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张效霞:关于中医学胆汁来源、功能认识的校正
曹东义 发表于:2017-10-23 09:46:08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3217
张效霞:关于中医学胆汁来源、功能认识的校正原创 2017-10-23 张效霞 张效霞
) i  C1 r! [, J# Q  M

    [摘要] 通过对历代医籍有关论述及黄疸证治的考察和分析表明,古代医家虽然能通过解剖实践直观地认识到胆汁贮存于胆,但却认为胆汁来源于胃,其功能在于“主决断”。那种认为“胆汁来源于肝”,并有“助饮食物消化”功能的说法,不仅与中医理论原旨相悖,而且也违背了历史与逻辑。探讨并还原中医学关于胆汁来源与功能认识的本来面目,对当前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均有裨益。

/ t% u6 L$ e* C% k2 v' ?7 j( o
关于胆汁的来源和功能,当今学界盛行的观点是“胆汁虽藏于胆,实则来源于肝,……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1]。但冷静、客观地加以考察,却发现此等说法是违背历史与逻辑的。现不揣浅陋,从历代医籍的有关论述及黄疸证治的角度对其作一浅探。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1.从历代医籍的有关论述看
《内经》、《难经》虽然明确指出胆具有贮存胆汁的功能,但对其来源却无任何交代。至《东医宝鉴》始有云:“肝之余气,溢入于胆,聚而成精。由是内藏精而不泄,外视物而得明为清净之腑,能通于眼目”,许浚自注引自《脉诀》[2]。这是当今中医基础学界倡言“胆汁由肝分泌”的唯一证据。然查《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收录的王叔和《脉诀》并无此语,而在元·戴起宗《脉诀刊误》的注文中有云:“五腑皆有出入,唯胆无出入。其胆之精气,则因肝之余气溢入于胆,故脏在肝短叶间,相并而居,内藏精汁三合……”[3]戴氏是根据“五脏皆有出入,惟胆无出入”这一解剖认识,从气化理论来解释胆汁的来源。究其本意,从所言“肝之余气”,特别是“溢入于胆”四字,无非是说“肝合胆”、“胆附于肝”,胆所藏之“精汁”自然是由“肝之余气”所化生而已,显然不是从解剖生理学上发现了胆汁来源于肝的。在我国,直到晚清的王清任也未能真正搞清胆汁的来源。他认为胃有三门,“幽门之左寸许,另有一门,名曰津门。津门上有一管,名曰津管,是由胃出精汁水液之道路。”,“饮食入胃,食留于胃,精汁水液,先由津门流出,入津管。”据专家考证,“从津门在幽门之左寸许,津管在津门之上,胰又未附有任何管道,津管外又分三杈等论述看来,津门相当于今日所说的输胆总管和胰管的共同开口处。津管则相当于胰管、肝管和胆囊管。”[4]王清任虽然首次发现了输胆管道,但却认为它们是“由胃出精汁水液之道路”。也就是说,尚未认识到胆汁来源于肝,向肠道排泄的正常流向,而是反过来,以为其来源于胃。
王清任的这一认识,是与《内经》一脉相承的。胆所藏之“精汁”(即胆汁),《内经》时代只能认为是由水谷精微所化生,而胃又是吸收水谷精微的主要部位[5],故而得出胆汁来源于胃这一今天看来十分“荒谬”,但却是西医传入之前整个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真实反映的“客观”认识。
目前几乎所有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或教材皆云:“胆汁……泄于小肠,以助饮食物消化”[1]或“胆汁……贮藏于胆,食物消化的过程中向小肠排泄,以助脾胃运化”[6]。对于胆汁的消化功能,据笔者查考,在现存医籍中首次明确提出者可能是唐容川,其文曰:“肝合胆,胆者中精之腑。《内经》云:脾之与胃以膜相连耳。谨按:各脏腑远近不一,实皆以膜相连。惟胆附于肝,最好切近。西医言肝无能事,只是化生胆汁,而胆汁循油膜入胃,则饮食之物得之乃化,是中焦之精气,全赖于胆,故胆者中精之腑也。胆属火,肝属木,胆汁为肝所化,是木生火也,胆汁化物是木能疏土也。”[7]唐宗海先生此论显然是将西医关于胆汁的功能与中医五行理论比附、推衍而来。对此,同属中西汇通学派的张锡纯说得尤为明白:“究之肝胆之为用,实能与脾胃相助为理。因五行之理,木能侮土,木亦能疏土也。”;“胆之汁亦木也,故能疏通小肠之气化,助之消化食物”[8]。
