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 E* v* Y% q- M
3 a6 E* O, M0 }: J# D 我的家族,典型的耕读之家,颍川始祖陈轸(田轸)之后,陈恬之族。我太爷有两个儿子,一个是我的大爷,一个是我的爷爷;我的大爷是旧郑州铁路局理事,育有一男一女。我的爷爷是农民,育有四男一女。我的父亲是长子,其责任不言而喻。
爷爷奶奶老实本分,从不求人,既是亲兄弟也是如此。自然养家的重担就落在了我的父亲肩上。父亲十二岁就开始创业,每天要磨四框豆腐,晚上十二点以前是很少休息的,次日早上五点又要起床,挑着豆腐担子走村串户吆喝卖豆腐,以此为生将近四年,养家糊口度日。
父亲与母亲是姨表亲,婚前两家都十分了解。父亲作为长子,早日成家,也是一种传统习俗。成家后,父亲感到责任更大了。新婚不久,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父亲与二叔商量,决定去闯郑州。
父亲聪慧好学,气宇轩昂。一件件别人认为沒有希望的事,他总能做成功。在家父亲与二叔特别投缘。尽管两人年令相差几岁,却有着共同的理想与信念。尤其是与大爷家如此大的落差,兄弟俩奋发着。父亲喜欢讲传统文化典故,二叔喜欢听,并能从文化典故中寻找些蛛丝马迹,找来四书研读论证。兄弟俩都未上过学,靠自学通读四书,其毅力可想而知。人们常说,寒门子贵。二叔天资聪慧,过目不忘。父亲常夸二叔,是我们家族的希望。
父亲要去闯郑州,爷爷奶奶首先反对。因为父亲在家卖着豆腐,虽不宽裕,也基本上饿不着。如果父亲闯郑州不成怎么办?全家岂不真的要挨饿了?爷爷奶奶的担心也是有道理的,小富既安。万一失败了?全家人岂不是都要搭上。尽管二叔甚是聪明,但要挑起这个家,与父亲相比,还是相差很远。这点爷爷奶奶心里有数,也是不同意父亲闯郑州的主要理由。其次,大爷会帮忙吗?父亲决定的事,一般是改变不了的,这是父亲的性格。最终父亲还是去了郑州。
初来乍到,郑州的一切都是陌生的。刚到郑州的那些日子里,父亲多次找大爷帮忙无果,只好自已找些零活糊口,其余的是流浪街头,等候零活的降临。可能上天有意的考验父亲,已三天无活可做,饥肠辘辘,两眼直冒金星,父亲仍然咬紧牙关坚持着闯了过来。半年后,大爷介绍父亲去了德化街烟厂做学徒工。慢慢有了积蓄,可以接济家用。
一年后,父亲终于等来了机会,成为烟厂账房先生(可能也有大爷的影响),收入也比以前增加了许多。由于父亲不断接济,家里渐渐有了点积蓄。但是厄运也接撞而至。先是二叔被抓壮丁、殇逝,接着又烟厂夫火。灾难一个接着一个奔父亲而来……。
父亲离开家后,家里基本上是二叔在忙里忙外,虽然平时家务由母亲操持,可大多还得靠二叔来完成。家庭收支平衡,生活较为稳定。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派丁派到了我家,我的父亲已经到了负兵役年令。父亲不在家,抓壮丁的人为了完成任务,遂将我二叔抓走。爷爷奶奶见状,十分慌恐,极力护着二叔。爷爷奶奶既不想暴露我父亲的去向,又不愿意二叔抓走当壮丁。但是,胳膊又怎么能扭过大腿。抓壮丁的人将我爷爷奶奶推倒,还是把十五岁的二叔抓走了。平时,爷爷奶奶对二叔甚是喜欢,不仅是因为二叔聪明,还有,自从我的父亲去闯郑州,二叔把家治理的有条有理。爷爷奶奶舍不得。天下做父母,可能都是这样,喜欢聪明的,溺爱弱智的。
