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7 M* V, z# v; X- t无论您远走何方
请点击蓝字,想念我们1 N5 b7 p" ~) Z
导读本文为“民间中医法律与学术研讨会”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并全国人民的公开信。本文分两部分,前者为公开信内容,后者为附件内容。全文大约6300字,阅读时间6分钟。
01
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并全国人民的公开信
以中医学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走向强大的遗传基因,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元气”和“先天之本”。
某些国外敌对势力也把打击中医,打击中华文明作为他们“不战而胜”的战略手段之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只能出自于中华文明仁爱和平的精神内涵!
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中国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是拨动中医人心弦的最强烈的共鸣。
百多年来,西风东渐。中医学是中华文明中的瑰宝,与中华文明一起受到了严重的打压。列强的坚船利炮不但打开了国门,也动摇了一些炎黄子孙的民族文化自信。
中医学科的科学之争,存废之争,不绝于耳,延续至今。中医高等教育和中医医院已经严重西化,中医人才青黄不接,严重缺乏。广大的人民群众已经难以得到高效,便捷,廉价的中医服务。中医学科的传承,发展和提高,都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说中医需要“抢救”,也不是十分过分的判断。
但是中医作为一个伟大的学科,是不会灭绝的!中医的复兴需要多层次,多部门以至全体民众参与的,正本清源,拨乱反正的人民战争。
我们作为最底层,最缺乏话语权,也是最少西化的中医群体,出于传承和复兴的迫切心情,特上书最高层并告全国人民,以表达我们的意见和建议。虽有冒昧之嫌,实出至诚之心!
我们强烈呼吁并建议:解放不具备高等教育学历的民间中医,开辟多种形式的中医人才成长之路,建立起规模宏大的,与人民群众紧密融合的中医队伍,使人民群众享受到简,便,兼,验的中医服务,形成中医学科传承与复兴的强大动力。
以下事实可以看出中医人才严重缺乏的现状和中医教育的严重缺陷
01
2016年,在全国人大审议《中医药法草案》的时候,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说中医人才缺乏。
02
2016年年底,从电视上看到中医高等教育60周年的纪念活动。
03
2016年12月25日,《中医药法》颁布,其中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可以通过省级人民政府组织的考核,取得中医医师资格。
04
《中医药法》中写进了“中医人才成长规律”和“形式多样的中医教育”这两种提法。
05
《中医药法》规定,基层医疗机构要有中医药服务。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绝大多数的基层医疗机构没有中医药从业人员,岗位空缺。
06
《中医药法》实施后的2017年7月16日,在央视二套《对话》节目中,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说,全国有15万的民间中医,处于无证行医的状态。实际上在为人民群众提供着中医服务。
综上可见,中医高等教育毫无疑问培养了足够人数,但是却没有培养出足够人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服务的需求,所以《中医药法》保护和发扬民间中医并向民间中医要人才。
《中医药法》颁布以后有半年的准备时间,规定于2017年7月1日起实施,至今已经四年。我们感到中医药法的贯彻执行受到了强有力的阻抗。
以某一省为例,陈述如下:
& l' S; {) t" m# S- {. z
概括得说这种阻抗有以下三种措施
01
■ 长期拖延
确有专长考核登记备案工作开始已经是2018年的下半年。对申请考核人员报名资格的市级审查和公示已经到了2019年的三月。省级审查至今也没有开始。
02
■ 偷换概念
将《中医药法》中所称“中医医术确有专长”的概念偷换为“一技之长”或“一病一方的特长”。抹杀了中医的全科特色,把全科特色曲解为“包治百病”,把申请考核人员申报的诊疗范围规定为只限于某一科的最多五个疾病甚至是一个疾病。推荐的两名医师也必须是与申请人申请申报的诊疗范围相一致。这样的诊疗范围即使取得医师资格又如何行医?如何为基层民众服务?
