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同道 / 正文
学习金栋先生关于经络的论述
曹东义 发表于:2024-6-17 17:46:19 复制链接 发表新帖
阅读数:51
【医经钩考】中医经络到底存不存在、其实质到底是什么(暂定稿)2024-06-17 07:29·河间金栋
  I7 R% x+ J6 d6 S% m2 [( q. l' B4 I* V
【医经钩考】中医经络到底存不存在、其实质到底是什么?(暂定稿)

0 R# z: V) Q; v5 L
金栋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以知其所以然!
2 o0 Q- f- Q( S2 n
宋·窦材撰集《扁鹊心书·当明经络》说:“谚云: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盖经络不明,无以识病证之根源,究阴阳之传变。……夫经络为识病之要道。”
中医经络如此重要,那么,中医经络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到底存不存在?大型权威性工具书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解释说:
“【经络】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灵枢·经脉》:‘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经络的主要内容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联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中医高校历版教材如《内经选读》《中医基础理论》《针灸学》《针灸治疗学》等,皆有相同说法。实际上,此等乃传统之误读!

- l; ^) T: x5 d/ Q) g
那么,经络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 e5 b- f4 Z8 m) @" O! J
据中医经典《素问》《灵枢》《难经》《脉经》《中藏经》《甲乙经》及历代传统中医书籍与出土的医简帛书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成都金牛区天回镇老关山汉墓出土的扁鹊学派的典籍《天回医简》与“经穴髹漆人像”(针灸木制漆人)等记载,中医的经络是确实存在的。但其并非在人体解剖条件下发现的,故至今现代解剖未能证实。实际上,经络并非人体之组织或结构,而是古代医家据天人相应整体观,以阴阳学说等为理论工具推演创建而成(天有十二月,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天有二十八宿,人有二十八脉;天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五络等天人相应之附会推演)。如
《灵枢·经别》说:“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府,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节、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者,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
“所谓‘阴阳诸经’,指十二经。所谓‘建阴阳诸经’,即创建十二经。这说明,十二经确实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而是古代医家创建的。因此,就回答了‘经络’的来源和出处,能够说明,‘十二经’不是在母腹内生长发育成的,而是在阴阳学说的指导下创建的。……十二经是古代医家按‘六律’创建的,也就是在阴阳学说指导下创建的。因为,六律的核心是‘三阴三阳’。”(许进京、胡彦欣《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 u' q. _' D2 C3 I6 X, k
时贤赵洪钧先生《内经时代》认为,《黄帝内经》的体系是天人相应体系,其方法是比类取象方法,并以阴阳五行说为最高理论。为什么经络的实质,至今解剖没有找到、没有被证实?读《黄帝内经》则会发现,十二经脉,是由天人相应体系类比推演而来,而且《内经》多篇论述这个问题。所以赵洪钧先生说“十二经脉说不过是为了与十二月相应”而来,“经络学说是在相当有限的解剖知识基础上,主要靠阴阳、五行、天人相应思想推演出来的体系……这样的体系不可能得到解剖生理的证实”(《中西医结合二十讲》),是有道理的!
& y% Y8 ^& j9 D7 H7 \9 `& V
以现代而言传统中医经络的实质,愚见:
它是现代医学除了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以外的一种特殊传导体系,即向心模式的树型气脉体系(气至病所,88岁海南现代老中医陈业兴先生的经脉观)。
! }& D5 m- P  S. E7 l
海南省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退休老中医陈业兴先生说:
“两部《十一脉灸经》与出土木人的脉是向心模式的树形气脉,这才是指导针灸治疗与找到病所的拐杖。‘气至病所’就是找病所的拐杖,这才是中医学中传承的精华。……
“向心模式的树型气脉,有‘气至病所’现象,是医者寻找病所的拐杖,气停在哪里,那里就是病所。《医古文》中《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讲虢太子病案、分析虢太子病情时,用的就是向心模式的树型气脉理论。扁鹊‘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不是切摸血脉,而是用树型气脉的‘气至病所’现象找到病所,后代谈扁鹊为切脉大师,是误解。”
; v  ~4 s  _5 W
又如廖育群等《中国科学技术史·医学卷》说:“经脉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所独具的内容,其实质可以说是对人体神经系统以外的一种传导现象的描述。这个无法用形态解剖加以证实,但又被众多客观现象证明确实存在的传导系统——经脉学说。”
8 N6 S! k: @! l; j
要之,中医的经络是确实存在的,确实存在于中国传统医学典籍、出土的医简帛书与针灸木人和历代民间中医郎中及官医、御医、太医等的临证经验中。但其并非人体的组织或结构,而是古代医家据天人相应观,以阴阳学说等为理论工具推演创建的。因其并非在人体解剖条件下发现的,故至今现代解剖未能证实。
殊不知,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古代医家在古代粗浅解剖知识及医疗实践的基础上,以取象比类的方法,结合天人相应观及古代哲学思想精气、阴阳五行学说,更多的是思辨推演而来,若以现代解剖生理学的理论去验证,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或会南辕北辙。
实际上,以现代而言传统中医经络的实质,它是现代医学除了中枢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等以外的一种特殊传导体系,即向心模式的“树型气脉”体系。