半年后,二叔在抗日战场上,舍身救下身负重伤的师长,师长痊愈后,将二叔调到身边做警卫副官。两年后因战场失利撤退时走散,二叔迷迷糊糊回到了家。一天后,颅内弹伤复发在家殇逝。天不佑人,二叔英年早逝,年仅十七岁。
按照传统习俗,二叔一则未婚,二来尚未成年,是不能入祖坟的,只能择地葬爱,一年后还要将坟头推平。母亲破天荒的为二叔披麻戴孝,携年令尚幼的弟弟妹妹为二叔送行。父亲得知二叔殇逝恶耗,如晴天霹雳,三天水米未进。三日后,刚刚二十岁的父亲,头发全白了。
二叔殇逝,不仅对全家,特别是对爷爷奶奶精神打击特别大,一直影响到爷爷奶奶终老,爷爷奶奶放弃祖坟,改葬在二叔坟地附近。爷爷奶奶临终时说:“雁(我二叔的大名),亏欠他太多了;雁,一个人,孤魂野鬼的;以后,有我们,雁就不孤单了”。我们兄弟姐妹几人长大后,父亲常说:“你们的二叔是为了我被抓壮丁而走的,永远不要忘了你们的二叔,他是你们的亲人!”父亲的嘱咐,我们一直铭记在心。每年特别的日子里,我们总会在二叔坟地烧纸叩头,告慰九泉之下的二叔:“二叔,我们看您来了,现在日子好了,有钱了,花吧,不要舍不得花!”
二叔走后不久,烟厂又突然失火,等候父亲的又是灭顶之灾。烟厂失火烧掉半条德化街,旧政府要追究责任,厂长外出,把父亲拉去顶罪。他们将我的父亲五花大绑,拴在长春桥南(现郑州二七纪念塔南)的老槐树上,先示众,三日后行刑。次日因战乱,城市失控,父亲在混乱中被烟厂好友救出,死里逃生,拣回了一条命。
从郑州回到老家后,父亲为一家人即将断饮而发愁。除继续做豆腐外,又做上了砖瓦窑,养家糊口,一直维持到解放后。解放初期,国家百废待兴,基础建设材料匮乏,砖瓦极缺。父亲因烧制的砖瓦价廉物美,远近闻名。父亲的命运又在悄悄地发生改变。他被地方国营煤业选中,委托我父亲组织烧制砖瓦。父亲凭着睿智和勤奋,很快融入新社会的建设之中。父亲十分珍惜这个工作与机会,总想多做些事情,以表达感激之情。父亲平时除烧制砖瓦外,看到自然环境长期被战争人为的毁坏,能做坑木的大树越来越少,如果改用其它材料做替代坑木,就不需要再继续伐树?带着这个问题,他开始潜心研究烧制煤道瓷柱。
在研制过程中,父亲多方求证,在有关部门支持下,三个月攻克技术难关,解决了瓷质的核心问题一一瓷柱的承重力,通过加大瓷坯与铀的厚度,以及烧制的时间与火势大小掌控。瓷柱终于烧制成功,为国家节省了上亿立方木材。因此,父亲走遍大河南北传经送宝,并由此而获首批全国劳动模范殊荣。
父亲身为家里长子,除了照顾爷爷奶奶,还要照顾弟弟妹妹。所以,我的父亲很早就将三叔和四叔安排在身边锻炼。看着三叔四叔一天天长大,到了娶媳妇的年令。父亲不仅替他们找好对象,还要操心娶回家。因家里经济不宽裕,我的母亲也要将陪嫁的嫁状拿出来充数。姑姑也到了出嫁的年令,父亲从头忙到尾。几年后,三叔四叔各自都有孩子,一个锅明显小了。分家时父亲把四合院分给了三叔四叔,我们一家八口却离开老宅,搬进了远离老宅的西院两间破瓦房。这就是我的父亲。