03
■ 对有“医术渊源”作任意解释,增加申报难度。
“医术渊源”一词出自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原文是“有医学渊源,从事中医实践活动满五年”。显然这里的“有渊源”和“满五年”属于语法中的同位成分,实践满五年即是所谓的有渊源。但是在申报过程中相关机关对“医术渊源”作任意解释,即可否定任何人的申请资格。
种种苛刻条件使民间中医考核取证的工作在现实中举步维艰,《中医药法》给予民间中医的法律保障成为法律“白条”!(具体详情见附件——《民间中医考核取证的艰难之路》)。1 |! B5 {8 |0 f2 q, t% l( g4 @: Q
邓铁涛先生曾经说:“中医来自民间”。民间中医是带着锁链跳舞的一个群体。没有高大雄伟的门楣,没有医保报销的福利,头上不但没有靓丽光鲜的头衔,还高悬着一把非法行医的利剑。如果医德不好,医术不好,这个群体是很难生存的,然而广大群众却依然不断踏寻民间中医来求治。从法律层面禁止民间中医行医,是剥夺了人民群众为自身生命健康选择医生的权利。下有民众选择,上有法律接纳,各级考核部门,完全没有必要把打开的门再堵上。何况考核合格与否,是否发证的权力依然掌控在管理机构和考核专家的手里。
我们的建议和诉求如下:
01
排除在贯彻执行《中医药法》第15条第二款工作中的阻抗因素,对工作中抗拒执行,怠于执行,阳奉阴违的要给予追责。从思想上,组织上,保证法律的落地执行。
02
保证“确有专长”考核发证工作的常态化,要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一样每年举行。开辟非院校培养中医人才的成长道路。体现形式多样的中医教育体系,而不是单凭中医院校教育这一条途径!
03
解除“诊疗范围”给民间中医造成的束缚,允许以全科,兼科等形式注册职业范围,当然也允许一病一方,专病专治的情况。
04
撤除以“医术渊源”为由设置的障碍。具有出师证或有五年以上实践证明的即可确认为有“医术渊源”。
05
要放宽对推荐医师的资格设定,去除对推荐医师的职称限制和专业限定,对可推荐人数也要适当地放宽。
06
要取消通过专长考核取得的医师资格所附加的有效性的地域限制。
07
国家医保制度要支持中医诊所和基层中医服务。
通过这些措施 尽快通过考核筛选出优秀的民间中医,建立非院校途径培养中医的道路。从而形成规模宏大且人数众多的中医师队伍,与人民群众密切融合,就近解决广大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和养生保健问题。形成遍布全国的高效,便捷,廉价的,群众少花钱,国家少负担的中医诊疗体系。 # |) z' P" q5 x) E/ O# N. o6 M
中医的复兴是一个宏大的事业,需要国家权威和法律政策的支持和保证,还要有全体民众的积极参与,希望我们的意见和建议能引起高层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共同为中医事业的复兴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此致
崇高的敬意
民间中医法律与学术研讨会
2021年6月30日月于徐州
附:《民间中医考核取证的艰难之路》
02
附件:
《民间中医考核取证的艰难之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历经30年的艰难历程,于2016年12月25日颁布,于2017年7月1日起实施。
根据这部法律第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的人员,由两名中医师推荐,经省级人民政府组织的考核合格的,取得中医师资格。这就是当时被媒体称作民间中医“大转正”的法律依据。+ }4 f2 y9 ?- J" N9 }
正常的情况是,在法律颁布以后到法律实施之日前这段时间,完成法律实施的准备,包括配套法规的制定和具体执行中的人,财,物和设施,机构的准备工作,法律实施日之后,保证该法律的具体执行。
也就是说,本部法律相关确有专长考核的工作,应当在2017年下半年进入具体的执行和实施。合乎逻辑的估计是至迟在2018年年初通过考核的民间中医可以拿到医师资格证。
但是实际的情况是作为配套法规的《考核注册管理办法》,出台时已经是2017年的11月。某省的《实施细则》出台时已经是2018年的秋天。更严重的问题,不是时间上的拖延,而是在执法过程中,实际行动上的强力的阻抗。
