愈。我经常见到一些医生,乱引张仲景的经典论述,认为属于“内脏虚寒,蛔虫因为虚寒而向上到膈的部位,病人因此而吐蛔虫。”还引用《伤寒论》的“病人胃中寒冷,一定会呕吐蛔虫”的句子,就使用乌梅丸、或者使用理中安蛔汤进行治疗。这类方剂之中都使用细辛、附子、干姜、桂枝、川椒之类的药物,都是药性很热的药物,使用这类药物就象在火焰上浇油一样,使热势更高。一点也不知道温疫证,属于表里上下都热的证候,从始致终都没有寒的证候。这些医生不思考目前证候的机理,只是惦记着书上的说法,认为依靠经典、依赖注释就不会有错误,所以就公然应用一点疑惑也没有,由此造成的误治很多。
【评介】
孔毓礼曰:“读书少阅历者,每有此病,但疫亦有过服寒凉而吐蛔者,不可不察也。”
龚绍林曰:“胃家热甚,蛔动不安,从上呕吐,事理之常,无足怪者。遇其证候,其脉右关数甚,按之有力,其舌苔黄而燥,用承气汤以逐其胃热。不必用安蛔药,而蛔自安矣。无如古来方书,多以为脏寒胃冷使然,未闻有胃热吐蛔之说,故用热药以安蛔,不知蛔因寒冷而吐者,其脉必迟,其舌无苔,其人喜热饮而恶凉水,此不在疫症之条者。疫本热病,始终本无寒证,初起虽有畏寒者,乃是外假寒,而内有真热也。治疫者其知之乎?” 
呃逆
【原文】
胃气逆,则为呃逆〔1〕。吴中称为冷呃,以冷为名,遂指为胃寒,不知寒热皆令呃逆。且不以本证相参〔2〕,专执俗语为寒,遂投丁、茱、姜、桂,误人不少。吾愿执辞害义者〔3〕,临证猛省。
治法各从其本证而消息之。如见白虎证,则投白虎。见承气证,则投承气。膈间痰闭〔4〕,则宜导痰。如果胃寒,丁香柿蒂散宜之,然不若四逆汤,功效殊捷。要之,但治本证,呃自止,其他可以类推矣。
【注释】
1呃逆:是气逆上冲,喉间呃呃做声,连续不断的症状。
2本证:基本病变所表现的证候。
3执辞害义:拘泥于文辞的表面意义,却损害了事情的本质。
4膈间痰闭:胸膈之间被痰浊阻滞、气机不畅。
【译文】
胃的气机向上逆行,就会变为呃逆的病证。江苏一带称呃逆为冷呃,把冷作为病名的一部分,于是就认为本病属于胃部寒冷,却不了解寒邪与热邪都可以让人患呃逆病。并且也不将本病的基本病理与证候互相参考,专门拘泥于俗称的“冷呃”,定为寒性,于是就使用丁香、吴茱萸、干姜、肉桂进行治疗,误治的人不在少数。我希望那些专门拘泥于文辞名称,而不管病人具体证候的人,在临床治疗的时候要赶快醒悟过来。
具体的治疗方法,要分别按照病人的基本证候,而进行相应的加减。比如见到白虎汤的证候,就使用白虎汤治疗;见到承气汤的证候,就使用承气汤治疗;如果病人胸膈之间被痰浊阻滞、气机不畅,就应当使用导痰汤进行治疗;如果病人属于胃部虚寒,可以使用丁香四蒂散治疗;当然丁香四蒂散不如四逆汤更温热,散寒获效更快。总之,只要治疗病人的基本证候,呃逆自然就会停止,其它的病证的治疗方法也可以类比推理出来。
【评介】
龚绍林曰:“呃逆有寒有热,固也。务审脉症,分别治之。如系寒逆,其脉必迟而紧,其人必恶寒而喜热饮。若属热逆,其脉必数而有力,其人必恶热而喜冷饮。各随脉证施治,自然药到病除。至于感疫发呃,则有热而无寒,不可用香燥,以致误人。但有气随火逆而发呃者,于清剂中,宜加顺气药味,治呃逆者知之。”
似表非表似里非里
【原文】
时疫初起,邪气盘踞于中,表里阻膈〔1〕,里气滞而为闷,表气滞为头疼身痛,因见头身痛,往往误认为伤寒表证,因用麻黄、桂枝、香苏、葛根、败毒、九味羌活之类,此皆发散之剂,强求其汗,妄耗津液,经气先虚,邪气不损,依然发热也。更有邪气传里,表气不能通于内,必壅于外,每至午后潮热,热甚则头胀痛,热退则已。此岂表实者耶?以上似表,误为表证,妄投升散之剂,原邪愈实,火气上升,头疼转甚,须下之,里气一通,经气降而头疼立止。若果感冒头疼,无时不痛,为可辨也。且有别证相参,不可一途而取。若汗若下后,脉静身凉,浑身支节反加痛甚,一如被杖,一如坠伤,少动则痛苦号呼,此经气虚,荣卫行涩也。三四日内,经气渐回,其痛渐止,虽不药必自愈。设妄引经论,以为风湿相搏,一身尽痛,不可转侧〔2〕,遂投疏风胜湿之剂,身痛反剧,以此误人甚众。
伤寒传胃,即便潮热谵语,下之无辞〔3〕。今时疫初起,便作潮热,热甚亦能谵语,误认为里证,妄投承气,是为诛伐无辜。不知伏邪附近于胃,邪未入腑,亦能潮热。午后热甚,亦能谵语,不待胃实而后能也。假令常疟热甚,亦作谵语。瘅疟不恶寒,但作潮热,此岂胃实者耶?以上似里,误投承气,里气先虚,及邪陷胃,转见胸腹胀满,烦渴益甚,病家见势危笃,以致更医,医见下药病甚,乃指大黄为砒毒,或投泻心,或投柴胡、枳、桔,留邪在胃,变证日增,神脱气尽而死。向则不应下而反下之,今则应下而反失下,盖因表里不明,用药前后失序之误〔4〕。
【注释】
1表里阻膈:体表与内里互相阻隔,气机不通。
2不可转侧:病人不能随意转身、侧身翻身。
3下之无辞:泻下治疗没有争议的言辞。
4用药前后失序之误:使用泻下的药物的时机,发生了过早过晚的时序错误。
【译文】
时行温疫病的发病早期,邪气结聚在体内,使体表与内里互相阻隔,气机不通,在里的气机淤滞,就会出现胸闷;在表的气机淤滞,就会出现头部疼痛、身体疼痛。由于出现头痛与身体疼痛,经常被人当作伤寒病的表证,于是就用麻黄汤、桂枝汤、香苏饮、葛根汤、败毒散、九味羌活汤之类的药物进行治疗,这些都是发散解表的方剂,强力追求发汗解表,过度地耗散病人的津液,人体经脉的经气首先虚损,外邪之气却不损耗,仍然还会发热。
还有的邪气向里传变,在表的气机不能向里通行,必然会在外壅滞,因此每到午后就会出现发热,象涨潮一样准确,热重的时候就会头部发胀疼痛,热势消退之后,胀痛也随之消失。难道这属于表实证吗?以上的证候好象是表证的证候,如果错误地当成表证进行治疗,错误地使用发散解表的方剂,使原先的邪气更加盛大,火热之气上升,头部的疼痛也会更加严重,必须使用泻下治疗,在里的气机一旦通畅,经络的气机下行,头痛就会立即停止。假如是真的感冒引起的头痛,往往持续疼痛不会停止,这是可以鉴别的。并且还有其他的伴随证候,不能只看到头痛一个症状,就认为是感冒。
假如病人经过发汗、或者泻下的治疗,脉搏由数转为安静,身体由发热转为凉爽,全身的肢体关节却反而疼痛加重了,就象被人痛打过,或象从高处坠落一般,稍微一动就会引发出痛苦的呻吟、叫喊,这是因为经脉之中的气虚,营气与卫气的运行涩滞难行形成的证候。此后的三四天之内,经脉之中的气机逐渐恢复,病人的疼痛也将逐渐停止,即使不使用药物,也必定会自行痊愈的。假如乱引圣人的经典,认为是风气与湿气互相搏结,全身都会疼痛,不能转身翻身,因此使用祛风除湿的方剂,病人的身痛就会因此加剧,由此错误认识耽误的病人不在少数。
伤寒病邪气传变到胃部,就会出现定时下午发热,神昏谵语,使用泻下治疗不会出现争议的言辞。现在属于温疫病的初期阶段,就产生了定时的潮热,热的程度严重的时候也可以产生谵语,如果错误地认为属于里热证,乱用承气汤进行治疗,这就是攻伐那些没有病的脏腑,属于误治。他们不了解疫邪伏藏在接近于胃的部位,还没有进入胃腑之中,也能产生潮热;下午热势高了之后,也可以出现谵语,不必等待胃部有了实质性的邪气,才产生潮热谵语。假如常见的疟疾,热势很高,也可以产生谵语;瘅疟病不恶寒,只有定时发潮热,这难道属于胃部有实邪吗?以上的证候,好象属于里证,如果错误地使用了承气汤,在里的气机首先虚损了,等到温疫邪气陷入胃部,就会见到胸腹部位的胀满,心烦口渴更加严重,病家发现病情转变的更加严重,因此而换请别的医生治疗,新来的医生见到此前用泻下药物使病情加重的情况,就说大黄象砒霜一样有大毒,然后,或者使用泻心汤,或者使用柴胡、枳实、桔梗等药物进行治疗,使邪气停留在胃部,各种变化难测的证候一天一天地增多,病人精神衰竭气血耗尽,最终死亡。前边治疗时不应当使用泻下的方法,却反而用了下法,现在应当使用泻下的治疗方法,却不知道采用,这都是因为对于温疫的表证与里证认识不清,用药治疗的程序前后混乱造成的结果。
【评介】
《素问·热论》虽然以六经论述热病,但是并没有表里的概念。仲景《伤寒论》非常注重对伤寒的表里证的划分,表里是仲景伤寒学说中的基本概念,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吴又可所说的“邪伏膜原”,虽然位于“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这种必须以表里来定位的学说,“半表半里”无论如何会让人看出仲景的影子。既然温疫也有表证和里证,那么它的治疗就与伤寒也会有某些相同之处,尤其是伤寒的阳明证作为里证的代表,其清下二法就会被借用于温疫病的治疗,事实上吴又可对仲景三承气汤,运用得最为纯熟。
孔毓礼曰:“强求其汗则不可,初起随经解散,亦自无妨,不必执用达原饮。果然里实,而表外壅,乃可攻之。设无里证,而妄攻里,以为发表,亦误矣。若他病危笃,身痛如被杖者,多死。难言不药亦愈。”
龚绍林曰:“伤寒从表入里,初起之时,其脉浮迟,邪在皮肤之表,从未有初起即结胸者。疫疾由内传外,脉多沉数,邪在膜原,虽有表症,胸先结闷,故曰似表非表也。以此症误认伤寒,漫用麻黄表剂,皆因不知脉症。温疫一症,仆实经验多矣。午前重,午后轻,胸不紧者,人参败毒散加连翘、薄荷。午前轻,午后重,胸中紧,止见头腰背项作疼,或恶风发热者, 九味羌活汤皆效。至于下午发热,夜半方退,胸紧夜闷者,感疫之人,多是如此,惟达原饮乃能清疏其邪,此实千古治疫之妙方也。孔氏乃谓不必执用此方,试问宜用何方以治之乎?胡为不指点出来,以为后人法守。仆按孔氏之言,多是任意妄言,其于温疫证候,实少阅历,学者勿为所愚,庶不至有毫厘千里之别。谵语本是里症,多有感疫初起,潮热口渴,亦作谵语者,止用达原饮加葛根治之,即止。疫邪内溃,传于阳明,传尚未入腑耳,故不可下,所谓似里非里者也。”
