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国神药临床试验数据终于发布,美媒看后都在说这句话……
瑞德西韦这个名字,相信大家已经都不陌生了。这个由美国药企吉利德公司研发的抗病毒药物,曾在此次新冠病毒的应对中被中外舆论给予厚望。
但在约1个月前,中方科研人员发布的一份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该药物的效果并不明显;与此同时,指导美国政府防疫工作的传染病专家福奇等人则表示美方通过一个比中方的试验样本量更大的临床试验发现该药物有效,可以缩短病人的住院时间。
可由于美方试验的数据迟迟没公布,中美科研人员对于这一药物相对矛盾的结论,还是令这款一度被视为应对新冠病毒的潜在“神药”逐渐褪去了原本的光环。更多专业人士则要求尽快公布试验数据,以判断该药物到底疗效如何。
如今,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终于在国际知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公开了瑞德西韦临床试验的初步数据,但这个数据还是未能消除围绕这一药物的种种争议。
“研究人员在瑞德西韦首个大型新冠肺炎临床试验后得出结论:仅用这一种药是不足够的”,这段话是CNN在报道瑞德西韦最新临床数据发布一事时,所给出的标题。
(截图来自CNN的报道)
. V. T1 p) w# N: y 而CNN这家美国媒体会在其标题中刻意突出这么一个对瑞德西韦来说有些负面的结果,是因为从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发布的药物临床试验初步数据来看,该药物在减少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上,与作为对照的安慰剂组相比,虽然从数字上来看起来有一些效果,即使用瑞德西韦的患者的死亡率为7.1%,安慰剂组为11.9%,但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并不“显著”。
因此,撰写这份临床试验数据报告的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没有在其中写出瑞德西韦可以降低新冠肺炎死亡率的结论,反而是在报道结尾处表示“鉴于使用瑞德西韦后仍然会出现的高死亡率,使用一种抗病毒药物去治疗新冠肺炎明显是不足够的”。
" f' z. W3 q {' E4 l5 g/ u1 p+ ?! H P" f
(图片来自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刊登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期刊上的报告原文)
在如今美国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数已逼近10万,且很有可能在下周就突破这个数字的情况下,这个结果对于那些希望瑞德西韦能有效压低死亡率的人来说,恐怕也就不算是个好消息了——即便从境外社交平台推特上的讨论来看,也有一些人认为这仍然说明瑞德西韦可以改善死亡率。
(截图来自美方发布的瑞德西韦临床试验初步数据的原文)
- |. ]: x6 W4 d$ g! r+ I 但从这份临床数据的报告原文、CNN和《纽约时报》等美国媒体的报道以及一些美国专家的评论来看,瑞德西韦这一涉及1063名病人的这项大型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试验,也还是传来了一些“好消息”的。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好消息”是,使用了瑞德西韦的重症病人的康复时间,确实比安慰剂组的要快些,前者平均需要11天,后者则平均需要15天,而且这个差别在统计学上也具有显著性。这也是今年4月底指导美国政府防疫工作的传染病学专家福奇,在宣称瑞德西韦对新冠肺炎的医治“有效”时,所给出的一个最主要的依据。
另一个“好消息”则是药物的安全性相对不错,使用瑞德西韦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人为114人,低于安慰剂对照组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141人,这说明使用瑞德西韦的人群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不是因为药物本身导致。
(图为当时美国媒体对此事的报道)
7 _9 Y6 R& X: Q4 b1 n) G
不过,从报告中给出的更详细的数据和美国一些专业人士的分析来看,瑞德西韦在康复时间改善上表现出的积极信号也是“有限”的,因为出现改善的是病情并不特别严重,只需要吸氧的那类患者。对于那些需要大量吸氧、使用呼吸机或ECM等病情危重的患者,该药物的改善效果就不明显,甚至几乎没有了。
对此,报告的观点是:“我们的发现显示,需要及早识别出新冠肺炎的病例并在肺部的病情发展到需要呼吸机之前,就开始抗病毒治疗”。
$ q* j- r _0 L- z" h(截图来自美方发布的试验临床数据和报告原文)
: w. \9 e- G: L: a: u" o; v4 W 最后,由于上述这些瑞德西韦的临床数据展现出的并不是一个一边倒的“有效”或“无效”的结果,而是一个仍然有待观察的局面,再加之这个临床数据也只是一个初步的临床数据,所以从目前境外的舆论来看,人们对于瑞德西韦的认知仍然是比较纠结和矛盾的:有的人就认为这个药的临床数据充满希望,只要在病情初期使用就能有效,至少也比其他药物在数据上显得更有希望;也有的人认为这个药的数据令人失望,药效很有限,或是在质疑这个临床数据和相关结果统计的方法。
' }; A1 j* A9 Q6 [1 j% W9 ~$ l' {3 E
(这两张图是目前境外舆论对于瑞德西韦这组临床数据的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数据很积极,一种认为数据令人失望)
还有一些人则跳出药物是否有效本身,对于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能对该药物组织起一个这种规模的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组试验,并最终将临床数据发布出来了表示赞赏。
至于中国的网络上,人们对于瑞德西韦的争议除了科学层面的探讨之外,又掺杂进入了一些中国舆论场上特有的“额外”因素,比如对于中西医的情绪对立,以及“反美”和“亲美”的情绪对立等等。但这都不是科学看待一种药物有效与否的态度。
点击进入专题:3 f+ i( [; p w
全球多国爆发新冠肺炎疫情 聚焦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l2 V" r: X+ f2 A7 T
责任编辑:刘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