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查看: 3151|回复: 6

京津冀燕赵医学研究中心,正在积极筹备,即将成立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7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74
发表于 2019-8-1 11: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附件3
京津冀燕赵医学研究中心章程(草案)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本中心全称为京津冀燕赵医学研究中心。
第二条 京津冀燕赵医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研究中心)是由京津冀三地部分院士、国医大师共同倡议发起,中医药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人员和其他热心于中医药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的非独立法人跨省行业和学术组织。研究中心视具体工作需要设下一级专题委员会。
第三条 研究中心宗旨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京津冀三省(市)党委、政府关于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重大安排和部署,协助卫生健康和中医药管理行政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重点加强燕赵医学文化历史、学术流派的总结、研究、应用与推广,推动中医药学术传承、创新发展。
第四条 研究中心由河北省中医药发展中心负责管理,接受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业务指导。
第五条 研究中心办公地址设在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医药研究院,视工作需要在北京、天津分别设联络处或分中心。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六条 研究中心业务范围:
(一)整理、校对、编辑出版燕赵名医、名家著作;
(二)编写出版流派学术专著、燕赵名医录;
(三)开展燕赵医学学术思想研究及学术交流;
(四)开展传统医学学术交流及其相关的医疗服务;
(五)培养中医理论与临床思维人才;
(六)开发、推广新技术、新成果、新产品;
(七)指导推动医疗机构临床应用和特色专科建设;
(八)开展科普宣传与健康教育活动;
(九)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
(十)承担中医药管理部门委托的其他工作。
第三章 委  员
第七条 研究中心实行委员制。主要由以下人员组成:京津冀中医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二级以上(含二级)中医医疗机构负责人;三级综合医院中医科室负责人;京津冀三地知名专家学者,并满足如下条件之一:
(一)被省、直辖市评为名中医或相当于此荣誉的;
(二)从事燕赵中医学术流派研究、学术思想研究等有一定成果的;
(三)从事燕赵中医人物研究并发表专门文章、著作的;
(四)从事燕赵中医文物、古迹挖掘整理并有一定成果的;
(五)从事燕赵中医药文化传承研究并有一定成果的;
(六)从事燕赵道地药材体系研究并有一定成果的;
(七)从事燕赵中医药古籍、专著、文物收藏的;
(八)从事中医药相关书籍出版校对、编辑等工作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
(九)中心副主任以上职务推荐,能够承担具体任务的;或经中心议事机构研究同意吸纳为委员的。
第八条 研究中心只接受个人委员,不接受团体委员,可以聘请顾问。凡拥护研究中心章程,符合前款条件并有加入研究中心意愿者,均可加入。
第九条 委员加入研究中心的程序如下:
(一)个人提交申请书或由研究中心发函邀请本人同意;
(二)研究中心指定的办事机构讨论核准;
(三)研究中心颁发委员证书。
第十条 委员退出研究中心应提交书面报告并交回证书。委员长期不履行委员义务超过三年的,可视为自动退出。
第十一条 委员有严重违反本章程的行为经提醒无效的,研究中心可予以除名。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职责
第十二条 研究中心设主任1名,常务副主任4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3人,学术顾问、主任委员、委员若干。主任由省中医药发展中心聘请,其他成员根据研究中心主任提名,省中医药发展中心聘请。
第十三条 研究中心主任、常务副主任、秘书长每届任期5年。
第十四条 研究中心议事机构是主任会议。主任会议每年召开不少于一次,参加人员包括主任、常务副主任、秘书长,其他参会人员根据研究中心主任提议安排。
第十五条 研究中心下设办公室做为主任会议的执行机构,由秘书长主持工作。
办公室的职责是:
(一)落实主任会议议定事项;
(二)根据工作需要提议并组织召开委员代表大会;
(三)按程序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四)安排委员的吸收或除名;
(五)安排设立办事机构、分支机构和实体机构;
(六)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七)其他事项。
第十六条  研究中心主任、常务副主任、秘书长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
(二)在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三)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四)担任研究中心主任委员以上职务;
(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十七条 研究中心主任、常务副主任、秘书长连任两届的,须经河北省中医药发展中心批准同意后,方可任职。
第十八条 研究中心主任工作职责:
(一)提出学术顾问、常务副主任、秘书长、副秘书长、主任委员人选。
(二)召集、主持主任会议或委员代表大会;
(三)检查主任会议、委员代表大会的落实情况;
(四)代表研究中心签署有关文件;
(五)主持制定研究中心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
第十九条 常务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
第二十条 秘书长工作职责:
(一)主持办公室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
(二)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
(三)提名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负责人;
(四)负责组织制定业务活动计划和内部管理制度;
(五)办理主任、副主任交办的事宜;
(六)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二十一条 副秘书长协助秘书长工作。
第五章 资产管理及使用
第二十二条 研究中心经费自筹,来源如下:
(一)企事业单位、实体机构的资助;
(二)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三条 研究中心不收取委员个人费用。
第二十四条 研究中心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发展,不得在委员中分配。
第二十五条 研究中心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二十六条 研究中心配备具有专业资格的兼职会计,实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第二十七条 研究中心的资产管理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委员代表大会和财政部门的监督。资产来源属于国家购买或者社会捐赠、资助的,必须接受审计机关的监督,并将有关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八条 研究中心换届前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财务审计。
第二十九条 研究中心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三十条 研究中心专兼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对事业单位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执行。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三十一条 本章程须经主任会议表决并报委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生效。
! _* i9 T$ \  c+ _9 w& B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7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74
 楼主| 发表于 2019-8-1 12: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附件1
. s5 h5 g) @/ H! o% w京津冀燕赵医学研究中心委员推荐表2 L/ \/ z0 H- x5 M8 g9 n0 v& q
姓  名                性 别                照片* E5 `7 n/ k6 d. Y) F  s. E
单位及职务               
! Z* D3 s2 P9 W0 D& J1 a7 b联系电话                邮箱或微信号                6 S  ?5 E, Q6 W
推荐方式(勾选)        1.特邀 2.单位推荐3.个人自荐        * D3 x3 J! l. |7 \
工作成就(勾选)        主要成果(概述或另附)# H' q8 I& X$ I+ a  u1 |/ V
1.省级以上名中医或相当于此荣誉;7 h" G1 D+ d$ U0 O
2.学术流派研究、学术思想研究等有成果;
4 ?8 c9 F; I3 q$ O# c3.中医人物研究发表专门文章、著作;: F$ r' P# D/ l/ b7 r/ o
4.中医文物、古迹挖掘整理有成果;  }4 P( p% i; z$ W
5.中医药文化传承研究有成果;5 ?5 V8 t9 m5 y8 E8 e
6.道地药材体系研究有成果;
7 U3 O; n% }9 @& l9 f7.中医药古籍、专著、文物有收藏;
6 n! ]7 @! v' i1 D1 v% T8.出版校对、编辑等工作有多年工作经验;
+ p, m$ ?1 i7 Z0 A9.由研空中心筹备委员会推荐,同意吸纳为委员的。        % r! J0 n  l" p
# K, Y2 }3 x1 ~) v* G
                 本人签名        特邀委员或单位推荐% @  B$ _5 {. V# }. e  ~
(单位盖章)& E6 n; l: a$ `4 O: t& l  J! V
. u$ ?7 ?* {" }) l( _
                  京津冀燕赵医学研究中心筹委会意见
- x6 ^+ Q+ q6 T' o0 T, H注:本表由京津冀燕赵医学研究中心筹委会负责解释。
& P2 V6 Q* L- a1 p$ }; I* 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7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74
 楼主| 发表于 2019-8-1 12: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燕赵中医复兴在即,你确定不来出份力?
' Q0 i1 y3 c2 F0 T2 F2 M' d; F* Y% D
李磊  河北中医药  3天前
9 m, {3 y) J9 f) R3 l关注河北中医药
9 {* I6 w6 }3 Y+ f! U, _中医大事早知道
* ^( n- t& F" W一个实用与格调兼修的公众号- H  A2 Q+ ~$ _7 h, p  G( ]2 N

