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东义在俄罗斯彼得堡预告( b0 L x% x* }: u0 P }
3 f2 y l! }. n3 u% ~# J& x
大家好,周二晚上(2019年9月10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张培红主任为大家讲述《瘟疫论译注》的第二十二讲。
9 ]% @2 e9 J; ^: R @ 她与大家一起交流吴又可关于瘟疫过程之中,辨证论治的一些独特认识。主要讲述《瘟疫论》的 “四损不可正治”、“劳复、食复、自复”、“感冒兼疫”、“疟疫兼证”和“温疟”这几则医论部分内容。
3 y7 U' A! q3 L% |- a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培红主任的精彩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wyl
0 }% L* |5 y. g4 B- X3 @四损不可正治【原文】 凡人大劳、大欲,及大病、久病后,气血两虚,阴阳并竭,名为四损〔1〕。当此之际,忽又加疫,邪气虽轻,并为难治,以正气先亏,邪气自陷〔2〕,故谚有云:伤寒偏死下虚人,正谓此也。 盖正气不胜者,气不足以息,言不足以听,或欲言而不能,感邪虽重,反无胀满痞塞之证,误用承气,不剧即死。以正气愈损,邪气愈伏也〔3〕。 若真血不足者,面色萎黄,唇口刮白,或因吐血崩漏,或因产后亡血过多,或因肠风脏毒所致〔4〕,感邪虽重,面目反无阳色,误用承气即死,以营血愈消,邪气益加沉匿也。 若真阳不足者,或四肢厥逆;或下利清谷;肌体恶寒,恒多泄泻,至夜益甚;或口鼻冷气。感邪虽重,反无发热、燥渴、苔刺等证。误用承气,阳气愈消,阴凝不化,邪气留而不行,轻则渐加委顿〔5〕,重则下咽立毙。若真阴不足者,自然五液干枯,肌肤甲错〔6〕,感邪虽重,应汗无汗,应厥不厥。误用承气,病益加重,以津液枯涸,邪气涩滞,无能输泄也。凡遇此等,不可以常法正治,当从其损而调之,调之不愈者,稍以常法治之,治之不及者,损之至也。是故一损二损,轻者或可挽回,重者治之无益,乃至三损四损,虽卢扁亦无所施矣〔7〕!更以老少参之:少年遇损,或可调治;老年遇损, 多见治之不及者,以枯魄独存,化源已绝,不复滋生也。 【注释】 〔1〕四损:气、血、阴、阳的严重不足,合称为四损。 〔2〕邪气自陷:外来的邪气自然深陷入里。陷:被攻占,凹进。 〔3〕邪气愈伏:邪气的潜伏更加深沉。伏:隐藏、潜伏。 〔4〕肠风脏毒:便血鲜红为肠风,便血黑暗为脏毒。肠风为近血,属阳;脏毒为远血,属阴。 〔5〕委顿:萎靡困顿,精神衰惫的样子。 〔6〕肌肤甲错:皮肤粗糙、干皱皴揭,象一块一块的甲片一样遍布全身,多为瘀血阻滞,肌肤失养的征象。 〔7〕虽卢扁亦无所施矣:即使是卢医扁鹊也没有什么治疗的方法了。扁鹊:春秋末期著名医学家,姓秦,名越人,一曰字少齐,司马迁《史记》之中有“扁鹊传”记载其事迹。他“为医或在齐,或在赵,在赵者名扁鹊”;扁鹊为今河北省任丘市鄚州人,因为居卢日久,又被称为卢医。 【译文】 凡是人体过度劳累,欲望过于强烈,以及得了大病,长期患病之后,气与血都会亏损虚弱,严重的阴与阳都能衰竭,这种病证的名称就叫“四损”。在这种阴阳气血都不足的时候,突然又感受了温疫邪气,邪气虽然很轻微,病证却因为四损而难于治疗,这是因为病人的正气亏损在先,温疫邪气自然就会向里深陷,所以有谚语说:“伤寒邪气引起的病证,专门会导致下焦虚损人的死亡”,说的正是这种情况。 概括地说,人体的正气不充盛的人,气虚不能够保证呼吸的畅通,语声低微不能保证让人听清楚,或者想要说话而不能顺利完成,感受的温疫邪气虽然很重,却不会出现胸腹部胀满、痞塞不通的实证,假如错误地使用承气汤治疗,不是病情加重就是死亡。