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两篇。短史记微信号:tengxun_lishi
$ ^/ q7 W# w# x- `) a近代“废除中医”史
文 | 谌旭彬
. P4 w+ @4 y+ d' a! `* O迄于今日,关于中医的种种争论,实不过是政治铁幕消失后,民国往事的翻版重演。
: Q5 k; \- x H1 ~# I) l" _
一、知识界的看法
5 S/ ?' J% S. J8 A0 r8 {中国知识界最早提出“废除中医”且产生一定影响者,当属晚清学者俞樾。俞氏于1879年撰成《废医论》一文,明确建议废除中医;晚年又增补一篇《医药说》,认为“医可废,而药不可尽废”。
1 w! B8 v. M) p( V/ K* [( Y俞氏生活的时代,西医在中国影响力极微,俞氏本人对西医也无多少了解。其提出“废除中医”,并非以西医为参照,而是基于其个人对中医赖以依存的“理论经典”如《黄帝内经》等著作的深入考据。譬如:在俞氏看来,中医所谓的脉象与脏腑的关系,各种“理论经典”众说纷纭,并无一致意见,甚至连脏腑的具体名目,也不尽相同,天下中医却无不以脉象为诊病依据,这实在是很荒唐的一件事情。但俞氏不否认某些中医药方对治病有效,所以,在批评中医“医道”乃虚幻之物的同时,也保守地认为“药不可尽废”。
8 A6 t' W5 }' H' z3 }# ?
俞樾的弟子章太炎、章太炎的弟子陆渊雷,均曾深入研究中医的各种“经典理论著作”。二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废除中医”的口号,但其对中医的基本态度,与俞樾大致相同。譬如:章太炎认为,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五行说并不成立,《尚书》、《周礼》中拿五行来配五脏,只是为了祭祀,跟治病也没有关系。《黄帝内经》超过四分之一的内容大谈五行与脏腑的关系,进而推演出种种治病之法,实是谬论。章氏曾告诫门下弟子,若学习中医,千万不要去学中医的医理医道,只可去学中医的药方,且对药方的有效性需重新验证。陆渊雷是民国年间提倡“中医科学化”的领军人物,与中医界关系相当密切,曾与主张彻底废除中医的代表人物余云岫激烈论战。但陆同样也认为,中医的“理论基础”乃是“凭空结撰”而来,惟药方因有数千年不断试错的经验在其中,尚值得学习总结。
; i/ P5 D1 h7 L! Y
; f$ d( H6 a9 t t+ G3 _ 康熙皇帝画像。1693年,康熙罹患疟疾,宫内御医束手无策,后赖耶稣会传教士使用西药金鸡纳霜,方才好转
8 `" _, a6 q n# I' Z
晚清民国,并不止俞樾、章太炎对中医的理论基础持否定态度。在西潮冲击之下,许多知名学者都曾努力钻研过中医的“经典理论著作”,试图找出其中的合理之处,以建立一种科学的学术体系,但无不铩羽而归。如严复认为中医的理论基础,“其例之立根于臆造,而非实测之所会通”,乃是自我臆造,并无临床实证为依据。梁启超则认为,中医建构在荒唐的阴阳五行学说上,“学术界之耻辱,莫此为甚矣!”态度最激烈者,当莫过于陈独秀在《新青年》上的抨击,在陈看来,中医“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又“不事药性之分析”,“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动辄拿“古方”说事,“其术殆与矢人同科”——“矢人”,即造杀人之弓箭的工匠。在陈独秀看来,所谓中医,与杀手乃是同义词。一心欲在中国传统学术中寻求民族自信心、寻求救国之道的梁漱溟,同样对中医表达了激烈的难以认同:
) ^, H* @8 ]+ y0 |“中国说是有医学,其实还是手艺。西医处方,一定的病有一定的药,无大出入;而中医的高手,他那运才施巧的地方都在开单用药上了。十个医生有十样不同的药方,并且可以十分悬殊。因为所治的病同能治的药,都是没有客观的凭准的。究竟病是什么?病灶在哪里?并不定要考定,只凭主观的病情观测罢了!某药是如何成分?起如何作用?并不问。只拿温凉等字样去品定,究竟为温为凉,意见也参差的很。他那看病用药,哪能不十人十样呢?”
