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4-3-28 18:37 编辑 s0 J( c; k% N6 [, _
- r, H* W8 e" h1 \' v, o( m/ {( D, R
扁鹊建中医学体系,不需要喝道家的粥、吃儒家的馍
- V) b. d, g# [6 e& ^! B5 q( x9 \1 Y, g2 }
曹东义
2 c/ u" [: `# c4 A5 a* ^1 U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 f- e5 a) g7 l, F7 B' r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
2 X) X) C# H, E 司马迁说秦越人(扁鹊)是医学的宗师,他在公元前497年会诊赵简子昏迷五天不省人事的严重病情,根据脉诊断定其血脉循行正常,不出三日一定醒来,并说过去秦穆公(?-前621年)曾经得过同样的疾病,七天就醒来了。
3 b4 U( C! q& I& Z& C% f 赵简子醒来之后,对于扁鹊高超医术大加赞扬,并且“赐扁鹊田四万亩”,记录这件事的董安于死于公元前496年。
" E5 ] U; [% F2 d, p' E t/ Y 孔夫子是公元前479年逝世,赵简子公元前476逝世,扁鹊与他们的生活年代是一致的。而且,扁鹊救死扶伤,“名闻天下”,深受各个阶层的欢迎,其境遇远远超过周游列国的孔夫子,也和希望远离尘世的老子有所不同。0 Y$ Z$ ]& q4 |6 D F5 e
老子借助古字“道”,进行改造,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8 |7 ]" T& u6 i: `3 [ Z7 k
道家思想对于孔夫子也有很深的影响,孔夫子甚至说“朝闻道,夕死可也”;
- t' l! n4 y0 K! I! w0 I 扁鹊阐述脉学原理,讲述尸厥的病机,用天地、阴阳、气血、经络、五脏、望色、切脉,讲升降出入等等,基本不谈“道”。9 ^2 @1 l+ z% j$ j! w: L: B
“道”这个字,甲骨文之中就有,不是老子所创;天道、地道、人道的思想,在伏羲八卦、文王六十四卦的哲学体系里,就有体现,这也是老子“道家思想”的源头。. e$ o3 A! R- P/ m$ }
所以,说天道,谈道路,不是老子所独有。
3 s) [! C9 ~ U1 a: ~+ i 扁鹊说人的血脉气血循行“昼夜五十度,故合于天道”,也是不学习老子之后才能有的说法。% H' G2 o6 k$ Y4 A9 A/ j7 [
孔夫子“述而不作”,《论语》是弟子记录的言行;老子《道德经》,也是被关尹子请求而写,所以扁鹊在创立医学经典的时候,不需要借助儒家、道家的思想。
. t1 {" K$ A' u8 K5 b5 ]5 i 医学是更古老的学问,凝聚着更为古朴的中华智慧。
; v0 t" k) l& Y; H5 N0 N( C+ p
: Y$ h& d% P! m( z9 f2 y, I% J% e1 j7 r2 F2 s: i5 n
有需要新书《扁鹊学术思想研究》的人,请联系雷宝淳,
. M# B) w9 Y& P! O; U7 j6 M9 ?8 @电话、微信:18732188195
- g4 m9 X; r7 g0 [' o+ C《扁鹊学术思想研究》精装本 * K; d" _- \. [& z1 S- V* B
1本 九折, 3 F3 d" c) V+ X/ I, s
3本 八折, 4 A4 Q" ]! P* f5 A; @6 F
10本 七折, * y5 J8 U [% v* C8 `. E: e ?