中医学是否认识到胆汁的消化功能,无须作过多的论证。只要看一下西医学关于胆汁消化功能发现的历史,自然就会得出结论。另外,明·李梃有云:“异哉胆也!无出入窍,而附于肝之叶间;水色金精,名清净腑,而避乎胃之私污”[9];《医家四要》亦云:“胆附于肝之短叶,胆为清净之腑,有上口而无下口谓之青肠。”[10]“胆无出入窍”或“有上口而无下口”的说法,今天看来是完全错误的,但如果他们已经认识到胆汁能向小肠排泄“以助饮食物消化”,又怎么会有如此“谬论”呢?所有这些都从反面佐证中医学没有也不可能认识到胆汁的消化功能。
总之,中国古代医家虽然能通过解剖实践直观地认识到胆汁贮存于胆,但对胆汁的来源及功能却根本不可能产生与西医学相一致的认识。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当时的医学水平,人们虽然能通过解剖实践直观地看到肝、胆、胰有管道与胃肠相通,但不可能认识到胆汁、胰腺的消化功能,正如人们早已知道有消渴病(糖尿病)并有各种治疗方法,但却不知道与胰腺有关,更不知道什么是胰岛素一样。”[11]
2.从历代对黄疸的证治分析看
西医学认为黄疸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清胆红素增高所致。如果中医学确已认识到胆汁来源于肝,并有助饮食物消化的功能,那么也理应认识到肝胆与黄疸之间的关系。因此,对历代医籍关于黄疸的证治加以分析和考证,也有助于这一问题的解答。
中医学关于黄疸的认识渊源有自,在《内经》中,与黄疸有关的脏腑、经脉虽涉及脾、胃、大肠、小肠、心包、肾、膀胱等(《灵枢·经脉》),却独无肝、胆,而关系最为密切者则是脾胃。如《素问·风论》云:“风气与阳明入胃……则为热中而目黄”,《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肝传之脾,病名曰脾风,发疸,腹中热,烦心出黄”。医圣张仲景则将这一认识进一步具体化,《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十五》开宗明义即指出:“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以黄,瘀热以行……热流膀胱,身体尽黄,名曰谷疸。”;《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云:“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是为系在太阴。太阴者,身当发黄。”……仲景论述黄疸的条文虽多,但其认为黄疸的病位在脾胃,却是了无疑义的。
汉代以降以至唐宋,黄疸从脾胃论治,成为医家的一贯认识和主张。如《诸病源侯论》云:“黄病者……此由寒湿在表,则热畜于脾胃,腠理不开”;“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因毒所加,故突发黄……故云急黄也”;“黄汗之为病……此由脾胃有热,汗出而入水中”;“有得黄病已差,而将息失宜……致病犯胃,名为犯黄候”;“脾脏中风,风与瘀热相搏,故令身体发黄……名为劳黄”[12]。《备急千金要方》云:黄疸“由暴得热以冷水洗之,热因留胃中”;谷疸“由大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13]。至宋代,上述认识更加深化。以三部重要方书为例,《太平圣惠方》云:“急黄者,由脾胃有热,谷气郁蒸”;“内黄者,由热毒之气,在于脾胃,与谷气相搏”;“劳黄者,由脾脏中风,风与热相搏”;“黄汗……由脾胃有热,汗出而入水中”[14]。《圣济总录》更云:“疸病正有五种,……证状虽异,大率多因酒食过度,水谷相并,积于脾胃,复为风湿所搏,热气郁蒸,所以发黄为疸。”[15]《重订严氏济生方》复曰:“黄汗……由脾胃有热,汗出入水浴……黄疸……由酒食过度,脏腑热极,水谷相并,积于脾胃,复为风湿所搏……谷疸……由大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酒疸……由饮酒多,进谷少,胃内生热,因大醉当风入水所致也。”[16]
