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文化层、文化断代,文化叠代
曹东义 发表于:2023-6-5 16:52:5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2381

文化层为考古学术语。指古代遗址中,由于古代人类活动而留下来的痕迹、遗物和有机物所形成的堆积层。每一层代表一定的时期。考古工作即是从地层上正确划出上下文化层的叠压关系。

文化层的概念,可以说主要是一个文化的时间概念。它从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从不同阶段文化的比较中,看出文化的不同层次。一定历史阶段的文化模式就是一个文化层。通过不同历史阶段文化层的比较研究,就可以看出一个群体文化模式发展和演变的序列,特别是文化发展中经历的质的变化。同时,从中还可以看出一个群体文化发展的规律,它的普遍性和它的特异性,从而为群体文化发展的方向提供科学的根据。如对中国各民族历史发展各阶段上文化层面的研究,从中探索各个民族和整个中华文化发展的规律,就将为我国今后文化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 Y4 u7 P# N; {: R& ^/ I* _- c 根据文化层的包含物和叠压关系,可以确定遗址各层的文化内涵和相对年代。2 A0 F% p$ X# M# A

2 e+ a3 D0 M* w% K
8 q& x: g: t' M3 t% n

文化层的叠压关系可分为:叠压、打破、共存三种,原则是"老的在下,新的在上",即年代相对古老的地层一般位于相对新的地层之下。叠压关系就是最基本的地层分布。打破关系指晚期人类活动破坏了早期人类活动的地层上的遗迹遗址等,如灰坑、井等经常出现打破关系。共存则是指同一时期、地域,处在同一文化层上各个遗址、遗迹的关系。

在分辨层次时,要注意两种情况,一种是"扰乱层",一种是"断层"。


. \+ |% [7 M" U2 q; y2 C

2 V( x4 G6 P" p; r( b$ j8 p4 [( o/ G! r

# k+ k, F0 d, e: Y0 M" v8 U1 d% O# Y* z# H: K/ L

$ b" y3 C/ X  u& x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11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5 16:54:35 | 阅读全部
各地出现文化断层:4000年前的一场大迁徙
3 }' k1 `* J3 t5 y3 S0 I9 `叶文宪 万物史话 2022-07-27 18:17 发表于北京2 r7 ^7 @: g+ k  P
图片; u7 s; C. U, m  V  F8 i5 x3 b

; w1 m( {9 I( ]( n# K; X  S" u文/叶文宪" G1 F& }3 Q3 e) S. y2 ]

0 ~. E$ Z8 L8 M2 T3 o距今5300—4200年,在今天太湖周围的苏南浙北地区分布着一支以拥有数量众多、制作精湛的玉器为特征的新石器文化——良渚文化。良渚文化的分布区大致与春秋时代吴、越两国的地盘相当,因此有人认为良渚文化及其之前的崧泽文化、马家浜文化都是吴文化和越文化的前身,将其称为“先吴文化”和“先越文化”。然而他们只看到含有吴文化和越文化遗存的地层叠压在良渚文化层之上,而没有对良渚文化和吴文化、越文化的遗物进行类型学分析,既没有看到两者之间并不存在文化上的联系,更没有意识到由于人群迁徙而带来的文化变迁。2 T5 z: a( @. S, @

' J& I8 q1 K& n7 u$ A图片
, a  u- u3 E* r1 R: y0 N0 v良渚文化遗址分布图0 Q: F1 b6 Y" f3 r6 B: I" U

0 V4 ~  k2 D' H: i2 `" T) g1931年梁思永先生在殷墟后冈发现了有名的殷商文化、龙山文化、仰韶文化的三叠层,这是中国考古学的一个里程碑。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地层上下叠压的考古文化都必然是前后连贯的。继梁思永先生之后,考古学家在发掘中不仅发现了更多的三叠层,而且也发现了普遍存在着地层上下叠压而文化前后不相衔接的断层现象。( g% m* x, A6 e( z) U8 a" O9 V( H' ]8 R6 a

8 l, Y0 l, {$ l! M' H! t6 J2 z! j一 距今4000年前的文化断层现象
8 @  v& O/ e5 Q" x& B6 r2 V3 j, {0 ^1 p" H5 E0 u( q
山东龙山文化不仅社会发展水平并不低于中原地区的龙山文化,而且技术发展水平也略胜中原龙山文化一筹。它的黑陶、白陶和蛋壳陶表明其制陶技术在同时代各地先民中是最高超的;玉器的制作也极其精美,日照两城镇曾经发现过成坑的半成品玉材;东海峪和三里河发现的房屋采用了挖槽起基的先进技术,尧王城发现了用土坯砌墙的房屋,龙山文化城垣普遍采用了堆筑与版筑相结合的建筑技术,提高了筑城的效率和城垣的质量;两城镇类型的三里河、呈子、尧王城等多处遗址发现过青铜锥和炼铜渣,说明青铜制造技术已经发生;从分布在长山列岛和辽东半岛上的郭家村类型文化中所包含的诸多龙山文化因素来看,龙山文化先民也已经掌握了近距离航海的能力。然而,继龙山文化之后出现在山东地区的岳石文化在生产技术方面却出现了明显的退步。龙山文化常见的穿孔石铲不见了,而代之以无孔的石铲和粗笨厚重的方孔石镢、方孔石锄;龙山文化常见的石镰不见了,而代之以半月形双孔石刀;龙山文化的石器打磨得都很光滑,而岳石文化除了石铲和石刀磨光以外,石镢和石锄都只琢不磨;龙山文化石器上的穿孔都用管钻或棒钻的方法钻成,圆而光滑,而岳石文化石器上的方孔和圆孔都是琢制而成的,技术水平明显地落后。陶器的变化也极其巨大。龙山文化常见的黑陶不见了,而代之以泥质与夹砂褐陶为主;龙山文化常见的蛋壳陶也不见了,而代之以器壁厚重的陶器;龙山文化的陶器都是轮制的,器形规整,而岳石文化的陶器大多是手制的,制作草率;龙山文化常见的鸟首足盆形鼎、侧三角形足鼎、袋足长流鬶、高柄杯、浅盘高圈足豆、三足盘,横把手大口瓮等器形都不见了,而代之以锥足鼎、甗、浅盘豆、子母口罐、尊形器等新器形。
/ @* w) _+ Q' Y2 n) a
) X  O' ~  _; k9 T* N# N现已发现的龙山文化城址已有18座之多,除了城子崖龙山文化城址上面叠压有岳石文化城址以外,其他城堡到了岳石文化时期似乎都被废弃了,即使在有些地方仍被继续沿用,但是极少发现有新筑的岳石文化城堡。如果说出现城堡是社会发展程度达到某种水平的标志的话,那么晚于龙山文化出现的岳石文化的社会发展程度显然是后退了。
& F) {) H/ U& [: v0 \% b1 e8 f
岳石文化和龙山文化不仅具有着共同的分布面,而且地层上下叠压、时代前后衔接,然而两者的文化面貌却并不连贯,说明两者之间在文化上存在着一个断层。6 d2 A6 E' Z4 u6 r2 ~' t- O
# E4 T" j: c' l4 G
这种地层上下叠压但是所包含的遗物内涵不相衔接的文化断层现象在距今4000年前中国各地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是普遍存在的。% S4 P" k, {" M! b4 l
8 f% P- M" ]; `* [# o9 W
关中地区的客省庄二期文化不见了。当时先周文化还非常弱小,隐而不显,并且它也肯定不是客省庄二期文化的直接继承者;而关中西部宝鸡地区的刘家文化(先羌文化)却显得非常强大,并且其与甘青地区的齐家文化之间倒有较多的联系。
+ M, w+ \$ v9 g6 T8 d9 p+ ?7 R
* |7 e- b: a2 O* ~江汉地区紧靠中原,仰韶时代中原文化就已开始向南方渗透,到龙山时代来自中原的势力更是大大增强。在强大的中原文化压迫下,江汉平原上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到石家河文化阶段便戛然中止。江汉地区后来成为楚人生活的区域,但是楚人的祖先并不是石家河文化先民,而是从中原迁来的。5 a* [) ^' q. u" r0 |

1 a) |: P. O( B/ ?: Y' M在燕辽地区,继新石器时代的小河沿文化以后也出现了一个文化断层。夏商时期生活在那里的是一批从事农业生产的先民,他们留下的遗存就是夏家店下层文化,但是叠压在它之上的夏家店上层文化却是另一批从事游牧的先民所留下的,在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夏家店上层文化之间又出现了一个文化断层。& ~; k9 ~% j5 K  I+ y. P/ @' J( S  z
% ^  B' L1 g; Q2 ]5 w& p+ }
这种文化断层现象在江浙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7 t) z6 z  m3 R2 w* i
7 i* `/ c8 u: K& Q6 s2 b
二 良渚文化与马桥文化之间的文化断层7 g; N- Z: F$ N4 x0 i* d8 j; S; i7 [+ N
' E% J# J# O, X3 M& V& ^6 S
继良渚文化以后出现在太湖地区的是马桥文化,但是良渚文化与马桥文化的文化面貌完全不同:前者有大量玉器而无铜器,后者有小件铜器而几乎没有玉器;前者的石器磨得很光滑,后者的石器却很粗糙;前者多灰黑陶,后者多红陶和几何形印纹陶;前者陶器盛行圈足和贯耳,后者则盛行圜底和凹底,不见贯耳;前者的炊器是鼎,后者既有鼎又有甗;前者的鼎为盆形或釜形,鼎足多为扁形或丁字形,后者多罐形鼎,鼎足多为凹弧形或圆锥形;前者的器物形制上承崧泽文化,后者却明显地含有二里头文化和二里岗文化的因素。良渚文化最晚的14C年代数据为4200 ± 145年,而马桥文化最早的14C年代数据为3730 ± 150年,中间相差约500年。尽管马桥文化层直接叠压在良渚文化层之上,但是在许多遗址的这两个文化层之间夹有一层淤土甚至泥炭。$ I8 `5 g" k  E3 F" |

* ~+ \8 K* M  k0 {7 S. V: c图片* n  W, t& Q5 W& E' D# ~- p' |
良渚文化遗址淤土层所在层位表。带下划线的数字为泥炭。单位:米  m1 q& r! J/ v& O1 b