' v% z& H4 L9 D7 j+ [
& Y8 {. k5 w: ^, b* n燕赵大地是一方中医药沃土,自古名医辈出,这里有不仅有古老的文化,也是中医学产生、发展、壮大的地方。燕赵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历代名医辈出、中药材资源富集多样、中药产业基础雄厚。为充分做好燕赵医学宝库的保护、开发、传承、创新和运用,现在京津冀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成立京津冀燕赵医学研究中心,你确定不为心动?赶快来参加吧!5 c' Q! p! k0 [  Q
* E6 O7 I; R& [8 g2 a
$ S: y4 j( J% ^/ h$ Y1 Y" o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卫生健康委(局)、中医药管理局,雄安新区管委会公共服务局,省直有关单位:
' w8 O, B& w$ s( x) i+ D
: e4 `% p$ y7 C" j9 M9 R+ s1 B京津冀地区作为祖国传统医学发祥地之一,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学术流派精彩纷呈,古往今来名医辈出,为中医药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充分做好燕赵医学宝库的保护、开发、传承、创新和运用,经京津冀中医药管理部门共同研究,决定成立京津冀燕赵医学研究中心,由河北省中医药发展中心负责筹备。
* R2 c& R& L5 e* v9 j: _/ ^. H7 F( E/ @4 h! z( b
该中心是由京津冀中医药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专业人员和其他热心于中医药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发起并参与的学术组织,接受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天津市中医药管理局业务指导,聘请中医药相关领域的两院院士、国医大师为学术顾问。现采取研究中心特别邀请、相关单位推荐以及符合条件的人员自荐三种方式征集委员,具体如下。
6 X$ Y$ v; T, U* x! Q1 ?" q; F1 d  Y; P7 p( C
一、研究中心特邀:获得全国名中医、省级名中医以上称号的人员;京津冀省级中医院主要负责人;二级中医院主要负责人;三级综合医院中医科(含中西医结合科)主任;经研究中心筹委会确定的其他人员。
; o( l% G& j- u5 O/ X  b+ M二、相关单位推荐:中医中药类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名额不限。凡在中医药领域有一定影响力、有学术贡献或科研成果、独特见解的均可入选。具体入选条件见推荐表。
' O3 u6 g' n' m  A三、个人自荐:条件比照中医中药类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执行。, ?* L5 |7 ^! U3 T; Q
* g' `7 ^  G" Z3 G* d+ I
符合上述条件的人员,可自愿申报京津冀燕赵医学研究中心委员,填写推荐表(附件1)并经本人签字及所在单位同意盖章,由设区市(区)及省直各单位分别收集,列出名单(附件2),于8月9日前报送到河北省中医药发展中心,经审核后核发委员聘书。
  s: l2 e5 ^' `- N, P( s6 H) P: M9 z' P  B
河北省中医药发展中心联系人:孙帆。联系电话:0311—66165287,手机:13832148755,地址:石家庄市合作路42号,邮箱:sunfanybs@126.com;微信号:sifangyuanyin。& R  M( d! p# G& ^, M. u
. w4 c/ l8 W9 E) t

) z% P4 M9 F7 g附件:1.京津冀燕赵医学研究中心委员推荐表
2 C0 z# [6 l* S' L           2.京津冀燕赵医学研究中心委员(备选)名单$ \9 _2 y$ k/ i7 ^1 H2 M  r, A
           3.京津冀燕赵医学研究中心章程(草案)2 o0 V! d* a! w7 N8 K
9 n0 o. }- k$ [2 N! S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 Z2 p8 Z0 q' p( S5 @% h
                              2019年7月26日
3 p. p2 q: }2 `2 {/ T" U
7 F, l  p4 g! S% a& |. u* @8 _附件1
( m, y9 X8 T( K, }
6 H7 d* H: w7 H( W3 w5 O5 }7 T3 ^/ d8 z
附件2
" p) N6 V, c8 F* r& b# c; f2 n京津冀燕赵医学研究中心委员(备选)名单
" l* U! g" V& y. ~- 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7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74
 楼主| 发表于 2019-8-10 12: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燕赵医学丛书》编写启动会$ \/ ]+ |& h6 @% `' u) N
会议议程
. ?4 S4 T7 g0 q* \* [. N5 B$ P# ~" P
5 H9 s* @4 D  }" d( R: E' i8 {会议时间:2019年08月11日9:00-12:00
5 l+ R; B, n- g% ^会议地点:以岭健康城三楼8号会议室- L! O2 P4 c  v! C5 ?) b3 a( ]% l" D. V
参会人员:% V" v3 s* _4 D- h3 x
吴以岭、段云波、姜建明、王建国【待定】、毛静远【待定】、孙士江、孟静岩、刘宝利、马智、方朝义、贾振华、田学卒、孙庆臣、马晓娜、曹东义、刘增祥、魏  聪* |7 j1 z" l# {; t2 E( r# ]1 T
会议讨论要点:6 T1 |  U0 `+ J2 I+ ]5 j
1、讨论通过《燕赵医学丛书》编审委员会名单* i. t9 u% w5 g# n) h
2、讨论确定《燕赵医学丛书》编写计划及启动编写书目7 M. L7 x4 i1 d0 m, Z
3、讨论确定《燕赵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主编、编写要求、编写周期. K  c7 T6 C" g
医经学派、易水学派、河间学派、中西汇通学派% f+ a( y/ I* S8 G- c% ~
4、讨论确定《燕赵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名医名单
3 g! _+ S( p9 K& v, l( D5、讨论确定京津冀燕赵医学中心成立时间、标志、主题、筹备情况2 e8 d3 a$ G/ a+ J$ K6 O1 W; B

