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群英战SARS》! M+ H9 M! U9 W, q) b G6 z
4 A" ]2 o" L5 _( O) @- y9 v) W8 w
——SARS与中医外感热病诊治规范研究) g) ^* M" a" P) S: A2 d
6 [" U, E+ Y/ o3 v$ C
曹东义主编、
& S1 B: l0 L( n @2006年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 o: f4 `0 f9 y& h3 v9 K" g, y$ `序
7 A8 c, u6 y9 S2 V; A+ P5 S* j7 I; q; f8 b* @" b9 v
2003年的春天是一个极不寻常的春天,一场史无前列的瘟疫——SARS突然袭来。正是在这个春天,我从唐山调任河北省卫生厅厅长。上任伊始,就紧张地投入到抗击SARS的战斗中。
6 t6 M5 N e4 a1 b* O河北环绕京津,是首都的“护城河”。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们责任的重大和使命的神圣。如果河北不保,疫情蔓延,后果不堪设想。本书《挺起胸膛,保卫心脏》一节,恰如其分地描述了在燕赵大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河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正确决策,反映了全省广大医务工作者特别是中医药人员可歌可泣、可敬可佩的英勇事迹,记录了难以忘怀的历史瞬间。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直面历史、直面中医,阐述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医药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启人深思,耐人寻味,为更加有效地防治SARS等重大传染病开山辟道,埋石铺路。从这个角度说,这不仅是一部总结性的著作,也是一部开拓性的著作。
+ m( F- \( N3 v9 }+ A- o/ ^. l* ?2 x. S本书主编曹东义教授,20年前受业于中国中医研究院余瀛鳌研究员,获硕士学位。到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工作以来,先后主持多项课题,关于扁鹊秦生平事迹的研究获得1993年度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报告《神医扁鹊之谜》获2004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著作奖。他的论著《中医外感热病学史》和他主持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科研课题“外感热病诊治规律研究”,引起广泛关注。为完成这部著作,他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与心血,同时也得到了著名中医专家邓铁涛、任继学、朱良春、李浩教授,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李恩教授,著名医史专家李经纬研究员,著名中医文献专家余瀛鳌研究员和著名中医发展战略研究专家贾谦研究员等学者的高度评价。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其索序于余,故读其书,感其事,嘉其成,是为序。0 i3 b& t6 Q+ [) E
t( V5 a- A' L) I6 @
王玉梅6 b C' o8 A3 ~( y' b: K
2005、8、25
3 R- A$ \9 ~* X" J
. U+ p- A; H/ e4 `; V! A( X: a名家点评
7 E% _5 N2 F0 p! v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教授点评意见:. ^. o U ], Q# q7 ^. p! G
中医药为中国防治SARS作出了重大贡献。对于这一段史实进行认真总结和反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M1 Y& \* j- f7 [本项研究分“史实篇”和“思考篇”,根据大量资料,完整地勾勒出SARS疫情的经过以及中医药在防治SARS中发挥的作用。“思考篇”则汇集了各地中医防治SARS的理论和经验。这些从实践中摸索出来的知识,经过系统整理后对中医药学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w$ M: K) h4 p, r
研究者又结合外感热病史的演变,对SARS的中医认识提出了有意义的见解,建议将伤寒、瘟疫、温病融合为外感热病学,这一设想十分可取。. |6 `% ]3 {1 Q) v* ?
无论是在史实整理,还是在对中医SARS治疗认识的综合整理方面,本研究到目前为止都是最全面详尽的,就此引出的思考也很有见地。研究达到国内外同类研究先进水平,应予通过鉴定,并建议申报奖励。
& `7 `9 J' b* `) W \! f2 q" }# h南通朱良春教授点评意见:( U$ Z; F3 n4 E1 |8 X: c. x$ ~
曹东义教授主编之《中医群英战SARS》书稿,是一部展现中医参与抗击SARS完整、全面的记录,也是通过实践融汇综合形成的《中医外感热病学》的奠基之作。书中搜集了大量客观、生动的资料,以具体的事实来证实中医药不但是能治疗急性热病,而且疗效是卓著的。有力地为中医扬威,为国争光,让中医药更顺利地走出国门,为世界人民健康做出更多贡献。
9 o& s( C- F( W X书中对中医热病的源流、病因、论治等方面的论述,是中肯的、客观的,并且具有前瞻性的,为提高中医外感热病诊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对中医药剂型改革,起了促进作用。
- V4 E+ P1 @9 J7 `1 I# e此书之出版,将对新的《外感热病学》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为弘扬中医学术,作出了不可磨灭之贡献!
