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查看: 2288|回复: 3

真实的美国,51部《宪法》并存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7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73
发表于 2019-10-7 15: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真实的美国(深度)[url=]江淳时评[/url] [color=rgba(0, 0, 0, 0.3)]1周前" H, d+ P- k! j3 X/ O. ~
美国是世界头号强国,亦被称为“世界警察”。美国总统,既是美国的国家元首、三军统帅,也是“世界警察局局长”。在国际事务上,美国总统可谓“威风”至极,动辄就对其他国家进行制裁、孤立,甚至宣战。按照惯常逻辑,在国内,也应该是令行禁止,一呼百应才对。(来源:李强好书伴读/ 蓝凰)
然而,我们从新闻媒体上,却看到有些美国州长,经常不给总统面子,不仅怒怼总统,甚至公然对着干,而总统却拿州长没办法,更不能罢免州长。这其实是美国的联邦制的制度使然。
根据联邦制度,美国总统和地方州长,其实是平级的,甚至在地方事务上,相比州长而言,总统还处于“弱势”。

& l5 }+ A$ j% N. z
/ {+ n# a/ z2 v6 k1 M1 j
联邦制下,美国的50个州和联邦政府之间是平等分立的关系,只存在管辖范围的不同,分工的不同,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
联邦政府的管辖范围主要是对外事务,如外交、国防、关税等;州政府管辖的主要是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务,如财产、婚姻、治安等。
作为美国元首的总统,仅有权解除联邦政府的高官,却无权任免州长。与之相应,属于联邦政府管辖范围的事务,总统在白宫直接决定即可,也无需和州长们商量。
那么,州长是怎样产生的呢?如果总统无权任免州长,谁能任免州长呢?
一般来讲,每个州有一名州长,两名参议员,他们都是由本州的民众独立选举出来的,选什么样的人,怎样选,都和联邦政府没有关系,既不需要总统提名,更无需总统同意。
选出来的州长在本州任职,负责管理本州事务,对本州民众负责,如果州长干得不好,本州议会就可以直接罢免州长,总统无权干涉。
虽然联邦政府不能干涉各州事务,但各州却可参与联邦事务。具体方式是:每个州选举两名参议员,加入联邦政府参议院,代表本州民众参与联邦层面的外交和政治事务。很多参议员任期结束后,会回本州竞选州长,也可以直接竞选总统。
孟德斯鸠说:“权力只对权力的来源负责。”这个道理在美国也不例外。州长、参议员的权力都来自于本州民众的授权,而非总统的授权。
( |- R$ g+ B) C0 _. ]  `- P
因此,他们只对民众负责,只担心在民众面前丢分,也只看民众脸色行事,而无需对总统负责,更不会听总统的话。
% h2 u( j0 [5 k# D- Q- v+ w( T# d4 G
* v- h( q7 |4 p2 k& U
. ~+ v4 }: C" f% Z2 ^# G0 I
众所周知,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们大多数人印象中,一个国家只能有一部宪法,否则就乱套了。可是美国却有51部宪法,而且,这51部宪法也不存在隶属关系。为何会有这种怪象发生?* A* r- q1 g  ]8 w9 F
这种“奇怪”的宪法体系,正是对联邦制主权分享理念的表达和捍卫。
联邦制下,允许存在多部宪法。美国的51部宪法中,一部是全国性的联邦宪法,其余50部是各州制定的州宪法。

: b9 t1 `" J6 R
51部宪法同样不存在隶属关系,只存在适用范围和管辖权的不同,联邦宪法针对的是全国性事务,州宪法针对的则是各州民众的日常事务。
两百多年来,这种宪法体系不仅没有让美国乱套,反而让美国成为一个极具活力的国家。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还要从美国独立战争说起。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1776年,发表了《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独立并建国,又过了七年,也就是1783年,独立战争才结束。
独立后的美国,名义上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实质上,当时既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也没有一个权威的总统。

+ v# i  i: P/ C) l6 {
独立战争结束后,士兵们各自散去,就连军队统帅华盛顿也解甲归田——这一切,源于美国人对建立联邦政府这种事情,一直心存芥蒂。
我们都知道,美国当初之所以要独立,直接原因是反对英国政府对北美殖民地的税收政策,其实质却是大英政府限制了美洲殖民地的自治,限制了他们的自由。所以,美国国父们在《独立宣言》中写下了这段话:
& j" |7 k. Y0 V/ ?8 T# q' L

5 }2 b* m7 Q) E: H0 B
不难看出,在美国建国者眼中,没有比自由更重要的事情了。

9 ^( D7 E( T9 O# w# k( j! H
他们经过七年漫长而残酷的战争,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好不容易从英国人的统治下争取到了自由,就不打算再建立另外一个“大政府”,以免失去自由。
所以,独立战争胜利后,各州各自独立,彼此之间的关系依然非常松散,它们制定了各自的宪法,作为管理本州事务的根本依据。

) P% X+ F5 ]# W. d* i
尽管各州宪法不尽相同,但都不约而同地将保护“个人自由”作为根本。
这种松散的状况(政治学上被称为“邦联制”),持续了四年之久。在这期间,因为利益,各州政府之间产生了很多的矛盾,甚至为此爆发了武装冲突。
当时的美国,虽然是一个主权国家,但既没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军队,也没有一个能调和矛盾的联邦政府。

$ W+ ~# k+ P# t( W+ r: A% o
对外,没有办法与其他国家缔约;对内,各州之间一旦发生矛盾和冲突,除了诉诸武力,别无他法。
于是,在1787年,即美国《独立宣言》发表11年、独立战争胜利4年之后,各州才不得不重聚在一起,讨论起草一部新宪法,建立一个更大的政府——联邦政府。

: O2 [) J1 h' E% c. z
. ~' `; {5 k6 q$ X* n( F( _' `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们可以从会议亲历者、同为美国开国之父的麦迪逊、汉密尔顿等人所著《辩论:美国制宪会议实录》《联邦党人文集》(又名《联邦论》)中看到真实的制宪会议的辩论现场,以及最重要的原始文献。

  I1 q6 G. u% c* c! `) g1 d
两百多年来,这两本书始终是研究美国历史,以及联邦制思想无法绕开的丰碑。
在这之后的两年,也就是1789年,美国联邦宪法的前一部分才算通过,联邦政府正式开始工作。也是在这一年,他们选出了美国第一届总统华盛顿。
美国民众虽然意识到,他们必须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全国政府,以维持必要的秩序,保护来之不易的自由,但依然对这种“大政府”心有余悸。
为了防止联邦政府权力的无限扩张,防止联邦政府侵犯民众的自由,美国又制定了一些限制联邦政府权力,保护个人自由的条款,作为整个宪法的一部分,这就是著名的《权利法案》。
也就是说,美国先有50部州宪法,后来才有1部联邦宪法,而且,州宪法始终是美国法治的基础,在美国宪制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8 F* e5 |: k& U, w0 v* a, J' I' g
联邦宪法不过是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相互博弈、妥协的产物。在这种模式下:
联邦宪法和州宪法,在各自管辖范围内都具有“最高效力”。在处理联邦事务时,联邦宪法有“最高效力”;处理各州事务时,各州宪法具有“最高效力”,两者并行不悖。
联邦有最高法院,各州也有自己的最高法院。对于只关系到本州事务的案件,州最高法院是终局裁决之地。只有那些涉及联邦事务的案件,才需要联邦法院裁决。

/ U: J# T0 K: U, C2 t( R

4 f) [9 n8 `; \) _# L6 q' [" y8 h

; [, K+ N, M; H" `8 l3 U
除了上帝,美国人似乎谁都信不过。
为了防止因权力集中对民众自由的侵犯,除了前面说的,纵向上把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彻底分开,搞地方自治。