  @  Z8 {$ I/ U& `( i8 s
“尽信书不如无书”,龚绍林认为孔毓礼所言多有错误,虽有一定根据,但也不尽然。学术的发展总是逐渐前进的,总是新学说淘汰旧学说,人们的认识才能逐步深入,孔毓礼之言或有不当,但多数观点足资参考,“任意妄言”有失偏颇。
      祝贺张培红主任讲述《瘟疫论译注》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吴又可论瘟疫过程之中 的“气所伤不同”、“蛔厥”、“呃逆”、“似表非表似里非里”的有关内容。
     吴又可认为,病原的疫气是物质的,这种疫气尽管“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不符合中医药性学说中的四气五味,难于纳入传统的中医体系之中,但是吴又可所说的杂气或者疫气,并不是不可琢磨的东西,而是实实在在的物质。所以仍然可以用药物“制气”,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吴又可的达原饮、余师愚的清瘟败毒饮、扬栗山的升降散,都是力图使用一种独特的有效方药,专病专方治疗外感温疫热病,希望能够直达病所,特异性地驱除、对抗病邪,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为后人开辟了道路。
清初著名医学家喻嘉言受吴又可的学术影响,提出了温疫病三焦证候的治疗原则,他说:“(温疫)治法,未病前,预饮芳香正气药,则邪不能入,此为上也;邪既入,急以逐秽为第一义。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如沤,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营卫既通,乘势追拔,勿使潜滋。详订诸方,载《春温方》后。”喻嘉言在这里提出了未病先防的具体措施,符合《素问》“治未病”的思想,也是唐代之前饮“屠苏酒”避瘟措施的延续,更是“预防为主”的先声。他提出的三焦温疫,在治疗时都要“兼以解毒”的主张,为后世温病学在治疗法则上重视清热解毒,开了先河,也是外感热病三焦辨证的先驱。
孔毓礼曰:“既曰杂气,则不一其气矣。物可以制一时之气,未必可制时时之气,况气同而受此气者不同,又乌能治人人之病哉!”
龚绍林曰:“支干运气,乃天地循环之常气,不得谓为杂气。杂气者,乃天地不正之毒气也,故人触之即病。汗、吐、下三法,乃治伤寒之法也。治疫大法,始宜疏邪清火,即或宜吐、宜下,从未宜汗者。盖疫证汗解在后,其病将愈,自然汗出,不可用药以表其汗也。如执用三法,以治杂气,宜乎不能尽善矣。”
孔龚二氏的观点皆有临床依据,足资参考。
   所谓蛔厥,孔毓礼曰:“读书少阅历者,每有此病,但疫亦有过服寒凉而吐蛔者,不可不察也。”
龚绍林曰:“胃家热甚,蛔动不安,从上呕吐,事理之常,无足怪者。遇其证候,其脉右关数甚,按之有力,其舌苔黄而燥,用承气汤以逐其胃热。不必用安蛔药,而蛔自安矣。无如古来方书,多以为脏寒胃冷使然,未闻有胃热吐蛔之说,故用热药以安蛔,不知蛔因寒冷而吐者,其脉必迟,其舌无苔,其人喜热饮而恶凉水,此不在疫症之条者。疫本热病,始终本无寒证,初起虽有畏寒者,乃是外假寒,而内有真热也。治疫者其知之乎?” 
       呃逆,龚绍林曰:“呃逆有寒有热,固也。务审脉症,分别治之。如系寒逆,其脉必迟而紧,其人必恶寒而喜热饮。若属热逆,其脉必数而有力,其人必恶热而喜冷饮。各随脉证施治,自然药到病除。至于感疫发呃,则有热而无寒,不可用香燥,以致误人。但有气随火逆而发呃者,于清剂中,宜加顺气药味,治呃逆者知之。”
       《素问·热论》虽然以六经论述热病,但是并没有表里的概念。仲景《伤寒论》非常注重对伤寒的表里证的划分,表里是仲景伤寒学说中的基本概念,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吴又可所说的“邪伏膜原”,虽然位于“内不在脏腑,外不在经络,舍于伏脊之内,去表不远,附近于胃,乃表里之分界,是为半表半里,即《针经》所谓横连膜原是也”。这种必须以表里来定位的学说,“半表半里”无论如何会让人看出仲景的影子。既然温疫也有表证和里证,那么它的治疗就与伤寒也会有某些相同之处,尤其是伤寒的阳明证作为里证的代表,其清下二法就会被借用于温疫病的治疗,事实上吴又可对仲景三承气汤,运用得最为纯熟。
孔毓礼曰:“强求其汗则不可,初起随经解散,亦自无妨,不必执用达原饮。果然里实,而表外壅,乃可攻之。设无里证,而妄攻里,以为发表,亦误矣。若他病危笃,身痛如被杖者,多死。难言不药亦愈。”
龚绍林曰:“伤寒从表入里,初起之时,其脉浮迟,邪在皮肤之表,从未有初起即结胸者。疫疾由内传外,脉多沉数,邪在膜原,虽有表症,胸先结闷,故曰似表非表也。以此症误认伤寒,漫用麻黄表剂,皆因不知脉症。温疫一症,仆实经验多矣。午前重,午后轻,胸不紧者,人参败毒散加连翘、薄荷。午前轻,午后重,胸中紧,止见头腰背项作疼,或恶风发热者, 九味羌活汤皆效。至于下午发热,夜半方退,胸紧夜闷者,感疫之人,多是如此,惟达原饮乃能清疏其邪,此实千古治疫之妙方也。孔氏乃谓不必执用此方,试问宜用何方以治之乎?胡为不指点出来,以为后人法守。仆按孔氏之言,多是任意妄言,其于温疫证候,实少阅历,学者勿为所愚,庶不至有毫厘千里之别。谵语本是里症,多有感疫初起,潮热口渴,亦作谵语者,止用达原饮加葛根治之,即止。疫邪内溃,传于阳明,传尚未入腑耳,故不可下,所谓似里非里者也。”
2 T  [# H: K) ~/ ^
“尽信书不如无书”,龚绍林认为孔毓礼所言多有错误,虽有一定根据,但也不尽然。学术的发展总是逐渐前进的,总是新学说淘汰旧学说,人们的认识才能逐步深入。

/ f5 ~. L  _6 ]9 |2 ]; W, d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8-7 21:45:30 | 阅读全部
本周三晚上(2019年8月7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继续来学习曹老师的著作《邓老热病研究》第十二讲:王叔和对《伤寒论》的整理。( o5 [2 w5 [8 @6 L( l- V
邓铁涛先生说:“仲景之学学有渊源《伤寒杂病论》之著述,是以经方派著作《平脉辨证》作为蓝本,运用医经家的理论进行研讨并结合仲景师传极其本人经验对宝贵的经方进行整理,使之有论有方故书名《伤寒杂病论》,突出一个论字,把理法方药贯穿起来形成辨证论治的体系,为我国临床医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仲景之功甚伟!”因为张仲景《伤寒论》成就非常突出,远在晋唐时期就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一再加以传抄、整理、补充,使张仲景开创的伤寒病辨证论治得到了传承。与张仲景前后同时代的王叔和再加编次,与王叔和同时代的皇普谧评价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事施用”。仲景、叔和、皇普氏三人前后生活于130年之间,叔和身为太医令,其所见之《伤寒论》虽有错简,应当不至于太乱,何况汉代已有帛书以叔和治学态度之严谨,相信不会把自己的东西强加于仲景。如果叔和编次不忠于原书,则博学之皇普谧不会给与“甚精”之评价。后世怕有亵渎医圣之名声,把凡是不和己意或者不能领会之文字都加罪于王叔和,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王叔和的这次整理成就是巨大的,王叔和作为一个太医令,他在《脉经·自序》之中说出了自己对于张仲景的评价,也说出了他对伤寒传染病严重危害的认识,他说:“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http://www.ynjkcy.com/dttrbyj4 a5 |$ \* f+ X
    祝贺刘敬章讲述《邓老热病研究》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走近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学习邓老关于王叔和整理《伤寒论》的有关论述。9 x6 Z+ t% y# a/ G4 W5 P/ G3 }; a
邓铁涛先生说:“仲景之学,学有渊源。《伤寒杂病论》之著述,是以经方派著作《平脉辨证》作为蓝本,运用医经家的理论,进行研讨,并结合仲景师传及其本人之经验,对宝贵的‘经方’进行整理,使之有论有方,故书名《伤寒杂病论》,突出一个‘论’字,把理法方药贯穿起来,形成辨证论治的体系,为我国临床医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仲景之功甚伟!”