( `4 {* _+ V# v/ _5 i7 G3 N# f2 ]长春中医学院任继学教授点评意见:5 l! v$ O: v3 h! w- P
本课题设计是以“史实篇”和“思考篇”两部分。“史实篇”从中医的历史发展陈述了中医歧黄学术是活人之术,从《内经》到《难经》,从解剖到理论,阐述了中医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反思篇”展示了中医既能治疗传染病,又能治疗疑难杂症的能力,同时也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科学评价。历史证明中医学术继承发扬光大,为世界人民健康服务的事实。
, [/ i( G P/ _2 F# ]该课题研究资料丰富,史料真实,论证可信。传承中医治疗未病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急救方药,使中医代代相传,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中医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9 b- \- Z3 @- A8 ~9 [4 A) L+ Q建议要有系统性,完整性、有些史实要进一步调查研究,获得第一手资料;有些政策的把握要进一步准确。有些观点还应进一步研究确定,如“某人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这种提法似不恰当,缺少原则性。应当把共产党员的形象写实、写准。1 W! P+ v f' Z5 F6 l% ~! k8 V
科技部中医发展战略课题组长贾谦研究员点评意见:
& C( Q. m1 T- F! B& H由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持的科研课题“SARS与中医外感热病诊治规范研究”课题(课题编号:0398)的总结报告《中医群英战SARS——SARS与中医外感热病诊治规范研究》,分“史实篇”与“思考篇”两部分内容,共计40万字左右,“史实篇”客观记述了SARS疫情的发生、发展过程,特别是对广东省中医界如何采用中医外感热病理论指导临床防治SARS,进行了经验介绍。在此基础上,“思考篇”从中医药发展战略的高度,揭示了中医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现实意义,以及中医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中不可替代的作用。4 ]7 [3 l( k: r2 c) Z/ F6 V
本项研究选题针对性强,研究目标明确,资料丰富,数据可靠,研究成果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在国内首次较全面系统地对我国SARS防治,以及中医诊治规范进行了深入探索,并提出了一些中肯结论和较新观点,为国家及相关部门汲取SARS防治的历史经验、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了参考与依据,特别是为国家将中医药纳入重大突发疾病应急系统有重要参考价值,是一份难得的有实际价值的研究报告。可以说,这项课题完成得相当好,同意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s( X5 Q& k: O' V
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专家李经纬研究员的鉴定意见:: y. o% G, F/ v7 A- y6 `
SARSA于2003年春突袭,以病因不明,治疗效果不佳,死亡率高,在人群中迅即形成一股恐惧心理。特别在初期,中国医疗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一时还难以发挥作用,使治愈率与并发症均不能令人满意。在中西医结合、中医较广泛参与后,上述情况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治愈率提高了,并发症降低了,从而得到了国内外学者一致好评。
! x) T* S- Z$ ~" R" y7 I0 H《中医群英战SARS》之研究,忠实调查研究,客观分析综合,求实总结经验,认真反思教训,对SARS流行,被控制,以“史实篇”和“思考篇”,两大部分进行了令人信服的论述。资料翔实,分析研究客观,给我们当代乃至后世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参考资料与有价值的借鉴。他们对SARS的研究,是很有见地的,成功的,应当给予充分肯定,并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 b0 S' B! F1 ]中国中医研究院医史文献专家余瀛鳌研究员的鉴定意见:3 X& I0 L' k7 G3 b0 x$ t( E
