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一技之长 / 正文
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
马京雪 发表于:2019-3-28 21:59:2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935
本帖最后由 马京雪 于 2019-3-28 22:26 编辑
+ P; M0 h; q; j& a; q( L  h* w: U" ]. m6 J! K; t: u. f* O
书名: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
作者:东汉·张仲景著/杨建宇吴厚新李杨主编
ISBN:9787554205846
出版时间:2013.10
页码:260
字数:155千字
版次:1
开本:16
包装:平装
定价:60.00元
纸张:轻型纸
读者对象:临床医师、中医院校学生、中医爱好者
编辑推荐
● 新中国成立后《伤寒杂病论》稀有版本首次面世
● 医圣张仲景四十六世孙张绍祖所藏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稿
● 民国著名医家黄竹斋搜集而得、辛亥革命元老张钫捐资刻版
● 原木刻版为河南南阳“医圣祠”“镇馆之宝”
● 精心整理,重加标点,竖排繁体排印,版式古朴典雅,用纸精良。既有古书风貌,又便于现代阅读
● 本书作为河南省新闻出版局重点图书,2013年10月23日第十一届张仲景医药文化节上,由我社捐赠予南阳医圣祠。
内容简介
    我国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医圣”张仲景撰写的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被称为“方书之祖”。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其所确立的六经辨证的治疗原则,受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
    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由民国时期著名医家黄竹斋先生搜集而得,为医圣张仲景先生四十六世孙张绍祖所藏仲景《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稿,与传统版本“编次并不相类”。书中所载,对于宋本内容,能够纠误补阙,释疑解难。1939年由辛亥革命元老、时任军事参议院副院长的张钫先生捐资付梓,木刻版一直藏于河南南阳医圣祠中,为医圣祠“镇馆之宝”。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是《伤寒杂病论》重要的版本之一。
    本书包括六经辨证、杂病辨证、平脉法,对六淫病邪风、寒、暑、湿、燥、热等论述较为详尽,这是本书与其他版本相比的最大特点。本次出版,以木刻版为本,详勘谬误,重新加标点,编排整理,以竖排繁体排印的方式,既保留古本的风貌,又便于现代人阅读使用。
    《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是后学者研习中医必备的经典著作,广泛受到医学生和临床医师的重视。本书的出版具有重要的版本学价值和临床价值。
目录
伤寒杂病论集(张机)
伤寒杂病论左序(左盛德)
伤寒杂病论黄序(黄维翰)
伤寒杂病论周序(周禹锡)
桂林古本伤寒十二稿概论(周岐隐)
宁波访求仲景遗书记(黄维翰)
伤寒杂病论卷一
    平脉法(上)  
伤寒杂病论卷二
    平脉法(下)
伤寒杂病论卷三
    六气主客
    伤寒例
    杂病例
伤寒杂病论卷四
    温病脉证并治
伤寒杂病论卷五
     伤暑脉证并治
热病脉证并治
    湿病脉证并治
    伤燥病脉证并治
    伤风病脉证并治
    寒病脉证并治
伤寒杂病论卷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伤寒杂病论卷七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伤寒杂病论卷八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伤寒杂病论卷九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伤寒杂病论卷十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伤寒杂病论卷十一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厥病脉证并治
伤寒杂病论卷十二
    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
    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
伤寒杂病论卷十三
    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
    辨疟病脉证并治
    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伤寒杂病论卷十四
    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
伤寒杂病论卷十五
    辨瘀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
    辨胸痹病脉证并治
伤寒杂病论卷第十六
    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
后记(杨建宇)
伤寒杂病论黄序(黄维翰)
    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冬,余三次修订《伤寒杂病论集注》脱稿。乃诣南阳谒医圣祠墓,获冯应鳌于明崇祯元年访仲景墓未见所镌之灵应碑。清顺治十年,冯氏训叶,再至南阳,募疏庀工,表墓建祠,求前碑不得,以为已毁。今距崇祯癸酉仲景墓发现之岁适五周甲子,碑乃复出,殆有数存焉。
    余旋之南京,备员中央国医馆编审。甲戌冬至鄞,观仲景佚书于天一阁未得,因周君岐隐得识桂林罗君哲初,示余以其师左修之所授仲景十二稿《伤寒杂病论》十六卷。明年春,罗君来京与余同事,乃克手抄一通。谨案仲景《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原书遭兵燹佚不全,赖晋太医令王叔和搜摭遗文,篇次为三十六卷。永嘉乱后,中原板荡,亦复失传,其要方为江南诸师所秘,以孙思邈之殷勤述古,撰《千金方》时只载仲景杂病方,晚年方获《伤寒论》,收入《翼方》。天宝中,王焘撰《外台秘要》,引仲景《伤寒论》,注出卷数至第十八,与梁《七录》、隋唐志所列仲景书目卷数各殊。今世通行仲景《伤寒论》十卷、《金匮要略方论》三卷、《金匮玉函经》八卷,乃宋治平中林亿等奉敕校刻。而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坚”字文皆作“鞕”,前人断为隋时定本。元赵以德《金匮玉函经衍义》,实《金匮要略》变名。明、清两朝注解《伤寒》、《金匮》者数十家,大抵皆以林校及成、赵二书为蓝本。兹取十二稿本与今世通行之宋刊《伤寒》、金匮》各书,及近年湖南刘昆湘得于江西张隐君之古本,涪陵刘熔经得于垫江某洞石柜之古本相校,如“太阳篇”下“伤寒,脉浮滑”节,宋本及涪本同作“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脉方乖违,义实难通。湘古本作“表有热,里无寒”,似较优胜。然犹未若十二稿作“里有热,表无寒”之确切不易也。其余订正诸本脱讹者,不遑枚举。列黄疸、宿食、下利、吐逆、呕哕、寒疝、消渴等证于阳明、少阴、厥阴诸篇,深契以六经钤百病之微旨。若平脉法、杂病证治各篇,条理精密,有非后世所能及。
    或疑医圣撰论何至易稿十三次,殊不思医学著述动关民命,仲景救济之心求精固无已时。昔朱子注四书,稿经七易,病革时尚命门人改订《大学》“诚意”章数句。凡诸学理愈研愈微,岂一成即不可再易乎!又疑张绍祖自称为仲景四十六世孙之时代与人类之发育大率,百年可衍五代未能吻合。据罗君述,其师左修之民国十一年壬戌七十八岁始归道山,随父岭南受书张绍祖,时年弱冠,当清同治三年,上距汉献帝建安十年,一千六百六十年。考《通鉴》宋仁宗至和二年三月丙子,诏封孔子后四十七世孙孔宗愿,袭封文宣公为衍圣公,上距周敬王四十一年孔子卒,一千五百三十四年。比例张氏,尚少孔氏一世,多一百二十六年。人类生率世次安可以常数限哉!
    洎国难作,南京陷,罗君返桂,途遭匪劫,十二稿副本幸存余家。张公伯英驻节南阳时曾发愿重修医圣祠,设立国医学校,未几移防弗果。今见此十二稿本,叹为奇缘,欣然捐资付梓,藏板南阳医圣祠。由是久湮人间之秘籍得以流通,医圣济世之真传赖其不坠,千余年承讹袭谬之刊本有所订正,裨益医林实非浅鲜。爰序其颠末考辨如右。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孟春
长安黄维翰敬识于西安中医救济医院
后记
    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单行本终于正式出版与大家见面了!作为一名中医人,此时此刻,心潮澎湃,激情万分!
    20 世纪80 年代,我还是河南中医学院的一名中医大学生的时候,就来到南阳医圣祠,与参加全国第二次张仲景学说研讨会的领导和专家及张仲景国医大学的学生们一起祭拜了我们中医人心中共同的“神”——医圣张仲景。转眼近30年了,但是,医圣张仲景的博学和奉献精神,米伯让、刘渡舟、赵清理、胡熙明等老一辈专家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成为我记忆永恒,镌刻心田,激励着、鞭策着我追寻践行中医梦!
    新世纪伊始,中医药发展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和煦的春风,中医艳阳天来了!我有幸拜在中和医派孙光荣老教授门下,成为中和医派的一员,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孙光荣传承工作室的负责人。孙老严格要求我们“熟读经典,严做临床,多拜名师,要做真中医人,干真中医事,为真中医发展贡献毕生力量!”我们遵师教诲,熟读《伤寒杂病论》,版本比较后,首选白云阁藏本。此后深感《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的学术推广急待拓展,我就开始举办《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高级研修班,拟定在每年农历正月十八日医圣张仲景诞辰纪念日举行,共计5次(5年),已在2013年正月十八日在南阳举行了第一次。在2013年7月下旬在呼和浩特举行了第二次,此次是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杨剑峰之邀并大力赞助,在内蒙古有关卫生领导部门和学会的支持下开展的。我们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孙光荣传承工作室专门点校印制《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作为内部学习资料,供大家学习参考。而本书,就是在此基础上,诸多专家共同进行点校、编撰而成,一方面是给“第十一届南阳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暨首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献礼,最关键的是另一方面,让大家尽可能熟悉医圣张仲景的《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知晓医圣张仲景著作的原貌,了解《伤寒杂病论》的有机整体性,是不可分割为《伤寒》和《金匱要略》的!
    因此,专家在时间短、任务重、工作急、事务多的繁忙之中挤时间编写,为中医发展呕心沥血!让历史记住他们的贡献和名字(见编委会名单)!在中原出版传媒集团有关方面和编辑出版人的努力下,本书才得以与大家正式见面!这是《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单行本,首次由出版社正式面世!可喜可贺!
    本书的编撰是以南阳医圣祠镇馆之宝——“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木刻版”版本为底本,参阅桂林古本、湘本,以及流行的《伤寒论》、《金匱要略》各版本。在编写方式上,为了便于阅读,“方随文行”,有论有方时,就尽量附方,尽量避免前后找方之不便,这样,本书实际上成为了一本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方便读本。期间就会有一些地方与学术规范不尽吻合,请各位专家切勿动怒,给予海函。毕竟我们是一家之言,非成熟之作,但我们的愿望是好的,那就是怎么方便阅读怎么来,一切为推行中医学术为目的!让大家更多地了解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有机整体学术精髓!
    本书编排方式使用竖排繁体,是期望给广大读者一种理念,要读中医书就读经典,读古书,要体味传统文化,要感悟中医思想,才能学到真正的中医,才能用中医的思维和方法,解决人类健康的难题!这纯粹是一厢情愿的“乌托邦”,希望大家能喜欢!
    本书在“第十一届南阳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暨首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召开之际出版问世,就要预祝第十一届南阳张仲景医药科技文化节圆满成功!热烈祝贺首届医圣仲景南阳论坛开坛并预祝论坛取得丰硕成果,永载史册!
    最后,仍用我师傅孙光荣老教授的二句话来结尾:美丽中国有中医!中医万岁!
京畿豫医:杨建宇
2013年金秋于北京寓所明医中和斋