# G% f3 ]4 ^- \4 @, h& \& @8 b y概而言之,除了中医界,批判中医、废除中医,几成民国知识界的共识。
. d6 Y r% v$ e! b& S
民国史学大家陈寅恪。陈先生曾谓:“宁愿让西医治死,也不愿让中医看病。”
# x8 B6 ]8 n9 I1 F: O
二、历届政府的看法
$ `0 G2 ~0 f+ i终民国之世,无论中医业界如何抗议,如何运动,中医始终无法得到官方的正式认可,无法进入高等教育体系。否定中医、废除中医,也几成民国历届政府的共识。
4 f D. g4 _+ b( p. U7 A. W$ W1、北洋政府16年,一直将中医排除在正规教育系统之外
! H9 H8 m' ?; ]& k) V; I
中、西医之争,自晚清始,至民国已在政、学两界基本形成共识。1912年7月,以袁世凯为总统的北洋政府举行教育会议,制定新的《壬子癸丑学制》,首次明确将中医排除在正规教育系统之外。11月, 当局又颁布《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其中医学、药学两大学科各开设有数十门课程,中医、中药不在其中。
1 G T8 e! k' F/ J1 a5 ]* d$ x
此种设置,曾一度引发当时中医业界的恐慌与抗议,并联名上书教育部,要求增设中医课程。当局不但无视此种抗议,更于1913年由教育总长汪大燮出面,否决了中医界申请注册“北京中医学会”的要求,汪大燮并公开表示:“吾国医毫无科学概要根据”、“余决意今后废去中医,不用中药。所请立案(指将中医纳入教育系统)一节,难以照准。”事情最后闹到国务院,国务院的回复比汪大燮柔缓,虽声称未将中医纳入正规教育系统,“非有废弃中医之意”,但同样明确表示,正规教育系统所定课程,须“先其所急,(对中医)致难兼采”。换言之,中医界自己愿意怎么玩都可以,但当局绝不会将中医纳入正规教育系统。
" U& ]* c( A& g2 G, w9 W# Z基于当局的此种态度,1915年,曾有中医界人士自行创办中医学校,要求当局立案注册。北洋政府的应对之策,是将此类学校视作卫生机构,划归内务部管辖,教育部则仍持拒绝接纳之立场。此后数年,中医界自行创办了不少中医学校,但没有一所中医学校,得到过教育部的承认。中医界曾在1925年发起过一场声势颇大的运动,要求将中医纳入正规教育系统,但教育部的回复是:“(中医)不合教育原理,未便照办”。
. o) F! b5 ~! Q) B) i: L( B) |" Y
概而言之,北洋政府时代,虽处乱世,教育总长如走马灯般不停更换,但当日的教育界人士,坚定反对中医的立场,却始终未变。历届政府,对教育部的这种立场,也一直是支持的态度。
) m* O* F3 m7 O$ I) Q: g
# ]6 _ f# M8 I! D左:民国反对中医之领军人物余云岫(1879-1954);右:余氏批驳中医之名作《灵素商兑》目录。因余氏深通中医“理论经典”,故该书对中医医理、医道的批评入木三分,以至于中医界破口大骂余氏做了“洋人的孙子”。
, i" e% @0 _" R% G
2、国民政府直到1949年,始终顶着压力,未让中医进入正规教育系统
7 L- y# v; K$ K4 N( `1 i1927年北伐成功之后,民国进入国民党执政时期。国民政府在政治立场上虽然是北洋政府的对立面,但在对待中医的态度上,却如出一辙。
