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曹东义谈“外感热病“(28)伤寒与温病学说可以互补,逐渐走向统一
曹东义 发表于:2016-8-4 11:38:35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904
热病证治的进步与寒温学说互补
自从叶天士提出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倡导温病按上中下三焦辨证的学说之后,温病学说就与仲景的伤寒六经辨证学说分道扬镳,成为外感热病辨证的一套新体系,被广大医学家所接受,并很快被应用到临床治疗之中,使外感热病的诊治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当然,温病学说的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也有不完善之处,受到后世医家的批评,甚至被伤寒学家诋毁,也不足为怪。
外感热病是一大类病症,它包括了现代医学所说的大部分传染性和感染性疾病,比如感冒、扁桃体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细菌性和病毒性肺炎、白喉、猩红热、脑脊髓灰质炎、麻疹、天花、水痘、病毒性肝炎、痢疾、肠炎、阑尾炎、胆囊炎、胸膜炎、流行性出血热、鼠疫、霍乱、疟疾、斑疹伤寒、肠伤寒、黑热病等等,这么多的病症,除了都有发热症状之外,不仅临床表现各不相同,其发展变化与转归及其治疗,都是不尽相同的。古人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不能一一细加区别。另一方面,他们在当时遇到的疾病流行的病种和病情表现可能互不相同,只能根据自己所见到的情况,总结它们病理过程之中所表现出的共性,总结出一套或几套辨治规律。那么,这种“共性规律”必然会有这种或那种缺陷,不能深入指导到每个疾病的具体细节,而医疗过程应当是非常个体化的。现代医学所说的某个传染病,在不同的人的身上,因为体质强弱、精神状态、发病季节、有无合并症等不同条件,其表现也是千差万别的,不可一概而论,更不用说将众多外感病归纳在一起论述了,其复杂性是可想而知的。
伤寒的六经辨证、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都反映了外感热病由表入里,由轻而重的发展变化过程,有其合理的因素。但它们又有所区别,六经辨证重在经络,大多数病症集中在“足三阳”的太阳、少阳、阳明阶段,属于腑的病症。中医学认为,六腑“传化物而不藏”,外感热病传播到极盛的阳明阶段,治疗时除了可以用白虎汤清泄里热之外,如果热邪深结在里,出现便秘神昏时,可以用三承气汤泻下攻逐在里之瘀热,往往能使病情得到迅速缓解,是其学说的长处,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等都学习其承气汤法。“三阴死证”,多属于外感热病最后阶段的表现,仲景回阳救逆方药有其独特之处。
卫气营血辨证,只不过代表了外感热病的四个阶段,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分析,存有不少问题,也引起了陆九芝等传统伤寒学家的反对。叶天士云:“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因此看来,卫气营血似乎只与心肺二脏有关。中医学认为,五脏主贮藏精气而不能输泻,所以五脏的病症与六腑不同,由于“邪无出路”而病重。温热邪气陷入营血,出现神志昏迷时,只好清心开窍,而不应使用三承气汤,使自古以来行之有效的攻下逐邪的方法,受到理论上的限制,是其缺点。叶天士也知道下法在温热病过程中的重要性,所以他说:“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另外,叶天士的观点乃后人整理而成,其中辞不达意者,也许不少。比如,叶天士虽然主张温病按卫气营血传变,却又说湿温“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湿温不传变吗?在卫气营血的哪“一经”不移?又比如,“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肺的病只属于卫分吗?肺病不可以有营血分的证候吗?桂枝汤主调营卫不和,伤寒病的营卫与温病的营卫,概念完全不同,怎么能说“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同”呢?
