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0-3-4 18:18 编辑 % n: p4 V0 q; M- V3 q8 Q) e1 c
2 t; h# X) G- N# {6 S; z7 Y: D5 l脚踏真经,何必西天万里遥 石家庄:姜俊峰 / n8 y0 z: L+ H G% l" I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生以来,疫情如洪似火,不仅生灵横夭,巨大社会资源不良占用、各种一次性防疫用品必将会再生后续污染、社会停摆百业待命、平民望门兴叹。于国而言,今年是十三五所规划的全面建成和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同时也是扶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于民而言,衣食住行、车贷房贷压顶,坐吃山空情何以堪。自举国采取紧急防控措施以来,有关疫情的防与治的各路信息便漫天飞舞、应接不暇、猜想不断、否之有否、莫衷一是。由此,国人无不泪目扼腕而问:能早日结束疫情的真经何在? 与传染性疾病的斗争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防控一个是治疗。因为传染性疾病具有普发性和易传性的特点,所以有效的防护隔离措施的应用对于病情最后灾害结果会有很大的影响。比如自二战以后,各地区国家传染性疾病发生时所直接致死的人数数量逐级次降低,这是因为现代国家公共管理手段的提升、公民疾病健康认识的提高、以及医疗专业机构对传染性疾病早期识别技术的革新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能够尽早发现并预警再至公共防控管理手段的迅速应用,从而最大限度的能把疾病传播途径截断并限制在最小范围内。比如我们这次新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武汉在确诊了100多例时就发出了预警,国家卫建委2020年1月20日将其定义为乙类传染病,采取施甲类预防、防控措施。不得不说,全世界就此都应该为中国政府的果断点赞,因为任何人都知道,实施甲类防控措施后,意味着这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将面临巨大负面效应,背负重大牺牲。但这也正因此体现了中国政府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的厚道和担当。而据2月21号日本朝日电视台在节目中突然爆料称: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指出,在美国国内1.4万因流感死亡的人中,部分可能死于新冠肺炎。迄今,CDC也只是宣布将检测有流感症状的患者是否携带新冠病毒,作为防控疫情的手段之一。二者相较,善恶殊异、高下立见。由于中国政府以全人类大义为重,果断采取人类历史上最严格的防控管理措施,加之中国民众积极自觉的响应配合,就目前疫情进展数据来看,已经把瘟疫传播绝大部分控制在了湖北范围之内,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 如果说传染病的防控体现民族文化良知、国家施政管理水平及国民卫健意识高低的话,那么疾病的治疗属于个技术问题了。犹如扑救大火,防控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火势蔓延扩大,而治疗则是直接扑灭已燃之火。二者表面上看似相辅相成,但就事后效果评价来看,如果灭火方法正确得力且迅速,那么防控的压力就比较小,最后的损失当然也是最小的;而如果灭火手段失宜,那么防控手段就会显得格外重要,最后的损失也是巨大的。因此说传染病发生时的防治,“防”是被动抵抗,“治”是主动出击,“治”是整个问题的核心关键。 传染病的治疗工作开展涉及两个问题的回答,一是致病因素是什么?即敌人是谁?二是我们如何快速且有效的施治?即如何迅速的解除敌人的威胁。