1 Y5 {+ m2 e9 |) E# a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3-28 22:14:22 | 阅读全部
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有助仲景学说澄源' m9 r+ x. l7 p9 Q
                                     ◎ 张炜  河南省南阳市中医院
6 J, e1 B# L8 T                             原载于2013年11月14日《中国中医药报》2 E( f! ~& f. H! [/ X
   0 ]3 J$ Q9 |1 G/ K
    1800多年前,医圣张仲景撰《伤寒杂病论》,当时只有简牍传抄,图书流传十分局限,加之战火兵燹,《伤寒杂病论》一度散失。此后,该书一支经西晋王叔和重新编撰,通过官方流传,如宋本《伤寒论》、《金匮要略》、《金匮玉函经》,以及由日本回流我国的《康平本伤寒论》、《康治本伤寒论》等;一支散落于民间,如《唐本伤寒论》、**时期现世的《湘古本伤寒杂病论》、《涪古本伤寒杂病论》;一支由仲景后人保存,如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
" z" [0 J& y$ m  a3 H; \7 R* ^* G    现在所能见到的各种《伤寒杂病论》传本中,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明确记载,这是经过仲景反复修订之后留下的原稿,故对仲景学术贡献很大。! T, q9 Q) B' R
**二十三年(甲戌年,1934年)陕西长安名医黄竹斋到宁波天一阁寻访仲景佚书,经名医周岐隐结识桂林罗哲初,知 罗君家藏有仲景《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稿。1935年,依据罗哲初的手抄本抄得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以下简称白本),1939年筹资镌刻公世, 木刻书版现存南阳医圣祠,为国家二级文物。
( C% ]5 c$ [6 l; `# L. f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的序文中说:“吾家伤寒一书,相传共有一十三稿,每成一稿,传抄殆遍城邑,兹所存者为第十二稿,余者或为族人所秘,或付劫灰,不外是矣。叔和所得相传为第七次稿,与吾所藏者较,其间阙如固多,编次亦不相类,或为叔和所篡乱,或疑为宋人所增删,聚讼纷如,各执其说;然考晋时尚无刊本,犹是传抄,唐末宋初始易传抄为刊刻,遂称易简,以此言之,则坊间所刊者,不但非汉时之原稿,恐亦非叔和之原稿也。”
: ?! I$ B' f! u, k- e1 x这段文字告诉我们四个重要信息:一是仲景《伤寒杂病论》共有十三个版本;二是经有王叔和编撰的版本是第七版,也就是说现在的通行本脱胎于《伤寒杂病论》的早期版本;三是《伤寒杂病论》还有更完善的版本,第十三版是否存世,尚不知道;四是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是第十二稿,属于晚期版本,其内容应该比早期版本更完善。说明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是仲景遗书再现。
$ F/ w7 r9 d9 c# A    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乃仲景遗书、源自家传,其内容丰富,对诸多版本**校勘、释惑解疑。它比宋本《伤寒论》、《金匮要略》多载方88首。* d1 d5 F- R1 o& j/ W
如关于少阴病,对宋本《伤寒论》少阴篇、《金匮要略》的校勘有20处.关于厥阴篇,对宋本《伤寒论》的校勘有7处,对《金匮要略》的校勘有10处并且多出4条条文。如对白虎汤**的校勘是“伤寒脉浮滑,以里有热,表无寒,白虎汤主之”,既合医理又合文理。- `5 C2 S  l, S$ ?- J8 k# t8 F/ [. ]  ]
白本不仅结构严谨、说理明细,**排列井然有序,而且订正诸本脱讹之处不遑枚举;不仅使伤寒、杂病合璧连珠,而且使伤寒、温病得到完美的统一。其中有论治温病之文计二卷七篇,详细论述了温病的发病机理、分类证治,奠定了三焦辨证的雏型,出现了卫气营血理论的萌芽,并且将脏腑辨证运用于温病的脉因证治之中,为重新认识《伤寒》详于寒而略于温之说提供了确切的注脚。. K( H4 R# ]+ b( i5 R" v
    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内容丰富无校勘痕迹、说理清楚释疑解惑,我们要做的是敬重它、研究它、在临床验证它,光大仲景学术。- W. c- ^# M7 R9 V/ f# K' ^) m0 u
分享:+ X8 l+ F, S& I5 y1 r$ m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3-28 22:17:13 | 阅读全部
反读《伤寒杂病论&#8226;序》) c' B- x+ Q1 \( u
: ]) T- q) \' z6 u9 m4 R3 E9 L
仲景《伤寒杂病论》为中医之经典,但原书不传,王叔和“搜採仲景旧论”而作《伤寒论》。可见王叔和之时已不能见到全本,那么原书面貌到底如何呢?今从其序言入手,反推原书概貌,以期不负医圣之旨。& i% D" a9 L" b* J& r- e
自序首谈世风,次谈作书之经过,末谈医之难精及当时的医疗环境,抨击庸医。行文中暗含悲天怜人之心。或有人怀疑此序非仲景所作,但古人云“伪书不伪言,虽伪亦实”。通过序言来探讨原书的大体结构是非常有价值的[1]。) t0 I$ n. ~2 y$ G8 \8 i
0 U& G: v6 k7 j3 _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末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可见当时流行伤寒这种疾病,生灵涂炭,仲景感时而做书,原书的重点必在伤寒病上,是救急救命之书。
- F6 Z. M8 f8 x6 f; T) ]  v$ j
, O5 s; T) v2 I. @$ @& o“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素问》、《难经》主要讲理论,极少谈及方药,可推测原书的理论主要来源于《素问》、《难经》、《阴阳大论》,药来自《胎胪药录》。既然是撰用这几本书,那么在原文中当有所体现,从现今的通行本来看,完全看不出《伤寒论》与《素问》、《难经》在大的体系上有多么密切的关系,从而可知这部分内容亡佚了。从《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来看,其中引述了六气主客、六淫致病等《内经》中的相关内容,此中可窥见“撰用”之一斑。
3 q3 T* ^, ~/ {$ G8 a' U8 z' {3 J) @' I
《伤寒杂病论》与《汤液经法》的关系 皇甫谧在《甲乙经&#8226;序》中写道“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皇甫谧和王叔和跟仲景生活的年代比较接近,其言可信。从中可知仲景主要参考了《汤液经法》。另外有本流落民间的敦煌医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其自称为《汤液经法》的节选本,摘录了五脏大小补泻方,以及治疗外感的二旦、六神汤,这些内容与《伤寒杂病论》之间有很深的渊源,其中还讲到“弘景曰:外感天行,经方之治,有二旦、六神大小等汤。昔南阳张机,依此诸方,撰为《伤寒论》一部,疗治明悉,后学咸尊奉之……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某药名之,以推主为识耳。”比如《伤寒论》中有青龙汤、白虎汤、玄武汤,但是缺朱雀汤,四神是一个体系,真的是没有朱雀汤或是亡佚了?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载有大小朱鸟汤,跟《伤寒论》中的黄连阿胶汤非常相似,可见仲景的确是参考了《汤液经法》中的方证,也应证了皇甫谧的观点。7 b& W3 `, U  c% u