+ ]) g9 C, _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7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74
 楼主| 发表于 2019-8-11 18: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 w- w# J; U4 _+ Y
《燕赵医学丛书》编写计划
( s8 ^1 H( r( |2 x  W& K" Q8 L7 B5 R  t1 y
为深入挖掘燕赵中医学学术思想,完善学术体系,弘扬流派学术,探索传承机制,推动应用转化,2019年4月19日由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立“京津冀燕赵医学研究中心”。京津冀燕赵医学研究中心将系统梳理研究燕赵医学流派,挖掘整理、传承发扬燕赵名医学术思想,整理、校勘、注释、出版燕赵名医专著。拟整合京津冀专家资源、物力资源,共同编写《燕赵医学丛书》。
. k* V5 _9 `) Q# ^, x) e编写《燕赵医学丛书》是践行文化自信、发掘医学瑰宝的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必将对促进京津冀一体化中医药事业发展,丰富祖国医学宝库,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贡献。
  g6 s' X+ N' e: K% H; |7 @+ n; u, f8 m一、目的意义
" q+ e7 k/ f9 c; @; }! D1.时代的重任: x+ B# [0 Z* n7 p9 ]9 {' ^
早在1958年,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2015年1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2016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中要求“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方法,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组织遴选本行政区域内的中医药学术传承项目和传承人,并为传承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传承人应当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收集整理并妥善保存相关的学术资料。”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是我们这一代中医药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H+ V' V( y- c) u$ H) H
2.历史的托付
& k0 v1 k+ R' X; |京津冀地区古为燕赵大地,人文相亲、地缘相接、人杰地灵,作为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代名医辈出,有文字记述的医家多达200余位。战国时期扁鹊(秦越人)为中医学奠基人之一,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河北河间)、李东垣(河北正定)均乃燕赵人士,刘完素亦成为河间学派的代表性医家。张元素(河北易县)、王好古(河北赵县)、罗天益(河北藁城)则是易水学派的代表性医家。明清时期,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性人物河北盐山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开创了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先河,综上可见,中医八大学派中的四个学派均源于燕赵大地,在中医医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后世医家树立了学术典范。此外清代河北医家王清任(河北玉田),在中医解剖学上做出了重大革新。建国后,郭可明、蒲辅周、岳美中等老一辈医家医技精湛。当代籍贯为京津冀三地或长期在三地工作的中医名家层出,中国工程院王永炎院士、张伯礼院士、石学敏院士、吴以岭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陈可冀院士等在中医学术发展中均做出了杰出贡献,奠定了燕赵中医在中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7 d7 W$ v$ A$ ~2 A& i
传承发展燕赵名医学术思想经验,创建区域优势的古籍整理,探索燕赵名医经验处方特色制剂开发转化,是当代中医药界责无旁贷的历史重托。6 _* Q- N/ q: D# y# e2 P
3.著名学者担纲
  i, x4 c9 J- t4 e- _《燕赵医学系列丛书》(以下简称丛书)作为京津冀燕赵医学中心研究的重要内容,由吴以岭院士发起并担纲,集合京津冀三地中医药精英,以传承、创新、发展、共进为目标,旨在出版一部综合反映燕赵中医药历史源流、流派发展、学术思想、名家名著的大型综合性学术专著,不仅对系统传承燕赵历代名医流派学术思想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对促进三地中医药学科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对打造京津冀一体化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W& q  W0 G; {/ V4 v9 I$ M二、编写内容
( ^! P: s1 p$ S. g4 E2 n2 f& g, ?整部丛书分为三部分,每部下设若干分册。
& O% q2 q* W5 O6 t3 Y( W$ v" g7 I1 x第一部分 燕赵中医学术流派研究 . W  k" L7 q" n" M# w) M
系统整理流派形成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及代表医家学术思想、医论医案及对后世的影响
* s; c  _$ x$ g+ ~; T' P! |分为4册 一、医经学派(主编:曹东义)
2 W' O1 @/ F5 I' |7 W二、易水学派(主编:吴以岭)3 u) o/ q& E) O" {
三、河间学派(主编:刘清泉)
8 I+ G: |1 H% w* _四、中西汇通学派(主编:张伯礼)
' ]5 `  v! F2 }. Q* h第二部分 燕赵名医学术思想研究
7 P0 a0 J) o& s3 P4 C7 C% E* L一、《燕赵历代名医学术思想研究》(综合卷)
9 g1 Z. m  U3 g) p* Y# L( s  u二、燕赵名医学术思想研究丛书(计划80~100册,每册20~40万字)
: x( `" }- A0 _$ H1 s2 \例:《扁鹊学术思想研究》  u! @* F* e& P
第三部分  燕赵历代名医学术代表著作研究* c$ T: E& H5 j
(一)整理编纂《燕赵历代中医药学术著述》/ s/ _) S' F9 H6 x/ x/ s( N5 o
(二)遴选重点燕赵古代名中医代表性学术专著进行整理、校勘、注释。
9 B. r  b2 W, P9 d. k) Q三、编写要求
: O  Y6 K% G. A' T) Z《燕赵医学丛书》编写属于文献研究,应坚持传承创新、古为今用、秉笔直述、精准严谨的指导思想,充分反应京津冀地区对中医学发展的贡献,真正发挥以史为鉴、发掘宏扬、得益当代、惠及后人的价值。- H! r7 X8 `/ _7 q
丛书要求达到全、新、精、准,全——搜集文献资料应深入挖掘,尽量齐全;新——内容应有创新,超越已往研究;精——遴选其精华,文字表达精炼;准——事实准确,不溢美,不贬损,真实地还原人物、事件。