这是由于正气进一步虚损,邪气进一步深重造成的结果。 假如病人体内的血液不足,面部的颜色就会发黄而没有光泽,口唇也苍白没有血色,这是由于吐血、妇女子宫出血过多,或者是因为生孩子的过程中失血过多,或者由于肠道出血、痔疮出血过多,造成这种血液的严重亏虚局面,他们所受的温疫邪气虽然很重,却不会出现面红目赤的阳盛证候的颜色,如果错误地使用承气汤进行治疗,就会使病情加重而死亡,这是因为营血越消耗,温疫邪气就更加深重难治。 假如病人的肾中的元阳不足,就会见到手足四肢冰凉向上超过肘膝,或者出现腹泻清水,泻出的东西多是不消化的食物。病人体表怕冷,常有腹泻,这种证候在夜间更加明显。也有的病人阳气虚时,口鼻出的气都是凉的。这类病人感受的温疫邪气虽然很重,却不出现发热、舌燥口渴、舌苔起刺等证候,如果错误地使用承气汤进行治疗,病人的阳气就会更加损耗,阴液凝滞而转化,温疫邪气也会留滞在体内而不能移行变化,轻证的病人就会逐渐加重,重证的病人则汤药一咽下去就会立即死亡。 假如病人的肾中的真阴不足,自然就会造成体内各种阴液的枯竭干燥,体表的皮肤也会见到粗糙变硬、象甲片一样一片一片地堆积在一起,这种病人感受的邪气虽然很重,应当汗出的也常无汗出,应当四肢厥逆的也常不出现肢体发凉。治疗时如果错误地使用承气汤,病情就会加重,因为津液干燥枯涸,邪气凝滞不行,没有什么阴液可以输送排泄,造成病情加重。 凡是遇到上述四种虚损病证,不能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应当根据病人的虚损情况,作相应的调节治疗,当单纯调节虚损不能奏效的时候,再稍用温疫病常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治疗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的原因,是病人原有的虚损太严重了。因此说,病人的虚损程度属于一种虚损至二种虚损的,它们的轻证还可以挽救,重证患者即使治疗也不能逆转病势、有益于病情。等到三种虚损和四种虚损都出现了,这样的温疫病患者,即使卢医扁鹊也不能有救疗的方法了!再根据病人的年龄老少,作为一种参考,三十岁以下的青少年,遇到虚损兼温疫病,或许可以调整治疗;老年温疫患者,再加上虚损的情况,多数情况下治疗措施不能奏效,这是因为他们的生化源泉已经枯竭,只有干枯的魂魄精神还存在着,再受到温疫邪气的损耗之后,不能滋长生命必需的物质。 【评介】 阴阳气血“四损”是很严重的正气不足,古人很早就注重四损的治疗。如果在四损的基础上,又患有温疫病,这种虚人外感,在证候的表现上会很不典型,治疗上也增加了很多的困难,严重的常可因此而丧生,恰如吴又可所传说的,伤寒专死下虚之人。 孔毓礼曰:“四损之辈,十有五六,常法岂可概施。看吴子此数条,方知非概用攻伐者,不顾正气比也。但不宜处处诋诽人参,表彰大黄致误后学。” 龚绍林曰:“先既有损,忽又加疫,此夹实之症也。欲去其邪,则正愈亏,欲补其虚,则邪益固,此其所以难治也。然仆谓若能知变,不执呆方,又何难之有?仆临症得其脉虚者,知其先有损也,病是伤寒,则随加补药于发表之中,症系疫气,则随加补药于清疏之内,万治万全。四损不可正治,非谓四损全不可治,只教不执呆法耳。于此益见吴师活人之术,无所不至。正气不胜,感疫而无下症,误用承气,不剧即死。良以正气先竭,不用其攻矣。亦有气亏之人,感疫而有胀满、痞塞之症,舌苔色黄,脉亦宜下,不得不用承气者,务必加补于承气汤中,一面补虚,一面逐邪,则邪出而虚自复,不致坐以待毙。承气本不可误用,即应下之症,数下恐致亡阴。况其血不足而无下症者,误投承气,焉有不速亡之理。