其实此次“新冠状病毒肺炎”的名字中即包含了主流医学对此次疫情的致病因素的认识,同时因为给病毒冠以了一个“新”字,这个“新”字说明以主流医学现有知识并不了解它。比如我们说“这是一位新朋友”,这个新朋友的意思是对这人不了解的意思,而不是这个人原来不存在。从而也就说明了主流医学当下对这个病毒无能为力、无药可救。最近“病毒”二字也成了高频词,那病毒到底是何方妖孽呢?为了区别大家熟知的电脑病毒,我们这里专指生物病毒。 为了更清楚的认识病毒的概念,我们从宇宙演化的大尺度进程来看下病毒所处的进化位置。综合现代天文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理论,自137亿年前宇宙能量奇点大爆炸发生后,产生基本“物质或能量”,这种基本“物质或能量”是什么目前还不清楚,但是被现代天文物理学证明存在,暂时被称为“暗物质或暗能量”,目前这部分占宇宙总质量的95%,而我们可观测到的宇宙物质能量只占宇宙总质量的5%。可观测宇宙最初是由三种基本粒子:夸克、氢子、玻色子构成,由此演化出之后大量其他粒子和92种天然元素,92种元素是由第1号氢元素逐级进化而成的,即从第1号氢元素到第92号元素铀不是同时发生的,而是逐级发生形成的,这个过程就是原子的进化过程。由原子逐渐进化出无机小分子,再由无机小分子进化出有机大分子(氨基酸、碳氢化合物出现),再进化出生物高分子(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在生物高分子阶段就出现生物编码分子了(核酸出现),这个过程就是分子的进化过程。在35亿年前原核单细胞生物(即具有细胞结构的古细菌)出现,14亿年前真核单细胞生物出现,9亿年前多细胞生物出现,这个过程就是细胞的进化过程。6亿年前多细胞动物出现,3,5亿年前动物植物种群确立,4000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出现。 这个过程就是动植物的进化过程。 科学家就这个进化图谱总结出了如下规律: 一、进化方向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二、由物种丰富程度所表现的进化过程呈现大树状模型。即进化等级越高,物种类别越丰富。 三、越简单越低级的物质,存在分布质量越大、存在状态越稳定、存在时间越长,;反之越高级越复杂的物质,存在分布质量越小、状态越不稳定、存在时间越短。这个与直观感觉相谬的规律称之为“金字塔模型定理”。这些规律在大信息量的今天可以被诸多事实证明,受篇幅所限,在此不列举证明过程,有兴趣的朋友可参阅王东岳先生的《物演通论》这本书。 我们来看病毒,病毒形体极其微小,一般只有50~160纳米,是一般细菌大小的几十分之一到几百分之一,可以通过细菌滤器,故最初称病毒为滤过性病毒。病毒的结构为核酸和蛋白质外壳。我们知道核酸分两种: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所以病毒也就分两种:DNA病毒和RNA病毒。原来我们定义的最小生命体是单细胞,因为单个细胞就具有独立的新陈代谢、繁殖的生理现象。无论多高级的生物,都是由最基本的单细胞组合而成的。细胞分为两大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真核细胞是由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构成。遗传物质DNA就在细胞核里。负责转录和翻译的RNA就在细胞质里。就如一个鸡蛋,蛋黄就是细胞核;蛋清就是细胞质;蛋壳就是细胞膜。原核细胞比真核细胞要原始低级,没有细胞核的核膜,犹如蛋黄与蛋清界限不分明的鸡蛋,其他结构与真核细胞基本相同,所有细菌都属于原核细胞。高级生物都是由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细胞比真核细胞出现的要早20亿年左右。最早出现于35亿年前的古核细胞(也称古核细菌,也属于原核细胞),迄今仍没有灭亡,它们可以在高温、高压、强酸、强碱、无氧、无光等极端环境下都有生存分布,如此之顽强的生命力,就是我们之前所述的“越简单越低级的物质,存在的总体质量越大,分布越广泛、存在越稳定、存在时间越长”的证据之一。 