由曹东义主撰之《中医群英战SARS——SARS与中医外感热病诊治规范研究》堪称是与时俱进之现代疫病专著。它体现了中医药学重视学术源流变化,突出临床疗效,阐析当前所客观存在的学验思辨概况。而全书的主旋律,又是以论析SARS等病证的规范研究。作者表述了历代对有关疫病的证治特色及优势,复能结合当前现实应用、需求与发展。应予肯定的是,撰论符合史实。作者能站得高、看得远,从总体构思进行分析、讨论。
]8 S2 @8 U) g3 V: F& \7 l! g7 y书中面对SARS的病证所属和中医对SARS在辨证结合辨病的认识,对“寒温统一论”,和伤寒、温病、温疫的病证特色和区别要点进行了阐介。尤为重要的是,全书将中医学术思想密切结合临床实际应用。故在学术性、规范性、实践性和传承发展与实际应用方面,均堪称达到了国内外先进水平,具有申报奖励的优越条件。
: L/ e1 U) }$ |$ P' W0 G" y9 Y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李浩教授点评意见:
; c0 r/ g6 Q. j, [" W" Z人类与SARS的艰苦斗争虽然告一段落,然而尘埃落定之后人们仍然没有完全看清瘟神的真面目,还有许多待解的难题等着人们去攻克。禽流感、艾滋病的猖獗蔓延,也证明瘟神并没有走远。在中华大地上苦苦探索、奋斗了几千年的中医学,在SARS瘟疫的考验面前表现如何,值得学术界认真总结和深思。
5 A: j# A4 Q, \* `6 g$ I曹东义教授承担的这一课题和课题的总结报告《中医群英战SARS——SARS与中医外感热病诊治规范研究》,以大量的事实记录了难以忘怀的历史瞬间,再现了那不平凡的艰难岁月。尤其可贵的是,作者能站在全国、全世界的大棋面前,从战略的高度,深刻思考中医学的历史价值,而不是仅仅着眼于局部的技术的得失问题,思其所以得,也思其所以失,着重阐述了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中医药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作者把自己对历史与现实思考的体会奉献出来,供后来的人们继续研究,不断总结、反思,以有利于形成新的见解、理论,有利于将来更有效地防治SARS、禽流感等新旧瘟疫。
+ ?7 t u k2 i3 Z- j综上所述,这不仅是一部回顾性的研究,也是一部开拓性的著作,填补了有关研究领域的空白,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同意通过鉴定,并申报科研成果。' t* y) r2 |. g3 `5 h
河北医科大学李恩教授点评意见:' l. A. M9 E% N5 I' X
曹东义主编的《中医群英战SARS》,是在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SARS与中医外感热病诊治规范研究”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外感热病诊治规律研究”课题立项之基础上,总结撰写的一部创新之作。全书分《史实篇》和《反思篇》,用辨证的唯物史观记述和总结了2003年在我国发生的SARS历史以及中医药学在这场与SARS斗争中显示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全书具有详实的史料性、政策性、科学性和创新性。
7 }4 i. L( e4 c$ l《史实篇》回顾了中医在与瘟疫病斗争的历史,在此次与SARS斗争中谱写的新篇,使医学界和社会上认识到中医在新的历史情况下,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弘扬了中医学,也显示了中西医结合互补的优势,提高了中医药学的地位。 O1 O2 f9 a# l6 H0 O' X
中医药学是以传统文化为母体,其生存和发展带有很强的政策性,在此次与SARS斗争中,也不可避免地提出来了,该书做了客观的反映。
. O( @ d; S, W+ ~+ K3 ]该书科学地总结了中医药在防治SARS斗争中的宝贵经验,体现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形神统一”的整体观,“辨证论治”的治疗观的特点。对于当今整体医学的发展将起到示范作用。
