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第二讲 《伤寒论校注》的框架结构【1】 (指导老师:曹东义 讲课;王洪昇) (wty:下面是2024年3月3日晚上,第二讲 《伤寒论校注》的框架结构(上)的缺失部分。) 尊敬的曹东义老师,各位同道,新年好! 我是河北涿州的中医爱好者王天云。 本周日(2024年3月3日)晚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天云讲述《伤寒论》。题目是大家一起学习伤寒论。 第二讲 《伤寒论校注》的框架结构(上)。 (《伤寒论校注》的编辑裴永清先生,在2009年66岁时说:中医药学既是中华民族之文化,又是中华民族之遗产,更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医学科学。学必细微、研必精深,学用结合,反复无穷。倘若读之数遍,不可谓学也;非“入骨三分”而铭刻于心,亦不可谓学也。余素愚钝,反复拜读大论不可计数,而受益俱增,至今不敢懈怠矣。试看古今中外之中医大家,代有其人,无一不煞费苦心,呕[ǒu]心沥血而道成;伤寒注家层出不穷,真可谓仁者见人,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各有是非。读懂《伤寒论》难,用好《伤寒论》更难,余以为非不能也,恐不为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纳诸家之精华化为已有,是为善学者也。) 本次讲座以1991年6月,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伤寒论校注》为基础本,并加以各家内容为羽翼。 《伤寒论校注》正文之前是内容提要、出版者的话、校注说明;正文部分是三篇序言、目录、伤寒论卷第一至第十。正文后附有校注后记。 本书以明·赵开美摹宋刻本为底本校注而成。全书共十卷。卷一为辨脉法、平脉法;卷二为伤寒例、辨痓[chì中医指筋脉痉挛、强直的病症。]湿暍脉证并治、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卷三至卷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并治;卷七至卷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 《伤寒论校注》文献丰富,考证翔实,尽其理致,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既保持了宋本《伤寒论》原貌,又体现了近代学者研究《伤寒论》的新成就,是目前学习研究《伤寒论》的最佳版本。 序言分为三篇。第一篇是刻仲景全书序,第二篇是伤寒论序,第三篇是伤寒卒病论集。 卷第一分为平脉法第一、辨脉法第二; 《玉函》卷二 第二篇为《辨脉》。《辨脉》在《伤寒论》的几个重要传本中见于宋本、高继冲本,敦煌残卷S202及《玉函》,而唐本不载此篇。在元中期以前,医家都认为《辨脉》出自仲景,至元明之际王履 (字安道,约生活在 公元1332~139l 年。元末江苏崑山县人,学医于朱丹溪,是其门人,尽得朱氏之学。《古今医统》称王安道“学究天人,文章冠世,极深医源,直穷奥妙”。《四库全书提要》称其“实能贯彻源流,非漫为大言以夸世者”。充分说明王氏之学于医学理论颇有造诣,其探讨医理强调对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治学严谨,立论有据。著有《医经溯洄集》、《百病钩玄》等,现唯有《医经溯洄集》行于世,是其代表著作。)王履在《医经溯洄[sù huí]集》中 始提出疑问,认为《平脉》《辨脉》《伤寒例》不撰于仲景,而出自叔和。他说;“夫叔和之增入者,《辨脉》《平脉》与可汗不可汗等诸篇而己,其六经病篇,必非叔和所能赞辞也。”明初洪武中芗溪黄仲理(明代 医家。芗溪马鞍山人。自幼 习医于《 伤寒论》颇有研究,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以成无己《 注解伤寒论》为蓝本,将其本人二十余年的研究心得,撰成《 伤寒类证》十卷,条析类证,分门为卷,以其 脉法精纯,有证有论有方者,为内篇;以其精粗相驳者,为外篇;以其有论无方无证者,为杂篇;以论见证,首尾相贯,以号见条,则言不重复。使学者开卷不待披检,一目了然。)黄仲理撰 《伤寒类证辨惑》云;“仲景之书,六经至劳复而已,其间具 397法,112方,纤细毕备,有条而不紊也。《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三篇,叔和采摭[zhí 拾取;摘取]群书,附以己意,虽间有仲景说,实 399法之外者也。又痉湿暍三种一篇,出《金匮要略》,叔和虑其证与伤寒相似,恐后人误投汤剂,故编入六经之右,致有宜应别论之语,是为杂病,非伤寒之候也。又有不可汗、宜汗、不可吐、宜吐、不可下、宜下,并汗吐下后证,叔和重集于篇末,比六经中,仓卒 寻检易也。”此后方有执 (公元1522年生人-卒不详,明代医学家。字中行xing,歙[shè 歙县,地名。在安徽南部。以产徽墨、歙砚著名。] 县(今属安徽南部)人。因其家人包括妻儿共五人因病故去,发愤读书攻医,对伤寒尤其致力研究,颇有心得。