万物求存,由粒子到原子、分子、细胞的进化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物质求存的过程。求存的最基本条件就是需要有一个物质能量系统环境,自身结构越简单、越低级的物质对物质能量系统环境要求越低、越简单,比如单细胞生命,其仅需细胞膜上的广布的受体组织吸收阳光就可获得能量而维持其存在和增殖;而结构越复杂、越高级的物质对物质能量系统环境要求就越高、越复杂,比如一个60岁人,其要与环境所进行的物质交换约相当于60000kg水,10000kg糖类,1600kg蛋白质,1000kg脂类,这还是保证其健康正常的最低要求。病毒比古细菌结构更简单、更原始、更低级,古细菌本身已经具有一套完整的维存和增殖的细胞结构系统了,古细菌凭此极简单原始的细胞结构便可以在地球上大质量、大范围的存在。而病毒竟然只有核酸和蛋白质壳,也就是说只有极为简单的维存系统,却不具有独立的增殖的系统,那么说病毒可能就是古细菌的进化前身,也就是说病毒的出现比35亿年前的古细菌还要更早,病毒是非生命形态向生命形态过度的一个物质形式存在,或者时候是分子向细胞进化的过程形态。如果在生命进化阶段置上溯源的话,人类也可能就是从病毒进化而来,或说人类本身就是一个病毒高级形态,虽然我们可能不愿意接受,但却有其内在逻辑事实支持。根据“金字塔模型定理”,因为病毒比古细菌结构更简单原始低级,那么病毒就会比古细菌的存在质量更大、分布范围更广、存在状态更稳定、存在时间更长久。因为病毒不具有独立的增殖系统,那么病毒只能通过入侵细胞、利用被入侵细胞的营养和增殖机制来完成病毒自身的增殖,这个增殖过程以人的眼光角度,就是病毒的传播感染,这是病毒表达存在的唯一路径,没有第二条。因此说,病毒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地球系统,在宇宙间都也非常可能是大范围、大质量存在。说到这里,如何看待病毒就已经不应仅是个科学问题了,而是需要用哲学的眼光来看了。如果人类对病毒采取对抗的态度的话,俗话说猛虎难敌群狼,病毒存在数量可能是人类数量的数万亿亿倍,我们听说过热带雨林的庞大的行军蚁军团所过之处,多少大型凶猛肉食动物都会顷刻间变成白骨,所以说不是因为强大就会胜利。当然,这个例子并不是很恰当,因为病毒与行军蚁不同之处在于,病毒是以寄生增殖博散其基因为目标的,病毒因需要宿主细胞为其提供营养,那么杀死宿主细胞就不符合病毒的最大利益,它最大的主观愿望是尽可能长时间的与宿主细胞和谐共存,当然客观上因为病毒寄生宿主细胞而造成宿主细胞的营养供应超负载或者运行机制紊乱,而最后导致细胞原有功能失常,但这绝非病毒本意,病毒更愿意的状态是与宿主细胞和谐共存,宛如“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其实“病毒”这个名字就非常不严谨,在没有完全搞清楚其本质、作用之前,就认为其是致病因素、是有毒物质,这样的冠名其实本身就缺乏科学的基本精神。会影响全面、公正、客观、正确的理解“病毒”这种物质的。我们必须承认还不是十分清楚病毒对于地球生系态统的具体作用,仅知道它们是地球生命出现的一个必要环节,但由细菌的作用可知,世界上如果没有了细菌,我们地球生态循环系统半年左右就崩塌了,若地球上如果没有了病毒结果是什么呢?从逻辑上看,病毒可能就是构建地球整个生命金字塔层级最底端的基座部分,设想一个金字塔结构的底座对金字塔各个部分的稳定性存在意味着什么?当然是底座保持越稳定、越不被扰动,整个金字塔以及金字塔各层级部分才会越安全。如果承认病毒对生命的奠基性,那么就可以为地球生物进化史上一个未解之迷找到答案。在46亿年的时间里,因为地球存态和环境曾发生过剧烈变化,地球上曾出现过数次生物大灭绝的事件,那为什么地球生物圈可以再次重建立起来呢?很可能就是因为病毒的存续未绝,为生命的再次发生和进化保留了最原始的“种子”。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病毒的如下结论:为了描述严谨且简洁,在这里我们这里需必须要给生命先下一个定义:所谓生命,就是一个分子编码系统。 