" `' Y. {0 u7 y3 f# B% r
以及我们熟知的,横向上将国家的主要权力分立为立法、行政和司法外,他们还希望能把权力分散到更多、更小的团体手上。
这样不断分权、相互制衡的结果是,形成了一个复杂庞大,网状交错的结构:没有中心,却又相互联结;相互独立,却又相互制衡,从而最大限度实现个人和更小团体的自治。
以个人自治为原点的去中心化组织,遵循这样一个逻辑:只要不涉及他人利益,个人有权自主决定私人事务;当牵涉他人利益时,可与他人一起自主治理公共事务。

5 u$ ~- l5 E& h3 ]4 c
如果乡镇能够解决的事务,县市就不应该插手;县市能解决的事务,州邦就不应该插手;州邦能够解决的事务,联邦政府就不应该插手。
也就是说,要把事务交给更小的团体解决,只有当小团体需要帮助的时候,大团体才可以介入。如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所说:“政治单位规模越小,自由越容易得到维系和保障。”
回顾美国历史,尤其是制宪史,不难发现,这其实是哈耶克所说的自发秩序的胜利。
7 T; w# b6 B; w' r0 e! a2 Q
到底什么是好的制度?这是一个虽然有全世界都认可的衡量标准,却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美国的“奇葩”制度,也不过是人类制度文明大厦的一角而已。
然而,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其竞争力,或者说对世界旧秩序的破坏力,却有目共睹。

* _0 Q* c3 ?% b& o( K
有史学家曾总结说,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深刻影响中国命运的三个国家依次是苏(俄)、日本、美国。而今天和未来几十年,可以影响中国的国家却只有两个:一是美国,二是其他。
因此,无论我们持什么样的态度,首先都要抱着开放的心态,系统、深入地了解其制度运行的逻辑和内在机理,否则,我们的认知不是坐井观天,就是盲人摸象。

* V* V4 O  o' J" x7 ?- t% o$ h- s8 U' O# {' O/ t' u8 t; G. I) O, r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7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73
 楼主| 发表于 2019-10-7 15:3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戴旭:美国开始第六次战略转移,我们千万要小心
2 ~& E1 X& }9 T* P戴旭  A时政热评  6天前
1 f; o1 k5 c2 g7 _4 U' d6 n) H5 H: |# y' Y5 J
+ q$ ]0 q' A6 y1 c  `$ E9 c* T
战略东移——美国百年来第六次捕猎式全球战略转移,每一次战略转移必以肢解对手为目的!
" b- u, t: M' b4 h1 c) N% o9 x2 o' K3 d+ }% t3 W2 {/ J
7 m1 r5 }+ `" \% J8 F
  d: T5 w- u& B! g
美国建国之初,由于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偏居一隅的弱小国家,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留下了著名的“孤立主义”战略。7 \" u/ u4 D& o  }

8 C, r4 Q4 U- O* X, D$ d8 E2 }3 ?* y

! t( t% X6 s  R& b+ _7 o' S- `
9 `/ z( i* g, f" u# j$ [5 d) G- E+ }1 j. r
1 l( D' P. ~5 K

" o0 s$ E+ P: A# @' ?3 R  `其目的在于避开和欧洲列强的正面冲突,同时避开欧洲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韬光养晦的同时向阻力最小的方向扩张。
0 c6 F7 m0 t1 ~- U& T  _8 {7 _8 e) ^3 U
2 E- X" a/ y; R8 r9 \2 g3 W: o

2 F" G; P- s, E3 \有意思的是,后来美国人把“孤立主义”解释为一种放弃对外扩张的和平主义,却从来不去问一个基本问题:当时的美国靠什么去扩张?不是美国高尚得不去打人,而是美国精明地避免了被人打。% W, w1 ^* o: ^( `& r- b
0 X+ c8 ~) C, `  O' O% }6 L+ P
4 @- c" G$ p) y2 }# x
5 h) b5 B4 x: t5 W' u. d0 v7 ~
随着国家的不断扩张,美国人开始不动声色地调整“孤立主义”传统。
& o; D( \& {9 Q. e$ `0 d' Y) N8 j* N
8 j- q7 H# `+ U" h) E) h: S

$ K# K2 P* `% n" i尤其是到了近百年来,为了实现世界帝国的梦想,美国已经针对性地进行了五次战略转移。每一次转移都是要肢解掉一个敌手,而且都成功了。2 G9 n/ P8 ?1 f  Q9 ~1 d2 Y# t* |0 J, {& ^
9 @; M* u' A; W+ k8 ]* E2 D
' r& r2 Q% K$ L7 k! Z

& R, I5 I% r8 a5 l$ L0 ]1 i第一次战略转移:是从西半球转向两洋
. g; g/ Y% ?9 b4 p0 {0 j
9 t0 R0 s$ E) Z; ?6 y! c7 I6 Z9 D% r# O3 z6 I2 p& u

% K; ]/ f4 z8 n' ?目标在于争夺大西洋制海权,肢解西班牙帝国体系,进而挺进太平洋,准备取代英国全球性的海军力量。
5 k' |( c" W) w0 S  c; W
  q) A9 v) u, I7 j  C
$ [+ ^+ U% E3 J6 B  }6 B% @8 A. d
0 `! V5 b$ L0 T9 j) k# N整个19世纪,美国都是以门罗主义为外交和内政信念,牢牢控制美洲和西半球,实行不干预外部事务的政策。; Z" b5 f5 i4 Z( M5 G6 n6 X
9 w% G' j  P% X
# A" W3 _8 S/ I6 A. _& q- n7 [4 C' n

# m3 ~0 C2 X8 f+ r" f0 [6 W1 ]1898年,以美西战争为发端,美国开始崛起。- S2 l8 g5 M+ w. `4 u- R

6 e  y  w* X' d+ _9 U: \; g: g. s
1 w: u( B: p' F4 A; A6 A0 l+ L; F; P( ~9 u
美西战争! L$ A- P9 H: F& W! X: r5 n/ s
0 h9 a5 P) W% M( s$ K
/ m" J1 K* D( S' \* I
: T2 h% D% D/ y, [1 K% E5 t
《制海权》一书诞生于这个时代。西奥多·罗斯福认为太平洋是世界强权的枢纽,不遗余力开通巴拿马运河,立誓成为世界强权。
% G9 @+ C9 b# k, P' r- E7 B: C- w! T2 f  V# W5 `) k; E$ I: t

% A0 }$ E5 Z# R) P" J2 j* b
( D! L7 d9 K4 Y4 ~+ e: V6 K$ b结果,美国海军力量巡弋全球,取得菲律宾,立足远东、虎视天下。获得了参与欧洲列强俱乐部的资格。
( i3 ~( j% i  ?' Z& H/ Q6 d" a  S- N: G. m0 U

6 P0 Y. `( F9 k$ p( w4 J; U9 B
4 p2 S! P% f8 @# n8 j8 t第二次战略转移:是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从两洋巡弋到登陆欧洲1 K* `0 l7 ?% m1 p4 f
) }2 N) o# E9 M$ s9 D- X+ M

% `. d; W3 |; e9 C# f3 z% u
' C( B1 Y; e4 F- O6 I2 b# y& b19世纪以前的历史,是欧洲征服美洲、亚洲、非洲和澳洲的历史。
/ m2 \* g1 C8 G2 }5 H# g! ^: ?! S% f- B* ]