5 w" [$ J  O; b1 D" S2 y; d3 k4 e因为张仲景《伤寒论》成就非常突出,远在晋唐时期就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一再加以传抄、整理、补充,使张仲景开创的伤寒病辨证论治,得到了传承。( h' t) {' n' L, W9 O. ?
邓老介绍说:“《伤寒论》经过了与仲景(约生于公元150~219年)前后同时的王叔和(约生于公元201~280年)再加编次。与王叔和同时代的皇甫谧(公元215~282年)评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事施用’。皇甫氏这两句话很值得我们推敲。‘选论’二字,指仲景选前人之论,亦可理解为叔和编次仲景之选论时再加选论,故曰‘甚精’。为什么‘甚精’?因能切实合用(指事施用)。仲景、叔和、皇甫氏三人前后生活于130年之间。叔和身为太医令,其所见之《伤寒论》虽有错简,当不至于太乱,何况汉时已有帛书,以叔和治学态度之严谨,相信不会把自己的东西强加于仲景,如果叔和编次不忠于原书,则博学之皇甫氏不会给予‘甚精’之评价。后世怕有亵渎医圣之名声把凡不合己意或不能领会之文字,都加罪于王叔和,这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
! K' a' S0 X3 B1 s! e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撰写于魏晋之际,他在《甲乙经序言》之中,记载了张仲景治疗王仲宣的事迹,又说:“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的著作。关于王叔和编辑的结果,不同的版本文字稍有差异,有的写作“选论”,也有的写作“遗论”。如果是“选论”,那就说明王叔和“节选”了张仲景的著作,而不是全部采纳,这一点可以从《脉经》之中看出来。王叔和在《脉经》之中,用第七卷节选了《伤寒杂病论》的内容,也就是以可不可发汗、可不可吐、可不可下等,节选《伤寒论》的内容,而《金匮要略》的内科杂病,则于第把、第九卷加以节选。主要是选其理论阐述,而不取方药组成。这样的理论“节选”可以说“甚精“,但是因为没有方药,似乎不能说“指事施用”。
$ A3 B0 u( W( C4 Q那么,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必须有理论,有方药,才可以被称为“指事施用”,这就应该是整理张仲景留下来的著作,而不是“节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张仲景留下来的著作“遗论”,应该有两种情况,一个可能是“未定稿”的著作,也就是张仲景生前未能完成《伤寒杂病论》的写作,最后由王叔和完成了。一个就是张仲景完成之后,很快就散佚了,经过王叔和的“再整理”,所以叫“遗论”。 根据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自序》来看,张仲景未完成自己的著作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就可以认定王叔和整理了张仲景散佚了的著作,并且整理得很好,很精当,所以得到皇甫谧的赞扬。( @# K; o# k' a
张仲景所处的东汉末年,在“建安十年”之后,开始搜集资料,写作《伤寒杂病论》,大约成书于公元210年左右。皇甫谧为《黄帝针灸甲乙经》写序言的时候,是在魏晋之际,他说王叔和是“近代太医令”,可见王叔和也应该是魏太医令,而不是晋太医令。魏亡于公元265年。也就是说,张仲景的著作在完成之后,很快就散佚了,王叔和整理的时候,据他成书仅仅只有不足50年。
/ w  v' J0 z) d0 J- U王叔和的这次整理,成就是巨大的。王叔和作为一个太医令,他在《脉经·自序》之中,说出了自己对于张仲景的评价,也说出了他对伤寒传染病严重危害的认识。他说:“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故伤寒有承气之戒,呕哕发下焦之间。而遗文远旨,代寡能用,旧经秘述,奥而不售,遂令末学,昧于原本,互兹偏见,各逞己能。致微成膏肓之变,滞固绝振起之望,良有以也。”这也许就是他整理张仲景著作之后,另作《脉经》的初衷。他说:“今撰集岐伯以来,逮于华佗,经论要决,合为十卷。百病根原,各以类例相从,声色证候,靡不该备。其王、阮、傅、戴、吴、葛、吕、张,所传异同,咸悉载录。诚能留心研穷,究其微赜,则可以比踪古贤,代无夭横矣。”
) R, `6 l# G: J王叔和对于《伤寒论》六经辨证是否有深刻的认识,我们很难知道,但是,孙思邈《千金方》、王涛《外台秘要》引用的王叔和关于伤寒传变的论述,却是按照华佗认为的“六部”来描述的,而不是按照六经传变学说来叙述。+ L  F' z' K4 q* e

/ ?% ?. z# A2 @8 Q9 u/ Y, l1 w
# A9 N+ `  G( h/ w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8-8 21:43:13 | 阅读全部
        本周四(8月8日20:00)"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李源中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外科学》。; c% Y- P/ B8 Z' ~! x0 R
       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中医外科疾病的中“周围血管疾病”。今天我们主要从这类疾病的常见症状及体征、检查方法、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等方面概括的学习一些基本知识,从下周四开始学习具体的疾病。
6 M: g5 Q% g1 V$ Q0 `* q5 n9 O0 z$ X; {+ o' |
       敬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zywkx
2 K. g' l. ?- D0 A       祝贺李源中医师讲述《中医外科》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周围血管病”的有关内容。这个病名,也是参照西医的有关内容,而引入中医外科诊治之中。- I7 j- Y8 m  R3 x. w* E
      周围血管病,包括动脉、静脉及淋巴三个系统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周围血管疾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强的高发病种,若长期不愈,病情将呈进行性发展,重者将导致截肢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p$ ~. v* `3 l% A: V
       周围血管病的症状及临床表现有:0 `  N3 M( M# [: P) Y0 Y0 ?
