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融合·创新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三大攻坚战①】
# S" i; ^+ d/ ^2 X$ L s2 b& i传承:中华文明保卫战
# U) H& l" T0 ^0 p时间:2019-05-0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3版 作者:孙光荣. H0 ~& n/ W% ]: e ^7 R: ]
编者按:万古基业之振兴,必出自雄才伟略之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作出的一系列指示批示,为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深刻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时期下“怎么看中医药、怎么定位中医药、怎么发展中医药、如何保障中医药发展”这一重大问题,丰富和发展了党中央关于中医药工作的思想宝库,引领新时代中医药事业奋起前进。
- H4 \: p, R* ~* E' u$ v2 v! `9 y( l3 H" |9 m5 D( W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论述,是当下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医药人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首要重任。9 _1 }& [! K4 D' `- c& Z) {
3 Y6 K, A& k$ \4 `. Q 国医大师孙光荣坚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形势,密切结合中医药工作的实际,提出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三大攻坚战——传承、融合、创新,并深入阐述其旨、其理、其法。今起分三篇连续刊登。: G: b! N! k8 n4 M- ?3 X
0 _, r" F1 Q% J% H3 p# M7 |; g! D 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关于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一系列的重要指示,通过认真学习领会,发现其关键是明确了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新时代的五个总概念,这就是现在和未来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定海神针:
7 M% a( x% K, H% k& i
) n4 m k0 p5 u% t6 _ 一是对中医药学的地位与作用给予了总界定——“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z1 o; \5 c) |& c- Q6 E
$ y, I$ z. t. ?2 G9 p9 A
二是对当代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形势做出了总评估——“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 Z2 X! O" T. C' d, k+ T% }/ r
6 P+ i, j" c( [, l- K& J 三是对发展中医药事业指明了总方向——“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 }. f* U9 S# W X
; G* x& A# q* W, B# j3 E: B6 a9 s2 ^
四是对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出了总任务——“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8 o/ y9 O" r2 w2 G/ T7 l) l1 H3 j3 K
1 W0 E8 q: O% z7 b/ ]5 \9 T E
五是对发展中医药事业提示了总思路——“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 J4 Q3 S6 b5 O, L
: d& Q' s2 G$ x; |' y* S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把发展中医药事业纳入了国家战略,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统筹推进,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国人大通过、习近平主席签署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建立了国务院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向世界发布了《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2019年国务院组织有关部委开展了中医药工作实地调研并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提出了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具体意见。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医药的认识高度、关注深度、推进力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引领着、标志着、督导着中医药事业发展进入新时代,走上新征程,迈开新步伐。1 f j" z- i3 q8 s4 \/ G
