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说五级病证诊治体系 外感热病是一个过程,是一群疾病的共同规律,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现代的传染病,或一个具体的感染病。《素问·热论》、张仲景、温病学家,都是针对一群发热类疾病的共有规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由于他们着手认识的具体疾病可能有所不同,个人的观察的侧重点不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辨证治疗体系。 寒热阴阳轴 7 `9 j. o& Z9 X/ t/ c
| | 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 |
- F8 {- S! L2 J4 h, N; u
, [1 O4 @9 I- z" t 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gif 时间日期轴 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3.gif
& j1 ]* G4 s: z- W《素问·热论》外感热病六经分证示意图 《素问·热论》认为,外感热病虽然由伤寒引起,但是在他们描述的六经体系之中,既没有恶寒表证,也没有三阴的虚寒证候。发热类疾病,按每日传一经的速度传变。“两感于寒”者,其死亡多在六七日之间;死亡的原因,多是“热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脉躁急”等等热甚而死。其愈合的“多在十日以上”,是逐渐恢复的过程。治疗主张三日以内用汗法,三日以上用泄法。 寒热阴阳轴
/ D. `( S% f/ X& v- B/ H% n' s | | 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gif |
9 ?1 \) }( O4 z/ o$ z
" O9 i+ j" d/ p, v6 [ 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5.gif 时间日期轴 张仲景伤寒六经辨证体系示意图 张仲景六经辨证,首先强调分表里证,汗法只适用于表证;外感热病既有热势很盛的阳证,也有虚寒内盛的阴证;阳盛太过,阴盛不能纠正,都会造成病人的死亡;阳证阳热太盛,可以逐渐衰竭,转化为虚寒内盛的阴证。朱肱说伤寒“病不必起于太阳”,王好古、尚从善都认为伤寒有“太阳六传”现象;张仲景说“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温病起病没有恶寒的表证;这次香港陶大花园的SARS以腹泻为主,就好象是起病于太阴。三阴病除了与本脏腑经络的证候有关之外,多属于外感热病后期休克期的阴阳离绝的死证。 寒热阴阳轴 % y- W* J. {0 Y6 W. w' U& F2 b4 T
| | 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6.gif | * a8 K0 G5 E5 B1 ~, T+ r' b
# @" G; r: x' Y( S" f; D- P: _) v+ e x
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7.gif 时间日期轴 温病学派对于外感热病的认识示意图 温病学派认为,温病初期可以有恶寒,与张仲景对温病的认识不同,只是他们认为温病恶寒很轻,不妨使用辛凉解表治疗;温病整个病程之中都以阳热伤阴为主,可以见到热邪内陷,闭阻窍道,或者出现出疹发斑,高热惊风,而很少提及阴证,也许战汗前后可以见到“寒象”,只是阳气内伏的外在假象,所以不能使用热药,更不需回阳。所以对外感热病的后期会出现阳气衰竭的危重证候,缺乏认识;对于外感热病,总结出许多很有疗效的新的治疗经验,发展了张仲景的学术思想。 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8.gif 寒热阴阳轴 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9.gif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0.gif & e+ `" G4 w4 x# C' m
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9.gif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5.gif 时间日期轴 外感热病综合示意图 外感热病是一个过程,《素问·热论》、张仲景、叶天士、吴鞠通都试图把握它们的变化规律。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都是分阶段治疗。实际上,热病既有阶段,也有瞬间的状态,这瞬间的状态就是证候。阶段是有限的,而瞬间的状态是无限的。这就如同线段与点的关系,线段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这些点是不停变化的,像九曲黄河水流上的小舟,我们不能刻舟求剑式地希望舟不动,证不变。我们的治疗,都是对应着一定的点,也就是病人相对稳定的证候。对应得越准确,治疗效果就越好。所以历代医家,都在总结,都在找点(证候)。把张仲景对于外感热病认识的示意图折叠起来,稍加整理,就可以看出人体在外感热病过程中的阴阳之气的变化、转归,大热的时候,进行治疗有可能会出现“脉静身凉”,豁然而愈的过程;也可以逐渐转化,由阳证逐渐转为阴证;也可以逐渐消耗,阴损及阳,阴竭阳脱,阴阳离绝而死。 远远地看去,外感热病的示意图就象一个太极图,一个由阴阳之气互相转化、消长组成的太极图。当然,每一个轮回,都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生命过程的螺旋式运动变化。历史唯物地看,任何过程都是由时空组成的,是唯一的。比如,今天我坐在这里,写我们的外感热病规律,我此时的状态、我的思考,都是唯一的。即使是我本人再一次做这样的工作,已经不是现在了,而是另外的一个时空。我们永远都不可能真正地回到从前,不可能回到当初。因此说,任何过程都是唯一的,是不可重复的。当然,这样绝对下去,就没有必要寻找规律了。很多现象,都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重现”,这就是规律。这就是我们学习古人经验的前提。如果,每一个病人的病证都是不会重复的,那也就不会有规律被总结出来。只是病证的“重复”,受着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致病因素、患者体质、年龄、季节、气候、饮食、性格、社会环境等等因素的影响,其重复出来的证候就会有所不同,差异性也就表现出来,治疗措施也会因此而有所变化,这就是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意义所在。这是非常客观的、辨证的思想方法,是正确认识疾病,正确治疗疾病的先进原则,是人类的宝贵财富。 病证结合,就是阶段与瞬间的有机结合,是线段与点的结合,也是河流与舟的结合,结合得好就能比较理想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结合不好,就可能影响、阻碍患者恢复健康。为此,笔者试图用“外感发热类疾病五级病证结合的诊治体系”,来包容古人的认识经验,并且为后来的探索留下足够的空间,使人类对于外感热病的认识不断深化、治疗措施不断完善,而不是永远停留在某一水平上。所以,新的外感热病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系统。它不取消经典,而是让人们站在一个全新的立场上,重新认识经典、发展经典。 伤寒与温病论争了几百年,现在我们充分发挥想象力,让它们转向九十度,变成目标一致的平行体系,与瘟疫学说一起,共同组成外感热病的支撑体系,就好象“长征三号”捆绑式火箭,瞄准外感热病,发挥威力,攻向瘟神。
9 k! ^. c5 t S9 u8 u6 v5 s | | 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1.gif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2.gif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3.gif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4.gif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5.gif | 2 ]' T) [) {3 U4 Z
/ z/ Q$ v& \# R7 q/ c统一外感热病示意图 笔者认为,外感发热类疾病统一辨证,可以初略地分为五级病证结合的诊治体系,第一级的病就是热病,它包括所有以发热为主要表现的疾病。第二级的病,根据古人的认识的不同,分成广义伤寒、广义瘟疫、广义温病三大体系。第三级体系的病,包括以六经、三焦、卫气营血和邪伏膜原概括出来的病。第四级是用治法概括的病证,第五级是古人有效方剂认识、概括的疾病。笔者试图用这样一个大筐子,囊括所有符合体系的古今认识,并为未来预留空间,可以在各个不同的级别上发挥、创新。 file:///C:/Users/admin/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16.gif
4 h$ G3 m! h4 ^" S五级病证结合诊断治疗体系示意图 双黄连针证、清开灵针证、鱼腥草针证等等。因为一味鱼腥草,也是富有许多成分的复方,而非单成分西药,应当作为中药的新成果纳入进来。
$ Q8 } R7 R3 B1 y: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