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17-10-26 09:13 编辑
1 |7 F+ j y( P5 F+ w/ |, N6 ]- x- r& n( Q( L1 L7 w |' i) K8 z) a
; ^% Y/ R- v/ L$ ]- y 陈勇先生于2017年10月9日早晨,突然病逝,想到他治疗糖尿病的突出成就,以及他的曲折经历,还有我与他交往的历历往事,不胜感慨。我发表了为他的新书所做的序言,作为纪念。 同时,心中还有许多未知的事情很疑惑:不知道陈先生的著作,是否还能出版?他陈氏膏药、糖渐康,可有传人? 后来,很多同道发来有关陈先生的消息,有的甚至说他是被气死的。我看了有关材料,知道陈先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很是不平。 但是,很幸运的一件事,是我在2013年到2015、2016、2017年的《国医年鉴》的“特色医案”栏目里,连续四年收录了他大量的论文、文章,让天下关心这件事的同道,可以再“中国知网”的“年鉴”栏目里查阅到这些文章,可以像古人追求的那样“立功、立德、立言”,达到“三不朽”的境界:
. |2 q# P* G% a8 K3 }' ?5 M2 i$ d# o7 h6 k& H" i3 Z, F6 ^3 A
1、陈勇论消渴不应做阴虚治——选自《国医年鉴》2013年、总第5卷、第263-266页http://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YFD&dbname=CYFD&filename=N2016060143000197&v=MDIxNzFYYlE9PUsxKzdIN1c0R05ITnE0eEZaT3NPQlh0V3ZHTVNtRXQ5U1hubHBCVXdDTFBsUmRXZForZG9GeW5tVkw3QklsWQ==
1 R( P$ a1 a# G* b6 s1 L' p; n4 R" Q" y9 p1 |& p- M( R; G; `/ V t9 n
2、陈勇先生攻克糖尿病的故事——选自《国医年鉴》2015年,总第7卷、第224-234页 |
9 o$ V. |9 {1 r http://kns.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
/ _/ B6 {( P, q& R) G3 \0 |
% M2 _) _* Y* a$ J5 t . n- U- U& T) D5 U4 m8 O
3、陈勇先生诊治糖尿病医话医案——选自《国医年鉴》2016年,总第八卷、第174-185页7 k8 E; j- E, G$ T k( Q! |2 G0 {8 @) A
http://kns.cnki.net/kns/brief/default_result.aspx | 4、陈勇《我的从医故事》医案选登——选自《国医年鉴》2017年,总第九卷、第172-181页8 n( c& I8 I; i3 Z/ V5 }: S( T* h
8 D. `9 o5 N" M! j
《国医年鉴》从创刊以来,已经出版了9卷,每年一卷。每年都是5月,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明年就是第10卷了。
' L$ X, C4 ?$ Y' t' B! P' O4 o4 _ 我继续负责《国医年鉴》的“特色医案”和“杏林故事”栏目稿件的组稿和定稿。因此,广大同道,有这方面的稿件,可以发给我。此前,一直没有收过“版面费”。
8 L. P) A, t2 N# c 投稿的病例,个案就可以了,只要真实有效,有特色。3 s1 K9 _3 J6 o0 Q# Y+ n3 p
暂时不收版面费,自己邮购《国医年鉴》,不要也可以。《国医年鉴》有编辑、选择的权利,有版权。
5 C3 u5 r$ ^1 c% f( q 有些人说,看不到这些我发出来的文章。其实,从手机上看,要“翻页”,看下边的内容,才能看到。在电脑上看,也是第2、第3个网页才可以看到。) H& d7 w" D1 o! M- \. |% ^% A
燕赵中医网的论坛,是可以互动的,因此,其他文章,也是需要翻页,才可以看到后边的内容。) i; m+ g6 f1 }9 T$ g
《国医年鉴》副主编
) d1 m; T# R k河北省中医院科学院 曹东义
8 G4 Y6 Z5 P4 a" i2 y% ?2017、10、26 4 w" _% c4 G6 v/ e" ^