; {% P6 K: \1 S: W7 k江、浙、沪三地的考古工作者在太湖地区做了大量的工作,虽然已经发现了介于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之间的广富林文化和钱山漾文化,但是现在已发现的遗址数量极少,遗存内涵也非常单薄,这说明即使当时仍然有人在此地生活,也是人烟极其稀少。因此目前我们还无法把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连接起来,也就是说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文化断层,中断的时间有几百年。/ W7 K2 h) w  B. ~
4 O0 t2 z8 u9 x. R3 K- N
考古文化是古代的人类共同体留下的物质遗存,它的变化反映出了古代人们的活动和社会的变迁。从新石器时代早期到龙山时代末期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这种变化是一种渐变,我们可以从地下的遗存中通过类型学分析找到它一步一步前进的足迹,这就是环环相扣的考古文化系统。可是在距今4000年前的龙山时代末期许多地方都出现了文化断层,这说明社会出现了激烈的动荡,这种动荡是一种突变,一个文化消失了,另一个文化在该地区突然出现,两个前后相继的文化之间缺乏直接的联系,我们找不到它演变的轨迹,于是就仿佛出现了一个断层。
0 [7 ]- y' b) S: c0 n; H+ r4 b8 i  [1 A" L: M
出现文化断层的原因是什么呢?很难想象生活在方圆几百公里范围内的一大群人会像恐龙一样因为一场突发事件而全部灭绝。唯一合理的解释是迁徙,因为某种变故——自然灾害、瘟疫流行、或部族战争——长期生活在某地的一群人不得不离开故土,在以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那里如果无人居住,那么该地区就会出现一个空白;如果以后再迁入该地的是外族的居民,那么由于两者的生活习俗与文化面貌都不相同,因此就会在同一地区留下内涵不相衔接而地层上下叠压的两种遗存。这样,经过几千年后当我们把它们从地下发掘出来的时候所看到的就是一个文化断层。3 H$ H! D; K! }9 t
$ P3 q% ~, \5 J9 a( S3 X$ B
三 良渚文化先民的迁徙: a1 u% A" J0 W, `. f
$ }/ E3 S2 k" }5 R
各地的文化断层现象大致都出现在距今4000年前这一段时间里。是什么力量迫使各地的先民都在大致相近的时间里离开故土迁往异乡客地的呢?9 }9 q9 ~/ m$ Q
# ]  |) `7 b* L# m! s; z
研究自然史的学者已经证明,在距今4000年前有过一次自然灾害集中爆发的异常期——在短时期内持续严寒、特大地震、百年不遇的水灾旱灾频繁发生,因为这次自然灾害异常期发生在大禹的时代,所以被称为“夏禹宇宙期”。这种现象是全球性的,并不只局限于我国。之所以称之为“宇宙期”,是因为造成这种自然灾害异常现象的原因不在地球上而是在太阳系甚至可能在银河系。宇宙期是千年一遇的罕见的自然现象,近5000年来只发生过4次,除了夏禹宇宙期外,分别出现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公元5世纪和17世纪。
' ^3 V" T! z' }7 a$ F5 p+ p1 G- [7 C3 U  _8 f2 M
1万年前第四纪冰川期结束以后地球上的气温开始回升,距今6000—5000年是冰后期气候最温暖的时期,新石器文化正是在这一适宜的自然环境下繁荣兴盛起来的。任何时代都会有自然灾害,但是像夏禹宇宙期那样集中爆发的严重灾难却是龙山时代的先民们从来也没有遇到过的。虽然他们还没有文字可以用来记录当时所发生的变故,但是在口耳相传的上古神话传说中却不乏这样的记载:
: N2 |) Q6 r/ @$ g6 N3 d7 ?; o& _) ?6 A/ k( p
女娲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火监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f6 h4 ~9 Z5 [

( I; x& p. B# u4 Q*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从,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5 b% e# |+ r; j5 D! q( _6 R0 R! P  g/ D8 c4 Z4 C
“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 S1 i! P9 ?' K
; f$ B8 j! T. ?/ p5 r$ i* n% v  k
舜禹之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日妖霄出,雨血三朝,龙生于庙,犬哭乎市,夏冰,地坼及泉,五谷变化,民乃大振”。
8 j9 C- ^* \) j+ A+ i2 d6 z" q3 D6 P2 v, G# Z( n. J
尽管后人的这些追述笼罩着神秘的气氛,然而拨开这些传说中的神话迷雾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古人在追忆夏禹宇宙期可怖的自然灾害时那种惶恐不安的心情。+ i5 @' c$ n% `2 b+ f

  X9 p( \: K/ o; e% y' S龙山时代的先民能把陶器做得像蛋壳一样薄,能够制作锋利的石器,还会琢磨雕刻精美的玉器,甚至已经开始在炼铜了,可是他们却没有力量抵御大自然的肆虐。各地经过几千年发展成长起来的新石器文化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和摧残。为了寻找更加适宜生存的地方,先民们不得不踏上充满危险的迁徙之路。- N  }2 z" ?; r, S7 `! G- B& J

  G' x  Z& l0 {9 S1 ^5 [! |% D我们现在已经大体了解了龙山时代末期新石器文化的分布,而各地存在的文化断层现象表明龙山时代末期出现过一场大规模的迁徙,其趋势如图所示。1 U+ J9 g  J4 Y; d' K) ^

; b; K) c0 i7 o, D5 d, I! v图片: o& {6 _( @5 f0 T/ t
龙山时代末期中原文化分布与周边文化迁徙。Ⅰ.王湾三期文化 Ⅱ.造律台文化 Ⅲ.后冈二期文化 Ⅳ.陶寺文化 Ⅴ.三里桥文化Ⅵ.客省庄文化。
  Q  \, g" S# X, u5 }9 _/ c+ v( [; L6 B8 R) I9 B
通过考古学的地层学与类型学分析大致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二里头文化(夏文化)是直接从豫西的王湾类型和晋南的陶寺文化发展而来的,下七垣文化(先商文化)是从豫北冀南的后岗类型直接发展而来的;但是我们同时又发现:中原地区的夏商文化除了继承本地新石器文化的文化因素以外,还继承了许多各地新石器文化先民所创造的文化因素,也就是说,作为华夏文明主流的夏商文化并不是简单地由中原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在封闭状态下自我演变成的,而是由中原龙山文化和迁徙到中原的各支新石器文化汇聚融合而成的。正因为龙山时代末期的大迁徙,周边地区的文化发展多多少少出现了中断,甚至由于更边远地区居民的迁入而倒退了,但是中原地区却汇集了来自各地的新石器文化先民所创造的文化成就,所以中原华夏的文明程度与技术水平就远远地高出了周边地区残剩的先民和从更远的地方迁来的先民。  y$ r/ c. l# I; g7 e6 [5 N5 j" c
8 k4 I( o- y& w
图片; G. C% {4 g4 t% o( {# @7 N+ T
良渚文化玉琮发现地及良渚文化扩散示意图。
" ^, b7 n7 A; L! ~' J
) s  t2 T( d5 l1 ~- _1 e) r在距今4000年前中国大地上发生的这场迁徙运动中,良渚文化先民们去向何方了呢?从目前所知道的良渚文化遗存分布的轨迹来看,他们中有一支南下到达粤北并融入了石峡文化之中,因此在广东石峡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有良渚文化玉器与石峡文化陶器同出的现象,而其主体则渡江北上进入了中原。
3 N3 m3 b) ^# j# A' t' @1 D* y8 ]% q/ t
编者按:本文摘自作者所著的《考古学视野下的吴文化与越文化》第一章
; g. j; @  N) D: D5 J& i6 c9 g/ L2 A: W, e" h
简史专栏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6 06:30:47 | 阅读全部
第1视点|习近平:要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
& @4 r5 M$ b& u中国历史研究院 2023-06-03 09:30 发表于北京
3 L) f9 l6 M+ a来源:新华社0 y. R8 P. d: n( _7 z
7 v) ]' I1 z  c( {
6月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座谈会前,习近平2日下午考察了中国历史研究院。
" E8 D" |- O+ y- a& {8 N. J2 T% s7 ]' V5 g( u. F/ a
习近平走进院内的中国考古博物馆,先后参观文明起源和宅兹中国专题展,了解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时期重大考古发现,并不时询问相关研究工作进展。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6 06:35:11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5 16:54
$ U# T; {- T3 m5 }+ w各地出现文化断层:4000年前的一场大迁徙1 {, j3 i; b" Q
叶文宪 万物史话 2022-07-27 18:17 发表于北京
3 K: o- I$ f  C" k: Y4 _图片

* c& Z5 Y+ }9 k1 w3 U* k鹤壁:三叠层与“泥咕咕” ||跟着仰韶看中原- R! H/ G, r# A" e% O  ?3 H
仰韶酒业 2022-08-23 09:03 发表于河南
6 f1 _+ O. l! _( N图片( m3 t1 ^: U2 G
$ a5 Q. N( ~: V, G& I
7000年前,仰韶文化如旭日东升,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蔓延整个中原大地。7000年前,仰韶先民们制作陶器、建造房屋、酿制美酒。他们用图案记录信仰,几何纹、人面鱼纹、鸟纹、日纹……他们用陶器盛满美酒,小口尖底瓶、鱼纹葫芦瓶……
% r4 t5 \* ~  }- x+ q9 {中原大地是文化的摇篮,孕育了仰韶文化。而遍及中原的文化遗址,是仰韶文化散落在其中的文化片段。跟着仰韶看中原,将遍及河南十八地市的星火遗址连接起来,找寻中原文化的根脉。' }& t% k) Z9 x/ q6 C
鹤壁,相传得名于“古有仙鹤栖于南山峭壁”的传说。鹤壁是诗歌之乡,境内淇河在《诗经》中出现次数多达39次,是名副其实的一条史河、诗河。实际上,在“淇水汤汤,渐车帷裳”之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淇河沿岸繁衍生息。
1 W8 A5 h$ r* Y6 A3 F" V7 t5 {图片3 _3 B! H% ~1 n% l3 E