我们把了解到的情况,进行如实的反映,并不是要告地方部门的状,实际上我们并不知道这些阻抗来源何处。我们也了解到全国各省的情况,大概不会有太大的区别。某省的申请考核报名是从2018年十月份开始的,到2019年三月份完成了申请报名的市级审查,省级审查至今杳无音讯。
下边就报名和县,市级审查过程中的重重关卡和苛刻条件,做简单陈述。
01
登记备案关
●第一卡,师承关系难
法律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师”,必须是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人员,是“高高在上的学院派”。
民间中医是没有缘分走近他们,拜他们为师的。所以让民间中医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是很困难的。在申请报名时也不可能拿出这种证明来。事实上,这样规定是把民间中医又装进了学院派的框架之内,即使有师承合同的,这些所谓的师承方式也是很难形成真正的师承关系的。所以民间中医只能走经多年实践这一条路。
●第二卡 实践证明难
按照规定,多年实践这一项有两种证明方式,一种是由十名患者的推荐证明,另一种是由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证明。
由于在《中医药法》出台之前,民间中医的医疗行为是被当作非法行医对待的,让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证明其在本辖区内从事诊疗活动五年以上,这些基层组织是有顾虑的。
民间中医首先选择有十名患者的推荐,但是在某省卫计委的第一号公告中,列举的相关证明中,并没有列举村居委的证明和十名患者证明这些材料,而是要求出示医疗机构的证明。一是难以取得,二是不符合配套法规的规定。后经交涉,勉强同意用十名患者的证明或者村、居委组织的证明。在登记备案时,某卫健委在某天上午突然通知一位申报者现在立即把十名患者召集来,数小时内所有人持身份证到卫健委办公室进行当面核实……这位民间中医居然也做到了,但是他最终也没有通过登记备案这一道卡。另有一位申报者,在1979年国家向民间招录中医的考试中通过,曾经获得录取通知书,后来因为年龄不够,被取消了录取资格。和他同年考试被录取的那些中医已经做了几十年的职业中医,有的退休了,病倒了,有的都去世了!但他还只是无证中医。这一次同样也没有通过登记备案这一卡。
● 第三卡 学习途径难
民间中医绝大多数是自学的,即使向别人学习,也往往是学无定师,很难说是师承关系。在报名的登记表中列举的学习途径,首先是自学,其次是家传和师承。但是在登记备案时,凡是自学的,一律不予认可。这就把许多人关在了门外。
02
网上申报关
●第四卡 推荐医师难
关于由两名中医师推荐的规定。
2016年初,中医药法草案征求意见的时候,执笔人曾经向全国人大提交的意见中,指出民间中医与有资质的中医之间个人是很少相互交往的,让民间中医找两名中医师推荐是很难的,建议取消此项规定。
在这次申报过程中,这项规定又连续增加了难度,推荐医师要中级以上职称,每名推荐医师当年只限于推荐三名考核人员,推荐医师必须和被推荐人的诊疗范围为同一专业。在这样三级递增难度的情况下,又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情况,许多的中医师把自己的推荐机会卖给了以培训为名的中介机构,学院派的中医师们居然在他们的证书中发现了商机,和中介机构一起向民间中医创收,这使得许多经过了登记备案的民间中医,找不到推荐医师。
● 第五卡 上网操作难
登记备案以后的申报程序是网上申报,民间中医多数年龄偏大,眼神不好,网上操作要有年轻人来代做。然而年轻人又往往不是医学专业,网络设定的程序又非常的容易让人出错,上传照片的像素,长宽尺尺寸以及规定的位置,顺序,十分的苛刻。某市某区区,通过登记备案的有98人,经过网上申报,顺利打印出标准的带有水印纸质材料的,只剩下了30人。
03
县区审查关
●第六卡 实践证明难
如前所述,让村委会,居委会出据实践满五年的证明,本来就已经非常的困难,但是在通过登记备案之后,又要从网上下载制式的证明书,证明内容包括:熟知其中医专长实践经历,该证明是我单位的真实意见表达,若该证明内容不实或证明材料虚假,自愿承担相应后果,接受法律法规规定的处罚。落款不但要加盖公章,而且要负责人,经手人签名。这样以来,原来登记备案时提交的村委会,居委会证明就不能用了。需要重新提交。不难看出,拿这样的制式证明书,让原来出过证明的村委会,居委会再次签章签字是多么的困难。这些单位的人员将产生多么大的疑虑和压力?