100本以上六折,
" k7 l# U: ~" z& L$ y$ Z$ u除偏远地区之外,包邮到家 5 T, z3 m' |5 H L
4 h9 e: z( m$ s0 W f
友情提示:量大或者自提者可以扣除邮费 / Y) ^9 Z D s. U# C
* D+ ]4 V7 G7 |0 b* _. h
《扁鹊学术思想研究》 ( j! `) x2 l$ _9 X
曹东义主编
* r. c A9 _$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年出版 0 m2 ~' s, r0 c1 x7 o/ z
$ }# F' J: O4 Q! f- L& a
8 m+ t8 f1 o# D
目录 . f& T0 K) J ?- E/ ~. X9 k
第一章生平(学医历程)
; Z' ~+ ?( N/ U$ p第一节,扁鹊在鄚州客栈学医
' v. ]7 ~: i! ?2 P6 n$ W* {6 L* W一、开客栈迎来不同寻常客人 / C. Q5 |( c6 F9 p5 A* m
二、常人不解医学传承以为神仙密授
6 `4 g" V2 ]7 i7 \& C& j- H三、扁鹊医术高超不靠特异功能 1 f; R8 H1 i* |" u% S" |
第二节,扁鹊是秦越人的尊号
: Y& z: Z0 ~' q2 G% Z9 [一、赵人送给秦越人的尊号叫扁鹊
0 W, X/ U' m& d4 i二、扁鹊恰似“古代120”逐渐被神化 - L- n8 S' A% W9 D- ]9 m% q) I
第三节,扁鹊生活于春秋末期
9 p, A, f$ D8 S& _" x" {$ A一、史学家尊重历史之真实性 1 J5 S- x3 F. o4 y+ m
二、借神秘力量解除巨大现实困难
1 \. a) L: t: z7 q! u三、赵简子杀赵午激发六卿矛盾
: k$ D! g/ |& H2 {- M4 A; [+ D" `" i四、扁鹊诊赵简子临危受命 : j* k* a7 b K8 i+ _* B
五、董安于被迫自尽锁定历史瞬间 U" z( ]' n+ ^. ]/ B/ t& l, {
六、扁鹊诊赵简子见证历史大事件 - A8 p& Y9 _& f4 y
第四节,扁鹊故里今属雄安新区
- q+ u) ?* O$ z( T# H7 @. Y* e& F0 i一、韩婴简写扁鹊里籍容易抄错
! v# u6 o D% h. E# q4 G二、司马迁为避再抄错而郡县并称
, b& p% Z- B/ S! n" S三、郣海郡、郣海、郣均指沧州一带 % l' \. N# |6 K
四、鄚州行政区划今属雄安新区
7 m6 f% A4 V, n6 [& v$ j! h五、“齐天大圣”孙悟空并非齐国人 5 [# i5 h* ^# Q0 H9 h% B0 k* ]' Q
六、“卢医”有真假后人误解杨雄 * `0 \2 }. d/ p: M: q, @
七、扁鹊在卢行医被称为“卢医” x9 n- |, i1 ?2 l
第五节,扁鹊墓葬庙宇跨五省区 & R2 y8 \/ L# v: [
一、扁鹊大庙数鄚州最宏伟 & Y$ K& L& N0 }3 n0 `- C! b/ m9 l
二、扁鹊在内丘封地传承学术得安息 9 v, b, R$ b+ e' \8 r
三、河南汤阴伏道扁鹊墓、庙
! ?9 {( I4 ~! I/ D四、山东省境内也有扁鹊墓 % B& ]4 `) l( I; M
五、陕西境内之扁鹊墓、庙 8 j5 c! A" h# w9 s, Q3 f+ h
六、山西境内两处扁鹊墓庙
' m3 c$ x: A' m3 u5 Z) o第六节、扁鹊墓庙与古代丧葬祭祀制度
$ R9 v, v% y5 M' v一、士大夫死后“三月而葬”
- _2 J1 A* M& N) W' M2 D9 [1 ?二、丧葬纪念活动有等级规定 : q& J% \% P# k: x
三、墓而不坟是一个传统
8 c* I- M; F9 p四、暂时埋葬的简葬有原因 2 x0 W! U$ n( B2 @# L: Y h3 H2 K
五、扁鹊死后应当有墓无坟
0 A* ^% d" h, u/ j2 F六、扁鹊可能有过暂埋的简葬 - Z2 T# U1 m' T- ?& `
七、暂埋的扁鹊应该迁葬 $ Y* P7 H' z( [# ?$ E. W* `, Q7 J
八、各地扁鹊墓多为纪念坟 1 ]* L1 H$ X4 V/ O. ]6 `2 A
九,扁鹊既是天神也是地鬼
/ z9 J5 P9 {4 `: L" x第二章行医业绩
+ t. l0 `' \. r第一节,扁鹊诊赵简子获地四万亩
; |8 n" V; I& W" b" I1 O& H9 W" b第二节,扁鹊救治虢太子获得天下赞誉 ' @, l( n2 q* U: w' L0 X
