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查看: 2451|回复: 1

国家卫健委新11条“解释”,河北中医吹响集结号,迎接时代挑战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58
发表于 2022-12-7 19: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2-12-14 11:05 编辑
8 w0 ?+ t; l$ A; T6 k/ ~: d0 r3 U% h- ]8 J+ }3 m0 B
《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解读问答
' B6 @( L3 b" A( q' R5 I2 e
' {4 f9 n/ w( r, r! C
  一、通知出台的背景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0 S6 i  `" n6 b6 S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根据病毒变异特征和疫情发展形势,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走小步、不停步,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二十条优化措施公布实施后,我们密切跟踪各地实施效果,结合近期各地疫情应对过程中积累的有益经验,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组织研究提出了十条针对性措施,进一步优化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隔离、核酸检测等措施,进一步强化高风险区“快封快解”、疫苗接种、学校防控、涉疫安全保障、群众就医、用药和基本生活保障、社会正常运转维持等要求,持续提高防控的科学精准水平,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W! R* }: c: D: P7 h2 |- N' {
  二、《通知》对于风险区域的划定做了哪些规定?出于怎样的考虑?

( t3 ~1 E, |: R3 n. a# Q% k4 W
  《通知》要求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按楼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高风险区,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社区和街道(乡镇)等,通过流调精准判定风险区域,进一步减少封控人员数量。同时要求,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更不能随意采取“静默”管理。各地在疫情处置过程中,应快速管控密切接触者,无社区传播风险情况下可不划定高风险区。
, t6 h$ `1 q$ w( H! S; Z' G
  三、《通知》对核酸检测进行了哪些进一步优化?出于哪些考虑?
8 k. v$ w) T3 n. p4 L6 L  y/ A( C
  核酸检测要聚焦于感染风险高的区域和人员,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可开展抗原检测。应按照二十条优化措施有关规定,对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及商场超市、快递、外卖等从业环境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开展核酸检测,其他人员愿检尽检。

0 G) v6 ~& [$ V0 Z1 t& v
  考虑到养老院、福利院、托幼机构、中小学等是老年人、幼龄儿童等特殊人群集中的场所,一旦传染源引入,易发生聚集性疫情,发生重症风险较高。因此进入养老院、福利院、托幼机构、中小学需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防止传染源引入。医疗机构内就诊人群复杂、人流量大、空间密闭,一旦传染源引入,易造成疫情传播和院内感染发生,影响医疗机构正常运转和群众正常就医。因此,进入医疗机构就诊时需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医疗机构不得以没有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推诿、拒诊急危重症患者。重要机关、大型企业及一些特定场所可由属地自行确定防控措施,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 Q% ]& [9 o; x1 T5 A
  出现疫情后,各地应根据疫情形势和流调研判情况,评估不同区域疫情风险大小,分级分类确定核酸检测的范围和频次,提升核酸筛查质量和效率。

9 R" ^! M' S0 f6 A% Z5 E7 {3 Q8 [
四、《通知》对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方式进行了调整,出于怎样的考虑?
: k/ u4 L2 K$ _0 [
  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明显减弱,经临床观察,感染后大多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无需特殊治疗。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可以居家隔离,加强健康监测,病情加重的及时转定点医院治疗。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5天,加强居家隔离管理,做好健康监测并按规定完成核酸检测。对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隔离方式的调整,充分体现了我国疫情防控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根据病毒变异特征和疫情发展形势因时因势动态优化完善防控措施。

  T1 z9 M3 c/ W# m! }6 ?, P
  五、《通知》要求高风险区应落实“快封快解”,出于怎样的考虑?

, V# a. w5 [4 L
  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有关要求,发现感染者后,尽快划定高风险区、排查管控风险人员,及时阻断社区传播,做到“快封快解”。如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避免长时间封控,减少因疫情给群众带来的不便。如封控后高风险区发现的新增感染者为严格落实居家隔离管理阳性人员的同住人员、密切接触者或其同住人员,经评估后无家庭外的社区传播风险,不影响高风险区的解封时间。

0 l! C8 J$ W  ~  c$ ^! i
  六、《通知》对保障群众基本购药需求有哪些举措?