叶天士关于温热病过程中神昏属于心营,传变多与心肺有关的论述,遭到了陆九芝《世补斋医书》的强烈批评,陆氏云:“夫人病之热,惟胃为甚。胃热之甚,神为之昏。从来神昏之类属胃家。”当然,除了阳明腑实的神昏之外,仲景还有热入血室的“独语如见鬼状”、下焦蓄血的“其人如狂”证,这似乎更支持叶天士的邪入营血而发神昏谵语的观点,陆氏之说似非全面。陆氏又云:“夫胃者,腑也,肺与心,脏也,本是腑病,而偏要说成脏病,遂乃舍腑治脏。夫岂有脏腑而可以不分者?人病腑为轻而脏为重,此时一治其腑,病无不除,亦何至领邪入脏,死于非命哉!”[1]陆氏此论,确为至当。
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非常强调外感热病后期,热邪深入营血而见斑疹隐隐,或见斑诊透露。其实许多热病是不发斑疹的,即使到了最后阶段也见不到“斑疹隐隐”。而发疹的风疹、麻疹病,在临床上证候多数并不重,甚至发热很轻微就“斑疹透露”了。这时的营血证,反而不如伤寒的阳明证深重和凶险。“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描述外感热病由浅入深、自轻而重的一般规律,远不如六经辨证那样贴切成熟。
吴鞠通《温病条辨》的三焦辨证,认为温病传变“始上焦,终下焦”,受到王孟英、叶子雨的批评,其说已俱述于上一节。柳宝诒《温热逢原》也批评说:“试观温邪初发者,其果悉见上焦肺经之见证乎?即或见上焦之证,其果中下焦能丝毫无病乎?鞠通苟虚心诊视,应亦自知其说之不可通矣”。
叶天士的“初用辛凉轻剂”,吴鞠通的“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学说,也受到后世医家的批评,柳宝诒说:“叶香岩之辛凉清解,则失之肤浅。”认为辛凉轻剂轻描淡写,治不了温热病。陆九芝对于温病学家用药轻浅的弊端,十分不满。认为医家不应仅仅看到病邪会按照卫气营血的顺序逐渐深入,更重要的是切断它们发展的趋势,治愈疾病。使温热病的传变“本可以不若此(按卫气营血逐步深入)也。”不应当医者虽层层设防,病邪却步步深入。陆九芝对叶天士《临证指南·温热门》中“席姓医案”,逐句逐项进行了批点,陆氏认为叶天士对此病人诊断虽然正确,但用药却轻描淡写,无济于事,致使病情因为失治而逐渐深重。陆氏云:“凡此所用药后,种种变相,皆《指南》所自言,何以用其法者皆不一问:其药之取效,固有如是者乎?”
姜春华先生对陆九芝的批语颇有同感,按语说:“叶氏开首便错,不得不错到底”。“以上系陆九芝对《临证指南》温热门中一些医案的批评,我大体上同意。所奇者叶氏一些医案之效果如此,何以学叶氏者竟不问其效果,偏要依样葫芦?直至今日尚有广大医者师其法、护其法、传其法。当然,一个医生不能通治百病,有些病也不能全然治愈,我们不能专责叶氏,不过当自己感到疗效不佳时,必须反躬自问,‘勤求古训’、‘汲取新知’,以求提高疗效,决不能为一家之言所限,墨守成规,不求进步。”也许,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姜春华先生才大胆地提出和敢于坚持截断、扭转温病传变的学说。姜春华说:“时代要求我们,治疗温病要掌握截断方药”[2]。姜春华先生所说的“时代要求”,就是说在现代医学高度发达后的今天,在中西医并存、中西医结合的条件下,我们不但能够,而且必须找到可以截断温热病传变过程、扭转其逐步深入趋势的有效方药。
《姜春华论医集》云:“我们看过清代许多名医医案,治疗温病(包括湿温)过程中常险症百出,令人触目惊心,其效果之所以不佳者,正是受此老(叶天士)用药清淡如儿戏之教。”《温热论》云:“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入于营也。”姜先生批评说:“既然用了‘辛凉散风,甘淡驱湿,’病应该好转,非惟不见好转,反欲入营,是药没有对病起作用”。《温热论》云:“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姜春华批评说:“当病一开始,用药得力,即可阻遏病势,或击溃之,不必等‘到气才可清气’,也不必到后来才用犀角、羚羊。因为开始用辛凉轻剂,往往错过治疗机会,如果及早用些真能‘治病’的药物,则病可早愈,大可不必受‘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的警戒”。
姜春华先生对叶天士在温热病学说上的贡献,也有很高的评价,并非全盘否定。他说:“叶氏的辨舌苔、论战汗、疹培枯润等,均系经验之谈,对临床辨证有一定作用,尤其叶氏采用至宝、紫雪之类有苏醒、强心作用,对于高热持久防止心力衰竭,以及神识昏迷甚有作用,此为叶氏在温热治疗上的重大贡献。”姜春华对叶天士阐明卫气营血传变,也持肯定态度。他说:“叶氏根据温病的全过程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正确反映了温病发展的规律,所以为后来医家所重视。但是医者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认识疾病发展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能够截断或扭转疾病的发展,使之即在本阶段而消灭之,否则,听其自然发展以至于死亡,那么这种医生还要他何用?”