. r6 N0 r: ~: W( h' {0 W丛书的编写是京津冀中医界一项伟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作者应有高度的重任感、使命感、奉献感,作为一项研究全身心地投入作者的智慧,打造一部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传世之作。
$ V1 Z. o+ g: u  e0 m. w四、编写组织分工: d. N+ c7 m4 [, N. C. ]* ?% H3 z
丛书编写组织设丛书编审委员会与分册编写委员会
- T, I  F7 Q) f. l2 j! I( c1.《燕赵医学丛书》编审委员会
3 b& L5 @, ^, |, h6 i; G2 c% U; g《燕赵医学丛书》编审委员会顾问(按姓氏笔画排序)5 k8 ]7 I& H: Y8 ~+ Q0 h
王永炎、石学敏、陈可冀、陈香美、张伯礼、李佃贵、黄璐琦、路志正( A( V2 F, _3 a. \
《燕赵医学丛书》编审委员会(按姓氏笔画排序)
7 m- u2 W2 T8 ]% f1 y0 Q8 N总编审:; B, j* P$ U3 i: G$ [$ g$ ?
吴以岭
  z6 X0 ^: E8 h( z委  员:' o/ L2 a2 {1 N7 q9 j% K
马  智、王庆国、王建国、毛静远、方朝义、刘清泉、3 \. T! Y5 n, F5 b/ ^0 x5 V7 H
孙士江、孟静岩、段云波、姜建明、贾振华
, Y4 g# b7 U$ t* j( @; P, M《燕赵医学丛书》编写办公室主任
% h: R: B$ @; j* i: W, L- K5 \方朝义
" _1 L& U. [  X( \6 K3 |2. 《燕赵医学丛书》分册编写委员会+ x+ \9 X. T$ ^* p8 m! E
主 编:1人,总体负责分册编写、审校7 Q6 B- z1 v4 K* ~
副主编:若干,协助主编负责本册统稿、编写、审校工作/ H  e) p( f: c! S
编 委:若干,为具体参与编写人员
% `) x, N% U# c; L% F+ ]五、时间安排! {  d2 {& h6 h5 \$ G
1、首批启动撰写书目:3 U- d- e: A, S. ~; E0 E
第一部分:燕赵中医学术流派研究
+ g8 n. P/ P6 ]+ S; J    《医经学派》      主编:曹东义
. r% f- P8 H) G/ k    《易水学派》      主编:吴以岭
( v! w: ~2 B  J    《河间学派》      主编:刘清泉9 O" D' u, m( y9 b& y2 ]/ q
《中西汇通学派》  主编:张伯礼* }- v) C7 P! `) a9 w/ a* [$ B
第二部分:燕赵名医学术思想研究, v% g) ?9 v/ W4 D" Z5 c
    《燕赵历代名医学术思想研究》(综合卷)  , E+ T: {/ q- q8 Y8 {# `. n& b
主编:王庆国  方朝义  毛静远  贾振华6 m; B" [3 b4 f) x. q. A
第三部分:燕赵历代名医学术代表著作研究
5 Y2 y$ X. m6 `4 f5 n+ z, j  E《燕赵历代中医药学术著述》综合卷0 {3 d4 ~& Y* C# ?3 R
主编:王庆国  方朝义  孟静岩 ; ^: {; h" J# Q, f  v5 o
2、首批启动书目计划安排
) o2 A  E- d2 o' q" N$ A( O& ]5 R2019年8月—2020年6月  完成书稿- {$ K- |% Z# z6 m4 j6 Z
2020年6月—2020年8月  校对出版
5 ^" S5 s" p4 Y7 a8 B  X(其他书目根据丛书编写办公室总体进度要求予以安排)( M7 o" V9 ?; E2 E5 A* B: r; Q
六、出版社意向
8 {, D! w$ z* @# J2 o, K3 K1.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l8 o3 ~0 s/ Q0 C( O: i2.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Y$ |6 |3 T' v+ a9 V7 N0 |5 @
9 H* I  B5 J8 I* G2 I3 C2 y' Q
8 s# E4 c1 E; ~  l. Y+ 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7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74
 楼主| 发表于 2019-8-11 18: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燕赵医学丛书》编写大纲
. n0 p, h. j/ _/ o" t1 p(草案)
$ f2 Z6 _1 k0 x5 A' g第一部燕赵中医学术流派研究
' _4 L* b5 @( F# D- `) W( C) x《易水学派》
$ t, F  e1 O) \& E& D, [) f8 m概论+ m+ x8 [0 V& t, |% F1 K
第一章易水学派源流史略
' L/ _* S: }* D; w) v- r- t一、易水学派形成与发展+ M: `6 M2 N  T, T
(一)肇始奠基期# |* Y/ F; R) F$ Q, ?$ D- i; Z
(二)学派形成期+ l; ~4 `# o# `( w2 h6 W5 V: A% L
(三)外延发展期- B& r  o& _, I: T
二、易水学派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6 w! l6 v0 j6 @& u. m(一)社会环境的影响0 b3 |6 `7 d$ \6 U; N/ _
(二)医学发展的推动
# f" Q& d) P; r0 J(三)宋元哲学的渗透  n' Q3 H* u3 Z) S
第二章易水学派的主要学术成就
% H" j3 i# s/ b0 E3 s& v8 d第三章易水学派对中医学术发展的影响" a$ q" ^9 C& g5 j0 y/ T
8 A! f2 u: Z: ^( Z2 \
上篇易水学派主要医家
0 f; ~# H! [0 i4 N# r: }" L7 ]$ e第一章张元素
& I2 K- b+ B/ K) ?一、生平与著述
  H3 n) i; p+ k(一)        生平( |0 s/ ]" y) G3 Y; Q" Z4 O3 J
(二)        著述(与易水学派相关)
2 p; @+ R; `1 L9 S1 n, B+ }% {二、学术思想(与易水学派相关)
  M5 \' G% I0 {! P' `# P! o(一)学术思想渊源9 y$ k  D" }( ]- [0 S/ h; q
(二)主要学术思想与学术经验
1 ?) J0 B$ D8 K  s! M三、医论、制方、医案(与易水学派相关)! p! j. z" B3 x: z! W! w
(一)医论摘粹4 n2 ]; h' t0 Q( g9 N! b
(二)制方选要
% v6 Z- ~4 h. ?2 ^(三)医案精华* G$ P" l: O! v1 p- ?  e  j( O
参考文献
$ {5 ^4 }# P8 C第二章李杲9 P) z$ i# z: a3 Y, _) A
第三章王好古, v2 H0 c. Z7 |: s
第四章罗天益1 {& W8 u0 c! |5 P
第五章薛己
9 ]/ m+ K& Q% D5 W5 @" T& f- _$ l第六章赵献可. v3 Y" M0 o$ C% [* `/ f' c! ^
第七章张介宾$ N* w# n" i: S9 t8 p# ~
第八章李中梓
$ @1 B, f4 U- Q, w第九章高鼓峰* R" A5 @+ G+ ~! J8 u3 l1 ?0 n
第十章尤怡
1 x# O( L$ I. y: \6 q4 a5 Z第十一章张璐! y6 D' I% U: t% Z7 ?2 |6 `6 K

