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科学异化为宗教审判
9 d1 ?! U5 [2 F7 {- b1 D7 c- V所谓“科学”既然是对客观世界规律性认识的知识体系,那么人类科学的历史也就很长久了。: c N1 A7 `. h, c/ T* J' l* W
方舟子说:“现代科学的源头来自古希腊的自然哲学,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诞生、发展起来,然后向全世界传播的。古代中国也有灿烂的文明,某些技术发明甚至长期领先西方,但是为什么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呢?这个问题是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提出的,被称为‘李约瑟问题’。”
8 n S! U: S% X K方舟子这段话,乍看上去好像是一段学舌,没有什么问题,其实不然。这是一个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做法,其想说的就是科学是西方发明的,与中国无缘。“李约瑟难题”的表述,在方舟子引文里也有一些走样、变味。假如李约瑟说“科学没有在中国诞生”,他怎么会写《中国科学技术史》?难道李约瑟写的是“五·四”之后“赛先生”来到中国后的科技史吗?显然不是。李约瑟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有科学,而且很值得去写。6 [) }7 m( K6 O
关注这个问题,也需要我们展开论述,才能说得清楚。, N" L" H, ]3 g$ ]8 r" l" D1 g
1964年李约瑟写了一篇文章《东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他在这篇文章一开始就说:“大约在1938年,我开始酝酿写一部系统的、客观的、权威性的专著,以论述中国文化的科学史、科学思想史、技术史及医学史。当时我注意到的重要问题是: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或印度)文明中成长?”
$ L. B% I+ z1 T$ K. [) y. J3 o1976年,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思·博尔丁,把李约瑟的“问题”称之为“李约瑟难题”。当然,早在李约瑟之前,就有很多人提出与李约瑟难题类似的问题,但是没有他的影响大。" k ]1 z* s- I( S4 I2 Z
据一项初步统计,从1980年以来,国内关于“李约瑟难题”的讨论已发表论文不下260余篇,出版著作达30余种。参与讨论者,既有研究中国历史与文化的学者,也有科技界、经济界、教育界等方面的人士。几乎可以说,凡是关心中国的前途和未来的人,都对这个问题抱有或多或少的兴趣。3 ~& X2 u2 A1 O4 U2 @9 C# I: B
“李约瑟难题”或称“李约瑟问题”(Needham Problem, 或Needham Question)、“李约瑟之谜”(Needham Puzzle)、“李约瑟命题”(Needham Thesis)等等,所有这些名目都译自于英文。其一般表述是:为什么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之间,在将人类的自然知识应用于实用目的方面,中国较之西方更为有效?或者,为什么近代科学,关于自然界假说的数学化及其相关的先进技术,只是辉煌而短暂地兴起于伽利略时代的欧洲?4 b# [9 B: @) W- s8 B/ L2 O9 f
李约瑟的问题是深刻的,自然会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
1 K- V% r( Z# w$ h& [1 I为了促进大陆的科学社会史的研究,促进内外史研究的结合,也为了总结历史经验,为科学技术现代化服务,1982年10月16日至22日,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在四川成都召开了“中国近代科学落后原因”学术讨论会。会上宣读并交流学术论文近50篇,到会代表74人。会后,选出其中论文24篇,集成文集。
, ~4 g% j9 @$ g" k我国学界常常把“李约瑟难题”理解为对于“中国近代科学为什么落后”这一历史现象的探索。把李约瑟对于中国的“表扬”,当作应该检讨的“难题”,这是在那个刚刚改革开放时期的一种特殊现象。% N) L! M: S. [7 f1 u; o! A2 g
对于李约瑟先生的问题,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这样问:为什么欧洲经历了一千多年的“中世纪黑暗”?难道中国从古至今科技一直领先于世界才是应该的和必然的吗?欧洲文艺复兴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的。. b7 S9 k2 ?8 ~9 O# c2 u# i' h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曾经创造了很辉煌的古代文明,也有过长久的衰落。; M' J# L* h# v+ z( L
古希腊的地理范围,除了现在的希腊半岛外,还包括整个爱琴海区域和北面的马其顿和色雷斯、亚平宁半岛和小亚细亚等地。
( B3 `0 a. v; E }2 o现在,让我们探索一下西方文明的发展,以及科学是怎样诞生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金属文明时代的到来,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兴起的基础,但是他们并没有像同时期的中国古代那样,产生阴阳、五行学说。因为,阴阳学说可以出现在石器时代,而五行学说只能出现于金属文明形成之后的时代。& q. u- [' K2 y
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间的爱琴海地区,孕育了灿烂的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因为对这一时期的了解主要来自《荷马史诗》,所以又称“荷马时代”。在荷马时代末期,铁器得到推广,取代了青铜器;海上贸易也重新发达,新的城邦国家纷纷建立。公元前5、6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希腊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的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 D8 J% z |. {+ d( w8 K4 L& f' T3 i3 p# |迈锡尼文明时期,希腊人在意大利南部和中部沿海地带纵横航行,随后进入了一个停滞的时期。迫于在西方贸易线路上与腓尼基人的竞争,他们建立了新的贸易基地,接着在公元前8世纪使殖民地得到全面发展。他们最初在意大利的匹兹库萨(在那不勒斯湾的伊斯基尔岛)建立殖民地,之后又把势力稍微地向北推进到西西里岛的库米大陆以及意大利南部沿海地区。$ N1 P+ }; [. q- O$ H8 _, u