认为仲景之《伤寒论》因王叔和之编次而移动原文,已非原貌,复经成无己注疏时多所窜改,面目全非,失其原意。经二十余载精心钻研,著 成《伤寒论条辨》八卷,对《伤寒论》重加整理,调整篇目,全书计十一篇,397法,113方。形成明清时代重新整理研究《伤寒论》的热潮,其错简论的主张虽也受到若干医家之非议,但其影响深远,不容忽视,清代名家如张璐、喻嘉言、吴仪洛、周扬俊、黄元御等,均拥护其说,形成伤寒学上的“错简派”。) 方有执作 《伤寒条辨》,将《平脉》《辨脉》退于卷末,称此两篇系叔和“附已意以为赞经 之辞,譬则翼焉,传类也。”方有执之后有位医家,喻昌(公元1585 - 1664 ,字嘉言,江西新建人( 今江西南昌) 。清代初期(公元1644-1661 年间),喻昌移居江苏常熟,医名卓著,冠绝一时,成为明末清初著名医家,与张路玉、吴谦齐名,号称清初三大家。著有《寓意草》、《尚论篇》、《尚论后篇》、《医门法律》等。张璐(1617 -约1699) ,清初医学家。名璐,字路玉,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习儒而兼攻医。明亡后弃儒业医,隐居洞庭山十余年,行医著书,至老不倦。离乡十六年,辑医书一帙(zhi)携归故里,故名之曰《医归》。将其中《伤寒绪论》、《伤寒缵[zuǎn继承。]论》刻行。康熙中, 取《医归》残稿,从头检点,并易名《医通》。另著有《诊宗三昧》一卷,专明脉理; 《本经逢原》四卷,《千金方衍[yǎn]义》三十卷等。后世汇辑成《张氏医书七种》( 又名《张氏医通》) 。张璐临床经验极其丰富, 堪称一代宗师。 所著《张氏医通》卷帙zhi浩[hào ] 繁,而叙述条理清晰, 系统具体。为医家案头必备之工具书。吴谦 ,清代医官。字六吉,安徽歙she县人。尝官至太医院院判。乾隆帝尝敕[chì 皇帝的诏令]令编修医书。 太医院原意欲编修一博一约的医书,最后为能达到早日编成,遂由吴谦与另一太医院院判刘裕铎为总修官,收集天下秘籍及传世良方。吴谦则更精研《 伤寒论》、《 金匮要略》,对之逐条进行订释,收集各家疏注,订其舛误,加以阐发,撰成《 订正伤寒论注》及《 订正金匮要略注》。另他主持编修《 医宗金鉴》(一作《御纂[zuǎn]医宗金鉴》)。此书内容丰富概括,尝作为太医院之教本。后世广为流传,影响甚大。黄元御,名 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乾隆皇帝的御医,乾隆皇帝亲书“妙悟岐黄”褒奖其学识,亲书“仁道药济”(行仁道,以药济)概括其一生。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黄药师”、“一代宗师”,清军四川军医馆——久真堂的祖师爷。黄元御 从医伊始,是从研读张仲景的《伤寒论》入手的,然后逐及《金匮玉函要略》,黄帝、岐伯《内经》,扁鹊《难经》等中医根本典籍。他奉仲景等四人为“医门四圣”。他认为“四圣”之外,历代名 医持论多有偏失,以至误诊死人,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四圣“之书错简零乱,兼之历代传注谬误所致。因此发愿 致毕生精力,对“四圣”之书,从源到流,重加考订,还其本来面目,以凭后世遵循。在施治中他始终贯彻了重视脾土、扶阳抑阴、厚培中气的施治原则,这是他对祖国医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喻 嘉言在《伤寒条辨》基础上撰写《尚论篇》。据清初徐乾学 (公元1631-1694年,字原一、幼慧,号健庵、玉峰先生,清代大臣、学者、藏书家。江苏昆山人,清初大儒顾炎武外甥, 康熙九年(1670 年)进士第三名(探花),授编修,先后担任《明史》总裁官、内阁学士,康熙二十六年(1687 年),升左都御史、刑部尚书。曾主持编修《明史》等书籍,著《憺[dàn] 园文集》三十六卷。家有藏书楼“传是楼”,乃中国藏书史上著名的藏书楼。)《憺[dàn]园集》 说;“有老儒方有执者,作为《伤寒条辨》一书,不甚行于世,近喻嘉言窃其义作《尚论篇》。”《四库全书总目 提要》说;“有执既殁[mò],其板散佚,江西喻昌遂采掇[duō] 有执之说,参以已意,作《伤寒尚论篇》,盛行于世,而有执之书遂微。”喻氏对王叔和予以严励批判;“至于编述伤寒全书,苟简粗率,仍非作者本意,则吾不知之矣。如始先序例一篇,蔓引赘[zhuì]辞;其可与不可诸篇,独遗精髓;平脉一篇,妄人已见。总之,碎剪美锦,缀[zhuì]以败絮,盲瞽 [gǔ]后世、无由复睹黼黻 [fǔ fú]之华 。况于编述大意,私淑原委,自首至尾,不叙一语,明是贾[gǔ] 人居奇之术,致令歧黄一脉,斩绝无疑,悠悠忽忽,沿习至今,所谓千古疑城,莫此难破。兹欲直溯 仲景全神,不得不勘破叔和。”方、喻之说对清代伤寒学术之研究,影响很大,许多医家颇有翕然风从之势。如张路玉在《伤寒缵[zuǎn]论》中称《伤寒条辨》、《尚论篇》“晰其条贯,开其晦蒙”,“与仲景之法,了无疑滞”,吴仪洛,澉gǎn浦人(在浙江北部,临杭州湾。]。秀才。先世藏书甚富,且多海内稀见医书。幼习举业,旁览医籍,后改研歧黄。曾游湖北、广东、河北、河南等地,入天一阁苦读医籍,学业举益精。行医40年,名噪乡里。著《本草从新》,对汪昂《本草备要》承误之处,逐一增改,并补入药草近300种,冬虫夏草、太子参等药,均系本书首载。注解药性,颇多新见。