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7-10-11 20: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
* X* c9 g( ?& t6 O; ^如果,要给阴阳下一个定义,这的确需要很认真研究一下。 v7 p f( M5 e
牛哥(杨思远)省社科院副院长:/ N( W6 h3 j& Z8 f* z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谈阴阳最忌将二者分离或对立,所谓孤阳不存独阴不生是也。阴阳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阳是活,热,气,升,动,有能而无形。阴是静,冷,形,降,液,有形而无能。阳以阴为物质基础,阴以阳为聚散动力。说日为阳,月为阴只是个比喻。老师,理解对否?4 x$ J& r8 A8 o* u6 H _
马京雪:
f- q& l" G8 C# ]7 O“阴,闇也”。“ 阳,高明也”。阴阳是古代先民用来表示白昼与黑夜的两个字,也是天地之间最明显的两种基本变化状态。引申为构成万物的对立而统一的两个方面,所以说“阴阳其大无内,其小无外”。/ P4 Z, c3 H# b* t6 K
我:
: }; r, s( f8 Z6 q+ X* W7 ?阴阳从哪里来?这是很关键的问题。按照老子的思想,天地为分之前,是“混成”的物体,而且不断运动变化。也就是在“混沌”的时候,是还没有阴阳的“前期”,后来,有了“天地”,也就有了阴阳。“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 J G0 l1 H9 `: H7 r$ U* h/ W我:
! b1 E- S T5 r- |也就是“一气分阴阳”,张景岳说的“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天地阴阳,再生万物。$ g6 d+ e0 J' h" {# ]5 _( b5 o
我:
/ p. l: j: B1 I'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2 j* ?* N# g& S6 E- w! C7 \* V
我:
x1 w+ \, C, ]6 w+ \ W2 F: X2 p由此可见,我们说的从这个角度说阴阳的定义,就应是:“阴阳是天地万物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总概括。"" |1 U+ I; F- Y. k
我:( [2 E6 U. c& p" b H
当然,阴阳无限可分,可以用具体的事物和属性,来举例说明,比如,日月、水火、气血、男女、寒热等。
( b/ i2 o( ~* z* g, ?我:: f, z8 T3 P2 ?4 _
为了解决”无限可分“的复杂性,古人发明了”象数关系“,用象来统领”数“
, ~7 P4 x6 }/ u我:
& A* D- J1 l- S- J% ^6 Q$ B( R3 c) D7 ^《素问》说: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4 a8 j( ^: d7 o9 R& V# I, k
我:$ W1 {2 A2 h$ {# t! t: b
”一分为二“是生成,”对立统一“是构成。所以“一分为二”与“对立统一”是不一样的。0 @- L: Q& _. n# O$ `& y
我:$ e: ]( [0 E5 d" u9 E2 J6 e% B$ Y
范仲毓先生说阴阳是地球的公转与自转,这也不矛盾。公转的结果,是“四时”;自转的是“昼夜”,虽然看上去是时间,其实时空不能分离,阴阳不能离开时空而独立存在。/ v5 y0 ]: y* V
我:5 {8 i1 f7 l& V4 T
时空整体生成万物。万物都在时空之中。只是中华的文化,所谓“空”,不是什么也没有,而是《内经》说的“其所从来者微,视之不见,听而不闻”,《老子》说的:“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抟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因此,没有“真空”,这样才能“有无相生”,物质不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