; R; d) Q5 x4 @2 _) ]
* B; y& z' R5 w9 z0 E6 ]$ L/ r  t4 k& k第一次世界大战终结了这个历史。欧洲列强相互消耗,打得精疲力竭,显示了欧洲霸权衰落的迹象。  |0 i# G+ I8 |+ b+ O5 l

7 l0 @: Q" @4 L: u( C5 b$ n! x8 J7 W6 L7 C2 n  F
* e1 n  D) k( g; ?; n9 H
在追随老欧洲征服中国的过程中,美国已经尝到通过战争快速富强的甜头。
; p' p3 c/ F5 j
+ v' t2 B) m: I# N7 W( W; K0 ~3 Z. ^- _9 V/ d- L0 C0 o6 ], W

% a0 l, D" j* K# [% p* G) l6 N于是,美国国父华盛顿的教诲被放到了一边。
) J7 @6 @5 k7 m- v9 e' ]( U$ U" v
2 O2 g/ q8 S, B) F  C, U/ _0 L

7 _1 t" j3 L: f  H5 g+ p1917年,就在欧洲老列强双方打得筋疲力尽的时候,美国人带着最多、最好的军用飞机到来了,以一种与生俱来的商人式精明,以最小的人员伤亡,收拾了残局。! r2 m% P3 c$ m4 J; \5 d
  t3 P, a* h' y' I2 z7 j

1 ?8 W# _' R% P# z7 a+ y
1 G5 ?4 M* g9 u7 K1 O2 t结果,美国轻而易举地借着欧洲人的力量敲碎了欧洲。称雄世界300年的英法彻底衰落了。
) a: G8 M7 N( s  \( N6 ?) R9 ^; l5 `' w9 Y( \% j6 J& ?) _
+ B* |4 Y! L* E* G2 A. J" I

: m" \/ V- x5 P第三次战略转移:从欧洲一个立足点又扩大到日本和整个太平洋地区
2 d3 ^/ R. n! k+ j9 Q& H# V+ y% L) Z5 q! C2 b0 B1 `
1 `: B1 s# D, s" f8 Z
% U, J; d; \4 Z: I) K2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迫使美国进行第三次全球战略重点转移,从欧洲一个立足点又扩大到日本和整个太平洋地区。* a) v2 v# J( r; f. I/ U( q

$ O3 h- n; V& J+ I( E2 o( M
' Z, {+ w- Q1 G+ m8 k4 C/ i- b; W: @
+ s& }' ~( X) ?3 R' [在欧洲出现德国这个新生帝国的时候,美国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获得的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优势,已经壮大到无与伦比的程度。
& G$ ]) }5 g5 ]0 }6 g( s3 P$ H0 Q5 R9 M2 f% p0 O3 i

& \6 F1 ^* _% Q8 A5 p* }
6 S# ^6 G, U4 o这使得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可以同时在欧亚两个大战场担当主力角色。
* c' Q' g  n& S* R2 Q  m9 s3 Q/ e4 _% H, e/ c
  {# n  x8 _% D

% Q) q( G0 S7 u6 H* ^利用这一实力,美国轻易地拿走“二战”胜利的大部分果实:英国的殖民地、日本全国和欧洲大部分。$ `1 x! t% M. d2 H3 U
. i6 c( v/ M. J9 p! x" ]
/ I" F) I7 z: X+ T
4 |. u- ~7 f/ w; n* b3 I
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从此奠定全球金融霸权。4 w, N4 M  I! W6 A4 p9 X' G

6 H2 D( I, Z$ {! X$ D  w
4 p. t7 M7 d$ g) I* B5 B
5 G+ r  Z# T, Q  t0 r这次战略转移的结果,是完成了彻底肢解、征服老欧洲的任务。  p) \9 n4 U5 O$ h
$ T9 d  p# m0 V; J9 q. S0 b8 s
! ~) W) E* d# V- p2 t6 K

# p! O4 M1 A, R6 O4 B0 c( b/ Q4 @美国双腿站在欧亚两个点上。
/ T+ \; S: u0 O6 v/ a# z! D$ o$ N2 E
7 X0 |9 J" m* B3 Z

  m6 r, h  Y6 l/ x8 \4 h
  Y# ?# Z# Y5 `$ Z5 d5 h横行世界的美国航母编队! [: E4 F8 R: Y; W
( D- z3 ]8 `  I; X
" s$ G4 m% K: T8 f) U

7 f  K4 Z+ G& h/ e+ u第四次战略转移:解体华约与苏联2 V: x$ k/ T+ A' |6 n

* G) z! w  {9 j% Y/ P' q! w; @& `
' s) s- i1 K7 [1 N: ~! {: e% l& {  e' H" Q. V
“二战”一结束,美国把战略对手锁定苏联,随即进行了第四次全球战略的转移。( d# A! x6 F0 ^6 q& u

$ M8 U5 H% a9 ^, D% m* b, V' V0 G
/ l+ I! R# K  `* @6 F. I) u+ ~6 @& L' c9 @4 j' G- C
经过漫长的冷战,美国再次获胜。
! P6 U8 n6 X& ~, f" Q  N3 @# G' `- t. v- G  O' J6 w% b$ q& f
# u2 {8 S* B) x8 n
( @% u1 ~: p* |- Q* ~4 U& M3 G
华约解体,苏联也解体。相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形态,欧亚大陆已经基本破碎。  r- o" G. q0 F" _. L
8 [% M3 _$ e4 {0 [7 |3 b
  B2 |! e/ C& x( m2 @$ e

" w3 I6 u3 o1 R& [7 V$ V第五次战略转移:锁定中东伊斯兰世界
+ M/ Q. g/ ~7 _0 l$ A2 `% F, Z0 |7 c- B, k0 Z' O

/ G) R& P0 L" F; x( W+ F) ~) @: }# q7 o
冷战结束后,美国立即进行新的、第五次战略转移,重点锁定中东伊斯兰世界。/ B$ ?9 ^6 z" ]

4 ^  q9 p3 V6 T+ x5 X$ \' L/ J/ o
: b% T: k! [6 W% g: L, X
6 M  U9 l- ~. Y/ M9 u从1991年海湾战争开始,美国战略重点转移到中东。4 a5 Y  ~3 N, J0 o7 ^
& m5 X4 U8 {; c, a: Q8 ~: ^

7 e' A( v3 ?' {6 h1 Z7 v
2 f8 a5 k2 j, M美国战略重点的这次转移,目标是夺取苏联势力范围,同时将可能成为未来对手的伊斯兰教地区进一步碎片化,以终结自十字军东征以来基督教地区和伊斯兰教地区的千年博弈。这就是本·拉登出现的战略背景。0 Y/ _% ]* W- c( l
5 A6 s, Y! z: B  P6 d# h
9 D" @. ~& q7 M% K# H2 t  J3 c

6 _% \; O) f8 s& N: X7 g, g; ^! C) o和反恐一样,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伊核问题,都是美国扫荡中东的借口和烟幕。% l+ L; l, B! ?5 m7 O9 r

4 F/ N' |) H2 {8 a
( L- C& G3 k( {7 j. ]- W8 _  K6 \5 ^2 n5 T+ S3 _
第六次战略转移:包围并准备肢解我国1 z! G2 C  t7 k  {
' j2 y" P+ {  ~/ M& K- D" K
' d5 ?3 J, [3 V+ x, m$ e
3 ?8 @2 {1 i) R" N! K
如果说,之前的美国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五个步伐:冲出西半球——控制欧洲——控制亚太——肢解苏联——肢解伊斯兰世界。
' E# X6 [4 L$ }" o- ~% A; ]5 M/ \/ ~/ Z  }+ N