5 k' s+ U/ K. h- q; U5 W! F全书从科学发展观将传统的广义伤寒、瘟疫、温病的内在联系加以融合,提出“中医外感热病学”,在医学发展新的历史时期,中医将会再现一次辉煌!- b8 o) ]0 T( u6 I9 O
4 e {8 p( Y' a0 l序 3
3 h6 N5 X2 p, i2 m名家点评 4
# I: {* A( e& o# J: l5 v8 |8 }引 言 103 p) F" r; z5 a5 p7 b$ Z# @% k2 Q
史实篇 12
# G) ?6 l4 g* E3 p1 b序幕:瘟神与人类的战争 13
/ Q* M9 k+ p+ e6 X$ a# k" G3 O第一章:瘟神偷袭广东 182 B& G# B$ E1 A& G+ k7 e* f8 o/ |
瘟神发难十面埋伏起烽烟 18! F* q* G2 l s' k# O
吕玉波说最难忘怀属当初 26 X0 a* `8 g n$ U; r7 X
广东经验促成中医介入 31; O o( q) q+ b
第二章:高高挺立的中医 39" R% E/ D& k2 M! h
中医的一段屈辱历史 40 D* W6 H! U( O
毛泽东大笔一挥救中医 46$ Z4 q/ ^1 A3 z6 o; ~- L/ h/ y
邓铁涛论正确看待中医 52, ?' V3 r) f0 h5 p. f4 `0 z
为中医完整体系而守侯 58
' V# y+ `* b( t3 v向中央为中医参与请战 62
$ c1 V' U6 Z5 i2 s可资借鉴的石家庄经验 70# h' }/ a; E U. s% U
第三章:燎原北上 762 Q. @6 t: O1 P& a
疫情如火考验疾控能力 76* V5 x# s& e1 S$ U! J
张文康根据什么断疫情 935 \; X. i4 ]* j
新一届政府的快速反应 1135 [8 ^% X8 X2 ?6 m/ G5 J
第四章:奋起反击 123
) {: k0 D5 V, j3 {4 Y" }" c8 E9 C中医药进军主战场 123' [5 A( T1 D- d5 t- [
紧急启动中医科研 1325 {) J- G+ w, c4 X
中医群英献方献策 144
& l+ T a; ]6 V- D挺起胸膛保卫心脏 215
/ D- t3 B3 Q" f4 o第五章:胜利会师 222
# t1 U3 H8 c. t三军会战小汤山 222
3 Y5 F! v- O) f: s/ V流调与出师香港 230
1 w: I1 ~( b( ]; d0 @+ R+ G% H% M中医会师京东宾馆 2390 H5 v4 |5 [- h% C1 M% i
收获香山科学会议 268" ^9 u1 [* x( `9 l* {
反思篇 277$ l5 M- F, A3 T- p& i9 K' o2 e
第一章:SARS过去,中医收获了什么 277
* V# o+ w6 y' J! f6 L展示了中医界群英荟萃时代形象 278
' Y* ^9 A; U! R) L3 \+ {4 c$ q再次突显中医热病辨证治疗特色 280& V2 {9 @9 Z- z) v1 v9 i& L
收获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科学精神 282# Z8 p3 N- U r' [0 H& s
蕴育外感热病理论寒温统一的突破 2878 p' T! H4 s4 J; g# x
第二章:SARS促使伤寒温病统一 290
5 D( V1 v X; G/ ^& g6 T$ I% k2 E1 [- `《素问》热病是最古雅的名称 291* O3 E% F9 o/ U/ M+ R& K. `3 Y
广义伤寒学说的历史价值 292
N( d( V1 |, t: r3 Q温病概念广义狭义的演变 293
6 r4 u. P N0 J. f$ i, Z/ C$ d) ?" s寒温论争的关键在于解表 294% f/ j! |9 i' u6 i5 l
统一热病学说是我们的任务 295. d4 E" J I8 W$ {. Y) w7 k
第三章:SARS的中医病因如何求 2973 j! {1 P# F! f# \
疫气只说明热病的流行性 297
$ w) z9 e3 X$ ^- H伤于寒只是热病的诱因 298
: q( i. j/ u" V4 ^温热邪气说源于辛温方难用 299% q0 f, e5 r( Y
毒疫之气共同构成热病病因 301; {) t& S$ w3 T1 A7 |
第四章:SARS按什么规律传变 303. @ u3 p2 ?6 h& o% u* {- J/ ]1 a
张仲景六经分证及其演变 303