一、 病毒是地球上最低级、最原始、结构最简单的、具有奠基性的生命存在形态。 二、 病毒是地球上存在质量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生存状态最稳定、适应环境能力最强的生命。 三、 所有病毒进化等级之上的生命的维生、增殖模型机制都有对病毒原始模型机制的继承。 四、 病毒最大的存在空间可能是地球生物圈之外,生物圈所发现的病毒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基于上述我们对病毒的认识,再来审视目前主流医学对待病毒所采取的的措施。因为将病毒视为敌人,所以采取的是对抗的方法。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抗生素在病毒面前失效,因为抗生素只能杀死部分具有细胞结构的细菌,而对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无能为力。目前抗病毒的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如下几类: 一、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通过激活抗体,让免疫细胞吞噬、杀死病毒。 二、激素类。 三、通过干扰或抑制病毒寄生、增殖的阶段进程而最终阻止或抑制病毒复制。干扰素以及网传的抗新冠病毒的美国“神药”瑞德西韦就属于此类药。 我们分类探分析采讨上述方法措施的效用性与时效性。 我们先谈效用性。(1)激发免疫力类药品。本次疫情初期,由于没有特效药,坊间盛传提高免疫力的声调。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的曹东义教授就此专门发了一篇文章《新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正确认识免疫力》,文中指出:病毒性肺炎出现肺水肿、“大白肺”、“肺纤维化”,主要是患者产生的抗体太多、太集中,免疫反应过于强烈造成的,叫“免疫损伤”。使用激素治疗,就是为了压制免疫过度亢进,不得已采取的措施。曹教授的观点非常好,这也解释了一个神奇的生物现象。蝙蝠是百余种病毒的天然宿主,其中包括SARS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埃博拉病毒,还有这次的新冠状病毒,但它们并不会因此而染病,其原因何在?这个现象其实印证了我们上文论述的观点:病毒是以寄生为目的而不是要杀死宿主。宿主是否因此表现为病态完全可能是因为病毒与宿主免疫系统之间是否达成一个平衡。这个状态其实对于病毒还是宿主是个双方和谐共处的双赢状态。(2)激素。免疫力抑制剂。抗击SARS病毒过程中大规模采用过。“非典”过后,对于各个国家上报的治疗方案,PublicLibrary of Science Medicine发表的研究报告中说:对使用类固醇药物减少炎症的方法进行的大部分研究显示,这种方法没有作用,而且有四项研究认为这种治疗方法有可能对病人引起伤害,一些非典病人即使存活了下来也会因疾病、治疗方法或者两者共同作用而引起了永久性的伤残。事实上也是如此,因激素应急大量长期使用,导致部分患者股骨头坏死,而且大部分人都有肺部病变等多种后遗症,比如呼吸系统的弥漫性间质纤维化;间质性肺炎;机化性肺炎;局灶性纤维化等。(3)干扰抑制病毒寄生、增殖阶段进程。这种方法会有效吗?会有效。但会有新问题产生,因为是底层攻击,我们上文说过:所有病毒进化等级之上的生命的维生、增殖模型机制都有对病毒原始模型机制的继承,对病毒的任何攻击都可能伤及人体底层正常细胞的。因为它们具有非常接近的维生、增殖机制模型。这种方法看上去科技含量很高,但一点都不高级,从策略上看非常的简单粗暴。这就好像站在十楼上的人向冲入一楼的一群恐怖分子扔了一颗安装了具有所谓精确制导功能的炸弹,结果会如你所料吗?大家会觉得因此就安全了吗? 我们再谈主流医学应对病毒的措施之时效性。我们都知道,所谓的流行性疾病虽然从预防的角度说有可能会持续数月,但高发期却只会一两个月。