姜春华先生看到“近年来由于中西医结合,医疗有新的发展,如治大叶性肺炎用鱼腥草、鸭跖草之类清热解毒,不用卫分气分之说,疗效很高;过去肠伤寒用银翘、桑菊、三仁等,效果也差,有人不分卫气营血步骤,开始即用大黄、黄芩、黄连,疗效也高。”正是基于上述认识,姜春华提出了著名的截断扭转的学说,提出对于温病重证,不能仅仅见症辨证,因证施治,按部就班,因循等待,尾随其后,必须要有预见性地“先发制病”,药先于证,这样不但不会引邪入里,反能主动迎头痛击,顿挫病邪,阻断疾病的恶化。
姜春华先生截断扭转学说的提出,完全基于中西医结合。其实在中西医结合的背景之下,许多久争不解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比如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针对的是所有以发热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其中有许多属于西医所说的感冒,或是上呼吸道感染,这一类病症一般只有卫分或气分的症状,用叶天士所说的“辛凉轻剂”就可以治愈,而不需要“截断扭转”。相反,需要“截断扭转”的外感热病,必定要越过卫分阶段,走入气分高热,或是气营两燔、邪陷心包、肝风内动的阶段,因此才会有“截断扭转”的必要。
再有,既然是感冒,或者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在中西医结合的背景下,用辛温或辛凉解表,都会有助于病情的治愈或好转,而不必担心会因为辛温发汗,引发发黄、狂躁之疾。近代名医戴丽三、徐小圃、祝味菊、马云翔等善于重用附子治疗温热病,时用经方起大证,或许其所治疗的患者正属于心衰、中毒性休克前期,附子强心作用明显,恰能切中病情,故能挽狂澜于既倒。但是戴丽三常重用附子达60---100余克[3],其毒副作用能完全避免吗?在《药典》作为判定医疗责任标准的今天,谁还敢再使用如此大剂量的附子?
我们不妨放胆设想一下,在中西医结合的背景下,能产生卫气营血辨证吗?在微生物致病学说已经阐明各种感染性、传染性疾病的病原微生物的今天,还会产生伤寒与温热病邪的病因学说吗?在有了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的时代,还会产生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为理论核心的中医学吗?

8 J2 H/ A& _! G9 x/ o/ ^
[1] 见姜春华著:《姜春华论医集》、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第一版、599-601

7 D, ?6 _0 B4 T
[2] 姜春华著:《姜春华论医集》、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第一版、605
7 w: L( Y9 P7 _* I* f7 @( g
[3] 单书健、陈子华编著《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外感热病卷(下)》42626466141234389
% k* [6 q: }, y; C1 ]
: t# |6 W/ W- Y2 Z# m+ J

- I* \8 k6 x% w" M  z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