一、疼痛:肢体疼痛是周围血管病常见症状,也是促使病人就医的主要原因。疼痛又分以下几种情况:
/ a& d! {' C* }' o8 O9 I间歇性疼痛—— 临床上常见的间歇性疼痛有:①运动性疼痛:指伴随运动所出现的不适症状,包括供血不足部位所出现的倦怠、钝痛、紧张或压迫感、痉挛性疼痛、锐痛,或者在患部出现明显的麻木感。②体位性疼痛:是指肢体位置变化时,可以激发或缓解的疼痛。③温差性疼痛:指因温度改变而激发肢体疼痛,复温后又能缓解。④特发性疼痛:多位于小腿和足部,好发与夜晚,程度剧烈,持续时间数分钟至20分钟,按摩局部肌肉或起床行走后可缓解。. |/ Y5 l7 C  g) x
持续性疼痛(静息痛)——是指肢体在静止状态下产生的疼痛,疼痛持续存在,尤以夜间为甚。动脉性静息痛包括:①发生缺血性神经炎,由于动脉急性或慢性闭塞导致供血障碍,引起缺血性神经炎而使肢体持续性疼痛。②发生营养障碍性静息痛,肢体因缺血引起营养障碍性溃疡或坏疽时常伴有局部持续性剧烈的疼痛,坏疽前期也可产生这样的疼痛。
" ^1 |: Y# ]( v3 T6 b二、皮肤温度异常:皮肤温度变化主要取决于肢体的血流量,多者潮热,少者寒冷。
6 q; F( Y- m( W  b三、皮肤颜色异常:①皮色改变。异常皮色改变常见有发红、紫绀和苍白三种。②色素沉着。皮肤色素沉着都位于小腿远侧1/3的“足靴区”,常见于静脉淤滞的肢体。- W# b, i3 b) F& h2 n2 T1 Z. F
四、感觉异常:周围血管疾病的病变影响到神经干时,则可以出现神经受损症状。“倦怠感”是在行走后不久,小腿出现的疲劳、沉重、倦怠感觉。神经受到病变刺激,呈激惹现象时表现为针刺感、蚁行感,神经进一步受损则出现麻木感觉。
5 `7 ]9 x+ M: v五、肢体增粗或萎缩:" t. R  E+ [' I, C9 w9 }
肿胀——肢体肿胀多发生于下肢,是因组织液外渗入组织间隙所造成,分为:①静脉淤滞性肿胀:一般为凹陷性水肿,按之较软,愈向远侧愈明显,多伴色素沉着、皮下组织炎症和纤维化、“足靴区”溃疡等。②淋巴性肿胀:淋巴性肿胀为凹陷性水肿,按之硬韧,肿胀分布广泛,远侧明显,多自足趾开始逐渐向近侧蔓延,皮肤和皮下组织增生变厚。
6 m4 A9 K2 M% H( ^萎缩——肢体或趾(指)变细、瘦小、萎缩。
' f4 ?( x$ O0 X增长——在血管疾病中,引起肢体增长的原因多为先天性动静脉瘘。
  w3 ]$ i1 Z5 K+ P局限性隆起——皮肤或皮下结节引起局部性隆起大多数不属于血管疾病,仅有少数源于血管病变。1 ~5 ]) q: N# o5 w: T
六、肿块:血管疾病引起的肿块一般较软。①搏动性肿块:肿块具有血管样的搏动称为搏动性肿块,一般与疾病有关。②无搏动性肿块:质地柔软、具有局部皮肤改变和可压缩性是血管病无搏动性肿块的特点。
7 w5 y; D, b/ a( F2 f七、溃疡和坏疽:严重或后期的血管疾病,影响组织血液供应,常常并发溃疡或坏疽。# x5 O7 m% J: z% Z. S' I' ~9 R/ d
溃疡——①缺血性溃疡:是动脉病变引起的,由于动脉闭塞病变影响皮肤血液循环,以至组织缺氧而形成溃疡。②郁滞性溃疡:多由静脉病变引起,常见下肢静脉曲张和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及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导致局部郁滞性缺氧,从而并发溃疡。③神经性溃疡:多由于脊髓损伤、脊髓痨或脊髓空洞所引起。
! P( D% v' [: i  d0 c; Z' I坏疽——肢体出现坏死病灶,提示血液循环供应局部的营养不足以维持静息时组织的代谢需要,以致发生不可逆转的组织坏死变化。
  Z# t' P, A8 D; [5 A       周围血管病,在祖国医学当中早有记载,《医宗金鉴》、《外科正宗》均有详尽记载。诸如:脱疽、坏疽、脉管病等。其病因病机主要是:阴寒客于脉络,寒凝血瘀,血瘀血滞,瘀久化热,热毒壅滞,血败化腐。- B% l7 G* _3 w) ]% a' \' g7 }- }
        这些疾病的治疗,需要按照中医的传统,辨证论治,内服外用,方法很丰富,疗效也很确切,只是目前按照西医的评价标准,中医很多优秀的特质,落在西医目光之外。《中医药法》的实施,已经见到了黎明前的曙光,需要继续坚持和努力,道术并重,迎接中医复兴。* R% `& v, W$ P9 y, C8 Y
3 T2 t; a- i9 H% J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8-9 21:23:42 | 阅读全部
      各位中医同道大家好,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本周五晚上(2019年8月9日)由刘云双为大家讲述《邓铁涛传》---国医大师邓铁涛访谈录。
# e6 k% \6 x& Z2 h1 _: y       本书由邓老的徒弟曹东义教授整理编辑。
! B; w& Y% D2 Y" S7 r0 ]- J$ g* X% B       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是第21节: 围手术而治,拓展作为空间。( h. b3 @. U( s7 o4 t
       邓老多次提到,中医与西医的有机结合问题。通过这样的中西医有机结合,就初步在这样一个西医最尖端的中心里,外科专家们对中医有所认识了。知道了中医有不可替代的地方,中医所以不手术,也是很有科学依据的。
3 S" O* p" F0 T/ O% Z% S1 L        师从邓老后学习中医的态度不一样了。过去,在学校学习,学生不得不接受“填鸭式”教育,以分数作为目标,毫无乐趣可言。而今,跟从邓老临床实践,以医好病人为目标,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同时又是在乐趣中学习。有了学习中医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可以逐步深入研究,发展中医学术。- \1 r- e8 v6 s4 S
        邓老说,这些主任们对于中医有信心了就好办了。所以,他在省中医院就是首先抓骨干,骨干变了,其它才能变。他很早就说过,中医的教育失败就是临床教育失败。临床教育为什么失败?就是重西轻中。为什么过去重西轻中?这个也是历史的原因。中医工作之后,再跟师学习,这与毛泽东说的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学习提高过程,是一样的道理,是一个提高业务水平的好方法。
3 k, C  N6 y! K        让我们一起期待刘云双的分享,欢迎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dttz/ R% V- j2 E2 p7 e( n: e
       祝贺刘云双讲述《邓铁涛传》---国医大师邓铁涛访谈录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走近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感受中医大家智慧。" s$ X7 [+ c" F% d
她与大家一起学习了邓老主张“ 围手术而治,拓展作为空间”一项战略举措。, e3 l5 [6 p1 L/ Y* u2 `
邓老多次提到,中医与西医的有机结合问题,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他与二沙岛分院搞的“围心脏手术的中医治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P. A& e( z  ^# g/ c
一开始,也就是在1998年至1999年期间,广东省中医院打算开展心脏介入、搭桥、换瓣等心脏尖端手术。吕院长怕有人说他这是走错了方向,就带着吴焕林副主任到邓铁涛先生家来咨询。邓铁涛先生说,这是好事嘛!只要是对于病人有利的事情,我们都应该接纳。
. e  e4 e/ S7 c( x( S- q吕院长听了邓老的这个观点,就下定决心了。他们的工作开展起来之后,就请邓铁涛先生去跟他们的心脏中心合作,想走一条有中医特色的道路。这个中心的主力是从美国请来的,拥有世界上最尖端的心外科手术,是由一位从美国来的华人博士回来主持的,他可以在心脏不停搏的情况下直接做手术。在那里,邓铁涛先生与一位中医主任一道协助他们,尤其是在围手术期给予他们以帮助。
6 P% O3 m4 |1 _( T- A2 t中医与西医有分工,也有合作。有的时候,可以以西医为主,有的时候就应该以中医为主。比如,癌症的治疗,往往就采取这样的模式。7 K+ R& U9 k7 h. i* T# z
邓老认为,有的心脏病,并不是说开了刀就解决问题,如有些心脏病人心功能不行,不能开刀。对这些病人,邓铁涛先生就让他吃中药,让他心功能好起来,可以接受开刀。有些病人开刀以后有合并症,而西医没办法解决,用中医方药帮助解决问题。
: l% [7 W* r  z( j: c& T中西医这样有机地结合,是纯西医无法达到的一种技术优势。. d3 w' J. X0 O! M5 s
通过这样的中西医有机结合,就初步在这样一个西医最尖端的中心里,外科专家们对中医有所认识了。知道了中医有不可替代的地方,中医所以不手术,也是很有科学依据的。- U& D: Y6 ~5 e8 v