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意大利半岛处于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交织的时期。“古意大利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族。大概在公元前1000年的铜器时代,他们穿越北部和东部的阿尔卑斯山和亚得里亚海到达意大利,并残暴地迫使许多当地土著部落迁徙他乡。他们起初过着游牧生活,但已经具有制作铜器、使用马匹和带轮子的大车的技能。抵达意大利之后,他们形成了以农耕为基础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成为随后几个世纪其子孙后代的主要生活方式,直至罗马文明的衰落。“古意大利人”是由几个民族构成的,包括萨宾人、翁布里亚人和拉丁人。
k y3 B1 p) a# j9 q9 J公元前9世纪和公元前8世纪,意大利半岛上出现了两个新民族:埃特鲁斯坎人和希腊人。埃特鲁斯坎人居住在独立的、强大的城邦中,城邦之间通常结成联盟。这些城邦最初由一个君主统治,后来变成通过议会和选举出的官员施行统治的寡头政治。埃特鲁斯坎人本来是农耕部族,拥有组织严密的军队,他们用这些军队来统治周边民族,同时他们也喜欢经营商业和从事手工业。托斯卡纳和北部的拉丁姆地区应该是埃特鲁斯坎人最早的定居地。一小部分拉丁人在这片领土的南端生息繁衍,在那里最终建立了罗马城。& i0 L3 b! V2 k2 g# u
古希腊最著名的数学家有:丢番图,被誉为代数学鼻祖;阿波罗尼奥斯,圆锥曲线的研究;欧几里德,着有《几何原本》,奠下了以后欧洲数学的基础;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多个定理,包括勾股定理,并发现无理数;阿基米德,带动几何发展,善用穷举法、趋近观念(十分接近现代的微积分)。
' _' D+ s, N) z7 z/ B9 V4 w# d, a古典希腊哲学,或称早期希腊哲学集中在辩论与质询上。在很多方面,它同时为现代科学与现代哲学铺设了道路。西方哲学的历史从古希腊开始,特别是一群通称为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7 `- F e2 i9 |% s+ `: ^1 S# J, F
早期希腊哲学家提出了各种“宇宙论”,与中国古代文明的元典里关于世界本原的认识与猜想有所不同,比如“《易》有太极”、“道生一”、“天地之大德曰生”等。他们所提出的问题,主要有:
* u- N+ J: y( h, p" j一切事物从哪来?它到底是由什么制造的?我们如何解释大量事物组成的本质?为什么我们能用单一数学来描述它们?而这些问题,在《圣经》成为真理的代名词之后,在“创世纪”里都由上帝来完成,谁也不许怀疑了,这就步入了禁锢思想的那个“黑暗的中世纪”。) ?& ?1 U/ ?* u- A
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拒绝用传统的神话解释他们所见的现象,而赞同更理性的解释。他们主张依靠推论和观察,来阐明围绕他们周围的真实自然界,而且他们把论点突出出来,告诉他人。他们的争议已经被历史淹没了,只有一些片断出现在后世的哲学家和史学家的著作的引用里。: P( O C! D5 ~! \' j" p7 x( e- z
在古希腊曾经盛行过许多“元素学说”, 比如希腊神话说阿波罗每天驾马车载着太阳由东向西跑,但许多希腊哲学家,并不满意这种说法,他们试图以自然的道理来解释复杂的宇宙现象。6 ?, L! C; @& g7 S: v' F
泰利斯(Thales of Miletus,公元前639~544年)是希腊史上第一位哲学家。他由推理及观察认为:水可以结成固体,也会蒸发成气体而消失在空中,而且许多生物都在水中活动,它们也许就是由水产生的,所以,水必定是构成宇宙的本质。但泰利斯认为他的结论并非就是真理,并告诉学生:“这是我的看法,我的想法,你们要努力改进我的教导。”这正是希腊哲学迷人的地方:提出学说,接受批评和改进。. ]; B7 c+ z0 J3 X& ?
泰利斯教育出一位勇于批评的学生亚纳西曼(Anaximes)。亚纳西曼认为,人和动物都要呼吸空气才能活,而人死后肉体在空气中消失不见,只剩灵魂;火是稀薄的空气,水是浓缩的空气,水再浓缩就结冰,再浓缩就成石头。所以,空气才是构成自然的基本元素。另一些哲学家则以另一套推理,认为火才是自然的本质。7 P# T+ U- b1 Q: p6 U0 `. d' t# ^
各种元素说被古希腊哲人提出讨论,于是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哲人兼医生恩培多克(Empedocles of Agrigetum约公元前495~前435年)综合各家之说,继承了伊奥尼亚学派关于宇宙本原的学说,把水、火、气综合在一起,再加上第四种元素“土”,作为“万物之根”,即万物的本原。他认为,由实际观察,空气、水、火、土并不能互相转换,自然物质是由这四种元素,配以热、干、湿、冷等四种性质所组成的。
2 ~$ g6 n! \# X恩培多克勒告诉人们,观察生树枝在火炉中燃烧的情形,树枝在燃烧时发热,喷出火焰,证明在它的里面含有“火”;烟囱顶部逸出烟雾证明它里面含有“气”;燃烧着的生树枝两端会鼓泡并嘶嘶作响,这就是“水”;灰烬具有重量、不可再燃烧性和干燥性,它被命名为“土”。将世界上所有的物体用燃烧方法进行分析,都会从中解析到这四种“元素”。因此,他认为自然界是由土、水、气、火四元素构成的,这种观点就被认为是得到了普遍性的证明。
" N ?$ A3 y5 u0 [8 f+ c恩培多克将它推论到医学,认为人体也有相关的四种体液与这四元素和四性质互相配合,可以说是“四体液说”的雏形。! f8 O, c; Y/ z8 l% L. {
他认为,从这四种元素中产生出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切存在的东西:树木、男人、女人、兽类、鸟类、鱼类和神灵。
' X( E$ Z$ f) e9 Z5 L这四种元素本身不变,在万物中存在着,它们按不同的比例互相混合而形成了各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例如:肌肉由四种元素等量混合而成,神经由火和土与双倍的水混合而成等等。在这个时候,四种元素聚集而成一个存在物;在另一个时候,这个存在物又分解为四种元素。宇宙万物处在这种结合和分解的不断变化之中。他试图以此解决事物的“一”和“多”即统一性和多样性的问题,解决“变”和“不变”的矛盾。这比先辈们的思想前进了一步。1 i+ V- ] `3 h9 h; }