/ p# j. g2 N! Q5 o/ y$ T5 Y# C6 O至今在淇河沿岸发现仰韶文化遗址9处、龙山文化遗址22处。鹤壁的仰韶文化遗址多属豫北地区大司空类型。大司空类型相对于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类型,其与其他地区仰韶文化的先后继承关系尚未确定下来,应是中原地区的裴李岗文化东迁时在豫东定居留下的遗迹。
3 ~8 c+ g) b8 a; b0 n) h
3 L3 U9 {  N: e/ I- ]; J
2 W+ l% u9 f2 F% u1 h- }   01     ( V; H# Y# z' v2 h* a+ A: ]
神秘的“三叠层”
6 q- l: h3 J: z: x& S3 _2 k; x3 w1932年首次发掘的大赉店遗址,发现有仰韶、龙山、殷商、西周、东周、西汉的文化叠层。
9 M8 y: j# B8 Y) q大赉店遗址南北长600米,东西宽400米,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遗址两端是由淇河冲刷而成的壁立悬崖,高出地面约5-10米,文化层厚2-6米。出土的遗物有各种石器、陶器、骨器、角器和蚌器。出土的陶器中,有仰韶文化的彩陶,还有龙山文化的黑陶和商代的灰陶。
' N% M6 }( C9 K6 x图片
1 g8 R( F2 y. G( D- {大赉店遗址在中国现代考古学史上意义重大,彩陶、黑陶和灰陶三种具有叠压关系的堆积,是殷墟之外的第一次发现,再次验证了仰韶、龙山和商周文化的“三叠层理论”。范文澜、郭沫若均在其著作中引述大赉店遗址的价值意义。
9 o9 F$ w1 }7 [% i, w. L夏商周上古三代是华夏文明的国家文明肇始,商朝,从殷墟甲骨文中发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同时代文字证明的朝代。但夏朝一无文字证明,二无确信的考古遗迹证明,这使夏朝成为一个颇受争议的朝代。考古学家在发现仰韶文化后,猜测该文化与后来的商周文化具有某种亲缘关系,但这种关系显然不够紧密,中间可能还有一段间隔。8 u9 v" F! C1 Z9 G4 Y+ ^9 ^) ~5 n& T
1931年,梁思永在河南安阳后岗遗址,第一次发现了小屯(商朝)、龙山、仰韶三种文化遗存上下堆积的“三叠层”,解决了三者的年代顺序问题,龙山文化是商文化的前驱。梁思永还撰文指出,龙山文化和小屯文化之间还有缺环,这两种文化之间的空缺应存在比龙山晚的文化。新中国建立以后,在中原地区陆续发现了商朝前期文化,如二里岗文化,这是商代前期文化,同时又晚于龙山文化。( S* b) ~2 f: ~$ m2 H9 ^" R
/ J7 k0 K8 a1 u; G" g- B
8 z# \% u% Q% O  S+ Z: |
   02    " L. j) C* a% w& w9 N
会唱歌的“泥咕咕”
7 l2 N& `7 u" L& Z, J2022年,“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系列“行走”鹤壁时,推出了一期以“泥咕咕”为主题的节目。* @, R& s( M8 I5 Y* |; c/ c
不唯如此,“泥咕咕”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被纳入了浚县西杨玘屯村乡村振兴产业,未来将成为浚县文旅新名片。$ q6 ?% r! v+ {1 `, o
图片
5 {/ n% j6 f# d  v5 I  y
$ w4 a! N3 B# w: Z这些泥咕咕,是浚县泥塑玩具的总称。以浚县当地特有的黄胶泥为原料,经过和水、捶制等工序塑成作品。外形有鸟类、家畜类、神话及历史人物类等,黑色、棕色为底,然后在黑底上绘制出各种花纹做装饰,颜色包括大红、大绿、大蓝、大黄等,色彩明亮,对比强烈。因其尾部有两个小孔,吹时发出"咕咕"的声音,故称"泥咕咕"。
$ e1 v3 O! K" B9 {- q$ X  p泥咕咕的核心是泥塑,关于泥塑的起源,时下一种说法是稍晚于制陶的出现,泥咕咕则最迟起源于上古五帝时期,为仰韶文化中晚期,是中原地区原始鸟崇拜的物化形态。
. u  x9 I8 J% E3 l! S) C, O现存古籍《风俗通》记载有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唐代李白有诗:“女娲戏黄土,团作愚下人。散在六合间,蒙蒙如沙尘”。可以想见,仰韶文化时期的人们在制陶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可以用泥巴捏制成各种式样,在泥塑技术广泛普及时,原始神话“抟土造人”的故事也得以衍生。. {$ u' ]5 t+ Q" B
图片: W' N+ K- j# m- `5 \5 ]6 I) a/ t, p, x. d
9 w4 v9 w% W, q( e& I, o3 ?
从泥咕咕的色彩中也可以窥见其起源的蛛丝马迹。传统泥咕咕的基色为黑色,这与颛顼时代崇尚黑色有着较强的关联。史书称颛顼为玄帝,玄即黑色,《吕氏春秋》称颛顼为北方黑帝。时至今日,在祭祀颛顼的《八佾舞》中,男舞者着飘逸的黑色古装,象征颛顼行水德尚黑色的文化内涵。
9 c- {  D2 H& S1 P' {西杨玘屯村是非遗泥塑泥咕咕的主要产地,泥咕咕是该村农户家庭的主要收入。如今,在政府的扶持下,西杨玘屯村确定了以大伾山景区和泥咕咕非遗文化为依托的“党建+文旅产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将小泥塑做成大产业,助力西杨玘屯村打造了一个中国特色的泥塑文化小镇。并通过直播间、抖音等方式使泥咕咕走出小镇,“歌声”远播海内外,让世界看到古老仰韶文化的风采。# ]! o* t8 V! z# A( J8 K

; l5 M2 m) P& ~5 M; q1 C& ?( K0 h; o* v

. b8 Y' N9 _) @: o; }* j+ ?往期精彩回顾
' I/ T: f9 l7 O9 A% b
& Y' `" }. q% P- a7 D: |郑州大河村遗址:一群人·一陶壶·一片星空 ||跟着仰韶看中原
, P* t9 g! V$ p- G. R6 r三门峡庙底沟遗址:看鱼纹绘就的“早期中国” ||跟着仰韶看中原4 a! v' T' H9 M' f
洛阳:水与火开启的文明征程 ||跟着仰韶看中原8 s! X/ N3 v) y
济源:王屋山下的传说 ||跟着仰韶看中原
+ _3 V) w. o; J" @2 u& j南阳黄山遗址:他曾手执独山玉 ||跟着仰韶看中原
6 q' F7 G) [6 r- Q$ \安阳:泥土掩埋下的历史与新生 ||跟着仰韶看中原+ u6 w3 o# H( P7 b& \$ e5 f- O
濮阳:濮水之阳有一条龙 ||跟着仰韶看中原
- E/ k0 J. x, {! p开封:黄河淹没不了的烟火 ||跟着仰韶看中原) `% D  o* I! R. v
信阳:“北国江南”的文化交融 ||跟着仰韶看中原
! Z. O- z& K% j) g+ N5 L, f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19 18:19:36 | 阅读全部
张效霞:“医不三世”考辨
$ C% ?2 P8 q5 \! Y: b张效霞 张效霞 2016-11-14 09:09' f4 l5 f( \+ d5 \2 W9 {
最早探讨中医学术流派起源的,可能是近代著名医家谢观先生[1]。先生撰于1925年的《中国医学源流论》,“取数千年来各家学说,上起炎黄,下迄近世,考其源流,别其枝派,原原本本,若网在纲,启后学之津梁,树医林之楷范”[2]。在该书《医学变迁》一节中,谢观说道:& \# j* E. T5 a4 M  C7 E
6 I9 A. g' L( E7 k7 h
; X$ N9 o. s/ P8 i0 G6 U4 `

7 r# }% ^) T2 \9 C3 o吾国医学之兴,遐哉尚矣。《曲礼》: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孔疏引旧说云: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又云《天子脉诀》。此盖中国医学最古之派别也。其书之传于后世者,若《灵枢经》则《黄帝针灸》一派也;若《本经》则《神农本草》一派也;若《难经》则《素女脉诀》一派也。其笔之于书,盖亦在周秦之际,皆专门学者所为也。《针灸》之有黄帝,《本草》之有神农,《脉诀》之有素女,犹之仲尼所祖述之尧舜,宪章之文武也;其笔之于书之人,则祖述宪章之仲尼也。其传承派别,可以推见者,华元化为《黄帝针灸》一派,张仲景为《神农本草》一派,秦越人为《素女脉诀》一派。仲景之师,元化之弟子,皆著见于载籍。《史记·扁鹊列传》载其所治诸人,多非同时,或疑史公好奇,不衷于实,不知“扁鹊”二字,乃治此一派医学者之通称,秦越人则其中之一人耳。此其各有师承,犹两汉之经师也。特医学之显,不及儒术,故其传授世次,不可得而考耳。其中绝不知何时,然亦必当汉魏之际,故后此治医学者,若皇甫士安,若陶弘景,皆无复口说可承,而徒求之于简编也。其搜讨掇拾之功最巨者,于隋则有巢元方,于唐则有孙思邈、王焘,此医家义疏之学也。南北朝隋唐诸儒,缀辑汉儒之说。孙、王等盖亦缀辑汉后医家所传也。北宋以后,新说渐兴,《四库提要》云:儒家之门户分于宋,医家之门户分于金元。此以其显著者言也,实则其机亦肇自北宋。至金元而大盛,张、刘、朱、李之各创一说,竞排古方,犹儒家之有程、朱、陆、王,异于汉而又自相歧也。至明末而复古之风渐启,清代医家多承之,则犹儒家之有汉学矣。[3]5 V# g' w( @) z& |. {4 w. G: P
7 S# [# }* C& n; K4 N

) ]) O9 v  h% m5 @" R5 E( a* \, }9 C/ ^( y. m% E* z
新中国成立后,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各家学说学科的创立者任应秋先生,在1961年出版的《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讲义》和1962年出版的《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中级讲义》[4]中,没有划分学术流派,因此也就谈不上探讨中医学派起源于何时的问题了。1964年出版的《中医各家学说》不仅“把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祖国医学第一次分析出了”[5]河间、易水、伤寒、温病四个主要的学术流派,而且还探讨了“古代医药学的源流”,认为“远古医学的史迹,在古代历史文献中,基本上可分为三个内容:①从伏羲制九针到著成《黄帝针灸》;②由黄帝岐伯论经脉到著成《素女脉诀》;③由神农尝百草到著成《神农本草经》”,“《礼记》称之为“三世医学”。不仅为古代医者所必修,亦实为整个祖国医药学在发展过程中,分别研究的良好开端,给祖国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各家学说的发展创造了条件”[6]。任先生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中医学术流派起源于何时,但实际上我们已经可以隐约看出是赞同谢观在《中国医学源流论·医学变迁》中首倡的“三世医学”说的。果不其然,1980年出版的任应秋先生编著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各家学说》,在全面引述谢观先生上述之说后云:$ u$ W* f2 r% Y) X" h4 S

+ y2 o( u- Y* G: P+ [2 s& t! w( ]- l( d

7 \- b) {7 B8 I: U, \9 E7 B# z谢氏之论,说明了五个问题:根据孔疏《曲礼》所云,祖国医学很早就是分成《黄帝针灸》《神农本草》《素女脉诀》三个流派不断发展的,此其一。学术流派的传承授受,周秦迄两汉之际,尚有可推见者,此其二。汉魏以后,医家的传授世次虽然中绝,对于医籍简编的缀辑仍大有人在,使医学得以延续发展,此其三。北宋以至金元,学派争鸣的风尚又起,颇多新说的创立,此其四。明清以降,多以治汉学的方法研究医学,对传统医学理论的深入探讨,亦甚有所建树,此其五。于此可知祖国医药学术的发展,向来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随着社会的变革,整个文化的进步而推进的。所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农家、杂家、阴阳家等各种学术流派,各自立说争鸣,竟汇成丰富多采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医家当然亦是组成这股文化洪流的一个分支,而且是较重要的一个交流。[7]. K9 \0 W1 h( W9 u; H$ Q( M, p