《成方切用》,录时用之方1300余首,阐释方义,详述加减。为医家临诊所重;附《勿药元诠[quán》74条,皆防病养生之言。《伤寒分经》,详注《伤寒论》字句并阐其蕴义。另著有《一源必彻》、《四诊须详》、《杂症条律》、《女科宜今》及《周易注》、《春秋传义》等,然皆多散佚yi。)吴仪洛在所著《伤寒分经》中称“王叔和编次之乱,序例之误,及林亿、成无已校注之多差、《尚论篇》中,辨之甚详且明”,“喻氏则先振举其大纲,次详其节,将397法,分隶于大纲之下,极得分经之妙”。程应旄[máo清初医家。字郊倩。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推崇仲景学说,生平精研《伤寒论》,提出应以"表里脏腑"四学读伤寒,诊法关键在于脉。他汲取喻嘉言、方有执研究整理伤寒条文之长,再行归类条理,阐发己见,著成《伤寒论后条辨》(又名《伤寒论后条辨直解》)十五卷(1670年),并将《伤寒论》原文、方有执《伤寒论条辨》、喻嘉言《尚论篇》三书附于书后,甚便于参检。1672年又著《伤寒论赘余》一卷,以补前书之遗。另有《医径句测》二卷(1670年)介绍《松崖医径》之脉图与图内之方。] 程应旄máo依方氏《条辨》作《伤寒论后条辨直解》,周杨俊(清代医家。字禹载。苏州府(今江苏苏州)人。年近四十,弃儒习医,钻研仲景书十余年。撰《温热暑疫全书》四卷(1679年),依次论温、热暑、疫诸病,选辑《伤寒论》、《温疫论》原文,详加阐释。康熙十六年(1677年)取《伤寒论条辨》、《尚论篇》,附以己见,编成《伤寒论三注》十六卷。又补注《金匮方论衍义》而成《金匮玉函经二注》二十二卷(1687年)。治血证,疗效甚著。推崇《十药神书》,康熙二十六年予以加注刊行。)周杨俊作《伤寒论三注》,称《伤寒条辨》《尚论篇》“为二千年来,得此表章绝业,发挥义蕴”,譬如“孔圣之书,作于春秋,至宋始称明备焉。苟非周程张朱数君子,相继而绎注之,譬诸日月当天,未尽云雾也。(补讲至此处。)今前有《条辨》,后有《尚论》,彼之未善,此益研精,总之大道之明而已矣。”(大群中从此句开始的。)p15 清代也有一些医家,认为《辨脉》之篇文字,确为仲景所作,代表人物是魏荔彤[tóng1.红色 2.姓。](1670—?,字念庭,号怀舫。清代康雍时期著名的医学家、理学家、易学家。直隶柏乡(今河北柏乡)人。官至江常镇 诸道观察使,为官之余,专心著述。魏氏自幼爱读医书,善于将诸书内容联系起来,互相阐明,探讨奥旨。他往往用仲景所言,来解《内经》不明之处,又用《内经》所讲道理,解释《 伤寒论》中不明之处,多有心得。直到甲午年(1714)魏荔彤利用工作之余开始研读《 周易》,久而久之,魏氏便以读《易》之心解读《伤寒论》《金匮要略》诸篇。字栉[zhì句比 ,条分缕析,分章别段,五明参证,而后认识到“仲景之书真与《易》无二义也”。《周易·系辞》云:“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魏氏认为研究《伤寒论》也是如此。医理与易理无不相合。以此理研究《伤寒论》“必晓然大白矣”。所以,他自幼至老,研究《伤寒论》几十年,终于豁然明悟。著成《注释伤寒论义 大全》或称《伤寒论本义》(或称《 伤寒论注疏》)(康熙辛丑年刊行)。魏氏的著作还有《 素问注疏》二十四卷、《 灵枢注疏》九卷、《金匮要略本义》三卷,皆多有发明,《 医宗金鉴》多引其说。曹禾( 康熙三年(1664) 中癸gui巳si科三甲进士) 称赞魏氏“实士大夫攻医之佼佼者”。),魏荔彤在《伤寒论本义》中说;“《辨脉》一篇,的是医圣原文,其辞简括,其义深长,与《伤寒杂病论》心思笔致,皆足令入(人)抽绎不尽,推暨无方矣,盖《辨脉》为论证之先务,所以叔和叙次为第一,不可谓以传僭[jiàn经也。既非叔和所能拟议,原为医圣高文巨典,不妨置之诸论之首,以重 诊视之事矣”。钱超尘先生对比诸传本,认为《辨脉》一篇,乃仲景《伤寒论》所原有。 首先,在宋代以前医学文献中,有称《平脉》为王叔和搜采,有称《伤寒例》为王叔和所作者,而没有见到称《辨脉》出于叔和者。如《平脉》第一段“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至“为子条记,传与贤人”,载于王叔和《脉经》卷五《张仲景论脉》、王叔和认为此节出自仲景。但是,张仲景著作皆以散文写成,唯此段却用韵文写成,文风截然不同,此可怪者一;此段文字亦见于《千金翼方》卷二十五《色脉·诊脉大意》,但引用此段文字时、孙思邈未云出自张仲景,此可怪者二,同样是这一卷,孙思邈引张仲景论脉的文字,凡是他见到的传本中写着“仲景曰”的,他都把“仲景曰”三字明确地写出来,以示珍重之意;而在此段引文之前孙思邈没有写“仲景曰”三字,可见自叔和之后,许多学者医家对上述一段文字已持怀疑态度。然对《平脉》中的押韵文字,从音韵学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它具有明显的西汉音韵特点,也就是说,《平脉》中的韵文、成于西汉,张仲景在撰写《伤寒杂病论》时,收录于书,在《伤寒论’文献通考》第一章第五节《伤寒论韵文’成于两汉考》已作论证,说这段韵文不成于仲景本人机杼[zhù],不属于他自己的创作则可,若说这段韵文未曾收入仲景《伤寒论》则非,因为叔和《脉经》已明确指出这是“张仲景论脉”。但是《伤寒论平脉》中有些段落可能出自王叔和《脉经》卷一和卷五。