从2003年SARS病毒到这次新冠状病毒来看,针对性用药是“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为什么呢?因为针对性药物的应用需要这样的流程:1、病情出现一段时间后,具有同样症状患者增加到一定数量。2、引起医疗机构警觉,上报医政管理部门定性为传染性疾病。3、医疗科研部门开始收集患者病理物质,研究分析致病因素,如果是已知病原,那就好办了。不幸2003年的SARS病毒和新冠状病毒都是新病毒,那么就需要提取病毒样本分析其病毒种类(DNA病毒还是RNA病毒)和其核苷酸,毒力、传播力、传染来源、传播途径,针对性的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筛选。4、假定我们的科研能力非常强,针对性用药两个月就研制出来了。5、新药需要经过多次反复实验室内的体外实验、动物实,验测定其有效性与安全性。 6、通过动物实验后,征集志愿者做临床人体实验,特殊时期几百个病例样本的实验数据是不能再少了,时间上一两个月已经算是很快了。 2月11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说,新冠病毒疫苗有望在18个月内就绪。 7、针对性用药终于可以上临床了。然而疫情早就是历史的昨天了。 在所有针对性药品中,只有“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是唯一可能最早走上临床应用的。这种免疫球蛋白是在临近疫情消退期时,有大批患者恢复健康后,从其血浆中提取抗体并制成药品。所谓特异性就是指只能针对一种疾病的治疗可能有效。 由以上我们发现,尽管国家和机构投入了巨大的财力和人力进行针对性的药物研发,但受各种因素所限,安全、有效的药品都不可能出现在最需要的时候。 由以上分析可知,整个疾病流行期间,主流医疗机构基本上是赤手空拳、无药可用的,除了像中国政府负这样的负责任的、有效的实施严格的防控政策措施外,对疫情战斗起关键性作用的治疗环节上,基本上是一个自然进程。即使千呼万唤的针对性药物可以正式临床使用了,疫情或已经接近尾声或者早已结束,而这个药在下次疫情来临时,因病原差异而不能用,比如重金打造出来的抗击SARS病毒的药在此次新冠病毒面前失效,要知道SARS病毒也是冠状病毒啊!这样的事实就会使一线的医生面临着巨大的被传染的风险,这些医生除了每日常规观测患者病情的发展变化并做记录外,剩下的就只是给患者以人文关怀了,能做的技术性手段可能也就是对应处理并发症的常规治疗以及病人病危时所进行的常规仪器药物抢救工作了。这就相当于让一批勇士上战场,手里却没有枪,除了做好防护,那就只能自求多福了!比如像李文亮一样的多位医生就牺牲在了抗疫一线。何其悲壮!何其惨烈!何其心痛!他们是英雄,他们是勇士,应该授予他们最高的礼遇!然而,无论是行业内人士还是普通民众都需要反思,英雄和勇士涌现是好事吗?英雄勇士头上是花环,但他们脚下却是危机! 对于这种病毒流行性疾病,主流医疗机构的医生都救不了自己,何谈患者了,众多患者被实施的是所谓“支持疗法”,即顺其自然、卧床休息,营养支持,以便使病人更好的恢复!多么无奈的“疗”法啊! 那么,我们就只能是“钦望巫祝、束手受败”了吗?当然不是,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过321次疫病流行,由于中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中国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一次瘟疫就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从先秦大贤所著《黄帝内经》到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再到明代吴又可的《温病条辨》,到清代以后,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等治瘟名医更加辈出,他们把对瘟疫的治疗归纳为“温病学”范围并建立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的完整理论体系。