; g/ T+ p9 k9 i( i, O. R9 `% |+ V3 x. Q7 R" {  s

5 ~. j' B! Y& O- ~! [9 v$ u9 _5 {& E- r! E并且还针对谢观《中国医学源流论·上古医派》中所说的“针灸始于黄帝,本草肇自神农,脉诀传之素女,此以言乎其托始之时耳”进一步解释道:“谢氏认为针灸、本草、脉诀,是医学发展较早的三大流派,所以称为‘上古医派’。从医学科学发展的过程来看,总是先有医疗实践,然后总结上升为理论。针灸、本草,为医疗实践之所最需,研习之者较众,师徒授受,陈陈相因,可能最早形成流派,亦为势之所必至。经过反复的医疗实践,逐渐注意于疾病的临床诊断,切脉之学因之以兴,渐而习脉诀者亦日广,而为形成流派之阶。”[8]" C0 q, z$ K( J
3 }: W  ?& O! [/ s: \
从谢观“此盖中国医学最古之派别也”及任应秋“祖国医学很早就是分成《黄帝针灸》《神农本草》《素女脉诀》三个流派不断发展的”来看,二位先生都同意将孔颖达《礼记正义》关于“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之“三世”是指《黄帝针灸》《神农本草》《素女脉诀》的说法,视为中医学术流派之发端。更有人明确指出:“从‘伏羲制九针’到《黄帝针灸》,从‘神农尝百草’到《神农本草》,从‘黄帝岐伯论经脉’到《素女脉诀》,这就是‘三世医学’的内容。所谓‘三世’是指伏羲、神农、黄帝三个古代氏族的代称……‘三世医学’相传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三个医学流派。”[9]这种认识,能否成立呢?
" ^, O$ P( h3 J5 ~- M; x; u( M; m
4 E5 X, G" ~7 B' T! U0 b/ F7 ]9 i6 X$ F详“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一语,出自《礼记·曲礼下》:“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医不三世,不服其药。”郑玄注曰:“尝,度其所勘。医不三世,不服其药,慎物齐也。”孔颖达的注释原文是:“凡人疾病,盖以筋血不调,故服药以治之。其药不慎于物,必无其徵,故宜戒之,择其父子相承至三世也,是慎物调齐也。又说云: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又云《夫子脉诀》。若不习此三世之书,不得服食其药。”显而易见,“三世”是指《黄帝针灸》《神农本草》《素女脉诀》的说法,在孔颖达看来也只是“父子相承至三世”这一本义的“另一家言”而已。并且,其态度也十分明确:“然郑云:慎物齐也,则非谓《针灸》《本草》《脉诀》也。于理不当,其义非也。”[10]
- }7 P! Z% U' Y" C4 `1 k% L0 K6 `" i. v. `- Y( d/ J2 ~) s+ S
笔者认为,要正确理解“三世”的含义[11],必须与“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这句话之前的“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相互联系起来加以综合考察,才能得到合理的解读。
1 H7 k5 l/ s6 O; J' q( s- b) |7 S0 _6 _+ @  f  ~; c
据专家考证,我国见于文字记载的第一种药物是乌头[12]。先秦时代,乌头已供药用,而且常用,在人类蒙昧尚不十分开化的年代,服用含有乌头生物碱的乌头,引起轻度中毒,暂时导致麻醉性“昏迷”的情况是难免的,也是屡见不鲜的。所以《尚书•说命上》才说:“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13]这句话也见于《孟子•滕文公章句上》[14]及《国语•楚语上》[15],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假如吃了药而达不到使人头晕目眩的程度,就不易治好病。”《周礼•天官冢宰》也云:“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郑玄注曰:“药之物,恒多毒。”可见,最初的药物是指“有毒之物”,所以不称“药”而称“毒”或“毒药”。正因为如此,《易经•无妄卦》才有云:“无妄之药,不可试也。”《论语•乡党》也说:“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意思是说:药不可轻试,不了解药性时,不要轻易尝试。正是因为药“恒多毒”,因而才有“药食先尝于卑,然后及于贵”[16]、“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礼记》)的规定及“有病不治,常得中医”[17]的谚语。2 O$ Z, t! u% w
6 s+ b" @+ v# {- Q6 L0 D9 p- |1 ?
了解了中药最初“恒多毒”,患病服药对当时的人来说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为了使尊贵之人免于“药毒”之害,所以才有“君有疾,饮药,臣先尝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尝之”这一制度之设立后,对“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之“三世”是指“父子相承至三世”,而非指“三世之书”,可能会变得相对容易一些了。
6 u# n+ o0 y: [7 o4 Z) p; ?6 k
《礼记大全》引蓝田吕氏曰:“孔子所慎齐、战、疾。疾者,危事也。危而不谨,取祸之道也,况君亲之疾乎?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则攻疾之药,未尝无毒。好恶或失其性,齐量或失其宜,寒热补泻或反其用,小则益病,甚则至于丧身。为人臣子者,不尝试而用之,不忠不孝莫大焉。此许世子只以不尝药之过,所以被弑君之名也。医至三世,治人多矣,用物熟矣,功已试而无疑,然后服之,亦谨疾之道也。”又引山阴陆氏曰:“三世相传,意之所不能察者察矣。”[18]) D3 j# w2 P; U* j6 W, e$ E
8 c( j4 A6 K3 n: V6 _
综观上述所引,“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的原因是由于“医至三世,治人多矣,用物熟矣,功已试而无疑”、“三世相传,意之所不能察者察矣”。简单地说,就是“医不三世,则与其业或未必精,故不服其药”[19]。! z1 w, a3 g; o! w& s( d0 G! a

% J+ p  d& l4 @3 F- L当然,我们也注意到,自明代以来,有人对“三世”是指“父子相承至三世”而提出质疑和非难,其中以明代宋濂[20]为代表。他在《赠医师葛某序》中说:& W$ v3 W2 c! R8 S
/ ?- r: P6 O: c+ A

+ ~1 C" ~" V+ y+ E9 r7 m, T8 u) a
古之医师必通于三世之书。所谓三世者,一曰《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太素脉诀》。《脉诀》所以察证,《本草》所以辨药,《针灸》所以去疾。非是三者,不可以言医。故记《礼》者有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也。传经者,明载其说,复斥其非,而以父子相承三世为言,何其惑欤?夫医之为道,必志虑渊微,机颖明发,然后可与于斯,虽其父不能传其子也。
' F' W- b+ t" i2 m- [8 E
' M! [/ c8 h6 j7 n吾乡有严生者,三世业医矣。其为医,专事乎大观之方,他皆愦愦,绝弗之省。又有朱聘君,家世习儒,至聘君始以医鸣,医家诸书,则无不精览。
* V6 v6 c' D" B7 E$ x6 z% E" o# I0 O' M; i  h- e% a% N
一少年病肺气上,喀喀鸣喉中,急则唾,唾血成缕。严曰:此瘵也。后三月死。聘君曰:非也。气升而腴,中失其枢,火官司令,烁金于炉,是之谓肺痿,治之生。已而果生。
8 y/ r% \/ N% p$ H: j! n; h1 X% B1 a. m" Q# O
一六十翁患寒热,初,毛洒淅,齿击下上,热继之,盛如蒸甑。严曰:此痰也。不治将瘥。聘君曰:非也。脉淫以芤,数复乱息,外强中干,祸作福极。是之谓解佾。药之则瘳,不药则剧。已而果剧,治乃愈。2 l+ Z6 [1 @1 z6 I( R2 K% d# Z. l/ A
1 e  K2 q  u" y* z3 X
一妇女有哕疾,每吐涎数升,腥触人,人近亦哕。严曰:此寒哕也,法宜温。聘君曰:非也。阴阳未平,气苞血聚,其势方格,靡有攸处,是之谓恶阻。在法不当治,久则自宁,且生男。言后辄验。
% A3 y) {( ^+ v; b& D8 _; p0 F8 p# H, S3 U& _
夫严生之医三世矣,聘君则始习为之,而优劣若是者,医其可以世论否耶?嗟夫!昔之名医众矣,未暇多论。若华元化,若张嗣伯,若许智藏,其治证皆入神,初不闻其父子相传也。自传经惑于是非,使《礼》经之意,晦而不白,三千年矣。世之索医者,不问其通书与否,见久于其业者,则瞀瞀焉从之。人问其故,则曰是记《礼》者云尔也。其可乎哉!: p7 m( }) B2 |  c% {( F/ e+ X
; N, j- P/ E* z  D/ _$ O9 j
葛生某,淮之巨族也,明于医,三世之书,皆尝习而通之。出而治疾,决死生,验瘥剧,若独照而龟卜,无爽也者。士或不能具药,辄注之,不索其偿。士君子翕然称誉之,名上丞相府,赐七品服,俾提举诸医官,有疾者遂倚之以为命。呜呼!若葛生者,其无愧古之医师者欤!# }& O. }6 F, m$ V! e$ T$ i

# a3 m% e9 [+ T. f" Z7 |% S5 F' W7 ?- H
" h. `! q) `9 W% Q1 D: ?! H& @
这段“序”文流传很广,大多数《医古文》教材都有收录。其核心主旨是通过对“三世业医”的严生和“始习为之”的朱聘君的优劣对比,来论证他对“医不三世,不服父药”的理解。认为“三世”当指“三世之书”,非流俗之“父子相承三世”。初读之,颇感有理有据,论证缜密;细析之,则漏洞百出,不值一驳。$ |& }) l0 a( f( B

6 z3 `& ?* W8 c  Y其一,宋濂生活于元末明初,以他所见到的“三世业医”的严生的医疗水平不如“始习为之”的朱聘君为例,来否认“三世”是指“父子相承至三世”的说法,自认为是找到了一个有力的证据,实则是“以今证古”,不足为凭的。因为自隋唐以后特别是有宋以来,中医的传承方式发生了很大嬗变,怎么能以元末明初的事例来否认距其已达一二千年的《礼记》时代的说法呢?! i! l; q1 a0 t

) u( I. }3 H0 T% }. U; o4 h其二,以生于东汉末年的华元化(佗)、隋朝的许智藏“治证皆入神,初不闻其父子相传”为依据,与以“三世业医”的严生的医疗水平不如“始习为之”的朱聘君为例子一样,同样是“以今绳古”。
. ~% u2 P4 F. Q) Y) S8 z2 F3 s! c: J$ ^
其三,“三世”一语,在《礼记》中凡三见,且都见于《曲礼下》。在“去国三世,爵禄有列于朝……去国三世,爵禄无列于朝”句下,郑玄注云:“三世,自祖至孙。”一般说来,在同一书同一篇章中,“三世”一词的意义应当是一致的。并且将“三世”解释为“自祖至孙”,也符合春秋战国时代的用词习惯。如《论语·季氏第十六》云:“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21]《荀子·礼论第十九》云:“有天下者事十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22]这里的“世”,都作“一代”解。
0 U6 ?4 U4 A# Z) F; H4 y4 a' Q$ |" t9 B* i% f5 J
其四,在先秦时代,各行各业的“百工”均以一技之长而世代相承。如《吕氏春秋·先识览第四·乐成》云:“舟车之始见也,三世然后安之。”[23]医学也同样如此,陈直先生根据山东、河南等省出土的战国古玺,发现“战国时期,每一医人只治一病,是发挥个人的专长,也是分工的细密”。其中有九玺“仅标明所治的病名、所兼治病名,不冠以姓氏”:如“行瘖”是专治音哑病的;“事疡”是专治疡病的;“事疕”是专治头疡的;“事痈”是专治痈肿病的;“兼疡”是兼治头疡病的;“疡丁”是兼治头疮及疔毒两种病的。还有三十一玺是“上标以姓氏,下标所治病名”:如“王瘖”、“侯痒”、“肖痣”、“郭痤”、“高痈”、“赵瘤”等。该文所列有四十一玺,不同的病名有二十八种。最后,陈直说:“此就出土的而言,就易解释的而言,其他尚有我未见到之玺及难认识的文字,不计数在内。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医家当然不在例外,尤其医家在它领域内,也是各科争鸣。与扁鹊能兼治内科、妇科、小儿科者不同,与后来医生悬牌自号能治内、外、儿、妇兼大小方脉者亦不同。古人所谓技之精者,不能两工,这是战国人医学的特色。秦汉人也未提及,不是从玺文上找到这一些线索,是不容易看出来的。又,玺文上标姓氏,下标治病的名称,沿至汉代,此风仍不改。从史●、贾瘚、李痤、魏痈、苏瘐、陈疒、其母瘛等汉印中皆可以见到(以上均见《汉印文字徵》卷七二十页)。盖太医令等是汉代的官府医业,此则是私人医业。”[24]这种“每一医人只治一病”的现象,未必只是战国时代才有的,应该说是早期医学的普遍现象,也未必只限于民间,官府百工之流中以一技之长而世代相承者,也属常见,并且到秦代,还有“秦法,不得兼方,不验,辄死”的规定,《史记正义》注云:“令民之有方伎不得兼两齐,试不验,辄赐死。”[25]就医学来说,不要说是在“结绳记事”的远古时代,就是在私人著书立说之前,医学知识与技术的传承也只能是口传身授。换言之,在有学校式的医学教育之前,医疗技术的继承主要依赖父子相传、师徒相授的方式,所以才有“每一医人只治一病”的现象,甚至有“不得兼方,不验,辄死”的酷刑规定,直到张仲景还述当时医家“各承家技”[26],葛洪也记载当时“医多承袭世业”[27],而且这种传统一直延续下来,甚至出现过“五世之医:北齐有徐之才,元有危亦林,国朝有陈治。三世之医:宋张杲、陈自明、倪维德、陆士龙为最著。近代亦多世其业者,青浦北簳山何自元,至今已二十四世矣”[28]。+ A+ @" N4 ^4 t3 A# S6 F% C8 p
4 ^2 ~! I" o0 q. G; \+ b
其五,认为“三世”当指“三世之书”者,其引以为据的都是孔颖达的注疏,但孔颖达是主父子相承之说的,并且明确指出,“三世”“谓《针灸》《本草》《脉诀》”的说法,“于理不当,其义非也”。后世之所以依旧以讹传讹,其原因正如陆以湉所说的那样:“近世有专主通于三世之书,而以三世相承为俗解之误,迨未读注疏耳。且经书文义虽古,而辞无不达。既谓通于三世之书,何以不明言之?而曰医不三世,故作此不了语,以眩惑后世乎?”[29]
: T) N. e% t$ L0 }
  f' v! `: Q% S   总之,“医不三世”之“三世”,是指“父子相承三世”,不论就其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本义而言,还是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而论,都是无可置疑之确论。正如邓拓所说:“《礼记》上说:‘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这句话的意思固然不应该机械地加以解释,但是大体上说,学医的要几辈相传才能积累可靠的经验,这不是没有道理的。”[30]0 {5 v$ f8 b& _+ p7 ]+ x
' ?, F1 A! E; Y7 [% U6 k/ U$ V
[1]陈邦贤在1937年版《中国医学史》中说:“孔疏引旧说:‘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又云《天子脉诀》。’这是中国医学最古的派别。”因陈先生《中国医学史》1919年的初版,笔者无从得阅,无法判知这段话是1919年版就有,还是1937年修订版所加,故暂且认为探讨中医学术流派起源的发明权是谢观。7 X- }2 s  I0 _* j; }

