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6-8 14:49: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9中國出土醫學文獻與文物研究國際論壇: W/ T) F4 c3 X
2019InternationalForumonExcavatedMedicalTextsandCulturalObjectsfromChina
* P( V k! M3 ^- }1 j- F# ]日 程 表
6 W/ ~" g! E" C6月22日上午
: K5 i* E0 g1 W5 p開幕式:9:00-9:30) _1 G! _: ^4 \# K# K/ n
主持:劉 毅0 D7 |8 T3 s+ W$ U! k" \! B
致辭:余曙光
5 `; X" ^" |5 y. E1、客座教授、特聘教授聘任儀式9 `+ Y6 y4 q: h2 A3 ?* i& L
2、宣佈成立研究院學術委員會( S, r' V. u7 m6 Y% Z
3、領導講話
* v2 d) e9 u! m a( B2 A6 t: e9 Z _" i全體合影:5 j7 m1 U0 @# ^
大會報告5 S9 |+ ?/ c! G* U
第一階段:(9:30-10:50 每人 20 分鐘)5 W" c' Y. M) k9 B& p. m5 r+ r
地點:成都中醫藥大學溫江校區百會堂
9 Q6 ?- y6 [* }. q, q主持、點評:陳 劍 教授 顧 漫 教授9 m M. x; J/ }# {1 N$ d' \' ~
1、柳長華6 y- K+ K! ~( ]7 w4 ~
天回醫簡研究中所發現的學術前沿問題
& n1 v! ~3 i! M% D2、羅維前(英)倫敦大學學院
7 A8 Z* ~' l/ i《中國醫學中的水》8 O- S) O( B' J& r# w
3、**生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 i8 e( K( p y5 E3 s! i《從阜陽簡<萬物> 看本草書成書年代》
o2 K( g% C- T9 [5 M) b4、小曾戶洋(日)北里大學東洋醫學綜合研究所+ `6 k. @/ c4 ]2 P4 X
《馬王堆醫帛的復原方法》
& [4 {) W* _) b9 ^茶歇:(10:50-11:00)6 k: ~+ W( v* _
第二階段:(11:00-12:20 每人 20 分鐘)" m& e+ P9 N% p
地點:成都中醫藥大學溫江校區百會堂: |; d; P4 D! V1 p% Q0 p( Y7 D
主持、點評:李繼明 研究員 江章華 教授. d: @& e* N# l% ^, u5 s3 @
1、梁繁榮 成都中醫藥大學
8 P! p+ r2 a) ^6 ?# f1 L1 M《老官山漢墓針灸醫學文物研究》
g" d" t' B1 J: D# j' t2、劉少剛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 w: x3 @" { `. `8 ]
《簡帛整理標準化的幾點思考》3 \0 E; Z. k! _ f2 x
3、柯鶴立(美)美國理海大學外語系% B2 l, u3 u8 b0 y- a9 w) I
《關於“心”在漢以前出土文獻中所表示的身體部位及
% W& w R, o# ~, O) F0 T其內涵變化的研究》; X! N9 C9 Z+ R6 `
4、夏德安(美)芝加哥大學& s* r O( \5 L( z
《數術和方技無分:試探古代中國科技簡帛的性質》 (顧
5 d/ f; G0 C5 G3 U5 ?1 J4 s* a4 c, b漫代)/顧漫《“通天”之數》(不另占時間)9 O- S; Q, Y) d/ d" S
6月22日下午 甲組 8 人(每人 20 分鐘)$ _5 f$ \ u1 M( m! M" Q# I6 E
第一階段:(13:30-15:00 90 分鐘)
- S9 x; Y* Q, [; J( w地點:成都中醫藥大學博物館一樓# p' }7 r5 b; c
主持、點評:小曾戶洋 教授 柳長華 教授( y1 F, R* i- E9 L1 a, @
1、謝 濤 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 ]/ v. d+ a1 i0 p7 ]
《天回醫簡的發掘》, U3 e" X" v- c S
2、李伯聰 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 O) d: x8 E( m& i# d
《重新認識中醫史:扁鵲學派和中國醫學的多元發展》3 ^8 G+ _7 D4 |( l
3、李建民 台灣 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 `* j* e6 h0 G$ b5 }《扁鵲、中醫史的差異起源及早期風格—“後疑古派”》6 _ {3 o. G8 ^6 ~' A z
4、武田時昌(日)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 Y- f) I9 V' t# P/ H2 w( j' a$ C《出土醫書研究在日本》1 i1 O9 r$ a9 ~0 K