9 t& U7 e/ j! }0 p0 N2 [- b0 X4 q后世论传经现象的不同学说 305$ K9 D( }4 |) Z4 X0 |% Y) I
明代吴又可论疫有九种传变 306. E% x0 x- @, Q1 N, i1 s- _) r
温病学派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 307- u- a( M. g( J
第五章:阳郁为热是热病的共同病机 310
: t( x4 K3 M# k: c0 ]+ \外感热病包含的病种多而复杂 3106 ]& `9 Y4 _& o8 s
伤寒与温病是病种还是证候之差 311
' S+ V" a# ^- m郁阳为热是伤寒温病的共同病机 3138 g. g* {: H5 h" V+ s! I9 \
炎症反应是热病共同的病理基础 314% f8 E6 m2 B J, ^
中医治疗热病主要靠宣泻郁热 315
! y0 ^8 e2 U/ n第六章:SARS应如何辨证 316
& e2 K5 B) @$ z, Q7 b6 {7 V- b* d万友生八纲统寒温 316
, h4 s7 G3 ?1 M杨麦青以伤寒统温病 317$ ]6 h! D& Q: g5 \: B9 m, C1 F* T
邓铁涛寒温统一辨证 318
$ _/ i0 Z) n: \' t; |$ N试说五级病证诊治体系 320' g6 i, p3 ^. I* ?& B- W) F
第七章:SARS应如何治疗 324
+ q6 _$ M& J* B. c4 s2 D2 M( E《素问》汗泄两法治热病 325
. u* c6 W! H! @9 m6 q3 y' f* b华佗“六部三法”治伤寒 3257 T7 B' `) ^, P0 d5 o; e- O
仲景未谋辛凉解表面 326
3 s' |8 ~- ~# h* I, K历代都说辛温解表难用 327
) Q- e' A, |* e! d6 ]7 d9 O Q达原饮试图直达膜原 3287 F2 y& r. w( M
辛凉解表催生温病学派 330
6 l/ V3 f+ B8 { D, ^3 B, Z
; u6 n1 v. E8 _# D
; E/ o" I& o4 Z( H引 言
$ |; r9 ^+ K1 U D《中医群英战SARS》,是河北省卫生厅、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科研课题“SARS与中医诊治规范研究”的总结报告(课题编号0398),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课题04-05JP07“外感热病诊治规律研究”的前期基础研究工作。该课题报告分“史实篇”与“思考篇”两部分内容。" s' \8 h; _8 X; D2 V$ ~) y1 \
“史实篇”力争客观地记述SARS疫情的发生、发展过程,尤其是力图真实地再现广东省中医界在疫情的初期,如何运用中医药的外感热病理论指导临床,取得良好的疗效;因为广东中医的经验既为全国中医界参加非典防治提供了借鉴,也教育了那些不了解中医、不让中医参与治疗的人们。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典的良好效果,受到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的好评,向世界展示了中医药在治疗急性传染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广州省中医院的专家应香港医管局邀请赴香港帮助他们治疗SARS患者,开创了一个向香港成功展示中医药的先例。, Q. M* B* T% s h; C0 Y
在SARS燎原北上,华北疫情快速蔓延的时刻,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疫情不可避免地蔓延?当时只强调“以科学战胜非典”和按《传染病防治法》定点治疗非典,中医药的重要作用未被充分重视,中医药难于参与非典的治疗,在中医界的呼吁争取下,终于引起了国家最高领导层的重视,从而出现了中医人员纷纷进入主战场、献方献策和SARS患者大规模服用中药的局面;由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视科研和紧急启动了“多中心、随机、对照”治疗SARS的科研项目,终于使中医药的突出作用,赢得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成了我国治疗SARS的特色和最大的亮点;书中以大量的原始资料反映了党和政府在抗击SARS时的正确决策,同时也部分地反映了现代医学取得的成就;记述了广大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许多典型、生动的感人事迹,留下了一段鲜活的历史。笔者试图结合事件的发展过程,对中医药的历史作用进行再认识和给予符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为国家将来制定相关政策和汲取SARS防治的历史经验,提供参考和依据。