, U2 @- R a i% e" ]4 A 中华兴,中医兴;中医兴,中华兴!新时代的中医人、中国人,必须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指引,“学懂、弄通、做实”,为振兴中医药、为建设“健康中国”、为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勇于新担当,敢于新作为,作出新贡献,创造新辉煌。我们必须乘势而上,是因为“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体现了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中大有可为。要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疾病治疗、康复保健中的重要作用。” 这就必须“大学习、深调研、细落实”。看过去、看现在、看未来,当前及今后一个很长时期,传承、融合、创新必然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三大攻坚战,一定要同心协力打好这三大攻坚战!关键点在这里,难点在这里,发力点在这里,着力点也是在这里,落脚点还是在这里。- R; D, E% j* K0 E% e2 V9 v: n
2 |3 Z5 t, R+ Y* j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中医药学之所以具有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丰厚精纯的诊疗技术,具有“个性化的辨证论治、调治求衡的防治原则、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多样化的干预手段、天然化的用药取向”的五大特色和“临床疗效确切、用药相对安全、服务方式灵活、费用相对低廉、创新潜力巨大、发展空间广阔”的六大优势,是因为中医药学具有壮实的、深厚的、牢固的“根”——五千年中华文明孕育的维护和保障人类身心健康的理念与方法,沉淀在汗牛充栋的中医药文献和历代中医药学家临床实践经验之中,这就是发展中医药事业取之不竭、推陈出新之源头活水。
$ d+ A2 M" [/ X
4 T' A& J8 H, U7 G F$ t& a 传承,是中医药学自身发展规律所依存的核心。中医药学相较于其他学科更强调传承,其根本原因有三:) R% s/ g3 [( ~" W5 _3 i8 P% {2 u
1 H: z& T* T) j$ H) i 一是文化底蕴深厚稳固。中华文明开启于上古炎黄,世世代代继承发扬,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阴阳平衡的整体观、统一变易的世界观、义利相济的人生观、仁者爱人的处世观、贵中尚和的价值观之中华文明六大核心理念,深深渗透在中医药学之中,一以贯之地、相对稳定地延续,经世累积,形成了博古通今的中华民族独有的医药学智慧,跌宕起伏传承至今,独具特色,生生不息,惠泽世界,伟大恢弘。所以,中医药学既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唯有传承,才能培元固本,牢牢地保有这条“根”。( T+ _* S1 N6 U( c% g, {; Y0 }
5 ^' ]9 N2 q0 |5 U% h- t 二是学科形成千锤百炼。历代中医药先贤很早便意识到医药学的复杂,其内涵包括人与自然的相通相融关系、心理与生理的统一协调关系、疾病与健康的博弈辩证关系等等。因而,面对高深莫测的医药学问题,中医药学讲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追求尽可能还原医药学的本真,在不断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进程中,汇聚儒家、道家、佛家的养生理念和方法,累积历代中医药学家经过千锤百炼的实践经验。因此,传承就成为面对、破解医药学难题的汇智聚力的最好方式。唯有传承,才能使中医药学闳中肆外、源远流长。# f9 _( U0 ~" m/ S2 k5 C
. t3 V. e4 f* n" p/ ~: {: t 三是继承方式保真务实。中医不仅在临证时坚持以人为本实施辨证论治,在学术继承上更选择依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著书立说,将源自临床实践的真悟、真验、真知以人为载体代代相传,形成了独具特色而又行之有效的学术经验传承方式,使之保真务实、代代相传、源清流畅。唯有传承,才能延续中医药独特的诊疗技术、提高为人民健康服务的能力。
% }+ j6 ?, |! k$ H' G& Q2 i$ d5 _# ^3 t5 |; r$ t6 V
如果没有传承,就不能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如果没有传承,就不能叫做中医,也就没有中医。故曰:传承,是中医药事业图生存、谋发展之根本。
8 r! \ W: k& s6 `9 U; ^
4 ^+ w2 ~, M$ b. D, i/ @" } 我们还必须从“文化自信”的角度进一步认知:中医药学以天地一体、天人合一、天地人和、和而不同的思想为基础,历经数千年的传承发展成为独具特色优势的医药学,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精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燮理调平的“中和观”、养生防病的“未病观”、因时因人因地制定治疗方案的“制宜观”等中医理念,既可用于临床,以“中国式办法”利于救死扶伤,亦可用于治国理政,以“中国式办法”利于民富国强。所以,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文化应用于实践的最好范例,是中华传统文化智慧历经千百年传承能在医学临床中经反复实践而效验非凡的最佳证明,是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国古代科学而又反哺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也由此使得中医药学立足于医学实践而又能启发施政、启迪文化、激发智慧、开拓思维、修养德行。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文明之代表性硕果,作为中华文明宝库之钥匙,唯有坚持传承、大力传承才能最大限度地继承与发掘中医智慧,也才能尽可能深入、彻底地继承中华文明、保护中华文明、弘扬中华文明。所以,传承中医药学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传承中华文明。* h, {9 }5 ?2 \" w5 [- ~$ m
5 ^" S/ h4 l6 u' \ 传承,是创造的基础,是创新的本源,是发展的根基,是事业的命脉。主要可在以下六个方面加强中医药学的传承:" p2 s. K! Y/ B1 P6 y% Q