$ U, O* h3 Q: n3 K/ A' g但其中有两个问题,一,仲景为什么在参考《汤液经法》中的方证时更换了方名?中国中医科学院文献研究所的王淑民对这一问题有深入的研究,其认为可能原因有二:1,以药名代方名已流行;2,与黄金军起义失败有关,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接受黄金军起义的教训,对道教实行制约政策,仲景是位具有道家思想的医家,为了避嫌,故在引述《汤液经法》时,更换方名[2]。
/ z& F/ Z9 g) _3 n2 b) \8 [1 U( N/ u$ ]  w8 x4 ]: ?
二,既然仲景主要参考了《汤液经法》,但是《伤寒杂病论》中却为何未提及《汤液经法》呢?我推测《汤液经法》在当时是秘传而不显的,因为:1,从王叔和的著作中也找不到《汤液经法》的蛛丝马迹;2,皇甫谧提到《伤寒杂病论》与《汤液经法》的关系,但也也没有直接的证据,皇甫谧也没有引述过《汤液经法》;3,后世一直没有《汤液经法》在世面上流行。这些均说明《汤液经法》是秘而不传的。作为《汤液经法》传人的仲景,在横夭莫救的那个年代,被推到了历史浪潮的前沿,其怀揣济世救人之秘书,不传之于世,则有愧圣人济世救人之旨,传之则有负秘传之责,所以仲景想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广《汤液经法》为《伤寒杂病论》,但是不提引用了什么方书,仅以 “博采众方”而一笔代过,把所引方剂的方名也改了,让人看不出一点痕迹。在《汤液经法》流传的过程中,其中的内容也在不断地被泄漏,比如白虎汤、大/小青龙汤、玄武汤既是其中泄漏出的一部分,可能这些方子在当时已经很流行,大家习以为常,所以仲景不必变更其名。
; }9 I+ y+ J* k. P; p+ j$ V
" f0 ^2 {7 v$ t' s  P0 s“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序中所列有关方药的书只有《胎胪药录》,且《胎胪药录》名为药录,应该名如其书,多谈药,少谈方。而此处言“博采众方”,可见仲景参考了很多书,但没有列出来,这点非常重要,这也是前人研读伤寒杂病论&#8226;序》时所忽略之处,此处没有列出《汤液经法》,因此不能根据自序而判定“仲景论广伊尹《汤液》”的真伪。尤其是在《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浮现出水面的今天,很多人都因为自序中没有列出《汤液经法》而认为此序是伪序,可以这么说序中根本就没有列出方书,那么不列出《汤液经法》也就不值得奇怪了。从“众方”两字也可推断出,书中的方子可能源自数个体系。现代一些医家因为《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出现,以及《甲乙经&#8226;序》而认为《伤寒杂病论》主要是根据《汤液经法》而成;根据从后世通行本中看不出《内经》与《伤寒杂病论》的密切关系而认为《伤寒杂病论》与《内经》风马牛不相及,为两个体系,因此用《内经》来解释仲景之学的医家也被骂得狗血喷头。因此也理所当然地认为《伤寒杂病论&#8226;序》提到的“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是后人伪作。我认为这点很值得商榷,这其实与现代方证相对论的流行有很大的关系,只注重方证,而不重医理。《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源自《汤液经法》,其中五脏大小补泻方的组方原则与《素问&#8226;脏气法时论》相差无几,这又作何解释呢?轻易否定《伤寒杂病论》与《内经》的关系如蚍蜉撼大树,是非常不切实际的,仲景除了“博采众方” 外,还“勤求古训”,“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可按互文理解,并不是单指《汤液经法》, 因为《汤液经法》顾名思义主要是讲汤方,其中对于针灸和医理是不会很详尽的。但是《伤寒论》中多处提到针灸治病,这些都不是《汤液经法》所能涵盖的。那么求的是什么古训呢?参考《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所引述的《内经》的相关内容,以及《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所引用的《内经》原文,可以推测 “古训”主要是指《素问》、《九卷》、《八十一难》。《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的出现也反证了《伤寒杂病论&#8226;序》的真实性。5 `3 i% X: j% @6 q
9 O, p6 V! l5 O
“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既然敢如此说话,可知原书要么覆盖的疾病谱很广,要么理论完备,否则何敢如此夸口。后世将《伤寒杂病论》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将其中所覆盖的病种与《巢氏诸病源候论》相比,可知《伤寒杂病论》所涉及的病种是非常少的;而且从《伤寒杂病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本书也主要是针对伤寒病而写,不可能在病种上面面俱到。那么要达到“见病知源”的效果,原书中必然包含了比较完备的理论体系,而《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是其理论之渊薮,可见原书中必然会阐述《内经》中的基本理论,如外感和内伤如何致病,运气学等。但从现代通行本来看:《伤寒论》按六经分类,书中连六经名实为何都没有说明,后人连六经为何,都争论不休,连书都看不懂,又如何能见病知源!《金匮要略》中所记载当为当时的常见杂病,论述断断续续,但从其中的某些条文可以看出原书是很有体系的,能够提纲挈领。比如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痓,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痓;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从中可反观原书的体系,必然是完备的,提纲挈领的,明晰的。
( i5 y* Z$ B7 A8 a# {$ S3 s, ^
1 ]. r4 D1 g; w6 q% i. J“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这句话从表面上看有吹嘘之嫌,但是如果一个通达医道的人写一本书,以《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为理,以《汤液经法》为方,那么他说出那样的话,也不为夸大。《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载有“陶云……汉晋以还,诸名医辈,张机、卫汜[汛]、华元化、吴普、皇甫玄晏、支法师、葛稚川、范将军等,皆当代名贤,咸师式此《汤液经法》,愍救疾苦,造福含灵。其间增减,虽各擅其异,或致新效,似乱旧经,而其旨趣,仍方圆之于规矩也。”
$ d3 E' w. P; ~$ P! h) V. v* s; }7 N. m% J5 y% N  {' p
“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从这段中所列的医家,可反推出仲景参考过哪些书籍,神农——《神农本草经》;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内经》;扁鹊——《八十一难》。$ p/ e. l. L/ {; K; @' m4 ~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从这段可看出仲景是尊经派,其书是“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之作。《伤寒杂病论》与内、难等经典密切相关,庸人一见《伤寒论》的六经与《素问》乍一看不一样就否认二者的关系,这种观点是很没有根据的,尤其是以这样的观点去教学生,更是罪过。
9 D5 o) [7 z; b/ n2 u9 `9 B. r" H9 ^( ?. G. ?7 B6 b
“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这段话是感慨当时的庸医只知道用几个祖传秘方,诊病全靠问诊。反推仲景是个正宗的中医,重视色脉之诊,这句话也是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的一个体现,原书中必然包含了正确的四诊知识。现在的通行本于脉诊、问诊详细,而望诊阙如。既然序言中提到了望诊,可知在原书中必然包含了望诊的知识,只是亡佚了。这些知识很可能就出自《内经》。由于这么多庸医的存在,误诊误治的病人不少,所以《伤寒杂病论》中还写了大部分救误治的条文。
$ C& D/ O8 V! U+ M5 Q
7 u) m' l: _$ `“余宿尚方术”——在《甲乙经&#8226;序》中列了华佗和张仲景的逸事“华佗奇方异治,施世者多,亦不能尽记其本末。若知直祭酒刘季琰,病发于畏恶,治之而瘥。云后九年,季琰病应发,发当有感,仍本于畏恶,病动必死,终如其言。仲景见侍中王仲宣,时年二十余,谓曰:君有病,四十当眉落,眉落半年而死。令服五石汤可免,仲宣嫌其言忤,受汤勿服。居三日,见仲宣谓曰:服汤否?仲宣曰:已服。仲景曰:色候固非服汤之诊,君何轻命也!仲宣犹不信。后二十年果眉落,后—百八十七日而死,终如其言。此二事虽扁鹊、仓公无以加也。”能够如此推断病情,其理在方术,孙思邈《大医习业》“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与此暗合。这与《内经》中的运气学思想也可能有密切关系,从《打开中医之门》的作者李杨波的事迹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这一点。, R7 x0 U3 C, z! o6 ?
, L9 U& o- L# s1 d: e2 N9 `
综上所述,从《伤寒杂病论&#8226;自序》中我们可以看出原书的大体内容为:7 z2 c) n. l1 J  F
勤求古训——以《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为理论基础;博采众方——以《汤液经法》为主要方证,同时博览诸方;; ], a) w* h( w1 V6 A
见病知源——疾病谱以伤寒病为主,同时兼论当时的常见病,并且系统阐述外感内伤致病机理。
, @' N8 O- J! F* H/ I7 l仲景的重大贡献是保存了《汤液经法》的大部分内容,将古典理论与方剂结合起来,从而使后学有路可循,可惜的是《伤寒杂病论》中有关系统阐述外感内伤致病机理的原文亡佚,从而使后人泥于六经的圈圈,而不能“见病知源”。《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出世,让我们看到了《伤寒杂病论》的模样,至于仲景所思求之经旨,所求之古训,尚待我们进一步的研究。7 M; v3 m4 f3 ~& z% U
分享:4 M& s+ r1 H& z; X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4-26 22:03:01 | 阅读全部
张仲景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身世至今迷雾重重,众说纷纭
  U) g9 q+ G7 p! l) u  I
# X. q  |) k1 J5 ^" c2 A6 S3 M
云淡风轻绘历史
18-12-2511:49
& T/ g# V/ u% Y
, k- ?6 e  a& d4 _1 i: z' |