容有血虚人感疫,下症悉具,脉亦宜下者,则用承气养营汤,重用熟地,以补其血可也。若真阳与真阴不足者,本实先损,即不感疫,难保无虞。况感疫而误投承气,是愈速之亡也。遇此证候,诊得两尺将绝,症亦危险,虽感疫邪,切勿妄投清疏之剂,招人埋怨。” 龚氏所说,皆为心得之言,既有益于后人,也可羽翼于吴又可,实为难得之论。 劳复、食复、自复【原文】 疫邪已退,脉证俱平,但元气未复,或因梳洗沐浴〔1〕,或因多言妄动,遂至发热,前证复起,惟脉不沉实为辨,此为劳复〔2〕。盖气为火之舟楫,今则真气方长,劳而复折,真气既亏,火亦不前。如人欲济,舟楫已坏,其可渡乎?是火也,某经气陷,则火随陷于某经,陷于经络则为表热,陷于脏腑则为里热,虚甚热甚,虚微热微。治法:轻则静养可复,重则大补气血,候真气一回,血脉融和,表里通畅,所陷之火,随气输泄,自然热退,而前证自除矣。若误用承气及寒凉剥削之剂,变证蜂起,卒至殒命,宜服安神养血汤。 若因饮食所伤者,或吞酸作嗳,或心腹满闷而加热者,此名食复〔3〕,轻则损谷自愈,重则消导方愈。 若无故自复者,以伏邪未尽,此名自复〔4〕。当问前得某证,所发亦某证,稍与前药,以彻其余邪,自然获愈。 安神养血汤 茯神 枣仁 当归 远志 桔梗 芍药 地黄 陈皮 甘草 加龙眼肉水煎服。 【注释】 〔1〕梳洗沐浴:古人对于不同部位的洗浴,有不同的称谓,比如洗头为沐,洗脚为洗或叫濯,洗手洗脸为盥,洗澡为浴。《汉书·黥布传》:“汉王方踞洗”。《史记·屈原传》:“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周公礼贤下士,“一沐三握发”;现在多数宾馆还保留着“盥洗室”的传统名称。 〔2〕劳复:温疫病因劳累而复发为劳复。 〔3〕食复:因过食伤食而造成温疫复发为食复。《素问·热论》:“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4〕自复:没有诱因温疫病自行复发,叫做自复,多为余邪未尽,死灰复燃。 【译文】 温疫邪气已经消退,病人的脉搏、证候也恢复至正常状态,只有元气还没有完全恢复,有的病人在这个时候,由于梳头、洗头、洗澡,或者由于说话过多、动作活动太过,而引起发热,此前消失的各种证候又出现了,只有病人的脉搏不是那么沉实有力,这是一个辨别的关键点,这种因劳作而复发的现象叫“劳复”。总括起来说,气机是推动人体少火运行的动力,就象载物的舟船,现在病人身体的正气才开始生长,由于过度的劳累使其再一次受到挫折,正气既然亏损,少火也不能向前运动,就好象有人想过河,船只已经损坏,难道能够如愿过河吗?这种存在于体内的少火,当某一经的气机由于温疫邪气的影响而深陷入里的时候,少火也就随着气机的陷落而深陷入里,火气陷于经络就会表现为体表发热,陷于内在的脏腑则形成里热,虚的程度重则发热的程度就重,虚损的程度轻发热的程度也轻。 治疗方法:轻病可以安静保养,这样就可以恢复;病情重的就要大剂补益气血,等到病人的正气一旦恢复,血液和脉搏就充满柔和,表与里也会通畅无阻,此前所陷入的少火,也能随着气机的运行而得到疏通开泄,发热也自然会消退,进而此前的各种证候也自行消除。假如错误地使用承气汤,以及误用寒凉药,或是损耗病人正气的方药,各种因误治而形成的证候就一起涌现出来,最终会导致病人不可挽救的后果。这种虚损劳复病人应当使用安神补血汤进行治疗。 假如病人因为饮食不当而损伤正气,有的出现泛吐酸水、呃逆噫气;有的病人心胸腹部胀满憋闷,发热增加,这种情况就叫“食复”。食复的轻证,减少进食就会自行痊愈,重证患者需要使用消食导滞的药物才能痊愈。 假如病人属于没有明确原因而自行复发的情况,这是由于潜伏在体内的温疫邪气还没有完全清除,这种情况的复发叫做“自复”。