茶歇:(15:00-15:30)6 S: F7 N4 F1 X, h
第二階段:(15:30-17:00 90 分鐘)% Q" X4 W, _ }- I) j9 _7 x4 j
主持、點評:羅維前 教授 沈澍農 教授( J3 ] k. J+ L3 U- D7 D m
5、Asaf Goldschmidt(以色列) Tel Aviv University6 E U7 }: X4 i9 o9 F g9 V
《12 世紀宋代的醫學實踐》, n* \3 ?0 w' ]( c8 l8 r
6、董 珊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H; B& H6 Y- _ h5 g- A
《新見戰國針灸宜忌銅人研究》
% ^( e5 {6 ^/ j7、趙京生 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
! q/ N" V8 V4 q' T* X1 L, m《老官山醫簡對認識經脈腧穴理論的價值》
2 k: V, f8 k/ v& g8、張樹劍 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文獻與文化研究院 R' ? t) m' c* {7 k3 r
《早期解剖術語的解讀方式與意義流變—從老官山木人
( J6 y, U8 Z9 N) e, _2 O7 b說起》
! i! T8 X Q+ T6 q9 d" S' M! \第三階段:參觀成都中醫藥大學博物館(17:00-18:00)% ?. K& s% _6 Y. F4 P
乙組 8 人(每人 20 分鐘)
7 Y" C% B$ I1 B6 r$ F$ c第一階段:(13:30-15:00 90 分鐘)( U2 r# w e @; y9 c* _+ \) {( j
地點:成都中醫藥大學校史館
9 R6 A* I. E, y% y k8 N; N主持、點評:**生 研究員 鄔文玲 研究員# f; U. K+ F5 b/ ~/ d
1、李均明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
?( C& Y, n9 D+ C. n; _& i《簡牘所見創傷鑒定》, j. w" ` t# X0 [0 ]/ u
2、陳偉武 中山大學中文系
8 ]8 r0 `; S5 v% p《簡帛文獻所見若干同源詞辨證》- z6 i0 }, p, [' b- V4 x
3、劉樂賢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
- F" H" E2 M) t/ {/ P0 q3 i' j" ^1 X+ K《談樓蘭文書中的止血咒語》) q( u& h5 W/ J
4、范常喜 中山大學中文系
" y8 ~) D6 M: Q$ ]$ c$ E; A( [《讀馬王堆醫簡<十問>札記二則》
$ D1 z, a3 y" g! G# K- i茶歇:(15:00-15:30)) i6 y% d- M8 r% Y& R! E& v
第二階段:(15:30-17:00 90 分鐘)
% F0 w: K, i. C. V. L, K- A主持、點評:原祖傑 教授 李建民 教授) y" i( ]( ^/ v) I# W6 |- k
5、陳文豪 台灣 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
" ~; ^( `/ F3 c. g- U《由簡帛學術史論天回醫簡價值》/ `0 ]# G# S5 g4 w0 K; }5 ]/ }7 R
6、郭秀梅 日本順天堂大學醫學部醫史學研究室% @5 R2 F4 {4 b" R9 n0 S6 _
《出土資料與傳世文獻互證》
d- P. d; v( R% O7、王家葵 成都中醫藥大學
8 T& J% p: K" |" U《由郡縣佚文推考<神農本草經>年代》 8、Pfister, Rodo(瑞士) ResearchInstituteforthe HistoryofAfroeurasianLifeSciences 《中國早期出土醫文中關於“蟲”用作藥物的生物語言學% z3 T& D+ `# j# [ ]/ Q
筆記》, q& s$ |! X/ F. S) [4 v& [
第三階段:參觀成都中醫藥大學博物館(17:00-18:00); H8 u! A$ H, L
6 月 23 日上午' t& p" C8 n$ h( {2 Z7 c2 L5 @
甲組 8 人(每人 20 分鐘)
0 H) ^2 ]4 m2 L( r @第一階段:(9:00-10:30 90 分鐘)6 {' |" _% d0 Z) n; M
地點:成都中醫藥大學博物館一樓$ V0 T3 a& a! b2 q* I
主持、點評:李伯聰 教授 柯鶴立 教授# X4 A6 P: B# u c' S; I+ d! W7 z
1、沈澍農 南京中醫藥大學2 `/ U/ ]; V; Z) v5 H/ `3 t9 U
《敦煌醫藥文獻<平脈略例>研究》
. t( w9 T: S! z% R% \9 g% r% k; ^# I2、曹東義 河北省中醫藥科學院