很显然,四元素学说属于构成论,倾向于具体结构,容易走向实证和解剖,也容易由哲学走向科学,比如原子、物质是古希腊的哲学概念,后来都成了实证科学的基本概念;中医的五行学说属于关系论,容易说明事物之间动态变化的复杂关系,而不是具体形质,所以不容易派生解剖实证的思想,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边还要展开论述。5 I6 R" O- [3 F* ~
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70年-公元前399年),是一位雅典哲学家,他开创了“伦理哲学”,使古希腊哲学从单纯研究自然转向研究人类本身,成为西方哲学传统中最重要的偶像。他采用的“诘问式”教育方法,对西方的思维方式有极为重要的贡献。
% Y1 J* }1 `. ^; x4 ?1 \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是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古典希腊哲学家,受教于苏格拉底,并教导了亚里士多德。他最著名的作品《理想国》(The Republic)描绘了他幻想的“完美”国家。他也写了《律法》和许多苏格拉底的对话录。他认为通过直觉(感观)所获得的知识,总是会留下困惑和不纯的观点,而且对所谓“沉思的心灵能从世界中获得‘真实’的知识”感到不满,认为只有灵魂能掌握知识的结构、事物的真实本质,我们看到的世界仅仅是一个充满瑕疵的拷贝。因此,人们把柏拉图视为一个唯心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
/ Y9 a# R/ a( a8 i, k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年-公元前322年3月7日),与柏拉图一起,被称为对西方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力的两人之一。亚里士多德更重视从感观获得知识,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论灵魂和很多其它的作品。
+ O; z+ p; |# ]) U8 q1 G在西方哲学的世界观、人体观的指导下,诞生了西方古代的医学思想。
' l3 L6 G0 n+ i- T9 [8 Y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前377)与他身后的盖伦(Calen公元129-199年)都重视解剖与实证研究,在历史条件的限制下,不得已做了许多大胆的猜想。
* d7 G- n$ h% s: ^希波克拉底在《古代医学论》里说:“我们必须坚信,每一种病症都是由一种特殊的东西引起,当这种东西转化为其他结合物时,病症便消失了。”“我们必须知道,疼痛是什么,为什么会疼痛,以及人体的何种构成受到损伤。”“我希望,这种精确的真相在一切举例中显示出来。”“我认为,了解什么病是因功能而生,什么病是因结构而生,也是必要的。我所说的‘功能’大致是指体液的强度和力度,而‘结构’是指人体内待发现的形态,其中有空的、凹的、渐宽的、渐窄的,有的是膨隆的,有的是圆而硬的,有的是宽而悬吊的,有的是平展的,有的是长的,有质地紧密的,有质地松散而多肉的,有似海面多孔的。那么,哪一种结构最有利于从人体其他部位吸取体液并吸住它们呢?是中空而膨大的、圆而硬的,还是渐渐凹陷的?我主张最适宜的构造是宽广、中空而且渐细的。人们应该知道这一完全不封闭的东西能看到。[赵洪钧、武鹏翻译《希波克拉底文集》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合肥、1990年10月第一版、12-15页。]”$ i. O B# f7 [
从上述引文之中,我们不难看到希波克拉底是很重视结构问题的,为将来的生理病理解剖研究奠定了基础。盖伦(Calen公元129-199年)写作《论解剖过程》、《论身体各部器官功能》两书。他们在人体解剖的基础上研究生理功能,在方法论上是完全一致的,这与与此后在文艺复兴时期崛起的实证医学,也是一脉相承的。; k+ X6 b1 h7 P
由于时代的限制,技术方法的制约,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的论述都进行了大胆的猜测,当然,其中的错误也随处可见,现在看来已经粗疏不堪,必须予以废除。如希氏说:“海绵状多孔的器官如脾脏、肺和乳房,随时准备吸干紧挨它们的东西”,“肝脏紧密而宽大,当肠胀气增加,受阻而变的较硬时,就会持续猛烈地对抗气机。但肝脏抵抗而不退让。[赵洪钧、武鹏翻译《希波克拉底文集》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合肥、1990年10月第一版、15]”
1 h1 z+ {$ x7 b# p: r/ u6 y希氏说:“人通过口鼻吸入的气,先进入脑,而后大部分进入腹中,一部分进入肺和血管。由血管通道,空气靠这些器官布散全身各部。进入肚子的那一部分空气将肚子变凉,但没有更多的用途;而进入肺和血管的空气是有用的。当空气进入脑和体腔时,人便清醒,肢体便运动。故血管被黏液阻断,空气不能源源通过时,患者便出现不语和无知觉。”“空气在小血管内变凉,而后再由这些管道呼出。因为呼吸不能停下来,总是吸入、呼出地运动。任何部位一旦因故停止了呼吸,便会发生瘫痪。”“黏液质的父母,生下黏液质的孩子;胆液质的父母,生下胆液质的孩子;痨病的父母,生下痨病的孩子;坏脾气的父母,生下怀脾气的孩子。”“总之,患者的一切症状都是由于性冷的黏液流进血管,使热血变凉而停滞。[赵洪钧、武鹏翻译《希波克拉底文集》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合肥、1990年10月第一版、115-117]”
+ D" }9 R8 S6 S, ~4 k现在看来,希波克拉底对人疾病成因的解释并不准确,但他提出的人体气质类型,却一直沿用至今。那时,尸体解剖为宗教与习俗所禁止,希波克拉底勇敢地冲破禁令,秘密进行了人体解剖,获得了许多关于人体结构的知识。在他最著名的外科著作《头颅创伤》中,详细描绘了头颅损伤和裂缝等病例,提出了施行手术的方法。其中关于手术的记载非常精细,所用语言也非常确切,足以证明这是他亲身实践的经验总结。5 c" v: f* q0 t- n
中医自扁鹊和《黄帝内经》奠基以来,以及开创辨证论治的张仲景,追求的都是在不解剖器官的生态条件下“尽见五脏症结”,依据的都是古人关于气、阴阳、五行思维方式指导下的理论推求,几千年来只有不断完善的演进,也没有改弦更辄的革命性变化。* b, Y9 [) \3 z T* Q) @
从学科奠基的年代看,中医与西医十分接近;而在地域上,在思维方式上却是截然不同的。尽管古代西医也有四元素学说、四体液学说、冷热干湿,好象西医也与中医一样擅长理论推求,不重实证解剖。其实不然,土水气火,虽然与与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学说”字面上十分接近,好象只差一个金,但是其用意却是完全不同的,是不同的世界观。关于这一点,我在后边还要展开论述。