7 E# e6 t5 \9 A9 p: z

张仲景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身世至今迷雾重重,众说纷纭

张仲景(148-219)是历代医学史学家争论的主题。他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医学家,目睹了当时疾病和死亡的广泛流行。他激发了“感觉过去的秋天而不是拯救天空”的感觉,产生了写书拯救世界的伟大意志,并创造性地写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本书被称为活书和四面八方的祖先。到目前为止,日本生产的大多数中成药都来自张仲景的配方。他本人被历代医生尊为医圣。


# Q0 T% E+ ~; v5 l" n7 J6 b; U

张仲景,名机,南阳郡涅阳(今河南南阳)人。其生平事迹,在范晔的《后汉书》、《陈守三国志》、《郭禹与华佗传》等书中,他的生平故事并不多见。除了《伤寒论》的序言之外,我们可以理解,张氏家族是一个显赫的家庭,而且很富裕,但是建安纪(196)以来,还不到十年(196)。死者三岁。伤寒占第七。因此,他义愤填膺,下定决心实践勤于求古、学百方的学说。

% Y% f- T. e9 x. n3 M9 q+ M' E* g

参照当时的医学著作,如《苏问》、《九卷》、《八一难》、《阴阳大论》、《胎囊药》等,一共写了十六卷《伤寒杂病》,并在序末自题汉长沙太守南阳张机仲景“之外,在当时的文献中没有留下任何记录。《何颥别传》(已亡佚,见《太平御览》)称同郡张仲景总角造顒,谓曰: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卒如其言。同书及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自序又记有机预言王仲宣二十年后眉落身死 ,后来果然应验的故事。


( w; v* @. H8 p# M

另外在葛洪的《抱朴子内篇》、王叔和的《脉经》等书中也略有提及,及至唐初所撰的《隋书.经籍志》注引《名医录》才有一些姓名事迹。唐代,甘伯宗的《名医录》对张仲景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如:张仲景、南阳人、名机、中经也是他的性格,孝顺,官吏到长沙太寿,只在通顺县接受艺术。当人们比他们的老师讲得更好的时候。但我看不见张仲景的生活。

) M1 z  h% k! T: x

清人陆懋修著《世补斋医书》,其中《补后汉书.张机传》方使张仲景事迹趋于完整,但也是根据以上材料而来,并无实质性进展。所有有关张仲景的传记资料,大抵是这样叙述的:“晋以后多据皇甫谧,唐以后多据甘伯宗,而近人都据陆懋修。附会因袭,难成方圆。1934年,西安著名医生黄竹斋先生,桂林著名医生罗哲初,抄得罗氏珍藏的其师左盛德光绪二十年(1894)传授给他的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


9 w( ^  N" B* c

左氏在序中披露该本来自隐居在广西云开大山的张仲景第四十六世孙张绍祖,左序云:吾师(张绍祖)讳学正,自言为仲氏四十六世孙,自晋以后迁徙不一,其高祖复初公,自岭南复迁原籍,寄居光州,遂聚族焉。从那以后,又有一条关于仲景家庭背景的消息。

' ^* Z0 |1 u# z3 _4 o

虽然历代学者都在不断地考证,但张仲景的生平仍充满迷雾,众说纷纭。当代许多学者,如钱超尘、兰承祖、洪观之、郑建明等,也对张仲景的生死存亡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考证,但关于其生平却存在着一个谜。我们必须把它留给地下材料的发掘和子孙后代的努力。


3 X( \- Z4 i  \4 |8 s: v
! p" p7 c" w7 W9 O; P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4-27 11:23:24 | 阅读全部
华佗去世后,“医圣”张仲景还在,曹操为什么不找他医治头风呢?
) i, y0 _7 |5 K: P, u$ U7 d; j+ P8 b1 y! |1 a% E
蜀山笔侠' |( R: [+ B5 \, i" u
18-02-0611:48  `6 Y; i# D3 j: t6 Q+ P
有一个很奇怪的感觉,就是当我知道“医圣”张仲景也是汉末三国时候的人的时候,我不禁感到惊讶万分:为何在《三国演义》里,压根儿没有张仲景的影子?而华佗,却成了里面当之无愧的“神仙”。还有,华佗死后,曹操为什么不找张仲景来医治他的头风病呢?
% ^/ s  l6 w- W' ]+ h  i7 n2 ~  d  _. {& p* ^2 ], \4 ?7 [; G# ~3 g
曹操头风病
, o6 C2 d( O, j; U3 A9 K9 r3 Q仔细查阅这段历史,我们会发现:在当时,有3位比较有名的神医:华佗、张仲景与董奉,他们被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但实际上,华佗和张仲景才是一个时代的,华佗生于公元145年左右,张仲景生于公元150-154年之间,他们只相差5-9岁。而董奉只沾了一点儿建安年号的边儿,他生于建安25年(也就是建安最后一年,公元220年),同年,魏文帝曹丕就篡汉建魏了。9 O7 I( h, w* J' ~3 L9 X

" K5 K7 }$ T. V& O0 _华佗3 P0 o7 k# c9 u. C& E: X. D; B
按理说:被称为“医圣”的张仲景名气应该还在华佗之上,但为何在《三国演义》这部巨著里,华佗出尽了风头,而张仲景却连露面的机会都没有呢?4 m& a6 z3 \: a$ ^/ Y
想想曹操头风病犯的时候,如果张仲景在(当时华佗已被曹操逼死),说不定曹操就会多活几年,天下的形势又会是另外一番景象。
% r/ N; g5 K% q& s6 O% |( @1 e; T$ R$ i那此时的张仲景到底在哪里呢?他有可能帮助曹操吗?
: _& V) O4 _6 b, ~, {. ^# s+ }
7 H% C2 l; N& \$ Z' M0 f2 Z张仲景
3 ~( G$ F8 ]3 s6 s8 ]6 P我们来看一下华佗、曹操、张仲景的卒年:$ k5 s1 z3 Z% u
华佗死得最早,他是在公元208年去逝的,这一年,曹操刚好南征,在赤壁被孙、刘联军大败;
5 D+ S- [/ Z+ ]; B" o$ A4 K* r曹操死于公元220年,他在华佗死后,还整整坚持了12年。也就是说:在这期间,曹操还有机会得到医治,关键是看张仲景在不在?
5 Q4 Z+ ?+ H# l  e: Z! k' J0 b1 i1 r张仲景死于公元215-219年之间,也就是说:张仲景至少有7年的时间可以替曹操医治头风。但实际上,张仲景并未为曹操医治,这又是为何呢?% U5 q5 j. f) b) B1 o
其原因主要有3个:
+ S9 l7 O, M) K8 S0 {1、张仲景当时所处的位置。
; F/ x: K  l3 t: i& j张仲景的人生轨迹是很凄苦的,他本来生在南阳这个富庶之地,东汉光武帝刘秀就是在这里起家的。张仲景家也是官宦世家,可是东汉末年大家都知道,乱得一团糟,中原地区陷入一片混战,流离失所、疾病流行。张仲景为了治病救人,从小学习医术,就算后来到长沙做官,还是不忘坐堂问诊、悬壶济世。荆州大乱后,张仲景又避乱到岭南(今中国两广以南及越南以北部分地区),从此潜心医学,再也没有回来。直到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全国后,才将张仲景的遗体接回南阳安葬。所以,曹操当时还不能越过孙吴去请张仲景为他看病(孙吴刚好隔在中间)。
+ ?" s7 H5 g9 m" V, w
# c4 ~% s7 d3 r6 N# L4 f三国形势图
/ C  a& O% E$ N( |3 E2、张仲景当时的名气。
4 s8 ^3 `( z9 [% r/ J张仲景的成就是在他死后才慢慢被人们发觉和认同的。特别是他的传世名著——《伤寒杂病论》(现原著已失传),这部书问世于公元210年,但在当时,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所以就算张仲景在中原,曹操也不一定会去请他。
( l9 b6 v" b* y, b+ s: h9 b; Z" o
- P. [  B2 u7 F9 t  j) o整理版伤寒论) h, k" A6 [7 c! g, ~7 J# `9 V
3、研究的领域。3 n* k8 U7 Z2 t- ]: Y$ v- F
从张仲景的著作《辨伤寒》、《评病药方》、《疗妇人方》、《五藏论》、《口齿论》来看,他对于头风病不一定有特别的研究,也就是他研究的领域不一定对口。所以即使曹操找到了张仲景,也不一定能治好曹操的病。
$ K8 y$ i# ^. ~& U历史,其实就是这样有趣,有时候一些小细节看起来,也一样有味道。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5-3 20:54:08 | 阅读全部
关于古本《伤寒杂病论》的研究(系列) (2007-09-16 21:27:17)[url=]转载[/url]& ^7 @& j# A4 R
- J6 d: m8 ^2 W1 z6 e/ B
标签: 健康/保健
4 ~+ o7 j" l9 Z& d4 x
【原  创】关于古本《伤寒杂病论》的研究; E+ c) G& x, C7 |0 @& d
作        者:魏雪舫(论坛用户名:淮上)
1 c) f) f( S, d, [% c# S: D发表时间:2006年10月30日( U. L/ _  x2 r5 l5 a( J: f
文章来源: 民间[url=]中医[/url]网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民间中医网
http://www.ngotcm.com/
! s' @' r& N3 D3 ~
30年代后公世的“长沙、桂林、涪陵”三种古本《伤寒杂病论》,经长期探索,实践验证,无论从文字考辨或理论探讨,认识都在不断提高,研究亦日趋深入。对仲景之学,在“医、教、研”等各方面,历来以宋本为主。由于古本发现较晚,因真伪莫辨而问津者较少。然古本所载对宋本内容确能纠误补阙,释疑解难,并经医家验证其理法方药用之卓有成效,故应予以高度重视。8 W, w$ J6 j( [+ W' N