3 r$ @* m8 h, O
. Y, n' t6 e4 c( J, |那么,接下来的第六步就是:包围并准备肢解我国。
% B* Y2 b4 O$ G  f/ Q8 A2 y% B9 Q$ E9 K: l4 q
' i) r" {1 d0 a) U1 g7 l- d* @
- |# p2 ^6 v2 P$ i& L
事实上,这个第六步已经迈出多年了。
" u. e3 P% }- w7 k1 V" s
: S7 p* A$ W+ j  r; g* Z6 P0 g& V, o# s5 P: s. I2 V1 J" z
% V" y; M! s: @- k4 g5 a9 w9 ~: [
十余年的反恐战争,虽然让美国在中亚战场斩获颇丰,却也同时给了中国、印度十年的发展机遇期,同时也给了俄罗斯十年的休养生息期。, A  X) q/ V  s- ?% G  D3 T( P
, F+ c' \4 A8 a
: X! {4 `/ T. h( `/ R& I5 X9 B

" `) |4 ]7 Z5 d4 `2 u+ ~, `8 A0 K. u% T在布什执政后期,美国战略界已认识到反恐战争的负面效应,转而要求重新评估反恐战争的成效,尽早结束反恐战争,并将注意力重新转到来自其他大国的挑战。
( Z, H, }8 B  H: d: [) A5 \, j7 B' V% ?% I3 l

) L; \! Q% s3 w( c; Q/ P% n5 N3 b
9 T6 y" I3 _' [0 e6 ]9 O奥巴马、特朗普先后上台后,美国政府开始加速调整全球战略布局。
; E% `' ]; T8 K) r
: p# l+ R4 v9 N+ {3 U5 _% y; {: p. t; t3 Y" d% @

1 d: C/ R9 E1 M. y+ G# _! c/ R& ?$ N这一轮调整的基本特点,是美国在全球层面有所退出,而在亚洲等局部大力加强。& X+ [# C3 d. M2 x+ X

) K! ?% b# f9 m( e+ }
$ i" S, }, I; Z" I& C4 z  W$ \. {9 K0 m4 O5 m: P6 r
2011年年底以来,美国一方面计划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另一方面却加大与中国的摩擦,频频挑起周围国家与中国的争端。( h) u9 F; O+ h4 F

6 Z4 H2 y% {6 x# h2 H: Y+ ~* U+ ^+ M8 {3 X

2 F. i' H; s" j* Y( x美国的意图很明显,是通过挑动亚洲内部矛盾达到以亚制亚。
; ^. L: ?/ s/ z3 R( t; |/ m: ?1 y
/ _' F7 E4 P! _$ ]' g1 z3 O2 s0 h1 Z" o' u- h, N% ?

$ M" \3 q3 g2 A, m1 C2 G具体表现为通过发展与中国周围国家的关系,加强在亚洲的军事存在,从而形成对中国的包围圈。
" E2 s0 }& E7 u. y- J, U+ f) E* H! {7 U3 a4 `2 j5 m
: `8 H: }( _2 |
, j6 j9 ^- T5 [2 o
这也就是所谓的美国战略东移,即传统上美国将战略重点放在欧洲,而到现在则转移到亚洲。- D* x/ v, v/ `7 _) z
( ~' V& ?6 ~' S* l3 Y) R) m
6 U) O; z2 [( `/ I2 [  f
. q) ~+ }. o" Z2 w. N
伴随着这个调整,美国以中国为战略竞争对手的态势愈加明显。
# u, s  d! l% A# {& `- e5 e7 O: O- Y& L" a
! i- F9 A) O3 s8 s( G6 Z2 ?

/ `3 }& h/ n3 @3 ~$ r# s加强遏制中国,不仅可以压制中国成为美国霸权挑战者的可能性,还可以凭借美国目前拥有的政治、军事、技术和对太空、海洋、网络的控制优势,逼迫我们向美国出让大量的财富,以滋养美国,从而把中国永远锁定在财富制造——而却不能享用——的地位上。
( a9 \7 U$ _* V
$ \, j& ]% |4 |$ K$ [: ~2 B: U3 l7 s" ~1 o0 N' x
' Q# t; d7 U& b2 n) s4 B9 P

8 G0 B8 |+ z; ]; n+ ^! l1 G/ T
# ]/ ^0 I, a/ S/ E  H" J; |) p9 ~1 |! D7 f

! P# Q$ f' O# B; Z' o& l( s# ?- T究竟是美国第六次获胜,还是中国变危为机,实现真正的国家崛起,无疑取决于今后十年乃至更长时间内双方的选择和行动。: [# R% S0 G/ G% ]
0 }" o1 ~# d! s- }% I& q* {
! K. {' v0 N* c# J7 M& [
, x+ G- `; z$ t0 V
也可以说,今后的十年将是决定中国乃至整个欧亚大陆命运的十年,也是美国征服世界的计划尘埃落定的十年。
& m8 X7 m. F  ?  Q/ z" Y5 h4 n. v8 Q8 g3 J
5 n1 i+ X; C& D: A, u2 D
2 ]3 q# s6 ^3 z" D
这是一部时间跨度很长、变量极多的3D电影。/ q- e6 |: I- M( Q! i; ^
2 V0 L/ q; b2 J: y6 |! z  P

0 v6 ]. g( l6 t. ^6 y; d& n. r. h5 L% T
要看清其中的关键,首先要有耐心,其次要有大战略思维与大历史视野的镜片,不仅要看清美国这个世界帝国追求者的全息影像,还要能够透视我们所处的时代。" S- D9 K6 d) p  v

2 R  E9 H& t* f, C
+ _1 z4 [9 n, T$ s' X1 c" Q% B9 ?
" i' M* v8 B: _% `& Z# ^美国征服世界和对我们的绞杀,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惊心动魄的巨作。# P$ z9 T* ~6 y& ^; L
/ J; C: a4 y+ Z
9 C9 t, O  p& x6 @2 }
% b9 v1 x$ U' ?8 C7 v
而拥有最悠久历史的中国,其反绞杀的成败,不仅决定着一个延续了五千年的古老民族的生死存亡,也决定着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帝国的成败。0 Y4 I; O5 l- Y  E

1 r/ r1 y1 z9 X: j8 Q' ^* R/ S7 i( M# J. s

$ n6 J) n- F. J; C& ^' Z中国,至今还有相当多的人没有意识到他们对世界、对人类肩负着的巨大历史责任。! R8 t2 L, L5 |" ]

% W; Y0 E% k4 p8 ~. Y" u( w+ j' K$ E% J  P* R5 `1 D; Z
; n7 [/ @2 m. Y
我一直想努力淡定,装作若无其事地对我的同胞们说: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和平与发展占主流的世界,是一个已经远离了国家间冲突的世界。
* A7 P2 ~. y( q/ S5 ?1 L3 ~+ L6 s( n
+ U4 t; l6 E' {1 X0 N
# O0 C+ v0 N4 k' |) [) Q
但我是军人,是国家和民族的哨兵,我不能对基本的事实视而不见,更不能附和那些见识愚陋偏狭的书生学者一厢情愿的和平幻想。, _, M( j& y$ ~/ u' N
* M2 s: k$ D$ ?  i4 |$ J

& B2 f' n: c# Y- M9 w3 i) j/ J
. g# B5 Q; H5 q, S6 ^因此,在C形包围提出并被美国政府全面印证之后,我又铺开了键盘。
7 t: @( U) t+ M6 N* `1 r
* ]8 g# D) I( C* ?8 ~" G! X
- a3 [7 ~, [- l# s5 R
& W  c; |. S, e, P1 ^! S; u每一个帝国的建立,都是以弱者的尸骨做奠基的。1 I1 r. A9 X# N& i7 w! c5 _7 z
1 j/ @! `- f3 m6 X0 x
' v# T& i( g# e5 t6 C