一、韩婴与司马迁先后说的有区别 0 x& g2 z/ E0 V- N6 K
二、虢太子与虢世子的异同 ! C; K9 f% u0 B& P4 _7 }0 p, s$ q# t: V
三、开创了最早的中医师带徒 : O. \7 i9 t3 E1 n y# s
四、虢太子在内丘拜师之历史文化
4 g/ V3 f% u* R; Z6 j! Z第三节,扁鹊望桓侯有病早治医患和谐 , d9 }: q7 o, R9 g9 A0 _! E
一、韩非笔下的扁鹊见蔡桓公
; x6 F6 Z% L/ G二、司马迁接着叙述扁鹊见桓侯
5 T8 w! m G. M4 T3 @* h三、医患不和,桓侯丧失治疗良机 ) D( H8 \1 A3 n9 Z0 Y& _( j k5 H
四、扁鹊痛说“六不治”
9 u$ D: G( q5 O) M$ D8 W& w第四节,扁鹊见秦武王是故事里的人物
5 y" \6 K( F8 Y# u一、历代学者质疑其真实性
' ]; G$ v) T" F4 R+ }$ w4 x5 Z% q8 |二、这个故事情节与扁鹊身份不符
9 G/ q8 f* \+ _$ }" ~6 a三、“怒而投其石”与扁鹊性格不合 * A4 q( C2 i+ s+ F) A
四、故事的宗旨是为了让武王知人善任 : I6 h- l( z8 b, Q, H% v [* ?4 i
五、这只是一个与扁鹊相关的故事 & ?* J; [9 L. h
第三章著述
5 p: @' l) r5 y1 y. o1 W+ @第一节扁鹊时代应有医学著作 4 @2 z; V. M& q6 M8 Q
一、春秋之时,诸子之学兴起 " R4 B1 q1 w8 C+ ?! e: m0 x0 c' a
二、扁鹊接受了师父传授的著作 % N! X7 I" _2 g4 P
三、扁鹊时代医学逐渐繁荣 / f! A# S; g/ O7 s* X) H) N* Q8 E
四、官医考核绩效需要记录 1 F3 u* b2 Q! z( J
五、扁鹊带徒讲病流传后世 # r1 U- Y' d; E& a
第二节,《扁鹊内经径》《扁鹊外经》 " Q, Y9 l5 o6 a
一、扁鹊著作是医经的代表 ) A# G- }: ^ u. E' ~' _( y
二、《内经》托名黄帝集成新名牌 ( k0 @4 p t- U2 l: U
三、秦汉之前古籍多无书名 ) j$ X8 M3 a" s/ B( W) m$ c
四、 西汉年前古医书由刘向命名
]$ Y8 k; H+ N- o+ s五、皇甫谧“错认”《黄帝内经》
' ~$ i% k' y1 B* Z六、文献学家与临床家对待古籍不一样
: N% u* x& b% ?第三节,扁鹊与《八十一难经》
( S: @7 H: ?$ t1 X一、《难经》的作者之谜
* P- q! v6 M) S" r# i# O1 x7 U二、《难经》为何不署作者姓名
; w1 l$ z& h% V Q三、《难经》的著作年代 ) a1 n9 Z( P/ d( R
四、《难经》的著作本意
8 Z, I& I% N. |7 K; y2 S+ m2 _) L五、独创“寸口三部九侯”
# R# P* \ B; k$ e& U3 N) U六、《难经》的学术贡献 . E% O1 P1 s4 ?: |0 N- R. o4 |
第四节,扁鹊与《黄帝内经》 : e4 g |. j1 f9 h1 C
一、《黄帝内经》发展了扁鹊医学
2 [% H! ^8 n& L. ^" R7 l二、心主火不必形成等于东汉 " V! b2 ~+ y7 C5 a7 s+ l
三、“三部九侯”发展了独取寸口
7 b9 q" ]% e* }5 m& s: W. L四、寸口诊法形成于西汉之前
9 F- `. ~; G+ n( O6 V7 p8 m) ]五、“五十营”继承扁鹊“五十度” . h8 h$ P) E3 V
第五节,扁鹊与王叔和《脉经》
: p1 L1 l8 x( n7 J; `一、《脉经》是一部“全书”
( N8 V5 ^6 L b' C' a$ h$ y5 d: ~4 R二、《脉经》引用扁鹊的著作
# _: u2 p* w5 g: ?三、扁鹊著作已经被后人补充 + M8 {2 }) F; X# D( U) \; M
四、扁鹊脉法重视呼吸与脉动的关系 4 C% V2 u; a/ u! X8 d7 |
五、扁鹊脉学重视脉应阴阳 ) s7 H6 P8 h# E3 D$ p
六、扁鹊脉学看重“动摇几分”
6 n; Y+ y& c9 A3 K七、扁鹊论脉出入昼夜五十度 + N* H, b/ d' F8 v
八、扁鹊论损至脉影响《内》《难》
) h1 D7 Y9 e: o( e# ?3 a: _九、扁鹊四诊合参影响华佗
