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清自我,不要盲从西医 ——莫让“废医验药”欺骗群众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 曹东义 我们大家都在讨论中医影响世界,实际上还有一些人在影响中医,就是有噪音和杂音在影响、干扰中医发展。 这个噪音和杂音一直存在,而现在它形成了一个主题,这个主题就叫“废医验药”,原来叫“废医存药”。 对于“废医存药”这个口号,他们觉得贯彻得还不解恨,不能简单地“存药”,还要“验药”:经过提炼“有效成份”证明所以有效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把其中所含的毒副作用“挖掘出来”,进而“废止中药”的应用才是目的。 所以“废医验药”比“废医存药”更深了一层,给中医设置的障碍更重了一层。 尽管,这些人他们并不能够阻挡中医的前进,也不能够使中医真正被取消,他们只是在欺骗群众。 为什么说他们欺骗群众? 先说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中西医并存的时代”,这个时代是谁开创的呢?是毛泽东。 我为什么这样说?一百年前,辛亥革命成功的时候,中医是八十万人,西医不足一千人,才几百人,在新中国建立的时候,中医是五十万人,西医上升到两万人。 毛泽东在1953年收到白学光先生“告状信”,他告中央军委卫生部 “官僚主义很严重”。 毛泽东知道以后,给周恩来、习仲勋、胡乔木、彭德怀、黄克诚、贺成等重要领导,写了一个批示: “周恩来、习仲勋、胡乔木、彭德怀、黄克诚、贺成各同志:白学光同志这个报告,深刻的揭露了军委卫生部的领导方面所犯的极端严重的官僚主义,根据白学光的报告看来,军委卫生部对全军卫生工作可以说是根本没有什么领导,这是完全不能容忍的,必须立刻着手解决,提议(1)请彭、黄主持,在军例会上讨论一次,邀军委卫生部部长、副部长及白学光同志到会,决定解决方案,付诸施行。(2)政府卫生部与军委卫生部的部长、副部长不要兼任,另物色适宜的同志充任军委卫生部的部长、副部长。以上请彭、黄酌办。因为白学光的揭露,使我想到政府卫生部的领导工作是否和军委卫生部的领导工作有多大差别,我怀疑政府卫生部的领导工作可能和军委卫生部的领导工作同样是一塌糊涂,既看不到政治领导,也看不见认真的业务和技术领导,只是没有白学光这样一个人做出这样有条有理有根据的揭露,所以我们还不知道。请习、乔参考白学光的报告,严肃的检查一次政府卫生部的工作,看和军委卫生部好得多少?并对存在的问题决定方案,付诸施行。无领导,无政治,也不认真管业务的部门──专门吃饭、做官、当老爷的官僚衙门,除军委卫生部外,可能还有别的部门,请你们在此次反官僚主义斗争中,撕破面皮,将这些彻底整垮,改换面目,建立真正能工作的机关。毛泽东。1953年4月3日[1]。” 毛泽东这个批示犹如一声春雷,震破了笼罩在中医界上空的沉闷空气,今天读来仍令人振奋不已。 后来,领导们派中央文委去调查政府卫生部的工作,发现了卫生部歧视和限制中医的严重问题,所以毛泽东在1954的春节茶话会上,拍了桌子,说卫生部的错误中医政策是“极端恶劣的资产阶级作风”,当时撤了两个卫生部的副部长的职务。 这两个副部长贺成、王斌,在国家授军衔的时候,都授了将军军衔,撤他们可不是像杀贪官刘青山和张子善那样,他们这两位副部长犯的是政治的错误,毛泽东撤他们的职,为的是纠正歧视中医政策。 这一次中医所取得的成就,不是自己奋起抗争的“斗争成就”,而是“英雄救美”领袖力挽狂澜的结果。 需要大家注意的是,中医保卫自己,分为学术之争与政治斗争。 在近代以来,包括战胜1929年余云岫“废止中医”的提案和毛泽东1955年撤销两位副部长的职务,不是靠的中医理论的胜利,而是靠的政治手段。 所以,我归纳为一句话:“中医的问题,首先是政治,然后才是学术。”中医打的这些胜仗,没有一个靠学术胜的,都是靠政治赢得的。 毛泽东撤了这两个卫生部副部长以后,一系列的措施救了中医。 怎么救的中医? 第一个是要西医学习中医,然后,让中医进医院、建中医研究院、建中医学院这一系列的措施。 所以,毛泽东的“力挽狂澜”,让中医药像大熊猫一样得到了暂时的保存。 现在,中医仍然处于“末法时期”。所谓“末法时期”,我在《中医近现代史话》(2010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里进行过探索。这个时期,是以“中医药的科学性不被承认为主要特征”的时期。 现在的科学,一直是还原论一统天下,系统论、复杂性科学、自组织理论等还处于幼年阶段,没有占到主流的话语权。 