/ a1 \) }2 _4 g7 ^* v9 Y7 w/ Y由于“长沙古本”(1932)初印后迄未再版;“涪陵古本”为海内孤本,见之极难;而《白云阁本》系木刻版,印刷不易;《伤寒杂病论会通》仅作内部交流,未能普及;即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改竖排(1960)为横排本之“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依仍原版标点之误,亦早已售罄。遂致“古本伤寒”似又沉寂了二十多年。为此笔者曾多次撰文呼吁对“桂林本”亟待整理重印。近日收到民间中医[url=]经典[/url]古籍编撰组惠寄新版《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一书,读之不胜欣慰!蒙如原、古月与汉服等诸位先生不辞辛劳,认真与诸本校对,于文字异同之处,皆出校语,另加脚注。详勘谬误,重新标点,精心编排,使该书条目清晰,方药醒目,复编汤方索引,极便检阅。尤其附录诸篇,对研读古本,足资参考,可供借鉴者良多。就编撰质量而言,内容完备,印制精美,可谓自古本问世以来,无出此书之右者。对诸公泽被医林,惠及后世之举,无不称善。谨致祝贺,表示感谢!(或因版面所限,此书用字偏小,尤其脚注,于眼花目昏者阅之,则颇为费力。希望再版时,字号适当大一些为好。)
1 x: U  q9 z/ l: g0 T" ~! o4 x. k( y- h2 F8 J8 X
又欣悉三七生先生正开展“古本伤寒”讲座,更是宏图壮举,千秋伟业!願读仲景书者,从此以古本为主,勿再受宋本之限。这对全面深入理解仲景学术思想,完善伤寒杂病合论体系,充实方证内容,进一步继承发展仲景之学,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具有深远意义。余致力于“古本伤寒”研究数十年,编有“古本《伤寒杂病论》研究论文集”。为配合学习,特为民间中医网将拙稿陆续选登若干篇,聊供研读“古本伤寒”者参考。或可资万一之助。(2006—10—28)' b6 ~2 p: a" _6 J% X

6 i8 I, c9 b3 B9 ^5 b1 r原贴附魏雪舫先生[url=]转贴[/url]9 c2 @% N5 Q; G7 Q8 H9 N$ s

9 N$ [! Z* I. C! t1 a( g! w[转帖]罗哲初与《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 ]) H* c- n1 R5 C* w- E
4 X; c" x( A9 h  K! L! r黄祥续    广西卫生厅中医处(530021), _. C- K  e# h5 ]7 I
   6 l% j+ |. v! g" e
罗哲初是广西近代著名中医,字树仁,号克诚子,桂林市人,生于1878年,卒于1943年,终年64岁。他出生书香门第,13岁丧父,家境日贫,赖其祖父抚养成人。他自幼聪慧,勤学苦读,通经术,能文章,诗词书画,无不通晓。尤精研医理,长于以古方疗疾,兼善[url=]针灸[/url]子午流注学说,对脉学也有相当造诣,对《伤寒杂病论》尤有研究。
4 W5 Z$ H# K! G: z, a  S/ m   2 V' \) _1 Z( V; _) E& ~- Q# U0 Z6 Z
罗哲初最早与马君武、黄毅先等就读于桂林模范小学,曾充任过桂林体用学堂的语文、英文、图画教师。辛亥革命时期是到督军府请愿要求广西独立的代表之一。30岁始随左修之专习医理,左修之又名左盛德,据传左是张仲景四十六世玄孙张绍祖的弟子,罗从左受教后,即边从教边行医,后罗因与当时桂林道台秦步武不睦,遂离桂林到上海、浙江宁波、江苏南京一带专事行医。他在宁波时与当地名医周歧隐(利川)交好,常往来切嗟,共研歧黄之术于天一阁。1934年通过周歧隐介绍,又结识了陕西名医黄竹斋 (维翰),黄对研究仲景伤寒杂病论颇感兴趣,求知心切,与罗又甚友善,罗遂将其师左修之于光绪年间传授给他的仲景四十六世孙张绍祖家藏第十二稿《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原稿抄本,从未示人的秘本《伤寒杂病论》首册见示于黄,黄如获至宝,当即将左修之所作的序文和目录再抄一遍,返沪登载于《光华医学杂志》。1935年黄、罗又共事于南京中央国医馆,罗任编审,黄即在此时将该书全部抄缮成副本带回陕西,于1939年由张伯英将其副本刻版(据知该刻版已由黄竹斋的弟子米伯让教授于前数年送河南南阳医圣祠)。1 ~% o3 W0 m4 z  I8 N
   + ?+ ?/ c5 b% x7 Y$ q
罗哲初后因战乱,南京沦陷,几经周折,于1937年才回到故土桂林,1943年罗在兵乱中病故于桂林市郊草坪圩,临终始将其遗稿传给其子罗继寿。6 M0 g) _% g' k# {2 c" Z" z

: T$ J) e: y8 N3 R% @0 Z- @解放以后,由于我党贯彻中医政策,罗继寿被吸收参加工作,并于1956年参加自治区举办的中医进修班学习,他有感于党的中医政策的英明,遂将其父所传的《伤寒杂病论》原抄正本献出,我区卫生厅为发掘祖国医药学遗产,即推荐给广西人民出版社于1960年3月正式出版,并定名为《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因印数太少,应读者之需,又从罗继寿之子罗柏龄处取出原抄本加以整理,于1980年7月再次出版,该书再版后曾被广西人民出版社推荐评为1983年至1984年度,中南五省(区)优秀科技图书。现不少读者还来信求购。该书最大的特点是,对六淫病邪论述较为详尽,内容也较宋本(通行本)及长沙古本丰富,伤寒杂病合篇本身即是特点之一,并在某些地方纠正和补充了其它版本的错误和不足,如通行本谓:“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此乃讹文也,长沙古本作“表有热,里无寒”,可知“有寒”是“无寒”之误,而桂林古本作“里有热,表无寒,比长沙本就更进一层。再如虚劳篇中有天雄散,不知主治何病,注家众说纷纭,悬疑不解,但一读到《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  “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龙骨牡蛎汤主之,天雄散亦主之。”就一目了然了。当然该版本仍有疑议及真伪问题有待进一步商榷考证,但对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颇有参考价值,对指导临床也有很大意义。罗氏除传抄此书外,还撰抄有《脉纬》、《难经原本》等书。《脉纬》一书也于1983年整理出版。- ?+ D) E' D& A

& k. ~* p4 a8 j2 m* V( o(本文承罗哲初女婿莫雪村老中医提供部分材料,特此致谢!); B1 a8 S! m, a" ?) Z

# I3 q" W7 e$ l6 V( Q(原文载  广西中医药   1990;13(4):36.)
$ k& h9 Q3 u$ T+ H% t
文章引用自:7 R6 W" U3 c1 Y& p8 n
评论(6) 引用 阅读(22) 圈子 编辑 打印 有奖举报
% I5 Z; @( |' W8 U1 v; J 木鱼儿老人 4 n* S1 |- [" E3 |6 G5 z
. t; `* H/ X/ D; O