如《脉经》卷一《持脉轻重法第六》“初持脉如三菽shu之重”一段、《迟疾短长杂病法第十三》“师曰;夫呼者脉之头”一段,《辨灾怪恐怖杂脉第十二》全段、《从横逆顺伏逆脉第十一》“脉有相乘,有从(纵)有横”一段等等,均为《平脉》收录;《脉经》卷五则收录了“脉有三部、阴阳相乘”一大段。今综览《伤寒论·平脉》,很大一部分文字均可从《脉经》中找到出处,所以后人称《平脉》出自叔和是有根据的,只是没有象我们这样举出证据罢了。大约在东晋至南朝阶段,医家抄录《伤寒论》时,有人才把叔和《脉经》中的文字逐渐补充进来,试看《平脉》条文之问’凌杂失伦,没有统序,也可以看出为后人陆续递补痕迹。 《伤寒论·伤寒例第三》是由叔和掇[duō]拾仲景旧文及附以己意而撰成的一篇文字。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可以作为叔和掇拾仲景旧文的证据;“今搜采仲景旧论,录其证候,诊脉、声色、对病真方有神验者、拟[nǐ]防世急也。”至于叔和附以已意者,见于《千金要方》及《外台秘要》。 《伤寒例》:从“春气温和,夏气暑热,秋气凉爽,冬气冷冽”至“此则时行之气也”凡208字,见《千金要方》所引之《小品方》,《小品方》称出自“经云”;又考《外台秘要》卷一亦引此段文字,云出自《阴阳大论》,则《小品方》所说的“经云”,当指《阴阳大论》而言,因此可知此段文字断非仲景所作,亦非叔和所作,而是叔和引自《阴阳大论》,他按照自己的理解写进《伤寒例》中。 《伤寒例》;从“伤寒之病,逐日浅深”至“无不效也”凡 62字,见《千金要方》卷九所引之《小品方》,但《小品方》未说明这段文字的出处,而《外台》卷一说,此段文字系叔和所撰,所以在这段文字之前写上“王叔和曰”四字。 《伤寒例》:从“夫阳盛阴虚、汗之则死”至“仁者鉴此,岂不痛欤[yú]”凡165字,见《千金要方》卷九、《外台秘要》卷一,两书在引文前都有“王叔和曰”四字,《伤寒例》;“凡两感病俱作,治有先后”至“安危之变、岂可诡哉”凡 79字,见《外台》卷一所引,称出自叔和。 此外,《伤寒例》中的某些段落在《千金要方》中还可以找到,这里不再举证。以上这些材料说明,《伤寒例》中确有王叔和“搜采”的仲景旧论,也有叔和从别的书中引用来的材料,如引《阴阳大论》就是最明显的证据,也有叔和自己的话,《千金要方》《外台秘要》的“王叔和曰”是重要的参考材料。因此,后人说王叔和“附以己意”不是诬陷之词。至于《平脉》全篇何者为张说,何者为王语,现已无法考察。 以上这些资料均出自宋以前,前人对于《平脉》《伤寒例》早已加以怀疑,认为这两篇不出自仲景,而出自叔和本人或出自叔和整理之其他医书。但是,我们还没有见到宋以前的材料对《辨脉》有怀疑的。这是我们说《辨脉》这篇文章出自《伤寒论》的第一个理由。 第二,除宋本有《平脉》《伤寒例》外,高继冲本及《玉函》均没有这篇文章,而《辨脉》一篇既见于《玉函》,又见于宋本、高本和敦煌残卷S202。这反映了一种共同的心态;历代传抄者对这篇文章均认为是《伤寒论》所原有而加以抄写。 经与宋本《辨脉》篇对照,《玉函》的《辨脉》篇较宋本多出六条,另有一条文字略异。 《玉函》多出来的六条是; 1.脉聂聂如吹榆荚[jiá]者,名曰散也,此条见敦煌残卷S202,又见《素问·平人气象论》“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北宋’林亿注云;“张仲景云:秋脉蔼蔼如车盖者,名曰阳结。春脉聂聂如吹榆荚者,名曰数。”(见《素问》横排本第116页) 2.脉虚者,不可吐下发汗,其面反有热色为欲解。不能汗出,其身必痒。 此条《脉经》、宋本均无,见敦煌残卷S202。 3.趺fu-阳脉数微涩,少阴反坚,微即下逆,涩即躁烦。少阴坚者,便即为难。汗出在头,谷气为下。便难者令微溏,不令汗出,甚者遂不得便,烦逆鼻鸣,上竭下虚,不得复还。 此条《脉经》及宋本无,见敦煌残卷S202。 4.趺阳脉浮而微,浮即为虚,微即汗出。 此条《脉经》及宋本均无,见敦煌残卷S202。 5.脉微而弱,微即为寒,弱即发热,当骨节疼痛,烦而极出汗。 此条《脉经》及宋本无,敦煌《伤寒论》残卷S202亦无。 6.寸口脉濡面弱,濡即恶寒,弱即发热,濡弱相搏【2】,藏气衰微,胸中苦烦、此非结热,而反劫之,居水渍[zì]布’冷铫[diào]贴之,阳气遂微。诸府无所依,阴脉凝聚,结在心下,而不肯移。胃中虚冷,水谷不化,小便纵通,复不能多。微则可救,聚寒在心下,当奈何。 此条宋本无,S202亦无,见《脉经》卷七第十四《病不可水证》,《玉函》卷六《辨不可水证》重出。 以下一条的文字,《玉函》与宋本不同;“脉散,其人形损.伤寒而咳,上气者死。”此条敦煌S202与《玉函》同,宋本及《脉经》卷七第十八作“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老死,谓其形损故也,” 除上述几条与宋本有异外,其余各条及条序与宋本均同。敦煌《伤寒论》残卷S202 最后-条是“脉散、其人形损”条,经与《玉函》“辨脉”篇相比较,此条的后面还有条文,可惜残卷至“伤”字而止,下页已不可复得。本文上面所举第5、6两条,皆不见于S202,因为这两条的位置在S202“脉散,其人形损”条的后面,所以S202没有这两条,而有1、2、3、4、条。我们在敦煌《伤寒论》残卷这一章已经考证过,S202是隋以前抄件,而《玉函》“辨脉”的条文与S202 相同,这就完全证明,《玉函》“辩脉”也是流传于隋以前的文章,同时也进一步证明,《玉函》曾流传于隋以前是绝对没有疑义的。 