& i  ^& J7 R! b& q
附:参考书目(略)

& k) f/ I+ r; Y& n% I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

返回列表 使用道具 举报
条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曹东义 发表于 2024-6-17 17:47:43 | 阅读全部
【学术争鸣】中医摸脉摸得是“经脉”、还是“血脉”“气脉”?
8 y5 ?6 b0 ~- ^1 U2024-06-17 10:49·河间金栋; ^$ l' {) [* ?$ v
【学术争鸣·脉学探讨】中医摸脉摸得是“经脉”、还是“血脉”“气脉”?
1 j# [! O  Y9 a& c# }7 y. I& s2 D3 Z: `" Y" h, i9 y# I! A/ s$ N& o

7 Q1 p& v4 Q, y, K% O# v2 H% g8 j) \5 X7 [
金栋按:传统中医诊法有四诊,即望、闻、问、切。见于中医经典《难经·六十一难》曰:“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 T! i4 z' I! G* T, g; @: ~3 m* }# c* k( ^- f/ `$ H3 t' h
“然:望而知之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问而知之者,问其所欲五味,以知其病所起所在也。切脉而知之者,诊其寸口,视其虚实,以知其病,病在何藏府也。”
) W5 X8 Z( _- R
9 \, b- V4 R1 C5 X《难经·一难》曰:“十二经皆有动脉,独取寸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法,何谓也?”% c* J# M& Z- w  z6 n
2 }5 x' o, U( F4 V9 B, T
切脉,即摸脉、号脉、诊脉等。目前中医诊脉采取的是《难经》“独取寸口”诊脉法。那么,这个脉到底是“经脉”、还是“血脉”“气脉”呢?对此
! J/ @0 g% ^' R
$ N, b8 V. c0 C8 P* b* n" `88岁海南省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退休老中医陈业兴先生说:8 [' P4 t( P& r, s% L1 _- V+ J+ c

# B& U& |) i8 Z“《医古文》中《扁鹊仓公列传》,扁鹊讲虢太子病案、分析虢太子病情时,用的就是向心模式的树型气脉理论。扁鹊‘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不是切摸血脉,而是用树型气脉的‘气至病所’现象找到病所,后代谈扁鹊为切脉大师,是误解。扁鹊既然‘不待切脉……’,怎么会切摸血脉呢?……
, @9 |" W$ n$ s; c$ Q. M
' b2 H+ i" r  I' W; J2 M' O' ~“《灵枢·经脉》中的三阴三阳十二脏腑经脉,其络属的脏腑都是功能模型、不是实体结构,明目人都不会相信连结这些脏腑的环型经脉是行气血的实体管道。既然不是实体管道,就没有行气血功能。可见切寸口脉是切桡动脉,手太阴肺经脉无血行功能,不会有搏动的。这些客观事实,可是谁也不敢说明,怕戴上反中医帽子、遭打击谩骂!”0 e- l% b1 x" q5 c: I( H" ^- s

3 g8 z7 L" F; D5 s, k1 ~. g诸位同道、条友们认同陈老先生所说的吗?
$ X: F4 a" R/ A, W$ q
! z; U0 |, @& [8 }$ j# Z6 b2 d: N感兴趣者,请发表高论。谢谢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武当弟子 发表于 2024-6-18 05:58:32 | 阅读全部
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相关推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16-2021 燕赵中医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冀B2-20050128号-6 冀公网安备:13019902000109号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广告合作客服QQ:31317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