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技之长 / 正文
曹东义教授说温病
马京雪 发表于:2018-7-15 18:48:23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491
       陶童:            @曹东义,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曹教授,请教一个问题:《温病条辨》中认为,温病分为两种,一种是寒水之病,温自内发,……故仍用桂枝汤。还有一种是,温热之邪,春夏气也,故改从《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法。我理解的第一种温病就是冬伤于寒,春必温病。但在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方的注释里面,又似乎将这两种温病混为一谈!我就有点分不清了,请曹教授百忙之中能指点一二。
8 l: p( s9 M$ I6 ?0 M7 O
0 l& R" G# X, v; ^6 Q* ^- [      曹东义教授:
2 s( d% y: O& ]' O" l5 h       @陶童 仲景《伤寒论》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太阳病”三字,历代皆未参透其意,多把其理解为太阳病的提纲证,也就是“发热恶寒、头项强痛、脉浮”等症状的总称;也有的认为,太阳病本身就有恶寒,后文云“不恶寒”,显然是自相矛盾,所以“太阳病”应当是“阳明病”的误笔或错简。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为仲景此条作注解时云:“发热而渴,不恶寒者,阳明也。”所以有人认为温病就是阳明病,比如陆九芝《世补斋医书》就持温病即是阳明病的观点。笔者认为,此处的“太阳病”三字,既不是太阳病的提纲证,也不是阳明病的错简,而是外感热病发病第一天之意,也就是“伤寒一日,巨(太)阳受之”的意思,是外感热病初起第一天的另一种说法。因为当时“日传一经”的学说,人人皆知,而且《伤寒论》之中也可以找到受“日传一经”影响的痕迹。6 X4 ^% p* p2 h. L
      比如“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未解也,可发汗,宜桂枝汤。”“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这两条**中的“阳明病”,也不是其提纲证的“胃家实”的代称,而是“发病第二天”之意。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这三条原文。这也是仲景《伤寒论》受《素问·热论》“日传一经”影响的有力例证。8 ?: l8 I% q: v# W# U
 “恶寒”是太阳病的必备证候,“不恶寒”而发热,则是阳明病的特点,“渴”是入里化热伤津之象,所以仲景对温病的定义,是没有表证的、里热外发型的外感热病。
3 W7 A1 }9 r% i8 g+ K9 Z% D# L6 r2 d6 c        麻黄汤、桂枝汤的脉象,也不仅仅是“脉浮紧”、“脉浮缓”,麻黄汤、桂枝汤都可以见浮数之脉,甚至可以有洪大之脉,而热病过程中见到数脉、洪脉,都是内热炽盛的象征。比如第57条云:“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25条云“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52条云:“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因此可以说,麻黄汤、桂枝汤证在脉象上,也存在着内热的征象。 。”
6 ?2 Q3 r& v- E) v。”
5 n0 r! H* m0 i" Y7 z$ h' a1 U! p       清代温病学成熟时,“温病”一词的含义发生了很大变化,完全不取仲景定义:伏气变为新感;里热外发变成由表入里;初起烦渴、不恶寒变成发热恶风寒;仅发于春季变成可泛发于四季;直清里热变为发汗解表。因此,“温病”一称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古今含义不同。这种演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阶段,使伤寒与温病的关系复杂化了。
6 l1 `) F$ Q5 U5 R) G( ~8 Q       陶童:3 t5 O. Q% K' L  J' p' ^' X
       我没有分清楚,有时候很糊涂。
% d) _# o: ^) [1 i" m; g       谢谢曹教授耐心细致的解答!2 Z5 C- u, t. p0 N$ C) F

7 u6 e; S: ~, u' Q' p9 ~" |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马京雪 发表于 2018-7-15 19:00:54 | 阅读全部
本帖最后由 马京雪 于 2018-7-15 19:04 编辑
7 P$ X! m) w- t1 N2 Q
" o2 s& o7 F4 r& i7 t' t' c+ k) [+ u      曹东义教授:8 I5 b8 U1 z' P# o
      吴鞠通受吴又可,特别是叶天士著述的影响和启发,重视温病证治,因而对之深入研究,学习前人的长处,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体会,于1798年撰成《温病条辨》一书,提出温热病三焦辨证的理论,认为外感热病“始上焦,终下焦”。吴鞠通上焦肺的证候含着表证,其他证候多为里证。2 [, r- r& z8 t8 E8 ?" T- a
      陶童:: V# Q$ t- a2 U+ J8 ]! E
      谢谢,我有点感觉了。% p4 p7 k5 {- F5 O( W. k/ |) j
      曹东义教授:
0 s8 u: M3 f! D7 B! |      外感热病是一个过程,是一群疾病的共同规律,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现代的传染病,或一个具体的感染病。《素问·热论》、张仲景、温病学家,都是针对一群发热类疾病的共有规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由于他们着手认识的具体疾病可能有所不同,个人的观察的侧重点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辨证治疗体系。
$ \' V: f, P; H9 M3 R7 ?  W      《素问·热论》认为,外感热病虽然由伤寒引起,但是在他们描述的六经体系之中,既没有恶寒表证,也没有三阴的虚寒证候。发热类疾病,按每日传一经的速度传变。“两感于寒”者,其死亡多在六七日之间;死亡的原因,多是“热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脉躁急”等等热甚而死。其愈合的“多在十日以上”,是逐渐恢复的过程。治疗主张三日以内用汗法,三日以上用泄法。- w9 [( Q% W) Y4 ^
      张仲景六经辨证,首先强调分表里证,汗法只适用于表证;外感热病既有热势很盛的阳证,也有虚寒内盛的阴证;阳盛太过,阴盛不能纠正,都会造成病人的死亡;阳证阳热太盛,可以逐渐衰竭,转化为虚寒内盛的阴证。朱肱说伤寒“病不必起于太阳”,王好古、尚从善都认为伤寒有“太阳六传”现象;张仲景说“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温病起病没有恶寒的表证;这次香港陶大花园的SARS以腹泻为主,就好象是起病于太阴。三阴病除了与本脏腑经络的证候有关之外,多属于外感热病后期休克期的阴阳离绝的死证。# X- i$ r# G4 y7 Q9 @( k
      温病学派认为,温病初期可以有恶寒,与张仲景对温病的认识不同,只是他们认为温病恶寒很轻,不妨使用辛凉解表治疗;温病整个病程之中都以阳热伤阴为主,可以见到热邪内陷,闭阻窍道,或者出现出疹发斑,高热惊风,而很少提及阴证,也许战汗前后可以见到“寒象”,只是阳气内伏的外在假象,所以不能使用热药,更不需回阳。所以对外感热病的后期会出现阳气衰竭的危重证候,缺乏认识;对于外感热病,总结出许多很有疗效的新的治疗经验,发展了张仲景的学术思想。            陶童:& O8 F% ~# \- r
      明白些了,感恩!# H/ q# D  K8 ~& Q# L* P9 g7 a

1 R1 x* }' ^7 [% A8 F5 w$ A# Y( x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