邓老早年就对心脏疾病的中医诊治工作,深有研究,是这方面专家,代表了当代中医的临床水平。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风湿性心脏病等,且多采用益气除痰的治疗方法,这是经过对痰瘀理论的探讨摸索总结出来的。以治冠心病为例,现代许多医家都认为是血瘀为患,采用活血祛瘀治法,这也不错;但在南方,邓铁涛先生发现临床中属血瘀证的并不多见,而属气虚痰浊型的往往屡见不鲜,运用祛瘀法取效不大,而用益气除痰法多能应验。邓铁涛先生就不受别人认识与经验的局限,提出痰与瘀之间的关系问题。活血祛瘀对南方冠心病人能否普遍适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邓铁涛先生一再研究《金匮要略·胸痹篇》,并从1975年起参加冠心病专科门诊,对数百例冠心病人作临床调查与治疗。0 C# K/ K) K6 r
邓老的认识,既根据传统中医对胸痹的理论认识,又来源于临床实践,而不是从主观想象出发。7 S4 R# _9 S$ r# D, O* S
邓铁涛先生认为,广东人身体素质较之北方人略有不同,岭南土卑地薄,气候潮湿,故冠心病患者以气虚痰浊型多见。气虚的表现是:舌质胖嫩,舌边有齿印,脉细或虚大,心悸气短,胸闷、善太息,精神差。痰浊的表现有:舌苔浊(尤以舌根部苔浊),脉滑或弦,肢体困倦,胸膺痛或有压迫感。基于多年的临床体会,邓铁涛先生提出了“痰瘀相关”的见解。他认为,痰是瘀的初期阶段,瘀是痰浊的进一步发展,冠心病属本虚标实之证。, X( t( S2 s3 h' n! @9 w
邓老的这个认识,既与张仲景论胸痹相一致,也与李东垣、王清任的学术主张相契合。这一理论在临床应用取得疗效之后,又进一步指导硕士、博士研究生从血流动力学的角度进行探索,从实验室的数据初步得到证实。邓铁涛先生拟定的“益气除痰”的治疗方法,被广泛地运用于临床治疗之中。“益气”他喜用广东草药五指毛桃根,又名南芪,益气而不伤阴,为首选佳品;痰瘀相关,配以鸡血藤行血养血;除痰基本方为竹茹、枳壳、橘红、胆星、党参、获苓 、甘草;气阴不足者再合生脉散;确有血瘀者用丹参、田七等,应用于临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h" N- Y& I2 I8 Z$ {. j: M- J+ j" G
邓老对冠心病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见解,丰富了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和治法。
" W# L4 x& r/ a0 C" B/ y0 f在心脏中心的中西医协作之中,既体现了邓铁涛先生过去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又在新的形势下,为拓展和巩固中医阵地有了一个好的开端。有这个初步认识后,他再继续给他们做工作,说将来可以逐步不做手术。因为做了手术后,冠脉将来还会狭窄。如果我们用中医的方法让它不再狭窄了,那么,中医就可以取代西医的手术。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8-10 22:13:50 | 阅读全部
       本周六晚上(2019年8月10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杜明明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  第二章:方药心得" r6 A0 p7 J! t; K: E- W: {
          第一节:用药心法第一小节中药用量与作用之关系。
  r, r2 x8 y" Z- A           届时杜明明将与大家共同学习!谢谢大家!http://www.ynjkcy.com/gydszlc
6 A, F0 I% ~: Y5 o       祝贺杜明明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的“方药心得”的第一节:“用药心法,中药用量与作用之关系”的有关内容。% F6 q, _* Z- X& ]' v7 Q# r' a
      朱良春先生作为一个临床大家,用药经验十分丰富,他出版过很多专门的著作,如《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朱良春》、《朱良春用药经验》、《朱良春医集》等,在这里我们从朱老经验之中,选取朱老有代表性的研究成就、著作论文,初步揭示如下。. W1 R, ?2 g# _% ?/ [, U6 {
朱老说,中药的用量,主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症状、居住的地域、气候和选用的方剂、药物等进行考虑。由于使用目的的不同,用量也就有所不同。同一药物,因用量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或产生新的功能,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中药用量与作用的关系值得我们注意,正如日人渡边熙氏所说:“汉药之秘不告人者,即在药量。”这是很有见地的话。兹就朱老实践经验,举例说明。, O8 g3 C5 @* D2 n( O
1.益母草:本品辛苦微寒,主要作用是活血调经,因此一般多用于月经不调,产后血胀及打扑内损瘀血等症。虽然《本经》曾提及“除水气”的效用,但后世应用者甚少,或认为“消水之功,并不显著”,这是没有掌握其用量的缘故。事实上,《本经》所言,是确切可信的,至于以之用治高血压、白喉等疾患,则前贤并未论及,而是近世医家在钻研实践中的发展,其所以能产生这些新的作用,都与增加用量有关。& j! q( y4 |1 j
(1)水肿:本品用作“调经活血”时,其用量一般为9-15g,倘作“利水消肿”之用,则需大量,始能奏效,因为“矢虽中的”而“力不及彀”,也就是说“药虽对症”而“用量不足”,往往不见效果。益母草之利尿作用,朱老在临床观察,每日用30~45g尚不见效,嗣加至60~75g,始奏明显之效。尝用治急性肾炎之尿少、浮肿之候,恒一剂知,二剂已。处方:益母草60g,泽兰叶、白槿花各12g,甘草3g。随证加味:风水型者加麻黄2g~4.5g;实热型者加大黄4.5g,生黄柏9g,气血虚弱者加当归6g,黄芪皮12g。此外,对于单腹胀(肝硬化腹水)或其它水肿,均可用本品60g加入辨证论治方中,以增强“利水消肿”之作用。
; J  Q; p; `7 U5 S7 k, _(2)高血压:本品对于高血压症,特别是产后高血压症,有显著清肝降逆作用。因其辛苦微寒,入心、肝二经,《别录》曾谓其“子(指茺蔚子)疗血逆,大热,头痛,心烦。”引申之以治高血压症是可以理解的。苏联学者研究,证明其有效成分,茺蔚素在1:50000~100000的浓度,对动物血管有显著的扩张而使血压下降,并有镇静中枢神经系统及拮抗肾上腺素的作用,这就得到具体的证明了。但用量也必须增至60g,始获显效。处方:益母草60g,杜仲、桑寄生各9g,甘草3g。随证加减:肝旺头痛者加夏枯草15g,嫩钩藤12g,生白芍9g,阴虚者加女贞子、川石斛、大生地各9g。连服二剂后,血压即见下降,续服5-7剂,可获稳定。
  K% h; Z2 x  p( c(3)白喉:有报导用单方益母草汁外涂治疗白喉①,效果显著。其用治50余例,除一例并发肺炎外(住院一小时即死),其余均获痊愈。轻症只涂抹二三次即愈,重症住院40多例外,只有两例结合注射白喉抗毒素,其余全部都单用本品涂抹咽喉,其粘液和腐败白膜甚易唾出,一般在2~5天内,即行痊愈。益母草液制法:用鲜益母草叶捣汁,纱布滤过,挤出液汁,再加20%的食醋,调和备用。用时以棉签蘸涂患部,1~2小时一次,若见呼吸困难,呈阻塞状者,应深入喉部涂抹,使沾液容易唾出。推其所以奏效,因为用鲜汁而加强了破血、消痈、解毒等作用。9 i1 S5 N/ e% I2 P, _0 K/ I
2.荠菜:这是一味可食用的药物,茎叶多作蔬食,子、花入药,其实全草均有医疗作用。甘温无毒,诸家本草均谓其能利肝明目,益胃和中,调补五脏。共主要作用有二,一为止血,用于咯血、崩漏;二为止痢。苏联对荠菜的药理作用有较多的研究,并已被列为药典中的法定药物②,江西医学院药理教研组也曾对其药理作用作了实验研究③,认为荠菜煎剂与流浸膏均有直接兴奋子宫等平滑肌及缩短动物凝血时间,降低血压等作用。子、花入药,其用量一般均在6~12g。但民间单方用大剂量治尿滞留及乳糜尿频有著效,也是加大剂量而发挥更大作用的结果。0 f. x9 r- e- E6 P) @) w+ c! z$ V
(1)尿滞留:这是热性病,特别是肠炎、灰髓炎初步好转后常常出现的一种后遗症,导尿仅能一时缓和症情,不一定解决问题,但本品服后却能于6~24小时内恢复自动排尿,迅速痊愈。其治疗根据在文献中也可找到一些线索,如唐《药性本草》:“补五脏不足--- -治腹胀”。《大明诸家本草》:“利五脏”。因此对病后排尿障碍有调整恢复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它有直接兴奋子宫等平滑肌的作用,当然属于平滑肌组织的膀胱,必然也同时会得到兴奋、收缩而排尿的效果。每日约取新鲜荠菜250g,轻者减半,煎汤,每三四小时服一次,连续服之,直至奏效为度。5 f" g8 f: U4 S+ D9 F
(2)乳糜尿:此症在中医学相当于“膏淋”之候,其病因约之有二:一属湿热下注,一为“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清气不升,下元亏损,精微不能固摄。前者易治,后者恒为顽固。朱老尝用景岳举元煎加味或张锡纯氏膏淋汤,收效尚属满意,但部分疗效不显时,加用荠菜花可提疗效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8-11 22:26:10 | 阅读全部