至此,我国对瘟疫的防治从理论到临床已相当成熟。真经其实就在华夏大地上,何必西天万里遥。所以,此次疫情初期,河北中医药科学院曹东义教授就发文大声疾呼:中医不应仅是首选,而应该是必选! 人类历史上在全世界范围内抗病毒唯一的完胜案例,就应属与天花病毒---历史上杀死最多人类的病毒之战了,牛痘之父琴纳的名字也因此而被载入史册。殊不知这个牛痘技术模型是来自于中医。在其之前200多年甚至更早,中医对付天花的人痘技术就已经大范围成熟运用了。这项技术于1688年开始途径俄罗斯、土耳其,在1718年,由英国驻土耳其公使蒙塔古夫人传入英国,琴纳自己就是通过种人痘免于天花病的。见识过种人痘的神奇功效之后,琴纳在中医种人痘的技术基础上发明了种牛痘的新技术。琴纳虽然不是此项技术的原创者,但经过其改进的牛痘技术,毒性更小,比种人痘要安全,而且扩大了疫苗来源,同时也降低了对实施者的技术要求,于是这项技术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开了,最终帮助人类消灭了天花病毒。同时此项技术也开创了西医西药的免疫球蛋白的技术领域。这可能是有史以来,中西医技术衔接结合的最好、最成功的的一次了。 相比于近现代西医药虽有很大发展和提高,但西方国家历史上仍然频有被瘟疫蹂躏的经历,而中国人因有中医的选项,相对要幸运的多。1954年,石家庄流行乙脑,由于没有相应的西医药物,病死率多在30%以上,侥幸活下来的病人也往往留下终身残疾。正定县的郭可明先生用纯中药治疗乙脑,90%以上的患者都获得痊愈,创造了奇迹,同时也震惊了对中医不信任的西医同行。1956年,北京也发生乙脑疫情,蒲辅周老先生诊疗167例乙脑患者没有一例死亡。大家都亲身经历的2003年的SARES病毒,邓铁涛先生当时被任命为中医专家组组长。在他的努力下,他所在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了73例SARS病人,取得“零转院”“零死亡”“零感染”的“三个零”的成绩。医护人员的零感染,这个应该说是一个奇迹,当年非典死亡人数中,医护人员占到了三分之一,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邓老所在的医院只做了简单的防护,医护人员就只戴个口罩,没有穿防护服,主要的防护措施就是每天喝中药配制的凉茶而已,病毒不侵。然后,最神奇的就是没有后遗症,在全国各地用西医治好的非典病人,很多留下了后遗症,比如股骨头坏死,终身只能生活在轮椅上。但是邓老所在的第一附属医院没有一个留下后遗症的,全部都是健健康康地出院。对比非典期间,在钟南山院士呼吸病研究所里面,邀请了中医专家参与了会诊,但是并没有采用中医来治疗,结果第一阶段88个非典感染病例,死亡了10人,与全球平均致死率差不多。 为什么中医中药让西医西药在效用性上和时效性上望尘莫及呢?中西医认识疾病的本质及应对方法有诸多的不同,我们以科学的语言表述为:中医是物理医学,西医是化学医学。物理医学就是以直观可观测到的身体物理现象为凭据,比如身体各部位的寒温、脉搏的大小、快慢、强弱、高低、面部颜色、舌苔干湿薄厚、再和病人或病人家属拉个家常,了解一下食饮多少、二便如何、睡眠好坏等,有这些基本信息后,中医按照心中的密码本,就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论》、《温病条辨》啊等,即可对照翻译出病因、病机来,当下就能开出处方来,整个过程对于经验丰富的中医师来讲,不超过20分钟,此时如果用针灸效果会更快,病人在半小时后,不适症状就会大减。如果需要煮汤药,两三个小时、最多半天病人也可症状好转。由此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中医始终是病人为中心,以救人为目标。中医不需要耗费巨资经年累月的去研发合成药物,药物就是取自于自然界里本来就有的、而且每味药材都经过了几千年的人体实验,中医师只需要按照心中那几部密码本的原则组合搭配一下马上就可以救人了。