8 |$ L+ p( i& E下篇易水学派的当代研究与应用(传承与创新)9 b  A- P6 H* m5 ]/ P4 g
第一章理论探讨- G  s6 G  J) J6 w
第二章实验研究
( P' q. O8 L6 ^# o( U9 y9 _: E第三章临床应用
" N1 f( f9 S( p$ K' ^参考文献9 A, y  v1 O, b& M4 y. z8 A. v

9 T/ I' n8 Q7 q9 f1 t" Q《河间学派》《医经学派》《中西汇通学派》编写大纲参照《易水学派》体例。: R& ?8 h0 j: l0 x  F& l

! H# M" f$ T  l4 k* T( }
, b$ F4 n% h8 J, a: Y/ i/ b- F$ h0 g3 r. a8 x( [7 ]
* t- j' G0 S1 a. f$ }
; f) q  S% T% z. [- v( n* r' a

' h* N! ^! {! T5 N7 q, z4 e! U+ i6 L" n
" z% S5 R* T* B! H

) c5 l/ V2 e/ B/ q' g4 V( e. d3 R

  }. P4 Q7 u' Q. ^. R+ L2 b0 j+ u. y" t3 h6 Z" t5 ]& e3 k
第二部燕赵名医学术思想研究
' }9 U: U, }* @$ ]0 Y0 O) j
# b) j% L) f. h8 h《燕赵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可分期编写出版,首先编写出版综合卷,汇总各名医学术思想的精华;然后编写出版著名名医的单行本,每册20万字,计100余本。+ o) L* n2 }9 u* ~, w! C  j4 b9 m

/ {% y/ V, P) x6 s) X一、《燕赵历代名医学术思想研究》综合卷2 _. v! d' W- V& L! ]5 D/ L. p
上篇古代名医
4 s' `4 y; H2 l7 ]$ ]( k* F" x+ a  示例:
5 J  O) K/ Z0 c' I+ S# C# z/ }第一章扁鹊学术思想研究; t8 g$ S2 X; |4 D7 i1 J
一、生平
1 c- {' ?, l- ^3 I3 C* C% Z二、著述, w& n/ f+ @2 w3 @. c# m. K& ^
三、学术思想% v8 M4 S) v0 |$ T0 r8 f6 [: z
(一)四诊察疾,望诊为先/ V, J- b' V9 V5 k& F# A# i
(二)右肾为命门之脏
; u4 x0 V+ k* p* z0 A(三)心主与三焦相表里" o& |& g- n9 ^( M" ^5 _8 Y0 F
(四)奇经八脉皆不拘经/ n( d4 L  z. ~; `- Q0 t+ B
(五)井荥腧经合,出流注行入
8 M9 ]  S2 ^  P2 D1 v  T# I(六)针刺法则,补泻迎随
9 e7 q; a3 s. M9 |8 q5 @(七)七冲门说1 b& G* O7 c, \& v6 c7 j- V  B% d; C
(八)八会之说
+ ^* A4 r. S+ Q- V(九)对后世医学的影响* {* i2 g. X( H6 T! Y
四、医论、验案荟萃
, u0 H/ I, x! z- w3 B  ?; T. U(一)医论摘萃
2 E" G/ y3 w, m1 _" a" R5 K(二)验案精华
' y& @( E7 n' C  @4 ~1 D! `) }五、现代研究与应用: p4 p3 Q+ \+ k1 G- G$ g
(一)现代对超感诊视疾病的研究
9 J- H4 f. \& _4 D3 |+ k8 Z  N! w* x; V(二)现代对脉诊的研究
/ s( u% O; U: R2 m" z第二章  刘完素学术思想研究
2 r% x3 H9 b3 C& G, }/ u% I( x- R' |+ p. D1 G  l1 f  _3 J( n
注:本篇其他医家学术思想研究均参照本章大纲6 l% }6 k, A7 M$ v1 [$ Q
: L7 W4 r9 Q2 q% M7 N! S
下篇近现代名医
9 B% }2 u( o* I9 u' P一、时间划段:近现代指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当代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现在。
! P4 p% n8 d0 h% X7 I! t8 A二、收录范围:凡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籍(包括京津冀籍而居于省外、国外),或非本籍范围而在京津冀工作的著名中医药学家,皆在收录范围之内。6 b- ?: U( N5 l: F! N& V
三、入选条件:(由丛书编写办公室会同京津冀三地编审委员会专家共同商定); E' o! O( U5 O' B
1. 近代入选条件:对中医学发展有重大贡献,且遗有著述,被共认为是有影响的名中医。
. i4 Z2 v6 a  ?/ h# `    2. 现代入选条件:可分为2档,即人物立传和人物简介。7 Q; j2 }; q2 g) M7 F0 w& @
(1)已故的院士、国医大师及有重大影响,且有著述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的正高级职称中医药和其他知名中医,给予立传。
5 a& T" O1 S, n- }(2)在世的院士、国医大师、名中医(省、市及以上授予者),以及被授予省(市)级及其以上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给予立传。& {: Q1 ?3 P: l+ A  x6 j2 A+ w6 g1 ~$ J' `
(3)70岁以上的中医主任医师、教授或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者,给予简介。
2 h/ ^/ o; d" I+ ?四、编写大纲  f' u" Y7 x6 g0 |4 G- v
参照上篇编写大纲. g. W- P0 U8 ?! y

1 F' h# s3 Q/ r二、《燕赵名医学术思想研究》名医单行本
  K; U1 I5 A: y6 f  V- C编写出版著名名医的单行本,多册20-50万字,计100余本。! e, f" q7 r9 h/ ?, b$ M- I+ o
体例& l2 v5 C8 O/ A# s1 D- g9 w
《XXX学术思想研究》+ E9 s4 `+ ^+ ?* k& g1 {
第一章生平
5 R# x$ q) n  u( f0 ~第二章行医业绩1 K( Q6 x0 Z, ?8 a% D" n
第三章著述3 t5 H* x( Q& g. }" `
第四章学术思想
  N/ R, O& J6 N: d0 c" m8 o& @第五章医论、遗方、医案) h2 ~) }4 }' ]( A0 u
第六章后世传承, e$ n! S# e% `$ u
第七章现代研究与应用7 M. q1 W) i$ Y3 c# c, _& d% q) Y

, a. J1 R- j" O  o  {. l
9 ^3 w/ q0 x. v3 A: a; t  x# [5 @9 ]) e; v7 }* E3 \$ P/ Z/ c

