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登录

微信扫码,快速开始

燕赵中医

查看: 2642|回复: 3

政治局总结三年新冠,我们赢在天时地利人和

[复制链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57
发表于 2023-2-17 06: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燕赵中医 于 2023-2-25 14:59 编辑
2 y6 B- w, {& @7 o# u
) ?% c, j! @: M0 l0 A0 x
% P5 x) w' q  l* \0 {# R# g  事实上,三年新冠的防治过程,我们赢得了一场生物攻击,这是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卫生、民生领域,旷日持久的斗争,规模大,困难多。
  ]% g& g4 u( H! T  l% V( a! J/ e( n- p. C, E4 A- ~+ K
  走过三年考验,尽管有很多不尽如意的地方,但是,我们的生活依然有序前进,既避免了旧社会“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局面,也没有被国际资本的全面围堵所击垮。
" [! d6 T" }& g' k4 o' q% V经受住考验,走过雪山草地,我们赢了。
( {3 E( \0 C1 a# H/ G& H0 t: D% i' N0 Y; M( e8 W
  下面是政治局的总结结论:7 V6 Z6 A, T) N2 ]" P; ~
% P; s5 Q1 o' S& ]  ]! C: j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 听取近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 K0 v( D" G! n. H
" z9 }( t# j# W5 j) f6 @+ c, ]1 f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16日召开会议,听取近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0 ]: H7 b# I, E1 U  V; ~. K2 _$ t6 j( t  s3 {6 P8 N8 p, P
  会议指出,3年多来,我国抗疫防疫历程极不平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抗疫,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强大的战略定力,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措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功避免了致病力较强、致死率较高的病毒株的广泛流行,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赢得了宝贵时间。2022年11月以来,我们围绕“保健康、防重症”,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较短时间实现了疫情防控平稳转段,2亿多人得到诊治,近80万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新冠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取得疫情防控重大决定性胜利,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实践证明,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的重大判断、对防控工作的重大决策、对防控策略的重大调整是完全正确的,措施是有力的,群众是认可的,成效是巨大的。
7 L! |; U/ h9 d# y8 p7 G7 _' q1 b0 J/ |$ J
  会议强调,当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但全球疫情仍在流行,病毒还在不断变异。各地区各部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深入总结3年多来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的经验做法,完善相关机制和举措,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建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
4 j" T( q, N# O& ?, n
9 k7 C/ Y) }, f, m( ~3 v& n  会议要求,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压实“四方责任”,盯紧关键环节,做好风险人员管控,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再推进再落实。要加强疫情监测和常态化预警能力建设,健全疫情监测体系和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准确作出预警并采取必要的紧急防控措施。要根据病毒变异和疫苗保护情况,科学谋划下一阶段疫苗接种工作,促进老年人接种率持续提升。要抓好常态化分级分层分流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继续优化资源布局,建强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要加强医疗物资生产保供,完善储备制度和目录,巩固完善人员、物资统筹调配机制,切实解决好基层一线能力、药品、设备等方面的短板弱项。要统筹推进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攻关,积聚各方力量提升生命健康科技水平。要倍加珍惜抗疫斗争的重要成果,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必胜信心,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
5 h  B9 f% Z( D9 ?% Y. P
/ O0 W" W( [1 D# b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6 E! v; W7 Y1 R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57
 楼主| 发表于 2023-2-17 06: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防控新冠,首先是政治,然后是经济、科技、卫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c( o- M0 S! @7 R
曹东义 发表于:2022-11-29 08:30:33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阅读数:2877
. Q# P1 m4 Z) M/ x4 x' e(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2-11-29 08:32 编辑
" l3 x, E7 i6 `/ ]9 n7 T* v  `3 u. R, `
- s5 ?, S3 B, S4 O# ?" m5 ?
防控新冠,首先是政治,然后是经济、科技、卫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 ^/ |" @( X; @0 Y. D0 o$ p曹东义" G$ j7 [" E) b& x" \9 I( i6 e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4 k0 b6 O9 s* J' ^
0 I  r# `) d" U& n: L
新冠肺炎的防治,如果是古代,基本上是一个单纯的卫生事件,或者属于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而现在社会,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已经形成了“地球村”,瘟疫流行更容易形成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这次新冠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明显的就突显出政治、经济、科技、卫生要素搅合在一起的复杂性。& G3 U9 N2 b( l6 P- v5 S' m
一开始,美国有些人把病毒污名化处理,就是从政治、经济、科技的角度做出的判断和采取的策略,而不是从卫生的角度着眼。; `: R1 a- V/ {; b% ~
我们国家发挥制度优势,迅速扑灭武汉和湖北的疫情,靠的也是政治、经济、科技、卫生的综合作用,而不是单纯的卫生措施。
1 Z- n4 u2 c4 Q! P
" A7 M" w( F' C在对待抗病毒药、生产和“紧急使用疫苗”的问题上,最大的问题也是政治、经济、科技而不是卫生。
' F& N& t9 d; Z$ O8 D; K假如中国不选择抗病毒药、不做出疫苗预防决策,在国际政治上就非常孤立,甚至会被当做没有人权的典型。4 S+ H+ o+ g5 M( k8 }
在疫苗和西药研发上,中国长期落后,90%以上的西药都是引进西方制药的产品。( O! S; o& _( I6 Z! C' l1 y
特朗普多次预言“送给中国一个大礼物”,这个礼物之中的重头戏,应该就是抗病毒药和疫苗。$ }2 T" P6 ^* n% C3 ^! x* X
2020年2月4日,被打扮成“人民希望”的瑞得西韦就运到了北京,而且是1834箱,这种貌似“及时雨”的抗病毒药每人需要10万元的费用,几万人、几十万人服用,将会是多大经济收益?
5 S; y" G1 L& @& Z) W假如,中国不能生产疫苗,进口世界上西方的疫苗,14人基本全民接种,而且不断打“加强针”,这又是多少钱?
5 K+ M% n" @5 O4 ^5 z6 n5 h. }+ k: @2 r( b, X% y

