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杨思远:漫谈“气滞血瘀、痰饮湿阻”
曹东义 发表于:2017-12-13 17:06:0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365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17-12-18 19:17 编辑
0 u( e6 N& B/ x% u% x4 m
+ Q, J8 H$ O* ^4 Z' c& C' o# o: ]0 E7 o( z4 G$ h( u6 O
漫谈“气滞血瘀、痰饮湿阻”

: O4 {$ R( @. G# O9 v
杨思远 2017.12.12
6 F( g: k! e& b& [
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人们的共同追求。健康的身体是幸福美好生活的基础,也是幸福美好生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怎样才算是健康的身体?中西医各有不同的标准。西医认为,经过医学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障碍,没有或查不到细菌病毒感染或病灶,就算是健康。但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确有明显不适感,但到医院就是查不出毛病。对这种情况西医不能说有病,又不敢说没病,于是发明了一个词,叫“亚健康”或“亚临床状态”,处置意见就是观察。而中医则不同。中医认为,健康的人要有“精、气、神”,否则就不能算健康。但中医一般不说有什么病,而是说有什么“证”,也有的说是“症”。有证就应该治疗。所以中医说辨证论治而不说辨病论治。这就把亚健康纳入了治疗范围,一般叫“调理”。
中医认为,凡是疾病都有一个积累发展过程。有“证”就是病的先兆,虽然还没有形成病灶,但若不及时调理就会形成西医所说的“病”。这就是中医讲的治“未病”。这是中医的一大优势和特色。治未病的目的就是不让证发展成病。比如,一个人如果每天1―3点失眠,中医就认为是肝出了问题。如果不予调理治疗,持续三年必得肝硬化,持续五年必得肝癌,这是长期医疗实践反复证明了的一个必然过程。中医主张从失眠就开始介入。通过调理,也许几付药就把失眠治好了,看似只是治好了一个小毛病,但避免了肝病的发生。而西医对此没有理论上的认识,发现失眠,也不会从肝上找原因,给几片安定就把人打发了。或许当时管了用,但病因未除,还会再犯,于是就要持续服用镇静剂,结果掩盖了病情。等到肝病发作,再去治疗,不仅要花很多费用,受很多罪,而且也未必能治好。悔之晚矣。
先说这么多“废话”,只是为下面要说的作个铺垫。目的就是让人们对一些小毛病引起重视,给中医一个发挥治未病的机会,也给自己一个保持健康的机会。本文要说的重点,是“气滞血瘀、痰饮湿阻”。
经过长期实践观察,笔者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体力劳动少了,吃得越来越精细了,许多人的体质也变的娇嫩起来,气滞血瘀、痰饮湿阻型的体质越来越多。由于人们重视不够,治疗不及时,导致恶性疾病发病率随之增高。有的人晚上睡不着,白天无精打采,肢体沉重,浑身无力,走几步路就气喘嘘嘘,头晕目眩。其实这就是所谓亚健康,是身体发出的警报,应该引起重视。
亚健康有多种类型和表现,但气滞血瘀、痰饮湿阻最为常见。凡是接触过中医的人,经常会听到这几个词。对此,很多人都不以为然。但如果知道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都与气滞血瘀痰饮湿阻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不知该作如何感想。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重大疾病,除极其偶然的外伤、放射性伤害、化学污染等外源性因素外,都有一个或快或慢的积累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早期表现就是气滞血瘀,痰饮湿阻。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风寒暑湿燥火六邪侵袭――湿、饮、痰――滞――积――病变――恶化
当然,因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同、机缘不一,有气滞血瘀痰饮湿阻也不一定就形成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但反过来说,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却必然起于气滞血瘀痰饮湿阻。出现气滞血瘀痰饮湿阻现象,是大自然留给人的调理治疗机会,如能抓住机会及时调理治疗,就能快速恢复健康。但若错过这个机会,就只能看个人的运气并求老天保佑了。
那么,什么是气滞血瘀痰饮湿阻?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气滞血瘀痰饮湿阻呢?
