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群海 中医说的“治未病”并不是没有病,而是指身体虽然已遭受病邪但没特别明显症状表露出来,也许还处于比较轻的隐藏阶段。此时,最好的医生独具慧眼,善于发现临床中的细微症状,积极采取最有效的办法,果断地一举铲除病根,从而隔断其扩散、蔓延、潜伏的毒苗。一般疾病的“三个阶段”:“治未病”成本最低,也很简易;“治欲病”次之;“治已病”成本最高,诸如困难、风险、安全系数大而且大,甚至还难以把握。 《鹖冠子》记载了扁鹊三兄弟的故事。一天,魏文王直接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成竹在胸地回答:“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王追问起由,扁鹊镇静自如,像背天书一样回答道:“长兄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中兄治病,是在初起之时;而我治病呢,是在病情最严重之时。”魏文王听后恍然大悟,默默地点了点头,表示非常赞同“治未病”,觉得很在理,也是子民修来的的大富大贵啊! 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则将医生分为上、中、下“三等”,把疾病分成“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最高明的上等医生是治疗尚未发生病之时的“未病”;中等医生是治疗即将发病之时的“欲病”;最下等医生是治疗已经病了之时的“已病”。由此可见,名医最高明的地方在于“治未病”最拿手、得力,最受人们拥戴和尊重。 “上工治未病”针刺的三种方法。《灵枢·逆顺》说:“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更加完美地道出了针刺之法,要适时、适地、适人运用,以达到成就“治未病”的根本目的。因此,在《素问·刺热》中说:“肝热病者左頬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肺热病者鼻先赤,脾热病者右頬先赤,肾热病者后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者刺之,名曰治未病。”很中肯地描述了“治未病”的诊断方法,给人以明鉴的启发。 熔炼精、气、神三位一体。形与神具,身心合一,从而激发出人体自我康复、防御疾病的能力。正如中医讲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与《黄帝内经》所说的通过精、气、神来“养生”是一脉相承,息息相关。至于道家内丹养生对精、气、神三者的修炼标准,如张三丰《玄机直讲》:“一刻之中亦有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功夫在内。”陈致虚也在《金丹大要》中说:“精气神三物相感,顺则成人,逆则成丹......知此道者,怡神宁形,养形炼精,积精化气,炼气合神,炼神还虚,金丹乃成。”由此可以说,精、气、神实际上是一个有机整体,三者相互依存,生生不息,切不可截然分开。 中医将天、地、人“三才”能够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更是默契地暗寓了“治未病”的深刻含义,还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上升为理论的新阶段。医学典籍《内经》主张“天人合一”,其具体表现为“天人相应”学说。《内经》不止一次的重复强调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参天地”----《灵枢刺节真邪》;“人与天地相参也”----《灵枢岁露》《灵枢经水》;“与天地如一”----《素问脉要精微论》。认为人作为独立的精神意识之外客观存在的“天”,与作为具有精神意识主体的“人”,有着统一的本原、属性、结构和规律。因此,《内经》的天人合一观是《黄帝内经》天道观的目的所在。《内经》“天人相应”学说,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一是从大的生态环境,即天地(大宇宙)的本质与现象来看“天人合一”的内涵;二是从生命(人的小宇宙)的本质与现象来看“天人合一”的内涵。如果都能够做到“天人合一”了,那么,“治未病”就再容易不过的了。 人体的“三焦”。中医认为:“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上焦宣发中焦上输的水谷精气,充养身体各个器官,像雾露一样均匀地敷布于全身。沤是形容中焦消化饮食的基本情况;指脾胃具有消化传输作用;中焦胃主消食化积,吸收精微,蒸化津液,使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通过肺脉的输布而化生营气。因这一作用好像沤渍食物的变化一样,故名而得。下焦灌渗水液,滤泌清浊,排泄二便等,其功能如沟渠排水,决渎流通一样。三焦的健康如上所述,也是“治未病”时淋漓尽致的绽放,生动、形象、具体的未雨绸缪,防微杜渐。 “风物长宜放眼量”,古时人们一直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生活,科学地遵循自然界的变化规律,“治未病”的责任也一定会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真正达到“无病一身轻”,只有修炼成“阴阳和者,则病自愈”的大境界,才能人人健康的了。
% |6 |5 @8 v'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