* `! {0 {1 S& e4 o2 v- I  `( g伊拉克、南联盟、阿富汗、利比亚、本·拉登等国家和个人的尸体已经躺在美帝国大厦的墙角。
  u$ {! I" e% C% U- }; n
2 `/ T4 [$ A2 \& ~1 s  @. ~" _4 d+ \. }; o9 z

8 i9 e1 u# D7 g! x接着是叙利亚和伊朗。
- G( F  h% j& e+ H8 A) m
% A; w: J3 B6 {' {  g
8 F- N, e) M$ s+ J  q1 Q
2 c& `7 e$ }* ^% t; D0 V然后是中国和俄罗斯。
2 U, k: O/ T  D5 v  O/ b
0 O* X: K4 O3 q9 V# U. M9 i
( l8 T% L1 v$ w2 q6 p/ n) J  I6 l7 {6 V( g
然后是......# {3 |( A0 S3 y- G  Z

5 ]% y: k$ h( t" t6 F- |
: O5 _0 u  j) r! ?2 {8 C& N5 p# u( P8 K1 b, u8 r
我反对这个帝国。8 s7 s0 y6 z' R# w8 t, E4 j0 L  ~
0 u! t0 Q  G; b# E2 J

6 ?. ~2 \8 p1 w2 c; G) K' U2 Q2 B1 B
在帝制已被各国普遍埋葬的今天,世界不需要帝国。9 M8 b; o$ V+ p1 Q4 I2 N3 [% \

3 C# |. l: h; Y0 d4 K8 d7 {* v! g% i. S9 \5 Y( A; z' i( o

7 I0 s8 l) ?2 X" n) U  p5 R我相信很多的中国人和外国人也反对。
  t# Z  u& O) p7 }. ~
9 D2 G1 j: p- n$ {3 t! B4 a' N' G6 ]1 ?, Z4 o
& L9 E! m6 A4 S5 V3 h% k" {, A
我因此不仅公开揭露,还将尽我毕生之力,在有生之年破坏它、打击它!
, Z0 o$ L4 y& [" R2 j# ]6 y/ k3 O- H) Y  e# o( K- j- O$ U
" }) ?* Z( W6 N% R" h% H2 D

# }7 X( o0 ^2 C' b作者简介:戴旭,国防大学教授,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大校。代表作有《C形包围》《盛世狼烟》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7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73
 楼主| 发表于 2019-10-7 16:0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李学勤:《周易》与中国文化
  a  q$ [$ n+ U# Y$ W% ^* C# Q9 g國學養心文化大講堂  1周前
8 t: u% E1 x1 X# u9 U广告
6 M% R9 a( Q  C2 R3 W8 o疯狂斗牛场# d6 K. V3 W, A# [+ h. z  ]
主演:凌云 / 唐小喜 / 张鸽
5 n- H* O+ S+ Z6 ^/ r/ i8 i: r  O1 V+ @0 m- _5 v. x
猫眼电影演出
4 U% e# I3 d# e" s6 c8 f) g  + R; \1 u7 j8 D% r! v- z# C

. d2 i; a  O# Z6 m) m: G   本来参加这个会我想谈一个非常专业性的题目,因为今天是第一场报告,作为开场锣鼓,不能够唱太专业的戏文,我想就谈几个大家可能比较感兴趣的问题,题目都很大,恐怕与我要讲的实际内容有些不相称。谈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谈一下易学在中国文化领域中的地位;第二个问题,谈一下易学对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三个问题,谈一下孔子对易学的最大贡献。围绕这三个问题谈一些感想性的说法,错误不妥之处,希望各位批评指正。
" Z. R6 e( w2 t7 J8 Q
9 n( |2 V' f- Z' i" S) Y+ ]  
1 A" [% T5 Z2 X. s9 k  ?- C* e6 p% i! m# k7 T; t9 A" L3 h
   第一个问题,易学在中国文化中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学者们已经谈得很多,大部分说法我都是非常支持非常赞同,因为易学确实是博大精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占的地位用不着我再说了,可问题是易学到底是一种什么学?
& [1 n, H+ |4 P. L3 m& k: ~( E6 C. E, E3 N
  
/ U" [: o, M; T; t( y9 E, _
8 j! T: G" h, _5 H; m5 n6 ?   这个问题使我联想到差不多十年以前,国内开了个会,纪念英国专门研究中国科技史的专家李约瑟博士九十诞辰,大会上主题发言的是那时担任李约瑟研究所所长的何丙郁先生,他讲中国科学史,说我们对中国科学史的研究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虽然中国科学史内容博大精深,但是从整个的框架来看各个方面都已经接触到了,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中国科学史的研究还有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他说应该有,这个发展就是要按照中国科学本身的发展来研究中国科学。8 k/ b) z% x5 A1 _  e! D
- _# u6 T0 [& p6 ^- x4 J# G! X
  3 p8 c- P2 T+ M
/ W0 ?# B" Y3 s. N) V
   我听了他的发言之后,和其他的学者一样有非常深的感受,我体会何先生这个意见是很重要的。很长时期以来,研究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是按照中国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来研究,而是按照西方科学技术的传统在西方科学的话语之下来研究,因此造成这样的一个结果,比如说研究中国物理学,中国古代没有物理学,没有physics这个词,那么怎么办呢,于是到中国古书中去找那些和今天我们叫做物理学的可以对得上的东西,就把它抽出来写成一本书叫“中国物理学史”,研究中国力学史,就在中国古书中找那些跟力学有关系的,就是“中国力学史”。
9 `6 h' g$ S6 S% Z; ~+ P0 \3 I7 ]
- e7 D7 a, ?3 I1 v" ]0 f2 z! Y" k+ P# f
1 F3 T5 U9 E9 Q, Z- x( T
  / J0 l+ ~5 L9 H

) y' ^8 z) J- j$ r, S/ d   整个的研究都是在西方的传统的话语之下来进行的,因此我们总是觉得中国科学发展的历史不像西方那样。这一点何丙郁先生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我们是不是也可以问这样一个问题,对中国整个的文化和学术是不是除了用西方今天的学科的分类、研究来看以外,还可以有一种办法就是从中国本身的情况来看,是怎么样就是怎么样,在这样的条件之下我们再看这个易、周易、易学,它的位置到底应该怎么样。
. p* [9 i6 C! `- K, A0 Z1 F: N2 @& h% e) p7 R7 _4 E! F4 `. ^
  ! ^$ a+ J: K2 l& M/ c  E$ F
. X- p5 m2 A6 F0 v. J3 `) Z! J' a
   我个人认为说易学是哲学,是可以的。我们今天说的哲学这个词也是从西方的学术划分上来说的,我们中国古代有所谓道术,《庄子·天下篇》说“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后来由于时间推移“道术将为天下裂”,那么道术的内涵在中国的意义上到底应该怎么样的加以诠释,我想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6 K1 \- m- L6 m* k& P/ B) i# f
2 U& M  T: I9 H( K8 a7 T
  ( h( \+ R7 v* j1 U( n

1 d2 M2 O! u5 e   前一段时间还有过这么一件事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开了一个讨论楚简的会,我去说了几句话就退席了,后来听说我走了之后这个会马上就变了样子,变成了讨论另外一个问题,讨论中国有没有哲学,有些人就说中国没有哲学。其实这个问题在世界上已经争论了不知多少年,外国的一些学者说中国没有哲学只有思想,为什么?3 t/ [& @# R2 S* Z! }4 e