% F: y/ q, z* K' r& Y+ ^/ m* r中医与西医碰在一起,是人类近代社会发生的事情。到目前为止,它们之间的交融与渗透,也没有能够完全同化、吸纳对方,却依然沿着其固有的惯性,双轨制地向前飞奔、演化。
( y+ C7 M; f' X7 M现在,让我们回到前边的话题,说说为什么西方出现了“中世纪黑暗”。( w: T1 o5 I+ M8 F7 c* L' F
古罗马对西方文明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其完备的法律体系,包括市民法(仅适用于罗马公民)、自然法(适用于所有人)和国家关系法(用于调节罗马人与其它民族之间的关系)。从公元二至六世纪,罗马法经历了一个不断补充和完善的过程,至公元534年在东罗马帝国国王查士丁尼的主持下编撰完成并颁布施行,后人称之为《民法大全》。该法典对西方文明的影响被认为仅次于《圣经》,其基本思想和原则已融入西方乃至世界各国的法律中。1 I* Y. p6 H) T% Z
我们现在仍可从《民法大全》里,领略到罗马法的博大精深,比如对证据、公正、思想自由和契约精神的肯定。
4 F7 o4 s5 [ x$ f- T r其中规定,任何人在缺席时不得被判罪。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 {' ~$ X3 o5 E5 o) z2 T/ ?4 O% u. r4 ~
任何人不能仅因为思想而受惩罚。提供证据的责任在陈述事实的一方,而非否认事实的一方。判刑时必须始终考虑罪犯的年龄与涉世不深。武力威胁与自愿的同意背道而驰,而后者乃诚实契约之根基;容许任何此类行为都是悖逆道德的。
8 Q3 `- W! V1 f" ~) z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不得轻视,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拷问用于查明犯罪真相,但不应作为首选方式。因此,首先应当求助于证据;如果当事人涉嫌犯罪,则可以通过拷问迫使他供出同谋与罪行。拷问不得施加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
8 m P2 U1 n* G9 m0 f$ ^7 l4 S古罗马这种对于自由精神十分尊重的情况,随着罗马帝国的衰亡而不复存在了,逐渐步入了一个“中世纪黑暗时期”。
, `/ `& q0 w( y" k% Q; y" b“中世纪黑暗时代”这个词,是由十四世意大利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学者彼特拉克提出来的。他把欧洲历史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古罗马与古希腊时期;二是“黑暗时期”。他周游欧洲,重新发掘和出版经典的拉丁和希腊著作,志在重新恢复罗马古典的拉丁语言、艺术和文化,对自公元410年罗马沦陷以来的变化与所发生的事情,认为不值得研究。人文主义者们也相信,总有一天罗马帝国会再次兴起,重新恢复古典文化的纯洁性。十四世纪末与十五世纪初,人文主义者们认为一个现代时期(Modern Age)已经开始了。在十六与十七世纪基督教新教徒的宗教改革中,新教徒们也把天主教的腐败写进这段历史中。17与18世纪启蒙运动中的康德和伏尔泰的作品中,进行了更深刻的揭露与批判。" a; t; J: f# ^3 O& z2 ]
在“中世纪黑暗”过程中,相伴出现的“宗教审判所”,具有典型意义。“宗教审判所”是13~19世纪天主教会侦察和审判异端的机构。又译为“罗马宗教裁判所”、审判伽利略(1633)异端裁判所、宗教法庭。它旨在镇压一切反教会、反封建的异端,以及有异端思想或同情异端的人。它认为《圣经》具有法律效力,怀疑、反对《圣经》的观点,就属于“异端”,应该加以禁止。因此,它对于人们的思想、科学、文化意识进行禁锢,形成了近代科技史上很多有名的历史事件。% L( r, @! { o( H! _6 P
宗教裁判所是从13世纪上半叶开始建立的。教皇英诺森三世为镇压法国南部阿尔比派异端,曾建立教会的侦察和审判机构,是为宗教裁判所的发端。霍诺里乌斯三世继任教皇后,于1220年通令西欧各国教会建立宗教裁判所。教皇格列高利九世又重申设置机构的重要,并任命由其直接控制的托钵僧为裁判官,要求各主教予以协助。于是宗教裁判所在西欧天主教国家普遍成立。
/ ]* T+ c h0 A; I. s5 O僧侣裁判官主要由多明我派修士担任,也有少数方济各派僧团成员。最初裁判官巡回侦审,后来建立地区性的常设裁判所。裁判官掌握对本地区异端的搜查、审讯和判决大权。主教和世俗政权有协作、支持的责任,但无制约、干预的权力。
, d) S, n5 o1 I, u) q3 R! ]“异端”包括不同于罗马正统教派的言行和思想。不少反封建斗士、进步思想家、科学家、民间魔师、术士皆为裁判所打击迫害的对象。9 t9 f& b W# B: r
“异端罪”的侦审秘密进行。控告人与见证人姓名保密。罪犯、恶棍乃至儿童,皆可作见证人。一经被控,绝难幸免。为被告作证、辩护者,有被指控为异端的可能,因此无人敢为。被告如认罪并检举同伙,处理从宽。苦行、斋戒、离乡朝圣、在公开宗教仪式中受鞭打、胸前或身后缝缀黄色十字架受群众凌辱等,皆属轻罚。对不认罪、不悔过者,刑讯逼供,从严定罪,处以徒刑或死刑。死刑多为火刑,交由世俗当局执行。对被判死刑、徒刑者,财产没收归教会和世俗政权分享,或由政府全部占有。没收异端财产而获得利益,是世俗政权积极支持宗教裁判所的原因之一,从而造成滥肆搜捕、定罪,株连扩大的恶果。/ j- J, s7 v E/ O) p6 E6 g
学者指出,在天主教国家里,除英国和北欧国家外,先后皆有宗教裁判所活动。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历时较久,凶残恐怖较著,不仅用来镇压异端,并用来迫害阿拉伯人和犹太人。1483~1820年间,受迫害者达30余万人,其中三分之一被判处火刑。16世纪中叶,教皇在罗马建立最高异端裁判所。18、19世纪,西欧各国宗教裁判所先后被撤销。1908年教皇庇护十世把罗马最高裁判所改为圣职部,主要职能是监视和处罚参加进步活动的教徒,查禁各种进步书刊,革除教徒的教籍和罢免神职人员等。
2 q' P- R+ A8 R" X% k) Y x漫长的中世纪是欧洲最黑暗的时期,教会和反动封建政权勾结在一起,残酷镇压一切进步力量,整个欧洲像是一个无形的思想监狱。宗教审判所却成了血腥地制裁和处决异教徒的场所。凡是它认为是异端思想和行为的,宗教审判所统统都要管.揭露教会黑暗和反对封建统治的人,甚至一些进步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也会受到它的黑手迫害。从坐牢抄家流放到火刑,什么手段都用.仅1438年,受迫害的人就有近10万人,足见其残忍和残酷!