( E) K. T5 u+ t' C
  各地要保障药店的正常运营,不得随意关停药店。做好常规药品供应储备,尤其是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相关药品储备。畅通多途径购药渠道和配送环节,不得限制群众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取消购买上述非处方药物时的弹窗、核酸检测等要求。采取多种举措,保障群众尤其是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基本购药需求。
5 a& u2 p6 u; `
  七、老年人为什么要打疫苗?在加快老年人接种方面是如何安排的?

9 r) h1 t6 s: H& X2 h& E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疫苗接种在预防重症、死亡等方面仍具有良好效果,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容易发展成重症、危重症甚至死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获益最大,所以老年人及时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很有必要。为加快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安排:采取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措施,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接种服务,优化各项便民措施,打通老年人接种“最后一百米”,最大限度为老年人提供便利。逐级开展接种禁忌判定培训,指导医务人员科学判定接种禁忌,消除老年人接种疑虑。细化科普宣传,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动员老年人接种,让老年人接种疫苗保护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

" @7 H4 G; v! q9 `! C- t2 ]$ [& F! d$ ^7 O
  八、《通知》中提到为重点人群摸底及分类管理,请问工作如何推进?
; h5 F* V% f! \& k# f( N
  动员多方力量参与,发挥居(村)委会及其公共卫生委员会作用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优势,充分利用现有居民健康信息,通过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以及电话、短信、微信调查等方式开展老年人健康状况摸底。在疫情期间已经建立台账的,不必重复收集,鼓励通过信息化技术整合共享信息和确定重点人群范围,切实为基层减负。根据健康状况、疫苗接种情况、传染病患病风险程度等将摸底人群分为重点、次重点、一般人群,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分级分类提供相应的健康服务。

/ r/ K+ ~1 [% L/ Q! N1 l  y( ]
  九、《通知》对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考虑是什么,提出了哪些要求,实施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6 A5 f' t4 o. ]
  我国是人口大国,脆弱人群数量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当前一些地区的疫情规模较大,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尽管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性显著减弱,但传播能力明显增强,若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人员短时期大量感染将造成人力短缺,可能对社会运行和基本医疗服务带来冲击。
$ \3 O7 c% W( C  K+ x$ y
  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疫情期间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通知》要求非高风险区不得限制人员流动,不得停工、停产、停业;将医务人员、公安、交通物流、商超、保供、水电气暖等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和社会正常运转人员纳入“白名单”管理,有关人员日常需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疫苗接种和健康监测,减少与社会面接触,尽可能“两点一线”工作,凭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可正常上班;检出阳性时,精准判定密切接触者,工作场所不采取临时封控,同工作场所人员不进行大范围隔离,以保障正常医疗服务和基本生活物资、水电气暖等供给,尽力维护正常生产工作秩序,及时解决群众提出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满足疫情处置期间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4 O  g" r4 Z& z- _. i5 S- b5 R
  十、《通知》对强化涉疫安全保障做了哪些规定?

2 ^# {# \% f* h% @+ g; O
  为强化疫情防控中的风险防范、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通知》要求严禁以各种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单元门、小区门,确保群众看病就医、紧急避险等外出渠道通畅。对风险人员管控的同时,要加强上门服务,做好生活和正常医疗保障。推动建立社区与专门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为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医便利。强化对封控人员、患者和一线工作人员的关心关爱和心理疏导,提供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开展心理支持服务等。

. K5 [! I- m- L' g
  十一、《通知》对学校疫情防控做了哪些进一步优化?出于哪些考虑?
. ?: j2 a; O# @5 B* E
  学校是人员密集的重点场所。最大程度保障师生健康,最大程度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是当前学校疫情防控的重要任务。根据当前疫情形势和学校实际,为指导学校更加科学精准防控,《通知》中明确要求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要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同时要求各地各校坚决落实科学精准防控要求,没有疫情的学校要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校内超市、食堂、体育场馆、图书馆等要正常开放。有疫情的学校要科学精准划定风险区域,风险区域外仍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等秩序。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完善校地协同机制,针对各级各类学校特点,进一步优化防控措施,确保师生健康和校园安全。
举报
) d9 @! q6 z5 A9 r