# r. e) g' b& c0 _& N! ]. T1 Q+ K  
- ^2 i3 A1 |) }: G$ m
$ N6 d  @; H- J: m   因为他们所说的哲学是从希腊罗马以来的哲学,是那个爱智的哲学,那和中国的哲学确实不太一样。如果一定要按照西方的哲学这个词的定义来讲中国的什么东西,那就是没有,怎么会有呢?现在我们说中国有哲学,外国一些学者也承认中国有哲学,外国有些大学还开了中国哲学课,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说中国有哲学,西方有哲学,印度也有哲学,实际上我们已经把哲学的定义扩大了,已经不是原始的在欧洲用的哲学那个词了。# X4 N2 N- w" [1 f% w% s4 G

( T/ ?& }0 T: T# h5 I4 a  
. C- y. \( H, O4 ?$ L: x& p) ~
& y# s9 ]7 a* V7 |/ t! @) D% [- J   如果完全套用一种传统一种文化理念的话语来看另外一种不同的文化,总是有不合适的地方。所以我认为,要真正理解易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按照中国文化本身的结构、途径和方法来看易学带给它的作用。从这个观点来看,其结果应该是更进一步地认识到易学在整个中国文化里面的地位,也更进一步地体会到易学怎么样在中国整个的学术里面起着核心的领导的和一切密切相关的重要的作用。: ?' M( f! }9 y: G' P6 ?2 D: H! {

8 l; n  s+ }) w. c- p* V( v  
' ^4 U5 \6 M; [& {  D# l( m% q+ \8 z: U( y4 L+ W
   第二个问题就是易学到底起着怎么样的一些影响。这个问题一定会引起大家很多的讨论,学者们在这方面也作了很多的研究。最近有一件事,就是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在2004年9月3日在人民大会堂作了一个演讲,题为《〈易经〉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9 c* \" W! O

# U' d; {; G  H  4 R! ?# [' g1 [7 D

  l8 ?/ _( `% i: \& B* V) _$ T: m   我想很多先生都看到了杨先生的演讲辞,网上也有很多的讨论。那天我并不在场,演讲之后还召开过一个讨论会,我也没有出席,所以我个人没能直接地听到杨先生的演讲,可我很仔细地读了演讲稿。我认为杨先生这个演讲是非常重要的,是非常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而有些个报道或者有些先生在有意无意之间所作的一些反应,我觉得并没有很完整的理解杨先生的意思,或者至少不是像我所理解的那样的一个意思。
5 H" @% D$ H1 |2 T/ U0 e7 ?: Z* M" |# i1 h; [
  / n! M& w+ T1 Q5 v% l5 M

' |5 |- i  o" C4 Z4 p1 r) J# d   我觉得杨振宁先生在演讲中,充分地甚至于高度地估量了易学在整个中国文化中的影响,他估计得特别高,比很多人想象的要高得多。他说,第一,《易经》影响了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第二,《易经》是汉语成为单音语言的原因之一;第三,《易经》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审美观念。) [. _; b, I$ u, n" K  |$ S7 a
+ M+ F% O0 U% x! o/ k6 }
  * W) _. Y2 R9 X- P$ L

4 G% b5 X; C7 m3 |7 f& a! i   这三个提法我觉得是非常了不起的,因为你想一想有一部书叫《易经》,有一门学问叫易学,而它影响了我们整个文化的思维方式,当然他也说到这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我觉得更多的不是要看这个后果而是要看到一种学问可以影响到一个文化的思维方式,这是一个了不得的事情。0 R8 L; _# \* N) M( u

- W$ m5 S+ m% M2 _+ F8 d: g+ C  N  
! i; b  |2 R& z0 I( {9 J  R7 U" h7 {- x+ M; a, d2 d& U
   我们今天不是从价值的判断来看,说这个东西好还是不好,因为价值判断大家可以有所不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是如果能肯定某种学问能够影响到一种文化的思维方式,它的影响就是其他的任何学问所不能比的,这是了不起的。不仅影响思维方式,而且影响到我们整个的语言文字的发展。
- i& ^$ U# j! O/ f" A2 y% r; b- e' c" n3 T. w5 u; {7 O3 d
  3 F8 m$ O. d4 t1 E( o# a
( p' |5 I# M* g5 I
   我们汉语是世界上极其罕有的单音语言之一,而且我们的汉字是极其特殊的非拼音的文字,这一点杨振宁先生指出来和《易经》思想有关,这一点也是极其了不起的。不但如此,它又影响到我们整个的美术的观念,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审美观念,我们整个的艺术都和易学有关,这个也同样是了不起的。
. J# y" J: u4 A: e" h
* j8 u7 U4 Y1 F1 n. H, ?  
. z% ~2 ^1 Q9 m) _! i6 U# n8 j8 Q: T7 Z! D8 ~, f
   这样的对易学的估计我想是极少有的,估价是极高的,而不是像炒作中说的那样。杨先生在报告里很明确地举出有五种道理妨碍了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产生,这五种道理当然和《易经》有一定的关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T+ q. z8 L) @; R8 ~
7 t' Q% b, s0 L; v' p" m1 Y  . M& S8 t4 V2 Q$ T6 c% O7 e! W

8 m  z$ O, ^- W; q   后来我们中国科学史唯一的一位院士席泽宗先生对此进行了一些评论,也有人进行炒作,说席先生完全不同意杨振宁。在刚刚出版的《中华读书报》上面席先生发表了一个来信,他说这是一种炒作行为,实际上他是相当程度地同意杨振宁先生的话,只不过认为易学的影响不是那么大。
$ X. `! z. U) W9 T! R4 [  d$ j$ s4 ^
  
7 u; H# ~( y# B" n) [3 A
+ m/ F. d: B& w' D/ D& ?8 E7 R4 H   我之所以讲以上这段话意在说明,易学对我们中国文化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刚才我有幸和李瑞智教授讨论中国科学的问题,中国有中国的科学,西方有西方的科学,中国的科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和我们的思维方式有关的,任何一个民族、国家的科学发展总是和其思维方式有关,正因为我们有这样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们科学的发展和西方不一样,我个人认为最好的一个代表就是中医。
2 q1 E) o4 a) a+ N4 N2 Q# P* V# m) U! I6 t3 e+ b
  7 @- o$ S: B. J4 x: r

' R1 s6 |9 n4 h; a7 X: F% A8 l   大家承认中医是一种医学,可是中医不是西方那种医学,一定要把医学叫做medicine,medicine那个词也如哲学那个词一样不见得适合中国的东西,从来我们就认为中医和西医有所不同,我们只是在更广义的视野下把它们都叫做医学。
% E( t3 p% N( [3 I3 Q0 |7 E$ O4 `8 q& E
  2 F8 R7 Z3 H2 ]; n: c; _5 V
+ r6 J) k9 ^( _4 r' g' G
   杨振宁教授还特别谈到了所谓推演法,我们称之为演绎,认为中国在演绎方面是不够的,我个人认为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我过去在大学念书多少学过一点逻辑,我也觉得是这样,中国也有逻辑,可中国的逻辑和印度的因明和欧洲所谓的逻辑还是不一样,那么中国的逻辑有它什么样的特点,对中国整个学术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还是可以讨论的,很多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做了很大的贡献。( a) b/ I& ?; q8 R& ?/ j