$ B+ f' g0 t0 D# A* {" b9 h被宗教审判所迫害致死的著名科学家之中,最早发现肺循环的西班牙医学家塞尔维特(1511-1553年),因为批判盖伦的解剖错误和神学权威而被处于火刑。9 v5 `8 s5 U# u
比利时的解剖学家维萨留斯(1514-1564年),他出版的《人体的构造》也因为指出了盖伦解剖的错误而被判处死刑。/ G; P9 [$ L# Y1 O2 f" k! ]- i( `
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出生于波兰维斯杜拉河畔的托伦市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是个当议员的富商,他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姐姐。哥白尼10岁的时候,他的父亲死了,他被送到舅舅务卡施大主教家中抚养。务卡施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与当时的知识界、革命家来往极为密切。1491年,18岁的哥白尼按照舅父的安排,到克拉科夫大学去学习天文和数学。在那个“科学成了神学的婢女”的年代,许多学说都被歪曲和阉割了,被用来为封建统治服务。托勒密的“地心说”就被教会的天堂、地狱学说所利用,成为不可质疑的教条。4 N, h: E3 y, i$ r
1496年,23岁的哥白尼为了取得出国的路费和长期留学的生活费用,他再次接受他舅父的安排,决定一辈子担任教会的职务。在1496年秋天,哥白尼披上僧袍,来到文艺复兴的策源地意大利,在博洛尼亚大学和帕多瓦大学攻读法律、医学和神学。
- f. b @ f. t. F3 ]- C6 `博洛尼亚大学的天文学家徳·诺瓦拉(de Novara,1454-1540)对哥白尼影响极大,在他那里学到了天文观测技术以及希腊的天文学理论。后来在费拉拉大学获宗教法博士学位。哥白尼作为一名医生,由于医术高明而被人们誉名为“神医”。哥白尼成年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费劳恩译格大教堂任职当一名教士。哥白尼并不是一位职业天文学家,他的成名巨著是在业余时间完成的。. U$ k7 v7 j4 \% P, J
在意大利期间,哥白尼就熟悉了希腊哲学家阿里斯塔克斯(前三世纪)的学说,确信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转这个日心说是正确的。他大约在40岁时开始在朋友中散发一份简短的手稿,初步阐述了他自己有关日心说的看法。哥白尼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终于完成了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他在《天体运行论》(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中观测计算所得数值的精确度是惊人的。3 `2 h* t' w; ]# |& W4 ^
1533年,哥白尼60岁的时候,他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提出了“日心说”的要点,由于教会没有预测到这种学说对于《圣经》的挑战性,所以他并未遭到当时那个教皇的反对。但是哥白尼却害怕教会会反对,甚至在他的书完稿后,还是迟迟不敢发表。直到他70岁时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1543年5月24日他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这部书。在书中他正确地论述了地球绕其轴心运转;月亮绕地球运转;地球和其他所有行星都绕太阳运转的事实。但是他也和前人一样严重低估了太阳系的规模。他认为星体运行的轨道是一系列的同心圆,这当然是错误的。他的学说里的数学运算很复杂也很不准确。但是他的书立即引起了极大的关注,驱使一些其他天文学家对行星运动作更为准确的观察,其中最著名的是丹麦伟大的天文学家泰寿·勃莱荷,开普勒就是根据泰寿积累的观察资料,最终推导出了星体运行的正确规律。1 D! h# ^( J8 S
显然哥白尼的学说是人类对宇宙认识的革命,它使人们的整个世界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他动摇了《圣经》关于天堂、人间、地狱说法的“地心说”,上帝的权威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确认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行星之一,从而掀起了一场天文学上根本性的革命,是人类探求客观真理道路上的里程碑。 哥白尼的伟大成就,不仅铺平了通向近代天文学的道路,而且开创了整个自然界科学向前迈进的新时代。从哥白尼时代起,脱离教会束缚的自然科学和哲学开始获得飞跃的发展。) c( Q- \, `! y
哥白尼的书启发了伽利略和开普勒,他俩又成了牛顿的主要前辈,他们的发现才使牛顿有能力确定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可见,科学的诞生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不断继承前人成果、不断创新的一个结果。《天体运行论》是当代天文学的起点──当然也是现代科学的起点。
2 _% J9 i; G3 C/ i8 M$ O/ t哥白尼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但是他用科学的观察否定了天主教会关于天堂地狱的旧思想,他在《天体之运行:导言》里说:“如果真有一种科学能够使人心灵高贵,脱离时间的污秽,这种科学一定是天文学。因为人类果真见到天主管理下的宇宙所有的庄严秩序时,必然会感到一种动力促使人趋向于规范的生活,去实行各种道德,可以从万物中看出来造物主确实是真美善之源。”。思想家罗素也高度评价哥白尼的贡献,他在《西方哲学史》中说:“哥白尼是一位波兰教士,抱着真纯无暇的正统信仰……他的正统信仰很真诚,他不认为他的学说与《圣经》相抵触。”
9 K4 y4 }& z: t3 h# a: n哥白尼是幸运的,但是宗教势力对于科学精神的反感和迫害,落到了传播他的科学成就的布鲁诺身上,使他成了为科学而殉难的一个代表性人物。. v, q" @* A! p$ H- Q
布鲁诺(1548—1600)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天文学家、哲学家。他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诺拉城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布鲁诺家境贫寒,10岁就进了修道院,15岁成为修道士。但是,在修道院中他刻苦自学,读了大量书籍,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特别是读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之后,更激起了他为科学真理而献身的热情。当时正是文艺复兴时期,提倡人文主义,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他们提出“我是人,人的一切特性我是无所不有”的口号。他们以人为中心,歌颂人的智慧和力量,赞美人性的完美与崇高,反对宗教的专横统治和封建等级制度,主张个性解放和平等自由,要求现世幸福和人间欢乐,提倡科学文化知识。所以,人文主义的理念,其重点是“人”,是“人”的本能的发挥,是“人”追求真、善、美的动力。