* F- m; e2 @; N+ S
  t& @4 F, n3 C9 ?9 J4 a
关于动员各级中医医院投身新冠病毒感染者救治的紧急通知[color=var(--weui-FG-2)]
3 ^7 e  w0 m7 }2 m
6 z# v- x' Z1 `8 j" f, o
: N9 V' u9 Z6 M/ P" w; q
' G3 s4 {+ t4 y
  当前,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极投身新冠病毒感染者救治,为此,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发布《关于动员各级中医医院投身新冠病毒感染者救治的紧急通知》,主要内容如下:4 n, ?0 p1 E' ?7 Z3 M
8 l! c  Y9 k: J: H5 J1 u% V
  一、迅速增强中医医院收治能力。
( ?# |' N+ e  z3 \, D+ C. ~  d5 Y
; c) R  ~( ]2 |' N% J; r# ^# x' i
; A9 n9 _6 l: Y* }- r1 f. ~; t/ R
  全省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要做好应对新冠病毒感染者大量增加的准备。要全部设立发热门诊,做到能开尽开,并增加发热门诊留观病房和肺病科病房。根据国家九版诊疗方案和我省六版中医药诊疗方案,做好药物药品和中药煎煮能力储备。要配足中西医结合医疗力量,配备相应的消毒、检查检验、应急抢救等相应设备和药品,特别是加快配备与接诊能力匹配的核酸快检设备。
- |( {; n  Y6 {1 C0 s0 v
6 J2 ~/ p1 T: e! C5 t  二、方便群众购买和使用中药。各级中医医院可按照国家九版诊疗方案和我省六版中医药诊疗方案发布的中药处方,或大胆借鉴古今医家和其他省份预防治疗疫病的做法,研制一批中药制剂或中药协定处方,结合当地实际,预先制备成批量中药汤剂(有或无制剂批准文号及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或中药配方颗粒,通过在医院开辟简易门诊、便民售药窗口、派出专家到医联体坐诊、线上购药等多种渠道,方便群众及时购买和使用中药。3 z/ r- |) R$ v- L! @% w

* N1 X+ V# q2 l7 P  K" S/ }( t  三、积极开展中医药抗疫指导。通过设置新冠防治专栏、微信小视频、电视讲座等形式,指导群众积极运用中医药和中医特色技术方法预防和治疗新冠病毒感染。二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增加“互联网诊疗”服务,鼓励患者通过中医互联网医院进行中医药诊疗和购用中药。各级中医药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强化保障和管理职能,动员辖区中医医院树立一盘棋理念,加强信息共享和业务交流,共同为全省抗疫大局作出应有贡献。各地有关工作情况及时向省中医药管理局反馈。联系人:中医处 吕钊 0311-66165531。1 b' z6 U$ O: O  _$ ^

/ k8 L* f$ l( G; {
来源: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处
, L, V5 K, N, a* [1 X$ f7 A( |8 ]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58
 楼主| 发表于 2022-12-8 09: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河北省故属燕赵大地,这里是中医药的一片热土,最近出版的四部学术著作,值得大家重视。3 E1 W# u; y- v4 w1 o
( d* d2 q4 x* Q* M1 u