) H$ N5 J' T2 C2 G, T[2]秦伯未.中国医学源流论序言.//谢观.中国医学源流论[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7.
6 f% S; h$ h# K. a6 O% S7 c) g1 ?% ]5 e
[3]谢观.中国医学源流论[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2~13.
* O9 h7 B2 J$ o5 w) {* a3 L7 u7 N% u* a
[4]《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讲义》和《中医各家学说及医案选中级讲义》两部教材,署名虽然为“北京中医学院各家学说教研组”,但实际执笔者却是任应秋先生。鲁兆麟为其撰写的“传记”云:“任应秋执教北京中医学院后,集前贤及自身研究中医之经验体会,认为欲造就大批高级中医人才,必须师百家之长,集前人理论与经验之大成。经过数年的努力研究,1959年撰写了《各家学说及医案选》,介绍了历代著名医学家的学术思想与经验,并附以验案印证。该书首先在北京中医学院的本科生中使用,受到普遍欢迎,后经卫生部批准将《各家学说》正式列为高等中医院校本科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并由他主编了第一版《宋元明清各家学说及医案选》。1964年在原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补充与修订,又增写了总论部分,从中医理论体系的形成到各家学说的演变与发展作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中医发展史上存在四大学术流派,即以刘完素为首的河间学派,以张元素为代表的易水学派,宗法张仲景《伤寒论》的伤寒学派和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温热学派。所选医家由原来的22人,增加至39人,并附有原著74篇,更名为《中医各家学说讲义》,是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二版统编教材。”//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医学编·中医学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33.; ~8 v# ~6 x$ l7 ~- M4 q8 S! ]2 m9 r

; ~) I4 N3 A" m/ X[5]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编写说明.这句话说得有些“太满”,谢观在《中国医学源流论》提出的学派即有刘河间学派、李东垣学派、张景岳学派、薛立斋学派、赵献可学派、李士材学派等,范行准先生在《中国医学史略》(1961年自印本)中提出了河间学派、易水学派、东垣学派、丹溪学派、折衷学派、服古学派、叛经学派等。
5 D* S$ R6 _$ F# H( I  W# u& [! Z2 G3 n
[6]北京中医学院主编.中医各家学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1~2.. N: U: Z; k# Z- Y

4 m: D5 y2 W8 Y$ m) Q) C[7]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2.
% q3 W2 `7 R% D8 u. {' C  P$ Y% i4 Q" a; y6 O4 ~9 M
[8]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9.
( Y3 L: F3 w& m; i6 x% M/ i6 g0 D! Q8 ?# x1 `' J6 @
[9]天津中医学院编.中医学解难•各家学说分册[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4~5.
: X# W9 k0 K3 _, I! R8 j# U3 `6 {( V9 {: a5 y. r8 V! @
[10]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1980.1268.- |$ o9 |" [) ^+ o3 j+ i+ @
- l& {" d8 i9 b6 l, u  t" q
[11]关于“三世”的含义,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有两种:一是“三世”指三代,二是“三世”指《黄帝针灸》《神农本草经》和《素女脉诀》这三部医书。以上两种解释,以赞同后者居多。但新近有人却认为“医不三世,不服其药”的本义应该是:为医不熟读《周易》历经三世而成的书,很难成为高明的医生,不要轻易服用其开出的药方。//刘志群,邹世光,刘 洋.从“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谈医易相通观[J].中医杂志,2008,49(7):666~667.* z- s2 Z( r! i1 e, j7 v( c

! g# H* v, m6 V[12]“甲骨文中有‘堇’字,表面的解释是‘天降的灾难’,但汉代贾逵《春秋左氏传解诂》云:‘堇,即乌头也。’可以认为,乌头是我国见于文字记载的第一种药材。”//朱晟,何端生.中药简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3 K, M0 ]4 U1 |" o6 ]

" j' }# Q" Q( n- Y7 A% j( D[13]陈戍国.尚书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 2004.67.! w1 a0 u; g; s' h

6 a0 z) [( K3 j" Q. S& C( B) S) r1 p1 i' e[14]《孟子•滕文公章句上》云:“《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孟轲.孟子[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1999.74.
, ?" p6 A# @  m
2 u' w) n; |, h5 g$ w* z+ u[15]《国语•楚语上》云:“武丁于是作《书》……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左丘明.国语[M].济南:齐鲁书社,2005.271.' w  x. ^+ B# S, m, Y! E4 S
1 `  D3 p" X  O7 q2 X0 [0 J
[16]《太平御览》引《说苑》" T: E, l% b8 Y; A) `5 m( \
! O" c5 ^) @, T# n
[17]《汉书•艺文志》
& A7 E( ?* |% K% B9 n: P7 G4 e0 E
[18]陈梦雷等编.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第十二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2.0 {  \6 S7 T- X  q; ?/ i# n
5 W" M& I: D) [  h% o9 z4 o
[19]孙希旦.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148.! n2 C! u  o( V3 N
6 T/ ?5 f+ ?3 {
[20]除宋濂外,明盛寅云:“昔者宋景濂恒云:古之医师,必通于三世之书。所谓三世者,一曰《针灸》,二曰《神农本草经》,三曰《素问脉经》。《脉经》所以察证,《本草》所以辨药,针灸所以祛疾,非是三者,不足以言医。故记《礼》者有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而传经者,乃以父子相承为三世,何其惑欤?噫!古之豪杰自振者,不能悉举,若李东垣、朱丹溪、滑伯仁、戴元礼辈,皆非世传而精造医术,屡起危殆,著书立言,为后进模范,初不闻其父子相传也。是知医在读书,而不在于三世明矣。”//盛寅.医经秘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35~36.清代黄凯钧在《友渔斋医话•橘旁杂著》中也说:“《礼记》云: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后注者多以世业之谓,非也。医必父而子,子而孙,如是其业则精,始服其药,若传至曾玄,更为名医矣。其间贤者不待言,其不肖者奈何?因其世业,而安心服其药,设为所误,生死攸关,虽愚者不为也。况医道通乎仙道,远数十百年,偶出一豪杰之士,聪明好学,贯微彻幽,然其上世并非医者,舍是人而必求所谓三世者,有是理乎?凡医者必读上古《神农本草》《黄帝素问灵枢经》及仲景《伤寒论》三世之书,方为有本之学,从而服药,庶无误认。三世者,三世之书也。汉儒谓《神农本草》《黄帝素问》《元女脉诀》为三世之书。”//沈洪瑞,梁秀清主编.中国历代名医医话大观[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95. 清代梁章巨也曾提出过非难:“偶闻家塾中为孙曹讲《曲礼》‘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大抵皆沿俗解,以父子相承三世为言。窃记少时读注疏,似不如此。古之医师,必通于三世之书。所谓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问脉诀》。《脉诀》可以察证,《本草》所以辨药,《针灸》所以去疾,非是三者,不可以言医。旧注甚明。若必云三世相承,然后可服其药,将祖父二世行医,终无服其药者矣。且历考古近名医,并未闻有三世相承者,知俗解之不可据也。”//梁章钜.浪迹丛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116.+ ~7 c, R& d8 o9 R  ]

1 T$ t& M& R/ K3 F; d[21]毛子水注译.论语今注今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278.7 l, k# k% w7 z* I; y

2 x2 N8 D; ~$ {5 s* x, k! Y7 T[22]国学整理社编.诸子集成• 第二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6.234.
7 g5 U; S/ f- u% g8 a1 D1 v5 s2 R
[23]国学整理社编.诸子集成• 第六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6.189.' M+ \7 N0 T2 |6 N! }
; ~( ~/ c1 p% F: W; Y. F' L
[24]陈直.文史考古论丛[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1988.288~292.
% ^& r/ e0 K% L& g! O9 V/ i* s4 S( q. X
[25]司马迁.史记[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56.
! k4 o$ l% z! m5 r( p$ x/ u+ _- R7 X
[26]《伤寒卒病论集》5 V2 Y+ ]1 N( o8 C: a
8 h+ P5 B3 {  P
[27]《抱朴子·内篇·杂应》' I. S  e- k$ p, \+ B
6 L4 L# n9 a4 d4 p
[28]陆以湉.冷庐医话• 医范.//沈洪瑞,梁秀清主编.中国历代名医医话大观[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84.
  W, F5 H5 t% e  L; X7 l- h* N) X& v8 B$ h2 c
[29]陆以湉.冷庐医话• 质正.//沈洪瑞,梁秀清主编.中国历代名医医话大观[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53.2 f4 ?& b) C" k6 K

0 A+ W; y" I0 F[30]马南邨.燕山夜话[M].北京:北京出版社,1979.441.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19 18:20:22 | 阅读全部
【团结沙龙·中医篇】顾漫:“三世”医学与中医药传承
6 J: O; j5 y1 }  f4 j$ i! h原创 顾漫 团结报团结网 2019-05-19 09:00 发表于北京
' _; R' L  d* |$ ?& R! @" H8 }9 v, U$ T3 B4 |5 _3 `% U" q