        今天晚上(2019年8月11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讲述 《中医心理学》,她和大家一起继续讨论第三章“中医心理学临床基础”第四节“中医心理疾病治疗原则”部分内容,从三方面进行讨论:一、心理疾病治疗的共同原则;二、三因制宜,人为中心;三、标本相得,精神志意进治。详情,我们一起期待,王红霞主任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zyxlx
0 b& d2 {1 D+ R- R( b! T' a+ v       祝贺王红霞主任讲述 《中医心理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中医心理学临床基础”,关于心理疾病治疗的共同原则以及以人为中心、标本相得,精神志意并重的有关问题。
* }+ q; I5 [$ x* y- S& y       中医主张“形神一体”,不仅仅是理论认识与西医“大脑皮层管思维”的世界观不一样,而且,更重要的是治疗方法不一样,不是单纯的镇静安神,以及兴奋剂的使用。
1 p7 T5 J7 @' N7 {
0 L6 O! `. v. R3 U& n中医实际上“治五脏,就是治精神”,形与神,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
- }  Y* X, e5 y$ L0 O! Q
9 L  o) n/ Y  B3 N  l: r, q4 h这个独特的认识,贯彻始终,并且是道术并重,理论与技术统一的。
* h7 A8 r/ k7 B1 }
" _% ?% V* Q' @7 o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8-12 21:35:25 | 阅读全部
         @所有人3 ^# u3 U& L5 g, p$ U/ l
        各位群友,各位同道:由于明天曹东义教授外出,故讲座改在今晚,2019年8月12日(周一)我们继续有请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温病经典第70讲。 0 z# A* ]" P+ ~& O
; Y8 Y  l, k1 x1 d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http://www.yanzhaozhongyi.com/portal.php?mod=list&catid=4
8 ^- }- B  `9 v5 Z& I9 ~0 q% b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晚上我们一起学习《温病条辨》的内容范围:
7 v* m; B) B! ~. G  W8 f# I4 ?产后宜补宜泻论' n& E* D* Q4 F- w- @
朱丹溪云:“产后当大补气血,即有杂病,从末治之;一切病多是血虚,皆不可发表”。张景岳云:“产后既有表邪,不得不解;既有火邪,不得不清;既有内伤停滞,不得不开通消导,不可偏执。如产后外感风寒,头痛身热,便实中满,脉紧数洪大有力,此表邪实病也。又火盛者,必热渴躁烦,或便结腹胀,口鼻舌焦黑,酷喜冷饮,眼眵尿痛,溺赤,脉洪滑,此内热实病也。又或因产过食,致停蓄不散,此内伤实病也。又或郁怒动肝,胸胁胀痛,大便不利,脉弦滑,此气逆实病也。又或恶露未尽,瘀血上冲,心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难,小便利,此血逆实证也。遇此等实证,若用大补,是养虎为患,误矣”。愚按:二子之说,各有见地,不可偏废,亦不可偏听。如丹溪谓产后不可发表,仲景先师原有亡血禁汗之条,盖汗之则痉也。产后气血诚虚,不可不补,然杂证一概置之不问,则亦不可,张氏驳之,诚是。但治产后之实证,自有妙法,妙法为何?手挥目送是也。手下所治系实证,目中心中意中注定是产后。识证真,对病确,一击而罢;治上不犯中,治中不犯下,目中清楚,指下清楚,笔下再清楚,治产后之能事毕矣。如外感自上焦而来,固云治上不犯中,然药反不可过轻,须用多备少服法,中病即已,外感已,即复其虚,所谓无粮之兵,贵在速战;若畏产后虚怯,用药过轻,延至三、四日后,反不能胜药矣。余治产后温暑,每用此法。如腹痛拒按则化瘀,喜按即补络,快如转丸,总要医者平日用功参悟古书,临证不可有丝毫成见而已。
  x: K, n8 [0 b: M* c  p; A产后六气为病论; n$ I# g' K" ?6 A  Q
产后六气为病,除伤寒遵仲景师外(孕妇伤寒,后人有六合汤法),当于前三焦篇中求之。斟酌轻重,或速去其邪,所谓无粮之师,贵在速战者是也。或兼护其虚,一面扶正,一面驱邪。大抵初起以速清为要,重证亦必用攻。余治黄氏温热,妊娠七月,胎已欲动,大实大热,目突舌烂,乃前医过于瞻顾所致,用大承气一服,热退胎安,今所生子二十一岁矣。如果六气与痉瘛之因,皦然心目,俗传产后惊风之说可息矣。
/ C9 z% V; T2 [8 E8 Z产后不可用白芍辨3 V; l* [! |4 y8 M6 r' s* z
朱丹溪谓产后不可用白芍,恐伐生生之气,则大谬不然,但视其为虚寒虚热耳。若系虚寒,虽非产后,亦不可用;如仲景有桂枝汤去芍药法,小青龙去芍药法。若系虚热,必宜用之收阴。后世不善读书者,古人良法不知守,此等偏谬处,偏牢记在心,误尽大事,可发一叹。按白芍花开春末夏初,禀厥阴风木之全体,得少阴君火之气化,炎上作苦,故气味苦平(《本经》芍药并无酸字,但云苦平无毒,酸字后世妄加者也)。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岂伐生生之气者乎?使伐生气,仲景小建中汤补诸虚不足而以之为君乎?张隐庵《本草崇原》中论之最详。
0 [% U$ u8 T; q产后误用归芎亦能致瘛论
& N, S2 c2 z! e0 J; T- l: x+ O当归、川芎,为产后要药,然惟血寒而滞者为宜,若血虚而热者断不可用。盖当归秋分始开花,得燥金辛烈之气,香窜异常,甚于麻、辛,不过麻、辛无汁而味薄,当归多汁而味厚耳。用之得当,功力最速,用之不当,为害亦不浅。如亡血液亏,孤阳上冒等证,而欲望其补血,不亦愚哉!盖当归止能运血,裒多益寡,急走善窜,不能静守,误服致瘛,瘛甚则脱。川芎有车轮纹,其性更急于当归,盖物性之偏长于通者,必不长于守也。世人不改用白芍,而恣用当归、川芎,何其颠倒哉!8 I8 t# U" [) [: ~' r! h4 w' S6 Y; Z
产后当究奇经论
% {, J+ V: H" Y7 c* ?产后虚在八脉,孙真人创论于前,叶天士畅明于后,妇科所当首识者也。盖八脉丽于肝肾,如树木之有本也;阴阳交构,胎前产后,生生化化,全赖乎此。古语云:医道通乎仙道者,此其大门也。& y) U5 a5 W( m; q  M: b
下死胎不可拘执论  K: b' I+ o- ]% H  q
死胎不下,不可拘执成方而悉用通法,当求其不下之故,参之临时所现之证若何,补偏救弊,而胎自下也。余治一妇,死胎不下二日矣,诊其脉则洪大而芤,问其证则大汗不止,精神恍惚欲脱。余曰:此心气太虚,不能固胎,不问胎死与否,先固心气,用救逆汤加人参,煮三杯。服一杯而汗敛,服二杯而神清气宁,三杯未服而死胎下矣。下后补肝肾之阴,以配心阳之用而愈。若执成方而用平胃、朴硝,有生理乎?' x- G6 R. M+ w
催生不可拘执论
. L, S& `( f' C- n$ n- O* e催生亦不可拘执一辙,阳虚者补阳,阴损者翕阴,血滞者通血。余治一妇素日脉迟,而有癥瘕寒积厥痛。余用通补八脉大剂丸料,服半载而成胎,产时五日不下,是夕方延余诊视。余视其面青,诊其脉再至,用安边桂五钱,加入温经补气之品,作三杯,服二杯而生矣,亦未曾服第三杯也。次日诊其脉涩,腹痛甚拒按,仍令其服第三杯,又减其制,用一帖,下癥块长七八寸,宽二三寸,其人腹中癥块本有二枚,兹下其一,不敢再通矣。仍用温通八脉由渐而愈。其他治验甚多,略举一二,以见门径耳。* n5 R( Z4 e$ ^5 B1 l
产后当补心气论' I. M+ ~0 d1 H1 ^
产后心虚一证,最为吃紧。盖小儿禀父之肾气、母之心气而成,胞宫之脉,上系心包,产后心气十有九虚,故产后补心气亦大扼要。再水火各自为用,互相为体,产后肾液虚,则心体亦虚,补肾阴以配心阳,取坎填离法也。余每于产后惊悸脉芤者,用加味大定风珠,获效多矣(方见温热下焦篇,即大定风珠加人参、龙骨、浮小麦、茯神者)。产后一切外感,当于本论三焦篇中求之,再细参叶案则备矣。
* `# A7 k( U) J% \7 g产后虚寒2 S$ {1 O$ y/ c2 H1 T
( I1 E5 _2 B/ ]1 }& e  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8-13 20:45:18 | 阅读全部
       大家好,本周一(2019年8月12日)由马京雪和大家一起学习《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
) |$ {" d* F. v1 o/ r- y        本周我们继续学习《金元医学争鸣与虚损病机》(二)
; K6 n; m; s5 Z! h       内伤虚损学说的研究,在金元时期得到了很快的发展,首先由张元素脏腑辨证开创,再由李东垣重视脾胃、补中益气阐发,成为易水学派的主要特色。河间、易水学派的学说,在元代传到江南,由罗太无整合之后,传授给朱丹溪,在治疗杂病的虚损病机方面逐渐丰富。薛立斋、赵献可、张景岳、李仲梓阐发肾命学说,把虚损病机由独重脾胃,扩展为重视脾肾,这是一个不断发展,逐渐完善的过程。
/ c: m; l9 i' f. {: G0 z* w       敬请期待马京雪的精彩分享。http://www.ynjkcy.com/bqwh6 T  E7 o( Y: H& f& b9 I4 d