而化学医学呢则是采集完病人病理样本后,把病人放一边,然后运用复杂的仪器、化学试剂来分析怀疑致病的物质及成分,猫在实验室里通宵达旦的冥思苦想用什么化学合成的成分去对抗那个致病物质成分,因为这个成分自然界里不存在,应用到人体上后是否有效、是否安全等等,所以接下来就需要一系列的实验再实验,如果是不具有传染性的慢性病还好,而对于急性传染病比如当下的疫情,这可真是远水不解近渴啊!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发现,这种医学是以“病”为中心,治“病”是目标,救“人”只是达到治“病”目标后的结果而已。所以西医学才会有一大堆病名,而中医学则没有病名。西医学心中只有病,中医心中却都是人。这就如河北中医药科学院曹东义教授创立的“河舟码头”理论所言:假如一个人掉到河里了,中医认为首要任务就是救人,看这个人往哪个方向漂,处于河中什么位置等来决定借助什么工具和方式把人捞上来。西医则不是这样,他们会站在河边分析猜测这个人是怎么掉下去的,问天问地打电话问邻居,找目击者等等,忙的满头大汗一副热心肠的样子。天知道这个人掉进河里的可能原因有多少!其实分析凶手直至未来干掉凶手替河里的人报仇,远没有快速救人上岸聪明和有功德。所以说,我们经常说的治病救人四个字包其实就含着两种医学逻辑的云土差别,相信聪明的人会有正确的选择。 可现实的世界的确令人叹息,真正聪明的人远没有自以为聪明的人多。如上文所言,今年如此严格的防控措施运用,除了与疫区前线的初期疫情防治指挥布置有主客观失宜之处,也与疾病治疗方案选择时倾向于“西天取来的真经”有莫大的关联。2月11日,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了一份题为:关于新冠肺炎中医药治疗及信息统计报送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说:网络直报统计,截止2月10日24时,我省累计确诊新冠肺炎患者29631人。中医药参与治疗人数8963人,中医药参与治疗率仅为30.2%,远远低于全国其他省份87%的平均水平。疫情初期时,中医专家组组长仝小林院士就主张用大锅熬中药,给中轻患者和疑似病例送去服用,这个办法在古代都是非常有效的防疫治疫的办法,可惜“聪明人”不采纳。结果呢?疫情感染人数众多,医院床位不够,无法收治患者,他们当中很多人,在所谓的“支持疗法”下,眼睁睁的从轻症发展到重症,从重症发展到危症,最后死去。一家人都感染的情况相当多。湖北的病死率那么高与患者、疑似病例得不到及时救治有直接的关系。疫情初期,我身边的很多中医老师、师兄都踊跃志愿去湖北前线参与抗疫工作,按流程取得当地有关部门的介绍信,并且自带医药,但大多没有被批准进入,或者被批准进入了也并不被安排与患者接触。宁可消极使用“支持疗法”等死,也不让积极治疗的中医药染指?这是何等的“聪明”啊!还有更令人大惑不解的是,有民间中医在当地诊疗疫情患者,不问其初衷、动机、疗效,竟然被有关部门以“非法行医”之罪绳之以法了。于此不仅令人仰天长问:草菅人命合理?非法抗疫有罪?这已经算是“聪明绝顶”的人之所为了吧?出现这这种局面,与当年邓铁涛先生2003年抗击SARS后良好预期大相径庭。当年邓老说:战胜非典,中医有个武器库。2006年1月,河北中医药科学院曹东义教授的著作《中医群英战SARS》出版时,邓老欣然题词:历经突发的SARS之战后,世人开始正确认识中医。2019年1月10日。这位106岁的人瑞与世长辞,自拟挽联:“生是中医人,死是中医魂”。我想一年后的今天局面绝对不是这位老人愿意看到的。 当下我们国家迈着坚定的步伐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目标挺近时,就关系到全民健康的大计问题上,悄然升起两股力量,一股是以邓铁涛的弟子曹东义先生为代表的“铁杆中医”,高举“道术并重、复兴中医”的红旗,一股是以何祚庥、张功耀、方舟子之流为代表的“中医黑”,他们高举“废医验药”的黑旗。如果说鲁迅因幼年被庸医伤害过,说句“中医是有意无意的骗子”,又是在那个救亡图存的年代,情由所原。但于中国正在世界民族之林影响力逐渐扩大的今天,何、张、方之辈如此系统化的攻击凝聚着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中医学,好像就不是单纯的文化自卑或者是孤陋寡闻的问题了,其是否包藏祸心呢?