; y" u2 Y8 X x3 y$ M第四章学术思想 6 O+ l( A( c! {/ ^% M Q
第一节,诊脉见五脏,独特世界观 0 m1 z: K8 J" B0 ^4 C! q4 ?3 c& v
一、早期说脉不与脏腑相联系
" H" W: a# |+ G: I9 i( D$ a: W二、诊脉见五脏症结是理论创新 ! J- c# D' {! a6 z+ q# m
三、扁鹊“相病之法”脉有五脏 " m. k) b8 M% e2 V9 t( ]
四、从“五脏失神”到“五神脏” 2 ^- [, q, Y+ x
五、扁鹊论脉与五脏、六腑相关联
$ P9 H2 b: h# H六、西汉仓公也可脉见五脏
% M* m5 e( O5 L% ~. V第二节,五脏有五色望诊能传神
- y& N9 E5 |, M' W一、五色五脏相关被扁鹊认识 1 ]7 u3 U& e6 m6 a
二、《素问》升华五脏五色相关 1 x$ e+ [7 E8 p* a& r
三、《灵枢》也很重视望色诊病 # Q% r! W* M) m
四、《难经》发展扁鹊望色相病
+ d- j; @. T, ~$ U0 \4 T c& ^第三节,阐述病机侧重脏腑经络
$ T! V! l0 E9 [: g( s; v) F! N一、虢太子尸厥属于“五脏厥中”
D9 c3 u) c8 ^5 a二、脉应天地分六经阴阳
6 k4 R2 Y" d5 w: b4 J4 {) J三、扁鹊重视寸口脉诊法
9 i4 n) k+ b$ P$ K+ U! O7 U四、扁鹊论呼吸与脉动、气行关系
- L" w$ r9 Q% O2 B6 A, h, g$ [五、扁鹊诊诸反逆死脉有要诀 3 j4 c! j5 q: P7 {. T- B/ H6 m2 m* H
第四节,杂合以治,内病外治 " X' ?; g v3 d5 _
一、对尸厥病机有不同认识 0 y% g0 J7 f% t) O& U" m; h! C; O
二、扁鹊论述尸厥的相应病机 & K& _! Y% R5 a: n8 D* T
三、扁鹊与众弟子杂合以治
/ @9 A. U7 B( R# V( X4 G四、《素问》说杂合以治是圣法 * Y' F% z/ B1 C) y; r4 Z9 j
第五节, 随俗为变,以利天下
( B' M, o- e1 `3 A一、先秦时代的医学分科
! T% s! |( X+ |, S- b; {二、扁鹊过邯郸成为妇科医生
5 C5 F1 P9 W$ h/ v三、扁鹊到洛阳开创老年科
: _3 e! z1 u5 O; b+ t1 v四、扁鹊到咸阳成为儿科医生 4 i! l; ^: x/ G$ L* f& ~5 o
N7 A: X, @' G5 @第五章 轶事典故(逸闻轶事)
3 Q* S$ W% d o- [7 v第一节, 扁鹊换心手术不留疤
' l0 b+ d6 |6 ~( I8 A* ^! C3 C. w第二节, 扁鹊兄弟三人比医术 % A& ?1 ?) J3 j; Q0 W3 p
第三节, 扁鹊与巫医势不两立 5 Z2 x) P- `/ i5 s& h
第四节, 虢太子内丘拜师扁鹊
) \2 R2 ]4 Z! c第五节, 与扁鹊有关的历史资料 7 C7 x; t; r$ g( y" h# L7 U9 c
第六章 医论、医方、医案 3 C9 G5 e" u: H; e3 m
第一节, 扁鹊论六不治事出有因 8 v. T4 e; W+ f4 ^. }8 U
第二节, 扁鹊杂合以治彰显特色 3 c7 ^1 p6 f$ q' l9 W5 i4 D
第三节、 扁鹊智慧处理医患关系 0 D, X6 }' U# T, z7 m, p
第七章后世传承
6 b# v1 P4 p+ |第一节,仓公传承学习扁鹊学术
2 a, U$ J2 W4 n" r) o) `9 j- l第二节,张仲景敬仰扁鹊重脉诊 5 q. ]2 A8 n. D) T) n3 R4 N9 z5 d
第三节,华佗学习扁鹊望色断病
* l& y1 ]1 B3 c8 z第四节,窦材学扁鹊大灸特色浓 0 _& U( C; d) [4 ?/ V
第八章 现代研究与应用 * z( y n3 c9 d1 y7 b
第一节, 扁鹊医学与道家儒家 9 @& l& G# S |( m
第二节, 扁鹊文化核心是利天下
7 R1 V/ m% @) ^/ g+ b% ~" G第三节, 复兴中医需要扁鹊文化 ) M: I. n0 _ D, A f: V
: `! y6 _2 q% U4 j* e/ }. D
第四节, 扁鹊研究需要正本清源
* d# c: }. Y$ Y. v2 R9 B$ a$ A( @5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