有明以来,医界对黄疸病位的认识有所变化,始作庸者是大医学家张景岳。他说道:“黄疸一证,古人多言为湿热,及有五疸之分者,皆未足以尽之,而不知黄之大要有四:曰阴黄,曰阳黄,曰表邪发黄,曰胆黄也”。这可能是最早提及黄疸与胆有关者。对于胆黄一证,其云“凡大惊大恐,及斗殴伤者皆有之。尝见有虎狼之惊,突然丧胆而病黄者,其病则骤;有酷吏之遭,或祸害之虑,恐怖不已而病黄者,其病则徐。……其证则无火无湿,其人则昏沉困倦,其色则正黄如染。凡此数证,皆因伤胆,盖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从其所述来看,仅是由“大惊大恐”致“突然丧胆”或“伤胆”而发黄疸这一“现象”的观察、顿悟中,总结出了“胆黄”一症,并不能由此而证明其已认识到黄疸与胆汁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这从他在论述黄疸的证治时,只字不及肝、胆,可以得到确证:“阳黄证,多以脾湿不流,郁热所致,必须清火邪,利小水,火清则溺自清,溺清则黄自退”;“阴黄证,多由内伤不足,不可以黄为意,专用清利,但宜调补心脾肾之虚,以培血气,血气复则黄必尽退”;“胆黄证,皆因伤胆而然,……凡遇此等证候,务宜大用甘温,速救元气。……凡诸用药,大都宜同阴黄证治法,当必有得生者。若治此证,而再加剋伐、分利,则真如压卵矣。”[17]张介宾此语一出,阿附者甚众。明清医家对黄疸病机的解释大都与“胆液泄”联系起来,但却仍然从脾胃论治。如林佩琴云:“阳黄系胃腑湿热熏蒸,与胆液泄越,上侵肺则发而为黄,……治在胃;阴黄系脾脏寒湿不适,与胆液浸淫,外渍肌肉,则发而为黄,……治在脾。”[18]喻昌云:“胆之热汁满而溢出于外,以渐渗于经络,则身目俱黄,为酒疸之病。”[19]总之,清代以前的医家认为黄疸的病位在脾胃,与肝胆无涉,这从历代治疗黄疸的方药分析,亦可得以证明:“清代以前(含清代)古医籍中论治疸病的处方用药,……虽然所用药物体现的治法很多,但仍以祛湿与健脾益气为主,这与历代医家对本病的病机认识是一致的。”[20]古代医家并未能认识到黄疸与胆汁之间的关系,其原因同未能发现胆汁的消化功能一样,这为我们所说的胆汁来源于胃提供了又一佐证。近代以来,汇通学派始主张从肝胆论治黄疸,如叶霖云:“胆管闭塞,其汁入血,即病瘅黄矣”[21];张锡纯云:“黄疸之证,中说谓脾受湿热,西说谓胆汁溢行,究之二说原可沟通也。……盖人身之气化由中焦而升降,脾土受湿,升降不能自如以敷布其气化,而肝胆之气化遂因之湮瘀,胆囊所藏之汁亦因之湮瘀而蓄极妄行,不注于小肠以化食,转溢于血中而周身发黄。”[22]
综上所述,由于历史条件和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中医学没有也不可能对胆汁的来源和功能产生与西医学相一致的“科学”认识,那种认为“胆汁来源于肝”,并有“助饮食物消化”功能的说法,不仅与中医理论原旨相悖,而且也违背了历史与逻辑。
探讨并还原中医学关于胆汁来源与功能认识的本来面目,对当前的中医理论和临床研究均有裨益。在对中医理论本意还未考证清楚的情况下,即热衷于以西医学的思路和方法来验证、套入中医学的所谓“现代化”研究,不仅是行不通的,而且也是毫无意义的;目前临床上黄疸治疗专事肝胆清利的做法,无须说也是在西医关于黄疸发病机理的影响下“移植”、“套用”来的,是实实在在的“舍本逐末”之举。
中医学对胆汁功能的认识,早在《内经》即有云:“勇士者,……其胆满以傍,怒则气盛而胸张……此勇士之由然者也……怯士者,……其胆不满而纵,肠胃挺,胁下空,虽方大怒,气不能满其胸,……此怯士之所由然者也。”(《灵枢·论勇》);“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淡淡,恐人将捕之”(《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灵枢·四时气》)。从生理、病理两个方面均明确指出胆汁的多少直接关乎人之勇怯,也就是说胆汁的主要功能在于“主决断”。至于这种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就非本篇小文所能容纳的了,俟来日他文另论。
[参考文献]
[1]印会河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44.