我的父亲,对爷爷奶奶的爱,从来没有改变过,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有求必应,既便是很小一件事情。爷爷奶奶对我的父亲也是言听计从。平时爷爷奶奶想吃什么?父亲总会千方百计满足爷爷奶奶。我的爷爷喜欢吃羊肉水煎包,父亲即便是身上带的钱再少,也要绕道去集上,买几个热呼呼的水煎包带回家给爷爷奶奶吃。最让爷爷奶奶满足的,三长两短,五寸柏木寿棺。这是我的父亲在爷爷奶奶活着的时候,为爷爷奶奶准备的喜棺。这在我们三里五村都是很少有的。所以,爷爷奶奶活着的时候总会引以自豪。这两口喜棺就在我家放着,平日里面就放粮食用。小时候,我经常爬到喜棺里去挖粮食。古人云,儿童的天眼是开着的,所以童言才会无忌…。
我的外婆与我的奶奶是亲姐妹。所以,我的父亲与母亲从小就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感情基础牢固。成婚后,我的父亲母亲象做梦一样。有了第一个孩子后,父亲母亲才从梦境回到了现实。父亲一生深爱着我的母亲,平时无论再忙,每周都要回家帮助母亲做一些重活赃活累活。
父亲虽然是一位工人,但对农耕却十分重视与熟悉。父亲常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民以食为天。每年除种好自留地外,还要买些粮食放置家里,居安思危,以备不时之需。父亲对我们兄弟姐妹几个,总是用身体力行影响我们,既是我们做出了成绩,或者做错了事情。父亲总是表现出一种慈祥与尊严。父亲的治家格言:“勤俭,忠孝,耕读,。”尽管仅此六字,却字字千斤。这个家训,一直在鼓励着我们砥砺前行,不敢懈怠。
父亲一辈子是个闲不住人。既是住在我家,也非要买辆三轮车去卖烙馍卷菜。每个一块钱(别人卖两块),一天下来,我问他赚了多少钱?父亲说,不赔不赚。我说,那您图个啥?他总是说,看到别人吃我烙的馍,尤其是那些农民工吃的香,高兴!这就是我的父亲,起早贪黑,卖了半年烙馍,没有将一辆三轮车的钱赚回来。
有件事情,对父亲影响是刻骨铭心的!当年闯郑州时,三天没有找到饭吃,父亲终身难忘。是一位好心人,手里拿着烧饼,边走边吃,当看到我的父亲饿的已经不成人样,停下匆忙的脚步,屈膝分给了我的父亲半个烧饼!所以,郑州,对父亲来说,是永远难以忘怀的。也许今天父亲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弥补这些难忘的记忆。
既是生活再苦再难,也从未看见父亲报怨过。父亲总是笑着面对生活。跌倒了,爬起来,继续前行。父亲的胆量与勇气,总是给我以力量。我在西藏高原能坚持卄年,很大程度上受到父亲这种精神的影响。一个人,只有忘我了,才能无畏无惧。父亲的这种精神,是我永远的精神遗产与坚守!
后悔药难吃。做儿子的,最痛苦的莫过对父母亲做错了事。我违背父亲的遗愿,父亲逝世后火化。父亲八十岁后,就很少来郑州了,就是怕在郑州老了被火化。到底还是被火化了。自父亲走后,多少次我在不安中睡去,又从泪水中醒来。内疚,一直折磨着我。多少次梦见父亲,总是莫糊不清?每次梦见父亲,我总是哭着对父亲说,父亲,对不起!如果有来世,我一定做个合格的儿子,不留遗憾。
父亲母亲永垂不朽!
6 P" x+ G- h2 x' v, o1 q; D
2020年5月12日
创作于商城安乐居
% u$ C- V* [+ }; b(作者:陈思桦,中原智库主任、中原文化创意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