对于这类病人,应当询问他此前的证候,现在所复发的证候与以前相同,就可以再一次使用一些以前的有效方药,用来彻底消除残余的邪气,自然就获得痊愈。 安神养血汤的药物组成有: 茯神 枣仁 当归 远志 桔梗 芍药 地黄 陈皮 甘草 上述药物再加上龙眼肉,用水煎服。 【评介】 温疫病过程之中,出现病情反复,要及时查出反复的原因,这样才可以治疗措施得当,达到长治久安。 龚绍林曰:“劳复者,初感疫愈后,因受劳碌,而病复作也。若脉不数实,发热而不口渴者,则为虚热。气虚者,宜补其气。血虚者,宜补其血。气血两亏,则宜兼补。虚回即热止矣。然亦有愈后受劳,而前症复作者,其脉数而有力,症亦无异前状,看前用何药调愈,宜仍前方治之。有虚症虚脉,宜看气血,以加补其虚可也。如谓劳后,概是虚症,止宜用补,尚未善也。食复自复仿此。” 感冒兼疫【原文】 疫邪伏而未发,因感冒风寒〔1〕,触动疫邪,相继而发也。既有感冒之因由,复有风寒之脉证〔2〕,先投发散,一汗而解〔3〕,一二日续得头疼身痛,潮热烦渴,不恶寒,此风寒去,疫邪发也〔4〕,以疫法治之。 【注释】 〔1〕因感冒风寒:由于感受、冒犯风寒邪气。此处的“感冒”不是病的名称,而是感受、冒犯之意。《素问》《灵枢》之中的“伤寒”,也是伤于寒之意,后来伤寒与感冒,逐渐由病因变为了病证的名称。 〔2〕有风寒之脉证:有了中风与伤寒的脉象与证候。《伤寒论》第2条云:“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第3条云:“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3〕先投发散,一汗而解:首先使用发表散邪的药物,一旦汗出表邪就解除。《素问·生气通天论》:“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4〕此风寒去,疫邪发也:这是风寒邪气散去,温疫邪气发作了。 【译文】 温疫邪气深伏在体内还未发动,由于感受了风寒邪气,触动了潜伏于体内的疫邪,使温疫邪气紧跟着感冒伤寒就发作出来。病人既有感冒的原因,又有风寒病的脉象与证候,首先使用了发散的方药,一出汗就使病情缓解,一两天之后又出现了头疼身体疼痛,定时发潮热,心烦口渴,不恶寒怕冷,这是风寒邪气已经离去,温疫邪气发作起来,应当用治疗温疫的方法进行治疗。 【评介】 伤寒与温病、温疫学说,都是说的外感邪气引发的以发热为主要特征的病证,是由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医学家分别创立的。古人对于外感热病病因的认识,汉代之前都主张温热病是伤于寒邪。笔者认为,《素问》热病、仲景伤寒、曹植疫气,其实是一物而三象,不是三类不同的病症,是古人在认识取向上的不同侧重点造成的。也就是说,《素问》重视外感热病的发热症状,仲景重视外感热病的得病原因,曹植看重外感热病的流行性危害,因此才有了三种不同的名称。张凤逵《伤暑全书》将夏季的温热病,称为暑病;吴又可《温疫论》把流行的温热病,称为温疫;清代温病四大家,把一切温热病概括为四时温病。他们对温热病的命名,都反映了温热病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我们切不可因为其不同的名称,而将它们说成是不同的疾病。当然,每个古代医学家个人的医学经历有限,也不可能见到现代医学所说的各种传染病的全部,他们总结的规律也难适用于一切传染病;另外,同一种温热病在发病季节上的不同,病人体质各异,可以导致其在证候表现方面有很大区别,可以有风热、温热、湿热等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才有《难经》“伤寒有五”的广义伤寒学说,其实“伤寒”何止有五?