" [% O: X' x3 J8 p2 o" y布鲁诺性格倔强,善于独立思考,敢于对天文学和哲学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他写过一篇题为《诺亚方舟》的文章,不但猛烈地抨击了固守《圣经》教条的学者们,而且无情地讥讽了罗马教廷和古代权威亚里斯多德。他的这些行动,立刻遭到宗教卫士们的围攻,罗马教皇还公开宣布他是“异端分子”,派专人监视他的活动。) i3 i' T0 p8 u4 Q, t4 ?0 Y
1576年,28岁的布鲁诺毅然扔掉袈裟,逃出了修道院,前往罗马、威尼斯等地,开始了长期的流亡生活。因为遭到教廷通缉,布鲁诺不得不在1578年离开意大利,先后流亡瑞士、法国、英国、捷克斯洛伐克、澳地利、匈牙利等国,长达13年之久。布鲁诺每到一个地方,经常出去作报告、写文章,还时常地出席一些大学的辩论会,用他的笔和舌毫无畏惧地积极颂扬哥白尼学说,无情地抨击官方经院哲学的陈腐教条,反对托勒密的地心说。1583年,布鲁诺来到伦敦,在这里度过了两年多比较安静的时期,他的哲学著作《论原因、本原和统一》以及《论无限的宇宙和多世界》就是在伦敦写成并于1584年出版的。
4 b4 h" w1 B+ C# C( C# J他写道:“要是因为感官不能理解也不能看到一个事物,就否认了它的存在,那么必然也要否定他自己的存在。”他声称如果有神的话,自然界本身就是神,不相信世上有什么“造物主”。
0 S: g: u. F( h' r9 P2 I# V他在《论无限的宇宙和多世界》里,不但系统阐述和赞扬了哥白尼的日心学说,而且大胆地提出了他的宇宙无限的思想。他说:“无数的世界在无穷无尽的宇宙的广阔胸怀中产生、发展、灭亡,又重新产生……宇宙中有无数绕着自己的太阳运转的地球,就象那些绕着我们的太阳运转的行星一样。”在布鲁诺看来,宇宙是无限大的,也是物质的;宇宙中无数的恒星都是类似太阳那样的巨大而炽热的天体,太阳不过是一个行星系的中心,不是整个宇宙的中心。布鲁诺甚至还预言,生命不但存在于地球,也可能存在于我们还观察不到的遥远的行星上。他所描述的与无数太阳系并存的无限宇宙图景,差不多三百年后才得到科学界的公认。# E/ I* `5 ]$ c0 d$ a
在天主教会的眼里,布鲁诺的学说是极端有害的“异端”和十恶不赦的敌人。他们施展狡诈的阴谋诡计,以收买布鲁诺的朋友,将布鲁诺诱骗回国,并于公元1592年5月23日在意大利的威尼斯逮捕了他,把他囚禁在宗教判所的监狱里,次年2月被押解到罗马,接连不断地审讯和折磨竟达8年之久!布鲁诺始终没有屈服。
( ]2 d, b3 o- z2 D6 ~. Q) D: l布鲁诺在监狱里,宗教裁判所对他威胁利诱,软硬兼施,妄图迫使他就范,公开声明改变自己的观点。但是布鲁诺没有屈服。他自勉说:“如果愚昧无知者的法庭吓唬你,企图消灭你珍贵的事业,你一定要坚贞不屈,不要失掉勇气,甚至也不要退步。”他始终坚信真理一定会战胜邪恶,有一次审讯的时候,主教规劝布鲁诺:“只要你公开表示认罪和忏悔,不但可以免除对你的火刑,还可以在罗马教廷中给你安排一个令人羡慕的高位。”布鲁诺嗤之以鼻,大声呼喊:“收起你们这一套吧!我没有罪,也根本没有做过需要忏悔的事情!”主教露出了凶相,狂怒地吼道:“你坚持异端邪说,执迷不悟,等待你的就是火刑!”布鲁诺镇定自若地说:“在真理面前,我半步也不会退让!”罗马教廷把布鲁诺看作顽固不化的魔鬼,决定对他处以极刑。当布鲁诺听完判决以后,冷冷地刽子手们说:“你们宣读判词,比我听到判词还要恐惧!”- A$ P! d4 \& o, X! F- X
1600年2月17日,52岁的布鲁诺被押赴罗马鲜花广场,捆绑在火刑柱上。临刑前,罗马教廷还奢望布鲁诺屈服,最后一次对他劝降:“只要你忏悔,马上可以免刑。”布鲁诺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地回答说:“我宁愿做烈士而牺牲!”在被火焰和浓烟包围着的时候,布鲁诺还在发表最后的演说:“火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界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红衣主教们担心布鲁诺当众扫了自己的威风,用钳子夹住他的舌头,不让讲话。教会甚至害怕人们抢走他的骨灰来纪念他,匆匆忙忙把他的骨灰连同泥土一起抛撒在台伯河中。几年之后,人们不顾教廷势力的威胁和阻挠,在烧死布鲁诺的地方树起了一座布鲁诺纪念碑,使他的英名万世流芳。但是,宗教迫害科学的事件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公元1619年罗马天主教会议决定将《天体运动论》列为禁书,不准宣传哥白尼的学说。
1 o( h; x, p6 j# @2 A. I' y但是科学的脚步并没有因为教会的禁锢而停止,1609年,伽利略创制了天文望远镜(后被称为伽利略望远镜),并用来观测天体,他发现了月球表面的凹凸不平,并亲手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1610年1月7日,伽利略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哥白尼学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借助于望远镜,伽利略还先后发现了土星光环、太阳黑子、太阳的自转、金星和水星的盈亏现象、月球的周日,以及银河是由无数恒星组成等等。这些发现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
- A2 z" b, m9 Z5 S, C+ w! J1564年2月15日,伽利略出生在意大利西海岸比萨城一个破落的贵族之家。据说他的祖先是佛罗伦萨很有名望的医生,但是到了他的父亲伽利略·凡山杜这一代,家境日渐败落。伽利略最初进了佛伦勃罗萨修道院的学校,他专心学习哲学和宗教,很想将来当一个献身教会的传教士。但是他父亲凡山杜听到这个情况后,立即把儿子带回家,他劝说伽利略去学医。17岁那年,伽利略进了著名的比萨大学,成了医科学生。比萨大学是所古老的大学,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这很合伽利略的心意,但是伽利略对医学并没有多大兴趣,他很少上课,一上课就对教授们教课的内容提出这样那样的疑问,使教授们难于回答,在教授们的眼里,伽利略是个很不招人喜欢的坏学生。不过,伽利略的兴趣不在医学,他孜孜不倦地学习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并且以怀疑的眼光看待那些自古以来被人们奉为经典的学说。0 s* V: ?: ]% R% i8 { M2 [
伽利略对于世界充满了好奇,他通过观看教堂吊灯的摆动,研究了摆动的运动规律,也发现了摆动与心跳之间的关系,研制出脉搏计;通过测定物体在水中的重量发现,物体投入水中减轻的重量,刚好等于它排开的水的重量。在这个重大发现的基础上,伽利略发明了一种比重秤,可以很方便地测定各种合金的比重。一千多年之前,中国汉末曹冲称象的故事,我们传为美谈很久,却没有像伽利略那样开发出“比重称”,这件事情不知道李约瑟先生感慨没有?