       祝贺马京雪讲述《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金元医学争鸣与虚损病机》之易水学派的不断发展,逐渐完善的历史过程。6 _0 T3 b8 ]* A6 ~! `- T. _
     张元素对脾胃在人体中的主要作用有深刻的认识,《医学启源》云:“胃者人之根本,胃气壮则五脏六腑皆壮。”此说既强调人体正气在发病方面的重要作用。也为李东垣“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学说奠立了基础;张元素对肾与命门的重视,对后世医家也有深远的影响。他说:“肾者,精气之舍,性命之根。-------肾气绝,则不尽天命而死也。”“肾本无实,不可泻。”“命门为相火之原,天地之始,藏精,生血,降则为漏,升则为铅,主三焦元气。”张元素认为肾是性命的根本,命门是相火、三焦元气的根本,“天地之始”,即阴阳之根,此与明代赵献可所论肾与命门是人身之太极的学说有着学术上的继承关系。
! r: n3 Y/ ^4 ^  t6 Z4 V* i   李东垣《内外伤辨》云:
1 t/ ~+ k" x) y& v4 W9 Q“概其外伤风寒六淫客邪,皆有余之病,当泻不当补;饮食失节,中气不足之病,当补不当泻。举世医者,皆以饮食失节,劳役所伤,中气不足当补之证,认为外感风寒有余客邪之病,重泻其表,使荣卫之气外绝,其死只在旬日之间。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可不详辨乎?”3 f; t; u8 N4 w4 w! O
书中对外感实证与虚人外感及内伤杂证,从阴阳寒热虚实入手,详述其脉证治法的区别,主张不可混言混治。李杲所谓外伤指“风寒六淫客邪”,风寒本已在六淫之内,此处着重点出,在于“风为百病之长”“夫六气之胜,皆能为病,惟寒毒最重,阴主杀故也。”其所谓内伤,主要指“饮食失节、中气不足”,对其他虚损则少有论述,这是因为李东垣认为“《内经》悉言人以胃气为本。”+ I% }, u( L! g8 g6 t2 Z# N$ q5 K+ A! k
李杲认为人体正气虽然有种种不同名称与功能,但都依赖胃中水谷之气的充养,胃气充实则五脏六腑皆壮,人即不病,反之则百病由生,故独重脾胃之气。5 j( m* {9 \8 L
李东垣说:“夫元气、谷气、荣气、清气、卫气、生发诸阳上升之气,此六者,皆饮食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既脾胃有伤,则中气不足,中气不足则六腑阳气皆绝于外。故经言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者,是六腑之元气病也。气伤脏乃病,脏病则形乃应,是五脏六腑真气皆不足也。”" O5 s! [; ?+ J  V/ Q6 ^4 U
李氏认为元气、荣卫之气等都是胃中水谷精气在不同部位的分布,故都是“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脾胃气虚可以引起一系列的虚损不足病证,也可因元气、荣卫之气等卫外正气的不足成为虚人外感。纯虚无邪的内伤和以虚为主所导致的外感,其治疗都应以扶助脾胃正气为主。
5 P1 g% \- P3 P1 R! y' @9 c补中益气汤虽然为内伤不足,中气虚弱而设,然而内伤之人,最易感受外邪。
6 j- d- s; @  j6 S9 `4 A   李东垣详辨外感与内伤,提出不可以外感法,治内伤不足之证。在杂病证治中,尤其注重脾胃在人体生理病理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学说,治疗善于升阳益气。0 t& d$ s0 a: K0 b& [( k
王好古、罗天益俱能禀承师说,各有创见。后世内伤杂病学说日臻成熟,薛己从脾肾入手,调治各种内伤虚证,颇得后世称赞,赵献可独倡命门水火之说,张介宾善于培肾固本,使易水学派所创内伤杂病学说更加丰富,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杂病辨治体系至此已具规模。
9 }+ H7 |) u& d1 e4 U朱丹溪阐发相火易动、肾阴易亏的病机,成为补阴学说的先声。6 d/ Y# ?! C" {3 L  s0 h4 i
薛立斋为明代医学大家,其著《内科摘要》两卷,收集其临证治验中内伤虚损者,病证涉及几十种,多为脾胃亏损之证,兼有命门、元气、肺肝不足所致之证。内伤虚损为病甚广、治疗当以扶正为主等思想,贯穿薛己的著作之中,承先启后,影响甚深。
# Z% V% q, d! d7 L赵献可著《医贯》,以真水真火立论,认为命门为人身之太极,内含水火。此中水火强盛平秘,人即安和无病,一有偏盛偏衰便成病证。治疗上为求水火平衡,强调通过补肾中水火,达到平衡,而不能泻水火致平秘。因其从内伤不足立论,故多虚损之证,而无外感邪实之证。+ |, P! Z3 i$ \8 {( k2 e# b
张景岳也从人体正气立论,作“大宝论”“真阴论”制左归丸、右归丸、左归饮、右归饮,纯补无泻,使内伤虚损病机证治更加丰富完善。后人或有非议,关键在于杂病有虚有实,有寒有热,有虚实寒热错杂存在等复杂情况,临床治病只要辨证准确无误,真识得虚实寒热各有多少,必不误袭河间、子和之说,也不会滥用东垣,介宾之方。5 H" [) f3 A0 b# V5 l* C
; M: c  M; N; O9 D% e2 x
- E! g: `, P# S0 G* B  G* R( o/ k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8-13 22:10:40 | 阅读全部
      大家好,今天晚上(2019年8月13日),由张海涛为大家讲述《瘟疫论译注》的第十八讲。他与大家一起交流吴又可关于瘟疫过程之中,辨证论治的一些独特认识。讲述的主要内容是:《瘟疫论》下篇中的“论食”、“论饮”、“损复”、“标本”和“行邪伏邪之别”这五篇医论。4 H. o6 a7 F. }# N9 q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精彩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wyl
5 h# g; J' b/ ~/ Q4 J* _- D4 o论食【原文】时疫有首尾皆能食者,此邪不传胃,切不可绝其饮食,但不宜过食耳。有愈后数日,微渴微热,不思食者,此邪在胃,正气衰弱,强与之即为食复〔1〕。有下后一日便思食,食之有味,当与之。先与米饮一小杯,加至茶瓯,渐进稀粥,不可尽意〔2〕,饥则再与,如忽加吞酸,反觉无味,乃胃气伤也,当停谷一日,胃气复,复思食也,仍如渐进法。有愈后十数日,脉静身凉,表里俱和,但不思食者,此中气不苏,当与粥饮迎之,得谷后即思食,觉饥久而不思食者,一法人参一钱,煎汤与之,以唤胃气,忽觉思食,余勿服。
- A# B2 U5 z3 M6 p0 l. f论饮【原文】烦渴思饮,酌量与之,若饮食过多,自觉水停心下,名停饮〔1〕,宜四苓散最效。如大渴,思饮冰水及冷饮,无论四时,皆可量与〔2〕。盖内热之极,得冷饮相救甚宜,能饮一升,止与半升,宁使少顷再饮,至于梨汁、藕汁、蔗浆、西瓜,皆可务不时之需〔3〕,(生姜汁、牛奶、韭菜汁、藕汁、梨汁)如不欲饮冷,当易白滚汤与之〔4〕,乃至不思饮,则知胃和矣。! V, [: m$ Y; r! z6 C4 L( j
四苓汤
1 C+ o4 u- H$ G7 T白茯苓一钱   泽泻一钱五分   猪苓一钱五分   陈皮一钱0 u5 d: I0 H6 i
取长流水煎服。古方有五苓散,用桂枝者,以太阳中风表证未罢,并入膀胱。用四苓以利小便,加桂枝以解表邪,为双解散,即如少阳并于胃,以大柴胡通表里而治之。今人但见小便不利,便用桂枝,何异聋者之听宫商?胃本无病,故加白术以健中。今不用白术者,疫邪传胃而渴,白术性壅,恐以实填实也。加陈皮者,和中利气也。
  a: n8 e# z, {. `损复【原文】邪之伤人也,始而伤气,继而伤血,继而伤肉,继而伤筋,继而伤骨。邪毒既退,始而复气,继而复血,继而复肉,继而复筋,继而复骨,以柔脆者易损〔1〕,亦易复也。0 l: I+ q4 D9 l9 t5 t/ ]
天倾西北,地陷东南〔2〕,故男先伤右,女先伤左。及其复也,男先复左,女先复右〔3〕。以素亏易损,以素实易复也。  F- ~$ A/ }# m
严洪甫正年三十,时疫后,脉证俱平,饮食渐进,忽然肢体浮肿,别无所苦,此即气复也。盖大病后血未盛,气暴复,血乃气之依归,气无所依,故为浮肿,嗣后饮食渐加,浮肿渐消,若误投行气利水药,则谬矣。4 u' K4 p8 q% p& p
张德甫年二十,患禁口痢〔4〕,昼夜无度,肢体仅存皮骨,痢虽减,毫不进谷,投人参一钱,煎汤入口,不一时身忽浮肿,如吹气球之速,自后饮食渐进,浮肿渐消,肿间已有肌肉矣。5 Z9 B6 X7 O* t$ _6 Y
若大病后,三焦受伤,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脱,肢体浮肿,此水气也,与气复悬绝〔5〕,宜金匮肾气丸及肾气煎,若误用行气利水药必剧。凡水气足冷,肢体常重,气复足不冷,肢体常轻为异。8 ~3 _3 ^. g6 o) R$ y5 O* R
俞桂玉正年四十,时疫后,四肢脱力,竟若瘫痪,数日后右手始能动,又三日左手方动。又俞桂岗子室〔6〕,所患皆然。  _9 Q: z# J* j2 G
标本【原文】诸窍,乃人身之户牖也〔1〕。邪自窍而入,未有不由窍而出。《经》曰〔2〕:未入于腑者,可汗出已,已入于腑者,可下而已。麻征君复增汗吐下三法〔3〕,总是导引其邪,打从门户而出,可为治法之大纲,舍此皆治标云尔。今时疫首尾一于为热,独不言清热者,是知因邪而发热,但能治其邪,不治其热,而热自已。夫邪之与热,犹形影相依,形亡而影未有独存者,若以黄连解毒汤、黄连泻心汤,纯乎类聚寒凉,专务清热,既无汗吐下之能,焉能使邪从窍而出?是忘其本,从治其标,何异于小儿捕影?