[2]许浚著.东医宝鉴[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107.
[3]戴起宗撰.脉诀刊误[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8.8.
[4]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注释.医林改错注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33~36.
[5]张效霞.试论胃是吸收水谷精微的主要部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3
[6]王琦主编.中医藏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750.
[7]清.唐容川.中医汇通医经精义[M].千顷堂书局,光绪三十四年.
[8]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308.97.
[9]李梃著.医学入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62.
[10]程曦、江城、雷大震同纂[M].医家四要[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23.
[11]廖育群著.歧黄医道[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111.
[12]丁光迪主编.诸病源候论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362~364.
[13]孙思邈撰著.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194.
[14]王怀隐,等编.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1682~1688.
[15]赵佶编.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1100.
[16]严用和著.重订严氏济生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70~71.
[17]张介宾著.景岳全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692~695.
[18]林佩琴编著.类证治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272~273.
[19]喻嘉言著.寓意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81.
[20]张纾难,韩春生,陈燕.历代医籍中治疗疸病方药分析兼论目前治疗脂肪肝的某些误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11):9.
[21]叶霖著.难经正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74.
[22]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册)[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01.

4 l0 g1 k" c. g+ ^0 J# ]  ?7 z
+ W$ V) e! l: F/ K9 v
: s9 w; T% v2 _$ Y
" D6 _4 L& O3 Y5 Z. a' {. s  f% U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0-23 14:53:51 | 阅读全部
拨开迷雾学中医,这才是学中医的重点
7 L7 o& P- X: j9 }/ a2 s% }3 K1 r% t! ?$ x/ B; B+ Z# {# M
2017-10-23 医养百家谈- ~6 F- X# G0 o" c3 D/ W& i( u

# D6 t8 I0 g  M; Q1 p7 f0 Q7 i; l3 l6 u" b$ N3 W7 x# V
学习中医的迷雾
+ u$ c+ O* v8 M. K