* ~: x) x% G+ ?1 U) c) M这种政治账、经济账背后,依靠的是科技和卫生。
/ R7 I9 R0 ^& N# Q) U3 C+ Z我们旳中医中药,在武汉抵挡住瑞得西韦强力进入,让大众看到“人民的新希望”是中医药的复兴,而不是跟在欧美后边引进西方制药产品。+ }& \# K$ f1 a3 R
我们的核酸检测、疫苗接种,尽管有很多不尽人意,但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为国家减轻了负担,赢得声誉,科技进步很快,缩短了与西方医药的差距,尽管这个西方医药模式有很多弊端,过分依赖市场,但是纠偏需要时间,也需要历史检验,让大众看清楚医学应该走的方向,如何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再避免西化、畸形化,找回中医药“苍生大医”的历史地位,让中医药重新走向卫生舞台的中央。3 E( X7 j0 p* W7 y7 K5 Z& J
9 i4 l7 N% U8 D/ h6 J" i/ H
没有“西医中国化”,健康中国做不强;) C3 ~& P' N6 A1 ^% O
没有“中医世界化”,健康事业做不大。0 [; [: t1 ~& ]6 B' ?
$ C2 R2 U) |4 N, K
中医是“道术并重”的学术体系,重术轻道,衰落难逃;道术并重,走向复兴。
  H( i- G2 Z/ j3 t复兴之后的中医药,可以承载着中华文明,走向世界,造福人类。
0 l* q3 }9 H6 r3 ?7 j4 f中医药是关系到人类生命健康的养生保健大智慧,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中国软实力的象征,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可或缺的力量。
  U" R% Z7 U8 G( M) [, [& r0 w$ a% i3 L1 E7 |* D  N
邓铁涛先生说中医药是中国的“和氏璧”,他为《中医群应战SARS》这本书题词:“历经突发的SARS之战后,世人开始正确认识中医”,他说“战胜非典,中医有个武器库”,这个武器库历久弥新,在防治新冠的时候,再次彰显出巨大的现实作用和未来价值,值得我们珍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57
 楼主| 发表于 2023-2-17 06:48:46 | 显示全部楼层
曹东义:新冠过后虚人多,中医帮助需有缘7 ^1 e1 l+ c% @5 z; U/ Z& X  b
曹东义 发表于:2023-2-6 09:42:37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阅读数:2831
: |5 t. r& K9 _9 I新冠过后虚人多,中医帮助需有缘
; B$ w1 S' p# c+ d- A5 k, d$ f$ F! A8 `8 Z) U
曹东义
9 y3 [9 W( y+ q2 J& ~/ ?1 Y% R/ t4 \+ T! k1 p- p  ?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u" l4 t) @% L+ t
8 g4 |" E) {) T) s9 t% F' i% Q8 Q8 E9 N! X. R% `