* b1 }& p' i% Z! S序陈先生书 ——中华文化重生成,四圣心源说时空 湖南长沙陈勇先生,是一位很有建树的老中医,他不仅有祖传的陈氏膏药治疗各种烧烫伤,而且擅长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他用脐疗膏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案例,让我深受感动,因此将其特色医案收录到《国医年鉴》之中。 我与陈勇先生相识,应该是在十几年前,从讨论非典的时候开始,然后在我去长沙参加“国学国医岳麓论坛”会议,几年之间多次见面,我和他以及彭坚教授、毛以林教授、郑陶先生等人,交谈学术,甚至一起去衡阳访问民间老中医。 有一次,陈勇先生把我和湖南科技出版社原社长张碧金女士约在一起,座谈《四圣心源》的临证价值,他们希望我能整理这部著作,以便对学习中医的人,有所帮助。陈勇先生对《四圣心源》十分推崇,他还送给我一本黄元御的著作合订本,十分珍贵。他谦虚地说,自己的文字水平难以胜任整理阐发《四圣心源》的重任,因此很看重我。 我回来之后,的确有一段时间认真阅读这部书,并且和一部分徒弟分工合作,整理这本书。只是平时很多事务缠身,也由于体会还不够深,几年时光过去,仍没有完成这项工作。 陈勇先生深感中医传承的历史责任,因此,他发起了纪念黄元御活动,开办学习班,教授黄元御的学术成就;并且用心整理《四圣心源》,把自己的研究心得整理成册,即将出版。他请我做一篇序言,我因此首先看到他的书稿。由于上述的缘分,我很敬重陈先生,知道他做这件事情很不容易,借此机会把我对于《四圣心源》的认识,浅述出来,供各位同参考。 在中西医并存的当代,中医的原创思想十分重要。 我觉得,自古以来,东西方最大的学术分歧,就是生成与构成的不同。 西方世界由于深受《圣经·创世纪》的影响,认为世界都是神造的,是不容置疑的金科玉律,这种思想禁锢了人们的认识,不能问“世界万物从哪里来?”于是只好研究现有万物的结构,构成论是其不二选择的指导思想。 因此,布鲁诺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挑战《圣经》的神创论,会被教会烧死,在中国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因为,中国历来没有神造世界的统治思想,而是自古以来就主张,天地万物都是自然生成的。不仅《易经》的太极生两仪,《道德经》的道生万物,属于生成论,甚至盘古开天地,无字天书《河图》《洛书》也都是生成论。 研究构成是西方科技的优点,催生了工业革命的系列成果。 研究生成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可发挥人体内在的卫生资源。 研究构成不需要看环境,而研究生成的东西一定要看环境。时空之中的天地万物,都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存在条件,人不能产生于恐龙时代,一刻也离不开与天地万物的“升降出入”。 黄元御《四圣心源》关于脾胃为枢,水升火降的学说,与《河图》展示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完全一致。这也是《圆运动古医学》的学术源头。 《国语·郑语》把这个规律,概括为“土与金木水火杂而成万物”;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说大小阴旦、阳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系列方药,是“六合之正经”,“神明之剂也”。 黄元御《四圣心源》把“升降阴阳,交互金木,既济水火” 的规律加以概括,把违背这个原理产生的疾病,归结为“水寒土湿”,有其提纲携领的价值,也难免以偏概全的缺憾。善于学习黄元御的著作,可以在复杂临床诊治过程之中,找到执简驭繁的金钥匙,但是不要把“水寒土湿”绝对化。有人不善于学习《四圣心源》,无限夸大扶阳抑阴的作用,把自己神话为“火神”,那就背离了辨证论治的正道,成了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旁门左道。 也就是说,黄元御的《四圣心源》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学术著作,只要善于学习,加以继承发扬,就有利于树立中医观念,成为一代大医。 陈勇先生年逾古稀,仍然以勤奋顽强的拼搏精神,热心于中医学术的传承,他总结和整理的《四圣心源》,必将有助于中医事业的发展与复兴。相信大家在他的引领下,逐渐提高自己的水平,达到理想的境界。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曹东义 2017年3月5日于求石得玉书屋 $ Q+ K, c* [0 v. U6 r! J
- B7 _6 U: T1 y' f; D
: @. p7 r, E4 b/ @! [* E8 ?; i# A. T/ i0 V"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