# h, V* y8 n2 d; j编者按- x" [1 n8 G9 _3 U/ l

& E: m" w: F" k' z5 ?
" x7 ~, ]; i4 B; t, d' s: F( E( ?6 n1 t  V
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盛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
& A# C8 a5 \" r* P
) ^. y/ E4 k+ L! b4 b+ K* l2 Z1 m- J4 b- [; \0 X* B  ^
2 _7 B3 z9 H$ D% m4 w9 k3 G
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民革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将“中医药保护、传承与发展”作为重要课题,广泛开展调研,提出意见建议,为中医药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6 i" M5 c  a! b, ]& j) @! R

) Z5 Q  k: f9 D9 s$ `8 m1 A/ n+ t) z0 b! c
' t: l  P, g, g9 p% L$ a
本期“团结沙龙”聚焦中医史与中医药事业的传承。特约请专家学者,从中医史的角度纵论畅谈,内容涵盖了中医药发展史、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中医药文献等领域,以期对中医药事业的承传有所裨益。
/ T6 ]4 f* e5 a1 `8 u* \- b' {+ B2 {. J! J
 
; O6 R, v5 i! G# v
5 Q+ B7 J$ w, U7 R( s* v; N" o5 s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研究员顾漫:. V3 U6 t. e: `- \4 p, i  @( k
“三世”医学与中医药传承
8 ^5 `* ^; J$ f+ T+ Q6 O3 R0 S3 y: D) y

7 R/ Y3 _; a; s/ h& @7 E- B- s
4 Q! c# N2 q( ?4 d& F图片
: N' Q' W% C1 r; c: q  d0 x7 `* E0 V0 t" W
顾漫
( |8 K/ m' E( J) H- K+ E- m# v! g
# u) F- S9 f  p0 A5 U* ]
3 Q6 E  W$ N  ^2 q8 t& O
振兴发展中医药,是坚定文化自信、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任务。随着对传统知识价值认知的深入,传统知识保护已成为当今的热点问题,中医药何以在“民族”与“世界”之间自立,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又能发扬传统?这就需要返本归根,认清来路,才不致在前行中迷失。5 Z9 y5 a7 C" @9 i* n

( k6 H9 h6 s& f! X8 W, v. I8 S0 S# o* ]

$ o% Q3 a5 A. C+ q0 a" t: i 儒家经典《礼记》中有言:“医不三世,不服其药。”作为经典的表述,其蕴含着多种维度的解读。
0 H( C! B: H7 L' `2 o3 C' V/ k/ ~  t9 x9 d8 E! w4 j# ^

2 K5 f+ |! Y8 ?% R) J( _4 s7 `# M- {& {# g% A3 Q& O
 ) _+ m+ C2 W/ i! H) Q# ~
8 K& E7 }9 j% x4 n0 ^4 G; X, h
图片
' ]9 G8 n& @) r& N" G+ @0 D% l- D
( s9 d- a! b; |4 V/ j; _神农尝百草* r* j2 e7 J0 P! g% s

% m' ]: T% K: x* H4 q# U* A
4 [/ N: r! G  K/ S, Z5 u
# [& [8 c( L* O图片( v% E+ ~' r3 C* ]# ]" l

; p1 J9 C5 k* n( h+ C《神农本草经》
5 b5 m3 l4 N* t. Y' p1 a5 L
0 ]" d$ D' z* i0 |$ ~9 [+ P, n0 D& c4 H
9 l+ u0 L7 w: W  F
图片% S6 A6 |2 A9 Q( x$ q

7 ~; o& e( R1 P& `4 F清代步月楼刊本《伤寒论》
- k6 n, L% r) b# Y( b( n; X. _/ U) y7 u' e; P1 Z5 l# l6 r6 r
2 Z% ~# Z7 p1 K8 k& y  C
0 x7 g; @* ~" p+ `4 `* \& m
从时间维度上,“三世”可以解读为“三代”,意思是当人生病时,寻医问药一定要谨慎,选择父子相承超过三代的“世家”医生才可靠。这充分体现了中医药学作为传统知识的“传承性”。从空间维度上,“三世”又可解读为“三系”,如唐代经学家孔颖达所说:“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若不习此三世之书,不得服食其药。”6 f6 t3 ~) O1 W7 F3 Y( P5 Z

# y% t3 u  t1 i# H% F2 ?  C, Z. }/ W4 Z2 M

0 Z" w  j4 A5 |( U8 y1 x《素问·异法方宜论》讲述了“砭石从东方来”“毒药从西方来”“灸焫从北方来”“九针从南方来”“导引按跷从中央出”的历史。结合新出土考古材料与传世文献,中国古代医学根据主要特征及地域起源的不同,可分为东方的“经脉医学”、西方的“汤液医学”和中央的“导引医学”三大系统,这也是曾在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三世医学”。东方的“经脉医学”,以神医扁鹊为代表人物,以脉诊和砭石刺灸治病为特征;西方的“汤液医学”,以圣相伊尹为代表人物,以汤液、毒药治病为特征;中央的“导引医学”以寿星彭祖为代表人物,以导引、按摩治病为特征;三者又可分别溯源于伏羲、神农和黄帝。这些发源于不同地域的医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不断融合,即《素问》所谓“圣人杂合以治”之义;其在秦汉之后逐渐形成我们现今所见的中医药之面貌,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统”。
5 [) C; c7 @+ k1 N9 M8 m# i. K9 H8 l/ I" S7 E0 n
; [5 L, x) ]5 ~0 K8 |- q

  r/ N2 Y: W& m4 l9 M4 T' N从出土文献来看,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的出土医书包含了以上三种医学,《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属经脉医学,《五十二病方》《养生方》属汤液医学,《却谷食气》《导引图》属导引医学。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医书,包含了经脉医学(《脉书》)和导引医学(《引书》)两种。最近四川成都出土的《天回医简》中也包含了两种医学,有属于经脉医学的《脉书·上下经》《五色》和《刺数》,以及属于汤液医学的《和齐汤法》。这些出土医书的内容丰富多样,体现了“杂合以治”的融合趋势在西汉初年已蔚然成风。$ n! f, X% N4 q6 q- Y" E

7 Q+ J% m4 O3 i1 K1 D
% k/ M. |7 T$ i9 a( y, O* G9 T$ f* {! o/ D! x
西汉末年,刘向奉诏负责整理国家图书,后由其子刘歆撰成我国首部国家藏书目录《七略》,他们的工作是对当时天下学术进行分类、总结。其中,医书由侍医李柱国整理,他将当时的医书定著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家。如果将这“四家”与我们上面提到的“三世”相比对,“医经”源自“经脉医学”,“经方”出于“汤液医学”,“房中”与“神仙”都是取法“导引医学”,实际上仍未超出“三世”之范围。东汉末年,“三世医学”又开始走向更深层次的交汇融合。当时的几位医学大家,其著作都是学术融合的产物。张仲景编撰的《伤寒杂病论》,是对“经脉”与“汤液”医学的融合;王叔和编撰的《脉经》,是对扁鹊与黄帝、华佗与仲景之学的融合;皇甫谧编撰的《针灸甲乙经》,是对黄帝内、外经的融合。“三世医学”的聚散分合,始终是贯穿中医学术发展流变的主线。
; V* o; k, K  i$ R, j. Z1 P$ H. J  {+ a* W$ b9 m& c! @
图片4 V9 n. c9 P7 O/ k$ N3 L
5 X9 ~- [  A: q, n- t
时至今日,人人熟知的针灸、汤药和养生,何尝不是“三世医学”的当代传承?理清中医药学传承演变的历史,使我们能够以更加深邃的眼光,去估量中医药与传统文化之间同根同脉、难舍难分的关系;也使我们能够以更加高远的视野,去展望中医药学的学科建设和理论创新的未来。从历史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中医药保护传承的“深根固柢”之道。7 t4 O+ t7 i- F, W: p  i5 P) r: v  x

% n7 r) W; \) h# T/ i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21 18:56:52 | 阅读全部
马王堆帛书是中国马王堆汉墓3号墓出土的帛书。1973年12月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放在一涂漆木匣中。有写在整幅帛上的和写在半幅帛上的两种。
0 z5 q5 l3 K* K2 b字体有篆、隶之分。篆书的抄写于汉高祖十一年 (前196)左右,隶书的约抄写于汉文帝初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帛书共有28种,计十二万余字,均破损严重。依《汉书·艺文志》分类 ,六艺类的有《周易》、《丧服图》、《春秋事语》和《战国纵横家书》;兵书类有《刑德》甲、乙、丙3种;数术类有《 篆书阴阳五行》、《隶书阴阳五行》、《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彗星图》、《出行占》、《木人占》、《符箓》、《神图》、《筑城图》、《园寝图》和《相马经》,其中《五星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书;方术类有《五十二病方》 (附佚书4篇)、《胎产图》、《养生图》、《杂疗方》、《导引图》(附佚书2篇),其中 《五十二病方》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医书。另外,还有《长沙国南部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3幅地图。$ d0 n" |. `' a

  `* o# ~8 K% J1 _$ Q/ V/ o  l这批帛书,基本已被整理出来,并装订成各种版本印行。《战国纵横家书》、《法经》均已有平装本问世,极便于使用。2 a' u& |. l/ O# d8 F5 x: Y  s8 F
帛书目录# Q+ b4 v" A' P0 |
1老子甲本
3 x2 O8 v5 M$ T7 L0 q8 f1 s8 M, {6 x3 o
2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
- E8 ^, W. t! O, d: a+ v5 c7 }! ~2 t* |( K) O
3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 K& b4 o  |& [) z" i
& F/ c, @) ?2 s) |
4老子乙本
" |+ {" K& _' y& b6 h1 r% Z. L6 x! K0 A, J# K" l5 B
5春秋事语
" q1 `/ y0 u* l& G1 h+ G# B5 K1 E
6战国纵横家书
. O2 z7 {  y6 F
' {- ~6 N* ?2 R- q7足臂十一脉灸经
5 o6 z% ^$ f7 o( n8 u2 O7 {" t* M; _! k8 N) f7 b4 G/ r# {' a& ^
8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
% Y9 t5 E( N0 h7 P: p8 I
, w( ~7 U0 W; P( {2 Z  W4 W5 M% L9脉法8 a$ _) b* Q8 O( y. }2 d+ J% a% }
/ m0 ^  `/ m4 W4 n
10阴阳脉死候
0 V* T) s8 u" M0 [* W- }8 _# P
$ h6 e  s+ j4 F8 B$ |( {11五十二病方- n' s7 m- y2 ]" m9 y$ o! @

3 R+ m& \3 W- N5 h& }12谷食气$ ~# j$ S% j- W+ X' D* o

! j6 \0 W2 {- i+ M0 D& i% i13阴阳十一脉灸经乙本) a: |1 N  [- Z* [4 `5 V
+ W( K3 f* K* C4 x# @
14导引图题记, j* N) J# j4 d5 `
& ]6 {8 j# n& H4 |& B) g
15养生方
: X# S6 |0 j1 C% q6 ~# K0 N7 l" S/ B+ L6 O. P
16杂疗方
& f+ ~# \9 M! s+ r: c' E& l0 g* b4 ?- `" ?, F) L4 X$ d% d& [
17胎产书7 `1 e! T0 s, r1 h0 p1 I