, m- |: z( \6 R5 N6 [     新冠病毒感染,很多人多体会过了,绝不是“无症状”,而是症状很多,也很重,甚至长期失调,不仅引出了旧毛病,还增添了很多新毛病,不加调理,有可能严重影响人体的健康,或者进一步发展成更严重的肺结节、肺纤维化等慢性病。* P3 V* p$ L/ e7 V" E4 _
    中医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体虚的人容易感染,另外,也可以因病致虚,从一个身体很好的人,变成了体质差的人,感染新冠是这个变化过程的重要因素。
7 N$ ?: q) j1 [# Q$ I. O    古人有一句俗语“出水才看两腿泥”,感染新冠之后很多人虽然不发烧了,咳嗽也好了,但是还有很多不舒服,因此提出了“新冠后遗症”“长新冠”。包括:乏力或疲倦、思维障碍或不能集中精力、呼吸急促或困难、头痛、头晕、心跳加速、胸口疼痛、咳嗽、关节或肌肉疼痛、抑郁或焦虑、发热、嗅觉或味觉丧失,等等。这些症状可以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更长时间。1 l. A  Y2 F4 H) ^3 c
  后续还会有很多肺毛玻璃改变、“肺结节”“肺纤维化”等复杂情况,或许成为推倒多米诺骨牌的第一推动。这绝非耸然听闻,因为很多患者“年事已高”,还有很多基础性疾病,逃过一劫很幸运,后面的问题“很复杂”,需要智慧选择,绝不能浑浑噩噩,漫无目的。
& o  S$ ^9 P/ s/ \1 ?& [6 h  中医药诊治这些证候、病状,即可内服,更多的方法是“非药物疗法”,可以“急则治标”,也可以根据不同人体的情况,“缓则治本”,达到长久健康的目的。
- L) f0 U  E9 s% J7 n  西医对于长新冠,仍然要研究背后的细胞和生理机制,包括病毒后疲劳。同时,要把长新冠分为病理生理学相关症状和功能性症状,前者可能与病毒本身有关,后者可能与精神和社会因素有关,并要引入有关功能性躯体症状的知识,以提供改进的解释和治疗。    中医认为,感染新冠之后,清除体内瘀堵毒需要一个过程。中医药帮助人体提高抗病能力,迎接挑战,防止第二次感染。    历史上有过很多传染病的流星,中医的经典《黄帝内经》就提出:“夫百病之始生也,皆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外邪与内在的情绪变化,都可以引起人体发病,有时候互相影响。
$ k# A' f' {$ p/ R1 L    外邪伤人体的四肢,筋脉皮毛,而七情内伤则直接伤脏腑。
( K, `" ]9 y2 f- G" e2 _! a     对于邪气引起的疾病演变,《黄帝内经》也做过深入分析,认为体虚的人病情会一步一步加深:“虚邪之中人也,始于皮肤,皮肤缓则腠理开,开则邪从毛发入,入则抵深,深则毛发立,毛发立则淅然,故皮肤痛。留而不去,则传舍于络脉,在络之时,痛于肌肉,故痛之时息,大经代去,留而不去,传舍于经,在经之时,洒淅喜惊。留而不去,传舍于俞,在俞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留而不去,传舍于伏冲之脉,在伏冲之时体重身痛,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在肠肾之时,贲响腹胀,多寒则肠鸣飧泄,食不化,多热则溏出糜。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着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或着孙脉,或着络脉,或着经脉,或着俞脉,或着于伏冲之脉,或着于膂筋,或着于肠胃之募原,上连于缓筋,邪气淫泆,不可胜论。”0 q  H# \- v  G" b* X1 ]
    体虚的人如何避免“再感染”?: F; ^6 u5 p8 Z5 r4 v6 E* ?2 P
    《黄帝内经》也有规律性的认识,值得大家借鉴参考:“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其中于虚邪也因于天时,与其身形,参以虚实,大病乃成”
$ Y9 k8 i) n& g5 a7 {+ X" Y5 ~     外邪致病,需要条件,这个条件就是人的正气虚。
1 R- `" v( J: V5 F7 h+ r2 d- @( Z+ }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 e. B) k$ D- X! q" M4 v      经历新冠之后,及时找中医看看,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进行调理,就可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9 B( |1 U1 h
      中医的大智慧,是我们应对未来感染、传染病流行的法宝,不要学习西方失败的经验,傻傻地等着“神药”和“某苗”,而忘了身边的中医。8 a, k  n' M% [& t3 w; ]" d
     有缘分,中医药才能发挥作用;9 Z6 x# X7 p, F) [# V0 T9 U
     有缘分,才能得到中医药的帮助。
* R5 }8 `* F; `. j愿天下有缘人,都得到中医药的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已绑定手机