& c5 w- j* H9 L) X
# B. s% Y/ r  i- a0 ?' @( J
/ i1 P' ?- S7 ^* {- h$ n
! M" w4 z4 R3 C& e0 ^' Y
: r1 k0 S, B/ p% i
1 o2 U+ ]: I# ~1 B
  n$ l0 L, s' Y5 S6 E, ~- q( n; D( j- P  r6 Q$ `
' H: t: n' G4 u( }! A* l- q; ]- b. z! j; k
) L( i6 e0 i( l' e

/ Z% Q/ x" n6 a/ A+ C4 j/ ?# C( K% r1 X9 l, @9 X" X& q! i1 O3 h
) f) t2 M5 N! J" N) X- d
* a- P( @+ i+ U" p. g$ O
6 [4 ~" j* V/ C& J# J  U; t- r: B& }
* S" p; K( h( k" U$ A

! `( `, \2 n3 z
: s' Z9 I8 o# M5 `' q/ Y/ K" G' r  ?/ ?
; h4 s8 A% N9 i4 T1 i% P第三部燕赵历代(近代)名医学术代表著作! J) G6 F: [0 M( A6 m) R5 R
/ Y, F6 @/ z2 \2 U0 S9 S5 F% Z
《燕赵历代(近代)名医学术代表著作》应首先搜集整理燕赵历代(至近代)中医药学术著作,编纂《燕赵历代中医药学术著述》;在此基础上选择有影响的古代医学学术著作进行单书的整理、校勘、注释研究,以单册出版。
. ^1 o$ P$ M  X4 \) R9 A+ p% `收录范围: 凡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籍(包括本籍京津冀现居于省外、国外)作者之著述,非本籍而工作于本地者之有关著述,或非本籍范围且又不曾在京津冀工作的国内外学者而撰写的有关本范围之著述,皆在收录范围之内。
0 q  f2 }6 H1 r' q
$ p/ k/ n( {" L; V; j$ a  m一、《燕赵历代中医药学术著述》4 `4 k4 @9 }  C' j* j1 X  N
+ J; q5 j. }% m0 z& {" \8 Z
上 篇先秦至清代( Y/ }! ?' e, r! A  x' F! Z, ]
一、体例7 u+ O' f( u; w& {9 \; v
1.书名(包括卷数)1 N3 A- e4 K6 o$ W7 m1 Q
2.作者[加作者成书朝代、籍贯,如(元)河北肥乡窦默(字汉卿)]
1 `% ^9 k4 q3 I% U7 L二、示例! y  b$ h2 x3 }' Q  [
《铜人针经密语》  1卷,(元)河北肥乡窦默(字汉卿)
* z2 y  Y' {3 @9 T* }9 u下 篇民国时期. s  z; i* S, K8 X  v
一、体例
( n. w, c( H' P1 F* q3 q+ ]1.书名(包括卷数)
: ^4 A3 g! Y7 u8 [7 z9 m: S; s9 _2.作者(加作者籍贯,如玉田王清任)0 v9 r: W( B$ l; n5 A1 A+ }9 e
3.出版时间. N$ \' F6 Y/ m8 |
4.出版地、出版社
5 n( u* l# D! E. J+ E0 M; _) |5.开本,页码,字数
5 q/ i' Y. j- o+ e: K! n# r6.内容提要(非必需)
9 ^# \; F  W! H  j$ C5 o' w二、示例
* X* k2 Q4 ^- u9 |' U+ b0 |《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合编)(上、下册),盐山县张边务人张锡纯著,张春生、高如璧校订,孙铭勋参校,孙玉泉等重校。天津中西汇通医社刊,1918-1935年出版。32开,上册302页,下册256页。第1期,1918年沈阳初版;第2期,1919年沈阳再版;第3期,1924年沈阳3版。& K6 S: v4 B, N) t$ s# P; [3 R
内容提要:全书分8卷。上册1~4卷,按治阴虚劳热、治喘息、治消渴、治淋浊等症候分19类,收录中药方剂101种;下册5~8卷,按治伤寒、治温病、治霍乱、治女科、治小儿风证等分15类,收录中药方剂88种。书前有张慎、袁澍滋、苏中宣及作者序,杨世荣、刘尚清等人题词。该书又名《外方学》。
" x  `) C  |  M3 \, {! B1 \1 F( v$ W" v4 {8 N' s% }  g
二、燕赵名医学术代表著作研究(单行本)* b" M- @: o( T/ d

3 v+ L1 K% e. G现存中医古籍数量非常庞大,《中国中医古籍总目》共收录全国150个图书馆(博物馆)馆藏的1949年以前出版的中医古籍13 455种,约占我国全部现存古籍的十分之一。其中不乏珍稀版本,包括宋版书16种、元版书43种、明版书1 500余种。现存中医古籍分布范围遍布全国各地,大多数保存于国内各中医学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图书馆、国内省级以上综合图书馆内。估计燕赵中医古籍有可搜集在200本左右,且大多已被整理、校勘、注释。5 W. R; i+ c7 T0 r+ u
《燕赵名医学术代表著作研究》,遴选民国以前古代医学学术著作进行单本图书的整理、校堪、注释研究,以单册出版。
, b( r% b! [, D/ v8 Q9 ^/ r
+ \6 I9 {( z5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7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74
 楼主| 发表于 2019-8-11 18: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燕赵医学系列丛书》撰写体例规范, l0 x3 }1 S  n% L, s! e* N
(2019年8月11日)! k" l& r& @, {, ^

% u& e6 \) ~3 G" v9 ]《燕赵医学系列丛书》反映燕赵大地(京津冀)医学家为祖国医学发展和人民健康做出重大贡的历史文献,将是一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传世精品之作。本书在撰写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为人类历史负责、为中医宝库添彩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全、新、精、准”的要求,高水平、高质量、高速度的编写出版任务。为此,特制定《燕赵医学系列丛书》撰写体例规范。: P) I9 O0 A& v& O5 T8 u8 h9 r