/ M" q4 F a- {( a A《論扁鵲秦越人生活年代在春秋而非戰國》8 @3 D* A$ S% W j
3、歐陽姍婷(美) 北京中醫藥大學國際學院
# d/ J7 `: A N+ q3 o《從出土文獻詮釋<黃帝內經>的“天人合一”與“人天
0 N6 T% B% d7 \) `) O相參”》 U$ d! h! ]0 z( R. b1 H
4、 劉 陽 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3 \8 U( v' {4 ~/ C5 V! z7 h+ N
《天回醫簡與服飾相關的醫學名物訓詁》
" t, S |- f! g0 P& z/ t2 ]茶歇:(10:30-10:40)8 V" O4 E0 G5 u+ F+ Z3 l* U& Y
第二階段:(10:40-12:10 90 分鐘)
' r: `1 A/ r! q \" x" a a主持、點評:王家葵 教授 廣瀨薰雄 教授+ p# B5 }5 [# E* A7 B$ ^
5、張淨秋 首都醫科大學7 P: }+ H& |1 @) M" |" ^9 _8 N: Q
《論扁鵲》, Q, I+ v. _) Y$ O
6、張延昌 甘肅省中醫院+ @* a( X& z" S% |
《武威漢代醫簡的研究成果介紹》
$ n# b5 \. o: D2 \. F7、羅 瓊 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 Z7 ^+ e* C- g, _( ?
《天回醫簡<治六十病和齊湯法>釋名並考》; j0 U. Y. U, f4 W9 [# a. w
8、王興伊 上海中醫藥大學科技人文研究院
2 k% f: x/ n- o: ?; p《兩張簡牘醫方與月氏遷徙及“麻黃”傳佈考》. [/ e& K& S5 L( X9 e5 G( U
乙組 8 人(每人 20 分鐘)% |1 r' S% }9 \% V) i% N
第一階段:(9:00-10:30 90 分鐘)
5 r) M. Q. o" T7 z地點:成都中醫藥大學校史館
- ^# l6 w5 M! _+ \ s主持、點評:劉少剛 教授 劉樂賢 教授
" |/ c. p; ?3 P x2 f6 d1、方北松 荊州文物保護中心
! S* n V0 h# r4 X/ M) |+ o《成都天回漢墓部分飽水簡牘脫水修復法》
! y3 S% a; q& N" t" j& A6 H2、鄔文玲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B6 w9 G/ w" t* s! A i! \
《孫霸致謝卿書試解》
) t3 F# Q% V9 @ Z0 D5 T* [3、周 琦 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7 y% v' m' J! w+ U% f
《天回醫簡古隸書寫特徵舉隅》
3 J |* m3 \- E' T2 A4、 蕭 燦 湖南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y- ^+ p' ?" R( V5 s/ C) E! [
《有記錄的中國醫藥衛生制度源頭一窺》
2 t; J* w6 l+ v" c8 x3 r7 U3 l1 U茶歇:(10:30-10:40)" N) s& t" x+ {. q. Z+ y
第二階段:(10:40-12:10 90 分鐘)
* p+ ]1 e+ m' @主持、點評:陳松長 教授 董 珊 教授
% Z& i% @/ H) u$ a5 z9 v5、程少軒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P+ m4 ~3 i/ K( m5 P
《四川渠縣城壩遺址出土式盤初探》) k2 A, g* A& s' d4 _/ A
6、凌文超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7 O. _/ \) k: Q0 [. o) P2 Y
《敖童新解》
/ j& U, z/ b. a9 j7、李洪才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2 N1 Y5 I: y8 i. \; z! L, V. I
《漢簡中與醫藥內容相關簡牘校讀札記》* [& Z" `" M; Y. F; A( @, V3 W
8、張 雷 安徽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
* [+ N1 S. n! P) y+ } \( ^% A% r《釋秦漢簡帛文獻中的“脈”及其相關字》) e U0 P( i" z# W9 e1 j" q1 e
6 月 23 日下午
+ ^- ?; R/ t$ Z甲組 8 人(每人 20 分鐘)1 \2 ]$ M# S4 O: Z
第一階段:(13:30-15:00 90 分鐘)- E) Q6 {( S4 y9 f! v8 |2 g$ i
地點:成都中醫藥大學博物館一樓
2 H/ Y9 p% F9 L v主持、點評:肖永芝 研究員 名和敏光 教授