中医还没有自己的评价标准,中医的诊断书,法院不认可,中医没有话语权,就像一个盲人和聋子一样,发现不了目标(病灶),评价不了目标(疗效),现在中医的处境非常尴尬,它一直处于末法时期。 张功耀在2006年发起了取消中医的网上签名,不是偶然的,张功耀提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将来还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 方舟子出了两本书,一个叫《批评中医》,还写了一个东西叫《科学成就健康》。 这两本书都鼓吹“废医验药”。很多中医人员,虽然不接受废除中医理论的“废医”,却自觉地接受了他主张的以西医的分析化学方法“验药”。 其实,按照分析化学方法进行“验药”,中医就会自觉地走到“废医、废药”的道路上去。 因为,只要中药之中有一个成分是有毒副作用的,方舟子之流就宣布这个中药不安全;进而所有包含这味中药的复方都是“问题药品”。 这样的“株连九族”式的“验药方法”,其目的就是通过“验药”来“废医”,是经过“糖衣化处理”的口号,欺骗了广大群众。他在这两本书里列举的所谓“不安全中成药”多达几百种,几乎使中医达到了“无药可用”的地步。其对中医的危害,是非常明显的。 《科技新闻》2010年第一期发表文章《抗击甲流,金花裸奔》,说中医研发抗击甲流药物是“裸奔”;在另一篇文章《中医发展需要指南针》里,明确提出,中医要发展,就必须取消阴阳五行的理论,要采取“废医验药”的方法。 “废医验药”是取消中医的一个重要步骤。 他们认为中医的历史经验是最不可靠的,中医即使有效也不科学,所以要通过行政管理措施来取消中医。 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中医”? 我2010年出了一本书,叫《永远的大道国医》(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所以把中医称为“永远的大道国医”,是因为它有历史的辉煌、近代的坎坷、现实作用、以及未来价值,并且即将走向伟大的复兴。 我认为,一百年来,中医“重术轻道”,走到了“衰落难逃”的危险地步,是方向性错误;只有“道术并重”,中医才能走向复兴。 西医西靠构成论,中医主张生成论。 研究“构成”,是眼睛向内,由大到小的“小道”,必须到分子以下,才算符合“唯物主义”。 生命的结构不稳定,以活体细胞为基础;细胞代谢一刻不停,细胞需要内环境支持,否则就会“凋亡”,或者“变性坏死”;全身的细胞核存在“同质化”,“结构决定功能”的经典构成原则走向了荒谬;克隆技术证明,在一定条件下,所有的体细胞都是“全能干细胞”!奥巴马提出“精准医疗”,不管环境,只说“基因”“蛋白”,即使是“组学”,也只是精准了“一半”。其实,“组学”已经不是结构决定的,而是内外环境、综合因素的调解结果,很多慢性病的产生和防治,都是内外环境互动的结果。这是向中医理念的回归! 研究“生成”,必须依靠环境,是由小到大的“大道”。离开环境支持,再有生命力的种子,也不能由生到成发展、壮大。“生成论”是一个生命本体与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学”。 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西医的诊断就是它的雷达,是为它的治疗服务的,不能指导中医诊疗,也不能用它作为评价标准!因为用西医的标准,中医就成了“既发现不了目标,也评价不了结果的聋瞽之学”,就降低为二级学科,不能自立了。这就不能与西医“并重”了,就是“替代”“补充”医学了。很多人自愿,甘心做“二等”当“补充”,这是被西医同化的结果。必须纠正这种“中医没落意识”,自信自立自强。 这就是“道术并重,走向复兴”。 2011年1月9日,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路志正先生行医七十年大会,许嘉璐副委员长在会上讲话,他转述了中央领导同志最近说的一句话:“孔子学院是成本最低的向世界推行中华文化的好形式”,他呼吁重视中医,希望中医未来走出困境,成为“未来的显学”。 因为时间关系,我的发言无法展开。欢迎会后交流,网络里有很多我的文章,一搜我的名字即可找到。 感谢大家,谢谢! % l: u/ F' Z" U5 y, e
[1]天津医科大学马列主义教研室编 毛泽东同志论医药卫生工作 内部发行 1960:16-17 0 m: n( u0 l' z, ^ |! y% z( |' [: _
K( A) ~# t; M# d: w(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