1.“气滞血瘀”证
人们对血都有着直观的认识,但对于“气”很多人不了解。其实,对于人体生命来说,气和血同等重要。气为阳,其性为火,血为阴,其性为水,二者是相辅相承的。中医一般是将气血并称。血是物质基础,气是生命活力的表现。一个活的生命体中,没有无血之气,也没有无气之血。无气之血也只能是死血。在活的人体中,血无气不行,气行血自随,气无血不存,血尽气自消。气血是生命的基础,也是生命活力的表现。一般人们说的气色好或气色不好,都是指的气血,也就是生命力的强弱。
“气”是中医特有的概念,是生命的集中体现。俗话说,人活一口气,气绝则身死,身体健康叫有生气。西医是建立在尸体解剖基础上的,只见血而不见气,只了解肌体而不了解生命。
中医认为,人有先天之气,也就是“元气”、“肾气”,有后天之气,也就是“胃气”,两种气生有先后,但缺一不可。还有的将气分为清气和浊气,清气主升,浊气为降。如果浊气上冲则会呕逆甚至令人发狂,如果清气下降人就没精神,“但卧不欲坐”。清升浊降要有度,清气上冲过度就会头痛头晕、血压升高、脑溢血。浊气下降过度就会泄泻无度。健康人气血充足,人有精神、有力气,气血不足者就会无精打采、倦怠无力。因此,气是力量的源泉,肌肉骨骼只是载体,气才是力量。所以人在举重物时要深吸一口气,还要勒紧腰带防止泄气。在医疗实践中,对于脊柱腰颈椎疾病,西医总责之于骨骼,要动手术进行矫正,做了一次又一次,直到截瘫。而中医则首先责之于气,认为是气不足不畅导致肌肉骨骼过载产生变型,通过药物治疗,理气、活血、补骨(肾)进行修复矫正,使之康复。从这里也能看出气的重要性。
气血出问题,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气血不足,中医称之为气血两亏或阴阳俱虚;二是气血妄行;三是气滞血瘀。其主要表现为:
气血不足者:面色苍白灰暗,倦怠无力,脉不出或脉微细,心悸、心力衰竭或脉结代,即频繁的早博、间歇、停跳。其原因有三:一是心脏功能失常,二是肾功能不全,三是气血不足。西医一般诊断为心脏病,难治。中医则认为心不受病,治从气血和心肾的关系入手,除个别心脏严重器质性病变或肾衰者外,一般比较容易治疗。重症欲绝者,可先以针灸(中脘、膻中、人中、外关透内关、劳宫)或独参汤急救,后以炙甘草汤(又称复脉汤)随证加减,缓缓图之。
方剂组成和一般用量为:炙甘草12-16克、生姜9―12克、人参(党参)3-8克、生地30-50克、桂枝9-12克、阿胶6-8克(烊化)、麦冬10-14克、麻仁10-14克、大枣6-9枚。
以米酒300-500毫升,水500-800毫升,煮取450毫升,纳阿胶烊化,分温日三服。肾虚者加生地或熟地,心衰者加生附子。一般5-10剂可愈。
气血妄行者:多为危重急症,表现为狂躁不安,胡言乱语,脑中风、急性出血。因证发部位不同,治法各异,有多种经方对证治疗,不详作介绍。仅就多发于女生经期的狂躁邪哭证和脑中风证急救方法简介如下:
女性经期狂躁,胁下硬满痛,其人邪哭邪笑者,可在病发时针刺期门穴放血,一般一两次可除根。
脑中风昏迷者,先作十宣放血。即:针刺十指尖和十趾尖,各挤出一两滴血,然后针刺人中,患者当醒。不然加刺涌泉,再不醒者,令患者仰卧,头微下垂,针刺百会穴放血约十至十五毫升。患者当能言,后随证处方调理。此急救方法方便易行,并可有效避免后遗症。
