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伯礼院士详解:为什么有人复阳?江夏方舱如何做到“零复阳”?: ?7 Z! ]: Y) I! R; G
' U) O' s* o( m以下文章来源于科技日报 ,作者科技日报 
1 B( q$ @' _" a; U
- P) F0 |7 t7 C武汉中医方舱(江夏方舱)的患者“无一人轻症转重症”已为人熟知,但鲜有人知道在这个方舱进行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至今“零复阳”。
; ?& ?+ k5 c( I
- p" K) J- i N8 g# a3 X3月29日,中央指导组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清华五道口在线大讲堂在线授课,对于日前出现的复阳现象,他从原理、用药等方面做了详解。
, q% @" w& G% j. ^: U
0 W' t; A: |' ~- x; H“中医方舱收治的564例患者当中,没有一例轻转重,也没有一例复阳,是因为我们在治疗处方中加了些药,专门来解决这个问题。”张伯礼说。
! a6 F# e v; Z! F+ o3 O2 T0 \+ y' b) b/ ?/ h2 \
为什么有人复阳?难道真是检测试剂不灵?
7 C4 V- Y0 `% x0 }9 t# ?5 x根据现行诊疗方案,治愈患者需满足间隔24小时核酸阴性、肺部炎症吸收、体温正常等指标。但有部分患者在出院后的复检过程中出现了核酸呈阳性的情况,即出院后“复阳”。8 \" J$ V5 H0 I1 L& j+ z
8 `7 u6 K5 [! J) J: ~7 m“有些病人出现复阳了,是怎么回事?现在学界基本公认‘复阳’并不是二次感染,而是原来没治彻底。”张伯礼说。
( F' t7 _% a9 ~! A- I! g4 V
7 I& b! N- y% h y1 @' x, t那么,没治彻底为什么检测阴性,难道真的是检测试剂不灵,出院标准太松吗?
; ]1 {7 g& `; a! o9 Q! b8 T' F
* O, ~8 F8 B" g- K3 u' C: ~1 f张伯礼院士给出一张图示清晰地解释了新冠病毒还在人体内,核酸检测却能呈现阴性的原因。2 g/ }6 k0 A: D0 S* m
" f: u4 o6 {4 `, Y& R' W! Z/ i
“新冠肺炎患者的损伤主要是肺深部的小气道,在细支气管里边,里面有痰栓包裹着病毒。”张伯礼说,这些病毒被痰栓裹着,呆在肺的深部,不往外排,所以在检测的时候,检测的是咽喉部的痰液,就检测不到病毒,显示出来患者体内的病毒核酸转阴了。# T# H* B" s! m- a1 m: l8 ~
张伯礼进一步解释,患者身体慢慢好转之后,肺的功能在慢慢恢复,特别是小气道,包括一些支气管的功能都在恢复,慢慢地把这些粘痰往外排往外咳出去,咳嗽的过程肺深处的痰出来了,也就裹着病毒出来了,表现的是一个“复阳”的现象。1 i6 K: b0 h, `3 ^# d# u8 Y3 m
! x2 r. d6 z8 i1 ?0 V
可见,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之所以有这样的现象,而例如SARS患者则没有复阳现象,是和冠状病毒造成人体内的临床症状有关联的。
& u" o C0 Y' f4 y) A e$ q0 Q4 O/ o; k7 `6 ]: y) A
“从实践来看, SARS的症状主要造成肺纤维化为主,而新冠肺炎的损伤在深部气道,肺泡、小气道里边有很多粘液性的分泌物,这些粘液非常的粘稠,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上了呼吸机,呼吸状况也得不到改善的原因,就是被粘液堵住了。”张伯礼说,因此,从中医的角度看,新冠肺炎属于湿毒疫,而SARS是温疫,新冠湿气的特点非常典型,湿会寒化、热化,还有燥化,有粘液、非常粘稠不容易排出来,因此和非典有非常明显的区别。8 W1 ?! ?2 S# l& s& Z4 \4 Q y& r8 }% W
对症化痰,治疗时就能预防“复阳”3 {0 i8 K) R, H+ O9 d. a: N9 d
针对粘稠的痰液,在中药的药方中,加入相应的有化痰药效的成分能够避免粘稠痰液在治疗过程中“沉寂”到深处。