* O0 ~! f$ X+ e' W% W- U18十问9 n: L3 v$ n# E: l
0 k" S  f+ X6 f6 ?
19合阴阳
& l" I' o3 _) z1 j$ a* t9 o% }, m. {$ i1 z# B
20杂禁方
/ L3 G! v% d$ P% m$ E; w4 V" P
8 P! A0 }* I" H5 E21出行占  T+ u$ J- t5 o0 g* Y0 D7 p( w1 H

  o( W. u( J3 |* k# b7 e$ `( r: g  C帛书内容涉及战国至西汉初期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及科学等各方面,有重要学术价值,又可作为校勘传世古籍的依据。它不仅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是研究汉代书法及书法演变、发展提供了珍贵的依据。类似《战国策》的帛书,约六成不见于《战国策》,现定名为《战国纵横家书》,为研究战国中期合纵连横斗争的重要史料。马王堆帛书是汉代简帛文献最具重要意义的发现。此外马王堆文献出土之丰富,马王堆出土的这批珍贵帛书,新近帛书《系辞》之全文公布,可以看出它是现存最早的抄本②,而其他《易》说类的佚书《二三子问》、《易之义》、《要》及《缪和》、《昭力》等。我们一般能看到的汉人书法多为刻石,能看到这么多墨迹,实为幸事。因没有经过人为的修饰刻凿和传拓的因素,让我们清楚地认识了"古隶"的本来面目。其书风古朴、自然,笔墨饱满流畅。用笔已规范化,波笔、挑笔形成了特色,字体富于变化,错落有致而又气脉贯通。学习和借鉴它,或许能给我们今天的书法实践找到更多、更广阔的路子来。7 S( x$ O9 D5 @7 ~' }  g

) p0 W& a& X" W. z( F$ s长沙马王堆出土帛书
* H( N3 g* Q4 g. \( X# i, @1973年12月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了20余万字的帛书和竹简,内容涉及战国至西汉初期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及科学等各方面,有如《周易》等传世文献,也有我国最古老的天文书、医书,还记载了养生方、房中术等,堪称"百科全书"。这些帛书和竹简可作为校勘传世古籍的依据,不仅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也为研究汉代书法及书法演变、发展提供了珍贵的依据。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 l6 t/ L2 i2 Q4 r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21 19:34:11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21 18:56
) k0 [+ x$ P4 i9 R' D8 e3 T马王堆帛书是中国马王堆汉墓3号墓出土的帛书。1973年12月出土于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放在一涂漆木匣中。 ...
5 P- a8 Y5 X; y# l* N7 o
《足臂十一脉灸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古的一部经脉学著作。出土时与《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脉法》、《阴阳脉死候》、《五十二病方》同抄在一幅长帛上,呈黄褐色,残破。全文共34行,约1000余字。用篆意较浓的古隶抄写,没有标题,但文中有“足”、“臂”二字高出正文一格书写,可知此篇可分为“足”脉和“臂”脉两部分。“足”部包括下肢的六条脉:足泰阳脉、足少阳脉、足阳明脉、足少阴脉、足泰阴脉、足厥阴脉;“臂”部包括上肢的五条脉:臂泰阴脉、臂少阴脉、臂泰阳脉、臂少阳明脉,没有臂厥阴脉的记载。在每一条脉下都叙述该脉的循行部位、所主病候和灸法。其特点是:十一脉的循行方向全是向心的,治疗则全是灸法。病候描述简单而原始,诸脉无理论和治法上的阐述。
4 A& @. g5 N- f  N《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脉法》、《阴阳脉死候》此三篇紧连着书写,现揭裱为3页。/ b+ }; C0 b/ e3 F2 K: S% y* D

, S, i1 b) c, f9 x7 _' q+ }& R《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共37行,原无篇名,亦无章目,据其内容可分为足巨(太)阳脉、足少阳脉、足阳明脉、肩脉、耳脉、齿脉、足巨(太)阴脉、足少阴脉、足厥阴脉、臂巨(太)阴脉、臂少阴脉等十一节,且以阳脉在前,阴脉在后。十一脉的循行径路、病理征候和灸法的描述,也比《足臂十一脉灸经》进步和丰富得多,如其中有关“动病”和“所生病”等病候的记述,无疑是中国医学古籍所见最早的了;
. Y7 g% g' ^( }7 I! q8 w
  Q7 O2 _1 F$ k4 m9 b* L1 y《脉法》是古医家传授弟子应用灸法和砭法的一种民间教材。全文仅300余字,出土时已严重残损,漫漶难识者近半数,帛书整理小组乃根据原文首句的“以脉法明教下”而命名为《脉法》。这里所说的“脉”,它既有后世医书中的“经脉”之义,也有血脉(血管)之义。它是目前所见最早提出人体气与脉的关系和确立治病取有余而益不足的虚实补泻概念的古医籍;5 A! V" q' \; S
  a4 U! S3 l0 ^& `' _& z
《阴阳脉死候》100来字,原无篇名,帛书整理小组据其内容定其名为《阴阳脉死候》。这篇帛书主要论述在三阴脉与三阳脉疾病中所呈现的死亡症候及有关理论,认为三阳脉属天气,主外、主生,三阳脉病一般不至于死,其中只有折骨裂肤,才有死的可能性。三阴脉属地气,主内、主杀,其病多为腐脏烂肠,常易引起死亡。此外,文中还引述了一些养生理论及根据脉象而决定治疗方法等内容。
9 l8 M5 X" v+ w0 a! z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21 19:40:37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21 19:34
8 Q" ^$ j% _" H+ i2 b9 H8 E《足臂十一脉灸经》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最古的一部经脉学著作。出土时与《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脉法》 ...

4 ?# f; D- W7 M  P十一脉,手足十一条经脉的总称。指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手太阴、手少阴、手太阳、手少阳、手阳明等十一条脉。马王堆汉墓帛书记载,较《灵枢.经脉》少一条手厥阴,因称十一脉。在《灵枢.本输》及《阴阳系日月》篇中也未列手厥阴(心主),与帛书类似。《灵枢.本输》举手少阴经五输穴,实际是手厥阴经五输穴;《九针十二原》篇所举“心”原大陵,实为心包(心主)原穴。可见手少阴与手厥阴经可分可合。《难经.二十五难》:“有十二经,五藏六府十一耳,其一经者何等经也?然。一经者,手少阴与心主(手厥阴)别脉也。”杨玄操注:“五藏六府各一脉,为十一脉;心有两脉,合成十二经焉。”参见帛书经脉条。* j' p% N+ z% J1 _* Z/ v; \) g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21 19:40:46 | 阅读全部
曹东义 发表于 2023-6-21 19:40  |3 a( m& Z, _, V5 m) w
十一脉,手足十一条经脉的总称。指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手太阴、手少阴、手 ...
. X( N$ J' z4 `2 i8 B! o: [
足臂十一脉灸经释文' {, o# e+ M% Q3 L
johnney908 2014-11-22   |  7252阅读  |  133转藏
1 b+ H; |; s# P/ H2 H0 q  r' g! d, Y
4 s1 P* X5 c+ c+ z9 g1 R转藏全屏朗读分享) S; a% q7 g7 Q) `' s) W
   4 J/ b, o! S8 _0 U6 j8 K2 ^
" C! S8 R, Q4 K- Q5 h
/ _; ~. |/ L# h" h- D

2 [1 D0 o* m1 F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释文
, I: k) d5 P0 J
4 x8 ~" }: Y* a' v
2 S. D8 e# t4 b9 c9 r9 t1 A7 R# ^/ C8 G& @2 w
足泰(太)阳温(脉):出外踝窭(娄)中,上贯膊(?),出于?(?);枝之下?(胂);其直者贯臀,夹(挟)脊,出项,上于豆(脰);枝颜下,之耳;其直者贯目内渍(眦),之鼻。
) h7 b- i3 h4 F' J
# ^0 r8 P' o3 T% u- z5 W, v其病:病足小指废,膞(?)痛,?(?)?(挛),脽痛,产寺(痔),要(腰)痛,夹(挟)脊痛,□痛,项痛,手痛,颜寒,产聋,目痛,?(鼽)?(衄),数瘨(癫)疾。?诸病此物者,皆久(灸)泰(太)阳?(脉)。
; J3 \% Y  x! w' x0 _9 s# S( c* U
●足少阳?(脉):出于踝前,枝于骨间,上贯膝外兼(廉),出于股外兼(廉),出胁;枝之肩薄(髆);其直者贯腋,出于项、耳,出?(枕),出目外渍(眦)。
9 @0 f) A. o3 X+ L0 E" `. a8 m* h9 G0 z3 Y
其病:病足小指次指废:胻外兼(廉)痛,胻寒,膝外兼(廉)痛,股外兼(廉)痛,脾(髀)外兼(廉)痛,胁痛,头颈痛,产马,缺盆痛,?(?),聋,?(枕)痛,耳前痛,目外渍(眦)痛,胁外穜(肿)。?诸病此物者,皆久(灸)少阳?(脉)。9 i3 H4 _6 @* G: K7 p" \  ]

  G; P- Z3 a2 ?# \  H+ [●足阳明?(脉):循胻中,上贯膝中,出股,夹(挟)少腹,上出乳内兼(廉),出膉(嗌),夹(挟)口,以上之鼻。
( c- k& D  W# q/ c
: Z7 d8 `# A; b; u其病:病足中指废,胻痛,膝中穜(肿),腹穜(肿),乳内兼(廉)痛,□外穜(肿),頯痛,?(鼽)?(衄),数癫,热汗出,脞(?)瘦(搔),颜寒。?诸病此物者,皆久(灸)阳明?(脉)。
& ]) ^2 A6 M1 \: x2 L2 h& x1 A2 a
2 @1 M5 ?: k. T- y3 o' C4 J7 G3 X●足少阴?(脉):出内踝窭(娄)中,上贯膊(?),入?(?),出股,入腹,循脊内上兼(廉),出肝,入胠,?(系)舌本。  h$ u0 [- |& f
% j8 W& o4 ~8 [5 x
其病:病足热,膞(?)内痛,股内痛,腹街、脊内兼(廉)痛,肝痛,心痛,烦心,洇□□□□舌辂(坼)□旦(瘅)尚(上)气□□数?(喝),牧牧(默默)耆(嗜)?以欬(咳)。?诸病此物者,皆久(灸)足少阴温(脉)。& J% H9 E! j8 h! _% d6 m
+ T" Y( U$ V/ F# K+ F- S
●足泰(太)阳阴(脉):出大指内兼(廉)骨蔡(际),出内踝上兼(廉),循胻内兼(廉),上膝内兼(廉),出股内兼(廉)。, @0 F8 R1 V9 D9 P. T# x
8 |: t% S, |4 q
其病:病足大指废,胻内兼(廉)痛,股内痛,腹痛,腹张(胀),复□,不耆(嗜)食,善意(噫),心烦,善肘(?)。?诸病此物者,皆久(灸)足泰(太)阴?(脉)。
6 Q% c* M: j, a0 M, x" o, `5 D6 R9 r  s
●足帣(厥)阴?(脉):循大指间,以上出胻内兼(廉),上踝八寸,交泰(太)阴?(脉),循股内,上入脞间。
* F  K9 S; y3 X- N) ~
; l! R" A! R/ N3 ?. a$ j其病:病脞(?)瘦(搔),多弱(溺),耆(嗜)饮,足柎(胕)穜(肿),疾畀(痹)。?诸病此物者,皆久(灸)帣(厥)阴温(脉)。6 Z. B& ~7 C0 y- P, k! Y6 I