9 v7 g+ E& o" `# U& z9 i一、        基本结构# l$ B- A8 l* D5 i9 z" I
为保持全书一致化,各部图书原则上按编写大纲撰写,根据内容多寡亦可进行增减。
  q! i2 R+ x  |2 i+ n二、        写作层次
7 R' R. _: N, g! J" M1.本书统一用篇、章、节,标题层次体例如下:; ~4 r1 }% c5 s$ V4 r+ Y
    第×篇  ×××××(居中,1号宋体)。% S# k" [9 q( m1 E
    第×章  ×××××(居中,2号宋体)
1 S6 E. }  J2 R    第×节  ×××××(居中,3号黑体)+ F; m3 j5 A; b# J# Y" y; e  S
一、×××××××××(居中,4号仿体)4 Y2 {% t9 t' {6 S  W  t* X7 }
(一)×××××××××(左空2字,小4号黑体,另行)" }; B, F. n; G: g
1.××××××  (左空2字,小4号宋体,另行)
& ^$ ]! F) {4 @3 ?4 v, E  N正文中序号
% Q! z9 y9 g8 I(1)        ××××:××××. z2 x- v5 g  C0 H
①××××;  ②××××;  ③××××
* {2 L) t$ i: L$ n4 H& G+ x. H正文统一用小4号宋体。. n' X! N& J( G1 a# A8 v7 h( G$ A' d
    书稿中固定类型的标题,标题可用方头括号【】表示。注意【】下面的标题序号为“1.×××  2. ×××   3. ×××”。% u8 ]$ q) B0 V3 v
    标题层次的使用,根据内容可以升级或降级使用。
0 S) T. @! C. o9 e  ^+ K% U4 d( u3 _
# M; _7 h  @( Q三、语法修辞
* @, u- ^! l1 L* s: m3 Q* h3 I语法为语言的结构方式,包括词的构成和变化、词组和句子的组织;修辞就是修饰文字语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又生动有力。( `: ~( ^. v: b. N. F. z2 A
本书使用现代汉语语体文,少数祖国医学原著仍可用文言文。目前,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张志公主编的《现代汉语》为语法修辞的规范。9 j1 ]2 B; M/ h- Y5 s. R. ]
引用经典一定要核实原文。引用方剂亦要核实原文1 f$ c4 H) [, v7 U& O3 d
四、名词术语6 P) ^* h, I6 s: u5 K
全书医学名词、人名、地名统一。在进行医学名词、人名、地名规范统一时要注意尊重历史事实。
" ?: g: K1 C1 m4 x0 y1.中医名词术语以《WHO中医药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为准。
/ n1 z! L3 [7 }2. 现代医学名词术语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为准,尚未规范的可参阅新版教材。
: v5 g0 ?0 n/ \: e(1)常见的不规范名词举例(括号外为规范词):机制(机理)、功能(机能)、组胺(组织胺)、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梗死(梗塞)、发绀(紫绀)、内镜(内窥镜)、期前收缩(早搏)、展神经(外展神经)、脑卒中(中风)、抗生素(抗菌素)、磁共振(核磁共振)、同工酶(同功酶)、单核一吞噬细胞系统(网状内皮系统)、艾滋病(爱滋病)。; A; ^/ V5 u6 [* k9 j! U. }7 n
   (2)翻译的病名或综合征(括号外为规范名词):巴宾斯基征(巴彬斯基征)、布鲁津斯基征(布鲁金斯基征)、库欣综合征(柯兴综合征)、艾迪生病(阿迪森病)、霍奇金病(何杰金病)、梅尼埃病(美尼尔病)、吉兰一巴雷综合征(格林一巴利综合征)、阿尔茨海默病(老年性痴呆)。
5 @+ h0 m% o) y" |% S# H8 m3.古代人名以中医界公认的姓名为准,可以介绍别名、字、号。如扁鹊,本
& {& D- v/ ^* J7 @  S名秦越人。
& K( A# F, f* b8 _4.古地名可使用当时的地名,括号注现代地名,如李东垣真定(今河北省正定
# w( F, @  t9 \/ q3 K7 H! d/ y" y县)人,扁鹊齐国渤海鄚州(今河北任丘)人。
  H- T4 V  ]7 n! X1 p五、计量单位3 j" z/ S& ]# F3 Q! [% W/ B9 W
1.计量单位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以下法定计量单位常采用符号表示:
0 n# A$ Q7 y6 g% H; b* P7 X& [    体积:L,m1,d1(一般升单独用大写L,组合用小写1)。
2 t7 \$ ^3 T, X7 R) b    时间:h,min,s或中文名称
6 j$ I6 d" n. f: e% t' b+ \    长度:m,cm,mm,μm,nm
& `/ q1 N, d1 E( q3 R( ]    重量:kg,g,mg,μg,ng(注意:kg勿写为Kg,μg勿写为ug)6 V0 y) _1 @, O, X3 [/ W
    物质的量浓度:mol/L,mmol/L,μmol/L9 [1 H8 I( T; W0 g; f
    旋转速度:r/min
7 m/ K9 |0 o' b0 |$ ]    温度:℃; ^! g% C; n( y5 G$ v, \1 y
    热量:J,kJ
& u" E8 f& J" {  B3 w- i    2.废除的计量单位应予以换算  如两、钱等。但古方中的计量单位,因历代计量单位不统一,引文可尊重原文。8 U& U, r8 p1 F( d. z0 W
3.保留的非法定计量单位   压力、压强可用以下方法表示均可,但计量单位使用要统一,mmHg,cmH2O,kPa,本书用mmHg,cmH2O。/ L: B0 f3 }: c2 H: B' L5 h: M! q8 Q
4.法定计量单位书写时需要注意的    2 H  C9 ^% m3 E* q5 ~
    20mg~40mg应为20~40mg; 3℃~5℃应为3~5℃; 100±15 mmol应为100mmol±15mmol或(100±15)mmol; mg/kg/d应为mg/(kg•d)或mg/kg-1•d-1;ml/小时应为m1/h;1~5%应为1%~5%;3~4万应为3万~4万;6~8°应为6°~8°;3×5cm2应为3cm×5cm;1~2mg/日应为1~2mg/d (组合单位一般不用单位符号和中文)。
1 s; h* X" @$ {& H# q   生化、因子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应换算为法定计量单位' w0 \4 C4 u" n- h2 M$ r
六、数字用法
5 v  Y- _9 n# ?2 P& r1.凡是使用阿拉伯数字得体的地方,都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20世纪90年代。
+ S: \" i( g: \* Z6 y    2. 4位以上的数字,每三位之间不再用千分“,”分节,组间留四分之一空。如:1 268。1 n( E0 q  |1 ]% w4 \( w2 t
3.定型的词、词语、习语、俗语可用中文。如:十二指肠、四诊八纲、三维结构。
: C) W/ e: ]: M4 ]8 |, X8 u    4.用于两个相邻数字并连表示概数,连用的两个数字不得用顿号隔开。如:三四天、三四十人、十四五岁。
6 C# b6 ^; h& U1 L( U5.数字上、下角表示要准确。如:131I、维生素B12、99Tcm。  i1 g2 t2 }7 y0 ?0 W: \+ a6 V# z