卷第二分为伤寒例第三、辨痓湿暍病脉证第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上 第五; 伤寒例第三的一种情况在上面已说,还有一种在讲到《伤寒例》时再叙。《玉函》卷二第一节是《辨痉湿暍第一》。经过对“痉湿暍”的考证以后,对《玉函》是一个古老的传本,它曾与《金匮要略》合编在一起,后来才分为两部书等重大学术问题,更加确信不疑。 《玉函》中《辨痉湿暍》的头一条是;“太阳病,痉湿暍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唐本作“伤寒与暍(案“痓”[chi]乃讹字,当作“痉” [jìng肌肉组织绷紧僵化"。本义:肌肉组织绷紧僵化。])病,湿病及热暍相滥,故叙而论之”。宋本作“伤寒所致太阳病痓[chì]湿暍,此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日本《康平本伤寒论》亦有此小段文字,字句与唐本颇近。《脉经》及高继冲本均无此段文字,此条文字仅见于上述四个古传本中。四个传本文字虽然略异,但主旨相同,都认为伤寒所引起的太阳病与痉湿暍三种疾病有相同之处,但它们又不是同一种疾病,所以在论述伤寒三阴三阳病之前,把痉湿喝三种疾病的病因、病状、治法加以叙述,以便与太阳病状相区别。从痉湿暍与太阳病具有紧密联系,在联系中又有若干区别这个角度上观察,“辨痉湿暍”这一节放在太阳病的前面是合理的,应该是叔和编次仲景遗论的原来次序。 《玉函》“辨痉湿暍”共27条(案,“太阳病,痉湿暍,三种”这一条不计在内)。唐本宋本两书痉湿暍的条数相同。若以宋本所分的条数与《玉函》相比较,则唐本、宋本少14条。若以仲景《金匮要略》卷一《痉湿暍病脉证》与《玉函》相比较,除下面一条为《金匮要略》所无外,其余各条均在《金匮要略》中,这--条是;“脊强者,五经之总名,其证卒口噤,背反张而瘛疭,诸药不已,可灸身柱大椎陶道。”此条亦不见唐本、宋本、高本和《脉经》。 从《玉函》痉湿暍的条文皆在《金匮要略》中这个事实上。我们可以作出如下判断; 首先、《玉函》的《辨痉湿暍》条文,基本上还保留着叔和编纂[zuǎn]时的大体面貌。唐本与宋本所缺少之条,当是后人传抄时所删除,而只录辨别痉湿暍的几条纲领; 其次,据张仲景《伤寒论序》说,他写的著作名为《伤寒杂病论》一十六卷,王叔和整理编次仲景遗著时,也仍然是把这十六卷编为一部完整的著作,当时此书之通俗书名为《张仲景方》,其编次体例,大体上是前面论伤寒,中间论杂病,最后是伤寒论方与治疗杂病方,在伤寒的前面有一节论太阳病与痉湿暍的区别。后来在传抄中,重视伤寒的人,抄录了辨痉湿暍和伤寒部分以及其方,这就是今天《玉函》的基本模样;重视杂病的人,抄录了辨痉湿暍和杂病部分以及其方,这就成了《金匮要略》。但今天的《金匮要略》三卷已非北宋王洙[zhū宋官吏(997-1057年),字原叔,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人。泛览传记,于图纬、方技、阴阳、五行、算数、音律、训诂、篆隶之学,无所不通。举进士,累迁尚书工部员外郎。翰林学士。]所得《金匮要略》的原貌,而是经过北宋孙奇、林亿整理过了的。孙奇《金匮要略》序说;“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d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孙奇首先校定《伤寒论》--即今天通称的宋本《伤寒论》,接着校定《金匮玉函经》,校完这两部书以后,又校定《金匮要略》三卷。他校勘王洙所得《金匮要略方》三卷的时候,作了三个重大的调整工作;(上 讲至此处。) (2024年3月3日晚上,主要讲述了第二讲 《伤寒论校注》的框架结构(上)中的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辨痓湿暍病脉证并治的来龙去脉。下面接着讲述第二讲 《伤寒论校注》的框架结构(下)) 据张仲景《伤寒论序》说,他写的著作名为《伤寒杂病论》一十六卷,王叔和整理编次仲景遗著时,也仍然是把这十六卷编为一部完整的著作,当时此书之通俗书名为《张仲景方》,其编次体例,大体上是前面论伤寒,中间论杂病,最后是伤寒论方与治疗杂病方,在伤寒的前面有一节论太阳病与痉湿暍的区别。后来在传抄中,重视伤寒的人,抄录了辨痉湿暍和伤寒部分以及其方,这就是今天《玉函》的基本模样;重视杂病的人,抄录了辨痉湿暍和杂病部分以及其方,这就成了《金匮要略》。但今天的《金匮要略》三卷已非北宋王洙所得《金匮要略》的原貌,而是经过北宋孙奇、林亿整理过了的。孙奇《金匮要略》序说;“翰林学士王洙在馆阁日,于蠹[dù]简中得仲景《金匮玉函要略方》三卷,上则辨伤寒,中则论杂病,下则载其方,并疗妇人。”孙奇首先校定《伤寒论》--即今天通称的宋本《伤寒论》,接着校定《金匮玉函经》,校完这两部书以后,又校定《金匮要略》三卷。他校勘王洙所得《金匮要略方》三卷的时候,作了三个重大的调整工作; (wty:第二讲 《伤寒论校注》的框架结构(上)。讲述至此。下面是第二讲 《伤寒论校注》的框架结构(下)。) (一)王洙所得之本的主要结构是“条论于前,方会于后”,也就是“前论后方”,孙奇感到这样排列不便医家临证选方,于是把有关方子附在相关的条文之下。