值得令人深思和警觉。毕竟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邓铁涛先生生前曾经警告我们:亡国可以,但亡了文化可不行。 中医黑、西医经常按照他们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与方法论来攻击、排挤中医,常用到的主要理由证据无非两点:中医诊疗没标准、模糊不精确;中药没有经过临床试验。先说“中医诊疗没标准、模糊不精确”的问题,首先说这是个误解,既误解了中医又误解了西医。如前文所释,西医治疗疾病的第一位目标是治“病”,所以西医首先要起一个病名,然后研发一种针对这个病名的药,只要相同的名字就可用相同的药,从逻辑上看非常严谨,但其实是非常的粗鄙简陋,比如感冒,10000个人来看感冒,病名叫什么?感冒是吧?抗过敏类、解热镇痛类、抗病毒类,就这三板斧!再看中医,中医是以救人为治疗目标,“人”才是中医的诊治对象,那么请问您见过两个丝毫不差、完全一样的人吗?即使是同一个人,10岁的你和75岁的你会一样吗?对象不一样当然应该开出不同的处方来。《伤寒论》113张经方都是针对感冒的不同类型而确定的不同处置方案。1956年乙脑爆发,蒲辅周先生诊疗167例乙脑用了98个方子,平均每个方子用不到两个人,请问谁更精确?谁更严谨?大家都觉得刻舟求剑那类人很傻,那西医的按病名用药的逻辑难道不值得聪明的你怀疑吗? 再说“中药材不做临床试验”问题,中药材被中医已经用了几千年了,这种大尺度临床试验,无论是短期效果还是长期影响以及参与临床的人数,是西药那种非自然的人工合成的药品,仅通过短时间内的最多几千例临床样本就给人使用所能比的吗?哪个实验数据更可靠更安全?你可能会说到中药组合的问题,要知道中药大部分都是药食同源的,请问你平常吃大米,有一天加些小米一起煮,你会觉得把小米和大米混在一起煮还得找只老鼠试吃一下吗?而西药是人工合成的,本来自然界不存在,一方面给人体免疫系统造成很大的负担,因为你的免疫系统根本就不认识这种物质。所以为了强迫人身体接受合成出来的非自然界存在的东西,还要另外合成一种药品去压制人的免疫和排异系统。另外,更重要的问题是,非自然物质介入身体,这种新物质会改变细菌病毒生存的物质环境,等于给病病毒变异输送了原料,强迫他们变异、进化、升级,最后让细菌病毒变得越来越强大,不是有句话讲:凡是杀不死我的都会使我变得更强大。抗生素的滥用所造成的危机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吗?从与病毒、细菌的战斗的效果、胜利的可能性、以及未来影响角度说,与病毒细菌对抗死路一条。但就物种整体生命力相比而言,病毒细菌如果是大象的话,人类可能连蚂蚁都算不上。病毒、细菌是地球生物圈的基础,真的哪天人类科技进步到可以杀死全部病毒细菌时,就是人类整体灭绝之日。请相信我,人类灭亡了病毒细菌都不会灭亡,除非地球发生自身毁灭式的变化。所以正确认识看待病毒细菌,放弃与之对抗的逻辑,学习像中医一样在不杀死他们的前提下使人恢复健康的智慧。 以上我们探讨的问题,并不是为了学科竞争,不是要否定谁、证明谁。其实中西医的目标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解决人类健康的问题。我们知道一种文化文明系统化后,就天然具有了其封闭性和排他性。但若以进步的心态来说,很多系统问题可能只有旁观者清。无论什么样的学问,都需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既要在实践当中探索,也要在实践当中进行反思。 说明:可能会有人疑问文中多次提到曹东义教授,那我就自豪的解释:曹东义先生是我非常尊敬和敬佩的师父。有兴趣了解并想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中医药学的朋友,可以看我师父的文章,二十几篇,都在<燕赵中医网>的“中医同道”栏目: 8 q( m* O, d; O5 g/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