' k5 k: r; b% O1 L  @. \中医的最大特点为博大精深,古往今来医书可谓汗牛充栋,很多有志之士都著书留下自己对中医的体会,这些医家各领风骚,理论却相互矛盾,每一位医家都相信自己掌握着唯一真理,这让后学无从入手。
7 y6 W6 O* A3 |. J 4 e# x' e2 _$ f$ p$ K+ q
很多医生得出一个结论:中医理论只要你自己能画一个圆就是正确的理论,只要这套理论适合你就是好的理论。我不赞同这种说法,因为每个中医都能将自己的理论画一个圆,都能自圆其说,可是却只有少数医生成为真正明理的临床大家。5 \% q% G& G  P: }9 S) Q* |
+ F8 I, M! {  j3 w. E* S
应该说正确的理论是画了一个与经典《黄帝内经》完全重合的圆,只是他们用不同的语言和切入点来描述这个圆。而错误的理论是自己画了一个圆,有的部分与经典重合,更多的是与经典背道而驰。
* u) Y9 c, [* F; F( k' E/ h6 I7 y
, m( L( X# {" j8 D7 C这些纷杂的理论充斥在现在主流的中医思维当中,如果举行辩论大赛,我从医理上都很难将任何一家驳倒。尤其是伴随资讯的发达,各家理论更是铺天盖地,我们甚至方便到不需要出门就可以看到图书馆里的所有资源,了解各家理论。这些诱惑性很强的理论让我们脑中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可是却很难去伪存真,细看每一家所言似乎都言之有理,可是他们之间却相互矛盾。
$ V2 X5 W. \' U% g4 F' k/ `
- ?: F$ Y8 i9 ^3 z说具体点吧!咱们以现在流行的中医理论为例来看看这个问题。在举例之前还需再次声明,我所反对的中医医理仅为以我现在的眼光看为错误的,而且只针对事不针对任何人。2 o4 _5 \$ u* q! l
4 Q" Q& ~( ^0 b
前一段时间流行的喝绿豆水可以治百病,我曾经试着说服我的病人不要相信,因为从我的视角里看简直是荒诞离谱,可是我真的说服不了病人,因为他会拿出一系列理论,人体得病都是因为毒素代谢不出所致,而绿豆可以解毒,因此可以包治百病。2 K$ U0 ~* u# V9 ^% v

$ @2 C1 A; c' b5 D* Y我从理论上说服不了任何一个想要说服我的人,只有临床事实才会让人反思。这种吃绿豆治百病的理论还不算太出格,还有更离谱的医学理论,如有养生专家认为喝晨尿可以包治百病,并美其名曰:“轮回酒,还元汤,闻其名,知其香,能补阴,能壮阳”。说简单了,就是世界上有一种药,既可以补阴,又可以壮阳,既可以有病治病,又可以无病强身,这种药就是自己的晨尿。对于深信于其中的信徒,会给你找出一系列科研数据和理论支撑,就是为了让你相信这个理论的真实,而事实是它并不能达到这样的效果。2 k! t/ y( v- |6 l, z) Q  c" B: x, M
$ p1 f4 z( Z% `  |7 f
也许你会认为老百姓没有分辨能力,作为专业训练的中医学院学生应该能分辨出真伪。那再举几个主流中医的例子看看吧!5 z- z% [$ c" ~7 r& v: b" _

5 D4 Y) M- @" u+ h6 v+ G7 E我曾经是火神派的狂热信徒,看完火神派的资料使我热血沸腾,我狂热的认为癌症没什么了不起,只要温阳就可以解决;我也曾狂妄的认为温病学家都是杀人的骗子,天天只知用寒凉药伤人阳气;我也曾自大的认为金元四大家合起来都不值得一提。我以愤青的热情,想要通过火神派来拯救中医,最后现实让我清醒。
. W* D: g/ Y8 E& i/ t" ]- X2 P
( K7 ?5 N6 j+ d6 r! o+ v/ X) T按火神派的理论阳虚病人需要补阳;阴虚病人可以补阳化阴;寒凝病人需要温阳化寒气;上火病人需要温阳以引火归元,什么病都必须补阳,而附子补阳就相当于补元气,医生只要把病人的元气补足,元气充足便可使身体强壮,并且会自动调理身体。
* h. R: t7 J, a8 b7 C4 | . b$ R+ p; u6 t& e# T
我承认如果什么病都温阳,有效率会较一般大夫高,因为很多病人服完温热药后会感觉强壮,胃口好,并且脸色也会红润,很多疼痛可以缓解,病人以为有效,医生也以为对证,但是如果真正对自己的临床负责,就会发现治愈率并不理想。
1 V/ W" h! g( N) c" O) u* `4 Y # d( J8 J1 T, O0 h+ Y1 D
比如有人说所有感冒的机理都为正虚邪入,麻黄附子细辛汤开太阳补少阴,可治疗一切感冒,首先这从医理上没法推翻,但是张仲景最起码治感冒还是以麻黄汤、桂枝汤等为主,与张仲景相左,再将温阳理论用到临床上,往往很多会吃好,也有会越吃越重。+ L5 |- s: s! \