也就是说,今本《金匮要略》条文下的方子及服法,是孙奇校勘时,从卷末调整过来的; (二)把当时流传的行之有效的方子也附在每篇之末,这些方子虽然不是张仲景的方子,但是它的疗效显著,附在篇末并且有附方的标志,而不与仲景方相混,这仍然是很有意义的,北宋以前许多经验方,赖此得以流传; (三)王洙所得之本,前面有一些节录《伤寒论》的条文,由于《伤寒论》已经校定过了,这部分节录的《伤寒论》文字如果仍然放在《金匮要略》的前而,既累赘,也没有必要,于是就把《伤寒论》的节录文字删掉了。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 合一十六法(解释),方一十四首。 太阳病上篇共30条。前11条主要论述了太阳病提纲证,太阳病分类,病传与不传,以及病发阴阳与真假寒热。后十九条则阐述了太阳中风证,桂枝汤加减证及禁忌证,并举若干误治救逆之法。 卷第三至卷第六分述六经病脉证并治; 卷第三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 66法,方39首。并见太阳阳明合病法。 本篇主要论述了太阳伤寒表实无汗之麻黄汤证,及其加减证和禁忌证。兼述了太阳阳明合病之葛根汤证,补述了桂枝汤治疗杂病之荣卫不和的自汗出证。在论太阳经邪之后,又简述了蓄水于下之五苓散证;火郁于上之栀子豉汤证;少阳气郁兼三焦不畅之小柴胡汤证;热与血结之桃核承气汤证和抵当汤、丸证。更以太阳病误治后之变证,以五脏病为例论述了心阳虚、心悸之桂枝甘草汤证、脾虚水气上冲之苓桂术甘汤证、邪热壅肺作喘之麻杏甘石汤证、肾阳虚水泛之真武汤证等。 统观全篇,所赅[gāi]甚广;外则论荣卫之不和,内则论气血之失畅、上则论火郁胸膈,下则论水蓄膀胱,兼及五脏杂病证治。 卷第四是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 合39法,方30首,并见太阳少阳合病法。 本篇条文计51条,论述的主要内容可分四个部分; 一、热实结胸证治。包括热与水结的大陷胸汤(丸)证治、热与痰结的小陷胸汤证治。 二、阴寒之邪与脏气相结的脏结证、太少并病的柴胡桂枝汤证和柴胡桂枝干姜汤证、妇人热入血室证、以及热与水搏于肌表的文蛤散等诸证。或在病因、或在证状上有与结胸证相似之处,故汇于一篇之中对比发挥,以资鉴别。 三、心下痞证治。主要包括无形邪热痞塞于中的大黄黄连泻心汤证治、热痞兼阳虚的附子泻心汤证治、脾虚挟痰的半夏泻心汤证治,脾虚挟饮的生姜泻心汤证治,中虚客气上逆的甘草泻心汤证治。由于在五苓散、旋覆花代赭石汤、大柴胡汤等证,亦可出现心下痞硬症、因此也同五泻心汤证杂揉在一起讨论,示人总以辨证为先。 四、阳明里热的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证,上热中寒的黄连汤证、风湿滞留肌腠或关节的桂枝附子汤证和甘草附子汤证、外感寒邪兼心之阴阳两虚的炙甘草汤等、均与表邪内侵有关,故于本篇之末论之,以说明太阳表邪内侵之途径不一变证百出。至此,结束了太阳病篇的全部内容。 卷第五是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 合44法,方10首,1方附,并见阳明少阳合病法。 本篇首先以“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叙述了阳明病邪之来路和阳明病的成因。继之以“胃家实”三字高度概括了阳明病证的里、热、实三大特点。 阳明里实证,轻重不一,故其治疗有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之异。 阳明热证,包括热郁于上的栀子豉汤证,热盛于中的白虎加人参汤证、热与水结于下的猪苓汤证。 仲景以挟宾定主手法,论阳明虚寒病证于阳明里热实证之前,意在对比求辨。同时本篇论述了湿热发黄的茵陈蒿汤证、栀子柏皮汤证、麻黄连轺[yáo]赤小豆汤证,为阳明邪热与脾湿相合为患,不专为阳明所主,故置于篇末。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 方1首,并见三阳合病法。 少阳胆木,内寄相火,性喜条达,最忌抑郁不伸。本篇开宗明义以口苦、咽干、目眩之少阳府证作为辨证提纲,更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少阳经证,反映少阳病多以气机郁结为其病机特点。 太阳病表证宜汗,阳明病里证宜下,惟少阳病的半表半里之证,汗下皆在禁用之例。总观全篇仅见小柴胡汤1方,说明少阳病之正治,惟此“和”之一法而已。 少阳为病,外可及于太阳,内可及于阳明。其兼变之证治已详于太阳、阳明篇中,当对照合参,以求少阳证治之全貌。 卷第六是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厥利呕哕拊。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 合3法、方3首。[273-280] 本篇主要论述了太阴阳虚,中寒湿阻,升降失调之呕吐下利、腹满时痛的四逆辈证。兼述了太阴风淫末疾致四肢烦痛的桂枝汤证,以及脾家气血不和引起的腹满时痛的桂枝加芍药汤证和大实痛的桂枝加大黄汤证。篇末280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反映了太阴病证多属虚寒之情,故其治法当以温补为要,对酸苦涌泄之品皆非太阴之所宜。