2945

主题

6914

回帖

2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7557
 楼主| 发表于 2023-2-17 11: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 “防”“控”“治”三箭齐发提高防控决策科学化
2 l+ ]( k. Z; U2023-01-12 15:13:14 来源:中宏网分享到:
: D7 ~& p1 h; V; H' R* U& _* j; W" ^/ d  中宏网北京1月11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去年11月10日召开会议,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会议强调:“坚持科学精准防控,提高防疫工作的有效性”。日前,为指导各地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按照《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及其配套文件的相关要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组织修订形成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2 \" b/ S: w- R6 C$ G
2 J6 D6 \7 d$ j" _1 `" N- L
  汲取历史智慧 成立跨学科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 E' G1 F6 Y& H& i$ q) O' {

8 @) J+ p9 {2 o& l  “第十版与第九版相比,根据病毒变化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在名称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管理的乙类乙管、诊断标准的增加抗原检测阳性标准等方面,都做出了及时调整,毋容置疑,将对我国兼顾防疫与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应该充分予以肯定、点赞。”6 c$ s" i  Q! r4 D$ |

5 T7 y1 f  |7 H5 X4 I  中国人民大学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琪延接受本网记者专访时表示,三年来,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应该说是非常有成效的,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应该吸取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国家或地区的正反经验教训,总结有益经验,比如,提倡在高峰来临之前,凡是感染者,自动居家隔离五天,通过社区居委会提供药物,这样就能防止扩大感染面,减低感染率,从而减少病死率。
" d2 z  ~: i3 S+ ]; |
9 x, @( z5 a, C  B* y1 U7 p8 k; k3 R1673507932641.png
1 E2 o, E. L# F; v" B5 J2 f8 b( S# C1 E; y
2022年8月20日,三亚市中医院的药剂师在进行中药饮片调剂。新华社记者 郭程 摄
* l" I; g. j# ?; G+ L
7 C0 _3 C8 W* r' \4 \2 I  “中医药防疫是有历史根源的,三年来中医防疫呼声一直没断,中医有广泛群众基础,通过在防疫实践中努力推广中医,受益者越来越多。”中医泰斗吕炳奎之子、中医学者吕嘉戈告诉记者,值得重视的是,由于针对疫情的中药储备不足,当12月6日新增感染者快速增长,抗疫主要中药居然一度脱销,造成服中药者心理压力,主要是缺薄荷杏仁等主药,加上对麻黄的限制,更使愿服中药者恐慌。
' E! O# _  O2 w3 R" E6 ^
1 ^5 s% X* Z9 A0 f  “我们相信决策科学、政策完备、管理到位、百姓配合,就能妥善处理好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各个方面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王琪延告诉记者,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控工作决策的科学化,使防疫工作精准有效,建议成立跨学科的专家决策咨询委员会。他强调,这样大规模的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涉及专业领域广,责任重大,不应该仅仅由医学专家决策,需要成立一个包括医学专家、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等学科构成的专家决策委员会,定期交流,以便为防控工作,做出更为科学的决策。$ U! p! h1 `5 |1 f. G! g* }1 ]