9 i0 }. s6 S6 U, b1 Y  M8 s
也有人说糖尿病血糖高的机理为阳不化阴,糖为阴无阳则不化,而且糖尿病的病人都是老年阳气弱才得,因此附子理中汤是最好的降血糖方,而我在临床上使用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大部分病人服用该药后血糖会一直上升,很少会下降。医理很完美,无懈可击,但其实是自己画了个死圈。- S9 [# w; L5 @1 T' \+ y0 W/ d
' a* Q( K0 ~8 J% X) j; [$ K
不仅现代出现的医理混乱,古代的类似医理也很多。比如古代有医家对肾阴、肾阳大发阐释,强调坎离交通,认为一切病的最原始病因是肾阴或肾阳的不足,因此六味地黄丸与八味肾气丸这两个方就可以包治一切病,但是疗程需要长一些。医理还是无法推翻,临床验证便知有效率不会太高。3 z) V# M9 \9 j
  Y7 h4 b2 H& \* w
还有医家认为人体得病机理为瘀血内停,任何病都是血液循环不利所致,任何病都活血化瘀,并承诺活血化瘀方的效果神奇。我初上临床时曾使用过很多活血化瘀的方法,有效率也并不是太高。! N- C7 `! F7 z3 ~# N( c9 u) W
9 e' K- B7 s2 b) s, r) |, I5 x
还有现在大家都公认的理论“久病不愈,责之脾胃”,即如果久病缠绵,可以开一个调理脾胃的方剂,让病人长时间守方治疗,过个一年半载的会有效。而实际临床就可以知道,没有病人能坚持下来,就是真坚持下来也未必有效,并且即使有效,那也很难分清是药物的功劳还是每天服药时的心理暗示起的作用。  M; E5 o3 l! w
4 v8 I0 w/ A! m4 m& J: E
很多医生学来学去自己发明一个方剂,认为这一个方剂配伍达到了完美,健脾和胃、养心益肝、补肺固肾、左升右降、通营和卫,他们的医理认为该方可以包治百病,我们必须负责任的说,这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是如此就不需要医生了,有病就吃这个方子就行,而且也不需要什么医理了。并不是低头努力学习就能成为明医的,努力必须以正确的方向为前提。
5 W7 K' X8 w4 ^, P4 C. I& }: l& N) ~9 e9 R* N* k5 D: N

0 L, I6 O! K5 _- M0 t% M; _+ K* n: L+ [4 D6 l0 C# R8 v( {' V8 _  j
出现迷雾的原因0 X# g' |; P" F( e7 X4 K; C" D
- G2 {9 Q2 e4 \2 S
, O& Y5 A' Z+ \% e) V  o
古人夸耀一个人博学多用“学富五车”来形容,然而古人的书为竹简书,即使是满满五车书也没有现在中医教材的内容多。我们学习如此多的知识却达不到古人的医学造诣,很值得每个中医反思,归纳原因如下:
8 t2 {3 ?. b+ J
4 w+ e7 D& H' m5 Q7 F第一个原因是现在社会浮躁) f% |! Y* l& E) k; x8 ?

. a1 T0 s" k$ C. i4 Q9 J- r古代每个医学大家对经典的研读均如孔子学习《易经》一样“韦编三绝”,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学习经典后方有自己的体会。而现在很多人不愿意静下心来研读经典,总想通过短时间的学习便可领悟出一套独特的中医体系。很多人在打坐中或是看书时灵机一动,想到一个别人想不到的理论,反复思考后大加感慨,认为自己的理论发前人之未发,很有突破,并运用于临床。由于其在临床过程中对这套理论非常有信心,并且临床的目的就是验证理论的正确,由于这种内心的期待效应,便会仅记住自己的几个特效案例,于是就大加宣传,并希望引起同道的赞赏。由于太多的中医学习者都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导致现在漫天遍野的各种古怪理论,中医理论成了深不可测的浑水。2 e( n, M5 S, y$ u& E$ s

  E) w% _: O+ Q( W) U3 x! c6 L第二个原因为现学中医思维与古人思维相左' u+ l- b1 A9 i8 S/ ^" c! q1 K
0 |3 W  F( C; c/ H; m0 u' ]! b