并寓有治太阴病,尤当保胃气之契要。[1《左传·昭公元年》有阴阳风雨晦明,天之六气也。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是六气者乃人生致疾之原也。2翻译:阴气太盛会得寒病,阳气太盛会得热病,风气太盛会得肢端毛病,雨气太盛会得腹病。//外感六淫、疠气,内伤七情,都是常见的致病因素,称为致病"邪气",以与人体的"正气"相对。如《素问·调经论》说:"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严格地说,依据气的无形而运行不息的内涵,邪气也是无形而运动变化的。古人因看不见这些病邪的形状,故称它们为"气"。 古代哲学的气为无形而运动不息的极细微物质的概念,本来产生于古人对自然界风气、云气和大气的观察、推理与抽象,因而它对致病邪气概念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左传·昭公元年》就指出了:"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自然界的大气的运动,产生了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六气的运动变化,以应春夏秋冬四时。六气运动正常则能促使自然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六气失常标志着气候变化异常,六气则变为"六淫"而侵害人体,导致疾病的发生。此六气则称为邪气。从表面上看,六气的异常仅是促使疾病发生的条件,而非真正的致病物质,似与气的一般概念不符。但中医学认识病因,是以致病因素侵入人体后引起的各种病理反映为依据来分析和辨识其致病原因的。因此,六淫邪气的概念,蕴有在六气异常变化中滋生的各种致病物质。六淫邪气侵害人体,不仅有物理因素的刺激,而且常伴有某种病原微生物的损伤。故六淫邪气的概念,符合气的一般概念。至于疠气的概念,源于《素问·遗篇·刺法论》,称之为"毒气",并说:"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后由明代吴又可确立其内涵: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一类与六淫邪气不同而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由于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将烈性传染病的致病原因概括为某种物质性的气,也是难能可贵的。]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合23法,方19首。[281-325] 本篇论述了少阴病的脉证与治疗。少阴病证可分为少阴阳虚寒化证和在此基础上的阳虚阴竭证,以及少阴阴虚热化证三种。 阳虚寒化证,是以“脉微细、但欲寐”统摄,包括四逆汤证、桃花汤证、真武汤证、附子汤证、白通汤证等。阳虚阴竭证则有白通加猪胆汁汤证。阴虚热化证,包括心肾不交,水虚于下而火炎于上的黄连阿胶汤证;水热互结于下的猪苓汤证;少阴阴虚而阳明燥结的三急下证(大承气汤证)。 少阴与太阳为表里,因而有“太少两感”之麻黄附子细辛汤证和麻黄附子甘草汤证。少阴之经上循咽喉,故又有少阴咽痛的猪肤汤、甘草汤、桔梗汤、苦酒汤、半夏散等汤证。纵观本篇,体现了少阴病证亦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辨证。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厥利呕哕附,合19法,方16首。[326-381] 两阴交尽,谓之厥阴。厥阴为“一阴”,“一阴至绝作晦朔”,阴尽为“晦”,阳生为“朔”,况中见少阳之气,所以厥阴之中,阴中有阳,这就决定了厥阴病的主要证候表现为寒热错杂证。篇中乌梅丸证、麻黄升麻汤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反映了厥阴病这一特点。然而,由于病机中的来复之阳气有强弱之分,已病之寒邪有盛衰之别,所以厥阴为病乃有阴阳消长,厥热胜复之表现,例如;吴茱萸汤证、当归四逆汤证的厥阴寒证,以及白头翁汤证的厥阴热证等。 厥阴属肝,病则疏泄不利,而影响胃肠气机不和,故厥阴病可发生呕吐、哕、下利诸证。 厥阴病的治法;寒证宜温、热证宜清、寒热错杂者,则应寒温并用而调其阴阳。 卷第七至卷第十分述辨霍乱、阴阳易及汗吐下诸可诸不可脉证并治。[382-?] 卷第七是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合6法、方6首。[382-391] 本篇主要论述了以吐利并作为主证的霍乱病证治。内容包括中焦阳虚,寒湿内扰的理中丸证;外有表邪,内兼饮停的五苓散证。同时还简述霍乱病吐利日久所引起的亡阳之四逆汤证,以及亡阳兼阴竭的通脉四逆加猪胆汤证。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合6法,方6首。