D( I3 I7 i& t+ [. O此前偏安时,国民政府已出台过取缔中医施行细则及禁止中医进入大学法令。北伐完成,迁都南京后,中央卫生会议又一度作出“废除中医”的决定——事件的起因,是国联1928年来华考察,发现偌大中国竟然没有卫生部,提出批评;政府及国人也深受刺激,决定成立“全国卫生委员会”。要成立该机构,首先就需要解决“谁有资格算医生”这个问题。1929年,首届“全国卫生委员会”委员们齐聚南京,开会商讨这个问题,委员们一致认为,医生需要一定的医学、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知识。中医从业者严重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故而不具备医生资格,国家应该逐步废除中医。但考虑到目前国内西医数目有限,难以承担全国的医疗卫生职责,故决定不搞一步到位,而以40年时间为限,来逐步废除中医。
6 }4 z O) M: c' i( \. n
中央卫生会议“废除中医”的决定引发了全国中医界的大恐慌,随之掀起大争论、大抗议。虽然国民政府迫于压力,不得不公开表示对中医并无歧视,并解释称“废除中医”的提案虽获通过,但暂时不会执行,然而另一方面,不久之后,教育部和卫生部又有通令,禁止中医参用西药及西医器械,并将中医学校降格为中医传习所或中医学社,不准其使用学校名称,不得列入学校系统,中医医院须改称医室。1931年,在冯玉祥等落魄政客的投机性支持下,南京曾一度设立过“中央国医馆”,但始终未获教育部及卫生部的明确支持,与“中央国术馆”(也是冯玉祥投机性支持设立,收拢了一批民间武术界人士,曾上演过一场少林大战武当的闹剧)一并迅速衰微。
1 G$ u3 t6 \- k: ~9 ?1933年,中医界再度要求国民政府仿照《西医条例》,制定《中医条例》,实际上是要求政府表态承认中医的合法医疗地位。但被行政院否决。行政院认为:颁布《中医条例》,“不但有关国家人民生命,亦有关国际体面,若授国医以行政权力,恐非中国之福”。后虽在冯玉祥等失意政客的投机运作下,于1936年终于颁布了《中医条例》,但其中规定:中医资格的认定,须从中医学校毕业获取证书;而中医学校,特指在教育部备案或地方教育主管机构立案的学校。鉴于教育部自北洋时代以来,始终坚持将中医拒之门外,实际上意味着按这一《中医条例》,绝大部分中医从业者都不可能获得中医就业资格。当局在条例上玩弄这种花招,正可说明其废除中医的坚定决心。
( z4 ?: d$ V9 H: L此后抗战爆发,当局虽出于战争救护需要,对中医界多有言辞褒奖,但在实际措施上,仍坚持之前的既定政策,不许中医设学校、办医院、登广告之外,并成立了“审查国医资格委员会”,由政府组织考试,未通过者不许行医,此种审查,一度使绝大部分中医从业者丧失了从业资格。1943年,中医界曾一度取得“短暂的胜利”,终于在国民参政会上将《西医条例》和《中医条例》合并成一部《医师法》,但该法到1946年,又被卫生署否定,新《医师法》重新规定:中医一律只能称“医士”,不许称“医师”,并严禁中医使用西药。同年,教育部还取缔了上海中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和上海中国医学院等三家机构,理由是这三家中医学校未经教育部批准,系“擅自设立”。中医界再度赴南京请愿,要求政府承认中医有办学的权利,但遭到冷遇,无功而返。此后,直到1949年国民政府败退大陆,中医始终未能获得教育部和卫生部的正式认可。
V+ C. [ v6 r2 @9 r
