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东义按:
最近收到名老中医王玉生先生系列大作,展读之后,深感学术内涵丰富,是他多年学术积累的经验结晶,值得广大中医学习参考,仅就有关内容,简介如下:
2024、3、9
王玉生,76岁,中医主任医师、教授、山东德州市中医院退休后, 受聘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肿瘤专家组、北京市同仁堂中 医院贵宾门诊。现兼任香港澳门中医肿瘤学会副会长、罗马尼亚国家中医顾问、中华中医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学会教育研究分会常务理事、山东省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先后 出版医学专著:《温疾精论阐析》、《类经图翼·类经附翼评注》、《慢性气管炎防治》、《中医名言启示录》、《中医理法方药心悟》、《中医密码图解》、《王玉生谈医中误》、 《中医基础理论问题解答》 等八部。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15篇。获省科技进步奖两项,2013年受聘北京市电视台健康有约节目讲解“胃癌的防治”。
湿浊论
主 编 王玉生
主 审 郭教礼
1 c5 }1 y6 s* g$ H王玉生先生说:
数千年历史的中国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一重要组成部分,是 我国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极其丰富的经验总结,这样慢慢的从经验上 升总结出了理论,这种理论又去指导实践,而逐步的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这早在春秋战国,秦汉时期就有了初步体现,致《黄帝内经》的问世,即总 结形成了初步的阴阳学说、脏象学说、经络、气血津液、病因、病机学说等, 这些基础理论在一代一代的相传、且又会逐步的提高,同时指导着历代中医 学界的临床实践。就单从病因理论方面来看, 从《内经》中就有了不成系统的、 散在的论述到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感受风、寒、湿方面的病因内容,以 后隋代巢元方组织医家探讨病因及证侯特点编写了《诸病源候论》, 成为中国 历史上第一部说明病因病机理论及证候学的专著, 其中列有风湿病、伤寒病、 温病等发病的不同证候。致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千金翼方》和王涛 的《外台秘要》等名著也皆有病因这方面的论述,总的来看,唐以前就从病 因理论这方面,尚未形成概括性、理论系统性的框架,至宋代陈言在 1174 年 写出了《三因极—病证方论》, 他是在张仲景“三般灾难,不越三条”的思想 指导下,陈氏明确的说明了深入学习、研究病因理论的重要性,强调了清楚 的了解致病病因, 对于各种疾病的诊治, 会起到极大的指导作用。他说: “论 及医事之要, 无出三因……偿识三因, 病无余蕴, 故曰医事之要, 无出此也”。 本书所分述的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证治前, 其中将病因论述作为重点, 致此陈氏较系统的将致病因素划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称为三因论, 他在三因论中说: “六淫者, 寒、暑、湿、风、热是;七情者:喜、怒、忧、 思、悲、恐、惊是”。他把六淫伤人“冒之则先自经络流入,内合于脏腑,为外所因”。把七情伤人订为“为内所因”, 又将: “饮食饥饱、叫呼伤气、 尽神度量、疲极筋力,阴阳违逆,及至虎狼毒虫,金疮踒折。疰忤附着,畏 压溺等, 有皆常理, 为不内外因”。有此可见, 陈氏所提出的这种三因框架,为中医病因学理论的建立及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从现代中医基础理论中的病因方面,还一直沿用这种三因学说。从上世 纪六十年代国家组织编写的第一版、第二版大专院校中医基础理论试用教材 即将这三因学说的内容编排进去,可以说这是中医学史上在病因学说方面的 一大进展, 《中医基础理论》全国中医高等院校试用教材至今已编写到了第 九版、第十版。这些年来同时还出版了各种函授、成人教育、中等中医专业 学校,还有针灸、推拿、中药等专业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单从病因方 面来看,皆是大同小异,皆未有超出三因学说,这其中的湿邪病因致病,仍
沿用六淫之中的湿邪致病。
18 世纪后叶西医传入中国后,不但从西医的队伍阵容,还是诊治疾病的 方法,更不用说在其理论的创新研究方面,皆是在不断的发展与创新。在 20 世纪以来,西医学的理论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基因方面,其基础理论的微 观细分也在日益的加深加透。再加上其他学科的技术的渗透,西医药学已成 日新月异的向前推进。(当然西医在整体观及辩证论治等方面不及中医是他致命的缺陷)