8 t4 E' O" Z2 o2 I* E行邪伏邪之别【原文】凡邪所客,有行邪〔1〕,有伏邪〔2〕,故治法有难有易,取效有迟有速。假令行邪者,如正伤寒,始自太阳,或传阳明,或传少阳,或自三阳入胃,如行人经由某地,本无根蒂,因其浮游之势,病形虽重,若果在经,一汗而解,若果传胃,一下而愈,药到便能获效。先伏而后行者,所谓温疫之邪,伏于膜原,如鸟栖巢,如兽藏穴,营卫所不关,药石所不及,至其发也,邪毒渐张,内侵于腑,外淫于经,营卫受伤,诸证渐显,然后可得而治之,方其浸淫之际,邪毒尚在膜原,此时但可疏利,使伏邪易出,邪毒既离膜原,乃观其变,或出表,或入里,然后可导邪而出,邪尽方愈。初发之时,毒势渐张,莫之能御,其时不惟不能即瘳其疾,而病证日惟加重,病家见证反增,即欲更医,医家不解,亦自惊骇,竟不知先时感受,邪甚则病甚,邪微则病微,病之轻重,非关于医,人之生死,全赖药石,故谚有云:伤寒莫治头〔3〕,劳怯莫治尾〔4〕。若果正伤寒,初受于肌表,不过在经之浮邪,一汗即解,何难治之有?此言盖指温疫而设也。所以疫邪方张之际,热不可遏,但使邪毒速离膜原,便是治法,全在后段功夫。识得表里虚实,更详轻重缓急,投剂不致差谬,如是可以万举万全, 即使感受之最重者,按法治之,必无殒命之理。若夫久病枯极,酒色耗竭,耆耄风烛〔5〕,此等已是天真几绝,更加温疫,自是难支,又不可同年而语。3 p% \" y- U4 I/ ]; ?' z& ?& M( s3 X
        祝贺张海涛讲述《瘟疫论译注》成功。他与大家一起交流了吴又可关于瘟疫过程之中的有关内容。今天主要谈了“论食”、“论饮”、“损复”、“标本”和“行邪伏邪之别”。  b5 P( n+ H1 N+ N) y
古人对于外感病愈后的饮食调理,很是重视,主要是怕食复、劳复,俗语有“饿不死的伤寒,撑不死的痢疾”之说。4 ~! S( h9 P5 i3 q- ^& S- J
龚绍林曰:“感疫之人,全然不思食者,十有八九。但不食甚是无防,不可强进。至于愈后,必如论中调理,方为合法。仆看此症,始终宜忌油辛辣,方易调愈。”9 t) D% q) }% H/ @
龚绍林曰:“今医不辨脉症,概谓宜忌生冷,不知生冷之物,惟虚寒证候,在所宜忌。果系伤寒与真虚症,内无邪火,口必不渴,脉亦不数,多不思饮,况生冷乎?间或思饮,伤寒恶寒,即与沸汤,犹嫌其凉,不必医者嘱忌生冷,病者早为畏而忌之矣。至于感疫,乃热症也,邪火内郁,苦燥口渴,脉数有力,思饮冰水,以水济火,事理之常。如必苦苦禁其不与,是犹就槁之苗,不得时雨以救之也。论中谓大渴思饮冰水,及冷饮者,无论四时,皆可量予,极是确论。仆经验至多,凡遇脉数有力,思食生冷,不拘老幼男女,及孕妇产妇,皆许其酌量予之。甚至不耐服药之人,病热,惟以凉水、梨子、西瓜治之,而病获愈者。世谓凡病宜忌生冷,殆未睹此论而领会之耳。”% B9 F+ w; b+ C- l, [
龚氏所论极是,吴鞠通《温病条辨》有五汁饮,王孟英《温热经纬》主张可以用肥肉,煎汤令病人时时饮之,都有助于缓解病情的燎原热势。6 G0 L& _5 i! u, e7 d
关于邪气向里传变,逐渐加重的道理,古人早有论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矣。”《史记·扁鹊传》记载的扁鹊望桓侯的事迹,也说明了及早治疗的重要性。" }4 z8 A* ]- Y/ K4 `; G
龚绍林曰:“惟其始而伤气也,故感疫之人,多有右寸无力,头晕不举者,疫邪内炽,血随枯矣。疫邪久郁,胸膈不快,饮食少进,有不肌肉日削者乎?人既削瘦,气血两亏,筋无所养,骨无所依,相因而伤,有必然者。夫人身之气阳也,血阴也。阳能生阴,故气先复,而血次复。气血复原,肌肉自起,筋得其养,骨得其依,渐次继复,不诚然哉。至于男先伤右,女先伤左,男先复左,女先复右之说,理虽如是,不可拘泥。亦视其素禀血气盛衰何如耳。水气足冷,理固然也。然亦有水亏血虚之人,左尺按之无力者,其足亦冷,临症宜审。” ' k8 a! M" N% j' Q. K
关于外感病的治疗方法,《素问·热论》用汗法与泄法治疗,华佗发展为汗吐下三法,张仲景的《伤寒论》更是八法齐备,蔚为大观。《伤寒例》变《素问》文字以与《伤寒论》神韵相合。《热论》“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为限定之词,《伤寒例》则改为“当一、二日发”等或然之词,意寓不必“日传一经”。将“入脏”改为“入腑”,因腑病多用通下之法,而脏病少有可下之证;将“可泄而已”改为“可下而已”,《素问》用“泄”字与其多用针刺有关,《伤寒例》改为“下”字则能与六经病篇诸承气汤相呼应。
  Q  h' _, o( n$ l. B仲景《伤寒论》问世之后,外感热病六经辨证体系引起人们广泛重视,伤寒学说日益繁荣。而杂病证治在金元之前尚未形成一种被普遍接受的辨治体系。四时外感伤寒热病与杂病在证候、病机方面的重叠和交叉,为杂病借用外感病辨治方法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仲景伤寒为百病立法”为今人所熟知,但杂病之中有以邪气盛为主的实证、热证,也有内伤正气为主的虚症、寒症,更有虚实错杂存在的病证。虚人外感和外感病失治误治而伤正的情况,也非常多见 。平人外感多为实证、热症,治法多用寒凉泻邪。所以,杂病借用外感治法,用之得当“其效如神”,用之失当“多致伐人生气,败人元阳,杀人于冥冥之中(见《景岳全书》)”。易水张元素有鉴于此,倡导脏腑辨证而不以六经辨证论述杂病证治,用药讲究升降浮沉以调脏腑气机,并发明归经学说提高脏腑辨证的针对性,凡此种种均从人体正气着眼不从外邪立论。李东垣发扬师说,创“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学说,极力反对以外感有余之治疗方法,来治疗内伤不足的病证。使内伤病机在杂病辨治中,占有突出地位,易水学派学术特色更加突出。: |- R+ b9 f3 d/ X, s# Z4 M* n" ^; X
龚绍林曰:“因邪而发热,是邪为本,而热为标矣。故但治邪云云。”
& ^- Z; }9 o+ N: \- H5 i* q孔毓礼曰:“汗、吐、下、清、补五法,皆不可缺,独难于补耳,止用三法,亦偏说也。”
: X4 H# j1 S1 r8 O自古兵书有云,勿击堂堂之阵,勿迎蓬蓬之气,避实就虚之说。古医经也有类似的提法,不过临证治病,医生岂能顾惜声誉,袖手旁观待其已衰再施治疗乎?今贤姜春华先生截断扭转之说,确有高见之明。而最近的抗击SARS的战斗中,许多中医人员,迎难而上,救生命于危难之际,甚至于献身此役,足见其悲壮,也不能不为古人的深入探索所折服。
+ S& y3 e; x4 h8 g, I: Q孔毓礼曰:“凡疟疾痢证,一切外邪初起者,皆无解于人之谤,而疫病尤甚也。予尝谓此病,有三难医。医者,身家当惜,一难也;妄受鄙人之谤,二难也,病家绝不洁净,留医者地步,一说及此,则生嗔怒,彼尚恶闻此名,我又为何轻身,三难也。”
( m+ n) h# |# ?: a! G7 m4 N* f龚绍林曰:“伤寒邪从毛窍而入,初起邪在太阳经,一汗即解,本至易治,但要将前所传经,分别的确,未得阳明、少阳,切勿用此二经之药。以致引贼入门,既传阳明、少阳,则必用此两经之
3 P7 O+ U6 J, z+ T& B" j2 y& j3 Z, p/ M' @5 B& [( x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8-14 21:38:51 | 阅读全部
         本周三晚上(2019年8月14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武宁讲述中医内科学肺痈有关内容。
8 ?. `4 p' J, `1 w2 t/ q3 [# ?1 }( j0 ^3 a
           肺痈是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病证,属内痈之一。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特征。
. u2 D5 c- W% t肺痈之病名首见于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篇》,该篇有“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的记载。认为其发病原因是“风中于卫,呼气不入,热过于营,吸而不出;风伤皮毛,热伤血脉,……,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未成脓时,治以泻肺去壅,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已成脓者,治以排脓解毒,用桔梗汤,并提出“始萌可救,脓成则死”的预后判断和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y0 p; H- D' o& Z: Y
          让我们共同期待武宁讲述肺痈有关内容。http://www.ynjkcy.com/zynkx  g) s3 P% c4 Z9 z9 K% s
    祝贺武宁讲述《中医内科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学习了肺痈的有关内容。
7 ^: _/ p4 R4 e) `* s7 q) c
9 S- W0 _, R9 s3 I, m本病病位在肺。总属邪热郁肺,蒸液成痰,邪阻肺络,血滞为瘀,而致痰热与瘀血郁结,蕴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肺损络伤,脓疡溃破外泄。其病理主要表现为邪盛的实热证候,脓疡溃后方见阴伤气耗之象。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主要在于血瘀。血瘀则热聚,血败肉腐酿脓。正如《灵枢·痈疽篇》所说:“荣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医门法律·肺痿肺痈门》亦谓:“肺痈属在有形之血”。《柳选四家医案·环溪草堂医案》明确指出“瘀热”的病理概念:“肺痈之病,皆因邪瘀阻于肺络,久蕴生热,蒸化成脓。”
/ x+ `$ l5 v; a1 w9 n% t; R, m凡患本病如能早期确诊,及时治疗,在初期即可阻断病情的发展不致成痈;若在成痈期能使痈肿得到部分消散,则病情较轻,疗程较短。老人、儿童体弱和饮酒成癖者患之,因正气虚弱,或肺有郁热,须防其病情迁延不愈或发生变化。
6 X* Y" [- [# ]1 f+ v5 `1 p& A溃脓期是病情顺与逆的转折点:①顺证:溃后声音清朗,脓血稀而渐少,臭味转淡,饮食知味,胸胁稍痛,身体不热,坐卧如常,脉象缓滑。②逆证:溃后音嗄无力,脓血如败卤,滃臭异常,气喘,鼻煽,胸痛,坐卧不安,饮食少进,身热不退,颧红,爪甲青紫带弯,脉短涩或弦急,为肺叶腐败之恶候。1 l: j" z; Z" ~
" _7 R8 e6 w2 s( i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