3 W. v) v$ P3 r1 M7 \" m% t+ E2007-03-19 13:22:27. y7 a3 a7 T3 O4 b! M
顷悉蔡德元《伤寒杂病论校评》已正式发布,我们得到的消息较晚,未能为该书的整理聊尽绵薄,只能深表歉意了。我和蔡先生是故交,对其不幸罹难,英年早逝,是十分悲痛的!德元先生出身中医世家,幼承庭训,即课以仲景之书。后见古本,遂寝馈其中,潜心研习,鸡声灯影十余年,收获良多。且屡用古本佚方于临床,据称“确有奇效”。可谓古本伤寒佚方之勇于实践者。继有《校评》之著,书成后为了传布,不惜倾资借贷以版之,精神可贵。1998年夏,德元先生携夫人同莅淮上,枉驾敝庐。言及当时欲借《校评》问世之际,将白云阁原本再版,由于付印倉促,所据白云阁木刻本文字漫漶,出版社拒用,不得已《校评》下篇原文部分仍采用广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整理之“桂林古本”,不仅一沿其旧,且有条文倒置,甚或脱漏,标点错误,文句缺失,印刷问题不少。尤其“六气主客”一篇,依然保留在内,这与“白云阁本”是不符合的。德元先生对此书的质量是非常遗憾的,每欲重新校勘,希图再版时予以纠正而未果。今蒙诸公,不遗余力,精心整理,重予校印《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一书,既为治仲景之学者提供一种很好的参考书,实堪大慰德元先生于九泉。对此我们深表感激!新出《校评》,尚未见到,若仍保有此篇,则应予以说明,避免版本混淆。正如《伤寒杂病论会通》一样,既非“白云阁本”,也不是“桂林古本”,实为黄竹斋先生综合“宋、桂、湘、涪”四种版本为一书,务求其全,以期互补之作。
% {( v( h: {% @5 A6 g$ x% g* K
我们认为,研读“古本伤寒”,贵在从实践上去研究验证,勿再为难以确考落实的真伪问题,各持异议,而作不必要的纷争。医籍不论出于何时何地,何人之手,果能“说理真实,应用有效”,即不可忽视其科学价值和实际作用。
  {" K) i* t; r: `5 O3 r
5 x  K/ X' h# H9 Y+ ]值新版《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发布之际,为了对蔡德元先生的怀念,特提出有关《六气主客》一篇,其学术价值,请大家研讨。
# E4 V3 M! o$ V  ]: Q+ `5 m
$ O9 l4 C" v5 _) j& H$ q$ k0 Q
木鱼儿老人
) F( ]2 Z! Q0 Z6 v6 `- G1 f

& U6 n/ A+ u8 V9 a5 `
2007-03-19 13:23:56
# T$ y' v* k) l( g- X' ?. I
蔡氏之《校评》有如下特点:①将通行“宋本”与《古本》用对照方法逐条评述。先录二者原文,指出异点,引前贤或褒或贬之论,提出见解,阐明“古本”之优越。辞理透达,匠心独运,颇得长沙蕴意。②蔡氏认为《古本》内容全面,篇无佚失。《古本》与通行“宋本”相比,“内容多出十分之三,处方多88首,其中温病及六淫致病证治,也是历代医家认为应有而已佚之部分”等等。这些差异,基本上解决了历代争议的疑点。白云阁藏本确实是保存好,未受简编亏替,增删改易者。③认为《古本》文辞畅达,章节合理,无懈可击。如首述四诊辨证(即平脉法),次伤寒例,杂病例,符合著书规律。其六淫病分“乘、移”脏、腑之证治,奇经八脉之隶属,实为本书独有。又脏结证治,分别五脏等等,其优点不胜枚举。而“宋本”之湿证居于太阳之前;《伤寒例》屡受后人之疑;《伤寒论》397条分为十卷;《金匮要略》398条,仅为三卷。一人之著,如此悬殊! 诸多疑问,观《古本》而后,皆瓦解冰释。④《校评》文字考证,说服力强。如“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之评述:“仲师文中麻黄无汤泡,薏苡不带仁,宋本如此,必是他人语气。圣师时代无“炒”字,故《伤寒杂病论》中,炒者皆曰“熬”,宋本作“炒”实非。”等等,诸如此类,从字训,语词方面精心推敲,言之凿凿,令人信服。⑤,短论16篇,论述精当。以宋本《伤寒论》中之讹误,胪列前贤对残编断简的评论,认为其有谬误者,非一人一时一地所造成。继以讨论宋本讹错的原因,并证明“古本”之优越。又对“古本”之评价及年代析考,亦有论文2篇,论据确凿。他如论厉鬼与祝由、用药奇特、温病证治、伤寒例评、解神丹、木通等,皆不乏独到见解,足资启迪人思。2 l: y6 ?5 V$ u1 u- p% W# S

! U6 `  {" U5 H4 e1 k+ j要而言之,《古本伤寒杂病论校评》一书,对研究学习仲景学说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诚如班秀文教授所言:“精心考证,校评中的”。是一本专门研究《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不可多得的开启之作。( ~3 L6 z, @* m% Q) B( i* `$ }1 v0 E
' \3 Y( U% [8 J5 D# z3 ~* a
*河南省淮阳县曹河乡石营医院
5 q0 u1 P5 ?0 ^  s  W6 ?: ]3 \) B  H% p- D1 S! h5 ~. V
( 原文载 广西中医药 1993年12月第16卷第6期40页)

3 d: _( F4 t" C9 P( t7 w3 m9 o2 E: V1 L, R- C
2007-03-19 13:25:57
4 k$ Q  a& r  _8 _
2 \" t  U, A8 V+ }' r' o; @" l% A. F另如古本所载之佚文部分,学术价值亦非常重要。如《平脉法》云:“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问日:其处方奈何?师曰:相体虚实,察病轻重,采取方法,权衡用之,则无失也。”又《霍乱吐利病篇》云:“霍乱证有虚实,因其人本有虚实,证随本变故也。”等,说明从诊断到[url=]治疗[/url]都必须辨体。这与《内经》所说,“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的观点是一致的。其所谓“本”,即体质,不同体质决定着发病性质的不同。刘仲迈对此注曰:“病由体变,固百病之通例也。”所以王叔和说:“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脉经
; s% Y  J8 q& R( i1 i% r
2007-03-19 13:29:09

3 z3 `; |, ~7 I6 m综上所述,黄氏《伤寒杂病论会通》是以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为主,又综合宋本、湘本、涪本为一书之“仲景全书”。并以集注形式对全书进行诠释,更是继刘仲迈首为长沙古本作注的《伤寒杂病论义疏》之后,又一次对“古本伤寒”进行系统整理和详注。也是黄竹斋先生毕生治仲景之学的最后总结。该书为全面深入地研究仲景学说,提供了丰富的文献依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学习“古本伤寒”必备的参考书。借此深入探讨古本内涵,对进一步完善仲景理论体系,充实方证内容,指导临床实践等方面,将会起到很大作用。
  j5 k$ H, u7 w+ S% s
" ?: M4 p/ M$ d/ o: Y$ @参 考 文 献# s  b  L( ?) {8 p) b

5 H: J" j8 a* ~, j" n" x1. 米伯让. 重印《会通》序. 见《伤寒杂病论会通》. 第1版,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编,1982:3。6 Q  e3 O8 c. V. M& G

, x+ b+ B' @" M2.李景荣. 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述评. 陕西中医 1982 ; (3):1。
9 K3 A. h. s# ]: r
7 s; n7 Z5 B) }3. 苏礼. 黄竹斋对仲景学说的研究. 中华医史杂志 1992;22(1):12—15。8 D0 ~: I1 s# F1 a: ?+ m

8 c2 X& U: L. H. V: b4. 李浩澎等. 对仲景之书若干问题的透视. 国医论坛 1990; (1) :1。- D3 k0 \1 D5 J( b# R3 n& T- d