: H' h7 {. U4 _# u冯玉祥。冯政治失意后,屡在“传统文化”上做文章。冯虽对外推崇中医,但其本人屡受中医戕害,如1905年腹部生疮为中医所误,后转至北京教会医院,方才治愈。
& z' B+ ?7 a1 f5 K
3、民国政客对中医常持两面派立场,公开表示认同,内心意见则未必
`2 x7 G$ @" `0 Z* _( W值得一提的是,民国时代,中国已步入“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时代,国民党政客在对待中医的问题上,多持两面派立场,其言论往往不足以说明其对中医的真实态度。远者,如孙中山虽多次公开发表尊重中医的言论,但也曾屡次明言,“予平生有癖,不服中药”,病重之际,反对中医的胡适来劝他对中医“不妨一试”时,孙的回答则是:“适之,你知道我是学西医的人!”后世中医多以孙中山临终前夕曾看过中医为根据,称孙支持中医,但这其实不过是孙被西医确诊为肝癌晚期,已无可救药之后的一种“病急乱投医”罢了,并不代表孙对中医的真实看法。
2 W4 ^9 n6 t0 M0 f7 j近者,如汪精卫,因同意孙中山临终时“病急乱投医”去看了中医,曾招致学者汤尔和的抨击。为廓清责任,汪氏公开刊文反驳汤尔和,骂他“名为科学家,实则顽固派”。但汪精卫内心里对中医其实是持全盘否定态度的,1933年中央政治会议讨论《国医条例》时,汪氏公开讲:“国医言阴阳五行,不重解剖,在科学上实无根据,至国药全无分析,治病效能,殊为渺茫。本人患病经验,深受国医国药之误,主张纯采用西医西药,根本废除国医国药,凡属中医,不准执业。全国中药店,限令歇业。以现在提倡国医,便等于用刀剑去挡坦克车。”
/ Z, h& c$ f0 C$ N1 ~最典型者,莫过于蒋介石。1929年“废止中医风波”中,蒋氏曾对前来请愿的全国中医代表们明确表态支持中医,但这种表态并不代表蒋对中医的真实看法,更多的代表了蒋的现实权谋——据林森讲,此次中医界到南京请愿,是“国民政府奠都南京之后,第一件引起全国反对的大案件”,牵动中央地方许多利益,为此,“四川方面有过一个电报到中央,说四川的经济以国药出产为大宗,要是一旦废止中医药的话,就会失去四川民心。”叶楚伧也讲:“北伐底定以后,忽然有一部分西医提出废止中医问题,动摇了民间拥护政府的情绪,引起好多人因此事而反对政府,使政府受到许多打击”。蒋既不能单纯从学术层面考虑中医的存废;中医请愿代表又别具心思打出“提倡中医以防文化侵略”、“提倡中药以防经济侵略”的民族主义旗帜,并祭出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招牌,高呼中医就是“三民主义”,就是“极端之极端的民生主义”等口号,将学术问题扯入政治领域,以民族主义为号召、以孙中山接班人自居的蒋介石,也就只剩下支持中医这一种选择了。但有意思的是,蒋对中医的支持是有限度的,虽时常发表支持中医的公开言论,但直到1949年败退大陆,中医也没能如愿以偿进入国民政府的正规教育系统。事实上,蒋晚年在台湾的医疗小组,乃全部由西医组成。
/ Y1 h: i, L" A结语
6 Y) i6 i6 K: Z
毛泽东在1949年说过:“中医是旧医,西医是新医,新事物必然代替旧事物”;但到1954年7月9日,刘少奇转而指出:“歧视、排斥中医是一种极端卑鄙的恶劣的资产阶级心理的表现”,自此,中医的存废已与学术无涉,完全成了政治问题。迄于今日,关于中医的种种争论,实不过是政治铁幕消失后,民国往事的翻版重演。