[392-398] 本篇继六经病脉证治之后,论述了病后诸证;阴阳易之烧裈散证,大病差后劳复之枳实栀子豉汤证、伤寒差后发热的小柴胡汤证、大病差后病腰以下有水气的牡蛎泽泻散证、大病差后喜睡的理中丸证,以及伤寒解后形气内耗,气阴两伤兼有邪热的竹叶石膏汤证。并简述病后,要节饮食,以保胃气之法。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1法,方本阙。 本篇重集六经病篇有关不可发汗之病证。并阐述了误汗后的各种变证,从而重申了汗法的正确运用。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合41法,方14四首。 本篇在中医理论整体观思想的指导下,首揭“春夏宜发汗”以随顺升发之气这一治疗大法。继而论述了汗法在应用时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并重集六经病篇中诸可汗之病脉证治内容;麻黄汤证、桂枝汤证、大青龙汤证、小青龙汤证、葛根汤证及其加减证、小柴胡汤证、柴胡桂枝汤证、麻黄附子甘草汤证、五苓散证等。通览本篇,可晓汗法之大局。 卷第八是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辨不可吐第十八、辨可吐第十九。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 合25法,方24首。 本篇重集了六经病篇中发汗后诸病证治;汗后表邪未解仍需再汗的麻黄汤证和桂枝汤证、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汗后阳虚的桂枝加附子汤证;汗后邪热入里兼津气两伤的白虎加人参汤证;汗后荣卫气血不足之身痛的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证;汗后邪热壅肺而作喘的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汗后心阳虚心悸的桂枝甘草汤证;汗后胃虚致水停心下的茯苓甘草汤证;汗后水停的五苓散证;汗后气滞饮停兼脾虚的厚姜半甘参汤证;汗后脾虚水邪欲乘虚上冲的苓桂枣甘汤证;汗后水饮食滞致痞的生姜泻心汤证;汗后但热不寒的调胃承气汤证;汗后腹满痛的大承气汤急下证,汗后亡阳的四逆汤证等等。从而可以看出发汗要得法,汗不得法就会造成汗后所致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诸多变证,而对于这些汗后诸病证辨治之法,大大地超出了六经范畴。我们又可以将其用于辨治杂病之中,亦符合当时仲景伤寒与杂病共论之心意。 辨不可吐第十八 合4证。 本篇概括地指出了不可吐之证;太阳病表证不可用吐法;少阴病里证不可用吐法;阴寒内盛和正虚之人均不可用吐法。归纳言之,凡属表证、里证、虚证、寒证皆禁用吐法,如妄用之,必败胃气。 辨可吐第十九 合2法,5证。 本篇首言“春宜吐”之法,以应天时升发之机。继而论可吐之证情;胸膈有痰浊,宿食在上脘、病有正气驱邪并寓上越之机者,皆当因势利导而吐之。 卷第九是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合4法,方6首。 本篇重集了六经病篇中“不可下”之证;即太阳表证不可下;阳明见心下硬满者、面合色赤者、呕多者亦不可下;虚寒之厥证不可下;脏结证不可下;太阴病脉弱不可下;寒热错杂的厥阴病不可下;少阴病阴虚阳虚均不可下。本篇在此基础上又补述了脏虚而有动气的不可下之证。概而言之,非阳明实热燥结证,均在不可下之列。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 合44法,方11首。 本篇首揭“秋宜下”之大法,继则重集了六经病篇中诸可下之方证;计有少阳气郁兼里热的大柴胡汤证;阳明府实燥热初起的调胃承气汤证;阳明府实痞满之小承气汤证;阳明燥屎已成的大承气汤证;阳明病之急下三证;热结膀胱的桃核承气汤证;瘀热在里的抵当汤(丸)证;水停胸胁的十枣汤证;水热互结的大陷胸汤证等。归纳起来不外有形之实邪内停,或宿食燥屎,或血蓄于里,或水饮内结三个方面。尤其对大承气汤证的脉法论述较详,对大柴胡汤证亦有补充发挥之处,皆可与六经病篇对照互补。又由于湿热发黄之茵陈蒿汤证其病机为“瘀热在里”,故亦集入本篇论及。 卷第十是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合48法,方39首。 本篇重集论中汗、吐、下后所引起的阴阳不和诸般变证,意在重申汗、吐、下三法为驱除病邪的治法,用之不当,则反伤正气致变证百出,为害甚剧。并借此体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之救逆原则。故本篇内容医理深微,于临床实践很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伤寒论校注》(刘度舟 钱超尘);《伤寒论文献通考》(钱超尘);《伤寒论语译》(刘度舟 钱超尘)。 【2】《伤寒论》中“搏”为“抟”。--钱超尘 第二讲《伤寒论校注》的框架结构,到此结束。感谢曹东义老师!感谢各位中医同道!请批评指正。祝您们新春健康快乐,吉祥如意!
4 N7 p8 `6 h9 I8 O% U, L+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