气滞血瘀者。此证最为多见,其证状和诊断依据,一是其人善忘,经常丢三落四,说过的话转眼就忘;二是小腿部肌肤甲错,皮肤如鱼鳞状,干燥有皮屑,痒;三是多伴有脚凉,重者自觉脚如冰,半宿不能暖;四是嘴唇呈青紫色,面色无光。其瘀多在下焦女子胞、精宫、子宫。其病因,男多因伤寒水,女除经期伤寒水外,多因经期感冒过量服用寒凉药特别是西药所致,亦有生理期生气受惊吓所致者,其预后难测,女多致子宫肌瘤、乳腺增生、不孕,男多致前列腺病变等。另,凡脚常温者不易得癌症。
治疗方剂,脚冷者多用四逆汤加减、血瘀者多用下瘀血汤加减,以活血通经、温补肾阳为主。
参考方剂为:
四逆汤:炙甘草6-9克、干姜5-8克、生附子10-20克。以水5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二次服。腰痛肾虚者酌加生熟地适量。
下瘀血汤:大黄6-8克,桃仁15-20克、蟅虫8-9克。以水300毫升,煎取100毫升,日一服。当下黑便,服至便色正常即愈。腰痛者酌加生熟地适量。此方亦为治狂犬病、坠伤及其他内脏瘀血之效方。
因气滞血瘀多与湿寒痰饮证并发,治疗中可两方合用,并结合祛湿利痰,根据证之轻重调整用药。
2.痰饮湿阻
痰、饮、湿是与气滞血瘀紧密相联的阻滞性证状,但又各有各的表现。
“湿”是最常见的现象,也是造成气滞血瘀痰饮滞积的重要原因。现在的人们,静多动少,很多工作需要久坐,三焦得不到必要的运动,人们很少有自然汗出的机会。这是造成体湿的重要外部因素。从人体自身来讲,湿主要是脾虚造成的。脾主湿,司运化,其运化之功与三焦紧密相联。脾虚使得运化失司,水气津液不能输布升化,停于三焦脏腑肌肉之间,成为死水、废水,这就形成了中医所说的“湿”。体湿的主要表现是身重、走路觉得拉不动腿、腹大腿粗臀肥、大便黏、便后不易擦净冲掉、时有便溏便稀、皮肤干燥、舌头肥胖并有明显齿痕、惧寒畏热等。体湿虽不是大病,但湿久必滞,滞久必积,积则成患。
湿有多种类型,人们熟悉的有湿热、寒湿、风湿、类风湿等,湿与火并则结为痰,湿重遇水则成饮。因此,湿与风、寒、暑、燥、火并为六邪,是许多疾病的诱因,应引起高度重视。
“饮”已经是一种病了。中医虽有痰饮、湿饮之说,但饮又不同于痰和湿,而是一种水气病。《伤寒论》说有四饮,即痰饮、悬饮、溢饮、支饮,也有称为风水、皮水的,其证状,简单说就是积水和水肿,水结于心下为痰饮,“水走肠间,沥沥有声”为悬饮,“水流于胁下,咳唾引痛”“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为溢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为支饮。其病因多责之于肾,肾阳不足,下焦虚寒,水液不得气化。其实更多的应责之于三焦,三焦不畅,水液不得输布,则造成积水。水饮的主要表现就是胸腹积水和水肿、短气不能深呼吸、吐涎、眩晕。常见水气病如中风后的脑积水、胸膜炎、腹膜炎、肾炎等造成的积水和水肿。轻度水气病一般表现为脚腿肿、头面肿、眩晕。有的人特别容易晕车晕船,头重脚轻如脚踩棉花,也有的常犯美尼尔氏综合症,这都是水饮之证。对此应予重视,拖延日久可能导致肾功能严重受损。另外,俗语有言,“男怕裹脚,女怕戴帽”,当男人腿脚肿,女人头面肿证出现时,一般预后不佳,应及时治疗。