) \; }6 z) o# T& Y1 w: k
0 ?; i- ]( Z/ e. L3 Y6 Q附文
O. J" u/ ]) G6 o中医理论基础“阴阳五行”,本是一种政治理论# t( k4 t7 ?' m" T7 ?
文 | 谌旭彬
' Y! E9 R- n6 i, X, R/ |
" E0 L, ~1 A: R) B- u
( u" J M) D8 f$ k% z& a7 s; m2016年4月,科技部出台了一份《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提出了132个公民应该掌握基准点。结果引起了非常多的争议,如第48个基准点要求公民“知道力是自然界万物运动的原因”,被网民嘲笑:“那所有初中生都不具有科学素养了,因为他们的老师一直教的是‘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基准》的第9个基准点,要求公民“知道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格物致知等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整体系统的方法论,并具有现实意义。”
) b; C5 p# J$ r3 f4 h4 E
“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只是一种政治理论,无科学性可言
, V1 L1 @4 A5 E) {% G; L阴阳和五行,本来都是实物。《诗经》里的阴阳,乃是指日光的有无;春秋时代,“阴阳”又与“风雨晦明”合称为“六气”。“五行”一词,最早见于《尚书·洪范》,里面说:五行水火木金土,水会渗到土里,味道变咸;火会烤焦东西,味道变苦;木有曲直,结出的果实有酸味……这些内容,其实类似“科普手册”,是给执政者所设立的“水火木金土谷”六府之人阅读的。这种“科普”在当时很先进,但在今天,则早已经成了常识。
' T. H9 g$ {9 O- x I5 @
当然,科技部也不是要求公民知道这些常识。第9个基准点讲得很清楚,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观念”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才是公民必须知晓的科学素质。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这种“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 l0 U& \/ i- K. @& q( W
1、“阴阳五行”学说的鼻祖是邹衍,但邹衍自己是不相信这套学说的,他只是拿“阴阳五行”作幌子,来忽悠君王,变相推销自己“仁义节俭”的政治理念
% w4 D; e: B4 z0 _春秋战国时代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是不言阴阳五行的。真正把阴阳五行糅合在一起上升至“哲学思想观念”的人物,是稍晚于孟子的邹衍。邹衍虽可算阴阳五行学说的开山鼻祖,但他自己,其实是不信这套东西的。
! L1 ?' A6 x; h3 s+ Q( @0 H
这一点,《史记》当中讲得特别清楚。《孟子荀卿列传》里说:邹衍认同儒家所提倡的“仁义节俭”,但早于他的孔、孟,试图向君王们推销“仁政”、“王道”,全都失败了,且被讥笑迂阔不着边际。所以呢,目睹君王们奢淫无度、不讲德行、祸及黎庶,邹衍改变了推销的方式,造出了一套关于阴阳五行的“怪迂之变”——按邹衍的说法,每个政权都会与五行金木水火土中的某一德对应,得到该德的支持。等到这一德衰弱,就会被“相生”的另一德取代,政权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比如,土生木,木生火,所以黄帝那时候是土德;大禹那会儿是木德;……《史记》里说,邹衍把这套东西拼凑出了“十余万言”,体量很能唬人,希望拿它来节制君王们的私心私意。最开始,君王们觉得邹衍懂得推演“天运”,很欢迎他;但不久,发现他是想要节制王权,就对他不感兴趣了。
" [+ k: ^" K# B5 K$ t1 Z所以呢,史学界评价邹衍和他的“阴阳五行学说”,或说它“实在是孔子学问一路走下来一个不得已的选择”(李山),或说“邹子所说的这一大套,并不是代表他的真正思想,而只作为使当时国君接受他真正思想的工具”(徐复观)。简言之,“阴阳五行学说”的始祖邹衍,自己并不相信“阴阳五行学说”,只是他实在没有办法让君王们接受“仁义”,才只好出此下策,搞出这么一套怪力乱神的东西,来忽悠君王们。看过邹衍著作的司马迁,也是因为体谅他的这番苦心,才将他的传记,放在《孟子荀卿列传》里,把他列入了儒家。
( Q' V* U/ p/ s那么,问题来了:邹衍这种“阴阳五行”,是当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科学素养”吗?