+ @0 m' ]- L" `# z' L“思考篇”集中反映作者站在全国大局的立场上,总结中医药的整体收获,提出了SARS战役展现了中医药界新时代的群英形象,揭示了中医药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之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再一次突显了中医外感热病辨证治疗的独有特色,中医理论一直有着巨大的生命力而不是“陈腐玄虚”;通过SARS之战我们收获了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科学精神,中医的治疗经验决不是“偶合幸中”; 通过SARS之战,蕴育着中医外感热病的伤寒与温病学说融合统一的理论突破,将为提高中医外感热病诊治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作者根据自己对外感病的研究,并根据中医界在治疗SARS过程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SARS应当属于中医传统的哪种疾病?属于温病、瘟疫,还是伤寒?伤寒与温病的区别,是现代医学的病与病的区别,还是发病特点、证候类型的区别?今后如何辨治外感热病?如何进一步提高治疗SARS、禽流感,以及其他的新旧瘟疫的治疗效果?如何看待清开灵、双黄连注射液等新成果?对于这许多的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o( o/ Q4 Y! o. A0 b8 v8 v
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医外感热病学说是一个不断发展、丰富的过程,从《内经》热病,到张仲景《伤寒论》,再到吴又可《瘟疫论》、清代温病四大家,关于病因的认识不断深化,有同有异;辨证理论体系逐渐丰富,都从不同侧重面揭示了外感热病的传变规律;外感热病的治疗方法、方剂、药物,不断丰富,日趋完善。
0 F5 p, ?8 t3 t+ F在现代的历史背景下,将传统的广义伤寒、广义瘟疫、广义温病,逐渐融合为外感热病,这是几代中医人的梦想。因为发热,既是病人的主观感觉,也是医生可以察知的客观指征,而且“热病”是《内经》之前一直使用的古老名称。所以外感类热病,总称为“热病”之后,可以吸纳伤寒、瘟疫、温病学说的精华,集中古今各种治疗外感热病的有效经验,而不局限于113方,或者局限于瘟疫、温病的已有经验之中。
9 T8 P9 V) {' c! ~0 J* n新的“外感热病学”,是传统理论之间的桥梁,既不是改造经典,也不是取消经典,而是使经典之间固有的联系更加紧密,治疗方法更加丰富多彩。因为外感热病包括了现代医学的传染性、感染性疾病,具体的病种多,证候类型也很多,治疗的法则、方药越丰富越好,辨证越方便越好,疗效越高越好。传统的伤寒、温病学说,各有所长,合则两利,分则两失。所以新的外感热病学,是一个开放体系,可以广泛吸收古代与现代的一切成果,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为未来的发展留有很大的空间;并且可以让人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认识经典,不断发展中医学术。
0 Q- Y" R. E) i! h9 O
3 g4 J# t# h8 A$ ?( e$ w) o7 p史实篇% {# u4 z1 p1 Z9 z* o
我国有史官的历史,据说是始于商代,殷墟卜辞大部分出于史官之手。由于他们平时主要活动在帝王的左右,所以有左史、右史的称谓。到了周代,又有了内史、外史的称呼,而且由于书写材料已经不限于兽骨甲片,多采用竹简木牍,所以史官又有了“作册”的别称。这时史官记载的内容也大量增加,除了记录口传的历史文献,当时的政令、政事、军事、占卜、外交等内容之外,主要是为帝王服务,叫做“君举必书”,只要君王有言论、活动,就必须随时记录,这也是“左史记行,右史记言”的由来。总之,史官所记都是帝王之事,与一般平民没有多大关系。