) e9 H% M9 ^* B8 E% P医学经典出燕赵,学派争鸣盛金元
9 H% I5 `5 l! i" ]" p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6 {- }: K( i- z# b; W( N2 ^河北中医学院扁鹊文化研究院
, O0 Z5 y3 i' H+ g. S曹东义
/ r9 K* Q' ]/ p: C- m8 b- E% \; v近日,“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出版物专项“燕赵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丛书”与大家见面了。该套丛书由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承担,分为《医经学派》《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中西汇通学派》四册,丛书由中国工程院吴以岭院士担任总主编,汇集了京津冀三地数十位中医界精英。全面系统地整理、挖掘、总结燕赵大地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发展历程、主要学术成就、学术思想、对中医学发展的影响、现代研究成果、临床应用经验等,从学术史的角度探讨“源”与“流”,阐述各大流派的核心观点和现代应用,是国内第一套系统深入研究专著类丛书,填补了中医学派研究方面的空白。' c( c) u( X" f1 B
京津冀地区,人文相亲、地缘相接、人杰地灵,古称燕赵大地,作为中医药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名医辈出,大医荟萃,有文字记述的医家多达200余位。
! B6 r4 s- \4 g1 f7 x/ N; [2 v医学著作被称为“经”,始于《汉书艺文志》的“医经七家”,此前虽然有医学著作记载于史册,但是都不称之为“经”,仓公所说的《上下经》是“足经”与“臂经”之意,而非“经典著作上下集”。马王堆医书被整理成《足臂十一脉灸经》,是现在人所取得名称,不符合古代“书籍制度”。
' k$ h* ?6 y% b8 H$ z* S医学经典之名,源于刘向! T/ P$ o( ]! s* s$ G/ X5 i4 Q$ S
根据古书的惯例,自汉武帝“独尊儒术”,设立五经博士,各自根据家法传承之后,书籍才分成“经”与“传”的两大类。7 ]8 d6 x1 Y5 V& Q% x+ [5 d+ C3 Z8 B
刘向受招校订群书,侍医李柱国整理医书,刘向把整理过的医书和其他书籍,都做成内容摘要,上奏汉成帝御览,所以就有了《七录》;刘向死后他儿子刘歆继承父业,对《七录》加以整理精简,就把这部书变成了《七略》;班固撰写《汉书》的时候,《七略》就被收录到《汉书艺文志》,因此,后世逐渐知道了“医经七家”的说法。5 F/ M& Y3 I+ I6 {1 d6 j% K
所谓“医经七家”其实就是七部医学著作,《扁鹊内经》《扁鹊外径》与托名黄帝、白氏《内经》《外经》,再加上《旁篇》,一起被称为“医经七家”。扁鹊的学术著作被当作两家,黄帝的内经、外经也被分别算作两家。只有明确了这些医学著作、经典的“书籍制度”,才能把中医的历史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
5 [+ _7 t# F7 _8 t) I3 X 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上》云:“六经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六经皆先王之政典也。”章先生所说的“古人不著书”,是春秋之前没有私人著作,只有官方文书,而且那个时候也没有印刷术,只有手抄的文件,写在竹简木牍或绸帛上。  P. s# _$ |( d, U$ I: e+ A5 C. f1 _
孔夫子是一个文献整理大家,也是历史记载中编书最早的人。《论语·述而》中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他说自己“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所谓“述”就是只阐述前人成说而自己无所创作。王充《论衡·对作篇》云:“或曰‘圣人作,贤士述,’以贤而作,非也。 ……五经之兴,可谓作矣;太史公《书》、刘子政《序》、班叔皮《传》可谓述矣。”" e) P2 h: Z7 D+ l* c
余嘉锡先生《古书通例》云:“春秋以前,并无私人著作,其传于后世者,皆当时之官书也。”余先生所谓“春秋以前”不包括东周春秋时代。因春秋之时《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等私人著作,已经逐渐出现了。