《伤寒例》称伤寒有十,朱肱称伤寒有十二,吴又可称疫气之病各有异气。 古人试图区别不同的外感热病,但由于时代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不可能与现代的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在名称上一一对应。以现代医学的观点来看,“外感热病”包括了现代医学许多传染和感染性疾病,我们也不能据此就认定古人已经掌握了众多不同的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具体而详细的区别。相反,古人还是根据他们自己的见解,将众多不同的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所共有的证候、发展变化规律、治疗的法则、方药,归结到一起,把它们概括为成一类病症。他们在命名这类外感热病时,或名之为热病,或名之为伤寒,或名之为温疫,或名之为温病。这是由于他们在认识上的细微区别,或者说他们的不同着重点,使他们命名成不同温热病的原因。(有关论述可以参见曹东义著《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中医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龚绍林曰:“感冒兼疫之人,先用表剂,以发其汗。恐元气随虚,而疫更感矣。不如以治疫为主,兼治风寒,明者参之。” 疟疫兼证【原文】 疟疾二三发或七八发后〔1〕,忽然昼夜发热,烦渴不恶寒〔2〕,舌生苔刺,心腹痞满,饮食不进,下证渐具,此温疫著,疟疾隐也〔3〕,以疫法治之。 温疫昼夜纯热、心腹满闷、饮食不进、下后脉静身凉,或间日、或每日时恶寒而后发热如期者,此温疫解,疟邪未尽也,以疟法治之。 【注释】 〔1〕疟疾二三发或七八发后:疟疾病多为间日疟、三日疟,也就是隔一天,或者三天发作一次,发作的时候,先发冷,然后发热头痛,最后大汗出,发作过后体温正常。二三发,也就是发作过两三次之意。 〔2〕忽然昼夜发热,烦渴不恶寒:病人的证候在短时间之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就是由原来的隔一天发作一次的发冷、发烧、出大汗,变成了白天黑夜不停地发热,而且心烦口渴,不恶寒。 〔3〕此温疫著,疟疾隐也:这是温疫病的显著证候,疟疾病的证候却隐而不见了。 【译文】 病人患疟疾,在发作两三次,或者发作七八次之后,忽然出现白天黑夜都发热,心烦口渴,不恶寒怕冷,舌苔粗糙生刺,心胸腹部痞闷胀满,不能饮水进食,使用泻下的证候逐渐显露出来,这是明显的温疫病,原有的疟疾证候已经隐退,应当用治疗温疫的方法进行治疗。 温疫病白天夜晚都发热,心胸腹部痞闷胀满,不能饮水进食,经过泻下治疗之后,脉搏由躁数转为和缓安静,身体由发热转为凉爽,却出现了隔一天,或者每一天都按时恶寒怕冷,然后紧接着发热,好象按照约定如期而至,这是温疫病解除之后,疟疾的邪气还没有完全清除,应当使用治疗疟疾的方法进行治疗。 【评介】 在病因难于辨明的时代,疟疾与一般外感病时常混淆,或称它们可以互相转化,也可以一起出现,使病情变得很复杂。叶天士继承了吴又可的温疫与疟疾可以互相转化的观点,甚至认为温病变为疟疾是病证向痊愈方向的转归。《温热论》云:“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龚绍林曰:“先疟后疫,非疟症变疫,原因感疫而疟也,故以疫法治之。先疫后疟,已将疫症治好,而后脉静身凉矣,故以疟法治之。” 龚绍林不同意吴又可以及叶天士的观点,认为温疫与疟疾各自为一种不同的疾病,不能够互相转化。