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曹东义 于 2024-6-18 09:29 编辑 + D+ \; I) X3 c5 \
) R/ l% V' c$ p) l# v. h' N' }误说中医“非法使用脏腑”:不符合西医的解剖标准 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 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 自从西方医学传入,中医对于脏腑的解释权便陷入了“不准确”、“不科学”的被误解局面,这个认识从康熙王朝翻译西方解剖著作开始,到《医林改错》出版成为定论,就是用《人是机器》的解剖结构评价方法,说中医的脏腑认识错了。值得提出的是,王清任众多活血化瘀方药的学术原理,都是根源于中医的气血理论,而与脏腑解剖没有必然联系。 中医划分脏腑,是用天地阴阳的时空因素,与人体的结构相联系,看成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把脏腑“时空化”,因此,就成了具有“深邃哲学智慧”的学术体系,是形与气的高度概括。 《素问·五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五脏“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六腑皆“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脏和腑就是阴和阳的关系,互相配属、紧密联系,来完成气血精津液的生化与输布,以及永不停歇的“升降出入”变化。 西方医学翻译过来之后,无偿占有了中医脏腑概念的固有名词,让中医失去了自古以来使用的元概念了。 1916年,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余云岫说:“或问余子曰:《灵素商兑》何为而作耶?曰:发《灵枢》《素问》之谬误也!曰:自人体解剖之学盛,而筋骨之联络、血管、神经之分布、脏腑之位置功能大明。自显微镜之制兴,而四体百骸之微妙无不显露。于是乎官骸脏腑之关系日明,而生理病理之本源流末,渐得其真相。至于今日,强半已为定论,洞然豁然,不容疑虑。《灵枢》《素问》,数千年前之书,以粗率之解剖,渺茫之空论,虚无恍惚,其谬误可得而胜发乎?曰:撷其重要,而尚为旧医称说之中坚者,而摧之也。” 从余云岫的论述里我们不难看出,他是借用西医的解剖、生理,来评价中医理论,已经不是论高低优劣,而是专门批判中医学的解剖错误。他之所以选择《灵枢》《素问》,是为了从根基上废止中医,“堕其首都也,弃其本源也。”他与日本首先从行政上废止汉医不同,是先造舆论,把中医理论搞臭,然后“使国人而皆有学术之头脑,则医学革命之举,已可如吹枯振落,迎刃而解矣。”这是一条从精神上打垮中医的战术,余云岫借助西医解剖实证的优势,高喊着“真理就在这里,你们投降吧!” 余云岫看到“新医日盛”,中医逐渐衰微,他认为这种变化来得太慢,中医学的存在,是推行西医的“大魔障”,所以下定决心,向中医大举进攻。他说:“《灵素》之惑人,两千余年于兹矣!今幸真理日明,混沌荒谬之说日就衰微。而蓬曲拘滞之士,犹复据守残喘,号召于世,日以阴阳五行之说,生克衰旺之论,荧惑天下,迷惘来学,使后学不复知更有近情真切之道可以请求,乃医学之大魔障也。” 余云岫把几千年的中医历史,看成一个保守落后,永不进步的历史,而这不进步的原因,就在于传统文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因此,他把自己的著作取名《医学革命论》,并且逐渐把学术论争发展到借用政府提案的政治手段,打算取消中医,效法日本成功的做法。但是,毕竟在自己的发源地中医根基深厚,经过众多前辈的不懈奋斗,保留了中医药的传承。 西医借用中医脏腑固有名词,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让中医走向“失乐园”的境地,“原住民”的中医反而成了“非法使用”脏腑概念的被告。 这是一个自我否定、转基因改造中医固有理论的开始,自污者,人必污之,建国初期某著名中医学家撰文说:“五脏六腑之分,全无意义,予以废除,亦无碍于中医之发展”。他对中医的呼吸理论、脉搏机制也完全按西医的解剖生理为是非标准进行批判。笔者在这里翻开这些陈年旧帐,并不是要追究谁的历史责任,而是用以揭示当年中医学没落到了什么地步,只是为中医学感到悲哀。 所谓“中医脏腑本质研究”,虽然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成效甚微,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医的“脏腑本质”说的是跨越器官的“功能单位”,不是脏腑的解剖实质,不符合“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属于“另类医学”、“补充医学”。 中西医属于不同的学术体系,西医按照“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研究人体,认为所有的功能都出自于具体的解剖结构;中医按照“自然整体生成论”的原理说明人体,认为人是一个离不开天地万物的整体,因此,中医对于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认识,都带有“时空化”的含义。 因此,就有了《中医有西医切不掉的“脾”,更有西医看不到的“经络”》,这是世界观与方 法 论的差异造成的,但是近百年以来不许用“阴阳五行老一套说话”的西医标准,造成了中医的“失语状态”一百多年。 一百多年的中医衰落,主要是道的困惑,而不是乏人乏术。 如果希望复兴中医,就一定要坚持中医固有的理论体系,走“道术并重”复兴中医之路。要看到西方医学“结构决定功能的构成论医学”,存在巨大弊端,它看不到生命结构的“细胞核同质化”,以及细胞网状结构不稳定的暂时性,“全身全部”靶点对抗的灾难性后果。它只看明物质之“有”,看不到天地万物有生于“无”。 东方医学“以无为本”,重视“有无相生”,研究明物质与暗物质,研究生成(包容构成),关系(包容结构),状态(包容形态),多元(包容单一),转化(包容对抗),稳态(包容极限),向内求(包容拯救),治疗手段崇尚自然“杂合以治”“心身同调”等优秀特质,需要“重新认识”,进行“中医先进性教育”,改变自己和社会的认识,才能拿到“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健康中国,造福世界,贡献力量。 只有认清形势和存在问题,有学术引领,技术支撑,各界给力,大众欢迎,才能逐渐走向复兴。否则,只是空谈而已。 2024、6、18
! c6 n- T5 L& U5 f
* \6 Y8 |# l I4 H) \# r' B
|