1 c* W: b- Y' j5 N; k) C9 Q“司马氏世典周史”,司马迁的祖上几代都是周朝的史官,或叫太史公,他们祖传的绝活就是文字记录、整理。史称司马迁“有良史之才”,西汉的大学问家杨雄、刘向都佩服《史记》的写作风格,“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善,故谓之实录”。在这本“实录”里记载的内容,已经不限于君王的言论、帝者之举止,而是把视野放大到整个中华民族,从历史到现实,记录一切有利于国计民生,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大事小情,只要深有意义,就为之倾注心血、热情,把它记载下来,流传下去,而不至于散失遗佚,使后世无从查考。他倡导的“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优良传统,为历代史学家所称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正是他为医学家立传的创举,此后历代史官也把记载医学家的事迹,作为史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6 u7 a. h$ @3 M) g7 o
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司马迁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他深深地被春秋末期的医学家扁鹊的高超医术,以及他由于技术高超而被人嫉妒、迫害致死的不幸遭遇所感动,因此不惜浓墨重彩地记述了扁鹊的感人事迹,并且说:“扁鹊名闻天下”、“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守数精明,后世修序,弗能易也。”“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另一位西汉初期的医学家仓公淳于意,也是由于技术高明怕获罪不肯轻易给人治病,被人告了御状,要从齐国到长安接受汉文帝的问罪。他只有五个女儿,没有儿子,因此生气地说:生了女儿,没有儿,遇到大事没人帮!他的小女儿缇萦听后,哭着跟随他到了长安,并且给汉文帝上书说:人死了就不能再生还,受了肉刑肢体残缺也不能再长好。我愿意入宫为奴,来赎父亲的罪过。汉文帝当时很感动,许多男人都是争眼瞎,而仓公的女儿却能识文断字,实在不简单。因此,汉文帝不但免了仓公的罪,而且在他执政的第十三年下诏废除肉刑。这些事迹也感动了司马迁,他不但把汉文帝与仓公的问答写进了《史记》,而且连仓公所记的25个病例资料《诊籍》,也全部收入在《仓公传》之中。有人不理解司马迁的这一做法,因为“一字之褒贬”是历史学家的“史家功夫”,惜墨如金,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怎么会有如此拖沓的文字呢?所以有人怀疑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似乎是一部未定之稿,或者后世有错简、赘补,不似司马迁的手笔。其实,这是误解了司马迁。司马迁说:“太史公曰: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故扁鹊以其技见殃,仓公乃匿迹自隐而当刑,缇萦通尺牍,父得以后宁。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岂谓扁鹊等也!若仓公者,可谓近之矣!”一方面,司马迁在对他笔下人物命运感慨的同时,也抒发了对于自己不平身世的共鸣;另一方面,医学家的奇谋大智不通过具体的病例验证,就很难得到充分的展示体现。所以,扁鹊的事迹近于故事,而仓公的业绩则如同流水帐簿。难矣哉!传神之笔非空言也。
: Z( T& {+ L+ O/ ]! O虽然20年前,笔者在读研究生的时候,就立有“大志”:古今医林多少事,信笔写来即春秋。时值SARS瘟神肆虐的时候,面对如此迅猛的疫情,亲见如此众多的感人事迹;从中央领导到普通群众,在如此严峻的考验面前,沉着应对,迅速反击,积极抗争,勇于胜利;中医群英,个个奋勇争先,人人进言献策;或在一线流血流汗,或在后方呐喊助威;虽然有的老中医先生,年龄已过花甲或至于耄耋,仍然英勇精神不让血气方刚的壮年,为国贡献丹心的情怀惟恐时不我待;我们看到的是一群高高挺立的时代群英,是我们有着与瘟神斗争丰富经验的苍生大医,是我们新时代的白衣天使!笔者为他们而激动,被他们所鼓舞,决定拿起自己笨拙、并不称心如意的笔,记录下这一段感人而难得的历史,奉献给一切无愧于中华大医的人们!+ J, t. {% p7 T0 V
- m& J2 l7 Z5 I- i0 M a" |
序幕:瘟神与人类的战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