7 v0 u8 [+ C% w- c8 o. t" {6 u+ i& g& o  x6 z9 r

- J9 X4 |7 F* z& i  W  
# A( f6 c8 G6 P# H5 l0 `- d, K2 d+ U4 v: r5 L' L( Y
   西方的科学确实是和逻辑结构有密切的关系,杨振宁先生特别讲到欧几里德几何的问题,欧几里德几何以及后来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都属于推演的方法,甚至斯宾诺莎认为哲学也可以用推演的方法形成,这些个观点反映了西方科学的思维方式,而我们的思维方式又有不同。. \  o9 O7 a6 \  i4 v* Q4 z
6 B: O& {6 ]* x/ h4 ?1 w  M1 _
  9 O( c% Z+ W( M' X  q+ b8 Y
' G. B, D2 R4 O2 N  G% Z' T( K
   所以我最近在一个和教育有关的会上特别提了个意见,我很不喜欢也不赞成有些中学把物理、化学、生物等等都合并成一本叫做《科学》的教科书,因为这本教科书看起来非常实用,可是完全没有体现近代科学的逻辑结构,而我们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就是在这方面比较弱,这种做法对我们年轻人将来在科学方面的成长一定会引起障碍。这是今天要说的第二个问题。
5 h! {' B, B$ b' F
6 F" M- x1 v0 H. e  
& @8 o7 V! X# Q0 K6 R+ D8 [) Q% C1 h1 D
   第三个问题,孔子对易学究竟有什么样的贡献。我们不禁要问易学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我在这里说一点自己的看法,刚才我听了刘大钧先生的开幕辞,他特别提到孔子的儒学继承了夏商周以来的传统,这完全正确,可是儒学之作为学还是从孔子开始,不能说孔子以前已经有了我们今天所说的儒学,孔子以前有儒,儒可能从商代就有。
; I! C% f/ V# `# ]6 E$ j
0 q1 a% l0 r$ A0 E( s9 }  9 z5 k" D. K2 D  r8 F) e5 D( T
5 @+ u$ _6 _6 V9 W4 @
   最近我们发现了一件青铜器,这件青铜器上专门讲了周朝初年的教育制度,周王(估计是周康王)请了一个人办学校,然后派他的太子等等去上学,上学之后还举行了典礼,然后过了几天学校又专门请了几个贵族的孩子来参加,完全和古书上所说的一致,这是关于中国的高等教育制度的最新的一个发现。9 ?; C$ H1 @( H) `) ^9 l% {# W7 v
+ U' C" N5 b, a  R' `
  
# W& n, o7 l0 S  X1 C+ ]2 Y' |6 y
$ Z2 |1 C, \' `# y   我们认为孔子不仅开创了儒学,也确实开创了易学。这里我顺便说一下我的感想,我最近还看到有人写文章引用《论语》的话,说孔子的弟子说过“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所以凡是涉及孔子讲性与天道的话都不是孔子说的,因为孔子根本就没说过这类话。
" t# R% A4 n: P8 L4 `+ H; \+ W5 ~: R# r7 E  U: r& ~9 o4 c
  
3 v6 {, J5 \9 H" k( y# k
( ?! M2 _& f/ P+ _- ~9 \; C   “不可得而闻也”,怎么能够说孔子没有性与天道的思想?这个观点我是完全不能同意的。实际上那个话不过是他学生的一个谦辞,是说我们这些人学问不高,老师给我们讲性与天道的那些话我们听不懂,听不着。根据这句话断定孔子从来不讲性与天道,是没有道理的。马王堆帛书《要》篇讲了孔子老而喜易的事,“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那么到底这个《要》篇和《易传》有没有关系,我想举一个例子就很明确地指出《要》篇是和《易传》有明确关系的。! N2 j' O& X# B  O4 y0 v' B1 ~- w3 i

9 k* M! p0 w3 x: q1 }& W5 y+ L  G5 l  y* L, |
% g$ M$ T5 @9 Q! _! Y
  " ~# b- Z5 {- M/ r' S

! U4 e2 p- y5 c9 C0 ^   孔子老而喜易这件事根据《孔子世家》是在鲁哀公十一年以后,鲁哀公十一年就是公元前484年,到鲁哀公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479年孔子就去世了,所以《要》篇记的是孔子最后几年的事,那时候子贡在孔子身边,子贡问孔子“夫子它日教此弟子曰:‘德行亡者,神灵之趋;知谋远者,卜筮之察’。”“夫子何以老而好之乎?”4 ^( {# R: X: _2 ~% D/ G" g

9 ~7 o! j- ~( b* ]: O  8 w" Q: @) E: J' H
# ?1 F9 }7 {3 i! i
   子贡问孔子说:老师曾经说过,那些德行不好的人才跑到神灵那里去,那些没有智谋的人才去占卜算卦,怎么今天你却看算卦的书?这与过去所说的不是矛盾了吗?孔子回答他说:“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他说在《易经》这方面你要说算卦我当然比不了那些专门算卦的,我与那些人是“同途而殊归”,“我观其德义耳”,我看的是《易经》书里面的德义。
$ O% m/ v/ l, f2 G% m4 I: s' D
  
+ W- y) P# w# K9 b% a8 [% O$ e8 B) O  o/ \
   我过去也学习这段话,我没有很仔细地考察,虽然我提到德义应该跟《易传》有关系。什么叫德义?德义这个词容易造成误解,今天我们常常讲德义,今天我们讲德义纯粹是一种伦理道德的概念,可是实际上在易学里它的含义不是这样,《要》篇里说:“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又仁[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
# i1 v) o- q! X4 g: [
) f7 d9 J! v, }9 \& r  : v4 ^" S7 o- w7 G8 y

" W, z" B. w. m& P: C% Z% y7 a   孔子说他为什么跟史巫、算卦的不一样呢,就是因为幽赞神明一定要达于数,如果不达于数就和巫没有差别了,而数要不达于德,做不到德这一点的话,那就和史、太祝这些个人没有差别了。“史巫之筮,鄉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史巫、算卦的那些人他对易学的真正内容并不了解,他们只是会进行一种操作,是“好之而非也”,所以孔子说他是“观其德义耳”。
% c# H: Q2 s( Q3 T
0 h  I$ a" P5 `3 {8 p  # ]5 i' I- k- x! c4 N

" A( H0 M, v$ I   德义两个词完全是易学的两个词,所以孔子是易学的真正开创者,是孔子真正把数术的易和义理的易(或者叫哲学的易)完全区别开来,于是才有我们所说的真正的易学,所以我们说孔子对易学最大的贡献就是区别这两者,而正因为区别了这两者,使《周易》的哲学成分进一步地纯化,使易学进一步地影响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e  u; E# c2 ?. L6 p, ?3 D1 w- c
/ h: q" W9 ?; V5 r; ~" I9 O7 g  [) ~