● 第七卡 诊疗范围难
众所周知,中医是并不严格将疾病分科的。无论用外治法或者内服中药法进行诊治,遵循的是相同的理论知识体系,方剂和药物多数都并不注明是由哪一科疾病单独使用的。所以中医具有全科的特色。
执笔人先后在给《中医药法》和“考核办法”的立法建议中充分说明了中医的这一特色,强调如果将中医按照病名分科太细,必将捆绑了中医的手脚,要允许中医全科或兼科诊疗。但是在这一次的申报中,要求申报人按照严重西化了的中医病名分科,并且限制每位民间中医只限于报一科一系中的最多五种疾病,作为自己的诊疗范围。在具体的申报过程中,工作人员甚至要求只让报一个病名,这意味着,即使将来通过了考核,其诊疗范围也最多是一到五个病,试问这样的诊疗活动怎么开展?
●第八卡 推荐医师难
如前所述,在推荐医师已经十分难找的情况下,省卫计委又给各医院发了一个文件,要求中医师要“依法推荐”,在各医院传达文件的时候,就变成了不准推荐,谁推荐谁负责。在这种情况下,以前曾经同意推荐的许多医师,现在也拒绝推荐了。某市有一位非中医专业研究生学历的民间中医,以前已经说好给予推荐的两名中医师,就在现场拍照签字之前撤回推荐了。
( n8 h, ~1 y5 Y2 [! [0 y& P( z● 第九卡 医术渊源难
按照考核办法的规定,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应当提供师承的有关资料。非师承学习民间中医应当有医术渊源,从事医术实践活动满五年。
这里的意思非常明白,两种人:1.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的,用有关师承的资料做证据。2.非师承的就是以实践活动满五年的资料做证据,这里所说的有医术渊源,实际就是指医术实践活动满五年。
但是,在县级审查中,口头传达的有“医术渊源”,被要求有著作出版,发表的论文,通过申请专利,通过申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是家传的,要求要地方史志上有明确记载,至少要有家传的证明,证明上代人是中医的相关书证和物证。有的人拿出县志记载,又被质疑,怎么证明县志上记载的行医人就是你爷爷?有的人把爷爷行医时的牌匾扛来,同样也不被认可。不言而喻,这又使许多人望而却步。
* w9 @* E6 d) j1 Q; V1 H
●第十卡 医院证明难
在带领两名推荐医师到区县卫健委现场拍照合影,并现场由推荐医师签名之后,刚想舒一口气的时候,突然又飞来一个难题,被要求在本区县范围内有一家医院写出证明,证明申报人疗效确切,有口皆碑。有常识的人都知道,一个无证行医的民间中医,让本县区内的一家医院来证明他疗效确切,具有什么样的难度?从合情合理合法的角度来看,应当怎样评价这一项要求?
04
市级审查关
●第十一卡,医术渊源卡
在某市市级审查过程中,2019年3月15日上午,市卫建委突然通知,让申报人将证明医术渊源的线装书和物证,在下午三点前,全书复印两份,连同原件交到市卫健委进行核实。有一位三代祖传的中医,当天是女儿举办婚礼的日子,而他证明渊源的这些书和实物证据远在百里以外的老家,无论如何都无法满足下午三点前送达的这个要求,所以前面的艰辛路程全都归了零。
05
省级审查关
● 第十二卡 遥遥无期卡
某市的市级审查是2019年三月份的事,在大约700万人口的行政区域内,通过市级审查并网上公示的有158名。至今两年有余,省级审查尚未开始,具体时间未定,有一位民间中医是电子计算机专业,网络工程师,考取了确有专长证书,本来凭这个证书是可以参加全国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却因为他的确有专长证,作为考核资料提交了,耽误了两年的职业医师资格考试报名。其他人也都在茫然期盼!
法律是这样的执行,简单陈述如上,望明察公论。
相关文章推荐:点击阅读
本文编辑、排版:小猴子. f0 c3 x! n; x& }
本文作者:民间中医法律与学术研讨会
& V9 \8 ^. K2 G) t. m% Z, ~
说明:
本文所述,与我们所有民间中医息息相关,这是我们发自内心陈述与呼喊,我们行医无路,上书无门,只能以网络方式传达视听,希望大家积极转发,积极留言分享你的经历!
同时也希望大家关注我们,获取最新信息,交流中医知识。
; W6 O Q2 I4 J8 v0 [! ^
【中医需要很专业 中医可以很有趣】
关注我们——系统学中医,轻松聊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