& D1 z. X7 l l, j4 T: c8 Z
) I$ d% `8 x) n/ Y H1 J张伯礼解释,中药中有些清肺化痰的药材,比如橘红、皂刺等都能够帮助把深部的粘稠痰给咳出来、排出来。在治疗的时候,加上这些药,就会让治愈者不“复阳”。
1 L- ~8 K. V: s. f4 j& C" J! {. _' U( k' S0 M/ D$ D" s
针对这次新冠肺炎的临床实践,经过在中药组分库中的组分筛选,张伯礼院士和刘清泉教授发现有两种药材对新冠肺炎“对症”。一个是虎杖,其中的虎杖苷对冠状病毒的抑杀作用最强。第二个就是马鞭草,对于冠状病毒引起的肺部的损伤,特别是小气道的损伤,微血栓,有很强烈的活性。: E) B! g/ z( z% L# G4 t
; O6 J3 X1 B8 c( b6 r4 N+ x“这两个组分来源于中药组分库,组分库经过十几年的积累,已经建有6万多的组分,包括中药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活性等特性。”张伯礼说,根据对症寻找,马鞭草活血通络散结,助清肺活络,作为佐药,在避免复阳现象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s/ Z& o6 X! ]* i% g& n% y; \( s
张伯礼院士寄语00后:中医蕴含哲学智慧0 d- G( m2 W: X4 _- O1 C# z
在网络授课的最后,在清华五道口科学企业家项目中授课的张伯礼院士寄语00后,附录音整理:
. ]" a5 P' z, L# m* f0 `* F. r j
/ B& D. h' f+ y$ L" X# U6 o; f上世纪80年代,我们学校(天津中医药大学)因为有国际学院,有很多海外的学生来求学,他们有的是亿万富翁的富二代来学习。我问他们:你们那么大的公司,那么有钱,你是来学中医以后开中医诊所的吗?他们说当然不是,是来学习中国的哲学智慧,学习中医里边的养生保健经验。学习中医对以后掌管家族产业,对一生的身体健康会有好处。6 I/ \5 h: `' o7 O- V
& w: c" i( B6 X: k* \. I
我当时感到不解、感到吃惊,但是我现在理解了。中医是一种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所以我们作为一个中医人,应该知道自己这种文化。中医药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x' q) [% w" m) u( K0 d
( w3 q/ z% n4 X( J% ?- M有人说你们中医药2000年、3000年了,你不觉得太老了吗?这里有一个误会,中医的老和不变指的是它的哲学思维不变,包括的人的整体观,强调人和自然要和谐、天人合一,而在治疗时是非常讲究辨证论治、因人而异的。这些理念都是现代科学认为是先进的理念。比如这次新冠疫情,古代很多书都讲了疫病,新的经验我们总结出来,会补充进去,做到对前人传承和发展。所以中医在具体的技术层面、对病的认识方面,是与时俱进、古老又年轻的。
. X f+ M7 q- w3 Q ]
0 ]8 ` W, F z o' _让人不得病、晚得病、少得病,不得大病,这种医学才是好医学。而我们中医药正是这种医学,它的简便廉价、副作用相对少,作为一个中国人,对自己的优秀文化应该有所了解,起码不应该去贬低,去抹黑它。所以我希望年轻的一代热爱自己祖国的文化,知道一些中医的知识,可以自己养生、保健、维护自己的健康,也可以让朋友、亲戚有所了解。
7 ^6 X: F# e' b) L0 v8 O
3 t; p9 Q9 p$ q! G有海外的朋友经常会问,这个病你们中医怎么治?出国访问的时候,带点中药也非常受欢迎。(外国人尚且如此)我们也应该为自己的民族文化感到自豪,感到骄傲。8 d4 q, x' K: x
* H C& L8 ]: F希望通过这次疫情,大家更加认识到祖国医学是个大宝库,值得我们更好地挖掘。
; [8 Z2 k5 I8 E3 w, k4 V# ~- f( M: x+ o! L" i, ]* F" X
; t- A3 d' v0 ~4 a!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