2017 年国家中医药法的颁布,给我们中医工作者无论是在中医临床工作 中还是中医理论的研究方面,皆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这其中在中医基础理论 的研究方面更应该与时俱进,可利用现代多学科的先进技术优势来对中医自 身的充实、利用以创新。本书在对湿浊病因的研究方面即本着这方面的意图, 仅从中医病因之中的湿邪,本着不失中医理念的基础上对其打破传统六淫之 中,湿邪的局限性、残缺性及不完整性进行扩充、分解。本书改湿浊分解成 两大类,一为外湿浊,二为内湿浊,内湿浊之中又分为有形内湿浊和无形内 湿浊,有形内湿之中分为有形无毒内湿浊和有形有毒内湿浊,无形内湿浊之 中又分为无毒无形内湿浊和有毒无形内湿浊。外湿邪之中又分为有形外湿浊 和无形外湿浊,有形外湿浊之中又分为有形无毒外湿浊和有形有毒外湿浊,无形外湿浊之中又分为无形无毒外湿浊和无形有毒外湿浊,每类湿浊都列有所造成的病证。这样的细分鉴别完善,充实又创新了湿浊病因理论,对进一步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首次对湿浊的分类及致病描述,仅是初步的,一定会有不少的缺项,甚 至会有错误之处,还望在今后的病因理论研究中,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的充
实完善,更望广大的同仁们提出不同的见解。
王玉生于北京天坛临居 2023 年 7 月 10 日
6 i2 _7 r( A/ l8 S目录
第一卷 湿浊概述 1
一、湿浊致病的理论起源 3
二、《伤寒杂病论》开创了湿浊致病的临床应用 4
三、汉朝以后致金元时代对湿浊致病的证治已更加完善 6
四、明清时代湿浊致病理论的逐步完善 9
五、近现代对湿浊致病的研究进展 12
第二卷 湿浊的分类 14
一、无形外湿浊 16
(一)无形无毒外湿浊 16
(二)无形有毒外湿浊 17
二、有形外湿浊 21
(一)有形无毒外湿浊 22
(二)有形有毒外湿浊 23
一、无形内湿浊 28
(一)无形无毒内湿浊 28
(二)无形有毒内湿浊 30
二、有形内湿浊 33
(一)有形无毒内湿浊 34
(二)有形有毒内湿浊 35
第三卷 外湿浊致病 39
一、无形无毒外湿浊致病 39
二、无形有毒外湿浊的致病 46
! p7 b" @1 f- ?- c5 K 湿浊论
5 R! E5 }6 N8 R
(一)非典型肺炎(以下简称非典) 47
(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52
(三)流行性感冒 56
(四)流行性出血热 61
(五)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67
(六)百日咳 70
(七)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74
(八)水痘 79
(九)风疹 82
(十)流行性腮腺炎 84
(十一)白喉 87
(十二)猩红热 91
(十三)肺结核 94
(十四)支原体肺炎 97
(十五)麻疹 99
(十六)炭疽 104
(十七)脓疱疮 107
(十八)丹毒 109
三、有形无毒外湿浊致病 112
四、有形有毒外湿浊致病 112
(一)钩端螺旋体病 113
(二)霍乱 115
(三)伤寒 117
(四)细菌性痢疾 120
(五)血吸虫病 124
(六)雾霾致病 128
第四卷 内湿浊致病 130
一、无形无毒内湿浊致病 130
(一)脾胃致无形无毒内湿浊致病 131
(二)心与小肠致无形无毒内湿浊致病 133
" F2 k, \; h$ X8 S
目录
. i6 v/ i3 s( k. V9 H% N9 Z
(三)肝与胆产生无形无毒内湿浊致病 135
(四)肺与大肠产生无形无毒内湿浊致病 137
(五)肾与膀胱产生无形无毒内湿浊致病 139
(六)湿疮 141
(七)奶癣 144
(八)天疱疮 146
(九)马疥(结节性痒疹) 149
(十)瓜藤缠(结节性红斑) 150
(十一)狐惑病(白塞氏综合征) 153
(十二)带状疱疹 155
二、无形有毒内湿浊致病 157
(一)脚湿气 158
(二)艾滋病 160
(三)乙型肝炎 164
(四)梅毒 169
三、有形无毒内湿浊致病 173
四、有形有毒内湿浊致病 198
(一)恶性肿瘤 198
(二)淋病 205
(三)水痘 208
附录
治疗湿浊药物简介 210
一、芳香化湿药 210
(1)藿香 210
(2)佩兰 210
(3)白豆蔻 210
(4)砂仁 210
(5)草豆蔻 211
(6)石菖蒲 211
(7)香薷 211
6 u2 P1 C; o! f0 Z w$ h 湿浊论
* J& G' A( M1 D, V9 b
二、苦温燥湿药 211
(1)苍术 211
(2)白术 211
(3)陈皮 212
(4)厚朴 212
(5)香橼 212
三、苦寒燥湿药 212
(1)黄芩 212
(2)黄连 212
(3)黄柏 213
(4)龙胆草 213
(5)苦参 213
四、清热利湿药 213
(1)木通 213
(2)石韦 213
(3)茵陈蒿 213
(4)篇蓄 214
(5)瞿麦 214
(6)草薛 214
五、淡渗利湿药 214
(1)茯苓 214
(2)泽泻 214
(3)猪苓 214
(4)车前子 215
(5)通草 215
(6)滑石 215
六、温阳化湿药 215
(1)附子 215
(2)肉桂 215
(3)干姜 215
, s' q/ ?. Z! e# f9 c
目录
$ ]) k$ |7 V8 K1 ~2 H3 e(4)吴茱萸 216
(5)草果 216
(6)高良姜 216
七、祛风除湿药 216
(1)独活 216
(2)威灵仙 216
(3)秦艽 216
(4)桑寄生 216
(5)千年健 217
(6)海风藤 217
(7)防己 217
八、辛温化湿药 217
(1)紫苏 217
(2)麻黄 217
(3)桂枝 217
(4)荆芥 218
(5)防风 218
(6)羌活 218
(7)白芷 218
(8)苍耳子 218
九、温燥痰湿药 218
(1)半夏 218
(2)桔梗 219
(3)白附子 219
(4)白芥子 219
(5)皂荚 219
(6)天南星 219
(7)瓜萎 219
十、除湿导滞药 220
(1)大黄 220
湿浊论
(2)槟榔 220
(3)莱菔子 220
十一、清热化痰药 220
(1)川贝 220
(2)浙贝 221
(3)浮海石 221
(4)竹沥 221
(5)天竹黄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