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恩 中西医结合的形成和发展是医学发展历史的产物,即从经验医学时代经过实验医学时代到整体医学时代;是我国“中西医并存”的嫁接产物;是科学发展规律的产物。中西医结合吸取中西医二者的特色和机遇,并把二者单独存在的“危机”结合起来,进行互补,转变成“机遇”,这正是中西医结合点的生命力所在。 时至今日,中西医结合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欲求得发展,不得不进行反思。提出问题不是对过去工作的否定,而是创新发展的开始。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论证的多,研究的少。中西医结合研究,如何从论证阶段进入发展创新阶段是当前中西医结合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例如美国马里兰大学有人研究,提出“肺也有味蕾”,肺能尝到苦味,用苦味化合物治疗哮喘或慢性肺阻塞性病,能打通气道。这不就是中医学上讲的五味与五脏的归属问题吗?可是我们没有人研究。 动物实验研究的多,临床观察研究的少。动物实验研究有其特点,但中医是经验医学,有些是推理医学,主要应该通过临床研究(特别是神经精神性疾病)总结分析,才能去伪存真。 中药研究的多,中医理论研究少。现在各种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的文章,大多为中药研究或作为佐证说明中医理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申请的项目,所谓中医或中西医结合也几乎百分之九十是与中药有关的课题。长此下去有“弃医存药”之嫌。 用西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中医的多,以中医理论为“体”研究的少。用了很多分子生物基因表达、细胞因子等,“以西解中”,要用现代理论研究中医所说的内容,发现新问题,促进中医学发展。而不是中医现代化,有“中医西化”之嫌。 中西医结合点错位或类推偏差。单纯以解剖学观点为指导去研究中医的脏功能;研究中医的阴阳只研究一个方面,不可能说明在整体中阴阳互根、对立统一和转化;研究某脏的功能或疾病,缺少考虑相生相克的关系;从一个分子生物学指标,就说明健康或疾病的本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急需一支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队伍。一支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队伍应当是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历史责任感;精通本专业的中医和西医;并具有哲学修养和人文精神。
6 _: h/ ^) \. c, y6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