0 m0 w' R& j. v5. 陈亦人. 《伤寒论》非外感专著. 国医论坛 1991;(2):1。) D% e8 z4 q( d0 J" ^; f, @1 e
0 b# r* O$ t( ^6 ]0 u4 \( L
6. 陈亦人. 《伤寒论》名实考.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1991; 7 (2):65。
; g! N4 `3 s$ P7 b8 y) k8 l+ l' o, l1 s) L) O7 @' S$ X3 I
(原文载 中华医史杂志 1992;22(1):16.)
; D  G" |7 T( k, c
* q; G. t: N0 D& h# j附录:〈黄竹斋伤寒论著十种〉:1 [- J, ?8 b; j" Q; b( n. E, {
# q  Y( w0 l# i: n4 `4 g
一、《经方药性辨》4卷,撰于1910年(庚戌),1930年修订重抄。当时名医张赞臣、周禹锡、施今墨等均为之作序。该书稿本一函四册,毛笔手书,共202页,附有黄氏1957年自序。(未刊)
2 p4 p3 T& P& h7 j1 Y* ~2 H( G8 h5 Q
二、《伤寒论、金匮要略合编新释》、一名《伤寒杂病论新释》,12卷,撰于1914年,曾时加修订,至1960年又再次修订,亲笔重抄。“直至临终前一日(1960年4月),还亲写序言,置于卷首。”本书精抄本,一函六册,钢笔手书,共202页。(未刊)
; O  r$ ]" z# \( \' Y0 W0 [- N2 n3 {5 w4 ?  m/ J# C
三、《伤寒杂病论集注》18卷,撰于1923年(癸亥季冬),首刊为1926年中和堂铅印线装本。并于1934年、1936年先后再版。至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又将其分为《伤寒论集注》、《金匮要略方论集注》二书出版印行。' M+ |/ A" q4 N3 a
7 A# K. Z+ G  X: c; f0 r
四、《伤寒杂病论读本》16卷,首刊于1936年[url=]中国[/url]医药书局铅印本。(上海、南京等地尚有馆藏)其修订稿本现存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该书曾参考当时新发现的湘古本、桂林古本等,予以考核校订,正讹补脱。
5 d, s* Y  o  g% _1 f5 t/ E
/ }* G9 h+ {1 \( |# Z
木鱼儿老人/ Z9 W! S  F8 d. G1 i" e) @3 ]8 J& Q

6 z7 k% }" a7 S9 k4 Y9 d7 @+ G/ E' X
2007-03-19 13:29:58; @4 f, n& M. S9 {2 l
五、《校订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16卷,木刻版线装,一函四册。1934年黄氏与罗哲初同在中央国医馆共事,得手抄副本而藏。1939年经校订后由原辛亥革命将领张钫捐资刊行公世。1980年黄氏弟子米伯让先生出资补刻所遗三页书版,并由陕西中医药研究院文献医史研究室用原版自印二百部。原木刻版两箱已于1981年12月由米伯让先生亲自送往南阳医圣祠,交张仲景医史文献馆收藏。(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白云阁藏本》)
' v% y8 y4 ~/ I& B. W: ?; u* C9 ^! g4 u1 S( H$ s
六、《伤寒杂病论类编》8卷,撰于1946年(丙戌仲冬)。本书以《白云阁藏本》为蓝本,并取宋本《伤寒》《金匮》以补其阙,对原著条文以证为纲。分类编纂而成。如卷五“坏病篇”,以误汗、误吐、误下、误汗下、误吐下、误吐下发汗、误灸、误烧针、误火劫、误水灌、误服药等分类归纳,及其病因、病机、诊断和治疗。如此颇便于对各种病证的系统研究。书为稿本一函三册,毛笔小楷手书,共184页。(未刊)5 R+ K3 G5 H! ?! |; m2 G; A- d* p: ^

: |& i% p! P7 w1 P七、《伤寒杂病论会通》16卷,撰于1949年(己丑)。其正文以《白云阁本》原文为主,并参考宋本《伤寒》《金匮》以及长沙古本、涪陵古本,勘误补脱,改编而成。并引百家之说,进行全面注释。本书首刊为著者手书石印本。1982年陕西省中医研究院曾予点校,重印铅印本。(内部[url=]资料[/url]
0 R3 e  z0 m. k5 F
/ B8 |* {6 ~6 g4 w/ ?
木鱼儿老人. I4 |: w& h' M2 I
" K0 t8 F5 V5 N, l: ]2 ~
2007-03-19 13:30:13
6 w% P4 E0 `# a0 ]( b' o% `) W8 V9 l* t4 N$ I
八、《伤寒杂病类证录》3卷,撰年未详。本书对仲景《伤寒杂病论》232个证候或症状的有关条文进行了归纳编纂,未言所据蓝本,但从有关内容分析,仍以《白云阁本》为主。书为稿本,毛笔手书,一函三册,共194页。(未刊)9 k8 \3 P0 ]2 U) |; @
/ O& ~6 m$ a$ q- l& N! J6 }' x
九、《伤寒、金匮方证类编》不分卷,约撰于1955—1960年。全书共收载仲景方剂269首(佚方四首除外),分为26类。以方类证,先列方药条文,继则主治宜用、禁忌各条,未加任何注释及按语。使散见《伤寒》、《金匮》二书的有关某汤的方证用法,汇集起来,一览无余。书为稿本,线装一册,钢笔手书,共90页。(未刊)
% \/ R9 m) ^/ i" p6 e% ^" ~4 ?# d1 A3 ^1 {0 K
十、《伤寒杂病经方类编》不分卷,撰年未详。书以《白云阁本》为蓝本,收载“经方”319首,按其组成渊源,参以功用主治,分为32类。每类先方后证。每方首列方药条文,继列主之、宜之、与之、禁忌各条。特别是将《白云阁本》新出之方剂(88首),均一一分列于原《伤寒、金匮》各汤方之内。借此可以了解黄氏对“古本内容”的认识和见解,该书对深入研究诸多佚文佚方,有重要参考价值。书为稿本,线装一册,毛笔手书,共98页。(未刊)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文献医史研究室藏有复印本。9 j; \' s0 Z' ~5 \( B8 Z! ^) U

9 C1 @1 h1 d' a' U& s3 |& N; _( H* t除上述十种之外,既知黄氏研究伤寒之论著尚有《应用经方》、《伤寒六经提纲歌诀》等数种,未及备录。
: r( O5 t' @8 c" D6 r
# V  ?7 H/ S: w& M/ d  G以上各种除曾经刊印出版者外,所有未刊之书,现一律藏存中国中医研究院。4 M" A: @, P" E, g+ x9 d
$ f8 B7 w4 d8 y( }
以上介绍,据陕西苏礼研究员所撰《黄竹斋伤寒论著十种述要》一文摘录。4 k5 ~( Y4 t& F) ]

' r+ p: f  q- j3 n& V; X* C(原文载 《国医论坛》 1988年,第3、4两期。)

1 J. [& ^/ B" B+ |. j
% r: D+ \- z: P7 E; P

! T: S& W: O4 F, a% g. S3 G# m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马京雪 发表于 2019-5-4 11:20:45 | 阅读全部
伤寒杂病论版本沿革(一)2 @; F8 V* B9 c2 h
2017-10-27 00:00   来源:本文内容综合环球网、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报道,由大国国医网综合编辑
, X& \/ A5 g1 r& `3 I$ X8 `5 z9 p6 G8 N6 {2 F7 P
据考,《伤寒杂病论》成书大约在公元200年前后,因为历史久远,并因连年战乱,再加上《伤寒杂病论》初成书时受限于传播途径,此书流传并不广泛,以至如今所见《伤寒论》各版本均有缺失。目前比较流行的、公认具有研究价值的版本主要有以下几个。
1 F) d1 s9 E* W# B+ g8 m+ `  b
7 ?2 a( k" t: O; B1 }6 l6 n/ b0 v; ?2 y' N0 r1 Y
" R6 D6 @' {; b7 C0 n
脉经本《伤寒论》7 [2 w0 F' y- r0 m9 o+ A% Q

: r/ W" ^' I( N. i; E, U( S4 z1、王叔和整理的《伤寒论》和《脉经》本6 B8 a$ P0 B, \

( E2 w1 x+ n, @! Y. u《伤寒杂病论》成书之后,由于战乱频仍,在仲景逝世不久,原书便散失不全。曾任魏、晋两朝太医令的王叔和搜集该书遗卷,并整理、重新编次。因非原书全貌,且内容多为伤寒病的辨证论治,故更名为《伤寒论》,共10卷22篇。据考证,王叔和整理《伤寒论》的时间,距仲景去世不过二三十年。王叔和还将《伤寒论》的内容收入其所著《脉经》之中,今人有称《脉经》所收录的《伤寒论》为“脉经本《伤寒论》”。& }% J- `- Q5 g
9 N. Y7 \2 ^6 H$ J& y: W; P! ?

