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 U) E! c+ e, b7 {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曹东义 中西医结合是一个不得不说的话题。纵观中医的近代史,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中医事业的发展、中医与西医的关系,应该分析一下利弊,以便认清一些问题。中医人懂西医,才能保持中医的先进性。
中西医之间,假如没有利益和地盘之争,剩下的还有技术学术的分歧,二者面对同一个人的健康问题,必然会有交流。过去毛泽东时代,鼓励西医学习中医,的确出了一些优秀的学者。现在,只要受过教育的中学生,都学过生物课,解剖知识深入人心。中医的传人,都必须经历解剖学,只有穿越时空才能回归中医思维。社会上,OTC、药食两用植物等广泛存在,互联网检索十分方便,这就让中西医的“不相往来专攻一门”成为十分困难的事情。融合,包容,必然会越来越多。
中医未来的希望不一定只存在于不懂西医的民间,能融合中西医的人必将是知识储备非常好的人,这是时代的要求。除了知道西医之外,还知道中医,这才能保持中医的先进性,而不是只懂中医不学西医才是未来的希望。我觉得历史的责任,不允许未来只懂中医的人就可以称为大医。古人云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西医,中医人才会更加自信。
个体难成“体系”,中西医应该融合发展
有人主张,中医只适合诊所模式;甚至有的人说,中医不需要职业化,不需要办学校,不需要办医院……这样不就成了游走江湖的“游医”,甚至流为“神医秘药”的密宗。长此以往,中医也就退出了医疗体系的历史舞台。
纯中医,不与西医接触,不使用西医的检查方法,不用西医治疗措施,这是港台、海外模式。中医被完全排斥于西医之外,都是个体化行医,他们的日子好坏?大家可以了解。有人过得不错,专科、祖传的一技之长也可以养活某些人一辈子,但是整体上的发展,达到“中西医并重”是不可能的,因为个体难成“体系”,而仅仅是“替代”“补充”而已。
关于中医教育,很多人加以指责、诟病,也的确存在导向问题(如研究生必须做实验、轻视经典、不重视培养中医思维等)。但如果学习中医,就是为了继承个体化的诊所,不能办学院、医院,不能进医院,这对很多学子就没有吸引力,中医药大学就难以招生,后继乏人也难以解决。没有西学中,没有中西医结合人员使用中成药,中药制药企业马上就面临生计问题,药厂倒闭,药农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关于中西医分业管理,关于取消中西医结合,如果制定这样的政策,需要慎重、三思。
想拥有话语权,逃离西医不是高明之选
西方医学借着传教士的力量登陆中国,尽管 100 多年以来,做了“西医中国化”的一些工作,但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一个域外的文化学术体系,没有融合多少中华文化的精华。中国人、中医人要想拥有话语权,与西医平等对话、交流,离开医院平台,不懂西医理论和技术,就困难了。
也就是说,面对不平等的竞争,中医不能自废武功,不能背离古人“善假于物”“海纳百川”的发展模式,更不能对眼前的西医药知识不理不睬。逃离西医不是好的选择,敢于站在更高的位置上俯瞰西医,像如来佛那样看问题,容纳西医的可利用内容,海乃百川发展自身,这才应该是未来的方向。
真懂中医,就不怕西医;排斥中医的人,也不应是高明西医的选项。真正高明的中医、高明的西医,都不会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尊重、互相借鉴。
作者简介: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批师带徒指导老师,1958年出生于河北衡水市仲景村,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专业委员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燕赵中医药丛书》执行主编,《中医药与亚健康》杂志主编,《国医年鉴》副主编,《河北中医药文化》杂志副主编。主持省和国家多项课题,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著作41部,文字累计500余万。
/ _, c8 J5 _* B* I5 q5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