3 i" H* n: D5 P- Z5 J) c) X皆有此五病者,有(又)烦心,死。三阴之病乱,不过十日死。循?(脉)如三人参舂,不过三日死。温〈?(脉)〉绝如食顷,不过三日死。烦心,有(又)腹张(胀),死。不得?,有(又)烦心,死。唐(溏)泄恒出,死。三阴病杂以阳病,可治。阳病北(背)如流汤,死。阳病折骨绝筋而无阴病,不死。9 K* T. [/ a6 G; t* J8 d
4 E7 s# i, @7 p! W$ H6 u
根据马继兴《马王堆古医书考释》页177注14,以下修订省称《考释》;张家山《脉书》省称《脉书》。
2 _  Q$ f; Y3 s- {1 q4 K) J- z/ V& |1 i0 Y7 N; _' f
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释文
# }! S9 r+ u. B
, {; Y7 g2 x3 I/ p2 W- X* t+ W( D2 C6 l
7 @% Z3 I+ R" M# C, ~4 z
臂泰(太)阴?(脉):循筋上兼(廉),以奏(走)臑内,出夜(腋)内兼(廉),之心。& `, Z1 Q: Z. Q) r# I
/ E% x1 n& `3 K, h; A1 S
●其病:心痛,心烦而意(噫)。?诸病此物者,皆久(灸)臂泰(太)阴?(脉)。
, V- S1 f, S# K/ v3 m6 d0 J* X& O
- ]7 N2 o! G5 V4 h! N$ M0 E●臂少阴?(脉):循筋下兼(廉),出臑内下兼(廉),出夜(腋),奏(凑)胁。6 @- x/ m" G& \$ [
/ i. J9 W+ X1 M; @
●其病:胁痛。?诸病此物者,皆久(灸)臂少阴?(脉)。
6 P8 }6 C5 N5 Y/ z( p+ ~( g9 z& H$ u# c$ R' y( @
●臂泰(太)阳?(脉):出小指,循骨下兼(廉),出臑下兼(廉),出肩外兼(廉),出项□□□目外渍(眦)。
0 Q3 C: Q( C9 W& s/ C/ ?$ F
0 T6 m8 s; G0 W" {4 P0 W% h其病:臂外兼(廉)痛。?诸病此物者,皆久(灸)臂泰(太)阳?(脉)。
: ]# p8 L$ B0 F3 V6 X3 O$ R+ K! u  f9 A8 i- i
●臂少阳?(脉):出中指,循臂上骨下兼(廉),奏(凑)耳。
6 e: ^4 D' U0 @7 p4 G0 x  N- D& }: M/ o' C1 K
其病:产聋,颊痛。?诸病此物者,皆久(灸)臂少阳之?(脉)。  R" e" D; s9 J4 J4 \. `0 ?
5 j! g) E: X, [, O* \5 {0 ?
●臂阳明?(脉):出中指间,循骨上兼(廉),出臑外廉上,奏(凑)?(枕),之口。
( m# R4 D' P, b2 i+ Y6 J% D2 u& ~9 h
其病:病齿痛,□□□□。诸病此物者,皆久(灸)臂阳明?(脉)。  Y% b- S/ I; x3 g1 c" U6 \

) Q( h! k0 w0 T$ u- A●上足?(脉)六、手?(脉)五。
2 s0 h( T- A7 J
1 j2 n0 p! e: E1 {# j马王堆汉墓帛书?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释文  ~! @+ l9 p' m4 j$ T6 C
. d1 V& t: ]* a, f
钜阳眽(脉)
  P0 \: t" Q5 ?" D
+ g0 s$ o/ N5 W7 K' c2 ~  a3 z钜阳眽(脉):潼(踵)外踝娄中,出?中,上穿?(臀),出猒(厌)中,夹(挟)脊,出于项,□头角,下颜,夹(挟)?(齃),?(系)目内廉。是动则病:潼(肿),头痛,□□□□脊痛,要(腰)以(似)折,脾(髀)不可以运,腘如结,?如裂,此为踝蹶(厥),是钜阳眽(脉)主治。其所产病:头痛,耳聋,项痛,耳强,疟,北(背)痛,要(腰)痛,尻痛,?(痔),?(?)痛,?痛,足小指痹,为十二病。$ P9 @0 L/ o" \; s, F
2 q) `; Y1 r: _- ^2 [4 w3 r% y2 U8 z
少阳眽(脉)" e, J% A9 F3 _4 D. Q

4 S+ s( B. G, [4 H) p8 b少阳眽(脉):?(系)于外踝之前廉,上出鱼股之外,出?上,出目前。是动则病:心与胁痛,不可以反稷(侧),甚则无膏,足外反,此为阳蹶(厥),是少阳眽(脉)主治。其所产病:□□□头颈痛,胁痛,疟,汗出,节尽痛,脾(髀)外廉痛,□痛,鱼股痛,膝外廉痛,振寒,足中指踝〈痹〉,为十二病。(及温)。+ X# F2 M/ l+ N5 J. l) m( u* W  J" K

' D8 \* z6 d; M" ]1 N阳明眽(脉)
, d; y8 a# S4 n. b6 F$ ^8 D: x) Y2 O$ c& a: P  ?
阳明眽(脉):?(系)于骭骨外廉,循骭而上,穿膑,出鱼股之外廉,上,穿乳,穿颊,出目外廉,环颜□。是动则病:洒洒病寒,喜龙〈伸〉,娄(数)吹(欠),颜黑,病穜(肿),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惊,心肠〈荡〉,欲独闭户牖而处,病甚则欲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此为骭蹶(厥),是阳明眽(脉)主治。其所产病:颜痛,鼻?(鼽),领〈颔〉颈痛,乳痛,心与胠痛,腹外穜(肿),阳(肠)痛,膝跳,付(跗)□□,为十病。
* |8 R4 g0 C0 f0 @+ G0 l# A
/ H/ [4 }3 Y! Q% k% e4 F肩眽(脉)9 G3 b! r* I; W& {

; z7 S7 e2 y: h) u# K$ h: v3 G! @肩眽(脉):起于耳后,下肩,出臑外廉,出臂外,腕上,乘手北(背)。是动则病:嗌痛,颔穜(肿),不可以顾,肩以(似)脱,臑以(似)折,是肩眽(脉)主治。其所产病:领〈颔〉痛,喉痹,臂痛,肘痛,为四病。
0 K9 D+ w% s# `* J) @
8 U6 {8 |! a9 e2 J& ]" X. Q耳眽(脉)
5 e9 l1 o5 j$ `$ l& H) I2 R5 M  O- n. ?) d6 Z9 _! ]/ L5 q
耳眽(脉):起于手北(背),出臂外两骨之间,上骨下廉,出肘中,入耳中。是动则病:耳聋辉辉??,嗌穜(肿),是耳眽(脉)主治。其所产病:目外渍(眦)痛,颊痛,耳聋,为三病。
3 o' H8 m6 O& U" J- j" _% S' _( m+ u1 b: \4 {
齿眽(脉)2 k0 h! G2 k0 D
" M; L; g, k7 r' ^
齿眽(脉):起于次指与大指上,出臂上廉,入肘中,乘臑,穿颊,入齿中,夹(挟)鼻。是动则病:齿痛,朏(?)穜(肿),是齿眽(脉)主治。其所产病:齿痛,朏(?)穜(肿),目黄,口干,臑痛,为五病。. q0 {& [, p! G  k

9 U# c* P! k/ l5 z1 N+ b大(太)阴眽(脉)
" O8 N3 E' G% w3 h4 g" h
: }) X6 T  |1 l$ b大(太)阴眽(脉):是胃眽(脉)?(也)。彼(被)胃,出鱼股阴下廉,?上廉,出内踝之上廉。是动则病:上当走心,使复(腹)张(胀),善噫,食欲欧(呕),得后与气则怢(快)然衰,是钜(太)阴眽(脉)主治。其所产病:□□,心烦,死;心痛与复(腹)张(胀),死;不能食,不能?,强吹(欠),三者同则死;唐(溏)泄,死;水与闭同则死,为十病。$ u: q/ ?7 s2 S7 M! U1 j' ?1 N
& b$ r5 B. p9 ?' |
厥阴眽(脉)
: j9 a' }3 {% c
, l6 z3 f; x, V厥阴眽(脉):?(系)于足大指菆(丛)毛之上,乘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五寸而出大(太)阴之后,上出鱼股内廉,触少腹,大渍(眦)旁。是动则病:丈夫隤(?)山(疝),妇人则少腹穜(肿),要(腰)痛不可以卬(仰),甚则嗌干,面疵,是厥阴眽(脉)主治。+ d$ P! N# a: \! m9 F

/ o. \5 }- w3 F其所产病:热中,降(癃),隤(?),扁(偏)山(疝),□□五病有而心烦,死,勿治?(也)。有阳眽(脉)与之俱病,可治?(也)。5 k$ X) C1 L4 u5 K
; i& n: ~: ?. \: x, E: i* f
少阴眽(脉)1 y$ F5 A" a- ^. h% M
- c, r7 U  G6 m' B3 i8 E
少阴眽(脉):?(系)于内?(踝)外廉,穿?,出?(?)中央,上穿脊之□廉,?(系)于肾,夹(挟)舌本。是动则病:?(喝)?(喝)如喘,坐而起则目瞙(?)如毋见,心如县(悬),病饥,气不足,善怒,心肠〈惕〉,恐人将捕之,不欲食,面黭(黯)若?(灺)色,欬则有血,此为骨蹶(厥),是少阴眽(脉)主治。其所产病:口热舌柝(坼),嗌干,上气,饐(噎),嗌中痛,瘅,耆(嗜)?,欬,音(瘖),为十病。少阴之眽(脉),久(灸)则强食产肉,缓带,皮(被)发,大丈(杖),重履而步,久(灸)几息则病已矣。
3 F$ H& d& X4 _! s5 F, t3 V" `8 z
( h, P! l4 b* V4 Q5 u$ C7 o臂钜阴眽(脉)8 t- ?/ m' y1 w% B+ c
' Z9 l4 Q6 k. [5 F3 B
臂钜阴眽(脉):在于手掌中,出内阴两骨之间,上骨下廉,筋之上,出臂内阴,入心中。是动则病:心滂滂(彭彭)如痛,缺盆痛,甚则交两手而战,此为臂蹶(厥),是臂钜阴眽(脉)主治。其所产病:?(胸)痛,?(脘)痛,心痛,四末痛,?(瘕),为五病。
3 q/ g/ F- ?: U# K1 n
( S9 z! F' K7 v, q3 S0 u7 P臂少阴眽(脉)
+ q2 ^9 G( K$ W( d7 O; H% N, x2 N* X' n
臂少阴眽(脉):起于臂两骨之间之间,之下骨上廉,筋之下,出臑内阴。入心中是动则病:心痛,益(嗌)渴欲饮,此为臂蹶(厥),是臂少阴眽(脉)主治。其所产病:胁痛,为一病。
& v- R3 f+ B0 ~  @. |& Z: T, o
+ Q2 i$ q" t, w* p2 _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12下一页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4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石高新字第188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5272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