/ u6 |/ i2 J. O+ a- I《史记·扁鹊传》说长桑君传授给扁鹊《禁方书》,并且把多种书籍“尽与扁鹊”,长桑君所珍藏的“禁方书”,即官医在宫禁之内专用的医书,故称之为禁方书,这与后来民间医生珍藏的所谓祖传秘方不一样。这些书籍内容,主要属于医学案例为主,未必有多少“理论著作”,因此,司马迁才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假如长桑君传给扁鹊很多“经典书籍”,《史记》就不应该这样评价扁鹊。( E" w4 u5 a' I, p4 E% v
扁鹊公元前497年为赵简子诊病,处于的春秋末期,当时医学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完全具备了出现医学著作的现实可能性。但是,中医虽然代有名医,如想在用竹简写书的年代,写成名垂千秋的经典,流传后世的医学著作,必须等待名师高徒,这也是必须的条件。: v! Y0 x0 R# e- C1 y/ V
扁鹊救了虢太子,虢太子把扁鹊当做重生父母,离开生活安乐的宫廷,跋山涉水,来到扁鹊的封地,成为扁鹊的弟子,这为他们师徒问对,传承经典,创立了条件。虢太子所在的虢国,“中庶子喜方者”的医学素养也很高,作为“世子”、“太子”的人,他的医学追求,应该不在中庶子之下,因此,虢太子成了扁鹊的弟子之后,很有可能帮助扁鹊写成《内经》《外经》而流传后世。这就像老子洗出函谷关,被关尹子招待、恳求写成《道德经》一样,《扁鹊内经》《外经》的创作,一定经历了师徒之间长长的“问对”过程。他们身后的《素问》《灵枢》《难经》都是“师徒问对”的作品。
6 q6 ^  Z( Q: R5 |当然,“医学问对”,不一定局限于师徒之间,有可能是君臣问对、医患讨论,但都是“案例讲述”,这里有理论,有经验,也可能有鲜活的病例。
. B3 r1 i( ]5 d+ Q; {- Y3 ~仲景学术,至金元而争鸣
# c# V1 M; k  x& V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张仲景,非常敬仰扁鹊的学术贡献,因此在《伤寒杂病论》序言的开头就道出了他的心声。恰如邓铁涛先生所说,善于把医经家的理论与经方家的经验相结合的张仲景,他的著作问世之后,影响非常深远,尤其是宋代校正医书,批量印刷,深受医家喜爱,传承张仲景学术的学者众多。  K0 h- C. c! g, q* A& N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外感热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发热、恶寒、头痛、身痛、黄疸、下痢、不大便、呕吐、腹痛、小便不利等等均可见于杂病。外感与杂病在证候与病机方面的交叉与重叠,为其治疗方法的相互借鉴提供了现实可能性。- P; p/ ]. P/ s0 b4 A6 e7 k
仲景在《伤寒论》六经病篇所用的方药,有不少重出于《金匮要略》各类病证之中,为后世杂病借用外感治法开创了先例,故后世有“仲景伤寒为百病立法”之说。7 v$ t& n. S1 Q+ D4 Q$ b9 }. K6 l" W
杂病常取法于外感,失当则伤正气,宋金元之前对杂病证治的辨治体系尚未形成,有关论述零散而薄弱。现今所习用的脏腑经络辨证,是经易水张元素提倡而始具规模,八纲辨证首先用于伤寒,而后才引入杂病证治。气血津液和病因辨证,发端虽早,系统应用于临床却较晚。2 h7 X: X6 u5 g, U$ m8 [7 I8 L; F
刘完素虽然知道仲景之书为伤寒而作,但认为其主要法则,仍可以借鉴、类推,用来指导杂病证治,临证之中多用寒凉。张子和以汗吐下三法,“攻邪已病”,尽治诸病。汗吐下是外感热病最主要的祛邪泻实方法。
  {  I8 a0 r1 U  |由于外感热病多属实证热证,其方治多寒凉泻邪,用来治疗杂病中的实证、热证,或以实为主的虚实错杂证,常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张元素所说以仲景方“治杂病若神”。但辨证不真,误虚为实,或用之过久过重,皆可损伤正气,甚至误人性命。
3 E2 j% R% w4 X# |7 U李东垣对此辨之最详。其《内外伤辨》云:“概其外伤风寒,六淫客邪,皆有余之病,当泻不当补;饮食失节,中气不足之病,当补不当泻。举世医者,皆以饮食失节,劳役所伤,中气不足,当补之证,认作外感伤寒、有余客邪之病,重泻其表,使荣卫之气外绝,其死只在旬日之间。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可不详辨乎?!”8 E+ H8 A; |6 ^. s3 {+ U! S
李东垣秉承张元素的学术特色及《脾胃论》的出版,开创了内伤病机在杂病辨治中的重要地位,促进了杂病辨治理论的发展,对后世影响很大。
0 @" ?; Z8 g+ d+ |; N" Q朱丹溪师承罗太无,把刘河间与易水学派的学术特色引进吸收,集成创新,确立阴虚火旺、滋阴降火学说,薛立斋、赵献可、张景岳、李仲梓等肾命水火论,皆从内伤立论,使内伤杂病学说更加充实。& o6 n( L: N" i