/ M$ A; Q8 F2 w2 h/ y1589年夏天,25岁的伽利略,在盖特保图侯爵的推荐下,获得了比萨大学数学和科学教授的职位。不久,伽利略进行了自由落体实验,他在比萨斜塔上扔下的铁球,不仅证明了不同重量的物体由同一高度下落时速度是相同的,更重要的是,这个大胆的结论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权威结论。在那些思想保守、头脑僵化的人眼里,这个举动无异于挖了他们的祖坟,亚里士多德的信徒们与伽利略开始势不两立了。在比萨大学呆了一个学期,伽利略又失去了职位。
2 H9 }: E2 d7 X$ L! [# f' l伽利略再一次求助于盖特保图侯爵,他把伽利略推荐给帕多瓦大学, 1592年,28岁的伽利略被任命为帕多瓦大学的数学、科学和天文学教授。8 {: Z( J0 o& p- x2 r3 Q( z
利略在帕多瓦大学工作的18年间,最初把主要精力放在他一直感兴趣的力学研究方面,他发现了物理上重要的现象——物体运动的惯性;做过有名的斜面实验,总结了物体下落的距离与所经过的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他还研究了炮弹的运动,奠定了抛物线理论的基础;他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加速度的概念:他为了测量病人发烧时体温的升高,在1593年发明了第一支空气温度计。' ]% x1 D9 E% d. K
1609年6月,伽利略听到一个消息,说是荷兰有个眼镜商人利帕希在一偶尔的发现中,用一种镜片看见了远处肉眼看不见的东西。伽利略非常高兴,急忙跑进他的实验室。他找来纸和鹅管笔,开始画出一张又一张透镜成像的示意图。伽利略由镜管这个提示受到启发,看来镜管能够放大物体的秘密在于选择怎样的透镜,特别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如何搭配。他找来有关透镜的资料,不停地进行计算。整整一个通宵,伽利略终于明白,把凸透镜和凹透镜放在一个适当的距离,就像那个荷兰人看见的那样,遥远的肉眼看不见的物体经过放大也能看清了。他一连干了好几天,磨制出一对对凸透镜和凹透镜,然后又制作了一个精巧的可以滑动的双层金属管。伽利略小心翼翼地把一片大一点的凸透镜安在管子的一端,另一端安上一片小一点的凹透镜,然后把管子对着窗外。当他从凹透镜的一端望去时,奇迹出现了,那远处的教堂仿佛近在眼前,可以清晰地看见钟楼上的十字架,甚至连一只在十字架上落脚的鸽子也看得非常逼真。伽利略发明的望远镜,经过不断改进,放大率提高到30倍以上,能把实物放大1000倍。现在,他犹如有了千里眼,可以窥探宇宙的秘密了。
5 C/ U2 u' ]$ |6 w; ~( i过去,人们一直以为月亮是个光滑的天体,像太阳一样自身发光。但是伽利略透过望远镜发现,月亮和我们生存的地球一样,有高峻的山脉,也有低凹的洼地 (当时伽利略称它是“海”)。他还从月亮上亮的和暗的部分的移动,发现了月亮自身并不能发光,月亮的光是透过太阳得来的。伽利略又把望远镜对准横贯天穹的银河,以前人们一直认为银河是地球上的水蒸汽凝成的白雾,亚里士多德就是这样认为的。伽利略决定用望远镜检验这一说法是否正确。他用望远镜对准夜空中雾蒙蒙的光带,不禁大吃一惊,原来那根本不是云雾,而是千千万万颗星星聚集一起。伽利略还观察了天空中的斑斑云彩——即通常所说的星团,发现星团也是很多星体聚集一起,像猎户座、金牛座的星团都是如此。他还发现了木星周围环绕着它运动的卫星,还计算了它们的运行周期。伽利略还用望远镜观察到太阳的黑子,他通过黑子的移动现象推断,太阳也是在转动的。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发现,促使伽利略动笔写一本最新的天文学发现的书,他要向全世界公布他的观测结果。
) D3 P7 T1 E, i/ D4 H9 s0 i2 c1610年3月,伽利略的著作《星际使者》在威尼斯出版,立即在欧洲引起轰动。但是,他没有想到,望远镜揭开的宇宙的秘密大大触怒了很多人,一场可怕的厄运即将降临在这位杰出的科学家的头上。
! T4 F/ p" O% r1615年冬天,伽利略的名字上了罗马宗教裁判所的黑名单,他被传讯到罗马来接受对他的审讯。教会推崇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球是宇宙中心”的学说,因为在神学家看来,太阳是围绕地球运转的,因为上帝创造太阳的目的,就是要照亮地球,施恩于人类。这是永恒不变、颠扑不破的真理。为了维护这个荒谬的理论,天主教会的宗教裁判所不惜用恐怖的暴力对付一切敢于提出异议的人们。1327年,意大利天文学家采科·达斯科里活活被烧死,他的罪名只不过说了地球是球状,在另一个半球上也有人类居住,却因违背圣经的教义惨遭迫害。1600年2月17日,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在罗马百花广场被活活烧死,也是因为他到处宣传了哥白尼的学说,动摇了地球中心说。1616年2月,宗教裁判所宣布,不许伽利略再宣传哥白尼的学说,无论是讲课或写作,都不得再把哥白尼学说说成是真理。他如果敢于反抗,下场绝不会比布鲁诺更好。在教会的威胁下,伽利略被迫作了放弃哥白尼学说的声明。他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回到佛罗伦萨,在沉默中度过了好些年。. ^/ Y7 Z8 m! d/ D. e7 _1 C+ ]