6 L- }7 j! B# P9 ^# A1、萬 芳 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4 _ ^% O) O5 ^& p. R
《敦煌吐魯番出土醫藥文獻中的亡佚隋唐醫方考略》* n3 Y* b# B; r* Y, V# N
2、熊長雲 故宮博物院器物部金石組: w: z# H$ i3 T* k O! V
《古代藥量單位的體系化與進制變遷》( n1 E3 E9 N' s# _. p! D( r
3、胡穎翀 上海市中醫文獻館 v- o/ X2 e4 e
《論出土秦漢醫方中藥物用量的折算問題》
4 e5 @+ N6 }. E# A- z# T; B4、徐 源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 k0 e- S4 f4 l; x. V. Z《歐亞大陸各地藥物研究專案:數字人文實驗》
: R; E( @6 j7 i, w4 d$ J% ?茶歇:(15:00-15:30)& q7 Y% W6 o0 g1 h5 C; q
第二階段:(15:30-17:00 90 分鐘): ^$ z" J! p% p- }. ^+ Y
主持、點評:郭秀梅 研究員 任玉蘭 教授. W) Q" e8 y5 Q+ L
5、廣瀨薰雄(日)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
5 {3 T |, @1 R& X% F《老官山漢簡醫書中所見的風論初探》
& | D/ B: @& C0 i( P; c1 d6、趙懷舟 山西省中醫研究院
( w' e1 M+ E' ~3 L% b! m" w7 R《也談老官山漢墓醫簡所載損至脈》0 }" A) Y6 i) m" {+ Q' H
7、周祖亮 廣西中醫藥大學
6 X$ y. u" C! Q$ T# W7 W" L/ ?$ X《試論簡帛醫書藥物在後世的分化與演變》
# ^% D- P8 ?7 m" `( o9 \: j8、杜 鋒 西南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6 c2 N2 \1 t- t; R1 _" A8 |
《武威醫方牘“治邚(婦)人高(膏)藥方”新考》" V! h' d2 |) W: T
第三階段:參觀成都中醫藥大學校園(17:00-18:00)2 E) d2 `+ ]$ L
乙組 8 人(每人 20 分鐘)0 n1 P' Q' t' Q: \. r: `+ k7 X F* w( D
第一階段:(13:30-15:00 90 分鐘)
8 F e5 w- ]! i3 U5 N) ?地點:成都中醫藥大學校史館
9 E5 O3 w, w3 R2 w1 A( t. m% P6 t主持、點評:陳偉武 教授 程少軒 教授 g/ u8 x$ _5 Z0 l, c0 _9 [) `) y
1、楊先雲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 }( k7 |1 D5 _% o+ @9 p; Y1 l《里耶秦簡(貳)綴合五則》, V: a, Z, y4 p `( d$ Z- D
2、何有祖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 {* n3 F% ]$ P- A1 l, S$ J
《略談兩枚里耶秦醫方簡的連讀問題》
6 p) X, B' P) ~, Y$ f/ N) y+ O7 w3、劉思亮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中心* l7 V. T- g7 Q4 V
《利用出土醫書校讀<山海經>舉隅》
* t2 S. I( p+ U7 K/ }4、楊 博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 r( `/ G/ m" `0 w b3 z' \& ?
《海昏漢墓簡牘“房中”、“養生”書初識》
# Y2 ?/ \* h2 E# V茶歇:(15:00-15:30)
4 `8 F$ `4 J0 ~$ N) P第二階段:(15:30-17:00 90 分鐘)
, a. a% X) c" n5 t% e3 r主持、點評:陳文豪 教授 周琦 副教授
+ S0 I6 Q E% B9 U8 }1 |5、林育生 台灣 中華濟化國際人文協會" x1 G* Q6 b3 ?9 ?
《從秦簡<日書>中的疾病觀談巫醫界分》0 N3 q% `, _; i- {4 r7 V
6、趙容俊(韩)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 Z; s& z9 m- B! p
《睡虎地秦簡<日書·詰>篇所見之醫療巫術活動考察》, F0 ]1 S' ~* E% L2 o x5 p
7、名和敏光(日) 山梨縣立大學國際政策學部
9 V( P( P# i9 B, d5 Q: @《出土資料所見呪語與傳世文獻的諸相》: k6 l3 Z5 I$ v4 L& Q" O
第三階段:參觀成都中醫藥大學校園(17:00-18:00)' q5 f2 M. D X. D7 t1 R2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