4 M G/ I+ {) b1 E) O- p4 c 一是加强中医医德的传承。医学发乎仁心,“仁德”是中医药学的核心价值,更是每一位中医人的立足之本,是我们传承中医所不容缺失的初心,是中医践行不能丢失的魂灵。因此,可以探讨、制定、宣传、试行、考核《中医医师规》,将“大医精诚”的中医医德传承到全国中医医疗、保健、科研、教育、文化、生产机构和全体中医人,防范、杜绝假中医、假中药,防范、杜绝借治病救人之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天怒人怨的行径,进一步改进、改善中医药行业的生态环境。使之立新规、树新风、展新貌。5 J% c5 G3 W% s
3 d- c3 K. h2 V! j
二是加强中医医道的传承。形而上者谓之道。道,是学问至高的智慧与规律所在。“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藏经》开篇就指出:“人之动止,本乎天地。知人者有验于天,知天者必有验于人。天合于人,人法于天。见天地逆从,则知人衰盛。人有百病,病有百候,候有百变,皆天地阴阳逆从而生。苟能穷究乎此,如其神耳!”在传承中,只有追求道之所在,才能大启哲思、洞开智慧。因此,可以试行进一步发掘、整理、提炼中医医道的实质内容,加强集中轮训、跟师学习,强化文化修养和医道修为,使中医人将中医传统的“燮理阴阳、调平致中”冶炼成为全体中医人的思维模式,不断强化中医思维的传承。使之启医智、铸精神、显灵光。( G0 p" {6 @, g( c- m
. i) \6 b- o& K& p( i; d 三是加强中医医学的传承。在知识与技术的传承中窥测古人的学习智慧、感知智慧、研究智慧,由此来传承治学方法,体悟医学思想,这是中医人提升学识、钻研学问的重要法门。“我国的医药典籍博大精深,要做好系统挖掘、整理和利用,对散存在国医大师、老中医、老药工手里的中医药精髓进行抢救式保护”。因此,可以进一步加强中医古籍整理、文献研究,在高等教育中提高中医药经典理论研读、经方应用传承、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的比重,使全体中医人真正掌握“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中医药学思想的精髓,真正能够在临床实践中善于“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真正能够善于“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地辨证论治,真正能够做到“心中有大法,笔下无死方”。而不是挂着中医的牌子、不走中医的路子。使之求本质、循规矩、彰特色。* k) m% x* N# W1 i9 q0 g) b
- O. b9 ^1 f/ D/ S- x3 i, ]( y 四是加强中医医法的传承。“无规矩不成方圆”,但中医有中医自己的“规矩”、成的是中医自己的“方圆”,中医通识通用的药从方用、方随法出、法因证立、方证对应等,就是中医的立法组方的规矩。因此,可以进一步通过发掘、整理、传承、科研、验证,建立中医本身的规范、标准、治法、治则,使中医的辨证论治真正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可以试行分科、分批重新审视、修订、重建各种中医的规范、标准、路径,探寻契合中医本质、符合中医学学科规律、彰显中医学特色优势的真正范式,而不是模仿、套用、攀比西医诊疗、科研、评价模式。比如,仅仅是提取药物成分并不能全面代表中药的性味功能;任何一个经方、时方、经验方也不是仅仅适用于某一种病证的治疗路径;任何一种疾病在各个病程阶段中也不仅仅是同一个“证”。所以,中医必须有中医的“规矩”,这如同绝不可用酿造威士忌的标准酿造茅台酒,也绝不能用研制巧克力的规范研制茯苓饼的道理一样。我们必须明确:创建中医药临床、科研的范式目的之一,是为了促进中医学术进步和事业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便于形式主义的管理;创建中医药临床、科研的范式目的之二,在中医药领域是为了国际向我接轨,而不仅仅是为了我向国际接轨。使之守独立、探新路、求良法。
5 C* ]$ @! F- ^2 V9 n; t& q" N2 h- E% H+ K
五是加强中医医术的传承。提高临床疗效是硬道理!但提高临床疗效的根本是遵循指导诊疗的学术思想,因为学术思想是医学实践的精髓,是中医在不同时代、不同气候、不同地理、不同环境面对不同人群、针对不同病种进行诊治的指导性纲领,是中医人医学实践过程中必然遵循之圭臬。因此,可以在现代中医学教育基础上进一步融入师承教育、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使古代名医和近现代老一辈中医药学家的诊断、治疗的方法、技术、方药以及传统的、优秀的中医医德、医风、医术、医文能够真正做到后继有人;同时,大力、深入普查各级医院的中医优势病种以及各企业的优势中药品种,利用大数据分析、综合、归纳,遴选出国家级、省市级的名医、名科、名院、名药、名店、名厂,与“岐黄工程”等专项对接。使之承血脉、树典范、明优势。0 Z; u- E- }" u
# {7 H3 S K3 Y" s4 N 六是加强中医医器的传承。形而下者谓之器。器,是实践应用之工具。中医药之器即是中医学医疗实践的方药技术与器械,是每一个中医人临床所必须掌握和运用的利器,是践行中医药学的行为体现。因此,可以通过科研,在发掘、整理、验证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对中医诊断、治疗(特别是中医外治的器具)、中药各种剂型、少数民族医药的特殊诊疗器具的制造方法精研、传承。使之续古器、创新器、利医术。
3 ~& u5 d' I0 [# Y# {' s; s9 m1 e4 K! t: Y* J! O9 ~, ~
中医药学的生命力,就是要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而要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只有继承好,才能发展好;只有发展好,才能利用好。9 J5 E) r5 w K7 |. a; d% n+ R$ S
3 z8 `( q$ X+ V5 X# t8 M# O% M& ?- B 毋庸置疑,当前及今后一个很长时期,传承是中医药学术进步的前提,传承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源泉。因此,中医药学传承,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核心工程。说到底,中医药学的传承,实质上就是中华文明保卫战,也就必然是发展中医药事业的第一大攻坚战。(孙光荣)
. D( u |0 J H' l3 _
$ Y/ d5 y' t- F- S3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