很多人学了某某医学大家的理论,可是用于临床发现不效,于是开始诽谤该医家,殊不知如果要学习前人的医术不能只学他的形,更要学他的神,即他认识疾病的思维方式。我们现在见到疾病便会思考这个病怎么治,就以感冒为例,我们会思考这个感冒病人是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通过辨证后用药,与古人思维相去甚远,古人讲“上医治人,下医治病”,就是高明的医生不关心你得什么病,而是注重你体内的阴阳五行是否和谐,如果有病是哪里不和谐引起,纠正人体的不和谐病便自然会好。- V+ g0 m4 s$ K

/ ~1 u; {  b% y2 r; W: x我认识很多同道师兄弟每读完一个医家的书后,便于临床验证发现其方时而有效时而不效,便认为该医家不究竟,于是转读别的医家的书。之后又是同样认为这个医家也不究竟,如此往复,孜孜不倦,其根本原因为没学到任何一个医家的神,没有与他们认识人体与疾病的思维一致。如果用自己固有的思维方式看待疾病,那么任何一个医家的方剂都不会发挥其最佳效果。# ^2 s* Z! Q  ?& }+ P4 D
4 z9 [! m3 ?2 M/ ?5 z! o% x8 y
第三个原因为基于思维差异导致辨证方式出现问题
: v! Y5 j% r1 u1 D, q; N5 f" _& [4 m
我们现在的辨证方式为通过病人诉说,列举病人的一切病证,然后医生通过望诊与脉诊综合分析,辨出一个证,对辨出的证选择治疗方案。而古人并不是这样看病。
+ @% g+ C$ L9 g# H. H4 f
/ L$ K& V6 I; F- \( r1 a/ E金元时期医书,张元素的《医学启源》、李东垣的《脾胃论》、朱丹溪的《丹溪心法》都是先谈医理,后谈脉理,最后分谈各病的证与治。很多人看了张元素的书,只记得头痛需用川芎,于是一见头痛便用川芎,亦是时验时不验,原因为只有学会张元素的辨五脏脉法,然后在主方的基础上按此加减才会有高效。再到明代的《医宗必读》、《景岳全书》等都是如此书写体例,再往后中医就混乱了。( W; Y& L  v( R0 f7 I
. I. I- z2 _% P, b) X3 R2 i7 Y
2 `' y* V1 T7 O8 u& x
拨开迷雾的方法
: ^+ C8 n6 v' L2 T7 V: ^
& F7 L+ l) D9 q" q* P任何一个人说出一句话,在经历多人传话之后,就会失去原始的意思,很有可能再传回来的时候自己都不相信这句话是自己原先说的那句话。任何一个传承,在流传了上千年之后,难免会有基本概念的混乱,会失去原始的意味,从后世书很难入得经典的门,所以我还是要反复强调学中医的重点:放下自己的一切知见,深入学习经典。无论迷雾多深,我们沿着经典指引的方向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前行,最后一定能达到目的地。
( l* B. y1 q- h4 s/ H: I! c * K( U( K! L# t5 I
建议每一个学中医的床头都应该必备几本中医经典,最起码要包括《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每天拿出固定时间,持之以恒的学习经典。" ^* T* J5 [1 N! U

6 p4 ^7 D6 d& b1 ?- Z以习武为例,习武之人必须每日练功,其目的是通过日复一日的锻炼,化掉自己身上的拙力,人的每一个动作都需要许多肌肉一起协调方能完成,而拙力就是肌肉之间不能协调所致,两个肌肉之间对抗使得力量达不到最专一的方向,练功的目的就是使得每一个随意动作都是所有肌肉协调一致而发,没有对抗。就以冲拳为例,看似只是打出一个直拳,这里面却充满了玄机。拙力就是我们用尽力量从腰部开始发出力量,到了肩臂之后被肩部的肌肉阻断,然后又从肩部发出一股力量,到了胳膊又被胳膊阻断,又从胳膊从新发出一股力量,传到手腕,又被手腕阻断,最后虽然尽全力打出的拳却没有力量。习武者通过每日的站桩、简单动作的重复,就是要放下这些拙力,培养和谐的新力。使得同样的冲拳,力从腰部发出,或从脚底发出,经过一路的关卡,每一关卡都没有损伤的传递了这股力量,并在各个关卡补充上新的力量,使得这个力量到达拳掌时被放大了许多倍,发力者未觉发力,而力量却非常专一强大而深透,行家就是看你发力的和谐程度,将之作为判断功力的一个重要参考,不放下充满对抗的拙力就不会出来和谐的新力。
5 t% L* r, U6 g- _8 r
- e2 ~1 K/ G# @7 Y2 c( Z同样学中医经典亦是如此,我们有很多中医知识,这些知识就如同不和谐的肌肉群一样,它们互相对抗,使我们发力受阻,只要不舍得放下,经典智慧就不会彰显。我们放下自己思维中固化的知识,不停的用经典来冲刷自己的思维,以致这种思维与自身合而为一,最后融为自己身心的一部分,临证纵然疾病千变万化,也能从容应对。2 L( r: H5 L. h6 ?