$ j6 q4 k% V. t9 K; f) }2 a: i/ y5 W
千金本《伤寒论》
8 v: {0 [  _2 R, J- c( S3 r7 M- \. l" g- Q) h' ]
2、千金本《伤寒论》(又称唐本)
3 Y$ s. D: R, A+ G% _' F
& Z% K5 Q$ [3 _- n8 Y0 Q唐代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时,仅引证了《伤寒论》少量内容,尚未将全貌收入。但从他“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的说法来看,《伤寒论》的确在民间流传,是“诸师”所有,而不是个别人所收,但大家将其视为秘典珍藏,不轻示人。至孙氏晚年撰《千金翼方》时,收载了《伤寒论》的全部内容,载于卷九、卷十中,今人称之为“千金本《伤寒论》”,也有称之为“唐本《伤寒论》”。" g- n+ D: H8 ?# C9 J* M
5 f. c$ Q# F$ r0 W1 e6 ?0 t5 K
4 J4 [+ l* w4 k( t8 C

: ]$ H% m3 y, K8 N& `外台本《伤寒论》
  z3 \  z! L' I1 l0 Y
% M! m: e+ b+ I1 O1 v- ?. h3、外台本《伤寒论》% r# e  H$ W8 K1 f9 H
% v) o0 q; g. {) L0 [" @
唐代王焘著《外台秘要》,收录了《伤寒论》的大部分内容,也收入了可以在今本《金匮要略》中见到的一些内容。因此推测,王焘所藏可能是《伤寒杂病论》的另外一个版本,并非得自王叔和所传,今称之为“外台本《伤寒论》”
& K4 v$ l# Q8 o
2 t5 r5 v. i% [7 R0 K. p  D
" p" k# j$ r  ~3 K% D  Z( J1 [" {1 U% s6 b; Z+ U7 s
康治本《伤寒论》+ p6 r' ~& _, W  V% _. V# m! y

1 O3 {9 J9 @8 n5 I4、康治本《伤寒论》
& G3 F, r+ \( h( {- P; J0 x2 l8 g- w
康治本伤寒论,系唐朝时期手抄卷子本,卷末有“唐贞元乙酉岁写之”的字样。19世纪中叶在日本发现,是康治二年沙门了纯抄录,全书1卷,仅存65条,50方。系从伤寒论中节录出来,但文字与之后的宋本互有异同。据推测此本应与唐代医官考试有关。唐代,国家设医官选拔制度,其中伤寒论的占到总成绩的1/5,于是应试者为求方便,将考试部分抄录习诵,于是有此本。
4 Y6 h/ E  l- R( ]$ H+ y. ^; F8 m: j) }$ _8 q

2 z8 \, W+ M, G# y* y4 R5 n. J
/ o, y' P: `0 |* |! O6 f康平本《伤寒论》
& s! G. }! l# E5 ~. }# }; I$ V  J& j; c: R+ l
5、康平本《伤寒论》
& E& y3 _# F5 x6 g$ L9 ]: b/ @
  x6 K, A2 o* ~9 i4 k2 X康平本《伤寒论》,是日本后冷泉天皇康平3年2月17日侍医丹波雅忠据家传本抄写的。该版本比宋本早了3年,因此该书具有很高的文献意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宋本中的一些原文,在康平本中,是以注解、注文的形式出现的。康平本抄录时,有顶格、退一格、退二格的格式,顶格为原伤寒论仲景原文,退一格、退二格则均为疏注。这对后世研究《伤寒论》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 K& D+ o5 B2 f" A; J" r5 i/ A
% X6 S4 }  y+ `. g6 n1 T5 |1 P' `2 z$ }' p% a& ^( H/ x
. P" t* y! N) |
赵刻本《伤寒论》$ f" c) q# _% l+ T0 y3 |9 ?& p

& O, U5 v/ G" ?8 J6、赵刻本《伤寒论》! A# B! q% `, M/ x/ H1 W
& \* g- w; K. T: `1 W# J0 m
明代赵开美,本是富商,又习医术。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赵开美出资行刻《仲景全书》(此书初仅收录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此后收入宋英公《伤寒类证》、又收入《金匮要略》,后经友人赠送宋本《伤寒论》,方知成无己所注伤寒论已经远非原文,于是又加刻《翻刻宋版伤寒论》,后将此四部合订为《仲景全书》,并将《翻刻宋版伤寒论》置于全书之首。)一部,该书第一部分,即《翻刻宋版伤寒论》,此版本依照小字版宋本伤寒论摹刻,据考字体字形均类原版,故应该非常接近宋版《伤寒论》之真面目。此本如今被称为“赵刻本《伤寒论》”或“仲景全书本《伤寒论》”,目前国内高等院校教材,即以此版《伤寒论》为底本。9 S* o' ?$ F8 I) f  E: F4 b
* F3 T( y3 B6 R+ E# N
此本今日尚存五部原本,其中一部存于北京图书馆,一部存于中国中医研究院图书馆,范行准先生家藏一部《仲景全书》,后由范先生捐献给中医研究院图书馆,此三部为同一版的刊本。此外两部一在沈阳,一在南方,均为私人所藏。
8 F; g$ @& d( V7 O  ]* x) Y) g) Z& ?, S9 d
我国在1982年成立古籍整理领导小组,对中国古籍进行整理,《伤寒论》整理主要由任应秋先生和刘渡舟先生负责,后于1991年出版《伤寒论校注》一书,即在赵开美《翻刻宋版伤寒论》基础上,综合《金匮玉函经》等尚存的书籍,进行的简体化、校勘、注释。+ |( L: k% Y9 W! Y: F# g4 y
: v/ j2 C4 a$ n$ b3 a, W

) h6 w& ^. G+ c7 T0 I# k" }1 X7 e( |8 V" w# D
成本《注解伤寒论》' ~  m! C. Y+ s$ g* U8 q5 h3 X
- W6 A1 h9 f: z) J2 F8 m
7、成本《注解伤寒论》
8 E& d+ D  S3 Q# y5 s% S$ `5 U' ~# F0 _
成无己在宋版伤寒论的基础上,全面做注,著成《注解伤寒论》一书。金皇统四年(公元1144年)刊行,这是第一个系统注解《伤寒论》的版本,人称“成注本”或“成本”,该版本经明代汪济川校勘,又几经翻印,因其既有原文,又有注文,便于学习,故流传较广,以致很长时间内,人们只知成本,而不知宋本。但成本注解时,删去了宋本《伤寒论》的子目,对后8篇原文进行了一定的删减和改编,使人们已经看不到宋本《伤寒论》的原貌。不过他对《伤寒论》主要内容的流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世人称之为“成本伤寒论”
( y  H$ {7 a3 x% l, R% J% v6 o9 c6 @
9 F& D, `/ ?  O; v. q8 |7 Z$ O4 f4 F! Z# V( b9 Q* u4 D/ |

5 A* B  ?% x  Y  b《金匮玉函经》7 h0 F' L/ Y8 X) {- r
  h: w; v) f4 T5 p8 f$ R; ^
0 K! @3 Y* P$ f6 C# h: m
8 |6 `7 v# Z: l8 A- }/ z
《金匮要略》( X6 I' T, H# e6 O, y9 [
% u7 j: c/ E: a. ~* G
8、《金匮玉函经》、《金匮要略》7 {+ T! w8 m. d- q5 j/ e* p5 V2 N
3 Z0 Q; t; K: A% [3 x4 U. ^# J
宋代校正医书局除刊印宋本伤寒论之外,还校勘刻印了《金匮玉函经》8卷,金匮玉函经和《伤寒论》同体而别名,特点是条论于前,会方于后(此本共八卷,前六卷均为伤寒论原文,后两卷收录方剂)。人称“玉函本”或“别本”。后经清代陈世杰复刻,流传至今。
  r, Y5 ]- P0 s3 e) L$ J, P- I
8 d$ O7 x2 S- x) d/ {7 n( p! V) _此外,大宋校正医书局还刊印了《金匮要略方论一书》,据宋臣《金匮要略方论序》中云:“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简中偶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辩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以其伤寒文多节略,故断自杂病以下,终于饮食禁忌,凡二十五篇,除重复者、合二百六十二方,勒成上中下三卷,依旧名曰《金匮方论》。”于是《金匮要略》始有定本。王洙所见蠹简,应是《伤寒杂病论》的另一个传本,宋臣将其杂病以下部分校勘刻印,自此《伤寒杂病论》正式被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分。
6 d" [" \/ T0 i" e3 t
. e, F  p+ E7 N6 K& M3 F% z4 @" f% D! |6 e  p) B, y
/ W8 r  ~- h# E& d
敦煌卷子本《伤寒论》影印版+ w7 m7 @, e7 T& j$ K

4 y8 _! p- j$ u: q- f2 n9、敦煌卷子本   
% w5 D3 D1 e6 _4 R( l0 t
/ T+ W- a& `5 D2 C# ~0 f: ?1900年,在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考古发现四万余件手写本和少量木刻本古籍。国内外学者视之为珍宝,而医学文献,只占了敦煌出土文献中很小的一部分,其中5.202号残卷,即医圣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之残卷。卷首尾均残脱,仅存103行,计30条条文。但此本是证实《伤寒杂病论》原为一书的一个佐证。一般名为“敦煌甲本”或“敦煌卷子本”。此外在在甘肃、四川等地也有类似出土,但均残脱过甚,不及宋本。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