“痰”一般起之于湿和饮,亦有直接感染生痰者。痰的范围很广,不仅包括咳嗽吐痰的痰,更包括一些从表面看不见的痰。湿久生痰,痰重则阻。常见的痰证如癫癎、疟疾、肺痈、关节或体内组织积液。痰一般最先生于三焦,造成气阻胸满之证,并在三焦淋巴系统和各种脏器上形成结节、结核、囊肿等,中医称之的“痰核”。而炎症在中医上也多归于痰证。痰证重病一般比较容易发现,且发病急、预后差,易为人们所重视。轻证如结节、囊肿、无菌型炎症等,证虽不著,但危害不小,又不易发现,更应引起重视。痰证有热痰、寒痰,一般痰证早期表现为酸、麻、胀、痛,当发一些不明原因的酸、麻、胀、痛时,最好找个中医看看,因为这时西医很难做出诊断,当然也就难以介入治疗。
综上所述,“气滞血瘀,痰饮湿阻”早期一般都不是什么大病,其病多在三焦网膜之间,调理治疗起来也比较容易。但因人们多不能辨清阴阳虚实寒热,自行调理难度较大,西医对此类病证一般也没什么好办法。还是那句话,别嫌麻烦,找个中医看看,费不了多少事,也花不了多少钱。
当然也有些人听了一些养生讲座,说什么可以去湿,会么可以去痰,什么能活血化瘀,于是今天煮红豆薏米粥,明天喝三七粉,后天做固元膏,钱不少花,事也没少费,如果说没有什么效果倒不怕,怕的是反用反补,适得其反。
至于去湿利水清痰的经典方剂,确实很多,如五苓散、猪苓汤、真武汤、十枣汤、麻杏石甘汤、麻黄射干汤、大小青龙汤等,都是经千百年来验证的有效验方,但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讲究药材配伍,虽有成方,但一般人还真不可轻用。因为治病不难辨证难,如果不能准确辨证还是不要轻易去试,毕竟“是药三分毒”,用错了经方亦可酿成大患。如果你不是真正想学中医,倒不如多在预防健身上下点功夫。
3.预防气滞血瘀痰饮湿阻的方法
预防滞血瘀痰饮湿阻的最好方法就是锻炼身体。首推的锻炼方式是走路,迈开脚,缓缓而行,胜似闲庭信步,走到身有微汗,就已经达到了很好的预防效果。如果再能练练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之类兼有调气功能的功夫,那就更好了。
预防滞血瘀痰饮湿阻的第二个方法就是管住嘴,少些大鱼大肉,多些五谷杂粮,适当加些水果蔬菜,不挑食,不偏食,少吃错季蔬果。说到吃,中医认为人应以五谷杂粮为主,蔬果只能作副食。因为五谷杂粮都是植物的种子,是最具生命力的、阴阳平衡的食物,人吃了可得山川日月精华,可享阳光雨露滋润,是人的精气神的重要来源。而鱼肉腥臊,蔬果寒凉,或阴或燥,多食不利。现在有些人为了减肥,基本不吃主食,只吃蔬果,长此以往必有隐疾,切记,切记。
至于利湿祛痰的食材和药材,有很多,利湿的如茶叶、绿豆、赤小豆、鲤鱼、薏米、白术、苍术、茯苓、通草、大黃、车前草、细辛、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巴豆;祛痰的如梨、桔子、陈皮、枇杷叶、贝母、桔梗、竹叶、芦根、白茅根、半夏、天南星、白附子、皂荚等。每种药材都有其特殊的性味归经和配伍要求,在使用时要结合证之部位轻重寒热进行配伍。如巴豆是热泻,而大黃是寒泻,甘遂、大戟、芫花、牵牛、巴豆是峻泻,薏米、白术、茯苓是缓渗,其中有些还有较强毒性,不可轻用。至于茶、绿豆、薏米、茯苓、鲤鱼等,作为食材,虽然具有一定利湿作用,但用于治疗作用并不明显。如需食疗,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搭配。

" C/ n8 _7 x+ M5 J/ p* k# S  D1 y
6 L# ]( T: E0 b7 e+ m8 f9 ^" h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