* D+ M$ L9 t, D: _' O/ n# A4 l) r2 t4 L6 U% Z' A: E
转自:爱思想
7 I6 E7 c# i5 A6 K6 s$ T6 K2 l' e: `3 e% {7 Y# 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7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73
 楼主| 发表于 2019-10-7 18: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安夜我为仍然身陷西人囹圄的赵维武先生和孟晚舟女士祈祷(李冬梅原创)% b- i7 W# b9 a
已有 318 次阅读2018-12-25 11:29 |系统分类:法律维权| 赵维武, 孟晚舟
- q$ Z2 }- c- _) h6 b! R
$ n/ B! Y' S1 x1 l/ \平安夜我为仍然身陷西人囹圄的赵维武先生和孟晚舟女士祈祷(李冬梅原创)
( `( }. i0 @$ y5 c, Y; f0 C, }$ J2 ?: U- k5 T- M5 k1 [; G" m
如中国的春节,圣诞节是西方传统节日;如中国的除夕,平安夜也是西方人家庭团聚,享受亲情温暖与爱的时刻。东西方人的人性是相同的,并不存在谁优越谁卑微,谁先进谁落后,谁该是主子谁该是奴才的问题,如果人生而平等真的是一种信仰和普世价值的话。因此,在西方万家团聚的平安夜,作为一个华人,作为一个致力于把中国语言文化传播到西方,促进东西方文明理解交流与融合的学者,我为仍然深陷西人囹圄不能回到祖国和家人团聚的赵维武先生和孟晚舟女士祈祷。
, @; b& \' ~: u& t
' I' `) g8 c1 z  w2 a) I孟晚舟女士的案情大家都很了解,赵维武先生的案子非美国local的人也许并不清楚。赵维武先生是四川大学的老师,因为女儿嫁给了一个美国白人,所以老夫妇来美国帮女儿带孩子。因为和女儿的夫家发生矛盾,被很有当地势力的夫家勾结警方和法官诬陷为下载儿童色情罪。最匪夷所思的是,在法庭听证会上,因为附近赶来参加声援的华人带了一个小孩坐在同一排长椅上,赵维武被以违反接触儿童的罪名当场逮捕。下面附我支持赵维武时的一篇评论文章。另外,附一个美国著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杀死一只知更鸟》链接(https://baike.baidu.com/item/杀死一只反舌鸟),小说反映的是美国60年代充满歧视并不平等的法治状况的真实,也同样是今天美国社会的现实,希望进一步了解并融入西方社会的朋友可以在平安夜欣赏。一个没有国家保护的人是没有能力和另一个国家机器对抗的。中华民族走向世界的道路并不平坦,其实这也是其他族裔走过的共同道路。感谢赵维武先生和孟晚舟女士作为先行者所作出的牺牲,在平安夜我为他们和他们的亲人祈祷与祝福。. r8 {" Y; ^3 d) J

/ z, F: L! J8 Q1 R基督教属于西方的传统,如佛教属于中国的传统。在西方生活,和基督教徒与教会接触也是不可避免的。教会也常常是学习和练习英语的地方,那一次也是快过圣诞节的时候,当学习结束时,那个基督教老太太握住我的手说要给我祈祷。她说,“你对家人有什么苦恼和担心的么?我为你祈祷。”我望着她灰色的眼睛,感到了一种威压,那是《牛虻》中亚瑟望着他的教父蒙泰尼里神甫时的感觉么?当一个人成为神的代言者时,他就自带了威压。我知道这个基督教老太太的丈夫在当地大学教历史,他们也曾夫唱妇随去德国传教,那是老太太很感到荣耀的地方。语言教师和传教士一样都是对自我文化背景优越感意识很强的人,于是我说,“我前几天带孩子去了附近的一个dog shelter,那里都是无家可归希望被收容的狗。有一只狗叫伊丽莎白,我想她应该也是渴望有公主女王一样的幸福的,可她又老又病,已经在shelter里呆了很长时间,没有人愿意收养她,我想为她祈祷。”我看到那个基督老太太的眼里闪过一丝失望,她说,“我还是为你家人祈祷吧。”我盯着她的眼睛平静地说,“不,我家人很好,我只想为伊丽莎白祈祷。”) g, Q! I, i( _! k* X& E
' ]( e  T3 `8 s. B: e5 t% {. F
今天是平安夜,我对每一个见到的白人微笑友好地道了“Merry Christmas!”' }( t8 T6 S5 p$ ~; E. D9 H

" e  N7 p" K% O) ^9 _/ d3 v
+ `5 t, J2 @9 i" W我为什么支持赵维武(李冬梅原创)
, ~# S7 t/ h& z$ X# {+ U$ Z) C! ~& o4 S
我认为赵维武冤案和梁彼得冤案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白人对华人的陷害和把白人社会问题转化给华人。& q7 e: o( z" g5 Q& v. K
1 [2 C9 ~; D) l
梁彼得作为纽约警察在没有楼灯的政府楼危险区域巡逻,枪走火子弹在楼道反弹伤了一个黑人,受到纽约法庭的严判,有的华人议员如陈倩雯也跳出来把梁彼得当警察迫害黑人的典型声讨。美国确实存在着严重白人歧视黑人,警察过度执法伤害黑人的问题。但是,假如梁彼得不是华人,而是美国白人警察,不要说误伤,就是故意暴力伤害甚至枪杀黑人都不会被判刑,更不会被警察工会抛弃让这个白人警察暴露于媒体。梁彼得案的本质是美国社会使用双重标准,把华人当替罪羊的问题。所以很多华人都参与了反梁彼得案的抗争活动。
8 F# [" m1 A8 n+ o& ]3 k* g- W6 A# _/ n. v1 `7 \$ ]$ ]+ G! B+ G+ n! k
美国一直有严重歧视迫害华人的问题,这种问题甚至更甚于美国对黑人和其他有色人种的迫害。1882年排华法案就是这样,这是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以立法的形式针对某一个特定族群进行迫害的国家犯罪,直到1992年美国国会才通过对华人道歉案,但拒绝赔偿和被追责。但是也有人跳出来为白人迫害华人洗地,说什么中国人太吃苦耐劳了,欧洲人有工会罢工华人偏偏要上班,华人为了拉生意压低了工资等等,可这就是西人应该迫害甚至残杀华人的理由么?) I% }" B6 J1 C' F% G
% i9 ~+ M$ R! ]* m2 S5 B2 i$ M
赵维武案是美国传统排华的延续,也是美国现代排华浪潮的一部分,是美国政府执法部门伙同白人合谋陷害华人的新案例。赵维武来美探亲,和白人女婿家庭出现了矛盾,被白人女婿和当地警察合谋陷害,并被法官威胁认罪。这个白人女婿选择了child porn作为陷害理由,因为child porn是白人社会罪恶文化的代表。, r; i+ u7 W0 b: d9 E/ [

) {9 l: A+ P6 ]5 }) z- e9 S9 W美国从来就不是一个平等公正的社会,甚至都谈不上是一个法治社会,而是充满了各种阶层斗争,种族歧视,社会问题。以白人为主体的美国充满了白人的肮脏人性与西方文化传统糟粕。民主自由法治博爱不是美国现实,而是每一个加入这个国家的人和族裔的美好愿望和需要自己去争取的。对有色人种进行种族歧视是以白人为主体的美国传统罪恶文化的一部分,在历史上美国有色人种曾进行过激烈的抗争。美国官民勾结构陷华人并把华人当替罪羊的风气是不能助长并任其蔓延的,因此就像梁彼得案一样,对于赵维武案,华人不分党派,不分是否已经入籍,不分阶层,都应该去声援和抗议。华人作为一个团结的族裔才能争取在美国得到公平的对待,才能真正地进入美国的主流阶层。. Y/ ~  y9 d! P9 s5 U
4 F' p( n: |3 K" ?2 b! i
https://m.bilibili.com/video/av7801709.html% X% p5 x: [' h, ^( H
) p! f# U3 X# T2 Y  ?: R2 B
0 g+ q: G( w; x( w0 F
路过* J' i5 G" \* m( s# s

1 R4 c6 }3 ?- ^2 D2 s7 [鸡蛋
8 }. f# u/ T, V6 o9 L
( G+ J; U3 {5 ?鲜花
3 n1 S. J5 W5 Y& n$ w  U: K8 U& G0 [' ]  B9 r* O0 M& O! ~2 h$ e
握手
3 B4 e' J) X5 a: b5 w" r: r% n2 ~+ @1 g) A- h2 A6 ~& w, ?3 O5 z
雷人5 [+ X5 r8 C+ b' u( l6 l
收藏邀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