# H! Y$ }( L# n+ r  “全球战疫三年来,疫情尚未得到根本治理,中医几千年的抗疫实践早已有成熟的方法,”吕嘉戈指出,“从实践和历史看,中医对疫病的防治是十分有效的,尤其是对火药的发明,解决了自春秋战国时期就在中医中对空气的清洁用烟熏的作用,这些传统经验需要引起重视。”
0 X- S" W7 v  Y. p) K8 g, k" ?$ v# Q  z, R
  “防疫工作不仅仅是防疫部门的事情,涉及各个部门、各个层级、各个经济主体、居民家庭和个人。”王琪延指出,制定防疫政策体系,不仅仅包括防疫工作本身,也包括与其他各个部门相衔接的政策,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该从经济、社会、医疗等各个方面,加大相关领域研究,制定相应政策,形成政策体系。例如,感染期间,对于带薪休病假五天以及延长休息时间如何处理的政策;与教育、保险等相关领域的衔接政策等,还有防疫上下各个环节的相关政策,如《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遗体处置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遗体处置工作按照乙类传染病相关规定执行。这个通知是关于疫情防控工作中一环的处置政策,与时俱进,就非常好。
/ ^, ^; n- p: }8 X: {5 ~# M" R# ~, P7 e2 }; f  L
  发挥中医药传统优势“防”“控”“治”三箭齐发
8 G6 \4 a2 \, m  K9 W
4 c; w2 b8 [- O8 w2 @  “‘防’‘控’‘治’三箭齐发,防止在‘控’上的防疫工作的两个极端。”王琪延指出,“防”即预防。目前为止,戴口罩、勤洗手、打疫苗等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控”即控制。既要防止“一刀切”的极端做法,也要防止“躺平”。1月9日上午,据河南省卫健委负责人介绍,截至2023年1月6日,全省新冠病毒感染率为89.0%,接近九成。如果采取一些控制措施如感染期应该居家隔离五天,感染率应该低一些,随之发病率就会相应降低,从而,病死率降低。“治”即治疗。对于感染患者分级分类,由于患者众多,可以采取菜单式用医用药方式,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加减。
* I; w: `9 I- G6 O
% m$ e  U: u) r7 G) Z, i, i  “现在实施乙类乙管,除了‘防’和‘治’,还要适度加强一点‘控’。否则就‘失控’。‘控’可以减少‘治’的数量,所以要三箭齐发。‘防’的好,‘控’的好,就能减轻‘治’的压力。”王琪延说。4 ]! j) w% ]9 D! _) X* D7 q& r
: j1 ]0 i( Q/ o& J
  综合媒体报道,2022年12月上旬之后,一度出现一药难求,一床难求,甚至于病死率提高。王琪延告诉记者,从全国范围看,城市第一波峰已经过去,农村正面临着防控工作的巨大压力。伴随着2023年1月8日,开放国境以及春节到来,人员流动大幅增加,不可避免,各种病毒随着人员往来越来越多交叉在一起,第二波峰会随时到来。另外,特别是经过半年也就是2023年五、六月份,第一波峰感染的人的抗体会逐渐减弱,第三波峰到来是大概率事件。8 f( q: C- e) \3 i

1 K$ W: i) F4 V) x$ p6 G& P  王琪延强调,我们要充分做好准备,比如,医疗设施、医疗设备、医药的生产销售、医生的培训、根据患者情况,什么情况用什么药等,我们要有一套系统性预案。0 t% I) q1 |  x7 x
& }+ h9 J1 r0 A7 E
  “作为中医泰斗吕炳奎的后人,也是中医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与吕炳奎中医传承工程同仁一道,先在网上公布了吕炳奎作为温病学派传人对防温病的经典方,并通过吕炳奎中医传承工程传承人周氏时珍堂提前备足了防疫常用的五十多种中药饮片,并可在网上订购邮寄,弥补了抗疫中药饮片的不足。”吕嘉戈向记者介绍了吕炳奎抗疫中药方:“根据疫情变化现状,对感染疫情只发烧无其它症状者,可用中医泰斗吕炳奎对此病的良方退烧,称为一方,”吕嘉戈介绍道:冬桑叶15g 浙贝母15g 防风12g 荆芥12g 金银花15g 连翘20g 光杏仁15g 车前子(包)20g 薄荷(后下)5g
& v/ [" E* T2 [. M
7 O1 O) }# s# l0 `. c5 n9 w  “感染后头疼腰酸背痛,浑身无力者,吕炳奎老对此症即温病治疗经验中药防治新冠疫情方。”吕嘉戈介绍道,中医治病宗旨为血到病除。针对病毒要攻击的脏器,开出中药方,就会加强此脏器的血流强度,病毒厌氧在此受到血氧的阻击,灰飞烟灭。感染后发烧,为积极退烧,应马上煎服中药。煎法:先用冷水泡15分钟,文火煎开,开后三分钟关火,把薄荷倒入搅拌,即盖好盖,待温度适口后倒出,即饮。不到饮时温度千万不要开盖!- K* v: i, e: F% M5 F7 T; x& m; ~
5 k/ d) c! F( v6 i: L5 v6 j) e- G
  “感染后头疼腰酸背痛及嗓子痛,浑身无力者,根据他的治则,需在一方基础上加4味药,称为二方,”吕嘉戈介绍道:“冬桑叶15g 浙贝母15g 防风12g 荆芥12g 金银花15g 连翘20g 光杏仁 20g  车前子(包)20麻黄3g 炙甘草6g 石膏18g 瓜蒌30g 薄荷(后下)5g,煎法同一方。”
' Q- V7 _. q! ]7 n, s
  G2 t9 j% k- x5 w! J编辑:王镜榕% e6 q" ~" S6 N& r0 C8 g
审核:蔡旭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燕赵中医

Copyright © 2016-2025 燕赵中医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河北中健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冀B2-20050128号-6
《互联网医疗卫生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冀卫网审字[2005]1号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QQ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