经过长久的酝酿构思,用了5年多的时间,伽利略另一部伟大的著作《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在1632年2月出版。该书以三个人对话的形式,以充分的论据和大量无可争辩的事实,客观地讨论托勒密的地心说与哥白尼的日心说,谁是谁非的问题。这本书有力地批判了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错误理论,科学地论证哥白尼的地动说,宣告了宗教神学的彻底破产。
% [, L2 i ?7 b/ M6 [2 E科学和神学不可调和的斗争爆发了。1632年8月,罗马宗教裁判所下令禁止这本书出售,并且由罗马教皇指名组织一个专门委员会对这本书进行审查。到了10月,宗教裁判所要69岁的伽利略去罗马接受审讯。这时,他已经病魔缠身,行动不便,许多关心他的人到处为他说情,但是罗马教皇恼怒地说:“除非证明他不能行动,否则在必要时就给他带上手铐押来罗马!” 1633年初,伽利略抱病来到罗马。他一到罗马便失去自由,关进了宗教裁判所的牢狱,并且不准任何人和他接触。在罗马宗教裁判所充满血腥和恐怖的法庭上,真理遭到谬误的否决,科学受到神权的审判。那些满脸杀机的教会法官们,用火刑威胁伽利略放弃自己的信仰,否则他们就要对他处以极刑。年迈多病的伽利略绝望了,在审讯和刑法的折磨下,伽利略被迫在法庭上当众表示忏悔,同意放弃哥白尼学说,并且在判决书上签了字。
( y5 J* q# e; H( y根据资料介绍,伽利略的晚年是非常悲惨的。这位开拓了人类的眼界,揭开了宇宙秘密的科学家,1637年双目完全失明,陷入无边的黑暗之中。他唯一的亲人——小女儿玛俐亚先他离开人间,这给他的打击是很大的。但是,即使这样,伽利略仍旧没有失去探索真理的勇气。1638年,他的一部《关于两门新科学的讨论》在朋友帮助下得以在荷兰出版,这本书是伽利略长期对物理学研究的系统总结,也是现代物理的第一部伟大著作。后来,宗教裁判所对他的监视有所放宽,他的几个学生,其中包括著名物理学家、大气压力的发现者托里拆利来到老人身边,照料他,同时也是向他请教。他们又可以愉快地在一起讨论科学发明了。1642年1月8日,78岁的伽利略停止了呼吸。300多年之后,1979年11月,在世界主教会议上,罗马教皇提出重新审理“伽利略案件”,为其平反。
8 O5 L. Z9 @4 ~6 X2 q在伽利略之后,近代科学技术不断进步,逐渐由天文、力学、数学等学科扩展开来,诞生了化学、生物、声、光、电等许多数不清的近现代科学技术,近来又出现了控制论、信息论、自组织理论、系统论、复杂性科学等新科学思想和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史,向人们说明了一个道理,冲破宗教对于人们思想的禁锢,才能解放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客观世界是非常复杂的,人们的探索和认识也会不断深入、扩展,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领域里、某一水平上。+ A; \3 K# @( G* A
尽管科学终于冲破了宗教的束缚,战胜了迷信与愚昧,但是科学没有消灭宗教,在欧美的许多科学家还是虔诚的信徒。方舟子十分景仰的科技先导美国,他们选出来的总统,在就职典礼的时候,把手放在《圣经》上,由神父引导着宣誓,而不是把手放在《科学词典》上,信誓旦旦地崇信科学。对于这个“奇怪”的现象,方舟子为何不“妨之、咒之、取消之?”却在中医诞生的祖国,大事宣扬中医如何“不科学”、“伪科学”,实在是别有用心。
0 g) x' g0 M3 G/ t( Q欧洲文艺复兴,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打破“一神论”,恢复古希腊“众神”统治下人们探索宇宙奥秘的自由。很不幸的是,在西方科学中国化的过程之中,很多人把科学定义“狭隘化”,在没有弄清什么是科学的情况下,就虚拟了一个“科学神”, 把科学说成是一个神,崇拜起来,而且是排他性地主张“科学一神论”,凡是不符合他们观点、他们看不懂的东西,都判为“异端”邪说,都指为“伪科学”、反科学,这实际上是违背科学精神的,也与科学发展的历史过程是格格不入的。
0 [) [, [9 |9 R" G4 z方舟子说:“有些中医支持者为了把中医说成科学,另外提出了科学判定标准。这在逻辑上是荒谬的。这实际上是先入为主地认定了中医是科学,然后再去设立相应的科学标准。我们要判定某个事物的属性,应该根据已有的标准,而不应该特地为之另设新的标准。这在历史上也是错乱的。如果中医是科学的话,相当于要把科学诞生的时间提前上千年,从而大幅度地改写世界科学史。而在本质上与中医并无区别的其他民族的传统医学,甚至连同风水、算命、巫术等种种玄学、迷信也都可以根据相同的理由自称为科学,其结果是混淆了科学与非科学的界限。当然,对这一点一些中医支持者不会认为是个难堪,因为他们也相信风水、算命、巫术等等都是科学。”
9 u. e4 m* u# G# t) _方舟子的指责,使我们看到他用一个含混不清的所谓“科学”做判定是非的标准是假的,想以此打击中医却是真的。正是他把自己作为科学的化身,“先入为主地”判定文艺复兴之前无科学,因而简单判定中医不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