4 v0 g7 q: X( Z6 v3 ^! S" x2、董仲舒版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也与科学无关。董的目的是想为儒生争取“天意”的解释权,来约束皇权;结果自己差点把命搭进去
7 k2 M L" e, j3 V5 K( G h
邹衍的“阴阳五行学说”,是政治产物,和科学没有半点关系。邹衍之后的“阴阳五行学说”,也同样都是政治产物,和科学没有半点关系。
1 s! k6 N/ w' s; U
先是秦统一六国,为了论证自己统治的“历史必然性”,直接把“阴阳五行学说”拿了来做宣传,说什么按照“阴阳五行五德”的轮转,周是火德,秦是水德,所以理该取代周的天下;且把黄河命名为“德水”,来强化宣传效果。
0 m: W; J) e) F/ U% k然后汉武帝时,又有董仲舒,重拾邹衍的故技。先是用“阴阳五行”来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将其推上“宇宙终极真理”的高度;然后再鼓吹“天人合一”,以人有“小节三百六十六论”可对应天每一年有366日,人有五脏可对应天有五行,论证出“人身即是一小天地”;由这两项前提,再推论得出:人道运作也必然与天道运作遵循完全相同的“规律”。天道有阴、阳,好比人道有刑、德;天道阳气繁盛阴气肃杀,故人君治国,应采儒家之“德”而非法家之“刑”;天道按“水火金木土”五行运作,相生相克;故人君治国,一举一动,也都在天意的注视之下,有不合天道之处,就会降下相应的五行灾异来警告。董仲舒幻想以抬高皇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饵,来诱使皇权接受“天意”的制约(“天意”的解释权握在儒生手中),其实只是一场春梦。汉武帝爽快地拿走了“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却拒绝把“天意”的解释权交给儒生——试图解释“天意”的董仲舒被武帝扔进了死牢,赦出之后“不敢复言灾异”。
& X4 W7 L9 W2 r' x/ Y1 L+ t S% J那么,问题来了:董仲舒这种“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是当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科学素养”吗?
/ A# T) n8 G9 u/ e) h# \6 Q3、光武帝版的“阴阳五行”学说,被阉割成了对现实政治毫无批判力的“谶纬之学”,更是毫无价值的糟粕
! H6 Q% V7 K. U1 U董仲舒选择了闭嘴,但武帝暴政数十年,搞到天下户口减半人吃人的程度,反倒刺激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学说在民间的传播。很多人拿这套理论,来攻击汉帝国的统治已经丧失了合法性,说什么按照“五行生克”,汉朝的“火德”天命已终,应该禅让给“土德”。为应付舆论,汉哀帝只好举行仪式,宣布自己不再是“火德”支持下的“汉朝皇帝”,而是承受了“土德”天命的“陈圣刘太平皇帝”。后来王莽取代汉朝,也说自己是“土德”,用“阴阳五行”之说来粉饰统治合法性。
1 M1 F% e8 V2 J* L
光武帝复兴汉室后,充分吸取了“历史教训”,把董仲舒所创造的这一套“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学说,阉割成了用儒家经典来算命卜卦的“谶纬之学”。公元56年,光武帝下诏,由官方颁布图谶;所有谶言,只能出自官方图谶;所有谶言的解释权,也全都收归官方;严禁民间私造谶纬。如果说“阴阳五行”还有那么一点点政治理想的话,那么,谶纬学完全只是怪力乱神,在思想上对皇权起不再有任何批判性。终东汉一朝,政府一直致力诱导知识分子学习谶纬学。只有搞谶纬,才能得到朝廷青睐,才能有学生门客追捧。当然,谶纬也有一个坏处,就是容易诱发权臣们的野心,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有天命做皇帝,所以从曹魏到隋,朝廷又转而开始严禁谶纬。
: [. H4 L3 H& p$ u: W4 a那么,问题来了:光武帝的谶纬学,这种阉割版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 是当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科学素养”吗?