此观点很是可贵,但在外感热病的致病微生物不能被认识的时代,要想让人们认识这一点,也是很不容易的。 温疟【原文】 凡疟者寒热如期而发,余时脉静身凉,此常疟也〔1〕,以疟法治之。设传胃者,必现里证,名为温疟〔2〕,以疫法治者生,以疟法治者死。里证者下证也,下后里证除,寒热独存者,是温疫减,疟证在也。疟邪未去者宜疏〔3〕,邪去而疟势在者宜截〔4〕,势在而挟虚者宜补〔5〕,疏以清脾饮,截以不二饮,补以四君子,方见疟疾门,仍恐杂乱,此不附载。 【注释】 〔1〕此常疟也:这是典型的疟疾病。 〔2〕温疟:只发热不恶寒的疟疾。《金匮要略·疟病脉证并治》云:“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 〔3〕疟邪未去者宜疏:疟邪还没有清除的病证,应当使用疏泄疟邪的治疗方法。 〔4〕邪去而疟势在者宜截:疟邪已经被清除,而定期发作的热势还存在,应当使用截断的治疗方法。 〔5〕势在而挟虚者宜补:有定期发热的趋势,同时又兼有虚损的证候,应当使用补益的治疗方法。 【译文】 凡是属于疟疾的病证,恶寒发热都会按照一定的时间发作,其他的时间则脉搏相对安静,身体凉爽,这是常见的正规疟疾,应当按治疗疟疾的方法进行治疗。假如疟疾的邪气传变到胃部,必定会表现为只发热不恶寒的里热的证候,这就叫“温疟”,用治疗温疫的方法进行治疗就会治愈,用治疗疟疾的方法进行治疗就有可能加重病情,导致死亡。 所谓里证,就是需要泻下的证候。通过泻下之后,里证消除,而恶寒发热的证候还存在,这属于温疫减轻,而疟疾的病证却存在。疟邪还没有驱除的,治疗应当使用疏散的方法,邪气驱除之后而疟疾病发作的趋势不见减轻的,应当使用特殊药物“截疟”治疗;疟疾病发作的趋势还存在,同时兼有虚损的,治疗应当使用有补益作用的药物。 疏导疟邪应当使用清脾饮,截疟应当使用不二饮,补益应当使用四君子汤,这些方剂都在专门治疗疟疾的著作中,为了不至于杂乱,这里就不收载了。 【评介】 温疟与温疫都有发热的临床表现,两者容易混淆,尤其是温疟证候不典型,只发热而不恶寒,更容易与温疫相混,但温疟发有定时,不发作时体温不高;而温疫虽然可以表现为日晡潮热,定时而高热,但其他时候也会有低热,与之不同。 龚绍林曰:“常疟发于半表半里,原不传胃,以温疫传胃,仆治一江右人,在家即患温疫,或间日发,或两日发,凡发总在黄昏时候,及至楚南浦市,约两月有余。医以常疟治之,转剧。仆诊其脉,数而有力,右关更甚,舌苔黄,细问其症,三阳表症尚存,因知非常疟,乃感疫也。用三消饮,一剂稍愈,连服二三剂,诸症如失。诚哉!感疫而疟者,宜以疫法治之也。”
6 E" U' V7 `: j. d9 A 曹东义在俄罗斯圣彼得堡祝贺 张培红主任为大家讲述《瘟疫论译注》成功! - I- C1 g; t9 f! L# n9 x5 y1 \1 v
她与大家一起讨论了吴又可《瘟疫论》的 “四损不可正治”、“劳复、食复、自复”、“感冒兼疫”、“疟疫兼证”和“温疟”的有关内容。 瘟疫病过程的变化,各种证候虽然与邪气的性质与强弱有关系,但是都离不开人的体质,以及治疗措施是否恰当。 虚人外感,不能用普通人的治疗方法,必须扶正祛邪。 疾病基本治愈之后,还要预防复发,防止遗留问题,复发与各种不恰当的饮食起居有关系。《素问》的热论说,“食肉则复,多食则遗”,都是不恰当的饮食起居,造成了疾病康复过程的不彻底,或者抗病能力不足,又继发了其他疾病。 古人说的“疟病”,是寒热往复,不一定是疟疾,根据不同的表现,分成几个类型,都是辨证论治,而不是“杀疟原虫”。
# P& o& V7 u' I5 W2 N( {0 D% L+ I( g;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