2 _. X% a# b: j大部分习武之人不能安心于单调乏味的站桩或简单动作的重复,总是喜欢求奇求与众不同,于是各种表演性质的套路层出不穷,而真正实用的是能够与身体合一的简单动作。大部分的学中医者亦是不能安心于只读经典,总喜欢追求玄奥难解的知识,于是各种稀奇古怪的学说兴起,而真正实用的还是与经典思维合一的简单的辨证能力。
" f- p1 F. Q; Q9 s% ~; g4 O
* I+ ]0 _+ C& V& h% d8 S# ~明白了方向,我们就要从不同的经典中体会中医最基本的理法方药。我们勤习《黄帝内经》所言之天地道理,以及一些诊察与纠正人体偏差的法,将这些理与法不断的加强,则于看病之时不需特意思考而自然浮现。我们勤习《伤寒论》所言的各病治法与处方,体会每种病证之间的差异,每个方剂之间的差异,将这些了然于胸,临床灵活选方。我们勤习《神农本草经》,体会常用药之间的微小差异,熟练掌握每味药的偏性,临床精准选药。8 f4 N+ q$ N0 G, ^6 S

$ U. c$ Q/ m. X7 ?5 r7 Z: a  c2 c  ?中医疗效的好坏,关键取决于这基本功的扎实与否,即理法方药的精深掌握程度,基本功越扎实,临床疗效就越好。
6 F/ @( r( o- {# k/ g0 ?% S6 e. R! y5 @, W& s3 X# C' m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17-10-23 15:28:37 | 阅读全部
传承、复兴岐黄学,是因为岐黄学流传出现了问题。问题在人而不在岐黄学理论本身,是能够掌握岐黄学理论技能之人越来越少,造成岐黄学人才匮乏、服务能力低下这个现实困局。岐黄学人才匮乏,是近代百年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演变的必然结果,是那些西方文化倡导者及其追随者造成的。近代百年历史文化给岐黄学造成了三重生态灾难,分别是文化语言生态灾难、社会人文生态灾难和生存模式生态灾难。文化语言生态灾难,指的是所建立的西方文化和现代汉语;社会人文灾难,指的是西方文化所建立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生存模式灾难,指的是所建立的院校教育模式和医院服务模式。归结一点,三重生态灾难就是“以西范中”的结果。传承、复兴岐黄学之主体是人,毫无疑问,需要新生代的中华民族破解三重生态灾难,重建岐黄学自己的三重生态。岐黄学自己的三重生态分别是:文化语言生态,中华文化与文言语言文字学;社会人文生态,岐黄学自己的管理体制与价值观念;生存模式生态,师承、自学教育模式,自助、互助与他助生存服务模式。岐黄学价值核心在观念不在技术,因此岐黄学家区分为上医、中医与下医。健康主要决定于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取决于观念。健康意义,上医治未病是建立生活观念,以规范生活方式,养生寿人;疾病意义,上医治未病是未病先防、已病防传和病愈防复。疗效存在的前提是疾病,是治已病,属于“中医”之事。将疗效作为传承、复兴岐黄学的目标,必然以疾病为前提,这是矮化岐黄学的,实非正途。切莫误解,此言绝非否认岐黄学疗效之价值。岐黄学传承、复兴,取决于新生代中华民族能否重构业已建立的西方文化观念。          陈家功   2017.10.23(群里聊天记录)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