4 W) O/ _3 _' ~) l3 _4 R( x- }中医遇见西医,汇通成为必选# f6 v- Z+ r# g& U7 }
西医来到中国,不仅逐渐被国人所了解,而且不断发展,培养出大量的“国产西医”,成为了现代医疗体系的主要力量,占据了医疗领域的大部分阵地。一向独占中国医疗舞台的中医,被当作只有零散经验、秘方的古老学术,它的安全性、有效性受到质疑,翻开中医的近代史,可以看到这个变化的过程。按西医的标准评价中医,应该从王清任《医林改错》谈起。/ {" u. I4 C- o# l  _3 `
很多介绍王清任的文章,说他“对中国古代医学和解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人们尊称王清任为近代解剖学家,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中医的脏象学说虽然建立在解剖基础之上,但是对脏腑之间的复杂关系,人与自然界的联系,怎样维持健康,如何战胜疾病等等,都不用解剖说明,而是依靠元气、阴阳、五行学说的广泛联系、平衡制约、稳态和谐的“关系论”,而不是脏器解剖的“实体论”。9 r$ X" h; R' G; W. k* {
因此说,王清任所发明的逐瘀活血方药,都是根源于中医学的气血理论,不需要解剖知识。没有解剖知识的发现,不会影响活血化瘀理论的创立。# |+ |0 B+ w/ V% G/ \: }" ]
唐宗海《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试图将中西医学的理论,互相融会贯通,他认为:“西医剖视,只知层析,而不知经脉;只知形迹,而不知气化。与中国之医互有优劣。”以为两者理论体系和说理方法虽然不同,但根本原理是一致的。他指出,中医如要提高,就应该吸取西医的长处。倡言“损益乎古今”,“参酌乎中外”,主张“不存疆域异同之见,但求折衷归于一是”,以使医学能够“善无不备,美无不臻”。 因此他被人们推崇为开明的汇通医家。% E& b1 E! _  B9 V6 m
河北盐山县张锡纯,1909年完成《医学衷中参西录》前三期初稿,此时他年近50,开始在《绍兴医药学报》发表文章,医名渐著于国内。他常以西药入其方,有相得益彰之效。其代表方剂阿司匹林石膏汤,用中医的思维驾驭阿司匹林,有利于临床治疗,开创了务实求新的学术风气,是近代汇通学派中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代表。
3 \! j3 |3 m8 \( }4 h7 d' ~/ v在中医初识西医的时代,很多人迷失了自我,不自觉地走到了以西医为标准的立场上,先以解剖为标准,否定中医的脏腑理论;后以实验为基准,否定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既失去了对于脏腑的解释权,也痛失了指导理论的阴阳学说,学科存在的根基就这样被动摇了。因此中医步入了一个非常艰难的时代,中医的存在陷入了十分艰难的困境。2 A. @: R! R  L, C
目前,我们处于中西医并存、并重的时代,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与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在文字表达上有所不同,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提法,表现出了党对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是持续、稳定的政策,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的不懈奋斗。而且“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是在“中西医并存、并重”的背景之下,也是在“扶持”的基础上的“促进”。“传承、创新”是手段,“发展”是结果和目的。. A( c( t2 z  ^8 U8 x7 b- k
“燕赵中医学术流派研究丛书”的出版发行,既是学者们既往研究成果的集中呈现,也必将有利于中医学术的传承发展。2 a& w. F& l8 M$ C, r: g( k
, p: s, ^. S# k  A+ v

$ r' R9 A. N/ @& O* F4 @6 H/ {0 K2022、10、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