6.清代及以前的纪年应用汉字数字,必要时加括号公元纪年,如道光二十年(1840年)
0 [$ L7 r2 Z% @5 B" r七、标点符号7 A. B8 j3 z. g6 [
    1.注意“,”与“。”,“;”与“。”的使用。7 V: o$ b. W6 n) q+ z$ M4 S# m
    2.“~”:几至几,表示范围的连接号用“~”。如:3~6g。如是年份则用直线(—)。
1 \/ S# W. U7 _% Y4 x8 N$ p    3.连接线:如英文或数字之间用半字线,图2-2、表3-5、5-羟色胺。中文的用一字线,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
& T. y  ~* }% M+ G8 j, @. E, T1 s2 B    4.二字线(破折号):表示两个等同概念或事物,或表示事项分列情况。如:生物催化剂——酶。: z; U) h* v9 _# z4 B3 I
5.引文中省略号前后标点的应用:表示一句话句意未完,可在省略号前面加标点;当一句话句意已完,后面的句意被省略时,可在省略号后面加标点;一段话句意未尽,前后都不加标点。
, u3 X+ o$ T0 |! i9 D八、简称与缩略语3 `" {" ^9 T- ^6 y  P( Z3 ~3 H, b, M
1.凡字数多的医学名词:如在医学上已明确有简化名称,可用简称。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 b' l& R1 ?6 ]/ }8 ~- c
    2.缩略语: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为了节省文字,内容表述可以用SARS。, U2 y) y( l4 H0 m
3.不允许自造简称:如:纠酸、妇检、密观。
; [+ k  X4 Z( j8 t九、文字用法2 @. }# |) |/ @
1.本书采用现代汉语语体文,引用古籍例外。一般以吕叔湘、丁声树主编的《现代汉语词典》为准。+ O4 _2 ~; J. n) A4 T
2.汉字的用法
) D( n8 [  W9 K. t) W0 {% G①证,症,征:适应证、禁忌证;症状、并发症、合并症;综合征、体征、征象。
) F2 W/ |3 J0 B6 z; ^0 b②原,源:心源性、肺源性、医源性;病原菌。
: x8 e) ~- O- F% c$ A    ③淤,瘀:淤血、淤滞;血瘀、化瘀。
4 a6 t  c# h. `$ }, _& @, V    ④隔,膈:纵隔;横膈、膈肌。
# u8 W% Y; I, K0 z; ?9 u5 M. E⑤黏,粘:黏膜、黏度,黏稠、黏液;粘连、粘贴。
- E3 s( M" ]/ x$ C1 c, J⑥象,像:表象、病象、假象、险象、脉象;图像、影像、摄像。" H' Q7 ^  T$ a2 S( M4 v- K0 d
⑦的,得,地:重要的贡献,仔细地观看,吃得过饱。
! ^; g) Y# X) _⑧和(或):改为“和/或”。
0 c& V, ?3 y' W) Z  N⑨氏:外国人名一个字,后加氏。两字以上不加氏。中文作者用全称,不用×氏。
" t8 F' Q0 e" h9 ?8 S3.外文字体的用法  注意外文字体大小写和上下角。如:pH、kPa、Pco2、99Tcm。
- b' X7 C6 w, m+ @' n4 ^& x
. _% Q, U; i# ^4 l十、表格
* d/ c4 b' w+ Z$ K表格内容要简明,一般表格均可作为文稿的一部分,不易重复。' o8 Z& h/ g9 c3 e5 J" K' V
    1.表格一般采用三线表,表格全部随正文编排,不另纸画出。表号、表题要排在表的上面。
" A# }% o2 x; O% W- Y1 X% y( G4 _/ o    2.表号、表题,在正文内必须标明出处,有两种表达方式:(表5-3-2)或见表5-3-2。
# f% \. M/ t% ~- l# y0 T& a    3.注意表的编排顺序、表中内容横竖项要对准。主语通常在左边。
( R$ h1 U  P$ l4 [/ Y/ l  V1 N4 W$ D& Y0 }/ s
十一、插图
; }, T: C4 M4 e. w    1.插图主要有线条图、黑白照片图、彩色照片图。插图必须有图号、图题,图号、图题及图注写在图的下面。9 U/ d6 t9 F: P7 K7 E4 w
    2.每张插图用单独一页纸,一图一页,汇集在一起,统一编排页码,打印或抄写清楚图号、图题、图注。在正文内相应位置用方框表示并在方框下标注图号。  W' n) }% M# X( H  L
    3.只有文字的方框图、流程图和不含曲线的化学结构式不必绘制,可在正文相应位置画出,随正文排版。   * t- E) K4 Y# k
    4.线条图线条必须均匀、圆滑、清晰、颜色鲜明,引线清楚、准确。照片图要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彩色照片应该色彩逼真。
% ]9 |1 [; s2 c' B8 _% n
% r0 G5 m7 }0 r" d. r9 Q, m十二、参考文献$ i, c& M9 d! O; M, z
(一) 意义  
& I' _, Y2 b, }将引用的参考文献列出,一是为了说明某些论点、数据、资料是有根据的,并表示尊重和继承前人的科学成果;二是让读者去比较文献记载与本书的差异,以了解独到创新之处;三是向读者提供进一步检索有关资料的线索。: N( i/ ?# Q. C3 L
(二)书写格式——文后参考文献表的书写格式: 6 i* d# `8 T1 p: j: z0 r4 I
[图书] 序号作者姓名.书名.版次(第1版不写).出版地: 出版单位,出版年:起迄页.5 M$ N* R! M8 d
1  吴以岭.脉络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50-260.
* f9 k# T" K+ d0 b3 N[期刊] 序号作者姓名(不超过3人者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名,后加“,等”).文题.期刊名(外文刊可用标准缩写,不加缩写点),年,卷(期):起迄页.
0 f# b. w3 ]' L! y+ j- j+ o2  吴以岭,魏聪,贾振华,等.从络病学说论治糖尿病肾病.疑难病杂志,2007,6(6):350-352.
  }9 t8 J" `5 |$ r7 Q' f/ y/ f[报刊] 序号作者姓名.文题.报刊名称,出版年一月一日(版次) .* k+ \: n* o, E0 ]: R
     3 张春阳,邹俊杰,石勇铨,等.络病理论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中国医学论坛报,2008-05-08(E08).
4 }! r, `% Y1 y; @) E7 Z4 i& P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标注角码,节后列参考文献表。
9 Y, P, P, M2 O& C8 v     (三)古籍图书文献的著录(原则在正文中注明)
; T& W0 l& [% F" t$ d( C   《难经•二十二难》曰:“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9 }, z  Q7 e3 \“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难经•二十二难》)
: R! i/ U: i& ]4 J; Y# B2 f十三、其他; Z% |7 D" ]& t& k: d/ b$ E1 H* S
章节末应署名。& z( V3 B* N0 O& r5 q* c6 i

+ @, m6 {1 \7 Y+ W" T
& v# \$ E. n, q
* g& U3 p! b+ E# f# 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