* r/ ]6 J H2 z7 c: w& R6 b7 C0 k
. u! P5 v2 A* a" Q# R3 x9 V早在1922年,梁启超就曾撰文厘定阴阳五行的历史源流,批评其对中国文化造成了莫大伤害
作为政治理论的“阴阳五行”被皇权消灭,惟在中医典籍里存身
9 ~1 r E7 C8 ?0 L( w( i
4、《黄帝内经》版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照搬董仲舒等人的政治理论,鼓吹“圣人治病”,酿成了中国医学史上的大灾难
* V, B3 A) i# G: N5 S
“阴阳五行、天人合一”本是出于制约皇权的政治目的,而生造出来的一套理论体系。被皇权阉割摧毁后,就只好在中医里存身了。最早把董仲舒等人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理论照搬过去的中医典籍,是著名的《黄帝内经》(该书很多词句照抄《史记》,可知其成书时间,当在西汉中后期)
8 H0 Y% v; C" y# c5 g+ _这种照搬,可以说是中国医学史上的一场大灾难。本来,董仲舒并不是什么科学家,更不是什么医学家。但是呢,他为了证成自己的政治理念,却不惮于用“阴阳五行”大讲特讲“天人合一”。说什么人有366个关节,对应天一年有366天;人有12个大关节,对应天一年有12个月;人有五脏,对应天有五行;人有四肢,对应天有四季;人眼有开合,对应天有昼夜……这些东西,显然是牵强附会,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而且,单就关节而言,董仲舒就没有把数目数对;有些“国学家”把关节替换成骨头,也还是凑不足366块。
6 v \& K" b* x, \* ]# R
《黄帝内经》大量照抄了这些说法(如《灵枢·邪客》一节)。因为其“医学理论”抄袭自政治理论,所以在《黄帝内经》的作者看来,最好的医生不是职业大夫,而是“圣人”。书中一再不厌其烦地称赞“圣人之治病”,是如何如何懂得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之道。比如,被春天的东风吹伤了,那一定是“病在肝”;被夏天的南风吹病了,那一定是“病在心”;被秋天的西风吹病了,那一定是病在肺;被冬天的北风吹病了,那一定是“病在肾”……这当然,完全是扯淡。《黄帝内经》所开启的中医“圣人治病”的传统,究竟对中国传统医学造成了多大的伤害,迄今还几乎没有得到任何的检讨。时至今日,《黄帝内经》仍在以权威典籍的身份频频出镜。
6 D1 h( w( P! t所以,问题又来了:《黄帝内经》中牵强附会的“阴阳五行、天人合一”, 是当代公民必须具备的“科学素养”吗?
" w9 a- `) E3 K
“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理论,在今天最大的存身之处,乃是中医界
* T8 c$ i: ~. h+ @
# i7 }" q& ~3 D: W; K+ }+ ` x
/ I; c8 d- V$ q# i1 O7 ]. \7 k( p9 W
参考资料:《史记·孟子荀卿列传》;《汉书·五行志》;徐复观,《阴阳五行及其有关文献的研究》,收录于《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三联书店,2001;章启群,《秦汉思想史与占星学》,商务印书馆,2013;李山,《先秦文化史讲义》,中华书局,2008;吕思勉,《辨梁任公阴阳五行说之来历》;梁启超,《阴阳五行说之来历》;顾颉刚,《五德终始说下的政治和历史》;李零,《从占卜方法的数字化看阴阳五行说的起源》;等。
4 q' O& Z1 v6 ]0 F V+ g
- h0 e# g2 f7 x$ @
◎长按二维码,关注腾讯历史频道“短史记”微信公众号(微信id:tengxun_lishi);无法长按二维码,请在微信中直接搜索“短史记”,可以获取更多靠谱的历史资讯。↓↓↓
# l' n" S# U6 N- r" _'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